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美最大殯葬公司對比:福壽園與SCI 成財

http://xueqiu.com/2374042794/26478532
在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公司福壽園宣佈上市之時,國內的投資者似乎找到了一個追隨投資大師足跡的方法。作為有史以來投資業績最好的基金經理之一,彼得林奇對美國最大的殯葬服務企業國際服務公司(SCI)曾經愛不釋手。

  在彼得林奇提出的13條選股準則中,第7條是「公司業務讓人感到有些壓抑」,這一部分舉的例子便是SCI。1981年,該股曾是林奇管理的麥哲倫基金的重倉股之一。

  那麼就讓我們仔細地看看這兩家企業。必須首先注意到,林奇當初看好SCI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利潤增長被華爾街忽略,這與今天各大投行為福壽園IPO大唱讚歌的情況顯著不同。

  收入來源:開發商VS保險商

  收入來源上,SCI有64%的收入來自殯儀服務,36%的收入來自墓地服務。而福壽園絕大部分的收入(86%)都來自墓地銷售。從這一點來看,福壽園更像是一家地產開發商,盈利的核心在於低價拿地。在招股書中,福壽園指出:「我們業務的增長及成功依賴於持續按商業上合理的價格收購土地的能力。」

  為了強化現金流,SCI創造了一種在生前預付殯葬服務費用的業務。翻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發現預收的服務費用高達40億美元,是股東權益的3倍多。財報中也因此充斥著對投資收益、費用和折現率假設的分析。從這一點上看,SCI又更像是一家保險公司。

  護城河:高毛利VS低毛利

查看原图
  從盈利能力方面看,兩者的差異令人咋舌。福壽園的毛利率超過80%,ROE達到55%,比貴州茅台還要暴利。而SCI的毛利率只有20%,ROE只有可憐的11%,這還是在86%的超高槓桿率之下取得的。

  很顯然,SCI的護城河並不在於壟斷性資源。公司2012年年報指出,殯葬服務業的競爭壓力持續加大,公司在多個業務領域都面臨低成本供應商的價格競爭。

  如上所說,福壽園的暴利主要來自廉價的墓園土地。公司90年代拿下的上海福壽園土地成本每平米只有190元,而2012年拿下的山東墓園,土地成本更只有142元。相比上海每塊墓地14萬元的平均售價,地價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相應的,公司也因此面臨監管風險。在一個帶有公共服務色彩的壟斷競爭領域,80%的毛利率實在太過引人注目了。無論是價格上的管制(價格下降),還是地方要求分得更多的利益(地價上升),都不利於公司的盈利。

成長性:耀眼VS低調

  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美國殯葬服務業的市場空間是持續增長的,但遠遠達不到投資者的要求。在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間,SCI的收入幾乎沒有任何增長,利潤增加了80%,年化增速在6%左右。

  相比之下,福壽園近年的增長軌跡絢麗,以今年2億元的預期利潤計算,4年間利潤翻了一番,年化增速達到18%。至於市場空間、預期利潤等內容,投行已經挖掘得很徹底,就不多說了。

  估值分析:現金牛VS應許之地

  這一塊,SCI終於賺回一些面子了。儘管ROE、成長性都不耀眼,SCI依然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最近10年,SCI累計派息接近3億美元,回購股票15億美元。十年間年化收益率達到14%。但必須注意,這個收益率的起步點是14倍市盈率。

  按照上市後約60億港幣的市值計算,福壽園的預期市盈率大約為20倍,低於SCI目前的26倍。不過美股身處熾熱牛市之中,可比性一般。接下來,就看福壽園能否到達投行描述的應許之地了。

  要想聰明地進行證券投資,你必須事先對不同的債券和股票在不同條件下的表現有足夠的認識。——本傑明·格雷厄姆

——————————————————————————————

補充一些大家關心的資料:

-SCI於1974年上市,在40年間,累計為投資者創造了超過65倍的收益,年化收益超過11%。

-SCI目前市值大約240億元人民幣。在美國擁有超過1000家殯儀館和300處墓地。福壽園市值估計在50億元人民幣,擁有6處墓地和5家殯儀館。

-SCI市場份額目前為13%,中國最大5家殯葬企業市佔率不到2%。

針對誤導的問題,特此提醒:新股普遍高估,價值投資大師普遍不投資新股。請務必獨立思考,謹慎行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353

美國最大殯葬服務龍頭SCI公司成長史:靈活併購+一站式服務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16/144156.html

併購搭建營業網絡

總部位於休斯頓的SCI成立於1962年,並於1969年上市。自成立之日起,SCI就確立了大規模擴張的長期發展策略。經過近50年的發展,SCI在北美地區擁有1302家殯儀館和369塊墓地,遍佈美國43個州,龐大的分支機構使其服務範圍覆蓋了全美80%的家庭,並將其服務網絡延向南美洲和歐洲大陸。SCI如何成就當前領先地位?答案是併購。

SCI的併購的三個階段

1962-1992年,為謹慎擴張期。此時,SCI的擴張方向僅限於北美市場,並通過在全美各地收購地方性殯儀館,變身成為連鎖殯儀館經營商。不過,SCI只收購那種一週安葬10多個死者就能盈利的殯儀館,對那些小型的生意冷清的殯儀館則置之不理。至彼得·林奇在上世紀80年代初投資之時,SCI擁有461家殯儀館、121處公墓、76家花店、21家殯葬品製造供應中心,以及3家棺材分送中心,能夠提供全套的殯葬服務。在此期間,SCI由於為被稱為「悲壯的怪才」的億萬富翁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提供了葬禮服務而一舉成名。

1992-1999年,為快速擴張期。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業內做大做強,蠶食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無疑是最佳選擇。在此期間,SCI不僅加快了在北美的佈局,還將業務觸角伸向了歐洲大陸、澳大利亞等地。研究顯示,自有資金、股權融資、銀行貸款以及換股等主要方式支撐了SCI的快速擴張。1993年,SCI邁出了海外併購的第一步,收購了一家澳大利亞殯儀墓地一體化公司;1994年收購了英國兩家最大的殯儀服務公司Great Southern Group plc和Plantsbrook Group plc,使得SCI當年通過收購增加的殯儀館、墓地、火葬場累計數量高達726家。1995年更是SCI的擴張高峰,它收購了法國兩家最大的殯儀公司,在歐洲搭建了最大的殯儀墓地一體化公司。同時在本土市場以2億美元吞食北美第四大殯葬服務公司Gibraltar Mausoleum。完成了對Gibraltar Mausoleum的收購後,SCI在美國的覆蓋面增加到41個州。

SCI大規模擴張的步伐直到1999年才停止。外圍市場因素和經濟效益的改變使它不得不放棄以擴張為主要發展策略的計劃。此時,SCI的規模達到了最高峰,在全球範圍內經營的殯儀館、墓地、火葬場分別為3823、525和198家,遍佈20個國家和地區,由此成為全球最大的殯葬服務企業(表1)。

\

而1999年至今,是SCI的調整及理性擴張期。上世紀90年代在行業內瘋狂擴張的並非SCI一家,當時殯葬公司普遍認為通過併購可以提高協同效益,從而降低成本。因此,在整個90年代,北美地區的殯葬業掀起一股合併的浪潮。併購的成本不斷抬升,而資金回報率不斷降低。SCI的收入從1993年的8.99億美元迅速增長至1999年的30.07億美元,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29%,但毛利率卻從1993年的29.3%下降到1999年的19.4%,2000年更是下滑至12.8%(圖1)。

\

2000年,SCI進入調整期,開始從早期依靠擴張來提高收入,逐步轉向增加現有企業銷售收入和打造強勢品牌來提高盈利能力,即由外延式增長調整為內涵式增長。促使上述調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瘋狂的併購擴張導致了大量的負債,公司財務壓力劇增(圖2),1999年SCI的債務已經高達10.5億美元,同期現金流量僅為5780萬美元。

\

打造統一的品牌標識是SCI調整期的重要舉措。2000年以前,SCI併購的殯儀公司仍然保留其原有的名字,以致其品牌價值無法彰顯。2000年,SCI決定在北美地區統一以Dignity Memorial品牌來命名所有經營的公司,同時保留了原經營網點的名號。比如名為Geo.H.Lewis&Sons Funeral Directors 就變更為Geo.H.Lewis&Sons Funeral Directors,a Dignity Memorial?? provider,以此突出SCI擁有的完善經營網絡服務。

另一重要舉措是收縮戰線,減緩財務壓力。為了提高公司的現金流量,使公司的財務運轉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SCI從2000年開始重整在北美地區的部分殯儀館和墓地業務。同時通過引入第三方合作和直接出售資產的方式逐步退出了某些國際業務。按照SCI的長期規劃,它最終將完全拋售北美之外的所有國際業務,專注於打造北美地區的核心資產,提供高質量的殯儀墓地一站式服務。經過5年的內部整合處理,經濟效益明顯。SCI經營的殯儀館、墓地和火葬場數量由2000年的3611、569和200家降至2005年的1058、358、130家,大幅減少公司的運營成本,而毛利率則從12.8%回升到17.4%。通過出售海外業務得到的收益,SCI清償了大部分債務,同時充沛了現金流,極大地改善了公司的財務狀況,使得其在後來能成功完成對競爭對手的吞併。

調整長期發展策略後,SCI的元氣得以恢復,併購擴張之劍再度出鞘。不過,此時SCI不再是近乎盲目的大小通吃,而是更為理性地選擇質地優良又能帶來協同效應的收購標的。2006年11月,SCI以總額12億美元的代價吸收合併了北美第二大殯儀服務公司Alderwoods Group,Inc.。該公司是SCI在北美地區的最大競爭對手,擁有594家殯儀館、72家墓地公司和60家殯儀墓地的一站式服務公司。通過整合其現有資源,SCI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獲得了併購後的協同效應,提高了運作效率。  Alderwoods的優質資產使得這次收購活動在第一年就給SCI帶來了9000萬美元的稅前收入。完成對Alderwoods的併購後,SCI的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2007年的毛利達4.66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34%,毛利率穩步增長到20%以上。2009年10月,SCI與Keystone簽定了初步協議,擬斥資2.56億美元併購這家擁有199家殯儀館和15個墓地、專注於服務中小規模市場的北美地區第五大殯儀服務公司。

預訂服務事半功倍

SCI不僅規模取勝,而且是一站式殯葬服務的典範,在完善的網絡體系下,能夠為客戶提供殯儀服務、火化服務和墓地選擇等一站式服務。通過對產業鏈的全覆蓋,SCI在提升規模之時,增強了整體抗風險能力。不過,在SCI的業務架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全球首創的殯儀預訂服務,該服務客觀上為SCI的擴張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和業務保障。

與國人對殯葬服務的忌諱不同,在國外提前預訂棺材和墓地跟預訂汽車一樣普遍。預訂殯儀服務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業務,這一業務使公眾可以在目前還能負擔得起的時候付清自己將來的喪葬服務費,即使日後費用上漲了3倍,其家人也不用再付一分錢。對死者的家屬來說這非常不錯,對SCI而言則更為有利。

對SCI而言,通過預訂服務得到的現金相當於一筆可以多年無償使用的借款。按照法律要求,SCI通過收取預訂殯儀服務費和墓地費用得到的資金,需按一定比例轉移至信託基金和永久維護信託基金,直至交易的商品或服務正式完成才能把信託基金中相應的資金劃歸公司。轉移至信託基金的資金比例按照各個州政府的法律要求而定,以密蘇里州為例,其要求支付的比例為80%。一般而言,信託基金可以被投資用於購買股票、固定收益資產或者共同基金等,而投資取得的收益全部歸SCI所有。假如這項預訂服務每年的收入為一億美元,等到公司完成預訂的服務時,原始資金有可能得到數十倍的增長。運用預訂服務得到的資金,SCI在2005-2007年的投資收益分別為8350萬美元、1.26億美元和3240萬美元。而未轉移至信託基金的部分,則自然轉入營運資金,沉澱在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截至2008年底,SCI尚未履行契約的預定服務價值高達62億美元,為其併購擴張提供足夠的底氣。

點評:「理想」的殯葬業態什麼樣?

長安私人資本管理合夥人 姜山

相信電影《入殮師》的觀眾,多為之感動。還逝者尊嚴、給逝者與生者最後一次牽手交流愛和怨的機會,將終極關懷中流露的人性溫暖留給生者。跨界手藝人和生意人的從業者,將殯葬服務提升至藝術層次,換來應得的殷實的物質與精神回報。這應該是喪葬業的本質之一。

婚喪嫁娶,在城市化、後工業化的時代,正迅速地產業化、資本化。其運營模式、投資價值,已開始進入實業家和投資家熱議的範圍。面對這些話題,筆者卻時時感到沉重。殯葬,這一深深跨界靈肉、人倫、文化的「終極」服務,在今天諸多相對更趨「交易」型的服務業態尚未成熟的時境裡,其產業化、資本化進程能否得以健康發展?懷此惶恐的心情,筆者願嘗試對心目中「理想」殯葬業態做若干拋磚引玉式的描述。

企業層面:一、服務設計,兼顧共性和個性需求,宜簡勿繁,避免客戶選擇時佔用殯葬特殊時期的過多時間;二、服務推介與執行,實施顧問營銷及負責制;三、積極推出預約服務,給逝者在世時選擇告別方式、規格的機會;四、把握規模化和個性化平衡,前台服務個性化、後台運作適度規模化;五、品牌定位兼顧客戶對品牌內涵不同甚至矛盾的訴求,SCI的「雙品牌」策略即是實現方式之一;六、相較成本控制,更為關注服務溢價能力,按經營策略定義並持有核心資產,擴張中直營和特許經營模式並存;七、以客戶人倫、文化訴求為基本,中國生命在內地的成功,除主文中闡述的理由外,當與其來自傳統文化保持最好的台灣地區相關。

產業層面:以市場化運作為主,監管宜在國家基本法規框架裡,由行業自律機構立規執行。政府可效仿養老金模式,預收殯葬費,市場化選擇服務提供商,給缺乏支付力群體提供基礎保障同時,為大眾提供一款「公共服務選擇」,給私營從業者帶來競爭和間接監督。

(本文作者和也,微信公共賬號zgbgq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10

4.7億元背後的跨國造假鏈 SCI論文的中國生意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936

大學里公共場所貼滿了代寫論文的牛皮癬廣告。論文造假在中國已成公開秘密,而涉及國際論文造假的產業鏈還鮮少披露。(東方IC/圖)

巴西雜誌GMR被舉報疑似為研究人員跨國批量生產、發表學術論文。研究者發現,2015年該雜誌發表的中國學者文章達到1605篇,占總發表量的78.1%。

至少11篇SCI論文中,有著完全一模一樣的實驗圖表。兩個地方不同醫院的兩群作者,在論文中使用了兩張同樣的圖表,甚至同時投稿並發表在同一期期刊上。

幾乎被中國學者“承包”的期刊不在少數,多屬於作者或機構付費、讀者免費的出版模式。2015年,中國為此支付了7217萬美元,大部分由科研經費和機構埋單。

學術的“汙水井”,又多了一個。

這次掀開蓋的,是一家名為“剽竊監督”(Plagiarism Watch)的美國抄襲監測網站,網站編輯在調查一篇被舉報論文時順藤摸瓜,驚人地發現:一些旨在斂財的國外“掠食性”期刊與代寫論文的“槍手”公司狼狽為奸,疑似為研究人員跨國批量生產、發表學術論文。

被舉報的是巴西雜誌《遺傳學和分子研究》(英文名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簡稱GMR)。研究者發現,2015年中國學者文章達到1605篇,占該雜誌的78.1%。“這個雜誌離中國遠遠的,隔著十萬八千里,影響因子(國際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主要看論文被引用頻次)只有0.764,居然比巴西足球還受到中國學者的追捧?”“剽竊監督”網站的編輯對此諷刺道。

“世界科學上最大規模的英文論文造假公司”。媒體的傳播雖有誇大之嫌,但對中國醫學界,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2015年年初,英國BMC出版社曾一次撤回43篇論文,其中41篇論文的作者來自中國。同年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也宣布撤回旗下10本學術周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其中多數作者也是來自中國。

作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之一,簡稱為SCI的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引文數據庫,一直被視為最重要、國際公認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工具。但如今,這一系統內的部分雜誌,正用收版面費的形式,為中國論文造假者大開方便之門。

他們有共同的特點:都屬於OA期刊,即作者或機構付費、讀者免費的出版模式,都收取不菲的版面費。——在2015年,中國為此支付了7217萬美元,按照6.6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約4.7億元。而這些錢,大部分由科研經費和機構埋單。

依附於巨額版面費,一條完整的SCI論文跨國造假產業鏈,正在蓬勃生長。

11篇論文同一張實驗圖表

如果沒有舉報信,哪怕是最先進的技術也很難識別出,至少有11篇發表在不同雜誌的SCI論文中,有著完全一模一樣的實驗圖表。其中一個名為圖表三的流式細胞檢測結果,出場率更高達9次。

這些論文的作者都來自中國,其中兩篇論文作者都是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的醫生,余者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區和機構。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日友好醫院的唐弢、張國超、王文躍等人和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的蔄輝斌、畢偉平、蔄紅好,不但在論文中使用了同一張圖表3和圖表1B,他們甚至是同時在2015年9月向GMR投稿,文章還發表在了同一期期刊上。

“這說明這些文章之間根本不可能有相互抄襲的可能,”“剽竊監督”網站綜合以上信息後分析,“第三方論文造假代寫公司制造了上面的這些論文。”而相互抄襲圖表的SCI文章發表在同一期期刊上,“說明這些雜誌對此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除了圖表,“剽竊監督”網站利用查重軟件檢測發現,這些文章也存在一定的相似度。例如,論文編號為GMR7730的這篇論文與數據庫其他論文的相似度高達31%,是由中日友好醫院的唐弢、張國超、王文躍等人合著的論文。

南方周末記者也用了該查重軟件對該雜誌過去四年的50篇論文進行隨機抽查,結果發現有26篇論文的相似度在20%以上,其中最高的一篇相似度高達33%,合著作者共有7人,均來自遼寧省人民醫院。

面對“剽竊監督”網站的指控,GMR雜誌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坦言自己在2016年年初就註意到了這一現象,“我們的編輯和審查員發現,許多作者將同一個研究成果,發表了數篇文章。他們在網絡上複制粘貼數據、模型、句子,甚至將已發表文章的一部分整體粘貼在自己的論文里。”他們辯解,“一些專門代寫論文、雇用槍手的組織,制造出來的論文,在技術上很難被發現抄襲。”

GMR雜誌認為自己未能發現上訴問題論文的原因在於,論文質量低或涉嫌抄襲都與作者的名譽利害相關,因此他們“將這部分有關名譽的責任歸於作者身上,要求所有作者提交上來的文章,都必須保證原創、無雷同,作者要進行最後的審查,每一位署名作者都務必簽字”。

另外,他們也認為論文抄襲不可能被完全察覺,“縱然科技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檢測工具,查重軟件可以進行前期的審查,但部分造假論文還是發表出來了。即便是最著名的期刊也不能幸免”。

對於後續,GMR雜誌方面表示,將按照CSE(科學編輯委員會,關於科學出版作品的國際組織)的統一規範處理,“如果發表的問題論文的確含有錯誤數據或涉嫌抄襲,這些論文將被撤銷,同時發表一份撤銷通知。期刊將和該論文作者單位聯系,告以實情”。

按照“剽竊監督”網站公布涉嫌抄襲的11篇論文名單,南方周末記者聯系到了其中6篇發表在GMR雜誌上的作者單位。

泰安市中心醫院、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五家涉事醫院都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接到通知。只有中日友好醫院表示,從其他傳播渠道知道了此事,目前已經展開了調查。

“完全不清楚。”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的畢偉平回答說。她有兩篇論文上榜,兩篇論文,她分別是第一和第二作者。

蔄紅好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通訊作者,但她表示自己並沒有參與撰寫,“只是朋友順帶帶上了我的名字”,具體文章的內容和圖表,她對此並不清楚。

不過,按照論文掛名的慣例,通訊作者往往是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著課題的經費、設計,文章的書寫和把關,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聯系人,擔負著文章可靠性的責任。

(李伯根/圖)

“我只負責寫, 這個是買賣”

“剽竊監督”網站推測,這些論文之所以會同時使用完全一模一樣的表格,原因或在於同一個作者生產了他們——代筆公司。

李傑就是一名SCI論文的代筆,在他的印象中,這個產業早在10年前就已存在。畢業前,他一直兼職做代筆,後來發現這行業潛力巨大,畢業後就正式入職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這家公司公開的主業是出售生物試劑和提供實驗外包服務,另一個重要的業務,就是提供SCI代筆。

他介紹說,做實驗需要很長時間,設備人力投入很大,因此,一般代筆公司的實驗數據都是偽造或拼湊而來。代筆者也多為兼職,一般一名生物學的博士或水平稍強的碩士,兩個月時間就能生產一篇SCI論文。

目前,按照北京市場的行情,一篇影響因子在1-2分左右的論文,價格是3萬上下。支付給代筆公司的錢,寫手只能拿到很少的部分,“到手也才七八千左右”。

與李傑的說法相符,南方周末記者在招聘網站上發現了不少生物公司正在招聘SCI論文的兼職寫手,其中一家名為廣州萊德聯康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兼職要求是“醫學或生物口的博士,或發過多篇SCI論文的碩士”,槍手並不需要自己做實驗,論文所需數據都由公司提供。

南方周末記者隨機暗訪了一家名為南京德亨文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出示的合同顯示,一篇影響因子為1分左右的SCI論文,從合同簽訂到發表文章需要一年時間,價格是64000元,如果加急半年價格則是68000元。

“德亨文”會負責論文從設計到投稿的全部工作,而客戶只須提供需求。作者的人數、名字也可由客戶自由安排。工作人員介紹,時間越急則價格越貴,另外影響因子越高,價格也更貴。

不過,一般的代筆公司都只能提供5分以下的影響因子論文,“一是,客戶沒那麽多時間等待,二是高影響因子的論文投入太大。”李傑解釋。

此外,有些代筆公司,甚至和國外的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通過各種關系,能聯系到第三方評審。

按照科研期刊審稿的流程,論文評審的時候,需要進行同行評議。大部分雜誌都可由論文作者推薦審稿人,這給了這些公司鉆空子的機會,他們會推薦一些和自己關系不錯或有合作的專家當評審。更有甚者,會給編輯提供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專家名字或者偽造知名專家的郵箱,最後由自己冒充專家給出有利文章發表的意見。

2015年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周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大多數涉事論文的作者來自中國,而原因就是同行評議過程造假。論文作者或代筆的第三方機構提供知名專家名字,但捏造電子郵件地址,並用偽造的郵箱,給出利於論文獲得期刊采用的正面評價。

雖然論文代筆被認為是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但是代筆公司並非全生活在暗處。在一家名為“肽度時界”的醫藥服務平臺網站上,南方周末記者甚至看到了公開招標代筆公司的服務。

2016年3月,有一個SCI論文代發的需求在該網公開招標,7家公司參與了競標。按照標書顯示,中標者需要在年底前,為發布者各代發一篇心血管方面的SCI論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論文。

李傑所在的公司在國內還算是有一定規模,共有兩百多人,他是論文撰寫組的負責人,負責設計課題、撰寫和發稿,而他底下的小組每個組負責一個實驗。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我們的實驗數據是自己出的,我們不造假,做一個實驗一般要半年以上。”

李傑統計了一下,經過他的筆發表的SCI論文的影響因子加起來,有一百多了,但“這些文章的產權都不是我的,我只負責寫,這個是買賣”。

高昂的版面費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許培揚在看到“剽竊監督”網站的舉報後,出於職業習慣,對GMR雜誌進行了檢索,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從2002年創刊至今發表了3646篇來自中國的論文,占發表論文總量的54.901%,2015年中國學者文章達到了1605篇,占了所有雜誌的78.1%。位列第二名的美國從2002年至今總共才發表了15篇,占比只有0.411%”。

從事了多年醫學信息研究的許培揚認為這種情況在SCI期刊當中,非常不正常,“這是國際期刊,一般都會平衡各個國家的文章,怎麽可能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國的文章?”

GMR雜誌回複稱,他們留意到了2010年下半年以來,亞洲作者提交的論文數量增長明顯,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年輕研究人員。

但他們辯稱,“這個增長是因為在發展中國家,學術機構和基金項目要求研究人員更多地在索引之內的期刊雜誌上發表文章,而國際期刊的數量並不足以應對這麽多論文。”

事實上類似GMR這樣,幾乎被中國學者“承包”的期刊並不在少數。

許培揚還發現,希臘一本影響因子為1.559的期刊《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中,75%的文章來自中國,而美國期刊《International Jour

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中,80%的論文來自中國。

除此之外,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要收取不菲的版面費。它們都屬於OA期刊,即作者或機構付費、讀者免費的出版模式。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學報》的編審程維紅統計了我國2015年度的OA版面費,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共支付了7217萬美元,按照6.6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約4.7億元。

GMR雜誌的版面費已從最初的820美元升至1350美元,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計算,中國作者支付給GMR的版面費就高達49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200萬。

SCI攀比風

不過,在醫學界,很少有人能逃脫對SCI的依賴,“大學排名、學科的排名、醫院排名、科室的排名,SCI論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有的時候都是第一位,”許培揚感受到醫學界濃厚的SCI攀比風,“對個人而言,無論是評職稱還是拿項目,抑或是拿學位畢業,SCI都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知名醫學網站丁香園曾特別對此做過一項包含1928份有效問卷的調查,其中,824名醫生表示,醫院晉升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必須有SCI論文;而晉升高級職稱,85%以上都要求有2篇及以上SCI,要求有5篇以上的達到29.21%。

對SCI的盲目迷信,國內醫學界曾有過多番討論。2014年11月22日,在“SCI論文與醫療、教學”全國學術研討會上,包括韓啟德、吳孟超、吳鹹中、湯釗猷、王學浩、王紅陽、王辰、盧光琇、胡大一、淩鋒在內的33位知名醫學專家,就曾聯合發出“正確處理SCI論文與醫療、教學關系”的倡議書。

2015年,國家衛計委聯合人社部還為此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的指導意見》,不再將論文作為基層醫護人員職稱評審的必需條件。

但事實上,即使對SCI沒有明確要求,人們依舊無法擺脫對它的追捧,“評職稱時,中文核心期刊和SCI打分差得很遠,為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基層醫院的醫生仍會想辦法上SCI。”許培揚說。

“GMR這類雜誌的作者很少來自國內頂尖院校或醫院。”許培揚分析了雜誌中國作者的地域分布、單位後發現,位列前50名的作者大多位於二三線城市;作者單位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列第一,共發表了152篇文章,占比為4.169%,以下依次為,南京農業大學第二,四川農業大學第三,安徽農業大學第四,吉林大學校本部第五。其中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位列第八名,而名不見經傳的新鄉醫學院校本部位列第十三名。

類似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協和醫學院等國內頂尖的知名醫學院和醫院並未出現在名錄中。

對此,許培揚分析,“這個雜誌的影響因子才0.764,不到1分,對頂尖的醫學院和醫院而言,把論文發在這里對自己的評職稱、拿課題、評獎等起不到任何作用,這些單位一般要求影響因子在3分以上,甚至5分以上。願意在這種低分雜誌發文的一般都是單位要求不高,只要是SCI期刊即可的地方。”而這部分人正是這些低影響因子雜誌的主要客戶。

這些面目可疑的論文發表者,很少自掏腰包,“一般科研經費都能夠解決”。在各大醫院、醫學院校,都有針對SCI論文發表的獎勵制度,並能報銷版面費。

丁香園的調查顯示,有33.4%的醫生表示影響因子每1分獎勵1萬元,35.68%的醫生表示小於1萬元,10.11%的醫生表示大於1萬元。

程維紅的統計更為直觀,“2015年,我國的OA論文中有92.8%均標註有各類基金項目資助,遠高於其他國家。”其中SCI收錄OA期刊所發表論文中標註最多的基金項目是中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涉及論文23700篇,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

(李傑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402

論文造假生意依舊 中國亟需打造自己的SCI

107篇中國作者的論文涉嫌造假,近日,被德國知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下稱斯普林格)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雜誌宣布撤回。該事件引發了中國科學界和輿論的高度關註。

這並非第一次出現論文造假被曝光的情形,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物集團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為中國大陸作者);同年8月,斯普林格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64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作者;同年10月,荷蘭愛思唯爾出版社集團撤銷旗下5本雜誌9篇論文,作者亦全部來自中國大陸。

雖然,輿論高度關註,然而造假仍在繼續。“今天又收到了中介公司代發、代寫論文的郵件,基本每天都有。造假仍會繼續的,負責造假的中介公司並沒有收手,甚至不會出現一點停頓。”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對第一財經1℃記者說。

從課題申請、實驗、論文撰寫、審稿到發布,一條完整的造假鏈條充斥在醫療領域。業內人士表示,論文造假的行為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中國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此設定了嚴格的審查程序,但因何會屢禁不止?論文造假背後存在著怎樣的邏輯鏈條?

被撤緣由

論文造假可謂形式百出,內容、翻譯、評審程序和刊登等諸多環節都容易出現問題,再夾雜上中介機構或者期刊本身的利益訴求,造假在很多時候成為一種明知的潛規則。

斯普林格近日撤回論文的事件,創下了國際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從撤稿名單來看,這107篇論文全部來源於中國作者,而作者絕大部分又來自國內各大醫院。

曾參與過國內外有關期刊審稿的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放射科和介入科主任梁宗輝教授在接受1℃記者采訪時說,這一次的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但造假原因相比2015年有著本質區別——論文造假不一定是假論文。

4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稱“中國科協”)領導與斯普林格方面進行了會談。 中國科協稱,論文因虛假同行評審問題被撤,應該以適當方式讓公眾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體的責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確實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發生後,斯普林格沒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斯普林格和期刊編輯存在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理應對此承擔責任。

斯普林格方面稱,撤稿事件是全球性問題,不只針對中國作者的論文,其他國家作者的論文也存在因虛假同行評審等原因被撤稿的問題。

此次107篇論文被撤稿的原因是涉嫌同行評審造假。“所謂同行評審,是雜誌社將投稿交給同行的專家進行評審,然後給出是否發表的評審意見。”梁宗輝表示。

按照《腫瘤生物學》此前規定,論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薦評審這篇論文的合適專家。此舉本是為了讓細分領域的研究能有對口的專家進行評審,但這也讓造假者有機可乘。

《腫瘤生物學》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影響因子為2.9,但被國內需求者選中的關鍵原因是,它在SCI的名錄之中。這也是很多中國作者選擇這家國外期刊的主要原因。

SCI有著怎樣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呢?

SCI誘惑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很多人將論文發表在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下稱 SCI )中的期刊上,視為博士畢業、醫生晉升、課題結題的重要指標。

“大家之所以選擇在SCI上發表論文,是因為國外好的雜誌經過同行評審,質量高,國際影響大,這會影響醫院級別、課題申請以及醫生評級。”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對1℃記者表示。

SCI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I最為重要。

SCI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作為一項衡量科研機構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很大程度上能真實反映一所高校(或科研機構)科研學者的科研水平,正因如此,SCI在中國被神化。

“人才培養是慢功夫,靠SCI文章‘激素’培養出來的,只能是拔苗助長,好看不中用。” 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廖新波表示。

很多科學界人士呼籲審慎對待SCI論文,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胡大一曾撰文指出:“醫生的本職工作是看病。我國近年來SCI論文數量出現了‘大躍進’。即使不是造假,也有相當數量發表的SCI論文是為SCI而SCI。”

近幾年,中國科研學者在發表SCI論文數量上保持著持續增長的態勢。2016年10月12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狀況》一文內容顯示,2016年SCI就收錄了304054篇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其中涵蓋了2526篇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高水平論文。2015年收錄中國科技論文為 29.68 萬篇,連續第七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份額的16.3%。

1987年,當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開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工作的時候,SCI收錄的中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的數量在世界上排位大致是二十七八位。到了2010 年,中國的SCI論文數已經排在世界第二位,並一直保持至今。

在2015年,發表SCI論文數量較多的十個學科中,臨床醫學位居第二位,為30752篇。但是18個學科論文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10位的名單中卻沒有臨床醫學這個學科的論文。

“很多醫生也許是一個臨床高手,但是在研究、寫論文方面,確實存在不足。但如果不發表論文、不晉升,課題、收入、身份都會受到影響,與那些臨床技術不足卻靠論文上位的人相比,他們自己也難受,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選擇SCI發表論文這條路。”一位臨床醫生表示。

誰之過?

為什麽此次涉嫌造假的論文主要出現在醫學領域?通過醫生的晉職之路,答案便可窺見。

“一步一考試,一步一論文。考試包括醫學專業和英語等。從初級走到高級,除了準備好了論文,做完要求的課題,還有時間的限制,等到該升副高、正高時已過40歲,你還得準備好這場考試。”上述臨床醫生表示。

在中國,似乎還沒有哪個行業的職稱晉升如醫學領域之艱難。醫生一般分為住院醫師(初級)、主治醫師(中級)、副主任醫師(副高)、主任醫師(正高),通過考試後每5年晉升一級。以五年醫學本科為例,畢業時23歲,開始參加規範化培訓,24歲或25歲考取醫師執照當上住院醫師,住院醫師做滿五年之後,參加晉升主治醫師的考試,當上主治醫師30歲左右。每做滿五年,才準許參加更高一級的晉升考評。一般情況下,37歲當上副主任醫師,44歲主任醫師。

“從住院晉升到主治,相對容易。但從主治醫師晉升為副主任醫師,也就是由小醫生變成專家,是醫生最大的職業飛躍,難度頗大。從事主治醫師工作5年後可以考副主任醫師,此時,你需要準備幾篇SCI論文,還要申請至少2項省廳級別課題。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5年後,又要進一步晉級,就需要準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時發表幾篇3分以上的SCI論文,還需要通過職稱考試。”上述臨床醫生表示。

這條艱難的“職業升遷之路”,在國家制定的“衛生人員晉升職稱條件相關規定”中,卻從未出現過對在SCI期刊中發表論文的要求。

“國家從未要求醫生必須發表SCI的論文,都是各個單位自己的規定。一些大學所屬醫療機構、大學院校甚至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就必須要有一篇SCI的論文,主要是為了提高自己單位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一位衛生系統官員告訴1℃記者。

“其實國家這個職業晉升評定的制度是沒有錯的,它的目的是逐級篩選人才,錯在我們的執行單位。這個制度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成為優秀人才,並不是強制要求所有人都需要晉升,考核制度上從來沒有這樣要求。如果你的綜合實力達到要求,才給你這個職稱和待遇。這是考核目的。但是誰也沒有說你不當教授、不升副高、正高就沒飯吃了。對於造假,有些單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希望把所有人都弄成‘優秀人才’。”一位知情人說。

但是現實卻涇渭分明。擁有正高職稱的醫生與中級職稱的醫生之間的差別不僅僅幾千元工資的差別,更多還有後續的課題經費、患者資源、社會地位等的不同,職稱背後的光環掩蓋了這條“升遷之路”的艱辛。

“造假論文的原因不能單純推給制度,有的醫生確實不適合做科研,只適合做臨床。事實上,也有很多的醫生臨床做得好,科研做得也棒;做科研和寫論文,又把他的臨床能力提升了一個檔次,只不過這需要醫生付出更多。那些不願意付出更多的醫生,就開始尋找造假的路徑,甚至一開始就造假。國家應該對醫生的職稱晉升有分類,對於研究型臨床醫生和純臨床的醫生區別對待,不能一刀切。否則只能讓人繼續造假。因為晉升評審的人不了解臨床醫生的情況,唯論文評審。如果讓醫療機構也參與評審,情況會好一點。”上述知情人表示。

影響因子

如何進行論文造假呢?

首先,一些醫藥公司充當著論文造假中介的角色。

一家擁有小型實驗室的生物醫藥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從事著論文中介的工作。他向1℃記者詳細介紹了一篇論文的誕生。

“我們主要是做SCI論文,在中國期刊發表論文不好做,我們一般不接在國內刊發的業務。SCI論文是根據影響因子來收費的,分值高的收費會貴些,最好可以發到6分到10分。10分以上發比較困難,因為10分以上的實驗課題,需要做很多實驗,然後對文章質量什麽的要求都很高,投稿也比較困難。10分以上的對文章的新穎度要求也高。10分以下的,我們做的比較多,有經驗,出實驗方案什麽的都很快。根據不同的課題,實驗費用也不一樣。我們目前6分以下的實驗課題代寫代發,收費標準是2.5萬一分。我們屬於生物醫藥公司,自己有小型實驗室,大型的實驗還是要跟其他實驗室合作。做實驗的人,一般都是一些醫科大學的博士生,並且是有過臨床經驗的。我們公司有專門的學術部門寫論文,她們都是頂級醫學院的科研人員,而且現在有專門的實驗設計團隊、翻譯團隊、期刊研發團隊、修稿團隊。我們每個月錄用的分值大概會達到100多分,每個月大概 有30個到40個錄稿,腫瘤的文章占比最多。”這家負責對外聯系的工作人員表示。

上述臨床醫生表示,“這些中介很多都是生物醫藥公司,寫論文的都是醫學類博士,他們捎帶著就幹的生意。政府有關部門根本無法去查,也沒有部門去管理這個。”

所謂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

“國內一窩蜂發SCI的文章,很多論文從設立課題就走向造假,讓中介介入寫標書幫助申請課題,做實驗,寫論文。拿到課題後,經費中按比例給中介。最可怕的是,這些中介為了省錢,根本不做實驗,直接拿別人的數據用在論文中。對於那些不懂英文,自己做了實驗,寫成論文,讓他們幫翻譯和潤色來講,這個造假方式最徹底。”上述臨床醫生表示。

在他看來,國外雜誌一般比較嚴謹,他們要求作者找審稿人,越是熟悉的審稿人,把關越嚴,因為一旦出現問題,審稿人會覺得是一種對自己的侮辱。但是這在中國,卻成為了一個空子。

“自己找審稿人,留自己的郵箱,雜誌抽查時,會把相關的問題發給審稿人。而在中國,收到這種問題郵件的卻是作者本人。這些都不算什麽,只不過是程序上的問題,重要的是論文數據造假,很多人自己在編數據、抄數據。”一位業內人士告訴1℃記者。

能夠讓這些假論文暢通無阻,也與當前的職稱評審流程有關。

“醫院、衛生部門沒有職稱評審的決定權,這些論文、課題資料申報等資料都只是從醫院、衛生行政部門走一下流程,最後評審權在人事部門,他們對醫生的臨床實力根本不了解,只看這些資料。而評審過程,也存在評審專家是否是熟人的因素。”上述衛生系統官員表示。

這條因為職稱誘惑帶來的造假之路,或將改變。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新的方向,從健全評審體系、優化評審條件、完善評審標準和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工作,不再將論文、職稱外語等作為申報的“硬杠杠”。職稱外語成績可不作為申報條件,對論文、科研不做硬性規定,可作為評審的參考條件,引導醫生回歸臨床。

在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廖新波看來,“職稱本應該取消,在無法取消的現在,大多數醫院重臨床輕論文是應該的。但是,在教學醫院,情況就不一樣了。目前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職稱晉升的條件遠遠高於其他醫院,中級升高級必須有多篇SCI文章。反過來說,職稱本身就沒有可比性,一個縣級醫院的主治與協和醫院的主治,能力是不一樣的。作為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和省部級以上的醫院應該把科研搞好,是科研的領頭人,讓一個縣級醫院的人去科研,是不合適的。職稱晉升英語考試的問題,英語原本是自覺獲取最新醫學知識的一個工具,現在反而是強制性考試,不必考試;我們應該廢職稱重經歷。”

翻譯潤色

研究成果出來了,想要發SCI文章,需要有足夠高的英文水平,但對於很多人來說,用英文寫論文並非易事。

這催生了大量論文潤色中介機構。作者將自己寫好的英文文章或者中文文章,交給潤色機構進行語言修改,把中式英語或者中文改為地道的英文。這一過程當然要收費,也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收到更多的業務和費用,那就需要向作者做出承諾:保證論文的發表。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了能夠保證論文的發表,中介機構發現同行評審允許推薦專家,於是就出現了專家造假的情況。在虛構專家被撤稿後,中介機構轉而采用真實的專家,但虛構了專家的聯系地址。

斯普林格承認,目前尚不知道此次被撤稿的論文作者是否知曉造假行為。 “我認識的一位醫生這一次有篇(論文)撤稿,他自己感覺很冤枉。”梁宗輝對1℃記者說,“因為文章內容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是潤色了語言而已,他自己不知道代投稿的人在同行評議造假。”

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被撤論文作者單位在2015年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提供國際論文服務的中介機構多以“語言公司”的面目在網絡上出現。表面上,他們是為英文水平不高的科研人員進行論文潤色,實際上卻提供從虛假同行評議、代投到代筆的“一條龍”服務。 上述機構網羅了不少同時具備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英語水平的人充當“槍手”,根據服務項目的不同向顧客索取幾千到數萬元的費用。除了“守株待兔”,中介機構還會根據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提供的作者信息情況主動出擊,給“具有國際論文潛力”的論文作者發郵件,尋找潛在客戶。

“(我)經常接到類似的郵件,基本上都刪除了。”梁宗輝說。他向記者提供的他至今保存的郵件內容顯示,一家名叫MedSci的中介公司稱,它的服務內容包括:研究方案設計;數據統計分析;語言服務;內容服務;文章投稿;專利代理;定制服務;量身定制等等。其收費標準是,預存款一次性滿5萬元,可享有預存額度內服務95折。

“好多SCI刊物已經開展了此項(語言潤色)服務,大賺中國人的錢。”梁宗輝說,這些機構主要根據文章發表的影響因子收取費用,高者數萬元。“我的一篇小文章被國外的非SCI期刊錄用,版面非要一千多英鎊,我就撤稿了。”

代寫中介

過去一周,1℃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受上述事件影響,部分論文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聲稱“很難展開業務”,但這並沒有給他們造成實質性沖擊。

自稱是“中國領先的專業科研與臨床學術服務提供商”的Pubmedin便是其中一家。該公司官網顯示,Pubmedin是由北美地區華人教授聯合國內外行業人脈創辦的服務於醫生、教授等以科研合作為導向的品牌,匯聚來自全球著名高校100多名醫藥、生物專業博士團隊的雄厚學術力量。

該機構自2008年4月成立以來,截至2015年,已服務70多個細分學科的20000多名客戶。目前,Pubmedin主要提供科研教育培訓、SCI學術論文發表支持、論文寫作指導、學術會議支持、產品學術推廣等。

Pubmedin還稱,公司將繼續憑借卓越的學術團隊和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一站式”科研學術服務,杜絕任何杜撰,偽造數據、買賣論文的行為。

然而,當1℃記者以有發表醫學論文需求的醫生身份向Pubmedin的論文顧問鄧先生詢問時,對方表示,公司的服務主要有兩種:一種幫助客戶實現論文發表;另一種是給客戶提供論文定制和轉讓。

也就是說,如果客戶本身擁有初稿,但苦於沒有找到相關渠道發表等原因,Pubmedin可以幫助客戶實現論文發表。而如果客戶沒有初稿,Pubmedin則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幫助客戶制定或轉讓一篇現成的論文。

“我們一年可以保質做20篇。”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鄧對記者說,“安全第一,細水長流。我們這些國外的人手上有材料就做,國內的人有需要就轉讓。”

Pubmedin僅是國內論文中介公司中的一個。鄧表示,類似的中介公司在中國“數不清楚”,但是出事的一般都是大公司,因為大公司往往會追求數量。

鄧說,他們公司根據論文服務質量,發表在SCI期刊上的論文價格分別為7.5萬元、9.5萬元、11.5萬元和13.5萬元。

當1℃記者向其詢問Pubmedin幫助客戶“一站式”操作論文會不會被所發表的期刊發現時,從事該行業已有8年的他很自信地說:“不會,根本不知道。知道了還怎麽操作?”他解釋說,這個行業已經存在至少20年了,如果期刊知道中介公司如此操作,他們這些中介機構“一天都活不下來”。

與鄧不同,微信名叫做“醫學編輯”的朱編輯顯得更加神秘。“不好意思,我們公司不對外提供簡介。”朱對1℃記者說,“需要什麽可以直接說。你滿意了我們就合作,你付錢我們辦事,其他事我們互不幹涉。”

朱此前公布的一則推廣信息顯示,他們可以做到“多篇科技核心過稿轉讓,秒換作者”。在價格上,朱表示,如果客戶想讓論文發表在一些影響因子相對較高的期刊,每篇收費在18萬元左右。

在一家名叫“小木蟲”的網站上,可以能看到“長期推薦發表國外SCI”、“代寫論文”、SCI論文英語深度修改潤色(包至發表)等廣告。

通過小木蟲,1℃記者聯系到了一家自稱是“青年博士團隊長期推薦發表國外SCI、EI期刊”機構的王老師。與鄧和朱不同,王只做論文代發業務,且所發論文主要在一些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王解釋說,和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不同,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不好走關系稿”。

王向1℃記者提供他所服務的公司的官網顯示,該公司“在學術領域與出版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知名的學術服務專業咨詢公司”。他向記者表示,如果想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他可以通過“關系”聯系到一家位於拉美國家的期刊,代發價格為2.4萬元。

打造中國的SCI

上海交通大學江曉原教授近日公開發表文章《應該盡快公布“掠奪性期刊”黑名單》。“斯普林格在聲明中說,107篇文章都沒有支付文章處理費用,那雜誌有沒有收取版面費呢?雜誌迄今都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換句話說,第三方機構向作者收取了高額費用,難道他可以一分錢不花就能把這些論文發了?”江曉原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不管怎麽說,像《腫瘤生物學》這樣的雜誌,應該列入掠奪性期刊黑名單。”

江曉原說,“大量‘掠奪性期刊’在中國賺很多錢,但是又不盡到審稿義務,目的就是為了盈利,這種雜誌就應該列入黑名單”。據江曉原計算,“《腫瘤生物學》雜誌每月出版一期,我隨機考察了2016年的第1期,它發表了150篇文章,共計1378頁,請問誰見過這麽厚的雜誌?”該雜誌官網顯示,在2010—2016的6年間,該雜誌總共刊登了5380篇論文,據權威刊物揭露,該雜誌刊登每篇文章收取的“版面費”是1500美元。江曉原分析,按照上述“版面費”價格估算,這6年它的“版面費”收入超過8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000萬元以上。

江曉原建議,有關部門有必要組織調查,公布一份國外“掠奪性期刊”黑名單。中國作者在“上榜”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不算作學術成果,所付“版面費”不得在科研經費中報銷。

“掠奪性期刊”黑名單制度也許可行,但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中國需要建立起自己的SCI。

目前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3)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4)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5)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6)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7)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但是中國的期刊在SCI中的很少,我們應該著力提升中國期刊的實力。現在中國人費那麽大力氣發到國外的期刊上,自己想看時,還得再翻譯成中文來看。”業內人士告訴1℃記者。

提升中國期刊的實力,已經在著手實施。

“中國科協啟動了‘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科技期刊。從2016年起實施中國科技期刊登峰行動計劃,推動一批科技期刊攀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高峰。已經有第一批16家雜誌列入了雜誌升級計劃中,每家雜誌補貼250萬元。剩下幾批也將啟動。”中國科協機關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孟令耘對1℃記者表示。

2016年12月9日,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一批提升的名單。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提高一批重要學科領域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學術質量和國際影響力,在學科國際排名中進入前列,成為了一個任務。

孟令耘表示,中國科協將采取“以獎代補、定額資助”的方式,重點支持一批學術質量高、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的英文科技期刊,創辦一批代表我國前沿學科,或能填補國內英文科技期刊學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激發我國科技期刊品牌建設和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引導國內優秀科研論文在國內科技期刊上發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