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旅遊籽】改造台北老房子 千人申請入住共居

1 : GS(14)@2017-06-18 11:19:13

「溫州八玖」室友成立「共濟金」應付水電費、廁紙等日用品支出。



【旅遊籽:浪迹遊蹤】「共居生活」,顧名思義是指來自不同家庭的人,共享廚房、用餐、衞生間等公共空間。這種生活形態,已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台北有人建設共居公寓,希望讓同一屋簷下的理念開枝散葉;也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台灣原住民,因緣際會選擇住在一起;柏林的「燈塔」多代屋,則讓老人與年輕人共處照應;亦有隨工漂泊、因找到好夥伴而留在斯德哥爾摩的香港女生。就讓我們看看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如何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種共享生活的居住模式,近年開始在亞洲流行,特別是地少人多的城市,當中兩年前落戶台北的共居公寓「玖樓」,成功打響名堂,公寓急增至13間以上,成功吸引接近千人申請入住,將共享生活開枝散葉,是亞洲的成功例子。隱身大安區溫州街的「溫州八玖」,去年6月才入伙,2,000呎的高樓底老房子,設獨立雙人房及上下鋪床位,一共住了八至九個租客,推門而進,闊落的客廳設長桌及梳化,復古裝潢,格局如同台式咖啡室,三五年輕人正在飯後吹水聊天。創辦人柯伯麟、王維鋼及潘信榮,三人原是台北大學生,經歷租房的苦況,眼見一般房子也欠缺共用空間,他們靈機一觸,決定合租較大的老房子,舉辦各種聚會,增加公共空間的使用率,讓房子不僅是個讓人作息的地方,也成為了人與人溝通的平台。「第一所共居公寓,是在東門區的『連雲玖樓』,最初只是以Airbnb的形式,找其他人一起合租試住,但發現Airbnb主要服務觀光客,入住時間有限,很難保留share house的社群文化,所以才開始在網上找長租的室友。」柯伯麟說的社群文化,是指室友之間可以一同煮飯、吃飯、聊天,甚至舉辦各類型分享活動,「你是住在一個社群,不是租房,是有互動交流的生活,不一定只玩手機、電腦。我們除了設計公共空間,也需要設計人與人的連結與互動。」為確保室友的多元性,每一個入住的租客,也要填寫詳細申請表,「因為方便我們更了解你對於共居、對於家的想像,只要是客觀條件符合,才會帶進來看房,避免錯配。」



廚房是共生公寓另一重要設施。

修讀獸醫的簡維萱,喜歡共生公寓設有廚房,因為學校宿舍比較難下廚。


受年輕人歡迎 平租吸引遲婚一族

剛剛搬進溫州八玖的張凱伊,在澳洲工作假期時習慣了share house的生活模式,「比較像一個家庭的感覺,室友會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在家做菜。」正在修讀獸醫的室友簡維萱,同樣追求互動的生活模式,「大學宿舍的環境空間相對較小,也沒有廚房、客廳。」十多間公寓的50多位室友,大部份也是在城市剛起步發展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前往台北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外國人可能不太了解台灣人的生活習慣,例如在台灣我們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等垃圾車倒垃圾,這些文化就可以互相交流學習。」玖樓的十多間公寓,大部份是由空置老房子改裝而成,降低營運成本,裝潢、維修也由合夥人一腳踢,「上一輩在台北買下很多房子,但子女遷出、移民等成為空置房子,很多房東沒有心力去經營。」除了看準老房子閒置率高,他認為玖樓受年輕人歡迎,也與台北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比較遲婚,成家立室之前大多數需要租房。第二點,因為在台北買房子是非常困難,租金相對比較容易負擔。」在樓價高企的台北市中心,共生公寓的租金,比同區平三四成,「一般以半年或以上租住,也有按月租,彈性較大,每間房的價位也不同,租金約6,000至1.4萬台幣(約1,500至3,500港元)不等,有獨立廁所會較貴。」他們最近在「溫州八玖」的天台添置活動中心,方便舉辦小型電影放映、音樂會,並希望以此為主中點,將共居版圖擴大至更多地區。



柯伯麟隨身攜帶所有公寓的鎖鑰及小型維修工具,應付不時之需。

在台北找到新工作的張凱伊,習慣澳洲的share house生活模式。

facebook:spacesofcapital9thfloor記者:王佩兒攝影:林栢鈞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8/200583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798

【旅遊籽】柏林共居生活 適當保持距離免衝突

1 : GS(14)@2017-06-18 11:19:14

年屆70歲的Ingrid不願入住老人院,多代屋成為她安享晚年的理想地方。



【旅遊籽:浪迹遊蹤】跟妻子Judith及兩個孩子住在柏林「燈塔」多代屋的Anton稱:「德國很早前已有混齡共居概念,祖父母跟孩子同住一屋,但現在沒有人再願意這樣做,子女長大後都搬離父母,老人變成獨居,因此對他們而言,共居提供理想環境讓小朋友和老人相處,這是為何很多老人對計劃有興趣的原因,他們找到機會讓自己不再孤單。」



說罷,Anton走進住在地下、大門長期打開的Ingrid的家,年屆70歲的Ingrid不願入住老人院,多代屋成為她安享晚年的理想地方,她丈夫十一年前去世,女兒一家住在柏林,而她就搬到他們附近,在「燈塔」獨住一單位,喜歡時可打開門,不喜歡時可獨享私人空間,最喜歡跟年輕人交流,因為能得知很多新資訊。入住了8年多的David則不太滿意這種共住模式,他說:「我覺得住在一起並不容易,因為你不清楚對方是怎樣的人,當我們處理房屋事務,包括花園、房屋維修等,溝通過程中就易出現問題。」創辦人之一Gaby認為產生衝突是無可避免的,懂得適當保持距離是相處關鍵。



Judith和Anton單位共有三房,其中一房有床也是遊戲室,讓小孩有足夠活動空間。

Judith和Anton與Rupay(中)和他女友同住,共用客廳和廚房,有時一周也會共餐一至兩次。

一門之隔,是Rupay和女友的小單位,共有兩個房間和浴室,就像另一個獨立單位。

鳴謝:阿提哈德航空、Booking.com
Leuchtturm地址:Leuchtturm Genossenschaft Pappelallee4310437 Berlin網址:http://www.leuchtturm-wohnprojekt.de 記者:王秋婷攝影:潘志恆編輯:馮秀珍美術:楊永昌、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8/200583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01

【動畫●共居先驅】自己社區自己建 丹麥8%房屋是共居

1 : GS(14)@2017-06-18 22:07:43

共居並非單純與陌生人合租單位,而是一種理念社區,共享資源。



藍屋活化項目復修後招租,上月剛剛入伙。計劃旨在營造理想社區生活,重建鄰舍歸屬感,推動共居理念。甚麼是共居?當去少幾次日本也買不到樓,這種住屋模式是否另一條出路?



共居(co-living)並非單純與陌生人合租單位,而是一種理念社區,結合私人住宅與公共空間,共享資源。社區決策來自居民共識,一同管理及分擔工作,建立「鄰居以上,家人未滿」的關係。因此,共居除了應對「土地問題」與高昂租金,亦試圖打破孤獨感,重建人際連結。



概念1960年代末於丹麥出現,當時一群家庭認為社區與房屋制度不符需求,萌生建立理念社區的念頭。1972年,約35個家庭建立社區Sættedammen,成為全球第一個共居計劃。作為發源國,丹麥現時逾8%房屋屬共居,單是老年人社區亦超過250個。概念於六、七十年代擴展至瑞典及荷蘭,到九十年代傳至美國及加拿大。看回亞洲例子,日本約於七十年代出現共居社區,而近年較為人熟悉的有台北年輕人共住的「玖樓」。



青年銀髮共居,發揮鄰里互助精神。

丹麥的Sættedammen,是全球第一個共居計劃。(互聯網)

各地單身年輕人共居愈趨普遍,例如2015年於台北成立的「玖樓」計劃。(互聯網)

各地單身年輕人共居愈趨普遍,風潮引伸出創業型共居,相同職業背景的年輕人共住,將家居演變成辦公室。共居隨各地文化及需求而演變,包括「互助養老」的老年人社區、鼓勵跨代融合的青年銀髮共居、崇尚環保的eco-village等。旅遊籽早前走訪台灣、瑞典及德國,讓我們帶你看看,各地共居社區的經驗。



記者:洪慧冰攝影:黃子偉、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7/20058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38

藍屋完成復修 新舊租戶遷入共居

1 : GS(14)@2017-10-09 03:51:08

【本報訊】於2000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灣仔藍屋,4年前開始復修,是全港首個以「留屋留人」方式活化的歷史建築。


本港唯一有陽台唐樓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在網誌表示,藍屋已完成復修,連同黃屋及橙屋兩幢唐樓,整個藍屋建築群將有32個單位;除原有8個租戶遷回原址,還有12個單位將公開招租,包括7個由572至847平方呎不等的較大單位,新租戶已陸續遷入。黃偉綸表示,藍屋活化計劃由建於20至50年代的3幢唐樓(分別是藍屋、黃屋和橙屋)組成,其中藍屋以磚木結構為主,為本港僅存有陽台的唐樓。除獨特的牆身顏色外,藍屋仍保留經典的木樓板、木樓梯等,陽台的鐵鑄欄河亦維持20年代的幾何圖案裝飾,為這幢港式戰前唐樓增添懷舊感。他指,為保留建築群外貌及單位內部「原汁原味」,需花不少工夫,並希望能在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他指共居模式透過引入新租戶住客,讓有興趣參與人士加入,與舊住戶成為「好鄰居」。現時藍屋建築群共有32個單位,除原有8個租戶遷回原址,還有12個單位透過「好鄰居計劃」公開招租。新租戶已於5月開始陸續遷入;而樓下店舖如甜品屋、素食店等亦準備開張。除藍屋建築群外,其他透過「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進行的活化項目達19項,包括美荷樓、九龍城石屋等。■記者于健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25/201632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20

仲量聯行:物業變「共居」 租金多兩成

1 : GS(14)@2017-11-22 12:10:3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764&issue=20171122
【明報專訊】樓價高企令「共居」成為社會現象,仲量聯行分析研究指,投資者如把手持物業改造成共居項目再出租,租金增幅料可近20%,租金回報或增加逾一成;該行研究部主管馬安平指,共居項目遍佈油尖旺、九龍城等區,而鄰近大學地區更是共居熱門點,因可吸引大學生入住,而共居風氣已蔓延至豪宅區,如壽臣山,專攻年輕專業人士。

年輕專業人士學生為主要租客

馬稱,現時共居項目的租金由每月2800元(單人牀位)至每月約2萬元(小型單位)不等,共居住客主要為年輕專業人士及學生,因他們置業能力較低,亦未能享用公屋,推算目前約有5.85萬年輕專業人士、與6.8萬名本科生及研究生,需與家人居住或在私人租賃市場租屋。

仲量聯行研究認為,以一幢可提供72個單位的住宅為例,假設各單位面積約150方呎,各單位月租約7000元,每月租金收益約50萬元,料租金回報率約3厘;若投資者把物業改造成共居項目,每單位居住2至3人,推算可提供約150個牀位,而各牀位租金約4000元,每月租金收益可增至60萬元,即租金收益提升兩成,而回報率料可增至3.4厘,回報率增逾一成。

據了解,投資者通常會把舊樓,或兩三星級賓館改裝成共居項目,而改裝舊樓可帶動更高的租金上升勢頭,因舊樓原租金偏低,而且樓底較高(至少3.5米或11.5呎),可放置高架牀,提升空間使用率。另較小型酒店及賓館,由於只需作少量改動,亦適合改成共居項目。

舊樓具一定改裝優勢

另有市場人士指,現時有香港大型發展商亦考慮將舊樓改造成共居物業。馬安平認為,共居價格相宜、而且能解決年輕人住屋需要,既不用與家人居住、也不用與人合租單位或住進劏房,而共居與劏房不一樣,因共居設有共用空間。不過,投資在共居項目仍有潛在風險,馬安平指現時實用200方呎以下納米樓新供應增加,月租可低於9000元,租金水平與共居項目相差不算大,對共居項目的需求或會下降,另共居項目租期較短,可能會影響投資者的現金流。

明報記者 徐愷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97

理大租「共居」牀位 作學生宿舍

1 : GS(14)@2017-11-22 12:10:5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060&issue=20171122
【明報專訊】年輕人對住屋需求強勁,即使屋住空間細小的「共居」,近年亦甚受歡迎,本報今年7月曾報道,以一層唐樓劏成22個牀位的旺角書匯,近日經已正式營運,其中約有三成數量的牀位,由理工大學旗下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租用作學生宿舍。位於旺角登打士街10、12號及東安街50號的書匯,主要由兩幢唐樓組成,共設156個牀位,除設有110個牀位、每層設22個牀位的登打士街10、12號外,東安街50號每層分間成6至10個牀位,物業業主兼營運者Synergy創辦人之一兼董事鄭穎琛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東安街50號所設的46個牀位,由一間本地大學承租46個牀位。

位處旺角 月租3000元起

就本報記者現場所見,書匯所處物業的翻新工程已完成,雖然地舖部分仍未開業,惟樓上住宅部分已完工,亦有住客遷入;其中東安街50號,已由理工大學租用,其大門亦已裝上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宿舍的標誌,現場亦有部分操廣東話的住戶出入。

據了解,書匯房間種類分為單人房、雙人房及「碌架牀」房,租金由3000多元至5000多元,項目購入價連翻新費等,總投資約1.5億元,預計全數牀位租出,每月租金收入約60萬至70萬元,扣除管理等成本,未計地舖部分,租金收入料達7厘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98

共居房60呎 細過半個車位

1 : GS(14)@2018-08-09 10:44:1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745&issue=20180809
【明報專訊】樓價持續高企,如果「手頭」較緊,但又想住在交通方便的市區,兼且不想入住殘舊劏房,可考慮近年興起的共享居住空間。位於太子界限街的Weave on Boundary,為共享居住空間公司Weave Co-living(蓮牽)首個項目,以居住環境理想、設施充足招徠,本月起可入住。

明報記者 張允亭

攝影 李紹昌

近年市面相繼出現以「共居」為賣點的迷你租盤,由於租金較低,而且裝修簇新和附有玩樂設施,故受到剛投身社會未有置業能力的年輕人歡迎。上述Weave on Boundary由酒店改建,樓高13層,1至2樓為對外開放的餐廳,3樓是住客的共享空間,3樓以上就是住戶層。

月租7200元起 呎租120元

房間戶型主要分為3類,面積由小至大依次為Quad睡房、Standard睡房和Premium睡房。租金最廉的Quad睡房,是由一個240方呎的大房間分作4個約60方呎的睡房,月租7200元,呎租120元,直逼豪宅呎租。睡房佈局可謂「一眼睇晒」,面積細過半個車位。

廁所浴室雪櫃共用

房內設計簡約,設單人牀、書桌、座椅和連鏡衣櫃;站在房間中央,剛好有空間轉身;為了善用每寸空間,設計師採用多層間衣櫃,增收納空間;睡牀選用油壓牀,牀板下的儲物空間適合擺放行李箱等較大件物品。房內設一個大窗,光線充足,亦備有冷暖風機和掛牆電視。由於空間有限,廁所、浴室和雪櫃均要與另外3名住客共用;項目每層均設約100方呎開放空間,提供微波爐、濾水器、餐桌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9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