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股或港股? 經年累月與差天共地的回報

人民幣持續貶值,過去幾個月更出現走資潮,包括來港買物業買保險。新聞報道內地實施新的購匯限制審查,需要購匯者聲明購匯用途並非到海外置業或投資。昨日高天佑君《港股通有運行》一文,詳細說明內地人民面對人幣貶值的心理、以及港股通的「資金閉環」設計,加上外匯限制等多種因素,令港股通成為「『唯一合法』、符合各方利益(包括中央及百姓)的渠道」,值得讀者細閱。的確,人們即使面對重重關卡,都不會眼白白看著財富不斷蒸發而無所動作,資金總得有去處以保值,若未能購買外滙並調出外地,實行聯繫匯率的港元,確實是不俗的美元替代品。前年「大時代」後,港股通一直冷冷清清,但估計今年將有北水透過港股通流入港股市場,對整體大市屬利好因素。有媒體指1月份的市場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尤其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在即,未知對全球股市的震盪有多大。聖誕節至農曆新年期間,市場一般都較淡靜。投資者或可趁這段日子多留意盈喜盈警通告,並分析會受惠於人民幣貶值的行業和公司。
上週五與《全民大數據》的欄主車品覺兄飯聚閒聊,據聞新書將於第一季出版,並會探討在人工智能和經驗貶值的世代,擁有甚麼技能才能生存。品覺兄指「系統化思維」很重要,因為這並不能輕易程式化,所以機械難以快速學習,人腦有其優勢。他更推介了兩本書:《MIT 本質思考》和《Thinking in System》。週末筆者忙於送舊迎新大掃除,未看完好書,但看了一些關於人工智能的文章和影片。人工智能將成為另一次的「工業革命」,而且影響範圍極廣,甚至令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失業 (工作都被機械取代),社會將會更分化...  這些轉變,令筆者聯想到程式交易在金融市場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累積的效果如何差天共地。


金融海嘯後,美股至今已經歷了7年牛市,港股則一直上落市。若與2009年的最低點比較,道指升了2倍,納指升了1.5倍,恆指僅升了1倍。單看數字,也許認為相差不大。若看圖表,會見到美股市場的向上大趨勢,港股則不斷上上落落。筆者早前嘗試為幾個策略進行回測,分別套用在美股標普500、納斯達克和港股主板上市的公司,回測年期分別是逐年測試、每5年和每10年,橫跨2005 至2016年,結果令人驚訝!

三個策略都是美股跑贏港股,而這是預期之內(因為道指和納指跌趨勢顯然向上)。但預期之外的是,不論以最大回檔或總回報率觀之,美股都大幅跑贏港股。另外,是三個策略的高低輕易而見。相比策略A、B和C,只有策略C 接近年年賺錢 - 除了2008年錄得約4.5%虧損,其餘每年都錄得不俗盈利。而最驚人是累積11年的回報,策略A和B 與策略C 的差距,分別是8倍和20倍!當然,除了看回報,更重要是看過程中遇見的最大風險。策略B 最穩定,但具潛力的交易機會太少,影響長遠回報。策略C 的曾出現的最大虧損約為組合的10%。若以系統化交易的眼光觀之,未是最理想,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相比(增長型)價值投資,面對的風險細得多,但回報相約,系統化顯然更優勝。
當然,回測結果並不能照單全收,需要打折扣,始終未來是無法預知的。筆者看完回測結果獲得的最大啟發:一開始要選對市場和方法。短期一年兩年也許看不出分別和差距,但經年累月後的成果會差天共地。
祝讀者2017年身體健康 事事順心 投資獲利 恩典滿滿。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650

四類企業增長故事 結果差天共地 黃國英

1 : GS(14)@2012-09-25 23:02:17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2146
早前本欄講過,投資者熱愛增長,上市公司也被迫「提供」增長亮點。但在相同的出發點下,結果卻各有不同。少數公司成功創造價值,轉化成股東的回報;多數卻只能浮浮沉沉,成效不彰。正如大部分經濟因素,如通脹等,對不同股份有不同影響,增長之於企業,也不可一視同仁。雖然在財務報表上,大家都是多一蚊營業額、多一分純利,但增長從何而來,效果相差很遠。
蘋果開拓的手機市場,可說是由無到有,是市場本身的增長。
增長背後誰萎縮了
企業教科書將增長源頭,大致分成四類:市場本身增長、市佔率增長、加價、收購合併。要知道公司的板斧是否對辦,盡信數不如無數,因為公司要在一、兩年間,於數字上增長,尤其只是營業額,難度不高。要考慮的是公司做大背後,是誰萎縮了?「被倒退」的對手,是只能眼定定等死,還是短期內有力復仇,大舉反擊?
從無到有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是最佳例子。四類增長中,它們屬於市場本身增長。浪潮之初,大部分用家是由無(智能)機到有機,萎縮了的對手,是傳統手機、電腦製造商,由於距離夠大,落後者並不是求其推推新款,砍砍價便能過骨,完全不是這回事,消費者的錢,早已一去不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吃掉舊式電器市場,作為自己的增長,而不是在固定範圍內互咬,自然有較持續和有價值的增長。
如果一家企業,去開拓全新地域的市場,最終益了大棚,也就不會引來報復,這種增長模式,也同樣是細水長流。例如彭博報導,寶潔(PG)遠赴越南,大灑金錢,贊助學校推行健康教育,洗手洗衫洗地,統統送相應產品。同業絕對樂觀其成:人家去了當開荒牛,雖然有先行者優勢,但始終消費者是貨比三家,第二時間入場未必無得打;而當地人增強使用清潔產品的意識,卻是人人有份,沒理由也不可能作出反制措施。就寶潔的角度而言,對手不用心急來搶,雖然不是千秋萬代,但起碼有好一段時間,可以穩紮穩打地增長,而不是所有推廣開支,都在同業軍備競賽中消散。
減價戰兩敗俱傷
相比之下,以減價戰取得市佔率增長,便非長久之計。因為減價沒有技術含量,任何公司都可以立刻加入戰團。況且這種打法,就像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星爺與梁榮忠鬥打自己來扮慘,結果一定不死也重傷。減價除了損害利潤率,也會影響產品形象,和以後加價的能力。
如上所言,加價也是增長的一大法門,但這涉及議價能力。缺乏議價能力的商品,盲目加價用家便會「轉會」,因加得減。具定價權的品牌、獨家貨,才可以靠加價來增長。這種增長不必令對手萎縮,因為是自身與消費者間願打願捱的互動,當然同樣更持久和具價值。至於收購合併,成敗很大程度是作價與公司整合技巧之別,篇幅所限,有機會另作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