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穿事物本質,由奢入儉一點都不難

2012-12-31  TCW
 
 

 

「你知道嗎?一樣是牙膏,一條有幾十元的,也有幾百元的,但其實功效並沒有太大差別,重點是在刷牙方法。」說這話的,不是牙醫師或購物專家,而是曾經紅極一時的名作家兼主持人苦苓。

他最紅的時候曾經主持過五個電視、一個廣播節目,一年演講最多兩百場,可以說是台灣九○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消失於螢光幕前以後,現在他最常出現的地方是「大自然」,在沒有擔任解說員的空閒時間,常常帶著一本書、一瓶水和一個飯糰,就可以在山裡悠游一天。

「現在是我一生中物質最貧乏的時候,但卻是精神上最富裕的時候。」苦苓坦承,自己所有的家當就在兩坪多房間內,「身無長物」,所有的衣物加起來,不超過三十件,唯一財產是一台七十幾萬元的休旅車。

為躲人群上山,學會減法生活

曾經住豪宅、開名車、日進斗金的他,卻超級享受現在的生活。

傳統觀念裡,由奢入儉,難!苦苓自己走了一回,才發現要做到極儉其實不難,難的是你的心願不願改變。

二○○一年婚變消息傳出,形象重創,苦苓「半被迫」的辭去所有工作,不演講、不寫書,彷彿人間消失。「我要很感謝我出事,如果沒有出事,我現在還繼續在那個圈子裡面混,或許越來越奢靡……,而且我就沒有機會得到現在這些快樂。」

苦苓坦承,自己當年是因為被社會不歡迎才走掉的,「去自然裡是為了躲人。」考上雪霸國家公園的解說員以後,他在山裡受訓了一個月,「那裡電視沒幾台、網路也很慢,沒有夜市、沒有夜店,只好在自然裡面晃,去認識植物、看鳥、看雲,結果就產生了興趣,無法自拔。」他形容,就好比今天你是隻蟲,被都市趕到野外,原以為野外會很難生活,結果反而活得更好更適合。

想像自己是一隻蟲,需要的東西也急速降低,在山裡過生活,盡量讓自己處於越簡單的狀態越好,所以他慢慢的開始丟東西,「這裡少一點,那裡少一點,發現生活品質也沒比較差。」這番體會,讓他學會了過「減法生活」。回到家,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擁有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必需品。」

他認為,現代人習慣過「加法生活」,要擁有很多東西才安心,但多了一個東西就是多了負擔與煩惱,你要擔心它,怕它壞掉、弄丟,而且多了一個之後就會一直想要多,要更辛苦工作賺更多錢去得到,然後要不到的時候又更煩惱。「其實我們真的沒有必要擁有那麼多。」

而且他發現,物質帶來快樂是短暫的,「人生不就是為了快樂嗎?」他說,現今大家習慣花錢買快樂,買東西、吃東西是最快,也最簡單的方式,但這麼容易得到的快樂,相對也是短暫的。搞清楚人生終極目的是快樂以後,你就會發現到達的方式有很多種。對苦苓來說,接近大自然、或學習一件新事物,雖要花更多工夫,但得到的快樂,卻能更長久。

從一瓶上萬元酒,改喝三百元

奉行減法人生以後,他讓自己的生活更為精簡也精省。例如,過去要喝一瓶十幾萬元紅酒的他,現在最常喝的是一瓶三百元,「我也可以找到六百多塊的威士忌!」他認為,若沒有下工夫了解,就只能人云亦云,而且大多數人其實分不出來那極小的區別,「波爾多五大酒莊當然很貴啊!問題是它真的比較好喝嗎?」「很多東西並沒有那麼貴,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才會買得那麼貴。」

當然你可以說有錢人不在乎這些,苦苓說:「東西本來就沒有貴或便宜,對我來說是值不值得的問題。」就像他開車,會為了省二十元的停車費多繞一點路,但坐計程車時,如果只坐了七十元車資的距離,他仍會給對方一百元,這三十元讓司機快樂,也讓自己開心,他覺得這樣這錢就是花得有價值。

所以,看起來錙銖必較的他,並不是真的要去計較那幾塊錢,而是看穿事物本質之後,就會發現,過去我們要得太多,很多東西以為是「必須」的,其實不必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51

共享經濟再出新事物:互助保障念出社群新經濟經

共享經濟成為近兩年的熱門詞,這一新經濟形態不僅僅是提高了物質的利用率,讓原本閑置的空間和事物獲得了更高頻次的運轉,也在更深層次上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

如今,互助保障平臺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新模式,快速涉足了保險這一10萬億級別的市場領域。在支持這一模式的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互助保障平臺未來將在商業保險、社保之外,對保險保障領域起到補充,參與互助保障的會員可以以較低的門檻獲得一份額外保障。另一方面,可以規避傳統保險業由於非專業化推銷導致的保險產品與用戶需求不匹配問題,以社群擴散的方式降低平臺獲客成本的同時也避免投保用戶消費過度。

不同於互助保險、商業保險等受證監會嚴格監管的保險模式,基於社會契約制的互助保障模式較為簡單,平臺針對不同場景推出多款互助保障計劃,參與保障的社群用戶預存10元即可加入,每次互助事件每個用戶賬戶扣款不超過3元錢,被保障用戶最高可獲得30萬元互助保障,人數越多均攤越少。

“場景要選擇小概率發生的高額事件,例如重大疾病,以上海發病率較高的甲狀腺癌為例,即便高發,在20-30歲當中發病率也而僅僅是萬分之幾。”眾托邦創始人兼CEO喬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住院醫療、門診醫療等大概率事件,應該依靠擁有遍及全國網絡、服務人員的商業保險,這是互助社群所無法解決的。

基於相互契約、以非營利性質立足的互助社群,不同於商業保險等基於精算的前付費模式,而是采用後付費模式。對於賠付的金額,30萬元成為一個分水嶺。“重大疾病的醫療費用是30萬,超過30萬容易出現逆選擇。”喬克說。

當互助保障平臺的用戶聚集到一定程度,細分為不同的小型社群組將是必然趨勢,同步進行的還有費率的差異化。

目前就中國地域而言,在重大疾病領域已經形成一定區域特點。例如讓肺癌發生率較高的石家莊、唐山等地區與肺癌率發生較低的海南地區享有同樣的肺癌保障費率並不公平,兩者之間相差百倍不止。

此外,處於上升風口期的互助社群在發展初期能否成為監管層眼中有效的發展模式尚需摸索,作為非保險產品的互助計劃不可否認地為受保障用戶帶來了“保險”的作用,但不能建立資金池與不能承諾保險責任已經是平臺運營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紅線。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流量仍未企穩,對於商業保險和社保的補位空間尚待觀察的階段,互助保障的盈利模式也還未能清晰明朗。

對此,喬克對記者表示,未來對於商業價值的凸顯將通過互助保障平臺,將百萬、千萬級用戶聚集到社群中,而後根據附註在會員身上的屬性,進行標簽化細分,並針對不同的細分社群做相關的健康、監測、基因產品等場景化切入。

此外,記者了解到,互助保障成為繼比特幣之後又一區塊鏈落地領域,也是唯一接近金融的應用場景。眾托幫互聯網中心經理虞家男表示,從目前區塊鏈的底層結構來看,這一技術尚無法適應過於複雜的業務。

人們對於互助保障平臺這一新生事物予以一定生長空間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疑慮。主要顧慮有兩方面:第一,信任問題,即參與互助保障的會員信息是否會被篡改;第二,擁有所有會員信息彼此互助的運營平臺是否會遭受黑客攻擊。

“傳統數據庫可以完成四個功能,即增刪改查。但將區塊鏈技術嵌入,並將其看做一個數據庫後,依托區塊鏈不能改刪的特點,則該平臺僅僅能完成‘增’、‘查’的功能,信任問題從技術角度被規避。”虞家男稱,基於比特幣的經驗,區塊鏈技術讓平臺運行不宕機成為了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