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理財大使:最重要投資「自己」 穩定收入來源 才可錢搵錢

1 : GS(14)@2017-02-18 00:47:36

【明報專訊】不少人認為,投資理財最重要是緊貼市况,掌握先機。任職金融界管理層超過25年的李錦榮卻表示,投資只是理財的一小部分,即使機構投資者亦甚少能夠掌握市况的轉捩點。他表示,與其對只佔收入小部分的投資費煞思量,倒不如花時間裝備自己,「我覺得大部分人最主要收入來源就係來自自己份工,所以年輕人最重要的投資其實係勤力工作爭取升職加薪,並把握機會進修自己,提升自己的價值」。

談及投資理財,有人會覺得自己並非大富大貴,也沒有時間或動機緊貼股市,因此不太注重個人理財的重要性。任職金融界超過25年、香港金融理財知識和能力策略(下簡稱「香港策略」)大使李錦榮表示,自己也是在屋邨長大,中學畢業後曾經任職酒店行李員及時裝業,其後往海外升讀大學並轉投金融界,年輕時最主要的投資其實是投資在自己身上,「細個時候屋企環境不太好,即使未入金融界已經有習慣要儲起收入的三分之一,當時都無特別目標,不過儲了幾年錢,到我想讀書的時候,就有一筆錢可以用」。

注重個人理財 養成儲蓄習慣

對於有人認為時下年輕人時常轉工,對工作缺乏歸屬感,他認為轉工最重要看的是時機,「好似我自己都入過兩次匯豐、兩次富達,轉工不是問題,但做幾個月轉同做幾年轉有分別。你究竟有無學了你要學的東西先走呢?除了你工作負責的部分,每間公司其實都有值得了解學習的地方,工作上有興趣同好奇心係好重要」。

他表示,除非家境富裕得不需要靠工作維生,大部分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其實是自己的工作,「好多人以為理財就一定係投資,但其實理財涵蓋範圍很闊,投資只係一部分。理財最基本其實係個人增值、量入為出,有儲蓄之後先開始講投資。如果不斷入不敷支,即使你對投資工具好有認識,好多人都讀完MBA,好多財務理論,但如果無辦法有正現金流,其實都發揮不到知識,累積不到財富。」

實踐大於理論 定下目標循序漸進

李錦榮引用投資者教育中心早前的調查結果指,即使香港人普遍金融知識較其他國家充足,但對投資能夠增值財富的期望過高。調查中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希望他們進行的投資能夠獲得每年20%以上的回報,他表示﹕「你試想像,如果你將一半的資產作投資,另一半放在銀行,現在又無息收,一半投資即係要有每年40%嘅回報。這樣的期望其實是不切實際。」他建議投資目標應該循序漸進,莫以善小而不為,「可能首先定下每年3%至5%目標回報,相比起銀行無息收,其實每年有這個回報都唔錯。」

倡企業辦理財工作坊 員工增儲蓄概念

「香港策略」本周末將於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舉行香港首屆「理財月」教育展,與社福界、學界、金融業界等聯手,希望從多個角度向市民推廣正確的理財觀念。

身為「香港策略」的大使兼指導委員會委員,李錦榮希望能夠推動僱主為僱員提供更多理財諮詢工具或渠道,「現在唔少大公司都會為僱員提供第三方財務諮詢,能夠讓僱員了解自己的財務目標同知道如何理財,我們都希望可以推廣至更多僱主」。

李錦榮表示,不少公司亦有固定預算舉辦活動,增進僱員的歸屬感,而理財工作坊可以是其中一個選擇,「例如為有小朋友嘅僱員舉辦親子理財工作坊,又或者等他們帶仔女來公司,知道原來父母搵錢不容易。」他認為可能因為香港普遍家庭環境較好,加上電子貨幣盛行,令年輕一代對理財儲蓄的概念較薄弱,「不要講信用卡,有時八達通『嘟』一下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網上遊戲貨幣同真實的錢又可以互換,令小朋友好混淆」。

李錦榮認為上班一族可用於投資的積蓄不多,而理財及累積相關知識不能一蹴而就,「當然理財相關知識有一定複雜程度,但即使一般人也不是不能夠理解,只是需要時間學習」。

明報記者 蘇樂恩

[蘇樂恩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24&issue=20170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