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杜如風斷十字韌帶變長短腳

1 : GS(14)@2016-12-11 14:12:47

■杜如風前日進行韌帶接駁手術,昨日報平安。微博圖片



杜如風昨日忽然在微博貼出瞓醫院相,她大呻:「其實係因為自己百厭得滯,成日追趕跑跳碰,結果斷咗條膝頭哥嘅十字韌帶,要做手術駁番,我終於都入埋香港嘅醫院啦!」原來她跛腳斷十字韌帶,前日入院做手術。



■杜如風昨展示手術後傷口,她表示不痛。

■杜如風早前到日本拍外景時,不慎傷及右膝舊患。微博圖片


學泰拳傷膝

記者昨日致電杜如風,她表示年半前學泰拳傷右膝,當時未有留意,其後到日本拍外景再傷舊患。她說:「最近拍廣告,咔咔咔終於扭到三節,我行路開始拐吓拐吓,一隻腳冇力,長短腳,阿媽叫我睇骨科,照X光同去磁力共振,原來係十字韌帶前面斷咗,仲要融埋,應該我捱咗好耐都唔知。而家就駁番十字韌帶,做完手術,半月板有磨損,而家傷口唔痛,可能有止痛藥,要吊鹽水同葡萄糖,醫生話兩、三個禮拜後可以行,但要做物理治療,我成日就係冇心機做。」留院的杜如風笑言有媽咪監察,飲食要戒口。採訪:陳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11/198615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97

公司起步遲 靠性價比一爭長短

1 : GS(14)@2017-09-25 04:17:36

【明報專訊】王綱表示,美國等西方國家最初曾經研究一些「速度反應」類聰明材料,當受到衝擊時,就會在短時間內由液體變成固體,產生保護作用;但因材料平時是液體,使用起來不方便,很難加工製成保護衣等產品。不過,有以色列公司在2006年開始生產軟硬瞬間轉化的固體材料,初期為軍用,逐漸擴展至民用。他又稱,公司的入場時間較遲,但有外國客戶表示,以往一向使用以色列公司的材料,採購價較高;轉用EUDE FOAM後,發覺造出來的產品的保護效果相若成本卻較低。

稱效果媲美以色列產品

王綱表示,公司在深圳市光明新區擁有一間面積800方米廠房,現時的客戶數目和訂單數目都不少,但每張單的訂購量偏小,公司盈利不算太多。因為款多量少,員工生產時要花時間更換模具,現時20名員工,其中8人負責研發,12人負責生產,不時都需要加班生產。

他又稱,公司在接單方面暫時仍有一些掣肘,因通常都只是和材料供應商交易,較難與品牌商直接交易。不過,近來有兩家分別為外國及中國內地運動用品品牌商,直接和該公司商討訂單,若成事的話,訂購量將相當可觀。

產品加公司商標可減價

至於宣傳方面,公司主要透過參加和運動相關的展覽,包括全球最大的防護裝備展覽「德國的ISPO Show」,以及中國內地「高交會」等。此外,若客戶願意讓EUDE FOAM的商標在產品中出現,可以酌量減價,當作宣傳費用。暫時來說,外國客戶大部分都不想EUDE FOAM的商標在產品中出現,反而中國內地客戶多數願意。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29&issue=201709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455

港引生科企業 與納斯達克較長短 業界:上市要求易 具競爭力

1 : GS(14)@2018-02-27 08:03:14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正醞釀制訂規範,引入更多未有錄得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對生物科技股上市融資有經驗的法律界人士周致聰表示,港交所建議引入生物科技股,提出市值15億元等舉措及門檻,有助與納斯達克市場競爭。若政策落實後,他估計頭炮會在年內,有少於10家內地及外資的生物科技公司籌備來港上市。同時他相信,新規範提供空間,有助部分公司分拆業務。另有估值界人士認為,新建議有助香港專業界發展,但生科研發能夠命中及獲市場接受的機會只有一半,能否藉此吸引大量投資者追捧,仍有待觀察。

明報記者 陳偉燊

對生物科技及醫藥股來港上市有經驗的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香港辦事處合伙人周致聰接受訪問時稱:「今次在引入生物科技公司方面為香港市場的大突破,令內地具潛力的生物科技及醫藥公司感到雀躍,並可以在納斯達克市場提供選擇,基金界、生物科技公司反應亦正面。」他認為,相比起港、美兩地均以披露為本的做法,美國因為涉及集體訴訟權,始終會對企業構成一定衝擊,相對香港較依賴監管機構監管,有意上市者因此可以多了一個渠道考慮。香港的新規範,相比起美國市場亦有競爭力,今次港交所建議的要求,例如公司市值最少15億元,上市前最少要有一名資深投資者參與投資,要有最少一隻產品通過概念階段發展,甚至在上市前提出營運資金要足夠1.25年營運等門檻,均不難達到,亦不見得複雜。同時他亦預見,在新規範內對另找專業投資者予以豁免的新做法,亦預留空間供已上市企業去分拆業務。

料頭炮少於10家生科企業來港

周致聰認為,雖然香港市場及投資者或需時認識生物科技及醫藥行業,但若能夠在首批引入較具質素的公司上市,相信有助帶動投資氣氛。初步估計,有少於10家生物科技公司有望來港上市。他相信,目前會以內地海歸回流的張江高新、蘇州高新及天津等地的內地生物醫藥及科技公司、部分香港企業,甚至有意到內地發展的美國生科機構,均對香港資本市場感興趣。在當前香港推出規範同時,他表示香港市場有需要着力做好監管及增加專業人士,例如要更多分析員跟進去予以配合。

估值界:生科公司吸引力待觀察

另有不願透露姓名的估值界人士接受本報查詢時稱,雖然港交所新的建議給予估值界等香港專業界發展空間,但是始終生物醫藥股要達至成功、並為市場接受而不出事的機會率,大概只有一半,加上本地投資者認識不深,在推出生科公司上市方面,能否吸引大量本地投資者追捧,仍待觀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11&issue=20180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