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運營商的管道化生存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50201.html

一則對蘋果應用商店的收入構成分析說,除去開發者獲得的七成外,蘋果自身拿到的是13%,信用卡公司則獲取 16%,剩下的1%歸屬數據存儲和傳輸服務商。換句話說,在用戶下載一個收費應用中,提供網絡支持的(也是必需的),只有微不足道的收益。這就是徹頭徹腦 的一個管道化的體現。

移動互聯網物理管道的建設者非運營商莫屬,但令運營商最鬱悶的是,它辛辛苦苦花了極大的代價所建立起來的網絡,卻是它過往業務的殺手。以短信這項基 礎業務為例,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發佈的數據表明:2004年第二季度的短信量僅為250億條,但是五年之後,短信量竟達到8230億條,增 長極其驚人。到了2010年下半年,美國手機用戶的短信收發量雖然尚有1萬億之巨,但僅比上半年增長8.7%。這是短信極速發展的十年間最小的增幅。

短信是運營商利潤豐厚的一項業務,瑞士聯合銀行的研究表明:顧客同樣是花費1美元,無線數據和語音服務產生的利潤只有35%,而短信產生的利潤至少 達到80%。但類似kik、whatsapp之類的智能手機應用的出現,人們除了給運營商繳納一筆流量費之外,就是在免費使用短信功能了。來自荷蘭的消息 說,荷蘭某運營商的android手機用戶,去年8月還沒有一個人使用whatsapp,但到了今年4月,則有85%的用戶在使用這項服務。

另外一個利潤點——通話,也在受到後來者的衝擊。iPhone機上的viber,正在讓用戶免費打電話(無論是本地的,還是長途的,抑或國際的)。 自去年12月發佈以來,短短5個月就拿下了1000萬用戶。目前這項應用已經蔓延到android平台上。這個應用最讓運營商感到頭疼的地方在於,它直接 向通訊錄下手。使用者無需新註冊賬號,就可以直接使用。並且,可以直接調用用戶過往手機通訊錄的聯繫人列表。 

回到文頭的那個例子。在以智能手機及其應用為主導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看到的是,諸個渠道的份量之比:應用商店本身、支付渠道是網絡傳輸渠道的十倍以上。這對於中國本土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

中國運營商的對策是:在承認傳統基礎服務受到衝擊的前提下,努力向前兩個渠道發展。

中移動搞了一個MM(mobilemarket)應用商店,中電信有天翼空間商城,中聯通同樣也有一個類似的。按照DCCI的說法,中移動MM是中 國開發者使用過的商店比率最高的,達到38%,居蘋果的appstore和谷歌的androidmarket之上。但這只是DCCI的一個調研,我個人相 當懷疑,應用開發者究竟在中移動MM上有多大的黏著。從公開消息來看,中移動MM上並沒有誕生出多麼火爆的應用。

運營商也在搞移動支付,但並沒有太大的發展。中移動MM上的收費渠道是短信。用戶下載一個收費應用後會得到一個短信通知,確認後從話費中扣除。這個 手段是很有些中國特色的。因為中國移動互聯網至今主體用戶略顯低端(因為他們除了手機再無上網設備),讓他們掏出一張信用卡來支付委實要求太高了。

但中移動最近一連串的高層地震告訴我們,它的內部決策機制還是有問題的。中國的電信服務商整體上而言,一不缺錢二不缺人三不缺用戶,但他們缺的是思 維,或者說,公司基因。他們喜歡自己跳出來做應用——這對搞應用商店其實是一個打擊。而在我看來,管道化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的關鍵是,你做什麼管 道。做好一個賣場,難道不是相當賺錢的管道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