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传媒巨头马氏家族拟私有化东方报业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03/20090603031024853.html


每经实习记者  朱玲  发自广州

        广东置地,这家2007年2月才成立的房产投资公司,连办公地点都低调得不知在哪里;在伦敦上市也只有不到两年的寿命,“消失”的高管近日又跃入大家视野。

        王璟,从去年8月就开始  “消失”的广东置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置地)前任董事会主席,近日又跃入大家的视野。有消息人士称,王璟目前或已被广东警方控制。

        广东置地公司网站公告称,今年3月1日,公司换任新主席,由担任香港高宝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的韩世灏出任,同时公司已于今年3月12日在伦敦证交所下市。

三项目只有一个在营业

        2007年8月,名不见经传的广东置地在英国伦敦证交所另类投资市场(AIM)高调挂牌,以每股0.9美元的价格发行5500万新股,拟 筹集4950万美元资金。然而上市仅一年,2008年10月,广东置地突然宣布停牌,原因是董事会主席王璟已失踪两个月,“无法取得联系”。

        随着王璟的消失,该公司旗下在广州三个相当具有影响力的地产项目,目前仅有位于广州公园前站的动漫星城尚处于营业中。另外两个地产项目,一个在去年底停工,一个至今还是光秃秃的一片空地。

        据了解,广东置地的三个商业项目,都是在令人羡慕的地铁边上,其升值潜力是无疑的。昨日,记者来到广东置地的都汇 168(MallofCanton)项目地。这个处于北京路繁华地段的工程,招商处大门紧闭。尽管大厦外边打着招商的字体,但大厦招商处的工作人员说,这 里早已经没有招商了。

        在大厦旁的施工单位介绍中,记者发现这个大楼的开发商有两个:广州金东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东源)和广州金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其中,金东源是广东置地旗下的子公司。

        附近中原地产代理物业顾问柴成国说,“这栋大楼早已经是烂尾楼啦,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停工了。”

        广东置地另一项投资是珠江新城B1-1地皮,号称投资了25亿元,如今这块空地仍静静地躺在那里。

        毋庸置疑,广东置地的三大项目均为地铁上盖的好项目。能够取得如此的好地块实属不易,广东置地也曾在上市信息中披露,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与广州地铁总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记者在广州国土房屋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动漫星城开发商是广州市地下铁道公司与天源投资联合开发(有消息称天源投资也是广东置地的子公司);珠江新城B1-1地皮是广东三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商服用地,2007年就已缴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伦敦金融城前市长也被骗?

        一直对外以KengWong自称的王璟,在业界也是神秘莫测,处事低调,其公司也未发现有中文网站。

        广东置地在伦敦上市的AIM招股文件中显示,王璟43岁,拥有南京大学学士学位,主修英国文学,1987~2001年任职广东省政府部 门,任期内参与广东省地产相关政策的制定;随后在广东恒升(HengSheng)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助理总裁,主导开发广东省内数个高端住宅项目。

        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下属子公司的天源投资与金东源的公司员工均表示,并不知道公司有王璟这位高管。

        2007年2月,王璟在英属维尔京群岛(下称BVI)成立广东置地作为控股总公司。为了促进其在伦敦成功上市,其上市的文件中解释,在广 东除三家实体公司外,还拥有10个壳公司,其中6个为BVI公司,4个为香港公司,以BVI控股香港公司、香港公司控股内地公司的形式搭建资本结构。

        不过,促成广东置地成功上市的关键人物是伦敦金融城前市长DavidBrewer。2005~2006年,DavidBrewer担任金 融城市长。一直以来,DavidBrewer对中国市场兴趣颇浓,并认为广东置地旗下的项目资产非常不错。因此,在广东置地伦敦AIM上市 后,DavidBrewer也出面担任其非执行董事。就在王璟消失2个月后,DavidBrewe也随即宣布辞去其非执行董事一职。

或与25亿关联交易有关

        有知情人士称,王璟原名叫王胜。他的“消失”应该与去年8月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调查广东置地有关。

        去年10月底,广东置地公告称,广东置地在广州的三个项目  (除动漫星城一地下单元外)全部查封登记,这意味着在调查结束前这些地产项目均不能转让、抵押,或做其他物权变更。

        2007年11月,广东置地公告称,王璟与一位叶女士达成协议,将购入广州CBD珠江新城B1-1地块项目45%的股份。该地块上将开发一个金融中心,总面积达24.4万平方米,包含写字楼、商铺、酒店式公寓和一座五星级酒店。

        然而,此次购地是一宗关联方交易,广东置地及其全资子公司Nords-ley以人民币24.9亿元的价格,向两家分别代表王璟和叶女士的 公司For-tuneFoundation和RailCommercial买断其持有的珠江新城B1-1地皮权益,交易由现金和公司新发的股票支付。正是 通过这次“左手倒右手”的关联交易,王璟从中获益约10亿元,之后就“消失”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9

传媒巨头马氏家族拟私有化东方报业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03/20090603030925708.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在香港传媒业极具影响力的报业巨头马氏家族提出,拟以总计8.78亿港元,将旗下拥有《东方日报》、《太阳报》等多家在香港颇具影响力的报纸的上市公司东方报业集团(00018,HK)私有化。

        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在港股市场上,“私有化”这个话题十分热门,先后有多家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建议。尽管电讯盈科 (00008,HK)、鳄鱼恤(00122,HK)等公司私有化建议因诸多原因最终而未能成功,但这并未能阻挡其他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私有化意愿。

        继上周主营保健品的四通控股(00409,HK)宣布,其大股东人称“中关村村长”段永基提出以总计5.53亿港元的代价私有化四通控股 后,时隔数日,又一家公司提出私有化计划。在香港传媒业极具影响力的报业巨头马氏家族提出,拟以总计8.78亿港元,将旗下拥有  《东方日报》、《太阳 报》等多家在香港颇具影响力的报纸的上市公司东方报业集团(00018,HK)私有化。

高溢价收购  总涉资8.78亿

        东方报业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马氏家族旗下的信托基金Ma蒺sFamilyTrust提出自愿性有条件全面收购,将以每股0.95港元的现金作价私有化东方报业集团。

        据悉,马氏家族信托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共持有东方报业集团14.7亿股股份,占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61.45%。如果此次提出私有化建议被获得通过,那么马氏家族将共需为此支付8.78亿港元。

        据了解,此次马氏家族提出的收购代价较东方报业的股价存在较大的溢价。其中,较东方报业集团停牌前收市价0.82港元溢价了15.9%; 较股份截至最后交易日的1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0.81港元溢价了17.3%;而较股份截至最后交易日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0.77港元则溢价高 达23.4%。

        某香港证券业分析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目前市场整体气氛转暖,大股东提出的私有化需要一个较大的溢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小股东的反对。

        不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东方报业集团的大股东来说,每股0.95港元的收购价,实际上应该算比较便宜的了。截至2009年3月31日为止,该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1.16港元,而上述收购价较其每股资产净值折让了约18.1%。

目的是节省管理成本

        尽管提出了私有化建议,但马氏家族明确表示,将继续东方报业集团的现有业务,同时称不会对集团现有运作及管理层以及员工安排等方面做出任何重大改变。

        对于私有化的理由,马氏家族提出,东方报业集团此前6个月的每日平均成交量为2500835股,相当于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0.1%, 其在市场上的流通量偏低。而过去6个月股价最高时为0.83港元,长期低于集团的综合资产净值。马氏家族认为,上述私有化建议可为公司的小股东提供套现的 机会。

        与此同时,东方报业集团表示,在计算维持上市公司地位所涉及的成本及管理资源后,董事会认为公司维持上市地位并不划算,私有化可省却上述成本及管理资源。

        另外,为了促使小股东同意私有化建议,东方报业集团在其公告中还强调,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各行各业纷纷削减开支,东方报业集团的报刊及 网站广告收入将继续受到不利影响,加上须应付收费报刊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来自免费报刊、户外媒体及互联网的其它媒体的威胁亦日益加深。

        虽然鉴于出版行业扩展空间有限,东方已将焦点转移至网上业务,但公告透露由于仍处于发展阶段,即使广告收入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收支平衡。

新闻背景

        东方报业集团为香港最重要的报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东方日报》、《太阳报》以及门户网站on.cc等多家香港主要媒体。其中《东方日 报》于1969年创刊,至1977年开始成为香港销量最大和读者人数最多的报纸。《太阳报》于1999年创刊,以年轻读者为主要对象,其销量和读者人数紧 贴《东方日报》。

        东方报业集团的创始人为马惜如、马惜珍兄弟,据此前媒体报道称,马氏兄弟是香港有名的大毒枭,目前仍在被通缉之中。现在,掌管东方报业集团的仍为马氏家族成员,其家族成员共持有东方报业集团14.7亿股股份,占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61.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0

马蔚华:十年铸就马氏领导力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26/151083.html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被誉为“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当政十年,马蔚华领导招商银行,成为中国最新锐的具有国际网点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从下放知青,到政府官员,管理国际大行,兼具学者风采,马蔚华的领导力风格,融合了中国式特色,务实又开放。

有责任 还要保有兴趣

《21世纪》:看到财报公告,2008年的年薪,您减薪了,是为什么?

马蔚华:我们去年的净利润增长38%,但是我们的薪酬降了20%,我的意思是和我们招行的公司口号一致的:效率和公平。市场的原则不能丢,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还要兼顾公平。

《21世纪》:招行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您在招行这十年中,领导招行改制上市,中间也经历了很多困难。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呢?

马蔚华:现在回顾这十年,很艰辛,但是也很愉快,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没有人把薪酬当成决定我们动力的、唯一的力量。董事会怎么定我们作为管理层就怎么做,而且我们对下面运用薪酬制度,尽量让它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市场的原则和激励的作用。

我觉得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做了这么多年,这十年心无旁骛,实事求是的说,专心致志的在做这个事情,没有想过再去选择其他的职业,这是我真心的想法,凭良心说。

《21世纪》:责任感特别强烈。

马蔚华:当初我到招行,其他的地方还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我从选择它到今天,没有想过离开它,我看我的同事也都是这样,没有别的想法,我和我的团队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其他的想法。

原 因有两条:一个就是我觉得当行长有一种责任,西方银行职业道德就是责任,对于我们中国的银行,也不说是伟大的精神、高尚的品质、共产党人,咱们不这么说, 因为你说你受聘于这里当了行长,上面是股东的利益,股东把钱给你让你去做,下面是客户的利益,那么多客户的资产需要主导,还有几万名员工,在这里当一把 手,在一天就有一天的责任,所以压力是很大,要防范风险,要有回报,员工利益要有保证,现在我们又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银行,要让它怎么样别退步、要继续的前 进,每天想的都是这些:你要对得起责任,要不你别干,你在这里干就有责任,这是职业道德,我觉得这是应该有的。

第二,还是要有兴趣,光有责 任感,要是太枯燥了就没人做。每天我确实觉得大家都很有兴趣,这个兴趣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探索,而且你能感到每一步前进、每一次创新、每得到一份回 报都觉得很愉悦,不光是我,是大家共同的愉悦,大家觉得很有兴趣,这个团体、这个环境很愉悦,大家的进取精神、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凝聚力,人就喜欢在这样 一种环境中探索,为它的进步感到激动,有时候也会因为它的失误而感到痛惜,但是还是在往前探索,这个团队大家很团结、很愉快的在探索,这十年就走过来了。

企业文化是银行的竞争力

《21世纪》:这十年中,您也推行了很多改革,改革中同时要维系改革效果和企业文化间的同和谐。怎么做到的?

马行长:我总结招行自己十年的经验,就是六个字:战略、管理、文化。回忆这十年,你做了哪些?你用什么和同业务去竞争?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平的,每家银行实际上放在那里都差不多,谁比谁强多少?

招行这十年比较动脑筋的地方就动了三点:第一所谓战略,就是分析未来几年,现在大家都没有做,你想未来、两三年、三五年我们要做一点什么,官话说是“战略”,实际上就是我们怎么想象三、五年之后,行动上叫做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

第 二是管理,我觉得中国的银行和西方银行的差距,并不在产品和服务,我并不认为产品是第一的,也不认为服务是第一的,我认为我们差在管理上。尽管我们这些年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比起外银行,不一定说他们出了问题我们的管理就比它强,他们现在是大的系统出了问题,是大的疏漏,但是他们管理的素质、管理 的体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管理里面有体制、方法、手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我认为在管理这个问题上最大的差距就是管理的理念,所以我们这 十年不断的去冲击我们管理层和员工的理念,我们要不断的变革甚至颠覆传统的理念,这个我们做得比较突出。比如最早我们小银行都是规模成功的,都是做大做 强,非常的愿意把自己一夜之间变成大银行,这是小银行的共性,这个叫“速度情结,规模目标”,但是如果你超越了自己的管理水平把它做大、做快,肯定要付出 代价,等于就是进三步退两步,招行就有这样的教训,我们最初也是非常快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进行一段调整,最后还是放慢了。

第三是文化,我觉 得一个银行的竞争力,就我们自己的体会是文化,就是建立在自身之上、特定的企业文化,这个对招行太重要了。比如说创新文化、服务文化、风险的文化、人本的 文化,这些东西都是在找上这个特定的体制下发自内心的,所以招行的执行力很强,凝聚力很强,从上到下大家都有一种文化的支持。这是别人学不到的,也偷不 去,是我们自己独有的,是一个基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