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它用縮時攝影相機,切入全球沒人做的市場 營收三億小廠 變台股超額認購王

2015-01-14  TCW

縮時攝影想一機搞定,現在全球只有邑錡做得到,這讓它EPS僅約兩元,掛牌卻能凍結市場資金一百五十億元。

年底IPO熱潮中,超過十家來自半導體、電子、餐飲與醫材等各領域的企業趕著上市櫃。

其中的超額認購王,卻是在十二月二十九日掛牌上櫃,營收僅有約三億元、全年EPS(每股盈餘)約兩元的小公司──邑錡。

它不是這波掛牌熱中的營收王,專攻縮時攝影(詳見小辭典)相機的邑錡,為什麼吸引超額認購達一千三百三十七倍,凍結資金一百五十億元?

其實,依算術邏輯來看,邑錡的超額認購並不令人意外。

以邑錡轉上櫃前最後一天的興櫃股價約一百二十元,對照掛牌價每股七十六元來看,投資人只要中籤,若無意外,每張股票至少可賺約四萬元,是年底這波掛牌熱潮 中,掛牌價與興櫃價價差最高的一支股票。再加上,邑錡此次僅提供一千六百張股票用做抽籤,自然容易形成高倍數超額認購。

每股盈餘僅兩元,掛牌價高達七十六元,本益比約三十八倍,研究光學類股的凱基證券分析師柯良蔚表示,這樣定價並不低。

邑錡敢定如此高價,除了其股本小,它最大的利基,是切入連iPhone與GoPro也都投入的利基市場——縮時攝影相機。

自創品牌,客戶逼出來的

邑錡是目前全球唯一能「一機搞定」,不須外接硬體,也不須再經過軟體後製的縮時攝影相機製造商。

但邑錡走上這條「全球唯一」的路,其實是被客戶給逼出來,在夾縫求生存的結果。

以工業設計代工起家的邑錡總經理陳世哲,八年前受友人請託,接手經營、「入殼」當時負債的邑錡。

陳世哲曾經營工業設計公司,知道若僅有設計代工,成長性十分有限,為了迅速讓營運上軌道,決定雙軌並行,在代工外,也創立自有品牌。「台灣公司要能長久,除了代工,一定要轉型,國外公司能做品牌,我為什麼不可以?」

但像鴻海信誓旦旦不做自有品牌的筆電與手機,台積電強調不自主設計生產晶片,就怕與客戶打對台,訂單將不保。

當時包括微軟、華碩與日本的鏡頭大廠Hoya等國際級企業都是陳世哲的客戶,代工範疇從筆電、手機到光學產品都有。他坦承,要找到一個完全不會與客戶競爭的品項,「等於是大海撈針,很難。」

經過數個月的討論,決定結合公司過去代工經驗,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光學產品」與「低功耗技術」中找交集,同時既不與現有客戶競爭。於是六年前,誕生了邑錡的首款產品,專門以縮時攝影記錄植物生長過程的「花園監控相機」(Garden Watch Cam)。

「當初老實講,市場多大都不清楚,等於我創造一個市場,完全沒有(研調)數字……去國外參展,都還是參加園藝展,旁邊攤位都在賣自動灑水系統。」陳世哲自嘲。

這樣一個利基到沒有任何國際廠商投入的市場,卻意外讓陳世哲闖出一片天。

它的產品,倫敦街頭也用

不斷參展,並委託經銷商主攻歐美市場後,開始有客戶幾千台、幾千台的訂購,陳世哲追問才發現,原來客人將縮時攝影相機拿去做工地監工用,記錄施工進度,也讓他陸續開發專為工地設計的不同機型。甚至英國的政府部門也採購五百多台相機,架在倫敦街頭上,記錄交通情形。

邑錡的產品在每秒自動拍攝一張照片的情況下,能連續拍攝至少四天、超過三十萬張照片都不斷電,續航力比動態攝影的GoPro高出許多。

資本額僅一億七千萬元的邑錡,電源管理技術能勝過當初有鴻海等大廠投資的GoPro,靠的是將許多研發委外,如將軟體開發外包給印度、介面設計委外給中國、電子機構件委外美國,公司內部的研發團隊則擔負統整功能。

該公司二○一五年營收雖比前年成長四成,但因市場小,仍僅約三億元,稅後淨利挑戰三千萬元,不如想像中驚人。

未來,邑錡要面對的挑戰,是市場逐漸長大後,國際大廠若也切入縮時攝影相機領域,該如何持續保有競爭力。同時,手機也能有縮時攝影功能後,到底有沒有這麼多專業的縮時攝影需求,仍是個問號。

同樣開發、製造利基型相機的Memora共同創辦人葛如鈞認為,縮時攝影未來如果能結合智慧辨識、人臉辨識等功能,技術往上升級,才能讓更多人「需要」這類產品,拓寬市場。

邑錡的故事讓大家看到,小國寡民的台灣,或許沒辦法在主流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做世界第一,但只要找到定位,仍有可能當全球「唯一」。

撰文者 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25

王健林“1億小目標”背後:中國階層日益固化

“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賺它一個億。”近日,王健林這句公開言論,在廣大民眾之間廣泛傳播,許多人以此自我調侃。

雖然王健林此言論有其上下文,可以讓這句話顯得沒那麽突兀。但這句話背後所反映的中國階層固化、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將在未來持續上演。

首先從王健林角度講,他作為2015年中國首富,將賺一個億認為是一個“小目標”,是有底氣的:統計顯示,2016上半年萬達集團收入1199.3億元(萬達百貨為王健林個人公司,收入未計入萬達集團),也就是說萬達集團每天的營業收入大約在6個多億。而A股上市公司萬達院線上半年營業收入57.22億元,凈利潤為8.05億元。

萬達集團作為中國體量數一數二以地產為主的綜合型企業,其賺錢效應在行業與規模優勢下凸顯。然而,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不少A股上市公司,在中國經濟逐步進入低增長趨勢下,日子就沒那麽好過了。

以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為例,一年之內盈利不足1500萬的有300多家,超過上市公司總數的10%,1500萬是什麽概念?僅僅可以買到北上深主城區一套房產。如果看非上市的中小企業,境況可能還不及此,從前些年沿海地區外貿企業因出口放緩而紛紛倒閉,到去年以來因熱點城市房價暴漲,將不少制造業企業擠出。可以說,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企業,尤其是制造業的日子並不好過。近期甚至出現不少深圳、東莞制造企業老板,在企業遭遇困境之際,感慨當初應該將賺到的錢買房,而不是擴大再生產。

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7月企業新增貸款大幅度萎縮,在7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4636億元當中,企業貸款沒有新增,且反而減少26億元,環比驟減6114億元。企業新增貸款負值這在歷史上僅是第二次,上一次還是十年前的2005年7月。

無疑,這說明實體經濟雕零、企業惜貸,盈利、償付能力都頗為艱難,金融體系市場化決定了他們必然的選擇。要麽企業死掉了,要麽自己主動關閉了企業,資金需求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信心一旦崩塌,就算銀行願意貸企業也不願意要。

與此同時,寶能、恒大這類具備雄厚資金的企業,卻到處在搶購股權和資本運作,每一次金融資產的狂歡,都令他們受益匪淺。

大企業與小企業強者恒強、弱者愈弱是當前中國經濟的縮影。同時,富裕階層與大眾階層財富和資源分化加劇,則體現出中國階層的日漸固化。

萬達每年巨額收入,令王健林父子財富日益膨脹,類似情況在其他富裕人員中亦有體現。據統計,目前中國億萬富豪人數多達6.7萬人,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中超過美國,已是全世界億萬富翁最多的國家。

而此時,2015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21966元,人均GDP也不過5萬元。此外,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社會基尼系數為0.462,而國際公認的貧富差距警戒線則為0.4(基尼系數是國際通用、用來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異的重要指標,全世界超過0.5的國家只有10%左右,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一般為0.24—0.36之間)。

另者,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漸大、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人民幣一直走低,貶值壓力不小。此時,高凈值的富裕階層,可以通過海外資產配置,來防範匯率等風險因素影響;但低凈值人群,也就是“窮人”,面對貨幣貶值等風險因素時,似乎沒有多少措施防範。

在國內投資渠道方面,大眾只能選擇股票、銀行理財等途徑,因此A股估值一直居高不下,而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則徹頭徹尾是為富人財富增值做“嫁衣”,因為大量的銀行理財資金,都流向金融市場的結構性產品。

一度成為中國首富的企業家嚴介和之子嚴昊近日稱,中國如今已告別“一夜暴富”時代。的確,隨著經濟增長逐步平穩,各行業各領域皆被觸及,“一夜暴富”情況很難像改革開放前幾十年一樣頻頻出現,這也是國家進入成熟階段的特征。

但是,嚴昊此言尚有話外之音:現在的窮人日後成為富人的可能性降低。降低到什麽程度,很難預測,但如果一個人憑借知識和勤勞不再能讓自己過上比較滿意的生活,上學無用論、奮鬥無用論、“拼爹”是王道論頻頻被驗證,那麽階層固化的負面效應將會顯現,後果不堪設想,甚至有可能陷入拉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

階層固化,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個沒有活力的中國,這應該是絕大多數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601

築路、送水、挖礦,誰會掙到千億小程序市場的第一桶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226/160536.shtml

築路、送水、挖礦,誰會掙到千億小程序市場的第一桶金?
溫二爺 溫二爺

築路、送水、挖礦,誰會掙到千億小程序市場的第一桶金?

移動端目前群雄割據的局面會因小程序入場而變得愈發撲朔迷離,一場對用戶和流量新的收割戰即將打響。

幾天前,馬化騰在演講中透露,微信小程序會在2017年春節前面世。緊接著,有消息人士跳出來爆料,小程序上線的時間就在近幾天,具體時間會在24~28日之間。12月21日晚間,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公告,小程序確定將擁有分享(分享小程序的任何一個頁面給好友或群聊)、模板消息、客服消息、掃一掃、二維碼等能力。

微信小程序從9月21日開啟內測起,它的每次動作都會帶來全網刷屏,如此火熱的關註度,前所未有。可以預料到的是,小程序正式上線之後,短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小程序應用被以各種方式開發出來,背靠微信這樣擁有8億月活用戶的超級APP,那將會是怎樣一幅景象?

有很多分析認為,微信小程序將會帶來的是一個千億級的藍海市場。無論“千億級”這樣的表述是否準確,可以確定的是,移動端目前群雄割據的局面會因小程序入場而變得愈發撲朔迷離,一場對用戶和流量新的收割戰即將打響。

一、千億市場?小程序的這股風為何來勢洶洶?

1、千億市場從何而來?

實事求是的說,任何標榜“千億級”“萬億級”體量的行業都不能排除噱頭的成分,一方面是為了吸引用戶的眼球,另一方面也是在說給資本市場聽。不過從微信的用戶、生態和用戶需求來分析,小程序“千億市場”的說法有一定道理。

用戶

毫無疑問,微信是當今無可動搖的第一APP。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APP&Game排行榜》顯示,微信擁有8.4億用戶,活躍滲透率高達恐怖的80.65%,相當於每十部手機里八部都會安裝微信;另一個數字同樣令人艷羨,微信每周人均打開次數多達167.05次,相當於每個用戶平均每天都要打開24次微信(很多人恐怕遠遠不止)。

目前,還沒有任何產品有能力動搖微信的王者地位,其超級APP的頭部效應仍會不斷增強,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恐怖的用戶粘性是微信小程序“千億市場”的基礎。

生態

微信早已不再是一個社交應用,而是一個集社交、咨詢、搜索為一體的生態系統。我們暫且不去討論小程序是否真的會讓微信變成“微信OS”,但在其強大的頭部影響力之下,長尾效應已經非常明顯,微信已成生態。

企鵝智酷發布的2016年《微信數據化報告》顯示,超過六成微信用戶使用過微信生活服務,也就是說超過5億的用戶使用過微信帶來的其他應用服務,換句話說,用戶在微信里尋找聊天以外的其他服務的用戶習慣已經被養成。

同時,微信的賬戶體系和支付功能在微信紅包的加持之下也已經非常完善。數據顯示,微信支付累計綁卡用戶超過2億,超過半數的微信用戶使用過微信支付和轉賬功能。

用戶習慣的養成和支付系統的成熟,讓小程序能夠非常便利的融入微信的大生態里面去,這是小程序膽敢號稱“千億”的另一個基礎。

需求

業界在討論小程序時往往更多關註於其可能對C端用戶帶來的改變,但本質上來看,小程序其實是一個to B的產品,幾乎所有對小程序的需求也都來自B端。小程序剛開始內測時,坊間便瘋傳某遊戲公司花300萬買了一個小程序的內測資格,雖然捕風捉影,但B端用戶對小程序的渴望卻由此可見一斑。

B端用戶之所以會對小程序有如此強烈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大家現在的日子都不好過。以電商類用戶為例,流量被巨頭壟斷是不爭的現實,掙錢越來越難的商家們迫切希望出現新的產品打破現有的電商生態,為他們提供更加公平的機會,於是小程序成為他們眼中的一劑良藥。

其實,電商行業是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縮影,在流量環境和生態環境相對固化的大背景下,B端用戶迫切的希望小程序能夠打開微信龐大的流量入口,或是衍生出新的玩法。中國有7000萬中小企業,且B端用戶的消費能力和執行力更強,來自B端強烈的需求其實是小程序豪言“千億”的核心。

2、小程序窗口期將釋放巨大的紅利

小程序正式上線後一定會帶來巨大紅利的窗口期。為什麽這麽說?計算可得。

我們知道在小程序開始內測的時候微信官方放出了200個內測碼,這代表著至少會有200個小程序應用會在趕第一批上線。當然,我們有理由覺得200這個數字太少,因為,騰訊系的APP想要搞到一個內測資格也並不會很難,同時獲得200個內測資格的公司也不一定只開發一個小程序應用,且11月3日小程序開放公測後又有一批成熟的開發者蜂擁而入,他們通過微信審核上架的能力很有保障。那麽,我們把這個數字乘以10,將會得出2000,即第一批有可能上線的小程序應用的數量有2000個。再進一步,微信會不會一次性把這2000個小程序一起放出來?答案是基本不會,因為在小程序質量、玩法和用戶反映還不能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微信一定會把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那麽,第一階段,用戶能夠看到的小程序應用的數量應該是在1000個左右,且會分批放出。

當我們把1000這個數字,放在微信超過8億的用戶面前,會得出一個非常嚇人的數字,即每個小程序理論上將會獲得800萬的UV。當然,並不是所有用戶都會去體驗一下小程序,套用悲觀的“二八原則”,即假設只有20%的用戶率先參與體驗,即便如此,每個小程序應用也平均會有160萬的UV。如果按照每個UV的獲取成本為10塊錢,我們會得出每個小程序可能獲得的成本紅利是1600萬。這說明,率先入局小程序的企業將會享受到窗口期的巨大紅利,我想應該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吧?

另一方面,小程序承載了微信從“連接人”到“連接商業”的使命,為社交內容的商業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騰訊和阿里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支付、電商、社交三個方面,小程序為騰訊真正意義上介入電商領域與阿里去競爭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就如同阿里想要利用支付寶去切社交一樣。基於上述兩個背景下,騰訊勢必會盡全力去扶持小程序,其也因此將會獲得來自騰訊爸爸更多的紅利機會。

微信訂閱號始於2012年8月17日對內容產業的革命猶然歷歷在目,何況四年之後,小程序自從曝光以來,一切都是準備好的。用戶準備好了,創業者準備好了,資本也準備好了。在各方都想分一杯羹的情況下,小程序將會被迅速催熟。

二、如何用淘金思維去審視微信小程序?

1848年,當美國的西進運動推進到加利福尼亞,人們在這里發現了金礦。消息立刻引起全世界的轟動,並迅速形成規模空前的淘金熱。成千上萬來自北美、歐洲及天涯海角的人參與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淘金熱中,他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人:

築路者,即最開始提供基礎設施的探索者,他們為其他人提供到達金礦的能力;

送水人,即為淘金熱提供基本服務的人,他們是淘金熱得以持續的保障;

掘金者,即真正挖礦淘金的人,他們是整個淘金熱最主要的參與者。

與1848年的金州類似,一片蔚藍的小程序市場也正在上演著一場“淘金熱”,這其中的參與者們又有誰呢?

1、勝利屬於有本事“搞定”審核的築路者

微信作為東家自然是“天字第一號”築路者,他提供了這樣一個開發平臺。事實上,微信“築路”的主要工作是樹立規範和審核,提供一了套完整的開發環境,它告訴開發者什麽事情可以做,什麽事情不能做,什麽是我喜歡的,什麽是我不喜歡的。真正在小程序後臺參與過開發的人應該深有體會,微信對小程序的管理近乎死板的嚴格。比如,管理者做每件事情都要掃碼才能登陸,認證開發者也要掃碼登陸;再比如,小程序有各式各樣的樣式規範,像交互樣式規範、UI樣式規範、代碼規範、接口規範,等等。

如同道路有分級,小程序的築路者也有其他形式的存在。比如小程序的外包開發團隊,比如小程序快速生成平臺,他們都是在承擔技術築路的角色,讓B端用戶能更快、更便捷的到達小程序礦區。

外包開發團隊比較好理解,三五個技術湊在一起幫企業主定制開發小程序項目,這個行當比較苦逼,但的確很掙錢,因此經久不衰。重點說一下小程序的快速生成平臺,這個也是二爺一直以來認為非常有機會,很可能賺到小程序第一桶金的領域,目前這條賽道上的人並不是很多,已經在做的包括青雀應用、即速應用、小雲社群等。

小程序速生平臺主要的受眾是開發能力基本為0的用戶群體,大家去這些平臺上調用業態模板,通過妥妥拽拽即可搭建出一個小程序模型,然後直接就能放到小程序的IDE中進行調試。

由於整個市場對小程序的熱情非常高漲,而懂技術,或者有技術團隊的B端用戶仍是少數,所以大家對這類速生平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這類小程序速生平臺的玩家大多是從之前做H5轉型而來,像青雀應用的背景就是做H5引擎的廠商,現在轉過來做小程序開發者服務平臺,所以它們在技術方面已經有很多積累。

小程序本身就是一個偏輕度化應用的產品,用戶需求相對並不會特別複雜,如果它們能讓用戶不寫一行代碼就能搞定自己的小程序應用,那麽這類速生平臺通過給小程序“築路”而掙到第一桶金的機會是很大的。事實上,速生平臺們的功能已經做的比較完善了,創建界面,視圖、按鈕都是標配,青雀等平臺甚至通過一些組建實現了所見即所得的可視化搭建。

用速生平臺開發小程序的優勢顯然是更快速,成本更低。當然,它也有局限性,比如輕度化的應用可以放在平臺上做,但層級較多,比較複雜的應用要在速生平臺上完成就不太現實;再比如微信對小程序代碼規範的審核非常嚴格,在速生平臺上生成的小程序應用是否能完全滿足微信規範,各家平臺的情況也參差不齊,那麽未來這些速生平臺之間的競爭拼的可能更多是服務能力,也就是搞定微信審核的能力。

2、送水人需要看清小程序的需求和偽需求

幾乎每個領域都有那麽一兩個關於送水人飛黃騰達的傳說。對於小程序來說,做這個領域配套服務的都可以被稱為送水人,包括搞開發者眾包的、搞培訓的、搞SEO的、搞數據分析的、做媒體、做社群的,等等。

由於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而稿件的篇幅又不能太長,不然大家會看不下去,所以這里就挑幾個關註度相對高一些的“送水人”分析一下。

首先,做小程序眾包的平臺,這的確是一個機會。需求決定市場,要進入小程序的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會選擇通過外包的方式去做,但怎樣找到靠譜的第三方?質量和進度如何保障?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小程序開發者的眾包平臺解決的就是高效匹配的問題,然後對項目的進度和質量進行監控及保障,保障雙方利益。目前,涉及小程序垂直領域的眾包平臺有青雀、很快、新工式等,當然在豬八戒這樣大而全的眾包平臺上也能找到小程序開發,但在服務的專業程度上就很與青雀這類垂直的小程序眾包平臺相比。

其次,做小程序SEO會不會有錢途?答案也不太樂觀。微信是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所有的玩法只能是微信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分享、掃描、搜索),而微信在做小程序的時候就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小程序是一個“即開即用,用完即走”的產品,它不會容忍有人通過SEO的方式跟這個大政方針對著幹,假如你的小程序想用拓詞的方式去占位,微信肯定是不會讓你過審的。那麽未來大量的小程序應用該如何去進行分發?如何去展現和排序?這其中當然是會有權重的,但這個權重的依據多半的會來自應用的本身,比如這個小程序的代碼、UI、交互是不是嚴格按照微信的規範去做了,而這些並不是SEO能夠決定的。

第三,小程序數據統計和分析平臺。這事算是諸多送水人中間比較靠譜的,因為小程序的技術門檻太低了,所以它不會是技術驅動型的產品。同時,微信的很多關鍵能力(比如朋友圈)並沒有開放給小程序,因此也很難通過營銷驅動。這樣一分析,小程序只能是運營驅動型的產品。對於一個以運營為核心的產品來說,數據將是核心的核心,獲取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應該會是未來小程序的剛需。

3、人人都可能是小程序的掘金者

小程序市場的掘金者即作為應用流進入到小程序領域的創業者。上文曾談到小程序有千億市場,同時窗口期的紅利又非常巨大,那麽是不是所有蜂擁而至的掘金者們都能滿載而歸呢?二爺的態度是:微信小程序有跟它般配的領域,也有不般配的,但每個企業都應該有一個小程序,就像即便不是專業自媒體,大家也都會有微信公眾號一樣。

跟小程序比較般配的包括電商類、生活服務類、工具類、O2O、自媒體和企業級應用。如果要敞開了聊,這里的每個領域都能說上幾個小時,所以盡量簡明扼要的分析。

電商,上文在討論小程序的市場需求時已經大概提到過了,主要在於電商能夠利用小程序進入微信龐大的流量體系去獲取用戶,至於如何實現高留存、高轉化、高複購,並不是小程序能夠決定的。此外,雖然騰訊把拍拍網賣給了京東,從電商陣地退了下來,但騰訊始終都沒有放棄電商夢,或許電商類小程序會因此獲得騰訊爸爸更多的偏心。

生活服務,業界普遍認為小程序最適合“低頻+剛需”的領域,因為這類APP的功能比較單一,就像手機上的“雞肋”一樣,不刪占地方,刪了說不定哪天又要用。對用戶來說,小程序正好解決了大家的煩惱,一個不怎麽占手機內存(微信小程序最大不能超過1M),用起來又沒差別(小程序的體驗已經能夠達到原生應用的水平)的小程序必是極好的。

工具類的情況與生活服務差不多,同時小程序還能帶來更多豐富的選擇。作為一個偽文藝青年,二爺的吉他基本是放在一邊落灰,但偶爾心血來潮想要玩一會就得先調弦,於是就跑去App Store找吉他調音器,等到應用下好,調好了弦,已經不想再彈了。如果是小程序,一搜就出來好幾個,隨便哪個打開就能用,那這樣的體驗就很炫酷。

O2O,線下推廣是O2O永遠的痛,又要提供免費WIFI熱點,又要通過優惠刺激用戶下載APP。小程序會讓“掃碼添加小程序”替代目前“公眾號+APP”的移動應用推廣方式,同時以微信號的形式保證用戶留存。

自媒體,可能之前很多人並不看好小程序在自媒體領域的應用,認為對自媒體來說,訂閱號已經足夠而且更方便傳播。其實,自媒體目前面臨很大的問題在於如何實現商業化落地,即通過內容聚集了很多流量卻沒辦法轉化,最多是粗放的弄個貼片廣告。小程序讓自媒體能夠將流量比較輕松的導進一個固定的應用中去,至於這個應用具體要做什麽,擁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企業級應用,SaaS行業最近兩年的發展非常猛,幾乎所有的企業級服務都在上雲,走移動化和SaaS化。隨之而來,應用之間“信息孤島”的問題日益凸顯,主要原因是大家的信息流、用戶流不通。雖然不同的小程序側重的領域不同,但大家卻是在同一套體系規範下開發出來的產品,這個特性如果被應用到企業級服務上,那麽不同SaaS應用之間的連接和打通就會很輕松,同時,用戶數據也能夠自由流動,豈不美哉?

寫在最後:

微信小程序上線在即,對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行業來說,築路者、送水人、掘金者其實都有很多機會,最後想說的有三點。

首先,小程序是一個輕技術、非營銷、重運營的產品,技術門檻非常低,同時微信在關系鏈上的很多關鍵能力並沒有對小程序完全開放。所以,小程序服務和運營導向的特征非常明顯,無論創業者身處何種角色,競爭的關鍵都是提供高效率的應用服務的能力。

其次,小程序終究是騰訊爸爸的,它到底能會不會開放?開放多少?存在一定的風險,但二爺選擇相信微信。

第三,吃到小程序第一波紅利的肯定是既得利益者,比如公眾號大V,比如原生APP本來就很厲害的公司。但新的勢力一定會有機會,一來新玩家沒壓力、沒包袱,二來小程序里面的很多玩法現在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對於創業者來說,未知的大陸上一切皆有可能。

微信小程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