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給了網購如此大的空間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124.html

目前,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互聯網用戶,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整個歐盟的人口數。儘管中國的電子商務起步較晚,但中國網民顯然比歐美發達國家的網民更熱衷於網絡購物。其中正反映了我國傳統商業發展的不均衡。

普華永道2011年9月在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瑞士和中國7個國家進行了這項比較研究,在每個國家分別訪問了1000名18歲以上網民。

結果顯示:6%的中國網民每天網購,33%的中國網民每週網購數次;而在歐洲,法國、荷蘭、德國、瑞士這些歐盟國家的這兩項數據分別為1%和5%;英國網民網購的頻率稍高,分別為2%和7%;美國網民則為6%和15%。

調查還顯示:法國44%的網民5年前開始網購,23%的網民網購經歷不超過1年;而美國和英國分別有54%和52%的網民網購經歷超過5年,20%和14%的網民網購經歷不超過1年。

中國目前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互聯網用戶。中國的互聯網用戶達5.56億,其中34%的互聯網用戶會在網上購物。到2013年,中國應該擁有7.15 億互聯網用戶,如果40%的用戶在網上購物,那麼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中國將新增近1億網上購物者。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淘寶網註冊用戶已達6億, 日交易量1000萬筆。

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2010年大大超過傳統零售業的增長。貝恩公司的研究顯示,未來網上購物預計將以48%的年增長率增長,到2013年將達1.5萬億元,但仍只佔總零售額的7%。這意味著儘管已經達到目前的數字,但網上零售商仍有很大的空間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對比其他互聯網應用可以發現,導致中國網民對網購熱潮更為熱衷的主要原因在於價格方面,中國網購流行的最主要誘因在於「差價的誘惑」,傳統零售業與電子商務的差別就在於,傳統零售業要承受高房價、高運費、高稅收的中國「三高」症中的高房價、高稅收兩大壓力。

同樣的商品,分別擺在中國和美國,標價卻大不同。同一款Coach的拎包,在中國可能要價2000元人民幣,在美國的Outlet可能不到100美元,按匯率計算,國外價格不及國內的一半。這便是中國零售業備受制約,也是網購火熱的最有力證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57

《財智月刊》封面文章:小字體的困擾/奧巴馬總統正在簽署2010年的《清楚書寫法案》,要求公司處理他們那些枯燥的語言,這給了反專業術語運動最強有力的支持。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3044023327/

導 讀:最新一期《財智月刊》於1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小字體的困擾》。在美國人們天天都會接觸各種產品和服務的說明書,或者簽訂各種合同。這其中很 多文本的內容多、充滿難懂的專業術語,更重要的是會用非常小的字體印刷。消費者通常沒有耐心讀這些內容,而其中可能隱藏了很多免責條款以及其他對消費者不 利的內容。

   布萊恩-羅勒對小字體略知一二,他是加州理工大學平面傳播學教授,他還管理著一個古怪的博物館,這裡有很多19世紀的印刷機以及500多種古老的字體。 他對複雜印刷的熱情使得他成為了這個領域的專家。他知道很多關於排字印刷的故事,不過今天他和我們談的是另一個排字史上的傑作。我們很多人對此非常熟悉, 尤其是那些喜歡高科技產品的人。羅勒說,這個設計太讓人震驚了,成千上萬的消費者不會讀它,即便長遠來看會給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失。他所關心的文件就是用戶 購買新iPhone時所簽的協議。

   我們都看過這個協議,或者其他類似的東西,這是一個32頁的小冊子,你必須花30分鐘仔細閱讀才能看完。羅勒說,讀它讓我的眼睛很累,原因並不是因為充 滿了枯燥的法律術語。這個小冊子只留了八分之一英吋(0.3175釐米)的邊距,這個頁面看起來一團模糊,幾乎沒有空白區。他測量了這些字母的尺寸,這個 文件裡有一半的字母的高度只有4.5點,也就是十六分之一英吋(0.16釐米)。在形象點,就比一毛硬幣厚度多一點。他說,這是在太小了。

   羅勒指出,行間距如果小於5.5點將對眼球有害。他說:「這個文件的排版太密了,剛好超過人類最低的視覺識別範圍。」如果你覺得這些行間距或者字體大小 是個意外,那麼你錯了。羅勒說,世界上最好的排字工人設計了這些文件,並且都由法律團隊進行檢查,他們可都是每小時收費500美元的律師。

   對於排版形式,蘋果拒絕發表評論,但表示最新出產的iPhone手冊將更容易閱讀,因為有了高分辨率的「視網膜屏幕」。但是羅勒說,最讓讀者吃驚的設計 可能是手冊中大量使用大寫字母。手冊全文一共19個獨立的段落,其中包括使用Google Maps的免責聲明,以及60行的其他免責條款。

   使用大寫字母看上去可能更加友好,提醒用戶注意各種警告信息,但是羅勒說這樣做的結果恰好相反,各個段落之間將很難區分。事實上,這個領域的專家說,如 果不使用各種形式的字母,將給讀者閱讀帶來很大困難,研究表明這樣做會降低閱讀速度20%。那麼為什麼一個公司要這麼做?一位專家表示,因為他們不希望你 閱讀。

   伴隨著產品和服務一起出現的各種提示、免責條款以及法律術語已經成為了美國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常他們都會被設計成非常小的字體。這種方式在美國 有很悠久的歷史,在很多領域被廣泛使用。小字體的免責條款是美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大多數人不得不忽略這些條款,直接簽下10英吋厚的貸款文件或者點擊同 意55頁的在線用戶協議,儘管人們不希望簽字放棄任何重要的權利。根據一項調查顯示,61%的美國消費者不會在簽字前閱讀合同條款。

   和消費者保護團體或者起草這些文件的律師交流會知道,監管者正在重新審視這種小字體免責條款,制定法律防止繼續濫用小字體。最終,基金公司必須公佈他們 對401(k)計劃客戶收取的佣金;航空公司必須在他們公佈的票價中註釋所有其他附加費用。但是批評者擔心,這樣結果會適得其反,因為會增加更多頁的免責 條款而不是減少。專家說這可能使得產品和監管都變得更加複雜,所以必須用小字體來解釋。在過去的7年裡,軟件許可證合同字數增加了40%,而平均開設一個 活期存款賬戶的免責條款有111頁。批評者說,這些法律術語讓消費者損失慘重。據估計,這些免責條款造成的額外費用,除外條款、棄權等給每個美國家庭每年 造成的損失達到2000美元,全美國每年總計有2500億美元。

   當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忍無可忍。根據商業改善局的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0年,於小字體和不清楚的合約內容相關的投訴增加了五倍。根據聯邦貿易 委員會主管廣告宣傳業務的副主管瑪麗-恩格爾表示,他們所涉及的和消費者有關的案件中有一半是因為沒有充分提示重要信息,晦澀難懂的語言能隱藏很多問題。

   德納-拉德克里夫從國家在線旅行社購買飛機票後,總會發現他的Visa卡賬單有些問題。當這位康奈爾大學商業道德學教授給這個公司電話後,他被告知在交 易結束後他同意了一個20美元的在線支付條款,他實際上籤署了一個會員計劃協議。拉德克里夫發現他並不是個例,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最大的三個信用卡公 司處理了大約1000萬起類似有爭議收費的資金返還。過去一年,商業改善局有1100個投訴和一家位於中部以及西南部德克薩斯州的汽車經銷商有關,他們在 折扣以及擔保條款中存在嚴重的誤導性語言。在洛杉磯地區,一家主要的衛星電視公司因為收到了4萬份起訴而獲得了D+的評級,主要是他們的促銷價以及承諾的 服務嚴重不符。

   對很多消費者保護團體而言,2011年最鬧心的事就是最高法院支持公司使用強制仲裁,這種解決糾紛的程序設計出來防止消費者告上法庭。由於支持 AT&T在無線服務合同中隱藏的仲裁條款,法院讓消費者聯合起來進行團體訴訟的願望化為泡影。批評者說,這種條款還不是最糟糕的。消費者保護團體 Public Citizen表示,在7個主要行業,包括銀行、信用卡公司、計算機製造業等,有75%的公司使用強制仲裁條款。

   約翰和米歇爾對這種新聞深惡痛絕。幾年前他們在佐治亞州的薩凡納購買了新的房產,但是很快問題就出現了,包括:門窗不合適,空調不充分,漏水,有些地方 還發霉。這些房屋銷售的時候有一個擔保合同,其中一個條款規定,解決任何糾紛都必須通過仲裁。他們提出了182個問題,而仲裁只解決了39個,比開發商願 意修理的都少。他們獲得了3200美元的賠償,而修理這些問題的費用在14000美元到20000美元之間。約翰和米歇爾都沒有讀過這個條款,即便他們讀 過也沒有注意。米歇爾說,除非你研究過,即便你看到了強制仲裁的內容,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現在很多美國人抱怨,最大的問題是他們開始就看不到這些文字。在一個不斷老齡化的社會,副作用更加明顯,每天有10000名嬰兒潮一代的人超過65歲, 而這些人很多都會得老花眼,需要帶老花鏡。一個下午,60歲的邦妮-梅耶發現自己怎麼也看不清一份湯料的配方。即便帶上老花鏡,梅耶也無法辨認,而她對其 中的成分很可能過敏。

  當然你可以指責企業故意使用小字排版,但是企業卻認為這不是他們的錯。艾倫-卡普林斯凱是費城的一個律師,40年來他專門為金融服務公司處理消費者投訴案件,他說:「我的客戶從來沒有說通過小字印刷而不讓人們讀到條款,這在美國只是做生意的一部分。」

企業認為他們必須保護自己免於集體訴訟,一些嚴重的訴訟比如石油洩漏,煙草相關的疾病以及隆胸材料破裂等已經給一些公司造成了數百億美元的損失,他們還指出越來越多的政府監管措施也讓這些公司不得不防。

律 師勞拉-莫瑞尼斯說,投資公司Vanguard新開設一個基金的時候,她的同事會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的N-1A文件起草一份創辦計劃書,這是一份64頁的 非常具體的文件。Vanguard努力讓裡面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但是莫瑞尼斯說讀起來不會輕鬆。她說,裡面的規定還會增加,因為多得-富蘭克法案對銀行 家和經紀人的限制,他們可能會增加幾百條新規定。

   事實上想濃縮太多的內容也非常困難。今年微軟獲得了Wondermark award大獎,這個獎是由一個叫Center for Plain Language的組織授予的,他們每年都會評選寫出最冗長的官樣文章的公司或者組織。今年競賽的裁判包括法律專家,溝通設計學者以及《Oxford Guide to Plain English》的作者,他們認為微軟的一個軟件許可證協議輕鬆獲勝,裡面充滿了另人費解的法律術語。微軟拒絕對此進行評論,但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帕洛阿爾 托的計算機法律組織合夥人傑克-羅素說,這份文件真正的讀者是其他律師,而不是消費者,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法律訴訟。

  當然也不全是壞消息,最近有很多有利於消費者的法案,對公司的信息披露做了規定。 Center for Plain Language的主席安妮特-奇科說,奧巴馬總統正在簽署2010年的《清楚書寫法案》,要求公司處理他們那些枯燥的語言,這給了反專業術語運動最強有力的支持。作 為一個私人組織,奇科希望他們所授出的獎項,包括積極的Clearmark大獎和消極的Wondermark大獎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一個在線合同數據 庫,透明實驗室也提供免費的服務,表示將把所有美國大公司和金融機構的合同轉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透明實驗室的CEO,戴維-黑爾茨說創立這個機構的原因 是他為自己孩子存的100美元很快就因各種費用被扣的一分不剩。

   然而儘管可以減少合同的篇幅,但是一些公司仍然在考驗消費者是否會關注合同的內容。比如最近一則口香糖的廣告聲稱,他們的產品得到了安全呼吸委員會的認 證,並且還配有這個認證機構的官方印章。但是這個廣告的設計裡卻有一條厚顏無恥的免責條款,如果你仔細辨認,將發現在官方印章下面有一行非常小的,對比度 很低的全部用大寫字母寫的文字,「公司承認所謂的安全呼吸委員會純屬虛構」。(鹿城/編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93

保障房給了誰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8-24/100428124_all.html

 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情況專項督查組於近日披露的調查結論顯示,調查涉及的全國16個省市中,超半數省市的樓市調控落實情況受到了肯定,督查組僅對湖北、湖南、河北、山東等省,以提醒、建議等方式提出了委婉批評。

  看上去,中央的態度比較「懷柔」。今年二季度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成交普遍回暖,房價持續反彈,部分二三線城市紛紛以各類放鬆政策試探中央的調 控底線。但是,一位接近中央決策層的人士近日卻對財新記者表示,「很多人以為商品房限購政策會放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中央對地方政策執行情況將嚴格監 督,哪兒有反彈就會去壓。」

  這位權威人士指出,「房地產不只是高房價的問題,而且是政治問題,牽涉到地方與中央的關係,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徵地的矛盾、腐敗鏈等問題, 這些都是政治問題。這些問題現在不但沒有解決,還在惡化,所以調控絕不會放鬆。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只能靠保障房,而非商品房。」

  他透露,目前中央對地方政府完成保障房建設的情況並不滿意。現在保障房建設存在很大水分,比如開發商不兌現承諾配套開發的保障房,很多保障房項 目挖個坑就算開工等等,「保障房建設缺乏監督(或懲罰)機制。中央還有大的政策,將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政策。但是否能推,還得看上面的決心。」

  住建部官員近日對外透露,住建部將於今年下半年派出專項巡查組對全國11省保障房建設情況進行巡查。

  今年全國保障房開工任務為700萬套。住建部一位官員向財新記者透露,截至6月底,保障房的開工數為63%。但這一統計數據是否還有水分,仍被 外界質疑。在配建、回購、限價等諸多保障房建設模式中,過去的各地實踐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建立針對保障房建設的獨立監督機制,確為當務之急。

配建模式悖論

  上述住建部官員向財新記者表示,住建部對商品房配建保障房的原則性規定是:是否要先建保障房才能允許賣商品房,要看地方各自不同情況,由地方自己做主。

  商品房配建保障房,是指政府將「建設一定比例的保障房」作為土地出讓的必要條件之一,由獲取土地的開發商承擔保障房的開發建設任務;作為對價,政府相應降低一部分土地出讓金。這是近年來地方政府緩解保障房建設資金壓力的最為普遍的做法。

  然而,各地對配建的執行、監督力度不盡相同。北京的執行頗為嚴格,按照北京市建委規定,配建保障房的地塊,一定要依據規劃先完成配建,否則其他商品房就拿不到預售證。

  對開發商來說,配建模式提高了前期投入資金和運營成本。相當數量的開發商對配建的保障房項目存在消極怠工、拖延工期等情況,就連北京的不少地塊 也不能完成配建任務。據財新記者瞭解,位於北京北三環的某地塊2009年成功出讓,其中要求配建2萬平方米的公租房。但合同僅僅約定了公租房的建設面積和 回購價格,對何時開工、建設進度、政府回購等都沒有具體時間表。

  上述住建部官員表示,「配建模式有兩個很大的問題,一是粗放管理,二是把保障房的價格擠到商品房裡,抬高商品房價格。咱們一方面要眼睜睜地看著 房價抬高,另一方面又要這樣(用配建模式)來解決,這是一個悖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也對外表示,「我們注意到引進企業建保障房,實際上是把保 障房的成本攤入商品房,由買商品房的人分擔風險和代價,這並不是合理的制度。」

  配建模式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不僅無法保證正常建設完工,而且極容易在分配環節出現問題。據財新記者瞭解,一塊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區附近的地 塊,要求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房。開發商從拿地開始,就受到該區政府部門眾多領導施加的壓力,他們對該保障房「建成什麼樣、多大面積、什麼戶型」等提出了多 種意見。「本來以小戶型為主的保障房,最後都變成了大戶型的好房子,就是政府公務員家屬樓。這樣的好房子誰不想要?而且蓋完以後分配不好還得罪人,我都不 想幹了。」這家開發商一位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

  地段位置越好的地塊,越容易出現分配問題,這在開發商中已經不是秘密。不少開發商都十分頭疼,有限的保障房到底留給誰?有的開發商怕得罪人,最後甚至選擇放棄項目。

  北京首個「限房價、競地價」的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項目——房山區長陽國際城項目,房山區政府即通過控制商品房預售證的方法,預留了800套限價 房,欲作為政府分配之用。(詳見本刊2011年第21期報導「800套限價房暗度陳倉」)但據財新記者後續瞭解,在公眾輿論的壓力之下,房山區政府最終放 棄了這800套限價房。

  有專家認為,配建模式通過壓低地價,把擠出的土地利潤通過保障房分配,讓渡給低收入群體,這屬於明補。但是這一過程存在很大的「可操作空間」,公眾關心的並非明補或暗補的形式,而是這些土地利潤最終「補給了誰」?

回購房財技

  回購房是配建保障房的形式之一。不過,實際操作中,很多回購房並不一定是面向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房,但仍然可能被納入保障房的統計口徑。

  近期備受關注的北京地王「萬柳地塊」,要求配建1. 64萬平方米回購房,回購價格僅為1萬元/平方米,其未來的分配問題備受關注。以這一地塊的稀缺性來看,政府的回購價必然與該項目商品房存在巨大的價差。 可以預見,「羊毛出在羊身上」,開發商的回購房成本最終將轉移至商品房。有市場評論人士對財新記者稱,政府雖然在表面上短期範圍內控制了地價、房價,但這 種做法顯然是權宜之計,最後都將由市場埋單。

  財新記者瞭解到,「萬柳地塊」的招標文件並未明確回購房就是保障房,且回購房的規劃、建設、分配方案也都沒有明確規定,開發商中赫集團還有待和 政府進一步商議。中赫集團一位高管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現在還不能確定這些回購房就會建成保障房,也有可能是建成商品房,政府回購後再以市場價賣出(或 者委託銷售),差價用來補貼六郎莊拆遷。我們倒是希望建商品房而非保障房,這樣好規劃,也能保證品質。」財新記者注意到,「萬柳地塊」在掛牌出讓時,項目 名稱即附註為「六郎莊搬遷平衡資金用地」。

  如果「萬柳地塊」回購操作成功,當地政府無疑一舉多得,既少掏了拆遷款,避免了地價太高引發政治風險等,如果可以打擦邊球,把這批回購房計入保障房,還可增加保障房完成數量。從中可見,這樣的回購房,無非是政府的一種新財技。

保障房變種

  除了上述回購房,小產權房、集資建房等保障房變種的數量和規模也呈上升之勢,公務員、教師、定向安置、職工宿舍等眾多名目都被納入保障範圍,並進入保障房的統計口徑。

  在國務院有關規定中,集資建房是經濟適用房建設的組成部分,建設標準、參加對象和優惠政策均按經適房的有關規定執行,任何單位不能變相搞實物分 房或房地產開發經營。而經適房由於分配環節的巨大灰色空間,已是保障房所有類別中最飽受詬病的一類,近年來被逐步削減。今年深圳甚至明確規定,新開工的保 障房中將不再有經適房。

  經濟適用房雖然被逐漸摒棄,但單位集資建房作為經濟適用房的一個變種,現在卻呈抬頭之勢。高策顧問董事長李國平向財新記者表示,單位集資建房一 方面作為保障房統計入賬,政府高興;另一方面不用公開分配,員工或公務員以低價買到了房子,也高興。所以,雖然違規,但地方上集資建房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而且非常普遍。

  他向財新記者指出,北京應該是保障房相關政策執行得最好的城市之一,然而在北京,小產權房的博弈就十分激烈。國土資源部明確規定小產權房屬於違 建,要禁止和查處,北京市國土局還於一年前發起過一場嚴查小產權房的行動,一度打壓了小產權房的建設勢頭,但隨著北京房價持續在高位徘徊,小產權房的建設 又在復甦。

  李國平對財新記者表示,「很多公務員自己都在買小產權房,他們會去真正查處這些房屋嗎?小產權房能夠在北京通州區張家灣、房山區良鄉、昌平區小湯山等京郊區域大範圍『野蠻』生長,說明其存在著強大的內生力量,這也成為地方利益和中央政策之間博弈的集中體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65

騰訊的4.48億美元都給了誰? Ricky

http://xueqiu.com/6654628252/25328393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搜狗的股權結構:
1、搜狐持有1.37億股普通股;
2、搜狐持有2400萬股A類優先股;
3、云峰基金持有1440萬股A類優先股;
4、張朝陽的Photon持有3840萬股A類優先股;
5、搜狗和搜狐高管持有684萬股普通股;

這次騰訊給了搜狐4.48億美元現金,3.01億美元用於給A類優先股分紅,1.47億美元回購A類優先股(其中7880萬美元買搜狐的2400萬股A類優先股、2100萬美元買張朝陽Photon的640萬股A類優先股、4730萬美元買云峰基金的1440萬股A類優先股,騰訊和搜狐公告裡說的騰訊在搜狗的佔比很快將會由36.5%提高至40%,原因就是2014年3月15日以後將回購這三部分優先股),普通股股東在這其中是沒有拿到現金的。

那麼:
1、搜狐集團的2400萬股A類優先股分到了9400萬美元(搜狐這部分優先股是2012年6月以每股1.075美元的價格從阿里手裡回購的,阿里當初以2580萬美元賣掉搜狗這部分優先股少賺了不少);

2、張朝陽的3840萬股A類優先股分到了1.5億美元,同時張朝陽賣掉了640萬股A類優先股,再獲得2100萬美元,張朝陽個人共收穫1.71億美元(張朝陽當初認購的成本是0.625*3840萬=2400萬美元,現在收回1.71億美元淨賺1.47億美元,減持640萬股後還持有3200萬股A類優先股);

3、云峰基金的1440萬股A類優先股分到了6000萬美元,同時賣掉了1440萬股A類優先股,在獲得4730萬美元,云峰基金共收穫1.07億美元(云峰基金當初的認購成本是0.625*1440萬=900萬美元,淨賺9800萬美元);

4、王小川等原搜狗管理團隊,這次沒有任何套現,新搜狗也沒融到一毛錢,但是獲得了將搜狗繼續獨立發展的機會,同時還拿到了搜搜以及騰訊未來可能的資源支持。

加上搜搜的注入,騰訊這個投資真算是給搜狐、張朝陽等一個超大禮包(當然目前不排除雙方是不是還有其他協議保證騰訊的利益),也難怪可以搶婚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84

任正非給了誰一個大大的耳光?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952
最近買了份《經濟觀察報》,裡面有半版華為廣告,以往華為廣告正中間是大大的設備或手機宣傳照,旁邊是性能指標說明,這一次設備和手機不見了, 一位黑衣蓄胡、光腳穿布鞋、一身清瘦的學者正專注地埋頭看文章,照片下備註: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地理 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右側旁註一行大大的字:華為堅持什麼精神?努力向李小文學習。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開放,開放,再開放。

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被媒體熱炒過兩次。一次是他低調的「掃地僧」形象,光腳布鞋不修邊幅;另一次是華為近期把他作為企業的形象代言人,在各大媒體做廣告。這張為華為代言的照片是4月18日,院士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做講座時被拍的,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

看到這個廣告,我的眼睛潮濕了,深受激勵:青衣布鞋、滿頭灰白的李小文,為研究技術堅持數十年,「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種專注的精神不就是任 正非本人,不就是華為公司,不就是在堅持研發、技術創新數十年的華為企業精神嗎?社會上有絡繹不絕地到華為「朝拜」想學習華為管理的人,而華為的管理的秘 決其實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這一點與李小文教授並無什麼分別。

現在做產品做技術的已不再流行宣傳技術指標不比產品,而是宣傳思維和精神了,所謂打動人心的話題和故事。任正非給李小文打廣告,號召全社會關注、學習李小文,給那些以吹牛、演戲、偽科技的產品專家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一、任正非給偽裝認真的投機分子一記耳光

還記得羅永浩那句著名的煽情話嗎?"我不為輸贏,只為認真",那幅夕陽下埋頭錘手機的認真畫面。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遙感領域做研究的李小文,給了羅永浩一 個大大的耳光,揭幕了錘子的謊言。李小文不僅是中國遙感領域的「泰斗級」人物,而且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創建了「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 碩士論文被列入國際 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他的研究成果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發展,讓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曾先後創辦過牛博網、老羅英語培訓學校,都未成,轉戰微博靠砸西門子冰箱,靠謾罵蘋果手機出名的羅永浩,靠詆毀所有成功者的口水儼然成了「造反有理」的英 雄。與堅持數十年真正「不為輸贏、不為成敗、不為名利、只為認真」的李小文相比,羅永浩的認真曾堅持了多久,他對所曾做的網站和培訓事業堅持過多久?在沒 有900萬的天使投資之前,羅永浩根本沒有做過手機研發,他只是在圈錢投機而已,卻把自己說得無比高尚得成熱愛。

至於創造了比春晚還高的微 博轉發收視率的錘子手機發佈會,除了噱頭,又有什麼過人之處的產品能拿得到國際上秀秀的,最後羅永浩自嘲地認為是安卓手機裡最 像蘋果的,已忘記了兩年前把蘋果罵得一無是處的那些要顛覆蘋果的話了。羅永浩自我宣傳了兩年,出來的是一款毫無技術含量的山寨蘋果的手機而已。

風口下的羅永浩不僅創造了高微博收視率,還創造了數億的估值融資。

當下一批中國人對羅永浩的追棒,歸根到底緣於一種希望「投機取巧,一步登天」的發財夢,投機夢。而非一種「不為輸贏,只為認真」的精神!追求風口泡沫的投資 機構 助長了這種「投機取巧」的心態。靠營銷技巧,會吹噓,會謾罵就可以在社交網絡上收穫追風的觀眾,然後成就所謂個人品牌,轉身成為產品專家,再下一步是風投 的巨額投資,這個快速致富夢吸引著年輕人。

是不是想起周星馳電影《食神》裡的痴人說夢話了?「如果要是我呢,開分店,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 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以後就 上市,上市後再集資!跟著炒股票!再分拆上市,到時後我就ㄒㄩㄝ翻了!」周星馳演的食神還有苦練的一身做菜功夫,而羅永浩、雕爺牛腩、黃太吉、馬佳佳們連 功夫都不用會,只要會吹牛講故事罵人即可。

不需要有行業積累,不需要苦練多年,不需要有專業知識,只需要會吹牛會營銷,就可以在短短一兩年時間甚至一兩個月時間搖身產品專家、創業家、企業家和億萬身家的成功者。這就是羅永浩、雕爺牛腩、黃太吉、馬佳佳受追棒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個騙人不僅有理,而且有錢的年代?!這是不是泡沫,這種致富故事可持續嗎?

任正非反覆強調「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華為要有戰略耐性。他認為,華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戰略,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堅持自己已經明晰的道路與方法,穩步地前進。華為正是因為堅持二十幾年不動搖,才走到今天,非常難,不容易。

謾罵、脫口而出挑戰成功者的語錄是羅永浩、雕爺牛腩、黃太吉、馬佳佳成名的不二法則。一個月前我曾專程去體黃太吉的互聯網思維的煎餅果子。牆上寫的「所有漢 堡、披薩都是紙 老虎」的標語,但是在漫長等候半小時後,黃太吉的服務人員把我的煎餅果子送錯了樓層;二十八元的煎餅套餐,街頭只賣不到十元,體驗上卻並不比小攤上的美 味。這樣差的服務和產品,卻口口聲聲把把麥當勞肯德基踩在腳下,跟蘋果一個用戶體驗,實在是笑話。只能說他們真敢吹,臉皮厚善於吹。

作為一名管理諮詢顧問,我經常被問一個問題:「什麼成就了華為?」這個問題固然可以有多種解讀,但是最根本的是一條是華為堅持了二十多年技術創新不動搖,正如任正非所 說,抵 住了各種機會主義和誘惑,持續堅持技術投入,終於成為世界上前兩名的通訊技術廠商,一覽眾山小,把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後。

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4,168件,外國專利申請累計18,791件,國際PCT專利申請累計14,555件。累計共獲得 專利授權36,511件。截至2013年底,華為加入全球170多個行業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包括3GPP、IETF、 IEEE、ITU、BBF、ETSI、TMF、WFA、CCSA、GSMA、OMA、ONF、INCITS、OpenStack和Open Daylight等,在任185個職位,其中在ETSI、CCSA、OMA、OASIS和WFA等組織擔任董事會成員。2013年,華為向各標準組織提交 提案累計超過5000件。2013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30,672百萬元,佔收入的12.8%。近十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151,000 百萬元。

是長達二十多年時間,華為持續的巨大研發投入,是十五萬華為人刻苦努力,才取得在國際上受人尊重的地位。

任正非反覆談到杜絕機會主義,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目睹了二十多年來眾多大浪淘沙,機會主義者面臨慘敗的案例。

有誰還記得十年前曾風靡大江南北的UT手機?十年前UT的小靈通手機中國市場佔有率高達40%以上,利潤足以收購當時的華為,2005年2月UT斯達康榮膺 《福布斯》「全球25家成長最快IT企業」,排名第13位。2006年7月,UT斯達康公司入選美國知名雜誌《財富》「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名第 34位。

蒙牛五年時間銷售收入突破100億,「蒙牛速度 」曾是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幟。牛根生曾被評為CCTV200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蒙牛是2004年最佳IPO。牛根生曾創造過許多著名的名言,「小勝憑 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等經營哲學曾像今天的小米互聯網思維一樣風靡各大商學院,被引為聖經。

2000年創業,五年的時間銷售收入發展到100億人民幣,無錫尚德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成功在紐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躋身世界光伏行業前三強,企業家施正榮也因此被譽為光伏界的「比爾˙蓋茨」,2006年中國首富。

2005年7月創立的江西賽維三年銷售額超百億,2007年6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9年成為世界上唯一年銷售量超過1吉瓦的光伏企業。CEO彭小峰榮獲「2007年影響中國的十大創業家」、「2008年中國十大創業新銳」。

有誰還記得這些三至五年時間就從零成長為上百億銷售額,曾經是浪尖上的企業?像是一場煙火,砰的一聲,上了天,落下來都是灰。

三聚氰胺不僅揭開了蒙牛超常規發展速度背後的秘密,也剌破牛根生種種企業經營名言的牛皮。破產重組令曾經的首富施正榮不僅財富縮水數百倍,種種浮出水面的醜聞令施正榮顏面掃地從董事長退下。

在陌生的光伏行業,彭小峰曾認為自己 從2003年到2005年潛心研究這一產業,成為半個專家一點也不稀奇。他曾經認為只要可塑性強,學什麼專業不重要,有什麼經驗也不重 要,沒有什麼做不成的。要把自己變成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兩年足夠了,學習能力可塑性對人來說很重要,「如果具備這樣的素質,你去做生 意也會成功。」

彭小峰當年這些投機精神十足的話,在這兩年那些用互聯網思維打造XXX行業的產品專家身上不也正濃重地體現嗎?只要披著互聯網思維的外衣,不需要專業的背景,不需要數年的專業積累,就可以成為極客級的產品經理,這不正是彭小峰曾經的天真妄想?

江西賽維和CEO彭小峰不到五年的時間從頂級首富到被破產,彭小峰為不尊重社會客觀發展規律付出了上百億的學費。

UT 2013財年全年總營收為1.644億美元,而2002年的銷售收入9.8億美元,十年不斷地退步曾經浪潮之尖上的UT已出中國一線通訊企業之列。

「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反覆讀七十一歲任正非這句對全體華為人,中國企業界的提醒,醍醐灌頂!」互聯網雖然促進了信息的生產、交流、獲取和共享,但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即使在互聯網時代,車子還是車子,內容還是內容,豆腐還是豆腐。「這是任正非對那些寄希望於互聯網思維而不是靠刻苦努力一夜暴富的年輕人的忠告。

二、任正非給偽創新者,偽極客一個響亮的耳光

2014年初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教授李善友所寫的《華為身處「創新者的窘境」,而渾然不覺》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其主要觀點華為的管理導致其落後和不合適宜,最後的舉例「小米硬件成本價銷售不賺 錢,靠配件、軟件收入」賺錢是顛覆性創新遠超華為。

文章中的侮辱之詞包括「華為戰略失誤」、「任正非提倡的是「跟隨戰略」有害」等等。李善友也因為此文勇於挑戰任正非的管理權威搖身而成互聯網思維戰無不勝的中國培訓大師。

2006年,李善友創辦酷6網;2009年,酷6網借殼上市。2010年因市場份額下滑和業績虧損,李善友辭去酷6上市公司CEO職務。自身並沒有搞懂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李善友靠亂噴成為互聯網思維導師,不知是否會誤人害已?

首先,華為能從2萬元起家二十多年的時間發展為超2000億的國際企業,在財務數字上持續增長,正是因為這二十多年沒有出現過重大戰略失誤!

相反,華為曾經的對手們,無論是國內的巨龍,還是國際上的朗訊、北電、阿爾卡特等卻因為戰略失誤而破產甚至消失。

華為從十年努力成為全球固定網絡第一名,發展到光傳輸網絡第一名,移動網的第二名,2014年第一季度,華為刀片服務器發貨量躍居全球前三,穩居中 國第一,2013年華為手機躋身全球第三,華為每次戰略進入一個領域會採取壓強原則而在短短的幾年間成為全球前三名,華為通過大量的專利技術和核心技術鞏 固住全球戰略地位,這樣的發展在過去二十多年從未出現過反覆,確保華為以高額的利潤率穩居中國電子百強利潤第一近二十年。

小米公司三年實現 100億的銷售額,這是一個大躍進,但並不是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的唯一,蒙牛、無錫尚德、江西賽維、UT、波導手機等歷史上都曾經創造過類似 的銷售奇蹟,輝煌一時的牛根生也曾榮獲CCTV年度經濟人物。小米和雷軍能走多遠?不能靠吹牛和水軍,而要看其掌握的核心技術和管理科學上的積累。進入手 機市場三年時間,小米除了創造銷售額奇蹟,還沒有一項拿得出手的發明專利。小米是一家沒有發明專利的中關村科技領軍企業,這也是中國社會的奇葩。

小米拿到了移動 互聯網的船票了嗎?比微信還早幾個月時間推出的米聊,起個大早連晚集都沒趕上。2014年小米公開宣傳的米聊用戶4000萬,活躍用戶400萬,而同期微 信的總用戶數超過6億,活躍用戶超過1個億;陌陌用戶數過1個億,活躍數達4000萬 。米聊比陌陌的活躍用戶差了10倍。

小米公佈的 2013年底MIUI用戶超3000萬,華為5月份公佈的手機應用市場中的遊戲中心已做到月流水增長30%,註冊轉化率89%,次日留存率45%七日留存 率25%,付費率(重點遊戲類型)2.5%,日鏈接3000萬的用戶,華為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數據與小米相比並沒有驚人的差距。基於用戶畫像的精準推薦,個 性化的遊戲榜單推薦,華為的大數據軟件優勢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上正助其加速發展。

小米硬件成本價出貨,靠配件和軟件賺錢成立嗎?在蘋果公 司每年公佈的財報中,「通過廣告、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早被證明根本不成立,itunes和軟件的銷售收入僅佔10%。而蘋果已是全球擁有最 多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互聯網公司,其他硬件企業又怎麼堅持住硬件不掙錢虧錢,靠增值服務掙錢可維持高速的發展呢?

雷軍早已認為小米在很多方面已超越蘋果和三星,在追趕亞馬遜的路上了。看看亞馬遜2013 年第四季度的財報:自電子產品和其它日用商品的銷售額為171.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9.34億美元增 長23%,在總銷售額中所佔比例從65%增長至67%;來自媒體產品的銷售額為72.2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5.14億美元增長11%,在總銷售額中 所佔比例從 31%下滑至28%。關於云計算和軟件收入,雖然亞馬遜長期以來佔據老大的位置,但是貢獻收入僅佔亞馬遜總收入的5%。

「產品好服務好價格低,是華為贏得客戶,生存下去的理由!」這句話任正非堅持喊了二十六年被視為華為的立身之本,可是像小米這樣的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光靠成本價銷售就能實現價格低的同時產品好嗎?

那無疑是天方夜譚。

「 華為海思八核處理器為啥這麼拽?」進入6月以來,中外媒體紛紛發佈了對華為最新的手機芯片麒麟的驚嘆。中國內地的4G應用開始啟動,在4G手機芯片市場,高通一家壟斷了八成的市場份額,而在高端市場,高通更是獨步天下。

在WCDMA\CDMA上,高通向國內企業收取整機價格3%左右的專利費。根據高通財報,2013年前三季度,高通的專利費授權收入達到70多億美 元是主要的利潤來源,其中40%以上是來自中國。進入4G LTE時代,採用高通4G「五模十頻」芯片組方案、推出五模十頻手機的企業要交5%的專利費!手機芯片處理器價格佔手機硬件總成本的20%,大約36美元 到21美元之間。只要用高通的芯片,就要向高通交高額專利費。

6月份華為發佈了4G的八核處理器Kirin 920麒麟芯片,整體性能跟高通最強的4G芯片驍龍805同步,個別參數還領先半年,更重要的是裡面還集成華為自己研發的基帶芯片。華為海思的 麒麟芯片Kirin 920也是支持4G最快速度的LTE Cat 6。採用高通最高端的4G芯片驍龍805處理器的手機,因高通處理器不集成基帶芯片,還要另外配備基帶芯片。而華為的手機採用的是自主研發全球首款單芯片 集成了4G的LTECat 6和基帶芯片,不需要再另配基帶芯片。

華為擁有466項4G核心專利,在全球設備商中排名第一。這意味著什麼?在4G高端手機市場,華為真正擁有高性能高集成度,通過交叉授權等而無需給高通交高額的專利費,從而實現低成本低價格與高性能的同時具備。

這是真正的顛覆性創新!這是真正的極客!

小米和雷軍口口聲聲的極客、成本價高性能,在沒有核心技術支撐的情況下只是一個笑話!「成本價」也要給高通交高額的專利費,「極客」也要求著高通供芯片,否則就沒有4G手機面市,高性能跑個分也要取決於買的芯片的性能,受制於所買的芯片指標。

不掌握一項發明專利,不擁有芯片的供應渠道更不擁有芯片的成本優勢,小米的手機如何實現能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極客和創新?

任正非用華為發佈的震驚全球的全球首款單芯片4G的八核處理器Kirin 920麒麟芯片,給了偽極客、偽創新者、偽顛覆性創新者們一個大大的耳光。

華為從1993年開始自主研發芯片,如今已有20年的積累,擁有不亞於高通的專利儲備。蘋果從80年代開始自主研發電腦硬件、操作系統、芯片,積累到今天擁 有大量核心技術和專利,才取得全球第一的位置。長達二十年的技術賽跑,持之以恆的技術追求,才能取得技術創新的一點突破。任正非在講話中提到華為不過在針 尖大的領域裡領先美國公司,而這並不是他謙虛的說法,而是參與國際競爭後清醒的認識。

雷軍認為小米已經超越蘋果,媒體上不斷出現的《小米手 機太瘋狂!蘋果iphone望其項背》、《小米已經讓庫克深深感到不安》這種自我吹棒的文章,只能說是其狂妄得失去對自己的客觀認識。小米不僅面臨著缺乏 技術和專利積累的困局,在核心芯片、核心操作系統軟件上毫無話語權。

知識產權訴訟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的一部分,2013年蘋果是美國因為專利 被起訴最多的公司,遭專利訴訟的次數達到59次,亞馬遜列第二位,被起訴的次數達到50次。2013年美國的專利訴訟案件達到6092宗,比前五年增長一 倍多。被起訴次數最多的前十家公司都是跨國公司,包括谷歌、戴爾、三星和微軟。

「未來5至8年,會爆發一場專利世界大戰, 華為必須對此有清醒!」任正非不僅在給華為提醒,也在給所有的中國企業提醒,同時給那些像小米這樣從未走出過國門(最近有報導小米跟中國的山寨廠家們一樣 還是在馬來西亞實現了銷售)特別是在歐美日發達國家和地區未實現過突破,只會關起門來覺得自己已超蘋果的廠家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小米不靠廣 告靠口碑!小米手機互聯網思維造!」當互聯網思維的成功代言人雷軍四處演講互聯網思維「口碑、極致、專注」的三大特點時,人們不僅發現小米連續兩年上春晚 至少在CCTV的廣告上投入不止兩個億,而中關村大街的中央大幅廣告「小米手機就是快!」也是不菲的廣告費投入。除了口碑是水軍、廣告重金砸出來的,小米 連續發佈 平板電腦、電視、路由器等多個跨界產品,又哪一點體現了「極致、專注」「少就是多」的雷軍口中的互聯網極客精神了?

青衣布鞋、滿頭灰白的「布鞋院士」「學術界的掃地僧」李小文,為研究遙感堅持數十年,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創建了「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 學派讓 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任正非用真正的極客李小文院士代言華為,給偽極客偽創新者們、偽認真、偽專家的投機分子,給那些只會唱不會做的 「演員們」一個大大耳光!

作者: 張利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290

黃曉明他們第一筆錢投給了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9/4023755.html

接地氣和用戶多,大概可以形容“黃李任”千挑萬選的這兩個項目。

粉絲的錢,不再是明星創業最好的方式。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明星終究會過氣,粉絲也不會永遠買單。

而坐擁一家風投公司,以錢生錢,或許是更“高級”的做法。今年 7 月 11 日,任泉、李冰冰和黃曉明宣布成立天使投資基金 Star VC,兩個月後,他們從 2000 多個項目中“千中選一”挑中了短視頻應用“秒拍”和本土服裝品牌“韓都衣舍”作為 Star VC 的第一批投資對象。

接地氣和用戶多,大概可以用來形容“黃李任”千挑萬選的這兩個項目。8 月份“冰桶挑戰”的風靡使得秒拍在眾多短視頻應用中脫穎而出,積累了 2000 萬用戶和 51 億次的播放量;而 2006 年成立的韓都衣舍擁有針對各類人群的 17 個自有品牌,占據各大電商服裝類銷量的頭把交椅。

其實還在天使輪的時候,任泉就是秒拍的投資方之一,雖然是熟人好辦事,但是考慮到國內比如微視、美拍等短視頻應用曇花一現,Instagram 和 Twitter 的短視頻項目也表現平平,秒拍的前景並不明朗。而韓都衣舍作為一個成熟的電商服裝品牌,則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任泉在圈內一直是“投資小能手”那個級別,1997 年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做餐飲行業,早就從演員轉型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商人;而黃曉明則一直有在在餐飲、紅酒、醫療、房產、高爾夫球等領域進行跨界投資。在選擇這種“更高級”的投資方式之前,三人在年初合夥就投資了“熱辣壹號”火鍋連鎖店,憑借名人效應,目前已經在北京開出了兩家,生意火爆。

從個人潮牌、淘寶星店、實業投資、參股分成到現在的風投基金,明星賺錢的方式在不斷進階成長,他們應該也逐漸認識到粉絲經濟並不長遠可靠。

作為國際上最成功的明星投資人,Ashton Kutcher 的投資履歷里已經有了 Foursquare、GroupMe、Flipboard、Milk、Fab.com、Path、Airbnb 等 13 個項目,U2 主唱 Bono 對 Dropbox 的投資也算成功。如何完成更聰明的投資,他們的選擇值得國內明星借鑒。

據悉,黃曉明、李冰冰、任泉三人共拿出了 8000 萬作為 Star VC 的首期基金,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對 10 到 15 家公司的投資。(原標題:黃曉明他們做的風投,第一筆錢投的人還算靠譜)


(編輯:J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80

奧斯卡給了宮崎駿,吉蔔力工作室的商業模式危機還未解除?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2/147666.html

i黑馬:當地時間11月9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親自出席領獎,成為繼黑澤明後,第2位獲此終身成就獎肯定的日本電影人。在此之前,他的吉蔔力工作室流出解體傳言,讓熱愛宮崎駿動畫的粉絲們廣受關註。為何大師工作室還有解散危機?本文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對吉蔔力工作室進行梳理,結合日本新聞的一手資料,仔細分析動畫工作室的治理困境,作為給中國動畫從業者的借鑒。
 
\解體只是解散制作部門,改變經營策略
 
今年6月27日,吉蔔力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蔔力”)董事長兼制片人鈴木敏夫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將大幅度變更吉蔔力工作室的全容,解體制作部門,並對其加以再構建,原因很大程度上出於2013年導演宮崎駿的引退。鈴木敏夫還稱,盡管宮崎駿導演隱退後公司依舊擁有制作作品的能力,但現階段希望能夠小憩片刻,思考今後的事宜。股東大會發言後,雖然公司從未正式地公開宣布任何相應消息,但由於部分日本媒體誤將鈴木敏夫的這一發言解讀為工作室動畫制作部門即將消失的信號,並加以大規模的報道,基於吉蔔力近期進行的大幅度裁員,因此“吉蔔力解體風波”受到了日本國內外的廣泛關註。
 
此外,本次“解體風波”正值吉蔔力的新作品《回憶中的瑪尼》上映前夕,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炒作——被視為“吉蔔力的最後一部長篇動畫電影作品”在上映後一個月內,票房突破了26億日元。對此,8月18日,鈴木敏夫在自身脫口秀時也對記者表示了喜悅,稱“解體風波”的影響出乎意料。
 
但是,為何吉蔔力工作室要改變其經營模式?原來的模式有問題嗎?
 
高成本的手繪制作方式
 
在通常情況下,日本的動畫制作公司很少保留本公司的專屬員工,而是采取項目制。在項目(作品)開展之際召集業內空閑的技術人員作為在該作品制作期間專門為其服務的作畫員工,項目成型後公司隨即與其解除合同,這樣的“自由組合”模式賦予了團隊領導人極大的自由度。
 
但吉蔔力的作品卻以手繪場景和人物動作細膩著稱,自1988年的《龍貓》至2013年的《起風了》,需要大量的手繪人力成本。因此吉蔔力必須培養相同的作畫人來維持創作——以專屬員工的形式固然最利於節約成本。在此基礎上結合宮崎駿、高?x勛導演對作品的嚴格要求,吉蔔力整體的手繪技能才被提升至這一高度。這些動畫制作人作為正式員工,參與了吉蔔力的各部作品制作,現階段總人數已多達300名。
 
但由於純手繪的制作方式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兩位大導演對作品的細膩指導又進一步增加了制作成本,因此公司整體在手繪這一高成本制作模式下,扣除制作成本後所剩利潤少之又少。譬如,部分導演只繪制影片分鏡,將影片的具體內容交由作畫人員,但宮崎駿則不僅繪制影片分鏡,還會隨著影片的進展不斷檢查具體故事情節,一旦出現了誤差則立即要求作圖員工重新制作,如果再繪制的作品依舊無法達到宮崎駿的要求,他就會親筆動手。因此,一部2個小時的作品至少需要2年的制作周期,長期的制作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
 
影院4k化進程沖擊,帶來資金流風險
 
顯然,這樣每一步都精工細作的傳統生產方式並不利於實現市場的盈利。在影院4k化潮流下,“高投入”“少投入”的動畫制作方式顯得過於昂貴,在高額的制作成本上,吉蔔力無法保證每部作品都能實現票房盈余。再加上每部作品的較長制作周期,吉蔔力必須將前一部作品的利潤將直接作為成本投入到下一部影片的制作之中,因此,當未能實現預期票房時,吉蔔力便面臨極大的資金流風險。
 
大師工作室的品牌傳承 BUG
 
吉蔔力的手繪制作方式和專屬員工雇用模式導致其在培養動畫技術人員上進度緩慢,現階段正式員工中還出現了人才流失的情況。一般工作室所采用的“項目制”自由組合模式給員工在職位選擇上很大的自主性,即在完成一部作品的制作後可以立即尋找其他新作品項目組;並且由於多數公司在CG動畫潮流下早就選擇放棄純手繪制作模式,其制作周期較吉蔔力相比更短,又無需專註於手繪業務,因此,在同樣時間內,從業人員能接觸到更多的業務,這有利於自身業務能力的發展。
 
而宮崎駿工作室使用手繪的制作方式,不但加大了一部影片的工作量,還為了提高效率,需要細分每名員工的工作內容,這就容易導致員工具體工作內容的過度細化和專一;吉蔔力雇傭了專屬員工又意味著員工將被要求長期在自己的固定職位上負責相似的業務,盡管自己負責部分所要求的業務能力將不斷提高,但由於無法接觸其他業務(這些業務盡管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或負責領域,卻能為自身帶來成長)。因此吉蔔力員工的成長速度較為緩慢。
 
大師屢次退休,實為後繼無人
 
隨著導演和專屬員工的不斷老齡化,吉蔔力仍舊需要向下一代進行交接,但現階段吉蔔力所培養的兩位年輕導演以及動畫技術人員卻無法接過接力棒。吉蔔力的兩位年輕導演,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以及導演米林宏昌,被視為吉蔔力的接班人,兩位接班人在過去所提交的答卷卻並不理想,宮崎吾朗2011年的作品《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以45億日元票房落幕,米林宏昌正在上映的作品《回憶中的瑪尼》預測達到30億日元,均遠遠不及父輩的票房成績。
 
由於工作室的品牌和票房號召力主要集中在兩位導演身上,缺少宮崎駿的吉蔔力出品電影,便會票房成績不佳。因此,在高額的制作費用這一背景之下,為了維持工作室的運作,宮崎駿只能選擇再複出,屢次隱退醫院都被撤回。
 
這里形成了一個怪圈——要想拓展新的觀眾群和樹立新品牌,就必須堆工作室的制作方式做出調整;但觀眾卻只認可吉蔔力的純手繪的電影產品。因此在資金成本和人才成本均不可忽視的情況下,工作室必須在經營與觀眾認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才能繼續在日本電影界生存。
 
商業模式重新調整,創造轉向經營
 
這一次,所謂“解散制作部”,實質上意味著工作室整體思路的調整:一是解雇了大量員工,縮減成本;二是工作室的長篇作品將被暫時擱置(正如鈴木敏夫在NHK節目中所述,宮崎駿極有可能複出繼續制作短片作品);三是圍繞吉蔔李的品牌經營美術館,使得美術館成為吉蔔力的專屬收入來源;四是在工作室轉型期間開發管理作品版權的業務,使其成為吉蔔力的盈利模式。
 
動畫雖有其特殊性,但歸根到底,其特殊性體現在文化這種以創意為中心產品的行業的特殊性。點到企業的傳承問題,不只是傳承,還是發展。圍繞一個著名導演的品牌可以創造一批具有價值的 IP資源,但如何圍繞其開發新的盈利模式,或者在創作支出就設計好其未來的盈利模式,才能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考驗吉蔔力接班人的,不再是能否創造新一代動畫大師,而是如何挖掘父輩留下的寶庫,用父輩的品牌在新的時代中煥發新的市場價值——新一代吉蔔力,不一定是新作品,也可以是新形式。這才是吉蔔力存亡的關鍵所在;否則,就和重新創立新的工作室沒有任何區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011

對話閻連科 “‘講法’給了我一個不得不講的故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254

 

閻連科以捷克語的《四書》成為獲得卡夫卡文學獎的首位中國作家,當地時間2014年10月22日晚7點頒獎儀式在布拉格古老的市政大廳舉行。品特、羅斯、耶利內克、村上春樹、哈維爾和克里瑪等13位世界著名作家已獲得這個獎項。 (閻連科供圖/圖)

蔣方舟:在已有的14屆卡夫卡文學獎中,聽說只有你和英國作家品特是第一次入選就獲得了卡夫卡文學獎,而其他12位作家,如羅斯、耶利內克、村上春樹、哈維爾和克里瑪等,都是至少入圍兩次以上才得獎。當然,2005年,品特在獲得卡夫卡獎後馬上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你,因這次獲獎,也終止了“陪榜”的旅程,對此,你有什麽看法?

閻連科:謝謝你的這些提問。一個作家面對一問一答,就如一扇門窗面對風吹時的欲開欲關樣。今天,就讓我把能打開的門窗全部打開來,如實招出,坦開內心,用門戶大開來迎對這些問題。

對獲獎和陪榜,沒有什麽看法,這一切都不是寫作的終止。就是第一次入圍就獲獎,也並不說明你比別人寫得好,大概說明你也許比別人運氣不差吧。

無論這個獎在世界上影響大小,世界各國怎樣關註,我都深知我在獲獎後應該怎樣面對這些。一是我的年齡,已經從生命拋物線的高峰開始下滑,這個越過了拋物線高峰的生命體,對於世界、榮譽和世俗的認識,已經變得有些疏淡和坦然,而對死亡和生命最後的尾聲,反而會想得更多更多。也許我不應該說這些。我是個一生都異常恐懼死亡的人,可過了五十歲後的這些年,卻幾乎每天都情不自禁、無可阻止地想到“死亡”兩個字。當一個人腦子里總是跳出死亡的畫面和字眼時,他會覺得世界的一切都是虛空的,沒有意義的。甚至會覺得,一切的熱鬧與努力,都是為了把人生虛空的倉庫碼得滿一些。甚至想,人活著,一切為了理想的奮鬥,都是為了自己最終走向死亡時對自己靈魂的安撫。所以說,卡夫卡獎到來的喜悅,當碰到頭腦中不期而至的死亡二字時,就如一粒螢火碰到了巨大的黑洞;如一點溫暖,要面對巨大的寒冰。當然,如果十年之前有了這項榮譽,我會比現在興奮許多,不是因為那時年輕,是因為那時我可以用榮譽的興奮來掩蓋和助我逃避這個關於死亡的問題。死亡——當一個人開始時不時地想到這個問題時,什麽事情在他面前都會變得淡然、理性乃至冷漠了。

蔣方舟:你似乎總是會提到“失敗感”,這種失敗感是來自與寫作的搏鬥更多,還是來自日常的生活更多呢?

閻連科:生活的失敗感和寫作的失敗感在我很難分得清。我有時會因為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情而沮喪十幾天,導致對閱讀和寫作都失去意義和追求。我是相當患得患失那種人。比如明年是作家陸文夫逝世十周年。他生前忘年交的好友陳豐女士為了給這位前輩作家出套文集做紀念,編好幾卷本的文集後,今年一整年為陸文夫的文集出版尋找出版社,結果家家出版社都因為“市場”而推卸。這讓我想到寫作的殘酷和意義與無意義。還有張賢亮的去世,有篇報道的題目深深地刺中了我的內心:《一個靠死亡來占有版面的作家》。大概是這個題目吧。它道出了寫作的殘酷和現實對文學的全部內涵來。不要忘記,張賢亮和陸文夫,都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優秀的作家。他們的結局,也將是我們的命定。當然,誰的寫作,都不是為了追求不朽。魯迅和曹雪芹,也都是為了寫作而寫作,而非為了不朽而寫作。但命運讓一個人過早地看到他一生追求的結局是怎樣時,那種挫敗感,就有著無法說的淒楚和傷痛。

聽到泰戈爾在死亡之前,嘆息自己一生努力而一事無成時,而有哪位作家、詩人能不為自己文學的挫敗而默言、無奈和沈默呢?所以說,我是深知失敗最是作家命定的生活和寫作的命運了。

蔣方舟:你之前的《丁莊夢》曾經被改編成電影,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影像化?

閻連科:我始終認為,電影這件事情與我沒有太大關系。就像種子公司將一把菜種、一粒樹種賣給別人後,人家種與不種,種在哪兒,用怎樣的方式培育、養成都與種子公司沒有關系那樣。顧長衛的《最愛》也確實是根據《丁莊夢》改編的,可那除了他與我共同收獲了一把辛酸淚,其實已經再無他獲了。我最想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是《年月日》,這中間我和顧長衛等人共同努力了七八年,劇本幾易其稿,現在看來也是窗子對風的收獲吧。這些經歷與過程,讓我更堅定地認為,文學才是作家的立身之本,而非影視的改編與熱鬧。

蔣方舟:對於你的作品,我最喜歡的是《四書》,看得人心驚肉跳,時而想要躲在地底下,時而又想高高地飛起來。你是如何構思這部作品的?

閻連科:就長篇寫作言,《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寫作那幾年,我體會到了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感,之後我的寫作被他人和自己約束了。直到創作《四書》時,這種感覺才又重新找回來,並被我牢牢地抓在手里和筆端。說到構思,是1990年我在軍藝讀書時,有位同學是蘭州軍區的,他曾經在坦克部隊服過役,說他們的坦克部隊,在甘肅的沙漠訓練時,烈日之下,沙漠之上,一輛輛隆隆的坦克車從沙地開過去,忽然發現鐵輪下有一根根、一片片的白色骨頭露出來。後來坦克車停下後,大家撿起那根根片片的骨頭查看時,驚異的發現那些骨頭都是人骨頭。

再後來,就知道那片沙漠上曾經在“反右”時,是“五七”幹校了,是我們值得敬重的作家楊顯惠寫的《夾邊溝紀事》那地方。那根根片片的白骨頭,是一批知識分子在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中留在那兒的生命和遺跡。這就是《四書》故事構思的開始。對我來說,小說構思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人人都講的寫什麽,另一部分是很多人都講的怎麽寫。寫什麽自然是指內容和故事了。怎麽寫就到了講故事的“講”上去。《四書》從九○年構思開始,到楊顯惠老師的《夾邊溝紀事》,2000年前後在《上海文學》連續發表我都沒有寫,這是因為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寫。加之後來我寫作命運的風風雨雨,波波折折,直到2009年所謂的“聖經語言”和四本書的“書摘體”走進腦子里,也才算構思成熟,可以動筆寫作了。

對我言,所謂構思,多都不在故事間,而在講故事的方法上。我的構思不是構思故事,而是“尋找方法”。靈感,不是讓我張嘴,而是讓我怎樣張嘴,發出怎樣的聲音來。回到《四書》的方法構置上,2009年很偶然的一天里,在我從家去人民大學的路途上,腦子里忽然跳出了一個異常奇怪的畫面和念頭:我想如果有個人有一把槍,那支槍里有子彈,他見了誰都要把槍遞給人家說:“你開槍把我打死吧!”“你開槍把我打死吧!”科長、處長、情人、父母,如果他見誰都這樣遞槍要求對方開槍把自己打死時,那該是怎樣的場景和畫面——於是,“孩子”的形象和講故事的方法同時在我腦里產生了。有了那樣的“講法”,原有故事的碎片也就完整了,齊全了。

甚至可以說,在那一瞬間,是講故事的方法帶給我了一個不得不講的故事。這就是《四書》的產生。也就在2009年5月的那一天,我去人民大學辦事的第二日,我開始動筆寫下了《四書》的開頭:“大地和腳,回來了。”

蔣方舟:在你的寫作生涯中,有沒有過讓自己後悔的寫作?還有什麽一直想寫而未寫的題材?

閻連科:說到讓自己後悔的寫作還是有。比如《丁莊夢》,是讓我自己最後悔的一次寫作。那故事充滿著作家講述的謹慎而非自由和狂放。

說到想寫而未寫的題材,那就是我在部隊待了26年,而我所在的部隊,又有著非常特殊的經歷,比如“解放臺灣”的一江山島之戰,“沙家浜”的榮譽光環,孟良崮的浴血生死,七九年的“自衛反擊”等,這些歷史和歷史中作為人的軍人們,凡此種種,我都沒有開始去寫去觸碰。對我來說,我能講的獨特故事太多了,只是我不知道該怎樣去講它,似乎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講述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76

樂視的“鵟”給了360小米魅族哪些啟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4/151542.shtml

樂視的“鵟”給了360小米魅族哪些啟發?

8月11日晚上,經歷了一路狂堵,終於子超來到了中國電影博物館,這里正在舉行的是樂視體育的超級自行車的發布會,自行車的名字叫“鵟”,這個字讀“kuang”,這是子超在逛一個自媒體朋友的朋友圈時看到他打了這個字,於是專門問了這個字讀什麽?怎麽打出來的,因為在發布會的現場,子超一直認為自行車叫“狂鳥”,請大家允許我的天真和知識匱乏,不過子超還是覺得“狂鳥”比“鵟”更好聽一些。

關於樂視體育的超級自行車的介紹在網上有很多了,子超就不多介紹了,只是這次的發布會給了子超很多的感慨。在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子超認為未來的格局將不再是PC時代的霸主BAT,而是以360,小米,樂視,魅族為代表的“硬件四皇”的時代。這次“鵟”的發布會,對於做智能硬件的小夥伴們是一次不錯的學習的機會,子超將把這些感觸和啟發分享給大家,一起共勉。

第一眼上解決了酷的問題

做一款智能硬件的產品,首先要解決“酷”的問題,如果連第一眼都不入眼的話,那後面再好的材料,再棒的理念都沒有任何意義。其實在參加“鵟”的發布會的時候,有一個硬件四皇公司的公關朋友在子超的朋友圈里留言說子超去參加PPT公司的發布會了,子超覺得人家樂視的發布會現場效果非常不錯,而且讓人有一種很享受的感覺,於是留言給那個公關說就憑PPT你們就需要認真學習人家。子超覺得這個行業太浮躁了,在嘲笑別人的時候,要想一想你有什麽資格去嘲笑別人。樂視體育是一個很不錯的公司,最起碼子超通過這次發布會感受到了樂視做事情很認真,“鵟”第一眼給子超的印象真的很酷。

同樣是發布會,小牛電動的發布會就沒有讓人感覺到酷炫的感覺,在望京的大街上,隨便一個韓國的蹦蹦車都會秒殺小牛電動車。一個東西是否酷炫就在於你用這個東西的時候是否會有回頭率。子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和鳳姐一起吃飯或者和範冰冰一起吃飯都會有非常酷炫的效果,鳳姐是追求一種另類的體驗,範冰冰是追求的一種主流的價值觀體驗。我們做智能硬件,要不美到極致,要不另類到極致,反正中間的產物你去做有什麽價值呢?所以做智能硬件的產品酷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你的工業設計師必須是另類或者是主流中的極致者。但如果解決不了酷的問題,說自己的設計師多牛然並卵,畢竟是消費者在買單,買智能硬件酷是先決條件。

產品上的智能融合非常柔

第一眼印象看完之後,再看智能硬件就是看“智能”二字,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主要是傳感器的場景設計是不是融合的合理到位。樂視的超級自行車“鵟”將很多傳感器都融進了自行車上,而且是通過人們騎自行車的場景進行融合的,所以子超用的這個小標題是融合的非常柔。這件事情可以一分為三的看,第一個是你首先要了解自行車及騎行本身。第二個是你要了解現有的和自行車相關的,和鍛煉身體相關的所有的智能傳感器的屬性。第三個是將自行車的屬性和傳感器的屬性一起進行匹配,融合達到所有的傳感器是騎行場景驅動的,而非為了接收數據而去做的功能。

現在做智能硬件的產品有很多產品的智能都不是場景上的智能,而是功能上的智能。這個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第一批可穿戴的創業者們都會犯這樣的錯誤,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加高科技的功能而加,為了加傳感器而加傳感器,最後導致於產品的很多功能都有,就是沒有人用。當這些功能不是場景驅動的時候,人們很難去選擇使用他們,最終人們會選擇慢慢的遺忘這些產品。小米的很多可穿戴產品就是這樣被遺忘的,而360目前則選擇了互聯網+硬件的發展之路,屬於曲線的智能硬件發展,目前360所有的硬件產品必須是強剛需入口,在這個前提下在選擇用互聯網去優化和提升性能,達到漸進式“智能”。再回到超級自行車“鵟”上,在智能上的表現是“互聯網+傳感器+場景”的整體智能,這樣的智能會和硬件融合的更加深度,也會讓用戶感覺除了自身的酷之外,智能方面的酷也會隨之而生。

騎行愛好者們的發燒之做

現在自行車在一線城市雖然依然不少,但逐漸還是被電動車取代了。而二三線的市場還是大有人在的,但是否會買這麽高級的自行車呢?子超看了一下一些對於“鵟”的質疑?很多人會問誰才會買“鵟”?目前智能硬件產品只有兩種定位,一個是大眾消費,一個是高端人群或者發燒友人群消費。魅族的魅藍手機是定位的青年良品,這個定位很顯然已經超越了子超剛剛說的這種定位範疇,這樣的目標定位人群更加細分和精準,但是如果是否能夠真正的深入人心成為青年良品,還是很艱難的,畢竟在青年的機型上有360的大神和小米的紅米兩個品牌對陣魅藍,因此產品的定位,尤其是更細分的定位就代表了更加的窄眾人群,而面對競爭對手大眾消費的低價機型,是否還能夠堅守青年良品是一個非常值得考驗的事情。

這次超級自行車“鵟”,如果不考慮價位和用途,子超會毫不猶豫的購買,只是子超不是騎行的人群,已經習慣了開車,但子超也講了,這款產品其實是賣給追求酷炫和時尚的科技人群或者娛樂潮流的人群的。當然另一個非常強大的人群就是騎行發燒友了,子超的朋友老鷹基金的創始人劉小鷹大哥,他自己有一個飛鷹騎行俱樂部在創投圈很有名,而且小鷹大哥的基金還投資了黑鷹科技,有近4萬個車隊,60萬車友,這些都是騎行發燒友人群,“鵟”的騎行發燒友市場非常巨大。發燒這個詞是我們偉大的友商小米公司提出的,發燒這個詞當然也是更早的魅族黃章提出的,也許魅族的老白會將這個詞用廣普說成“發騷”,但確實是卡位非常精準的高端用戶,對於騎行發燒友來說,“鵟”都可以買回來放家里當一件工藝品。

騎行產業被社群經濟取代

從“鵟”的產品層面之外,發布會有兩個地方是非常值得所有做智能硬件的小夥伴們學習的,第一個是社群經濟,第二個是產業鏈的眾包。先說一下社群經濟,子超在《社群進化:從羅輯思維到黑馬社群》里提到了未來的互聯網經濟一定是現有社群後有產品和盈利模式的,未來社群經濟將會成為互聯網的主流趨勢。單看一款或者三款樂視超級自行車是非常難以顛覆整個騎行產業的,但是子超發現樂視超級自行車自身是強調社群社交的,而且這一方面的功能其實很強化,未來在城市的3公里左右都可以通過自行車自帶的對講機進行對話,另外APP的地圖里也可以約陌生人一起騎行,這些都會促進現實的騎行社群的建設,而且線下也有很多騎行活動和鼓勵社群建立的機制。社群是有能力改變一個騎行行業的,包括改變傳統的自行車產業鏈條,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小米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產業鏈這方面,子超想說樂視體育聯合很多企業一起在做這個騎行行業的大產業鏈,而且還是深度合作,深度和各個廠商達成了眾包合作的形式。比如說和平安保險聯合一起推出保險,飛鴿提供了制造和隨後的保養服務,中國聯通提供了上網包月卡,蝦米的音樂,ONEWAY的騎行套裝,各大銀行的分期貸款。這個產業鏈的眾包合作對於純互聯網公司平常是非常少見的,因為在互聯網公司只要做好產品就可以了,但子超還是要號召大家多學習這一點,咱們的智能硬件產品如果希望顛覆一個行業,就必須聯合更多的這個行業的產業鏈上下遊的友商一起做,很多人說樂視的運作資本的層面非常棒,子超還想補充一下,樂視的戰略方面包括剛剛說的行業和產業的布局也是非常不錯的。不知道360,小米,魅族你們如何看子超說的這一點。

智能硬件生態必然是垂直細分的產業鏈

中午子超和一個做VC的兄弟吃飯,一起聊起互聯網金融的創業,子超覺得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已經不再是P2P那樣簡單粗暴的玩法了,而是更加場景化的互聯網金融,比如通過一些現實生活的場景入口來達到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這一點子超微創新一下叫互聯網金融的O2O垂直細分領域。這種場景化趨勢也可以從樂視體育這次發布超級自行車“鵟”可以看出來,樂視體育從互聯網+體育的一個非常垂直細分的場景入口切入體育專屬的智能硬件進行深耕耘。也就是說大公司講生態,一定是某一個垂直細分領域的產業鏈優化和閉環打造,而不是大而全的無規則的布局。可以預見的是樂視體育在之後還有圍繞體育的場景化推出更多的智能硬件產品。

其實360的智能硬件生態也是如此,雖然現在看是互聯網+硬件,但是360的每一個硬件的強剛需入口,間接可以做成家庭安全領域的一個生態圈,這個圈就是垂直細分的產業鏈,而且是場景產生的全新概念的產業鏈,是家庭安全生態圈。在一年前大家還都是張口閉口談智能家居,談家庭娛樂,實際上這些都是功能上的生態驅動的劃分,而近半年,除了360找到了自己的智能硬件的垂直場景生態外,樂視也在娛樂與體育的領域深耕耘著自己的垂直生態圈,這已經不僅僅是家庭娛樂或者電視生態了,更多的是場景生態。另一邊小米公司則除了手機的出貨量還暫時領先外,基本上智能硬件生態依然不得要領。而魅族則開始了另類的場景玩法,但青年良品畢竟不是正常的生活場景,這個方向的嘗試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一款發布會,其實是反映了一個公司的綜合能力,產品不給力再好的發布會外表也是不成功的,一款用心設計的產品,我們不能用不變的老眼光去看一些變動的問題,子超覺得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是沈下來做事,多看看這個領域的產品,不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多看看別人好的地方,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進步,這個行業才能進步,雖然子超的這篇從內容上不太嚴肅,但確實是“鵟”給大家的思考,一起共勉。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子超,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966

悠遊卡公司強推「波卡」 罔顧社會責任 柯市長給了錯誤的KPI


2015-09-24  TWM

悠遊卡公司發行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肖像悠遊卡,引發台灣社會兩極爭論,歸根究柢,柯文哲要求悠遊卡公司業務成長百分之百的KPI,讓董座戴季全下了一著險棋,但這個KPI合理嗎?行銷手法正確嗎?值得商榷。

撰文•郭淑媛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定沒想到,一張印有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肖像的悠遊卡,害他險些從民意浪頭上摔下來。何以致此?他自己要負很大責任。

柯文哲的第一個責任,是他給悠遊卡公司訂了錯誤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為了衝業績,以民營公司的促銷手段,拿來用在市政府主導人事、具有公共性的悠遊卡公司上,難怪引發社會爭議。

製造話題 不見得能衝高營收柯文哲先後要求悠遊卡公司「業務成長百分之百」、「今年營業額要增加五○%」,後來更加碼到一○○%,這些KPI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依據悠遊卡公司今年五月在台北市議會提出的報告,一四年營收十五億餘元,稅後淨利僅一億九千萬元。《今周刊》查閱悠遊卡公司過去五年財報,別說營收年增五 ○%,就連近三○%都只在一○年「曇花一現」,接下來三年則是微幅增減,一四年雖有一四.五八%的成長率,但這些前市長郝龍斌任內的成績,距離柯文哲的 KPI仍是天地之遙。

戴季全推「波卡」用意可能在於吸引男性使用悠遊卡,讓悠遊卡普及度大增,以達到柯文哲訂下的KPI。而柯文哲直至八月三十日,都還相當認同這項作法,當時 他說:「可以搞這麼大的風波,以民營公司的促銷手段,他(指戴季全)真是有夠厲害的!」然而,製造話題就能提高營收嗎?這可不一定。悠遊卡公司民股董事、 台新金控個金事業群執行長尚瑞強表示,希望以行銷吸引男性客層購買悠遊卡是可以的,「但持有與實質消費使用,是兩回事。」曾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特助的市議 員徐弘庭也指出,要做到柯文哲天馬行空一年業績增加一倍,應該要往提升卡片的使用範圍以及使用率下手,增加小額消費的通路點等。

悠遊卡目前發卡五一二八萬張,但其中近二年未動用有一千四百多萬張,提升使用率恐怕才是增加營收的王道。

不過,悠遊卡公司是否要以追求獲利成長為目標,值得商榷。市議員梁文傑指出,台北市府成立悠遊卡公司目的本不在賺錢,悠遊卡具有壟斷性,市立停車場、公 車、市府規費繳納等都使用,若以壟斷力量來推動業務,就不應以追求營利為目的,如台鐵、中油等,「柯文哲的確下了錯誤的KPI。」柯文哲第二個要負的,是 社會責任。戴季全推出AV女優代言的悠遊卡,其中一張卡片還是A片封面,這個行銷手法,大多數民營公司也不會採用。悠遊卡公司的人事是由最大股東台北市政 府任命,台北市府有監督之責。

AV女優代言各種成人用品、遊戲、電玩展,一般人可能不會有意見,但社會普遍認為,悠遊卡公司不宜發行AV女優代言的悠遊卡,與悠遊卡公司的母公司悠遊卡投資控股公司官方持股近四成有關(台北市政府一一.七八%、台北捷運公司二七.四九%)。

悠遊卡公司並不是以追求利潤為唯一目的之民營企業,悠遊卡更是具有公眾性質的流通工具,孩童也在使用,應考量社會公益,顧及社會責任。

官股為主 應注意社會形象「悠遊卡代言人不應以商業為主要考量,應著眼公眾利益去推廣實踐。」文化評論者詹偉雄表示,代言是文化行為,應傳遞某種價值與意義。但看不 出找波多野結衣代言要傳達什麼?只是滿足某些人的性幻想得以促銷卡片,亦即只有商業意義;但這不應是政府投資的公司應做的事。

詹偉雄認為,這次事件,柯市府把代言的文化性視而不見,市府團隊的文化商數(CQ)可慮。最佳代言是讓一加一大於二,如社會上值得鼓勵的人或英雄,以彰顯 柯文哲的價值,找外國人代言也要有連結;戴季全說要「照顧到男性需求」,是非常低階的想法,不但想得到的目的達不到,反而後座力很大。

悠遊卡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也表示,悠遊卡公司有公股色彩,須考慮到複雜的政治性,戴季全有業績壓力,他的作法從商業角度來看可能還好,但最後變成政治問題。

悠遊卡公司有二十九名股東,除了官股,其他董事多為客運、銀行、科技等相關企業,持股比率不高。對於這起風波,官股董事如台大資管系教授孫雅麗表示,不便 發表意見;民股董事也大多表示沒有意見或不表示意見,台新金控推出的董事尚瑞強則表示,悠遊卡公司以公股為主,由市府主導,應注意社會形象,「代言人職業 性質敏感,如果問我,我會反對。因為悠遊卡持有人不少是小朋友,若從企業社會責任來看,就有問題。」柯文哲在九月一日開賣前夕急踩煞車,禁止公開販售「波 卡」,試圖止血;但歸根究柢,柯市長習慣以KPI來推動施政的作法,能否一體適用,真的得徹底檢討了。

戴季全(右)強推「波卡」,意在吸引男性消費者,達到柯文哲(左)要求的KPI。

印有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肖像的悠遊卡,過去一周在台灣社會引發爭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