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唐雙寧梁振英再度“開年晤” 光大走出去欲借力香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812.html

唐雙寧梁振英再度“開年晤” 光大走出去欲借力香港?

一財網 李德尚玉 2016-01-29 11:09:00

1月25日,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在港會晤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也是開年之初的2015年1月26日,唐雙寧同樣在港會晤了梁振英。

從公開信息看,唐梁會晤的內容僅限於相互的感謝與期望,但是唐雙寧連續兩年在開年之初會晤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否意味著在光大內地業務取得超預期業績後,唐雙寧將目光重點放在了香港?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光大的“走出去”戰略是否也在緊鑼密鼓的相應展開,是否意味著光大海外戰略的支撐點將會更多地放在香港?

去年唐梁會之後不久,光大證券斥資40.95億港元收購香港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70%股權,藉此推進該公司走出去戰略;去年年底,光大銀行全資公司光銀國際取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頒發的牌照,批準業務包括證券交易、就證券提供意見、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等。今年唐梁“開年晤”會談些什麽?其後又會有何動作?或可以成為觀察光大海外布局的一個窗口。

光大證券H股上市?

H股上市是光大證券謀劃已久的事。據悉,2010年,光大證券即在港設立了光大證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負責整合光大集團在港的證券類資產,並成立了光大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作為運作實體。2014年,光大證券制定的五年規劃亦表明,積極推進國際化、實現境內外一體化是該公司的重要戰略目標,即以香港為平臺,多點布局海外。收購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70%股權,即為光大證券國際化戰略中的一步。從不久前該公司公布的年報可以看出,收購完成後,光大證券國際業務貢獻度大幅提升,香港業務規模躍入市場中券商第一梯隊。

從自身實力看,2015年光大證券在中國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270%。營業收入增幅、凈利潤增幅位居國內可比大中型券商首位,體現了極強的盈利能力。光大雲付和光大易創互聯網金融實現良好開局;光證資管、光大富尊、光大資本、光大保德信等各公司實現較好增長;光大期貨行業排名從第9升至第6;監管評級由C類躍升為A類,因8.16事件被停業務全部恢複,公司實力大幅提升,市場地位和聲譽全面恢複。

由此可以看到,光大證券H股上市已經水到渠成,因此猜測,這自然應成為唐梁會晤中討論的話題之一。

光大實業走向海外?

從媒體公開報道看,在走向海外方面光大實業企業已經進行了大量準備。

去年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曾公開表示,過去人們只知道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光大保險、光大信托……其實光大在社會上做得最好的是環保業務,目前光大的環保業務正通過PPP模式走向“一帶一路”。在今年的工作會上,唐雙寧更對光大的環保業務贊譽有加,稱之為“長期不懈努力打造出的光大業務亮點”。

2014年,光大國際反向收購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的國際性水務環境投資和管理集團——漢科環境科技集團,把旗下水處理資產——光大水務投資轉移至漢科,換來價值約9.55億美元的股票。交易完成後,光大國際持有78%的漢科股權,實現了借殼上市。

同年,光大集團旗下光大控股入股新加坡掛牌的重慶發展商英利國際置業,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還是在2014年,光大集團控股的中國飛機租賃集團投資20億美元,在哈爾濱建設全國首個飛機拆解基地。有分析人士指出,從區位上,該區域對於未來俄羅斯等國家業務和市場的拓展無疑具有很大的地理優勢。

今年新年伊始,光大在港動作頻頻。1月22日,光大集團與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合作涉及到雙方在企業財產保險、企業年金、員工福利保險、電子商務及網絡銀行、海外業務、資金融通及租賃業務的合作。23日,唐雙寧會見中國港中旅集團董事長張學武,商談戰略合作;25日,光大銀行全資控股的光銀國際開業。

從光大集團官網上可以看到,去年以來,唐雙寧及光大集團高管多次考察法國、俄羅斯、瑞士等國家公司,並與相關高層頻頻接觸。接近光大集團的人士表示,2016年工作會議上,唐雙寧對光大國際提出的要求就是:緊緊抓住環保產業的戰略發展機遇,充分利用香港、新加坡資本市場力量,完成綠色環保分拆。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努力在新的區域、新產業鏈有更大的突破,進一步做強做大環保版圖,保持行業領軍地位。

作為光大的發源地和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重要跳板,香港如何發揮光大旗下企業走向海外的依托與支點功能,光大香港如何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成光大集團國際化發展戰略平臺,為繁榮香港做出貢獻,也應該是唐梁會晤感興趣的話題。

維護香港市場穩定?

今年開年,國際資本做空人民幣,港元和港股大幅動蕩。有報道稱,港元匯率盤中一度跌至接近聯系匯率制7.85的限制,創2007年以來新低;恒生指數也創出42個月新低。匯率和股市動蕩對香港的影響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此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保持香港的金融穩定,定是梁振英此時關註的第一焦點。而作為一家發源於香港、且在港擁有多家上市公司與巨量資產的集團“首腦”,唐雙寧對此亦必有相應關切。目前香港市場的穩定,也是唐梁會晤中一個富有交集點的可選話題。

換句話說,面對一位有著豐富監管經驗、廣泛影響力的金融專家,一家中國內地世界500強企業的 “金主”,特首梁振英“問計”一番,亦無不可。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46

專訪唐雙寧:從“坐等被並購”到“積極去並購“,光大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從十年前資不抵債到今天4萬多億資產規模、300多億凈資產、8家公司10支股票在A股、H股和新加坡上市,光大集團經歷了從坐等被並購”到“積極去並購”的10年起死回生。

“光大已經進入歷史最好時期。”在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看來,光大集團在先後經歷了“搶救”、“康複”階段後,2015年已經步入“強身健體”的關鍵期。目前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313位,一年上升107位,提升位次居全球金融業第一名。“這一階段的鮮明特征是大踏步走向全球並購市場。”唐雙寧說。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光大證券收購新鴻基金融集團、2016年收購英國最大的體育賽事轉播公司MPS。光大控股2011年收購中國飛機租賃公司於2014年在香港上市、2014年收購控股法國圖魯茲機場;2016年收購阿爾巴尼亞地拉那機場100%股權。光大國際收購新加坡漢科環境公司並更名為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收購波蘭最大的獨立固廢垃圾處理商Novago......

今年是唐雙寧來到光大集團的第十個年頭,在2016中國並購年會上,這位決定光大集團生死命運的關鍵性人物被中國並購公會授予中國並購終身成就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了唐雙寧,他表示,光大的起死回生中蘊含著“人本經濟學”啟示。

邁向全球並購市場

《第一財經日報》:光大集團近年來加速布局海外市場,目前已經落地了哪些項目?如何看待海外並購市場?

唐雙寧:目前光大集團開始大踏步走向全球並購市場,包括光大證券2015年收購新鴻基金融集團、2016年收購英國最大的體育賽事轉播公司MPS,光大控股2011年收購中國飛機租賃公司並於2014年在香港上市、2014年收購控股法國圖魯茲機場、2016年收購阿爾巴尼亞地拉那機場100%股權。近年來還投資收購了一批美國、德國、以色列、瑞士等的高科技領域企業,包括電子和可穿戴設備、機器人、航空科技、汽車測試、科技金融、新能源及醫療健康等。

光大國際收購新加坡漢科環境公司並更名為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收購波蘭最大的獨立固廢垃圾處理商Novago。光大銀行、光大金控資產管理公司、光大信托等其他企業也在積極推進相關並購……可以說光大從十年前山河破碎“待從頭收拾舊山河”,變為今天“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從2007年到2010年,我們處在一個“搶救”階段,以光大銀行上市為標誌,光大集團實現了起死回生。從2010年到2014年底,我們處在“康複”階段,完成了光大集團的改革重組,通過積小勝為大勝,通過先以空間換時間後,又以時間換回空間,實現了集團對下屬企業股權拉直,全口徑合並報表,解決了全部的歷史遺留問題。從2015年開始,我們進入“強身健體”階段,標誌就是去年我們進入世界500強,排第420位,今年又進入到313位,提升107位,提升位次列全球金融業第一名。所以今年我第一次正式講,光大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第一財經日報》: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去杠桿和新型產業蓬勃興起的外部環境下,迎來最好時期的光大面臨怎麽樣的市場競爭,未來如何布局?

唐雙寧:我們還要“冷靜”,我們也不能和工、農、中、建簡單類比,就好比我們是“西藏”,人家是“廣東”,讓西藏的GDP趕上廣東,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事,但我們現在進入了發展的最好時期,進入了“強身健體”階段。所以我說微觀企業也好,宏觀經濟也好,業務發展也好,並購重組也好,都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

我建議要研究“人本經濟學”。因為事是人幹的,事在人為,人不行技術再好也不行。光大的起死回生,從無奈的坐等被別人並購到大踏步走出去並購,可以說提供了一個“人本經濟學”的案例。

起死回生背後啟示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是您到光大第十年,從資不抵債面臨被收購到迎來最好時代,您認為光大能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麽?

唐雙寧:“光大並購案”可以說是中國乃至世界並購史上最典型最複雜的案例。我到光大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十年前光大狀況就是資不抵債,技術上破產,而且人心渙散,國務院批的重組方案也只好把銀行、實業、香港這些主要板塊在股權上從光大劃出去,所以大家就說光大是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是豎著進去、橫著出來,是處在一種“坐等被並購”的狀態。當時別的國有銀行改革是一槍打一頭大象,而且彈藥充足;而光大由於是一個集團,企業多而小,要一槍打十只麻雀,十只麻雀又分散在十棵樹上,又必須一槍打死,所以沒有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槍法,是不行的。所以說它最典型最複雜,就在於此。

如果硬要說,就要點“人本經濟學”這個題。我實實在在地說第一還真是靠加強黨的領導,具體說就是當年雖然光大集團對光大銀行等主要企業不控股了,但我們向中央爭取來一個“兩管兩兼”政策,就是光大集團主要領導兼任光大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光大集團另一名領導兼任光大實業集團和光大香港企業的黨委書記、董事長。不控股我控人,我堅持“黨管幹部”,這就保證了人心沒散。這就是中國的國情,這就是中國的特色,這就是中國的優勢。

第二往好了說靠定力,確切說是豁出去了,反正橫豎都是死嘛。人到這時候也就無所謂了,所以就有定力了,所以就“置於死地而後生”了。第三靠“悟”。中國沒有一說就成的事,中國也沒有絕對辦不成的事,但光大的事過去壞就壞在“急”上,所以我們受《論持久戰》的啟發,悟出了後來“急不得等不得,大不得小不得,快不得慢不得”的重組之道,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中藥調理,以靜制動。

《第一財經日報》:掌舵光大10年間您記憶比較深的事情有哪些?

唐雙寧:那太多了。比如首先我就意識到,元帥不能幹士兵的事。元帥就應明了戰場全局,所以這就有了“三大戰役”(方案出臺、實現註資、重組上市)、“四大戰場”(金融企業、香港企業、實業企業、集團自身)、“五項工程”(改革工程、管理工程、創新工程、人才工程、人心工程)的總體戰略布局。

再比如要敢於又要善於從實際出發。我舉一個例子,2007年我上任後第一次到香港辦公,我當時接手的方案是要把香港企業劃出去,我不執行是違反組織紀律,我簡單執行把光大搞黃了是違反工作紀律。怎麽辦?我就寫了一個報告,說我到香港辦公不可避免要面對媒體,我的回答口徑是認真執行方案,同時先境內後境外,在境內改革重組完成前香港企業“機構不動、人員不減、業務不變”,由於這是一個回答媒體的口徑,是一個技術操作問題,又上升到維護香港穩定的高度,所以一層一層一直到國務院總理就都圈批了。這里邊就有一個“敢於”從實際出發但光“敢於”還不行,還要“善於”從實際出發才行。

《第一財經日報》:光大銀行上市對於光大集團而言至關重要,被外界看做光大集團崛起的轉折點,當時是什麽情況?

唐雙寧:當時光大集團內部對銀行上市是有不同看法的,一些人認為上市後從法律上就徹底脫離光大了,所以不能上市;外部當時是前有“為農行讓路”,後有“審計報表到期”,內有“資本捉襟見肘”,外有“市場動蕩下滑”的四面夾擊,所以銀行上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又是相當大的“難點”。這就要“不急中有急”,最後抓住了這個關鍵點實現了“閃電上市”,從而也就為整個光大的起死回生奠定了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05

全國人大代表唐雙寧:建議成立“金融安全委員會”

“要加強國家金融安全的頂層設計。建議成立由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的‘金融安全委員會’,從國家戰略安全層面把握大局,相機決斷。同時,有關部委辦局在金融風險預測、分析、評估和防範方面,形成常態化的信息溝通和工作協作機制,制定金融風險應急響應機制,發揮綜合防範金融風險的‘拉網式’安全平臺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唐雙寧稱。

今年“兩會”,唐雙寧提出《關於加強金融風險防範的建議》、《關於建立金融文化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議》等。

唐雙寧稱,需要理順影響金融安全運行的監管體制,下決心改革當前各控一域的金融監管體制,盡早解決信息分割、功能分離、決策各異的局面,提升監管效能,防止單體風險演化為系統性風險,防止單一領域風險演化成全局性風險。

唐雙寧建議加快國有金融企業深化改革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在執行黨和國家大政方針上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同時,要加強社會心理疏導,防範“對恐慌的恐慌”,多管齊下,構築健康的金融心態,保持定力,增強處置金融風險的“藝術”性,防止由於心理恐慌誘發本可避免的金融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業在規模、效益、技術、監管等硬實力上實現長足發展,但尚未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金融文化。因此,建議構造金融文化指標體系,通過建立金融文化評價指標體系,將抽象的價值觀轉換為可觀測、可評價的行動指南。”唐雙寧的另一份《關於建立金融文化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議》中指出。

唐雙寧建議,指標體系的建立可將“形而下”與“形而上”有機結合,反映黨和國家經濟金融政策導向,適應經濟社會和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新趨勢,引導金融業發展的正確方向。建議由“一行三會”牽頭,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高校、企業共同參與,組織成立“中國金融文化研究中心”,組織研究力量編制微觀“金融機構文化評價指標體系”。

聯合金融機構設立“中國金融文化發展研究基金會”,作為非營利公益組織,支持金融文化的研究、學術交流,以及公益教育活動,促進強化中國金融文化建設。微觀層面金融機構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可包含金融文化建設的理念體系、制度體系、效率及質量體系、責任文化體系4個一級指標以及更細的二、三級指標。

根據指標體系,編制形成相應的“中國金融文化指數”和《中國金融文化年度報告》,按年度向社會公布。微觀金融文化評價指標體系運行完善後,再推廣和擴大到宏觀金融文化環境領域,編制相應的指標體系,並納入指數計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