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案例】愛情公寓:「第一神劇」煉成記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6/59905.html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絕對是一款具有典型意義的文化產品——儘管成本不高,沒有大製作與大明星,但卻人氣火爆,收入自然相當可觀——《愛情公寓》第四季創收超過一個億。這部看起來傻傻的「第一神劇」,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太陽與流星

同為80後的編劇汪遠和導演韋正,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2004年兩人在校期間,正值校園DV電影非常流行,原本就酷愛話劇的兄弟倆,搭起一個學生班底,嘗試著拍攝了一部校園喜劇電影《我的太陽》。

不料,這部自娛自樂的原創電影竟然一炮而紅,不但在各個高校內上映時場場爆滿,還斬獲了不少獎項,大導演王家衛還給韋正頒過獎。不過,這其中最令兩人難忘的經歷是,為了給電影籌集資金,他們找到康師傅綠茶,拉來了幾千元的贊助費和80箱綠茶飲料。而作為回報,電影中植入了綠茶廣告。

如今回頭去看,《我的太陽》確實為汪遠和韋正推開了一扇門。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劇情風格,在後來大紅大紫的《愛情公寓》中都有《我的太陽》的影子。

2005年,大學畢業後的汪遠創立了高格文化傳播公司,通過運作明星演唱會,賺到了第一桶金。但他的夢想仍然是影視創作。「演唱會做得再成功,還是那些明星的,跟我沒半毛錢關係。」

糾結了兩年後,汪遠說服韋正從上海電影集團辭職轉而加盟高格。最佳拍檔再度攜手,高格轉型影視製作,兩人斥資百萬元拍攝了《我的太陽》的姊妹篇《逆轉流星》。

然而,真正的市場完全不同於校園。雖然《逆轉流星》拿到了放映許可證,但由於班底和演員都不知名,片子本身也不夠商業化,發行方直接告訴汪遠和韋正:「這部戲根本就沒有賣點,沒有電影院會放映你們這種片子。」

現實給了兩人一記耳光。眼看著幾百萬元投資就要打水漂,一張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邀請函,將他們從懸崖邊緣拉了回來。在這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逆轉流星》憑藉在學生人群的口碑擊敗了同時參賽的《長江七號》斬獲「最佳喜劇片創作獎」,進而被橙天娛樂買下版權,讓他們收回了成本。

闖過一劫後,汪遠和韋正不得不通過廣告製作業務養活公司。「一年能拍30多條,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廣告都做過。」他們輕鬆幽默的製作風格,獲得了不少廣告主的青睞,其中包括《「麥當勞」超值達人》系列廣告。

機會不期而至。一家名叫「愛情公寓」的台灣交友網站慕名而來,表示願出100萬元拍一條廣告,再砸1000萬元做投放。但汪遠認為電視廣告成本太高,說服對方嘗試電視劇,「廣告只是單方面砸錢,但電視劇播出後,不但能夠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而且還能回本甚至賺錢」。

「愛情」與「交友」原本就是80後人群的熱門詞彙,汪遠和韋正的《愛情公寓》定位清晰。因為兩人都是80後,恰恰最瞭解80後最喜歡什麼,最需要什麼。創作劇本時,他們延續了原本駕輕就熟的喜劇風格,講述年輕人都會經歷的故事。

早在拍攝《我的太陽》時,汪遠就喜歡在網絡上找素材。「80後是互聯網的一代,看到好玩的,就想讓更多的人看到,一起笑。」《愛情公寓》裡就有很多網絡段子,儘管遭到過很多質疑,但汪遠堅持認為,80後是網絡的中堅力量,這些網絡笑料更符合他們的胃口。「互聯網像海灘,笑話像貝殼,《愛情公寓》做的就是把貝殼收起來,打磨後串成項鏈送給大家」。

《愛情公寓》第一季樣片出爐後,汪遠和韋正找來100多個年輕白領和大學生當「小白鼠」。結果「笑果」不錯,90分鐘裡「小白鼠們」笑了173次。

然而,由於創作團隊在業界主流名氣不大,電視台也大都不敢嘗試播出這一「有些非主流」的電視劇,僅有江西衛視以低於創作成本的價格買下了它的播出權。但在網絡上,《愛情公寓》第一季的視頻卻被瘋狂點擊。

產品為王

《愛情公寓》很快積累起來了一批忠實的80後粉絲。汪遠和韋正開始通過網絡與粉絲們建立某種聯繫。「如果《愛情公寓》是一個產品,那我們作為產品經理,只需要注重用戶體驗,其他的什麼都不考慮。」

與其他國產電視劇不同,汪遠和韋正採用了數據量化方式來製作《愛情公寓》,其對細節把控的精細程度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比如《愛情公寓》裡插入的笑聲,竟然多達三四百種。又比如,該劇每季只有24集,可是單單上字幕一項工作就花了兩個月時間。韋正對記者說:「要是擱別人,可能一兩個星期就完事兒了,但我們硬是過了五道工序,要求字幕時間點精確到每幀。」

《愛情公寓》第四季後期製作花了近九個月時間,大約是同類國產劇的四到五倍。其耗片比高達30:1,即30分鐘的拍攝素材,剪出來只有1分鐘成片。韋正甚至為《愛情公寓》第四季的笑點密度設定了「死要求」——10秒鐘必有笑點,兩分半鐘一個大的興奮點。韋正告訴記者:「根據國內外收視公司的統計報告,10秒是一個換台的上限,兩分半鐘是一個興奮點,喜劇片必須要有這麼快的節奏。」

除了打好質量基礎,更重要的是,汪遠和韋正重新梳理了影視產業的邏輯。

傳統電視劇必須取悅發行方和電視台,最後才是觀眾。最初不受主流待見的《愛情公寓》,將重心全部放在了取悅80後目標觀眾上。「電視劇不應該牽著觀眾的鼻子走,演什麼觀眾就看什麼,應該觀眾說了算,只要在尺度範圍內,觀眾愛看什麼就演什麼。」

《愛情公寓》採用了類似美劇的季播模式。對於每一季的劇情走向,主創們都會適當參考粉絲們提出的意見。「我們會定期在微博、貼吧、論壇和粉絲會上蒐集觀眾反饋,儘量做到每個觀眾的微博留言都認真閱讀。」

例如,《愛情公寓》第三季播出後,很多觀眾在網上評論劇中主角之一「呂子喬」過於痞氣,不夠正面,汪遠便在第四季裡面設計了很多橋段,為該人物貼上了一些「講義氣、善良」的性格標籤;男主角之一「曾小賢」被網友發現酷似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林丹之後,汪遠便在後面的劇情中添加了關於這個細節的調侃台詞,使得劇情更加接地氣、搞笑;還有一些粉絲不但喜歡《愛情公寓》同時也是《快樂大本營》的粉絲,於是在第四季中汪遠便設法邀請快樂家族中的何炅和杜海濤等人來劇中客串。

類似種種為了迎合粉絲的改動,不但帶給粉絲們極大的驚喜,還讓他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參與感。然而,汪遠和韋正並非對粉絲們言聽計從。「不是每一條意見都照辦,有時候得反著做,吊他們胃口。」

比如,從第一季開始,粉絲們就呼籲讓劇中人物曾小賢與胡一菲「在一起」,但汪遠和韋正在第二季和第三季的劇情設計上,刻意讓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若即若離一波三折,直到第四季才稍有定數。這樣的懸念讓《愛情公寓》對粉絲們形成了強烈的用戶黏性。

緊緊抓住粉絲這樣的邏輯起點,讓《愛情公寓》在產業鏈上逐漸掌握了主動權。就拿時長來說,一般的電視情景喜劇每集都在20分鐘左右,而一般的電視劇則普遍為45分鐘,但《愛情公寓》平均單集時長近50分鐘,個別單集甚至長達56分鐘。如果是在過去,電視台一定會拒絕播放,或者是刪減。不過由於觀眾買賬,如今的《愛情公寓》讓很多電視台不惜破例調整播出時間,為其讓路。

這樣的邏輯鏈條反饋出了驚人的成績。《愛情公寓》在第四季播出後的十二天裡,以超過400萬的平均值創下了電視劇「百度指數」歷史之最,同時也創下了影視劇網絡點擊「最快破億紀錄」。

互聯網思維

優質的內容會在網絡上自動傳播。汪遠和韋正常常感嘆,《愛情公寓》的爆發與互聯網密不可分,是互聯網給《愛情公寓》打開了一線生機。

實際上,國內電視劇的銷售模式,是由製作公司賣到電視台,電視台就像是經銷商。而視頻網站更像是超市,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觀眾如果喜歡就能口口相傳,迅速走紅,觀眾不喜歡的內容在網上根本就賣不掉。

2009年《愛情公寓》第一季播出時,整個網絡版權都不夠規範,再加上《愛情公寓》毫無名氣,根本沒有視頻網站願意花錢去買播出版權,所以《愛情公寓》第一季的網絡版權賣了不到2萬元。

待到2013年《愛情公寓》第四季播出時,視頻網站行業已經非常成熟。各個視頻網站不但越來越規範,而且互相之間競爭激烈,走紅之後的《愛情公寓》僅網絡版權就高達每集400萬元。

網絡上聚集起來的超高人氣,反哺了電視台渠道。據汪遠回憶,《愛情公寓》第一季面世後,幾乎無人問津,只能低價賤賣。《愛情公寓》第二季則是被放在收視率最差的下午檔時段,以一天六集的速度在三天內播完。當《愛情公寓》第三季和第四季播出時,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工具開始走紅,《愛情公寓》的粉絲們迅速助其完成了口碑營銷,多家地方衛視紛紛以晚上7點半黃金檔搶播。

儘管《愛情公寓》大紅大紫,但汪遠和韋正卻並不滿足於此——如何才能讓《愛情公寓》成為一個品牌,而不僅僅是一個「播完就結束」的電視劇?

實際上,自從播映渠道被打開後,《愛情公寓》已經形成了一個針對80後人群的品牌媒體。在廣告植入上,比起撒大網的其他影視作品,《愛情公寓》的廣告傳播目標更為精準。

為了廣告植入不顯生硬,招致觀眾反感,汪遠和韋正採用一種獨特的運作方式——在劇本創作階段就將廣告編進劇情,有了合理的情節,廣告就不會顯得生硬,避免跟其他影視劇一樣,在拍攝期間或者拍攝後才生硬植入廣告。

而對於潛在的廣告主,他們也精挑細選,確保廣告品牌的內涵與《愛情公寓》品牌本身的青春、陽光、活潑等特質相符。比如,知名預調酒品牌百加得,被設計在幾人一起在酒吧喝酒的劇情中,就非常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除了給廣告主們植入廣告,《愛情公寓4》還將「由產品到廣告」的邏輯倒推回來,即「由廣告到產品」。《愛情公寓》第四季熱播後,汪遠和韋正專門在淘寶網上開了愛情公寓網店,根據每天的劇情,售賣當天出現在劇裡的服裝、道具、玩具和床品。

其中有一次,劇中人物張益達有一場以「大魚吃小魚」為線索的戲,韋正就給演員定製了一件印有大魚和小魚T恤,隨後他把這件衣服放在淘寶店裡,劇情播出當晚便被粉絲們搶購一空。

得粉絲者得天下。汪遠發現,其實《愛情公寓》似乎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甚至形成了一種新派影視劇與傳統電視劇的一種對峙——能夠抓住互聯網主流人群這批觀眾,把他們從觀眾變為粉絲,進而主動成為這部劇的口碑傳播者,就是《愛情公寓》最大的勝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92

41萬人深宵煲《大時代》秋官追睇:神劇唔過時

1 : GS(14)@2015-04-22 22:30:20

■丁蟹與四個兒子雖壞事做盡,但感情深厚。資料圖片



【狂煲大時代】1992年出品的神級經典劇《大時代》,23年後重現電視螢幕上,沒有半點「老土、塵味」,反而掀起一股煲劇潮!昨日凌晨播映首集,丁蟹掟仔落街一幕震撼驚心,吸引逾41萬人深宵追看,不少網友在討論區及facebook瘋狂洗版,大讚當年29歲的藍潔瑛好索!身為靈魂人物的「丁蟹」鄭少秋和「方進新」劉松仁昨齊推《大時代》好睇,讚神劇不會過時,值得回味。


無綫由昨日凌晨開始重播23年前由韋家輝監製的經典劇《大時代》,雖然不知道「丁蟹效應」能發揮多少威力影響股市,但該劇以倒敍法說故事,一開始丁蟹因輸股票要與四子「攬死」,逐一掟蟹落樓的場面極其震撼,令收視高開6.4點,逾41萬觀眾收看,平均則為5.6點,約36萬觀眾收看,比起上周《衝》結局篇平均5點收視還要高,成今年深宵收視之冠。



【掟仔震撼】■第一集已有丁蟹掟仔落樓,令收視高開6.4點。電視圖片

【網民讚索】■當年29歲的藍潔瑛扮演年僅19歲的學生妹,既清純又好索。電視圖片

【冇打字幕】■有網民改圖惡搞,投訴無綫:「點解第一集會冇字幕㗎」。惡搞圖片


■丁蟹(右)和方進新由細識到大,但最後進新被丁蟹打死。資料圖片

劉松仁讚永恒不衰

劉青雲飾演的方展博和丁蟹確實魅力難擋,秋官亦有捧自己場睇重播,昨日在電話中說:「自己都驚,成套劇鋪排得好好。呢套係一套神劇,首要功勞都係韋家輝啦,每個角色都有追看性。」不過,秋官直言曾疑慮接演丁蟹角色:「20幾年前,翻睇仍然咁好睇,因為節奏感好強,完全唔覺得係舊嘢,而家未必可以拍得咁好。當年韋家輝搵我時都有疑慮,因為我一直以來演大俠,擔心做得好就好,做得唔好就會破壞形象,搞到兩頭唔到岸。不過韋家輝之前做過《誓不低頭》編審,已做出好材料,能夠帶動觀眾情緒,令我有信心接拍《大時代》。」最後被丁蟹打死的「方進新」劉松仁也慶幸有份參演,昨透過短訊說:「經典之作是永恒不衰,值得回味!有幸能在那個年代參與這經典之作。」劉松仁昨晚現身九展出席活動,問到《大時代》重播有否捧場?他說:「冇,瞓咗,唔記得呢回事。今早收到風話收視OK。」網上瘋傳他在劇中求老闆不要炒魷的片段,被網友勁讚演技好,松哥說:「嗰段OK,自己第一次睇都喊,我都覺得幾好,主要係劇本、製作、對手都好,劇本好可以帶你入戲,拍攝時好開心。」劉青雲昨透過助手回覆:「知道有6點收視好開心,但因為今日開早班,噚晚睇唔到,基本上冇乜翻睇亦冇上網睇,知道咁受歡迎好開心。」飾演丁蟹兒子丁益蟹的陶大宇昨出席活動時說:「已經唔係第一次重播,但每次重播外間都反應好大。」對周一股市急瀉,大宇說:「呢個效應真係幾邪!」


■陶大宇讚《大時代》是神劇,每次重播都好大迴響。攝影:王連連

藍潔瑛索爆學生妹

不少網民一邊追睇,一邊在香港討論區「推到完場」,單是兩個貼文已累計逾10萬人觀看,亦好多人建議在黃金時段播放,更多人驚嘆藍潔瑛當年好索且演技出色,當時29歲演19歲學生妹夠清純,難怪曾被封「靚絕五台山」。不過亦有人投訴聽不清藍潔瑛部份對白,重播居然冇字幕!問無綫會否加回字幕,發言人回覆:「短期內唔會。」劇中除老戲骨劉江、曾江、江毅被讚,而女神級索女「慳妹」周慧敏、「龍紀文」郭藹明、「方婷」李麗珍等亦屬看點,周慧敏昨說:「呢部劇係我演戲工作上一個大轉捩點,但首播以後冇再完整睇過,慳妹經歷變糢糊,昨晚特意再睇。」採訪:嵐山、皓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22/191208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07

《大時代》講股成神劇 周顯

1 : GS(14)@2015-05-18 14:12: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正在播映中的《大時代》又成為了城中話題,不但破了重播電視劇的收視紀錄,我在晚上傾生意時,對方也往往要開電視,聚精會神看完《大時代》後,才同我講,我橫等焗等,唯有被迫一齊睇啦。

在香港電視史上,神級電視劇有很多,例如《大地恩情》啦,打到無要腰斬節目,鄭少秋的《倚天屠龍記》啦,當年我姐夫開波樓,話間波樓在這一小時是完全沒有生意的,要播完後,生意才回來。不過,要論到神中之神,始終《大時代》堪稱第一。

「丁蟹」效應 refresh觀眾記憶

原因是,《大時代》的題材是股票,這是很多人有興趣,也影響生活的題材,人們更想在其中,學到炒股竅門。相比之下,看《倚天屠龍記》,唔通真係去學武功咩?看《衝上雲宵》,飛機邊夠炒股票好玩呀。

第二個原因,梗係因為「丁蟹效應」,20幾年來,過幾年就提一次,變成了經常refresh人們的記憶,連我這個在首播時沒有看過的人,都知道「丁蟹」這個名字,這個宣傳作用,是所有電視劇所無的。

話說中國空管,造成無數航班延誤,我也是身在其中,受影響的一員,幸好只等了4個小時,便上到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不過,作為其中一分子,我只能用親所身會說一句﹕「有無講咁大風雨呀?乜落雨唔起得飛架咩?」

所以我只能夠認為,這是軍方行為,天氣只是一個藉口。記得每一次大塞機,都有高層被捕,如薄熙來、周永康,這一次說不定是「案件重演」。不過,中國空域如此不穩定,相信中國航空股的股價也會大受打擊,不過我從來沒買過航空股,所以不關我事。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26

【太陽狂熱】雙宋火速超越《星星》《太陽的後裔》神劇再臨

1 : GS(14)@2016-03-13 02:40:25

■宋慧喬與宋仲基主演的韓劇《太陽的後裔》收視破《星星》紀錄,有望成為今年的神劇。


神劇《來自星星的你》於前年播畢後,韓劇界沉寂多時,終於今年由「雙宋」宋慧喬和宋仲基主演的《太陽的後裔》成功接「雙賢」全智賢和金秀賢的棒。上月首播如平地一聲雷,再次燃燒劇迷追劇的雄心,特別是雙宋一段進展神速的姊弟戀曲,更令粉絲津津樂道。《太陽》不但在韓國火熱,這股風氣亦吹到中港台三地,無論收視、話題及點擊率,《太陽》亦不斷狙擊《星星》,有望成為下一齣神劇。撰文:施洛冰


■「雙宋」飾演相差一歲的戀人,但無礙兩人的合襯度。


由宋慧喬、宋仲基、陳久和金智媛主演的KBS新劇《太陽的後裔》自上月24日首播後,就以超高14.3%收視開播,撼贏同日首播、由Rain、李敏貞等主演的SBS新劇《回來吧大叔》,穩坐水木劇(逢周三及周四播出)的收視冠軍寶座。播到第3集收視更突破逾20%收視,威過《星星》第4集先破20%,至前晚第6集收視再升多1.1%,錄得28.5%創新高,僅播出6集便超越了全智賢的神劇《星星》大結局創下的28.1%收視紀錄,令KBS台在沉寂4年後再度獲得收視逾20%的水木劇集。



每集都有驚喜

自《太陽》開播後,已受到各方關注,在內地頭兩集點擊率已超過4億人次,外界都看好《太陽》將打破《星星》21集錄得32億點擊人次的紀錄。現時《太陽》已播出6集,除因為俊男配美女吸引外,劇迷最關注是「雙宋」這段姊弟戀。劇中喬妹飾演34歲的海星醫院駐外醫生姜暮煙,而宋仲基則飾演33歲的特戰部隊大尉,兩人因為一部手機而相遇種下情根,浪漫得來又不老土。而且《太陽》的劇情推進得甚快,首集兩人已一見鍾情,但第2集二人又因為愛情事業難兼顧,最終決定斬掉情絲,殊不知到第3集已事隔8個月,他們再於異地相遇,愛情種子再度爆發,第4集進擊的宋仲基更man爆咀喬妹,上演一場「紅酒之吻」,上一集就大玩英雄救美橋段,雙宋更兩度咀嘴。



■劇中「雙宋」的一段姊弟戀進展神速。

■劇中男配角陳久和女配角金智媛的感情戲,同樣吸引。



宋仲基變男神

現實中「雙宋」實際年齡相差4年,不過在出道20年的喬妹身上絕對看不出歲月的痕迹,所以即使34歲的喬妹夥拍30歲的宋仲基大演愛情戲碼亦非常合襯。《太陽》是宋仲基的復出之作,去年他退伍後即接演金牌編劇金恩淑的作品,劇集亦帶挈他成為新一代男神,不少粉絲都揚言被騷肌的宋仲基所吸引,因而患上「宋仲基相思病」,與當年「都敏俊候群症」如出一轍。而《太陽》的製作費高達129億8,000萬韓圜(約8,307萬港元),平均每集的製作費為8億韓圜(約512萬港元),比起一般劇集每集3至4億韓圜(約192萬至256萬港元)高出近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12/19526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25

《太陽》VS《星星》神劇方程式

1 : GS(14)@2016-04-13 17:09:06

■由宋慧喬和宋仲基主演的《太陽的後裔》,收視成功超越《來自星星的你》。劇照


【太陽狂熱】韓劇界自《來自星星的你》後沉寂兩年,終在今年再誕神劇《太陽的後裔》,《太陽》來勢洶洶,在韓收視火速超過《星星》,連在內地的點擊率亦趕及《星星》,明晚大結局的《太陽》勢必再創收視新高。因兩劇同樣紅爆各地,難免拿來比較。當《星星》遇上《太陽》時,哪套會較勁?事實上兩劇都屬韓劇界近年的佳作,要贏盡收視和口碑其實有成功方程式,打破韓劇慣有的橋段,男主角打得加上女神助陣,神劇就是這樣煉成的。撰文:施洛冰



1.無敵男一

韓劇離不開愛情喜劇或哭哭啼啼的題材,但《星星》和《太陽》的男主角均神秘又打得,好像金秀賢在《星星》中演外星人都敏俊,生存於地球逾400年,其間為保護自身秘密而不斷轉變身份,擁有超能力的他更是所向無敵。至於《太陽》的「劉大尉」劉時鎮(宋仲基飾)執行任務時猶如超級英雄上身,化險為夷。屬特種部隊的他很多時不能告訴女主角姜暮煙(宋慧喬飾)其工作性質,倍添神秘感。



《太陽》

《星星》



2.女神擔正

雖然韓劇多受女性觀眾追捧,但有女神級助陣就能吸納男性觀眾。《星星》的全智賢和《太陽》的宋慧喬都屬於韓國女神級的代表人物,兩人同樣出身於1981年,現年34歲的她們同屬天蠍座,出道日子相若兼成名甚早,屬韓流始祖的佼佼者。全智賢憑住高䠷的模特兒身形成為宅男女神,喬妹就以嬌小玲瓏見稱。兩大女神都是由細靚到大,天然美貌零加工。



《太陽》

《星星》



3.英雄救美

英雄救美橋段雖然老土,但勝在滿足女性觀眾的喜好,《星星》的都敏俊和《太陽》的劉時鎮更進化到只要女主角一有危險,他們就會在千鈞一髮之間神奇現身勇救愛人。好像都敏俊在《星星》中得知女主角千頌伊(全智賢飾)的車子快將衝落崖下時,他瞬間轉移兼徒手攔截車子;而《太陽》中姜暮煙的車子同樣卡在崖邊,時鎮又趕及現場,為暮煙急救。



《太陽》

《星星》



4.可愛發癲

擁有一個集合靚樣又可愛的女主角已是收視大獲全勝的必殺技,全智賢和喬妹完全能勝任演繹這種角色,兩人被公認是靚女一名,當中她們演繹買醉場面,又成功凌駕到醉酒後那種可愛發酒癲的演技,到位而不過火,讓觀眾只會覺得二人萌到爆。



《太陽》

《星星》



5.打破定律

不少經典韓劇都有8集吻戲定律,但《星星》同《太陽》就不隨波逐流,在第4集《星星》中,喝醉了的千頌伊在郵輪上同都敏俊上演郵輪之吻。《太陽》的吻戲亦在第4集發生,因事隔8個月再度重遇而感到尷尬的時鎮和暮煙,在紅酒的催情下上演了紅酒之吻。



《太陽》

《星星》



6.古裝吸客

要做男神除了長腿外,亦要宜古宜今,金秀賢和宋仲基不約而同靠古裝劇成功吸客,其中金秀賢以2012年憑古裝劇《懷抱太陽的月亮》創下42.2%的高收視,成為當年的國民電視劇,翌年他演出《星星》,奠定其男神的位置。至於宋仲基亦曾於2010年憑《成均館緋聞》的最「美麗」儒生造型成功攻陷劇迷。



宋仲基

金秀賢



7.當紅串星

做得神劇除了男女主角吸引外,連當紅明星都樂意客串就足見劇集必定受歡迎,《星星》和《太陽》同樣都獲不少一線明星客串,《星星》獲「國民初戀」秀智、女團2NE1的Sandara、男演員金秀路、柳承龍等現身;《太陽》則邀得《Running Man》的李光洙、劉亞仁等巨星客串。



李光洙

秀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413/195683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35

9月檔演員品牌價值稱冠朴寶劍《雲畫》露神劇兆頭

1 : GS(14)@2016-09-17 17:33:04

■朴寶劍及金裕貞憑《雲畫》爆紅,帶挈獲封演員品牌價值冠亞軍。



今年初播畢的tvN劇集《回答吧!1988》令現年23歲的朴寶劍彈起,除有高大、青靚白淨的外貌外,又挾男神宋仲基師弟之名,令朴寶劍更加引起觀眾注意。近日朴寶劍及拍檔金裕貞就憑主演的KBS人氣劇《雲畫的月光》帶挈上位,撼贏同檔對手韓版《步步驚心》的李準基及IU,齊齊榮登「9月演員品牌價值排名」的冠亞軍,童星出身的金裕貞更被讚由細靚到大。於上月13日至前日期間,韓國相關機構就收集逾5千萬個數據,分析20名電視劇演員,結果朴寶劍的品牌評價指數高達1千多萬,榮登榜首,金裕貞則以800多萬排第二名,韓版《步步驚心》的李準基排名第三,IU就排名第五。



■童星出身的金裕貞,被讚由細靚到大。

■韓版《步步驚心》的李準基及IU,於排名中僅得第三及第五。


零整容代表

現時播到第8集的《雲畫》上月22日首播,雖然跟話題性極高的韓版《步步驚心》成為同時段競爭對手,不過《雲畫》憑編劇的實力、主演的演技,劇集收視率大幅度上升,第7集時突破20%收視率,當中朴寶劍向金裕貞表白後強勢咀嘴一幕,收視更升至最高點23.9%。而下周四就17歲生日的金裕貞,更獲網民激讚是圈中由細靚到大的零整容代表,指4歲就出道的她,一對精靈大眼一直是其標誌。另外,有網民推測《雲畫》會否成為新一齣神劇,事關之前被封神劇如《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懷抱太陽的月亮》等,劇集名稱都跟星星、月亮、太陽有關,這三組都是收視保證元素,《雲畫》可算有個好兆頭。《雲畫》於今日播出中秋節特輯,港劇迷可透過Viu追看。撰文:文康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6/19771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90

郭樹清也追國情神劇

1 : GS(14)@2017-04-28 00:46:28

【明報專訊】湖南衛視熱播中嘅神劇《人民的名義》在內地掀起風潮。如果冇睇過呢齣劇,分分鐘同內地人傾唔到偈,甚至乎工作都會有困難,領導訓話都會get唔到。

直言「返點」農村常見

上月上任嘅銀監會主席郭樹清都有追呢套劇,佢開會都專登講起呢套神劇,話劇情中嘅貸款「返點」喺農村好普遍,嚴格嚟講係犯罪!所謂「返點」,舉個例子,就係同銀行借錢,表面上利息係2厘,實際上就係2.2厘,多出來嘅0.2厘利息,有時係個別高管收入囊中,有時就大家瓜分。話時話,呢齣劇真係中國國情教科書,小琴跟內地銀行股多年,都要睇完齣戲,先知道有「返點」一說。

郭樹清話「返點」普遍,仲話要落猛藥整治金融亂象,可見呢位新主席早已深入民間,對於各種黑箱操作了然於心。佢喺中國官場係赫赫有名嘅改革派,相信有佢坐鎮銀監,下面做嘢嗰啲都會收斂下啦。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669&issue=201704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