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條人命十二萬起 hiking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2252朋友的製衣廠在珠三角開廠已經二十年,近期同樣出現招工不足的問題,幸而他的廠在十年前已把 部份生產線搬往南亞窮國,現時逐步增加當地產能,以彌補珠三角廠房之不足。近期出現一件事件,令其對內地的信心大失,一名民工患上肺癆,在非辦公時間死 去,地方政府要求廠方賠償十多萬,朋友翻查勞動法,只需賠償二萬餘元,便向地方政府追問,換來難以想像的答案。地方政府認為十多萬對廠方只是少數目,因此 要求廠房賠償,朋友以此推算,廠內二千餘名員工集體自殺的話,廠方便要賠償超過三億。

另一個在惠州的客戶,廠房位於小鎮內,農曆年前有村民撞死一名民工,交警努力追查之下,找出駕駛者及民工家人,期後的進展也是出乎預期,非香港人能 夠想像。駕駛者與民工家人在討價還價之後,駕駛者賠償十二萬元,然後逍遙法外,無需負上法律責任。據說,賠償額會與駕駛者家境掛鈎,有錢人需要賠超過二十 萬,相反,若果無錢賠,便需要入獄。

中資股給股民帶來無限希望,但中國的制度仍欠妥善,以上這件近期發生的「真人真事」,賠償額有劫富濟貧的味道,充滿社會主義色彩,收買民工人命由十 萬餘元起。人命及責任標上價格,換個角度看,極具資本主義色彩,也許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這種制度下,企業家會把種種支出列入成本,當作另類 稅項,換句話說,隨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近期變化,企業家的經營情況不復當年。以中國作低成本生產基地的時代已過去,企業家轉營高增值產品談何容易, 自創品牌及開拓內地市場更非中小型企業能夠負擔,未來中小企趨勢會跟朋友相同,離開中國,奔向政治局勢較穩定的南亞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9

“搞汽车,就是走上一条不归路”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HTML_XV79TQA8C5E6.html


【核心提示:沉寂数年以后,身在美国的仰融突然高调现身,尽管他年岁已老,但是雄心和梦想分毫不减。仰氏整个宏大计划中:近三大家族,十个车型,300万辆设计产能,涵括从小型车到皮卡车的全线车型。相当于在美国市场上再造一个通用汽车。】

纽约当地时间6月30日凌晨2:00,在记者第一封E-mail发出12分钟后,仰融从加州打来了电话。

沉寂数年以后,身在美国的仰融突然高调现身,宣布将在美国本地开展300万辆产能的庞大造车计划。同时对中国市场也有300万辆产能的B计划。

当土地还是“生地”,发动机技术刚开始研发,工程设计公司还在招标,工厂的地基甚至还没有打下……仰融就大胆放话“要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并且瞄准奔驰,还声称要比奔驰做得更好。

尽管他年岁已老,但是雄心和梦想分毫不减。仰氏整个宏大计划中:近三大家族,十个车型,300万辆设计产能,涵括从小型车到皮卡车的全线车型。相当于在美国市场上再造一个通用汽车。

午夜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在谈到汽车和汽车技术时,就开始变得激昂。对于外界在仰氏方案技术上的挑战和种种疑问,在问答中,仰融用自己的理解和逻辑一一回答。

对于这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宏大计划中,最为核心最为致命的命题:45亿美元资金的具体来源。他还无法用具体数字来回答。仰融只是坦承“需要高度的金融杠杆技巧”。仰融向记者描述了又一个让人击节而叹、令人匪夷所思的融资通路。这个路径比当年的华晨系更加天马行空。

一个半个小时的访谈收尾时,仰融特意提醒记者:“搞汽车是有很多困难。上天不会给你机会。搞汽车就是走上一条不归路!”

三大融资方式

《21世纪》:从美国联邦法院找到的资料,在你公司的整个融资过程当中,想引入大量中国投资移民,用他们的钱进行融资造车?

仰融:法院资料不完全正确。EB-5是美国国会通过的立法。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投资者。在城市进行投资,需要100万美元的投资者。在失业率较高的地区或者是农村地区,需要50万美元。都要求雇佣10个员工。但是现在美国国会又出台了区域中心法案,只要有经济学家证明某个项目1个直接员工可以创造几个不同间接工作机会就可以进行这种投资。

今年我在香港的香港远东金源 (01188.HK)已经收购了一家移民管理公司,ACFI移民中心,收购了80%的股份。——密西西比州项目收购的是海外中心。目前这家公司在法律诉讼中。

我没有说要吸引中国的投资移民。其实这个计划要吸引的是全球的投资移民。目前对美国最大的投资移民是韩国和俄罗斯。韩国投资者的纳税记录都很完整。

《21世纪》:这么庞大的计划,只靠吸引投资移民的钱来进行?

仰 融:我目前的融资计划是由三个部分购成的。第一个是我通过美国和香港的市场进行私募。第二,争取通过这个项目,拿到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 专项资金。这个是现在的热点项目,每三个月受理一次。第三个部分,则是这个个人投资者项目。如果有投资者比较看好这个计划的话。之前有很多到美国进行投资 移民的人,最后的款项都打了水漂。

我想如果有可能性,他们愿意投资我的项目,就是很好的一个项目,所谓“愿者上钩”,是自愿投资的。

在资本化的项目中,我认为我的这个项目也是比较好的。 我们最近在纽约和波士顿开推介会,包括很多的环保组织基金会。现在正和很著名的基金的策划者在讨论私募问题。这种引入的资金可能是以可转债的形式来进行 的,用CD的方式。看他们喜欢哪种方式的投资产品。包括未来是跟我香港的公司换股,还是用纳斯达克单独上市,这个还不能披露。

《21世纪》:债券是公司发行的高收益债券?

仰融:个人投资者就是投资移民。然后把100万美元或者50万美元投给我。公司债券是可转股,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基本是私募。已经谈了好几个了。这个项目总计45亿美元。三个融资方式各占三分之一。

非常规的“当代工业理念”

《21世纪》:外界质疑你的方案太大,成本过高。

仰融:成本过高是常规思维导致,用传统的眼光看传统的问题,看过去的东西,所以容易被人误解。丰田的亏损,三大的倒闭就是明证。现在必须要把老眼光,老公式,老框框全部扔掉。

一期工程100万辆的话,应该要投资45亿美元,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现在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不意味着我要提高售价。这个又是一个误导。

事 实上用高新技术的时候,还必须要把成本降下来。我们的标杆是奔驰C、E、S和宝马3、5、7系。我们的动力、排放、节能都在他们同等级车之上,但是成本要 比他们降低一档。我们的E CLASS相当于是他们的C CLASS的价格。要做到这个效果。这才能给市场崭新的理念。这才叫“当代工业理念”。但是不是说把全部的技术放到一个车上去。

《21世纪》:动力总成技术这一块是你的整个庞大造车计划的关键。使用汽油/压缩天然气的混合发动机技术到底是研发当中还是已经研发完成的技术?这个庞大的造车计划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始实施?

仰融:保时捷工程技术公司跟其它几家德国公司是全球一流的三大汽车工程公司。这几家工程公司都具有造型及其它的工程技术开发的能力。因为原有的项目公司现在处于法律争议中。我现在的(新)项目公司还在跟这些公司招标过程当中。

我们有几个体系。一个是天然气与电力的混合系统。另一个是天然气与汽油。再就是天然气汽油电力的系统。考虑到加州以外的州的加天然气情况。

《21世纪》:具体的制造工艺能详解吗?几个关键技术都在招标或者研发当中,不确定性是否太大了?

仰融:当代汽车工业都是“同时工程”。现在拿到现成的技术,等三年以后投产,都落后了,没有竞争价值。2012投放的车型一定是2012年的标准。我们找的研发公司在发动机的时间表上,已经有主机型了。

我 们第一个提出技术整合的开发概念。共轨直缸喷射,DVV-T技术,可变气门生成(VVL)技术,可变压缩比(VCR))技术,还有HCCI,稀薄燃烧技 术,再加上中度混合动力。7种技术放在一个主机型上,是我们独家。实验室仿真以后,我们已经达到2012年美国加州排放的标准,使用汽油时,CO2小于 130克/每公里,使用天然气时,CO2排放小于100克/每公里。最高值达到400匹马力,比 现在奔驰550的马力要大,车重减轻20%-25%。

技术突破上肯定会有困难。发动机当中我认为两级增压是技术难点,可能突破会花费一 定的时间。我们也仿真预算过,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可以得到解决。我们已经把这个因素考虑在我们计划里去了。变速箱是为混合动力专门开发的,7月份样机就出 来了。7挡自 动变速箱,全新概念,变速箱上有电机功能,在ECU控制系统中,在行驶过程中的剩余电能,以及在刹车过程中都有回收电力功能。

阿拉巴马州我拿到的是“生地”

《21世纪》:密西西比的工厂进度如何?阿拉巴马州又是如何?阿拉巴马州给你的优惠条件是如何的?

仰 融:密西西比原来Tunica这块地现在处于法律纠纷中,双方都不能动,政府在另外给我们安排一块地。阿拉巴马州我现在拿到的土地是5000多英亩。现在 还是“生地”。阿拉巴马州负责平整土地。每个州的优惠情况都不一样。阿拉巴马州的门槛还高一些,但是总体上南部州政策差不多。例如员工工资到一定额度以外 会给一定的补贴,各州不一样。州税前几年都可以免。工厂的物业税可以免几年(美国拥有土地后需永久交纳的税收,因土地价格较低,长年累积交纳的物业税常常 超过所获得土地成本数倍。记者注)。

《21世纪》:汽车制造是一个体系。供应链不可能凭空而造。阿拉巴马工厂是如何的?

仰融:我们选址的周围300英里范围有70%的供应链存在。现在是现成的。只是每一家都要再签合约。要看他们的资质来挑选。由设计公司来具体招标,具体工厂有待谈判。

《21世纪》:这么大的项目,业界认为设计人员不会少于200人。你现在招到多少个?设计人才会成瓶颈吗?

仰融:200人说少了。不少于500人。我现在还在招人。设计公司工作平台有了,但是岗位空着,要有人填充。我现在在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招人。现任CEO王川涛是通用汽车的。

《21世纪》:经销商渠道问题?经销商压库问题?

仰 融: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全新模式,因为这个汽车可以大量模块化。可以实现全部网上实时订购,直接进我们系统下订单,可以在电脑上完全看到车辆如何组装。第 二种,收购一个现成的全美的经销商网络,这个正在跟投行谈。具体某一家还是不能说。第三,招募美国私人资本,组建一个全新的分销渠道,招商授牌。土星跟我 们车体、文化都不同,所以不是我们的方向。

这工程要非常大的金融杠杆技巧

《21世纪》:为什么说全球的汽车厂都没有价值了,需要全新技术?你现在冲压是什么技术?

仰融:超薄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型技术。我们最近跟世界最好的冲压设备公司——谈判。但是通过四大工艺,如油漆、钢板成本等,调整其它成本,成本不会大幅增加。

《21世纪》:产能如何设定?通用汽车只有180万。再增加一个通用汽车,可行吗?

仰 融:通用汽车统计的只是轿车。但是我们是全系列十个车型300万辆。规划中三大车系各100万辆。每个车系的目标为30万起步,60万辆,100万辆。 2016年达到全部产能。车型包括小型车、SUV、CUV还有皮卡车。皮卡车通用汽车曾一年生产60万辆,每辆可以赚1万美元。所以我预计皮卡是未来赢利 大户。因为美国人喜欢SUV和皮卡。我们的发动机最高400马力,可以装在5吨皮卡车。轿车可能是三分天下。我曾经想过利用美国的产能,但是实际上不太可能。焊接、油漆等都是新工艺。

《21世纪》:现在手上的现金有多少?

仰融:现在这个不能说。

《21世纪》:如果要到大陆公开融资,你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前往?

仰融:我1992年前就是香港公民,92年移民美国,所以我家在美国,工作在香港,投资在大陆,是以外商身份进中国大陆投资的。我现在还是南大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的董事。

2002年时,有携款外逃5个亿美元的说法,如果这真是一个大案,你有没有见过没有同伙的、没有政府官员涉入的这种案件?

《21世纪》:大陆省市政府方面具体招商情况如何?

仰融:大陆谈了有一年了。有些谈得比较深了。最近有新闻出来以后,到目前为止有9个省市政府通过媒体通过香港跟我联系。但是具体情况现在还不能透露。说实话,这个工程需要非常大的金融杠杆技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94

史玉柱:说到做到是领导力的第一条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26/151082.html


史玉柱的创业史上,一个让许多人颇为佩服的是,他的核心骨干,无论在事业的高峰期,还是低谷期,都是紧密团结在身边,所谓同甘共苦。这也让许多人觉得史玉柱在吸引和凝聚员工(followers)上,颇有独到之处。

史玉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领导者用人,第一条是说到做到,建立信任,这是首要的前提。

《21世纪》:外界评价您在“带队伍”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不管你是哪一次创业,不管是顶峰还是低谷周期,核心团队一直在。

史玉柱:我觉得这是两个方面,第一个首先你和团队之间的这种心理距离,要保持距离,不要太远,这个怎么做的呢?你看地主老财,为什么做不大,他老是把长工当佣人,你是不尊重他,只要你尊重他了,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帮助你,所以首先你要尊重他。

另 外说到平时的言行上之外,一旦你有利益了,老板获得利益了,你一定要让他们分享,不能太抠,不要做周扒皮,否则没人愿意跟你,我觉得这方面,我们算合格, 这次一上市,亿万富翁出了一批。第二,你平时要敢于放开,不要什么权都要自己抓着,甚至出张支票都要自己签字报销,我们公司不大只有十几个人时候,我就有 这个习惯,什么事喜欢放给别人去做,放给别人做以后比自己做好,刘伟我就研究过,有很多事,我放给刘伟做,然后我自己做,我发现她做得比好,因为她做她有 压力,她做得不好上面有一个人会说三道四,我自己做就没有这个压力了。

《21世纪》:怪不得外界评价您,说您很会用人。

史玉柱:我以前用人,离开巨人的人累计也有上万人,骨干这些人,看基本上还没有骂巨人的。企业文化是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反思比较多的地方,为此我找老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聊了好几次。我觉得我的企业文化扮演什么角色?企业文化实际上是大家的一种习惯。

因为什么企业文化很重要呢?因为管理一个公司,毕竟是不能面面俱到,另外管理,不管怎么制度化,必然是会有漏洞的,别人如果想钻漏洞,总是能钻到的。

所以,一个企业,全靠管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约束。管理加上文化,这个企业才能健康。企业文化起什么作用呢?就要起到制约于企业发展的一些大家的习惯和错误的认识,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像 我过去珠海巨人的时候,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下级对上级经常拍胸脯,我保证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下任务指标的时候,没问题我保证完成,到时候不完成了也没 事,下次又这样吹牛。下级的随意性,上级对下级失去信任;然后上级也经常有时候:你这个任务完成了,我发一千块钱奖金给你,最后突然间发现,这个任务其实 很简单,两分钟完成了,这么容易完成了,不发了,或者改别的了,所以下级对上级又不信任,我过去知道珠海巨人休克的时候,这个情况一直存在。所以后来,我 们的企业文化里面,第一条总结就是说到做到,做不到你不要说。

《21世纪》:但是这条要通过制度,才能有效推广起来吧。

史玉柱:这一条一推广,确实效果好很多,这样的公司上下级之间是信任的,这是你一个公司能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上级和下级之间,普遍都持不信任态度,下级不信任上级,上级不信任下级,这个公司,你骗我,我骗你,这个公司肯定不行。

《21世纪》: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都习惯提倡“家文化”,巨人过去也这样,现在怎样?

史玉柱:巨人大家庭,现在还延续,现在我们还在建食堂,伙食要好,饭菜要好,但这种文化也是在不断的变,不断修正、调整的。

我们第二次创业,因为我们已经到了最低谷,已经到了比海平面还低了,相对来说,我们不太提太空洞的东西、虚的东西,就是什么实用我提什么的,那种虚的东西,相对来说搞得比较少。

《21世纪》:中国公司的创业历史都比较短,企业内部构成和外部环境变动和波动都特别大,经常容易陷入一种无规则的状态。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史 玉柱:因为历史的原因,时间短,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企业是需要这种规则的,只有有规则的企业,才是安全的,规则少了是不行的,后来我一直主张我们的公司, 巨人网络要上市,上市之后制定了很多规则,比如说萨班斯法案等等,很多东西沟通成本、流程可能更多了,费用增加一些,效率下降一些,但这样的话,企业会更 安全。规则是需要的,是一个沉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7

只專心做好一條供應鏈上的事 大成糖業孔展鵬 守得玉米變成金

2010-03-29 今周刊





去年TDR熱潮似已逐漸消退,三月來台發行TDR的大成糖業,在詢價圈購及公開申購的情況也沒以往熱烈,然而在中國糖市場將成長一倍以上的預期下,這家能 把「玉米變成糖」的公司潛力可期,「玉米糖大王」孔展鵬則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撰文.黃玉禎

一粒粒黃橙橙的玉米可以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在中國,有人靠它攀上中國富豪榜。

他是大成糖業的董事會主席孔展鵬,大成糖業是一家工廠和市場都在中國,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每年用玉米生產出的澱粉糖,高達一百二十六萬公噸,在中國澱粉 糖市場有一五%市占率,如今來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預計募得十五.五億元資金,全力拓展養牛事業。

「二十年來,我所做的事業沒有脫離過玉米,就算是養牛也是和玉米有關。」孔展鵬說,雖然大成糖業是二○○七年才從大成生化分拆成立的新公司,但他自己早在 二十年前,就開始圍繞著玉米做生意。

從毛利率不到五%的貿易生意開始做起,他像是個固執的淘金者,死守眼前這條旁人看來不太起眼的「玉米金脈」,一點一點的,他幾乎挖出了這條金脈的所有可 能。眼界或許不寬,但野心卻也從沒小過。

用南方優勢解決北方需求

時間拉回九○年,當時在廣東省紡織工業公司負責貿易工作已經六、七年的孔展鵬,體認到在原公司發展有限,興起自行創業的念頭。出生於廣東省的孔展鵬說,當 時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貿易發達,相較之下,中國東北就連通訊都不太方便,遑論貿易,他在此看到了機會,「用南方的優勢解決北方的需求」,引進機器設備,賣到 吉林、黑龍江一帶的玉米飼料工廠。

孔展鵬學的是紡織工程和貿易,他利用自身對財務和機械的了解,將歐美機器賣到國內,不過,一套機器動輒上百萬美元,一般客戶負擔不起,「所以一開始我們只 能從幾千塊美元的低單價產品、甚至從零件做起,還要免費做維修等服務,以取得客人信任,培養好關係。」掌握技術量產以達規模經濟玉米機械貿易為孔展鵬賺到 了第一桶金,然而他卻發現這種大型機械的需求量有限,「剩下的都是維修、更換零件等沒有賺頭的苦差事!」當生意越來越少時,「那感覺很不踏實」。

於是,孔展鵬開始「淘金」。由於和客戶接觸多年,已熟悉玉米飼料業務;另一方面,時逢中國政府政策補助,加上看準中國畜牧業持續發展,飼料需求量也跟著水 漲船高的商機,孔展鵬決定踏進製造領域。

「飼料算是利用玉米的第一步,也是最簡單、門檻最低的部分。」孔展鵬從玉米產業鏈上最初階開始,在中國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吉林省成立飼料工廠,向當地農民 收購大量玉米,他表示,只要將玉米丟入機器內打碎攪拌,再加入魚料、豆皮等添加物,就成了飼料,賣出去通常都有二到三成的利潤。

這樣簡單的業務滿足不了孔展鵬,隨著中國進一步放寬管制,他也將業務擴張至澱粉生產,不過,卻遇上九五年澱粉跌價,一袋袋的澱粉滯銷,甚至只能賠售,孔展 鵬意識到,唯有轉向「高增值」玉米產品才有活路,於是,他找上當時在吉林省擁有年產五十萬噸、亞洲最大玉米加工廠的徐周文。

孔展鵬表示,徐周文有的是技術和產業知識,而自己熟的是金融和資本市場,透過合作和不斷的購併,逐步擴大玉米事業基礎。「比方說,從前我們賣出澱粉給製糖 廠商,現在我們自己就有製糖的技術,比起那些小工廠,我們不但可以量產以達規模經濟,同時也享有較低的成本。」目前,大成糖業以澱粉提煉出「玉米甜味劑」 為主要業務,「光是玉米甜味劑就有上千種用途。」因此客戶業種廣泛,包含食品、飲料、化工產品、化妝品及藥品製造商,負責承銷大成糖業TDR的宏遠證券副 總經理林禎民表示,國際飲料大廠可口可樂及台商旺旺集團、統一、掬水軒等都是大成糖業的客戶。

大成糖業一年處理的玉米達七十萬公噸,其中七○%拿來提煉成澱粉,就連加工後剩下的蛋白質和纖維,孔展鵬也沒放過這點剩餘價值,而是繼續要在「垃圾」裡面 找黃金,他將這原本低附加價值的副產品研發成精飼料,拿來養牛,原本一頭只有人民幣五千多元的架子牛(用來育肥的牛),大成糖業用「垃圾」飼養,「出手」 時的身價可達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如今,大成已成為沃爾瑪(Wal-Mart)、大潤發等超市通路,以及喜來登、香格里拉等五星級飯店的牛肉供應商之一。

看起來,孔展鵬不斷跨入新事業,事實上他從未脫離過玉米,在玉米這條單純的產業鏈上,拚命的搾出一粒粒玉米的所有價值。他表示,玉米產業經濟非常多元,是 多種產業和技術在一個鏈條上的集合,以加工、轉化等手法,循著產業遞進的原則延伸。「所以我不算是多角化經營,因為一直以來,我只專心做好這條供應鏈上的 事情。」在單一的供應鏈上,孔展鵬將所有可以賺錢的機會發揮到極致,利用每一分價值硬擠出多一分的利潤,成就了今日中國的玉米糖大王,而○九年大成開始養 牛、賣牛肉,目前效益已逐漸顯現,孔展鵬說,未來還要跨入餐飲業,「哪一天我賣起牛肉麵或火鍋也不要意外!」

孔展鵬

出生:1963年

現職:大成糖業董事會主席學歷:中國紡織大學紡織工程、國際貿易雙學士

經歷:大成生化執行董事

大成糖業

成立:2007年

董事會主席:孔展鵬

資本額:1.05億港元

近3年營收及稅後盈餘

單位:百萬港元 2007年 2008年 2009年*營業額 1595 1826 2533 稅後盈餘 194 154 82 每股盈餘(港元) 0.18 0.14 0.08

*註:宏遠證券預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0

富爸爸篇 友達富爸爸加持 卻不想只靠富爸爸隆達靠「一條龍」攻入LED業


2010-05-17  今周刊





若說有一樣產品,能夠在今年讓科技大廠搶著布局,那就是LED電視。

為了能夠分食到LED電視汰換潮的大餅,友達、新奇美無不積極布局旗下LED廠,隆達甚至更以創新的「一條龍」生產模式,要讓業界為之一亮。

撰文‧賴筱凡

下著一場雷陣雨的下午,在台北凱基證券大樓的會議廳裡面,湧入了滿滿外資分析師與本土法人,個個盯著公司簡報,忙著敲打手上的計算機,急欲知道友達旗下最 完整LED(發光二極體)產線的隆達,在登上興櫃的首次法說,能帶來哪些好消息?

一條龍策略 上下游通包就連平常負責看面板、記憶體產業的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王安亞,都特地到場聽簡報,為的就是了解友達在LED布局的進度。堪稱今年最具成長爆發 性之一的電子新品——LED背光液晶電視,誰能在LED賽場搶下最多門票,就是今年面板產業的最大贏家。

就在兩年前的春天,友達決定要切入LED產業,身為友達第一個使用LED的部門負責人,當時擔任中小尺寸面板的隆達總經理蘇峰正,成為友達高層諮詢的第一 人,「HB(友達副董陳炫彬的英文名)來找我,說給我一周的時間考慮。」蘇峰正回憶起,兩年前第一次被徵詢的時候,一周時間還沒到,在一趟飛日本的出差 中,畫了這個投身LED的轉折點。

身為友達的中生代,對於高層指派的任務,就是使命必達。蘇峰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家LED廠的財報拿出來看,先檢視成績單。「那時我問BJ(晶電董事 長李秉傑的英文名),做磊晶生意,投一塊錢進去能做多少營業額?答案只有五毛。」李秉傑的答案,讓長期身處面板產業的蘇峰正相當震驚,「面板投資一塊錢至 少也能做到一塊錢的生意,LED晶粒卻只有五毛,下游封裝好一點,還有一塊多。」LED產業上瘦、下肥的藍圖,在蘇峰正腦中卻遲遲沒能有個標準答案,倘若 他依循現有的LED廠經營模式,即使能縮短學習曲線,卻無法做出隆達的獨特價值,「人家億光、光寶是十幾、二十年的公司,既然友達要投入LED,就要做到 比現有廠商來得好。」就是這樣的信念,讓蘇峰正決定創新。他表示,若只投入LED封裝,沒切入上游磊晶,使得關鍵零組件落在別人手上,難免不踏實;若能同 時兼有上、下游供應鏈,不但能突破LED上游只能做五毛生意的僵局,又能兼具封裝廠鞏固料源的優勢。於是,一條龍的概念就這樣應運而生。

然而,打造上游磊晶產線並不容易,不僅要有人才,還要有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機台;封裝產線則比較容易,有友達這個出海口支撐,加上友達早 年入股投資的LED封裝廠凱鼎。

隆達、凱鼎合併,正是友達的LED一條龍策略的展現,成功替隆達砌下進軍LED市場的第一塊磚,讓隆達成立不到兩年,第一季營收就達十三億元,幾乎達到億 光的三分之一。

不能只做富爸爸的生意

確立一條龍營運模式後,蘇峰正說,「我只想三件事。」第一,友達要LED,所以隆達LED要做到一定能供貨;第二,長遠考量,成立隆達不能只吃三、五年的 液晶電視背光汰換潮,所以隆達不能只做友達的生意;第三,如何對得起股東。

達到第一項不難,擁有友達龐大的出海口,隆達很快就能有營收。可是要做到第二、三項卻不容易。「我的LED不能只出給友達,成立一家公司若只能賺三、五 年,那五年後要怎麼辦?」客戶群必須分散,這是蘇峰正銘記在心的理念;同樣身為友達集團旗下的瑞鼎,因營收九成以上集中於友達,讓瑞鼎縱使有高獲利加持, 上市進度仍因此延誤。

所以,隆達對外採購LED晶粒,也自己做LED晶粒、對外賣晶粒。

對此,很多人感到相當疑惑,LED電視大爆發時代,下游封裝廠搶晶粒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賣出?答案很簡單:「你的東西不對外賣,怎麼知道你的競爭力在 哪裡?」東西好壞要市場來評價,也因此蘇峰正要求以較高檔的磊晶顆粒外賣。

正所謂「嫌貨才是買貨人」,蘇峰正相當明白這個道理,隆達要有自己供給晶粒給後段封裝的能力,但若把所有產出的晶粒都自用,那前段磊晶會越來越沒有競爭 力,因為做得再爛,都是自家用。這是蘇峰正要求對外銷售晶粒的唯一考量——給內部壓力,就算產出的晶粒再少,也要有部分比重的晶粒賣給其他封裝廠。

甚至連替其他晶粒廠代工,蘇峰正也有他獨特的堅持。「我們不能只有一個客戶。」蘇峰正透露,國內面板廠幾乎都是隆達的客戶,甚至連奇美電都是。這就是蘇峰 正要的,他要讓隆達的營收來源更多元,避免重蹈瑞鼎覆轍。

營運模式受法人極力推崇

「如果我們只會一樣功夫,別人很快就學起來了,一旦產業起伏大,馬上就被淘汰了。」蘇峰正說,以後在LED產業,小廠將會越來越辛苦,只要再三年的時間, 大廠與小廠的差距就會被拉開。

今年,隆達一登上興櫃市場,就高度受到市場矚目。「它的營運模式很有競爭力,而且LED電視是滲透率大於獲利成長性的產品,這讓隆達更受到市場關注。」聽 完隆達法說後,一位法人這麼說。隨著隆達磊晶產線的加入,勢必讓隆達今年的營收更有看頭。

蘇峰正

現職:隆達總經理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材料工程博士經歷:友達電視顯示器事業群總經理

隆達成功三關鍵

1.同時擁有完整上、下游

供應鏈

2.背光、照明都布局

3.富爸爸友達加持

新奇美整合供應鏈

啟耀光電C咖變A咖

曾經在2009年,稅後淨損高達4.86億元,每股稅後虧損高達3.39元的啟耀光電,終因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與奇美電合併,啟動新奇美集團供應鏈的整 合而得到救贖!

原本從事液晶顯示器背光零組件冷陰極管(CCFL)製造的啟耀,接手同集團奇力光電的LED部分封裝產線之後,業績三級跳;今年第一季,營收達7.3億 元,年增率達120%。法人估計,啟耀今年營收將大幅成長160%,挑戰50億元關卡,EPS則上看2元。

新奇美成軍之後,隨即啟動了供應鏈整合大計。在LED部分,奇力光電將扮演集團內LED晶粒主要供應者;至於LED封裝,則由啟耀與先進電,躍居集團內兩 大供應商,這使得啟耀從原來的C咖變A咖。

此外,啟耀光電董事長丁景隆,同時也擔任奇力光電總經理的雙重身分,更讓啟耀躋身新奇美LED布局核心,添加想像空間。

目前新奇美在LED的背光模組上,每個月的採購量超過10億元,由於新奇美的LED面板出貨量,仍在快速增加中,因此對啟耀與先進電這兩家廠商的下單量, 還會持續擴增。

有趣的是,在面板產業,友達是專業的面板供應商,群創則採取面板與電視、監視器組裝的一條龍模式;但如今兩大集團切入LED產業之後,友達的隆達反而採取 一條龍的方式,但奇力光電與啟耀則是分開經營的兩家公司。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奇美才剛合併,進一步的整合還需要一段時間。

除了LED封裝業務外,丁景隆也為啟耀找到一條更長遠的發展道路—─LED照明。儘管LED照明目前只占啟耀營收的5%,但丁景隆認為,傳統照明市場將因 LED出現而重新洗牌;啟耀已具備LED燈泡與CCFL燈管的設計與量產能力,未來將在新照明革命的浪潮下,取得一席之地。

(謝富旭、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3

魟魚大王鍾日盛讓全球富豪瘋狂 一條魚要價500萬元的市場絕活

2010-10-11  TWM




世界魟魚最大的銷售與繁殖量,掌握在小小的台灣手中,而台灣的頂級魟魚繁殖則是掌握在愛魚成癡的鍾日盛手中。華麗、溫馴卻繁殖不易的魟魚,極富收藏玩賞與 投資價值,已取代水族之王紅龍,成為富豪們的新寵物。

撰文.燕珍宜

今年七月,兩位中國神祕富豪——內蒙古礦產老闆與河北省石家莊姓楚的大商人,不約而同悄悄抵達台灣;他們不是來參觀阿里山及日月潭,而是直接包車趕到雲林 西螺,這個平常看不到中國遊客的台灣偏僻小鎮。他們的目標不是西螺的風景,而是一條條巨大的魟魚,這些魟魚有何特殊之處,為何可以吸引中國富豪不遠千里而 來?

吸引世界富豪不遠千里到訪中國富豪敲開的大門,就在西螺鎮最偏遠的街上,一踏進門,映入眼簾的是長達三公尺,乾淨、明亮到不行,不用打燈,依舊閃閃發光的 巨型魚缸。魚缸裡,傳說中的「皇冠黑白魟魚」,一條條像太空船般巡遊著,散發著神祕的光芒。

這些魟魚不僅長相不凡,價格更是驚人,一條頂級的皇冠黑白魟要價高達五百萬元,早已取代之前的「水族之王」紅龍,成為中國富豪們的新寵物。

而讓這些中國富豪甘願掏出千萬巨款的就是魚場主人鍾日盛;綽號「大尾龍」的他,原本以為長相也會跟黑道大哥一樣的壯碩霸氣,沒想到,傳說中的養魟大王,卻 是一位長相斯文、身材高瘦的年輕人。

鍾日盛所養殖的頂級魟魚,不只吸引中國神祕富豪跨海前來,甚至連國際玩家日本、德國、荷蘭等國際魟魚迷,更是不遠千里地跑到雲林西螺找他。

目前,世界魟魚銷售與幼苗的繁殖量,主要有近七成都由掌握台灣,而其中頂級魟魚的繁殖則是掌握在鍾日盛的手中。

在全台最大果菜市場西螺長大的鍾日盛,原是賣菜維生。從十六歲第一次到夜市撈金魚開始,鍾日盛就捍魚結下了不解之緣。到外地服兵役時,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 他的魚,在機緣下,他八年前開始接觸魟魚,這一養竟然成了主業,甚至成為台灣的魟魚大王,三位員工加上十七個水族缸,一年就淨賺二千萬元。

魟魚之所以稀有珍貴,主要是卵胎生的魟魚,「易養難生」、「不易繁殖」。

不像之前的水族之王紅龍是卵生,平均一胎可以有五十條的產量,魟魚「不孕」的機率非常高,就算生,一胎最多三到五條,產量就算非常高了。但是「養魟大王」 鍾日盛一胎最多卻可以生出十二條小魟魚,是別人的四倍。因此,台灣約有七成魟魚玩家的魚,都是從鍾日盛手上繁殖出去的魚子魚孫。

相對一般養殖戶用傳統的方法養魚,鍾日盛卻用科學化的方法飼養,「我知道去年這個時候,我手中的魚生多少條,每一條魚懷胎多久的時間。」他說,他甚至還統 計,每年最熱與最冷的月分,母魚懷胎時間的長短,以及所生產的小魚公跟母的比率等等。鍾日盛很清楚,只有透過嚴謹的數據、長期追蹤記錄,這樣才能夠提升技 術與品質。

「把人為可能的疏失,交代給機器。把機器的疏失、故障,交給人來注意。」他解釋,機器可能會停電,停電就要以警報器立即通知人來處理。「警報器也可能會壞 掉,因此也要固定檢查。」除了設置有監視系統之外,平常每隔兩個小時,還安排專人巡視魚缸,克服人性,採用各種科學方法,鍾日盛就是要盡量把風險機率降至 最低。

專攻頂級市場 獲取高利潤「本來我也有養一般的金典魟魚,但是全部賣掉,將主力轉到繁殖難度較高的皇冠黑白魟。」隨著玩家愈來愈多,魟魚的養殖技術日漸進步。鍾日盛解 釋,「比較容易養的魟魚,就留給其他玩家去養。」他專攻頂級魟魚,不但單價高、利潤好,如此一來,市場區隔也就成形。

他先專攻頂級魟魚──即皇冠黑白魟魚與滿天星。皇冠黑白魟與滿天星就像「水世界裡的貓熊」,黑色為底,然後點綴著大小不一的白點。鍾日盛說明,「無論是天 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只要是黑白對比,大概都是稱王、都是最漂亮的,比如貓熊跟殺人鯨就是。」其次,讓頂級魟魚再升級。頂級魟魚的價格還是隨著數 量的增加,而愈來愈往下掉。有鑑於過去,像七彩神仙等觀賞魚因大量繁殖而帶來的崩盤危機。鍾日盛早就未雨綢繆,不斷研究如何提升頂級魟魚的品質,以建立自 己的品牌。他說:「要預防『敗市』(崩盤之意),唯一方法就是把品質提高。」鍾日盛的魚缸幾乎看不到醜的魟魚,「醜的都在別人家」他笑稱。不斷對種魚(用 來繁殖的成魚)進行「汰醜換美」。「我要做的是美的加強版,美上加美。」全世界最美、價格最好的滿天星,幾乎都是出自鍾日盛的魚缸。世界最大的魟魚盤商涂 朝棟指出:「有些外國的客戶會特別指定大尾龍的魚,就因為他的魚特別美。」藉著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開放,台灣養殖的魟魚成為中國富豪的新 寵,鍾日盛因此成為兩岸開放的新贏家。但隨著商機的擴大,目前有更多人投入這個年產值保守估計至少五億元的市場,面對競爭他早有準備,「我是做長期的,不 是炒短線,就算現在敗到很便宜,我還是得養,我是靠這個生活。」鍾日盛說道,因此,「我不能被淘汰,要不斷進步。」

鍾日盛

出生:1967年

現職:專業魟魚繁殖

學歷:嘉義協志高職

經歷:菜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98

掌握硬體 打造品牌 整合媒體 王雪紅帝國兩岸三地「一條龍」

2011-2-14  TWm




王雪紅投資思惟已逐漸轉向,威盛雖然虧損連連,但旗下威睿電通轉機值得期待。

至於近來積極布局媒體和文創產業,是著眼未來將媒體、數位內容和手機設備「一條龍」經營,打造新帝國。

撰文‧周岐原

宏 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與「殼王」陳國強連手,共同買下TVB(香港廣播電視),堪稱是兔年最值得注意的投資案。歷年來,王雪紅陸續培養出威盛、宏達電等兩代股 王,眼光堪稱精準;這次她再以個人身分收購媒體,讓外界解讀王雪紅的投資方向,可能正由電子製造業,逐漸轉為整合型內容產業。未來王雪紅如何統籌各個轉投 資事業,從中布局個人第三波事業大潮,是市場矚目的焦點。

威盛本業持平 轉投資事業挹注獲利除了宏達電之外,王雪紅轉投資的上市櫃公司,還包括IC設計廠威盛、太陽能電池廠昇陽科、IC通路商全達及建達、IC封測廠立衛等五 家。王雪紅透過這幾家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公司共同持有其他企業股權,因此了解威盛等公司的現狀,是觀察王雪紅事業版圖的主要途徑。

資本額九 十八億元的威盛,是王雪紅旗下規模最大的一家企業。近幾年來由於市場不斷被侵蝕,經營策略又未取得明顯突破,威盛一直處在虧損狀態。自二○○六年開始,威 盛的年營收從二百億元快速滑落,到○九年時只剩下四十八億元;營運規模遞減,虧損金額相對攀升,才不過四年時間,威盛的累計虧損就超過二個股本,達一二九 億元。公司淨值一度因此低於五元、落入全額交割股。

為了改善公司體質,威盛於去年五月進行減資,並私募三億股,全數股權皆由王雪紅所屬的投資公司吃下。而在回沖大筆投資跌價損失後,去年第三季,威盛單季稅後EPS約有一元,然全年恐仍難脫虧損局面。

儘 管威盛股價近期表現強勢,但從合併財報的獲利能力估計,威盛的晶片、處理器本業,至今還沒有大幅好轉的跡象;未來能替威盛持續挹注獲利的,只剩下轉投資事 業。若從去年半年報觀察,在威盛的各項轉投資中,當年趁著獲利高峰時收購的美商旭上(S3 Graphics Co.Ltd.)繪圖晶片部門,VIA Telecom,及CatchPlay Inc.等三筆間接轉投資,仍呈現虧損狀態;持股約五%的大陸好又多量販百貨,因為多數股權和經營權都由美商沃爾瑪(Wal-mart)掌控,威盛也難有 發揮空間。相較之下,研發中心設在美國,行銷和業務體系位在杭州的手機晶片廠威睿電通,可算是威盛轉投資的最大奇兵。

近年來中國手機市場備受關注,因為龐大的內需市場養出聯發科的山寨奇蹟,在中國政府力推自家的3G標準後,更讓各家大廠磨刀霍霍,就為了搶食中國手機市場這塊大餅。威睿,正是王雪紅在搶食中國手機市場布局中的關鍵,更是宏達電向上游整合布局的重要指標。

○ 二年成立的威睿電通,是一家手機IC設計公司,專門研發CDMA(無線通訊技術之一)晶片。當年成立威睿時,威盛另一手購併了美商巨積公司(LSI Logic Corporation)的晶片設計團隊,由於該團隊先獲得高通(Qualcomm)授權,威睿得以全力發展CDMA系列產品。

兩年前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為了宣示威盛集團卡位中國手機市場的決心,威盛總經理特助陳主望還與威睿電通執行長張可難得同台亮相,大動作用「風起雲湧,蓄勢待發」為題召開記者會,顯見王雪紅對於威睿的高度期待。

中國市場蓬勃 威睿練兵八年轉機可期八年來,威睿雖然一路虧損,但陸續與樂金(LG)、泰金寶和英華達等業者合作,在海外市場推出低價的CDMA手機,算是得到不少珍貴的練兵經驗。

而 中國電信的CDMA手機用戶快速成長,也讓威睿轉機可期,因為中國電信CDMA用戶,三年內從二七○○萬戶逼近一億戶,後勢更將因智慧型手機看好;專攻中 國山寨機的威睿,在外商眼中的戰略價值,也跟著水漲船高。例如日前有研究機構分析,缺乏CDMA技術的英特爾(Intel),應考慮買下威睿,藉此提高相 關領域的競爭力。

儘管從財報數據來看,截至去年上半年為止,威睿對威盛仍未產生實質貢獻,反而令威盛認列損失逾新台幣三千萬元;但在中國商 機浮現的情況下,支持威睿多年的威盛,想必不會將這家扶植多年的潛力公司輕易出讓,因為威睿能在中國CDMA市場打下多少江山,將決定母公司威盛的獲利情 況。因此,威盛持股四八%的威睿,日後將是公司轉機的重要指標。

如今,王雪紅又反手向下整合數位內容,威盛集團的「一條龍」模式雛形已現,像是投資TVB之前,威盛就買下人人廣播(好事聯播網)約二四%的股權,從性質相對簡單的廣播電台做起,嘗試切入媒體業,頗有「試水溫」的味道。

而陳主望成立威望國際,進軍網路租片和電影製作業務,王雪紅也參與投資,都可看出王雪紅整合媒體、手機和娛樂內容的雄心,更有機會讓威盛集團成為同時生產內容,又擁有媒體和手機移動平台的帝國。

此外,近年紅火的綠能產業,王雪紅也不缺席,透過「威連科技」、「鴻達國際投資」參與昇陽科私募,成為市場矚目焦點。去年二月開始,昇陽科的單月營收一路創新高,全年累計營收達一一○億元、年成長逼近二○○%,本業的表現算得上頗為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昇陽科一方面與中美晶合資,成立垂直整合性質的中陽光伏,另一方面也增持江西升陽光電股權,總計金額達二一四○萬美元。換算增資後的持股比率,昇陽科對江西升陽持股已接近三成。

綠 能產業不缺席 昇陽科居關鍵地位據了解,江西升陽的其他股東多為投資機構法人,同樣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昇陽科,對江西升陽的營運扮演主導角色。雖然規模還不大,不過江西升 陽日後也有掛牌上市的計畫,因此有機會成為昇陽科的小金雞。過去強茂轉投資太陽能模組廠江蘇艾德的成功經驗,能否由昇陽科複製,令王雪紅的投資再添一筆戰 績,值得持續觀察。

王雪紅其他的投資項目,還包括封測廠立衛,以及IC通路商全達、建達。相較於威盛和昇陽科,這三家廠商的共同特色是規模小、資本額均在十億元以下,在業界重要性也相對較低。近年來,除了全達仍在虧損,建達和立衛都能維持獲利,表現尚屬穩定。

威 盛、宏達電等五家公司,是王雪紅經營版圖的第一層。進一步檢視這些企業的轉投資清單,不難發現王雪紅對未來事業布局的構想,已從電子零件、手機產品等硬 體,延伸至數位內容、文化創意等軟體層面,未來這些轉投資能否養成小金雞成為明日股王,端看王雪紅如何讓集團發揮垂直整合效益,真正打造出數位內容、手機 品牌一條龍的新王國。

在王雪紅的「帝國」版圖中,誰能成為第3個股王?

公司名稱 資本額

(億 元) 持股(%) 2010年前三季損益(萬元) 主要業務宏達電(2498) 81.8 3.2(*1) 3,951,844(*5) 智慧型手機製造威盛(2388) 98.7 7.0(*1) -83,272 積體電路、零件組昇陽科(3561) 19.9 3.2(*1) 88,935 太陽能電池立衛(5344) 7.9 66.3(*2) 6,485 IC封測全達(8068) 3.1 2.4(*1) -556 IC通路建達(6118) 9.1 3.8(*1) 1,127 設備軟體批發、安裝好又多百貨 30.4 5.3(*2) - 商品批發、零售威睿電通 2.4 48.4(*2) -3,223 CDMA手機晶片組人人廣播 1.0 24.4(*2) 49 調頻廣播電台美商旭上 - 12.4 (*2、*3) -726 晶片組製造、銷售VIA Telecom - 48.4(*2、*3) -636 無線通訊產品CatchPlay,Inc - 19.1(*2、*3) -660 跨國投資註1:王雪紅個人持股,昇陽科為個人旗下投資公司持有,註2:威盛持股,註3:透過VIABASECo.Ltd間接轉投資,註4:TVB投資案交 易尚未完成,未列入,註5:全年損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5

全城熱煲骨灰龕 長生店一條龍服務 泡沬一觸即爆

2010-8-26  NM





自從去年九月屯門青松觀千人搶購骨灰龕位引起混亂,骨灰龕短缺問題突然「蒲面」,不少投資者、投機者被這「商機」吸引一擁而上。

骨灰龕政策檢討的公眾諮詢,將於九月底截止,各路人馬都趁着政府規管方案未出台前,四出籌建骨灰龕,造成既成事實。家族在沙田寶福山投資中食髓知味的何超 瓊,也沾手殯儀業,與其信德集團在澳門氹仔骨灰龕建立一條龍服務;而早前宣布籌辦電台,素有「煲呔針」稱號的鄭經翰,也參與這場熱潮;而其他上市公司、鄉紳、黑幫等亦積極插手,炮製了一股骨灰龕泡沫。長生店一條龍服務

一向被視為本地殯儀業根據地的紅磡,近日行家們都議論紛紛,因為區內的核心地帶多了一股外來勢力進駐。這個正密鑼緊鼓裝修的連閣樓地鋪,位於必嘉街二十八號,投資者並非什麼殯儀老字號,而是何超瓊掌舵的上市公司信德集團。該鋪以殯儀及骨灰龕代理形式經營,旨在推銷明年第二季落成、於澳門氹仔先人紀念堂的五萬個骨灰龕位,實行祭祖、旅遊一條龍;行家稱鋪頭名為「德信」,以慈善為名做殯儀業,並給予信德集團員工家屬優先權辦理喪事。

信德去年在業績報告中曾提及,集團擁有七成九權益的氹仔骨灰龕項目,為買家提供一站式服務,部署在這股骨灰龕炒風之中挖一筆,骨灰龕現正興建中,並由新世 界旗下的協興承建。不過,這項投資信德集團董事總經理何超瓊並無親自出面,而是交由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胞妹楊寶莉(Polly)在前線「打骰」。 Polly曾協助哥哥打理英皇珠寶生意,如今轉戰骨灰龕市場,並不時在紅磡必嘉街出入。經營長生店逾五十年的周先生指,紅磡是唯一發出殯儀業牌照的地方, 所以要入行,先要在該區租一個鋪位,並得到立案法團批准,而信德這鋪位,前身亦是一間長生店,自然免卻不少麻煩。

五十億龕位待銷

其實何鴻燊家族並非首次染指殯儀業,本港大型紀念館沙田寶福山便可謂其代表作。公司大股東一直由海外公司持有,並由馮成出面經營,但公司另 有兩名董事蘇樹輝及禤永明,都是何鴻燊的馬仔。九十年代開始發展的寶福山,到○五年政府龕位零供應後,一些「靚位」價錢曾一度升至四十萬,「當時有好幾個 炒家用十二萬左右入貨,打埋律師費等成本都係十六萬,炒高咗倍幾,不過這些靚位,當然係同何家有關係的人士先攞到啦。」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而今次氹仔的項 目共五萬個龕位若以目前平均市價十萬完賣出,未計連帶旅遊收益,保守估計涉及金額亦達五十億元!以呎價計算回報更甚於「天匯」的投資。

骨灰龕的淘金者,名單上還出現綽號「煲呔針」的鄭經翰。政府目前正着手立法規管全港的骨灰場,要規管,自然有部分被取締,那些違規灰樓原有的先人骨灰便難 逃一次「大遷徙」。據了解,政府一直為此物色適合用地,其中西貢外島鹽田仔(又稱鹽田梓)是其中一個考慮。業內人士爆料,鄭經翰的如意算盤是在鹽田仔搞骨 灰龕場,部分用以接收被取締的先人骨灰,從而要求政府免補地價,替政府解決問題,自己又豬籠入水。

灰位豪宅兩相宜

鹽田仔位於西頁橋咀島以東的一個外島,有堤壩連接滘西洲,水清沙幼,風景宜人,還有現代罕見的海水曬鹽田,以及紅樹林等。原居於此的客家村民篤信天主教, 但後來村民大部分移民英國及搬出西貢,村落已荒廢二十多年,直至近數年重新開闢作保育景點,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北部有四十萬呎土地仍屬樹林,最大機會發展 成骨灰龕場便是這一塊。二千年,這幅地由一間名為沛潤發展公司購入,但○五年遭到法庭清盤,遂於○七年以一千三百多萬售予華明企業。

來往鹽田仔的街渡船家指鄭經翰半年前曾兩度到當地視察,並與一名擁有地皮部分地權的姓曾男子接觸,不過有村民表示這名曾先生是「超級經紀」,經常自誇認識 多名高官,又聲稱曾與美國副總統食飯,但其實已經破產,言下之意有人被騙。記者為此向大班查詢,他推說:「有人話想起豪宅,叫我入去睇下之嘛,最終都傾唔 成,其實我係去運吉。」他多次叮囑記者為他強調「最憎人做骨灰龕」,自己亦無興趣無錢做。但問到有關地段建骨灰龕場的可能性,他則頗有見解,認為地皮太 小,亦無陸路,並不適合,建議在迪士尼旁邊的陰澳興建,「陰澳連個名都啱埋」。

鹽田仔是本港罕有的客家天主教村落,吸引不少天主教徒朝聖,無獨有偶,與鄭經翰關係密切的特首曾蔭權兩年前亦曾私訪當地。由於這幅土地未納入規劃大綱圖, 亦未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土地規劃未有定案,彈性極大。正致力發展旅遊的村長陳忠賢亦認為建骨灰龕可行性不大,將美麗小島變成骨灰龕場,難以通過區議會及 原居民,不過若不影響生態環境,他的立場還是可以研究的。

骨灰龕這商機,甚至引起金融界人士拿來借殼上市。工程師林衛邦、會計師潘禮賢及劉志光亦看中此機會,○八年買入四十三幅新界舊屋地,並打算改裝成骨灰龕場,去年十月以十億八千五百萬元作價(其中八千五百萬元屬現金,八億五千萬元是可換股債券,一點五億元是票據),注入問博控股(8212)上市, 大炒骨灰龕概念,三人隨即成為問博管理層。股價在消息公布時由兩毫六仙炒至四毫七仙。直至今年七月問博才公布其中七幅位於元朗新圍村的地皮位置,該地注入 問博前,由林衛邦、潘禮賢及劉志光於二○○八年五月以一千萬元買入,去年年底動工改裝為骨灰龕,其中一幅地是門牌為新圍村六十號的青磚屋,並命名為明月 山。

各路人馬搶攻骨灰龕

特價賣「龕花」

明月山無論外部及內部都尚未完工,工人仍在挖水池、鋪地磚、修外牆,但靠近門口的大堂已匆匆擺上三千個龕位。上週四上午,本刊記者目睹銷售員帶着一行五人 的客人先到內部參觀,其後亦帶他們到附近的地方參觀近十分鐘,儼如睇樓團。上週五,年近三十歲的銷售經理郭子健出動專車接送客人。到達現場後,銷售經理郭 子健謂:「呢個係Phase one(第一期),有兩萬個位,我哋有六個Phase,打橫一路起過去。遲啲會有基督教、天主教,共有六萬幾個龕位。我哋係上市公司, 資金雄厚,你唔使擔心。」見記者未感興趣,郭子健再加一把:「而家未起好,最便宜的只要三萬多元,最貴十幾萬元。九月中第一批上位後,價錢會再加百分之十 五,而家係做緊promotion(推廣)。」事實上,明月山第一批的三千個龕位只賣出最便宜的一千個,每個約兩萬元。銷售經理賣「龕花」的手法就如賣樓 花,當問到龕場是否合法經營時,郭子健稱:「合法!不過未有牌,全港都未有發牌制度。」

骨灰龕場借殼上市

村民後悔賣地

明月山以上市公司之 名高調招攬生意,但村民卻大力反對。住在隔壁的七十七歲謝婆婆說該舊屋是全村第一間屋:「間屋有八十年歷史,去年年尾開始鋪晒網,五月拆網時我先知原來係 骨灰龕!」問博控股能如此輕易購入大批土地,因為土地的業權並非由一個家族擁有,其中一幅地的業權由七人持有,五名為加拿大籍人,謝婆婆說自己的太爺被 「賣豬仔」到美國,故相信該屋業主的後人也在外國。有份把地皮售予問博控股做骨灰龕的村民洪振文十分生氣,謂自己全不知情,而他媽媽則說:「我個仔只係去 簽個字,唔知賣咗俾咩人,價錢係二百萬左右。五月知道做骨灰龕場之後,好後悔,影響條村的風水。」

骨灰龕規管無法

現時,香港並沒有法例監管經營骨灰龕,政府只可以透過規劃、地政或消防等條例去規管。在規劃方面,城規會有法定圖則去管理土地的用途及發展,如規劃為靈灰 安置所,則此類龕場全屬合法。如顯示土地可以興建宗祠,興建骨灰龕亦未有違反法定大綱圖,屬灰色地帶。部分屬鄉村或綠化地帶,甚至是住宅,業主可以向城規 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但需要補地價。

但城規會的執行權力只限於被納入發展審批圖的鄉郊土地,而一些新市鎮及市區,雖然有法定大綱圖,但城規會並無執法權,只能透過地政署監察有否違反地契。而 舊屋地在地契上「彈性」最大,這些「舊屋地」是根據1905年批出的集體政府租契內的地段,多數在鄉村範圍內,政府批出土地時並無訂明條款,如註明為屋地 者,只要業主沒有在土地上僭建或加建,甚少會違反土地用途,亦無補地價問題。如在六十年代後,以獨立合約批出的新批地,每份合約都列明批地條款,只要無違 反合約,政府亦無符。

淫業大王爭地搶廟

骨灰龕概念全城熱炒,連撈偏門的江湖中人也為之垂涎,有人甚至不惜使出種種恐嚇手段來掠奪寺院,建立骨灰龕王國。在油尖區名堂甚響的桑拿大王柳明心,七十 年代與親弟柳漢強以搞「魚蛋檔」色情場所起家,八十年代時轉戰旺角砵蘭街馬檻,從淫業賺到第一桶金後,兩兄弟分開經營不同生意。其中柳明心於八七年成立江 庫地產,主力新界村屋地的發展及買賣,近年便銳意變身為骨灰龕大王。他首先在○五年入主大嶼山延慶寺董事局,據延慶寺舊主持釋智誠透露,當時獲准柳加入董 事局,全因他許下承諾出錢維修寺院的斜坡,「邊個做董事,係睇佢有冇佛心,唔係睇有冇錢。」

柳明心以「善心」入主延慶寺後,開始逐步實踐他的發財大計,○五年十一月,他以二百五十萬購入延慶寺附近的一間小廟慧蓮寺及附近地皮,開始搞骨灰龕生意,至○九年又以三百五十萬元,再買入附近的悟徹寺院,打算擴展骨灰龕規模。

近半年骨灰龕生意炒得大熱,近月他終於大舉出手,全面洽談收購附近其他用地,有人更不惜以種種手段來吞併。延慶寺一帶的鹿湖禪林,歷年都是和尚及尼姑靜修之地,禪林區共有大小禪院及靜室三十八間,柳明心正有意納入自己旗下,建立比沙田寶福山更大的骨灰龕王國。

狠招嚇怕出家人

曾拒絕延慶寺收購建議的毘梨淨院,近月便離奇發生多宗怪事,如數度被爆竊,半夜時電話像「午夜凶鈴」般響個不停,更不時有身份不明的大漢在禪院徘徊,並語帶恐嚇地查問,連禪院看門口的小狗也不能倖免,一夜間兩度被來歷不明的惡狗咬至重傷。

由於釋永聰法師堅拒禪院被收購,之後怪事便有增無減,如禪院門前樹下,無故被埋放一堆骨頭。最近,有人還將鹿湖上游水源截斷,令鹿湖一帶的寺院缺水,造成 生活上不便。連串恐嚇後,部分在鹿湖寺院禪修的善信及主持等,為免麻煩及惹禍,均紛紛搬離。上週記者到鹿湖的寺院採訪,一眾法師均三緘其口,不敢多言。不 過有尼姑私下向記者申訴,指出延慶寺未搞骨灰龕生意前,鹿湖一帶本是天下太平,自從延慶寺變身骨灰龕場後,鹿湖就此永無寧日,「延慶寺法師及尼姑都係假, 佢哋夜晚會穿回便服離開延慶寺,最離譜係班尼姑,將紅色胸圍底褲掛出窗口曬晾,寺院係莊嚴地,點可以咁樣o架。」該尼姑咬牙切齒地說。

鹿湖村村長黎孟豪透露,他曾向地政總署投訴延慶寺非法霸佔另一寺院智積林,但地政總署回覆說,因收不到業權人的投訴,故暫不跟進此事,「都離晒譜,延慶寺 啲人話,見智積林冇人用,所以將佛像擺放入去,之前延慶寺已霸佔好多公家地擺放佛像,擺擺吓又當係佢地方,智積林個業權人長居外國,咁點叫佢老人家返香港 投訴?而且依家有啲寺院已被搞到十室九空,屆時唔知又會唔會被人霸佔。」黎也承認,自延慶寺向周圍輻射性地併購寺院及地皮後,鹿湖的治安就大不如前。

四成佣搶客

隨着各路人馬進佔骨灰龕生意,合法、非法、游走灰色地帶都有,這看似遍地黃金的行業生態近年亦起了變化,這傳統被視為偏門甚至門外漢不敢入行的邪門行業, 在前幾年經濟不穩尤其多人入行,行內更不乏從律師、會計師、警察、消防員、保險經紀等轉行的人士,其中灰位經紀大量出現。

「以前做殯儀係一條龍服務,由買位、做文件、儀式到上位都要陪住個客,但依家好多人只係為咗賺個佣,全無職業道德可言。」一名業內人士透露,近一、兩年大 量私人骨灰龕場推出,但事實上並非外界想像般好市,龕場為了吸引買家,不惜以高佣金制招攬代理促銷龕位,一般佣金高逾兩成,最高更可高達四成,以一個二十 萬元的龕位為例,每單代理佣金八萬元,難怪人人轉行。

除了以銀彈籠絡代理,不少龕場亦以豪宅包裝出售,一於陰宅當豪宅賣,以往常見的園林景色之外,還推銷環保物料、引入天然光等近年的樓盤賣點,就連以往較簡 單的小冊子現在亦設計成售樓書一樣,附有平面圖、設計師介紹等。不過這些厚疊疊的「龕書」,一般代理都不會隨身攜帶,因為只要一個電話,灰樓便會有專車接 載到現場參觀,極盡氣派。

離世化身鑽石

人離世,塵歸塵,土歸土,只要豁得開,是否還需要佔一個盒子大小的位置,其實值得商榷。香港基督教殯儀服務處陳振哲指,火化後除了放在龕位予後人供奉,隨 着近年加強宣傳,海葬、撒灰等「較瀟灑」的方式亦開始流行,「政府每個月都有船提供海葬服務,但依家好多人都自己訂船出海,因為可以多啲親友上船,限制亦 較少。」

市民思想逐漸開放,市場上亦開始出現衍生產品。「政府海葬淨係有條管俾你倒落個海,外國就出咗呢種再造紙貝殼,將啲灰放入去,佢會响海面浮十分鐘,親友旁邊撒花瓣,跟住隻船圍住繞一圈泛起漩渦,貝殼慢慢下沉,成件事就莊重好多。」浩園石坊有限公司近年引入多種新穎的殮葬產品,負責人翁愛恩表示,外國講求環保,即使火化後,亦鼓勵埋在地下後骨灰要自然溶入泥土,所以骨灰盅亦會選用天然易分解的物料。

除了「塵歸塵,土歸土」系列,還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另類選擇。有些人會將部分親人的骨灰鑲嵌作吊墜等飾物作留念,本港近日有公司推出將骨灰加入其他物質造成類似石膏質感的擺設放家中,但仍以寵物骨灰較多。近年人造鑽石技術漸趨成熟,瑞士一間公司就專幫人在骨灰中抽取碳來種鑽石,除了有出廠證明書,還會取得GIA證書評定顏色及級數,「種一粒鑽石四分一至一卡拉,價錢由三萬至十五萬元,比真鑽石還要貴,所以推出以來只做成一單生意。」翁愛恩稱,韓國近來還新推出以骨灰提煉彩色的琉璃珠,會待技術成熟再引入。

炒燶市成「龕蟹」

隨着骨灰龕供應源源不絕,以及另類骨灰處理漸流行,龕位便不再只落到用家手,骨灰龕泡沫有見頂回落一觸即破之勢。「個市被人煲到好似好緊張,當年寶福山有 得炒係天時地利人和,依家無呢支歌唱啦,好多人入咗貨依家坐緊艇!」這名業內人士透露,市場的需求一向有七成來自福壽位買家(即為自己或家人預留龕位), 但自從龕位價格被炒高,這類買家已轉觀望。私營灰樓務求盡快「填滿」部分龕位,以在政府規管私營骨灰龕前,造成既定事實,有場主不惜以平價龕位作招徠。位 於荃灣老圍三疊潭的永盛園,被滿山骨灰龕場包圍,去年中老闆以三千萬買下鍾氏大宅,原計劃改建成私人別墅出售。去年底,骨灰龕鬧得熱哄哄,即花三千萬元改 建成骨灰龕場,永盛園其中一個老闆梁兆基坦言,起初遇到零星村民反對,遂將其中一成龕位以「慈善形式」發售予村民,只賣五千元,其餘九成龕位將以市價(二 萬元以上)出售。此舉成功贏得大部分村民支持,原反對的村民亦「唔好意思與全村為敵」,他又免費送贈龕位予長生店多年無人認領的骨灰,令這競爭更趨白熱 化。

香港福位商會副會長黎孝仁估計,目前全港有數以十萬計先人骨灰等候上位,單是紅磡有逾五萬個,未來兩年和合石及華人永遠墳場的近十萬個龕位供應,雖然未必 完全趕及每年約四萬的死亡率,但相信加上私人市場供應,價格將很快回落。他又推算,目前全港有超過五百間大小廟宇,既符合土地用途,本身亦可能一直有存放 骨灰,只要納入規管,可用龕位隨時高達一百萬個。私人骨灰龕在市場短缺之前,一般一萬元有交易,相信屆時被炒高的龕位價格,隨時比當年「八萬五」跌得更慘 烈。

另類選擇

1. 土葬:本港食環署及華人永遠墳場等一直有墓地供應,後者數量更可在網站查詢,未如想像般短缺。

2. 海葬:政府每月有包船到東龍州以東提供海葬服務,收費二千元,包祭品、鮮花等,七名家屬可免費上船。

3. 花園撒灰:南丫島、歌連臣角等八個紀念花園供人撒放骨灰,由食環署管理,費用全免。

4. 製成擺件飾物:有生產商抽取骨灰部分物質製成人造鑽石、琉璃珠、擺件等,亦有將骨灰鑲入飾物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6

堅守技術 一條化學方程式做了二十五年 達邁高分子材料挑戰全球前三名

2011-5-16  TWM




達邁科技是台灣切入關鍵材料的典範之一,總經理吳聲昌一頭栽入技術領域已二十五年,歷經多次創業及被收購,仍堅持投入這個產業,終於讓台灣成為繼美、日、韓之外的第四個生產國。

撰文‧林宏文

在今年興櫃一百強中,有一家相當特別的公司,它的競爭對手只有美、日、韓三家廠商,而且近三年毛利率更從一○%左右大幅拉高到去年的三三%,還獲得包括國碩與欣興電子等大廠的投資,這家公司就是生產軟板上游關鍵材料的達邁科技。

達邁的主要產品為聚醯亞胺(Polyimide,簡稱PI)薄膜,為高耐熱的高分子材料,早年是美蘇兩國為發展太空航空器所研發的材料,冷戰時期被列為戰略物資,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經普遍成為包括電子產品、工業、電機及大眾運輸等產品的材料。

由於研發層次及難度很高,目前PI技術掌握在美、日兩大廠杜邦(Dupont)與鍾淵化學(Kaneka)手中,市占率分別約為四成及三成,至於第三、四名分別是韓國SKC及台灣達邁,市占率是一○%及八%。

投 入PI研發二十五年的達邁總經理吳聲昌,是台灣少數堅持在這個領域的專家,早年他加入工研院材料所,投入PI開發,但之後計畫因故沒有完成。後來,吳聲昌 到另一家公司德奎企業繼續從事PI研究,在德奎的支持下創業成立太巨,並獲得與亞洲化學及聯成石化等大廠的投資;然而,太巨被杜邦收購後,杜邦卻不再讓太 巨發展PI,吳聲昌只好離開。

吳聲昌曾開玩笑說,﹁我一輩子投入PI,一條化學方程式做了二十五年,其他什麼都不會。﹂二○○○年,吳聲昌再度創業,還是以PI為主題,團隊都是曾共事十到二十年的老同事,也獲得同為清大畢業的國碩總經理陳繼仁及欣興電子董事長曾子章的投資。

PI 技術的困難,在於製程相當複雜,包括從聚合、塗布、成膜、表面處理、分條、配方、添加劑、溶劑回收等,但又沒有設備商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設備,而達邁因為 已累積相當多經驗,所有製程設備都可自行開發,也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出貨時,PI被包裝成一個長約一.五公尺的圓筒,但拉開時可達一.五公里到二公 里。不要小看這個像地毯的圓筒,一筒的賣價就等於是一輛汽車的價錢,比起傳統的塑化材料來說,售價都在十倍以上。

達邁成立至今已進入第十一年,前八年都在賠錢,兩年前才開始獲利,毛利率也從一成、兩成逐漸升到去年的三三%,今年第一季更增加到三八%。在營運績效及經濟規模擴大下,未來商機可期,也成為國內材料產業興起中的代表典範之一。

吳聲昌

現職:達邁科技總經理

經歷:太巨科技總經理

德奎材料總經理

學歷:清華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72

台積電副總之子 一條程式賺三億

2011-6-20  TCW




五月十九日,社群網站LinkedIn在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第一天,LinkedIn的市值就衝上九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八百億元),一群新的億萬富翁,就此誕生。另一個角落,台灣科技業的第二代,也準備搭上這班列車。

台灣人,怎麼到矽谷的軟體產業淘金?台積電副總經理蔡能賢的兒子蔡靖,是個典型的例子。

二十八歲的蔡靖,從科學工業園區實驗中學畢業後,到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物理系念書,在矽谷工作五年後,這個形容自己高中「功課不太好」的蔡靖,手上股票已經價值新台幣三億五千萬元。

他是當紅軟體公司Flipboard的創始員工,Flipboard是矽谷當紅的社群媒體雜誌,他們能自動抓取你愛看的網路新聞、部落格,或是你朋友在臉 書(Facebook)上的最新貼文,自動做成一本網路雜誌,他們的軟體去年被蘋果(Apple)選為年度風雲軟體。

創業不到兩年,Flipboard在矽谷未上市的市值,已達到二億四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九億元)。蔡靖是Flipboard創始員工,做這程式可分到約五%的股票,相當於三億五千萬元。

「一開始,我爸有點驚訝我要做程式設計師,」蔡靖說,在他父親這一輩心中,半導體才算是「真正的工程」,軟體不過是附在上面「薄薄的一層漂亮東西。」他回憶,在父執輩心目中,要在工程領域出類拔萃,「菁英就是要去念電機系。」

為看《康熙來了》設計程式,年賺一百多萬

蔡靖靠自學,精通多種程式語言,他學寫程式的動力,完全是來自解決生活的問題。大學畢業後,有一次到香港念書的朋友抱怨,在網路上要花很多時間,才能看到 最新的《康熙來了》,蔡靖就寫了一個專門在網路上尋找最新《康熙來了》的程式,後來他把這個免費程式加上廣告,去年這個程式一年就替他賺進四萬五千美元 (約合新台幣一百三十萬元)。

因為寫程式的興趣,他決定到矽谷發展,要當矽谷軟體工程師,究竟有多難?蔡靖回憶,有一次應徵工作,「對方派出九個資深工程師,輪流問我很深的演算法、數學、邏輯問題,一連問了三天。」三天後,他才從三十個競爭者中勝出,拿到唯一的工作機會。

踏進矽谷只是開始,五年當中,他也曾被裁員,換過四家公司,也有機會成為Google員工,但一直沒等到好機會。

賈伯斯上門參觀四處推薦,行情水漲船高

二○一○年,機會來敲門,矽谷最有名的網站TechCrunch,選上他做過的兩個程式,Techcrunch就像是矽谷工程師的網路俱樂部,「只要被選 中,矽谷的工程師都會認識你。」Flipboard的創辦人麥克庫(Mike McCue)看到蔡靖在這麼多人中連續兩次「上榜」,邀請他當公司的創業員工。

去年五月,就在產品快完成的時候,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竟上門來參觀他們的產品,「我們把所有不是蘋果的東西都藏起來,桌上只有蘋果的電腦,」蔡靖說,一個星期天早上,賈伯斯進到 Flipboard,仔細檢視他們的產品,那一年,Flipboard得到蘋果的程式大賽首獎,「我後來聽說,他(賈伯斯)常常提到我們,」他笑著說,後 來賈伯斯參觀美國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時,還建議這個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可以跟Flipboard學學,」有賈伯斯青睞,Flipboard的行情跟著往上衝。

在矽谷,已有台灣來的年輕人,靠著創立軟體公司賺到第一桶金,「最近,才有一個台灣人,賣了他創立的名片軟體公司,賺了好幾百萬美元,」蔡靖說。現在連他老爸蔡能賢,都關心起軟體產業的發展。

二十年前,他的父親一輩,抓住半導體崛起的機會;二十年後,這批聰明、敏感的人,聞到軟體開發的新機會。蔡靖的故事,讓科技業第二代的矽谷淘金夢,有不同的面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