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市半年報:業績穩中有升 創新驅動發展

隨著兩市上市公司半年報紛紛出爐,深市主板、創業板、中小企業版2016年上半年的表現畫上句號。

截止2016年8月31日,深市1787家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16年半年度報告。整體層面上來看,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大環境下,深市上市公司業績顯示出穩中有升的平穩發展態勢,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新興行業興 傳統行業平緩

2016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4,762.18億元,平均營業收入19.45億元,凈利潤2,440.51億元,平均凈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8.58%和5.79%。營業收入同比和季度環比出現增長的公司比例分別為65.47%和77%,凈利潤同比和季度環比出現增長的公司比例分別為62.95%和61.72%。

行業上來看,17個行業中有11個行業業績同比增長,13個行業季度環比增長。

信息技術業、房地產業、商務服務業、醫療衛生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和農業6個行業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20%。文化藝術業、制造業以及轉型“互聯網+”的零售業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10%。

另外,深市上市公司新興產業表現突出。深市共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679 家,占公司總數的37.6%,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平均增幅為15.14%和17.43%。

在上市公司紛紛實施並購重組的大潮之下,2014年和2015年則可稱為“並購重組活躍年”。不少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開始了向文化影視、移動互聯網、遊戲等領域跨界的轉型之旅,而目前轉型成效也已在業績中有所體現,深市並購重組增效明顯。2015年內,深市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的252家公司,通過並購實現外延式發展,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增長27.88%和28.11%,遠高於深市整體水平。

業績創新驅動發展的同時,以傳統行業龍頭及國有企業為主體的主板市場發展穩中趨緩。478家主板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9,155.04億元,同比增長1.84%,合計實現凈利潤1,126.01億元,同比下降7.98%,其中主板凈利潤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550億元,占主板公司總體凈利潤的48.88%。

銀行、房地產等傳統支柱行業以及食品飲料、家電等消費行業,通過創新保持發展,2016年上半年平均凈利潤增長3.07%。2016年上半年,平安銀行、萬科、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長安汽車、廣發證券、五糧液、招商蛇口等公司業績表現上佳,行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其中,招商蛇口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深市主板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轉型升級,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小企業板不乏亮點

深市中小企業板業績實現持續增長。793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2,459.94億元,同比增長14.87%,合計實現凈利潤934.67億元,同比增長12.70%;中小板617家制造業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實施產業整合和結構優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62%,凈利潤同比增長25.96%。

其中以鋰電材料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業、以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汽車制造業業績突出,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16.89%、80.76%。同時,涉及民生的農林牧漁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行業的公司業績表現突出,2016年上半年分別實現平均凈利潤1.72億元、1.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8.71%、122.24%。

另外,以服務新興產業和新經濟、致力於打造創業創新市場化引擎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快速增長。516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142.04億元,同比增長33.09%,合計實現凈利潤379.83億元,同比增長49.48%,大幅高於深市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企業板部分新興行業也相對發展迅猛,環保、傳媒、計算機、通信四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37.91%、70.44%、31.30%、34.96%,凈利潤增幅分別為35.69%、20.13%、70.04%、96.57%。創業板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力促技術、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升級。2016年上半年,已披露研發數據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合計136.53億元,同比增長28.48%,平均研發強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4.63%,超過深市平均水平。

目前,深市已有838家公司對2016年前三季度業績進行了預計。有444家(占比52.98%)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盈利且同比實現增長,其中165家公司預計同比增幅達50%以上。可以預期,深市上市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21

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廣東 胡春華稱廣東環境穩中趨好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11月28日正式進駐廣東省。

在當日下午召開的動員會上,督察組組長陸浩表示,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這次進駐廣東省,重點是督察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動員會上說,近年來,廣東省在經濟保持較快發展的同時,環境質量初步呈現穩中趨好態勢。“十二五”時期,廣東省化學需氧量等四項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超額完成國家減排任務;單位GDP能耗下降20.98%;珠三角PM2.5濃度在國家三大重點防控區中率先全面達標;珠江流域水質排在全國七大重點流域前列。

“但也要看到,廣東省離實現環境質量根本性改善還有很大差距。”胡春華說,在此次督察的重點領域中,許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少突出的環境問題。

胡春華說,目前,廣東省有243個黑臭水體數量,全國最多,71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中劣五類斷面達到8個之多;空氣質量尚未穩定達標,同時面臨臭氧汙染加重等新情況新問題。一些城市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農村環境保護明顯薄弱,環境衛生條件差、面源汙染問題突出,飲用水衛生達標還有差距;土壤汙染問題不容忽視,全省土壤汙染調查總點位超標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一些地方和部門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一些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等。

根據安排,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進駐時間約1個月左右。督察進駐期間(2016年11月28日-12月28日)設立專門值班電話:020-83345565,專門郵政信箱:廣州郵政850號專用郵箱。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早8:00-晚20:00。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督察組職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主要受理廣東省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其他不屬於受理範圍的信訪問題,將按規定由被督察地區、單位和有關部門處理。

動員會現場。攝影/章軻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陸浩。攝影/章軻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翟青。攝影/章軻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作動員講話。攝影/章軻

廣東省長朱小丹主持會議。攝影/章軻

11月28日,空中俯瞰廣州城區。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41

中國明年穩中求進振興實體,加快研制房地產新機制

對於2017年的經濟工作,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在不少專家看來,會議已釋放出了提振產業發展的重要信號。

按照慣例,每年研究分析來年經濟工作的最後一次政治局會議尤為關鍵,扮演著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基調的重要角色,後者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總指揮。除此之外,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將在12月份召開,部署來年的三農工作,同時也是對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預熱。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五年一次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召開。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一直是中央的政策,但過去幾年由於需求疲軟、產能過剩,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下降,造成經濟出現“脫實向虛”的傾向,並引發資產價格泡沫和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因此政府明年推行結構性改革的目的也是希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引導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表示,在全球政治和經濟形勢異常不確定的大環境下,2017年的經濟工作仍會以“穩”字當頭,且很可能保留6.5%~7%的增長目標,並為此實行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政府預算赤字會提高到3.5%左右。因此,控制資產泡沫和金融風險將成為2017年的重點。

而在市場關註的房地產方面,未來將出臺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能使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一攬子政策。

“擰水分”

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在描述2017年經濟工作時用了不到600字,但卻透露出了不少信息。其中,特別分隔出一段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對指導明年經濟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工作取得突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2年以來,穩增長成為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首要目標,2017年也將如此。

“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沒有變,財政、貨幣政策還是以穩增長為主,穩增長是明年首要任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本報記者表示。

以“穩”字當頭,其中一面便是抑制資產泡沫,防止金融風險。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一些資金“脫實向虛”,擾亂實體經濟信心。

今年7月份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抑制資產泡沫”;10月的政治局會議又將這一要求細化到了貨幣政策的層面,要求“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註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顯然,中央正不斷加強對於金融風險的防範。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9日表示,自4月份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以來,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整體水平在下降,風險案件高發、頻發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目前,專項整治工作已進入清理整頓階段。

而在被認為是“抑制資產泡沫”主要方向的房地產方面,多地已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對於2017年房地產市場的動向,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發展不能只靠一時的應急政策,關鍵要解決內火,完善制度建設。”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和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柴強表示,建立長效機制的關鍵是處理好住房消費和投資、房地產和經濟增長、存量房和增量房之間的關系。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房地產調控註重短期效應,經濟低迷時希望借此拉動經濟,過熱時又通過限購限貸進行調控,沒有從本質上來研究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未來肯定要出臺一攬子政策,比如加大一線城市的土地供應,減輕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在購房需求上可以采取限購限貸政策,並在合適的時機推出房地產稅。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中國經濟階段性企穩條件逐步形成,但要高度重視房地產和金融領域風險,避免風險繼續積累和擴散,並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中使風險逐步得到釋放。

他指出,穩中求進要為經濟築底創造條件。堅持穩中求進,核心是穩政策、穩預期。宏觀政策要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用穩定的政策穩住市場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實現經濟築底企穩,不能急於求成,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

“練肌肉”

“擰水分”的目的則是讓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

“振興實體經濟主戰場在制造業,關鍵在存量,核心是創新。”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除了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更重要的是用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日前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稱,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僅僅用金融杠桿來搞發展,對中國來講是災難性的。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的觀點與董明珠不謀而合:“如果政府把經濟發展的重心置於金融業而輕視實體經濟,從長遠看,結果會是災難性的。”

章俊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宏觀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目前和未來10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挑戰。

事實上,我國已經開始迎接挑戰。工信部7日發布了《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到2025年,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我國到2015年已經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但是在品牌塑造、創新能力等方面仍與其他先進國家有較大差距,“大而不強”仍是我國制造業亟須突破的瓶頸。

專家認為,加快推進中國制造,還需要諸多綜合改革措施配套,包括財政資金的支持和引導,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成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最佳組合。

在配套措施方面,《規劃》提出,要創新金融扶持方式,鼓勵建立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各類智能制造發展基金,鼓勵社會風險投資、股權投資投向智能制造領域。同時支持裝備制造企業擴大直接融資,發展應收賬款融資,降低企業財務成本。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做好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需要鼓勵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穩定的投資渠道,可以引導這些資金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不少專家認為,智能制造為中國制造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而國有企業改革則將直接影響下一步改革的成敗。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企改革的核心是要穩中求進,目前有一些穩定就不需要改革的輿論是不可取的。在穩增長、穩預期的同時要加快改革的步伐,需要重大的關鍵性改革牽引結構調整,用改革的成就來增強發展信心。

中央深改組近期通過的三個關於國有資本管理的文件明確,國資改革中的核心就是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國資委副主任劉強在9日的媒體通氣會上表示,國資委正在通過職能轉變,設立了資本運營和收益管理局,就是為了突出“管資本”。與此同時,國資委正在制定出資人監管的權利和責任清單,按照現在的進展情況,國資委已經制定了這個清單,共有30多項權責。

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表示,明年將是國企改革見效年,為了推進改革細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國資委正在積極研究和制定明年的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方案。

除此之外,此次政治局會議還明確,2017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並強調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19

人民日報社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認真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明年將召開黨的十九大,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這次會議對於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逐步形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初步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引導形成良好的社會預期,堅定推進各項改革,妥善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質量效益提升,經濟結構繼續優化,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成績來之不易。

在肯定良好開局的同時,也要認清風險挑戰。面對錯綜複雜形勢和艱巨繁重任務,我們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貫徹好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

穩中求進,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經濟社會發展穩,宏觀政策必須要穩,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預期穩,市場才能穩,大局才能穩,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擴大開放,加強產權保護,維護法治環境,增強企業信心。要加強同市場的溝通,增強政策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同時,要深入細致做好社會托底工作。

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不敢作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今年,我們以“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後頭,明年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去除沒有需求的無效供給、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同時,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決管住貨幣總量,摸清風險隱患,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明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要進一步把思想、行動、工作重點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增強定力、鞏固成果、乘勢而上。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去庫存要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去杠桿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降成本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補短板要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現農業向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轉變。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必須蹄疾步穩地推進關鍵性改革,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穩妥推進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重點地推動對外開放。

明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已定,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知難而進,盡心盡力把經濟工作做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02

社科院課題組預測明年A股趨勢:“穩中有升”將是主基調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19日發布研究結果預測認為,在經歷了2016年的震蕩消化後,A股在缺乏系統性沖擊的情況下出現暴漲暴跌的可能性已經很小,“穩中有升”可能是2017年的主基調。

上述多家機構當日召開“2017年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相關課題組稱,經歷了2015年中國證券市場罕見的巨幅波動,2016年開年順勢下跌後市場便逐漸盤整回升,在持續整個過程中不斷遭受各種事件頻發沖擊市場神經,可以預計,2017年市場將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承受力,資金在資產間輪動的特征繼續演繹,隨著股價調整和盈利增長消化估值,股市精選個股的空間逐步打開,2017年結構性機會將優於2016年。

報告稱,根據測算,目前上證A股的整體市盈率只有15.4倍,深證A股的整體市盈率則為49.15倍。而A股在剔除銀行板塊後,整體市盈率上升至36.94倍,剔除所有金融板塊後,A股整體市盈率達到42.47倍。

歷史數據顯示,按從低到高排序,上證A股目前的市盈率為15.42倍:位居歷史月份數據第60,處在歷史數據的19.87%分位數位置,明顯低於歷史均值水平;深圳A股目前的市盈率為41.7倍:位居歷史月份數據第192,排在歷史數據的63.16%分位數位置,高於歷史均值水平。創業板目前的市盈率達到73.41倍,這一數據在82條歷史月度數據中排名第63,約位於歷史數據的75.9%分位數位置,也就是說,在過去75.9%的時間中,創業板的估值要低於目前水平。從這一組數據來看,可能A股還存在下蹲式探底的可能。

“當然,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和深化改革的推進等,我們仍然應該看到一些積極因素,加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化使結構性機會比2016年更優。”課題組說。

課題組分析,養老金、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入市預計帶來1000億元左右的資金。目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資產接近2萬億元,到2020年預計將新增2萬億元左右的地方社保委托,若其中有10%投向股市,增量資金在2000億元左右,年化入市資金在600億元左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也有望帶來4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

繼2014年底推出滬港通之後,籌備已久的深港通開通在即,深港通對兩地股市的影響,可能遠高於滬港通。由於A股目前的市場行情以及人民幣的因素,港元與美元掛鉤,美元可以作為規避資產貶值的“安全島”,部分資金有南下的意願。但深港通標的擴大(深股通涵蓋了大約880只深圳市場的股票,其中包括約200只創業板的高科技、高成長股票,與滬港通形成互補),加之長期以來投資者對中國的悲觀情緒,已經大體上反映了當前中國的多數挑戰。

課題組分析說,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和內生增長動力逐漸觸底回升,海外偏愛大藍籌的外資機構開始將目光轉向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隨著深港通的開通,滬港深融合成中國的三大證券交易所,對品種創新、估值趨同將帶來深刻影響,中國乃至全球的增量資金有望湧入。此外,2016年9月底地產調控的加碼有望帶來居民資產配置上的變化。從歷史情況來看,地產周期一般伴隨著居民存款向企業存款的轉移,2015年以來股市表現和企業存款逆相關,現今企業存款預期增速將出現向下拐點,但是從企業存款回流居民存款,再到進入股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也需要市場預期和投資風險偏好的改善。

從企業微觀盈利的情況來看,2017年經濟企穩的確定性更高。根據2016年中報,全部A股盈利同比雖有所下滑,環比放緩,但維持了較快增速。2016年三季報業績預告顯示,創業板和中小板同比分別維持45.9%和41.4%的較快增速,全年高增長可期。創業板和中小板的三季報業績將顯著高於全體A股上市公司水平,顯示以成長股為代表的新經濟動能正在加速形成,經濟轉型的成果值得期待。

課題組說,另外,藍籌股從估值的角度看基本接近合理水平,目前代表藍籌股的滬深300指數前向12個月動態市盈率11.5倍,略低於歷史的均值,其中非金融估值18.2倍,仍處於歷史中等偏上水平。地產調控對經濟的影響在2017年上半年或表現得更為明顯,預計將帶來風險偏好的下降並拖累估值。如若後續政策應對得當,預計經歷一定估值壓縮後,後市的彈性也會更足。

課題組分析認為,“調結構”與“穩增長”的平衡下催生出結構性機會。當前國內所面臨的結構性弊端眾多,如傳統行業的產能過剩、非金融國有企業的高杠桿以及房地產市場過熱等,但總結而言,未來經濟發展的路徑可以簡要地概括為東部與西部的產業地域轉移;低端產業向中高端的結構升級;重點扶持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力推進民間高技術應用產業。在為實現上述目標前進的路上,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過剩、低效產能退出的問題,將有效的社會資源釋放出來。

課題組稱,要解決這個問題,若貿然繼續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恐怕會事與願違,事倍功半,最終陷入“流動性陷阱”。而有“定向刺激”作用的財政工具恰好可以彌補貨幣工具的缺陷,此時再配合適度偏緊的貨幣政策,去產能、去庫存的效果將會更為明顯與迅捷,經濟衰退的時間將被有效縮短。財政政策加碼帶來一些結構性機會,如政府一直大力主導的PPP主題板塊,與之相關的環保和基建也會獲益。

報告稱,整體來看,在經歷了2016年的震蕩消化後,A股在缺乏系統性沖擊的情況下出現暴漲暴跌的可能性已經很小,“穩中有升”可能是2017年的主基調。在此市場環境下,行情的結構性分化將異常明顯。從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來看,以服務業和消費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50%,並仍在擴大中,消費和服務業成為挖掘成長機會的重要領域,如大健康、環保等。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逐步推進,科技創新活力釋放下帶來的一些潛在機會也值得關註,如大數據和雲計算、人工智能以及5G通信服務相關領域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87

統計局局長:四季度經濟穩中向好 完成全年預期目標沒問題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26日早間在參加新浪網網上訪談時表示,總的來看,四季度經濟將延續穩中向好的態勢,實現全年預期發展目標應該沒有問題。

今年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

寧吉喆稱,今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來之不易,因為國際、國內形勢錯綜複雜,今年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一些積極的變化更加明顯,大家都知道,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都增長了6.7%。前三季度占了全年的大部分,已經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現在10月份、11月份的數據大家也都看到了,工業穩中向好,消費平穩增長,投資穩定,農業豐收,服務業持續較快發展。

對於明年經濟,寧吉喆表示,明年也有不確定因素,這個不確定因素主要還是來自外部,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

但寧吉喆強調,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我們要適應和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事先考慮,爭取提前化解,保證明年中國經濟繼續朝著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去發展。

將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下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背景下,中國將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寧吉喆表示,第三次農業普查,對中國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國家雖然經濟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不論什麽時候‘三農’都是我們國家經濟的基礎”。

寧吉喆具體談了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搞好“三農普“,把農業、農村、農民的情況摸清楚,是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找到“三農”發展的短板,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寧吉喆稱,第二,搞好“三農普”,還有利於我們促進農業、農村本身的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社會進步的水平。

寧吉喆解釋,因為這次“三農普”,不僅要普查農產品,就是糧食、水果這些水產品等農牧漁產品,還要普查農業生產經營狀況,農業生產經營的結構和它的布局。比如農業運輸戶,它就屬於交通運輸業了,屬於三產,比如說大家知道的農家樂,這屬於旅遊,也是服務業,在農村都是普遍存在的,這次“三農普”要把這些情況都摸清楚,把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結構的變化摸清楚,使得我們農業、農村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這也是我們國家發展的一個方向。

在寧吉喆看來,三是從“三農普”得到的資料,不僅服務於國家政策制定,因為國家要實行惠農富農政策就要有依據。

“補給哪些人,怎麽補,根據什麽補,‘三農普’的資料可以為國家制定政策提供依據;還可以為社會生產經營服務,企業需要知道農村的經濟結構是什麽樣,需要知道農產品的結構是什麽樣,‘三農普’的資料有助於企業生產經營得到更多的信息”,寧吉喆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42

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防控金融風險 堅持穩中求進

第二十一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7日在京召開。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在會上發表演講稱,展望2017年,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有挑戰也有機遇,證監會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將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深入推進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切實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

宣昌能表示,剛剛過去的2016年,證監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立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的重要指示,深刻反思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教訓,著力推進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資本市場功能得到一定的修複和改善,市場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的特點。

宣昌能稱,“穩”,主要體現在滬深股市運行總體平穩,市場機制的內在穩定性增強。去年3月初至年底上證綜指累計上漲15%,二、三、四季度區間振幅均低於10%,漲跌幅超過2%的交易日僅7個,這些指標大幅低於2015年的水平。“進”,主要體現在股票融資規模大幅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大。2016年,IPO、再融資(現金部分)合計1.33萬億元,同比增長59%,IPO家數和融資額創近五年來新高,再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新三板掛牌公司接近翻番,突破1萬家,全年融資1405億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較為活躍,涉及交易金額2.39萬億元,有力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和國有企業改革。滬深交易所債券市場融資也大幅增長,非金融企業全年累計發行債券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倍。“進”還體現在多方協同、多管齊下打擊資本市場的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回過頭來看,這一年既充滿挑戰,亮點也不少。

宣昌能指出,展望2017年,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數較多,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有挑戰更有機遇。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推進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讓市場的規矩嚴起來,切實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變化,摸清風險底數,做好應對準備,守住風險底線。同時,我們將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完善市場功能,拓展市場廣度和深度,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作用,助力“三去一降一補”,顯著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77

穩中有進、進中提質 京滬經濟增長預期同定為6.5%左右

在2016年提出經濟增長區間(6.5%~7%)之後,2017年上海的經濟增長目標又回歸為一個預期數字目標。

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上海市市長楊雄作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綜合各方面因素,建議2017年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這一目標與北京剛剛發布的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致。

2016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2016年上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好於預期,創新驅動發展的積極效應進一步顯現。預計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7%,處於年度預期目標區間。

 (2011-2015年上海市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但是,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改革創新仍需向縱深推進,制度創新的系統集成要繼續加強,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要繼續完善,企業創新活力和動力要進一步激發。

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轉方式、調結構任務仍然艱巨,工業、出口等領域扔處在結構調整的陣痛期。

楊雄表示,2017年上海要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提質,著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新進展,全面完成本屆政府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

為了穩中求進、進中提質,在穩的前提下力求關鍵領域有進取有突破,在進的基礎上提質增效,上海2017年將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楊雄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7年上海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致力於提高供給質量,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協調推進穩增長、調結構,努力實現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穩增長,上海提出,要進一步提升“四個中心”功能,強化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但同時,楊雄表示,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防範,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為了振興實體經濟,楊雄強調,上海要落實“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發展“四新”經濟,繼續梳理解決一批瓶頸問題。實施產業創新工程,發展智能制造,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等一批產業引領性項目,推動傳統產業深度運用新技術新模式。同時也要繼續推進桃浦、南大、吳淞、高橋等區域轉型發展。淘汰落後產能1000項。

在上海的穩中求進,、進中提質中,自貿試驗區的示範引領作用將得到更好地發揮。楊雄強調,2017年上海要按照繼續解放思想、勇於突破、當好標桿的要求,著力加強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各項措施的系統集成,力爭取得更多可複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同時要對照最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深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

這其中包括完善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進一步放寬投資準入,構建以確認商主體資格為重點的商事登記體制機制,改革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方式。深化“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貿易監管模式,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擴大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推進“區港一體化”。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進一步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建設人民幣全球服務體系,探索金融業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完善金融綜合監管和功能監管機制。健全事中事後監管體系,擴大社會參與,完善監管機制,強化綜合監管平臺功能。

與此同時,也要全面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切實把創新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

楊雄表示,上海要集中力量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新建、提升改造和培育引導智能制造、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一批共性技術研發與轉化平臺。聚力建設創新集聚區,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引領發展高科技產業,增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大企業、科研院所創辦各類眾創空間,進一步提升眾創空間的國際化、專業化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412

資金面穩中偏緊 理財產品“春節行情”漸現

“春節行情”這個詞兒一般是在觀察股市投資機會時用的。但除了股市,投資者最為熟悉的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即封閉式預期收益型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是否也可能有“春節行情”?下周末就是春節了,今年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沒有出現“春節行情”?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是一個“資產池”,“池”內有各類包括國債、金融債、高級別企業債等在內的債券,以及票據和一些銀行間金融工具等,因此影響收益率的一大因素,是市場資金面情況、以及各家銀行在此時間段的資金壓力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名銀行資產負債部門人士處獲悉,一般情況下,春節前取現需求會增多,銀行要應對流動性備付。他表示,節前取現的壓力一般從節前兩周左右開始顯現。而這也會帶動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於全年非特殊時點。

此外,就往年情況來看,不少銀行有借“春節理財”、“春節特供”等名頭拉動營銷的做法,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小幅推高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的設定。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根據普益標準的監測數據,1月7日至1月13日被監測的263家銀行共計發行的1477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05%。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去年10月、11月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還不到4%。

從資金面情況來看,央行維持流動性平穩的基調未變。本月第一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實現大幅資金凈回籠,單周凈回籠量接近6000億元,創6個月來新高;不過此後,應對季節性需求,央行在公開市場呈現加大資金投放力度趨勢。本周來看,繼周一、周二兩日單日凈投放達1650億元、2700億元之後,周三央行又進行4600億逆回購,使單日凈投放量達4100億元,創出近一年來新高。

不過即便如此,截至記者發稿,周三市場資金面情緒整體依然趨緊。一家股份制銀行同業部門人士透露,貨幣市場在一些負面消息影響下市場情緒緊張,“大額都延時到5點30分了”。當日各期限品種拆借成交情況和質押式回購成交情況基本呈現利率上升,不過升幅較為溫和。

分析人士表示,根據往年經驗,在目前春節來臨還剩下一周多時間的背景下,資金面趨緊也較為正常,本周將面臨繳稅影響,資金需求高峰期料持續到下周初。而這也很可能帶動理財產品收益率維持在偏高的位置。

不過記者也同時註意到,“春節行情”雖好,還是比不過12月底的“年中決算”行情。從統計數據來看,即使是目前已經偏高的平均4.05%的預期收益率,較之12月最後一周也下降了0.15個百分點。普益標準的研究員表示,12月底不少單位要結算,銀行資金壓力就大了,所以各大銀行紛紛提高理財收益率來招攬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72

發改委:食鹽市場放開以來價格呈穩中下降走勢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25日稱,根據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00多個監測點每日跟蹤監測,今年1月1日食鹽市場放開後,總體上食鹽價格呈穩中下降走勢。

為密切關註食鹽價格放開前後市場變化,及時發現和報告異動情況,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於2016年12月15日啟動食鹽市場零售價格應急監測工作。根據監測,1月24日,全國食鹽綜合平均零售價格為每500克3.01元,與2016年12月30日價格放開前相比下降0.04元。其中,河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甘肅等省(市)平均價格下降0.10元左右。少數地方如新疆、山東等價格穩中微漲。

我國鹽資源十分豐富,價格放開後市場供應主體更加多元。據地方價格部門對市場調查分析,目前各地食鹽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市場秩序井然,預計春節期間食鹽價格將保持平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