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成為投資高手 林一鳴

http://hk.myblog.yahoo.com/lam_dr/article?mid=49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05

中環在線:張一鳴開檔炒股 李華華

2011-8-15  AD




 

星級分析員張一鳴(Derek,圖)自從唔撈DBS唯高達之後,華華每次見到Derek都會問佢,究竟轉去邊。直至最近終於有頭緒,原來佢又由sell-side轉返做buy-side。

話說,朋友前兩日叫華華上證監會個網,用Derek個名搜尋吓,就會有發現。果然有料到,Derek成為咗一家叫Aegis Capital Limited嘅主事人,上個月11日生效。有憑有證,華華打電話畀Derek,直接問佢打算點樣大展舉腳。

Derek 話籌組緊個基金,準備隨時出擊。佢好謙話呢個時勢,唔知可唔可以成功raise到心目中嘅fund size,但已經部署咗入市策略,唔會學似有啲fund,話就話係對冲基金,但就唔做對冲,走去炒細價股。Derek話,自己會買大藍籌,會long亦會 short,完全冇bias。

Derek係典型港產叻仔,打得砌得,最重要係有guts,又等華華拭目以待睇佢點表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23

徐一鳴、百萬包租公、上海版劉媽媽勇度寒冬不敗心法 不畏打房 台客靠店面、老洋房穩賺

2012-1-9  TWM

近十年,台灣人前仆後繼赴上海投資房地產,初估有二十餘萬人在當地置產,其中,二○○五年之前進場者,基本 上都賺到了「三差」:匯差、利差與房差。
如今上海面臨嚴厲政策打房衝擊,現在是適合前進上海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嗎? 撰文•梁任瑋 乍見台商張英宗,一身黑色防風外套,搭配牛仔褲與休閒鞋,這位低調的中年男子,在上海一口氣租下五十間以
上精華地段店面當二房東,地點遍布徐匯區、浦東新區、虹橋開發區,一條街年租金收入一百萬人民幣,堪稱上海最大台籍店面投資客。

房市急凍,台灣人成為房市限購令下的首要目標之一,台灣投資客「窮則變、變則通」,轉向店面二房東及超高 檔老洋房,靜待這波房市風暴過境。

在上海自創女裝服飾品牌「to. U」的張英宗,近幾年服裝公司業績上軌道,他已將投資重心轉向房地產業,「原 來只是為了自用,後來乾脆整條街包租下來,其餘店面轉租給其他房客,因緣際會當起二房東。」場景回到一九九 三年,剛從美國到上海的張英宗,開車在上海大街小巷逛,發現到處都是捷運工程吊桿,「數都數不完,至少兩百 座以上。」讓他想起到日本出差時,都搭地鐵前往目的地,與客戶約在地鐵站口見面。因此,當時他就相信,未來 上海房地產絕對是跟著地鐵發展。

百萬二房東 沿地鐵布局包下整排店面

「我只挑離地鐵站出口三分鐘、距離五百米的店面,不用花腦筋嘛!」張英宗專挑一點都不起眼,甚至閒置許久 的店面,但他堅持沿著地鐵布局,並先將服飾店開在裡面帶動人氣,再陸續對外招商。

因港澳台個人不能買上海店面,上海所有商鋪全部掌握在官方、國營企業手中,店面租金飛漲,一般人吃不到這 塊肥肉。五年前,張英宗看準連鎖業在上海店面需求擴大,租金還有上漲空間,開始切入向房東包租再轉租的二房 東生意。為了創造規模經濟,他包下整排店面,一拿就是十至二十個單位。因為有些商圈尚未發展成熟,也增加他 談判空間,要求房東跟他簽十年租約,藉此壓低租金,也增加獲利空間。

一開始,為了找到店面的房東,張英宗耗盡心思查資料、找管道,他甚至為了建立政商人脈,還投資數十萬人民 幣念上海交通大學「私募證券投資總裁研修班」,同學裡有大陸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甚至還有證交所主管,讓他可以掌握第一手的投資風向。

今年六十一歲的張英宗,用三十年來在商場累積的零售業經驗投射到房地產投資,他認為,沒有商圈當腹地延伸 的店面不會成功。例如地鐵倒數第二站,往往比末端站佳;地鐵站最好是兩線交會以上,要不繁榮也難。例如幾年 前他就鎖定新庄、九亭等新重劃區地鐵站附近店面,如今租金都起漲一倍。

「我看得到商圈的前景發展,包租時間一定十年以上、店面數量一定要多,後面利潤才會大。」張英宗坦言,包 租店面的前三年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好做,要花時間養店面。他以閔行區吳寶路華一銀行分行隔壁整排店面為例,三 年前還是一片工廠,如今已全部拆除改建為住宅與店面。他包租下來後,目前租給餐廳、腳底按摩店與專賣台灣雜 貨的商鋪。隨著上海地鐵九號線通車後,他相信人潮會逐漸增加。

除了店面、商業不動產是台灣投資客的避風港外,也有台灣投資客早早轉入稀有的老洋房。有「上海版劉媽媽」 稱號的鄒媽媽,就是專買有土地所有權的私有老花園洋房,再出租給高級法國料理餐廳,十年來賺足租金與土地增 值財的台灣人。

上海版劉媽媽 集資億元專買老花園洋房 二○○三年,鄒媽媽趁上海市政府尚未禁止外籍人士購買前,集資上億新台幣,收購上海租界區的老花園洋房。目前旗下有六戶,地點都在市中心熱鬧商業區,每平米市價約十八萬至二十萬人民幣以上(每坪約二七○萬新台幣),不輸浦東黃浦江畔頂級豪宅。

一九八九年就到中國設家電工廠的鄒媽媽,經歷過九○年代中國內、外銷房尚未併軌的洗禮,住家與店面她全都「玩過」,而啟發她買老花園洋房的關鍵在二○○三年。有天晚上她坐在車上沿著延安高架橋走,從兩側一路看下去,住宅大樓是越蓋越多,但點燈率卻非常低,只有三分之一戶的室內電燈是亮的,讓她當下決定把手頭所有住家 拋售一空,把資金轉進老花園洋房。

鄒媽媽說,上海的房價還是會漲,但漲幅一定比不上早年,而且接手人會越來越少,尤其上海的房子多數都只有 七十年使用權,但只有老花園洋房沒有房屋使用年限,更顯奇貨可居。

在當年投資客瘋炒老花園洋房的年代,鄒媽媽也意識到,租金要衝得高,一定要租給餐飲業。於是她只買可經營 商業活動、已申請「居改非」(從住宅區改為商業區)的老花園洋房,且專挑可用明火快炒的「大餐飲」使用類別。

「老花園洋房就像是古董,房屋雖然會老,但土地不會壞掉,放越久越值錢,沒有辦法用價錢估算。」目前上海 老花園洋房市場行情一戶至少一億人民幣起跳。因為上海市政府對老花園洋房的管理與法令非常嚴格,鄒媽媽也用 收藏藝術品的方法維護這些房子,「要維修絕對不能動到房屋結構,更不能拆除重建,否則房屋就會被沒收。」購 買這些老花園洋房完全沒有貸款的鄒媽媽,每月收到的租金都是實際進入口袋的現金,她再用這些租金在上海租豪 宅,也讓接近退休的她,開始收成縱橫上海房市二十年來的果實。

犀利廣告人 不貸款、新裝潢鎖定外籍人士同樣鍾情老花園洋房的還有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早在○二年就在上海置產,他認為這一年多來中國大陸宏觀調控政策打壓,「如果說中國房市生病,那上海只算感冒了。」他說,感冒讓人不好過,但「來得急、去得快」,只要客觀環境改變,上海房市很快就可復原。

這位見解犀利的廣告人認為,目前上海房市跟台北市精華地區十分類似,都是「量縮價不跌」,中國政府已經用 盡狠招,在上海卻也只能阻止房價飆漲,並不能讓房價大跌,反而限購政策使房租大漲,平均一年收個八%、一○%投報率很正常,因此打房效果並不顯著。

近期銀行資金已開始鬆綁,徐一鳴表示,一旦年底中共政權平穩交接、政策鬆綁,上海房市將率先重振雄風,「 絕對是一尾活龍!」「在上海買房子,別想買在最低點了,買到相對低點就行。」徐一鳴是典型長線型投資人,買 房子只進不出。近十年來,投資標的包括住宅大廈、別墅、老洋房,目前全部出租。最近一次進場,是○九年金融 海嘯後買在號稱「小台北」的古北新區,「虹橋機場全面翻新,附近身價當然不一樣。」他說。

他認為,上海具備所有國際都會的基本條件,外來人口激增、市區土地稀有、租賃需求強勁等,都使上海房價易 漲難跌。加上中國通膨陰影始終揮之不去、股市又持續不振,都讓上海人備感「守土有責」,房價在這波嚴打下才 能屹立不搖。

徐一鳴投資方法簡單,卻不易學,第一他不貸款,完全規避信用擴張風險;其次專挑外籍人士聚集地段的房子
,再以他過人的美學眼光把房子裝潢好,這一來,不但出租容易,租金也比較高。因為房子買在相對低點,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十年下來,他成本幾乎完全回收,「打房」再嚴也處之泰然,開開心心做他喜歡的廣告。

目前定居在上海的台資企業華敏置業人資總經理程寶慧,是典型的自住客,因為她已在上海結婚生子。○四年就 買在生活環境與台北天母很類似的古北新區黃金城道旁,加上距離虹橋機場近,也縮短回台灣舟車往返時間,每平 米一萬七千多人民幣(每坪約二十五萬新台幣),如今已增值兩倍以上。

看著不到兩歲的兒子快樂地在寬闊的中庭玩耍,她認為,到上海購屋前要想清楚目的,是要自住還是收租,而且 一定要親自做功課,了解區域環境,才能戰勝中國房市隨政策起伏產生的風險。

張英宗 出生:1950年 現職:上海富邦服飾公司總經理 經歷:服飾業、零售業
學歷:上海交通大學私募證券投資總裁研修班鎖定產品:地鐵站附近店面 程寶慧
出生:1970年

現職:華敏置業人力資源總經理學歷:上海交通大學EMBA 經歷:104人力銀行事業處總經理、陽光衛視董事長特 助

鎖定產品:住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05

《創業家》獨家對話張一鳴:我不care騰訊、搜狐等新聞門戶客戶端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3
《創業家》:你說到把產品做好,用戶量到達一定數量以後,自然會出現合適的商業模式。如果當年酷訊做好了,可能出現的贏利模式是什麼?

張一鳴:酷訊當時是什麼方向都不明。怎麼賺錢,大的方向,要成為什麼樣的公司都不明確(做通用搜索還是垂直搜索等)。我走的時候,酷訊裡賣品牌廣告的、賣競價排名(類似百度)的、(廣告)按成交(量)收費的都有。

如果按現在來看的話,我覺得按效果付費是沒問題的。但是產品上,我覺得應該先得把產品模式做好,(當時的酷訊)還沒有到收入模式的階段。我認為不應該太著急在收入模式上花太多的精力,應該(花更多精力在)為用戶提供更多價值的產品上。當時的期望還是太高,產品本身的模式找的不太好。

《創業家》:海內網當時沒做起來,除了開心網的崛起,是否是因為這種形式過時了?

張一鳴:我覺得任何東西也都會過時,QQ也過時,谷歌也有可能過時。過時沒關係,關鍵在於你這個企業能不能讓你產品與時俱進,讓它儘可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個產品即使過時,能不能在這個企業持續產出好的產品,所謂的過時並不是完全沒需求,是說它可能會佔的比重下降。

我覺得不要指望一個產品一成不變,其實臉譜(Facebook)也是(通過)產品不斷演化(才保持用戶數量),它後來收購Instagram、收購WhatsApp,也是為了讓它保持不過時。

我覺得開心網和海內這種產品,並不是沒有機會在中國興起。包括現在人人網,大家都覺得不行,它是有替代關係的。你做了差一點,QQ做得好一點,微博做得好一點,你自然就下降了,(其它產品)替代了你的需求。

《創業家》:你覺得今日頭條模式會不會被一種新的可能更好一些的模式替代?


張一鳴:我覺得這個挺持久,像搜索一樣成為一個,越是基礎需求越持久,越是說越是普遍的,人本身就有的基礎需求,我覺得推薦信息就是一個,我覺得會是挺持久的。

《創業家》:飯否當年可能的贏利模式是什麼?

張一鳴:我覺得是精準的信息廣告。當時飯否沒什麼收入,產品還是很早期。

《創業家》:九九房當時的贏利模式是什麼?

張一鳴:有一些網站我們給它帶流量,也有中介公司(包括其官網)付費。當時APP上沒做過收入,只在網頁上做收入。
當時九九房還是賠錢的。一個很大問題是,房產是個低頻應用,你要不斷地吸引用戶,(用戶)用了1、2個月就不用了。(房產類應用)行業需要靠利潤差,你去買用戶或吸引用戶過來,在他的生命週期內——比如你成本是10塊錢,你要盡快賺到30塊錢——商業變現很重要,更像一個流量生意。

《創業家》:為什麼今日頭條不做圖書類的垂直平台?

張一鳴:需求度不高。第一長內容不這麼依賴,一個月看不了幾篇小說,你不需要推薦的機會,我獲取你興趣愛好的頻率就太低了。第二,(例如玄幻小說)看的過程中沉浸到裡面去了,對現實生活沒有影響,推薦比較難。就是看玄幻小說的人跟不看玄幻小說的人,從他的工作職業來說不會有特別的(區別),這是他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跟泛資訊的推薦是差得很遠,就覺得忍住了不要做長內容。

《創業家》:你覺得短內容更有生命力?

張一鳴:我覺得越短越有生命力。越短越快流傳,信息越快流動,信息最短,性價比越好,對社會意義也很大。經常有人抱怨說現在人都不讀書了,(想)做一款很好的讀書軟件,為什麼一定要做讀書軟件,為什麼一定要用書?以前07、08年會看(書),註:張一鳴在微軟期間,由於工作量輕,那半年內看了很多書。除了技術方面,他比較推崇的有《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活法》(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少有人走的路》,《A SENSE OF URGENCY》(緊迫感),《THE FIVE DISFUNCTIONS OF A TEAM》(團隊協作的五個障礙),《基業長青》等。現在不用看了,現在我看小米,每週都看一篇小米最新的報導,雷軍的文章,我看了三十篇之後,五十篇之後不比一本書更好嗎?碎片化,書的內容大部分被碎片化(內容)所替代,不一定需要書了。

《創業家》:你指的是從書裡獲取信息?

張一鳴:對,我說的書並不是說書已經滅絕,數學書要要的……其實數學書也不定,其實我經常遇到問題我都上維基百科,當然不是說所有的書都不要,很大部分原先從書上獲取100個信息,現在可能是30,70可能被短內容替代,很正常。有的創業者可能自己喜歡讀書,或者說喜歡當年在圖書館的感覺,就是老想讀這個書。現在看書我也專門調研過書,看書主要看的只有兩類,創業和美女總裁只有這兩類書,其他的書沒有人看,包括經管類的書都是沒有人看,很小眾。我覺得這不是一定要糾正過來的,比如說經管類的書,(裡邊的)很多東西通過很好的文章替代了。

比如我最近看開放課程視頻(如耶魯公開課)有的課程對我來說不比書差,很清楚,為什麼要以書的形態出現呢?很多創業者,其實我以前看書挺多的,我是閱讀的忠實用戶,我覺得很多創業者看書是他自己想要的,後來看一下數據來看並不是市場所需要的。
包括深度閱讀,很多情況下普通民眾他以前看報紙,聽收音機,短消息,有的人光讀報紙也能知識面廣。我就見到過年紀大的人,他也就看各種報紙,做簡報,把碎片的整理起來,也是知識豐富。通過對報紙的觀察,也能對政治經濟有瞭解,我覺得不一定要書。

《創業家》:投資人目前對內容生產社區化很關注,你怎麼看?

張一鳴:沒有特別看中,一定程度上(社區化賺錢)算一個謬論。中國真正賺錢的公司,社區並不多,百度不是,360不是,我覺得小米也不算是,它僅僅是有些粉絲,那3M(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之類的公司也有很多粉絲,社區一般來說是論壇啊,天涯、西祠胡同、知乎等。

所以現在很多人想這個東西怎麼往社區靠,我聽到時候就覺得,他就是個工具,就是個社區。你想,天涯不賺錢,微博不夠賺錢,各種論壇,西祠胡同也不是很賺錢,只有sns的騰訊和facebook是,蘋果也不是。為什麼大家總想靠社區呢?

天涯、西祠、十九樓、開心這些還不夠好嗎?小米社區是一個客服論壇,沒有這個社區他們也一樣,不是一個概念。我就很奇怪,為什麼投資人總想往社區靠,360不是社區,搜索工具不是社區,京東也不是,都是基礎服務做得好就好了。

其實你基礎工具做的很好,就足夠了,比如說美圖秀秀它也不是社區啊。鐵血是社區裡變現還不錯的,從過去五年到十年的經驗表明,有很多論壇誕生,並不是一個主流,而且並沒有持久不衰,反而搜索和安全持久不衰。迅雷、優酷也搞過社區,雷友什麼的,(社區本身)也不是很重要。他們都試圖做好社區,好像是為了用社區來填補不安全感。沒有多少社區賺錢的,大大小小都沒有例子。

以前酷訊也搞過一個東西叫酷蛙,但見到什麼產品因為社區化帶來特別大價值的。

《創業家》:感覺你身上有點喬布斯的氣質。

張一鳴:還好我沒他那麼感性。

《創業家》:做事方式上吧。

張一鳴:我是比較理性的,我在公司富有激情的演講一般不做的,我們公司比較坦誠,直接跟董事溝通,包括招聘的時候公司的狀況很清楚告訴對方,公司的現狀、估值、股票情況。

我自己把喬布斯英文版中文版各看了一遍。(《喬布斯傳》的)前半段有一個毛病,就是他不管(管理)這個東西,想到什麼產品好就要什麼,公司內部怨聲載道。後面他回到公司申請了一批期權,他跟董事會吵的第一架就是為了從公司要期權,這是他的管理手段,他要穩定人心,做法就不一樣。我想他中間有思考,不一定自己說了。

我覺得從酷訊當時帶來的困惱,也挺多重擔,然後也有很多包括員工的抱怨,如何對待招聘的這個速度,轉正、離職,一直到現在的觀察思考我覺得是挺有幫助的。我覺得基本上沒有犯什麼大的錯誤,好多創業公司在核心團隊之間鬧翻,出走,或者進不來好的人,封閉,我們都還好。

《創業家》:騰訊和搜狐等新聞門戶客戶端最近也陸續推出了「千人千面」根據用戶偏好的新聞推薦功能,這會對今日頭條有什麼影響或威脅嗎?

張一鳴:我知道他們有一些(這方面的)嘗試,我覺得正常,也不是太care,對於我們(來說)按自己設想快速前進最重要,不回顧,不旁顧。

另外,有推薦功能的門戶客戶端和今日頭條的想法還是差別巨大。在是否生產內容,是否有人(編輯)的傾向,是否有平台的想法上,均有巨大區別。

騰訊這麼大(的公司)隨便一小功能(上線),我們不能草木皆兵啊。

我覺得做好(內容推薦)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還是更關注自己更快做好。對他們也一樣,我們要做的更深更好,更難追上。
威脅對不同人定義不一樣。我從創業以來始終都有危機感,他們的動作並不會增加多少(危機感),並無因這些波動。

《創業家》:在你們這個領域裡,就中國人而言,有你特佩服的技術高手或天才嗎?

張一鳴:沒有,現在沒有。

《創業家》:國外呢?

張一鳴:谷歌做的很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58

技術宅張一鳴的另一面:追女朋友與招人才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4
「字節跳動」研發總監梁汝波,是張一鳴大學時的室友,在九九房創立之前,就曾被張拉來一同商量創業。對張一鳴大學時追女朋友,梁印象深刻。

張一鳴一個女同鄉的電腦壞了,他跑去修,回來就興奮:哇,她們宿舍一個女孩子不錯!接著張就總去修電腦,跟那個「不錯的女孩子」在BBS上聊,然後約出來玩,然後表白,被拒絕。

張一鳴沒有表現出一點兒氣餒,照樣約出來玩。在北戴河,玩到身上只剩最後幾個硬幣時,張對女孩子說,我們把它花光。他們就拿著這幾個硬幣去了一趟網吧,回來時牽著手。

這個女孩子是張一鳴現在的妻子。

梁汝波總結,張一鳴一是認人准,二是「死皮賴臉」。

在為公司招人時,張保持了梁說的這些特性。

「字節跳動」的前100名員工全部是張一鳴親自面試的。現在公司發展速度加快,他只能面試70%左右,但每個offer都是他親自確認後發出的。


他對《創業家》&i黑馬說:「我們招人的標準比較高,可能除了小米之外,業界的創業公司中,很少有我們這個標準的。」


梁汝波說,每次團隊裡招到優秀的人才時,他都覺得難得。「但他(張一鳴)總是會說,能找到更優秀的,並且能正確地評估,給出合理的offer。」


張一鳴說,他招聘的辦法就是留心和誠意。大學時,他在一個技術社團當主席,組織了一個寫代碼比賽。比賽的冠軍,現在是「字節跳動」的一名主力工程師。

「他是化學系的,」張一鳴說,「但比計算機系的寫程序還快。他在研究生時我就把他挖去酷訊當實習生(後來一直留在酷訊,張一鳴從酷訊離職時承諾不挖酷訊的人。酷訊於2009年被TripAdvisor收購),這個公司成立不到兩個月就邀請他來了。」

一旦見到認為不錯的人才,即使當時沒招到,張一鳴也會想辦法知道對方目前的狀況。「對優秀的人,兩三年保持跟蹤。比如我們現在做基礎架構的同事,之前在一些業務上有往來,當時他對加入我們興趣不大。後來每隔半年都會去找他一次,他在一年半之後加入。」

張一鳴也曾連續幾週去見同一個人,在對方小區門口。他給HR的原則是,只要遇到不錯的人,時間地點都OK。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70、80%的人都能請來。「首先你要讓他知道,他能在你這邊發揮更大的價值,更重要的是,你有信念建設一家有優秀團隊的健康的公司,希望他參與進來。我覺得這個比較吸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59

專訪今日頭條張一鳴:推薦引擎沒有讓信息變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9/147830.html

2014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在浙江烏鎮召開。騰訊科技在現場專訪了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張一鳴在采訪中分享了今日頭條上線兩年多來取得的成績,目前累計安裝用戶達到1.8億,有近2000萬名日活躍用戶和1800萬月活躍用戶。
\關於外界對今日頭條推薦引擎讓人們“信息渠道變窄”的擔憂,張一鳴表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人們對推薦引擎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在他看來,推薦引擎其實平衡了三樣東西:用戶的興趣、公共話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放化”話題。張一鳴說,所謂放化,是一種共性,是有共性的人之間傳遞的話。社交是放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張一鳴表示,在采用推薦引擎之後,他們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我們看到多樣性提高之後,用戶的時長、用戶的留存都會有很好的進展”。

張一鳴還提到,今日頭條已經與5000多家媒體達成合作,幫助媒體變現,同時增加內容經營和廣告經營。在問及如何幫助傳統媒體變現時,張一鳴回答說,今日頭條通過網絡廣告聯盟的方式與部分媒體進行了合作,媒體也在廣告和服務上做了更多的嘗試。

此前,美聯社在騰訊網媒體高峰論壇上曾討論了機器人撰寫新聞的可行性。張一鳴表示,現在今日頭條也在財經、氣象等特定領域嘗試機器人寫作。不過目前他們主要在做另外兩件事,第一,把信息推薦得更好,滿足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第二,把創作和變現平臺做得更好,滿足合作方媒體平臺。

當問及未來是否會上市時,張一鳴稱近日頭條短期內不會上市,目前公司主要以產品為主,正在大規模投入,因此也沒有取得規模性的利潤。

另外,由於此前融到的資金足夠充裕,今日頭條目前也沒有新一輪融資計劃。張一鳴表示,未來會不斷增加對產品基礎技術的投入。

以下為張一鳴采訪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騰訊會客廳,我們在浙江烏鎮為大家做現場的報道,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先生。今日頭條是一個以技術為推進的媒體,我們來問張先生幾個問題。第一,張先生先為我們介紹一下今日頭條最新的運營情況,包括它的活躍用戶。

張一鳴:今日頭條從上線兩年多以來,目前累計有1.8億安裝用戶,近2000萬日活躍用戶和1800萬月活躍用戶。

主持人:現在營收情況怎麽樣?

張一鳴:不方便特別詳細的發布,但已經達到我們的預期,然後進展也良好。

主持人:今日頭條現在在盈利模式上有沒有新的想法和新的發展方向呢?

張一鳴:我們的盈利模式一直都比較簡單清晰。今日頭條和其它閱讀類產品不一樣,它從第一天上線以來,就沒有一秒鐘放過這個單頁廣告,也沒有做過其它主打用戶閱讀、或者遊戲應用等方式。我們主要為用戶推薦有商業價值的信息和信息流的廣告。我們在嘗試不同類型的行業在信息流下的導向,所以從目前來看,這也符合我們的預期,所以營收情況一直都在保持穩定的增長,還是比較良好的。

主持人:還有今日頭條是一個個性化的推薦引擎,為每個讀者推薦他最感興趣的新聞,然後也有人擔心,這種個性化的推薦,會不會讓受眾的信息渠道變得更加狹窄。今日頭條在這個問題上有沒有新的解讀方法?

張一鳴: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人們對推薦引擎抱有非常高的期待。當我們使用傳統新聞客戶端時,我們不覺得它讓我們的信息渠道變窄,但對於推薦引擎卻產生了這樣的憂慮。

其實我覺得新聞客戶端反而讓我信息變得挺窄的,基本上我以前看的很多都是利比亞、巴基斯坦的新聞。其實不僅是變窄的問題,傳統新聞客戶端首先不符合用戶興趣,其次也不寬。為什麽呢?它總是報道可能是一個主編的想法,喜歡什麽東西,所以傾向性和關註領域非常明顯。回到推薦引擎,大家對它的期望就會提高很多,當然我覺得這個期望是對的,是好的。

推薦引擎,如果從過去來看,確實有優先訪問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其實它是在平衡三樣東西,一個是從歷史來推斷,挑選用戶最感興趣、最關心的話題;其次,公共話題,即公共關心的內容,這些內容你可能不感興趣,但別人提到時,你不能說不知道;第三類,其實是我們在重點發展的個性化內容。

人和人之間是存在放化的,社交性是放化的一種。所謂放化,指的是有共性的人之間傳遞的話。進一步解釋,我們有共同朋友,有共同的地理位置,共同的職業背景,共同的就業公司,它們也是一種共性。

社交是放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它也是我們現在重點在做的內容。目前我們也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看到多樣性提高之後,用戶時長、留存都有了不錯的進步。對於不了解技術的人,他會說個性化只是根據用戶的行為推薦內容,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首先根據用戶的行為推薦內容其實是會偏窄的;第二,數據量也不夠。其實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大家為大家推薦。所以好的推薦系統,用的人越多越好用,用得越久越好用,它會幫助你做信息拓展。

主持人:就是推薦算法會越來越聰明。

張一鳴:對,因為系統知道可能一個喜歡家居的人,後來可能會喜歡旅遊,那麽喜歡看備孕的人,可能以後會繼續看育兒,它會統計到不同人群的興趣變遷。跟你信息相似的人,或者跟你有社交關系的人,或者跟你有共同職業背景的人,興趣的變遷途徑、路徑,也是衡量你的路徑,有助於信息探索。所以我們內部有一個研究方向,專門做興趣探索。

主持人:現在對用戶的分析需要一些數據基礎,這個數據從哪兒來呢?

張一鳴:數據主要是用戶自己的行為數據。

主持人:通過他們在今日頭條上的行為?

張一鳴:對,只在這個平臺上,數據已經很豐富了。另外,我們跟各種社交網站也有很多合作。如果用戶用微博帳號登錄,系統也會進行信息的探。除此之外,我們跟其它產品也會再做一些合作。但目前數據積累還是以內部為主。

主持人:你剛才說以後還會以用戶地理位置進行一些個性推薦,上次參加騰訊網媒峰會時,一位國外朋友說,以後基於地理位置會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方向。你怎麽看?

張一鳴:對,場景。地理位置只是一種場景,其實地理位置是場景,天氣、時間也是場景。場景不同,想看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你現在打開今日頭條,在這個地點刷新的話,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內容應該會更多一些。場景是重要的推薦特征。

這個場景甚至包括你是用3G、4G,還是2G上網。

主持人:會清晰到設備嗎?

張一鳴:會。比如說你處在大屏、高帶寬的場景下,你更願意看到大圖的內容,多圖的內容。

主持人:現在今日頭條已經做到精細化的推薦嗎?

張一鳴:是的,如果你在2G網絡下,給你推薦大圖、多圖的內容,你可能就會很生氣,因為它很費帶寬。人、信息、場景等各種緯度,層次的組合,將來能夠幫助用戶發現信息,還能有很大的提升。

主持人:今日頭條這種以技術為核心的媒體產品,在誕生的時候,曾和一些跟傳統媒體有過爭論。您現在在和傳統媒體合作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有什麽方法,讓兩種類型的媒體實現共贏呢?

張一鳴:到目前為止,我們可能是移動端合作媒體最多的產品了,我們跟5000多家媒體機構達成合作。我們不直接生產內容,但我覺得我們要更好的跟生產內容的媒體做好溝通合作,包括流量的分發和變現的支持。今年我們加快了對變現支持的工作,也加多了流量分發的工作,讓媒體在平臺上對用戶有擁有感。我們讓用戶成為媒體的粉絲,增加了經營功能,增加了廣告經營的權限,這些都大大改善了我們和媒體的關系。現在在移動端,我們是合作最廣泛的產品了。

主持人:你剛才說幫助傳統媒體變現,它通過什麽途徑實現的呢?

張一鳴:網絡廣告聯盟的方式,我們也和一些媒體合作,他們在做更多的嘗試,比如通過廣告、服務。現在我們更多做這方面的合作。

主持人:有沒有具體的案例可以介紹一下?

張一鳴:這些嘗試可能不算非常典型的,比如說有些金融媒體,他們除了報道金融知識,還可以推介產品。比如目前平臺上有個時尚媒體帳號,它在撰寫時尚內容的同時,還在推薦時尚品牌產品,效果也挺好的。我覺得這些都算不錯的嘗試。

主持人:那現在今日頭條還是以作為推薦的引擎,未來現在在國內,像美國美聯社也在嘗試用機器人寫作,在今日頭條積累了很多用戶興趣的基礎上,未來會不會考慮通過數據的分析進行機器化的信息生產?

張一鳴:對,機器人寫作,我們是覺得在特定領域是可以的,在財經、股票,在氣象,這些是可以的。但是非常有創意性的內容創作是不行的,我覺得最有觀點的,最有閃耀思想的內容還必須是人創作的。機器生產內容,更多的是把一個原始的信息轉化成既有一篇可讀性的內容,它更多是格式的轉換。它並不能夠有更複雜觀點的提煉,或者更複雜實時的組織。因為機器還做不到這一點,那我覺得那部分更多的是一些特定領域,格式化信息,把它變成可讀性好的信息。

主持人:那在這些特定領域上,其實今日頭條相對其它媒體是有一個數據積累的優勢,未來會不會有這方面的嘗試?

張一鳴:我們現在會做這個嘗試,其實我們在氣象上就做一些嘗試,我們會做一些嘗試,但我們覺得這還不是目前最高的,目前最高的還是兩件事情。第一,把信息推薦得更好,滿足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另外,把創作和變現平臺做得更好,滿足合作方媒體平臺。我們現在叫“頭條號”,把頭條號的平臺創作跟變現支持得更好,讓創作內容的人創作更多更好的內容,我覺得就是這兩方面。

主持人:然後今日頭條現在用戶增長速度也很快,營收情況也在穩步的增長,那你有沒有考慮過今日頭條會不會獨立上市?或者說有沒有一個上市的計劃表?

張一鳴:對,因為我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公司,所以不存在獨立上市,上市就是上市,沒有說獨立上市。然後我們覺得上市是從一個私人公司變公眾公司的途徑,這肯定是未來某一個時間內要考慮的事情。但是我們在這個事情上不是特別急迫,我們覺得如何有利於把事情做好,把產品做好,如何有利於服務廣大用戶,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這個事情上,我們覺得如果時機合適了,並且這也會占用很多精力。如果時機合適了,並且我們精力允許,我們會考慮這個事情,但不是特別急迫,所以在短期應該是不會的。

主持人:短期是指三到五年嗎?

張一鳴:那不會,這個短期應該更短一些,短期應該不會,那更長時間的話,我覺得根據公司狀況。

主持人:其實我有一個自己比較好奇的問題,今日頭條現在有多少名員工,其中程序員做這種搜索引擎優化的有多少,占其中多少比例?

張一鳴:就推薦引擎優化,我們大概有50%的員工是直接跟產品技術,直接為產品技術服務的,然後剩下的是其它職能單位。員工是一直快速的增長,然後有幾百個人目前,三百多個人,還在快速的增長。然後我們在產品基礎技術的投入上,還會不斷的增大。

主持人:現在2014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今日頭條在2015年有什麽大概的發展方向,或者遠景呢?

張一鳴:今日頭條的遠景其實一直都沒變,用通俗的話說,我們希望幫助越來越多的用戶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感慨。用最完整的表述,那就是,我們希望幫助用戶更有效的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我們現在做的工作,無論是內容合作、鼓勵平臺上的人創造內容、還有支持更多特征的推薦,都是為了讓用戶發現更多信息,讓信息更早地抵達用戶,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感慨。我覺得從創立到現在,這個一直都簡單且清晰的。

主持人:也就是說今日頭條在未來還是繼續以做好這個產品為中心。

張一鳴:對,其它的事情,無論上市還是其它的商業變現,我都覺得是其次的。

主持人:現在今日頭條實現盈利了嗎?

張一鳴:我們還在大規模的投入,因為投入在持續增加,所以還沒有規模性的利潤。

主持人:您前不久也融了一大筆錢,現在有沒有新一輪的融資計劃?

張一鳴:暫時沒有。資金還很充足。

主持人:好的,謝謝張總。今天對張總的訪問就到這里,也感謝讀者朋友的陪伴。

張一鳴:謝謝。


專訪今日頭條張一鳴:推薦引擎沒有讓信息變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9/147830.html

2014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在浙江烏鎮召開。騰訊科技在現場專訪了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張一鳴在采訪中分享了今日頭條上線兩年多來取得的成績,目前累計安裝用戶達到1.8億,有近2000萬名日活躍用戶和1800萬月活躍用戶。

關於外界對今日頭條推薦引擎讓人們“信息渠道變窄”的擔憂,張一鳴表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人們對推薦引擎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在他看來,推薦引擎其實平衡了三樣東西:用戶的興趣、公共話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放化”話題。張一鳴說,所謂放化,是一種共性,是有共性的人之間傳遞的話。社交是放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張一鳴表示,在采用推薦引擎之後,他們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我們看到多樣性提高之後,用戶的時長、用戶的留存都會有很好的進展”。

張一鳴還提到,今日頭條已經與5000多家媒體達成合作,幫助媒體變現,同時增加內容經營和廣告經營。在問及如何幫助傳統媒體變現時,張一鳴回答說,今日頭條通過網絡廣告聯盟的方式與部分媒體進行了合作,媒體也在廣告和服務上做了更多的嘗試。

此前,美聯社在騰訊網媒體高峰論壇上曾討論了機器人撰寫新聞的可行性。張一鳴表示,現在今日頭條也在財經、氣象等特定領域嘗試機器人寫作。不過目前他們主要在做另外兩件事,第一,把信息推薦得更好,滿足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第二,把創作和變現平臺做得更好,滿足合作方媒體平臺。

當問及未來是否會上市時,張一鳴稱近日頭條短期內不會上市,目前公司主要以產品為主,正在大規模投入,因此也沒有取得規模性的利潤。

另外,由於此前融到的資金足夠充裕,今日頭條目前也沒有新一輪融資計劃。張一鳴表示,未來會不斷增加對產品基礎技術的投入。

以下為張一鳴采訪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騰訊會客廳,我們在浙江烏鎮為大家做現場的報道,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先生。今日頭條是一個以技術為推進的媒體,我們來問張先生幾個問題。第一,張先生先為我們介紹一下今日頭條最新的運營情況,包括它的活躍用戶。

張一鳴:今日頭條從上線兩年多以來,目前累計有1.8億安裝用戶,近2000萬日活躍用戶和1800萬月活躍用戶。

主持人:現在營收情況怎麽樣?

張一鳴:不方便特別詳細的發布,但已經達到我們的預期,然後進展也良好。

主持人:今日頭條現在在盈利模式上有沒有新的想法和新的發展方向呢?

張一鳴:我們的盈利模式一直都比較簡單清晰。今日頭條和其它閱讀類產品不一樣,它從第一天上線以來,就沒有一秒鐘放過這個單頁廣告,也沒有做過其它主打用戶閱讀、或者遊戲應用等方式。我們主要為用戶推薦有商業價值的信息和信息流的廣告。我們在嘗試不同類型的行業在信息流下的導向,所以從目前來看,這也符合我們的預期,所以營收情況一直都在保持穩定的增長,還是比較良好的。

主持人:還有今日頭條是一個個性化的推薦引擎,為每個讀者推薦他最感興趣的新聞,然後也有人擔心,這種個性化的推薦,會不會讓受眾的信息渠道變得更加狹窄。今日頭條在這個問題上有沒有新的解讀方法?

張一鳴: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人們對推薦引擎抱有非常高的期待。當我們使用傳統新聞客戶端時,我們不覺得它讓我們的信息渠道變窄,但對於推薦引擎卻產生了這樣的憂慮。

其實我覺得新聞客戶端反而讓我信息變得挺窄的,基本上我以前看的很多都是利比亞、巴基斯坦的新聞。其實不僅是變窄的問題,傳統新聞客戶端首先不符合用戶興趣,其次也不寬。為什麽呢?它總是報道可能是一個主編的想法,喜歡什麽東西,所以傾向性和關註領域非常明顯。回到推薦引擎,大家對它的期望就會提高很多,當然我覺得這個期望是對的,是好的。

推薦引擎,如果從過去來看,確實有優先訪問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其實它是在平衡三樣東西,一個是從歷史來推斷,挑選用戶最感興趣、最關心的話題;其次,公共話題,即公共關心的內容,這些內容你可能不感興趣,但別人提到時,你不能說不知道;第三類,其實是我們在重點發展的個性化內容。

人和人之間是存在放化的,社交性是放化的一種。所謂放化,指的是有共性的人之間傳遞的話。進一步解釋,我們有共同朋友,有共同的地理位置,共同的職業背景,共同的就業公司,它們也是一種共性。

社交是放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它也是我們現在重點在做的內容。目前我們也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看到多樣性提高之後,用戶時長、留存都有了不錯的進步。對於不了解技術的人,他會說個性化只是根據用戶的行為推薦內容,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首先根據用戶的行為推薦內容其實是會偏窄的;第二,數據量也不夠。其實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大家為大家推薦。所以好的推薦系統,用的人越多越好用,用得越久越好用,它會幫助你做信息拓展。

主持人:就是推薦算法會越來越聰明。

張一鳴:對,因為系統知道可能一個喜歡家居的人,後來可能會喜歡旅遊,那麽喜歡看備孕的人,可能以後會繼續看育兒,它會統計到不同人群的興趣變遷。跟你信息相似的人,或者跟你有社交關系的人,或者跟你有共同職業背景的人,興趣的變遷途徑、路徑,也是衡量你的路徑,有助於信息探索。所以我們內部有一個研究方向,專門做興趣探索。

主持人:現在對用戶的分析需要一些數據基礎,這個數據從哪兒來呢?

張一鳴:數據主要是用戶自己的行為數據。

主持人:通過他們在今日頭條上的行為?

張一鳴:對,只在這個平臺上,數據已經很豐富了。另外,我們跟各種社交網站也有很多合作。如果用戶用微博帳號登錄,系統也會進行信息的探。除此之外,我們跟其它產品也會再做一些合作。但目前數據積累還是以內部為主。

主持人:你剛才說以後還會以用戶地理位置進行一些個性推薦,上次參加騰訊網媒峰會時,一位國外朋友說,以後基於地理位置會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方向。你怎麽看?

張一鳴:對,場景。地理位置只是一種場景,其實地理位置是場景,天氣、時間也是場景。場景不同,想看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你現在打開今日頭條,在這個地點刷新的話,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內容應該會更多一些。場景是重要的推薦特征。

這個場景甚至包括你是用3G、4G,還是2G上網。

主持人:會清晰到設備嗎?

張一鳴:會。比如說你處在大屏、高帶寬的場景下,你更願意看到大圖的內容,多圖的內容。

主持人:現在今日頭條已經做到精細化的推薦嗎?

張一鳴:是的,如果你在2G網絡下,給你推薦大圖、多圖的內容,你可能就會很生氣,因為它很費帶寬。人、信息、場景等各種緯度,層次的組合,將來能夠幫助用戶發現信息,還能有很大的提升。

主持人:今日頭條這種以技術為核心的媒體產品,在誕生的時候,曾和一些跟傳統媒體有過爭論。您現在在和傳統媒體合作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有什麽方法,讓兩種類型的媒體實現共贏呢?

張一鳴:到目前為止,我們可能是移動端合作媒體最多的產品了,我們跟5000多家媒體機構達成合作。我們不直接生產內容,但我覺得我們要更好的跟生產內容的媒體做好溝通合作,包括流量的分發和變現的支持。今年我們加快了對變現支持的工作,也加多了流量分發的工作,讓媒體在平臺上對用戶有擁有感。我們讓用戶成為媒體的粉絲,增加了經營功能,增加了廣告經營的權限,這些都大大改善了我們和媒體的關系。現在在移動端,我們是合作最廣泛的產品了。

主持人:你剛才說幫助傳統媒體變現,它通過什麽途徑實現的呢?

張一鳴:網絡廣告聯盟的方式,我們也和一些媒體合作,他們在做更多的嘗試,比如通過廣告、服務。現在我們更多做這方面的合作。

主持人:有沒有具體的案例可以介紹一下?

張一鳴:這些嘗試可能不算非常典型的,比如說有些金融媒體,他們除了報道金融知識,還可以推介產品。比如目前平臺上有個時尚媒體帳號,它在撰寫時尚內容的同時,還在推薦時尚品牌產品,效果也挺好的。我覺得這些都算不錯的嘗試。

主持人:那現在今日頭條還是以作為推薦的引擎,未來現在在國內,像美國美聯社也在嘗試用機器人寫作,在今日頭條積累了很多用戶興趣的基礎上,未來會不會考慮通過數據的分析進行機器化的信息生產?

張一鳴:對,機器人寫作,我們是覺得在特定領域是可以的,在財經、股票,在氣象,這些是可以的。但是非常有創意性的內容創作是不行的,我覺得最有觀點的,最有閃耀思想的內容還必須是人創作的。機器生產內容,更多的是把一個原始的信息轉化成既有一篇可讀性的內容,它更多是格式的轉換。它並不能夠有更複雜觀點的提煉,或者更複雜實時的組織。因為機器還做不到這一點,那我覺得那部分更多的是一些特定領域,格式化信息,把它變成可讀性好的信息。

主持人:那在這些特定領域上,其實今日頭條相對其它媒體是有一個數據積累的優勢,未來會不會有這方面的嘗試?

張一鳴:我們現在會做這個嘗試,其實我們在氣象上就做一些嘗試,我們會做一些嘗試,但我們覺得這還不是目前最高的,目前最高的還是兩件事情。第一,把信息推薦得更好,滿足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另外,把創作和變現平臺做得更好,滿足合作方媒體平臺。我們現在叫“頭條號”,把頭條號的平臺創作跟變現支持得更好,讓創作內容的人創作更多更好的內容,我覺得就是這兩方面。

主持人:然後今日頭條現在用戶增長速度也很快,營收情況也在穩步的增長,那你有沒有考慮過今日頭條會不會獨立上市?或者說有沒有一個上市的計劃表?

張一鳴:對,因為我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公司,所以不存在獨立上市,上市就是上市,沒有說獨立上市。然後我們覺得上市是從一個私人公司變公眾公司的途徑,這肯定是未來某一個時間內要考慮的事情。但是我們在這個事情上不是特別急迫,我們覺得如何有利於把事情做好,把產品做好,如何有利於服務廣大用戶,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這個事情上,我們覺得如果時機合適了,並且這也會占用很多精力。如果時機合適了,並且我們精力允許,我們會考慮這個事情,但不是特別急迫,所以在短期應該是不會的。

主持人:短期是指三到五年嗎?

張一鳴:那不會,這個短期應該更短一些,短期應該不會,那更長時間的話,我覺得根據公司狀況。

主持人:其實我有一個自己比較好奇的問題,今日頭條現在有多少名員工,其中程序員做這種搜索引擎優化的有多少,占其中多少比例?

張一鳴:就推薦引擎優化,我們大概有50%的員工是直接跟產品技術,直接為產品技術服務的,然後剩下的是其它職能單位。員工是一直快速的增長,然後有幾百個人目前,三百多個人,還在快速的增長。然後我們在產品基礎技術的投入上,還會不斷的增大。

主持人:現在2014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今日頭條在2015年有什麽大概的發展方向,或者遠景呢?

張一鳴:今日頭條的遠景其實一直都沒變,用通俗的話說,我們希望幫助越來越多的用戶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感慨。用最完整的表述,那就是,我們希望幫助用戶更有效的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我們現在做的工作,無論是內容合作、鼓勵平臺上的人創造內容、還有支持更多特征的推薦,都是為了讓用戶發現更多信息,讓信息更早地抵達用戶,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感慨。我覺得從創立到現在,這個一直都簡單且清晰的。

主持人:也就是說今日頭條在未來還是繼續以做好這個產品為中心。

張一鳴:對,其它的事情,無論上市還是其它的商業變現,我都覺得是其次的。

主持人:現在今日頭條實現盈利了嗎?

張一鳴:我們還在大規模的投入,因為投入在持續增加,所以還沒有規模性的利潤。

主持人:您前不久也融了一大筆錢,現在有沒有新一輪的融資計劃?

張一鳴:暫時沒有。資金還很充足。

主持人:好的,謝謝張總。今天對張總的訪問就到這里,也感謝讀者朋友的陪伴。

張一鳴:謝謝。


今日頭條張一鳴:1億美元之後,凡是來找的都說不需要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6/148588.html

2014年6月份,今日頭條裝機量已過2億,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融資1億美元之後,估值已經達到5億美元,下一輪融資後估值將超過10億美元。“今日頭條快速發展,寄托了更多人的希望,就要更以長期的計劃來安排事情,要更慎重。”張一鳴說:“1億美元之後,凡是來找的,我們都說不需要”。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毫不諱言他這一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功。“在這波移動互聯網公司之中,不論是用戶規模、用戶停留、產品的數據,還是團隊、營收增長,很少有能和我們相比的吧。”
 
目前今日頭條APP裝機量已過2億,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利潤快速增長,知情人士稱,今日頭條現月營收在3000萬元人民幣左右。綜合不同第三方機構的統計結果,今日頭條2014年一直處於新聞資訊類APP前三的位置(來自“速途研究院”、“易觀智庫”等機構的報告,主要依據為下載裝機量與日活躍用戶)。
 
今年6月初,今日頭條融資1億美元、估值5億美元。此前,張一鳴這個名字鮮為大眾所知,其本人也頗為低調,極少接受媒體采訪,專心做著“讓自己興奮的產品”(詳見《創業家》雜誌2014年6月刊封面文章《移動時代掠食者》),只是偶爾會在微信朋友圈發“我最想吃的食物,《七龍珠》里的仙豆,食後精力無窮且七天不用吃飯睡覺了”、“終於在十二點前回家了,今天要睡個好覺”之類的消息。
 
上述融資消息公布後,“今日頭條”和“張一鳴”瞬時成為諸多媒體平臺的熱詞,並引發了業內的激烈討論。張和他的產品受到不少人的質疑、攻擊:一些媒體以社論、發布會等形式聲討今日頭條,甚至起訴它。國家版權局也就此對今日頭條立案調查,但最終並沒有對這一產品造成實質影響:它不構成侵權。
 
不論從公司體量、產品影響力還是用戶規模、現金收入等方面來看,今日頭條較半年前估值5億美元時都有了很大增長。華興資本合夥人、董事總經理、TMT行業主管杜永波對《創業家》評價說,“如果當下它再做一輪融資的話,市場也許可以給它估到10億美金這個量級。”
 
“我希望應該是超過的”,張一鳴說,“多少估值我還真不知道,1億美元之後,凡是來找的,我們都說不需要(投資)。”
 
在張一鳴看來,估值過10億美元今天雖已不是一個公司的終極目標,“但也還是一條界線”。“今年過10億的也沒那麽多。確實整個標準提高了,說明市場空間變大了,大家對移動互聯網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對我自己而言,既然市場空間變大,面臨的機會和挑戰也更大。”
 
高額的公司估值,並沒給張一鳴的生活帶來什麽影響,“融資估值多少不會太改變什麽,我覺得還是產品、團隊比較重要。”張一鳴說,他的生活狀態沒有什麽變化,出門還是喜歡自己訂機票,迄今為止也就自己買過一次頭等艙機票。“我還有個擔心,如果生活狀態改變太大遠離普通人的話,你是不是產品體驗也就有改變了?”
 
估值對公司的方向也沒有影響。“方向主要靠用戶需求,估值多少不改變用戶需求。資源更多了,不意味著目標更明確,你對事情的判斷主要基於自己的理解。創業千萬不要別人說好了,誰願意給我錢了,我就覺得好。我曾經見到有個創業者,投資人說你要做這個方向我就給你投錢,於是他就做那個方向了,這種特別不好。基於判斷做決定是ok的,為了拿到錢,就不好。”
 
變化來自另外的方面。“公共場合說話會更加註意,因為代表公司,因為更多人follow,要為公司負責。”
 
\他因此變得更為慎重。一年前,張一鳴不時會在微博上參與一些公共事件的討論,表達一些不滿:他會全程關註“方寒大戰”,直言支持韓寒反對方舟子;發一張暫住證的照片,並配上“又暫住了,第8年”這樣的評論;類似的還有“關閉評論?封口全民,傻x暴力”、“被禁言了,還好是被醫生(由於張前一天開會開太多導致嗓子啞了)”。
 
“我看不慣的現在就不會說了。”張一鳴對《創業家》說。“以前會說是不會影響到公司,大部分是朋友,小圈子,沒那麽多人關註我。我對社交網絡太了解了,控制不了的,最好就是不要說。”同時,已經成為知名互聯網公司CEO的張一鳴在盡量避免自己成為“大佬”。他不喜歡這種身份。
 
“我有時候會出席一些場合,可能是‘大佬’才去的,我希望並且實際是這麽做的:自己不往這上邊掛鉤,這會成為思維上、溝通上、社交上的負擔。我覺得‘端著’、‘裝’無形增加壓力,有的信息收不到了。有些會議沒被邀請也無所謂,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佬’。人的最大負擔來自於‘是否被重視’,
 
你做企業做起來的過程中也沒人重視你。”張一鳴不否認自己當然會有虛榮心,“雖然每個人的基礎面和天性不一樣,我還是會克制自己的虛榮心。”
 
更多地出席公共場合,表達能力變得更為重要。張一鳴也在有意鍛煉口才,“(參加會議)我說完到臺下了,我會更留心別人的發言,觀察他為什麽效果好。”公司快速成長,在管理上,張一鳴的做法也在慢慢改變。以前幾乎事必躬親,現在他開始更多地授權。“重要的是重要的崗位有合適的人,沒有的話我就不得不參與。現在我在更多的內部群內是潛水的,還有抽查。目前大概還有兩三個崗位沒招到合適的人。”
 
如何讓信息在公司內部流動得更順暢成為張在管理上“最主要的事情”。“已經過了產品驗證階段,現在更大的挑戰是拼長期競爭力。公司並發的事情更多了,比如以前不用考慮商業化,現在需要考慮商業化對用戶的影響。我更多的責任在於如何讓這些事情更有效地並發,把整體目標分解到各部門,保證公司內部信息能夠傳達給需要的人。”今日頭條目前應用了一套CRM系統,但還沒有讓張一鳴“特別滿意”。
 
今年7月,紅杉中國副總裁曹毅離開紅杉資本創立源碼資本,張一鳴、王興作為LP(有限合夥人)參與。張一鳴並沒有做投資的打算:“我跟曹毅是好朋友,他創業我會支持,如果不是他我不會參與的。我不做投資第一是時間精力不夠,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已經不容易了;第二是我覺得樂趣不一樣,投資失敗比例蠻高的,做很多事情運氣成分太大,而自己做的事情可控性很高,主要取決於自己的努力。我還是希望做可控性高的事情。”
 
改變最多的是周圍的人對張一鳴的看法。“我在你們采訪之前比較低調,很多同學、朋友其實不知道我幹了這麽件事,並且是超出他們預期的,那段時間他們紛紛微信短信來問。他們會相對把你當作名人、他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來看待。哈哈,也有借錢的,不是很多,請教的居多。”
 
不必事事沖在一線後,張一鳴開始註意個人健康。“現在不吃外賣了。很想糾正晚睡,但還沒糾正得了。愈發覺得做的事是持久戰,靠以前積累的精力體力都不足以支撐未來的發展,更註重生產力再造,學習、鍛煉。”
 
公司大了才會註意健康嗎?“不管公司體量大還是小我都不想那麽早死啊。但公司寄托了更多人的希望,就要更以長期的計劃來安排事情。要更慎重。”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113

 

2015年7月29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北京知春里的辦公室內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的張一鳴,2012年3月創辦了“字節跳動”,半年後推出了移動資訊App今日頭條,目前有超過2500萬日活用戶。

一年前,這個公司主要是通過機器算法猜測某個用戶可能關註什麽內容,然後將用戶引到媒體網頁,或者抓取媒體內容推送給用戶。這一模式讓今日頭條陷入爭議。

此後,今日頭條開始加大對傳統媒體的利益分享力度。同時,積極引入自媒體等新內容創作者入駐,開辟新的信息源。但它依然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區別虛假信息,如何讓海量信息更精準地體現其對用戶的價值。

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如果做個調查,可能會發現一個公司的員工打開工作郵箱的頻率跟這個公司的業績有著某種正向關聯。郵件被閱讀得越及時,這個公司的業績往往越好。因為信息在公司內部被高效流動和分享,作出決策的時間在縮短,公司運營的效率在提升。

現在很多公司內部都有不少信息共享工具,比如即時通訊工具、郵箱和公司內部信息傳達系統等,但這些工具還不夠智能。很多公司還把開會當做最主要的信息流動工具,其實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信息流動的效率是否足夠高,對我們這種人才高度密集的知識型企業非常重要。

當然,像老幹媽這樣的傳統企業,不需要知道外界太多信息,也不需要跟外界交換太多信息,因為制作方法可以做到百年不變,或者基本不變。除非發生外部變化,比如自來水受到了汙染,否則它可以跟外部信息絕緣。

但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信息的流動效率正在從本質上影響著生產和資源配置。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文科生關註自由,理科生關註效率

信息的流動涉及安全、效率和自由等好幾個維度,政府比較關註安全,文科生比較關註自由,作為理科生,我最願意從效率角度看問題,即讓需要某個信息的人,快速得到這個信息。效率是比較好量化的。比如效率講究的是降低信噪比,減少無用信息對你時間的占用。用技術的手段提高信息流動效率,就是降低信噪比的過程,降低信噪比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消除有害信息,比如虛假信息,讓信息有序有效流動。

目前在信息的高效流動上,中國已經做得很不錯。我們的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都還可以。當然,在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比如互聯互通等方面還沒有做好。另外,信息鴻溝依然存在。東部比中西部信息化程度高,同一地區的信息發達程度也不相同,農村信息化依然落後。有次我去農村,聽老人說到某條信息,我一聽就知道是詐騙信息,其實你只需要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這是騙局,但當地農村大部分人還沒有觸網。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雖然能上網,但缺乏對信息的歸納判斷能力。他們說某個網站都報道了這事,肯定不會是騙子。我最不喜歡聽到他們說是在今日頭條上看到這類信息,所以我們跟全國很多公安部門合作,他們入駐我們平臺,比如有兒童走失的信息,我們就會推送給這個城市的用戶,有防詐騙信息,我們也會嘗試推送給老人等易受騙群體,以後我們可以做到專門推送給某個地區,比如給海澱區的老人們推一條這個區案發率很高的預防詐騙信息。

很多農村用戶經常網購到假貨,而且不太懂維權,甚至不知道怎麽網上退換貨。他們閱讀的資訊比較少。很多老的騙術在自東向西,從城市向農村移動。因此在中國內部信息流動的差異很大。

消除這種信息鴻溝主要是靠技術進步。我們現在先把一些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用技術的手段填平信息鴻溝。比如我們跟地震臺網的系統打通,一旦有地震發生,數據會傳給我們,機器自動生成文章,第一時間推送給當地用戶。這類合作正延伸到交通和治安領域。

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目前在信息分發領域,中國公司在產品和技術能力上,可與通常意義的發達國家同臺競技甚至更勝一籌。現在中國對於新事物是比較鼓勵的,你看Uber在很多國家被禁止,但在中國許多城市還在順利運營。

Uber是讓車的位置信息和人的位置信息更快匹配,今日頭條是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Uber對傳統出租車行業有影響。但我們跟Uber不太一樣,我們不是要取代誰,我們是新生的一個物種。我們跟搜索引擎的出現有點像。當年搜索引擎出現後,對門戶網站有沖擊。但搜索引擎幫助信息更有效率地傳播。我們也一樣,而且我們沒有取代傳統媒體,2014年5月我們完成C輪融資前,甚至我們出現之前,傳統媒體已經開始下滑,它是被整個移動互聯網影響的。

目前今日頭條的廣告模式是信息流的精準廣告。我們現在分給創作者的錢越來越多,我們要繼續努力賺錢,給創作者分越來越多的錢,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另外,對於災難調查等涉及公眾信息的信息生產,國外主要是公益基金會和政府主導,如果有合適條件我們也願意貢獻力量。對於這類信息生產的好的模式不是付費閱讀,而是公益贊助。

技術帶來的倒逼效應

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正對舊的一些東西產生倒逼效應。比如前不久的電梯事故和機場快軌冒煙事件,過去這類消息不一定能出現在媒體上,即便出現,最快也要第二天報紙才會印出來。但現在通過手機,分分鐘就傳播出來了。

特別是對於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比如上海跨年夜踩踏事件,技術不僅可以第一時間告知事件發生,避免更多的人前往外灘,甚至可以預防踩踏事件發生,在人數眾多的時候,通過手機推送信息引導大家分流。

在信息流動這個大市場,參與者包括信息的生產者、分發者和讀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環節都發生了變化。

現在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社交工具的發展,拉低了創作的門檻。創作的時效也提高了。以前寫篇稿子要去賓館,現在現場就能用手機發出去。以前只有攝影師才能做的事,現在人人都可以拿著手機拍下來放到網上。

信息分發的時效性、廣泛性、精準性和多樣性都大大提高了。以前除了《新聞聯播》這類節目之外,很少有一個信息能迅速抵達每個人,現在十個人里有七八個人在通過手機每天接收信息。

讀者的受益程度則不同。歸納整理能力強的,能從碎片信息中梳理出知識判斷,響應判斷。很多讀者通過評論、再次編輯傳播和收藏,變成了創作者和再創作者。用戶的參與有利於信息的更好傳播。

好壞信息同時向信息窪地流動

有了移動互聯網,信息開始向信息窪地流動。

在我們這類信息分發平臺出現之前,很少有媒體會刊登春季養豬該註意什麽這類信息,過去可能科技下鄉做過一點類似工作,但科技下鄉頻次很低。一些專門的養豬類報刊雜誌往往送達不到農村,尤其是某個村只有幾戶人家的時候,郵遞員基本不下鄉。豬肉降價了,不應該買豬崽了,但這個信息可能農民不會第一時間看到。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人在我們平臺上寫養豬的文章,農民通過手機就能看到這些信息。

當然,要想讓技術對信息的流動發揮價值,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得有人來生產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我們鼓勵更多的信息源入駐我們平臺,也歡迎政府機構接入,相當於是他們的政務公開平臺。

我強調信息的流動效率,但信息的有序流動也很重要。我們的手段是讓機器幫我們鑒別虛假信息。

機器鑒別的原理是,有個樣本庫,然後機器去學習,但總歸會有漏網之魚。於是我們也有辦法,就是一旦有5%的評論說是假消息,有3%的評論是舉報,機器就會自動抓取這條信息,然後扔給我們的信息審核團隊。

很多有害信息正從線下跑到線上。比如過去北京地鐵里經常有人叫賣報紙,說某個明星死了。這是假消息,只能在地鐵里偷偷賣。現在網絡發達了,這樣的假消息就直接搬到網上了,而且傳播很快。

最可怕的是這類假消息的傳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門檻,一個科技盲也能傳播信息了。他在科技領域的發言權跟他的傳播權限完全不對等。這是很危險的現象,這些都是造成信噪比過低的現實。

為了拉高信噪比,我們的做法是跟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權威機構合作,讓更多權威信息得到擴散。比如我們平臺上一旦出現醫療信息,我們每條都會跟醫院和衛計部門做信息確認,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也會跟政府機構做確認。考慮到負面風險和鑒別負擔,目前我們不開放醫療廣告。

十年內人工智能沒法戰勝人腦

今日頭條是靠技術系統驅動來進行信息分發的。這個系統目前由4000臺左右服務器組成,每天處理數據相當於100塊500G的硬盤。

這個系統的智力水平不好衡量,你讓它快速總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可能是高中水平,你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夠文藝,它可能是小學生水平。你要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傷感,它的智力就更低了。

我想說的是,計算機的優勢是記憶力好,而且精準,不知疲倦,但人腦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跨領域綜合判斷能力。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在理論上將來有可能在人工環境下重新形成物質和連接,但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是仿造和模擬人腦的神經傳遞機制。

過去我們覺得,不應該只由編輯部的幾個人來決定眾多的讀者該看什麽,所以,我們用機器來決定讀者看什麽,但兩者區別很大,傳統媒體是把觀點告訴別人,今日頭條是提供實用信息,比如給養豬專業戶提供更好的養豬信息,告訴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如何治療。傳統媒體是傳遞價值觀,我們只是讓有益的信息到達個體。

現在確實有人質疑說,我們這些分發平臺做的事情是收集和分析用戶行為,然後推薦分發信息。一旦在信息分發市場形成寡頭級的公司,這種信息壟斷會帶來潛在危險。比如說,有人擔心這個系統足夠智能後,它能看透每個人,會造成用戶隱私的問題。我覺得多慮了,我們只是知道用戶的興趣,遠遠達不到社交網站涉及的隱私問題,而且我們會有比它們更嚴格的標準。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113

 

2015年7月29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北京知春里的辦公室內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1983年出生於福建龍巖的張一鳴,2012年3月創辦了“字節跳動”,半年後推出了移動資訊App今日頭條,目前有超過2500萬日活用戶。

一年前,這個公司主要是通過機器算法猜測某個用戶可能關註什麽內容,然後將用戶引到媒體網頁,或者抓取媒體內容推送給用戶。這一模式讓今日頭條陷入爭議。

此後,今日頭條開始加大對傳統媒體的利益分享力度。同時,積極引入自媒體等新內容創作者入駐,開辟新的信息源。但它依然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區別虛假信息,如何讓海量信息更精準地體現其對用戶的價值。

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如果做個調查,可能會發現一個公司的員工打開工作郵箱的頻率跟這個公司的業績有著某種正向關聯。郵件被閱讀得越及時,這個公司的業績往往越好。因為信息在公司內部被高效流動和分享,作出決策的時間在縮短,公司運營的效率在提升。

現在很多公司內部都有不少信息共享工具,比如即時通訊工具、郵箱和公司內部信息傳達系統等,但這些工具還不夠智能。很多公司還把開會當做最主要的信息流動工具,其實開會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信息流動的效率是否足夠高,對我們這種人才高度密集的知識型企業非常重要。

當然,像老幹媽這樣的傳統企業,不需要知道外界太多信息,也不需要跟外界交換太多信息,因為制作方法可以做到百年不變,或者基本不變。除非發生外部變化,比如自來水受到了汙染,否則它可以跟外部信息絕緣。

但當知識型經濟成為商業的主流形態,一個公司跟行業和同行交換信息就變得不可避免,甚至極度依賴了。可以說,信息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和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

信息的流動效率正在從本質上影響著生產和資源配置。你的信息接收能力決定了你的生產和產出。以前強調的是大幹快上,用力就行,現在不行了,如果你信息接收能力弱,你加班也沒法比別人生產更多東西。

文科生關註自由,理科生關註效率

信息的流動涉及安全、效率和自由等好幾個維度,政府比較關註安全,文科生比較關註自由,作為理科生,我最願意從效率角度看問題,即讓需要某個信息的人,快速得到這個信息。效率是比較好量化的。比如效率講究的是降低信噪比,減少無用信息對你時間的占用。用技術的手段提高信息流動效率,就是降低信噪比的過程,降低信噪比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消除有害信息,比如虛假信息,讓信息有序有效流動。

目前在信息的高效流動上,中國已經做得很不錯。我們的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都還可以。當然,在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比如互聯互通等方面還沒有做好。另外,信息鴻溝依然存在。東部比中西部信息化程度高,同一地區的信息發達程度也不相同,農村信息化依然落後。有次我去農村,聽老人說到某條信息,我一聽就知道是詐騙信息,其實你只需要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這是騙局,但當地農村大部分人還沒有觸網。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雖然能上網,但缺乏對信息的歸納判斷能力。他們說某個網站都報道了這事,肯定不會是騙子。我最不喜歡聽到他們說是在今日頭條上看到這類信息,所以我們跟全國很多公安部門合作,他們入駐我們平臺,比如有兒童走失的信息,我們就會推送給這個城市的用戶,有防詐騙信息,我們也會嘗試推送給老人等易受騙群體,以後我們可以做到專門推送給某個地區,比如給海澱區的老人們推一條這個區案發率很高的預防詐騙信息。

很多農村用戶經常網購到假貨,而且不太懂維權,甚至不知道怎麽網上退換貨。他們閱讀的資訊比較少。很多老的騙術在自東向西,從城市向農村移動。因此在中國內部信息流動的差異很大。

消除這種信息鴻溝主要是靠技術進步。我們現在先把一些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用技術的手段填平信息鴻溝。比如我們跟地震臺網的系統打通,一旦有地震發生,數據會傳給我們,機器自動生成文章,第一時間推送給當地用戶。這類合作正延伸到交通和治安領域。

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目前在信息分發領域,中國公司在產品和技術能力上,可與通常意義的發達國家同臺競技甚至更勝一籌。現在中國對於新事物是比較鼓勵的,你看Uber在很多國家被禁止,但在中國許多城市還在順利運營。

Uber是讓車的位置信息和人的位置信息更快匹配,今日頭條是讓信息和人更快匹配。

Uber對傳統出租車行業有影響。但我們跟Uber不太一樣,我們不是要取代誰,我們是新生的一個物種。我們跟搜索引擎的出現有點像。當年搜索引擎出現後,對門戶網站有沖擊。但搜索引擎幫助信息更有效率地傳播。我們也一樣,而且我們沒有取代傳統媒體,2014年5月我們完成C輪融資前,甚至我們出現之前,傳統媒體已經開始下滑,它是被整個移動互聯網影響的。

目前今日頭條的廣告模式是信息流的精準廣告。我們現在分給創作者的錢越來越多,我們要繼續努力賺錢,給創作者分越來越多的錢,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另外,對於災難調查等涉及公眾信息的信息生產,國外主要是公益基金會和政府主導,如果有合適條件我們也願意貢獻力量。對於這類信息生產的好的模式不是付費閱讀,而是公益贊助。

技術帶來的倒逼效應

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正對舊的一些東西產生倒逼效應。比如前不久的電梯事故和機場快軌冒煙事件,過去這類消息不一定能出現在媒體上,即便出現,最快也要第二天報紙才會印出來。但現在通過手機,分分鐘就傳播出來了。

特別是對於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比如上海跨年夜踩踏事件,技術不僅可以第一時間告知事件發生,避免更多的人前往外灘,甚至可以預防踩踏事件發生,在人數眾多的時候,通過手機推送信息引導大家分流。

在信息流動這個大市場,參與者包括信息的生產者、分發者和讀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環節都發生了變化。

現在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社交工具的發展,拉低了創作的門檻。創作的時效也提高了。以前寫篇稿子要去賓館,現在現場就能用手機發出去。以前只有攝影師才能做的事,現在人人都可以拿著手機拍下來放到網上。

信息分發的時效性、廣泛性、精準性和多樣性都大大提高了。以前除了《新聞聯播》這類節目之外,很少有一個信息能迅速抵達每個人,現在十個人里有七八個人在通過手機每天接收信息。

讀者的受益程度則不同。歸納整理能力強的,能從碎片信息中梳理出知識判斷,響應判斷。很多讀者通過評論、再次編輯傳播和收藏,變成了創作者和再創作者。用戶的參與有利於信息的更好傳播。

好壞信息同時向信息窪地流動

有了移動互聯網,信息開始向信息窪地流動。

在我們這類信息分發平臺出現之前,很少有媒體會刊登春季養豬該註意什麽這類信息,過去可能科技下鄉做過一點類似工作,但科技下鄉頻次很低。一些專門的養豬類報刊雜誌往往送達不到農村,尤其是某個村只有幾戶人家的時候,郵遞員基本不下鄉。豬肉降價了,不應該買豬崽了,但這個信息可能農民不會第一時間看到。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人在我們平臺上寫養豬的文章,農民通過手機就能看到這些信息。

當然,要想讓技術對信息的流動發揮價值,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得有人來生產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我們鼓勵更多的信息源入駐我們平臺,也歡迎政府機構接入,相當於是他們的政務公開平臺。

我強調信息的流動效率,但信息的有序流動也很重要。我們的手段是讓機器幫我們鑒別虛假信息。

機器鑒別的原理是,有個樣本庫,然後機器去學習,但總歸會有漏網之魚。於是我們也有辦法,就是一旦有5%的評論說是假消息,有3%的評論是舉報,機器就會自動抓取這條信息,然後扔給我們的信息審核團隊。

很多有害信息正從線下跑到線上。比如過去北京地鐵里經常有人叫賣報紙,說某個明星死了。這是假消息,只能在地鐵里偷偷賣。現在網絡發達了,這樣的假消息就直接搬到網上了,而且傳播很快。

最可怕的是這類假消息的傳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任何門檻,一個科技盲也能傳播信息了。他在科技領域的發言權跟他的傳播權限完全不對等。這是很危險的現象,這些都是造成信噪比過低的現實。

為了拉高信噪比,我們的做法是跟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權威機構合作,讓更多權威信息得到擴散。比如我們平臺上一旦出現醫療信息,我們每條都會跟醫院和衛計部門做信息確認,涉及公眾安全的信息也會跟政府機構做確認。考慮到負面風險和鑒別負擔,目前我們不開放醫療廣告。

十年內人工智能沒法戰勝人腦

今日頭條是靠技術系統驅動來進行信息分發的。這個系統目前由4000臺左右服務器組成,每天處理數據相當於100塊500G的硬盤。

這個系統的智力水平不好衡量,你讓它快速總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可能是高中水平,你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夠文藝,它可能是小學生水平。你要問它這個文章是否傷感,它的智力就更低了。

我想說的是,計算機的優勢是記憶力好,而且精準,不知疲倦,但人腦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跨領域綜合判斷能力。

人工智能的關鍵依然是人,計算機對人控制反轉的可能性,至少在未來十年我還沒看到。

在理論上將來有可能在人工環境下重新形成物質和連接,但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是仿造和模擬人腦的神經傳遞機制。

過去我們覺得,不應該只由編輯部的幾個人來決定眾多的讀者該看什麽,所以,我們用機器來決定讀者看什麽,但兩者區別很大,傳統媒體是把觀點告訴別人,今日頭條是提供實用信息,比如給養豬專業戶提供更好的養豬信息,告訴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如何治療。傳統媒體是傳遞價值觀,我們只是讓有益的信息到達個體。

現在確實有人質疑說,我們這些分發平臺做的事情是收集和分析用戶行為,然後推薦分發信息。一旦在信息分發市場形成寡頭級的公司,這種信息壟斷會帶來潛在危險。比如說,有人擔心這個系統足夠智能後,它能看透每個人,會造成用戶隱私的問題。我覺得多慮了,我們只是知道用戶的興趣,遠遠達不到社交網站涉及的隱私問題,而且我們會有比它們更嚴格的標準。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