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集集團(000039)之價值分析之大結局2 (2014-06-26 22:12:12) JUNJUN2008

http://xueqiu.com/9027435674/30307960
對於中集的價值分析的總結基本就結束了,中集的未來能否令人激動,就要看「大海工」的發展。個人相信,海工未來不僅僅給中集帶來巨大的財務價值,還有戰略價值。而從目前來看中集「大海工」戰略的初具雛形,令人對其未來充滿了期待。在2012年年底,中集在裡海融資租賃的首艘自升式鑽井平台交付使用,通過資源整合,中集與操船公司合作,把平台租給俄羅斯的石油公司,一台壽命25年的平台,基本4-5年收回成本,剩下20年就是淨賺。這只是中集「大海工」戰略的小試牛刀.

 在2013年年中,中集在北海的第五艘半潛式鑽井平台開工建造,而船東是挪威的NSR公司,而這家公司實際上應該是中集全資成立的一家海工平台的融資租賃公司。(109 North Sea Rigs Holdings 英屬 美元 1.00 英屬 融資租賃項目公司 美元 1.00 100.00% 100.00% )這是2013年報中中集重要子公司一欄中,NSR公司的一些信息。從中我們大概可以知道,煙台來福士建造的「North Dragon"號平台,應該是中集融資租賃建造的平台,那就是說中集在真正進入海工不到3年的時間,就敢於自建價值5億美元的半潛式鑽井平台來出租,那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戰略眼光的。中集為此還在2012年12月由NSR公司發行了7500萬美元的擔保可換股票據。國開國際認購2500萬美元,並且國開國際發文說明預計在2015年北海海區新半潛式鑽井平台可能會出現供應短缺。從幾個方面的情況我們基本可以確認中集的「大海工」戰略邁出了真正的第一步吧。

  而在2013年年底,中集自建的2座半潛式鑽井生活平台出租給巴西石油公司的這件事來說,中集「大海工」戰略已在穩步而又快速的在推進。在中集2013年報中的一段話有這樣一段話:「2013年自主設計產品的營銷取得進展,2座自主設計的半潛式起重生活平台,獲得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長期租約;自主設計的自升式生產平台實現訂單突破,獲得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的長期租約。本集團自主設計的國內第一個可以作業於極地海域的半潛式鑽井平台GM4-D系列,繼2012年獲得第一座訂單並於2013.6開工建造後,於2013年獲得船東第二座訂單。」,是令人倍感欣慰的。這其中包含了許多重要的信息。第一,在自升式平台上,中集在2014年已有2座平台融資租賃給石油公司。第二,在2013年與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公司簽署合同建造的1+1北海半潛式鑽井平台,而在中集年報中可以查到,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公司的相關資料,(112 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 英屬島 美元 22,000,000.00 英屬島 融資租賃項目公司 美元 22,000,000.00 100.00% 100.00% 是 - -新設 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 134,132 134,132 134,132 100%),該公司似乎也是中集的全資子公司。那就可以理解為,這應該又是中集大手筆的投資。中集通過來福士建造該平台,並融資租賃該平台該石油商。該平台在2014年6月開工建造,計劃於2016年交付使用。

  其實中集更大的投資還在後面,在2013年年初中集與 Frigstad Deepwater  Limited公司簽署合同建造的2+4 D90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根據中集的年報子資料可以初步判斷,這家公司是中集子公司的少數股東(Frigstad Deepwater Holding Limited 子公司的少數股東 155,901  1 年以內 5.33%),而已開工的2座平台,中集分別成立了2家公司,估計是用於融資租賃D90平台的。(增資 Frigstad Deepwater Alfa Limited  394,670 388,573  394,670  100% 增資 Frigstad Deepwater Beta Limited  357,016 350,919  357,016  100%)這是在中集2013年年報中所知道的有關Frigstad Deepwater Limited的情況,而從以下的內容中我們又可以發現到,這家公司估計是一家操船公司,在中集建造好平台後,由該公司來負責平台的操作,來出租給石油公司。這是2014年第二座D90平台開工時的報導。

     2014年2月28日上午,中集來福士為挪威Frigstad Deepwater公司承建的第二座第七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在海陽基地開工。Frigstad Deepwater 公司總裁Harald Frigstad 與中集來福士總裁於亞共同啟動鋼板切割機。

  HaraldFrigstad表示,BETA是開工的第二座Frigstad超深水鑽井平台,而且第三座Frigstad 超深水鑽井平台也將在中集來福士船廠建造。第一座Frigstad超深水鑽井平台正在順利建造中。同時該系列平台已開始面向市場,在技術和作業能力方面得到了極佳評價。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鑽井平台建造基地之一,正在步入領導高端鑽井平台的行列,成為頂端鑽井平台系列的領導者,而這頂端的皇冠就是第七代超水鑽井平台。該系列平台擁有迄今為止最大、最強有力和最先進的設計。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鑽井公司所引以為豪的,也是中集來福士所引以為豪的。未來中集來福士會建造更多的Frigstad 鑽井平台。

  於亞表示,半年前在這裡舉行了FrigstadDeepwater RigAlfa開工儀式,今天又迎來了她的姊妹船FrigstadDeepwater Rig Beta第一塊鋼板切割。兩座3600M第七代超深水平台連續開工,既是中集來福士在深水平台研發設計和施工建造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標誌,又是進軍深海油氣裝備的新起點和新挑戰。中集來福士將以保證高質量按時交付為目標,發揮研發設計和總裝建造優勢,加強項目管理,做好資源保障,優化工藝,提高效率,與船東船檢和各個協作方密切合作,保證各個節點計劃達成。中集來福士將以科學態度、拚搏精神和加倍努力投入項目,確保項目按時交付。

    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是全球最大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之一,是中集來福士建造的第10座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該平台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排水量達7萬噸,配備DP3動力定位系統,入級挪威船級社。該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最大工作水深為12000英呎(3658米),鑽井深度為50000英呎(15250米),採用NOV(國民油井華高)液壓雙鑽塔設計,雙頂驅載荷達1250短噸,擁有寬敞的甲板利用空間及便利的機艙維護保養通道,採用DP3閉環設計、岩屑艙內處理存儲系統和壓載水處理系統。

   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由Frigstad Engineering公司提供基礎設計,中集來福士負責詳細設計、施工設計、建造及調試工作,並獨立完成整套鑽井系統的安裝及調試,將於2016年上半年完工交付。該平台可以在墨西哥灣、中國南海、澳大利亞、巴西海域、西非、南大西洋等深水海域作業。

   2013年8月28日,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 的姊妹平台Frigstad Deepwater Rig Alfa在中集來福士海陽基地開工建造,這是中集來福士承建的全球首座第七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Harald Frigstad表示,「中國正在向離岸平台建造行業的領導地位而努力,我們相信這個目標會實現。」

  在未來全球油氣開發中,油氣增量主要來自深水特別是超深水海域。據專業機構預測,2014-2030年,全球超深水油氣產量年複合增長率將高達20%。近五年來,新建的浮式鑽井平台有85%是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中集來福士連續開工建造的兩座第七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正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我們注意到挪威Frigstad Deepwater公司的老闆叫HaraldFrigstad,與公司的名字有相同之處,如果猜的沒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傢俬營公司,中集與其合作應該是由其來操作D90,再由中集分別成立的兩家公司來融資租賃把平台出租給石油公司。而後面的4座平台應該還是如此操作,中集還會再成立四家公司來運營管理這4座平台。到這,我們大概對麥總有關海工的一些話有深刻的理解了。「海工一定會給中集帶來巨大的投資收益,還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他的信心來源於中集對「大海工」的佈局,目前中國造半潛式鑽井平台實際還是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說白了就是鋼結構的加工,干的是最累的活,賺的是最微薄的加工費。由於值錢核心部件受制於歐美發達的國家,單純的從製造端進行資源整合,來取得優勢,幾乎是不可能的,唯有介入海工產業鏈的高端平台服務與出租這一塊,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來進行全產業鏈的整合,來提升核心部件的國產化,來提升海工裝備的競爭力。當然也就會給中集帶來巨大的收益了。這樣的謀略只有那些視企業的發展為自己事業的企業家才能去想到並去全力的去實施的。在這我有點理解了巴菲特為何反對給管理層搞股權激勵了,因為這很容易讓管理層搞短視的投機策略提升公司業績,來迎合股東,讓自己的取得最大的收益,而一些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利,而短時間沒有任何業績提升的策略是不會去實施的。最近的上海家化的一些問題就反應的很充分。(職業經理人為了短期利益,必然會犧牲企業長期的利益)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2017年,中集在建的這些半潛式鑽井平台都完工交付並出租出去。(據Rystad Energy預測,考慮到2014-2016年將新交付64座深水鑽井平台,到2020年深水鑽井裝備(包括半潛平台和鑽井船)需求缺口將達到165座。)有機構預估2015年會出現深水鑽井平台供不應求。所以,中集的平台,只要質量過硬,就不愁沒人租,那中集手持11艘半潛平台,還有若干自昇平台,光每年的租金收入就有14億美元(按70億美元計中集的平台,回報期4.8年來算),利潤至少是7億美元。再加其他幾個板塊,中集的利潤100億以上,基本沒多大問題。而中集手持的大量的土地資源或許會是錦上添花,給中集的價值帶來更高的估值。(對於中集「大海工」部分中,半潛式鑽井平台是否由中集負責融資租賃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為中集並未公開說明這些平台的具體合約。本人只是從中集的年報資料中發現,與中集簽合同的船東與中集有控股關係。來估計是這些建造平台的持有人,進而估計平台建好後,中集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出租給直接的使用客戶,而這才能符合中集的「大海工」戰略的策略。所以,對於海工的一些期望只是個人的一點看法,中集「大海工」戰略的成功與否,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國家層面的支持是非常關鍵的,沒有國家層面的支持,單憑中集一家之力,海工產業是不會轉移到中國的。第一,南海開發的進展快慢才是決定海工產業能否順利轉移到中國的關鍵點之一。第二,中集在前海實行的「大海工」戰略能否得到深圳市政府的強力支持,及國家層面的深刻的理解,以便使該計劃盡快的展開,穩步而又快速的去推進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如果能趕在2015-2016年,深海平台出現供不應求之前,中集在前海的「大海工」戰略得以落地,那可能會令海工製造提前幾年轉移到中國。這對提升國家整體的海工裝備的製造水平會有巨大的價值,也也可以讓中集在最佳的時間點,成為海工製造的全球領跑者。否則,過了這個時間點,整個的市場需求都下來了,再去介入,那企業面臨的會是巨大產能的過剩及後期市場的激烈競爭。而海工製造的轉移會則又會和過去的造船業一樣,中國企業收穫的只是巨大產能的過剩及虧損了。)

       未來關注中集的發展,重點應是海工的發展。其發展的速度決定著中集的價值估值的提升速度。而集裝箱,能化,車輛業績三大板塊的業績好轉,則是市場對中集估值預期轉暖的起因。前海土地則是是中集價值的提升的引爆點,金融未來的發力,取決於海工的發展,是中集未來千億市值之後在價值再提升的關鍵,市場對中集3000億市值的估值,1//3的因素會和金融有關的。

     目前市場先生給中集的估值,基本上對是集裝箱(6.5元)+能化(3元)+前海土地1/3的(3元)的估值,而對車輛,海工,金融,物流,空港及中集2萬畝的工業用地的價值估值幾乎為零。而這其中的海工+車輛,金融+物流+空港,及土地,其中的每一塊的價值在未來幾年都會超過目前市場先生給於中集的估值。

     正常對一家企業進行價值分析時,應該首要要關注是企業的護城河是否足夠的寬大.但是目前的中國經濟相對還是處於比較快速發展之中,而中集也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有足夠的空間令中集業務還在不斷的擴展,所以目前重點關注的不是企業的護城河是否足夠的寬大,而是管理層是的能力於責任心,還有各業務板塊的市場競爭力。如果要談護城河,我想對於中集發展成熟的集裝箱板塊,應該是有比較寬的護城河了,行業內的競爭對手因為中集強大的成本管理能力無力與中集競爭,而外來的投資者根本沒人願意進來,這個行業對外來者來說,是無利可圖的,他們根本不可能造出比中集成本更低的集裝箱。而這條足夠寬的集裝箱板塊護城河,是中集一代領導人用了25年才建立起來的,而這一板塊的發展基本是處於低速的發展狀態,所以護城河對企業很重要,至少能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實力在未來的競爭中活下來.如果出現經濟危機,在其他競爭對手都不好過時,能活相對較好。

      而車輛,能化,海工,金融,物流板塊,目前對中集來說,相對都還是處於快速發展中的板塊,並且時間還是比較的短,因此管理層還沒足夠的時間去構築足夠寬的護城河。而我們要關注其個板塊是否在不斷的發展,是否逐步的能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就可以了。足夠寬的護城河是需要一代領導人至少15-20年才能構築成功的。
   其實,就目前的中集估值而言,市場 先生似乎是給了一個合適的價格,只不過,是對中集的一些很有潛力的板塊都給以忽略不計的態度來對待。也許,有一天,市場先生會突然發現中集還有更多的有很有價值的東西,於是就非常興奮的大喊著要去搶了。

(「泰山吊」:世界提升力最大起重機資料)

  助力中集來福士實現批量化的硬件條件,是其引以為傲的「泰山吊」(2萬噸吊點橋式起重機)。這個價值2.6億人民幣、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提升能力最大的起重機(20,133噸)」保持者,革新了半潛式鑽井平台的生產方式。傳統生產中,需要將模塊自下而上一點一點地搭載起來,特別是半潛式鑽井平台上半部分的甲板盒,要拆分成16-18塊各1,000噸左右的小塊,再吊上去高空作業。而「泰山吊」則大大簡化了程序,生產中只需將半潛式鑽井平台分為上下各15,000-20,000噸左右的部分分別建造,最後交由「泰山吊」整體合攏,大大縮短了工期工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實現產業化,首先要實現批量化。」中集來福士一位高管說,「我們正在借由『泰山吊』這個核心裝備,以及我們半潛式鑽井平台的工藝流程,探討更廣泛的合作模式。」)

(對於中集「大海工」戰略,是只有事業經理人掌舵的企業才有可能去運作的,這是一項在未來5-10年後,中集能夠超越競爭對手的大戰略,其中的市場激烈拚殺及巨大的風險是必然會有的,關鍵是管理層是否有能力讓風險可控及在競爭中獲勝。這不是一場賭注,是站在戰略的高度,所施行的非常有前景的競爭策略。之所以能夠確保這場戰略能夠讓中集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取得勝利,中集應該是進行了大量的市場分析及研究的。個人認為,以下四點應該是比較重要的。第一,大量的研究表明,作為基礎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氣,在未來能源的新增產量只有到深海去開採,那必然會大量的用到深海平台。而根據相關的研究分析,到2015年,就會出現深海鑽井平台的供應短缺的。第二,雖然說大的油服公司及石油公司在選擇建造海工平台時會首選韓國及新加坡企業,但是面臨越來越貴的平台製造及運營費用,他們開始希望如何在安全保障情況下有質優價廉平台的建造企業的出現。以目前的海工發展而言,這些平台的使用者,有點無法承受越來越昂貴的平台使用費用了,這就給了中國海工製造業一個機會,如果中集能夠證明自己有能力建造好的平台,而價格又在客戶的承受範圍,那客戶一定第一選擇會考慮中集。所以中集必須要首先建造一些平台來給客戶看。第三,在弄清了海工產品的接單流程後,發現,如果只是去建造平台來獲取加工費用,那企業的發展前景是很不樂觀的。雖說海工產品的建造是一項高技術製造,但從產業鏈的發展角度而言,海工平台的建造只能是賺取一點微薄的加工費用,相當於是「鋼結構」的加工而已。要想獲得更高的及長期的收益,必須介入前期的概念設計及後期的平台運營及維護。第四,中集擁有全球600億低廉的融資平台,可以低成本的使用資金去做專業的製造業的融資租賃,而非專業製造的融資租賃公司雖然也擁有大量的低成本資金,確不具備實力去整合資源,建造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我想有了以上四點,中集才會大膽的去介入海工平台的融資租賃的環節的。當然,一家企業的市場行為,並不能使巨大的海工製造市場就能轉移到中國來,這需要國家層面的戰略支持,才有可能讓中國的海工企業突圍而出,我想南海石油的深海開發,應該是個契機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70

俠之大者,為國接盤:誰在4港元接下了中國電子(0085)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82

俠之大者,為國接盤:誰在4港元接下了中國電子(0085)
作者:格隆匯ECha


大家對中國電子(0085)應該非常熟悉了,因為這是鼎鼎大名的珍珠白菜系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港A股的標桿之一。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先找這篇文章補補課。






從2013年開始,市場上就流傳著關於CEC旗下資產重組的種種猜想,後經過格隆梳理了整個產業鏈的邏輯與蛛絲馬跡,最後的看法:港股最受益的標的極可能是中國電子。在此我要向格隆獻上最真摯的感謝,感謝您細致的梳理,為大夥挖掘出一個這麽有價值的標的。如今轉眼3個月已過,格隆文章里的邏輯正在逐步兌現,股價也不負眾望的漲到了4塊錢。之前一直說的好事將近,如今來看不只是近了,基本就是只差臨門一腳。前不久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將所持26.5%的貝嶺股份劃轉給旗下集成電路資產運作平臺上海華大半導體,也間接證明了重組步伐正在穩步推進。


然而就在這臨門一腳之際,中國電子遭到第二大股東黑石集團旗下基金轉讓和減持。此項發生在4月24日的股權變動耐人尋味,更加詭異的是股價當天還暴漲了15%,不得不讓人琢磨點什麽,讓人感到這不是一次簡單減持,倒像一家更大的投資方的戰略性增持。


作為CEC在香港股市的代表,以及港A股代表,中國電子全資持有國內最大的智能卡芯片設計公司華大電子,該公司連續多年芯片銷量和銷售收入排在國內同業首位,同時也是14年唯一銷售收入超過10億人民幣的智能卡芯片公司。但股價在港股長期被低估,市值和市盈率遠低於同方國芯等A股上市的國內同行。


CEC是中國電子第一大股東,它(持有19%)並通過華大半導體(持有40%)共持有將近60%的中國電子。黑石集團旗下的Senrigan Capital Group去年以1.63港元的價格通過購買1.5億股中國電子而成為第二大股東。今年4月24日,Senrigan通過場內交易減持了411.4萬股中國電子,同時於當天還轉讓了5173.2萬股中國電子,持股比例按照交易順序先減至6.80%,後減至4.26%。


(圖片來源:港交所披露易)


特別讓人值得註意的是:


其一,中國電子的股價在4月24日上漲了15%。


其二,當天交易量4028萬股,低於Senrigan第二項賣出的5173.2萬股數量,由此可以看出Senrigan第二次賣出的5173.2萬股中國電子是在場外進行的大手交易,所以沒有反映在當天的交易中。


那麽現在關鍵的問題來了:為什麽在黑石大幅減持的時候,中國電子的股價還大幅上漲?誰會拿出將近2億港幣從黑石手里買入這5173.2萬股?


答案可能有以下幾個:


一、轉讓部分利益給其他大型機構投資者,以便股價更好的第二次起飛,這個也就最好的解釋了為什麽當天股份轉讓之後,股價就暴漲了。這更加說明了中國電子,好事將近。保險資金和QDII基金等財務投資者,這類大機構投資者的可能性最大。保險資金不久前獲準投資所有的港股股票,QDII更是可以靈活配置。他們渴望擁有一家市值才不到60億元人民幣,又是國內智能卡這一最好的芯片產業里的最好公司。加上深港通開通在即和國企CEC整合芯片產業資產的速度加快,未來中國電子的前景一片光明。所以,保險資金和QDII資金是這5000多萬股可能性最高的買家,如果真的這些財務投資者,他們未來將把在近4港元購入的中國電子的股價推到什麽高度呢?

二、智能卡領域內的競爭對手。中國政府近年來為了確保信息安全,在多用於身份認證的智能卡領域內正在全面啟用國產芯片替代進口芯片,如這兩年在推行的金融IC卡換芯,這使得NXP、STM等國際領先智能卡芯片廠商正是丟失相關市場,他們當然舍不得這塊快速發展的市場。而中國電子是國內金融IC卡標準制定參與者之一,第一家獲得銀聯認證,第一家宣布獲得建設銀行采用,是我國智能卡領域的絕對領導者。


同時,業界還傳聞CEC有可能將智能卡芯片設計領域內排行第三的上海華虹設計並入中國電子,以消除同業競爭做大做強,也就是說未來中國智能卡產業的半壁江山都可能在中國電子旗下。直接競爭不過,那就間接持有一點人家的股份,同行通過不斷收集籌碼,以獲得較顯著的股權來分享中國電子的發展,更加說明了中國電子的行業壟斷地位。而且中國電子比起NXP等公司在納斯達克40、50倍左右的市盈率低多了,比國內A股上其他動輒幾百倍的芯片公司市盈率更是低很多。


三、黑石集團本身的策略舉措。黑石集團也可能並非不看好中國電子(HK00085),而是非常看好公司的未來前景,但是或因為旗下Senrigan持股比例超過5%收集籌碼需要每個百分點公告,或者因為基金被投資者大幅度贖回或者因為稅務等等原因,轉倉到旗下管理的其他基金,這種可能性並非沒有。


通過對上述三種可能的分析,黑石集團旗下Senrigan的這次減持和轉讓讓大家看到了更多的投資者在當前股價上的蜂擁而入。


俠之大者,為國接盤,尤其是在CEC推進芯片資產整合的前夕,尤其是在深港通到來的前夕,我只想說,這樣的接盤機會,請給我再多一點!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689

【壹資本】十個跌停還買!俠之大者乃敢接盤*欣泰?

人在A股飄,哪能不挨刀,今天一刀明天一刀,習慣了就好!

大A股處處是暗坑,一個不註意掉坑里就要挨刀。看看*欣泰,上市一年多,就讓1.3萬散戶集體掉坑里,IPO造假這刀子真是把散戶傷得體無完膚。

按理說人人都想少挨幾刀,套住得就趕緊連滾帶爬溜為上策,沒買的咱可看看熱鬧就散了得了!可有些人卻偏不,悠悠說的啊,就是還在接盤*欣泰的韭菜俠們。

從確定永久退市,註意是永久!這意味著什麽呢,當然就意味著在A股*欣泰要go die了!意味著今天的*欣泰,再也不能重複昨天的套路了。也意味著真的有人要虧對得短褲都沒了。

這廂有人已經虧得哭成淚人,可那廂,韭菜俠們還在跌停板上瘋狂搶船票,要登陸*欣泰這艘馬上要沈沒的破船,恕悠悠也真的是理解無能!

天天跌天天哭 悲傷早已逆流成河

複牌十天來,*欣泰日日開盤日日跌,盤面是下面醬色的。

嗯,十個跌停,一段殘忍而漂亮的臺階,讓人想到那句老話:上山(車)容易,下山(車)難吶!你要問車上的散戶有多痛,你聽下面這首歌!

你想知道車上的散戶有多恨,再聽聽這首《丹東變壓廠》!

悠悠真的想為上面兩位段子手的才華鼓掌,如此生動形象的創作 ,可以獲得2016年A股高考作文滿分了!

港真,調侃歸調侃,對於A股股民來說,常常笑越大聲,越是殘忍。

*欣泰十個跌停,最新的股價已經跌到了5.08元,相比複牌前已經跌超過了六成。今年收盤是跌停價賣單仍然有40萬手,等著賣卻賣不掉。

悠悠隨手瞅了眼股吧,滿屏都是賣不出去的痛,不少深套的股民已經連續十天掛單未能成交,正在跪求心理陰影面積。

天天跌停天天買 韭菜俠的賭局你不懂

前兩天有券商分析師還跟悠悠調侃,大A股終於有了第一只全市場看空的的股票——*欣泰!但讓他也不懂的是,為啥死亡列車還有乘客,還有人在買票,這是為啥呢為啥呢為啥呢!

深交所也是驚呆了!上周五再次苦口婆心地發長文勸投資者別買!交易所披露的數據,*欣泰7月12日複牌到7月22日,買入的賬戶是以小戶和散戶為主。6767個韭菜俠買了*欣泰1621.18萬股,占到整個成交量的98.5%,幾乎約等於100%了好麽!

韭菜俠為何還要進入這場必輸的遊戲?難道這個困惑要靠段子手來解決麽?

不過,同是天涯曾散戶的悠悠(並沒成大戶呵呵)覺得,簡單看嘛,買股票最想要的就是賺錢羅,買*欣泰的韭菜俠也不外如是。當然,不排除有人為了情懷買個一兩百股*欣泰做紀念,對於這種人,悠悠建議你們直接去做慈善吧還是!

說回*欣泰的韭菜俠們,悠悠發現,還有散戶存在誤解,以為*欣泰還能重回A股,甚至跑去互動平臺鼓勵董秘,截圖為證:

這位朋友讀書的時候閱讀理解大概是······不太好來著吧!對“一退到底”似乎理解得不太到位。

就是因為這樣,深交所解釋得都要急哭了,不信你看:

交易所勸韭菜俠們理性,那麽也理性地分析下韭菜俠可能存在的買入動機。

有公募基金經理跟悠悠說了,韭菜俠或許是參考了之前的退市股走勢,幻想著博短線反彈。有一種說法是,當跌停繼續,很多高成本的賬戶或許會放棄掛單(賣不賣虧得區別已不大),誘發跌停打開搶反彈。但參考此前退市博元的走勢,跌停雖然打開但不久後又回歸跌停秀,何況退市博元還比*欣泰多一個重回A股的機會。這一賭博動機,必輸的可能性太大。

另一種可能則是拿時間換價值回歸!畢竟現在*欣泰如今市值已低,即使推到三版也有投資價值,指不準還能指望它嫁個好人家間接重回大A股!不過,這也得有個前提,有人肯要這只燙手山芋。

到目前為止,*欣泰股價還有那麽可憐的5塊錢,假設跌停不打開,30個交易日後這艘破船會奔著0元去了,0.62元將會創A股最低股價記錄,而這也是目前市場上對它命運的一致預判。(常公博小兄弟對悠悠此文貢獻良多,特此感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34

資訊丨從視頻到育兒陪伴機器人 樂橙腦洞緣何如此之大?

錢塘江,從不跟長江黃河爭名,也不跟西湖比美,默默地孕育著滾滾江潮,成就著專屬的大氣磅礴。濱江而立的大華股份,從視頻安防領域起家,掌控著專業的HDCVI產品專利,如今在雄厚的視頻技術基礎之上,又開始默默地著手築建專屬的視聯網生態圈。

近期,大華樂橙CEO梁磊接受了第一財經專訪,並就樂橙作為大華由TO B到TO C轉換的切入點,如何實施“視頻+”戰略及打造視聯網生態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從視頻到育兒陪伴機器人

走進CEO梁磊的辦公室,桌上櫃子上整齊地擺放著樂橙的一系列產品,還有各種形態的機器人,如不是事先知曉,還以為誤闖了某個機器人收藏愛好者的秘密基地。

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只約莫一尺高的白白胖胖的玩偶型機器人,梁磊一進門便熱情地招呼它:“你好,小樂!”,小樂聞聲便把大圓臉轉向梁磊,並且奶聲奶氣地對梁磊說,“你好啊”!

小樂是樂橙旗下一款依托蒙臺梭利早教理念打造的人工智能育兒陪伴機器人,集人臉識別、智能跟蹤、聲紋識別、情感識別、智能語音和高清視頻采集等智能技術於一體。據梁磊介紹,中國4-2-1典型的家庭結構導致了嬰幼兒缺少玩伴,忙碌的工作讓父母無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當孩子不知不覺長大,才發現缺席了孩子的成長過程而遺憾不已。而樂橙則致力於將這款育兒陪伴機器人打造成孩子成長的好夥伴,家長育兒的好幫手。具體來講小樂可以在生活中陪孩子玩,寓教於樂,引導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家長有效的立規矩,還可以在孩子社交能力、高情商和認知能力等全方位素質提升。同時又能解放媽媽家務時間,小樂的陪伴更安心。其強大的聊天能力,能解放父母應對“話嘮”寶寶,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語言敏感期,問題的正確回答可加強孩子邏輯思維探索。職場爸媽上班時可以時刻關註孩子動態,專職小攝影師記錄成長的點滴,不讓父母缺席孩子成長的每一瞬間。小樂的雲端大腦有強大的早教課程體系,可以為孩子精細化配置課程,讓早教融於生活的每一天。

事實上,作為一家視頻科技公司,樂橙嘗試進入機器人領域,也是從視頻技術的角度出發。梁磊稱:“因為當我們把視頻技術用到家庭中,我們發現了視頻技術在家庭的多元應用,比如家庭安防,兒童老人以及寵物的看護,更可以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此我們決定把視頻應用做得更精,比如我們的育兒陪伴機器人“小樂”就是應用在幼兒陪伴、遠程看護這樣的一個具體場景。”而視頻的智能技術又能幫小樂在店面模式下自我銷售,從打廣告到自帶流量吸引再到成功地自我演示、自我推銷,將機器人智能發揮到極致。未來還將機器人產品延伸到小B市場,打造服務型機器人,甚至輕松接受客戶定制,滿足各場景需求。

從“視頻+”到視聯網生態

所謂的“視頻+”戰略是指以視頻科技為基礎,加上各類場景應用打造各類升級服務。梁磊稱,育兒陪伴機器人“小樂”只是“視頻+”的一個代表性體現。除了智能機器人,“視頻+”基於需求金字塔分為三層,底層視頻+安防服務為主,第二層為視頻+商業增值服務,最頂層做視頻+家庭增值服務,未來可能升級為老人小孩提供醫療看護服務。

同時,樂橙推出了以視頻技術為核心,視頻智能硬件、視頻雲、視頻技術“三位一體”的雲開放平臺,為視頻應用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和能力。樂橙研發項目負責人殷俊此前也在公開場合表示,所有大華、樂橙硬件攝像機均可接入樂橙雲,這意味著市場上千萬臺攝像機的直播能力都能通過樂橙雲平臺瞬間激活;而只要前後端設備接入樂橙雲平臺,合作夥伴就能打造各種互聯直播應用場景。

有了樂橙雲做基礎,大華樂橙從“視頻+”中引申出了終級大Boss視聯網生態。梁磊解釋道,視聯網是以視頻為主通道的物聯網,核心仍是物聯網,眾所周知物聯網目前70%~80%的流量都是視頻。大華作為一家專業的視頻科技公司,我們試圖把物聯網連接的神經網絡布局到各行各業,在應用場景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梁磊在餐會上表示,無論TO B還是TO C,最終目的都是讓客戶享受視頻科技之美,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從視頻安防到視頻服務再到視聯網生態,大華樂橙的視頻帝國正在形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68

創業公司要看懂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之大相徑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406/162425.shtml

創業公司要看懂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之大相徑庭
簡法幫 簡法幫

創業公司要看懂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之大相徑庭

金錢並非生而平等,創業公司不可混淆風險投資與債務融資

2017年3月,某一天晚上十點多鐘,簡法幫有用戶打熱線詢問到底通過借貸還是股權方式融資對自己更有利,筆者以簡單的兩句總結把她給“打發了”:

借貸不需要讓出公司股權或日常控制權,需要到期償還,利息能扣成本扣稅,但銀行等傳統貸方可能需要擔保;

股權融資則要稀釋原股東股權,但通常沒有償還時限壓力。

之後,筆者偶然看到沃爾瑪收購一家電商創業公司和阿里巴巴讓自己投資的一家公司關門的報道,以及知情人士透露事件背後的債務融資故事,筆者覺得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與創業者分析一下債務融資,尤其是回想起前邊那位用戶好像還在電話中提到:提供融資的一方可能不是銀行類金融機構這樣傳統的貸方。的確,筆者也了解到國內有些VC早已經開始小範圍嘗試以債權的方式進行風險投資,所以簡法幫準備了這篇文章為創業公司更加深度地分析債務融資這種方式。

一、沃爾瑪電商創業公司收購狂歡

2017年3月17日,沃爾瑪宣布,為了不斷發展其電子商務業務,這家零售巨頭已經收購了ModCloth的資產和業務,ModCloth是美國一家以複古風格著稱的流行服飾銷售網站,由青梅竹馬的科格夫婦於2002年在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讀書期間創辦,主要通過網站面向年輕女士出售流行服飾。

據稱,此項收購系沃爾瑪為充實旗下零售電商Jet.com做出的收購,算起來這已經是一年時間以來Jet電商公司購物車中的第四家創業公司了,Jet在去年以9千萬美元收購了網上家具賣家Hayneedle,之後沃爾瑪為了對抗亞馬遜以30億美元收購了昔日的“亞馬遜終結者”Jet公司。此後,沃爾瑪還購買了鞋類電商 ShoeBuy(7千萬美元)和戶外服裝零售商Moosejaw(5千多萬美元)。

這些被收購的創業公司網站基本上都在電商領域耕耘了至少15年,都面臨著當代互聯網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能保持增長並同時實現盈利目標。

ModCloth公司為了實現盈利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包括裁員、更換管理層(包括CTO, CEO和CFO)、開實體店等等,但是公司仍然無法解決持續增長和盈利的矛盾,據公開報道顯示,該公司已經完成七輪融資,從十位投資人處融資超過7800萬美元。

2

沃爾瑪沒有公布收購ModCloth的價格,但知情人士透露收購價格在5000萬美元到7500萬美元之間。這就意味著該公司的投資人可能無法全身而退,包括Norwest Venture Partners,FLOODGATE,First Round和Accel Partners等著名的投資人,而且其中Norwest和Accel也曾經是Jet的投資人,因為不僅收購金額沒能達到公司7800萬美元的融資規模,知情者稱部分收購款還需要在收購後用來留住關鍵員工。

二、原來是債務融資引火上身,令沃爾瑪有機可乘

到底什麽情況讓創始人將公司拱手讓給了沃爾瑪,讓投資人血本無歸,著名作家Dan Primack在3月20日的一篇博客中根據知情人士的披露簡單還原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2013年,ModCloth推進C輪融資,但是公司連續兩個季度的不佳表現影響了融資,於是公司接受了2000萬美元無擔保的風險債務(簡法幫註:舉債的時間和金額與前文Crunchbase的數據略有出入,根據網絡上公開信息暫無法核實);

ModCloth將債務當作增長期的股權融資款,而沒有意識到該款項可能變成定時炸彈;

當債務在2015年4月到期時,公司現有的投資人追加了投資,部分原因是要通過貸款展期將償還的皮球踢到兩年之後。當時的背景是公司連續四至五個季度盈利,並且剛剛引入一個新的CEO;

當公司損益表再次顯示虧損的時候,公司再次嘗試融資,但潛在的投資人將債務積壓作為不願意投資這個原本從“單位經濟學”角度看值得投資的項目的原因。現有投資人本來可以再次出手相助,但他們選擇不這麽做;

沃爾瑪方面聽說了這家公司債務融資即將到期的情況,趕緊沖過來抓住了機會。確切收購價格不詳,但在償還債務(並考慮到應收賬款)後剩下的款項已經無法讓各VC全身而退。

Primack還做了兩個簡短的總結:

對創業公司而言,債務(融資)本質上並沒有問題,尤其是用來補充而不是取代股權融資的情況下。但是,創業公司必須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現金都是生而平等的(簡法幫註:債權優先於股權,記得一個從事債務融資的專業人士曾直白地解釋說,借的錢還清之前,公司其實不屬於股東而屬於公司債權人);

ModCloth成立於匹茲堡,後來將其總部搬遷至舊金山。如果公司留在鋼鐵城,事情的結局真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公司的一些奇怪的零售文化似乎真的與不計一切地“增長再增長”的風氣有關。

著名VC和博客作家Fred Wilson在自己的博客上推薦粉絲閱讀Primack的文章的同時推薦了上述文章內容,並以自己的經歷作為印證,“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曾經多次經歷過過這樣的故事,我們如今在市場上再次看到這個故事重演。” 他認為Primack關於債務融資取代分析股權融資做的非常到位,並且補充說,“並不是說債務融資不能做,而是說做債務融資時應該謹慎,並且睜大你的眼睛。”

三、阿里巴巴被指為“APP搜索引擎”Quixey倒下的背後推手

如果說前邊的故事如果說還不夠過癮的話,Primack隨後在3月29日的一篇文章《Quixey倒下背後的故事》中,又披露了Quixey這家號稱“APP搜索引擎”的創業公司3月初倒閉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這家公司最終倒下竟然跟阿里巴巴及其從阿里巴巴拿到的債務融資息息相關。

Primack根據采訪整理的故事梗概如下:

2013年10月:公司在由阿里巴巴領投的C輪融資中以大約1.3億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資5000萬美元。現有投資者如Atlantic Bridge Capital和U.S. Venture Partners也參與跟投。幾個月後,Quixey與阿里巴巴簽署了一項獨立的1億美元的商業合同(根據與阿里巴巴合作夥伴的實施情況,合同金額可能會變得更大)。

2014年9月:阿里巴巴上市,成為技術領域創紀錄的IPO,其公司結構的變化意味著Quixey現在需要與不同的人合作(例如阿里巴巴的蔡崇信不再直接參與),而且每季度的路線圖很快就變成需求每周的工作成果作為補充(有時直接由阿里巴巴工程師們發送給Quixey工程師們 ,因為後者公司內部政治的各種各樣的“地盤意識”變得越來越明顯)。 Quixey發現這些變化具有破壞性,並且不相信阿里巴巴仍在履行雙方的變現交易。

2015年3月:Quixey在C-1輪融資中據說以5.4億美元的投前估值拿到6000萬美元融資。阿里巴巴又是領投方,將其在公司的總投資加碼到約8000萬美元。其他新股東包括高盛和軟銀。

2016年4月:Quixey創始人Tomer Kagen的CEO職位被經驗豐富(如LoopNet等系列公司的CEO)的Mark Lazar替換,但仍擔任公司董事。此時,Quixey對阿里巴巴的不滿似乎現在已經變成相互的不滿,特別是隨著公司持續燒錢,而技術開始落後於時間表。

2016年夏天:Quixey認為,阿里巴巴在商業合同中欠公司約3,700萬美元;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則不認為協議約定條款已經得到滿足。

雙方達成私下協議,阿里巴巴向Quixey支付了1000萬美元的現金,並同意為公司提供3000萬美元擔保貸款(其中擔保貸款此前有報告,但沒有具體提及阿里巴巴)。貸款條件包括:18個月的還款期限,2.2倍的清算優先,並在本質上賦予阿里巴巴對Quixey的未來股權融資的否決權。阿里巴巴也更換了委派董事代表,將阿里參謀長曾明替換成了一位名叫Peter Stern的美國投資官。

2016年11月:Mark Lazar的CEO職務被Quixey炒掉,並由Zed USA前CEO John Foster取代;該公司再次開始融資。

2017年2月:由Atlantic Bridge Capital牽頭的現有股東同意為公司新提供約100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該金額償還阿里巴巴貸款(11月到期)還不夠,但是Quixey希望能藉此拿到新的客戶大單(正在與聯想進行早期談判)或新的外部投資。公司內部還以為,延遲厲害的技術終於準備好大顯身手了。

新一輪融資的談判已經在幾個月前開始,但最終阿里巴巴不同意新的投資。不久之後,公司宣布裁員,Quixey聘請一家外部公司幫助找到尋找其知識產權的買家。

2017年3月:阿里巴巴在一份聲明中說:“令人遺憾的是,Quixey的發展沒有實現預期目標,董事會作出關閉公司的決定。”阿里巴巴拒絕進一步闡述,公司的其他投資者和員工也沒人願意正式接受采訪。

要點總結:

對於VC支持的創業公司來說,債務可能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遊戲,就像前文針對沃爾瑪收購的Modcloth所討論的那樣。只是因為債務融資的支票跟股權融資的支票一樣可以兌現,並不意味著現金是生而平等的,並且大金額的擔保債務可能使得引入新的外部股權投資者變得非常困難。

與戰略投資者建立商業夥伴關系可能感覺雙方實現了利益一致,但如果一家公司的價值達到2650億美元,而夥伴創業公司仍在尋求獨角獸稱號,那麽它們的利益就說不上一致。如果存在著固有的文化差異情形,不協調就會更加明顯,譬如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矽谷創業公司與一個紀律更加嚴明(最後期限神聖不可侵犯的)中國巨頭就是這樣的情形。(簡法幫曾經在2017年1月18日發布的《創業公司牽手行業巨頭,談判桌兩邊有何不同視角?(上)》和《創業公司牽手行業巨頭,談判桌兩邊有何不同視角?(下)》中分享過類似實例)

四、金錢並非生而平等,創業公司不可混淆風險投資與債務融資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債務融資的作用是為公司的股權融資做補充:提供資金幫助公司從一輪股權融資過渡到下一輪,給創業公司更多時間,讓公司管理層能夠有計劃地做好充分準備之後(譬如從業務模式、數據、業績等方面)再進入下一輪融資。

如果將債務融資作為融資“走投無路“之後的選擇,債務融資就可能是飲鴆止渴。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沒有償付能力又沒有準備好償付措施,債務索償就可能是釜底抽薪,成為創業公司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在實踐中,有些債務投資人比較激進,認為企業價值足以彌補其債務就敢放債。但事情可能會出乎意料,抵押品變現價值可能會低於當初合理的預測,且不提2008年次貸危機的案例,即便是拿到融資的創業公司(譬如2015年VC火熱的階段),很難說公司的高估值就名副其實,所以鋌而走險式的債務融資對雙方來說都是高風險。這種情況下,公司的VC股東也很被動,債務到期如果不追加投資,公司就面臨債務違約,公司就會“威脅死給你看“,但是VC也有忍耐限度,忍無可忍則可能會對管理層下手,甚至推動公司並購投入其他公司的懷抱,盡可能實現退出。

不可否認,融資市場上存在這種定時炸彈式的債務融資,而且一旦引爆,傷害性可能很強,但也不是說債務融資對創業者來說就是毒品,《財富》一篇文章中就這個問題總結的一段文字很好:

創業公司考慮債務融資的最佳時機是:(1)當公司成長的時候,但不夠快,不能得到一大堆新的股權投資者的興趣,(2)從“單位經濟學”角度看公司值得投資,但有估值上(股權)投融資雙方還有差距或管理層不想再遭受更多的股權稀釋,(3)當公司靠近盈利,股權融資需要承擔太高成本或需要花費太長時間才能實現時,(4)公司存續10年以上,股權投資者在舊基金的錢已經花完了。

最後,強調一下債務融資的條件和條款當中有太多的技術細節問題需要註意,公司管理層可能只關心金額、利率和期限,但沒有關註“標準條款”(譬如各種約定的違約情形)或“異常條款“(是否有約定實質構成了後續融資等重大事項的否決權),但那是專業律師要做的事情,創業公司需要做的是大膽多問為什麽,技術細節這里就不再展開了。

風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57

圓方集:客戶數據威力之大

1 : GS(14)@2017-06-23 01:35:02

阿里最近和順豐速遞吵架了,爭的是客戶數據的擁有權。人類歷史上,有些東西的出現改變了社會:火種、紙張、蒸汽機、石油等等,最新是數據。今天,數據是全世界最值錢的資源,《經濟學人》報道,到2025年,全球各種電子平台一年所搜集的訊息將會超越180 zetta bytes(zetta是加21個0)。提到客戶數據,很多人想到廣告,這其實過時了,在今天人工智能(AI)的世代,數據更大的功能是用來訓練機器,使它變得更聰明。過往「聰明」是代表用邏輯去解決問題,今天整個因果關係更加直接,電腦掌握海量的數據後,可以用過往的經驗將問題和答案結合起來,關鍵在於「配對」而不是「分析」,這是為甚麼電腦的預測能力近年突飛猛進。城市人花在手機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購買產品、搜尋資料、和朋友聊天。有沒有想到,我們其實是在賤賣我們的私人日記簿。想像一下這樣的一個新世界:你可以將你睡眠時的打鼾聲(醫療服務商包括藥廠感興趣),坐過甚麼交通工具(Uber和敵敵出行感興趣),食過甚麼食物(食評網站感興趣),眼球看過那些美女(名牌商感興趣)種種數據都斬件出賣,說不定是一很可觀的收入。作為消費者,我們至少應該知道電商究竟利用我們的數據賺了多少錢?


驚人收購除笨有精

數據是力量,亦牽動了很多互聯網公司驚人的收購。2014年的情人節,WhatsApp創始人Jan Korm晚餐時拿着一籃草莓造訪Facebook老闆朱克伯格的家,落實了總值193億(美元,下同)的歷史大收購,是私人企業收購史上最大金額。消息傳出後,投資界很多人質疑,甚至有WhatsApp用家也覺得明珠暗投,轉用其他短訊平台例如Line和Telegram。三年過後的今天,FB股價由當天的82元上升至執筆時的150元,升幅近一倍,而WhatsApp已經穩佔全球instant messaging首位,用戶超過10億。FB沒有參與WhatsApp日常運作。
FB收購WhatsApp,除看好生意前景,亦利用收購來消滅一個潛在競爭對手,當日成立5年的WhatsApp日均用戶是3.15億,是史上用戶增長最快速的公司,FB總用戶那陣不過是12億,將WhatsApp收歸麾下,是買了一個大安心。你能想像如果WhatsApp被Google收了,朱克伯格會是何等的寢食不安。2012年,FB用10億美金收購Instagram,Instagram當日僅是一家零收入擁有13名員工的公司,這項收購被視為是商管學上成功先發制人的案例。今天FB、Instagram和WhatsApp均獨立經營,大家可想像到他們共同擁有的用戶資訊是何等利害!



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9/200603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22

智取大市:習近平之大冒險

1 : GS(14)@2017-10-22 17:47:29

習近平喺十九大開幕會份政治報告,讀出「創新」41次,讀「小康」16次,呢兩個詞語的確係過去5年中國發展重點。乜創新都好,中央近5年多數採取放任態度,喺初期無規無矩之下,由得你去試新嘢,當出出哋事嘅時候,先定潛規則或負面清單去規範,最後成功快一步去創新,缺點係睇唔實就隨時失控。例如餘額寶,當初都係無秩序亂咁嚟做,到最後成為主流理財渠道,暫時睇係成功例子。中國呢種模式鼓勵創新,亂得嚟有其套路。「小康」又點?中國經歷近幾年樓市瘋癲,造就唔少農民地主變土豪,一線城市急促發展,令到普通市民收入力追國外發達城市嘅水平,至少中國一線城市嘅中產已經係真中產,大學畢業生嘅入職薪酬亦爬過台灣水平。亂咁印銀紙,部份國民富起來,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係原本不可能嘅經濟終極大任務,得咗就王朝千秋萬世,但同時形成龐大嘅金融泡沫有待收科,無論係成功避開定不幸引爆金融泡沫,保住「小康」係一大關鍵。習近平好似驚都未驚過咁款,通常頂尖領袖就係咁,就算個煲有幾大,就算未諗到解決方法,都自信滿滿去到最後能迎難而上。正如一個魔術師,玩到完晒啦!差唔多俾人除晒衫!都能夠喺頂帽度抽隻白兔出嚟!但我哋作為蟻民,到樓市唔對路時始終要走,皆因命得一條。晉佳
https://www.facebook.com/advanceguy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9/201871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