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半導體有政府撐腰 搶人才、技術更要搶主導權 聯發科內鬼案背後的半導體業隱憂(056-058)

2014-08-25  TWM  
 

 

一樁聯發科離職員工涉嫌偷技術的內鬼案,牽扯出的不只是展訊的挖角行動,更是中國政府以國家級資源扶植半導體產業的又一次出手。高通已經選擇向中國政府低頭妥協,那台灣呢?

撰文‧周品均

八月十二日午後,聯發科內鬼案驚動了整個半導體業界,調查局兵分十一路,搜索十名聯發科離職員工住處,以及這十名員工現任的鑫澤公司辦公室。這一查,不僅查出這十名離職員工將聯發科產品機密外洩,更發現這家名為鑫澤的香港公司,背後竟有聯發科在中國最大敵人——展訊的影子。

展訊與聯發科的競爭關係,從以前就是如此,他們一路從商場廝殺至人才爭奪領域,展訊大挖聯發科牆腳,更是時有所聞。因此,當聯發科這次主動檢舉離職員工,讓兩家公司諜對諜的對峙狀況浮上枱面,也不令人意外。

只是,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頻頻在半導體產業出手,先是以「反壟斷」名義調查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迫使高通「有目的」地與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合作,這次再爆以「內鬼」竊取聯發科技術,在在都指向一件事:中國政府衝刺半導體,是玩真的!

然而,中國政府傾國家資源發展半導體,台灣IC設計廠被列為頭號獵殺目標的,就是聯發科。

中國政府出手

整併產業、讓市場重新洗牌「展訊將是聯發科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威脅。」他是大和國泰證券亞洲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這些年,為了追蹤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他不只頻跑中國,甚至舉家搬遷到香港。面對中國半導體業的急起直追,陳慧明嘆了一口氣,他用了三次「非常」,來強調聯發科將面臨巨大威脅與他的憂慮。

「中國要發展半導體,已經是很明確的事了。」一名半導體業內人士直言,今年六月,中國公布名為《國家積體電路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展政策,備妥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約台幣五千億元)資金,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的晶圓代工、IC設計廠商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衝刺半導體,找錢、整併、找技術,成了中國政府的三大利箭。他們一邊成立所謂的「領導小組」,負責整合所有資源、追進度,一邊設立諮詢委員會,找來產學專家開藥方。

「領導小組」的第一箭,就是出手整併中國IC設計廠,以中國官方色彩濃厚的清華紫光集團為首,先在去年六月收購展訊,今年七月再購併了中國IC設計排名前三的銳迪科︵RDA︶。背後用意很簡單,不再讓展訊、銳迪科各自為政,而要重新整合資源,打造出中國IC設計的新龍頭。

「清華紫光背後的大股東就是中國政府,目前持股二五%的第一大股東啟迪控股,啟迪控股三大股東之一的清華控股,就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目的就是為了培植發展中國科技產業。」業內人士直接了當地點出展訊的官方色彩與江湖地位。

「領導小組」的第二箭,則射向了高通,搬出「反壟斷」名義,大規模地針對高通進行調查,七月更從官方傳出確認高通的壟斷事實,高通恐怕會面臨七十億元人民幣(約三百五十億元新台幣)的罰款。

近兩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大舉躥起,不論是小米、聯想、中興、華為,多達三三%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都是來自高通。中國肥沃的內需市場養大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同時,也增加了高通的獲利,這一點,自然是中國政府相當無法接受的事實。

業內人士解讀,中國政府對高通祭出反壟斷調查,無疑是想讓市場重新洗牌,讓展訊、海思等中國廠商進而分食市場大餅。高通若不低頭,就得面臨巨額罰金;反之,高通若願意以技術換和解,就得面臨接受中國政府要求,協助中芯國際的二十八奈米製程開發。這一點,七月三日高通已經以行動證明,宣布與中芯攜手合作。

深諳挖角時機

搶聯發科人才不遺餘力

看著高通被中國政府壓著打,聯發科雖然沒有「反壟斷」的問題,卻也開心不起來,一來是中國IC設計的頭號假想敵,依舊是聯發科,中國政府挾國家資源打商戰,聯發科雖是在外觀戰,卻也片刻鬆懈不得,就怕繼高通之後,下個遭修理的目標就是聯發科。

其次,枱面下展訊對聯發科的挑釁動作沒有間斷過。雖然展訊目前僅有四核心晶片的技術能力,距離聯發科的八核心晶片,還有一大段路要走。「聯發科技術至少與展訊拉開一至兩年的時間。」業內人士直言,從客觀條件來看,展訊對聯發科威脅很有限,可是,展訊一直都是暗著來,這次打著「招兵買馬」旗幟,實為挖角、偷技術的內鬼案,就是一例。

「看展訊,不能只用產品、技術來看!」陳慧明直言,展訊背後的官方支持,就是它發展晶片的最大武器,「如果從兩家公司的技術、市占率和規模來看,展訊恐怕很難追上聯發科;但別忘了,展訊有資源、有錢,還積極挖角台灣人才。」為了挖角台灣人才,展訊早已悄悄在新竹建立據點,業內人士透露,「展訊在台元科技園區有據點,這個據點基本上就是獵人頭(挖角)用的。」除了選擇更接近半導體重鎮地區,展訊的挖角條件也直逼外商,甚至超越外商。

「一般來說,同職位相比,外商薪水是台廠的二至三倍,只能說展訊開的條件有國際公司水準,是台廠不能比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說。

一名聯發科離職員工私下表示,曾聽聞展訊挖角條件,「只要轉換跑道至展訊,就有五十張展訊股票。」相較之下,聯發科的待遇雖然在國內科技業名列前茅,但比起過去員工配股的時代,現在的待遇幾乎腰斬,面對展訊大發股票,或是薪水「幣值由新台幣變成人民幣」的條件,不少工程師確實對這些條件動心。

展訊不僅是開出誘人的薪資條件,它也懂得選擇挖角時機,這次,展訊看準聯發科與晨星合併的陣痛期將會有不少工程師人力流出,趁機大舉招兵買馬,剛爆發的聯發科內鬼案中,就有七名工程師是前晨星員工。

而展訊也深知,雖然現在技術比不過聯發科,但IC設計業最大的資產就是研發能力,「IC設計產業和製造界不同,人才是最大資產,展訊深諳挖角要挖關鍵人物的道理。」業內人士不諱言。

拚A股掛牌

展訊規模快速擴增

過去,中國面板、LED產業都同樣透過大規模挖角台灣人才,加上有當地市場與供應鏈的支撐,如今也都成為稱霸一方的產業要角。這次,中國政府打算複製相同模式,帶起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一旦有了人才,展訊的技術要追趕聯發科,也不是不可能。」業內人士語重心長地說出這句話。陳慧明指出,展訊以目前的一千多人規模,當然難以與聯發科的七千至八千人相比,聯發科目前的市值約七千八百億元,展訊市值連聯發科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不可忽略的是,已從美股下市的展訊,明年可能將在中國A股重新掛牌,將有利於展訊募資,意味著未來展訊市值與規模都會快速的成長。

雖然展訊目前仍處產品轉換的陣痛期,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展訊基頻晶片也曾打入三星供應鏈,在二○一○年至一一年兩年當中,以低價策略造成聯發科極大的殺價競爭壓力。

未來,一旦展訊的市值與規模快速擴充,有了人才,同時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又在中國,加上政府在背後的支持,晶片殺價戰恐怕捲土重來,「展訊要追上和聯發科的差距,很快。」陳慧明大膽預言。

這或許也說明,聯發科每年流動率約六%至七%,也就是每年都有六百位至七百位的員工離職,為什麼這次內鬼案的十名離職員工會遭聯發科舉發,因為事情的嚴重性不只是資料與技術的流失,而是展訊這個敵人已經來到家門前。

這樁堪稱今年科技業最受關注的內鬼案,背後所延燒出的衝擊,恐怕不僅僅是台灣人才的流失,而是在中國以政府資源介入後,兩岸半導體對戰將拉高到國家級對決,只是這一點,政府還渾然未覺。

聯發科

負責人:蔡明介

資本額:157億元

主要業務:智慧型手機晶片、電視晶片主要客戶:SONY、小米、

中興、華為

近三年EPS:

2013年 20.51元2012年 12.90元2011年 12.3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28

新一輪電信價格戰開打 分級收費制夢碎 4G吃到飽搶客 誰能賺到錢?(058-060)

2014-09-15  TWM
 
 

 

台灣之星殺出五九九元4G吃到飽資費,激起電信三雄新一輪4G搶客大戰,市場預期待年底亞太電信開台,資費競爭將更激烈,消費者固能從中受惠,但業者想藉由4G走向分級收費制度的美夢,則越來越遠。

撰文‧何佩珊

打從4G頻譜競標開始那天起,各家電信業者心裡都很清楚,接下來勢必有一場硬仗要打,但大家可能沒料到,開台才不過三個月,資費肉搏戰已經開始。

五月底,中華電信搶先開台,遠傳、台灣大紛紛搶進,但初期體驗之後,4G覆蓋率不佳的質疑陸續傳出,也意外導致電信業者一頭熱、消費者卻不心急的對比。

即使如此,電信三雄畢竟都是市場老手,各自也有一定的基本盤,所以策略上,遠傳、台灣大就是抓著中華電這個老大哥打,彼此也有共識地守住優惠底線。只是這樣的好日子終究沒能維持太久,台灣之星以新進業者之姿,八月二十五日開台,不意外地殺出價格攻勢,五九九元上網吃到飽不降速的4G資費,宛如一顆市場震撼彈。

五九九元流血價!

台灣之星 逼老大哥推促銷當然,三大電信也不是省油的燈,老早就備好多個劇本,沙盤推演過各種情況,時隔不過三日,中華電就宣布推出新一波促銷案,不僅提供一一三六元4G吃到飽不限速方案,更加碼網內互打免費。同一天下午,遠傳、台灣大立即跟進,遠傳甚至把最低門檻下殺至九九九元。

「其實這些促銷方案我們早就準備好,只是看市場狀況再決定要不要推而已。」遠傳個人用戶業務暨行銷事業群執行副總暨營銷長鄭智衡強調,遠傳希望當理性的競爭者,不想打價格戰,「但如果要拚,遠傳也絕不會縮手。」簡單地說,這一波廝殺的結果,就是背離了電信業者想藉由4G走向分級收費制度的規畫,重回吃到飽老路。而這個吃到飽且不限速的方案一出,也等同於牽制其他創新資費的可能。

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深經理謝雨珊指出,日、韓電信業在激烈競爭下,其實也打出吃到飽方案,但只要超過一定使用量就會限速,所以還是可以透過提供消費者「加價換取不限速」等附加選項,賺取更多收入。反觀台灣目前的資費設計,就做不到這點。

也有電信業者透露,「原先內部計畫仿效國際電信商,推出家庭分享資費等多元方案,但在吃到飽資費出來後,這些方案就顯得不具意義了。」其實吃到飽的資費設計在3G時代就是電信業者的最大夢魘,因為消費者數據用量不斷增加,支付費用卻不需要跟著提高;反之,電信業者則得不斷擴大投資建設,以設法維持網路順暢,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笨水管」。

所以原先業者殷殷期盼進入4G時代後,可以有個全新開始,將消費者導向分級收費,以利先前以天價標得的4G頻譜費用能夠快速回收。但沒想到事與願違。台灣之星一出手就是五九九元吃到飽的超低價,迫使電信三雄做出回應。

不過,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強調,相比於台灣之星資費帶來的威脅,這次擴大吃到飽方案,主要是反映過去三個月來聽到的消費者聲音,他表示,「用戶習慣改變不易,只好把緩衝期拉長。」林國豐強調,吃到飽只是短期促銷案,長期仍會走向分級收費;但也有業者私下表示,「一旦推出吃到飽,要再回頭就不容易了。」無奈的是,對電信業來說,用戶數就是一切,小小的台灣要想養活五家電信業者,明顯太過擁擠。新進業者有以價格戰突圍的壓力,但電信三雄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用戶流失。在目前的競爭態勢底下,電信業者別無選擇。

亞太開台未爆彈

回收4G成本得拉長時間

因此林國豐就直言,「4G要回收,沒客戶就免談。」所以他強調,「現階段一定要以衝客戶數為優先。」暫時無暇顧及資費促銷戰可能帶來的後遺症。

甚至也不只是推出上網吃到飽的資費促銷案,各家電信商同時也大大提高4G智慧型手機的補貼費用,因而出現多款高階手機才剛推出就打出可以不到千元,甚至零元帶回家的特殊景象。

國際數據資訊(IDC)電信通訊研究部資深分析師葉振男形容,如今台灣的電信戰場彷彿是記憶體產業的競爭,「最後就是比誰口袋深、撐得久。」他估計,未來一到兩年恐怕都還會處於高度競爭狀態。

在這樣的狀況下,問題也已陸續浮現。除了電信業者獲利下滑,外資也出現連日賣超電信股的現象。

凱基證券分析師廖家偉指出,電信業者強打吃到飽費率,帶來最直接的衝擊就是阻礙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一用戶平均收入)成長。若長期陷入促銷戰,勢必會影響獲利,拉長4G成本回收時間。

葉振男也表示,原先預期進入4G時代,各家業者ARPU至少可以成長一成,但這一波資費比拚,不只大推吃到飽,甚至不到千元也可以有6G以上傳輸量,如此一來,一成以上的ARPU成長恐怕更難達陣。

而且台灣之星的開台只是第一刀,更讓市場擔心的,恐怕是由鴻海所主導的亞太電信這顆未爆彈。業界擔心,年底亞太開台後,台灣電信市場的競爭恐將更形激烈了!

比便宜、還要比優惠—4G吃到飽資費方案4G吃到飽不降速最低門檻 相同費率附加優惠中華電信 購機方案:1336元單門號方案:1136元網內互打免費台 灣 大 1399元 網內互打免費遠 傳 新申辦或攜碼:1399元老客戶:999元 網內互打、簡訊免費台灣之星 599元網內互打免費註:亞太電信將於今年底開台 資料來源:各大業者提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0

諾貝爾獎得主提霍勒 用經濟改變世界 他磨劍33年 要治資本主義寡占病(058-060)

2014-12-07  TWM  
 

 

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十月十三日揭曉,由法國經濟學家提霍勒(Jean Tirole)獲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肯定他對獨占、寡占型企業及政府監管方面的卓越分析與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廣泛獲得政府運用,發揮的影響力,堪稱無出其右。

撰文‧乾隆來

「馴服具有寡占實力的超級企業!」這是瑞典皇家學院對法國經濟學家提霍勒(Jean Tirole)的評語。十月十三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提霍勒,即是肯定他針對獨占、寡占企業的運作,以高深的數學模式發展出產業理論,並且幫助政府解決一個抓破頭的問題:「如何規範寡占企業?」在提霍勒的理論基礎之上,歐洲政府發展出規範電信、鐵路、電力公司等寡占產業的政策,從而打造出更有效率、對消費者更為有利的公共服務。他的理論甚至用在Google(谷歌)這種新興的寡占企業,成為歐洲政府對谷歌等公司進行反托辣斯管制的憑藉。

產量驚人!

完美結合學理與實務

不僅如此,提霍勒的貢獻遠遠超過寡占企業理論。他是神奇的經濟學家,自一九八一年從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經濟學博士起算,至今三十三年的時間,已經提出超過兩百篇重要的論文,十一本經濟學著作,他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超過八萬次,傲視全球經濟學界。而且他的論文領域極為廣泛,幾乎涵蓋當今重要的經濟、金融領域,是一位產量驚人,又篇篇造成重大影響的全能經濟學家。

在經濟學的領域裡,有的學者專精於理論、有的專注實證研究,鮮少跨界,只有提霍勒是自己提出創新的理論,並做完後續實證研究,從上游做到下游,三十三年兩百多篇報告,平均一個多月就有一篇。

更特殊的是,歷屆經濟學獎得主都在理論上做出重大的貢獻,但是,多數得主一生都在學校的象牙塔內,堅持學術的專注;少數例外如克魯曼、羅伯席勒以及史迪格里茲,則是跨出象牙塔,在華盛頓擔任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或者在媒體大量發表評論,成為學官兩棲的明星。

相形之下,提霍勒可說是例外中的例外,他堅守在法國土魯斯大學內做研究,專注在學術研究,不汲汲營營於政壇與媒體,不搞學官兩棲的花招,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卻廣泛獲得政府運用,協助歐洲政府完成國營事業民營化、電信產業自由化、金融市場規範、以及歐元全面整合等重大政策,發揮的影響力,堪稱無出其右。

諾貝爾經濟學獎總是給人高深莫測的感覺,而提霍勒與傳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總能在最熱門的時點上,將經濟學理論與實務結合,並且提出理論與實務都讓人驚豔的建議。

例如今年讓全世界計程車司機又愛又恨的UBER叫車,使用「尖峰加價」的定價策略,在周末晚上、或者假日的高峰時間,搭乘的費率可能是平日的六、七倍。UBER「尖峰加價」的定價方式,成為各城市計程車司機工會攻擊的標的,他們認為計程車服務不能夠有「歧視性的定價」。

但提霍勒早在他二○○六年的論文中,就以「雙面服務」(two-sides services)理論解釋這種定價行為,因乘客與計程車司機都是UBER的客戶,公司經常會採用一種特別向單邊客戶傾斜的定價或促銷方案,來達成總體業績最大化的目標。

此種「雙面服務」的公司非常普遍,例如夜店必須同時招徠同等數量的男性與女性酒客,但在策略上,夜店往往會「看似賠本」地讓女生免費入場,藉此吸引男客甘願買票進場。簡單說,雙面服務公司對兩邊的客戶必然出現差別待遇,藉著提供單邊客戶的優惠,來創造最大的收益。

面對傳統計程車業者的攻擊,UBER引用提霍勒的理論,主張「雙面服務公司」的定價依循兩個原則:其一是價格敏感度;其二是供給與需求的變動。因此,UBER主張,平日較計程車費低廉的定價,不是削價競爭搶客的惡性手段。在周末或者聖誕節的夜晚,UBER乘客需求遠大於車輛供給時,車資暴漲六、七倍的尖峰價格,也是正常、不涉及歧視消費者的合理模式。

對症下藥!

不同產業該有不同修理工具但在諸多創新且務實的理論中,提霍勒最大的貢獻,還是在寡占產業的規範理論。

寡占產業對於經濟學者來說,是一個充滿黑箱、難以涉入的領域,也因此經濟學家兩個世紀以來著力在完全競爭市場。但在現實的世界裡,寡占或獨占市場的規模,卻遠遠超過完全競爭市場,從莫斯科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從北京到倫敦,政府的國營企業、或是與官方關係密切的寡占事業,才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主力。

提霍勒在一九八一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之後,就一頭栽進寡占產業的領域,早年各國政府對於寡占產業的管理只有一招:「價格控制」,白話的說,就是「禁止漲價」。

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政府對於汽油、自來水、電力、交通的管理,使用的都是價格控制,並且在寡占事業的成本大漲、出現虧本問題時,給予大量補貼。提霍勒三十年前的研究就指出,價格管制帶來的負面影響,經常高過正面效益。

問題是政府或是人民沒有能力管理寡占企業,寡占企業的經營者享有「資訊不對稱」的優勢,不論是各種原物料成本、基礎建設的投資,或是營運的專業,政府都缺乏足夠的資訊,也就無法對寡占事業進行有效管理。

台灣其實就是面臨寡占企業的嚴重挑戰,不論是虧損連年的台電、水價亞洲最低的自來水、轉轍器頻頻出包的高鐵、積重難返的台鐵,或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通傳會、NCC)管理的電信、有線電視產業,幾乎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如走馬燈般的歷任經濟部長、交通部長、通傳會主委都束手無策,提不出扭轉營運的對策,更無法產生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形同「產業綁架政府」,更造成國民與消費者的重大損失。

提霍勒首先破除「一招闖江湖」的傳統觀念,認為不同的寡占企業、不同的產業,都有不同的特性,政府不能只「靠一支螺絲起子」修理所有的國營企業,而是必須針對不同的產業,備好「存放各種器具的工具箱」。

例如電信自由化之後,少數幾家電信公司表面上相互競爭,實際上卻也因為電話必須互通等技術因素,以及客戶價格維持的考量,電信公司的合作甚至可能大過競爭。如果政府不加以管制,那麼寡占電信公司聯手,對於消費者必然帶來不利的影響。

政府面對電信公司,必須先推動資訊透明,避免寡占電信公司對價格的操控,另外再透過其他的政策工具,例如要求電信公司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等等,來確保電信公司之間存在強大的競爭壓力。

去年台灣對4G頻譜的標售,無疑就是提霍勒寡占產業理論的一次實證,透過新的執照、新的投資,政府在三大電信公司之間創造了新競爭架構;但是在有線電視產業,NCC要求升級為數位網路的政策,卻遭到部分系統業者的拖延。從提霍勒的理論來看,管理有線電視與管理行動通訊產業,的確是需要依據不同的產業,採用不同的政策工具,才能有效規範寡占業者。

緊隨變遷!

為歐債危機找出新道路

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的得獎報告中,敘述提霍勒的貢獻總共厚達五十四頁,幾乎是歷年經濟學獎得主中最厚的一本,委員會讚揚他「全方位的科學貢獻」,因為提霍勒的研究領域既廣且深,不只具有堅實的數學模型基礎,能夠提出創新的模型,而且他的研究,一直緊扣著社會變遷的脈動。

今年元月,提霍勒發表新論文《死亡的擁抱:國家主權債務與金融市場的死亡輪迴》,試圖說明歐元國家如西班牙、希臘等國的銀行體系破產,造成國家主權債務危機,迫使歐盟推動歐洲銀行體系整合。提霍勒提出「雙層保釋理論」(double-decker bailout),在各國政府對區域銀行疏困的同時,歐盟也出手救援各國政府的主權債務危機,藉此逆轉歐元區的「死亡輪迴」。提霍勒認同歐元體系整合,再度以他高超的理論實力,在歐債危機中尋找出歐元整合的新道路。

提霍勒在八○年代寡占市場的研究,對歐洲政府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帶來重大貢獻;近年持續的金融泡沫、國家主權信用移轉的系列研究,更在歐債危機、歐元體系整合過程中,為歐洲央行與各國政府的金融整合點亮了明燈;提霍勒站在堅實理論基礎之上,堅守在學術殿堂內,對外卻能為政府找出改革的政策工具,這樣的成就與風範,正是台灣與各國經濟學家最佳的導師。(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提霍勒

(Jean Tirole)

出生:1953年

經歷:法國土魯斯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科研所長學歷: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工程學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多產質精的經濟大師 著作「超廣角」提霍勒著作的2大特色:第1,書名絕不花俏,極度生硬;第2,涉獵範圍超廣,從單一產業、企業理論到金融危機,他無所不包。

提霍勒的重要著作 出版年

寡占模型 1986

產業組織理論 1988

博弈理論 1991

政府採購規範中的激勵理論 1993

銀行監管 1994

電信競爭 2001

金融危機、流動性與國際貨幣體制 2002

企業金融理論 2005

資料來源:亞馬遜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