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黑問二】公司遇到轉型或並購時,該如何對待跟隨多年的老員工?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9/145904.html

i黑馬註: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必須要轉型或者並購才能發展下去,這時要如何安排已跟隨創業者多年的老員工呢?

\來源:黑馬問答

 

用戶:可道

創業者遇到轉型、並購時,該如何對待跟隨多年的老員工?

 

微軟繼裁掉諾基亞12500名員工之後,近期又把屠刀揮向自己的5000名員工。企業在面臨轉型或者改革的時候,難免會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創業者,遇到這種問題應該做什麽樣的選擇?如何面對初創時候就跟隨自己拼打的老員工?同時又有一些老員工選擇離職的時候,是否應該挽留?

 

是應該完全看業績和能力,還是要考慮一下情面和感情?

 

創業走到這一步的時候到底是應該理性一點還是感性一點?

 

答1:潘宇--中國創業指導聯合創始人

 

改變固有模式尋求新的發展

你這里說到的問題其實挺尷尬的,因為企業轉型意味這以前的方法行不通,固有模式都要改變,在企業尋求其他發展途徑的時候原有的老員工實際上已經跟不上了企業的發展,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諾基亞這家公司萬萬沒有想到顛覆這個行業的不是摩托羅拉、或者三星,而是一家做電腦的公司(蘋果公司)。

 

如果在公司發展或者調整的過程中我認為老員工固然要做好安撫工作,如果你真的是為了公司好那麽請你把不適合的老員工全部勸退,並給予金錢上的安撫,雖然錢不能帶來跟好的補償可對於他們來說也許是更好的補償,等公司重新站起來的時候可以給予這批老員工的子女優先實習的機會,福利方式有很多具體要根據公司性質而定。

 

答2:黃銳誠--上海小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桔子英語創始人

 

誠實對待自己的員工

開誠布公的告訴大家企業面臨的情況,去留決定權讓大家自己選擇,痛苦期也是機會,對企業,對員工甚至老板都是重新選擇的機會。願意留下的人你不用多說,有其他想法的人你也強留不住。我對待要離開的人都會問下他們的想法,如果是因為企業或老板問題我們會反思會整改,請對方留下,如果是對方自己有更好的規劃我們會祝福他們,並提供相應的幫助(介紹工作等),讓他離開也開心,還想著我們對他的好。目前來看,離開的人都是有自己安排的,也就是心不在你這了,那你強留也沒有用。

 

總之,保證他們的離開會有更好的去處,而不要因為他們的離開而生氣,撕破臉,因為我有信心有一天他們會明白到底什麽是真正對他們好的,就會回來了。

 

創業初期講感情,陣痛期和高速發展期就必須講理性了,我非常佩服喬布斯在蘋果上市的時候,跟隨他一起去印度並早期車庫創業的一個好哥們居然一點股票都沒有,喬布斯覺得他能力有限,覺得他能做的別的工程師能做的更好,所以不給股份,不講情面。而沃茲就很感性,把自己的股份給一些人分了。我有時候在想,如果我是喬布斯,我能不能做到這麽絕情。。。這種情況沒有對錯,只有立場。。。創始人還是多些理性,才能讓公司活的更久。。。

 

答3:陳巍--電商創業者&黑馬會員&天使投資人

 

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今天我們組隊打怪失敗了,結果會是怎麽樣的?是否還有人依然留在隊里?大家繼續玩,是否會有人退出加入新的團隊?

 

如果我們的心態是把創業看成一場遊戲,大家聚一起玩玩,成了皆大歡喜,輸了複盤總結經驗,有收獲沒玩夠的兄弟們接著再來一把,有壓力有難處的兄弟們暫時離別一下。。。是不是沒那麽難呀。

 

所以關鍵是創業時大家的心態是否一致,是否都能夠坦然接受失敗的結果。大家都很釋然,如何處理就沒那麽難了。對於老員工,既然我們是做老板的那就是對員工要負責,負責有眼前的負責,就是解決員工無業期間的生計問題,給予合理的補償,讓他們能安心尋找下一份工作,而不會感覺一下次陷入了無助,同時協助員工尋找新的工作,透過我們自身的人脈推薦他們就業,為他們寫一封推薦信(這是我曾經親身經歷的,我為我的員工每人寫了一封,如實的敘述了他們之前的優秀變現,以及未來崗位的建議,有人用上了,效果很好,也有人沒有拿出來用,但是心里很開心)。

 

還有長遠的負責,那就是關於是否挽留,這不是我們主管的留與不留,大家都是成年人,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決定負責,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們最真實的狀況,如果有新項目的計劃,那也要說清楚成功的機會和面臨的挑戰,讓員工自己選擇。

 

總之,把員工當你的同學,你的朋友。你的兄弟,你的親戚,在這樣的狀況下你會如何處理,如何對待,那你就這樣做吧。

 

創業就像是一群人去旅行,最美的不僅是終點的美景,更是路上的情意和歡樂。

 

人生不怕別離,只怕在一起時的不珍惜。

 

答4:楊子超--愛部落輕日記社區負責人

 

給老員工一個學習的機會

創業者,老員工只要心在一起,盡量不要裁掉,老員工只要家里沒問題,就盡量跟著團隊走。一把手和老員工心在一起,絕對成功只是遲早的事情。

 

創業,餓不死,不投降,未來必須成功。

 

當然如果老員工的價值觀跟不上了,學習,學習不行,那只能裁啦。

 

另外企業轉型,如果老員工願意學習,而且能夠勝任工作,那一樣是好同誌,什麽是專業對口,自學能力強的,怎麽都對口,關鍵還是看人。

 

答5:周寧--寧哲網絡創始人

 

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

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企業如何與員工共同成長。

 

成長,看似美好實則非常殘酷。在我們所見到的這幾個慘痛的案例里,我們都看到一個共同點——企業與員工將行業或者企業當做一個溫室還是當做一次沖浪?

 

在過去,行業發展速度緩慢,企業與個人都有較長時間去適應去變化。互聯網好像一次風暴,徹底摧毀了傳統觀念中大企業就是保險箱的定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過去十年那樣顛覆行業發展,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愛立信這些輝煌一時的500強迅速衰落,這背後只有一句話可以解釋: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由此大家才可以理解騰訊與阿里巴巴的發展思路,企業求變,求快,不求安穩;組織求精,求小,不求大。為什麽有了QQ還要微信?為什麽大企業內外采取統一的政策沒有特例?

 

對於個人而言,更應該適應快速發展的時代,不斷學習,強大自身。保險箱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創造的!

 

答6:張立衛--生活800平臺創始人

 

可以考慮二次創業

如果真的是原有項目中斷,面臨轉型,我個人的體會是,對老員工要放手,畢竟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不是創業者。
 

但是如果企業做大了,被並購了,還是期望能夠善待老員工,畢竟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可以考慮給予一定的股權,共同開展二次創業。
 

創業期的企業往往都是九死一生,轉型很正常,能夠跟的住,留得下的人,必須善待,也必須坦誠相待,給予一定的股權激勵才行,做人,做公司都應該如此,才可能基業長青。


“資本紅娘”符績勛:企業並購時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02/149948.html

黑馬說:2015年儼然成了中國互聯網的並購之年:滴滴和快的,58和趕集,攜程和藝龍,曾經劍拔弩張的對手一對對“溫柔地”走進了那個良夜。下一對會是誰?他們是否已經考慮清楚合並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GGV資本(GGV Capital)管理合夥人符績勛曾經是百度和去哪兒的媒人,後來又操辦過土豆和優酷的合並案。對於“並購退出”這些事兒,他有自己的經驗想和創業者們分享。
 
文 | GGV資本(GGV Capital)管理合夥人  符績勛
編輯 | 王瑞

 
首先,兩個企業是否合並,前提是能夠明確合並所帶來或所釋放的價值。在這前提下來考慮兩個問題(1)今後的管理;(2)價格。在管理這個問題上,往往其中一邊的管理團隊要選擇放棄主導權,所以,合並後的管理需經兩邊的協商。兩家體量相當的公司並購後,是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管理上的調整。這是有一定的挑戰的,如何把內耗降到最低,減少人才的流失非常關鍵。同時也很重要的是,公司還要保持創新的節奏和產品的叠代,不能夠因合並而放緩了公司的創新力。一旦放緩你就給後來者機會。即使合並後,要清楚的認識到競爭並未停歇,也意味著還得繼續的往前跑。合並後帶來的是階段性的規模優勢。
 
第二,價格是個敏感的問題。定價並沒有一把統一標尺,其中還涵蓋了一些非標準化要素,既控制溢價(Control Premium)。合理的價格除包括雙方收入比例、用戶比例、資產比例外,主導並購方一般需要支付被並購方一個控制權溢價,控制權溢價是對被並購方放棄管理等作出的隱形補償。對這部分的溢價,沒有理論值鑒定,是通過雙方協商達成。
 
雙方體量不同,並購處理方式也有所差異。在雙方勢均力敵或者實力懸殊不大的並購中,通常不會有統一的定價,而是以全股權置換的方式實現合並,雙方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合並,例如優酷與土豆合並、滴滴與快的的合並中都是通過全股權置換的方式實現的。關於控制溢價的定價,以收購兼並更為活躍的美國為例,在過去十年發生在美國超過千起並購,控制溢價的平均值在24%到41%之間。
 
在雙方規模懸殊的並購案中,例如阿里並購UC,百度並購91,則由主導方對被並購方提出定價,並采用股權+現金或全現金的方式進行並購。
 
處於怎樣格局的行業會發生並購?一般來說,一個行業不會只有兩家公司,會發生並購行業的市場格局初顯,但會存在三到五家參與者。通常前三名的排序會比較接近,有行業領先者,但二和三的實力也不弱,這樣領先者還保持著一定的危機感,其他參與者也存在一些機會,當其他的玩家合縱連橫時,都會讓領先者有危機感,讓他去思考,我怎麽去整合這個市場,能夠保證快速達到第一的位置。市場格局和競爭會推動這些公司進行合並,最大程度地占有市場份額。
 
此外,還要考慮到多少資金在充分競爭時還願意湧入市場。如果還有很多資金流入這個市場,這是每個參與者還有選擇,整合往往也不容易發生。整合的目的是獲得最大市場份額, 這會是一個機會成本的取舍。
 
不同行業的對並購的需求不同,有些行業是內生性增長,並不需要資金驅動發展,譬如說我們看社區類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整合的動力要低,這些是產品導向。而在業務導向,比如說打車、團購、電商,他需要靠資金的驅動,在這些行業來說,這些行業不管有沒有BAT的介入,對資本的需求都是比較高的。
 
合並談判是一個過程,不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的決策。優酷、土豆整個過程,大家知道的時候好像是閃婚,其實前前後後也談了很長一段時間。接觸開始的時候是比較含蓄的,慢慢大家接觸會頻繁,就會談到實際的問題上,跟談戀愛是一樣的。
 
在促成合並的過程中,投資人應該扮演角色的是創業者的“路燈”。投資人和創業者的角度會不一樣,投資人可以用他們的角度幫創業者將前面的路點亮,讓他更清晰的看到當下的格局和選擇。一個並購,如果沒有創業團隊的支持,是很難成功的。
 
其實當下有很多很好的創業機會,創業者更多的選擇,如果他們選擇把公司出讓,再次創業,很可能有更好的創業空間。創業者之前的經歷,教訓,會讓之後的創業成功概率更高。雷軍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有很多非常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我們相信隨著市場成熟,中國的連續創業者也會越來越多。
 
市場的整合不是一件壞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積極變化,至少在我看來,在未來的十年里還是不會間斷的,這意味著當中的創新空間還很多。 有一些創業者,退出後再創業,可能會更成功。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
符績勛,編輯王瑞,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