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了“身份證”,多交一毛多 綠色電力:“希望更多企業覺醒,主動使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762

2017年1月,空中俯瞰浙江省慈溪市周巷水庫和長河水庫水面上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6日《南方周末》)

包括中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在華分公司,像蘋果這樣承諾在華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已有43個。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逐年增加,成為全球第一。但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完全上網,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很多都被浪費掉了,我們希望更多企業能覺醒,主動使用。”

2017年7月1日起,購買綠色電力的“身份證”——綠色電力證書,在除去原來已交的電費外,每度電還需要額外再出至少0.176元,以證明購買了綠色電力。

一想到開燈,深夜到家的尹莉有點欣喜。她剛剛花176.6元購買了來自河北省尚義二工地風電場、包含1000度電的風電綠證。

作為氣候組織員工,尹莉等待這一天很久了,這個環保機構一直推動企業使用可再生能源。

2017年7月1日起,對於“有情懷”又“不差錢”的單位和個人來說,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上購買綠色電力的“身份證”——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即證明消費了綠色電力。

“綠證”制在2017年年初推出,目前已經發放了數百萬張綠證。截止到7月5日18點,共有822名認購者自願購買了1211個綠證。

無論是情懷還是責任,約占全球用電量一半的企業用戶在可再生能源使用中的表現舉足輕重。蘋果公司在2017年4月20日發布聲明,承諾在供應鏈、產品生產等過程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據南方周末了解,包括中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在華分公司,像蘋果這樣承諾在華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已有43個。可再生能源的價格持續下降、綠證制度的執行,承諾的隊伍還在不斷擴大。

“中國企業的意識要落後一些”

100分的承諾不只是企業自己作出的表率,背後還有環保組織的推動。

2014年,環保機構氣候組織發起了一系列企業聯盟,其中就包括RE100(可再生電力100)。2015年前,已有荷蘭皇家電信集團、微軟等11個國際公司實現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這一聯盟聯合了管理資產額超過20.7萬億美元的679家企業及投資機構,多為全球知名企業。2015年底,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通過之後,有更多公司加入了RE100項目。

“我們希望在消費端、在企業端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中的比例。”氣候組織RE100項目經理尹莉說,“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逐年增加,成為了全球第一。但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完全上網,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很多都被浪費掉了,我們希望更多企業能覺醒,主動使用。”

截至2017年7月1日,全球有96家企業加入RE100項目,它們可再生電力需求總量相當於阿聯酋或荷蘭的用電量。

一直以來,加入的企業集中在歐盟,也有微軟、雀巢、耐克、惠普、星巴克等41家在華擁有分公司。2015年,遠大集團和億利集團的加入實現了中國本土企業零的突破。在全球的RE100之外,一些中國企業如老板電器、金鳳科技還參加了針對中國企業的China RE100項目,向100%進軍。

“比起全球的大型企業來說,中國企業的意識要落後一些,但正在覺醒。我們做的綠電消費意願消費調研發現,本土企業有消費需求,但是苦於沒有良好的獲取途徑。”尹莉說。

除了“自身帶電”的新能源公司,辦公室耗電為主的金融、電信、IT等服務業顯然更易作出承諾。全球加入RE100的企業四分之一以上來自金融業,包括高盛集團和多家銀行。電信服務行業離100%目標最近,已經實現了97%。

氣候組織希望BAT這樣的大型中國IT企業也能加入行列,甚至在將來引領中國的能源變革。

包括超市、食品和飲料公司、藥品零售商的日用消費品行業用電量最大,也離目標差距最大。“大型制造業的能源需求和耗電量很高,實現100%對他們來說相對更困難。”氣候組織的項目經理張文佺說。

2017年7月1日起,消費者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認購交易平臺”上購買綠色電力的“身份證”——綠色電力證書,即證明消費了綠色電力。(資料圖/圖)

對供應商同樣要求

各大企業達到100分的大限不盡相同。大多數企業將目標定在了2025年左右,億利和遠大則定在了2030年和2045年。

《RE100 2017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這些企業在中國采購的可再生電力,大約占其在中國用電量的四分之一。

最有雄心的是蘋果公司,計劃在2018年底前讓7家中國大陸和臺灣供應商都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蘋果的運營部門遍布全球,但中國的生產部門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會影響它的全球戰略目標的完成。”尹莉向南方周末分析,“不同的目標年份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情況預估的,包括用電水平和清潔能源的可獲得途徑。”

獨善其身還不夠,有的企業還擴展到了供應商。供應商生產占據了制造型企業用電的大部頭。據南方周末不完全了解,目前蘋果和宜家對中國的供應商提出了要求,很多公司提倡供應商使用可再生能源,但並未設置明確規定。

蘋果公司77%的排放量來自供應鏈。為蘋果生產用於iPhone手機的鋁外殼,以及塑料、矽膠和不銹鋼部件的美國捷普集團在四川、江蘇等省份獲得批準,可以直接從當地的風電電力公司購電,目前使用可再生能源已經達到67%。

然而,索爾維等蘋果的供應商公司均拒絕了采訪或沒有回複。

在2017年6月7日舉辦的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的官方邊會上,蘋果全球供應鏈清潔能源項目負責人Katie Hill發言說:“我們先看當地有沒有清潔能源,然後再選址做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用來在互聯網上傳遞、計算和存儲蘋果公司的數據信息,耗電量巨大。

除了設置明確要求,評估監督手段也同樣重要。宜家采購的可持續發展專員莊宏耀向南方周末介紹,可再生能源項目明確納入了供應商企業的評分指標,並定期通過供應商傳送的數據來評估該工廠的能源使用情況。

“天時地利人和”仍難100%

光有風力、太陽能這樣的“天時”發電還不夠,中國的電力市場開放度有限,企業無法直接向可再生能源電力公司購電。為了獲得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企業也使盡了渾身解數。

“人和”是最容易的方式。這些公司中,有的自身就有可再生能源項目。比如億利集團旗下的“生態光能產業”就包括在沙漠里的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和儲能技術等。據《報告》,億利2016年太陽能裝機容量達到330千兆瓦時。

宜家則在自己商場的屋頂安裝了太陽能薄膜電池板,至今全國有11家商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相當於五個足球場的面積。

“人和”之外,還要依靠當地政府的“地利”。湖南省水電發達,供應的電力中水電約30%,購買市電的遠大就直接獲得了這30%比例的墊腳石。

宜家的兩家供應商都獲得了在自家屋頂安裝光伏板的政策支持。位於浙江紹興的供應商喜臨門集團公司向第三方公司出租了屋頂,設施也由第三方提供,太陽能產生的電力統一輸送進電網,喜臨門再以政府補貼後的8.5折價格買入。

宜家另一家供應商恩龍實業公司位於浙江嘉興的秀洲工業區,2013年當地政府推行分布式光伏產業政策,也挑選當地的第三方機構給企業工廠鋪設光伏板。

遇到了這麽好的政策,恩龍實業卻一度曾被卡在門外。因為並非所有的屋頂都可以安裝光伏板。除了采光網,屋頂還要給能源運輸留出線路,還要能承受臺風。恩龍實業的屋頂承重不合格、無法安裝采光網,公司最後決定投資170萬元,更換了兩家廠房的采光網。

除了初期投入這170萬,按照優惠政策折扣買電,後續的維護成本不高。“政府補貼力度比較大,參與這個項目只需要向政府交一些錢用於設備維護,我們的運營成本很低。”一直參與該項目的公司負責人朱偉妹告訴南方周末,“我們這個地區是城鄉接合部,使用了太陽能發電後,最大的區別就是以前限電、現在不限電。”

面積寬敞的廠房屋頂帶來了充足的發電量。自2014年正式啟用開始,公司冬天部分使用市電,夏天光照充足,發電量不僅完全覆蓋了用電量,還會有盈余的電輸入當地電網。

更大的手筆是在工廠所在地直接投資建設清潔能源基地。蘋果公司就與四川省展開了多項太陽能、風能基地建設合作。

但據氣候組織了解,像蘋果那樣在中國投資建設電站或者購買當地電力,全球也只此一家,“大部分其他的企業在中國一般不具備這樣的資源和開發實力。”尹莉分析說。

即便享有地利,想在中國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還有很大的門檻。

除了水電之外,遠大很難直接買到更遙遠的太陽能和風能。“輸配電技術目前發展很迅速,但遠距離送電的投資和線損,以及可再生電力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也是我們擔心的。”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部長、理化實驗室主任陳伯鯤說道。

自家的屋頂顯然也不夠用。同是利用屋頂太陽能板發電,恩龍實業這樣的大規模廠房足夠發電覆蓋全部耗電量,喜臨門工廠的屋頂光伏僅能滿足25%左右的用電量。

據氣候組織分析,大多自己發電的企業發電量都無法覆蓋全部的用電量。

每度電多了至少0.176元

從全球經驗來看,依靠自有的可再生能源裝置也並非主流。在RE100成員企業中,僅占全球總量的0.5%來自自有裝置,且絕大多數在歐洲。

《報告》顯示,購買可再生能源或綠色電力證書最受歡迎,占全球可再生電力用電量的60%。這種方式使得多個總部位於美國的企業實現了100%的目標,並努力向直接采購過渡。

根據《報告》,進行反饋的55家會員企業2015年在中國采購的可再生電力中,87%也是通過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購買。

H&M中國區可持續發展的經理漢娜·哈琳向南方周末介紹,他們購買的就是國際認可的可再生能源證書I-REC,用於商店、辦公室和倉庫中的電力。同時,H&M也正在研究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直接購買綠色電力的機會。

“當你不擁有任何設施,並且是全國商業商場的租戶時,就必須找到可擴展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漢娜·哈琳說。

I-REC證書是第三方機構認證的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購買此證書即可證明進行了綠色能源消費。在出臺綠證之前,這是在中國為數不多的獲取可再生能源的途徑。企業往往通過購買這個證書來完成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各國相應的“綠證”體系都有所不同,中國剛剛啟動認購的綠證也是類似的制度,被寄予了很大的期待。

“綠證是現階段能夠幫助企業獲取可再生能源的最直接可得的手段。”尹莉說。

但作為一種間接的購電方式,綠證市場還不夠開放。

“根據碳減排市場的經驗,一開始的實驗階段,綠證市場交易量可能比較小,這需要一個適應期。”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主任彭澎說,“讓可再生能源電力更容易獲取,還需要逐步的電力市場改革才能做到。通過談判等過程,企業能獲得新的市場信息。”

目前,購買綠證對企業來說是額外的支出。綠證價格由買賣雙方協商或競價確認,再加上不能高於對應電量的補貼的規定,各地價格不一,目前風電綠證的價格從每千度176.6元一個到306.5元一個不等,太陽能價格更高。

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除去原來已交的電費外,每度電還需要額外再出至少0.176元(根據成交當日風電綠證價格計算),以證明購買了綠色電力。

尹莉希望購電能像去超市買商品一樣便利,各種產品自由組合,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

“目前來看,風和光基本實現了平價上網,綠證的價格加上原來的電價,會慢慢趨近於原來的用能成本,甚至於說隨著風光發電技術提高,可能會出現成本反而減少。”尹莉說,“現階段的電價沒有體現煤電的環境代價、不代表政府和民眾沒有意識到煤電的環境代價。對企業長遠來說,也許購買綠色電力會更省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56

林鄭多交一提名 自稱親商界

1 : GS(14)@2017-03-03 00:55:52

■林鄭月娥。



【本報訊】前日挾579個選委提名的林鄭月娥,選舉事務處發現當中有7張提名無效,還有多名選委重複提交提名,林鄭團隊昨補交無效提名外,亦多交一個提名,令提名增加至580個。而林鄭昨日接受傳媒訪問,再次強調自己不是社會主義者,形容她其實是「親商界(Pro-business)」,因支持商界可以改善香港經濟,令政府可以用經濟增長取得的資源幫助有需要的人。林鄭前日遞交的提名中,有7張被選舉事務處裁定無效,分別為漁農界梁觀好、郭誌有及鄧煖勳、飲食界的邱金榮、新界各區議會的趙秀嫻及宗教楊汝萬、沙意。林鄭昨午2時許,與競選團隊再到選舉事務處補交上述7張提名表格,另外多交一份屬民建聯柯創盛的提名表,令提名增加至580個。


近40提名人重複交表


而林鄭提交的提名中,有近40個有重複交表,翻查提名表格,不少是所屬團體、組織共同填寫一張提名表,之後再獨立提交一張提名,提名重複包括鄺美雲、吳光正、霍震霆、劉業強、張學明等。另外,林鄭昨接受《南華早報》40分鐘直播訪問,她在訪問中被問到獲很多富商支持,有人擔心出現官商勾結情況,但同時又有商界人士指她是社會主義者,林鄭形容有關言論很諷刺,指參選後有商界不喜歡她,認為她太福利主義,她說有關說法可能是對的,因她曾任社會福利署長和扶貧委員會職務,但強調現時自己其實是親商界,因支持商界可以改善香港經濟,為市民提供更好工作,又坦言不再相信「滴漏效應」,不信只要經濟好,就能處理一切問題,認為政府有重要角色,要用經濟增長取得的資源,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記者陳雪玲、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2/199450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3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