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澳优CEO陈远荣:将斥资3.6亿港元参股上游乳企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20/20091020024014389.html


每经记者  刘丹  发自长沙

        10月8日赴港IPO的澳优乳业(01717,HK)在首发当日,以27.5%的升幅、集 资12亿港元、招股价相当于2009年会计年度市盈率19.6倍的成绩赢得无限风光。但还未完全享受到资本市场的盛宴,澳优又开始面临着随之而来的挑战: 近日,市场有声音质疑澳优血统为“假洋品牌”。对此,澳优乳业CEO陈远荣(上图)17日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首次回应,品牌是个中性的概念, 不存在是“中”还是“洋”的问题,澳优是一个进口奶粉品牌。

        记者同时还获悉,澳优即将参股上游乳企,以完善产业链。

进口奶粉就是进口奶粉品牌?

        网 上看到很多关于澳优的帖子,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澳优是一家澳洲的乳业公司。对此,澳优CEO陈远荣对《每日经济新闻》解释称,“此前的质疑是因为外界对我们 理解存在一定的误解。”陈表示,品牌是个中性的概念,不存在是“中”还是“洋”的问题。如果要定义的话,澳优是一个进口奶粉品牌,母公司的注册地在香港, 现在的湖南公司是一个乳品公司,是整个“澳优乳业”的一部分。

        陈远荣还表示,澳优是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奶源并在国内销售,公司的广告宣传语“源自澳洲,母爱之选”把奶粉的来源精准的指了出来,公司对在国内销售这一事实毫不讳言,同时商标在澳大利亚也有注册。“将澳优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是我们未来目标。”陈远荣表示。

        记者发现,澳优旗下分为原装超高端和分装中高端系列产品,以能力多为代表的原装进口超高端系列定价比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等洋品牌高,卖到248~298元/800g;另外,中高端系列的A选和优选产品定价为158~200元/800克。

        乳 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内地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心。因此,无论在品牌诉求上,还是在定价策略上,澳优都一直定位为“进口奶粉品 牌”。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三聚氰胺事件”中幸免的乳品企业,澳优了解消费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澳优进口奶粉未检出问题

        记 者在网上一个育婴论坛上发现,很多准妈妈发帖表示,选择奶粉关键是看它所宣传的纯进口原料来源,以及品质能否达到国际品质。在澳优的招股书上,记者看到这 样的表述:“澳优主要与澳洲知名乳品生产商塔图拉(Tatura)建立供应关系。澳洲的乳品生产商则根据澳优所提供规格生产,就以灌装进口的婴幼儿配方奶 粉而言,澳优不会对其作进一步加工。”

        不久前,澳优和塔图拉发表联合声明称,所有产品均来自澳大利亚。陈远荣向记者介绍,澳优从塔图拉进口的奶粉主要包括800克/罐的原装进口奶粉和25公斤/包的大包奶粉。

        “澳优是奶源产地为澳大利亚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与一些品牌从国外进口奶粉基粉并在国内勾兑加工不同,澳优奶粉全部为从澳大利亚进口,澳优坚持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奶粉,绝不添加香精、蔗糖、麦芽糊精这些母乳中不含有的成分。”陈远荣说。

        另据澳优财报显示,奶粉是澳优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占其销售成本的90%左右。

        记 者在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部门还获悉,今年前9个月,澳优先后报批45批进口奶粉,均没有检验出问题,相关部门对澳优进口的每一批奶粉都发放了相关的 检疫证明。该局食品检验监督处处长何文斌也曾对外证实,澳优的原料全部从澳大利亚乳业巨头塔图拉进口,进口量最近3年增长非常快。

塔图拉:与澳优联合研发生产

        “ 目前澳优奶粉全部由塔图拉供应,塔图拉按照双方共同研制的配方进行奶粉生产。”塔图拉首席执行官艾登·柯勒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解析公司与澳优乳业的合 作模式。塔图拉的奶源均来自纯天然牧场饲养的奶牛。澳大利亚国家乳业局特许塔图拉生产的澳优乳品为“澳大利亚原产优质乳品”,并授权使用 “DAIRYGOOD”标志。

        陈远荣介绍,澳优奶粉从一开始就坚持国际国内“双标准”,其生产不仅参照执行中国《婴幼儿 配方奶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而且还严格执行《食品标准法典》、《指定商品  (通用)命令》和《(加工)出口管制食品命令》等国际乳制 品标准和法规。

        “澳优乳业是纯正的进口奶粉品牌。”陈远荣坦言,由于优良的品质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推广,2008年11月,澳优乳业获得澳大利亚-中国商业奖最佳推广奖。

3.6亿港元计划整合上游乳企

        “ 凭着澳大利亚的奶源,我们将扩大高端及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产品系列,并不断向上游寻找整合的机会。”陈远荣透露,IPO募资资金的三分之一将用来 参股澳大利亚奶源企业,但可能只采取参股与合资的形式,并不控股这些奶源企业。记者粗略计算,参股资金规模约为为3.6亿港元左右。

        “上游奶源未能实现自有化和研发投入的不够,可以说是澳优的两大短板。”一名港股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澳优招股说明书来看,没有自有牧场的澳优已经意识到了奶源地建设的短板和风险。目前澳优已与塔图拉公司签署了5年协议,设定了相关的限制协议。

        在解除原料之忧的同时,澳优创建了自己的特色销售渠道。据了解,2006年澳优率先进入母婴专卖店渠道,2008年发展网络销售和电视购物渠道。“其中,母婴渠道占澳优整个销售渠道的60%。”澳优执行董事颜卫彬曾对外表示。

        据悉,澳优此次集资所得的20%将用于研发投入,其中10%用于临床配方研究,另10%用于研究有机食品。11月初,香港的药房和超市销售将初现澳优奶粉的身影,这一系列举措被看作澳优为实现国际品牌战略而走出的重要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2

生死时速:乳企重新申领生产许可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9/0NMDAwMDIwNTE0NA.html

三聚氰胺奶粉复活、圣元奶粉“激素门”,今年乳制品行业是非不断,临近年末,终于等来乳品企业新一轮整合。

11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而之前执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和《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同时废止。

乳制品生产企业今年12月31日之前必须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否则至2011年3月1日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停止生产。

11月8日,多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均表示,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企业肯定要增加投资设备和硬件投资。而小企业却感到寒意,担心死在新门槛上。

乳制品生产再整顿

在“审查细则”之前,10月1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整顿乳品市场,警惕三聚氰胺奶粉死灰复燃。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公告之日起,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应当在提交能够证明满足《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规定相关文书的基础上,按照两个“审查细则”要求,重新申请许可证,否则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源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理由是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对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28大类525种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实施企业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必须符合有营业执照、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检疫手段等7项条件要求。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但是,乳品等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企业需要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提出换证申请。

圣元奶粉官方表示,此次出台的“细则”确实比之前的规定对企业增加了更多的要求,这对于规范市场、企业自我审视、不断完善、更上新台阶有利。对中国乳业发展有推动性作用。

陕西红星乳业负责人则表示,“原来乳品行业准入条件比较低,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实行备案制,一些小企业设备简陋,生产卫生条件不具备就进入,现在加强准入是对的。”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乳制品以及乳品行业成为国家监管重中之重。这一次,国家新增乳品三聚氰胺检测项,并纳入企业自检范围内。

上述两个审查细则要求,“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等项目检验”;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尤其明确要求企业不得进行委托检测。

对于增加企业三聚氰胺自检项,有企业赞成也有企业反对。伊利乳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要求对我们没有什么问题。”

而一些企业则认为这样容易导致“资源浪费”。红星乳业该负责人说,“作为一个重要的检查项要求企业自检,不是太科学,乳品中本身没有三聚氰胺。像抗生素等长期深入检测则是应该的。”

小企业或受打击

除了新增三聚氰胺检测项,本报记者对照《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06版与2010版发现,2010版两个审查细则对企业的生产厂房、设备、生产工艺、卫生环境都做了明确要求。

“企业厂房选址和设计、内部建筑结构、辅助生产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12693《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的相关规定。”这在“审查细则”2006版则未有。

而 对比《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与2006版,2006版婴幼儿配方乳粉检验项目表中列出53项,企业自检的有34项。而到了 2010版,婴幼儿配方乳粉检验项目表则有64项,不仅新增了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等11项检测项,而且企业要全部自检。

新增检测项,企业必须强制执行。为此企业不得不购进新设备以应对,这也增加了企业的开支。

雅士利对外宣传负责人杨万洲表示,“新增项在客观上会增加企业的检测成本,企业本着诚信、负责的原则,会按照国家的指导及各项标准做好各项自检工作。”

圣元奶粉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建立了检测中心,到2005年,基本配齐了各项检测所需的专业人员和设备。为此次细则出台做好了准备。

一些企业则有不少担心。

“三聚氰胺检测设备,简单的10多万,更全的需要几百万,这个开支相当于80年代建一个乳品厂。”红星乳业该负责人表示,每个企业都要购进这方面的设备,也是一个资源上的浪费。

红星乳业该负责人称,有的地方没有奶源,没有规范的生产条件,却照样会生产乳品,这中间就会用到“还原乳”,或者造假,对这样的企业,则会是很大的打击。

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婴幼儿奶粉毛利率一般是40%-60%,利润率远远高于其他乳品,增加检测项是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以往有些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没有奶粉生产线,就委托其他企业代工生产,或者进口大包装奶粉在国内分装、配方,但是这样的好日子也将过去。

质检总局规定:“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不是完整的生产条件,不予生产许可审查。”

而这一条对外资品牌将有重要影响。因为美赞臣、多美滋等外资品牌也存在这样情况。陈连芳表示,“国家会严格限制进口大包装奶粉在国内组装、分装。”对于外资品牌将受何种影响,惠氏表示,“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回答”,而雀巢则未作回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42

中小乳企的大考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5/xNMDAwMDIxODIxNw.html

近日,根据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共同下发的《关于在乳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正陆续对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重新审核,并发放生产许可。

从2011年3月1日起,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企业,必须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预计全国大约有20%至25%乳企在此轮审核中不及格。”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24日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审核已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己申报送审,已于2010年12月底结束;第二阶段,则是由质检部门到企业实地审核,并向质检总局申报。

广东燕塘乳业一位人士也向本报证实了这一说法,“最近,一直在进行(审核),相比以前的标准,这次明显严格了很多。”

王丁棉透露,这次审核,对企业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和检测人员,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三聚氰胺的检测,企业一定配备专门的检测设备和专门的检测人员,不像以前,让检化工的来检食品。”

在他看来,此轮审核,将令中小乳企面临重新洗牌,乳制品行业也将形成新的格局,“资源更多地会向中等和大型企业聚集”。

新 的检测标准,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于许多小型乳企来说,这都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单是检三聚氰胺,最便宜的设备,小企业要200到300万,中等 规模企业要500至600万,大型企业要1000至1500万。对于中小乳制品企业来说,一年的生意就只有一千几百万,两三百万相当于其一年的流动资金周 转,压它200万,它发工资都成问题。”王丁棉说。

并且,据王丁棉介绍,新的细则要求企业对每批产品都要进行检查的,每次检测平均需要200-300元,一年下来也要好几十万检测费。“本身这些企业已经在盈亏边缘,再增加这两笔费用,成本更重,营销压力更大。”

但王丁棉也指出,如何落实对企业“检测环节”的监管才是关键。“现在的问题是,设备可以借钱买或者租借回来,但企业会不会为了节省检测运行的成本,光摆不用,或者一个月随便检测几次,检测时候设置的参数弄个大致约莫的。这些,若要靠企业自觉,是很不靠谱的。”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则认为,此举不仅会加速乳业的重新洗牌,也将导致乳制品价格普遍上涨。“因为它的成本高了,有些企业还需要进行改造,增加了一大笔投资。更何况,现在原辅材料的涨价幅度都比较大。成本增加了,肯定是要转嫁给消费者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3

乳企整頓審核情況:部分地區淘汰率50%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21020.html

業「大整頓」限期已過,哪些企業在這輪「大清洗」中被淘汰也逐漸明朗。浙江、云南、廣東等地質檢部門近日紛紛 公佈審核情況,有的地區乳企淘汰率達到一半。

昨日,多名業內專家指出,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到達尾聲,預計國內會有20%至25%的乳企被淘汰出局。

部分省市審核結果公佈

去年11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發佈公告,要求現行所有獲得乳製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的企業,應在2010年年底前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今年2 月底,國家質檢總局發佈公告將時間延長到3月31日。

根據新規定,乳製品生產企業必須配備相應檢測設備,對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劑等64項指標進行自檢。凡未重新獲得生產許可的,依法停止生產乳製品及嬰 幼兒配方乳粉等產品。

全國到底有多少乳製品企業將被淘汰,由於國家質檢總局還未公佈整頓結果,目前尚不清楚。不過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公佈了最新審核情況。

據新華社昨日報導,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4月1日公佈,浙江省內所有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乳製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重新審核工作全面完成,原 有的35家乳製品企業中有19家重新獲得生產許可證。有11家浙江乳製品企業由於新的准入條件提高而主動放棄申請。有5家企業重新審核後,由於廠房佈局和 生產設施達不到要求被撤銷生產許可證。

昨日另有新華社報導,從4月1日開始,云南省獲證乳製品生產企業重新「洗牌」,僅有三成左右的企業獲得乳製品生產許可證。

另據報導,廈門乳企6家僅2家通過審核「大考」;青島乳製品企業重新審核,半數企業停產。截至3月31日,廣東省獲得乳製品生產許可的企業僅有26 家,而根據奶業協會透露,全省共有乳企51家。

昨日記者登錄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官方網站查詢到,截至3月30日,北京市已有26家乳製品企業通過了生產許可條件重新審核。據瞭解,北京本地有 35家乳製品企業。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表示,在重新審核過程中,明確了企業、評審考核組、監管部門三方責任,對三聚氰胺盲樣比對檢驗不達標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

淘汰企業多為小企業

乳業專家王丁棉昨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各省市的企業數量不一樣,但總體估計,將會有兩到三成企業被淘汰。王丁棉說,「這次可以稱之為國家對整個 乳業的清洗行動,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後的企業。但有些企業產能小,並不代表產品質量不達標,如在甘肅,有些企業在當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就是因為產能 不達標被淘汰掉,很可惜。」

王丁棉指出,企業要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就必須按要求購置一批新的設備,這至少要投入兩三百萬,而對於小企業,投入了這些資金,即便是過關了,透支 太多也很難存活下來。

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也表示,會有兩成乳製品企業被淘汰,大多是小企業,市場份額只有5%左右。

■ 疑問

淘汰的企業怎麼辦?

專家建議淘汰企業轉型

在這輪「大整頓」中,被淘汰的企業如何處置?昨日有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應制定審核清理後對關停企業的經濟補償政策。

王丁棉等乳業專家建議,被淘汰企業可以轉型,生產乳飲料等產品,從而利用閒置設備,工人也不會失業。

昨日,上市公司河北福成五豐(6.98,0.12,1.75%)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未能獲得新頒發的生產許可證。該公司指出,由於本公司乳 製品正處於市場開拓期,目前因未能獲得生產許可證而停止生產,對公司的品牌發展戰略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對公司的銷售收入影響的份額有限。該公司董秘指 出,「公司還生產福成酸梅湯,這些設備可用來生產飲料,不會讓它閒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7

二線乳企風光不再短期難復甦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3/0NNDE4XzQxODc0NQ.html

雖然蒙牛乳業(02319.HK)、伊利股份(600887.SH)、光明乳業(600597.SH)三大巨頭年報顯示營收、盈利均全線上升,一片 大好,但是,先後發布財報的二線本土乳企貝因美(002570.SZ)、飛鶴乳業、雅士利等卻並未隨之跟漲,增長緩慢、股價下滑、董事長換人、淨利下滑、 延遲發佈財報等種種跡象顯示,二線乳企困境重重。

嬰幼兒奶粉品牌貝因美此前發佈的年報顯示,去年貝因美實現營收47.27億元,同比增長17.35%,淨利潤為4.38億元,同比增長僅為3.74%。

業 績增長放緩之外,貝因美受到質疑的是其董事長在9個月內連續兩次換人,且接替者至今尚未說明。在前一任董事長、創始人謝宏離職後,其接任者朱德宇在9個月 後也遞交了辭職報告,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及董事職務,而此時正值貝因美迎來限售股解禁之際。其間,貝因美問題纏身,產品接連被曝質量問題、並被審 計出「偽高新」補繳稅款近6000萬元。貝因美股價也從去年4月上市時的40元/股跌至目前的24元/股左右。

此前,2009年實現 248%的高位複合增長率的澳優乳業也風光難再,其延遲發佈財報的背後難掩業績的下滑,雖然全年業績尚未得知,但其去年發佈的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同比減 少25.6%,淨利同比減少8.2%,且去年7月澳優乳業曾捲入產品不合格、被質疑「假洋品牌」的醜聞。

同樣被捲入醜聞的皇氏乳業去年業 績也不理想,其營收增長39.27%至5.7億元,但淨利潤僅增長2.08%至5811.4萬元。去年8月,皇氏乳業被質疑旗下摩拉菲爾牛奶產品涉嫌虛假 宣傳,公司稱摩拉菲爾水牛奶高於普通黑白花牛奶,維生素A含量253倍,鐵含量122倍,鋅含量7倍。但是,這些數據卻與皇氏乳業2009年首次公開募股 時發佈的招股書自相矛盾。

而財報唯一亮眼的飛鶴乳業卻要面臨在本月底前支付紅杉資本對賭的1630萬美元的問題,財報顯示,飛鶴乳業去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4.2%至1.9億美元,毛利增長13.1%至1.1億美元。但卻要按照對賭協議,在本月底前支付紅杉資本最終剩餘的1630萬美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苦苦支撐的二線乳企,由於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國產乳企頻頻爆出的負面事件、消費者信心受創等,很難再通過以往高投入實現高速擴張的方式恢復過往幾年高速複合增長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6

消費不景氣乳企限量收購 養殖戶母牛當菜賣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8/zMNDE4XzQ1NTkzMQ.html

一面是蒙牛、雀巢、恆天然等乳業巨頭高調佈局奶源基地的熱鬧場面,一面是國內奶牛養殖業仍不景氣。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奶源基地密集的河北省瞭解到,部分養殖小區處於利潤微薄、經營慘淡的窘境,一些養殖戶不再擴大養殖規模甚至退出市場。

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在進口奶粉大幅增長的衝擊下,國內奶業有步大豆(4379,19.00,0.44%)業後塵的風險。要走出困境,奶牛養殖應加快規模化、集約化和品種改良,乳製品企業應發展自有奶源,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窘境 養殖效益低 母牛當「菜」賣

行唐縣是河北省有名的牛奶生產強縣,記者近日在當地採訪發現,由於飼料價格上漲,鮮奶價格下跌,勞務費用持續攀升等因素影響,部分養殖小區處於利潤微薄、慘淡經營的窘境,一些養殖戶不再擴大養殖規模。

行唐縣軍立奶牛養殖小區老闆焦新軍說,從4月份開始,乳企收購鮮奶價格一路下滑,每公斤降價1毛錢,而飼料價格平均每公斤上漲一毛錢,再加上工資、電費、 運輸費、土地租金等,算下來3月份掙了不到5000元。養殖戶看效益不好,還能把牛賣了抽手不干,而養殖小區只能微利堅持,效益堪憂。

由於養牛效益低,一些養殖戶無奈把剛出生的小母牛用每頭七八百元的價格當「菜」賣了。焦新軍說,去年6月份,他的小區還有390頭奶牛,現在就剩280多頭,存欄減少了100頭。最近3個月出生的20多頭小母牛,都按照8塊錢一斤的價格賣了。

此外,一些養牛戶因為行情不好而退出養牛業。長健養殖場原來存欄1200頭,現在減少到1000頭,而這還包括養殖場貸款買的100頭奶牛。「這麼大一個 養殖場,總不能沒有牛養吧?」長健養殖場合夥人劉梅平說,養殖場共有40多家養牛戶,今年到現在,已經有10來戶存欄量小於20頭的農戶不再養牛了。

「今年奶牛養殖要做好『過冬』的準備。」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09年下半年,國內原奶價格開始上漲,對奶牛 養殖形成利好。從2011年下半年至今年4、5月份,原奶價格開始下跌,而飼料、運營成本都在上漲,造成奶牛養殖的比較效益下滑,部分散養和小規模養殖戶 退出市場,一些規模化的養殖場也出現虧損。

讓業內人士擔憂的是,養殖小區未來有可能面臨「後繼無牛」的困境。宋亮說,這兩年農業部重點加大了對養殖小區的培育力度,養殖小區佔規模化養殖的比重達到70%。如果養殖小區出現問題,對後期原奶生產將會造成不利影響。

難題 消費不景氣 乳企限量收購

從整個奶業產業鏈來看,奶牛養殖的困境反映出乳製品消費市場的低迷。河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說,乳業產業鏈的核心是乳品企業,但由於國內消費者對國產 品牌不信任,中高端奶粉市場被國外洋品牌統治,消費市場不景氣,國內乳品企業的壓力必然向前傳導至產業鏈末端——養殖戶。

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信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說,前一段時間的「皮鞋奶」事件對企業的銷售影響很大,企業銷售不好,產品賣不了,可能就會限量收購。

記者在河北省瞭解到,有部分乳製品企業對養殖場採取「限量收購」的政策。行唐縣奶業協會常務理事、官莊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建民說,他的合作社存欄 奶牛六七百頭,其中產奶牛300多頭,每天產奶6噸多。但收購奶的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每天只要5.85噸,超過限量就不再收購了。交不出去的奶不能存放, 只能喂小牛或者賣給養豬戶餵豬。

宋亮認為,今年奶農「過冬」,還會有殺牛倒奶的情況,而國內一些乳企出現資金鏈緊張、產品積壓、限量收購的現象。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對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和品種改良的扶持力度,並進行臨時奶粉儲備。

風險 缺乏競爭力 奶業步大豆後塵?

收購國內原奶,還是進口大包裝奶粉,這是國內乳製品企業面臨的選擇。

宋亮介紹說,由於世界經濟低迷,歐洲奶豐產,國際原奶價格下降,進口大包裝奶粉價格為每噸22000元,而國內原奶折成奶粉的價格遠高於國際市場的價格,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進口奶粉。

有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奶粉進口量14萬噸,2009年激增到31萬噸,2010年增長至48萬噸。今年前4個月,我國奶粉進口量同比增長約29%,而進口額增長50%以上。

據袁運生介紹,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奶粉青睞,導致國外奶粉大舉進入,我國今年一季度進口奶粉19.3萬噸,全年有望達60萬噸。如果國內奶源不斷萎縮,將來就有可能在奶源方面受制於人,重蹈東北大豆被國外控制的覆轍。

事實上,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奶業步大豆產業的後塵:在低價進口大豆的衝擊下,國產大豆種植面積不斷萎縮,豆類油脂對外依存度高,國產大豆加工企業經營困難。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張利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在整個奶業產業鏈中,國外企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進口奶粉的量雖然不大,但會影響奶農的生產預期。而一旦國內生產下降,國際奶粉價格就會馬上提高。

「國內原奶的生產效率低,相比國外奶業的競爭力較弱,出現很大的『落差』,『水』自然會流進中國。」張利庠說,不能一味地反對進口,應對的辦法是要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奶牛單產,提高國產品牌的信任度。這樣即使將來進口量越來越多,國內奶源也有競爭力。

對策 搶佔奶源 完善利益機制

面對國內奶源遭遇到的困境,不管是從食品安全還是應對國外競爭的角度考慮,「企業發展自有奶源」都被當作是重要的突圍方向。宋崑岡對記者說,行業協會提倡企業發展自有奶源,使自有奶源達到一定的比例。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的奶源建設始終趕不上乳製品消費增長的步伐。據瞭解,1999年至2008年,我國乳品市場放大了近5倍,但奶源卻只增長了3倍。奶源緊缺導致收奶標準放鬆、原奶價格大漲等一系列的問題。

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各大乳製品企業對奶源更加重視,紛紛爭奪、自建優質奶源。伊利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很多乳企,不管是伊利、 蒙牛還是三元、光明,還是地方乳企,大家在三聚氰胺事件後都非常重視奶源,花大力氣進行奶源建設,這以後肯定是競爭的焦點。

食品安全備受質疑的蒙牛乳業(微博),其新任總裁孫伊萍日前也表示,將新增投資30億至35億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牧場,實現從目前82%牧場化到2015年100%原奶由規模牧場提供。

宋亮認為,目前來看奶業淪為大豆產業的危險不會太大,正是因為中國乳業在銷售渠道和國內奶源上具有優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外資已經開始對渠道和奶源進行滲透。

今年4月份,新西蘭恆天然集團宣佈將在河北省興建兩座新的大型牧場。至此,恆天然將在河北省擁有一個含有5個牧場的牧場群,總計約有奶牛15000頭,年產奶量1.5億升。

雀巢公司日前也宣佈,未來5年,雀巢將與黑龍江雙城市政府、投資者、奶農合作,帶動25億元投資以推進雙城奶業基地發展。而早在4月份,雀巢以118.5億美元收購輝瑞營養品(主要是惠氏奶粉)業務,一旦獲得相關監管部門審批,雀巢將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外資奶粉企業。

張利庠認為,國內乳製品企業以前是先建市場和品牌,而忽視奶源的建設,以至於出現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短期來看,企業要與養殖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長遠來看,企業要儘量自建牧場,通過牧場內部化實現利益的分享和均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4

中投瞄上澳洲乳企?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26/2NNDE4XzUzMDQ2Ng.html

繼光明乳業、娃哈哈之後,中投公司也被傳出有在海外投資乳品企業的打算。

日前,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州長Lara Giddings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中投公司的代表本月已經訪問了該州,對數個奶牛場的潛在投資機會進行了盡職調查。由於中國對幹乳製品需 求的增長,塔斯馬尼亞州存在巨大投資機會,中投公司的代表對在該州投資興趣濃厚。

9月26日,本報記者聯繫上中投公司公關部負責人,但該人士拒絕對此事作出任何評價。

《華爾街日報》稱,中投公司感興趣的是塔斯馬尼亞州規模名列前茅的兩個奶牛場Little Lion和Van Diemen『s Land Company,特別是後者擁有澳大利亞最大的奶牛場。目前,兩家公司的資產總計超過2.09億美元。

事 實上,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大洋洲的乳業投資不在少數。今年3月,娃哈哈集團斥資2.32億美元收購了一家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奶業公司,資產包括奶源和奶粉工 廠。2010年11月,光明乳業也出資3.82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位於新西蘭的乳業公司Synlait Milk Limited。而在更早前,由聯想投資入股的紐瑞滋也在新西蘭完成了奶粉工廠的架設。

曾在雀巢公司任職、現正略鈞策管理諮詢合夥人的樊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國內企業頻繁投資海外乳業的根本原因,在於海外奶源日益成為中國奶製品行業重要的戰略資源,有著廣闊的商業前景。

「資源、渠道和品牌是奶製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自三聚氰胺事件後,由於國內奶製品企業出現諸多質量問題,進口奶源便成為安全、品質的代名詞,國內對於進口奶的需求在不斷加大,一個可以估證的案例就是電商1號店近一年來進口奶的銷售額增長速度超過了十倍。」 樊捷說。

而 另一大主要原因,則是目前海外原料奶粉的價格遠低於國內,這使得進口奶源更有價格競爭力。就在此前8月剛落幕的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年會上,光明乳業總裁郭 本恆表示,今年新西蘭進口奶粉價格最便宜時每噸2.2萬元,現在也才2.3萬-2.4萬元/噸左右,如果用國產奶源,成本就要3.5萬元/噸。國內奶源成 本已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

樊捷認為,與上述國內乳企不同,中投旗下本身沒有任何的乳品產業鏈環節,因此談不上什麼業務協同效應,更多追求的是財務投資回報。

2011年,中投公司海外投資回報率為-4.3%。投資界人士認為,中投此前的浮虧與其之前投資虛擬經濟虧損巨大有關。因此如今中投公司的投資方向表明,他們期望向實業投資獲得更多的回報。

而 中投的此番投資意向也與澳洲當地乳企的需求不謀而合,據報導,為擴大乳製品生產,Van Diemen『s Land Company正試圖在資本市場籌資1.8億澳元。與此同時,其他奶牛場也在試圖吸引外國投資者的興趣。由於當地超市出價太低,新南威爾士州的乳製品生產 商目前正在考慮直接將牛奶銷往中國是否具有商業可行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12

蒙牛收購雅士利 工信部促乳企兼併重組 2年內行業集中度將超70%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546

6月18日下午,蒙牛乳業與雅士利在港交所聯合發佈公告,蒙牛乳業向雅士利所有股東發出要約收購,並獲得控股股東張氏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東凱雷亞洲基金全資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接受要約的不可撤銷承諾,承諾出售合計約75.3%的股權。

據公告,雅士利共發行股份35.59億股,根據現金方案項下每股3.50港元的代價,雅士利全部已發行股本估值約為124.57億港元。

蒙牛乳業此次收購向所有雅士利股東提出收購要約,並提出現金收購及現金加股權收購兩種方案。現金方案為每股股份3.50港元,現金加股份方案則是每股股份2.82港元現金加0.681股由蒙牛乳業專為持有雅士利股票而設立的私人公司股票。

根據公告,蒙牛乳業已分別與張氏國際和CA Dairy簽訂不可撤銷承諾,以上兩家公司承諾接受要約出售其持有的雅士利51.3%和24.0%的股份。其中,張氏國際選擇現金加股方案,CA Dairy選擇了現金方案,收購完成後,蒙牛乳業佔雅士利股份將超過75.3%。

據《第一財經日報》6月14日報導,13日蒙牛乳業與雅士利曾雙雙宣告停牌,便有業內人士稱是蒙牛乳業要收購雅士利國際。該人士同時稱,未來半年是國內嬰兒奶粉兼併和大躍進時期,可能還會有幾單大併購。

補齊蒙牛奶粉方面的短板

此次收購已是蒙牛乳業今年內的第三次收購案。5月8日,蒙牛乳業發佈公告,以接近32億港元增購現代牧業的股份。增持後,蒙牛乳業持有現代牧業的股份從原有的1%增至28%,成為現代牧業最大單一股東。

5月20日,蒙牛乳業發佈公告稱,蒙牛乳業的最大單一股東中糧集團已與法國達能簽署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中糧集團向該合資公司轉讓蒙牛約8.3%股份。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中糧將佔股51%,達能佔股49%。轉股交易完成後,中糧仍是蒙牛乳業的最大單一股東。達能通過合資公司在蒙牛乳業的首期持股約為4%。同時,蒙牛乳業將與達能中國合併現有酸奶業務,雙方將組建新的合資公司專項從事酸奶生產及銷售業務。

據蒙牛2012年年報,2012年度,蒙牛乳業實現收入360.80億元,其中奶粉收入僅佔1.6%。

而據網易財經報導,工信部18日在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題日披露數據顯示,目前佔據國內奶粉產量前5名的企業,第一為伊利股份6.42萬噸,第二是完達山的3.3萬噸,第三是飛鶴的3.31萬噸 、第四是福建明一的2.9萬噸、第五雅士利2.58萬噸。而整體規模目前第二的蒙牛乳業在奶粉產量上僅有4758噸,排名第十。此次的收購能補齊蒙牛奶粉方面的短板。

工信部鼓勵乳企兼併重組

據《京華時報》報導,6月18日,在全國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題日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稱,目前工信部正研究制訂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併重組工作,鼓勵並引導企業實施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逐步淘汰奶源基地沒有保障和技術裝備、檢測條件落後的生產企業,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

高伏表示,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年產量約60萬噸,但是年產量在3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3家,分別是伊利、完達山和飛鶴。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牌僅佔高端產品份額的20%到25%。

高伏透露,接下來政府對於奶粉行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鼓勵企業兼併重組。「爭取用兩年時間,培育形成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將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高伏表示,鼓勵企業整合品牌資源,創建知名品牌,加快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國產品牌,恢復和提升社會消費信心。

騰訊財經報導,在6月18日的會議上,公佈完蒙牛收購雅士利消息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直接對台下企業說:「全國120多家嬰幼兒乳製品生產企業負責人都到場了,我提議今天作為相親日。你們或是優勢企業互補聯合,或是跨區域聯合,先戀愛。今天你們都見面認識了,能結親的趕快結親。」

南方週末網此前報導,5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將制定相關政策,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鼓勵支持嬰幼兒奶粉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產業規範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6月4日,工信部印發了《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消費信心行動的方案》。「雙提」行動方案提出了六項主要工作:一是督促企業強化管理,二是強化行業准入,三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四是推動企業技術改造,五是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六是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根據方案,工信部將在2013年年內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項目)再審核清理工作,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項目)。

據前述《京華時報》報導,高伏表示,將加快在全行業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的GMP(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管理模式,對嬰幼兒乳粉質量的管理將參照藥品管理,並優先支持兼併重組企業和轉產企業開展GMP技改。工信部還將推動建立食品企業質量安全信息追溯體系,今年底在蒙牛、伊利、完達山和三元等4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率先試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03

嬰幼兒奶粉增長率或“腰斬” 乳企逆勢擴充產能存隱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506.html

嬰幼兒奶粉增長率或“腰斬” 乳企逆勢擴充產能存隱憂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05-15 15:41:00

陳煒向透露,在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快速增長後,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增長率會從此前年複合增長率16%下降到7%~8%之間。大量乳企這兩年忙於擴充產能,這些擴大產能的項目將於2016年開始投產,將會在每年新增約41萬噸的嬰幼兒奶粉的產能,相當於2013年中國市場總量的65%,新增的產能將大大加劇市場競爭,嬰幼兒乳企的盈利水平恐遭“劫難”。

嬰幼兒奶粉多年兩位數增長或將終止,這或將對繼續高速擴充產能的嬰幼兒奶粉企業帶來較大沖擊。

5月15日,荷蘭合作銀行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未來五年增速將大幅放緩。荷蘭合作銀行食品級農業研究咨詢部陳煒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在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快速增長後,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增長率會從此前年複合增長率16%下降到7%~8%之間。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增幅將被腰斬的同時,大量乳企這兩年忙於擴充產能,這些擴大產能的項目將於2016年開始投產,將會在每年新增約41萬噸的嬰幼兒奶粉的產能,相當於2013年中國市場總量的65%,新增的產能將大大加劇市場競爭,嬰幼兒乳企的盈利水平恐遭“劫難”。

在陳煒看來,國內外嬰幼兒奶粉企業在中國“輕松賺錢已成為過去”,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將面臨新常態:高速增長已成歷史,未來不太可能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在2000年~2013年之間,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基礎較薄弱,因此市場持續了十多年的高增長,而這部分高增長中,外資品牌占據了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增長的最大份額。其中,進口嬰幼兒奶粉年複合增長達到24%,遠超過國內平均年複合增長率。目前,嬰幼兒奶粉中,進口量占據市場20%以上份額,加上國內的奶粉奶源以及乳清粉大都是使用了國外的原料,所以整個進口奶粉對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滲透率遠超過20%。

對於嬰幼兒奶粉市場增幅大幅放緩的原因,陳煒表示:“盡管中國放寬了‘獨生子女’政策,但是生育率卻不大可能會因此大幅上漲。同時,中國的綜合經濟增長與過去十年相比會相對放緩,所以,預計中國嬰幼兒奶粉增長率會大幅降低。”

事實上,除了出生率因素外,母乳餵養意識的增強也是限制嬰幼兒奶粉繼續高增長的重要原因。過去數年,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對獨生子女的重視,以及乳企大量宣傳嬰幼兒奶粉的作用,讓中國嬰幼兒的母乳餵養率大幅下跌,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中國嬰幼兒純母乳餵養率(六個月內嬰兒的百分比)從1998年的67%下跌到目前的28%以下。

母乳餵養率的下降也讓我國嬰幼兒人均嬰幼兒奶粉的消費量(0~36個月的嬰幼兒)從1.6公斤上升到了2013年的12.9公斤(歐睿及荷蘭合作銀行估算),這一數據遠超過了美國(8公斤)、日本(不到8公斤)和西歐(10公斤)。嬰幼兒奶粉人均消費量繼續上升難度較大,甚至隨著母乳餵養意識的覺醒,人均消費量很可能出現下滑。嬰幼兒人口基數增長放緩。人均消費量也很可能下降,兩個因素影響下,嬰幼兒奶粉市場上漲空間將很有限。

市場增幅“腰斬”的悲觀預計下,嬰幼兒奶粉企業卻並沒有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恰恰相反,大量嬰幼兒奶粉生產線正在上馬。許多中國的乳制品公司紛紛在國內及海外投資,進一步擴大產能,這些項目將於2016年開始投產,投產時間正好處於我國嬰幼兒奶粉增速大幅放緩的階段,並且增加的產能相當於2013年中國市場總量的65%。業內人士擔心,巨大產能建設後,產能利用率將會很低,勢必拉低嬰幼兒奶粉企業的盈利水平。“一般來說,對於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至少維持50%~60%的使用率,可以基本保障盈虧平衡,而新投資項目投資回報率將不如以前,甚至很多生產線可能低於盈虧平衡點。”一位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會有一批企業營收、利潤出現下滑,未來幾年主業專註嬰幼兒奶粉的乳企業績表現堪憂,投資者需警惕。”

不過,陳煒也表示:“目前國內外很多奶粉制造商正在進行戰略調整,以應對全新市場環境的挑戰以及法規的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嬰幼兒奶粉市場輕松賺錢的時代顯然已經結束了。”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31

伊利、蒙牛入圍全球乳企20強 並購或成推動排名增長的捷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3124.html

伊利、蒙牛入圍全球乳企20強 並購或成推動排名增長的捷徑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07-31 11:04:00

“在未來幾年中,我們預見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上的上升會放緩,除非通過國內/海外並購活動達到快速增長。”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指出。

7月30日,荷蘭合作銀行發布了2015全球乳業20強,中國有伊利、蒙牛兩家企業入圍,分別排名第10、11位。“雖然全球二十大乳制品公司的名字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是排名的變化反映了12個月來行業內發生的變動”,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全球乳制品戰略分析師Tim Hunt說。荷蘭合作銀行還指出,隨著中國乳制品銷量增長放緩,中國乳企排名增長也將放緩。

全球乳企20強排名顯示,雀巢仍然位居首位; 拉克塔利斯首次領先達能,排於第二位;美國奶農(DFA)躋身前五名。中國乳企伊利排名與去年相當,依舊是第十名,而蒙牛排名則連續上升了三位,居第11名。蒙牛方面認為,蒙牛在國際化、數字化、品牌年輕化方面的戰略布局是排名增長的主要原因。去年以來,蒙牛與法國達能、丹麥Arla、美國白波等國際乳業巨頭加速合作,推動了蒙牛業績增長。

荷蘭合作銀行指出,匯率變動影響了公司排名,同時也突顯了經濟疲軟,以及許多新興市場的乳制品公司短期增長較緩慢的現象。另外,中國和美國公司的購買力需進一步提高。

在提到中國乳企排名情況,荷蘭合作銀行指出,過去10年,中國乳企蒙牛和伊利在排行榜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這種增長在同行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主要是通過公司的自身業務增長實現的。

不過,中國乳企排名的增長前景並不樂觀。面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的形勢,中國乳制品企業如果想繼續過去10年來在排行榜上的成績,則需進一步提高消費能力。

荷蘭合作銀行指出,目前中國的乳業公司正面臨新的問題,逐漸放緩的經濟增長,成熟的產品缺乏巨大的銷量和貿易的增長空間。國內乳制品銷量的價值增長將比過去10年大大減緩。“在未來幾年中,我們預見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上的上升會放緩,除非通過國內/海外並購活動達到快速增長。”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指出。

事實上,去年伊利首次進入全球乳企十強後,伊利董事長潘剛就提出伊利要在2020年進入全球乳業5強,實現從百億級企業向千億級企業的跨越。不過,時隔一年,伊利的排名並沒有上升從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的觀點來看,伊利要實現這一目標難度並不小,加速海內外並購或許是一條捷徑。

荷蘭合作銀行還指出,目前,中國已不再僅僅是乳制品的進口國,而逐漸成為海外企業對華投資的目的地。面對海外乳業巨頭搶食,中國乳制品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加上國內乳制品銷量的價值增長將大大減緩,本土乳企要繼續實現快速增長壓力不小。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