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郭氏家族清空佳兆業股權 融創接盤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00

(東方ic/圖)

融創中國(01918.HK)最終成了佳兆業的“白武士”。2月5日晚間,香港證券交易所股權批露信息顯示,1月30日,融創中國以1.8港元的每股平均價收購佳兆業49.25%股權,涉資逾45.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6.6億元)。這恰恰與以郭英成為首的郭氏家族所持的佳兆業股權比例相同,這意味郭氏家族將徹底退出佳兆業集團。

每股1.8港元的交易價格較佳兆業停牌前股價1.59港元溢價13.2%。值得註意的是,去年12月4日,第二大股東生命人壽旗下富德資源曾以每股2.898港元增持其11.21%的股份,由此可見,融創中國還是做了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

此外,2月1日,融創中國還完成了對佳兆業的另一筆收購,融創中國以23.75億元的價格,收購佳兆業集團位於上海四個項目目標公司的股權及債券並各自訂立收購協議。完成交易後,融創將獲得佳兆業在上海的4個項目控股地位。目前,融創收購佳兆業所用資金已達到60.35億元。

佳兆業房源被鎖依然是難題

早前,有媒體報道,融創團隊有10余人已經進駐佳兆業總部,對佳兆業做產權與債務評估。但當事雙方均未就此事表態。直到2月4日,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才對彭博回應,融創全面收購的資金已經到位,不會給融創帶來現金流壓力。

他還表示,希望佳兆業能在寬限期截止前,支付原先未能按時支付的美元債券利息,而債務重組是收購的前提條件。

佳兆業有一筆2300萬美元的債息將於2月10日達到還款寬限期最後期限,如果不能償還,將引發25億美元的海外債交叉違約。

對於融創接收佳兆業,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向《證券日報》分析稱,之前報出的佳兆業的接盤候選人遠遠不只融創一家,比他更合適的也大有人在,特別是根據地在深圳的央企國企,比如華僑城、招商、深業、華潤、保利,論條件都不比融創差。但是融創是跟時間在賽跑,這些央企國企卻在等政府的安排,機會稍縱即逝,最終只能看著別人享受勝利的果實。

不過,對融創來說,佳兆業房源被鎖依然是一大難題。此前參與政府商討佳兆業破產重組的一位央企負責人向網易財經透露,深圳房源解鎖時間未定是整個債務重組過程最大的難題,將帶來極大麻煩,就算成功接盤依然面臨盤活的風險。

一位地產圈人士表示,在設計公司的挽救方案時,最大的困難是處理與債權銀行之間的關系,由於出現財務困難的上市公司往往有多家債權銀行,各銀行在操作上的需求和利益點都不一致,所以,統籌各銀行之間的關系和利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涉及內地以及境外銀行,公司重組更為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43

郭氏家族轉讓4.23%股份 佳兆業恢複公眾持股數沖刺複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5/1079200.html

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隋丕寧

債務重組兩年多,佳兆業為推動複牌展開諸多動作,近期郭氏家族資本運作恢複公眾持股數量是複牌的前提之一。

2月24日晚,佳兆業(01638.HK)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郭氏家族擁有的大昌投資有限公司,以2.3港元/股的價格向一名獨立第三方轉讓合計共21739萬股股份,相當於公告日期公司已發行股本約4.23%。自此,佳兆業集團的公眾持股量恢複至已發行股本的25.04%,符合港股上市公司相關規則規定。

恢複公眾持股量

從2014年11月開始,因控制人郭英成卷入深圳官員貪腐案而引發的佳兆業鎖盤風波,導致公司陷入債務危機。同時因前核數師普華永道拒絕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佳兆業不能簽署2014、2015年財報,股票長期停牌。

2015年4月,佳兆業集團董事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聘請獨立第三方機構富事高咨詢有限公司開展獨立調查。

2016年12月19日,佳兆業發布公告稱,由富事高咨詢有限公司出具的調查報告顯示:佳兆業的部分前雇員”主導了財務造假,他們的部分行為並未得到公司授權;而公司董事會主席郭英成以及現任公司管理層對前雇員”的部分行為並不知情,亦不認可。

除去富事高的財務調查報告,恢複公眾持股量亦是複牌的前提之一。本次公告顯示,完成本次股份轉讓之後,佳兆業大股東郭氏家族持股量為45.02%,二股東富德生命人壽持股量保持不變,仍為29.94%。高達74.96%的股權掌握在郭氏家族和生命人壽手中,佳兆業股權集中。

公告顯示,佳兆業本次4.23%的股份轉讓成交的價格為2.3港元/股,相比停牌前的1.56港元/股,溢價高達47.4%。佳兆業方面表示,這一成交價格也說明投資者對佳兆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郭英成的金融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佳兆業擁有大量優質資產,而且在深圳的鹽田佳兆業山海城、平湖佳兆業廣場、龍崗佳兆業未來城等多個舊改項目已經進入開發階段,不久後將推出市場。此外佳兆業多元化、輕資產的轉型成效顯著,在文化體育、科技產業、醫療等板塊表現突出。

正是以此為籌碼,佳兆業的債務重組引得中信銀行、平安銀行、信達資產等金融巨頭馳援。資深財經與房地產評論員黃立沖認為,佳兆業能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源於優良的資產及其帶來的溢價預期。據佳兆業2013年年報顯示,公司總土地儲備為2330萬平方米,其中超過60%在一線和省會城市,尤其重倉深圳。

富事高發布獨立調查報告之後以及恢複公眾持股數量,佳兆業要面對來自港交所的詢問,以及盡快公布缺失已久的2014年、2015年完整年報,恢複上市。按照該公司早前披露的時間表,12月將刊發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中期業績;預計至2017年1月,上市公司股份將恢複買賣。

但時節已至2017年2月,佳兆業的複牌承諾還未兌現,佳兆業方面表示,作為公司複牌的條件之一,本次恢複公眾持股量也意味著佳兆業集團離複牌更進一步。據了解,目前佳兆業正在穩步推進複牌相關工作。

除去佳兆業的複牌工作,實際控制人郭英成的野心不止於此。近日佳兆業還在爭取國內體育產業龍頭公司中體產業的控制權,擬受讓中體產業控股股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持有的22.07%股份。與佳兆業一起競爭的還有樂視等三家公司。目前,關於四家受讓方的盡職調查正在進行,預計2017年3月中旬完成。

此外,保監會的一則問詢函進一步指明,這家開發商的實際控制人已經開始布局自己的金融版圖。2月17日晚間,保監會以通知公告形式發布問詢函,要求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昆侖保險”)說明公司是否與郭英成家族存在關系。

保監會指出的4家公司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昆侖健康股權比例為10.3%7.68%7.44%5.54%,合計持有30.96%

有消息指出,這4家公司與郭氏家族關系密切,目前保監會未公開披露昆侖健康對問詢函的回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67

“委外贖回”暫難言成“潮” 銀行同業受“郭氏監管”影響最大

從6號文到53號文,近日銀監會下發多個文件,涉及到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的方方面面,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成為近期銀行業熱點。傳導到中下遊,2016年大肆擴張的銀行委外被戴上“緊箍咒”。

“委外被贖回了嗎?”最近,公募同行湊在一起,聊天中不可避免會提到委外贖回情況。去年一家委外兇猛的公募基金人士也對記者表示,如果贖回很大批量,他們公司很難不會幸免,“畢竟不是銀行系”。

第一財經了解到,近期債券市場出現的賣單及公募基金單位凈值暴漲98%,可能是來自於委外資金的大幅贖回。隨著穿透式監管的加強,避免通過委外等形式違規套利,部分銀行出現的委外產品贖回也被認為是響應自查要求的表現,其中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更可能是贖回主體。而受“郭氏監管”影響最大的則是銀行同業。

不過,來自國有大行的消息稱,四大行並未出現大規模贖回的情況,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目前委外贖回更多是停留於傳言層面,並沒得到確切的證實。”某國有大行銀行系公募基金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表示。

從同業到委外

“郭氏風暴”席卷銀行業。

半個月,銀監會發布了7個文件,最近是在4月21日召開的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銀監會要求從6個方面防範金融風險,實施多項監管,其中一項便提到要切實打破剛性兌付。從央行3月底的MPA考核,到銀監會陸陸續續的7個文件,商業銀行、中小城商行都在加快了調整資產機構的腳步。

監管政策的趨嚴,傳導到中下遊,對受托方的投資帶來了很大影響。“過去幾年監管分開,業務層面鼓勵創新,穿插、嵌套、創新比較多,現在則是反過來。我也是每天都在學習,銀行、非銀之間的業務嵌套打亂,業務層面上,防止層層嵌套,盡量讓風險在制度層面化解。”上海一位資深債券基金經理認為,監管影響了資金流向,短期會對市場形成沖擊,“這是監管對市場偏負面的一點”。

“2013年前實體經濟杠桿高,現在則是轉移到同業。杠桿體現形式就是同業負債和同業資產,其中一些投向非標,一些投向存單,另外還一些投向了委外。近一兩年,城商行、農商行規模增長很快就是這個原因。”該上海資深債券基金經理進一步表示。

2015年開始,同業存單的單月發行量及存量余額開始翻番式增長,從較小的基數迅速擴大到較大的存量,2015年末同業存單月發行0.91萬億,存量3萬億,2016年末同業存單月發行1.4萬億,存量是6.3萬億。

經濟下行周期下,流動性收緊,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也明確提出防控金融風險。此背景下,銀監會多個文件對同業空轉的監管,也是旨在控制同業業務的杠桿問題。

銀行委外資金兩大來源,一個是表外理財,另一個是同業資金。在貨幣寬松、流動性充沛時,“同業存款-同業理財-委外資金”是一個可行的套利模式。

第一財經也了解到,各家銀行幾乎都涉及到委外業務,委外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資產管理部、同業部門和私人銀行。其中來自於同業的委外資金成本最低,但是對風險有嚴格要求和限制。

“連續出7、8個文的監管,劍指同業空轉、理財空轉,包括資產穿透和監管套利,這個過程中會影響同業理財的規模的增長,從而對委外會產生影響,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委外戰線的收縮。”上述上海資深債券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分析人士也指出,基於穩定低廉的資金成本及套利空間的預期,銀行通過同業負債擴大負債規模,再循環進行加杠桿和期限錯配。隨著流動性及貨幣政策的偏緊,這個模式便再難以為繼。

委外戰線大規模撤退?

不過,對於出現了大規模的贖回潮的傳聞,一些銀行業人士及券商的調研對此明確表示了否認。

“僅僅是因為到期了,工行贖回了一點。但四大行贖回並不大。目前銀行委外贖回主體在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及農商行,委外資金大多是同業資金,一旦同業監管更嚴,業務就很難做下去。”一家國有大行資金管理部人士在某電話會議上表示。

據太平洋證券的調研,工行方面,近期有規模調整的壓力,但不會出現短期內大規模贖回,即使有規模調整也是通過到期不續期等方式逐漸調整規模;建行方面,委外資金總量高於工行,表外理財等委外產品投放周期是半年一測評,根據業績調整不同機構間的規模。“此前已與監管機構有過溝通,目前沒有任何動作,不打算動存量規模。”

“目前委外贖回更多是停留於傳言層面,並沒得到確切的證實。”某國有大行銀行系公募基金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表示。

上述國有大行資金管理部人士也指出,一季度來監管措施較多且嚴格,2017年銀行委外規模很可能出現較大規模的收縮,如果委外到期或者達不到收益率要求,銀行可能會考慮部分贖回。

“委外贖回不會是一個時點上的統一集中的行為,更會呈現平均分散贖回,各銀行也不會全部贖回,或會部分贖回,委外贖回壓力更多來自於一些同業負債等指標超標的銀行。”中信建投宏觀固收研究人士指出。

2016年開始,城商行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的委外資金大幅增長,占比快速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城商行農商行等小型銀行委外占比在35%左右,從資金成本上來看,國有大行的資金成本相對最低,其次是股份制銀行,農商行和城商行資金成本最高。

“除了銀行系的基金公司,委外基本也遵循’門當戶對’的規則。”北京一家排名後三分之二的基金公司人士也向本報坦言,他們基金公司的重點更多在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他們的風控相對較弱,對收益的要求高,也有一定的風險承受成立。”

去年委外的投資中,主要配置在利率債、信用債以及貨幣市場基金,其中以純債為主占比在9成,權益類資產的占比不超過一成。不過今年來,隨著債券市場的調整,一些權益類老牌私募也拿到資金量不一的委外單。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監管要求下同業負債杠桿出清,此過程中部分資產還是會先行經歷拋售壓力,比如流動性好的資產會先行被拋售,隨後是像信用債這類流動性較差的資產通過騰挪售賣的方式處理掉。

短久期債或有機會

銀監會一系列文件下,債市的風險也在加大,尤其是長久期債券,被很多基金經理投了反對票。

“同業的成本很高、期限等都不穩定。同業監管的目的就是把這塊風險控制住。這就是反過來會影響債券市場資金的走向。”上述上海資深債基基金經理認為,“每嵌套一次,成本相當於是增加的。去杠桿是大方向,減少中間層層嵌套的想法是很好的。”

4月24日,國債期貨全線大幅收跌,其中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收盤跌0.48%,盤中最大跌幅0.61%;五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收盤跌0.29%,盤中最大跌幅0.41%。

此前,北京一位債券基金經理也與第一財經交流時表示,由於目前很多委外債基處於浮虧狀態,鑒於很多中小銀行虧損承受能力較弱,不可能急在一時拋掉全部籌碼。“最起碼也要等到賬面浮虧抹平”。

他也認為,同業監管較緊加之經濟數據超過預期,債券的下跌在情理之中。其策略是,配置短久期純債基金抑或流動性好的貨幣型基金。

融通穩利債基金經理王超在一季報中也表示,穩步度過一季度的MPA的考核後,資金面邊際寬松的概率加大,美國加息可能一定程度上制掣央行貨幣政策的節 奏,預計整體央行將維持穩健中性態度。

“監管層面而言,金融去杠桿風險在被市場逐步消化的過程當中,但監管趨嚴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王超表示。

“總的來說,債券資產的需求是回歸基本面。同時就較長的空轉套利鏈條的解除,反而意味著層層成本的疊加沒有了,因此到達最終資產的成本下降,這對債市來說也是好事。”中信建投也分析稱,在同業存單萎縮後產生的資產空缺也會由尋找別的方向的資產去彌補。因而,貨幣總量不萎縮的情況下,對債券資產的需求可能反而會上升,體現出的就會使同存量價齊跌,資金可能轉投債券。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隨著帶來委外的贖回和同業理財的收縮,其中配置的相應資產會有拋售壓力。一個負效應是,若委外贖回導致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清倉或砍倉隊伍壯大,從而有加劇流動性風險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37

郭氏家族上訴律師再現羅生門

1 : GS(14)@2012-04-18 22:08:4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418/News/eb_ebd1.htm
律師與郭炳湘訴訟

但接近郭氏家族的消息人士則說,Mr Wilhelm與郭炳湘的訴訟,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郭炳江及郭炳聯在瑞士仲裁的勝訴。

接近郭氏家族的消息人士強調,Mr Wilhelm並非郭氏家族、郭炳江或郭炳聯的代表律師。該消息人士證實,據他所知,Mr Wilhelm及郭炳湘確有訴訟,但原因何在不得而知。

郭氏兄弟否認為代表律師

接近郭炳湘的消息人士指,Mr Wilhelm代表家族基金提出上訴,列支敦士登法院已接受審理,待上訴下月中有結果後,郭炳湘便有機會取得基金的文件。但接近郭氏家族的消息人士仍堅持郭炳江及郭炳聯跟郭炳湘,在全球各地皆沒有上訴訴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26

郭氏基金肥肉在前 分身家或有下集

1 : GS(14)@2014-08-11 13:32: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gaa2.htm


【明報專訊】郭氏三兄弟去年底獲解除「分家防線」,各人分得約200億元身家,而並非之前綑綁在家族基金的紙上富貴,郭炳湘得到財政上真正獨立自由,自然可以有更多動作。不過,根據郭氏家族基金的架構,郭家財產尚有一大塊「肥肉」,可能會平分3份,郭炳湘並非無後顧之憂,如要分多一份,估計不能「行差踏錯」。

受益人郭老太 去年底轉股予江聯

郭氏家族信託基金受益人鄺肖卿(即郭老太),於去年11月底向郭炳江及郭炳聯各轉讓6.36%新地股份,當時兩批股份分別值約164億元,家族基金於新地持股量則由原來的43.4%降至約30.8%。

年初聲明:三兄弟平分股份

至今年初鄺肖卿發聲明表示,郭炳湘及其家人,會與兩個弟弟分得同等股份,郭炳湘同時辭任新地非執行董事一職,尋求公司以外的發展機會,反映郭炳湘已與家人「傾妥」,順利分得家產。郭氏三兄弟自此可以個人名義,而非透過家族基金持有新地股份,意味在處置股份及收取股息方面有自主權,獲得財務自由的郭炳湘,部署獨自發展亦有更多彈藥。

3家離岸公司各持股300億元

不過,根據家族信託基金架構,其手頭上有仍持有9.29億新地股份,大部分郭老太仍有權益,當中主要透過3間離岸公司各持近2.8億股(包括早前發行的紅利認股權證),即使扣除紅利認股權證,該3間離岸公司持股,按新地上周五收市價計,也各值300億元。換言之,現時仍為家族信託基金名下的3間離岸公司,或會成為郭家分身家下集的關鍵,倘若郭炳湘要進一步分得300億元家產,估計要與家族成員保持「和諧」關係。
2 : GS(14)@2014-08-11 13:33:0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gaa3.htm

2010年8月,長實以41億元投得亞皆老街204號原民安隊訓練中心地皮(建築中地盤,箭嘴示)後,宣布引入郭炳湘為策略性股東。該項目已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圖左為九龍城浸信會,右為九龍城警署。(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郭炳湘於2008年初爆出跟兄弟不和之後,被免去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行政總裁一職,並一度轉任沒有實權的非執行董事。兩年後,郭炳湘於2010年在地產市場大展拳腳,當年8月長實以41億元(樓面呎價1.04萬元),投得亞皆老街204號原民安隊訓練中心地皮後,宣布引入策略性股東,而此人正是郭炳湘,是郭炳湘離開新地管理層後,首次以個人身分在本港與其他地產商合作;項目已於今年4月申請預售樓花,預計最快年底至明年初有機會推售。

涉228伙 料後年落成

郭炳湘與長實一直未有透露亞皆老街項目的具體設計、戶型分類等資料,但由於項目位處傳統豪宅區,料將以大單位為主打。項目總樓面逾39.4萬方呎,提供228伙,預計2016年3月落成,樓花期約19個月。

前年投將軍澳地 呎價冠絕官地

此後,郭炳湘再伙拍林建岳旗下的麗新發展(0488),於2012年12月以28.26億元作價,投得將軍澳68A2區臨海地皮。可留意的是,68A2區可建樓面逾57.3萬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930元,是將軍澳至今多幅推售官地中樓面呎價最貴的一幅。地政總署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該地仍未申請預售。
3 : GS(14)@2014-08-11 13:34:5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1/news/ec_gaa1.htm




【明報專訊】歷經多年爭拗,今年初獲分200億元身家的新鴻基地產(0016)郭氏家族長子郭炳湘,在與公司和平分手後,近期正蠢蠢欲動謀求復出。郭炳湘近月先後註冊新公司及將現有公司改名,籌組「帝國集團」。消息人士向本報指出,近期市場盛傳郭炳湘正在揀選適合「殼股」,擬借殼上市另起爐灶。

發言人:暫未有上市計劃

郭炳湘發言人昨晚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確認近期已改組兩間私人公司,計劃發展顧問及建築業務,惟目前未有上市計劃。

4月偕舊臣組公司 早前兩公司改名

本報翻查資料,郭炳湘旗下多間香港公司在近數個月頻有動作,其中首先在4月註冊成立「郭氏學者協會有限公司」,創辦成員除了郭炳湘本人外,更有「新地舊臣」、曾任郭氏基金總幹事及政府新聞處長的丘李賜恩,由於該公司屬擔保公司,估計成立目的將傾向慈善用途。

不過,郭炳湘其後在6月及7月,先後將旗下兩間私人公司Legacy Group及立匡,改名為「建國建築工程」及「帝國集團顧問」,兩間公司均由郭炳湘私人直接持有,其中帝國集團顧問,與郭炳湘2012年底偕麗新發展(0488)聯手投得將軍澳住宅地皮的帝國集團控股名稱相近,估計將是郭炳湘「帝國」的核心子公司之一。

盛傳揀選殼股 麗新系曾炒起

據消息人士透露,近月市場上一直盛傳郭炳湘正在揀選適合的上市公司借殼上市,並一度因此令與郭炳湘頻頻合作的麗新系股價炒起,而瑞安房地產(0272)主席羅康瑞旗下、今年3月公布獲獨立第三方接洽的瑞安建業(0983),據傳其中一個斟洽買家正是郭炳湘,惟因價格問題而未能達成協議。

「帝國集團」辦公室設於灣仔

根據資料,建國建築工程及帝國集團顧問兩間公司註冊地址均為灣仔夏愨大廈一個寫字樓單位,本報記者早前到現場查訪,見到門口公司名稱印有「帝國集團」,該地址與「帝國集團控股」一樣,相信是郭炳湘「帝國」的基地。

郭炳湘在2008年因兄弟失和被解除新地主席職務後,近年一直有做私人投資,首先在2010年入股長實(0001)旗下何文田住宅項目,翌年聯合海峽兩岸富豪,包括世茂房地產(0813)主席許榮茂、恒基地產(0012)副主席李家傑及台灣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等,組成合營公司海峽建設,現時在南京、福建等均有地產項目投資。

暫僅將軍澳住宅項目列上市資產

不過,據了解郭炳湘的初步計劃,暫時只將與麗展合作投得的將軍澳住宅項目列入借殼上市的資產範圍。事實上,郭炳湘已先後兩次伙拍林建岳旗下麗展投地,除將軍澳地皮外,去年11月再度合作競投中區美利大廈文物酒店,惟項目最後由會德豐(0020)以44億元奪得。

有本地家族基金經理表示,郭炳湘近年私人發展以合營項目為主,普遍未達成熟階段,倘若需要集資平台,估計借殼上市可能會較大,「由他改組公司動作來看,他想要一個新地盤(上市公司)的機會很大」。

明報記者 鄧偉忠 毛婷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53

郭氏四叔逾20億增持

1 : GS(14)@2015-03-11 14:22: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1/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新鴻基地產(0016)主要股東郭老太鄺肖卿,去年初將部分股權平分予郭氏三兄弟,直至去年底,現任主席郭炳聯、連同前主席郭炳江之子,即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以及郭家世交兼公司副主席「四叔」李兆基,在短短兩個半月時間,前後出資超過20億元增持,進一步鞏固郭氏家族在新地控股權。

明報記者 陳偉燊

事實上,自去年4月起,四叔即在市場內密密增持新地。最近他在新地公布中期業績後,即自3月始再重新發功,連續三個交易日增持新地,出資多達1.039億元。在過去接近一年,他在新地的持股比重從0.03%,增加至最近1.29%。

郭家第三代,亦即「老二」郭炳江之子郭基煇,自去年3月始亦開始逐步增購新地股份。由去年12月30日再度出手起計,郭基煇更5次出手購入逾154萬股新地股份,作價1.05億元。同時他亦出資8.69億元,以每份98.6元行使手上的新地紅輪881.84萬份,並且以約92萬元行使認購權9000股。他前後出資逾10億元,購入新地股份。

紅輪價值一年內大升3.66倍

同時,郭家「老三」、新地主席郭炳聯,以及其兒子郭顥澧昨申報,已行使新地紅輪943.5萬股,涉資多達9.3億元。單是過去「四叔」、郭基煇及郭炳聯父子三路增持新地及行使紅輪,先後在兩個半月內出資20.85億元。郭家及四叔經此增持後,在新地持股最少42.3%,在新地的控股權因此更加鞏固。

同時,在新地股價自去年4月下旬紅輪面世以來,股價已經在接近一年內抽高22.4%,到昨日高見119.3元,令行使價每份98.6元紅輪變得極價內,誘發持有人陸續換股。到昨日止,已有近1.36億份紅輪獲行使,合共為新地集資134.03億元。同時因新地紅輪供應愈來愈少,有別於一般窩輪時間值愈接近到期時愈大跌的情,其股價愈炒愈高,在接近一年時間內,已經比上市首日大升3.66倍,到昨日高見21.1元。其成交亦較少出現過百萬份。若連同買賣手續費計,購買新地紅輪行使的話,出現輕微溢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388

港股低殘 大孖沙紛增持 四叔郭氏家族 今年斥5億入市

1 : GS(14)@2016-01-24 01:37:0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3/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港股踏入2016年持續下滑,恒指至今已累跌12.93%,普遍股份也跌至低殘,引發中、港、外大孖沙紛紛趁機會撈底增持及回購,力頂愛股。港交所《證券披露權益》顯示,被稱為「股神」巴菲特的接班人李祿,罕見於1月8日出手大手增持比亞迪(1211),持股量由7.99%增至8.24%,涉資高達8649萬元。不過以今年累積計算,就以新鴻基地產(0016)郭氏家族出手最重,至今已出資3.27億元增購新地0.13%股權。

李祿對上次入市增持比亞迪為去年12月28日,在場外以每股平均價42.663元接貨,涉97.3萬股,斥資4151萬元。他在1月8日大跌市時,出資8649.26萬元大手吸264.5萬股,並在昨日申報增持股份的大孖沙中出手最重。雖然李祿出手力頂,受跌市拖累,比亞迪股價昨日已跌至35.6元,較其入場增持的每股38.19元作價為低,帳面已虧損685萬元。

台資魏應洲家族 頻增持康師傅

今次跌市中,出手最重的本地大孖沙為新地郭老太鄺肖卿及郭炳聯家族莫屬,在1月4至18日累計10日出資3.27億元增購387.4萬股,持股增至25.97%,每股平均價為84.455元。若以新地昨日收報81.95元,郭氏家族帳面也要虧損約970.4萬元。另一入市增持常客的恒基地產(0012)主席李兆基,則在1月4至19日共10個交易日出資1.97億元,增持恒地455.7萬股,每股平均價43.31元,以恒地昨日收市價38.45元計算,是次增持的帳面虧損多達2214.7萬元,為近期入市增持而帳面虧損最多的富豪。其他華資家族則暫未見積極入市增持。

至於稀客台資康師傅(0322)魏應洲家族,亦在1月份頻密增持康師傅,在1月出資多達1.17億元增持康師傅0.21%股權,持股增至33.61%。另因為濠賭股超殘,何氏家族兩姐弟何超瓊及何猶龍亦分別入市增持信德(0242)及新濠國際(0200),涉資達1221萬及5160萬元。另一濠賭股勵駿(1680)則在1月份共15個交易日回購5461.5萬股,涉資5459.16萬元,為今年以來入市回購最大手筆的股份。

明報記者 陳偉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08

郭氏兄弟為母擺壽宴

1 : GS(14)@2016-12-04 17:34:20

新鴻基地產郭氏三兄弟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聯四年來未有聚頭,前晚三兄弟齊到尖沙嘴ICC天龍軒出席郭老太鄺肖卿的壽宴。前晚6時左右,記者拍到郭炳江在四季酒店步出,然後驅車直抵壽宴會場。新鴻基地產發言人昨日透過短訊回覆:「郭夫人在九龍ICC嘅Ritz-Carlton舉行生日會,郭炳江、郭炳聯及不少部門經理都齊齊出席。Birthday party除了開心外,亦具意義的,因為有兩個與我們有長期聯繫的社福機構都有參與,當中一些小片段我們可與你分享。」對於郭氏三兄弟有否同場,發言人沒有正面回應,只回覆:「郭炳江、郭炳聯及新地中高層同事,和一班小朋友等都能一起享用。」採訪:唐如攝影:羅德光、黃曉程、朱志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4/19854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231

大劉身家超過新地郭氏達1,200億 膺《福布斯》港富豪榜No.4

1 : GS(14)@2017-01-19 08:04:48

■「大劉」以155億美元身家,打入《福布斯》最新香港富豪榜第四位。 資料圖片



【本報訊】《福布斯》公佈最新香港富豪榜,三甲地位未有變動,長和(001)主席李嘉誠連續19年成為本港首富,惟身家減少10億元(美元.下同,約78億港元)至303億元。較令人驚喜的是近期新聞多多,大病初癒的華置(127)前主席「大劉」劉鑾雄,以155億元身家力壓新地(016)郭氏兄弟,殺入第4。記者:梁偉聰



昨公佈的《福布斯》最新香港富豪榜,恒地(012)主席「四叔」李兆基與新世界(017)鄭氏家族繼續以以236億元及179億元排第2、第3,當中鄭氏家族身家隨公司股價上升,急升近兩成,一年間增29億元。去年動作多多的「大劉」身家增近半成至1,209億港元,相反郭氏兄弟,身家下跌3.36%,最終「大劉」力壓郭氏兄弟,於香港富豪榜排名第4。



伯恩光學創辦人打入十大

前兩年受中國打貪的影響,賭股跌入谷底,銀娛(027)主席呂志和的身家前年大跌4成,去年濠賭股終於由谷底開始反彈,呂志和的身家得以大增4成,至112億元,微升一位至第6。十大富豪當中亦出現新面孔,伯恩光學創辦人楊建文夫婦去年靠着為蘋果iPhone生產玻璃屏幕,身家急漲至83億元,首次入榜便排第8。值得一提的是十大富豪中,有7位的主業都是地產,而50大富豪中更有一半涉獵地產業務。除「四大孖沙」及華置外,會德豐(020)大股東吳光正、瑞安(272)主席羅康瑞、富力地產(2777)董事長李思廉、恒隆地產(101)主要股東陳譚慶芬、九建(034)主席柯為湘、利福(1212)主席劉鑾鴻「細劉」、英皇(163)主席楊受成等都榜上有名。


金利豐朱太膺香港女首富

女富豪亦有大變動,受惠賭股反彈,美高梅中國(2282)聯席主席何超瓊及賭王四太澳博(880)執行董事梁安琪身家按年急增近兩成及1.67倍,分別排第16及18位,但仍然落後於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有「殼后」之稱的朱太身家去年急增17%,至48億元,首次登上女富豪榜首。不過,有人身家「大插水」,上次排第六,身家一度逼近「四大孖沙」的高銀地產(283)主席潘蘇通去年隨着旗下高銀地產及高銀金融(530)的大起大落,身家一年間蒸發三分之二,跌81億元(約631.1億港元),排名大跌11位。高銀金融由去年初15.24港元,跌至今年初不足3港元。另一隻高銀地產則由8.93港元跌至7.18港元,累跌20%。另首次上榜的有現年83歲,人稱「波叔」的鄧成波,以10億元首次上榜,成為富豪榜最後一名。波叔叱咤舖壇逾40年,近年專門改裝全幢物業錢搵錢。私募基金、霸菱亞洲投資行政總裁Jean Salata亦首次上榜,排43位,身家14億元,04年以合夥創辦人身份成立霸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9/199015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74

新地郭氏家族英國項目339萬入場

1 : GS(14)@2017-05-23 17:17:08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20&issue=20170523
【明報專訊】新地(0016)郭氏家族新近與英國發展商Ballymore合作的Goodluck Hope,為郭氏家族在英國第二個地產項目,樓盤入場費約339萬元。Ballymore銷售總監Jenny Steen表示,郭氏家族與Ballymore各佔一半股權,樓盤位於倫敦東部Leamouth半島,位處泰晤士河畔,共提供804伙,包括開放式至3房單位(實用介乎417方呎至1483方呎);開放式戶實用417方呎,入場費約339萬元、實呎8129元,樓盤將於下月16日來港銷售。

仲量聯行國際住宅部主管黃嘉欣表示,項目區內平均實呎約1萬元。新地郭氏家族在英國的「頭炮」項目Lillie Square於2014年推出,與另一英國發展商Capital & Counties Properties合作,同樣各佔一半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9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