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思考的碎片-4.23 memo@linan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716.html
週五和@linan的交流我有做筆記。有很多零碎的碎片
這裡做個memo外加這兩天博客還有未來幾天的東西也算一個小結。如對這系列觀點尋求交流和探討只在Google plus。其他空間無法一一作答。歡迎加入自由的空間。

寫在前面
這個博客的目的不是傳播和製造觀點。更多是記錄個人觀點。為日後復盤使用。
so在論證過程中幾乎很少做基礎鋪墊。也懶得鋪墊。so剛剛返回去讀以前寫的東西確實很簡潔,沒行業和時代背景相對難以理解。
比如早前寫過AKAM那個就沒詳細論證為何對企業是total solution,但是最近我們可以看到D&G和Fiat都簽約的公告。這就是反映了我前期的觀點。也算一種驗證。
http://slamnow.blog.sohu.com/203451591.html

同時這個博客是記錄的是思考的演化過程。so最新的才是新思考,思考的本身也在進步和推演。
比如這個博客前幾天寫instagram12人是奇蹟。和@linan討論下來未來十年內應該有一個人的公司價值10億,一個人誇張了。就是人少不是太大問題,日後會成為常態。

正因為是個人思考演化過程的記錄,所以不會太多回應辯論。辯論不來錢的。歡迎交流拒絕辯論這是我的態度。


開始1234

1.昨天和@葉公好尨 的一個共識也算結論
anyway 葉公你我有一個共識。京東和AMZN是兩類公司一個是做買賣的一個是平台級的。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
so可以推理出來AMZN是偉大公司。京東沒有成為偉大公司的基因起碼到目前為止。
這對昨天的blog算一個修正。雖然京東沒有偉大公司基因,但是京東不未必就死掉之類。就是一個買賣公司。有一定價值。

2.互聯網泡沫
00年前後的互聯網泡沫,一個泡沫的指標是不應該進入該行業的人進入了。比如打卡上下班的公司進入了,這是泡沫的指標和導致泡沫的原因。人流導致錢流,錢 流導致人流,殊途同歸。當行業出現不合適人員的時候也是泡沫發生的時候。追逐利益超越追逐夢想。那麼必然是泡沫。So這如果成立那麼當下的SNS泡沫起碼 不大。如果有的話。

3.濾鏡的流行

Path instagram 美圖秀秀 剛剛發表的微信4.0
100%的共通之處是濾鏡。
隨手打開圍脖。目測美女照和美女大頭照90%以上是用過濾鏡。
Path的濾鏡還有兩個種類。然後Path還有可以花錢買的濾鏡。這算增值服務?

so濾鏡的流行是一個現象,已經不可阻擋

分析現象背後的商機:約等於0 無趣的很。濾鏡是算法為基礎。so沒啥好搞的。

當然真有商機也不會寫出來鳥!

分析濾鏡的流行原因:土鱉沒構圖,然后土鱉沒耐心多拍幾張。但是土鱉還真知道或者有追求美的需求。
so用濾鏡是最佳的方案。
我用了instagram的濾鏡現在也用上癮。so事實就發生,無P不成圖。
Path是全尺寸,instagram是要照片截取。不知道為毛instagram這樣設計,我還是喜歡path的全圖。


4.注意力擠壓模式。

源自上週末孔令奇在Hitfm一檔hiphop節目中關於嘻哈歌手出片的頻率變化。所引發的思考。

說道hiphop歌手現在每月必須發新片還是每週,不然就沒遺忘。早期是一年一張CD,那樣會認真製作質量高,現
在是每月一首。
這背後有製作能力電子化和專業化導致的可能性,但是我們更注意到這現象背後的原因
是注意力被擠壓,這裡特指消費者注意力。不斷被push,然後你如果不參與到這個潮流,你就直接寫進歷史書。
so這就是一個寫歷史和被寫進歷史的選擇題。
writing history or be written in history。
消費者注意力別不斷的新東西推動者轉換熱點,你的空缺就是他人的機會。創新在填補消費者每一秒的空閒。so商家最大的願望是每個消費者有48小時而非24小時。哈 just kidding
so注意力擠壓模式下,持續升級已經是必經之路,也是必須之路。這好像和迭代的觀念重合。

5.@基因拓客思-GeneTalks剛剛有說「Big Data對醫療領域的影響極其深遠」。上篇寫的Big Data至少不設計醫療領域。換句話說醫療領域就是遞歸分析。和我們說的床照理關係不大。

6.普通人的新浪
用陌陌查看下隨機的大眾人群,查看他們的新浪微博。有這樣一個規律
人均200個follower
following大約也就200個極少follow所謂意見領袖和大V
內容:80%吃喝拉撒睡凡人瑣事 20%心靈雞湯
通過這樣的樣本得到一個結論:他們才是大多數,其實我們才是另類。

7.單人 1B的公司是可能的

理由很簡單就是專業化,13人的instagram價值1B,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愛才成為可能。因為大規模的云服務。
其實與其說云服務,不如說就是專業分工,亞當斯密那套。

上週看到已經有專門做崩潰代碼的公司。這樣下去,擔任創造力+IT服務專業化平台,從客服到軟件全套第三方專業平台式云服務+自助服務誕生。小公司很容易存在很生存,沒有任何障礙。人數個位數的1B公司誕生幾乎是必然。而非偶然。

8.instagram 1%的玩法

我和@linan 承認我們是沒有能力對這個估值作出判斷。但是我們相信Mark的判斷比我們牛B。
這個收購遊戲中最有趣的是1%的溢價模式。
Mark如果話1B買個遊艇又如何哈,我肯定相信Mark的判斷力。

這是第二個0銷售額大價錢賣出的公司,
我知道第一個是ILMN購買Solex 600M成就ILMN當時也是0銷售額。
至於收購的意義。不想贅述,任何人google一下即可知對行業的影響力。簡直就是奠定行業地位的收購。
無人不稱頌Flatley的英明
http://www.forbes.com/2006/11/13/illumina-pharmaceuticals-earnings-markets-equity-cx_rs_1113markets1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