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Tunes頭號殺手 免錢聽到飽

2011-2-14  TCW




誰是蘋果(Apple)iTunes音樂王國的最大敵手?誰又是YouTube最忌憚的明日之星?Spotify,這家源自瑞典的線上音樂網站,被不少網路專家點名,將成為下一代線上音樂的霸主。

Spotify所以會引起兩大巨頭的擔憂,因為它創造了兩個新的服務:一、免費線上收聽;二、全程試聽免下載。這完全改變以往「非得付費才能聽」、「不能試聽,先買再說」的遊戲規則。

先說第一項改變。Spotify網站的線上播放軟體操作非常簡單,使用者登錄不需要花費分文,就可以直接在線上收聽,但不能下載單曲到電腦上。這一點與iTunes的「付費即擁有」完全相反。

不僅如此,因為Spotify採雲端播放概念,只要是設備能夠連網,Spotify資料庫裡八百萬首正版合法音樂等於全歸個人專屬,隨時、隨處都可聽。而 且,因為Spotify採用「端對端」(peer-to-peer)技術,使用者在網路上搜尋或播放,很少出現緩衝處理的延遲現象。

《電訊報》(The Telegraph)指出,論質、論量,Spotify都讓使用者驚豔,因此二○○八年底成立以來,儘管只在歐洲的英國、瑞典、法國、挪威、西班牙和芬蘭等國用戶開放註冊,但已擁有近六百萬名用戶。

至於第二項改變, Spotify的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免費,或是付費收聽,只是選取免費收聽音樂的使用者,必須忍受每半小時插播約一分鐘的廣告;而不想被打斷的聽眾,則可以月付九.九九歐元(約合新台幣四百元),便能圖個清靜。

模式創新!比iTunes更會幫唱片公司賺錢

Spotify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出自瑞典的一位青創家艾克(Daniel Ek)之手。

艾克雖年僅二十七歲,但創業年資卻已有十三年!他從十四歲起就開了第一家廣告公司Advertigo,成功賣給當地電子商務公司Tradera後,接著創 辦軟體公司μtorrent與Spotify。去年他獲《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選為「最具潛力的資訊科技企業家」第四名,未來可期。

不只消費者喜歡艾克的做法,長期被網路下載音樂打得抬不起頭來的唱片公司,也樂於與Spotify合作,因為Spotify提供的,全是合法的音樂下載,這樣的經營模式為簽約唱片商賺進大把鈔票。

二○一○年八月,索尼(Sony)與BMG均表示,透過Spotify所進帳的收益,已超越蘋果的iTunes所挹注的金額。至二○一一年一月底,Spotify付費用戶已達七十五萬人,在瑞典、挪威、芬蘭和法國,付費用戶均逾一○%,英國和西班牙則超過四%。

這種創新的模式,讓蘋果與Google驚豔不已,前後主動釋出高價收購之意。不過,計畫最終破局。

各方叫好!傳蘋果、Google力阻登陸美國

傳言兩大巨頭便因此在Spotify申請登陸美國的過程中作梗,以至於Spotify已兩度延後原定在美國推出的日期。

唱片工業人士傳出,蘋果已經不只一次向唱片公司表示關切,質疑Spotify的經營模式,以及它說服消費者為音樂付費的能力。而Google也正在籌備手 機數位音樂服務,提供Android系統用戶更多元的選擇,因此,它也不太可能會對Spotify的侵門踏戶樂觀其成。

不過,Spotify的好名聲很早以前就已經漂洋過海,備受肯定,兩大巨人即使想從中阻撓,恐怕也難擋民意。

知名科技資訊評論與分析網站「讀寫網」(Read Write Web),將Spotify評選為「二○○九年全球十大網路商品」的第一名,也是網友公認「尚未進軍美國市場,卻最受到高度期待」的應用程式之一。另外, 美國知名商業模式諮詢機構Board of Innovation所發表的「二○一○年十大震撼商業模式」,Spotify也同樣名列前茅。

而今年一月底的一項評比,更把Spotify推上身價高峰。美國科技部落格Silicon Alley Insider評選十大歐洲科技創新企業,Spotify雖僅名列第六位,卻因二○一○年營收超過一億美元,深受編輯肯定:「如果可以登陸美國市場,或許 將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新創企業之一。」

可見,不僅音樂的力量是無國界,為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同時擴大企業的營收與獲利,眼見市場有需求、有供給,關係必然一拍即合,這股力量在這個商業掛帥的時代裡,同樣也是有形疆界所限制不了的浪潮!

【延伸閱讀】Spotify vs. iTunesSpotify 成立時間:2008年 獨立用戶數:600萬 2010年營收:1億美元 使用區域:歐洲6國

iTunes成立時間:2001年獨立用戶數:1.5億2010年營收:約20億美元使用區域:全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3

Google、臉書為何搶送免錢Wi-Fi?


2015-08-10  TCW


「請問你們有提供免費網路嗎?」「密碼是多少?」這個對話,你一定不陌生。走進餐廳,想登入臉書打卡,正愁手機網路訊號不穩時,店家提供的免費Wi-Fi,猶如沙漠裡的一場及時雨。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個免費服務的背後,竟是Google、臉書、阿里巴巴等網路公司搶著卡位,光是台灣,每日規模高達新台幣上億元的市場。

而台灣,這場Wi-Fi卡位戰,也在今年上半年,開始上演。

根據全球最大商用Wi-Fi公司iPass今年一月報告指出 ,商用Wi-Fi(編按:指商家提供的連網服務)全球熱點已達九百萬個;在台灣,若以中華電信和安源通訊(Wifly)兩大商用Wi-Fi,旗下不重複據點計算,提供免費網路的據點,超過六萬個。

商家提供了免費Wi-Fi,該市場表面看似價值不大,卻吸引網路公司爭先卡位,答案就在流量。

賣廣告:

每位使用者貢獻商機80元

據研調機構創市際調查報告,去年使用「吃到飽費率」的使用者比率從二○一三年的四五%,降至三六%,換句話說,有高達六成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沒有吃到飽或上網功能。

電信業者力拚4G之際,Wi-Fi並沒有失去市場。

「我們知道你(用戶)的裝置(指手機或平板)在哪裡出現過,」服務商運通媒體(4Free)執行長陳韋政說,透過與商用Wi-Fi公司安源通訊合作,智慧 型手機用戶只須在專屬頁面點擊廣告,即可免費取得Wi-Fi;而運通媒體則可掌握使用者的上網位置、瀏覽頁面等紀錄,甚至進一步在使用者允許下,蒐集姓 名、性別等基本資料,做為背後廣告投放的分析。

該服務推出四個月,如今每天逾兩萬人次使用,陳韋政說,廣告效益計算包含點擊、轉換率等,但平均每位使用者可為運通帶來新台幣八元至八十元的廣告收益,再與提供Wi-Fi的安源通訊分利。

「它(運通)就跟我來做拆帳,我們也希望透過廣告來增加一些營收,」安源通訊財務長彭世偉說。

試著想像,當你走進百貨公司的香奈兒消費,接著再去頂樓的高級餐廳用餐,過程中若手機連上Wi-Fi,背後系統即判斷你可能是一個高收入女性,接下來你手機收到的廣告,可能就和精品有關。

台灣約有一千三百萬智慧型手機用戶沒有申請「網路吃到飽」或手機上網服務,若這些人全數使用免費Wi-Fi,以每人貢獻八元計算,光是一天,即有一億元的產值。

這個市場極具潛力,吸引了大型網路公司的眼光。在台灣擁有三成廣告市占的雅虎,先前則與星巴克門市合作,到今年六月,藉此追蹤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提升廣告投放的精準度。

玩行銷:

資料轉賣商家,二次行銷

然而,免費背後的商機,還不只有廣告。

「 我們是直接跟店家深度engage(合作),」愛物聯執行長謝瑞庭,在廣達擔任工程師超過十二年,他看中免費網路背後的商機,去年找了四位同事創業,投入商用Wi-Fi市場。他們分析從Wi-Fi蒐集來的資料,賣給商家,做為其二次行銷的依據。

如今,他們已經和頂呱呱等知名連鎖店合作,並且持續說服其他的商家加入。「大家急著要卡位,卡一些特別人流量夠大的地方,或是3G、4G訊號比較不好的地方,」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徐子明說。

從雅虎與星巴克合作,到今年上半年,眾多類似Wi-Fi服務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台灣免費Wi-Fi卡位戰,已經開打。

這種利用免費Wi-Fi產生的流量,滾出上億商機的商業模式,也讓提供網路的商用Wi-Fi公司,藉著與網路、廣告公司分潤,擺脫虧損的窘境。

商機大:

Wi-Fi公司因此轉虧為盈

以iPass為例,在去年獲利之前,已連續八年虧損,曾經一度想把公司賣掉;而台灣安源也已虧損六年。如今,隨著網路公司挾帶雄厚廣告資源,可成為Wi-Fi供應商的另一收入來源,「預計今年(可以)由虧轉盈,」彭世偉說。

尤其是台灣正處在3G轉4G的過渡期,訊號時常不穩,此時Wi-Fi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

網路巨頭們想卡位,除了考驗誰的業務能力強,最重要的還是在於誰的資本夠雄厚。但確定的是,下次你在餐廳想要找免費Wi-Fi,看到一個以上的連網選擇時,可以想一想:你想要把資料給誰。

【延伸閱讀】拆解免費Wi-Fi背後營運模式!

賺到曝光:廣告商

付錢給廣告平台,追蹤消費行為

賺到廣告錢:廣告平台(如Google、臉書、阿里巴巴、微軟)

?Google:與連鎖商店合作,提供免費Wi-Fi

?臉書:在部分商家推出打卡即送免費Wi-Fi

?阿里巴巴:投資商用Wi-Fi公司樹熊網絡,並在支付寶提供免費上網功能

?微軟:與iPass合作,在全球提供1,000個熱點,供旗下客戶使用

分到廣告錢:

免費Wi-Fi服務供應商

賺到免費使用:消費者

得到免費Wi-Fi

整理: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