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監會副主席:集中力量為三大主糧作物保險

農業要發展不能只是“一個人在戰鬥”,在應對風險方面還需要協同證監會、保監會。

5日,第五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論壇在昆明召開,該論壇由農業部、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監會聯合主辦。

作為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該論壇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風險管理”為主題,探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如何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保險市場的作用,有效管理農業市場風險,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在論壇上,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稱,我國保險市場規模已居全球第3位,對全球保險市場增長的貢獻度達30%,居全球首位。2015年,全國保費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20%,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1718萬億元,發展速度創近年來新高。保險業總資產達12.4萬億元,同比增長21.4%。

他說,我國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不斷完善,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在保護農戶利益、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業務規模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農業保險市場。2015年,農業保險承保農作物14.5億畝,占全國播種面積的59%,三大主糧作物平均承保覆蓋率超過70%,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農業保險開辦區域已覆蓋全國所有省份,承保農作物品種達到189個,基本覆蓋農、林、牧、漁各個領域。已有26家保險公司參與農業保險,多數省份已有3家以上的保險公司,適度競爭的市場格局初步形成。

在功能作用方面,農業保險也日益成為現代農業風險管理的主要工具。2015年,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1.96萬億元,約占農業生產總值的32.3%,農業保險賠款支出260.1億元,約占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的9.6%,是國家農業災害救助資金的7倍。發達國家不保的地震、政府撲殺等責任均是我國農業保險承保責任。

特別是在重特大災害面前,農業保險發揮了突出的作用。陳文輝舉例稱,去年遼寧特大旱災,農業保險支付賠款15億元,地方政府基本未在撥付專門的救災資金。今年南方洪澇災害,農業保險支付賠款70億元。今年商品糧主產區黑龍江連續遭受旱災、澇災和霜凍,農業保險支付賠款超過40億元,成為農業保險史上最大的一筆賠款。

在改革創新方面,價格保險試點已擴展至31個省份,承保品種涵蓋生豬、蔬菜、主要糧食作物和地方特色農產品等4大類近50個品種。按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保監會、證監會、農業部聯合啟動“保險+期貨”試點,目前試點已拓展到12個省份,品種包括玉米、雞蛋、棉花、大豆、白糖等5個主要農產品,通過農業保險和農產品期貨的跨界結合,轉移分散農戶面臨的市場風險,防止“谷賤傷農”。同時,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探索開展“農業保險+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和保險資金支農融資”試點,充分發揮保險增信功能,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鏈,協助解決農村地區“貸款難、貸款貴”問題。

農業現代化是農業保險的前提,農業保險是農業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支撐。陳文輝稱,現階段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農業保險不能滿足廣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益增長的風險需求的矛盾。他認為,今後保險業要緊密圍繞保險為農業現代化服務這個核心,加大資金、資源、科技、人力投入,深入研究農業現代化的風險特點和風險需求,一縣一策、一品一策,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多樣化的、多層次的風險保障。

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陳文輝提到,保監會要集中力量做好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作物、主要農畜產品和森林保險工作,進一步擴大保險覆蓋面。穩步擴大價格保險、制種保險、漁業保險、農房保險覆蓋面,拓展地方特色險種、指數保險和“保險+期貨”試點。

此外,陳文輝還提到,要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完善工作聯系機制。前期,農業部、證監會、保監會之間的合作可謂無縫對接,效果很好,有良好的基礎。今後要進一步強化工作聯系機制,共同推動完善支持政策。2014年以來,美國農業保險補貼已成為第二大支農項目,約占整個支農支出的8%,我國約為3.69%。我們要充分運用WTO規則,積極推動農業補貼由直接補貼向間接補貼轉移,實現對農業農村農民更廣泛、更充足的保護;要加快農業補貼、涉農信貸、農業保險、農產品期貨等各類政策和金融工具的融合,創新各類金融保險產品,構建現代農村金融體系和農業風險管理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68

小米也能做面包、面條 華大力推小米重回主糧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以基因測序著稱的華大基因還種植小米,同時生產和銷售小米深加工系列產品。

1月10日,作為華大農業集團的子公司之一,華大小米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小米”)發布小米系列深加工產品,並和國內科研機構、銷售渠道簽約,進行小米產業戰略合作。

華大小米有更大的夢想,那就是鑄造小米生態圈,推動小米走向主糧的產業化之路,改變中國的糧食格局。從山東濟寧市市長位置上來到華大農業集團做董事長的梅永紅動情地說,“如果能圓夢,我此生無悔。”

華大為什麽做小米

谷子,去殼後稱為小米,發源於中國。小米曾是中國北方餐桌的主糧,但慢慢的退到五谷雜糧的位置。

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表示,1993年,我國小米種植面積是3000多萬畝,產量400多萬噸,但是隨著稻谷、小麥、玉米產量增加,小米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逐步下降,到了2008年,小米種植面積下降到1200多萬畝,產量到了120多萬噸,導致小米在中國糧食中的比重越來越少。

華大基因為何會致力於發展小米產業呢?梅永紅表示,中國農業面臨的壓力和困局,不亞於三十年前。

比如玉米、小麥、動物,水果,和生活相關的農產品都受到來自國外的挑戰。除了資源、環境條件和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業應該選擇什麽樣的發展模式和格局。但是恰恰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作出自身特色的道路。

梅永紅說,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四分之一,在大宗作物的選擇上,小米恰恰具備耐旱的特性,過去受困於小米產量和消費模式,但是今天有了更多技術手段、有更多要素進入這個領域,就能改變這種格局。所以,華大是基於中國國家糧食安全,基於小米本身的屬性和特性,做出了一個不同的選擇,一個在很長時間都不被看好的選擇。“但是走過六七年的路程後,感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道路是寬廣的。”梅永紅說。

華大基因於2009年起對小米基因組學研究,發現小米有很多優點。除了耐旱和耐鹽堿外,在營養價值方面,小米幹基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3.08% ,變幅為8.06-19.21%,高於其它禾谷類作物。在谷子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模式中,賴氨酸為第一限制氨基酸,蘇氨酸為第二限制氨基酸,其它人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和聯合國衛生組織(FAO/ WHO)模式,略低於雞蛋,其中亮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最為突出。

梅永紅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華大要做小米,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種子,小米之所以淪為五谷雜糧,很大問題就是產量問題。一畝地的小米產量是三四百斤,和玉米和小麥沒有可比性。華大基因建立分子育種平臺,收集樣本,大大提高小米的產量,如果能提高到跟玉米和小麥接近的水平,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梅永紅說,華大有信心在今年拿出全球最好的小米品種。

小米消費另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消費習慣。國人通常以大米和面粉為主糧。華大小米總經理袁國保介紹,為了讓小米重返餐桌,華大小米推出了一系列精深加工產品。比如,主食類的小米面條、小米面包,代餐類的小米五谷早餐粉,休閑零食類,如小米酥、小米曲奇、小米煎餅以及釀造類,小米黃酒、小米醋等。

同時,華大小米還要解決小米和小米稭稈的飼料化的問題。梅永紅表示,我們正在規劃能不能通過大規模種植,來降低種植成本,同時使得小米稭稈成為飼料,轉化為肉蛋奶進入中國人的食品體系。如果能找到更好的資源配置的形態,讓小米生產成本比玉米更低,那大規模種植就能轉化成飼料。當然,還需要很多科研來解決。

未來指向精準營養

袁國保介紹說,目前,華大在新疆、河南、山東等地大規模種植小米,同時也把目光瞄向澳洲、南北美等農業出口大國,通過與以上國家合作訂單農業,利用這些地區規模化優勢迅速降低小米成本,推動小米成為國家第一主糧 。

華大農業集團於2016年3月成立,旗下業務可謂無所不包,涵蓋動植物新品種培育、農業種植、畜牧養殖、水產品養殖、農產品深加工以及微生態研究與應用,依托華大基因的基因組研究及信息分析能力,引領基因組學在農業產業上的應用。

國家十三五食品發展的主題是人類健康,營養安全,以基因測序和大數據分析為支撐,華大農業的發展也將和國人的精準營養,精準健康直接相關。

除了小米系列產品外,華大農業還有更多動植物產品,比如,通過手工克隆技術培養的青山羊,華大水產養殖的食用魚和觀賞魚,華大循環經濟公司還從南美引進印加果,在老撾實現規模化種植,在華大可以買到印加果系列護膚品。而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產品們,都將逐漸走向規模化、市場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63

貿易戰或致美對華大豆出口收縮 主糧轉基因產業化尋找契機

當前正值北美大豆種植季,而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要不要種大豆,對200多萬美國農場主來說,的確是一個難題。因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大豆出口客戶,銷往中國的大豆超過總產量的六成。

同樣的,目前,中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屢創新高,2017年達到86.2%,而且進口的大豆絕大部分為來自美洲的轉基因大豆。那當前中國是否可以打破“只能進口轉基因大豆,卻不能種植轉基因大豆”的尷尬,推動國內轉基因玉米、大豆的產業化進程呢?

日前,在《食物進化》觀影暨轉基因科普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姜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科學層面來講,經過科學論證和評估,被批準的轉基因作物是安全的。當前最需要解決和應對的還是輿論的接受度難題。時值中美貿易摩擦之際,這將會為中國社會進一步認識和接受包括大豆在內的主糧轉基因產業化提供一個契機。

大豆買賣雙方博弈

4月初,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此舉著實讓美國農場主們一下子慌了陣腳。因為種植季已經來臨,美國從南到北正在準備播種計劃。而改種玉米又受制於中國每年玉米的配額而進口數量有限。根據中國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玉米進口關稅配額量為720萬噸,更何況玉米也位列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之列。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豆產量為1440萬噸,總需求量達到11079萬噸。這意味著,中國的大豆自給率僅有13%。

大豆在中國的糧食進口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呈現明顯的大豆主導型糧食進口特征。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累計9553萬噸,占全年糧食進口總量的73.1%。

此外,2017年,我國大豆前三大進口來源國分別為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其中,來自巴西和美國的大豆分別約占中國進口總量的53%和34%。

在國內的總需求中,大豆的消費可分為三類,其中榨油為主要用途。上述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大豆榨油消費9560萬噸,占總需求量的86.3%,其中國內大豆180萬噸,進口大豆9380萬噸。也就是說,來自國外的轉基因大豆在國內的榨油需求中占據支配地位,達到98.1%。其次,大豆還用於食用及工業消費,達到1445萬噸,此外,還有種用及損耗,達到54萬噸。

然而,從當前形勢看,中美雙方如果不能及時達成貿易妥協,貿易戰或將導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的大幅收縮。

大豆缺口填補路徑

面對剛性需求,該如何填補美國大豆收縮所帶來的供給缺口呢?

轉投南美是一條可選擇的路徑。不過,需要看到,巴西和阿根廷兩國的大豆產量在1.5億噸左右,去掉國內消費,出口大豆的80%都已經由中國進口,剩余的20%被歐盟、日本等進口。中國從這兩國取得進口的增長空間有限。而且,南北美洲大豆的收獲季不同,難以形成大幅替代。今年阿根廷又遭遇幹旱,大豆減產1500萬噸左右,勢必會減少對中國的出口量。這些必然使南美大豆價格水漲船高,推動大豆全產業鏈價的價格上漲。

當然,也可以找大豆替代品,如油菜籽、肉類產品和其它植物油,但短期內難以找到充足的世界供應。這是當前的生產與供應格局所決定的。如果美國大豆進口受阻,南美大豆產量必將提高,其中一部分是新開墾土地,但增幅有限,主要是環保的制約。

增加國內大豆的種植面積,提升國內大豆自給率,也是一條路徑。

目前盡管中國正大力推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推廣玉米與大豆輪作和“糧改飼”,但是以國產大豆1851.7公斤/公頃的單位面積產量來計算,要替代美國大豆,就需要2.66億畝耕地,如果全部替代進口,就需要7.6億畝耕地。但一直以來,大豆這種土地密集型的農產品進口,則被視為有效緩解國內耕地、勞動力和水資源緊張的局面。

國內當前正在通過補貼政策,引導大豆種植面積的增加,這可以緩解一部分的供給缺口。考慮到應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提高大豆單產,隨著合適時機的到來,中國批準轉基因大豆產業化種植的可能性也會大增。

業內認為,與其進口轉基因大豆,將這一部分市場拱手相讓,倒不如使用自主的轉基因技術。

與此同時,應對大豆缺口也應該考慮從節約糧食著手。據統計,全國農戶儲糧、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糧食每年達到3500萬噸以上。

主糧轉基因產業化的爭論

不論是從美國,還是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均為經過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批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由於中國的買家市場,沒有經過中國官方批準的轉基因大豆品種,美洲農場主斷然不會種植,因為根本無法出口到中國市場,即便運來也會被海關退運。

轉基因大豆有著顯著的優勢。比如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會減少黑土地翻耕,保護地力,而這也會大幅的減少勞動力的投入,為農民增加收入。種植抗蟲轉基因大豆,可以減少農藥使用,對食品安全也是利好。

對於發展轉基因,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農業經濟學會黃季焜稱,農業生產並不只是“增產”的問題,還要考慮農民的收入提高、健康和環保問題。

針對“國產轉基因大豆產業化的機會已經不大”的觀點,姜韜認為,對於科學家來說,更關註政策本身對自主科技成果的支持。最重要的還是,中國是否能盡早邁出轉基因主要農作物的產業化步伐。至於國產轉基因大豆被批準種植以後,到底具不具備市場競爭力,能不能幫助中國挽回一部分市場份額,這是來自經濟效益層面的考慮,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對於轉基因抗蟲玉米和水稻的競爭力,國內科學家還是充滿信心的。

其實,在頂層設計上,國家已經為了主糧轉基因的產業化采取了切實的行動。

比如,“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稱,“十三五”期間要加強作物抗蟲、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術研究,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等。

2017年10月,隨著國務院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修訂,規範了轉基因農作物的審批流程,為未來轉基因商業化推廣奠定了基石。

面對輿論接受的難題,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2018年將繼續加大轉基因科普宣傳力度,組建科普聯盟,舉辦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各種媒介和渠道傳播科學知識,回應公眾的關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67

【養兔謬誤】兔兔食大便係咪有病?主糧唔係紅蘿蔔呀!

1 : GS(14)@2017-04-15 23:29:16

正確抱兔姿態:一手托起胸腔,食指和中指夾着一手臂,手指公放在另一邊腋下,另一隻手托起臀部,再將兔仔靠向心口。



考考你:兔仔係食乜嘅呢?腦入面係咪即刻彈條紅蘿蔔出嚟?錯喇錯喇,等香港兔友協會幹事董芳宜(Yvonne)一一解答,養兔仔的五大謬誤啦!


兔仔是草食性動物,糧食比例應是七成提摩西牧草、兩成新鮮蔬菜加一成兔糧。紅蘿蔔、蘋果、士多啤梨等高糖份水果可免則免。

謬誤一:兔仔餐餐紅蘿蔔?

兔仔主要糧食不應是紅蘿蔔。牠是草食性動物,糧食比例應是7:2:1──七成是提摩西牧草;兩成是新鮮蔬菜,例如唐生菜、油墨菜、白菜、菜心;一成是兔糧,以補充牠的微量元素。紅蘿蔔、蘋果、士多啤梨等水果糖份甚高,對兔仔身體無益,Yvonne說:「兔仔消化系統生長時冇打算接收高糖份,食咗可能胃脹、腸停,會唔舒服。」故一星期的紅蘿蔔份量只能是手指尾節的一半,不可食太多。


謬誤二:食便便係咪有病?

兔仔食大便實屬正常,因牠們腸道天生較短,有時吃下營養豐富的食物,經腸道消化後,發覺還有營養未吸收,盲腸會產生營養便,排泄時腦部會傳遞訊息,通知兔仔在肛門接下營養便再進食,將營養再消化。



要和兔仔互動,不妨撫摸牠的頭部,別隨意打扯身體其他部位。

謬誤三:兔仔溫馴又無害?

咪睇佢眼仔碌碌咁無害,其實兔仔真的會咬人。「甚至會咬到流血要縫針。」Yvonne說,家長決定養兔前要有心理準備,教小朋友不可亂搞兔仔,因兔仔不會說話,表達不滿的方法就只有踏地或咬人。「好多小朋友見到動物會尖叫,或好好奇,主動摸佢身體各個部份,扯佢耳仔或者手,佢自然會抗拒咬人。」家長最緊要教小朋友別當兔仔做公仔,不可隨意搓圓㩒扁,要尊重兔仔,例如想撫摸牠前要通知牠,「話佢聽我要同你有互動」,因兔仔是地盤性動物,對突如其來的入侵很敏感。


謬誤四:兔仔要沖涼?

兔仔其實不需沖涼,皆因牠們天生細膽又怕水。另外,市面上賣的沖涼粉其實亦非必要,因沖涼粉是化學物質,「但兔毛密,點梳都梳唔晒,佢又好鍾意舔毛,食晒化學物。」其實主人只需每日幫兔仔梳走死毛,再靠兔仔自行舔毛清潔便可。



輕揉兔耳可讓兔仔感覺舒服。

謬誤五:抱兔梗係抽耳仔?

仍有不少老人家以為要抱起兔仔,抽起兔耳便可,但Yvoone說這其實是獵人做法,「準備殺佢先會咁做。」兔耳內有神經和血管,抽起耳朵可能會扯傷部份神經和血管,所以絕對要避免。要正確抱起兔仔,要一手托起胸腔,用食指和中指夾着一手臂,手指公放在另一邊腋下;另一隻手托起臀部,再將兔仔靠向心口,讓牠感受人的心跳,牠便會很鎮定。
facebook:兔協 HKRS記者:封愷瑜攝影:梁志永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5/199905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6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