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出口應無恙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95434&time=2011-08-27&cl=115&page=all

在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陰霾下,中國出口難局在前,企業分化明顯,但未足過分憂慮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於海榮

 

  儘管7月中國出口增速反彈、金額再創新高,但是,外部環境的變化,再度加劇了市場對出口前景的擔憂。

中國目前的成本上漲中,相當一部分會通過漲價的方式轉移到發達國家消費者身上。五河/CFP


  繼標準普爾8月初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之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8月24日將日本主權信用評級從Aa2下調至Aa3。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 正在增加。當下歐美債務危機帶來的影響尚待觀察,如果發達經濟體增速顯著放緩甚至二次探底,外部需求放緩,必然會衝擊中國出口。

  來自國內的壓力也有增無減。民工荒,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上漲,資金鏈趨緊,以及人民幣升值,都在削弱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近年來,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越南、巴基斯坦等成本更低國家的消息,頻頻傳出。

  內外因素疊加,中國出口前景如何?比之出口企業對訂單減少的擔憂,官方表態相對樂觀。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8月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稱,預計今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體將繼續平穩發展,但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告訴財新《新世紀》,除非發達經濟體二次探底,中國出口不會有太大波動,下半年出口增速會有所放緩,但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多重打壓

  時隔兩年後,在青島一家電子元件廠工作的王同美又一次享受到雙休日的待遇。她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由於訂單不多,從8月中旬起她的下班時間由晚上9點提前到8點,週末也不再加班。

  不少出口企業均面臨訂單減少的情況。中信證券8月中旬的調研顯示,蘇州出口加工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惡化,訂單較去年有所減少,大部分企業生產規模 沒有增加,目前的生產旺季不如去年旺,近期有部分企業倒閉。華泰聯合證券同期在東莞的調研也顯示,最近兩個月,出口訂單反常下滑,短單佔比增加,加劇企業 經營風險。一些企業反饋,從六七月起訂單下滑明顯。

  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發現,多重原因造成訂單減少。

  外需下降是原因之一。華泰聯合證券的調研發現,由於部分廠商對需求預期較好,有繼續補庫存的願望,上半年國外訂單增加較多,但未來需求惡化,國 外企業傾向於消化現有庫存,再考慮增加訂單。另外,為降低庫存風險,有客戶主動縮短了庫存週期,如沃爾瑪的訂單從八個月調整為六個月,採取多批次、少批量 的方式採購。

  上海宜盛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軍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國內生產成本的上升也是訂單減少的原因之一。

  他解釋稱,由於勞動力成本上漲幅度較大,企業給客戶的報價提高,客戶很可能將訂單轉移到印度、東南亞等地,從上半年起,與他合作的廠商中,部分出現了訂單較大幅度的減少,有的降幅甚至高達80%以上,部分工廠正陷入招工難與訂單減少的惡性循環中。

  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也影響著訂單狀況。煙台北方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出口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是從7月開始出口大幅下降。該公司進出口 分公司副總經理萬炳政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棉花價格劇烈波動造成的惡果。2010年,棉花期價最高達到33600元/噸,歲末年 初,棉花上演了「過山車」的行情,振幅接近30%。最近數月,棉花期貨價格持續下跌,較最高點跌幅超過40%。

  從生產流程看,下半年開始交貨的訂單應該在今年年初簽訂,當時正是國內棉花劇烈波動的時期,部分客戶將訂單轉移到當時價格相對穩定的印度、巴基 斯坦,以致公司訂單下降50%-60%,整個下半年訂單都沒有大的訂單。隨著國內棉花價格走勢逐步穩定,不少美國客戶開始下達2012年春季的訂單。「訂 單比年初要穩定一些,但是下半年交貨的臨時性補單仍然不多。」萬炳政說。

增速放緩

  另一方面,各方信息顯示,未來出口或許並未如市場所擔心那般低迷。

  國家外管局對各地排名前100位的外貿企業的抽樣調查顯示,今年二季度,出口企業的銷售、利潤出現反彈,達到最近四個季度的最高值,超過七成出口企業生產負荷相對飽滿,企業對下一步的預期有所下降,但不至於出現驚慌。

  新近公佈的8月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預覽數顯示,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仍在繼續的背景下,新出口訂單指數升至三個月來高點,達到49.6,雖仍低於50的榮枯分界點,但降幅收窄,顯示出口訂單或將企穩。

  去年下半年以來,對出口形勢的擔憂一直存在,不過出口的表現頻頻超出預期。宋泓認為,近期印度的出口也遠超預期,說明發達國家對來自發展中國家價廉物美的商品的需求並未明顯下降。

  雖然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了訂單轉移,楊軍認為,中國的低端製造很難被代替。以紡織為例,生產所需的原料在中國都能找到,但印度就很難做到,另外,中國工人的生產效率也要高很多,其他地區需要生產75天的訂單,在中國往往只需10天到15天。

  宋泓認為,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的比較優勢至少還能保持五到十年。短時間內很難找到一個或一組國家,在經濟條件、勞動力素質、基礎設施、政策 支持等方面均與中國相當,以替代中國製造業的地位。他稱,中國目前的成本上漲中,相當一部分會通過漲價的方式轉移到發達國家消費者身上。

  商務部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以來,出口價格總指數已經超過出口數量指數。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上漲10.2%,7月當月出口平均價格上漲9.2%,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價增量減。

  蔣耀平表示,這反映了企業通過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價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亦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中國對出口支持的政策保持基本穩定,出口仍然會保持快速平穩的發展。

  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地位不斷提升,減少了出口的波動。萬炳政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目前公司的出口市場中,美國最差,歐盟也不太好,而澳大利亞的情況則好很多。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對新興市場出口的高速增長,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發達經濟體復甦乏力導致的出口增速中樞的下移。他預計,全年出 口增速仍將保持在19%,其中下半年出口增速將回落至15%。按這一比例測算,未來數月的月度出口額將保持在1600億美元以上,仍處於歷史高位。

企業分化

  由於微觀個體的差異,出口企業正在出現分化。

  在周邊部分企業進入淡季時,青島即發華宏針織有限公司的工作時間仍然沒變:每週工作六天,工作日需要加班。員工李曉華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訂單還比較充裕,而且最近還在招工。

  杭州五礦機械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民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全國總體出口增速放緩,其公司的出口增速則由去年的50%攀升至90%左 右。除了收購擴張帶來30%左右的增速,其餘60%都是依靠既往業務實現的。出口產品中,銷往美國、歐盟的工藝禮品等輕工藝品相對較差,農機產品開拓新興 市場成效顯著。胡民表示,在巴西、俄羅斯、印度市場,開展了農機整車測繪業務,一台車的上萬個元器件中,公司能自行供給90%以上,相較於自給率只有五成 左右的企業,訂單情況自然要好一些。

  「訂單總是有的,問題是給誰做。」楊軍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與他合作的生產廠商中,做大路貨的企業情況不容樂觀,「淘汰掉部分企業後,剩餘 的企業日子會好過一些」。做高端品牌、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雖然量不大,但由於競爭較少,利潤高,提價相對容易,加之品牌產品的銷售受經濟影響較小,訂單 也相對穩定。「越是規模小的,生意越好。」楊軍解釋,做中端品牌的小企業,產能較小,一般會有固定的客戶。規模大的變數也就大一些。

  中國製造向中高端轉型升級是發展的趨勢。不過,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很少看到民營企業做升級,投資上、技術上都很難做到。」楊軍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41

新興市場應無恙


2014-02-24  NCW  
 

 

資金流出的長期趨勢依然延續,新興國家正走向分化,但亞洲金融危機不會重演◎ 本刊記者 張環宇 文zhanghuanyu.blog.caixin.com 新興市場——這個原本充滿了朝氣與希望的稱號,正漸漸 淪為 「不確定」和 「前景黯淡」的代名詞。資金流出趨勢在延續,在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和南非蘭特等貨幣的引領下,新興市場貨幣仍在承受沉重的拋壓。截至2月12日,投資於新興市場的基金已經連續16周出現淨流出,資本累計流出366億美元。

對新興經濟體而言,經濟減速和經常賬戶惡化同時出現,貨幣政策受到國內通脹的箝制,部分國家外債偏多,外匯儲備卻逼近 「警戒線」 ,一些國家的政治矛盾正在激化,這些都成為資金逃離的「導火索」 。反觀歐美發達國家,經濟複蘇趨勢確定、股市強勢上漲和市場利率的回升,都在吸引著資金回流。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的趨勢都會延續下去。畢竟在全球央行攜手 「放水」後,市場中貯藏了巨大的流動性,當寬鬆貨幣基調開始轉向,部分原本沉澱於新興市場的資金出現撤離也就不足為奇。但市場並不相信,上世紀90年代那場席捲亞洲的金融危機會再度上演。對新興市場而言,也許這個冬天不會那麼寒冷。

尋找弱點

和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相比,新興國家的狀況已經截然不同。從固定匯率到浮動匯率,從一窮二白到擁有巨額外匯儲 備,他們抵禦風險的能力變得更強。

統計數據顯示,新興經濟體整體外債佔GDP比重較亞洲金融危機時回落近10個百分點,至略高於20% 的水平;外債期限結構則以中長期居多,債務展期風險可控; 經常賬戶也從之前的赤字轉為盈餘,這些積極因素都在發揮著作用。

目前,素有「恐懼指數」之稱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處於15.5點附近。在亞洲金融危機和歐債 危機時,VIX 指數突破了40點。次貸危機中,VIX 指數突破60點的歷史高位。

而這一次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新興經濟體遭遇資本流出狂潮的背景下,VIX 指數也僅僅是沖高至20點上下就開始回落。單純從市場反應來看,系統性的恐慌並未出現。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去年五六月美聯儲退出預期帶來的衝擊遍及所有新興經濟體,但從去年8月開始,新興經濟體的恐慌開始出現分化。在美聯儲真正退出後,這種分化的程度更加明顯。

未來新興市場貨幣中,更易於產生動盪甚至爆發局部危機的,是那些在政治上存在更大不確定因素國家的貨幣。

瑞銀證券認為,除去阿根廷、委內瑞拉、烏克蘭和埃及這些政治經濟環境已然十分糟糕、投資者已基本撤離的邊緣經濟體,在主流新興經濟體中,土耳其和南非是風險最高的兩個國家,理由之一就是政局動盪和選舉臨近。

此外,今年上半年,印度、泰國和印尼議會選舉也將先後舉行,他們的政策反應速度和力度勢必會受到影響。不同政黨之間相互攻訐的混亂狀況,也可能為國際炒家提供更多投機的機會。

另一種風險則落在俄羅斯等國家身上,央行默許本國貨幣貶值,借此提高出口盈利,會引發貿易夥伴和競爭對手的對峙。2月11日,哈薩克斯坦宣佈將本國法定貨幣堅戈大幅貶值,美元兌堅 戈匯率基準價從155.5調整為185,堅戈貶值幅度達到19%。此舉被視為對盧布貶值的最直接回應。

而就在三年前,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共同簽署了《歐亞經濟一體化聲明》 ,當風險來臨,獨善其身卻成為所有國家不約而同的選擇。堅戈貶值的消息傳出後,盧布拋壓再度加強,美元兌盧布匯率由34.70突破至35.80附近。

再進一步看,各個新興國家都有自身的挑戰:一些國家面臨著結構轉型重任,如「金磚四國」 ;一些國家面臨銀行系統脆弱等歷史遺留問題,如東歐的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也有些國家經常賬戶不容樂觀,包括土耳其、南非、泰國、印尼、智利和秘魯;另一些國家則是因為政府政策不當,導致匯率出現危機,如阿根廷、烏克蘭和委內瑞拉。

各國遭遇寒流侵襲的原因有所區別,但多數國家經濟結構存在缺陷,政局動盪又會加大匯率波動的可能性,他們都有可能成為國際資本大鱷獵食的對象。

分化的另一端是一些擁有穩定前景 的 新 興 國 家。 凱 投 宏 觀(Capital Economics)認為,韓國、菲律賓、墨西哥、波蘭和捷克共和國,他們或已採取措施改革經濟並降低債務,或將受惠於美國需求增長,特別是已經經歷過一輪資本外流和本幣貶值「洗禮」的經濟體。

決定因素

在美國逐步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的過程中,美元指數走強和市場收益率曲線抬升均可預期,資金由新興市場回流至發達國家的趨勢將延續甚久。此間QE 退出的節奏和市場收益率上升的速度,將成為影響資金流動的關鍵所在。

世界銀行在今年1月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影響新興市場資金進出的各項因素中,最關鍵的就是量化寬鬆。此外,VIX指數、美國收益率曲線、短期利率變化以及新興市場經濟前景都與波動性相關。

按照世界銀行的基準預測,2014年G4國家(美國、歐元區、英國和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從2013年的2.4% 上升到2.9%,在此後兩年分別升至3.2% 和3.6%。

在此種假設下,資本流出因素對新興市場國家今年 GDP 的影響約在0.2 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新興市場經濟平穩增長的趨勢仍將延續,今明兩年的GDP增速將分別達到5.5%和5.8%。

新興市場動盪是否會進一步擴散和升級,中國的表現至關重要。在眾多新興經濟體中,很多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經貿往來,中國不僅是他們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初級原料的最大買家。如果中國需求超預期放緩,會讓國際投資者進一步看空新興貨幣的整體表現;而一旦中國經濟企穩,巴西、俄羅斯等資源出口型國家經濟好轉可期。

壞消息是,市場認為來自中國的不確定性並未消失。美銀美林對全球基金經理2月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中國經濟 「硬著陸」和大宗商品市場崩盤成為全球經濟最大尾部風險的投資者比例不斷增加,在2月達到了46%,而在1月和去年12月,這一比例分別為37% 和26%。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說,亞洲經濟的確存在不少疲弱之處,比如東南亞資本效率下降以及中國信託行業的脆弱。但這些都不足以產生系統性災難,缺乏提高生產力的改革才是這些國家當前最大的擔憂。因此,亞洲新興經濟體 「南北分化」趨勢將會延續,印度和多數東南亞國家將繼續落後於北面的競爭對手。

新興市場真正的夢魘還是在於,美元指數和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同時大幅走強。美銀美林全球利率和貨幣研究主管大衛· 吳(David Woo)認為,美國本土能源供給增加會在今年縮小其貿易逆差規模,加之國債收益率走強,會對新興貨幣和新興市場的資產構成挑戰。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則提出另一種假設。他認為無論美國經濟走強或走弱,對全球經濟而言都存在風險。如果美國經濟表現強勁,QE 退出節奏會加快,資金將加速流出新興市場國家,帶來貨幣急劇貶值的壓力,可能會威脅銀行系統穩定;而一旦美國經濟走弱,又會令避險情緒上升,同樣會導致資金流出。

儘管全球市場條件也會對美歐政策形成回饋,但新興市場對發達國家的影響總體上不大。

瑞銀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歷史經驗表明,新興經濟體危機對發達經濟體並不會帶來持久、顯著的影響。

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期間,標普500 指數曾一度下跌19.3%,但全年卻仍上漲了26%。

對新興國家來說,美元走勢可被視為外生因素,抵禦衝擊仍要靠國內經濟政策與政治環境的改善。

各國遭遇寒流侵襲

的原因有所區別,

多數國家經濟結構存在

缺陷,政局動盪又會

加大匯率波動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24

心口痛入院以國前總統術後無恙

1 : GS(14)@2016-01-15 17:32:55

92歲的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Shimon Peres圖)因心臟血管收窄導致胸痛,昨日在特拉維夫附近一所醫院成功接受心導管手術,情況穩定。佩雷斯的發言人指,他因在家中感到不適,檢查後發現心跳率有異,於是召救護車送院;手術後,縮窄的動脈已重新擴張,現時「感覺良好,意識完全清醒」,預料數日後可出院。他的女婿兼私人醫生瓦爾登(Rafi Valden)表示,佩雷斯曾出現「小型心臟病發」,現已無恙,「唯一抱怨是不能繼續今日的行程」。佩雷斯曾兩任總理,2007年任總統至前年才卸任。1993年,他與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Yasser Arafat),因促成以巴簽訂《奧斯陸協議》,共同獲得翌年的諾貝爾和平獎。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5/194526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