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延長禁售期 左丁山


2008-12-22  AppleDaily


失 驚無神,港交所(388)修訂上市公司董事禁止買賣本公司股票嘅期限,呢個期限一般稱為禁售期,英文叫做Blackout Period,如果我哋突然碰到停電,就會黑漆一片,持續一兩小時嘅話,呢段時間就係blackout period,引伸用於股票買賣,即係乜都唔准郁咁解。中文叫做禁售,顯然有所不足,因為在此時間,董事買股都唔准,禁賣亦禁買。現在上市公司在業績宣佈 前一個月,其董事完全唔准買賣該公司股票,董事亦唔准在宣佈業績前一個月評論公司業績,條例目的當然係阻壓內幕交易及宣揚股價敏感資訊,對小股東及投資者 比較公平,此規矩行之有年,尚算秩序良好,市場無異議。

好嘞,由○九年一月一日開始,港交所會將禁止買賣股票期延長,由財政年度結束至刊告業績之日為止。 譬如一間公司以十二月三十一日為年度終結日,四月中為核數後業績宣佈日,該公司董事從一月一日起至四月中嘅三個半月內唔准買賣該公司股票。又到中期業績終 結日(六月三十日)之後一日,即七月一日至到九月中之三個半月內唔准買賣股票,全年一共有七個月,董事唔可以買賣公司股票,長唔長啲呀?以前股市穩定,股 價一年上落兩成,已經算OK,o依家就一日上落兩三成都得,市況動盪不堪,做公司董事,持公司股票,陷於完全捱打地位,畀別有用心之外來基金在禁售期間狙 擊,就全無還手之力!

其實公司董事幾時須要等到業績公佈前一個月先至知道賺蝕吖,根本無日不止,以現時嘅電腦入賬科技,董事們未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已經估到 全年業績啦,如果要做內幕買賣,港交所延長禁買賣期咩,佢在聖誕前就可以買或賣股票,冇話笨到在一月中先至郁手。港交所之禁買禁賣期咁長,為別處罕有,新 加坡、澳洲、美國都冇咁嘅條例,香港為何要為天下先,想極都唔明。港交所又鼓吹季度業績報告,如果真係推行,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就一年到頭都唔可以買賣 股票,認真搞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805

禁售爭議 左丁山

2009-01-22  AppleDaily



greatsoup:

上市的酒樓股,得番稻香及香港飲食,主業之一則為黃河控股、友力投資,以香港飲食機會最大。




 

上 市公司主席K請吃晚飯,地點就在佢嘅集團屬下酒樓,招呼自然周到,如果我哋自己去都有咁高水準,真係非幫襯不可。主席K對上市規例極為熟悉,律下屬甚嚴, 曾分拆業務上市,當時佢下令IPO之前及之後嘅六個月,即係成年咁耐,董事局成員與管理高層都唔准買賣公司股票,而佢哋嘅業績發佈期當然跟足港交所要求。

既然係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之「延長董事禁售期」措施,對主席K集團全無影響,但主席K聲言反對到底,究竟為乜?主席K講:「為咗原則而已,上市公司董事 亦有買賣股票權利、不容剝削。紐約與新加坡都冇如此禁售期條例,要求上市公司董事自律而已。港交所上市委員會不受港交所董事會管轄,係一個獨立王國,自己 訂出一啲超越倫敦紐約嘅條例,不管上市公司反對,令人不平則鳴。嗱,講諮詢,反對意見多過贊成意見,你哋上網可以睇到反對嘅公司呈交好多理由,但贊成嘅公 司以中資為主,全部只係Yes而無陳述理由。我問過一間中資公司高層,為何贊成,佢話中國公司唔可以反對政府,佢以為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就係等於港交所,而 港交所就係政府!」

大家聽到,為之噴飯,中國企業即使來到香港上市,仍然緊守不能反對政府之原則,十分愛國。反對派雖然多過贊成派,上市委員會就話反對派 了無新意,抹去不提,只聽啲淨係識「Yes」嘅意見,怪事也。主席K又話中資公司好鍾意諮詢文件第十七條,就係允許上市公司董事會內不須硬性規定有一個會 計師,中資公司最難搵到合資格會計師做董事,故此全部贊成第十七條諮詢議題,但又恐怕反對其他諮詢,會節外生枝,故此順便全部都贊成埋。好多嚴肅事,講明 內情就得啖笑!主席K話以延長禁售期嚟「威逼利誘」上市公司縮短業績發佈期完全係多餘,如果要達到預期效果,何不正式縮短發佈期至三個月之內,等啲核數師 做到失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1

禁售期前夕馬化騰又沽騰訊套現近億稱屬個人理財安排

2009-02-17  AppleDaily


【本報訊】踏入09年,騰訊控股(700)主席馬化騰未有停止減持計劃,上周連續兩日減持騰訊共200萬股,套現9745.5萬元,每股平均價約48.7元。騰訊發言人重申,主席減持純屬「個人理財安排」。記者:余志浩

騰訊昨收報48.3元,跌0.8%,成交金額7675萬元。騰訊將於下月18日公佈去年全年業績,根據現行《上市規則》,董事不得在業績公佈前一個月買賣股票;換言之,若馬化騰仍然有意沽售公司股份,今日是最後限期。

沽足三個月 套現7億

據 聯交所資料顯示,馬化騰於本月12及13日,依次以每股平均價48.784及48.693元,分別減持76.24萬及123.76萬股;其持股量由 11.82%降至11.71%,現仍持有約2.1億股。若計及馬化騰上月7日減持的50萬股,涉資2514萬元,本年初至今他三度減持,已套現合共 1.226億元。憑藉即時通訊服務QQ起家的馬化騰,於08年中騰訊晉身藍籌股前夕,已開始密密減持手上股票,單是08年已售股套現約6.6億元,近三個 月計則套現7.05億元,惹起外界揣測他看淡集團前景,但遭集團連番否認。

上月1.6億購名門

馬化騰或看好本港樓市,剛於上 月底購入大坑名門第3座約7000方呎連1500萬元裝修的頂層複式單位,市傳成交價為1.6億元,呎價達2.23萬元。內地傳媒早前更傳出,他有購入招 商銀行(3968)股票。證券界依然看好騰訊業務增長前景。瑞信發表報告,指騰訊管理層質優,業務多元化可降低風險,給予「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66 元,估計去年純利增長69%至26.56億元人民幣。該行認為,騰訊將繼續透過不同時期推出策略產品,以維持其行之有效的增長戰略,預計網路遊戲會成為 2008至2010年收入增長來源;至於電子商務及廣告相關業務,則是下階段增長動力。美林亦給予騰訊「買入」評級,目標價48.1元,但該行指出,互聯 網付費用戶增長放緩、網路遊戲及即時通訊監管等,均是騰訊未來發展的危機。

馬化騰近三個月減持騰訊紀錄

08年11月20日沽 售股數:161.88萬股每股平均價:41.055元套現金額:6646萬元08年11月21日沽售股數:455.48萬股每股平均價:40.082元套 現金額:1.83億元08年11月24日沽售股數:360萬股每股平均價:40.053元套現金額:1.44億元08年11月25日沽售股 數:207.42萬股每股平均價:43.053元套現金額:8930萬元08年12月29日沽售股數:50萬股每股平均價:49.466元套現金 額:2473萬元08年12月30日沽售股數:100萬股每股平均價:49.837元套現金額:4984萬元08年12月31日沽售股數:50萬股每股平 均價:49.742元套現金額:2487萬元09年1月7日沽售股數:50萬股每股平均價:50.285元套現金額:2514萬元09年2月12日沽售股 數:76.24萬股每股平均價:48.784元套現金額:3719萬元09年2月13日沽售股數:123.76萬股每股平均價:48.693元套現金 額:6026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4

蘋果iPhone4等產品在美遭禁售 iPhone5不受影響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453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裁定蘋果侵犯三星知識產權,蘋果面臨被禁止在美國進口某些型號iPhone4,iPad2以及其他一些老產品的禁令。

週二ITC的裁決標誌著三星在美國贏得了對蘋果的首次重大知識產權戰爭勝利。這兩家企業在從智能手機到平板設計方面正在進行牽涉廣泛的訴訟戰爭。

去年夏天加州一陪審團裁定三星「 Galaxy」家族產品侵犯了蘋果的多項專利賠償10.51億美元。不過此後主審法官後對賠償額度進行了下調,並進入一項新的審批程序確定最終賠償額。

ITC說裁決為「終裁」並已經結束了調查,不過蘋果可以向美國更高的權力部門申訴。

蘋果說對於貿易委員會推翻此前的裁決「遺憾」並表示計劃上訴。ITC的禁止令有「60天窗口期」,禁令正式生效前美國總統可以選擇在窗口期內對禁令進行評估。

如果奧巴馬不評估ITC的禁令,蘋果可能向聯邦巡迴法院上訴,並要求立即停止執行禁令。

三星在裁決後聲明稱:

「我們認為ITC終裁確認蘋果多年來任意侵犯三星的技術創新。我們將堅持數十年以來的移動技術研發,並將繼續想美國消費者提供創新的產品」。

蘋果則表態稱:

「今天的決定不會對美國的蘋果產品構成衝擊」。

「三星還在使用被全球各國法庭和監管者拒絕的策略。他們已經承認侵害了歐洲和其他地方消費者的利益。三星仍然試圖通過專利權訴訟在美國阻撓蘋果產品銷售,而他們原本同意用合理付費向任何人轉移這些專利」。

FT援引Rutgers 法學院教授Michael Carrier說:

「三星因此贏得巨大的心理勝利,就像去年蘋果從對三星10億美元罰單中獲得的勝利一樣」。

ITC禁止進口的蘋果產品是為運營商AT&T定製的iPhone和iPad產品,包括iPhone 4、iPhone 3GS、iPad 3G,以及iPad 2 和iPad。這些產品均在中國組裝。

蘋果最新產品iPhone5不在禁令之中,但蘋果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說折價iPhone產品銷售仍然出奇的強勁。

三星指控蘋果侵犯其4項有關無線設備的專利。它們屬於標準必要基本技術專利範疇,科技公司都必須履行公平和合理的條款前提下被授權使用這些專利。

ITC認為三星沒有證據表明蘋果違反了其中3項專利,但是ITC裁決蘋果違反了第4項專利,儘管蘋果竭力證明這項專利是無效的。

蘋果侵犯的專利權涉及AT&T 3G網絡使用的UMTS技術。直到2011年之前AT&TiPad和iPhone在美國的唯一網絡運營商,此後使用另一種3G網絡的Verizon開始運營蘋果產品,而後者沒有被捲入ITC的禁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09

中國解除長達13年的遊戲機禁售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154

圖片來自彭博 中國國務院發布6號發布通知稱,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上海自貿區率先解封,這意味著我國長達13年的遊戲機禁售規定正式解除,也為索尼、微軟、任天堂等企業進入中國遊戲機市場掃除了障礙。中國的遊戲機市場規模接近140億美元。 國務院辦公廳昨日發布通知,調整上海自貿區內相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規定的行政審批或者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目錄。其中明確規定,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遊戲遊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 為防止青少年沈迷遊戲,國務院辦公廳2000年6月曾轉發文化部等7部門《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規定面向國內的電子遊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生產、銷售即行停止。 過去幾年,索尼、微軟等廠商都曾呼籲中國遊戲機市場開放,但是由於牽扯面過大,遊戲機禁令的解除工作一直未能取得實質進展。雖然市場上曾多次傳出解禁傳聞,但都無果而終。 根據12月的中國遊戲產業年會發布的數據,2013年中國視頻遊戲市場規模較2012年增長38%,達到831.7億元人民幣(137.4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71

阿里早期投資者無禁售期 IPO首日可套現80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92

20140917alibabasting,w_640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阿里巴巴集團一批早期投資者將可以在其上市首日出售價值逾80億美元的股票。

一般來說籌備首次公開募股(IPO)公司的內部人士及其他投資者會有一段為期數月的禁售期,這是銀行設置禁售期的初衷是為了保護上市初期的股價。

但阿里巴巴的公開文件顯示,一些優先股持有者並不受禁售期的限制,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大約相當於其IPO規模三分之一的股票不受這一限制。

因存在早期投資者在上市時拋售套現的可能性,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負責阿里巴巴IPO的投行將在制定最終發行價時將這一因素考慮進去,以確保股票在上市之後能走高。

因受到投資者熱捧,阿里巴巴集團周一表示將把其IPO定價區間上調至每股66美元到68美元,而此前區間是60至66美元。且原本計劃兩周的路演,開始僅僅兩天就獲得了足額認購。

阿里巴巴將在北京時間9月19日登陸紐交所,籌資額可能將達史上最大的250億美元,超過了2010年農行在香港創造的220億美元IPO記錄。

目前還不清楚誰擁有在阿里巴巴上市首日即出售股份的權力。《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稱,一些對沖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是其優先股股東。

但有消息人士稱,這些不受限制的自由流通股也是阿里巴巴希望將其大部分股份配售給長期投資者的原因,這些長線持有者可能在阿里巴巴剛一上市就買進更多股份。

阿里招股書顯示,IPO前最大股東和高管,即軟銀、雅虎、阿里巴巴創始人兼執行主席馬雲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將面臨長達一年的禁售期。在IPO完成後,這四方共計持有的股票將占到該公司總股票數的58%。

馬雲將拿出自己所持的部份股票在IPO中出售,數量大約為1280萬股,價值高達8.67億美元,約占其IPO前持股總量的6%。(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46

小米在印度遭愛立信起訴 手機或將禁售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1/148301.html

據印度媒體報道,德里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專利,並下發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手機。

\需要註意的是,印度法院判定相關專欄屬於標準必要專利(SEP),愛立信也同樣起訴了印度本土智能手機廠商Micromax、Gionee和Intex侵犯其相關專利。

愛立信為全球通信設備巨頭,在通信標準必要專利、核心專利、移動通信專利等方面都有數額巨大的專利儲備。報道稱,愛立信今年7月曾要求小米為這些專利支付費用,但小米並未回複,隨後愛立信向德里高等法院提出了專利維權訴訟。

根據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進口任何新手機,也不能推廣或銷售這些產品。這意味著,在解決專利糾紛前,小米可能不能在印度銷售任何手機。小米在印度市場主要銷售紅米1S和紅米Note。但小米表示,計劃在本月推出4G版紅米Note,明年初推出米4手機。

印度目前成處於功能機向智能手機轉型市場,其90%用戶購買手機價格都約合人民幣500元以內,對國內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個機會。

但專利問題將成為中國手機廠商進入國際市場但首個“攔路虎”,在此之前,諾基亞也曾在印度市場針對中國手機廠商提出了專利訴訟,並取得成功。

小米印度主管馬努·庫馬爾(Manu Kumar Jain)對此表示,公司尚未接到法院的裁決。庫馬爾說:“我們尚未接到德里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我們的法律團隊目前正在對此進行評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41

小米手機在印度被禁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335

(東方ic/圖)

搜狐IT消息,2014年12月12日,小米印度官網發布英文版公開信,正式宣布在印度停售小米手機。

此前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標準核心專利組合(SEP),並下發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

小米手機在印度銷量過50萬部

印度一直是小米重要的海外銷售市場。據《華爾街日報》介紹,2014年7月份,小米在印度市場發布了首款手機。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1.5%。該研究機構早些時候稱,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場的份額有望增長一倍。

小米全球副總裁Hugo Barra上個月稱,到10月份,小米手機在印度的銷量已超過50萬部。

但如今,這樣火爆的銷售局面可能要因專利問題戛然而止。

愛立信稱,小米的移動設備采用了愛立信的技術,多年來公司一直試圖讓小米為此支付專利費。

《京華時報》消息,當地媒體報道,愛立信2014年7月曾要求小米為其所持有的專利支付費用,但小米並未回複。如今法院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出口任何新手機,也不能推廣或銷售這些產品。這意味著,在專利糾紛解決前,小米可能不能在印度銷售任何手機。

對這一消息,小米公司表示,小米印度公司尚未接到新德里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公司的法律團隊目前正在對此進行評估。

愛立信公司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過去3年多一直嘗試與小米就專利許可授權事宜開展對話,而小米拒絕就知識產權使用許可一事作出回應,愛立信只能采取法律行動。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據路透社消息,當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已然競爭激烈,既有三星、諾基亞這樣的國際大牌,也有諸如Micromax和Karbonn這樣的本土品牌。撤出印度市場,哪怕是暫時的,都會打擊小米將本土成功經驗複制到印度的努力。

國產手機面臨專利困境

“小米不是第一家在印度被訴訟的中國廠商,不過,可能是第一家被印度法院判決禁止銷售的廠商。”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向前述《京華時報》介紹。

王艷輝認為,這一判決影響到的不僅僅是小米,甚至可以說大陸手機的專利危機真的來了。愛立信告贏了小米,就可以以此為判例,去狀告其他的中國手機廠商。這很可能會引發一串的連鎖反應。

前述華爾街日報援引小米自身的文件報導稱,小米可能會與愛立信和解,並繼續其海外擴張計劃。不過專利費用將擠壓公司的獲利能力。這也可能在其他地區引來更多專利官司。據中國國內媒體11月的報導,中國本土手機廠商華為和中興已經向小米發出了警告。

事實上,一直以來,專利問題都是中國手機廠商進軍海外市場攔路虎。據前述搜狐IT消息,2010年深圳“基伍”手機在印度市場曾經依靠功能機沖擊到印度市場手機份額第一名,大幅領先排名第二到諾基亞8個百分點。但隨即諾基亞與愛立信聯手起訴基伍侵犯了兩家所持有的標準核心專利組合,基伍手機隨即遭到與小米今天類似的法院“禁售”通知,在印度市場遭遇重創。

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公開數據顯示,酷派、OPPO、小米、vivo、金立、魅族的發明授權分別為334、103、10、7、7、4件,聯想發明授權數為554,不過被聯想收購的摩托羅拉擁有約2300件發明專利授權,彌補了聯想的專利短板。相比之下,華為、中興的專利授權則分別為:22169、14493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81

央企中海地產多套房源被禁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284

 (CFP/圖)

央企中海地產多套房源被禁售 

深圳“鎖樓”的腳步尚未停止。

1月16日,據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網站公告稱,央企中海地產深圳項目逾2800套房源被鎖定禁售。該項目為“中海閱景花園”,位於龍崗區南灣街道,預售證號為“深房許字(2012)龍崗017號”,批準時間為2012年8月8日。

據了解,此次被鎖定的閱景花園項目包括1號樓至4號樓,4棟樓已處於大面積鎖定狀態,而5號樓至7號樓均處已備案狀態。初步統計,中海閱景花園被鎖房源達2888套,占全部房源超9成。

一般來說,被管理局鎖定禁售,指房屋處於限制狀態或開發商存在違規行為,導致售房系統被管理局鎖定。而預售房源被鎖定後,將無法交易,會對開發商的資金鏈產生巨大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海外是中國最大建築聯合企業——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物業發展及投資、地產代理及管理、以及財務運作業務。旗下的“中海地產”系跨地域、具有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的全國性地產品牌。

對於被鎖定緣由,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綜合業務咨詢處相關人士表示,“我們也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為什麽要鎖定房源,對於房源房被鎖的事情,我之前就和相關業務部門溝通過,相關人士說這個原因是不對外公開的。”

鳳凰財經消息,受此消息影響,中海地產港股盤股價現跌4.95%,最多跌6.93%,為跌幅最大藍籌股。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繼佳兆業、榮超地產、花樣年後,首次有央企房地產公司項目被政府鎖定禁售。這不止在深圳,在全國也是首次。

深圳多家房企上1.68萬套房源被鎖

深圳剛開始被爆出房企房源被鎖定的消息源於佳兆業。

南方周末此前報道,自2014年10月,佳兆業風公司創始人郭英成卷入深圳官場貪腐案後,11月,佳兆業在深圳多個項目2000多套房源陸續被當地政府鎖定禁止銷售。

此後風波逐步蔓延,深圳多處房產陸續爆出被鎖定禁售。據新華網消息,2015年1月,深圳亨德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榮超大廈133套房源全部被鎖定;民生東都深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東都花園二期中有238套房源被鎖定;花樣年位於深圳寶安區的花鄉家園4套房源也曝出被鎖定後,該公司股價當日一度跌去16%。

“被管理局鎖定”一出,相關深圳企業隨即受到巨大影響。這幾家房源為何被鎖定?

前述第一財經消息,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表示,被鎖定的原因有兩類,一類是主管部門發現開發商、經紀和估價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有違法行為,可以暫停信息系統使用(即無法辦理網簽);另一類是,已批預售項目在辦理施工圖變更、初使登記等業務時,主管部門可以臨時鎖定相關房源,待事項辦理完畢後再解除鎖定。

每日經濟新聞消息,1月15日上午,被管理局“鎖定”的榮超大廈房源開始轉為“期房待售”,再又轉為“初始登記”。深圳市規土委發布《關於榮超大廈相關情況的說明》稱,榮超大廈被鎖定是因為業務辦理要求,需要暫時停止銷售。現榮超大廈鎖定原因已經消除,已予以解鎖,屬於正常情況。

同時,民生東都中央王國表示,他們的情況同佳兆業不同,因與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打官司,被對方申請財產保全,所以民生東都部分資產被封,東都中央王國即其中之一,不過,這些被鎖房源可以分批解鎖,只要購房者交了定金,他們就可以為購房者去申請解鎖,正常辦理網簽。

與其他兩家相比,花樣年更多像是遭到誤傷。花樣年解釋稱,花鄉家園的房子早在2014年就已經銷售完畢,現在是業主的私人物業,同花樣年沒有任何關系,鎖定應該與業主有關。

15日晚間,市場又曝出招商地產、中糧地產等多個房企有房源被“管理局鎖定”。據統計,按照預售證2011年1月1日以後開始統計,被管理局鎖定的開發商數量超10家,粗略統計涉及鎖定房源超過16800套。

對此,中海地產、招商地產相關人士均回應稱,上述被鎖房源早已銷售完畢,也均已完成備案,對公司不會有任何影響。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經理何倩茹表示,原本“管理局鎖定”只是暫停銷售,只要房企交代清楚涉及的違規行為,並及時糾正,就可以申請解鎖。但是在佳兆業事件之後,這種影響被放大了。現在深圳哪家房企的房源如果被顯示“管理局鎖定”,同這個公司有資金往來的企業都會心有余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76

蘋果侵權風波再起 iPhone6真的會被禁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704.html

近日,蘋果公司再陷侵權風波,旗下兩款產品Phone6和iPhone6 Plus被北京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書》中裁定,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佰利營銷服務公司的專利產品,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機型。

目前蘋果手機已經向上一級法院申請行政複議,如果最終維持原判,蘋果將面臨在中國大陸不得銷售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的情況。這是繼十年前iPad名字使用權訴訟後,蘋果再次陷入侵權風波。

在上一起侵權事件中,蘋果敗訴,最後與原告唯冠科技(深圳)達成和解,以3.5萬英鎊獲得iPad在全球的商標。而與上一起訴訟不同的是,這次訴訟案最終誰將勝訴,還需等待上一級法院裁決。

蘋果涉嫌侵權外觀專利

據了解,此次蘋果被告侵犯了手機100c的外觀專利,該項專利持有人為深圳佰利營銷服務公司。根據北京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同為成為被告的還有北京中複電訊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及旗下工體東路電訊商場。

第一財經記者在企業工商信息系統天眼查上搜索到佰利營銷服務公司的相關信息,其法人代表為徐國祥。而100c手機為深圳百分之百有限公司(下稱“百分之百”)旗下手機,根據專利號檢索發現,此次蘋果涉嫌侵權的外觀設計人正是百分之百法人徐國祥。

徐國祥曾在2006年創建深圳市百分之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100c在當時作為TD手機銷售。2013年,百分之百被百度收購,走上巔峰。此後,由於通訊技術提升加上小米等互聯網手機的興起,手機市場競爭加劇,100c手機逐步被市場淘汰。目前,公司已經處於破產邊緣。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曾嘗試聯系徐國祥,但其電話無法接通。

引人關註的是此次蘋果提請複議一旦被駁回維持原判,那麽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將在國內面臨禁售的境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蘋果最重要的市場,去年蘋果CEO庫克多次到訪中國,並在近期對中國租車平臺滴滴出行投資10億美元。而此次仲裁決定將極大影響到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受此消息影響,近日蘋果股價嚴重下滑。

“蘋果不會容忍iPhone6在北京禁售,更不會容忍在全國禁售,一旦蘋果行政複議無法成功,和解是唯一渠道。”手機聯盟秘書長老杳表示。

此次被告之一的中複通訊是蘋果在國內重要的銷售渠道。中複官方資料顯示,近幾年,公司的年均銷售額達到26億元,在北京的通訊產品零售市場占據著近1/4的銷售份額。

而由於公司目前已經沒有新的資金進入,對於佰利和百分之百而言,和解費或許也是此次狀告蘋果的最重要目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