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猜」了20多年的商業名詞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77

  這篇專欄,跟年輕的朋友們談幾個困擾了我很多年的商業名詞。它們從我開始觀察企業界的20多年前就存在了,卻仍然讓我困惑不已。


  第一個名詞是「成長」。偉大的彼得·德魯克曾經說:目前快速成長的公司,就是未來問題成堆的公司。每一個企業家都把成長作為企業存在的終極價值。「每年的銷售額增長多少,利潤增長多少。」這是管理者所需要的,也是投資者所需要的。


  德魯克早在1970年代就已經注意到了成長的危機。他認為,如果企業都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很快就會耗盡整個世界的資源。成長是企業必須追求的目標。問題僅僅在於,企業應該制定怎樣的成長策略?


  在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中,企業就應當有一個較高的最低限度成長率,否則就會被競爭拋開。也因此,企業的成長目標必須適當。


  在十來年前,美國通用電氣的CEO傑克·韋爾奇被認為是最傑出的企業領導人,在他看來,「健康的成長,應該是做了正確事情的結果。而成長不應當成為目 標本身。」在自傳中,老傑克說,如果說我在通用做對了什麼的話,那並不是我曾批准了價值多少億美元的併購案,而是我駁回了多少數額的投資。


  也就是說,任何可能危害公司財政健康和安全的創新或冒險,都是應該被打上問號的。每一個企業家都必須在誘惑和激情面前經常地問自己:此時此刻,我是否必須成長?有沒有人能夠真正地、有效率地把握其中的節奏和比例?


  與成長相關的另一個名詞是創新。十多年前,尼葛洛龐帝在著名的《數字化生存》中說道:漸進思想是創新的敵人。如果你工作的分分秒秒都在改進,使今天比 昨天更好,那麼,你必然不會花時間去創造新的事物,而徹底摧毀舊的事物。「更好一點」的思維定式與重新創造和徹底摧毀的新思維定式是針鋒相對的。


  D·阿威尼在《超優勢競爭》一書中寫道:「貫徹始終」是靜態競爭環境中的成功關鍵,因為這種策略可以幫助公司維持現有的優勢。然而,在一個急劇動盪的 動態環境中,企業競爭的重心就不再是維持現狀,而是打破現狀。因此,「貫徹始終」破壞了公司從一個暫時優勢轉移到另一個暫時優勢的能力。


  很顯然,這樣的觀念中存在著一種偏見:創新就是不斷地突破和破壞。然而,創新的邊界在哪裡?創新的成本如何控制?


  最後再說說「百年老店」。關於企業可以活多久以及企業究竟擁有怎麼樣的生命週期,兩位91歲的老人對此有著耐人尋味的回答。


  有人問日本松下創辦人、「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有長期目標嗎?松下說,有。長期目標的時限是多少?松下說,250年。那麼,你們需要什麼來貫徹它們呢?松下說,耐心。


  而另外有人問德魯克:企業長久生存的秘訣是什麼?德魯克說,不存在這樣的規律,即某家公司一定能長期經營下去。相反,存在著這樣一個規律,人類創造的 任何東西終有一天都是要消亡的。一家公司能保持成功超過25年,就是非常罕見的了,認為「公司是不朽的」是華爾街的誤解。


  這似乎是東西方兩種經營哲學的一次奇妙的對撞。在今天的中國,到處都是夢想著創造「百年老店」奇蹟的企業家們,然而,似乎很少有人真正參透了其中的奧妙。


  成長、創新與百年老店,也許這些都是從商者和商業觀察者一生都無法猜透的謎。我有時候便想,它們是動態變化的產物,也許真的沒有標準答案。這樣想著,也就釋然了。


作者:吳曉波(財經作家,上海交通大學EMBA課程教授,「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常年從事公司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14

吴晓波:“壳”将很快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http://www.xcf.cn/jrdd/201704/t20170407_780274.htm

 1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没有股票账户,也从来没有买过哪怕一张A股的股票。

  作为中国企业的研究者,有时候因此会被人嘲笑,不过,我却暗自非常庆幸。因为在我的观念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务表现,与它的股价波动几乎没有关系,用吴敬琏的话讲,股市就是一个赌场。

  为了验证这个颇为偏执的看法,我曾去将近十家公司实地调研,他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都有过较大幅度的股价涨跌。

  那些企业家说到经营管理时,是一套我听得懂的话语体系,但是一说到股价,就是换庄、题材、壳资源。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无奈、闪躲和侥幸。

  调研的结果,让我一再地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2

  不过在最近一段时间,这个“赌场”好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3月27日,天津证监局官网发布了一条消息,周鸿祎的360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这意味着这家从美股市场回归的互联网公司将不再四处找壳。

  在过去的半年多里,围绕着360回归,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炒作的闹剧,甚至有人列出过所谓的“360壳资源概念股”名单,在27日,名单上的公司纷纷股价下挫,传闻最盛的中葡股份更是直接跌停。

  自新的证监会主席上任之后,中国股市的逻辑正在发生悄然而决定性的变化,其中,IPO审批的提速最引人注目。在2016年,全年280家企业IPO,位列A股历史第三。进入2017年,截止到三月底,已有118家企业审核过会,仅三月份就核准了50家。在这一批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利润在2000万元到3000万元的中型成长性公司。

  有人算了一下,按照目前速度,正在证监会排队的600多家公司,到明年年底前可以全数过堂完成。

  IPO的提速,意味着直接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虽然证监会没有明确提出注册制改革,但是其效应则几乎近似。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困扰中国股市二十余年的壳资源游戏可能即将终结。

  3

  中国深沪两市,自1990年底开张之后,一直是一种妖魔化的存在。

  早年,它承担“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服务”的战略目标,导致一大批根本没有上市资格的国有企业纷纷入市,进而很快成为民间庄家们狙击炒作的标的物,在我创作的《大败局2》中,德隆系、中科创业、托普股份都是2000年前后的彪悍猎手。

  在各国资本市场上,借壳重组都是一种常规性的操作模式,但是只有在中国,由于“三缺现象”——牌照紧缺、监管缺失以及退市制度的缺位,它充满了潜规则,成为炒作获利的最重要手段。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只深陷亏损泥潭的小盘股,却会因为一则又一则的重组传闻而连连涨停,甚至在停盘复开后,因为重组失败而股价更高,理由是“利空出尽,必有下一个重组利好。”

  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庄家、题材、壳资源,仍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三个股市名词。它们如同诅咒一样地盘旋在资本市场的上空,无数庄家上下其手,火中取栗,使得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理论完全失灵。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上市成为了经营公司的终极目标,一旦挂牌成功,仅仅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就待价可沽,市道好的时候,可值20亿,最差的年份,比如在2014年前后,也能买个7、8亿。

  “你手上有几个壳?”

  “你能不能弄到一个壳?”

  “这个壳在谁手上,价码是多少?”

  这一类的隐秘话题,听上去就充满了浓浓的荷尔蒙气息。围绕着“壳”的买卖与运作,形成了千回百转的寻租市场和黑色利益链条。几乎可以不夸张的说,一部二十年的壳历史就是中国股市的肮脏史。

  学界一度认为,解决壳困局有两个办法,一是推动注册制,二是加大机构投资者比例。但是,前者被认为无法单兵推进,后者则在扭曲的市场中无比可耻地热烈参与壳游戏。在2016年,A股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合计持仓比例,已占全部A股比重的一半左右,可是,他们并没有扮演理性投资人的角色,相反在很多借壳重组案中频频发现他们的身影。

  4

  作为股市顽疾,壳资源的消失并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出现,不过,最近发生的新气象却让人看到了些许的可能性。

  首先是IPO的提速,使得壳资源的价值大幅缩水,一些优质企业不再需要借壳买壳,而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申请上市。同时,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成熟,为企业的规范化和选拔机制,提供了较大的培育和选择空间;

  其次,证监当局一再表达实行严格退市制度的决心。早在2014年10月,证监会就发布了上市公司退市意见,可是因利益纠结,迟迟未见坚决执行。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证监会官员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这一工作,要求交易所“真正负起责任,应依法依规,对该退市的就要实行退市。”

  此外,深港通和沪港通制度的推进,也正在成为一股结构性势力。在如今的香港市场上,中资股已占到上市公司数量的一半,从市值角度来说,更是占了三分之二。随着大陆投资人及机构的涌入,港股的波动将为沪深A股上市企业估值的合理回归,提供一种对标的可能性。

  几天前,华兴资本的包凡对此有过一番颇有见地的发言。

  他认为,“如果A股某些板块,尤其是创业板里有些股票炒得太过了,已经缺乏了投资的价值,而在香港市场上却还有很多值得投资的标的在里面,这样就为投资者带来了一个选择,这种情况反过来也会影响A股的价值体系。”

  “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可能还需要时间,不过最终可能是一个趋同的过程。”

  制度的健全以及市场理性力量的增多,正在让浑浊的中国资本市场变得清澈起来。这个过程也许还有反复,也许比人们期望的更为缓慢。但是,我们还是要为进步鼓掌。

  当什么时候“壳”不再被讨论,我们就可以去开一个股票账户了。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作家。本专栏为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内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51

10個袋名詞

1 : GS(14)@2016-12-03 05:12:39

手袋可以說是女士們的best buddy,因為每日外出都會帶在身邊,收納物品之餘,還可以成為造型亮點。



Saint Laurent Sunset手袋$16,900

12月踏入減價的熱身階段,《add》一次過嚴選10個至hit手袋,今季不再只是眾大路品牌的天下,Marni、J.W. Anderson和Mark Cross等都有人氣熱捧的手袋。



Gucci Dionysus手袋$36,000

Gucci Dionysus以雙虎頭袋釦及刺繡為設計,為標誌性monogram注入新鮮感,今季繼續熱捧。



Miu Miu Miulady手袋$15,300

走公主風,中間飾有浮誇加大碼金色圓形釦,釦上則飾滿閃石,加上floral緹花面料,集甜美與華麗於一身。



Loewe Puzzle手袋$23,400

造型特別的Puzzle推出時已極具人氣,今季換上銀色拉鏈版本,增加型格與rock味。



Balenciaga Bazar手袋$13,400

這個充滿大家熟悉紅白藍帆布袋影子的Balenciaga Bazar手袋,可以說是玩嘢之作,與紅白藍同樣擁有超大容量,孭上身必定引來眾人目光。



人氣單品Fendi Strap You帶起一股肩帶熱潮,比起任何一款手袋更「袋表作」,不同顏色、皮革及搶眼浮誇窩釘的組合選擇甚多,配搭不同手袋,為造型襯出新鮮感。



Marni Trunk手袋 $19,300(Lane Crawford)

J.W. Anderson手袋約$7,380(Farfetch)

Mark Cross Benchley手袋$15,895(net-a-porter)



Chloé Drew手袋$14,420

周冬雨



Fendi彩色肩帶$8,800

甘比

造型及撰文:陳蔚渝攝影:郭賢興示範:Eva Chen of Model Genesis化妝:Angel Wong 髮型:Harry Lau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2/198519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1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