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能擁有一個鋼鐵般的投資意志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365


巴黎:

這幾天收到很多Blog友的價值投資俱樂部的入會申請表格,世間那有如此著數、便宜的事,你們一分錢也不用付,而將來的日子卻會有 豐厚的投資回報

但 我要提醒Blog友,這只是一個開始,雖然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你還要身體力行,否則沒有人可以幫助到閣下。你們將來或會因對某些價值投資的操作誤 解、或所做的工作不夠,而招致損失,可能是嚴重的損失。又或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例如類似Mr. Alex Wong 這些的言論:  
                              
投資無永恆皇道   *

這些都會動搖閣下的信念,因此了解真正的投資目的,比熟練的技巧操作更 加重要,因為你不可能在投資的漫長歲月中不遇到動盪、混亂 的日子。而在這些日子,能幫助閣下過 渡的就只有"信念"。


世間上任何事物引起的恐慌,都是源 於對信念的懷疑!投機人的信念理由薄弱,所以任何時候,他們也在懷疑自已的行動!

巴菲特說他不是股評家,他的工作是把資金 作出良好的分配,或者我們可以說,巴 老的工作是,把有限的資金分配在最吸引的高內在價值的企業。

說話想導出,如果閣 下研究了一隻高Profit Margin、資產質素好、資本比例安全、ROE優越,價格又低的企業,且慢得意,在買入它之前,你仍要做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比較"
例如閣下做了富國銀行研究,又從例如我的Template中發現它很多數據Profit Margin, Interest spread, ROA, ROE.....等等也是優越,你還是要把它的資料和匯豐、渣打、美銀、中銀等等比較,然後才把你的資金分配在較吸引的那一間,這不單適合買入時使用,在 想賣出一隻股票前、加注前、你也需要重做此一重要的步驟。

Graham說:“跟我說的做,別跟我做的做”

這句話表達了, 說就容易做就難的現實。Blog友與巴黎都是常人,明白做好每一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巴黎在比較企業的過程中也覺十分疲倦,所以Blog內可能出現 的錯漏,請Blog友多回應指出,因為投資不是講Face,而是講銀子。


我說過很多次價值投資從未有任何人可以壟斷它,如果你有 志氣,例如,巴菲特比較幾隻股票後買一隻,閣下比較幾十隻同類企業後選一隻,上帝一定會幫你多一點。道理上你是可戰勝巴老的。但是什麼才可支持閣下的能耐 呢?就只有你對價值投資的信念有多堅定了。

那一天我聽到李連杰的說話令我非常感動,他說:"呀福(黃福榮)未做完的工作(孤兒院),由我 來完成它!"好一句當仁不讓的豪情壯語,Blog友可以想象 如沒有一顆堅定的仁慈信念,是說不出這等說話。


P/S:


巴黎的 美銀(BAC)against Mr Alex Wong's threes, W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 Belief ! 信念 !--------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8048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84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79

钢铁央企四变三 鞍钢重组攀钢启动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5/xNMDAwMDE3ODgxNg.html
鞍钢和攀钢终于将迈出跨区域重组的实质步伐,钢铁业四大央企将变局成三。5月24日,本报记者获悉,鞍钢与攀钢 的重组方案已于上周五获得国资委批准,重组将在直接划拨的基础上成立鞍钢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现有鞍钢、攀钢则成为大集团旗下的其中两个子公司。当 天,为鞍钢集团持有62.79%股权的鞍钢股份(000898.SZ;00347.HK)在深市、港市双双停牌。攀钢内部管理人士告诉本报 记者,经历双方去年以来整一年的谈判交流,最终重组方案整体与初定时基本一致。而鞍钢修成正果,在于其当时“真金白银”地提供了现金选择权。“其 实国资委最初确实有意让宝钢来重组我们,如果没有后来的现金选择权,宝钢内部估计也不会出现意见分歧。但鞍钢乐意出钱,并且之前就在二级市场上拿出几十亿 购买了攀钢系的股票,不然两家也未必走得到一起。”他说。此前攀钢系下属三家上市公司攀钢钢钒、攀渝钛业和ST长钢整合成一家时,确定鞍钢 集团公司担任该次重大资产重组现金选择权第三方,其后又向有选择权股东追加提供了一次现金选择权申报行权权利,可谓情意真切。早在去年初,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就对本报记者表示,最值得关注的并购重组在于鞍钢攀钢之间,因为涉及大型央企跨区重组,有标杆意义,后又被明文写进《钢铁产业调整振兴 规划》。对于双方关系,鞍钢集团总经理曾用“鼎力支持”、“无私帮助”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两家相距甚远、同样手握大量资源、又颇有渊源的 企业的关系。如今国资委获批,也印证了他不久前关于“产业重组今年会有实质性进展”的承诺。更大的背景则是,产业政策明确指出,将支持宝 钢、武钢、鞍钢成为中国钢铁业三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宝钢已重组广钢,湛江精品钢铁基地将于6月启动,武钢虽在等待批复,但防城港项目仍是其大西南战略的核 心,而鞍钢若非加大联合重组力度,恐难跟上既定发展步伐。目前,鞍钢集团的产能为2500万吨,攀钢集团产能为1000万吨,如果鞍钢接下 来又能顺利拿下1100万吨的本钢,合并后产能可达4600万吨,将超过河北钢铁集团去年产能4020万吨和宝钢集团的3887万吨。“作 为攀钢人,我们希望鞍钢的重组能够有实际良好的效果,而不是仅仅做大非做强。”上述攀钢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鞍钢的到来意味着有更大的企业背景和更多 的资金注入,尤其是对我们西昌基地的建设推动。”攀钢打造的西昌新基地,将耗资150亿元左右,至2012年打造成年产400万吨铁、 360万吨钢、350万吨热轧板、钒渣近20万吨的新钒钛钢铁基地。仅今年第一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额就超过50亿元,其中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占比 50%。据本报记者了解,此次重组方案获批后,实质性操作预计将在一至两个月内正式启动,首先的疑问,将是鞍钢集团会派驻何人前往攀钢担任 高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38

钢铁业软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28/0MMDAwMDE4Mzk0Mg.html


“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这一句让人耳朵起茧的口号,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最近又提了一次。

这个口号,和“坚定不移淘汰 落后”、“控制产能过快增长”等一样,与这个行业相生相伴已数年。但每一次,听者都会问,这一次是动真格的吗?然后,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但 这一次,徐乐江应该是认真的。作为中国钢铁业龙头老大的掌门人,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提出了宝钢需“二次创业”的目标。而危机之后,徐乐江显得更加确 信。

“我觉得,中国钢铁行业未来的几年到了真正的调整期。尽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对钢铁基础原材料需求仍在,但是行业本身 发展到了非转变发展方式不可的时候了。否则,守着粗放的发展方式,钢铁工业必然会走入死胡同。”他说。

一周前,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宝钢集团 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吴东鹰指出,2009年,我们的增长模式是强心针的方式,但钢铁业丧失了一个很好的结构调整机会。“我个人认为,钢铁业丧失了很好的结 构调整的机会,使我们的结构调整推迟了几年。”

三季度,中国钢铁业的大考即将来临。上游资源游戏规则完全改变,下游市场需求走势尚未明晰, 产能调控的国内政策丝毫不松,行业利润率为3%的一众钢企,需要小心了。

那些倒逼的力量

还是一 场被动求变。最新的“逼迫”,来自财政部。6月22日,财政部将48种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直接取消归零,而并非此前预期的从9%下降至7%。

“这 对我们做出口的钢企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政策的严厉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大约会有40%-50%的出口量,会受到冲击。”华南一家钢厂国贸公司 的负责人对记者坦言,短期内,钢企并不希望收紧出口,因为三季度国内钢市经营压力肯定巨大,出口本可以作为一个调节。

事实上,统计显示,5 月我国钢材出口,占粗钢总量的比例只有8.8%,尚未触及10%的关税调整红线。

“国家可能是更多考虑长期的影响,希望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 钢材品在国际上遭遇的贸易摩擦,又可以反过来倒逼国内生产企业,必须控制产量的过快增长。”上述负责人分析认为。

同样动真格的,还有始于今 年年初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温家宝总理以“铁腕淘汰”为要求,多部委联手打击,力度可谓前所未有,誓言打破“越淘汰、越扩张”的怪圈。

5月 27日,工信部向各地方政府下达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要求落后产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其中2011年底前,钢铁企业400立 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将被全部淘汰。

河北钢铁集团一位管理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的决心来看, 淘汰落后绝对不会是走走过场。”

除加速淘汰落后,6月17日,国务院再发“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明确2011年底前将不再核 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以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

同时,建立健全进口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既缓减长期产能过剩的矛盾,又建立 长期稳定的铁矿石进口渠道,夺回矿石进口定价的话语权——目前,铁矿石交易定价模式,已从年度长期协议价,过渡至季度定价,且“矿商说什么,中国钢厂只能 接受什么”。

但如果上述构想最终都能实现,无疑将会是一个美丽新世界。

那些莫辨的道路

吴 东鹰还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企业该有怎样的盈利模式?

“未来的钢铁业,将处于一个高位但低速增长的时期,必然是供 大于求。那利润从哪里来?我们的模式是不是要发生变化?”在他看来,这样的时期,企业必须进行战略选择,如低成本战略?精品战略?差异化的战略?

徐 乐江为宝钢作出的最新选择,是精品加规模,即精品体现差异化,规模则体现走低成本优势。“过去,宝钢根据国内需求一直做精品,以国内人无我有为主。比如, 马口铁做成易拉罐,中国现在就宝钢能做。”

“但对宝钢来说,到现在为止,新建项目的机会很有限了。中国钢铁业现在已经产能过剩,宝钢再要发 展,唯一的途径就是和国内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然后调整结构。不少钢厂的硬件装备已经水平不低了,把宝钢的软实力跟他们的硬实力结合起来,这对宝钢,对钢 铁行业今后的发展都有好处。”目前,宝钢已经形成了两角一边的国内布局,即长三角的大本营,加上珠三角的湛江钢铁项目,和西北角的八一钢铁。

更何况,在铁矿石新定价模式面前,过去长协和现货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不复存在。徐乐江都坦言,长协机制的崩溃,对宝钢这一过去的受益者而言冲击不 小,现在国内钢铁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

但有人扩张,必然意味着有人退出。并且,在中国现行发展体制下,大钢厂好转型,小企业难抉择。

“就 生存环境来说,不少民营钢企确实已经越来越接近退出的边缘。”北方一家中型民营钢厂管理人士告诉记者,“但有些民企还不甘心自动退出。觉得本来可以做得 好,可是政策不公,自己受到了挤压。并且,在还有边缘利润的前提下,主动放弃自己的心血,真的不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41

日籍董事長賭氣 進貨成本高漲 ﹁鋼鐵業模範生﹂盛餘驚傳半停工

2010-07-5  今周刊





向來有鋼鐵業模範生之稱的盛餘鋼鐵,驚傳生產線呈現半停頓狀態,儘管公司發言人表示,是為了博取照顧而誇大慘狀,但成立三十七年的盛餘頭一遭遇到此種景 況,不禁令人要問,盛餘到底怎麼了?

撰文‧吳美慧

屬於日系公司的盛餘,營運向來中規中矩,過去靈活的營運策略,即使遭遇亞洲金融風暴或景氣遽變時,產能利用率也保持在八成以上水準。因此這次在景氣還不差 的情況下,產能利用率竟然「摔」到只剩下五成,跌破眾人眼鏡。

對於生產線首度出現半停頓狀態,該公司發言人李逸霖說「只是對中鋼的說詞,希望藉此爭取到更多的照顧,七月的生產線還保持六到七成的利用率」。令人好奇, 盛餘為何要有不同的說法?所為何來?

與中鋼、中鴻關係急凍

過去,盛餘生產線所需的原料熱軋鋼捲來自中鋼以及中鴻,但從去年第四季開始調整。導火線來自於中鋼開盤模式改變,從原本的三個月開盤一次,改為二加一,也 就是每兩個月和每一個月開盤一次的方式。此舉讓盛餘不悅,並屢屢和上述兩家公司出現談判不歡而散的景況。

最明顯的一次是在去年十月時,中鴻與盛餘協商,希望十月與十一月的熱軋鋼捲價格可以逐步緩跌,也就是十一月的價格比十月每噸減少新台幣三百元。對於中鴻的 提議,盛餘董事長大森真認為既然要降價,應該提前從十月開始實施。時值金融風暴期間,彼此營運艱辛,對定價各有堅持,談到最後大森真以一句「不買了」,結 束會議。

依照日本人的做事習慣,就算是談判的內容無法接受,董事長不會立即否決,會等到回到公司後,請同事予以婉拒。大森真親自談判、親口拒絕,讓中鴻氣炸了,自 此結下樑子。對於這段過往,當時在場的總經理程贊育,因截至截稿尚未聯絡上,無法取得他的說法。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中鋼,大森真以類似的理由降低和中鋼維持長久以來的購料額度,改向日本鋼廠進貨。在原料價格下跌的初期,盛餘看似討了便宜,但鋼價開始 上漲後,這才發現從國外買不到足夠的原料,只好不斷地追價,甚至還加量、加價,以致熱軋鋼捲一度追價到七五○美元才歇手。

同一時期,同業向中鋼採購的熱軋鋼捲每噸約六百美元,大森真的賭氣讓盛餘成本硬是比同業高出許多,也奠下日後接單的難度。倒是承接盛餘釋出額度的統一實和 裕鐵,在旋即上揚的鋼價中,賺了不少,成了盛餘賭氣事件下的贏家。

錯誤的採購策略讓盛餘的營運備感艱辛,但這只是開始。為了讓業績好看,確保每一張訂單都能賺錢,總經理程贊育下達命令,公司的每一張接單必須要經過他的核 可才可承接。他的策略固然是好意,只是他認定可以接單的成本定義是以熱軋鋼捲每噸七五○美元為基礎,再加上一五○美元的代工費,來作為產品的接單價格。

依照程贊育的邏輯,鍍鋅鋼捲每噸接單價格必須從九百美元起跳,略高於市場價格的八五○美元。堅持價格,盛餘接不到足夠的訂單,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跟著走 低。此外,對景氣趨勢的判斷失準,在五月時燁輝驚覺市場態勢不對大力接單時,盛餘直到六月才開始反應,但為時已晚。尤其六月高達十萬噸的歷史高庫存量,讓 盛餘頭痛不已。

政策錯誤導致接不到單

雖然盛餘對同業認為該公司從七月起產能利用率只剩下一半,提出抗議,但就算是如同該公司所述,產能利用率還有六、七成來看,這樣的成績仍創了公司接單的歷 史低點。何況是同業清楚地描述,該公司兩條鍍鋅線,從六月下旬開始將輪流停工十七天,營運表現不如以往,也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業績轉差只是開始。盛餘很清楚,中國從七月一日起開始實施的取消熱軋鋼捲出口退稅,繼續對冷軋鋼捲和鍍鋅鋼捲實施一三%的退稅,對該公司營運是一大 衝擊,未來產品要和中國競爭,已經先輸了一三%。加上已經開始實施的東協加一關稅制度,中國外銷到越南、印尼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鋼品無須課徵關稅,但台灣 出口到上述地區鋼品至少要課徵一○%的稅率,增加了產品外銷難度。

在高關稅阻礙下,盛餘只能專攻北美市場來增加銷量。

回頭來看,同業的燁輝七年前赴中國設立鍍鋅、烤漆鋼捲廠,才能在這場關稅大戰中,將衝擊降到最低。反觀盛餘固守台灣,保守經營的心態,將營運格局越做越 小。

去年六月,盛餘董事長大森豐實因為經營成效不彰,做了一年多被母公司淀川鋼鐵調回,改派比較美式作風的堂弟大森真來台。這一對堂兄弟個性迥異,前者個性活 潑,喜歡與人互動;後者剛好相反,幾乎不和客戶聯絡感情,所以大部分的客戶對他的印象不深。

昔日的鋼鐵業模範生,在一連串的錯誤決策下,營運不如以往,並讓鋼鐵同業擔心不已。要如何重拾往日風光,考驗盛餘高層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42

日照钢铁回应澳铁矿索赔:因矿石质量不合格终止合同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24/1516522.shtml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由于合同纠纷,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吉布森山铁矿(以下简称吉布森山)向日照钢铁(以下简称日钢)索赔1.14亿美元。日前,日钢作出了回应:不认可澳方赔偿仲裁,并将于近期在澳大利亚提起诉讼,见将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昨日(8月23日),日钢有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就具体诉讼时间及相关解决方案暂时不能予以确定回复,但日钢将坚持是澳方提供的铁矿石质量不合格才导致的最终合同终止。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对日钢的诉讼胜算担忧,因为当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铁矿石“现货价”跌破“长协价”,从而导致大量中国钢厂撕毁长协合同,转而从 现货市场采购。澳仲裁因此认定,正是在这一时期,日钢为了保证企业的利润而单方面错误终止长协合同,对其造成了合同损失。
对于双方的各执一 词,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表示,虽从表面上看,日钢的合同终止处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敏感时间点,但从日钢的个案具体分析,并不能简单按 照澳方仲裁结果,将之归结于国际金融危机企业的自我保护。“事实上,日钢开始暂停接收澳方铁矿石的时间是2008年9月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钢铁市场 真正有所反应是从2008年11月中旬开始,这意味着日钢在此之前就终止了长协合同。从一个企业的预见能力来讲,还不足以预见国际金融危机,并且截至 2008年9月,中国现货矿价格大大高于澳大利亚以及巴西与中国钢厂签订的年度长期合同价格,日钢没有理由就此放弃已签订15年的长协价,有理由相信,日 照对合同的终止是因为矿石的质量问题。”侯志芸表示。
据日钢方面的表述,2007年,日日钢与吉布森山签署为期15年的铁矿石长期合同,2008年,日钢在接收吉布森山的铁矿石中发现大多数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这导致日钢出现环保问题以及生产成本增加,日钢方面多次向对方提出提高铁矿石质量要求,但一直无果。
“包括今年在内,中钢协一直在强调进口铁矿石的质量问题,否则将对环保和企业成本造成重大压力。日钢此次胜诉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举出 ‘日钢方面多次向澳方提出提高铁矿石质量要求而未果’这项业务往来的证据。”侯志芸表示。
据了解,根据国际规则,只有纠纷双方共同选定的统一仲裁机构对纠纷作出的仲裁结果才具效力。目前在日钢与吉布森山的纠纷中,澳大利亚的仲裁是单方面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5

微利时代 钢铁企业“不务正业”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22654.html

当市场人士在质疑雅戈尔等纺织企业“不务正业”的时候,殊不知,中国主要的大型钢铁企业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在“不务正业”。

由于钢铁业进入微利时代,迫于生存的压力,钢铁企业纷纷拓展非钢产业。这些产业既包括钢铁业的配套产业,也包括房地产等热门行业。这是利是弊,行业人士判断不一。

“不务正业”

今年下半年以来,唐钢董事长、总经理于勇又多了几个要操心的新板块——机械装备公司、新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检修工程公司,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相继成立,有的和钢铁主业有些关联,有的则完全无关。

这些公司,被唐钢划归“非钢产业”的范畴。这两年来,拓展“非钢产业”,在于勇心里越来越坚定。他还要求唐钢专门设立了非钢事业部,以加强对非钢单位的管理。

“随着市场进入到成熟期,钢铁主业的利润正逐步被摊薄,在这种情况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公司加快非钢产业发展,开展多元化经营,既是降低主业经营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公司寻找新的发展支撑,打造最具竞争力企业的需要。”于勇说。

在现阶段原料成本高企、下游需求又不畅的大环境下,钢铁企业除了千方百计地降本增效,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产品质量外,发展非钢产业似乎成了更容易见效的选择。

像唐钢这样开始发力“非钢产业”的钢厂,如今并不在少数,大到宝钢、鞍钢,中型钢厂济钢、莱钢,都已经将钢铁主业以外的多个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并且“非钢产业”在整个钢厂中所占的收入比例也越来越高。

这些“非钢产业”,有的是传统钢厂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存在的配套产业,比如工业气体、冶金辅料、房地产,但此前都作为分散的辅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则是盈利前景远高于炼钢,近年来才开始决定涉足尝试的行业,比如机械制造、物流深加工。

它们如今的共同之处,则是在国内钢厂的投资额度分配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倾斜,很多产业也已经从之前的“辅业”定位转变为与钢铁主业比肩的支柱产业定位。

“不如吃银行利息”

对于已经陷入微利时代的钢铁企业来说,发展“非钢产业”,似乎首先是一种无奈的“自救”选择。

“一万多人干一年,结果算算效益还是负的,派两个人倒倒期货就能赚个几千万。”南钢董事长杨思明曾如此公开指出。

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更是指出,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低到这个地步,还不如不生产,把现金存到银行吃利息。

一组数据证实了吴溪淳的判断:今年1~9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2.84%,其中9月份钢铁行业利润率只有1.16%,远低于我国工业行业利润率5%左右的平均水平,钢铁全行业处于低效益的状态。

而目前银行一年期的利率为2.50%。显然,9月份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低于一年期的利率。

“对钢铁行业来说,大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成本高需求差的时代可能还要持续两三年。”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预计,在这样的情况下, 钢铁企业要想继续增长,一个发展重点是内部的技术改造升级,另一个就是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宽,毕竟与通过技术积累和创新来挖掘钢铁主业的更多蓝海相比, 介入一些深加工、相关金融以及新兴产业可能收效更快。

“我们的钢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了很多挑战,从行业发展空间来讲,追求数量的发展模式应该要转变到追求品种、质量和效益方面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也指出,这样,如果钢铁企业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做一些产业链的延伸,对解决职工就业和增收等也是好事。

有行业内人士提出了担忧,将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更多的非钢产业,是否会有“多元化”扩张所固有的风险隐患,毕竟非钢领域的市场竞争同样激烈,而 国内的钢铁主业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技术进步不仅需要长期的埋头积累,也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对此,李新创建议,发展非钢产业,最好围绕钢铁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来做,此外,也应该注意与钢铁主业的平衡,“毕竟将钢铁主业做强也还有很多空间可 为。一方面,下游行业的升级,比如汽车轻量化要求更高强度的钢铁产品,设备的更长寿命也要求更耐腐蚀性的钢材;另一方面,我国还有大量的钢材产品需要进 口,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顶替进口,也是未来可以挖掘的蓝海之一。”

今年,南钢就计划把原来希望投资钢铁的30亿~50亿元资金投入到废钢产业,国内国外双双加大力度,以把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中。杨思明也指出,在上游矿石、下游仓储、物流、贸易环节,南钢都会择机进行拓展,而这些,都算是围绕钢铁生产的主业展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4

首钢停产腾出市场 河北钢铁“渔翁得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8/wMMDAwMDIxMzEwMg.html

沿长安街一路向西,距天安门17公里的终点,首钢东大门巍然矗立。骑自行车、披蓝色棉大衣的工人来来往往,熟稔地越过纵横交错的火车轨 道。

此情此景很快将不再。根据首钢搬迁方案,首钢位于北京地区的钢铁产能将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全面停产。

作为一家 有着91年历史的全国大型钢铁集团,首钢全面停产将给全国、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钢材销售市场带来巨变。

因为,首钢停产后,将不再生产建材。而 据兰格钢铁网统计,首钢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建材供应商,单是每月的螺纹钢产量就占北京市场供应量的30%以上。

与此同时,以北京作为重点发展 区域的河北钢铁集团,早已瞄准首钢全面停产带来的市场机遇,并与首钢、华北其他钢铁企业展开了一场市场争夺战。

另外,随着首钢全面停产,首 钢旗下上市公司首钢股份(000959.SZ)资产置换方案也备受关注。目前,首钢股份已从10月29日起停牌。

年前全部停产

12 月20日,首钢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公司钢铁主流程停产的议案》(下称《议案》)。

根据《议案》,首钢停产范围为北京石景 山厂区目前在线运行的炼铁厂、焦化厂、二炼钢厂、高速线材厂,以及北京首钢嘉华建材公司和北京首钢富路仕彩涂板公司。12月底前,以上停产范围内的生产设 施将全部停产,其中主体设备停产日为12月31日。

据统计,此次停产资产涉及的收入约占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还涉及需要分流安置 职工6800人。

最初的首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出的铁矿厂。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没有工业,自上世纪50年代起,京西围绕当时原名 “石景山钢铁厂”的首钢为中心,建起了“京西八大厂”,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

自12月份市场传出首钢全面停产的消息,市场认为北京地区 螺纹钢短期供需将出现缺口,北京市场螺纹钢和线材价格逆市上涨。

本报记者从第六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获悉,目前,大部分北京地区的钢材经 销商减少交易频率,以封库惜售的举动拉升了北京钢材价格。

据兰格钢铁网检测显示,在目前相对淡季,北京市场螺纹钢价格却接近今年4月份的高 点水平。

河北钢铁集团销售公司一位负责北京地区大客户的销售人员告诉本报记者,首钢停产带来的市场短缺,短期内肯定难以供应上,从而导致北 京地区的建材价格上涨。

不过,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表示,由于首钢整体搬迁这个任务在两年前就已确定,所以停产并不是突发事件,市场早已对此 预期有所消化。

渔翁得利

首钢此次全面停产,获益最大的是以河北钢铁集团为首的河北省内钢铁企 业。

本报记者获悉,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河北敬业钢铁、国丰钢铁、建龙钢铁等多家钢铁企业已瞄准了北京市场。

河北钢铁集团销 售总公司总经理闫秀军对本报记者表示,河北钢铁集团已注意到首钢的下一步建材停产动作,“如果有需求、有市场,河北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肯定还会增加北京市 场的投放量”。

本报记者还获悉,北京当地最大的民营钢贸流通企业——北京京奥港集团已成为河北钢铁集团的新长期协议供销商,并从8月开始逐 步增加每月协议供应量,由之前的每月不到两万吨增加至四万吨。

河北钢铁集团钓到的“大鱼”,还有中钢集团、五矿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 一些大型国有协议商户。

上述河北钢铁集团销售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也与河北钢铁集团的协议供应量已增加至3万吨。

五 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子平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已经注意到首钢停产给北京市场带来的影响,五矿将通过“多渠道的钢材供应源”保证公司的货源稳定。

多 位北京地区的供应商对本报记者表示,已与首钢接触协议关系,转投河北钢铁集团门下。原因是,河北钢铁集团的业务重点也在北京,并且在北京有专门的销售团 队。

本报记者从首钢销售公司一位负责人处获悉,目前,首钢70%的建材客户已经流失。

这意味着,首钢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建 材龙头地位,将被河北钢铁集团取代。

资产置换悬念

首钢北京地区全面停产后,还涉及对上市公司的 资产进行“大腾挪”。因为,首钢上市公司几乎全部资产位于北京地区。

在首钢搬迁方案敲定后,首钢曾承诺,在2010年底将经营稳定、具有发 展前景的钢铁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保证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同时上市公司停产所涉及的资产将由首钢总公司通过置换方式置出上市公司,保证上市公司法人财 产不受损失。

12月27日,本报记者从首钢股份董秘办公室获悉,首钢股份资产置换无法按期在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原有生产经营 能力受到影响,直至资产置换完成,目标期限是2011年6月30日。

其中,首钢迁钢资产注入可能性最大,但迁钢目前尚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 准。另外,首钢矿业公司、通化钢铁、首钢不久前参股成立的北汽股份,都是首钢股份潜在的资产置换对象。

全面停产后,首钢面临的另一重大任 务,是改建北京老厂区。

据本报记者了解,首钢股份1999年上市时,首钢总公司承诺由上市公司租用,期限50年,首钢搬迁后,原租赁关系应 继续成立。

首钢总公司规划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停产后,北京的老厂区将改成娱乐、文化产业基地。

“这对首钢是一个很大 的压力,因为我们是传统工业企业,一下子要去搞文化产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上述规划部负责人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1

鋼鐵大王鄭翼之傳奇

2001-9-20  NM




有香港「鋼鐵大王」之稱的捷和集 團創辦人鄭翼之,日前在養和醫院病逝,享年九十歲。他逝世的消息,在揭陽市家鄉的報紙上固然大事報導;而本週一在港舉行的出殯儀式,城中富豪如李嘉誠、榮 智健以及前滙豐銀行大班施德論亦晨早到場致哀,足顯鄭翼之的德高望重。鄭氏家族一向低調,然而旗下家族生意,捷和及美亞集團,在鋼鐵、鐘錶、鋁業及廚具 業,均具有顯著的位置。這個於四十年代已然顯赫的家族,繁衍子孫至今逾百人,而家族身家少說也有六、七十億元,是香港的望族。原來,早在五十年代香港工業 正萌芽之際,鄭翼之已是鋼鐵大王,旗下捷和集團,是本港鋼鐵及鋁業的領導者,名字已然響噹噹,業務遍及港、泰及北婆羅洲等地,生意規模以億元計。「鄭翼之 一家很早便發了財,當時李嘉誠還未來香港。」有份出席悼念儀式的八十歲同鄉鄭伯說時,還望一望坐在一旁的長實主席李嘉誠。李氏於一九四○年隨父親來港,而 那時的鄭翼之已在港擁有四間軍用器材廠。捷和集團由鄭氏四兄弟,植之、則耀、翼之及榮之協力建立,而創業歷史則要追溯至上一個世紀及他們的家鄉,揭陽市玉 浦村。記者踏入玉浦村時,村民們都清楚指出,村裡出了一門四傑,就是鄭氏兄弟;但當再問仔細時,卻發覺全村人都是姓黃,而鄭翼之四兄弟,本來亦是姓黃而非 姓鄭!

鄭翼之本姓黃在門前高掛著「黃」字燈籠的祖屋裡,黃羅樹娓娓道出鄭氏兄弟改姓的來龍去脈,「我爺爺其實是他們的叔叔,他們的爸爸當然 也是姓黃啦!只不過他們的爸爸(黃功毅)死得早,而外公家裡沒有男丁,所以最大的兩個仔,植之及則耀,便過繼給外公改姓鄭。」換言之,早期四兄弟中,兩個 大的改姓鄭,而兩個細的仍姓黃。「後來四兄弟先後到香港一齊做生意,於是全部改姓鄭囉!」據村民介紹,早於二十世紀初,黃功毅在揭陽韓祠路上,曾開了間捷 和店,取其「捷足先登、和衷共濟」之意,專門製造銅門鎖、銅面盆和嫁娶用的錫器等,不過規模很小,僅夠一家人餬口。黃功毅於一九一九年,即鄭翼之八歲時過 身,一家頓失支柱。「當時我爺爺有間米舖,於是肩負起照顧他們一家的責任。」黃羅樹說,家裡突然多了幾張口,大家日子過得很苦。那時已廿多歲的大哥鄭植 之,於是遠赴泰國學打金和鑲嵌;而三哥翼之,亦在讀了兩年私塾和兩年小學後,便要日間打工夜晚進修,其後更到廣州在協同和機器廠當五金和機械學徒。

四 兄弟重建捷和一九三二年,鄭植之學成回鄉,四兄弟決定創業,並沿用父親開過的五金鋪「捷和」為名字。植之和翼之,在廣州開設工場,製造琺瑯徽章和童軍用品 等,其後產品擴大至軍用品,如防毒面具、鋼盔、鐵鏟等,供應給廣西軍閥白崇禧和廣東軍閥陳濟棠的軍隊使用,並於三四年在港開設分廠。植之翼之兩兄弟,在廣 州打天下之時,留在鄉下的則耀及榮之,則在韓祠路捷和老店附近,開了新的捷和五金店,專門製銷錫器。八十四歲的街坊陳婆婆回憶說:「他們那幢樓有三層高, 樓上是工場,樓下是店舖,鋪面有五百呎,相當大規模㗎!那時候請三個工人已算是資本家,而他們起碼有六、七個打錫工人。」而在捷和店隔鄰的蚊帳店店主說: 「我去過他們在北閘那間大屋(捷和園),有花園水池,好靚㗎!主屋周圍的屋仔,是工人宿舍、廚房等,起碼有十幾個工人用,是揭陽的富戶啊!」一九三七年, 日軍侵佔廣州,鄭氏兄弟將工廠移到香港,先在天后廟道設廠,然後擴充至大角咀晏架街,繼續生產軍用器材,植之負責對外搵生意,翼之則主理生產。

香 港創基立業四年間,捷和在港擴張至四間工廠,其中兩間位於土瓜灣貴州街的廠房最大,而集團旗下員工數目逾三千名,常有一、二千萬元訂單在手。可惜好景不 常,四一年香港淪陷,日軍充公捷和廠房,鄭氏兄弟心血一朝盡毀,損失了七百萬元,元氣大傷。但他們並不氣餒,與一班從廣州跟隨來港打江山的員工,輾轉再到 廣西柳州發展。「來港不久的鄭翼之太太吳凝香,亦隨大隊到柳州,沿途負責膳食;有人病了,就煲藥照料病人。」堂姪黃羅樹說。和平後,鄭氏兄弟立即回港復 業,由於機器刻有捷和記號,他們得以重掌工廠,但手頭資金只有八千元。他們知道港府急需一萬張鐵床,以安置港英軍,便找來同鄉林子豐(嘉華銀號創辦人), 投資三萬元去接單,林氏因此分得七萬元花紅,鄭氏兄弟亦賺了不少,於是思量發展機會。當時香港百廢待興,戰時給炸燬的樓房等待重建,但市面卻極缺乏金屬。 鄭翼之便想到,向政府申請專利,打撈沉在維多利亞港內的船艦,及向漁民收購砲彈殼,提煉出鐵和銅,製成鋼筋後出售。為了開展有關業務,捷和製造廠(一九四 七)於一九四七年六月四日成立,資本二百萬元,股東除鄭家外,還有林子豐及其他友好。

拆船無本生利原來,拆船乃一盤無本生利的生意。無本拆 船,是由於捷和取得政府打撈沉船專利,公司可利用沉在海底的艦隻做抵押,向滙豐借得貸款,然後才撈船取廢鐵製鋼。例如捷和以一艘千五噸,名為 Kurenai Maru的沉船,便借到二十五萬元;其後又以一艘二千噸,名為Mactan的沉艦,借得三十五萬元。至於生利,捷和一方面向政府收取每噸六十元的拆船費, 另一方面將廢鐵變鋼筋出售,兩邊收錢,賺到盆滿鉢滿。其後,捷和索性向世界各地如新加坡、英國買船來拆骨。而鄭翼之從前曾透露,淨計拆船,捷和數年間賺了 逾億元利潤。當時捷和每月產鋼二千噸,佔全港產量三分之二,成為華南最大的鋼鐵商。除拆船外,捷和開始分散投資,五一年先在長沙灣青山道成立美亞製造廠, 製造鋁片、電筒殼等,交由廣州來港不久的么弟鄭榮之打骰。五二年再成立鐘錶部門,從歐洲購買計時器,大量生產時鐘賣到遠東。及至七○年,貨櫃船仍未流行時,成立捷和貨櫃,在荃灣生產貨櫃箱。

經 營知所進退捷和業務得以不斷擴展,規模日益壯大,皆因鄭氏兄弟對於進退的時機,拿捏得很準。例如當別人發現拆船好賺,一窩蜂加入拆船業,令利潤跌至只得 三、四釐時,鄭氏便立即抽身而退,再發掘另一門新興的生意。香港另一大型鋼鐵商,紹榮鋼鐵前董事總經理龐熙說:「我們入行的時候,捷和已經將拆船轆鐵業 務,搬了到泰國,而香港業務則集中於做鋁。鄭植之和翼之兩兄弟,是香港工業先驅,往往做些沒有人做的範疇,拆船、轆鐵如是,製鋁也如是,他們利用航空母艦 的油壓器生產鋁,更是第一間在工展會推出鋁窗的生產商,就算後來很多人做,質素也不及捷和出品,他們的品質檢定很出名,鋁窗一定不會漏水。」在鄭植之的交 際手腕下,捷和更與外地工業巨頭合作,如跟美國通時合資鐘錶廠,與澳洲澳鋁合營鋁廠,以及和日本神鋼合作生產青銅,引入外國機器和技術,進一步拋離同業。 捷和集團觸鬚伸延至泰國、台灣、星馬、美國,「就連沙地阿拉伯,都有捷和沙石廠。」堂姪黃羅樹說。

地產一鋪賺十九億由於集團不斷擴充廠房, 騰空的舊廠房便有重建價值,捷和於是進軍地產業。例如原於牛頭角的鋼鐵廠,搬到長沙灣元州街後,原址便發展成嘉和園三幢住宅;而位於土瓜灣貴州街的電筒 廠,移師到觀塘新廠後,地皮便發展成十幢以「安」字排列的安和園住宅。七三年,負責地產發展的鄭翼之,趁樓市高峰期,將旗下專責地產發展的捷聯企業上市。 其後樓市狂瀉,他決定放棄高風險的地產,八○年將六成捷聯,以三億元賣給佳寧後,自己返回工業老本行。不過他退出地產市場的最後一擊,卻為家族一鋪大賺十 九億元!那便是捷和貨櫃一幅位於荃灣二十八萬呎的舊廠地皮,由於八十年代已丟空,捷和於是與新鴻基地產合作,發展成大型屋邨海濱花園,物業於八八年賣樓 花,而捷和因這個項目而賺到笑。

兄弟聚居共產毫無疑問,在港開山劈石創基立業的,一直由鄭植之及鄭翼之兩兄弟主持,而則耀及榮之,遲至五十 年代才來港歸隊,然而鄭家秉承潮州人那種拚搏及手足之情,家族一直是共產。「他們四兄弟感情好好,對於大家在戰亂時,能同舟共濟而非常自豪,所以家族生意 發展得咁大,亦無分是誰功勞。」與鄭翼之相識廿幾年的鄭森說:「四兄弟都同意,大家只從公司支取生活使費,其他賺的都留在公司錢搵錢。」事實上,這四位潮 州兄弟的「共產」及聚居意識非常強。五十年代的捷和,已經是大型企業,四兄弟早已成為千萬富翁,但都堅持聚居於科發道一號,各佔一層。直至六一年,鄭翼之 才搬到嘉多利山,一住四十年,而他的子孫亦聚居於附近,方便來往。在鄭翼之家打工的一名工人說:「每個星期他們都輪流回來吃晚飯,每逢過時過節,就全部返 曬嚟,足足有三圍枱。」隨著則耀、植之、榮之於七十年代中、八三年及八五年相繼辭世,捷和集團總指揮由鄭翼之擔當,成為家中的族長。「雖然他近年身體不 好,但仍然堅持朝朝九點返公司,下午就去粉嶺打高爾夫球。」一名捷和員工說。

第二代接班分產如今族長已去,不過鄭家秩序井然,因為第二代早 已接班,而且核心公司的控股權,已由單一兄弟的家族控制,避免紛爭。例如二哥鄭則耀家族,目前佔有將軍澳捷和神鋼三成股權(日資控四成),該廠就由他的二 仔建茂揸弗。而鄭翼之家族,目前控制捷和實業及捷和製造主要股權,所以這兩間廠的話事人,亦分別由翼之的大仔樹安和二仔樹樂出任。至於專做廚具及鋁板的美 亞製造及美亞鋁廠,大股及管理權,由鄭榮之家族擁有。至於鄭植之家族,雖然是四兄弟中子孫最繁衍的一支(單是仔女便有廿人),卻甘做沉默的小股東。由於四 兄弟後人都各有「地盤」,家族「共產」意味已然淡化,大鑊飯的日子亦已然不再。而事實上,鄭家子孫不少到外面發展,例如孫子鄭兆良,便沒有參加家族生意, 而是自行在外面搞時裝設計,成為著名設計師。亦由於鄭家已然分產,日後家族爭產的官司案機會,亦可能大大降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3

螺絲小廠 過三關登上鋼鐵股王

 

2011-3-28  TCM




靠著一支不到新台幣四元的螺絲, 只要透過創新,小公司也能成為鋼鐵股股王。

故事的主角,叫作世鎧精密。身為台灣最大、全球前三大不鏽鋼複合螺絲廠,世鎧去年營收不到八億元,但每股盈餘高達四‧一一元,在所有上市櫃的鋼鐵類股名列 前茅;二十二日收盤價為七十九‧七元。

「世鎧是國內複合螺絲第一把交椅,」螺絲業老大哥、春雨副總經理李世和指出,應用在防腐蝕等特定市場,結合黑鐵(碳鋼)與白鐵(不鏽鋼)特性的複合螺絲是 利基商品,國內有不少同業投入,卻難以突破異質材料接合後扭力與硬度等品質要求。

在全球僅七家取得德國國家級建築所用螺絲官方認證資格下,擁有極高技術含量的世鎧,以台灣螺絲廠之姿,一舉囊括其中三家客戶代工大單,等於成了全台唯一一 家成功切入德國,此一全世界最難打進市場的廠商。

花二十年時間 打造台灣複合螺絲王國

也因此,包括台北一○一、捷運、高鐵站、核四、台塑六輕、倫敦奧運場館、中國昆明機場等建物外牆,及德國與歐盟國家太陽能板等高階工程,都有世鎧複合螺絲 產品身影。

平均毛利破三成,複合螺絲單支售價至少是黑鐵螺絲的十倍,與醫療、航空用螺絲,同列螺絲界精品。近二十年前,由螺絲小廠起家的世鎧,如何打造這樣一座複合 螺絲王國?

「我比較不喜歡跟人家走一樣的路,」在世鎧董事長杜泰源心中,父親等老一輩螺絲廠老闆,都一窩蜂往追求數量的紅海競爭,「我喜歡的是很精緻的、高單價 的,……一樣花一分鐘時間,賺得錢比人家多,那就是我們特殊的地方。」

一九九二年,家中經營傳統螺絲廠的杜泰源,在國外展覽場合首次看到複合螺絲產品,著迷於不鏽鋼延展性佳與不生鏽等特性,又隱約連結到台灣酸雨問題,認為前 景可期,便回台創立世鎧,成了台灣最早研發生產複合螺絲的師傅。

剛創業就與眾不同,他最初想法很簡單:價值只有幾毛錢的黑鐵螺絲貫穿力高,但生鏽後,用在建築產生的鏽斑有損外觀,而防鏽蝕的白鐵螺絲卻因物理性質過軟, 難以貫穿鐵板,只要在黑鐵貫穿力佳的基礎上,加入白鐵的防鏽特性,就能整合兩者優勢,創造貫穿力高又不生鏽的複合螺絲,讓附加價值至少提高五倍。

為了實現這個簡單的想法,卻花了杜泰源二十年的時間,想辦法持續突破接合、成型與局部熱處理等三大核心技術,才能在不鏽鋼複合螺絲領域研發有成,變成今天 的台灣第一。

難關一:接合不同材料

首先,要克服異種材料接合難題。「鐵和鐵、不鏽鋼和不鏽鋼等均質材料接合不成問題,異質材料卻很困難,」李世和解釋。原來,白鐵、黑鐵的扭力與硬度等物理 性質都不同,加上多用在有防腐蝕需求建築外牆,且高空作業施工環境造成施力點不固定,以及電鑽高速運轉讓螺絲易斷裂等都讓接合製程更嚴苛。

「就是難做我們才要做,」當時全台沒有類似技術與資訊,不服輸的杜泰源,初期便率領十多位技術人員購買相關機器改良,再自行開發適合的接合模具,歷時兩 年,測試許多接合方式與設備參數後,終於從無到有,過了第一關。

難關二:開發特殊模具

其次,因市面傳統螺絲模具規格不符所需,得自行開發鑽尾等複合螺絲尾端成型模具,又是另一筆時間與金錢付出。負責螺絲生產部的世鎧副總經理蔡青城回想,開 發頭一年,少說損耗上千副模具,以每一模具最起碼三千元計算,一年光研發就燒掉三百萬元。

無畏艱難,世鎧持續的投入也逐漸看到成果。蔡青城透露,對照每一模具三千元、每支複合螺絲約三元,這個模具,必須達到至少讓兩萬支複合螺絲成型,才能損益 兩平。杜泰源的技術團隊,從最早的三、四支,模具就破裂,一步步突破瓶頸,逐步到一千支、一萬支,花了四、五年,再進階到目前的三、四萬支。

世鎧目前的技術能耐,除了早已跨越損益兩平的技術門檻,當每副模具所能生產的數量越多,也代表每支複合螺絲的成本越低、毛利越高。

難關三:繁複加熱工法

「一般不論碳鋼、合金鋼螺絲,傳統製程都是全放在連續爐加熱,我們則是一支一支、局部加熱,」杜泰源透露。

這就是最後,也是同業最難突破的局部熱處理技術的心法。不同材質隨溫度變化的特性各異,世鎧不像同業一批次讓全部螺絲經統一溫度加熱,而是透過自製局部加 熱機與繁複工法處理,十幾道的工序至少是傳統的兩倍。

掌握複合螺絲三大技術,世鎧產品除通過德國官方認證,也等於墊高後進者的門檻。近五年,有台灣同業想朝複合螺絲轉型,世鎧卻已有先占優勢,「品牌大廠、通 路商,不可能砸錢去救一個不成熟的產品,」世鎧總經理林上安說。

挾著類似技術,世鎧再把眼光放到水泥螺栓,等於要把應用面擴大到高強度的混凝土結構,目前正在歐盟國家試賣,不過還未取得相關認證。「這是我們下一隻金 雞,」杜泰源的語氣不時流露出自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1

鋼鐵網站排隊上市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4-02/100244494.html

「會費+廣告」的盈利模式在分析師看來有增長上限,線上交易則因影響執行層的既得利益推行不易
財新《新世紀》 記者 張伯玲

  當大型民營鋼鐵企業還在為如何躋身國內資本市場而絞盡腦汁時,一些鋼鐵行業網站的上市行動已接近臨門一腳。近日,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鋼聯)正在申請「過會(發行審批會)」的消息在市場盛傳。

  上海鋼聯是「我的鋼鐵網」的擁有者,早在2009年便籌劃上市。對於上市進度,上海鋼聯一位副總經理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謹慎表示:「目前還沒有過會,即便過會成功還要等排期,所以不能預計何時能夠完成IPO。」

  若進展順利,「我的鋼鐵網」將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鋼鐵行業網站,也是繼浙江網盛(中國化工網,002095.SZ)後第二家上市的國內行業網站。

  此外,財新《新世紀》記者從中國成立較早的鋼鐵行業網站——蘭格鋼鐵瞭解到,目前其母公司蘭格集團正在改制,也有上市的打算。會有足夠多的投資者對它們感興趣嗎?

價格信息也賣錢

  上海鋼聯成立於2000年,「最初立足於建立一個鋼鐵行業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做電子商務,但當時電子商務的環境和支付條件不成熟。」上述副總經理介紹,在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前夜,上海鋼聯轉做起了信息服務。

  在當時中國的鋼鐵行業,粗鋼年產量已突破1億噸大關,並且還在急速上升。但並沒有專門的機構提供市場價格信息和行情報告。上海鋼聯開始跟蹤全國50個城市、將近20個鋼材品種的價格,提供價格信息。「我的鋼鐵網」應運而生。

  網站開通後,起初經營並不順利,但上海鋼聯將對鋼鐵市場情況的跟蹤堅持下來,還成立了由專業人員組成的研究組,對收集過來的簡單價格信息進行分 析,形成研究報告。一年以後,上海鋼聯開始通過這種服務獲得收入。至2003年,「我的鋼鐵網」營業額突破1000萬元,之後一直保持盈利。

  目前上海鋼聯註冊會員超過50萬個,付費用戶達3萬多家。上海鋼聯在鋼鐵行業類網站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0%,用戶包括寶鋼、鞍鋼、米塔爾、新 日鐵、沙鋼等1000多家國內外鋼廠;五礦、西本、舜業、中鐵、美達王等10000多家貿易商;金融投資機構和政府部門也關注上海鋼聯的資訊。

  上海鋼聯稱,2009年「我的鋼鐵網」成為國內首家年營業額過億的行業網站;2010年,營業額更達到1.8億元。

  從2004年開始,投資者聞風而至。2007年,上海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興業投資)作為財務投資者,以3690萬元的價格獲得上海鋼聯56%的股份。興業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郭廣昌的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興業投資不參與管理;他們的回報一般通過企業上市後獲利取得。」這位副總經理稱。

  在興業投資進入後,上海鋼聯開始了上市前的改制。從2008年開始,上海鋼聯實行員工持股。2008年7月13日和9月1日,上海鋼聯進行了第 四次和第五次增資擴股,分別有56名和77名員工獲得股份。至此,上海鋼聯註冊資本增至6640萬元,共3000萬股,共有140位股東。除第一大股東為 上海興業投資,其餘均為管理層和員工控股。

  2009年,中國創業板開通,其相對寬鬆的准入,使上海鋼聯的上市變得更具可行性。

「會費+廣告」

  以鋼鐵信息資訊為主的上海鋼聯,80%收入來自「會員費+廣告」,這種盈利模式在鋼鐵行業網站中頗具代表性。

  上海鋼聯的資訊業務採用會員制。會員分為甲級、乙級、專欄會員三大類,會員費分別為5000元/年、3000元/年和1500元/年。「我們的付費用戶續費率超過90%,再加上不斷增加的新增用戶,這樣保證了會員費的收入。」上海鋼聯副總經理介紹。

  除了資訊服務,其電子商務也採取會員制,主要為客戶提供資源供應、求購、搜索等商務服務。

  2007年,上海鋼聯利用其鋼鐵資訊服務和網絡平台,推出了鋼鐵行業的搜索引擎——「搜搜鋼」。「後來發現做鋼鐵搜索引擎比較困難,2009年將搜搜鋼升級為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我的鋼鐵電子商務網』。」上述副總稱。

  不過,電子商務網改採用的會員制只針對賣家,買家可以免費獲得信息。而賣家需要每年付費1500元,成為會員,才能發佈自己的產品信息。據前述副總介紹,廣告價位根據不同頻道價位不等,最高能達到50萬元一條。

  「在電子商務的收費中,除了收取會員費,還可以通過競價排名獲得收入。」該副總經理進一步解釋道,因為銷量好壞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於發佈的信息被瀏覽的次數,賣家可以通過購買關鍵字,比如「螺紋鋼」,使得自己發佈的供求信息排名靠前,獲得更多瀏覽次數,提高成交量。

  此外,上海鋼聯還有來自電子商務、研究報告、刊物和會展等方面收入。研究和諮詢業務中,上海鋼聯每年對每家證券公司收取20萬元左右的研究和諮詢費。這位副總表示,上海鋼聯憑著鋼鐵行業10多年的業內口碑,每年能辦幾十場會議和會展,收入也較可觀。

  儘管如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張周平依然認為上海鋼聯盈利模式比較單一,主要盈利來源是「會員+廣告」,「會員的數量始終有限」。

  對此,上述副總稱,上海鋼聯的客戶不僅僅是鋼廠和鋼材貿易商,還包括鋼鐵終端客戶。「這些潛在客戶群是很龐大的。」

陽光交易推行不易

  隨著中國粗鋼產量的不斷攀升,鋼材交易量的擴大,以及鋼材價格波動週期越來越短,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了鋼鐵行業網站。

  游振華是上海鋼聯的創辦人,後退出上海鋼聯,轉做貿易,現在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鐵礦石貿易商之一。在退出上海鋼聯後的2007年,游振華通過北京 瑞鋼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1499萬元的價格,收購了中國聯合鋼鐵網(下稱中聯鋼)。中聯鋼由中鋼協聯合16家國有大型鋼廠於2000年共同成立。為了 發揮其鐵礦石原材料方面的優勢,游振華還於2009年專門成立了以原材料資訊為主的聯合金屬網。

  成立10年的中聯鋼,主要也是通過「會員+廣告費」來盈利。目前中聯鋼的會員超過30萬家。

  「會員+廣告費」的盈利模式也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行業網站——浙江網盛生意寶最早的盈利模式。依靠該模式取得盈利後,網盛得以上市。上市半年 後,網盛又推出了「聯盟網站-生意寶」,以行業網站聯盟為基礎,整合各行業網站的內容、流量等資源,開創了「小門戶+聯盟」的模式。盈利來源也從收取會員 費、廣告擴展到會員的網站建設與維護、會員資訊服務費多頭並舉。

  不過對於這種聯盟的發展前景,上海鋼聯的上述副總並不以為然,「僅僅是業務層面的整合。信息、資源、流量的共享只能給幾家大網站帶來一些好處,而小網站即使分享到了這些資源,也不會產生興趣,帶來的新增會員有限。」

  「中國鋼鐵行業的電子商務網站有近千家,能夠成功收回成本的電子交易平台與資訊網站沒有幾家,而且網站的運作模式普遍趨同。」一位排名前三的鋼鐵分析師表示。

  也許正是意識到這個問題,上海鋼聯開始重新進軍線上交易平台。「上海鋼聯的子公司正在打造一個『鋼銀網』,主要是服務在線交易。」上海鋼聯副總經理透露,一旦有了線上交易,就不僅是收取會員費,還可收取佣金。

  但在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看來,目前鋼鐵行業網站要搞電子商務,存在一些利益障礙。「中聯鋼在2000年成立時,也做過線上交易這一 塊,但推行很難。」單尚華稱,主要障礙是電子商務推翻了傳統利益格局。由於網上招標、採購的信息是被監督、記錄在案的,屬於陽光交易,這使執行層工作人員 權力大大受限,影響了他們的既得利益。

  「即便十年之後的現在,要做陽光交易同樣需要解決這個問題。」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