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買下公立醫院

2014-01-13  NCW
 
 

 

收購難,賺錢不難,控股很難,持續運營更難◎ 本刊記者 何春梅 于寧 文2013年1月11日,廣東高州市人民醫院因回扣問題被中央電視台曝光後,劉明在高州市人民醫院講話時引用了一句流行語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他沒有想到,這是自己在高州的最後一次演講。當時,劉明在華潤醫療負 責跟進這個項目已近一年,主要工作是說服歷任院長和各科室主任接納華潤。

高州市人民醫院是當地最好的醫院,也是醫改明星。但央視的報道打亂了華潤收購的節奏,華潤控股不再可能。

把“控股”作為收購公立醫院底線的華潤醫療CEO 張海鵬,選擇放棄。無顏再面對高州醫院的“兄弟們”以及共同做這個項目的同事的劉明,在多番努力後選擇了離開。

張海鵬還在堅持。他在2013年最後一天寫下的“堅韌耐煩、勞怨不避”以及四個“一定” ,既是在勉勵他的團隊,更是勉勵自己。

從醫學博士、協和婦科醫生、麥肯錫咨詢全球合伙人、知名作家,再到2011年10月主事華潤醫療,張海鵬的跨界之大令人驚嘆。他認為投資醫院,特別是“啃”公立醫院的“硬骨頭” ,是“堪比攀登喜馬拉雅山的一種修行” 。

即使對華潤這樣政商資源豐厚的央企,買下地方重量級醫院的機會也不多,截至目前,華潤只碰到兩次,一次是雲南昆明兒童醫院,一次就是高州市人民醫院, “軟纏硬磨”一年左右。結果一成一敗。

所謂公立醫院,是指由政府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理論上國家出錢,但中國的公立醫院不真正公立,財政補貼有限,幾乎所有公立醫院都賣藥為生,藥品進入醫院通常要支付給醫院20% 至30% 的回扣。醫院內部利益錯綜 複雜,跑冒滴漏嚴重,大部分公立醫院都在盈虧線上徘徊。公立醫院不缺病人,掌握了最好和最主要的醫療資源,比如“有編制”的醫生,比如高端醫療設備。

公立醫院占據了全國醫院總床位的86%,診療人次占90%。每家醫院幾乎都人滿為患,稍有名氣的半夜看急診都要排隊。

想“啃硬骨頭”的資本很多。畢竟,相比漫長的新建,撬開公立醫院仍是一個見效最快的捷徑,至少初期不必為人才和土地這兩大困擾醫院投資的問題苦惱。但過去數年來,盡管國家政策有所放開,但受制于地方、醫院和醫生的意願以及固有利益格局,收購公立醫院的案例寥寥,收購方要麼淺嘗輒止,要麼黯然離場,成功者很少。

2011年10月,華潤醫療成立,不久就拿下昆明市兒童醫院這家雲南省惟一的大型兒童醫院,開了社會資本投資大型公立醫院的先河 ;隨後兩年間,華潤醫療旗下已控股並運營五家醫院,還有五家在建,已經投入和確定投入的醫院投資總規模接近100億元人民幣,位列中國醫院投資規模第一。

另一個先行者尉昕家族,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試圖從公立醫院改製中尋找機會,試行過股份合作制,合資合作,但都因當年大環境所致的產權不清失敗了。直到2002年借國企主輔分離之機打包改製了包括鐵路會戰指揮部醫院(下稱鐵指醫院,後改名唐城醫院)在內的三家醫院。

“做醫療很難” ,這是張海鵬與顧昕共同的感受。不過,難的不是盈利。 “現在的大型綜合醫院,如果放到我們手上,利潤在兩年內翻倍可以做到。醫院體制機制不合理的地方太多,太多的浪費了。 ”張海鵬形容說, “到處都是篩子,都是漏的。 ”難的是前一步——如何收購到優質醫療資產,與後一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

在收購問題上,最重要的是如何獲得地方政府和院長的支持;而在賺錢之後,資本方如何獲取回報目前仍未有清晰模式。華潤在收購之初就與地方約定三年非營利,未來可能還要繼續 ;尉昕家族為了減少收購阻力和進入醫保,也選擇了做非營利性醫院,這意味著醫院獲得的收益只能繼續滾動發展,不能分紅。在這個意義上,華潤和尉昕的改造試驗才走了一半。

如何“搞掂”政府

“只有書記同意,市長主推,這事

才可能做成”

華潤最初決定投資醫院,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華潤當年類似于中國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積累了很強的政府關係。

在華潤醫療創業最初,曾經嘗試過在一線城市並購最好的醫院。張海鵬很快認識到,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收購大型公立醫院可能性很小,可供選擇的醫療資源相當有限,基本只能在二三線城市中去找。對收購最重要的,首先是瞭解當地政府是否大力支持。用張海鵬的話說, “只有書記同意,市長主推,這事才可能做成” 。

能夠拿下昆明市兒童醫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曾推動宿遷市醫改的仇和。張海鵬介紹稱,談昆明市兒童醫院項目的時候,仇和已經調任雲南省委副書記,但他此前任職昆明市委書記時所做的變革,是項目能夠做成的關鍵。

當時,昆明一共有八家市屬醫院,仇和拿出最大的人民醫院、惟一的一家兒童醫院和一個口腔醫院來做改製。 “這就類似于在北京,把朝陽醫院或者協和醫院、301醫院賣了。他敢這麼做。 ”張海鵬稱。

讓張海鵬印象深刻的,是仇和還敢於讓出大股東地位,讓資本參與老醫院的管理, “別的城市也有願意讓出大股東位置的,但是人家說你給我新建,老醫院不讓碰。光蓋新醫院負擔很重,如果沒有運營良好的老醫院的支撐,是非常難的,基本就沒法玩了。 ”張海鵬稱。

為規避醫生可能出現的反彈,昆明還建立了一個人才庫以“穩定人心” 。

如果醫生在某個列入改製的醫院幹得不開心了,可以退回人才庫,重新在公立醫院體系里分配。

這一系列政策,使華潤、雲南國投、通策醫療等,得以參與當地醫院的改製。

華潤最終投資7億元買下了昆明兒童醫院66% 的股權,醫院以淨資產略加溢價入股,並承諾投資11億元建新院區。

目前,華潤醫療公立醫院的布局主要包括昆明的昆明市兒童醫院、武漢的武鋼一院和二院、廣州的三九腦科醫院以及徐州的徐州礦山醫院。華潤醫療自身的人才儲備,是華潤醫療通過並購進 行擴張一個重大限制條件, “因為每個項目都會派8個人左右的團隊過去,難免會牽扯精力。 ”張海鵬說。

華潤醫療仍然在看一些公立醫院的並購機會,比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已運營的大中型專科醫院,如通過華潤集團旗下的兄弟單位推薦項目。總體而言,地方政府願意放開醫院管理的尺度依然不大。張海鵬稱,部分地方政府希望投資機構“拿錢別管事” ,而一旦遇上這樣的政府,華潤醫療會相當謹慎。

“好在過去這兩年的努力,華潤醫療基本的布局已經完成了,以後我們的發展,就圍繞這幾個核心城市。 ”張海鵬說。

連華潤醫療這樣的央企“正規軍”都搞不掂,對於同樣做公立醫院改製的民營機構合伙人劉明,與政府談判就更“弱勢”了。 “每個地方的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等他們是不會賣的,其他的你自己挑。 ”劉明介紹說,當地政府給出的醫院運營數據不全,現場就要做決定,很多時候只能憑經驗和直覺做選擇。他最近去華東看項目,自己從衛生年鑒上先獲取資料做調研“打了一圈” ,但最終鎖定的那個醫院不在當地政府要賣的資產包里,做了無用功。

尉昕的體會是,即使上面的書記和市長支持,得不到主管衛生局和其他相關機構的支持也是枉然。在他看來,讓衛生部門自己改自己很難。 “ ‘一把手’從招商引資和減輕財務負擔考慮,一般比較開放,但他們也顧慮造成群體事件,往往衛生局一說就往後退,醫生也擔心待遇和編制,抵觸改製。 ”在湖北荊州,市長和書記願意賣股權,但社保局要求投資方先給醫院交付原政府所欠的6000萬元的社保,尉昕提出五年還清的方案,磨了一年半層層報 批。 “後來我們不幹了,耗不起這個時間。 ”他說。

當地政府一般提供給投資機構兩個數據——流水和結餘。 “看了流水和結餘之後,對醫院未來的發展心裡就有數。

作為這個醫院的後來者,要靠幫助醫院跨越發展分享增量的果實,如果搶存量的東西,所有人都會打你。 ”劉明說。

除此以外,劉明還會看醫院的簡介,比如醫院有哪些專科,以及科室的綜合評分、醫療風險的程度等。 “骨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等都不錯,兒科糾紛多但是資源很好。 ”劉明說。

劉明的首選是收入為1億、3億、7億和20億元左右的公立醫院, “因為收入為1億的,通過兩三年給一點資源發展都能做到3個億,過了3個億很快就能到7個億” 。

買的過程中不大可能討價還價,相反,因為利益複雜,很多政府機構的人會給你出難題。投資人一般是作為醫院投資和管理的專家去談判,如果有問題 答不上來,收購項目可能立刻就會泡湯;而在協助地方政府做改製顧問時,如果不能馬上給出合適方案,也會迅速出局政府多變是常事。比如,答應全部賣給你的醫院,後來只賣給你一半,後來又變卦說不賣了,換一個醫院賣給你劉明舉例說,曾有一個項目談了好幾年當地政府先說這塊地給你,要求你做改製方案 ;然後又說再給你個老院區,再做方案 ;再然後說給你一點編制,又做方案 ;後來老院區不給了,給旁邊那個樓。最終項目也沒做成。

類似案例屢見不鮮。這讓劉明很頭疼。睿信是從金融市場融資組合而成的投資基金,和財力雄厚的央企華潤沒法比。方案每變一次,睿信的擔保方、利益相關方的架構組合就得變一次。 “你得讓當地的政府、醫院和患者都滿意,我們也不能太虧。 ”劉明說。

在做了兩年多的公立醫院改製之後,劉明的總結是,好的投資項目基本“靠碰” ,一要當地政府相當開明;二要醫院有具體引資訴求 ;三還要當地的公衆對改製不反感,不會因為賣醫院出現過激行為。

說服院長的三個理由

最敏感最重要的,是告訴院長,將灰色收入“陽光化” ,是“降低他

們的風險”

在現行體制中,公立醫院實行院長負責 制,院長主要由衛生部門任命 ;在某些情況下,地方黨與政府的領導也會對院長選任進行干預。對華潤來說,協調地方政府不容易,最難的是推動院長接受華潤醫療的管理體制。

公立醫院沒有盈利的動力。用張海鵬的話說, “院長的動力不是多掙錢,多掙錢將來反而補貼少 ;公立醫院要的是收入多,可以多花錢。基本不虧錢院長們就很開心。 ”公立醫院也不愁收入,好的醫療資源現在供不應求,隨著老齡化、環境惡化、城鎮化以及醫保、新農合帶來的支付能力的提高,醫院就更不缺病人了。

但如果新投資人要打破公立醫院多年來以藥養醫的經營模式,將可能遭到整個醫院固有利益鏈的反對。

“對於院長來說,如果華潤進去,會比政府管得嚴,管得細,等於多了一個很嚴厲的爹。 ”張海鵬說,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補貼只占5% 至10%,醫院的醫技服務受政府管制定價很低,醫院上下被迫通過“變通方式”賺取灰色收入。

一旦新投資者介入,這種“桌面下的交易”就很難持續。

華潤用三個理由說服院長。一是告訴院長,項目是政府要做的醫改試點,醫院不是你的。二是用事業激勵他們。

比如有了新股東,就會有新的體制機制和新的投入,昆明市兒童醫院可以向周邊輸出新技術新經驗,院長可以變成華潤醫療系統內兒科醫院業務的領導者。

第三,也是最敏感的,是“降低他們的風險” 。 “以前院長們在下邊做些事情,是有風險的 ;華潤進入後將這些收益‘陽光化’ ,如果院長齊心協力,有可能掙得比原來還多,而且沒風險。 ”張海鵬說。

張海鵬介紹稱,大多數公立醫院的收入有45% 來自賣藥,如果買藥環節能省出20%,醫院利潤就能有10%的提升。

有的省試行集中採購,流程很合理,結果卻非常不合理,效果很差。只有企業相對容易推進集中採購。華潤已在部分醫院試行集中採購,二次議價、多次議價。 “我們跟廠家直接談,不要找醫生,將來我們來提升醫生的收入。 ”張海鵬說,把桌子下的交易翻到台面上後,分給醫生的收入比過去還多,分配公開透明, “多勞多得、獎勤罰懶、獎優罰劣” ,降低了醫生的“職業風險” 。

目前集中採購在華潤下屬醫院還沒 有全面推行,但目標是將現有五家運營醫院一半以上甚至更多藥品都由集團統一採購,以後隨著規模擴大,集中採購時的規模效應將更大。華潤不急於行動的原因是,剛拿到的醫院得先穩住局面,“先能管人才能管事” 。

在解決了院長們的後顧之憂後,以更市場化的方式,更科學精細地管理醫院才有可能。但僅僅搞定院長,搞不定醫院中高層,投資也可能失敗,華潤投資高州醫院即是一例。

地處粵西半山區的高州市人民醫院地理位置不佳,卻是全國知名的醫改明星,近10年來不靠財政撥款,從一個普通醫院崛起為一家擁有2000多張床位的大醫院,醫生們喜歡在這裡工作。在高州醫院改製的過程中,政府將財務、人事、獎懲等各種權力都下放給了院長,歷任院長對這家明星醫院都有貢獻,內部利益格局非常複雜。

“我們經常跟高州醫院新老四套班子做交流,解釋我們為什麼來,能帶來 什麼,怎麼幹,想法是什麼。 ”張海鵬稱。不過,做了近一年的說服工作,華潤還是沒能得到所有人的接納。

2013年,高州醫院連續兩次因為“收受回扣”上了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欄目;報道的來源實質上是高州醫院內部人的舉報,目的是阻撓華潤收購。

“各種事情糾纏在一起,增加了整合的難度 ;而政府在出了這些報道後,也開始變卦,不願讓華潤控股了。 ”張海鵬稱,華潤收購的原則是必須控股,收購因此流產。

醫院的水有多深,尉昕深有體會。

1995年,尉昕的父親與陝西省人民醫院合資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性質的陝西省衛生放射治療中心,因其他一個合資方出問題,陝西省人民醫院把治療中心直接變成了科室,完全無視放療中心獨立法人的事實和相關投資合同。為產權問 題,雙方現在還在打官司。尉昕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和大型公立醫院合作是無盡扯皮的開始,產權、專利問題扯不清,將來會很麻煩。

不過,尉昕家族在2002年改製鐵指醫院,進去之後第一個月就盈利5萬元,原來準備虧一年。 “最主要的動力是產權明晰了,我們進去後幹兩件事,第一天就醫藥分家,第二嚴抓私收費、多收費、亂收費,把醫院的風氣扭轉了。

1000片大筒的止疼片,我隨時去藥房可以知道還有多少片。 ”尉昕認為,公立醫院如果實行醫藥分家,至少一半不再需要政府補貼。 “我們嚴格按照國家物價標準,收入的增長和提價沒任何關係。我們實行醫藥分家之後, 價格比零售藥店還便宜。2003年,西安市衛生局的一個調研員在全市大會上批評我們,你們藥價這麼低,讓公立醫院怎麼活?說我們降價是擾亂市場。

我說你們怎麼活?你們有補助,我們還 沒補助呢。我們等於是給了公立醫院招標採購一記耳光,但最後我們還得提高到政府招標價。你可以看到醫藥分家的阻力有多大。 ”

看長期不看短期

賺錢的思維要以十年計

2011年張海鵬向華潤集團提交商業計劃,目標是新建與收購並舉,在2020年擁有30家醫院,2萬張床位。現在算上收購和在建,華潤醫療已控制約9000多張床位。兩年間,華潤醫療前後談過40 多個項目。

和中信、複星主要做財務投資不同,華潤投資醫院之所以強調控股,是要從建設到管理整個鏈條都參與。

在才剛剛運作兩年的華潤醫療,誰來任命院長仍是一個模糊地帶。華潤下屬醫院目前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並購後華潤和衛生局會各自派出董事,院長一般不動,華潤醫療輸入七到八個人的團隊負責醫院財務、人事、市場、IT等非醫療部分的管理,實行公司化的治理機制。在管理上為求穩定採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管理模式,為了吸引人才,華潤也會從當地政府申請更多的事業編制。

華潤總結了一套管理體系來提升醫院的運營能力,用企業的管理理念來做醫院,從採購、營銷、財務和分配機制、內部管理上對醫院進行改造,同時引入IT技術來儲存病人數據並提高治療服務效率。改善環境和服務,以便讓患者在醫院也有生活尊嚴和生活質量。不過,總體而言,首先是穩定局面,變革從邊邊角角開始,逐步提升效率。

此外,更常見的辦法是通過建新的在定價上更靈活的 VIP 院區來發展增量。但政府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VIP 病區不能超過所有床位的10%。有的醫院,比如昆明市兒童醫院在購買時就跟政府商定VIP 病區的比例可以再議。在他看來,政府要吸引社會資本辦醫應該 更市場化,這包括在定價權上的放開。

由於之前醫院管理過於混亂,稍加整飭就有成效。華潤和尉昕的經驗都證明瞭這一點。尉昕的父親接手過數家公立醫院,幾乎都是當年就能盈利。張海鵬也透露說,剛剛運營兩年的華潤醫療整體盈利。據張海鵬介紹,昆明市兒童醫院2013年的業務上升了40%,員工的工資上漲了近30%。

不過相比動輒十幾億、幾十億的投資,單家醫院幾百萬上千萬元的盈利在財務上的回報並不大。 “集團對我們很仁慈,沒有過分的近期盈利要求。 ”張海鵬說,只是要求華潤醫療每年的收入增加至少在20% 以上。 “我們有一個動態回收期和靜態回收期,變數最大的在於定價權,一個是你有沒有這個權利,一個是市場能不能接受。 ”張海鵬表示。

從集團角度看,華潤進軍醫療的出發點是看重醫療中長期的投資價值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把醫療投資作為中長期投資。醫院一旦開始穩定運營後,現金流很好,回報穩定,不隨投資周期波動,華潤集團更看重其在整個投資組合中的作用。華潤集團旗下也有中國第二大醫藥企業華潤醫藥,可以為華潤醫療的整合提供助力。

在睿信投資合伙人劉明看來,社會資本進入公立醫院,對於醫院來說主要的價值就是創新。因此,如華潤要求必須在收購的醫院里能夠貫徹其管理體系一樣,劉明在其投資的公立醫院,會更強調另一套認證標準“JCI” ,而非沖三甲醫院。JCI 標準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認證模式,代表了醫院服務和醫院管理的最高水平。目前,中國已經有20多家醫院通過了 JCI 認證。配合激勵任務的改變,劉明還需要對醫院的管理者們灌輸一個觀念,即管理和醫療技術同等重要。

劉明認為,和華潤一樣,很多投資機構在買下公立醫院之後,都還處於艱難地推進其管理方案的過程中。讓老院長們接受新的管理模式並不容易,投資人無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推進新管理體系落地。華潤已準備在2014年開辦院長班,致力于培養專業的管理人才。

公立醫院投資周期長,按照現行法律法規還不能分紅,張海鵬甚至直言,買了公立醫院“談賺錢都有點心虛” 。

從尉昕到華潤,在收購公立醫院之後,仍然以非營利模式在滾動發展。未來股東回報如何兌現目前沒有模式可循。一旦將醫院轉為營利性,又要面臨人才等方面的挑戰。與地方政府的關係也要重新調整。

在美國,一個中檔醫院的利潤率在6% 到8%;高端一點的,大概12% 到16%,經濟周期對它們基本沒有影響。

從中國的先行者的實踐來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醫院都不適合做短期的投資者,投資數以億計,回報期至少要五到八年。劉明說, “做醫院賺錢的思維要從以年計變成以十年計。 ”張海鵬坦承,國家主權資金、企業自有資金等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製比較合適,而投資周期相對較短的PE/VC資金則不太適合。

做布局者

五年內一半職工醫院將會改製不過,這些擔心都擋不住各類搶先布局者。相比新建,買下一家公立醫院要更快掌握資源,看到成效。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對財新記者表示,很多投資人視醫院為最後一塊壟斷行業的蛋糕,而公立醫院是這塊蛋糕上的奶油,現在是布局的最好時機。

這些躍躍欲試的投資人中,有來自央企的華潤、中信,有複星醫藥、鳳凰醫療、康美藥業等諸多上市公司,還有聯想控股、華平投資、春華資本等私募基金,當然也有一直在等待的外資醫療集團。

劉明認為,公立醫院投資是2014年到2024年這十年的大遊戲。

尉昕分析認為,2002年、2003年那波民營醫院投資,源於石化、鐵路、礦山等國企主輔分離,剝離出一些醫院,比如,尉昕家族拿的是中鐵建剝離的醫院;鳳凰醫療拿的是北京建工集團的醫院健宮醫院。當時投資是自發性的,但是缺乏產業政策和宏觀政策的支持。當前這一輪醫改市場化方向已明,投資環 境會遠遠好于十年前,最難改的地方衛生局可能要被迫發生變化。他預計,如果政策到位,五年內一半職工醫院將會改製。

不過,地方政府的意願仍是制約公立醫院改製的關鍵。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仍是非賣品。能夠啓動的或者是地方財政困難, “一把手”改革意願強烈的,比如河南宿遷、雲南昆明和廣州、深圳等。另外,部分三甲公立醫院要擴建,新增投資很大,需要引資,也可能有潛在投資機會,但更多的還是地方上的二級醫院、經營不善的區級醫院。

從先行者的經驗看,找到收購對象很難,賺錢並不難,更難的是投資人與地方醫院管理者在董事會架構下持續合作,掌握話語權持續運營,直至最後將公立醫院改造為營利性民營醫院,讓資 本獲取回報。面對不少競爭對手的陸續 加入,張海鵬笑稱,自己當前的壓力是被挖人的壓力。 “衆人拾柴火焰高,華潤在公立醫院投資的道路上以後將不再孤單。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08

Facebook買下Whatsapp的小把戲:老店對面開新店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0/58820.html

北京時間2月20日上午消息,根據道瓊斯風險資源的統計,Facebook對WhatsApp約190億美元的收購,是有史以來針對風投支持的創業公司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資深媒體人王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下為他的分析,i黑馬分享本文,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一次令人意外的收購。昨晚冠哥剛寫了一篇互聯網巨頭軍備競賽的,今天淩晨Facebook就宣布160億美元買下移動社交應用Whatsapp――算上支付給員工的限制性股票,總金額高達190億。查詢FB的最新股價,這家公司的市值為1700億美元。也就是說,他們用十分之一的身家換回來一個新的移動互聯網入口。盡管互聯網巨頭們的軍備競賽一直沒有消停,但在分析師腦海里FB可能的長長收購名單中,Whatsapp並不在前列。收購發生後,國外媒體快速給出了連篇解讀,敬業精神和反應能力令人欽佩。但如果真的如外媒所說的這麽美好,為何收購發生之前很少聽到有人把這兩家公司聯系到一起?存在即合理,我們都習慣了根據論點找論據,而不是從大量信息中預知真相――因為前者更容易。最新數據顯示,Facebook在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超過6億,旗下的Instagram月活躍用戶超過1.5億,因此與其他互聯網公司比較,FB在移動端的表現並不差,當然,也不算太好。Whatsapp移動月活躍用戶差不多有4億多,但它的產品形態與FB並不契合――兩者之間除了簡單的賬號打通,幾乎沒有更多產品層面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做一個不太精確但比較直觀的類比:微信和QQ空間有多少合作機會呢?兩者在產品文化上甚至也矛盾。FB越來越複雜,而Whatsapp崇尚簡單簡潔---當然反過來看這也算是一條理由:Facebook已經“不酷”了,需要另一種文化來補救。一個合理的局面是,FB買下whatsapp後,會繼續放養它,不幹預不整合,把它看作一個獨立的應用存在。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質疑這筆交易,因為whatsapp對紮克伯格的意義和價值,也許不再眼下,而在於未來。Facebook收購的最大目的,或許是希望留住年輕人。冠哥老家有一條購物街,里面有兩家規模最大的體育用品點,分別代理不同品牌,競爭非常激烈。冠哥的小夥伴們也因此分化,喜歡不同品牌的學生進不同的店,然後再互相鄙視對方的老土。只是這個故事的真相後來讓人很惱火:原來兩家店是同一個老板開的,所謂的競爭,其實一個用戶都沒流失。Whatsapp對FB的意義也在於此。FB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正在降低,社區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而Whatsapp卻日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對紮克伯格而言,如果用戶註定要流失,那也肥水不能進了外人田。FB買下了Whatsapp,相當於在自己對面盤下一家風格不同的新店。唯一的風險是,街對面不止有這一家新店。微信、Line、Snapchat,這些競爭者對年輕人同樣有著強大吸引力――擺在Facebook面前的最重要挑戰已經不是如何從Whatsapp身上獲得什麽,而是Facebook的社交平臺能給對方提供怎樣的給養。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王冠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339

阿里巴巴62億控股文化中國,馬云都買下了啥?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2/59453.html

阿里巴巴斥資62億元控股的公司「文化中國」,據悉該公司涉足紙媒業務(《京華時報》等媒體資產)、影視製作、手游開發以及衛星電視業務等,阿里高價併入,BAT戰火是否會蔓延到文化產業?

2014年3月11日晚間,在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國(代碼01060HK)發佈公告稱,獲得阿里巴巴集團62.44億港幣的戰略投資,阿里巴巴將獲得文化中國60%的股份。

文化中國是怎樣一家公司?很多人聽都沒有聽過,阿里為什麼會花62億港幣去控股?。

事實上,文化中國在業內絕對不是無名小輩,該企業涉足影視劇製作、遊戲開發、報紙雜誌等多項產業,並已經取得不小的成就。阿里巴巴62億元的投資,創下了2014年中國互聯網公司最高併購金額,凸顯了阿里巴巴佈局文化產業的決心(文化中國目前市值僅為53億港幣,阿里這次入股相當於把文化中國的估值提高了1倍,可見阿里巴巴拿下文化中國下了多大的血本)。


文化中國有哪些值錢的資產?試圖解讀阿里巴巴此次花巨資控股的背後緣由:


媒體資產:《京華時報》等報紙雜誌業務

文化中國可能很多人沒聽過,但文化中國旗下的《京華時報》可謂大名鼎鼎。按照《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宣佈的數據,京華時報品牌價值66.58億元。與此同時,文化中國公開的數據顯示,《京華時報》平均每期的讀者規模超過160萬人,其中消費能力最強的25-44歲的核心讀者達到90萬人,主動讀者佔85%,忠誠讀者佔86%。

《京華時報》曾是人民日報旗下的報紙,於2001年創辦,在2010年的時候文化中國以2.19億人民幣的價格入股《京華時報》,當時收購了大約50%的股份,據文化中國介紹,目前《京華時報》的主要經營權在其手裡。去年《京華時報》和農夫山泉的打架事件震驚中外媒體業界,讓馬云第一次認識到了媒體的輿論喉舌和陣地價值。此番控股文化中國,也算曲線買下了《京華時報》。

另外,除了《京華時報》以外,文化中國旗下還擁有《費加羅FIGARO》雜誌,該雜誌筆者從來沒看過,但周圍的女性朋友經常會提及。

影視文化資產:代表《西遊降魔篇》、《警察故事2013》

文化中國旗下擁有金鼎影視、中聯華盟、丁晟影視工作室等知名電影投拍公司,目前產出的電影有很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比如《讓子彈飛》、《建黨偉業》、《西遊降魔篇》、《警察故事2013》等等,和其簽約有合作往來的明星包括成龍、周星馳、葛優、黃渤等。

馬云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參股過華誼兄弟,並且進入董事會,投資拍攝了一大批優質電影,後來因為華誼的上市而身價大幅升值,業內有人戲言稱「馬云的財富積累越來越和阿里沒有關係了,馬云投資的文化產業成為了馬云財富增值的排頭兵」。據悉,文化中國接下來的7年將與著名電影人周星馳再度簽約五部電影作品。與文化中國簽約的葛優、陳寶國、黃渤、尹力、丁晟、海岩、嚴歌苓、董哲八個個人工作室也將推出更多的電影作品。

手游業務

阿里巴巴在今年的1月8日宣佈正式推出手游平台,並表示要打破騰訊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阿里與遊戲開發者的分成比例為2:8,其中開發者可以獲得70%的分成,還有10%將會捐助給公益基金。當時就有分析認為阿里在推出手游平台以後,也會參股相關的手游公司。此次阿里控股文化中國,文化中國旗下的唐圖科技公司正好補足了阿里在手游領域的戰略佈局。據悉,唐圖科技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智能手機遊戲開發商,旗下產品獲得國內外無數獎項。《妖精森林(Elfin Forest)》《龍之世界(Dragon World)》等原創遊戲產品成功打入歐洲市場。馬云曾經高調宣佈「打死也不做遊戲」,但是阿里近來的一系列動作表明了手機遊戲已經是阿里集團的下一個戰略要地。

甘肅衛視等衛星電視業務

很多商家去甘肅衛視打廣告的時候,會發現需要找一個名為「 飛視天成」的公司,合作費用也走這個公司。飛視天成是文化中國和甘肅衛視合作的一個電視廣告公司,由雙方各自出高管來管理這個公司(筆者註:董事長由甘肅台委任,總經理由文化中國一方派出),文化中國以每年2億元的保底價格代理了甘肅台旗下甘肅衛視在內的6個頻道的廣告,文化中國在和甘肅衛視合作後,對甘肅衛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觀眾發現2010年甘肅衛視大變臉的原因所在。不過,甘肅衛視近年來做的很一般,文化中國的衛星電視業務對阿里來說也就可有可無了。

再說這家文化產業公司的掌門人背景:文化中國的董事局主席正是中國影視領域的大哥級人物董平。董平原為香港上市公司華億新媒體的老闆,該公司擁有旅遊衛視的經營權,後來董平大量拋售該公司股份,好在寬帶先生田溯寧出手拿下了這家公司,並且進行改組再造,不過後來也沒有了大的動靜。

2009年底,董平再次復出攜帶華億新媒的餘輝,創立了文化中國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東山再起把公司做到了100億港幣的估值(100億的估值是阿里給的,充分說明了董平資本運作的能力非常人能比)。如今公司賣給了阿里,昔日大佬董平似乎又一次走到了幕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916

去年買下台灣最貴地王 今年再攻下福華廖家祖產 神祕新加坡基金 撒百億買荒樓

2014-04-28  TWM
 
 

 

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位於慶城街與長春路口,一棟空置長達二十年的棕褐色大樓,地主福華飯店廖家近日已用百億元天價,賣給新加坡外資。

撰文‧梁任瑋

今年五月,號稱台灣最奢華的六星級觀光飯店「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即將開幕。隨著台北市敦化北路風華再起,在這棟頂級酒店後方、慶城街上一棟閒置近二十年的棕褐色大樓,今年三月也悄悄地被神祕的新加坡外資私募基金吃下,總成交金額高達新台幣一百一十億元,創下外資歷年購買台灣單一不動產最高交易金額紀錄,震撼房地產市場。

這棟位於慶城街與長春路口的大樓居然能一放二十年不開張,顯見屋主口袋深厚,而這棟房子的主人正是台北市大地主之一、福華大飯店的廖家。

今年成立屆滿三十年的福華飯店集團,為國內有最多資產與土地的飯店集團,被同業視為「觀光飯店業最有實力的巨獅」。福華因屬家族企業,長久以來經營風格保守,由於第二代子女多達九房,凡事都要經過家族會議討論,因此面對外在市場競爭環境丕變,福華集團依舊不動如山。

口袋深 買價是開價一倍不過,自二○○七年福華飯店創辦人廖欽福過世後,交棒給第三代長孫廖伯熙擔任董事長,權力結構與經營風格開始改變。巨獅甦醒,一反過去保守步調,重新整頓旗下飯店事業,如今又順利處分慶城街資產換回百億元現金。

事實上,這棟原本被廖家規畫為福華飯店慶城館的「慶城福華」大樓,二十年前即完工,但因土地使用分區為住宅區,無法申請旅館使用執照,遲遲無法營業;直到一○年才正式取得執照,但廖家已無意經營,開始找尋買家接手。

「枱面上所有外資私募基金都接觸過慶城福華,但卡在廖家內部無法取得共識,難以成交。」外商商仲業者透露,這棟大樓地理位置很好,吸引許多外資,但都因人的問題沒有進展。

直至今年三月,新加坡不動產私募基金首峰資金管理(Alpha Investment Partners,AIP)才讓廖家點頭賣出。

佔地達一二四○坪的慶城福華,是台北市敦化北路周邊碩果僅存的大面積土地,廖家原本開價五十億元,但成交金額介於一百至一百一十億元之間,高於開價一倍以上,跌破不少人眼鏡。

○九年就進軍台灣的AIP,作風相當神祕低調,事實上,其背後主要大股東是新加坡大型上市公司吉寶置業(Keppel),吉寶置業透過AIP成立六檔私募基金,在亞洲八個國家投資不動產,目前資產總額約星幣一百零五億元(約新台幣二千五百二十億元),其中台灣是最新看好的市場。

早在買下慶城福華之前,AIP去年已小試身手砸下二十四.七五億元,向夆典建設買下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的「首都門」預售案,當時一度以每坪土地一一四七.五萬元的天價,寫下台灣最貴地王紀錄,外界才知AIP來台的蹤影,雖然AIP五年來只在台灣投資兩筆個案,但累計投資金額已達一百三十五億元。

改造慶城福華 成精品旅館「他們是很有錢的私募基金,找標的沒有預算限制。」接觸AIP的商仲業者以此形容AIP的企圖心,據瞭解,目前AIP在台灣主要鎖定土地開發型投資案,並改裝為收益型商用不動產,例如去年買下的夆典中華路土地,已經打算興建為精品旅館。

而懸宕多年,廖家終於點頭賣樓的關鍵在於,AIP出價突破百億元,遠高於過去外資買方所出的價格,讓原本沒意願賣祖產的廖家第二代,決定轉手。這其中,AIP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林憲璋,扮演決定性角色。

林憲璋原本任職於老牌家電廠歌林開發,負責購物中心招商,但歌林購物中心因母公司發生財務危機,建築物尚未完工就停擺,他才在○九年跳槽至AIP。

早在歌林之前,林憲璋曾任桃園大江購物中心營運處協理、明德春天百貨,百貨零售業資歷完整的他,幫AIP買下慶城福華後,還打算投入數十億元,將慶城福華內外重新拉皮,改裝為兩百間客房的精品旅館,並引進國外飯店品牌經營,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瞄準開發土地 賺更多收益商仲業者表示,○八年金融海嘯後,過去以歐美投資銀行為主力的外資不動產私募基金幾乎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新面孔是由香港、東南亞地產開發商組成的私募基金,開始積極在市場找尋標的,目前在台灣以豐泰地產、首峰、子樂資產與基匯資本等四大不動產私募基金最為活躍。

不過,有別於以往單純收購整棟商辦大樓賺取租金,考量這幾年台北市精華區標的稀少、租金報酬率低於二%,國際私募基金因而轉向開發土地,賺取更高收益,由於口袋比國內建商深,所以在獵地時有更多籌碼。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在金管會持續限制壽險業資金投資不動產緊箍咒未除之前,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仍是國際私募基金的天下。

新四大外資私募基金在台投資標的

公司 來台

時間 投資標的 已投資金額

(億元)

香港 豐泰地產

(Phoenix Property Investors) 2007 1. 敦化南路遠企旁土地

2. 大台北華城土地

3. 圓山一號院店面 150

新加坡 首峰資金

(Alpha Investment Partners) 2009 1.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土地2. 慶城福華大樓 135

香港 基匯資本

(GAW Capital) 2012 內科東京企業總部 35

美國 子樂資產

(Riant Capital) 2013 1. 新竹德安廠辦2. 新竹美麗信飯店 4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69

神祕富豪王公威 百億買下台灣最頂級五星酒店 開幕倒數 台北文華東方驚傳易主

2014-05-19  TWM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開幕前夕,驚傳易主,以約一百億元賣出五一%股權。新主人是身家兩百億元,事業橫跨電力公司、汽車代理、房地產投資的低調神祕富豪王公威。

撰文‧梁任瑋

從興建到裝修歷時逾九年的台北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Taipei)將在五月十八日正式開幕,本刊掌握消息指出,這家號稱台灣最頂級的五星級飯店日前已悄悄易主,旗下擁有長生電力、長生能源、德產汽車、王記汽車、摩特動力的神祕富豪王公威,今年四月已買下持有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建物的開泰豐公司股權,進而成為實質主人。

事業版圖再添一筆

從汽車代理跨足飯店大亨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前身是北市知名觀光飯店中泰賓館,二○○五年停業改建,一一年完工後即登記在「開泰豐國際」公司名下,消息來源透露,開泰豐董事長原本是中泰賓館第三代林命群,但未來王公威將吃下開泰豐多數股權,並擁有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董事長派任權,總經理則由林命群派任。

據瞭解,這起股權交易案總額約一百億元,交易標的為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建物,不包含土地,目前土地仍登記在中泰賓館公司名下,最主要原因是四二六三坪的文華東方酒店土地,一九六六年持有至今,一旦售出,光是繳納土地增值稅的金額就非常可觀,業界估計,中泰賓館的土增稅高達三十二.七二億元。

本刊致電向王記汽車查證此事,王公威不願出面回應,但查詢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開泰豐國際董事長已更換為王公威。

今年七十四歲的王公威事業版圖橫跨電力公司、汽車代理、機車生產與房地產投資,如今又跨足飯店經營,成為新的飯店大亨。

「能夠從政商界通吃的中部地產大亨楊天生手中拿下長生電力,王公威絕對不是簡單的人物!」認識王公威的金融業人士如此形容這位身家超過兩百億元的神祕富豪。○三年,台中長億集團旗下的長生電力下市,王公威以每股三十元吃下三○%股權,之後再陸續向銀行買下債權,成為大股東,由於獲利穩定,十年來替他賺進近百億元。

事實上,王公威當年是從轉賣「美軍車」給台灣人起家的。

一九六○年,還在念逢甲大學企管系夜間部時,王公威就一邊做美軍舊車買賣,由於當時台灣尚未開放汽車進口,掌握車輛來源的他,得以做起獨門生意,也賺進人生第一桶金。

他三十二歲成立王記汽車後,首先代理日本三菱小客車,然後又代理福特汽車、現代汽車,後來甚至還籌設汽車廠,想自行組裝生產,雖然之後因為土地變更不易而破局,因而轉向經營民營電廠。

善於經營房地產的王公威,握有台北市中心多棟商辦大樓,以及在大直金泰段與台中擁有多筆精華土地,其中他又對敦化北路情有獨鍾,目前敦化北路、民生東路口兩棟商辦大樓都登記在德產汽車名下,市值將近百億元,一年在不動產租金收入就有十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地產大亨。

家族經營不信外人

一級主管全是自家手足

「企業家族化」是王公威的經營方式,早年王公威的主要幫手就是自己的三個弟弟,老二王公武、老三王公正、老四王公燮,分別負責汽車工廠、營銷等,目前則陸續交棒給第二代兒女、媳婦。據瞭解,由於他不信任外人,因此公司一級主管全都是自家人,顯示他獨特的經營管理模式。

由於王公威三、四十年來在房地產業的投資,讓他累積兩百億元的身家,他也深刻體會精華地段不動產增值的力道,與林命群有多年交情的他,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完工之際吃下公司股權,房地產業者都不意外。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堪稱台灣興建最久的五星級觀光飯店,前後歷時九年,由於地主林命群要求完美,原本預計一二年就要開幕,但時間一再延後,負責施工的營造廠達欣工程透露,○五年中泰賓館暫停營業、拆除重建後,歷經三年規畫,○八年領到建照後開始動工,其實早在一一年就已完工,但始終未正式營業,引發不少揣測,事實上,這兩年半來都在進行室內裝修。

本刊調查,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光是建築物結構體造價就超過六十億元,「總經理林命群很要求完美,原本有不少地方是貼磁磚的,他看了不滿意,後來拆掉重新鋪上大理石;有些原本是平面的,他都要求改為立體,不僅耗時費工,工程預算也一再追加。」廠商指出。

要打造台灣最頂級五星級觀光飯店,一定要有豐厚的銀彈當後盾,事實上,中泰賓館與開泰豐國際也拿建物與土地,向合作金庫聯貸了一九一億元,這個數字也打破了國內飯店投資最高聯貸金額,但每年光是利息負擔就高達四.五億元。

中泰賓館主管透露,中泰賓館投入二五○億元興建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引進王公威的資金進入開泰豐公司,除了可以健全財務結構,對銀行團、飯店長期營運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

據瞭解,林命群篤信風水,因此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的大門並非設在敦化北路上,而是在基地內另外開了一條車道,由後方慶城街進出,為了結合台灣人文氣息,走廊上還設計天燈造型的大型燈具,搭配古典外觀,非常有特色。

打造頂級奢華飯店

客房一晚要價ㄧ.六萬元

光是硬體結構就如此費心,林命群對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的室內裝修要求,更不在話下,六家餐廳皆由紐約華裔設計師季裕棠負責,他的作品包括上海柏悅酒店、廣東文華東方酒店,此次台北文華東方酒店最具話題的,就是位於五樓的法國餐廳「COCO」,牆上有一座半身犀牛頭,是季裕棠在國外買下的裝置藝術品,因為名稱就叫COCO,他也將餐廳以此命名。

至於客房室內設計,林命群則請來幫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操刀的美國知名室內設計事務所Chhada Siembieda Remedios,一間基本客房裝修成本預算高達新台幣六五○萬元,頂級客房平均造價近一二○○萬元,是一般五星級飯店的一倍,三○三間房間至少斥資三十五億元裝潢,破台灣觀光飯店紀錄,也顯示林命群為了打造心目中最頂級奢華的飯店,花錢毫無上限。

林命群不只極盡所能雕琢台北文華東方酒店,連中泰賓館改建時,都市計畫變更捐贈給北市府二六○○坪的松基公園與松基裡里民活動中心,他也花費二四○○萬元打造。

客房每晚定價一萬六五○○元起跳的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尚未開幕就造成話題,如今又有在電業、車壇皆得意的王公威加入,這位神祕富豪下一步將如何經營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外界拭目以待。

王公威

出生:1940年

現職:長生電力、長生能源、王記汽車、德產汽車、摩特動力董事長

學歷:逢甲大學企管系

家庭:已婚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開幕:2014年5月

位置:台北市敦化北路158號

土地所有權人:中泰賓館

建物所有權人:開泰豐國際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創台灣五大之最興建時間最長:從興建到裝修歷時逾9年投資金額最高:不含土地成本,建物造價與裝修共250億元飯店房價最貴:每晚1.6萬元起總統套房最貴:面積114坪,每晚上看50萬元婚宴桌價最貴:全台規模最大五星級宴會廳,每桌5.8萬元起

神祕富豪王公威事業版圖

類別 公司名稱

汽車代理 王記汽車、德產汽車

民營電廠 長生電力

開發能源 長生能源(生產太陽能電池片)機車生產 摩特動力(台灣第五大機車廠,生產PGO機車)飯店經營 開泰豐國際(台北文華東方酒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60

Google為什麼花5.55億美金買下攝像頭Dropcam?

http://www.iheima.com/thread-39362-1-1.html
一個是溫控器+燃氣報警器,另一個則是家庭監控攝像頭。兩個看上去本來不相關的公司之間的共同點在於,它們是都「智能家居」產品。智能家居單品之間的聯合協作是必然結局,可能是進入同一家公司,可能是基於某一個標準協議如HomeKit。前者更加徹底。


Google已成為設備+服務公司


過去,Google是一家以軟件為主的互聯網公司:搜索引擎、Youtube、Andorid,Chrome等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初期Google並沒有做自己的硬件,而是推出Android系統並牽頭組建OHA聯盟。在三星的壓力下,開始嘗試Nexus系列自有硬件,並拿下了Moto這一老牌硬件,並將其置換為聯想股權。
Google的另外一條路則是徹頭徹尾的研發自己的硬件,從Glass到氣球再到汽車。雖然這些產品並沒有規模普及,但Google已經徹底變為一家設備+服務公司,就像微軟立志要轉型做到的那樣。


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Google在智能家居上一直便主張從硬件出發。從NexusQ、Chromecast等家庭娛樂設備,再到Nest和Dropcam。未來,Google還會拿下更多家居設備,譬如燈光、開關、插座、安防、家電等等。


最終,所有這些設備會通過Google的云和協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真正智能化的家庭網絡。


有了Dropcam可以做什麼?


Nest與Dropcam究竟可以如何協作起來?


首先,Nest多了一個傳感器。Nest自動感知溫度並可自動調整中央空調、供暖系統等溫控裝置,此外它還擁有並不成熟的煙霧探測器。Dropcam負責監控家庭安全,並可讓用戶實時查看視頻的安防產品。攝像頭相當於一隻眼睛,可以感知到用戶何時到家。Dropcam還有門磁這樣的附件,可以檢測到大門或者窗戶的開關情況。這些設備收集的數據都可以作為Nest的輸入。


其次,Dropcam擁有雙向通話功能,它沒有自帶屏幕。而Nest則有自帶屏幕,Dropcam和Nest搭配在一起在信息的互動上可以做更多地事情。譬如遇到入侵者後,Nest的煙霧報警器的聲音被啟動。不過,這依然是基於現有功能的想像,Nest和Dropcam此後還會碰撞出更多玩法。終極智能化的家庭,將擁有無處不在的屏幕,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便捷交互,這需要不同設備在各司其職的時候又互相協作配合。


再次,在技術上Google的圖像識別技術將有用武之地。Google作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最積極的探索者,擁有無人能敵的圖像識別技術。在PC時代便早於各家推出基於圖像識別的購物搜索以及圖像搜索。這樣的技術被應用在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和Google Glass上,用來識別路標路牌、搜索線下實體。


Dropcam的一大缺陷就是誤報,譬如有寵物或者小孩進入攝像頭區域也被當作入侵者報警。如若加載Google的圖像識別技術和云端數據,便可自動識別進入視野的有無風險,再據此決定是否報警。除了攝像,Dropcam也有錄音功能,利用Google Now語音技術,Dropcam門磁與智能門禁結合是非常自然的結果,根據聲紋識別結果判斷是否開門,或者給訪客一個唯一的二維碼、條形碼,掃一掃便可放行。


最後,倘若要智力偷懶,我們可以說Google又多了一個線下入口。Dropcam未來是智能電視的攝像頭,用作視頻通話;可能會成為Google無處不在的家庭搜索,用戶掃一下青菜蘿蔔,Dropcam的喇叭便告訴你成分。讓用戶在家裡隨時拿著手機或者帶著Google Glass並不現實。亞馬遜的Firefly識別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Google可以做更多類似的事情。當然,不用腦袋也想得到,Dropcam還會為Google提供海量的視頻和聲音「大數據」啦。


Google野心在於全球網絡


Google今年在智能家居領域頻頻佈局,並且在即將召開的IO大會上還會有更多地智能家居玩意兒推出,它對家庭的積極態度比Apple可要有誠意許多。但它的野心絕不只在於家,而是在於全世界。


可以看看國外幾個巨頭的理想。微軟是讓每個人都桌面有台電腦,它幾乎做到了只不過人們離開了桌面;Facebook讓人與人之間連接更緊密,重服務輕設備,嘗試手機並未成功;Apple給人類提供牛逼的數碼產品和用戶體驗,端強云弱,硬件強大互聯網服務一般;Google加速信息的流動,過去是加速網頁、App信息流動,現在拚命做設備實際上還是在構建一張全球網絡並讓信息在設備之間流動起來。


具體來講,Google一方面在拚命創造連接的條件,譬如做Google氣球、Google Fiber,收購通信運營商,為人類接入網絡提供便捷的條件;另一方面則是打造更便於連接的基礎軟件,Andorid是不少設備的基礎操作系統,ChromeOS這一WEBOS在大量計算能力一般的設備普及時也將迎來規模應用,譬如電視,Android Wear則是面向可穿戴設備推出的操作系統。還有一點,便是帶頭研發更多的連接設備,無人駕駛汽車、Glass、Nest以及Dropcam,未來還有機器人等等。


汽車網絡建立起來後,Google便可以通過云端算法來進行智能調度,哪輛車走哪條路都由它決定後,整個路網和汽車運行效率必然最高。在此之前,Google則可以利用汽車和監控網絡收集到的數據來指導人們的出行,指導交通部門的路網規劃。


同理,家庭網絡建立起來後,Google未來與能源公司合作(實際上Google已經開始收購電力公司了),便可以進行更加智能的能源調配,避免現在的電能被大量浪費在路上的情況。其視頻監控、人員流動數據則可被地產公司、百貨公司、餐飲企業等利用起來。


汽車和家庭之後,未來Google必然還會建立其學校、公司、商場、農業這些網絡。通過無處不在的Google設備,Google的服務滲入到一切角落,就像空氣一樣地自然存在,Google成為未來的智能世界的核心大腦。Google在加速信息流動的同時,也將探索出新的商業模式,主宰未來的信息世界。


(來源:雷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45

比特幣仍是香饃饃?一風險投資家豪擲1800萬買下被拍賣比特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7535

一神秘買家一次性買下美國政府拍賣的約3萬個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全部來自被關停的互聯網黑市Silk Road。據路透報道,據路透報道,這個神秘買家就是風險投資家Tim Draper ,他豪擲1800萬美元買下了這3萬個比特幣。 Draper在一份聲明中說, 在交易平臺Vaurum和新購入的比特幣的幫助下,我們認為可以創造全新的服務,為這個市場註入流動性和信心。 Draper是一個主動投資者,他投資了一千多家公司,包括Skype, Hotmail, 特斯拉,百度等等。 Silk Road網站涉嫌提供比特幣交換毒品和其他違禁物品服務,2013年9月美國聯邦調查局關閉該網站,FBI在查封了該網站的服務器後收繳了144,000個比特幣。 聯邦調查局把所有比特幣移交給美國法警局,並委托後者進行拍賣。上周五美國法警局對29,656個比特幣進行拍賣。美國法警局不公布最終拍賣成交價和中標人。 這次拍賣總共吸引到了45個投標人,其中包括對沖基金和經紀公司,但最終他們的報價都被一個不知到名字的買家超過。 經紀商SecondMarket,對沖基金Rangeley Capital, Pantera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比特幣交易所Bitcoin Shop和Coinbase都參加了拍賣,他們都宣稱自己的出價被別人壓過。 Pantera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Dan Morehead告訴彭博新聞社,投機者爭搶美國政府拍賣的比特幣,表明“供給自己正在創造需求”。 “拍賣創造了巨大的需求,我們現在看到有新的大買家進入。” 由於比特幣市場流動性較弱,單筆500個比特幣的交易就足以影響價格,美國司法部的這次拍賣為大買家一次性買入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由於投機者和極客大舉炒作虛擬貨幣概念,2013年比特幣從每個12美元飆升至1147美元,隨後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政府開始取締或限制政策,比特幣價格迅速下滑。 據CoinDesk Bitcoin Price Index報價,周一每個比特幣價值644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872

買下福布斯的人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559

福布斯賣出的價格,引起一輪爭議。接盤的華人財團如此神秘,更令人好奇。

繼五年前《商業週刊》被布隆伯格以數百萬美元收入囊中之後,同列美國三大主流商業雜誌的《福布斯》也將控股權易手於華人財團。

2014年7月18日,福布斯公司公告稱,已將《福布斯》雜誌所屬的福布斯媒體公司大部分股權賣給了一家來自香港的財團——本匯鯨媒體投資有限公司(Integrated Whale Media Investments,以下簡稱本匯鯨)。

福布斯傳媒成立於1917年,以跟蹤研究全球億萬富翁而著稱,其股權一直掌握在福布斯家族手中。

巧的是,在此兩天前,默多克旗下21世紀福克斯對《財富》雜誌所屬的時代華納也開出了800億美元的整體收購報價。

當然,比起在2010年《華盛頓郵報》以1美元價格出售、目前已經三度易主的《新聞週刊》,這些財經雜誌還不算太難堪。2013年,《華盛頓郵報》本身也以2.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

與先後陷入困境的同行相比,《福布斯》稱得上賣了個好價錢——4.75億美元。這是《福布斯》自有出售意向以來,所得到的最高報價。

媒體不免紛紛猜測,以巨資買下《福布斯》的華人財團究竟是什麼意圖?華人財團的背後究竟是誰?

 《福布斯》值多少錢?

「它就像是一條吃自己尾巴的蛇。」

福布斯沒有對外披露具體金額和股份,但CNBC記者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此次交易規模為4.75億美元。

4.57億美元,本匯鯨得到的是什麼呢?

一份式微的雜誌(《福布斯》、《福布斯亞洲》和《福布斯生活》)、數字化產品Forbes.com,以及過去四年已經不斷被稀釋的福布斯品牌,「對一個美國投資人來說,哪怕是以這次成交價格一半的錢來收購,都難以想像。」曾任《華爾街日報》記者的雷恩·圖姆(Ryan Chittum)在《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網站撰文稱。

2013年11月,福布斯剛發佈出售意向之後,美國時代公司曾報價1.75億美元,不過在第一輪競購中就出局了。公開信息顯示,在2014年1月進行的第二輪競購中,買家們的報價從3.8億美元到4.75億美元不等。

在美國媒體同行看來,福布斯並不值這個價錢。

「福布斯已經把內容生產外包給非記者,他們正在以各種主題取代真正意義上的新聞。實際上就是眾籌。它就像是一條吃自己尾巴的蛇。」《廣告週刊》(Adweek)專職作者、科技博客PandoDaily的作者艾琳·格里菲斯(Erin Griffith)指出。

圖姆指出,4年前,福布斯聘請劉易斯·德沃金(Lewis DVorkin)擔任首席產品官,他為福布斯引入了一個新模式,即作者以他們帶來的流量、特別是重複訪問量作為支付稿酬標準。比起諸如要遵循最少報酬法的傳統模式,這一新模式讓福布斯擁有了一支規模更大且穩定的作家隊伍。它可以說是新聞眾籌,作者成為了Forbes.com上的房客,而福布斯在他們帶來的內容基礎上得以大幅削減支出。

福布斯只有40名全職記者,但是有1200名作者,每天可以生產約400篇內容。其中400名是「付酬的自由撰稿人」,他們被要求每月至少發佈文章5次,並要與文後網友的評論互動。其中有60人每年從福布斯獲得4.5萬美元的報酬,這意味著,在1200名作者中,85%的人拿不到這麼多。如果再加上那些拿不到稿酬的作者,這一比例高達95%。

圖姆認為,福布斯這一做法實際上是在用它的品牌為作者提供報酬,但是當你做得過了,就是在稀釋品牌。與其他主流出版物相比,福布斯更大程度地模糊了新聞內容和市場/公關內容的邊界線。由市場主管和顧問們寫的成片垃圾文章,第一眼很難把它們和專職記者的報導區分開來。

在其網站上閱讀最多的文章居然會是諸如「你不該吃的6大維生素」之類的文章,這確實能夠增加點擊量和參與度,但這一做法對新聞來說是可怕的。不過,自2010年以來,Forbes.com獨立訪問量增加了三倍,公司整體廣告年收入增加了1300萬美元。

2014年1月,媒體分析師肯·多科特(Ken Doctor)獲得了德意志銀行關於福布斯傳媒公司出售的備忘錄,這份文件對福布斯媒體公司的估值為4億美元。多科特在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發表文章稱,財務數據顯示,福布斯的估值達不到4億美元。

在多科特看來,雜誌的估值通常為其EBITDA(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的5至6倍。但是福布斯想要的是數字媒體,而非雜誌的估值,這一數字高達10倍甚至更多。如果收購價格是4億美元,這一估值是其2012年1500萬美元利潤的26倍多。即使是更合理的2億美元估值,也已經是其收益的13倍。

多科特認為,願意為福布斯出高價的那些非美國公司,看中的是福布斯無形的品牌價值。假如以4億美元估值成交,那麼其全球品牌的價值佔到了這個交易價格的一半。

多科特文章發表半年後,福布斯媒體公司的最終成交價格為4.75億美元,而且買下的只是福布斯媒體公司絕大部分股權(63%)。換言之,福布斯品牌價值在這次交易價格中的比例遠不止一半。

隱秘的華人財團

「在公司現有的房地產、金融服務等業務領域,我們已經與本匯鯨的管理團隊成員開展合作。」

福布斯公告中表示,本匯鯨是一家位於香港、新成立的投資機構,由國際投資者們組成,香港投資公司本匯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Integrated Asset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以下簡稱本匯資產)和華碩電腦聯席創始人謝偉琦牽頭。

有意思的是,目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司註冊處尚不能查詢到本匯鯨的登記資料,外界也就無從得知這一財團中的「國際投資者們」都有哪些人。

福布斯公告披露,本匯資產的創始人是任德章。公開資料顯示,任德章今年53歲,1995年任德章與妻子王勤勤、妻弟王達偉共同創辦豐臨針織有限公司,2011年更名為豐臨集團在港上市。2014年6月,任德章辭去豐臨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職務。

除了實業,任德章還有著「香港股神」的稱號。

1996年,本匯資產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成立,由任德章100%持有。2007年,本匯資產和任德章因未及時向香港聯交所及廣東南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披露股份分配及出售而導致的權益變動,受到香港證監會檢控並受罰。

2006年,一家名叫 Marvel Bonus Holdings Limited的公司出價3600萬美元收購香港通訊公司潤迅通信(0989.hk)18億新股。本匯資產和一家註冊地也在維京群島的Shanghai Assets Ltd各持有Marvel Bonus公司50%的股權,Shanghai Assets Ltd的所有人丁鵬云,隨後成為潤迅集團主席。2013年,任德章和丁鵬云從潤迅退出,將手中的股票以2.44億元人民幣賣給了美成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任德章和丁鵬云兩人在多項投資中如影隨形。2009年,任德章和丁鵬云一同出現考察深圳足球隊,又共同投資香港寰亞傳媒集團(8075.hk),隨後持續拋售。2012年,丁鵬云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信貸(08207.hk)的主席,此後任德章持有中國信貸14%的股份。不過,在2014年5月,任德章將中國信貸全部股份轉讓,再兩個月後,丁鵬云辭去中國信貸主席職位。

丁鵬云和任德章先後辭去上市公司職務後12天,任德章和謝偉琦共同發起本匯鯨收購福布斯傳媒。這一次,丁鵬云並未出現。

福布斯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官麥克·佩裡斯(Mike Perlis)在公告中表示,福布斯將公司最好的歷史遺產與新注入的資源、能力和技術相結合,借此促進福布斯傳媒的全球發展,並且透露「在公司現有的房地產、金融服務等業務領域,我們已經與本匯鯨的管理團隊成員開展合作」。這一說法透露了有關本匯鯨背後投資者們的蛛絲馬跡。

在進入福布斯第二輪競購名單中,有一家中國公司——G2匯鯨投資集團(G2 Whale Capital Group,以下簡稱G2匯鯨),和本匯鯨一樣,G2匯鯨名字裡也有「匯鯨」二字。據其官網介紹,它是美國G2投資集團和一家叫做「匯鯨資本集團」的公司在中國的合資公司。

其實早在2010年5月,福布斯就開始組建私人資本集團,與福布斯家族有著良好關係的托德·莫利(Todd Morley)成為項目負責人,他是紐約一家投行的聯合創始人,管理著近百億美元資產。

莫利成立了G2投資集團,與福布斯媒體旗下的福布斯金融服務部門共同擁有福布斯私人資本集團。G2為全球客戶提供投資管理、投資顧問及其他金融財務服務,而福布斯私人資本集團則依託龐大的私人投資網絡,致力為環球名門望族及機構投資者開拓投資機遇。

匯鯨資本還和福布斯傳媒集團合作成立了「福布斯全球資產發展集團(Forbes Financial Centers Development limited)」。查詢其官網信息顯示,福布斯全球資產發展集團和G2匯鯨資本集團的香港、深圳、紐約辦公地址一致。

G2匯鯨公司官網介紹,匯鯨資本「是一間著眼於中港中型成長企業的投資控股公司」。G2匯鯨合夥人黃兆華(Sammy Wong)是匯鯨資本的創始人之一。在匯鯨期間,他發掘出數起投資交易,並為零售、科技、媒體、電信行業的大範圍投資組合公司提供了業務整合,尤其是企業投資和運營兩方面。

除此之外,找不到匯鯨資本和黃兆華的公開資料。南方週末記者查詢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工商部門,香港公司註冊處,都沒有匯鯨資本的信息。

南方週末記者聯繫G2匯鯨公司求證其與本匯鯨是否有關聯,G2匯鯨市場部負責人Kemmy Kchan郵件回覆稱:我們不方便發言。

網絡招聘信息顯示,一家叫做巨鯨投資顧問(深圳)有限公司,辦公地址和G2匯鯨一致。其公司介紹提到,「巨鯨同時隸屬於G2匯鯨和福布斯兩個財富集團,這對結合使之擁有全球知名企業和財富家族的網絡關係,其中包括:福布斯家族、古根漢姆家族、南風集團、麗晶酒店、台灣新光集團等等。」

工商資料顯示,巨鯨投資顧問(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10萬元,為港資獨資企業,法定代表人黃造宏,投資人為巨鯨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巨鯨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月17日,2007年10月更名為權威廣告(中國)有限公司(CONVEY ADVERTISING (CHINA) LIMITED)。

權威廣告公司於1986年在香港成立,主營戶外廣告牌。2007年7月,新華財經媒體(Nasdaq:XFML)通過收購Good Speed控股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獲得了權威廣告的全部控股權。

資本為何愛媒體

「他們入股媒體不是看中收益,而是話語權」

任德章在福布斯的公告中表示,「我們投資的是福布斯品牌、歷史、家族參與和一致成功幫助公司轉型的管理團隊」。福布斯樹立了一個等同於成功的品牌,有一個讓人尊敬的使命,在全球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有著全球化吸引力。

任德章表示,福布斯傳媒的未來計劃將額外包含互聯網和社交網絡擴展項目,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戰略和財務支持的基礎上,尋找各種新途徑釋放福布斯品牌的隱藏價值」。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吳非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在海外收購媒體的,不會是企業,因為現在還沒有哪一家中國企業知道該如何管理海外媒體。

「對那些既非傳媒公司、又非美國企業的興致勃勃的競購者來說,收購一家媒體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同樣還關乎權力。」媒體分析師多科特在尼曼新聞實驗室的文章中寫道,「這是一種戰利品式的收購。」

收購事小,整合事大。媒體界併購不乏慘痛教訓。1981年,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了英國《泰晤士報》,著名報人哈囉德·埃文斯(Harold Evans)受邀擔任該報主編。一年後,默多克打破了保持報紙編輯獨立性的承諾,因為多次抵制默多克對報紙採編業務的干涉,埃文斯被迫辭職。

埃文斯之後赴美執掌《大西洋月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紐約每日新聞報》等媒體。2013年,埃文斯出版了《底線:默多克與〈泰晤士報〉之爭背後的新聞自由》一書,回顧了這段併購案。

此後在默多克對道瓊斯的收購中,類似的劇情再次發生。

在香港,2014年初也上演了一出媒體與資本的衝突。創辦於1959年的《明報》,1992年易主為香港人于品海,1995年轉由馬來西亞媒體大亨張曉卿掌控。2014年初,香港《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的職位變動,公司管理層和採編人員之間產生分歧,隨後劉遭不明人士持刀砍殺。

福布斯的新主人卻並不打算馬上介入福布斯媒體的經營管理。史蒂夫·福布斯將留任集團主席和主編的職務,而首席執行官麥克·佩裡斯亦會繼續領導集團的管理團隊處理集團事務。

史蒂夫·福布斯在公告中表示,「我們的新合作夥伴尊重福布斯的品牌和價值,支持我們長久以來的使命——通過高質量的、獨立的商業新聞報導來倡導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他們堅持讓福布斯家族繼續參與運營,就是他們承諾要堅持我們的主張,最好的一個證明。」

彭博社報導稱,福布斯的出售,「標誌著美國媒體王朝的持續衰落」。不過,即使傳統媒體每況愈下,近年資本對知名媒體資產的興趣有增無減。2013年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出價2.5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波士頓紅襪的老闆約翰·亨利(John Henry)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紐約時報公司收購了《波士頓環球報》。

媒體分析師多科特認為,2013年,IAC公司把《新聞週刊》賣給了美國數字新聞公司IBT傳媒,當時新聞週刊幾乎處於輓歌狀態,但IBT還是看到了其價值,2014年宣佈要恢復紙版。如果純粹從收入來估值,貝索斯買下《華盛頓郵報》「估值過高」,但是他很清楚2.5億美元買下郵報這一品牌,「簡直可以說是偷」。

近年,中國也出現了大型國企入股媒體的案例。2014年初,國家電網公司5000萬投資21世紀報系旗下21世紀網後,又將1.6億元投給了第一財經集團,並獲得一個董事席位。

吳非認為,在海外,紙媒江河日下,富豪們收購紙媒是在「撿便宜」。可是在中國情況不太一樣,隨著經濟調整,紙媒廣告營收也開始下滑,部分大企業正好迫切需要擁有媒體話語權,「他們入股媒體不是看中收益,而是話語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03

力推Xbox 微軟豪擲25億美元買下熱門遊戲Minecraft及其開發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35

Minecraft-Xbox-One-Edition-Announce

15日,微軟同意以25億美元收購熱門遊戲《Minecraft》的瑞典軟件制造商Mojang AB,希望藉此拓展旗下Xbox及移動業務。

收購Mojang將成為Satya Nadella就任微軟首席執行官以來的最大一筆交易,預計將為Xbox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爭取更多玩家。此前,微軟曾考慮將Xbox遊戲系統轉變為一體化裝置,以提供包含電影和音樂在內的更為廣泛的內容。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FBR Capital Markets & Co.分析師Daniel Ives評論稱:

在公司加大對Xbox投資力度、開始攜處於重組進程中的Nokia殺入激烈的智能移動電話領域之際,收購Mojang將在正確的時間給予Nadella及公司正確的產品。

去年9月,微軟宣布收購芬蘭手機制造商Nokia的大部分手機業務,及其專利許可證。

微軟在公開聲明中表示,Mojang將並入其遊戲部門,而創始人Markus Persson則將離職,另外兩名創始人CEO Carl Manneh以及Jakob Porser也選擇離開。

Markus Persson 給出的賣掉並離開Mojang的理由是:這不關乎錢,只關乎想要的精神自由。Mojang在公開聲明中解釋稱,

擁有Minecraft所帶來的壓力過於沈重,令他無力應付。

700c5534a0a0701a6f19a9ae62f5f710

微軟將繼續在所有軟件平臺支持Minecraft的運營。預計整體並購工作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完成,並計劃在2015財年實現收支平衡。

《Minecraft》推出於2009年,目前已經售出超過5400萬個拷貝。其中文版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款沙盤遊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10

中國雄赳赳氣昂昂 “買下”意大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91

意大利已然成了中國人海外抄底的樂土。

據彭博報道,Clotilde Narzisi和Luca Soliman在米蘭開咖啡館已經有10年了。他們的咖啡館叫Caffe Orefici,離米蘭的地標建築多摩大教堂只有200英尺(約60米)。不過最近由於高額的稅負,他們不得不將咖啡館賣掉,而唯一的希望,是中國買家。

43歲的Narzisi吃午餐時忙里偷閑地說:“中國人是唯一的買家。我們很想賣掉,稅實在太高了。我們每天有8個小時為國家打工,只有1個小時是為了自己。”

Caffe Orefici只是Vendereaicinesi.it網站上(網站名翻譯過來就是“把它賣給中國人”)1.8萬份廣告中的一個。自去年2月起,賣家們就開始在該網站上發布廣告,該網站幫助陷入經濟危機的意大利人為自己的房產、產品和服務等尋找中國買家。

這家網站上出售的東西五花八門,有來自托斯卡納的冰激淩店,有克雷莫納的老牌牛仔作坊,也有458 italia這樣的豪車。不過,它們的目標買家只有一個—中國人。

“把它賣給中國人”的創辦者之一、35歲的西蒙·托皮諾說:“我們發現沒有一款在線工具可以為意大利人和中國人牽線搭橋。”於是,托皮諾等人萌生了創建網站的想法。去年2月中旬,網站成立,現在它有11名雇員,包括4名翻譯,“我們接到很多廣告和生意”。他們收費42歐元至90歐元不等。該網站絕大多數的中國用戶生活在意大利。

高達12.7%的失業率和史上最高的財政負擔,讓意大利人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今年上半年已有8000多家企業倒閉。此時,32.1萬生活在意大利的中國人就成了他們的救星,因為中國人可以通過家庭而不是銀行來獲得融資。

當意大利的小商家將目光瞄準當地的中國人時,意大利的大企業們也在尋找來自這位亞洲巨人的直接投資。彭博社的數據顯示,今年意大利是中國在歐洲第二大的投資對象,僅次於。截至目前中國對意大利的跨境並購額已達34.3億美元。

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將於10月16日抵達米蘭,參加歐亞領導人峰會。李克強今天在意大利最大的財經報紙“Il Sole 24 Ore”上致信稱,中國和意大利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雙方都將從中受益。

目前,意大利失業率創下12.7%的歷史新高,GDP連續萎縮,以往14年的累計漲幅被全部抹平。意大利經濟已經跌回到了2000年的水平。

今年6月,意大利總理倫齊率數十家企業組成的代表團出訪中國,請求中國給予援助。數周之後,意大利國有銀行Cassa Depositi e Prestiti宣布,將旗下能源網絡控股公司CDP Reti 35%的股份以21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國家電網。

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也收購了意大利藍籌股上市公司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2%的股權。

10月8日消息稱,光明食品集團旗下子公司益民食品一廠近期與意大利豐塔納(Fontana)家族達成協議,收購意大利橄欖油制造商Salov集團多數股權。

不僅如此,外管局還持有意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 SpA)以及電纜制造商普睿司曼(Prysmian SpA)各自大約2%的股權。外管局已經從意大利油氣生產商Eni SpA和基礎設施公司Enel SpA買入了類似比例的股權。

法律事務所Chiomenti公司合夥人Sara Marchetta表示:“我們登記的數據顯示,從去年開始就出現了大量有興趣投資意大利的客戶,今年的人數大約增長了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9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