📖 ZKIZ Archives


看雜貨舖老闆怎麼在快遞自提中嗅到商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278.html
 幾天前,看到一篇關於物流自提服務的文章,洋洋灑灑的幾千字詳細論述了自提服務為什麼會艱難推行的問題,其實我承認文章非常有價值,因為在實際生活中自提服務現在很多用戶來說並不是十分急需的事情。作者最大的敗筆,就是在於沒有考慮一系列的問題,什麼樣的人需要自提服務?如果家裡整天都有人的話,誰還願意特意跑去便利店等場所自提貨物?

如果周邊只是很少一部分人有這樣的需求,那業務肯定是開展不下去的。作者希望能夠把電商-物流-自提點整合成一個平台,一方面初期的基礎投入就會非常之巨大,另一方面沒有考察市場需求情況,太注重平台的效應,用純互聯網的思維去看待純線下的業務,雖然可能觀念上的確非常超前,但不符合市場規律的idea只能成為空談,艱難推行就成為了必然的事情。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對於自提點的工作人員來說,雖然便利店提供自提服務能夠為店面增加收入,但這是在他們工資沒有漲幅的情況下,額外的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如果完全沒有絲毫激勵機制的話,這中間產生的服務質量問題可想而知。

碰巧的是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小區雜貨舖提供快遞自提業務的新聞,這個雜貨舖不同於好鄰居、7-11這類連鎖的大型便利店,只是小區內的居民自建的而已。當時就和我在杭州開雜貨舖的舅舅提到了這件事情,我的舅舅作為一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從業者,雖然不是特別懂互聯網的思維,但是對一種商業模式能否在線下成功卻有非常敏銳的嗅覺。經過短時間的調查,他就發現了自提服務中存在的巨大商機,短短兩個月現在已經日盈利超過150元了,具體是採用這樣的收費模式:

與快遞公司合作,每個月快遞公司支付一定的服務費用。

快遞公司為什麼會支付這筆錢?對快遞員來說,一個個上門送貨,這增加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直接把貨定點送到太保舅舅的店裡,大大節約了時間。這使得單個快遞員可以同樣時間內送更多的貨。

向上門自提快遞的消費者,每件商品收取2元錢的服務費用

自提快遞服務能否存活下去,我覺得可能有幾方面重要因素。

一是周邊地區外來人口占多,白天基本上就是空城。據我舅舅和我說,在他沒提供這項服務之前,每天都有很多快遞員在樓下找收快遞的人,因為周邊居住的大多都是駕駛員,文化水平不是特別高,有的人甚至連如何寄快遞都不清楚。白天基本上也不在住處待著,快遞員往往找不到收快遞的人,收快遞的人怕收不到快遞,這需求就產生出來了

二是提供自提服務的商家要在周邊有很好的口碑。某些快遞物件可能涉及到一些價值較高的物品,如果用戶都不信任你,那肯定業務開展不下去。太保舅舅在他所在的地方,開店已經有7年多的歷史了,他和太保說這是他能開展這項業務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積極大力發展增值服務,增加業務盈利點

令我驚訝的是,我的舅舅作為一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竟然懂得「增值服務」這四個字的意思。因為很多人知道快遞員每天都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去我舅舅店裡送快遞,所以會有很多需要寄快遞的人直接提前就去我舅舅店裡面等快遞員過來了。對我舅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他馬上又捕捉到這其中隱藏的商機「帶寄快遞」。

用戶的時間和快遞員的時間有的時候並不是重合的,一旦的確非常急需要寄送快遞,花費幾元錢購買幾個小時的時間,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有這種需求的。如果你覺得我是在亂扯,那就想想為什麼你願意多花幾百元去購買高鐵的票,而不是乘坐綠皮車呢?我舅舅和我說,現在因為來他店裡面寄收快遞的人還非常少,所以必須收費,不然這人力物力太耽誤了~~等到人多的時候,就直接完全免費,畢竟如果在店裡面買其他商品的話,對他來說利潤更高,具體如何個高法,做過小本生意的人相信都非常清楚。

也許有一天,我舅舅把周邊地區的自提業務都拿到自己手上的時候,完全就可以對外擴張了,這比一開始就想鏈接連鎖便利店-電商平台-物流,是不是要靠譜多了。

不要總以為有些商業模式很難實施,線下早有很多人已經悶聲獲得很大成功了,可能他們不能把自己經驗寫成文章給大家分享出來,但是他們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可能遠比我們要深厚許多,作為互聯網從業人士的我們是時候向線下從業者學習了。

再透露一個數據,我的舅舅因為這項業務每個月增加收入大概在5000元左右,之前開雜貨舖每個月盈利也就在7000元左右,這收入一下增加了將近1倍,周邊小區寄送快遞的人慢慢都養成直接去我舅舅雜貨舖的習慣,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成功,這算不算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呢?說句題外話,如果讓我來做這個業務,我肯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到這麼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05

阿里資本布局背後,創業者們都嗅到什麽氣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109/152715.shtml

導讀 : 正在各界都在大喊資本寒冬已經到來的時候,阿里資本的頻繁出手無疑讓人們對於資本寒冬是否到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同馬雲的頻繁出鏡相比,阿里資本的出現頻次並不顯得奚落太多,正如馬雲每一次的演講都能讓人意猶未盡一樣,阿里資本的每一次出現似乎也能讓人感受到一股別樣的味道。只是馬雲的演講帶給我們的更多是驚艷,而阿里資本的每一次出鏡則是異乎尋常的安靜,有些時候讓人感覺到有些漫不經心,然而細細想來卻有出現著對於整個互聯網生態圈的重重考量。

淘寶與蘇寧的聯姻、阿里收購優酷土豆,再加上之前的虎嗅、36氪,阿里資本每一次的重大收購或投資都顯得異常平靜,平靜得在馬雲的演講里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正在各界都在大喊資本寒冬已經到來的時候,阿里資本的頻繁出手無疑讓人們對於資本寒冬是否到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正如馬雲在10月中旬寫給全球股東的那封信里所說的一樣,阿里巴巴未來將會建立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何為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就是能夠維持未來商業運行的一些基礎性的條件。正如我們的道路交通、電力設施、給排水系統一樣,離開了這些基礎設施之後,我們的生活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馬雲口中所說的商業基礎設施與我們的城市基礎設施其實是同一個概念,只不過它們適用的情境不同罷了。

如果不將阿里資本的動作與馬雲的這封信聯系起來,我們或許到現在都不明白阿里資本為什麽頻繁註資兩個毫不相幹的領域,然而這些毫不相幹的領域從大的格局上來看卻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這讓我們的想到了在生物學上頻繁使用的一個詞匯——生態圈。即生活在地球上的看似毫不相幹的群體都處於一個相對均衡的生態圈之中,任何一個群體發生變化都將會打破生態圈的平衡。只不過阿里資本打造的生態圈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態圈,而是商業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以互聯網為聯通的商業意義上的生態圈而已。

從O2O的美團到同是電商的銀泰百貨,從UC瀏覽器到虎嗅、36氪,從菜鳥物流到螞蟻金服,從恒大足球到華誼兄弟……阿里資本已經用漫不經心的布局占據了中國商業的半壁江山,這些布局或許就是馬雲口中的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

馬雲在信中表示,未來阿里巴巴提供的商業服務將會成為企業僅次於水、電和土地之後第四大不可獲取的資源。這看似有些狂妄,但細想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似乎已經開始與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

從我們的日常購物到我們的水電煤的繳費,從我們每天叫的外賣到我們銀行卡上的余額,從我們的學習教育到我們每天看的電影、電視劇……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最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阿里資本布局的結果。

聯系阿里的資本布局,我們不難看出阿里巴巴就是要通過建立這些看似毫不相幹的企業聯系從而為消費者建立一個有機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之中人們能夠更加便利地生活。然而,這些資本布局少不了為了保證自己在互聯網界的地位而進行的抱團動作,與蘇寧雲商的聯姻,與新浪微博的合作,與美團、UC的合作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阿里巴巴作為中國互聯網佼佼者的地位。正如馬雲所說,在全球互聯網的第一梯隊里,只有阿里和騰訊兩家中國公司。中國其他的互聯網公司都遠未達到第一梯隊的級別。他口中所說的第一梯隊主要條件是要1萬名員工以上、100億美金收入、員工的人均創收達250萬到300萬人民幣的。

而馬雲之所以這麽說與阿里資本在中國互聯網界的頻繁布局不無關系。有人不禁要問,什麽樣的企業才是阿里資本看重的企業呢?阿里資本又比較青睞什麽樣的互聯網企業呢?創業者本又會從阿里資本的頻繁布局之中嗅到什麽樣的味道呢?

要想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從馬雲寫給全球股東的一封信中來分析。馬雲在信中表示,未來十年阿里巴巴主要優先發展的領域將會是全球化,鄉村經濟發展和大數據。這三個看似毫不相幹的領域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考量。全球化主要著眼於全球市場而言的,未來阿里將會更多地關註國外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和建設,而中國互聯網領域的阿里資本布局可以為我們觀察未來阿里在國外的發展戰略提供某種參考;鄉村經濟發展是相對於全球化而言的,那就是未來阿里資本將會更加關註中國國內的發展。因為盡管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新常態的發展階段,但是農村人口巨大依然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盡管阿里巴巴已經通過各種方式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但是這些影響在大城市表現的較為明顯,而在鄉村地區,阿里巴巴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似乎並沒有在大城市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大。如果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失去了中國農村市場這個巨大的市場主體,那麽對於它自身的發展來講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缺憾,因此未來阿里資本將會更加關註中國鄉村經濟的發展,發展的模式將會以阿里巴巴接入到鄉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作為前提。

同全球化與鄉村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便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過去六年的時間里,阿里資本已經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進行了很多意義深遠的戰略性投資。從域名申請到雲計算,從雲棲大會到一淘的大數據發布,這些都開始顯現出阿里在雲計算與大數據布局上的力量。而按照馬雲的判斷,人們未來終將會離開現在的IT時代,進入到一個以大數據為主要表現的DT時代。而在未來的社會中,數據將會成為生產,創新和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手段。人和數據將會交織。未來,阿里資本無疑將會也必須繼續投資數據科技的發展。

馬雲對於阿里巴巴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無疑給當下創業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考維度,可以預想的是未來阿里資本對於這些方面的布局將會更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而在各方都在鼓吹資本寒冬已經到來的當下,阿里巴巴有關未來商業格局的定位無疑將會成為我們未來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

對於國內的布局,特別是對於與中國鄉村經濟發展關系密切的領域的資本布局或許將會成為未來阿里巴巴戰略布局的一個主要方面。目前,互聯網盡管也出現了很多互聯網+農業的企業,但是這些企業依然處於B2B的發展階段,這一領域的發展與中國當下的互聯網發展水平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語,而作為阿里資本來發展的重心,互聯網+農業無疑將會成為一個重點領域。從農資到農業生產,再到農產品的流通、加工和消費,農業領域的創業者們或許找到很多的契合點。以農資電商為切入點,以智慧農業為發展方向,附之以農業信息化,再加上農業互聯網金融,最終將中國的鄉村經濟打造成為一個發展的生態圈。創業者們或許能夠從這個方面考慮自己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這些發展方向或領域或許同樣會成為阿里巴巴關註的一個焦點。

同鄉村經濟似乎毫不相幹的大數據市場,同樣是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很多互聯網創業者關註的一個焦點。未來,我們終將會從互聯網時代進入到大數據時代,通俗點來講,我們終將會從IT時代邁入到DT時代。大數據無疑是未來眾多互聯網創業者們關註的領域,而這個領域的發展無疑也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註,作為擅長布局的阿里資本,無疑將會將更多的資本註入到這個領域之中。大數據的實時化呈現,大數據的多角度融合,大數據的跨領域協調將會成為未來DT時代亟需解決的問題。而作為阿里戰略布局的一個主要方面,DT市場的深耕與多角度融合將會成為未來一個時期創業者們需要關註的一個主要方面。

阿里資本的巧妙布局旨在打造一個涵蓋所有行業的互聯網生態圈,而在這個生態圈內如果只有阿里一家企業在玩的話,無疑將會使這個行業失色不少。外界鼓噪的資本寒冬的到來似乎並不能解釋阿里資本布局的戰略勾畫,作為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創業者,我們除了能夠感受它在資本寒冬之中帶給我們的溫暖之外,同樣可以在這里面尋找到一絲未來企業的發展曙光。對於我們,除了感受到阿里資本布局帶給我們的影響之外,或許能夠從中解讀到更多的其他氣息,這些氣息或許就是我們企業未來的發展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759

阿里資本布局背後,創業者們都嗅到什麽氣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22/153418.shtml

導讀 : 阿里資本的每一次出鏡則是異乎尋常的安靜,有些時候讓人感覺到有些漫不經心,然而細細想來卻有出現著對於整個互聯網生態圈的重重考量。

同馬雲的頻繁出鏡相比,阿里資本的出現頻次並不顯得奚落太多,正如馬雲每一次的演講都能讓人意猶未盡一樣,阿里資本的每一次出現似乎也能讓人感受到一股別樣的味道。只是馬雲的演講帶給我們的更多是驚艷,而阿里資本的每一次出鏡則是異乎尋常的安靜,有些時候讓人感覺到有些漫不經心,然而細細想來卻有出現著對於整個互聯網生態圈的重重考量。

淘寶與蘇寧的聯姻、阿里收購優酷土豆,再加上之前的虎嗅、36氪,阿里資本每一次的重大收購或投資都顯得異常平靜,平靜得在馬雲的演講里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正在各界都在大喊資本寒冬已經到來的時候,阿里資本的頻繁出手無疑讓人們對於資本寒冬是否到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正如馬雲在10月中旬寫給全球股東的那封信里所說的一樣,阿里巴巴未來將會建立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何為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就是能夠維持未來商業運行的一些基礎性的條件。正如我們的道路交通、電力設施、給排水系統一樣,離開了這些基礎設施之後,我們的生活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馬雲口中所說的商業基礎設施與我們的城市基礎設施其實是同一個概念,只不過它們適用的情境不同罷了。

如果不將阿里資本的動作與馬雲的這封信聯系起來,我們或許到現在都不明白阿里資本為什麽頻繁註資兩個毫不相幹的領域,然而這些毫不相幹的領域從大的格局上來看卻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這讓我們的想到了在生物學上頻繁使用的一個詞匯——生態圈。即生活在地球上的看似毫不相幹的群體都處於一個相對均衡的生態圈之中,任何一個群體發生變化都將會打破生態圈的平衡。只不過阿里資本打造的生態圈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態圈,而是商業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以互聯網為聯通的商業意義上的生態圈而已。

從O2O的美團到同是電商的銀泰百貨,從UC瀏覽器到虎嗅、36氪,從菜鳥物流到螞蟻金服,從恒大足球到華誼兄弟……阿里資本已經用漫不經心的布局占據了中國商業的半壁江山,這些布局或許就是馬雲口中的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

馬雲在信中表示,未來阿里巴巴提供的商業服務將會成為企業僅次於水、電和土地之後第四大不可獲取的資源。這看似有些狂妄,但細想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似乎已經開始與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

從我們的日常購物到我們的水電煤的繳費,從我們每天叫的外賣到我們銀行卡上的余額,從我們的學習教育到我們每天看的電影、電視劇……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最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阿里資本布局的結果。

聯系阿里的資本布局,我們不難看出阿里巴巴就是要通過建立這些看似毫不相幹的企業聯系從而為消費者建立一個有機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之中人們能夠更加便利地生活。然而,這些資本布局少不了為了保證自己在互聯網界的地位而進行的抱團動作,與蘇寧雲商的聯姻,與新浪微博的合作,與美團、UC的合作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阿里巴巴作為中國互聯網佼佼者的地位。正如馬雲所說,在全球互聯網的第一梯隊里,只有阿里和騰訊兩家中國公司。中國其他的互聯網公司都遠未達到第一梯隊的級別。他口中所說的第一梯隊主要條件是要1萬名員工以上、100億美金收入、員工的人均創收達250萬到300萬人民幣的。

而馬雲之所以這麽說與阿里資本在中國互聯網界的頻繁布局不無關系。有人不禁要問,什麽樣的企業才是阿里資本看重的企業呢?阿里資本又比較青睞什麽樣的互聯網企業呢?創業者本又會從阿里資本的頻繁布局之中嗅到什麽樣的味道呢?

要想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從馬雲寫給全球股東的一封信中來分析。馬雲在信中表示,未來十年阿里巴巴主要優先發展的領域將會是全球化,鄉村經濟發展和大數據。這三個看似毫不相幹的領域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考量。全球化主要著眼於全球市場而言的,未來阿里將會更多地關註國外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和建設,而中國互聯網領域的阿里資本布局可以為我們觀察未來阿里在國外的發展戰略提供某種參考;鄉村經濟發展是相對於全球化而言的,那就是未來阿里資本將會更加關註中國國內的發展。因為盡管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新常態的發展階段,但是農村人口巨大依然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盡管阿里巴巴已經通過各種方式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但是這些影響在大城市表現的較為明顯,而在鄉村地區,阿里巴巴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似乎並沒有在大城市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大。如果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失去了中國農村市場這個巨大的市場主體,那麽對於它自身的發展來講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缺憾,因此未來阿里資本將會更加關註中國鄉村經濟的發展,發展的模式將會以阿里巴巴接入到鄉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作為前提。

同全球化與鄉村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便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過去六年的時間里,阿里資本已經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進行了很多意義深遠的戰略性投資。從域名申請到雲計算,從雲棲大會到一淘的大數據發布,這些都開始顯現出阿里在雲計算與大數據布局上的力量。而按照馬雲的判斷,人們未來終將會離開現在的IT時代,進入到一個以大數據為主要表現的DT時代。而在未來的社會中,數據將會成為生產,創新和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手段。人和數據將會交織。未來,阿里資本無疑將會也必須繼續投資數據科技的發展。

馬雲對於阿里巴巴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無疑給當下創業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考維度,可以預想的是未來阿里資本對於這些方面的布局將會更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而在各方都在鼓吹資本寒冬已經到來的當下,阿里巴巴有關未來商業格局的定位無疑將會成為我們未來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

對於國內的布局,特別是對於與中國鄉村經濟發展關系密切的領域的資本布局或許將會成為未來阿里巴巴戰略布局的一個主要方面。目前,互聯網盡管也出現了很多互聯網+農業的企業,但是這些企業依然處於B2B的發展階段,這一領域的發展與中國當下的互聯網發展水平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語,而作為阿里資本來發展的重心,互聯網+農業無疑將會成為一個重點領域。從農資到農業生產,再到農產品的流通、加工和消費,農業領域的創業者們或許找到很多的契合點。以農資電商為切入點,以智慧農業為發展方向,附之以農業信息化,再加上農業互聯網金融,最終將中國的鄉村經濟打造成為一個發展的生態圈。創業者們或許能夠從這個方面考慮自己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這些發展方向或領域或許同樣會成為阿里巴巴關註的一個焦點

同鄉村經濟似乎毫不相幹的大數據市場,同樣是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很多互聯網創業者關註的一個焦點。未來,我們終將會從互聯網時代進入到大數據時代,通俗點來講,我們終將會從IT時代邁入到DT時代。大數據無疑是未來眾多互聯網創業者們關註的領域,而這個領域的發展無疑也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註,作為擅長布局的阿里資本,無疑將會將更多的資本註入到這個領域之中。大數據的實時化呈現,大數據的多角度融合,大數據的跨領域協調將會成為未來DT時代亟需解決的問題。而作為阿里戰略布局的一個主要方面,DT市場的深耕與多角度融合將會成為未來一個時期創業者們需要關註的一個主要方面。

阿里資本的巧妙布局旨在打造一個涵蓋所有行業的互聯網生態圈,而在這個生態圈內如果只有阿里一家企業在玩的話,無疑將會使這個行業失色不少。外界鼓噪的資本寒冬的到來似乎並不能解釋阿里資本布局的戰略勾畫,作為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創業者,我們除了能夠感受它在資本寒冬之中帶給我們的溫暖之外,同樣可以在這里面尋找到一絲未來企業的發展曙光。對於我們,除了感受到阿里資本布局帶給我們的影響之外,或許能夠從中解讀到更多的其他氣息,這些氣息或許就是我們企業未來的發展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7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