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失英國電網小超硬銷英礦泉水 李華華

2011-3-3  AD




 

財爺回水6000蚊畀大家,成為噚日晏晝中環人討論嘅焦點,究竟點樣用呢筆意外之財?華華噚日見到啲大孖沙,個個都話收到嘅話,會捐出去,但唔係個個有錢佬都係咁諗。

未諗退稅點樣使

小超人李澤鉅又點呢?噚日喺長江基建(1038)業績記招,有人問佢會點用,佢竟然答呢排忙到連水都無時間飲,所以未諗到點用。

話時話,一向鍾意板起塊面對住傳媒嘅小超,雖然投唔到英國電網,但心情勁靚,仲罕有俾人任影兼提供意見。之後仲同記者硬銷長建旗下生產、香港唔係好多地方有得賣嘅英國進口礦泉水ICENI……唔通,佢驚細佬分手單嘢霸晒報紙嘅版位,所以即刻做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8

期待全球「大交易」——專訪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1324&time=2011-03-26&cl=115&page=all

全球再平衡的關鍵是方向相反的需求變化步調一致,需要全球範圍的徹底談判,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則是「後話」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李增新

 

  金融危機之後,呼籲進行全球性變革的各種呼聲此起彼伏。但真正迫切和必須的,是什麼樣的改革和政策?3月17日,北京英國大使館,全球最重要的 經濟決策者之一、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的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向財新《新世紀》週刊闡述其與眾不同的看法。

现年63岁的默文·金已在英国央行浸淫20年,担任行长也有八年。Kathy
            Willens/人民图片

現年63歲的默文·金已在英國央行浸淫20年,擔任行長也有八年。 Kathy Willens/人民圖片


  記者面前的默文·金滿頭銀絲而目光深邃、中氣十足,學院氣的面部表情內斂拘謹。現年63歲的他已在英國央行浸淫20年,擔任行長也有八年。近年 來英國經濟遭受重創,他的決策力經受考驗;危機中他對銀行業的救助、一改通脹「鷹派」立場而推行量化寬鬆、對財政整頓的執著、在金融監管改革中的實用主義 策略,也使他備受爭議。

  此次採訪,默文·金希望多談「再平衡與結構調整」。此前一天,他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會面,並在北京中央黨校發表題為「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國 際貨幣體系?」的演講。他呼籲全球各國作出努力,通過談判設定淨出口比例、真實匯率、資本流動、促進金融穩定的審慎宏觀政策及儲蓄率五個領域的具體目標。

  顯然,實現再平衡是他當前關注的重點。採訪中,對有關日本地震、北非及中東動盪對全球商品價格、通脹及政策取向的影響,他以「長期內世界經濟是 有韌性的」一言概之,對歐元區現狀與新的救助機制也未給出評判。

可信的退出

  財新《新世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復甦步調不一致,在 發達國家內部也存在差別。在政策上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

  默文·金:一些國家從危機中的復甦很快,是因為他們不存在銀行危機,其實他們在90年代也經歷過類似的危 機。工業化國家則經歷了重大的銀行危機,銀行業需要收縮資產負債表,貸款量急劇下降,實業投資的成本變得很高。這種危機就比單純的衰退在復甦時慢很多。

  將來,世界經濟取決於新興市場追趕先進經濟體生產率水平的速度。如果迎頭追趕,他們就能實現比發達國家更快的增長率。但一旦達到技術前線,一國 增長率就會出現拐點,之後會降下來。但哪些國家會最先步入這個階段,何時會發生,很難預測。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能做的就是設計一種經濟和政策框架,使我 們能夠在始料不及的挑戰到來時,具有足夠的韌性。

  財新《新世紀》:大家都很想知道,發達國家究竟怎樣使投資 人相信,他們具有可信的退出策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主要發達經濟體,調轉貨幣政策的方向。

  默文·金:沒錯。我認為要使政策框架值得信任,它首先要看起來可信,也就是必須是一種對銀行面臨挑戰的理 性、高明的回應。

  許多工業化國家的產出水平還是比危機前相差很多,還有產能閒置,通脹壓力主要來自外部的油價、食品和其他商品價格上漲,但國內產生的通脹壓力非 常低。只有當國內內生的通脹預期開始抬頭,才是需要結束刺激性貨幣政策的時刻。

  這是為何在我們的政策框架之中,強調當前的通脹率,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未來18個月、兩年的走勢。貨幣政策遲早要退出,利率要回到正常水平。但這 不代表明天就要這麼做,也不代表永遠不做,必須在中期內的通脹風險與通脹目標之間加以平衡。只有當金融市場中的人們認為,決策是考慮了未來風險,並做出正 確判斷的時候,貨幣政策的退出策略才是可信的。

  財新《新世紀》:從歐洲的經驗看,是不是存在這樣一個臨界 點,即債務水平超過某種程度後,市場信心會突然會崩潰?包括美英在內的國家目前的財政整頓方案,是否足夠挽回和維護信心?

  默文·金:這並非是一個物理或機械問題,找到一個確切的臨界點是不可能的,主要還是取決於市場情緒。

  在危機中,公共債務佔國民收入的比例大幅提高,一個原因是政府需要支持銀行,同時也是總需求和產出大幅下降後稅收收入減少的結果。

  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市場有實實在在的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但當你正在喪失市場信心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令市場重拾信心,否則就要為債務 付出顯著增高的利息。自然而然地,各國政府紛紛宣佈中期內要有一個框架,將債務降到可持續的水平。

  如果看英國的經驗,可以說已經恢復了信心。當然,各國都處在不同的境況,將來還會有比較大的挑戰。日本地震的事證明了世界充滿了怎樣的不確定 性,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要設立明確的政策框架,才能對出乎意料的事件做出理智的應對。

調整「齊步走」

  財新《新世紀》:近來對全球再平衡的討論非常多,但世界經 濟真的實現平衡增長,就會避免未來的危機嗎?畢竟金融危機已經存在幾百年了。

  默文·金:我想強調,2008年的危機是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世界需求和產出以及世界貿易顯著下降,影 響了每一個國家,包括那些根本沒有銀行危機的國家。確保不再發生同樣的危機,符合每個人的自身利益。

  本次危機有兩個最主要成因,其一是世界經濟不平衡。資本流動的方向顯示,逆差國家一直在大量舉債,內需是在不可持續的高水平,遲早需要向下調 整;而在高儲蓄的國家,內需遲早要向上調整。

  另一個成因是逆差國家的金融體系需要改革。目前西方國家有對銀行業本質的大討論,涉及將來政府要如何在必要時提供支持。有時候這種討論是以去除 「太大而不能倒」為標題,我個人喜歡說「太重要而不能倒」,指的是納稅人對一些金融機構提供的隱性補貼。這種隱性補貼使金融機構的槓桿率大幅提高,其他國 家為他們提供了資金。由於能夠以廉價的成本舉債,這些機構擴大資產負債表的途徑並不是放貸、增加權益或再投資,資產負債表非常脆弱,有超高的債務—權益 比。

  如你所說,西方世界自打工業革命以來就一直存在金融危機。但這一次,兩大成因其一是全球經濟不平衡,其二是西方國家銀行體系問題。依靠這兩年的 政策刺激,才使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開始復甦,但根本性的問題仍未解決。刺激政策帶來復甦,作用是使調整不至於激烈到難以承受的程度,但不會減弱調整的需要。

  財新《新世紀》:問題是,在中短期內,有可能出現順差國家 的內需增加,趕不上逆差國家需求的下降,這個缺口如何解決?

  默文·金:是的,這也是最困難的環節,即要避免在再平衡過程中,使世界需求和增長降低至低水平,因為這意味 著全球範圍的衰退。要確保的是,不平衡在逐漸化解的過程中,維持一個高水平的需求和增長。因此要有國際協調,確保中國和其他高儲蓄國家國內消費增長的速 度,要與逆差國家國內消費下降的速度相一致。

  最重要的是要記住,經濟增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拜貿易所賜,貿易中每個人都獲益。問題只出在不平衡,關鍵是解決不平衡的過程中不能扼殺貿易。

  財新《新世紀》:難題之一是,中國將來要面臨人口老齡化問 題,或「未富先老」,這種情況下內需增長很可能受限?

  默文·金: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不過,沒人不切實際地期望中國內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確定的是,其 國內消費佔國民收入的比例目前是非常低的,這反映的是缺少保險的途徑和融資渠道,這些可都是可以改變的。

  沒人能獨善其身,即使像中國這樣巨大、強大的國家,也深受危機所害。這說明,每一個國家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都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中國政府已經 意識到最基本的經濟因素,這不是西方迫使中國做不願意做的事,這本就不是個「零和遊戲」。出路是,大家把紛爭擺到桌面上來談,本著實現共同利益的原則,各 自做好自己的工作。

先交易後共治

  財新《新世紀》:提到國際協調,在演講中你給出了五點建 議,要尋找一些「公允標準」,這是不是一種對更明確、更有強制力的全球治理架構的探討?

  默文·金:我認為世界還沒有做好準備,接受強制性的指標信號或懲罰措施。但需要的是對要做什麼要有更明確和 更廣泛的認知和共識。

  G20內部,包括巴西,可能還有印度等國家,就提出來他們的本幣升值到了一種不舒服的水平,於是對資本流動採取管制。短期內確實有管制的需要, 因為匯率變動會使真實成本上升;但在長期內,我們都不希望有管制,資本應當自由流動到投資回報最高的領域。因此,我們需要規則,明確何種情況下,一國可以 採取管制。

  可能最重要的還是,在消除不平衡的過程中,需要各國在結構政策上的對話。要告訴中國和其他國家,西方國家要怎樣實現儲蓄率的提高。比如在英國, 我們有個五年計划來削減財政赤字,這是提高國民儲蓄率的措施之一。西方也需要其他政策調整,比如解釋將如何支付福利支出。同等地,我們需要與中國進行有關 結構政策的對話,在長期內如何提高國內消費。

  需要對化解不平衡的速度、節奏有個時間上的約定。在時間上達成一致,就對所有逆差國家、中國及新興市場國家都更有說服力。這以後,我們就會開始 琢磨:「那麼需要何種匯率政策,才能在期限內實現調整呢?」匯率是其中之一,但只是其一,要改變的比匯率寬得多。

  財新《新世紀》:具體到每個國家,比如順差國的中、日、 德,都有自身特有的情況,如何才是「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默文·金:確實如此,大家各不相同,都要有自己的對策。我不能替中日德說,各自需要做什麼。清楚的是,德國 順差主要是相對於其他的歐元區國家,那麼德國就需要從歐元區內部入手,這對全球再平衡同樣具有意義。

  正因為各不相同,簡單的強制性懲罰措施並非當下的解決之道。今天需要做的是具有大量信息交換的私下對話,而不是國際會議的會後聲明,要在不同政 府之間對經濟根基問題有真正的理解,並各自設立五到十年的調整時間表,也就是我所指的「大交易」。

  也許在將來,我們可以慢慢演進到設立一個類似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機構或框架,在全球治理上推進一步;也許最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能夠設計出對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收支賬戶做出規定的類似體系。

  財新《新世紀》:這個「大交易」的過程,是否也需要全球貨 幣體系發生改變?

  默文·金:不。人們喜歡談國際貨幣體系,但往往並不清楚這指的是什麼。究竟哪種貨幣是國際儲備貨幣並不是當 前最緊迫的問題。因為國際儲備貨幣是由全球數百萬願意持有這些貨幣的意願來決定。今天,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儲備貨幣,美元取代了英鎊是由於美國經濟變得更 大、更重要。

  隨著時間的變化,人民幣會變成一個主要儲備貨幣,但絕不是國際協商的結果,而是中國經濟繼續增長,變得更大更強,最終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財新《新世紀》:但畢竟中國擁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即使增量不再積累,存量已經是個大問題。人民幣是不是需要一種中間過渡狀態,比如先行加入IMF的特 別提款權(SDR)?

  默文·金:正因為逆差國家過度舉債,中國又是順差國家,才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結果是現在高度依賴國際經 濟,其他國家一有風吹草動,都要牽動中國的神經。中國的外匯儲備問題正印證了,沒有國家是「絕緣」的。

  可以考慮加入SDR,但人民幣仍要以可兌換作為先決條件。SDR不是貨幣,是儲備資產。人們可以持有任何想要的貨幣,美元、日元、歐元、英鎊, 想持有SDR也行。但SDR還是基於現有貨幣,換句話說並不存在一個過渡階段,加入SDR與人民幣變為國際儲備貨幣是相伴的過程。

  本刊實習記者余思偉、李婉然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20

英國皇室、小賈斯汀都該找它

2011-6-6  TCW




你嘗試過在網路上搜尋自己的名字,看看會出現什麼結果嗎?

答案可能會讓你嚇一跳。也許有前女友在部落格上撰寫的閨房密事、或在夜店裡狂歡醉酒的醜態,甚至違規罰款未繳交的公告。這些資訊有可能無害,也有可能會破壞你日後的婚姻、讓你失去工作 。

二○○七年的《哈佛商業評論》(HBR)就曾經刊出過一篇個案,標題是「我被Google開除了」,內容講到一位履歷、條件、能力都非常優秀的年輕人,只 因曾經參與過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和平抗議活動,被雇主在Google上搜尋到相關文字與照片,就失去了這個工作機會。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在網路時代,一個人可能會出現多種不同的虛擬分身。最可怕的是,有許多個人資訊還是在當事者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放到網路上傳播的。

紐約時尚雜誌《Time Out》的美女專欄作家愛麗森(Julia Allison),就面臨到這個困擾。她在公眾場合與男友吵架的影音、寫給一些網站編輯的私人郵件,以及分享給朋友的內衣照,在有心人士的操作下,很快就傳遍了網路。

為了挽救自己的名譽,她嘗試自己修改網上的搜索結果,但不久後就放棄,「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像在玩『打地鼠』,」愛麗森說:「你才把一隻地鼠打下去,另一隻就冒出來……,想要刪掉討人厭的資料,但幾乎是徒勞無功。」

後來,她求助一家名叫「名聲捍衛者」(Reputation.com)的網路公司。他們的工作,就是對抗搜尋引擎,降低負面訊息,提升正面訊息。

「你無法完全刪除網路上的內容,只能大量增加正面消息連結,將負面訊息擠落谷底。」名聲捍衛者的創辦人兼執行長芬蒂克(Michael Fertik)說。在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後,愛麗森的負面訊息搜索頁被擠到六、七頁之後,她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聘請上百位專家,破解搜尋引擎

聽起來很容易,但事實上,這必須對搜尋引擎的計算法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破解其邏輯,從而壓制熱門連結,對搜索結果的順序進行重新評估。

以愛麗森的案子為例,名聲捍衛者在接獲要求之後,會先徹底清查網路上所有攸關愛麗森的資訊,經過分類整理,提出一份評估報告,之後再請她選擇想要在網路上曝光或流傳的特定資訊。

為了對抗強大搜尋引擎與社交網站,他們聘請了一百多位網路專家,其中絕大部分擁有博士學位,他們使用搜尋引擎優化技術和流行演算法來提升正面搜索結果的排名。

這些「網路形象設計師」們不僅要熟悉Google等搜尋引擎的運行機制—也就是按照連結的頻繁度來為網頁排序,有時候還要略施小計「欺騙」一下搜尋引擎。 網路設計師會請工程師創造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網頁,這些網頁與顧客想要達到的搜索結果相連結,只要鏈接的頻繁度越高,正面的搜索結果就排在越前面。

如果原有的正面資訊力道不夠,芬蒂克還會建議顧客創造新的正面訊息,例如架設個人網站、申請一個新的推特或臉書帳號等 。他強調,公司不會為顧客杜撰假的正面訊息,只會站在真實的基礎上強化正面訊息。

清除網路爛名聲,得月付八萬六

然而要與搜尋引擎對抗的代價可以說是相當昂貴。名聲捍衛者採取簽約的收費方式,顧客一個月得付出三千美元(約合新台幣八萬六千元),直到達成目標為止;另 一家推出類似服務的公司誠信捍衛者(Integrity Defenders)則論件計酬:清除搜尋引擎首頁的負面評論,需要花費四百九十八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四千元),一次清除兩頁則稍微打點折,九百二十八 美元(約合新台幣二萬六千元),假若除不掉則無條件退款。

如果是像加拿大新生代偶像小賈斯汀、英國皇室等演藝界名人或政商名流,收費就更高,一年管理費達五千到一萬美元。同樣是幫顧客打造網路形象的公司金屬兔子 (Metal Rabbit Media),執行長湯姆(Bryce Tom)表示,收費高低完全取決於處理的棘手程度,因為這些人的資訊更加龐大複雜,要付出的時間與心力比平常人更多。

誇張嗎?一點也不。去年,名聲捍衛者營收比前一年整整成長六倍,客戶也從原本的作家、企業家、高階主管等,擴及到一般的上班族、離婚人士,甚至大學生等,顯示這個市場的需求正在蓬勃成長,速度之快連它自己都沒料想到。

【延伸閱讀】6步驟挽救你的壞形象

1.接獲顧客需求:確認真實身分與網路稱號。2.蒐集網路資料:到各搜尋引擎與網站蒐集資料。3.提出評估報告:分析正面與負面資訊比例。4.強化正面連 結:改變演算法,將正面資訊連結頁面往前提。5.增加正面資訊:架設新網站與新帳號,增加正面資訊數量。6.維護正面形象:依照簽約時間長短,維持網路形 象不被破壞。資料來源:Reputation.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20

英國:害人終害己 若缺齋

http://dodderer.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12.html

上星期才說希臘出問題、對工作態度更“悠閒”的意大利肯定不會好得到那裡,誰知來得這麼快在文章出了一星期意大利國債利率便突破7%大關,在香港的朋友問曰為什麼本老頭消息這麼靈通?答曰跟本老頭預言香港會計業情況不同:前者是基於推斷,但對歐洲情況卻是顯然易見只要看看便知道,只是大多數香港朋友對國際時事太依賴美語傳媒,消息自然慢了一部而且難免狹窄了點甚至有點扭曲;

也有不少看本老頭文章的老讀者、包括老朋友
通宵幹探兄問曰香港不少人崇英,但為什麼本老頭總是好像對英國看法有點負面,細想一下可能也真是所處環境潛移默化:在帝國時身邊的人不是根本沒有聽說過倫敦是啥(以為世界東起緬因州、南至德薩斯、西圪夏威夷、北垂五大湖的帝國人多的是,在不少帝國人眼中無論倫敦以至北京都是“外星”的事、當聽到本老頭偶爾說幾句中文其表情便正正是像聽到火星文了…),便是衝口而出曰“Our Colony?”;歐洲則更尤甚,身在歐洲時好像沒有那個當地人將英國當成歐洲一部份(當然英國人自己也不大覺得),其眼中英國根本便是帝國第51州(這個英國倒非常想但求之不得,凱因斯也慨嘆“No such luck!”)

早前法國總統公開大叫英國首相收口,在
時事討論區上 有不少香港人大感驚訝甚至覺得侮辱:在他們眼中了不起的“強國”首腦竟被人家指著鼻子罵,不亦奇哉?但跟歐洲朋友聊起卻完全是另一味道,皆曰薩爾科齊始終 是外交家,若脫下外交辭令恐怕會說這裡是國家首腦會議,那有你這州長指手劃腳的地方?你們國家元首奧芭瑪也真是明明在場也不好好管管…明白了這心態後便不 難理解為什麼這英國首相住的酒店價位只有其他國家元首甚至完全是“外人”的中國國家主席一個零頭 – 外交禮遇是非常嚴謹有準則可從而絕不是偶然的;

     *          *          *          *

說到歐洲生活除德、奧等強國外,本老頭甚至曾在兩頭“歐豬”生活過一小段日子,初初也受到一點美語傳媒影響(這有點難免)、 更因第一次見識的歐豬是有“歐洲第一懶人國”美譽的意大利,難免有點先入為主以為各豬的人民也不會勤勞得去那裡…誰知道到愛爾蘭遊玩時所見大不其然!當然 跟香港人那捨生忘死的工作精神相比是遠遠不及,但愛爾蘭人在歐洲中絕對跟懶字沾不上邊,與意大利人相比更是完全兩回事!立即非常奇怪還算勤勞的愛爾蘭人為 什麼也弄得跟意大利一般狼狽;

愛爾蘭人有非常深厚悠長的憎恨英國人傳統:若貴閣下在愛爾蘭稱對方為英國佬,恐怕跟曾打抗戰的老人家問其是不是日本人後果完全一樣,分別是今日中國不少人哈日、但愛爾蘭人絕不哈英而已,若不相信的朋友有機會到愛爾蘭遊玩大可做做實驗,只是本老頭對一切後果恕不負責...

扯遠了,大感疑惑的本老頭忍不住問愛爾蘭朋友為什麼搞得如斯田地,卻完全挑起了愛爾蘭朋友的痛處,先是大罵一輪英國佬如何混蛋,正當奇怪雖然愛爾蘭人討厭英國是早知道的事,但跟眼前問題有啥關係?誰知罵完後話題一轉原來愛爾蘭經濟問題的確是被英國人拖累;

話說愛爾蘭問題絕對跟懶無關(但意大利的卻是完全相關),而是由香港人非常熟悉的樓市泡沫造成,而始作俑者卻是一令愛爾蘭人牙癢癢的英國產物:英愛銀行(Anglo-Irish Bank);這英愛銀行當年為搶生意率先推出十成樓宇按揭,致令其他愛爾蘭銀行為保持市場佔有率不得不跟隨,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高槓桿的禍害香港人更是熟悉:首先自是風險奇高,在十成借貸下只要樓價稍跌便可能立即陷入負資產深淵,而且更大問題是不用付首期下財政能力不高的人也可投入房地產市場令需求大增扯高樓價(偏生這類朋友承受力最差,只要樓價一跌首先被破產官找上門來的便是他們) – 這跟帝國的次按問題完全一模一樣,只是令愛爾蘭人氣結的是帝國人是自己搞出來的問題,但愛爾蘭的卻是英國人率先“做壞規距”逼使其他愛爾蘭銀行跟從;

更令愛爾蘭人吐血的是這英愛銀行雖然野心十足不顧後果但底子卻非常薄兼不負責任,若說十成按揭引起泡沫還有一點點抵賴餘地說太牽強的話,在樓市倒下後英愛銀行成了第一個破產需愛爾蘭政府拯救而為國家赤字大有貢獻的功勞絕對算得到它頭上(這點非常符合安格魯撒克遜人的習性,帝國人這種欠債大不了破產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態中國人可非常難模仿)

     *          *          *          *

可不是又拿已發生的往事故意令幹探兄等賭波必買英格蘭的英國鐵粉不快,相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已迫在眉睫!

安格魯.撒克遜人這種好聽是進取十足、難聽點便是不負責任盲目進取的脾性既可害愛爾蘭不淺,自亦會害人終害己:試看英國的房地產價格絕對比愛爾蘭當年“被整”的更恐怖!


倫敦、英國及蘇格蘭樓價圖
(Money Week圖片)

如所有泡沫一樣,在泡沫爆破前時人總會找千百藉口來麻醉自己曰這是史無前例、有一系列的原因令這泡沫跟以前不一樣不會爆破,英國樓市亦不例外,諸多理由如什麼倫敦樓房是最穩固的資金避難所(跟帝國人尤其灣區居民說這句簡定會將他們笑翻,雖然跟徐小鳳唱的一樣「儘管這是苦笑…」)、又或倫敦舉行奧運在即所以樓價不會跌(奧運關居住樓房啥事?為令以“活力十足”而聞名的英格蘭球迷輸波或是輸什麼後拆了你的房子?而且就算果如其說,活動過後便走著瞧!)

假如倫敦樓市真是跟以往所有泡沫不一樣倒沒什麼大不了,便若然這又是太陽底下的另一舊事可比別的泡沫、至少是其他地方的樓市泡沫更大鑊得多!

說英國人不知是過份的天真樂觀還是不理後果可不是冤枉,香港最多是九成按揭(假如沒用旁門左道手法額外獲貸款)滋味如何不用多說,愛爾蘭被英國人坑了一道的十成按揭至今仍叫苦連天,但以勇往直前有前無後打死罷就有著數搶了才算的英國人卻是更狠:竟有香港人從無聽過的125%貸款(125% Mortgage)

顧 名思義125%貸款者,買家不但不用付首期更可額外多借樓價四份一也!銀行有如此多的生意、市民能輕易獲得貸款一時自然高興,但不用多說若萬一泡沫爆破後 果可是玩大發了!雖然近一兩年各國尤其其宗主美帝國出問題後英國人也開始收斂,但不計以往借下的,就是香港/愛爾蘭難以承受的十成按揭在英國人眼中還算是 “保守”,當英國樓市有什麼風吹草動肯定是樂子大了...

     *          *          *          *

英國近來嘲笑歐羅區領導人頭大如斗,不過將來英國必定 – 不是萬一,泡沫終須爆破可是十拿十穩的事,到英國人將來享受負資產時肯定比今日其嘲笑的歐豬更好玩!

歐羅的組成除為減低交易費用外,另一功能在今日已完全發揮:令成員國間有對沖作用。萬一部份成員國出問題時強國雖然苦在心裡但不能不救,這也不能說單是德、法太夠義氣(雖然近來愈來愈想縮沙,但要拋棄朋友脫身可不是一時的事),畢竟強國將來難保也有須求助的時候,但歐羅將他們綁在一起正是有互相救濟的功能 – 雖然也是被逼的;

當英國將來出問題時,不知歐羅國家可會跟今日一樣這般夠義氣拯救英鎊?

     *          *          *          *

還多說一句:
中國人的儲蓄習性可是非常可取才不要聽信經濟學家尤其帝國出品的消費主義至上害人理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9

社交媒體取代電視成英國青少年首選娛樂方式

http://news.imeigu.com/a/1328790060791.html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9日晚間消息,英國《每日電訊報》週四報導,最新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將瀏覽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作為首選的娛樂消遣方式,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最注重看電視。

在接受調查的16歲至24歲人群中,65%的受訪對象將通過Facebook和Twitter與朋友交談作為首要的消遣活動。

三分之一的受訪對象每次上網時間超過3個小時,上網地點的選擇很多。電視網絡已經瞭解到這種日益明顯的趨勢,正在嘗試多種方式來吸引青少年上網瀏覽 與電視節目相關的內容。例如,第四頻道在2010年推出了《幸運百萬英鎊》的在線遊戲版本,該遊戲大獲成功,至今已有1100萬人次玩這一遊戲。其模式是 鼓勵人們在觀看節目時玩在線遊戲。

數字市場營銷機構Click Consult在英國進行了此項調查,接受調查的人數為1300人。調查還發現,社交媒體在老年人群中也日益受到歡迎。在5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近三分之一在觀看電視節目前會登錄社交網站。

Click Consult董事總經理馬特·布拉斯(Matt Bullas)表示,人們很早就在談論社交媒體變革,但此次調查發現社交媒體首次超越電視成為青少年最喜愛的娛樂消遣方式,這確實表明數字時代人們的娛樂休閒習慣在快速發生變化。(悠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6

一家月花5千 換英國半年住宿費

2012-4-16  TCW



二十元,對你有什麼意義?能省二 ○%,卻要多花十分鐘,你願意嗎?

對一般人來說,二十元、省二○%,這些可能都是「小錢」。但你相信嗎,小錢也可以力量大,「很多人會覺得『理財』是有錢人才需要做的,但正是因為錢比別人 少,更需要管理。那些『沒什麼』的錢,可能也是(一個月)三、四千元,」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陳琬惠強調。

如果現在能省下這些過去覺得「沒什麼」的錢,未來,它就能為你帶來「大存摺」。但想實現「小錢大存摺」的夢想,困難的不是技術,而是以往對小錢滿不在乎的 態度。以下是在這個時刻,你一定得破除的三個省小錢的錯誤迷思:

迷思一:省也省不了多少錢?錯!省錢績效可戰勝冠軍經理人

對很多人來說,懶得省錢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反正也省不了多少錢」。但你知道去年一整年,台股基金最賺錢的一檔,報酬率多少嗎?答案是:六‧ 九%!

在定存利率只有一‧四%的這個時代,別說想賺到三○%獲利,就算想獲利一○%都很難。所以不要小看「小錢」的力量,只要能月省二○%,相當於你的「績效」 已遠遠勝過冠軍基金經理人。

但要月省二○%,很困難吧?這是大多數人心中的疑惑。

四月一日,我跟著比價高手的爸爸在民生社區巡價,走訪了三家常見的賣場,尋訪包括鮮奶、麥片、牙膏、衛生紙等八樣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發現這些用品在不同 賣場的高低價差,平均居然高達一八‧九%。

四天後,我又去採訪一個叫「省省吧」(save bar)的網路比價軟體製作公司。這軟體背後連結了十三個台灣網路購物商城的價格資料,比價之後發現,原來網路上價錢也是差很大,以一款「葉黃素」的保健 食品為例,價差可以高達三五%。

生活用品、食品的價差可以這麼大,可見只要多對「小錢」花點心思,打敗冠軍基金經理人,達成一年省小錢「績效」二○%,不是難事。因此,網購比價、利用特 賣會撈寶,都是好方法。

曾被列為美國首富的沃爾瑪(Wal-Mart)超市創辦人山姆‧沃頓(Sam Walton)就從來不小看「小錢」的力量。他的弟弟在傳記中這麼描述他,「人們無法了解為何我們至今還這麼保守,想不通山姆有億萬財產卻駕著老舊貨車, 在沃爾瑪百貨購物,甚至不願意搭頭等艙。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如果有一分錢掉在地上,究竟有多少人會彎下腰去撿起來呢?至少我會,我想山姆也會。」

正是這種珍惜每一分錢的態度,山姆‧沃頓在他二十七歲的時候,用存到的第一桶金五千美元,加上跟岳父借的兩萬美元,成立了第一家超市,為沃爾瑪超市帝國打 下根基。可見只要願意相信小錢的力量,絕對不會「省也省不了多少錢」!

迷思二:比價很浪費時間?錯!月光族每月多存下一半收入

談到為了省錢而比價、記帳,甚至改坐公車,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浪費寶貴的時間,畢竟,時間就是金錢。但其實「省小錢」還有其他更深層的意義,它反應的是我 們心理的認同,是一種「習慣」。

願意對「小錢」付出關注、能意識到自己把「小錢」花在哪裡的人,自然對金錢的態度不同,會從原本的滿不在乎,變得珍惜。

一九二八年,美國作家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受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委託,針對當時包括汽車大王福特(Henry Ford)等超過五百位成功人士,做了一項長達二十年的貼身觀察。希爾把這些觀察,整理在《成功鐵律》(The Law of Success)一書中,描寫成功者的十六個特質;其中一個重要特質,正是「省錢的習慣」。

希爾認為,「數以百萬計的人走過貧困的人生,正是因為他們錯用了習慣的力量,」他強調如果能夠善用習慣的力量,自然會有富足的人生。

根據一份今年二月針對一千多位美國人所做的調查顯示,有財務計畫的家庭,能存下錢的比率,比沒有任何計畫的家庭,幾乎高出一倍。為什麼有計畫的家庭,比較 能存下錢?因為透過計畫,「省小錢」變成他們生活中時時刻刻得注意的一種習慣。

對「全聯先生」邱彥翔來說,「省小錢」的習慣,也幫助他從一個月光族,變成每月可以存下二分之一收入的「踏實一族」。

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邱彥翔打開存摺驚覺,自己居然連存款十萬元都沒有,這對從國中就開始打工、學生時代就曾身兼三份工作的他來說,簡直是不可置信,「以 前真的不知道把錢花在哪裡,」他說。

後來,為了實現買地、蓋房子的夢想,在五、六年前,他下定決心省錢。他的實踐方法,就是「省小錢」的習慣,只要能買二手的東西,一定不買新的。因此,他家 裡的電視、電腦、車子都是二手貨;加油絕對走「自助加油」車道。省小錢的態度表露無遺,「這是提醒自己維持省錢的觀念,聚沙成塔,這是最基本的。」

也因為不斷靠著省下一百元、一千元,邱彥翔從原本不知道錢花到哪裡的那個月光族,變成每月至少可以把收入二分之一存下來(狀況好時,甚至是三分之二), 「存到了我第一桶金,」邱彥翔開心的說。省錢的形象,也讓他代言「全聯先生」廣受好評,打造了新事業。

若能把「省小錢」當作是一種習慣,培養自己和小孩對「價錢與價值」的敏銳度,或許就不再會認為這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而是一種意義重大的成功術。

迷思三:節儉日子會很苦?錯!省下電費帶家人到愛丁堡長住

「省小錢」的另一個絆腳石,是很多人認為這會讓日子變得辛苦,這不能花、那不能買,生活充滿忍耐。但其實,省小錢可以是一個饒富樂趣的行為,因為它可以幫 助我們實現夢想!

「省錢達人」張偉明就是一個例子。張偉明在網路上的綽號是「搶錢男艾倫」,他們一家三口,住在一個三房兩廳的公寓二樓。在一般人眼裡,或許這家人實在很超 過,「省小錢」省過了頭:他們一個月電費只要三百到四百元(一般三、四口之家,一個月電費約七百至一千五百元),再加上瓦斯費、水費、電話費及生活費的開 銷,不超過五千元。一家人白天如果在家,只要還看得到,一定不開燈;常常要使用的電器,例如電視、音響等,則是插在有開關的延長插座上,不用時就把開關關 掉。

為了省電費,他們一家以前還會玩一個遊戲:一天只能開冰箱五次、一次五秒(因為冰箱要持續保冷,是家中最耗電的家電之一)。到了夏天,他們則是會調降熱水 器的溫度,節省瓦斯。他們也常常使用悶燒鍋、快鍋等鍋具,減少瓦斯使用量;一個快鍋上、中、下三層可以燒三道菜,只要大火十分鐘、小火十分鐘,連煮排骨湯 都會熟,省錢又省時。

「很多人問我,『你們是不是很窮才要這樣?』」張偉明說。但他們每天多省的一度電、幾塊錢電費,卻帶給這個尋常小康之家不同的可能性:今年夏天,張偉明一 家三口,就要用節省下來的錢,去英國愛丁堡長住半年。「我用這樣的方式生活,帶來樂趣、不是痛苦,是讓我們家變得多采多姿,省下來的錢,常常可以出去 玩。」

另一個例子,則是遠東百貨公關副理鄭嘉蕙。她跟先生曾經歷失業、負債的低潮,靠著省錢走出來。現在,「省小錢」已經變成一種樂趣。假日,如果沒有全家人出 遊,她會帶著五歲女兒等公車,哪班公車先來就跳上車,坐到看得順眼的地方就下車,閒逛一整天,「常常一整天除了公車,不花一毛錢,」「那是一種生活樂趣, 如果能享受這種樂趣,就可以做得很久,」鄭嘉蕙說。

隨時留住小錢未來創業、退休不是夢

對一個錢老是不經意就流掉的月光族來說,要開始注意「小錢」的存在,時時提醒自己思考「這真的是我需要的嗎?」的確很辛苦。所以,一開始可以靠著夢想來支 持自己,但採訪下來,我發現,只要習慣成了自然,「省小錢」就不再是辛苦的,它就好像是戴著一副不同的眼鏡,反而可以看到人生不同的風景。

在物價起漲的此刻,別再讓錢不經意的流掉,其實一個月多存三千、五千元並不困難。但這些原本被花掉的「小錢」,在二十年後,就能帶給你一本豐厚的「小錢大 存摺」,幫你實踐夢想、深造、創業、輕鬆退休。

【延伸閱讀】省小錢10妙招,讓你存到一桶金!

妙招1:自助加油 省2.4%中油加油站自助加油每公升便宜0.8元註:以92無鉛為例計算

妙招2:善用加油卡 省1%~10%中油、台塑、全國加油站皆有聯名信用卡,回饋折扣不一

妙招3:使用有開關的延長插座 省5%~20%把會使用待機電力的插頭插在延長插座開關上,不用時關閉(但要注意電力負荷)

妙招4:夏天調低熱水器溫度 省數10元夏天把熱水器溫度從43度調低到37度,減少瓦斯用量

妙招5:善用鍋具 省數10元善用悶燒鍋、壓力鍋等鍋具,減少瓦斯用量

妙招6:上網搜尋特賣會資料 省40%~60%買衣服、鞋子先搜尋特賣會資料,看準再下手

妙招7:網購先比價 省10%~35%網購前先用Save Bar等比價資料庫比價

妙招8:建立家用品資料庫 省30%~50%了解居家常用的洗衣粉、洗髮精等價格區間,逢低買進

妙招9:找一家好菜販固定跟他買 省10%~30%找固定菜販,殺價較容易

妙招10:跟民宿主人談勞務交換 省30%~50%在淡季商談勞務交換、房價打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3

英國電力自由化 每戶現省2.5%

2012-4-30  TCW



習慣了政府統一支配油價、電價的 生活,我們以為這是世界的常態,殊不知其他國家一步步實踐油電市場自由化,歷史上第一座電力廠,還是由民間經營,而非政府控制。

一八八二年,家庭供電還不穩定的美國紐約,華爾街向大眾推銷的理念是:每個男人家中都應該擁有一台發電機,如同擁有一台遊艇一樣。一名移民美國的英國人英 撒爾(Samuel Insull)飄洋過海,擔任發明大王愛迪生的秘書,本來他的工作是挨家挨戶兜售愛迪生發明的發電機。後來,他們發現何不統一起來,建立發電站,用便宜價 格供電給小家庭。兩人合力在紐約珍珠街,成立僅有六台發電機的發電站,成為未來發電廠的雛型。

十年後,三十出頭的英撒爾接受了芝加哥愛迪生公司總裁的職位,在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芝加哥,建立世界第一家大型中心電力廠。一九二○年代,美國經濟起飛, 英撒爾的發電生意越來越蓬勃,全國八分之一的電力都來自英撒爾的電力廠。

後來,電力供應穩定左右著產業發展,國家收走了電力生意。

英國:民營化最成功國家人民對油電價有制衡和對抗力量

好長一段時間,全世界政府把持了電力供應,直到一九七九年前,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力排眾議,堅持「政商脫鉤」,搬開政治立法的大石頭,在柴契爾夫人與繼 任首相梅傑的努力下,英國成為民營化最成功的國家,石油、電力、自來水、瓦斯等國營企業,陸續在一九八○年代轉為民營,市場因自由開放而起飛。

石油是第一波開放的民營化企業之一,八○年代中期油價暴跌,英國政府決定將手中的石油公司股權,全數向民間出售,讓石油產業和政府角色分道揚鑣。

目前,英國包含進口有三十家石油公司,不僅提供不同的汽油價格,還存在區域差異,南部平均價格比北部便宜。不同業者經營的成本不同,使得油價每天是浮動 的,因而出現了許多「油價比較網站」,按照不同地區,提供三十六小時內價格最便宜的加油站,單價、加油站地址、品牌資訊齊全,駕駛人可以按圖索驥,找到所 在地區中最優惠的油。

這些網站資訊,由駕駛人自願發動更新。如同台灣人熱心打到廣播電台報路況,英國駕駛人以找出便宜油,吃好道相報為樂。

電力,技術改革慢、投資回收時間長,被視為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民營化企業。而分割是最困難的部分,政府先將中央電力管理局分割成兩家配電公司、兩家發電公 司,原先十二家區域性管理局,改組為電力行銷服務公司,直接對客戶負責。一九九○年代向民間公開釋股,政府股份完全退出,完成產、輸、供電分離的民營輸電 網。

民營化後的英國,商業及家戶平均用電成本下降了二‧五%,英國電力公會發現,電力工業裁撤冗員,勞工生產力卻提升了將近一倍。單就稅收和消費者利益,民營 化五年後的社會福利,總計增加四十億英鎊以上。此外,政府將股權分散到民間,約有五分之一的英國公民成為民營企業股東,活絡了資本市場的交易。

除了財政上的實質利多,更重要的是,人們在民營過程中多了選擇的權利。用戶可以選擇所在區域的電力公司,也可跨區使用其他配電公司的方案。

除此之外,民營化後電力價格波動程度較高,英國電力市場形成短期、遠期和電力期貨市場,讓生產者和客戶之間自由議價。有些客人會和電廠簽訂遠期合約,保障 自身權益。市場開放後,人民對電價多了制衡與對抗的力量。

歐盟:強制成員國開放市場德國除了選費率,還能挑發電來源

英國成功打響自由市場的好處,先進國家紛紛將電力自由化,納入政策方向。歐盟在二○○三年實施「第二次電力自由化指令」,落實歐盟區內,能源市場的自由競 爭機制,強制要求會員國在二○○七年,必須對所有電力用戶開放電力市場。

和台灣國土面積相仿的荷蘭,國內有二十八家電力公司;德國電力市場,龐大到存在九百家電力供應者,提供七千種各式各樣的電力費率,讓消費者根據需要,找到 最適合的電力契約。

德國除了公營電力公司,各家民營電力公司為了提高競爭力,設計出不同費率的電力契約,吸引各種顧客群。單身貴族或用電量低的客戶,可以選擇零基本費、單價 高的契約;上班族白天不在家,電力公司提供白天費率高、夜晚及假日有電費優惠的契約。

德國政府還規定,電力公司必須在各種方案中,註明電力生產方式。用戶在比較契約時,可以知道自己選擇的電力是火力、核能、水力或是再生能源,有一些電力契 約是單一來源,有一些是多種不同來源的混合電力。因此,用戶除了價格優惠,也能選擇再生能源的電力,響應愛地球的概念。

然而,終結能源市場的壟斷,解方並非民營化,而是真正解除自由市場中的競爭限制,才能讓人民實質受惠。

香港:亞洲最早電力民營化兩家公司分區寡占,民眾無選擇權

負面案例則是鄰近的香港,這裡是全亞洲最早電力民營化的地區。一八八九年,香港電燈公司成立,供應香港島的電力;一九○一年,另一家中華電力出現,全香港 的電力,就由這兩家民營公司寡占了超過有一世紀。

雖然是民營公司,香港民眾絲毫沒有感受到價格競爭的好處。主因是,香港地區的電力網一分為二,南邊香港島由香港電燈獨家供應,北邊九龍、新界由中華電力單 獨負責。雖是民營,卻是由兩家公司分區壟斷,民眾毫無選擇的權利。

香港政府認為,貿然開放電力市場會導致電價大幅波動,加上多家公司共用電網,會影響供電系統的穩定性。二○○八年,香港政府和兩家電力公司簽訂為期十年的 管制計畫協議,默許兩家電力公司繼續壟斷市場。

在這樣的政府「保障」下,香港兩家電力公司去年底宣布,電費將漲六%和九%,高於通膨率。供電香港島的香港電燈,十年來六度調漲電費,相較於中電曾經五年 凍漲,造成「一個香港,兩樣電價」。使用港燈的香港島用戶,必須付出比九龍地區貴了二七‧五%的電價,隔著一個維多利亞港,南岸居民被迫接受貴了近三成的 電力支出。

民營化的可貴之處,在於開放競爭機制,讓資源配置從行政手段轉變為市場競爭,由政府或業者一家獨大,社會都無法從中得到公平正義,也拖累了產業效能。

根據《麥肯錫季刊》(The McKinsey Quarterly)指出,英國多數部門的勞動生產率低落,根本原因來自於政府管制過多、介入太深,以及導入的競爭太少。

柴契爾夫人當初推動民營,她的信念是「小政府會更有效率」,市場在開放過程中找出生存之道,而非期待政府作為。當前至少二十個以上先進國家電力自由化,台 灣人民,還要被動承受政府支配多久?

【延伸閱讀】先進國家電力 幾乎都已自由化

完全自由化歐洲:德國(全國有7千種電力費率)、義大利、挪威、英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亞洲:新加坡(亞洲第一個電力市場完全自由化國家)、 紐西蘭、澳洲中南美洲:智利北美:美國(全國有3千多家電力運營商激烈競爭)、加拿大

國營壟斷亞洲:台灣、南韓(亞洲四小龍中工業電價最低)、中國、泰國、越南、印尼(電價由政府把持,一次漲幅10%至15%)、寮國、印度中南美洲:巴拉 圭非洲:奈及利亞、南非

資料來源:工研院、台經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47

英媒體:李澤鉅幾乎買下英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7/1MNDA2XzQ5MjU1MQ.html

據《新民晚報》報導,近日,中國香港巨富李嘉誠的長子、華人新首富李澤鉅收購了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WU,加上他之前對英國電網和供水網絡的兩筆大收購,英國媒體稱,李澤鉅幾乎已經「買下了英國」。

全球疲軟 華人首富抄底

在全球股市疲弱的情況下,7月25日,李澤鉅再次出手抄底,以77.53億港元拍板收購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WU,這也成為他繼承父業成為華人新首富之後的第一筆大買賣。

WWU 是英國八大配氣網絡之一,在威爾士和英格蘭西南部佔有主要市場,從事管理天然氣運輸資產、天然氣運輸和氣表服務相關工作,網絡覆蓋六分之一英國土地面積, 涵蓋740萬名客戶。WWU公司的賣家是一個集團,包括麥格理歐洲及全球基礎設施基金所管理的投資工具、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的一個子公司,以及澳 大利亞的安保資本。

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裡,WWU公司錄得6310萬英鎊的綜合虧損。長江實業、長江基建以及電能實業將分別持有合資公司30%股份,李嘉誠基金會將持有其餘10%股份。

控制近三成天然氣市場

在 收購WWU後,李澤鉅將控制近三成英國天然氣市場,英國四分之一人口的天然氣將由他們供應。此外,李澤鉅掌控的長江基建分別在2010年和2011年對英 國電網和供水網絡進行了兩筆大收購,英國大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都是李家的資產。因此,按照英國媒體的說法,李澤鉅幾乎已經「買下 了英國」。

新首富子承父業

李澤鉅1964年出生於中國香港,是香港商人李嘉誠的長子,李澤楷的哥哥,持有加拿大護照。

李澤鉅1985年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21歲起就加入其父李嘉誠的長江集團,從基層做起,為人低調沉穩。曾負責分拆長江基建上市,並擔任長江基建主席。2003年,李澤鉅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今年7月早些時候,李嘉誠落實分家方案,李澤鉅正式接掌市值超過8500億港元、涉及22家上市公司的長江集團。李澤鉅個人資產達2900億港元,超越其父李嘉誠去年1708億港元的首富資產排名,從而成為新的華人首富。

老超人最擅長抄底

李嘉誠素以在低迷期間買入資產聞名。去年,這位億萬富翁旗下的長江基建斥資24.1億英鎊收購英國Northumbrian Water Group。上週,長江基建報告中期淨利潤增長18%,主要得益於其英國資產組合(包括Northumbrian)。

2010年,由長江基建牽頭的一個財團斥資58億英鎊,購得法國電力公司(EDF)的英國電網資產。該公司在截至6月份的六個月期間實現淨利潤47億港元(合6.06億美元),英國資產組合貢獻了大約一半的稅前利潤。

和黃高層證實:李嘉誠有意收購英國曼徹斯特機場

信息時報訊 據媒體報導,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首次證實,有興趣收購英國曼徹斯特機場,又指無意出售意大利的電訊業務。

霍 建寧在維也納向當地媒體表示,今年集團希望增加於歐洲的投資,因為電訊、碼頭及公用業務都有增長,又確認對上述機場有意競投,但未有其他細節。此前有報導 指,長江基建有意競投曼徹斯特機場。霍建寧稱,對歐洲的電訊市場希望可以繼續收購,又指於意大利的電訊業務市場因歐洲經濟問題而受影響,並無意出售。不 過,和黃於奧地利收購ORANGE進度,目前仍待監管機構審批。

小資料:曼徹斯特機場

曼 徹斯特機場(Manchester Airport )是英國第3大機場,2001年旅客吞吐量1955萬,世界排名第47。該機場上世紀30 年代就已 經投入使用,但直到80 年代才開通國際航班,機場擴建也由此開始。目前擁有兩條跑道、3個航站樓。第二條跑道2000年剛剛竣工,使整個機場的年旅客吞 吐能力增加了2300萬。曼徹斯特國際機場距離曼徹斯特市區近16公里,交通極為便利,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連接市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83

娃哈哈嘗「英國零食」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084
 娃哈哈剛剛成為了中國公司海外收購的最新主角。


  這家公司有意買下英國聯合餅乾公司(United Biscuits)旗下的零食業務分支KP Snacks—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8月19日報導,KP Snacks近日被掛牌出售後,包括娃哈哈在內,共有6家潛在收購方收到了一份長達4頁的預售文件,初步的意向價格為5.2億英鎊(約合51.89億元人 民幣)。當《第一財經週刊》8月20日向娃哈哈集團求證此消息時,公司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在飲料行業之外謀求業務多元化一直是宗慶後近年來對娃哈哈的經營思路,而食品看上去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娃哈哈在近年來先後進入了童裝、奶粉等兒童產品相關的領域,最近兩年又先後在澳大利亞投資了養牛場,在國內計劃建設上百家商業購物中心等,拓展產業鏈上下游。


  這是因為公司最重要的飲料業務已經經歷了高速增長的階段,行業增速正逐步趨於穩定。「以娃哈哈本身的生產能力和發展速度來看,國內飲料市場增長空間有 限。」上海博蓋諮詢董事總經理高劍鋒說。娃哈哈實行多年的「商業聯銷體」模式曾經為娃哈哈帶來了成功,但多年積累下來的龐大的經銷商系統,要求娃哈哈能夠 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這一方面,休閒食品較飲料行業毛利更高,並且不像飲料有明顯的季節週期性,能夠讓經銷網絡的經營穩定;而公司在渠道、廣告和終端零售 等方面的投入也可以起到聯動效應。


  但聯合餅乾公司的KP Snacks對娃哈哈的價值並不僅限於此。獲得一個英國市場的知名成熟品牌,有助於娃哈哈打開國外市場。


  在娃哈哈,與多元化相併重的國際化戰略始於2010年,原集團旗下的進出口部門升級成為專門進出口公司,一邊承接國際飲料的OEM訂單,一邊嘗試自有 產品出口,由宗慶後的獨女宗馥莉負責。「但目前無論從銷量還是利潤上,象徵意義都大於實際意義。」高劍鋒認為。2011年,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獲得了 2800萬美元(約合1.7億人民幣)的營收,而娃哈哈集團的銷售額是670億元。


  要想順利拿下KP Snacks,娃哈哈必需戰勝包括家樂氏(Kellogg)、卡夫食品以及Permira等私募基金公司在內的其他潛在競購者。報導此消息的《星期日泰晤 士報》稱,最終的情況備忘錄將在9月3日發佈。美國的家樂氏在今年2月以27億美元從寶潔手中買下了品客薯片,卡夫食品於2006年曾收購聯合餅乾西班牙 和葡萄牙兩家分公司,在上一財年中已經將公司正式拆分成北美快餐業務和國際零食業務兩個獨立公司,因此KP Snacks對這兩家公司而言同樣是非常有價值的業務。


  2010年,國內另一家食品巨頭光明食品公司曾欲以25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聯合餅乾公司未果,接近這項交易的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於光明食品的結構和融資 問題。現在,疲軟的歐洲資本市場又一次向中國大公司提供了機會。對於擁有充足現金流的娃哈哈來說,更重要的問題或許是考慮一下KP Snacks旗下的零食口味在國內到底有多大的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89

她把英國國民茶 捧成中國高檔茶

2012-8-27  TCW




姜惠娟,一個台灣女子,卻拿下英國百年歷史茶品牌惠塔(Whittard)兩岸四地(中國、台灣、香港、澳門)的獨家總代理權,也是惠塔一百二十六年來代理商中,第一個拿到壟斷式代理的台灣人。

拿下代理權後,安薇塔英國茶公司總經理姜惠娟掌握了最上游的原料,公司營運步伐也得以邁開。二○一一年營收人民幣六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二億八千萬元),二 ○一二年將倍增到人民幣一億二千萬元,業績三級跳。規模經濟提高,毛利率也拉高到超過五成,證明當初拿下惠塔獨家代理權是讓業績起飛的關鍵。

她是如何做到的?

成立於一八八六年的惠塔,在英國以銷售茶葉與咖啡著稱,品牌知名度與唐寧(Twinings)、哈洛氏(Harrods)並駕齊驅。在全球五十多個國家, 擁有超過百家專賣店。但二○○八年金融風暴時,這家老品牌面臨破產危機,由私募基金EPIC Private Equity接手經營。

姜惠娟,在台灣與中國兩地,經營英國下午茶超過十六年,可以辨別超過兩百種茶。二○○八年時,直覺告訴她,她有機會乘勢拿下惠塔中國代理權。

為什麼?中國市場的商業模式,不是要資本雄厚,把店開大、家數開多,就是品牌知名度夠大,消費者才會看得到。品牌太大的,姜惠娟的財力不夠,但惠塔在英國是國民茶,知名度夠,加上產品從中端到高端都有,恰巧是她能力所及,且有機會操作成功的標的。

唐寧在兩岸四地的代理,分別由三個不同國家的代理商操作,品牌商與代理商把彼此的風險降到最低。壟斷式代理權的好處是,只要策略、行銷得宜,除了可賺到銷售的錢,還可以收取授權費。風險是,若品牌玩不起來,進貨壓力足以壓垮代理商。

中國潤言投資諮詢公司投資助理總監戴濤說,「獨家代理商必須具備很強的銷售能力,產品才能在市場上滾動。」特力集團專案經理沈汝康說,「要在中國賣英國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的確,中國是一個懂茶、會喝茶的民族,要接受外來茶,難度很高,姜惠娟選擇挑戰不可能。

上談判桌嚇不跑主動加碼,要無限期代理

當時,想要爭取代理的還有香港、新加坡與台灣的經銷商。在競爭者中勝出,必須使出不一樣的招數。進貨實力與專業,是姜惠娟致勝的兩大絕招。

「商業是很現實的,她一定要看到你有運作能力。」姜惠娟說。她很清楚,浪漫事業背後,是科學與商業利益。

二○一○年雙方第一次正式在上海碰面。進入談判桌前,姜惠娟先讓同仁帶著惠塔團隊,到上海陸家嘴的下午茶館走一圈。這間從人員服務、設計、擺設,小到音樂曲目播放,全出自姜惠娟之手,讓惠塔團隊見識屬於中國式的,英國下午茶經營形態。

接著,惠塔團隊被帶到辦公室的會議室進行談判。一連四、五天,每天都在同一個地點開會,到最後,對方失去耐心,話題從生意轉移到連中國人不懂得英國茶,這種情緒性的話語都出籠。

一心想要拿到獨家代理權,卻又不能讓對方看破的姜惠娟,選擇在談判破局的前一刻,攤開未來三年,每一年準備向惠塔採購的茶種與數量。惠塔的行銷總監看到眼 睛一亮,但心中對數量仍存有疑慮。遂開出第一年進貨金額三十萬英鎊、第五年兩岸四地總店數三十家的條件,想要嚇退姜惠娟。

此時,姜惠娟暫時離開會議室,到另一邊的會議室,拿起電話跟遠在英國倫敦的惠塔總部下單買茶。這一買就是十五萬英鎊(約合新台幣七百萬元),是惠塔茶葉在歐洲市場一年銷售金額的總和。

「我很專業,我知道要怎麼談才會成功,也知道消費者要哪些茶葉。」姜惠娟說。重回談判桌後,姜惠娟直接喊出第一年採購金額四十萬英鎊,條件是要拿下惠塔兩 岸四地,且沒有期限的獨家代理權。除了「Whittard」的商標不能更改外,從包裝到茶葉都可以配合研發,姜惠娟可以玩的空間更大。

四十萬英鎊金額的茶葉,占惠塔一年茶葉全球銷售總額的四分之三。姜惠娟心中盤算著除了直營店外,授權店正在全中國持續開出,二○一二年連同現有店家,共開 出二十八家,二○一三年還要開出二十二家,每開出一家新店,就要準備逾半年的茶葉庫存。持續開店,是支撐姜惠娟向惠塔採購茶葉的動力。

改造品牌玩很大店開在LV旁,售價翻倍

這還不足以完全說服惠塔,姜惠娟提出要「改造」惠塔,擦亮這塊招牌,直接敲到對方的心坎裡。

姜惠娟把惠塔的下午茶店,設在中國各城市的高級商場,並特意挑選在LV等精品店旁,或是手扶梯附近,增強曝光度。同時進駐上海市政府力捧的新地標思南公館,讓惠塔成為高端、時尚品牌。

此外,引進適合中國的茶種進入市場,每罐一百二十五克茶的售價,從人民幣二百五十元到八百元。同樣的茶,在英國是平價國民茶,到中國,售價翻漲一.二八倍,成了高價茶,茶葉銷售產值提高。

她同時在零售店中闢出喝下午茶空間,讓茶葉、瓷器販售與下午茶成為收入新三角。姜惠娟還親手設計茶罐,每季推出不一樣款式,打進每年需求總額接近人民幣八千億元的中國禮品市場。

從採購到品牌改造力,經過了一年的溝通往來,二○一○年十二月在惠塔點頭簽約時,「賓果」聲同時在姜惠娟心中響起,拿到讓業績起飛的鑰匙。

一個沒落的英國百年品牌,在一個台灣女子謀略智取下,加上中國龐大的舞台,彼此找到了重新表演的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