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连输油管爆炸环评报告1年前已“预警”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0/1150070.shtml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大连
自7月16日晚18时10分大连新港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以来,污染情况和责任认定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次事故发生于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资料显示,该公司保税油库一、二期共设20个贮罐,起火主要部位是一期罐区外的外管网和103号罐。目前,103号罐仍冒出滚滚浓烟,消防官兵对罐体的冷却工作还在进行中。
事发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仍未直面公众。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一年前,一份关于该公司出事油库的环境影响报告,就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预警。
18日下午,一位当地官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区域的安全和消防措施或许远未达标。
大连港股份公司受累
根据大连安监局负责人的介绍,事发当时,一艘利比里亚籍的30万吨油轮,拉着委内瑞拉的原油,正在距离罐体1公里外的码头进行卸油工作。到发生爆炸时,该油轮已在此卸了3天原油。由于操作不当,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导致原油泄漏。
昨日(7月19日)10时,大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大连公安局副局长宁民称,自爆炸发生以来,共投入7200多名警力,消防车辆1200多辆,共消耗泡沫消火剂933.7吨,使用了4200多吨的水泥和沙子。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了此次事故的严重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爆炸引发的原油泄漏,通过地下排洪管道直接进入黄海,在海洋上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污,污染面积已扩展到100多平方公里。
对于公众最关心的爆炸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据悉,事故调查组正在进行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
资料显示,事发地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是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已经入境但尚未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海上进口原油的储存场所。该油库 是由大连国际事业公司控股、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参股 (分别持股80%、20%)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并在大连保税区注册。
大连保税油库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大连新港的港口优势,向大连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等石化企业提供稳定、均衡的进口油源,同时向环渤海经济区域的石化企业提供中转服务,另外根据市场需求及油价等情况适时向韩国、日本转口。
昨日,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02880,HK)发布公告称,事故发生后,集团部分配套设施包括部分管线及控制系统受到损伤,带来的损失程度和对生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估。
环评报告1年前已预警
2009年4月,相关机构就对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与预警,并形成了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
“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油库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级为严重,经安全措施补偿后降低为轻微,说明工程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报告书指出,保税油 库的主要危险是火灾和爆炸,在储存、输送原油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跑料事故,遇明火则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原油泵房则是各类机电设备集中、操作频繁、 最容易泄漏和散发油气的场所,在通风不良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爆炸。
另一种可能是,保税油库里存储的沙特油硫含量很高,原油罐上的氧化铁与原油中的硫长期作用,就会生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沉淀物如果曝露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放热反应,最终引发爆炸。
近年来,由硫化亚铁自燃引发的爆炸事故,发生率较高。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调查了解的情况,卸油时引发的输油管线爆炸,也可能与硫化亚铁自燃有关。
有分析表明,油罐爆炸事故的概率为0.000087次/罐·年。但报告书明确指出,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的油罐区域集中,若一个发生爆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及防范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事发现场采访时,当地一位官员透露,新港这个区域的安全和消防措施,或许远远不能达标。多位常年工作在新港的清油工则称,如果发生更严重的爆炸,整个大孤山都可能受到威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4

谁为大连输油管爆炸负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0/3OMDAwMDE4NzY3OA.html


就在世界石油巨头BP被墨西哥漏油事件搞得焦头烂额之际,一场漏油之灾也在中国大连上演。

在连续发生6次爆炸后,经过15个小时,大 连新港中石油输油管道爆炸引起的大火才终于被扑灭。然而,来自大连环保局的官方说法称,泄漏原油污染的海域面积已从50平方公里蔓延至100公里。中国海 监船对溢油区域的监视结果显示,截止到7月18日13:00,海上飘游分布范围已达到183平方公里。

目前,关于此次事故的污染级别还未有官方说法。不过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此次漏油事件究竟有多大损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如何,后续又是谁来掏钱为污染埋单?

责任尚待认定

在 大爆炸发生后不久,便有消息称,事故原因是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原油船“宇宙宝石”轮在大连新港中石油原油储备库卸油过程中,由于原油储备罐 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造成大连新港至中石油大连保税油库输油管线内原油泄漏,并引发管廊管线爆裂,从而引起火灾。

然而,很快官方便辟谣称,目前责任原因尚未认定。

显然,究竟是中石油还是外籍油轮方面造成了此事故,已经成为此事件演进的一个焦点。

按照此前的说法,此次事故与油轮在卸油时附加催化剂有关。来自中石油人士对媒体的解释是说,附加催化剂时可能会释放出静电,在某种状态下可能会引发爆炸、火灾。

一位业内工程师对记者称,“按规定在卸油时,船之间是用铜质导线连接,再与陆地静电地线连接,之所以产生静电,可能跟地线有关,比如老化漏电等情况。”

不过,这是根据表面情况所做的猜测,责任的最终原因查明尚需时日。

目前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调查,包括中石油、外籍油轮在内的共4家企业都被确定为调查对象。

“预计初步的调查结果会在两周内做出,但这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结果,更准确、详细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要在稍晚时间才能得出结论。”大连市安监局副局长孙本强称。

损失如何评估

“此 次爆炸或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事故原因甚至有可能归咎于外籍油轮卸油过程中的违规作业。但联系到中国石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我们认为,中国 石油在HSE(即健康Health、安全Safety以及环境Environment)管理方面亟待提高。”交银国际分析师贺炜说。

贺炜认为,此次爆炸中石油的直接损失并不很大,主要受损设施是30万吨原油码头的廊桥和输油管道以及三号储油罐,当然还包括泄露的原油,“全部的直接损失估计将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

但是,对于周边环境损失目前还难以评估。

石油不仅影响水质和水中动、植物的生存,而且石油类物质中的一些物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体。这些后遗症无疑将或多或少影响大连的海洋渔业。

事实上,目前国内多地已经宣布暂停对大连海洋产品的进货。

“此次爆炸事件中造成了超过50 平方公里海面的石油污染,此外,灭火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泡沫和干粉,也将对周边海域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不过,虽然间接的环境损失可能会比较大,但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估计影响中国石油损益表的数额将较为有限。”贺炜认为。

呼唤环境赔偿

事实上,最新的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只是国内石油污染事件中的一个最新案例。

就在去年12月30日,中石油公司兰郑长成品油输油管道渭南支线就曾发生柴油泄漏事件。约100立方米柴油进入渭河支流赤水河,并流入渭河,在渭河形成污染带进入黄河干流。经检测,赤水河泄漏点以下3公里河段、赤水河入渭河口以下30公里河段内出现污染。

在发生墨西哥漏油事件后,石油巨头BP立即被天价赔偿推入困境。而在国内,对于环境污染的赔偿问题,则还是一个新课题。

“我 国现在还没有对于海洋污染后如何认定污染程度及赔偿金额的强制规定,因此一旦污染发生,很难评估具体的赔偿金额,最后往往是一次性罚款,为长期环境污染买 单的还是当地政府和居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常纪文说,现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办法,是建立油污赔偿基金,主要由责任方出资,BP就在墨西哥漏油事件发生后 不久宣布成立一支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分四年进行注资赔偿。

而在我国,由于生态环境赔偿规定缺失,导致长期环境损害赔偿缺乏核定依据。 尤其是目前我国沿海已经或正在兴建的大量石化产业基地,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从而加剧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但由于《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缺乏 可操作性,导致海洋生态损害的国家索赔工作不能实质性开展。

不过,对于海洋生态环境正日益受到污染的现状,近几年来,一些沿海省区已经开始完善一些地方性法规,以求做到“谁污染谁治理”。

就在上个月,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成为我国第一个海洋生态方面的赔偿办法。

与过去污染环境往往给予一次性罚款不同,上述《方法》特别提出了持续性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的处理办法。

而在全国层面,由常纪文参与的全国性《生态补偿条例》目前仅处于起草阶段。

“我 们近期已经分别到广东、福建等几个海洋大省进行了调研,这些省份的港口都有不少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现在有一种呼声,希望能够在石化领域率先建立生态赔偿基 金,每开采、运输、加工一吨石油,都要按比例来交纳一定的生态补偿基金,一旦发生事故就可以迅速利用基金来进行赔偿。”常纪文说。

“希望此次的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能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长效处罚办法更快启动,或许只有像国外一样重罚破坏环境者,才能真正起到警戒作用。”一位环保人士对记者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6

美國參議院否決Keystone輸油管提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81

美國參議院周二以一票之差未通過美加Keystone XL石油管道的立法提案。

由於涉及就業、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問題,該提案經歷了長達數年的政治博弈,最終仍然無功而返。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昨日公布的投票結果為59-41,而通過該提案需要至少60票。

據彭博社,民主黨表示,將在明年該黨主導了參議院後,再次嘗試該提案。美國國會發言人John Boehner和參議院民主黨領導人Mitch McConnell表示,通過Keystone管道的建設是重中之重。

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前表示反對立法通過Keystone項目,稱這會令該項目得以繞過美國政府的審查。但他未表示是否會簽署通過或否決該提案,如果提案在參議院也獲得了通過並呈遞至他的辦公室。

過去幾年中,民主黨參議院領導人一直拒絕將Keystone項目提交至參議院審核,直到資深參議員、路易斯安那州民主黨人Mary Landrieu令他們相信,如果該提案獲得通過,將增加她贏得路易斯安那州的參議院席位選舉的概率。上周,民主黨主導的眾議院通過了該提案。

華爾街見聞網站本月初介紹過,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民意調查顯示兩黨競爭激烈,這很可能意味著兩州將舉行決勝選舉(Run-off election),而投資者無法準時得知參議院的選舉結果。(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50%以上的選票,該州將舉行決勝選舉)。

Landrieu在參議院對Keystone提案進行投票前表示:

這是我們要實現能源獨立的象征性基建項目。我不希望聽到有任何一位議員下來說,我們不需要基礎設施就實現能源獨立。

參議員、來自俄勒岡的民主黨人Jeff Merkley對該提案投了反對票,他表示立法者“應該討論的不是如何開啟全球的石油管道,而是如何滿足2025年的目標,如何通過投資能源儲備和可再生能源來創造就業。”

選舉籌碼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Keystone XL是打通加拿大油砂資源向美國墨西哥灣運輸的關鍵輸油管道,長遠來說有助於美國降低原油的對外依賴度。

但是,今年4月美國政府再次推遲它的通過。分析認為,這是民主黨為了爭取今年11月中期大選的政治籌碼,畢竟2012年總統大選前,Keystone XL已經當過一次選舉籌碼了。受奧巴馬醫改註冊網站“狼狽”啟動的拖累,民主黨很可能會在今年的選舉中丟失參議院的控制權。

在中期選舉前決定Keystone XL的建設問題,可能會令自由派政治捐款人和反對該項目的募捐者停止對民主黨的政治捐助。比如說,加州的對沖基金創始人Tom Steyer就承諾花費1億美元支持反對該計劃的候選人。

推遲決定可以令民主黨候選人兩邊討好。支持項目的候選人可以通過呼籲通過該項目來鼓動選民,同時反對該項目的自由派候選人仍可以享受到來自反對者的捐助。

當然,參議院共和黨領導人McConnell也馬上作出了批評,其在本周五的聲明中表示,在高失業的時期里,奧巴馬政府推遲Keystone XL項目多年是不負責任的。McConnell認為,Keystone XL項目的啟動能帶來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從2008年以來,美國國務院就一直在審核Keystone XL的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817

青島中石化輸油管爆炸事故一審14人獲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414

2013 年底,青島“11·22”東黃複線燃爆事故的整治現場。 (東方IC/圖)

新華網青島11月30日電(記者張旭東)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30日對青島“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相關的4起刑事案件一審宣判,14名被告人被判處三年至五年不等的刑罰。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儲運分公司及其下屬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員8人犯重大責任事故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五年不等的刑罰,其中2名被告人被依法適用緩刑;當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員6人犯玩忽職守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三年六個月不等的刑罰,其中2名被告人被依法適用緩刑。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3年11月22日上午10時25分,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與齋堂島街交叉口處的東黃輸油管道原油泄漏現場發生爆炸,造成63人遇難、15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75172萬元。

經青島“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組認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輸油管道與排水暗渠交匯處管道腐蝕減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現場處置人員采用液壓破碎錘在暗渠蓋板打孔破碎,產生撞擊火花,引發暗渠內油氣爆炸。

事故調查組認定,間接原因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管道保護工作不力、現場應急處置措施不當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履行職責不到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不深入、事故風險研判失誤、應急響應不力等。以上多方面原因導致該次爆炸事故發生。

法院認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儲運分公司濰坊輸油處原副處長邢玉慶等8人作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儲運分公司及其下屬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員,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系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大事故的間接原因之一,該事故致使多人傷亡,並致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情節特別惡劣,其行為危害了生產、作業安全,均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

原任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危險化學品處負責人兼監察大隊負責人李本哲等6人作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員,在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原油泄漏事件接報、處置過程中,未能全面盡職地履行職責,系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大事故的間接原因之一,該事故致使多人傷亡,並致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6被告人的行為均構成玩忽職守罪。

宣判後,邢玉慶等10名被告人當庭表示不上訴,李本哲等4名被告人表示將考慮是否上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29

漠視環保爭議 重啟輸油管計劃

1 : GS(14)@2017-01-26 18:21:59

主張放寬能源政策的特朗普,前日起先後簽署5道行政命令,包括重啟被前總統奧巴馬煞停的兩條輸油管計劃,以及暫停環保局批出新的合約及撥款等。其中輸油管計劃由於影響遍及環境生態以及原住民,引起極大爭議,反對團體揚言提訴阻止。根據新的命令,橫跨美加的基斯頓輸油管發展計劃以及貫穿原住民「聖地」的達科他輸油管計劃將會重新談判以尋求動工,而在美國的部份須用本地鋼材。特朗普表示:「我們需要建油管,讓工人回去工作。」


珍芳達上街 團體擬提訴

政府在2008年通過興建基斯頓輸油管,橫跨蒙大拿州、南達科他州及內布拉斯加州等,並於2010年動工。由於油管所穿越地點包括脆弱的草地和沙丘,被指嚴重低估環境危害。經多輪政治及法律爭議,奧巴馬前年11月叫停計劃。達科他輸油管連接北達科他州至伊利諾州一帶,已接近完成。不過油管路線穿越北達科他州的奥阿希湖,被指污染環境及破壞聖地,原住民及其支持者已多次抗議阻止興建,更出現武力衝突,政府於去年底暫時叫停。反對者包括影星珍芳達(Jane Fonda),前晚上街集會抗議特朗普,多個團體目前已準備入稟挑戰政府決定,不過分析相信成功機會不大。另外,特朗普政府已下令環保局撤下網站上有關氣候變化的頁面,又叫停至少30個項目。消息指,政府甚至向環保局、內政部、農業部、衞生部等多個部門下達指示,要求他們在媒體面前及於社交網的言論「小心一點」,避免唱反調。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6/199090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239

美輸油管維修 油價逾兩年新高

1 : GS(14)@2017-11-26 14:55:32

【明報專訊】連接美加的Keystone輸油管道因漏油而要局部關閉維修,重開時間未定,令美國原油供應緊張。油組與其他產油國可望於下周四(30日)延長減產協議,也對油價有支持作用。紐約期油昨逼近每桶59美元,高見58.92美元,創2015年7月以來高位。

每日輸送量達59萬桶的Keystone輸油管本月中發生漏油事故而要關閉,令俄克拉荷馬州原油交割地庫欣的儲存下降,推動美油價格上漲。Again Capital創始合伙人John Kilduff稱,當前焦點是Keystone油管關閉的時間比預期長,可能要數周才能恢復。

PVM Oil Associates表示,即月油價比期貨價格高,反映市場供應不足,1月期貨也比2月高4美仙,這是3年未見過的。

此外,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油組與俄羅斯已就延長減產達成框架協議,將會把減產限期由明年3月底延至明年底。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08&issue=20171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