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席勒與五十位各國精英獨家分享 一堂有錢也進不去的 經濟閉門課程

2012-10-29  TWM
 
 

 

為了讓「全球青年領袖」精英們了解未來關鍵趨勢,席勒特別受邀在耶魯大學講授一堂閉門課程,深入剖析人類心理對於經濟活動造成的影響。《今周刊》帶你走進現場,聆聽這場一年一度的重要演講。

撰文‧莊 芳

下午二點鐘,耶魯大學校區內的Greenberg國際會議中心,聚集了一群穿著正式的商務人士,他們特地前來參加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傳授的一堂課。

這堂課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是一場採「邀請制」的閉門會議。現場大約五十位「學生」,背景卻個個大有來頭,他們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全球青年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s)代表,年齡皆為四十歲以下,每一年度從世界各國成千上萬的候選人名單中,嚴格篩選出的百位精英。過去英國首相卡麥隆、社群網站「臉書」創辦人馬克佐克柏都曾獲此殊榮。

而當日出席席勒演講的聽眾,包含瑞士、南非、牙買加、加拿大等國的優秀人才,在個別專業領域擁有一席之地,除了來自政府、學術與企業界,甚至連丹麥皇家公主,也是﹁學員﹂之一。

課堂的名稱,乍聽之下令人有些摸不著頭緒:全球經濟與動物本能。「我所謂的『動物本能』,不是動物,而是人;人的本能行為,來自於自己無意間所產生的心理動機。」換句話說,也就是人性。

歐債危機

源自「幾位情緒激動的希臘婦女」面對滿場的全球青年領袖,透過這一場演講,席勒要讓大家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經濟運行背後的法則:人性心理是如何操控經濟週期。

「人的情緒可以驅動很多事情,但你或許沒想到,情緒的力量,甚至強大到足以影響經濟發展。」席勒強調:「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全世界都連結在一起,貿易往來、金融連結、文化交流、訊息快速互通,如果你要了解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要推敲未來會怎麼演變,那麼,你就必須知道人們現在正在想什麼。」他從歐債危機開始講起,更精準地說,他是從希臘婦女的想法開始講起。

二○○八年,希臘發現債務惡化狀況遠比之前公布的數字來得嚴重,為搶救財政,政府決定進行退休金改革,將婦女退休年齡從原本的五十歲提高到五十五歲,「這下子,原本可以退休的忽然不能退休,且退休後領到的錢比原本還少,大家都不開心,幾位情緒特別激動的婦女,決定上街抗議。」婦女的情緒瞬間感染了不少人,街頭抗議的畫面引起關注,希臘財政問題被部分專業投資機構點名,希臘公債的殖利率因此在○九年起緩緩攀升。接下來,攀高的殖利率造成該國「以債養債」的難度提高,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報導這個國家破產的可能,影響所及,債券殖利率變成「瞬間飆高」,忽然之間,這個國家面臨破產。

「瞧,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竟然只是幾位婦女的激動情緒,引發了滾雪球般的效應,造成希臘立即面臨破產危機,也引爆了整場歐債危機。」席勒的這番「歐債新解」,引來全場一陣大笑,而他則立即為這現象提出注解:「當每個人都在想同一件事的時候,必然會引來問題。」

美國房市泡沫

源自「因為每個人都想換房子」接著,他以美國為例,美國房地產泡沫是造成金融海嘯的源頭,而這個源頭,「是因為每一位美國人只想著一件事:買更大的房子。」○五年的五、六月間,席勒和同事凱斯正在進行每年例行的購屋者問卷調查,他驚訝地發現,幾乎每一位購屋者對未來房價上漲空間的預期,都比先前來得樂觀許多。「此外,每個人都認為,銀行貸款提供九成房價的資金是天經地義,政府也應該繼續幫助人民購買更好的房子。」同樣是在○五年六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推出這樣一期封面故事,大膽預測房價將走跌,隨後沒隔多久,除了平面媒體大量跟進報導這則新聞,連《時代雜誌》(TIME)也推出相關議題。

席勒指出,在○四年,Google網頁搜尋「房市泡沫」(Housing bubble)一詞的數量還很少,但到了○五年的六月至八月期間,各家雜誌推出相關主題以後,搜尋數量快速飆升,成為熱門關鍵字。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房地產的大泡沫一夕破滅,造成了失控式的危機。」席勒分析:「我們怪罪金融業與政府監管不力,但老實說,這場世紀泡沫的形成,是來自於每個人腦袋裡想的都是同一件事,從政府、銀行、人民到媒體,全部都一樣。」這一回,在場的青年領袖們比較笑不出來,「當大家都想同一件事,並且達到近乎瘋狂的程度,結果就是失控與崩潰。」他為這一段演說提出結論。

未來經濟

取決於「全世界是否只想著省錢」「今天早上,我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十月八日,世界銀行將二○一二年東亞地區的經濟成長率預期從八.二%降至七.二%,原因是中國經濟成長表現恐怕不如預期。接著,他開始對這則新聞的前因與後果,提出來自於「動物本能」理論的新奇解讀。

「歐美國家都在撙節財政,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人民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於是,消費與支出也開始跟著政府財政的腳步,一起撙節。」歐美消費不振,影響中國出口,造成中國經濟成長減速的壓力,雖然中國希望透過刺激內需來支撐經濟成長動能,但說到內需,必須仰賴民間投資與消費,那麼,只要歐美國家人民撙節的情緒不減,中國經濟看不到快速成長的動力,中國人又怎會用力消費呢?

以上,是十月八日這則「調降經濟成長率」新聞的前因,至於後果,席勒大概是這麼推論的。

「就單一國家來看,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當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成長表現不如預期,自然又將影響全球投資人的情緒。」席勒立刻提出佐證:「你們看,受到消息影響,今天全球股市多半走跌。」股市走跌,直接影響民眾的財富預期,「撙節」的動機恐怕又會因此提高。席勒進一步表示,在全世界都是壞消息的情況下,「或許你沒注意到,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正受到這樣的氣氛影響,跟著開始或多或少地撙節支出。」說完這個段落,台下聽眾們不僅笑不出來,表情反倒略顯嚴肅,畢竟,席勒的結論,彷彿說明著「當前全世界的人都在想著同一件事:撙節,而這件事情,也讓經濟復甦的期待短時間內無法實現。」某種程度來說,席勒用「動物本能」對未來經濟走向的推論,正符合他對二○一三年世界經濟的基本論調:談復甦,還太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98

《教戰守則》西進前 先搞懂對岸職場是什麼狀況 做好五個心理準備 當一流台籍精英

2013-04-15  TWM 
 

 

你不可能不知道,中國職場潛力無窮,同樣產業和職位,薪水卻比台灣高一截;但你可能不知道,有更多台灣人專業跟不上中國發展速度,而淪為台流。

去中國工作,五個心理準備決定你是台籍精英,還是台流?

撰文‧方德琳

「請問,她打哪兒來?」「她從台灣台北來,剛到北京,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請大家多多照顧。」「我呢!打四川成都來,論回家的路不比台北近,為什麼我沒有適應問題,台北來的就要有適應時間呢?」這是來自台灣、美麗說網站運營總監馬念慈身旁實際發生過的案例。時任《費加洛》雜誌中國版內容總監的她,請北京同事特別關照台北來的年輕編輯,沒想到下屬不給面子直接吐槽。

「想一想,這些話沒錯。」馬念慈說,這古都裡不只有北京人與台灣人,還有來自中國各省與世界各地一流人才。大家不遠千里而來,為的就是一展身手,親手抓住淘金的夢想。

然而,淘金的美夢不等人,越快進入狀況,越能跟著中國的腳步前進。

八年前被一○四人力銀行派到中國擔任總監,後來自行創業的一勢企業管理諮詢公司創辦人黃至堯建議,既然下定決心到中國工作,最重要的是放下身段。「不要把台灣經驗當作唯一標準,試圖理解中國每個不合理現象背後的原因。」黃至堯在上海觀察五年,他發現前仆後繼到中國工作的人,再專業也有被淘汰的一天。唯有徹底融入當地,才能累積新的人脈而有新的職場價值,中國的職涯發展才能跳得又高又遠。

所謂「台灣經驗」、「台灣標準」其實是一面無形而牢不可破的屏障,讓台灣人無法迅速融入。如果你想去中國工作,首先就得拋開典型的台灣想法,才能幫助自己「從羊變成狼」,在中國職場站穩腳步。

準備1:

你可能這麼想:台灣人工作態度、品質好,這是我們的強項你應該這樣想:態度好是事實,但絕不是中國職場競爭優勢汎亞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總監曾翊銘說,人力資源主管都承認,相較於中國本地人,台灣人認真負責,想法比較靈活,工作品質也比較好。但這是台灣人在中國職場的競爭優勢嗎?答案卻是否定的。

「這些優點對企業來說,不是實質東西。」曾翊銘說,中國市場發展迅速,他們要的是可以帶來實質業績、實質管理績效的硬能力,而不是工作品質這種軟實力。「他們要的是能補他們不足的專業,不會只因工作品質好而聘用你。」曾翊銘說。

常常與外資企業人力資源主管接觸的黃至堯也發現,當他想推薦台灣潛力人才給人資時,最常得到的回覆是:「我沒有理由用台灣人。」由於聘用台灣人手續很麻煩,即使擁有同樣經驗條件,仍然會優先選擇中國本地人。「台灣人才要有更好的『性價比』(指專業度遠超過市場平均薪資),才能打動他們。」黃至堯說。

在聘用面試上,「台灣人質感」未必派得上用場;同樣的,進入工作場合後,也別以為認真負責就能博取主管青睞,做出實質成績還要大張旗鼓地說出來,才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競爭優勢。

準備2:

你可能這麼想:台北工作步調快,工作量多,加班加不完,很辛苦你應該這麼想:台北的速度乘三倍,辛勞乘三倍,才是中國工作的常態你一定聽過中國人不加班,但是不是就代表去中國工作會比較輕鬆呢?

黃至堯直言:「到中國工作,必須把台灣的辛苦乘上三倍才行。」工作速度快三倍,出差距離乘三倍,管理幅度與力度強三倍,講話聲調也要大三倍。

他觀察,台灣人的移動力比中國人差。在台灣,從台北到南投出差就覺得好遠;一到中國,北京、深圳、上海當天來回都很正常。到餐廳吃飯,就像去戰場一樣,「一定要用高八度的聲調喊服務生,人家才可能看到你。」除此之外,中國所有產業都是飛快成長,和台灣已趨成熟穩定的職場結構不同。這顯現在工作場合裡,就代表「快而粗糙」與「慢而精緻」的根本差異。

台灣人喜歡規畫、行動,規畫後如果能討論,讓想法更完整就更好;中國講的是卡位,不管好不好,先出手就先占住地盤,先模仿再微調,山寨就是所謂中國式創新。

馬念慈說,不要認為山寨很可恥,一旦這樣想,工作起來就很痛苦。在中國,沒有時間切磋琢磨,「打帶跑」是最佳模式。如果無法拋棄原本按部就班進行的模式,就很難適應中國職場的工作速度。

準備3:

你可能這麼想:中國人有心眼搞小動作,一群超會鬥爭的小人你應該這麼想:去就是要打天下,難道天下是別人自動讓給你?

一九九五年到中國經商,目前是上海台大校友會會長的蕭士仁觀察,比起中國人,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像被圈養的小綿羊,已經沒有野性。「被中國人捅兩下,只敢咩咩叫兩聲,這樣誰也救不了你。既然來了,就不要怕,天下都是自己打下來的,難道天下還有人會自動讓給你?」蕭士仁說。

他建議,到中國工作必須改變溝通方式。典型的中國人會把六分講成十分,台灣人卻把十分講成六分,如果在同一個工作團隊裡,這樣一來一往,台灣人的功勞就被中國人搶走了。「不要想他們很小人,愛鬥爭,試著去理解,這是他們長久以來教育方式養成的習慣;是我們應該改變這種謙虛的溝通方式才對。」除了改變溝通模式外,到中國工作也要懂得察言觀色保護自己。譬如說,中國人認為「模仿山寨」毫不丟臉,以至於他們「剽竊」同事們的點子也不足為奇。

鼎新電腦的人資處總經理林娟曾在陸資企業工作兩年,她學到:「不要只和同事討論你的構想,一定要選主管在場的時候。」她也發生過被中國同事栽贓,自此之後,與同事往來的信件一律保存留底。

準備4:

你可能這麼想:去中國試試看,大不了三年後再回台灣你應該這麼想:既然去就要堅持到底,薪資才有爆發性成長很多人抱持「姑且一試」的念頭去中國工作,盤算著萬一不適應就回台灣,但到對岸工作猶如過河卒子,回台困難度不小。

黃至堯分析:「三十歲以下年輕人可以,因為年紀輕,回來找工作有機會。」但是,超過三十歲的人就要慎思回來是否還有位置。

而當初千里迢迢到中國工作,著眼的無非是未來薪資爆發成長;在中國真正能收割薪資果實,則必須到成長快速的陸資企業,或者是內需型產業,才能跳得又快又好。

現在,最敢給好條件的都是陸資企業,很容易開出比外資企業多兩成薪酬的條件。由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外資企業未必能在中國市場施展得開,想要有好待遇,必須到更深入當地市場的企業才可以。

台灣人到中國工作,前兩年都還在適應當地的氣候與生活,貿然進入陸企也很容易陣亡。最好的職涯規畫是從台籍企業或外商公司開始,經過一段時間醞釀,轉入陸資企業風險最小。

雖然,陸資企業還沒有大量任用台灣人的風潮,但估計未來幾年將有明顯成長。「現在已經有少數的台灣人進入陸企,他們就像敲門磚,會降低陸企聘用台灣人的疑慮。」黃至堯說。

準備5:

你可能這麼想:中國人會鬥,我們也應該學著好勇鬥狠你應該這麼想:要保護自己,但經營在地人脈還是要靠誠意三十五歲,目前在上海一家陸資企業擔任財務總監的Carol說,中國人雖不容易交心,但若取得他們信任,他們又會非常熱心地挺你。「但要打入他們的圈子,反而不該丟掉台灣人那種真誠有人情味的特質。」她說。

曾翊銘也建議,實際一點想,現在你的同事,也許一年後就成為你的主管。出外靠朋友,多一些人脈就多一些幫助,「適時分享經驗,不吝提拔部屬,讓他們覺得你是他們的一分子。」很多台灣人以為,只要學會好勇鬥狠就能在中國生存,但要生存得好,則需要情義相挺的人脈。

在中國職場上,台灣人要學會新的溝通方式,展現企圖心並懂得保護自己;但在人脈經營上則要融合交心。「這是做人的分寸拿捏,也是在中國工作要學會的人情世故。」曾翊銘說。

測驗你適合到中國工作嗎?

該不該去中國工作?這是「生涯vs.生活」的選擇,沒有標準答案,但若打算去中國,一些客觀條件以及主觀的動機,會影響你在中國工作的成敗。

你可以去中國工作嗎?10題測出你的適合度。

分數計算:選1,得1分;選2,得2分,依此類推;選5,得5分。

01. 你的婚姻狀況是:1.已婚 2.鰥寡 3.離婚 4.未婚單身02. 你的家庭狀況:1.子女0~7歲 2.子女8~15歲 3.子女16~20歲 4.子女21歲以上 5.無子女03. 家人是否支持你到中國工作:1.家人都反對 2.父母支持,另一半反對 3.父母支持,另一半有點疑慮 4.父母反對,另一半很支持 5.家人全力支持04. 若你去中國工作,會是因為:1.被公司指派,或因台灣找不到工作,被迫去的 2.想要在公司升遷,不得不去 3.為了增加收入 4.增加個人職場學習經驗 5.增加跨文化管理經驗,為求國際化事業發展05. 當中國當地人想法或做事方式與你不同時,你可能會:1.我們比較文明比較對,不想和他們一般見識 2.據理力爭說服對方認同我 3.選擇性接受部分他們的想法 4.在別人地盤,只好接受他們的作法 5.有興趣了解他們為何這麼想06. 以下哪個描述最符合你工作的樣子:1.只完成被交辦工作 2.完成工作外,偶爾思考如何改善工作效率與品質 3.尋求方法增進效率品質 4.運用新科技增進工作績效 5.隨時找方法或問專家改善工作效率與品質07. 工作任務突然改變時,你會:1.驚慌失措,不知如何處理 2.會慌亂,需要別人指揮應變 3.會慌亂,需要花一段時間消化處理 4.雖然會慌亂,但有迅速應變處理的能力 5.臨危不亂,迅速處理08. 你工作的獨立性是:1.無法獨力完成工作 2.需要別人給予大部分的協助 3.別人要給予部分協助才能完成工作 4.偶爾需要別人幫忙 5.能夠獨力完成工作09. 當你工作量很多時,你會:1.感到很煩躁,逃避不想工作 2.按照自己的步調,不一定準時完成 3.依心情好壞決定,多數會完成工作 4.討厭工作量多,但職責所在,絕大部分會完成 5.喜歡壓力與挑戰,也會完成所有工作10. 你的工作學習態度是:1.完成工作之外,對學習新知沒有興趣 2.主管要求或朋友邀請,才會想去學習 3.工作之餘,會吸收新知 4.會去聽演講或參加外部專業的訓練課程 5.主動要求到學校上課,不斷進修

解析:

30分以下 非常不適合,請多加考慮。

31~36分 不適合 ,請先改進某些問題。

37~42分 適合,人格特質沒問題,可多請教別人後決定。

42分以上 非常適合,建議到中國發展。

資料來源:鼎新電腦人資處總經理林娟,她著有《大陸工作一卡通》一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57

努力幹活吧,金融精英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934

還記得華爾街見聞之前報導的嘉能可CEO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看法嗎?

Ivan Glasenberg是這麼說的:
 
不可能。我們不斷的工作。員工並不是來這裡享受他們的人生的。我們都因此變得富有,這是我們辛勤工作的回報。」
 
而我們又發現一篇有趣的信,FT的Lucy Kellaway的專欄所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
 
一位自稱是28歲女性銀行家的讀者在信中寫到:
 
自6年前畢業以來,我就一直在一家投行的全球市場部工作。近期我有機會可以和男友一起去旅行,但我想知道,如果我仍然想在回來後有可能重新獲得這份工作的話,我可以離開這個行業多久呢?6個月?1年?3年?我也很關心,當我回來時,我將是一個已經30多歲、但還沒有孩子的女人,這應該不會影響我的就業機會,但我還是很擔心。
 
在離開之前,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持儘可能多的機會呢?
 
對於這封信,博客epicureandealmaker做了非常尖刻的評論,儘管措辭尖刻,但其所體現的對工作的認識卻值得一讀,以下是華爾街見聞所做的節選:
 
對於這封信,我的第一反應是「哦?」。這封信的重點、措辭甚至問題本身都大錯特錯。先不提這封信中所暗示的與其男友之間的關係,這封信還讓我對其就業狀態存疑。
 
....
 
一個真正稱職的全球市場銀行家本應該(1)自我吹噓--「在一家全球領先的投行的全球市場部建立了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其次(2)在發出這封信之前就應該撕了它,因為一個任何一家銀行都應該僱傭一個有天賦和才能的銀行家,而無論她之前三年做了什麼。任何一個在這個行業成功的人都比這麼賤賣自己。
 
言歸正傳,任何一個在一家大投行或者全球銀行的資本市場部工作了6年的人都應該對這個行業有敏銳的感覺。在資本市場或者投行,人們根本無法停止。正如Lucy所說的,事情變化的非常快。市場在變、證券在變、客戶關係在變。消失一年,更不要說三年,就沒人記得你,更沒人關心你要說什麼。
 
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新人的時候,一個董事總經理告訴我在投行成功的最佳策略就是保住你的位子。成功會來的,成功也會走的。但如果你沒有一個位子,你就沒法享受到好運或牛市的果實。當時我年輕而幼稚,認為這個建議市儈而讓人沮喪。我認為自己能保住位置並且為公司掙錢當然是因為我真的優秀,因為客戶尊敬且信任我,是因為我比別人優秀。然而,這時的我是愚蠢的,而他是對的。
 
在這個行業,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沒有人。每一個炙手可熱的交易員或拿著豐厚薪酬的投行家背後都有20個可以做到同樣事情的人等在後面。後面還有100個人願意只要一半的錢來證明自己也能做到。
 
我說了無數遍這個道理:在投行或者銷售或者交易部門,能證明你的只有最近一次生意或者交易。而這又與你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位置息息相關,在合適的位子比你的魅力、技能或者智商更重要。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合適的交易。
 
每個人遲早都會明白這個道理。高管們知道的很清楚。因此,當一個銀行家自願離開這個行業時,潛台詞就非常清楚了:「我永遠不會回來。」
 
當然,這不是說你就不能這麼做(去旅遊)。也許你厭倦了工作瑣事,也許你度日如年,也許是時候去享受下生活。生活在投行的工作時間、在投行的工作壓力之下,並且與一群侵略性極強、神經變態的混蛋一起工作六年直到28歲,聽上去足以讓任何人想要去沙灘曬日光浴曬一年。這是你的生活。
 
但不要對你從前的工作抱有任何的希望,認為在你回來的時候,這份工作還會等著你。你的經驗已經過時了:沒用了。而你的魅力與知識無法讓你在HR門口排隊的一百個同樣熱切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如果有區別的話,他們可能比你更加飢渴和更加天真(因此可塑性更強)。知識只是籌碼。真正讓一個投行家成功的是他的驅動力和野心。你在環遊世界後,還有這些特質嗎?
 
如果還有的話,你可以去投簡歷。但相信我,你最好準備好說一個很好的故事:為何你要離開,你離開的時候在做什麼以及為何你又要回來。我們需要相信如果我們給你這個難得的機會,你要能幫我們賺錢。這就是一場交易:我們的職位,運氣好可以賺大錢的機會,來交換你一心一意的來幹活。
 
投行就是個朝三暮四的小三。你不要指望她會對你始終如一。她有太多追求者,每個不能給她100%付出的人就會立刻遭到拋棄。
 
你自己做選擇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16

傳統媒體的未來趨勢:大眾媒體會變成小眾的奢侈品,變成精英媒體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260.html

1、大眾媒體作為一個行業,會被結構掉。這就好比原來蠟燭是照明行業,但它現在變成一 種浪漫工具;原來馬是一種交通工具,現在則是高富帥的玩具。媒體也會這樣,大眾媒體會變成小眾的奢侈品,變成精英媒體。

2、大眾媒體在10年後數量會減少90%。在剩下的10%當中,只有極少幾家龍頭公司可以繼續使用原始的「發行-廣告」模式,其餘可能變 成服務公司,以及被大財團贊助的媒體。(這條其實是第1條的同義反覆)

3、自媒體一定會成為主流,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自媒體一定不是主流。自媒體的主流商業模式,也一定不是廣告。

4、 內容生產不再是媒體的專門職能,它是品牌企業必須從事的一項基礎工作。也許以後會出來類似《星巴克lifestyle》、《路虎國家地理》、《G-star軍事博覽》這樣的企業媒體, 它們並非是企業內刊,除了名字以外,他們的內容和今天的第三方媒體並無區別。企業通過這種方式,來傳達自己的價值觀。這些媒體會吸納現在的很多媒體人。

5、媒體業被解構了,那廣告業一定也會被解構。廣告公司將會變得越來越像公關公司,但不是現在這種以搞定媒體為目標的公關公司,它們必須直接搞定消費者。

6、受媒體業變化影響,巨無霸品牌想湧現出來變得越來越難,但是小而美品牌的生存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尤其是那些和創始人個人掛鉤的品牌。

7、音視頻媒體的變化不會那麼大,因為音視頻媒體的製作門檻高,個人不佔優勢。

 

對判斷的依據如下:

1、 大眾媒體的產品是什麼?並非那個8開的報紙,並非那個100多頁的雜誌,也並非那 個html的網頁或者app,它的產品歸根到底是 一篇篇文章、一個個字。介質,只是媒體運輸內容產品的包裝,就好像快遞外面的那個盒子 一樣。以前大眾媒體的優勢在於,它們有足夠的錢來生產盒子和運送盒子,而個人則沒有這 個能力。未來呢,數字內容的傳輸通路被徹底打通了,盒子的成本幾乎為0,大家就直接拼內 容產品本身。這個時候,大眾媒體相對於個人,真的沒有一點優勢可言。

2、媒體的編輯功能,會被社會化分享所取代。以前,編輯依靠自己的崗位作為權威性的基礎,他們來決定哪些內容能夠被看到。而未 來,你的好友決定了哪些內容會被看到,他們會充當編輯的角色。如此一來,大眾媒體的內容生產和編輯兩大功能都被替代了,它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

3、沒有大眾媒體不代表沒有內容可讀。一部分優秀的寫手,會從現在的機構媒體當中被 解放出來,他們因為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生產的內容會比此前更好。另外一些人則不屬於職業寫作者,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寫作是業餘愛好或者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個人影響力,或者是 為了直接的商業利益。此外,相當多的品牌會建立「品牌自媒體」,它們為品牌服務,但提供 的內容卻和現在的第三方媒體沒有太大區別,原因我馬上就會解釋。 

4、在未來,由於大眾媒體會被幹掉,那麼 通過廣告來接觸客戶的行為就變得越來越難、 越來越沒有效果。因此,你必須要把你的潛在 用戶轉化成用戶、把用戶轉化成忠誠用戶,你必須要和他們之間建立一個長期的渠道,這個渠道現在看來可能就是品牌自媒體,比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可是現在大多數的品牌自媒體做得都很差,他們好不容易建立了這個渠道,卻每天都給用戶發廣告,這除了把你的客戶趕跑以外,什麼價值都沒有。品牌自媒體必須為用戶提供 價值。打個比方說,如果nike做公眾號,那它應該提供的是運動、健康方面的優質內容,把它自己變成一個比第三方媒體更好的運動類媒 體。

5、再進一步,品牌自媒體其實完全可以不發跟自己產品、行業相關的內容,而只發和自 己的價值觀相符的內容。比如說開volvo的人可能給感覺低調、踏實、內斂、外表沉穩、內心激情,那它發的內容可能就是王小波的文章、瑞典旅遊的遊記、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演講;而開大切諾基的人,可能是富有征服欲、喜歡探索、陽剛氣十足的人,那麼它發的內容可能就是戰爭故事、軍事裝備、公路小說。品牌自媒體除了帶有品牌的名字以外,其實和第三方媒體沒有本質區別。好的品牌自媒體,應該比第三方媒體做得更好。

6、企業與其把錢花在明星代言上面,不如把錢花在打造一份優秀的品牌自媒體上面。還有比媒體能更加直接的傳遞品牌價值觀的載體嗎?

7、和品牌做自媒體相比,個人自媒體轉化成為品牌其實更加容易,以後估計會有很多類 似個人品牌湧現,他們看起來雖小,但對於客戶的影響力極大。媒體人現在普遍焦慮,其實真沒必要。咱們丟掉的只是枷鎖,迎來的將是整個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08

精英病:癌症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259.html

凡人

2011年,有人在問答網站知乎向李開復發問:「李開復每天早上4點就起床,是怎麼辦到的?開復老師如何能很好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李開復在回覆中寫到:「人的一生兩個最大的財富是:你的才華和你的時間。才華越來越多,但是時間越來越少,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

但僅僅在兩年之後,李開復便對自己的工作方式進行了反思,他在9月6日20:26的微博中寫到:

在以往的職業生涯裡,我一直篤信「付出總有回報」的信念,所以給自己的負荷一直比較重,甚至堅持每天努力擠出三小時時間工作,還曾天真的和人比賽「誰的睡眠更少」、「誰能在凌晨裡及時回覆郵件」……努力把「拚命」作為自己的一個標籤。現在,冷靜下來反思:這種以健康為代價的堅持,不一定是對的。

作為社會的精英階層,李開復也不能例外,桎梏於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中,終日奔波。世界上被引用得最多的經典癌症學術論文《The Hallmarks of Cancer》中論述,促癌因素(enabling characteristics)主要有兩種:

1.基因組的不穩定和變異(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2.長期炎症促發腫瘤(Tumor-promoting inflammation)

面臨高壓快節奏生活的精英階層,有可能因為長期脫離常態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而造成病變的危局。

誘發癌症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因素是遺傳,例如美國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因為有「缺陷」基因BRCA1,致使其患乳腺癌的幾率為87%。

癌症的外因基本可以分三種,本質上是長期不正常的外部刺激誘發基因變異所致:一個人長期受到日曬,因紫外線誘發DNA複製錯誤是「物理因素」。因為飲水或者空氣污染等環境和食物誘發的癌症,是化學因素。肺炎肝炎引起的病變,是「病毒因素」。

拋開內部遺傳因素,癌症的誘發因素並不與個人的智力或者身體強健程度相關,而是與人體受到的非正常刺激有關,很多精英階層由於工作壓力大,對自己的要求過高,每天超負荷工作,精神長期處於高度興奮或者緊張狀態,甚至經常熬夜,吃飯也不正常,雖然還不能確定精英的工作方式是否與誘發癌症有關,但是他們很多工作生活方式遠遠超出了「正常外部環境」的範疇。

李開復拋出「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的論調,在某種意義下,是對自己智力、身體的自信,但是,癌症的誘發因素並不與個人的智力或者身體強健程度相關。在薛蠻子發起成立的著名天使投資機構「天使會」中,聯合發起12人中,就有3人身患癌症。

精英

癌症,是基因變異導致細胞獲得了不死和無限增殖的能力,這種變異、激進的細胞,本質上是生物得以進化的基礎,是生物適應環境的機制。如果把人類整體也看作一個「人」,那麼精英人群應該就是「癌細胞」,因為他們同樣承擔著先進的進化方向,卻極容易失控。

人類永遠不可能抹去癌症,因為癌症是生物生存的必要代價,沒有這種變異機制,也就不存在物種進化——但這些話語只是些無用的文藝腔,癌症真的落到個體中,只有最原始的恐懼、無助,因為癌症離死亡太近了。

精英階層也不例外,他們只不過是因聰明,長得好看,強壯一點,甚至只是運氣好一些,因此佔有了更多社會資源的凡人罷了。

他們甚至更加恐懼——據2010年浙江大學醫學心理教研室發佈的臨床研究報告《癌症病人應對方式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係研究》顯示,高學歷人群更難以面對身患癌症這件事,因為「高學歷人群對於成功的追求和獲得社會承認的渴求比文化程度低的人要高,因而他們面對疾病壓力表現得更敏感。」

抗爭

但是,這個精英階層畢竟有著自己特殊的優勢:更多社會資源,以及更聰明理智。

安吉麗娜·朱莉雖然有「缺陷」基因BRCA1,致使其患乳腺癌的幾率為87%。但是她通過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發現了這一點,然後通過手術切除乳腺,使得患癌率降低到了5%。

從實際情況出發,精英們往往更容易從癌症的最初恐懼中擺脫,調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在癌症這個生死問題上,直擊的無疑是每個癌症患者在面對極端環境下的本能反應,而精英們的「特徵」往往在這個時候能讓他們有更大生存幾率,就像他們在獲取社會資源時做的那樣——能夠掌控自己,理智而懂得調動資源。

近十年來,美國癌症患者生存達5年的約有80%,而中國只有可憐的20%,醫療資源和能否理智對待癌症,成為面對癌症的生死關鍵。而中國的頂級精英們,不但在理智對待癌症和獲取社會資源上更勝一籌,還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愛。薛蠻子在患癌症後,過萬的網友為其出謀劃策,並且在薛蠻子出席的創業活動現場為其送上了一鍋據說可以抗癌的「羊肉湯」。

而在薛蠻子宣佈患癌症一天後,便有一位腫瘤醫院院長院長私信聯繫,最終為薛蠻子的康復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個傳說,人死的時候,天使會和魔鬼在你的床前打牌,天使手中的牌是你生前做的善事,而魔鬼的牌是你做過的壞事,這局牌的結果將決定你去天堂還是地獄。而面對癌症,我想也有這樣一個牌局,你將和「癌症」打牌,你手中的牌,就是你的「社會資源」。

癌症從來不是「人人平等」,人類社會也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94

精英錢難賺?別找藉口了,創業者還是學學美食中國吧!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586.html

前景提要: 國內互聯網這幾年形成了一種共識:做精英只能賺吆喝,做草根才能賺大錢。雖然有這樣的「定理」,依然止不住有人頂風「作案」。

一提到點評類產品,讀者肯定就想到了大眾點評,或者是飯本,百度身邊,以及最近突然搖起免費大旗的地圖周邊推薦們。

其中屬大眾點評活得滋潤,究其盈利模式無非:

1 定向投放的廣告;2 線下服務 ,例如整理用戶點評成集,賣時尚吃貨雜誌; 3無線增值服務,例如用戶發短信獲取商家優惠信息;4 佣金,餐飲積分卡業務。通過自身渠道優勢,向餐館收取佣金;5 電子商務,例如團購。

大眾通過自身的用戶評論積累,各個區域細分的領域沉澱,通過長尾效應帶來了巨大流量。但不難發現,對優惠信息,積分,會員,價格敏感的用戶顯然還是草根,難道人們所謂的精英都不食人間煙火,或者吃遍天下,不需要此類信息嘛?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點評類產品不管採用何種手段運營,能否留住用戶的根本還是取決於產品是否有公信力,點評是否足夠客觀。在用戶心目中有了公信力才能吸引用戶使用,用戶口碑「自然」傳播。而此類產品的盈利模式又似乎制約著產品的客觀公平性,他們既要維護和大客戶之間的利益,又要聽取用戶的評論意見(這是產品的價值)。

滿足商家的品牌建設,用戶的評論意見就受氣;

滿足用戶的客觀言論,商家還給你投廣告合作嘛?此中貓膩不可細表(防止被人肉)。

難道客觀和商業真的就無解嗎?

美食中國,作為一家有5年歷史的產品,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我們答案。

所謂一切商業都是利用信息不對稱,那就乾脆利用的徹底一點。

用一句話說,美食中國,就是,帶外國人體驗中國好玩的,好吃的,好住的;帶中國人體驗國外好玩的,好吃的,好住的。

從免費開始,初期通過線下俱樂部,招募在中國的老外。從幾百塊開始銷售,有的時候福利,準確說是盈利,就是能組團免費吃大餐。外國友人來美食中國可以免費吃到好吃的,住很特色的酒店,而他們的產品,博客用外文展現(做得有點類似外文領域裡的《舌尖上的中國》),降低了溝通成本。大廚帶你吃中國菜,是他們非常特色的線下運營項目。一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居住上海的外國友人的青睞,甚至有很多外國友人義務幫他們推廣,運作。

而內容的來源,是來自時尚美食雜誌的專業編輯,記者,不像米其林完全是實名採訪。專業的內容,忠實的用戶,實打實地地面運作讓美食中國一路走得很穩。

不過,地接,偏重的運作模式也讓產品發展緩慢,運作5年,地基還集中在北京,上海,相關,巴黎,倫敦,墨西哥有所涉獵。

創始人潘新卻不這麼看,他認為:創業以來,我們發現,很多人都需要我們,吃貨需要我們,美食家需要我們,餐飲娛樂時尚媒體也需要我們的優質內容,一個有大量人需要的地方,一定是有市場的,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我們在跑一場馬拉松而已,現在還在熱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74

高盛的精英之道

http://www.xincaijing.com/html/201311/13208.html

 在中國市場,高盛的每一次增股和減持都會引發媒體和業界的高度關注。今年10月中旬,高盛集團旗下公司清倉所持吉利汽車股票,套現超3億美元。此前高盛清倉工行股份,7年共獲益72.8億美元。

減持吉利時,業內人士分析說可能是基金快到期了,屬正常退出,也有可能是主觀上對吉利發展不樂觀。清倉工行時,也有財經媒體人分析高盛投資和減持的大智慧。

事實上,高盛這家老牌投行經歷過數次金融危機,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等競爭對手紛紛倒下,高盛卻逆勢強大。2012年,外資投行在中國的策略出現新變化,不是大規模重組就是瘦身,但高盛在中國的市場依舊如故。

華爾街競爭對手、媒體和公眾曾對高盛愛恨交織,這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如何吸引並管理優秀人才?高盛董事總經理、亞太區(不含日本)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大中華區投資銀行部主管兼董事長特別助理韋達文(Matthew Westerman)和高盛在華戰略夥伴——北京高華證券首席執行官章星接受《新財經》記者採訪給出了部分答案。

吸收並鍛造精英

「高盛招什麼人?首先是聰明、可造就。」章星告訴記者,高盛會把人才金字塔頂尖的3%招過來,給予員工不斷的培訓,使其融入到高盛的業務和文化中。

高盛招人嚴格,簡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為了一開始就招到合適的人才,高盛通過不斷面試判斷新人的整體素質、團隊精神、溝通能力和價值觀是否契合等。能從高盛層層篩選中脫穎而出,能吃苦、韌性強、情商和智商雙高的應聘者往往具有優勢。

在每年的全球商學院畢業季,許多求職申請會從全球各地的高材生手中遞出,幾千份簡歷經過層層篩選,再通過多達30多輪面試,最後成功入職的往往只有寥寥幾十人。據瞭解,在中國一個普通職位的面試,職位申請者至少會依次見到10個面試官,職位越高,見的人越多。

前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曾對媒體表示,2003年,她應聘高盛亞洲研究部副總裁,經過多達32輪面試,歷時半年,終得offer(錄用通知)。

精英人才加入高盛,只是把一隻腳跨進了華爾街,高盛具有嚴密、連續性、高參與度和無處不在的業務、文化及管理等方面的培訓,這些人才最終能否融入高盛和團隊,並通過年度360度的績效考核,是他們所面對的另一個嚴酷現實。

韋達文用「自省」來形容高盛這家投行,那就是高盛總是在看自己的差距,如何才能讓自己提高,這種自省也融入在每一個員工的工作當中。

高盛已經建立起一套比較成熟和完善的機制來激勵員工,以輔助新人在業內的快速成長。內部機制也要求員工與上級、同級間進行多層面的及時溝通,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提升專業人員及團隊為客戶服務的水平。

章星認為,參與公司組織的活動也是人才培養非常重要的方面,體現在高盛360度年評價中,而員工在多元化及慈善活動中的參與度也會列入業績全面的考核中。

儘管高盛的薪酬很誘人,但絕非留住精英的原因。正如一名高盛前董事總經理所言,高盛成功的關鍵還是它的文化,鮮明的、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讓高盛的員工留在了這家公司。他對記者說:「投行做到後來,真正靠的是人,是經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它形成的那套文化,外來者一般融入不進去,儘管也從外面挖人,但管理層大部分是從內部提拔的。」

高盛鼓勵團隊之間保持緊密聯絡,並歡迎離開的員工與高盛保持緊密聯繫,還歡迎曾經離開過的優秀者回歸。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今年10月,世界銀行前行長羅伯特·佐利克重返高盛。

此外,高盛強調團隊合作,高盛的合夥制也發揮強烈的「激勵」和「約束」作用,每兩年調整一次合夥人,弱者即使獲得合夥人資格,也會因表現不佳而失去這一資格,這在高盛內部被稱為「剝奪合夥人資格」。高盛每年會更新1/4到1/3的血液。據公開報導,2010年,高盛就有約60位合夥人被剝奪資格,給新人才創造機會。

2013年3月,高盛集團還把原來一年一次任命董事總經理的程序改為兩年。高盛內部備忘錄中這樣寫道:「這將有助於確保董事總經理仍是我們的優秀員工所熱望的一個頭銜。」據報導,高盛2012年提拔了266名員工為董事總經理,高於上年同期的261名。大約7.2%的員工擁有董事總經理這一頭銜。

構建多元文化

高盛最著名的企業文化莫過於「14條業務原則」,第一是客戶利益永遠至上,第二最重要的三大財富是員工、資本和聲譽,如三者之中任何一項遭到損害,最難重建的是聲譽。

今年5月底,高盛一份報告把員工獎金與公司聲譽相關聯。當設定年終獎時,高盛將審查僱員在保護公司聲譽以及贏得客戶信任方面所做的努力。高盛還對部分客戶的交易設定了新的限制條件,以避免金融危機之後再次傷害其聲譽。這是高盛重建聲譽的行動之一。

金融危機期間,糟糕的輿論環境讓高盛倍感壓力,鋪天蓋地的批評聲促使高盛不得不面對。而自2008年起,高盛投入了17億美金用於各項慈善活動,2010、2011年連續兩年被《慈善事業年鑑》列為第二大企業捐贈機構。

韋達文對記者表示,高盛從1999年上市到目前成為擁有3萬多員工的機構,盈利不斷擴大,發起和參與的慈善活動的力度也隨之加大。「高盛應該回饋我們所服務的社區,一方面,我們希望在商業上的成功能回報股東;另一方面,關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會讓我們走得更遠。」

高盛還要求員工每年完成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管理培訓,鼓勵他們參與和推動公司多元文化的發展。員工組織不同的內部網絡,舉辦座談會等活動,這個網絡致力於為不同性取向的員工提供廣泛溝通以及職業發展的包容性環境。

高盛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在給員工的信中說:「多元化是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卓越服務以及為股東謀取最大回報的核心要素。它在支持和加強公司文化的同時,也提升了我們作為業內外最佳僱主的聲譽。」

高盛集團內部設有各種各樣的培訓,涵蓋所有能涉及的各種層面,高盛也把這種發揮到極致的培訓帶到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中來。例如章星20%多的時間都用來參與多元化、公益、文化及相關管理有關的活動中,儘管他非常忙。章星認為,這些活動會讓員工提升責任感,對員工的培訓能融入到每一個細節,並且非常自然。

章星提起了「巾幗圓夢」萬名女性創業助學計劃,高盛於2008年將該項目引入中國,目前有1600名女性學員畢業。據瞭解,到今年9月份,這一項目在中國已完成了2000名女性培訓計劃,全球萬名女性培訓計劃也將逐步完成。

韋達文來中國雖只有一年,但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參與一些教育類的公益項目,已經成為他職業生涯的一部分。

儘管成功經驗證明高盛在多元化政策和人才培訓上做得不錯,但這家公司依舊充滿危機感。在給高盛全體員工的信中,貝蘭克梵認為高盛有大量工作亟待完成,前面的道路還很漫長,實現目標需要堅定的決心和意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36

台灣第一人〉打敗逾百國精英 入選Google未來學院 葛如鈞就是要向未知挑戰!

2014-06-09  TWM
 
 

 

Google、NASA與矽谷科技界精英共同創辦,有未來學院之稱的奇點大學,在今年將會有一位台灣學生——葛如鈞。

從傳播一路跨界唸到台大資工博士,他不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有的只是一顆勇於挑戰未知的心。

撰文‧何佩珊

有沒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同時學習傳播、設計、科技和創業?或許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可以一次滿足你所有願望。事實上,這所由Google、 NASA、科技界精英合辦的學校,能提供的遠比你想的多更多。

只是,想要踏進校門可一點都不容易,以二○一○年為例,全球超過四千三百人申請,最終只有八十人入選,而今年,校方未公佈申請人名單,只說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都有人送件申請,三十三歲的葛如鈞正是其中之一,他也將是奇點大學○九年成立以來,踏進校門的第一位台灣人。

不過,如果你以為這不過又是另一個「人生勝利組」的故事,恐怕就大錯特錯了。

不是人生勝利組!

吊車尾考上高中 大學、碩士都讀私校葛如鈞的父親是一名機械工程師,母親曾擔任幼稚園老師,家庭背景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從小在新北市永和長大的他,求學時期也沒特別選讀私立學校,如常地依照學區分配,就近進入了秀朗國小、永和國中。

葛如鈞形容自己當年是以吊車尾的成績考上高中,以此看來,這位即將要與全球精英共聚一堂的年輕人,的確不算贏在起跑點。不過對他來說,能夠進入這所在一九九六年剛剛改製成完全中學的台北縣立清水高中的第一屆高中部學生,讓他覺得相當新鮮有趣。

若真要說有什麼特別的,或許是葛如鈞的舅舅在電腦公司工作,兒時逢年過節,當大人聚在客廳聊天時,他就可以跑到舅舅的房間玩電腦遊戲。「或許是這個時候啟蒙了我對電腦的興趣吧。」他說。

不限制自己的路!

從文科跨界挑戰理工 在台大拿到博士大學時,葛如鈞就讀淡大資訊傳播學系,拿的是文學士學位,而後推甄元智大學研究所,連面試機會都沒有就落榜,後來是透過考試才錄取元智的資訊傳播研究所,而一直到了博士班,他才進入了眾人眼中的傳統名校台大,取得網媒所(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資訊工程學博士。

從傳播跨領域進入理工,葛如鈞求學這條路繞了一個大彎,「其實在父親的期望下,高中要推甄大學時,我一開始選的是財金系。」不過後來在大學博覽會上,元智的招生人員告訴他,「資傳系是新的傳播!」這句話,讓他決定轉換方向。

對於「新」這個字,葛如鈞彷彿毫無抵抗力,「他們用最新的電腦做剪接、網站設計,還可以做遊戲和動畫,直接打到了我的死穴。」事實上,葛如鈞曾在二○一二年回到清水高中對學弟妹演講,設定的主題是資訊與科技,但他卻用了更多的時間提點學弟妹,「不要只是走在他人走過的道路」。

像他自己,明明一直走在文科的路上,但要攻讀博士學位時,卻硬是要挑戰理工領域。「選擇台大網媒所,對我來說風險很高,壓力也很沉重,」因為文組出身的他,必須補修大學部最重的資工必修學分,「當時我連最基本的『演算法』都還是第一次聽到,根本不懂那是什麼。」這樣的葛如鈞,得在三年內通過至少四科專業科目資格考。

對很多人來說,攻讀博士就已經像是心上掛了一顆大石頭,「我是掛了兩顆!而且還比別人重。」他說話時,手放在胸前,彷彿還感覺得到當時的焦慮與壓力。幸好,「不知為何,當時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叫我要勇敢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骨子裡那個探求未知領域的冒險性格,在此忽然沸騰起來,葛如鈞其實早就已經走出了一條不尋常的路。

確實,敢挑戰,這就是葛如鈞博士班學弟鄭鎧尹對他印象最深刻的特質:「有人會因為之前沒人做過就不敢了,可是他不是這樣的人,他就是會想要去做之前沒人做過的事。」在博士班期間,鄭鎧尹和葛如鈞還共同創辦了第一個學生自辦的HCI(人機互動)工作坊,讓學生有機會深入瞭解什麼是人機互動。

最後,葛如鈞不僅順利從台大畢業,還在博士班最後一年創立Linkwish,而且經營狀況不差,知名案子就是和摩斯漢堡合作的訂餐App「MOS Order」;只是這個時候,葛如鈞與創業夥伴理念相左而決定退出。

然而,他向未知挑戰的沸騰熱血怎麼可能說冷就冷;入伍前夕他突發奇想,「我的創業,應該是要走到全世界啊!」所以他開始籌畫到海外進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現奇點大學。

不放棄任何機會!

就算講英文很卡 仍勇於和全球精英競爭要去哪裡進修其實困擾了他很久,「我念設計、學傳播,又有資訊背景,也對創業有興趣,哪裡才能把這些全部組合起來呢?」不論去念MBA或是設計,單一學科好像都無法真正滿足他想要的。「時間軸」創辦人暨執行長葉建漢就說:「很多創業者會把路越走越窄,但葛如鈞的企圖心,卻讓他的路越走越寬。」終於,奇點大學出現在他眼前。

不過,申請入學的過程幾乎要把他給逼瘋。在奇點大學要求的提交項目裡,除了個人基本資料、兩位推薦人,另外還需要回答五個問題,以及錄製一段兩分鐘的影片,「本來以為很容易,準備起來才發現超難。」首先是「回答五個問題」,不僅答題難,更難的是每題不得超過二百五十字。曾經在美國取得生物碩士與法學博士的「有物報告」創辦人周欽華解釋:「英文不道地的人,要用兩百多字回答一個問題,真的比你想像的難。」周欽華當時看了葛如鈞的答題內容,直接潑了一盆冷水:「這個……不太行。」兩人琢磨到送件截止日前幾天,才算搞定。

接下來,兩分鐘的影片又是一番煎熬。本來覺得兩分鐘影片對念傳播的人有什麼難?結果為了這兩分鐘,他卻對著鏡頭錄影超過三個小時。「像我這樣沒出國唸過書的人,講英文本來就很卡,再加上熬夜,精神狀況相當差。」不讓創業者走冤枉路!

十週課程為創業平台鋪路 分享經驗直到此時此刻,這張來自奇點大學的錄取通知,在葛如鈞眼裡仍然「很不真實」。「收到錄取通知後,開心只維持了一分鐘,」因為已申請到日本慶應大學作博士後研究的他,必須設法說服日本指導教授「放人」,此外,近三萬美元的學費更讓他傷透腦筋。

「你去吧,如果教授不答應讓你去開眼界,這個老師也不值得跟,」這是鄭鎧尹給葛如鈞的強心針,「那句話可能只是想鼓勵我,但當時真的非常受用,」葛如鈞回想。至於學費,葛如鈞早就想過群眾募資,但一直沒信心,這時,他的好友、LIVEhouse.in執行長程世嘉則對他說:「你如果募不到跟我說,一定想辦法幫你解決!」「他自己也在創業,很難隨便拿出一百萬,但這個承諾,還是很有效的讓我壯膽。」葛如鈞永遠不會忘記五月六日十點十分這一刻,他的群眾募資計畫正式上線;滴答滴答……,十五分鐘過去,竟然連半毛錢都沒有,「前幾分鐘痛苦死了,」他說。

所幸,第十五分鐘開始,一筆又一筆的錢開始在螢幕上跳動,幾乎每一分鐘就有一萬元進來,意外地在第八天就達成一百萬元的募資目標。他成了台灣以群眾募資籌得學費的第一人。

六月十四日,葛如鈞就要飛到美國舊金山,迎接十週的密集課程。如同他在募資計畫所做的承諾,在六月一日受訪這天,他已經別上隨身記錄器「Narritive」,透過這個鏡頭,我們未來都將有機會一窺奇點大學的神祕面紗。

當然,葛如鈞也已經準備了好多問題要去向全世界的精英請益,他的入學提案是希望打造一個系統化的華人創業資源平台,讓創業者少走創業冤枉路。「不要總是等到摔進洞裡,才發現原來已經有好多人都曾在洞裡簽名留念。」葛如鈞以此說明自己的想法。

而他自己,就是敢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且看他這一回到聖殿簽名留念之後,能夠再給我們看到什麼樣的驚奇。

葛如鈞

出生:1981年

現職:SBACE共同創辦人、慶應大學博士後研究生經歷:Linkwish共同創辦人暨前任執行長、SLP全球創業家網路台北分部年度執行長學歷: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資訊工程學博士成績:2012 Facebook World Hack Day- Taipei行動類大獎、李國鼎科技藝術獎

他的學長

包括總統顧問、億萬富豪

坐落在美國矽谷這個全球知名的創新心臟地帶裡,一棟磚紅屋頂的兩層樓傳統建築顯得毫不起眼,但每年夏季這裡都會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他們要用十個星期的時間,找出拯救未來世界危機的方法,這裡就是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

這樣的想法聽來好像有點瘋狂又不切實際,但如果你知道這是一所由Google、NASA、思科,以及眾多科技界精英共同創辦的大學,或許又會覺得「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確實這不是一所普通大學。學校就設置在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裡面,如果開車,只要六分鐘就可以到微軟、十分鐘就可以到Google。不用多說,這裡的講師陣容絕對是一時之選,包括知名未來學家,同時也是Google工程總監Ray Kurzweil、網際網路之父Vin Cerf等等。

在密集的十週課程中,學生接觸到的都是在能源、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等各個領域最先進的技術。只是想要使用這些資源,自然不能是泛泛之輩,過去五年入選的學生,曾有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研究生、以色列總統顧問,當中更不乏創業家與億萬富翁。

從2009年成立至今,奇點大學的畢業生已成立超過45家新創公司,如基因改造發光植物(Glowing Plant),也有團隊想用3D列印技術,結合材料學和控制學,以最低成本幫助開發中國家人民列印房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60

【文化解碼】富豪為何難成社會精英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017

他們享有特權,卻未必有來自社會的真誠敬意

2014年6月25日,「中國富豪」(Chinese tycoon)陳光標的美國慈善午餐在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舉行。一些身穿「中國軍裝」的人士到場助興,充當招待。原計劃宴請的千人被縮減為250人,被拒入場者大罵陳光標是「騙子」(liar, con man)。發給3個窮人代表的300美元,又被紐約市援助會以「不支持發現金」為由收回,因為在美國,慈善有慈善的法規,現金可以拿來買毒品,反而會害了受捐人。有的人因為沒有拿到現金而起鬨,大叫「我們現在就要拿錢!」

陳光標是以「中國慈善家」的身份到美國「行善」的,但是,美國媒體報導時對他用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古怪」(eccentric)。花了這麼多錢,做了這麼多自我宣傳,到頭來在別人眼裡不過是個「怪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再怎麼說,陳光標在中國也算得上是一位「精英」人物。可是,「精英」有兩個不同的意思。第一是指那些能夠引導社會德性、好的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少數人,他們因德才兼備而成為社會的領導者。第二是指那些在權力或財物上特別富有,有顯要家庭和門庭或屬於上層集團的少數人。他們享有特權,但卻未必有來自社會的真誠敬意。第一種人是社會和政治的精華,第二種人是權力和財富的寡頭。陳光標和其他許多富豪,頂多只能算是第二種「精英」。

在人類歷史上,「精英」(elites)是一個相對晚近的說法(出現於14世紀)。在此之前,精英叫「貴族」,貴族的原意是「優秀」。和精英一樣,貴族也可以指兩種「少數人」:精華和寡頭。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把這兩種人分別稱為「自然貴族」(真貴族)和「人為貴族」(假貴族)。他認為,美國必須由那些因德性、能力優越而出類拔萃的「自然貴族」來統治,而那些「人為貴族」則最可能是對國家造成傷害的人。

1813年,傑弗遜在給友人的一封信裡寫道:「我同意你的看法,在人和人之間有一些自然貴族(優秀者),因德行和才能而優秀。還有一種是因為財富和家庭身世而成就的假貴族,他們既無德又無才……自然貴族是社會教化、信任和治理的寶貴的人才」,一個好的政府制度,「必須能有效地讓優秀者擔任治理的職位。……假貴族是政府治理的禍害,應該有制度防止他們得到陞遷。」

真正的精英,應該是能夠幫助提升社會教化、信任和治理的優秀人才。許多富豪還遠遠夠不上這個標準,他們只是人們普遍所說的「成功人士」。在今天的中國,最受矚目的「成功」便是「有錢」,有錢的人總是想讓別人相信,他們是因個人優秀才成為事業成功人士的。有一本2004年出版的《優者成功的神話》(The Meritocracy Myth),書中就對此提出了疑問。許多有錢人確實很有「才能」:聰明、能幹、努力工作、吃苦耐勞。但是,有研究發現:聰明、能幹,在事業成功中最多只起到10%的作用;而最努力工作、吃苦耐勞的,恰恰是那些只得到很低酬勞的勞動者。如果考慮到「有錢」可以指「收入」和「財富」這兩種不同情況,比如有的人「收入」(工資)不高(「收入」意義上的不算有錢),但卻有巨額家產(「財富」意義上的有錢),那麼擁有財富的「有錢」便更少跟個人的「優秀才能」有直接關係。

在缺乏分配正義的制度環境中,不具有優秀才能的人照樣可以成為成功人士。因為那樣的制度環境,獎勵另外一些與優秀無關、甚至背道而馳的「才能」。比如,拉後台、找關係、內線交易、賄賂權力、偷稅漏稅、弄虛作假。一個社會裡,越是有可能憑藉非優秀才能成為成功人士,優秀才能就越有可能被輕視、冷落,無從施展。這樣便會形成「社會上升的非優秀障礙」(越是不遵守正當規則,就越能事業發達),以及「階層固化」(不管多麼優秀,窮人只能是窮人;相反,無論多麼平庸,只要有背景會鑽空子,就能亨通發達)。

中國有許多平民出身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也許可以部分證明,「階層固化」正在被打破。但是,阻礙真正精英湧現的「非優秀障礙」卻還存在。因此,我們似乎有了許多有錢但並不優秀的富豪,而缺乏一個好社會所需要的真正精英。希拉里·克林頓說,「全世界每個國家的精英都在賺大錢,這是一個事實」,哪一天中國成為一個例外,也就有了真正的精英。

(作者為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06

金融精英,你也做過學生吧

2014-10-08  NM  
 

 

學生走在最前線抗爭,一班商界大孖沙,未有表態,好似潛咗水一般。小宗就搵咗城中富豪、金融精英嘅一批童年照。唔理佢哋表面、內心撐唔撐學生,舊照所見都是一臉稚氣,機心計算一定比現在少。大家又認唔認得佢哋係邊個?答案在本欄找。

6. 任志剛5. 李澤鉅4. 李澤楷 3. 李家誠 2. 梁錦松 1. 王維基

中環寸嘴經紀特性累香港

呢幾日行大運呀,喺屋企落中環要兜個大運去西邊街;佔鐘運動,令到啲食肆出現「佔中價」。拎張HSBC信用咭夜晚去香格里拉酒店食飯——五折,不過家陣有錢又得閒都無心情去食啦。

我都有唔少紅酒腳喺CY搞起嘅香港專業聯盟入面,做特首前,梁振英提拔過幾條友去replace佢主席個位,班友話:「寧願返屋企陪老虎乸,都好過與狼共舞。」後來搵咗自己友劉炳章做主席。呢個專業聯盟原本講到好堂皇o架,係幫香港專業人士北上搵食。結果係點,大陸佬學咗你啲嘢,就走人,講會計界,大陸嘅公司會計都唔用國際標準,使鬼你香港啲會計師咩。講法律界,啲律師行除非同上面啲律師行結合咗,否則都唔可以北上做生意。

以前田北俊批評過CY,話佢只係高級地產sales:據我觀察,CY有「職業病」,就係做成單買賣,收咗個經紀佣,之後睬你都傻,最多都係搵啲「?仔」同你follow up;作為工廈小王子,都領教過唔少呢啲經紀嘅「特質」;除非佢嗅到你有第二單deal,咁都仲會湊住你。如果一個人做公職,搣唔甩嗰種職業病,個心只係想攞彩,香港仲有無將來?奉勸香港學生,以前書中自有黃金屋,家陣書中只有午餐肉咋。

工廈大王楊耀松大仔,家族的收租物業,遍布港九,屬正牌收租公。自認寸得起,唔怕得罪人,有嗰句講嗰句,平日喜歡流連富豪飯堂品嘗美食,仲喜歡到新開食肆「踢竇」試新菜。

強闖廣東道係郭國全親友?

上週佔領去到尖沙咀,一名男子揸住七人車硬闖廣東道「人肉路障」不果後,既報警又怒罵:「我要帶兒子去冒險樂園,這是正常香港人放假的活動,我有自己的人權!」駛走前他更想俾錢警員,幫忙買水解渴,引起嘩然!小宗check過,持有車牌嘅王寧寧,名係國語拼音,身份證係R字頭,住喺九龍城豪宅,係相當富貴嘅「香港人」。同佢一齊買樓嘅郭姓女子,早幾年報住寶馬山豪宅,該豪宅由前港府經濟顧問郭國全持有,hold到而家。郭國全曾經係渣打及滙豐嘅經濟師,而家係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亦係提出政改方案嘅十三名學者之一。背後成串關係,有無咁啱呢呵?

本週圖片

早幾天,旺角有架N689巴士,目的地通往「地獄」。這幾天重陽節,新巴真係有架388(港交所編號)特別班次,開往「墳場」。Well,

有啲嘢,信不信由你!

喜記實力雄厚

來到銅鑼灣,佔中搞出咗單「非禮羅生門」。話說喺鵝頸橋底炒辣蟹而響晒朵嘅「喜記」,其創辦人廖喜兒子廖偉文,涉嫌非禮佔中女生,抱住女生隻腳,惹來軒然大波,有食客罷食,亦有人致電臭罵。喜記於本週一開記招,廖偉文澄清沒有非禮意圖,只是當日情況混亂,在人群中跌倒。「為了不被踐踏,本能抓着離自己最近的腳穩住身體。」佢當日仲講過:「我就來餓死!一家人幸福就無!」生意受影響,當然值得同情,不過小宗發現喜記廖氏,實力雄厚噃!佢哋持有銅鑼灣馬師道22號地鋪,08年恒基以十二億元收購馬師道一帶地段時,該地鋪亦被收購,廖氏唔知分得幾多呢?而喜記嘅謝斐道總店,鋪位亦由廖氏中人持有,相信市值已逾五千萬元;仲有仲有其他銅鑼灣區物業。原來廖氏理財能力咁強,咁當日係咪衝動咗啲呢又?

金牙大狀講嘢

香港唔係圍城鬍鬚曾喺網誌上話本來想打消去花旗開會之行,但覺得要向全世界解釋香港發生緊乜嘢事,故此毅然成行。佢又話呢個幾禮拜,香港翻天覆地,好彩多年來建立嘅「城牆」令「金融系統和市場運作大致暢順,沒有出現重大事故」。但道城牆頂得幾耐,冇人知;萬一頂唔順,必然帶來無法承受嘅創傷咁講。按鬍鬚曾呢個譬喻,香港咪豈非一座入邊嘅人想衝出去、外邊嘅人想衝入嚟嘅圍城?唔係吖嘛?家吓班後生向全世界宣示,佢哋喺風雨中緊抱自由為咗乜啫?係大家一條心衞我城喎!何曾有人話要衝出去啫?咪以詞害意至得o架。當然,咁唔等於話香港冇面對衝擊。班後生上街,正正係因為有人要喺香港實施「全面管治」,佢哋先至不得不起而抗命。同全世界解釋香港嘅局面,千祈、千祈唔好漏咗呢筆吖!否則就係嘥機票兼失職,O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