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焦虑液晶屏 TCL再祭“聚龙模式”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30/151858.html


10月29日,TCL集团发布三季度,前三季“1.53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36.07%”的成绩单,显示其已走出跨国并购和金融危机引致的下滑期。

然而,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仍然十分焦虑。

“夏普、三星、LG等是本土彩电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在中国的面板投资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企业在面板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对于最近几个月来国内此起彼伏的液晶屏投资,李东生当天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取态。

年 初《电子信息业振兴规划》吹响集结号后,国内液晶屏投资热潮自8月以来不断发酵,京东方北京8代线、夏普南京6代线、龙腾光电昆山7.5代线、广州 LGD8.5代线和三星苏州7.5代线等投资计划相继抛出。但在李东生看来,这些令人振奋的彩电上游投资多数都由夏普、LG、三星等外资对手主导,“中国 的彩电巨头必须真正拥有自己的面板生产线”。

李东生透露,TCL正在与国内其他彩电同行、京东方等本土液晶屏企业,以及深圳等地方政府探讨建设一条真正由中国彩电企业拥有控股权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

TCL再谋自产液晶屏

“目前该项目还在探讨中。”李东生谨慎地对记者表示,为了改变上游液晶屏受制于人的局面,TCL集团一直在与其他彩电同行,以及地方政府和面板业者进行建设高世代线的合资谈判,然而到目前这一投资计划还在谈论中,投资地点是在深圳还是成都也没有完全敲定。

按照李东生当天给出的建设路径,TCL无疑仍将自建液晶屏的希望寄托于“聚龙模式”。早在2006年,TCL、创维、康佳和长虹四家彩电巨头就联合技术提供方京东方试图在深圳建设一条名为“聚龙光电”的6代线,但由于合作方分歧等种种原因该计划出现了夭折。

一条高世代液晶屏生产线的投资动辄200亿-300亿元,尽管包括TCL在内的本土彩电企业一直尝试向液晶上游突围,但此前由于资金和技术两大掣肘,一直未能成行。

以 TCL为例,其除了尝试参与“聚龙计划”外,还在2007年传出与夏普合资建立液晶面板7.5代线的计划,但后来夏普选择了放弃。2008年4月,TCL 集团终于与三星电子合作在惠州建设了年产能达到800万台的8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并且在惠州和成都建设了总产能超过700万台的两个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项 目,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液晶屏项目。

由于在上游液晶屏领域缺乏话语权,TCL长期饱受液晶面板缺货和价格上涨的痛苦。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TCL多媒体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同比上升105%,但是由于液晶面板价格上涨利润并没有明显提升。”

“ 三星、LGD将要在国内投资的高世代面板不仅不可能解决中国平板企业的困境,而且可能在中国市场培育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李东生告诉记者,CRT时代国内 的彩虹集团是绝对的彩管领导者,而在上海永新等其他7大彩管厂中中方也至少占有50%的股权,这才保证了中国企业的话语权,而在目前的液晶面板投资中,中 方很难获得控股地位。

据悉,三星电子、LGD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向其自身的彩电企业提供就近面板供应,以及规避中国可能出现的关税壁垒。

李 东生强调,国内企业主导建设高世代液晶生产线在资金和技术上问题不大。其中,资金方面,“我们作为投资方只要找到前期注册资金就可以,其实更多的资金还是 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银团贷款,从目前来看政府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北京京东方8代线和合肥6代线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技术方面,TCL表示,国内唯一掌 握高世代面板核心技术的京东方是谈判对象之一,而随着面板技术日益成熟开放,购买部分技术专利的成本也在降低。

另外,重祭“聚龙模式”,会不会重蹈当初内部分歧重现的覆辙?对此,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告诉记者,“内部分歧是很正常的,但是中国的彩电巨头要认识到这是其进军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最后机会了。”

“4+2”渐进

TCL集团财务状况的改善,无疑是其再次对液晶屏投资跃跃欲试的前提之一。据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底,TCL集团的贷款余额为49亿元,而存款余额为45亿元,资产负债率已经大大下降。

而根据TCL集团当天发布的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其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了26.16%,而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净利润达到1.53亿元,同比上升了36.07%。

更为重要的是,占TCL集团销售收入62%的TCL多媒体的盈利情况继续得到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已经达到了2.3亿港元。另外,TCL通讯三季度也出现了1389万港元的盈利。

TCL集团曾在2007年提出“4+2”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战略,4大集团即TCL多媒体、TCL通讯、泰科立电子和TCL家电,2大业务群就是物流与服务业务群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目前,随着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改善,TCL集团的“4+2"战略又有了新的进展。

李东生告诉记者,“我们率先对泰科立电子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引入管理层及员工持股。” 按照TCL集团10月28日的公告,TCL集团将把其手中拥有的泰科立电子集团45%的股权以1.28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赵忠尧等23名高管和6家投资合伙企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06

新模式、新想法


近來,發生了不少事,令我產生一些新的打算。


鑑於小弟寫文影響到家人的睡眠時間,所以由明天起,小弟會減產,只在星期五、六、日一定出文,其餘時間則在網絡或報紙間,找出一些未必會留意的新聞及其他網友或博客的文章充填版面。


近來,我發覺自己個博客因個人不斷宣傳的關係,愈來愈受歡迎,甚至超過一些有報紙雜誌專欄,甚至電視賣過的財經寫手,又看到生果日報林先生的文章,有一些感概。


當年,我的博客在不受人注目的時候,我在其他處提出了問題所在及股票,無人問,亦無人理,甚至有人挑戰。直至人流漸多的的時候,問股票的愈來愈多,踢館及質疑的人也有,但是也給我以資料一一解決。直至現時,我寫兩三隻股票的時候,不久即有異動,所以我也怕害了人,也不敢多寫。所致轉為寫一些資料性及局勢的東西。


我想,如果小弟當時去投稿的時候,肯定給人放入垃圾箱,但近幾月開始,受人注視的時候,有些人看到我的文章,然後看完後消化就寫出來,但別人一元版稅都沒給我,雖則大部分資料都是抄來的,但起碼都是我花了一點時間了解問題所在,然後才寫,總有些貢獻吧。


我敢說我寫的文章,較一般人在新聞看到的,一定有一點時差的,況且對這些事的認識可能更深入,但有沒有人肯給我機會呢,因為我認識的人很少,也很怕見網友,所以還是算了。


一來因為我怕人,我認識和看的東西太多了,一般人都不能反應過來,況且也未必對之有了解,搭不上嘴,不說這麼多。又有時候,他懂我不懂的東西,所以我不喜歡和別人說話,我寧願別人覺得我沒趣,也不希望別人覺得我認識很多。


二來也很怕主動,如果我主動的時候,就像這個博客的文庫一樣,文章普通人也不能看得完,會嚇怕很多人,呵呵。


但現時,說這些話已經太遲了,雖然我還有很多題材,我已經不可能再多寫了。


如果有人想投稿充填本博的版面的話,可以e-mail至[email protected]給我。


謝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3

茂业系 黄茂如全面复制商业+地产模式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0903/t2225163.htm


黄茂如全面复制商业+地产模式

  2008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茂业系”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连续举牌三家商业类上市公司,引起国内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其背后的商业故事耐人寻味。
“茂业系”具特色的“商业+地产”模式是其掌门人黄茂如屡试不爽的成功模式:在城市黄金地段自建物业开设茂业百货店,引入知名商家打造购物商圈,进而提升可售物业的价值。同时百货业的“类金融”业务特性,有效缓解了“茂业系”商业地产高速扩张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不过这一模式成功的前提是,能否在具有一定购买力的城市取得黄金地段商业土地资源。在此类资源稀缺且价格高昂的背景下,大规模复制这一模式并不容易。不 过黄茂如发现了另一“商机”:许多拥有大量黄金地段土地的百货业上市公司,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陷入经营困境,隐藏着巨大的改善价值。成商集团成了黄茂如的第 一个目标,他一方面采用大幅计提的财务技巧甩掉历史包袱,为上市公司以后的业绩提升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关联交易受让劣质资产、大量裁员降低费用等多项 措施并举提升其盈利能力,并在成商经营状况稳定后,对其复制“商业+地产”商业模式。
而这只是表象,黄茂如有更大的谋略。他将旗下以成商为主 的百货业资产打包海外上市,募资额约26亿港元,而这一二次上市为黄茂如带来了巨大的资本增值,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其所持股权市值高达131.8亿港 元,是“茂业系”获得成商股权代价的30倍。上市后,手握重金的“茂业系”又把触角伸向了渤海物流、商业城及深国商等三家商业类上市公司,展开了新一轮的 资本游戏,不过,其能否复制成商的运作模式,尚有诸多变数。

  2008年10月16日,渤海物流(000889)忽然发布权益变动公告称,信息批露义务人中兆投 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兆投资)于2008年8月至2008年10月15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共买入渤海物流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263万股,占渤海物流总股本 的6.68%,交易价格区间为2.8-3.4元/股。仅隔一日,商业城(600306)发布了类似的公告,至10月16日收盘,中兆投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 商业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38万股,占商业城总股本的 8.63%,交易价格区为4.35-5.79元/股。
公开资料显示,中兆投资是茂业 国际(00848.HK)的全资子公司,而茂业国际正是黄茂如所控制的“茂业系”百货业上市旗舰。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深国商(000056)11月5 日发布公告称,深圳茂业商厦有限公司(茂业商厦)及其一致行动人大华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华投资)自10月起已开始购入公司股票,其中茂业商厦买入A 股价格为3.24-3.97元/股,大华投资买入B股价格为1.69-2.17港元/股,截至11月3日,茂业商厦共计持有深国商819万股,大华投资共 计持有深国商B股305.18万股,合计持股比例占深国商股份总额的5.09%,同样达到举牌标准。茂业商厦同样也是茂业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其一致行动人 大华投资在香港注册,法定代表人王贵升是茂业国际的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因此大华投资也属于茂业国际的关联公司。连串并购行动让“茂业系”和黄茂如成为 众所瞩目的焦点。
从“茂业系”举牌的三家公司2007年财务指标看(表1),其盈利能力乏善可陈,渤海物流和深国商扣除非经常收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甚至为负数,从这一角度看,“茂业系”的出价似乎谈不上划算,但其究竟出于怎样的战略权衡,背后又隐藏了何种商业谋略呢?



   “商业+地产”模式良性互补
  “商业+地产”,是黄茂如谋略的初级阶段,也是“茂业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经营模式。

  百货资产盈利能力突出
  现年43岁的黄茂如从房地产 起家,1992年在深圳布吉开发了“茂业城”,此后在深圳地区又陆续开发了“都市花园”、“和平广场”、“中兆花园”、“世纪豪庭”、“香蜜湖豪庭”等地 产项目。不过“茂业系”发展壮大还有赖于其较为独特的“商业+地产”模式。1996年,茂业商厦成立,黄茂如开始涉足百货零售业。1997年,其首家百货 店茂业深圳东门店正式开业,黄茂如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多次表示茂业的地产是根据商业需求来搞开发的。事实上,从东门茂业百货商厦到以后的九龙城广场、旺角购 物广场、和平广场、东方时代广场,茂业百货店基本都使用“茂业系”开发的物业,且大多处于城市的黄金商圈。
自有物业一方面解决了茂业百货店的 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数据显示,自建物业的百货店一般可节约10-30%的综合成本。成本优势无疑有助于茂业百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价 格战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2004年的数据显示,茂业百货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27.69%和5.40%,盈利能力远超过同期中国 百货业平均水平和其他百货龙头上市公司水平(图1)。


  “类金融”缓解商业地产开发的资金压力
“茂业系” 开发的商业地产项目,包括公寓、商铺等,一般采取333制,1/3出售回收部分投入资金,1/3出租、收租金,1/3自主经营赚取商业利润,其中开设百货 店是赚取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茂业系”的“商业+地产”模式中,知名百货的入驻无疑可以提升物业的价值,从而带来可售房产部分毛利率的提高。更重 要的是,由于“茂业系”开发的物业大部分用来出租或自营,资产周转效率较低,从而对保持资金链的流畅要求较高,而百货业的类金融业务特性有助于缓解商业地 产开发的资金压力。茂业国际招股书显示,茂业百货以特许专柜销售为主,代收销售款项,其间有10-45日不等的信贷期。也就是说,茂业国际与特许经销商之 间一直维持着巨额的应付贸易账款结余(表2)。



财报显示,2005年-2007年末,茂业国际的应付贸易账款余额均超过了7亿元,导致此 期间茂业国际运营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呈现负值。公司对此并不讳言,“在实行拓展策略方面,本集团(茂业国际)于往绩记录期一直向控股股东集团(黄 茂如及其所控制公司)提供资金作为本集团与控股股东集团合作的一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与从事商用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控股股东集团成员合作”,“本集团以往使 用部分此等可用资金(应付贸易账款)作资本开支,导致运营资金亏绌”。


  并购困境上市公司,
植入“商业+地产”模式
  “茂业系”收购成商后的一系列运作,可看出其改善和提升收购对象业绩的手法,尽管只是大幅计提、剥离不良资产等看似简单的财务技巧,但却充分体现了黄茂如善于发现和挖掘老牌百货公司旗下商业地产价值的眼光。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成商集团业绩不佳
  2003年12 月,“茂业系”接手重庆江北最大烂尾楼—江田君悦广场,之后将其更名为重庆东方时代广场,并将裙楼部分约5.2万平方米的面积用于开设茂业百货店。   2004年10月,茂业重庆江北店正式开业,这是公司首次在广东省外复制“商业+地产”模式,但这种低价改造黄金地段烂尾楼的机会可遇不可求。黄金地段资 源的稀缺性以及高昂的价格,使得“茂业系”并不容易大范围复制“商业+地产”模式,黄茂如将目光转向了资本市场,而问题公司成商集团(600828,以下 简称成商)成了其运作的第一个目标。
成商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2年10月份,公司大股东成都市国资公司将其持有的 国有股约1.33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65.38%),以3.07亿元的代价(合2.31元/股)转让给“迪康系”掌门人曾雁鸣所控制的四川迪康产业控股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迪康集团),成商完成了国有控股企业向民营企业的改制。
“迪康系”入主近三年,成商的财务状况有加剧恶化的趋势。2002 年,即迪康主政第一年,成商主营业务收入14.38亿元,净利润1061.65万元;2003年成商主营业务收入14.21亿元,净利润2119万 元;2004年成商主营业务收入12.56亿元,净利润1054.19万元,但若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净利润为-4066.02万元。2005年一季度报告 显示,成商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6.94万元。而且,成商账上的现金被“迪康系”以各种名义划走。2004年成 商的经营现金流由2003年的462万元迅速下降到-2.01亿元,银行贷款从“迪康系”入主之初的2亿多元增至6亿多元,增加的近4亿元几乎全部以各种 方式划出去了(表4)。



  “迪康系”洗壳,“茂业系”高价接盘
  2005年6月10日,迪康集团与茂业商厦签订了《股份转 让协议》,将其持有的成商1.33亿股社会法人股全部转让给茂业商厦,每股转让价2.845元,转让总价3.8亿元。此次转让的价格超过迪康集团收购成商 每股2.31元的价位,比成商每股1.90元账面值溢价50%,表明茂业集团对成商资产质量的认同。不过为了控制风险,茂业商厦初期仅支付1亿元左右,如 迪康不归还占用成商的资金,茂业商厦可将剩余资金转付成商。
2005年7月19日,成商发布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来自“茂业系”的黄茂如、 王贵升、王文华顺利进入成商董事会,黄茂如当选为成商新任董事长。一个月后,成商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改了章程,将营业范围增加了“土地开发,商品房投 资开发,房屋代理、统建、合建”等房地产业务。
2005年8月15日,商务部批复同意茂业商厦收购成商股权。由于此次转让的股份超过成商总股 本的30%,已触发要约收购,茂业商厦需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2006年1月13日,要约收购期满,经确认,接受要约的股份累计为1726万股,均为社 会法人股。通过要约收购,再次增持成商8.5%的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74.25%。


  成商资产质量优良,
具备复制“商业+地产”模式的特质
  成商在四川有成都盐市口总店、成都黄河商业城、成都春南有限公司、重庆迪康百货、南充川北有限公司、泸州川南有限公司等6 家百货门店,另外还有武侯店以及温江店两家大型综超门店,公司零售门店均处于所在地黄金地段,区域优势突出,并且大部分是自有物业。
长期以来,来自联营企业太平洋百货的投资收益一直是成商稳定及最大的利润来源,实际上成商与太平洋百货春熙路店和春南店名为联营企业,实为太平洋集团独 资经营(以此来规避当时中国外资不允许独资经营零售业法规),双方关系实际为物业租赁关系(即成商将物业出租给太平洋百货,收取租金)。由于名义上是联营 关系,来自太平洋百货的租金利润实际计入公司投资收益科目,长年以来,来自这两个店的租金利润分别为2600万元和260万元,而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太 平洋百货春熙路店每年收入和利润分别约为10亿元、8000 万元。这说明成商物业资产优良,提升管理水平就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 成商商业土地储备达到300多亩,其中,成都盐市口商业中心区有50亩,成都九眼桥配送中心约有50亩,南充等控股子公司下属有200多亩。成都市规定 “物业产权如为自有,不按物业建造楼层交地价,而是按占用土地面积交纳地价”,这实际为成商的商业物业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提供良好机会。显然,茂业收购成商 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对其资产价值的认同,另一方面在于可以将“商业+地产”模式复制和导入成商,达到成功进入具备广阔市场消费潜力的西部商业重地的战略目 标。

  多措施并举,成商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2006年4月 29日,成商公告了“茂业系”入主后的第一份年报,公司2005年实现主营收入约1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92%,主营业务利润1.21亿元,同 比下降8.18%,净利润大幅亏损2.48亿元,每股收益-1.22 元。导致收入和利润“双降”的主要原因是,茂业从第四季度开始对成商主力店盐市口店进行全面装修,并对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连锁便民店进行处置,此举虽然短 期对成商业绩带来冲击,但为以后公司业绩的成长打下基础;导致巨亏的原因在于成商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值计提,其中包括迪康百货存货计提 8800万元、盐市口一期前期装修费一次性摊销4400万元,以及对外投资(如投资衡平信托)、其他应收款计提等。分析显示,公司大幅计提的主要目的在于 甩掉历史包袱,并为后期业绩提升打下基础。其中,迪康百货资产已完全计提完毕。由于迪康集团谋求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迪康百货以约4000万元/年的租金租 赁重庆鑫隆达房产公司物业,并预付了3年租金,这是迪康百货自2004年开业以来每年发生约2500万元亏损,以及成商业绩一直难有较大改善的重要因素。 其不纳入合并报表实际等于间接为公司贡献利润。
成商盐市口店经过改造后于2006年1月9日正式营业,新店营业面积近5万平方米,成为成都单 体面积最大的时尚百货购物广场,定位于“都市新时尚”,符合成都“休闲之都”城市消费文化需求,并引进了星巴克、麦当劳等全球知名连锁企业,新引进品牌近 1000个;南充店和泸州店也实现了由传统百货向时尚百货的升级;武侯、温江及北站店完成了由单一超市业态向集百货、家电和超市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店的转 型。同时,成商还重新搭建了采购平台,实现同一系统内各店资源共享,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提升采购效率;并聘请法律等专业人才,加大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力 度,通过资产冻结、终止合同、依法回收资金等手段遏制公司资金失血情况,并基本上消除了公司潜在资金风险。针对费用高启问题,茂业通过向各门店派驻零售业 等各类专业人才,与政府协商解决员工下岗问题等手段来控制成商费用支出。2006 年成商完成员工改制,一次性发放国企员工身份转换补偿金6340万元,将员工由6000多人消减到了1800人,对公司未来业绩提升和管理改善带来良好推 动作用。
多种措施并举,成商财务状况开始改善,盈利能力逐步恢复(表5)。2006年,成商实现主营收入10.62亿元,比2005年同期减 少了7.2%,但这主要是关闭便民店等亏损门店所致;主营业务利润增长了1.27%,达到了1.22亿元,说明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净利润尽管还是 -5992万元,但这主要是一次性计入费用的员工身份转换补偿金6340万元所致,除去这笔非经常性损益,公司2006年实际盈利393万元。



2007年,成商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4.49%,其中百货业务实现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率达到15.1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下降幅度高达 39.38%和6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3205万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716%。值得注意的是,成商2006年财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 东已经全被基金占据,从过去的无机构问津到基金云集,说明茂业入主后,成商的改善价值被机构投资者逐渐认可。2006年成商股价涨幅达到140%,跑赢上 证综指近10个百分点。


  经营状况稳定后,
植入“商业+地产”模式
  伴随着成商经营状况的好转,“茂业系”加 快向成商移植“商业+地产”模式。成商在2007年财报中表示,将加快存量土地资源开发进程,使黄金地段土地资源的商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盐市口二期项目 依托天府广场的核心位置,规划为集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成后将极大丰富和完善盐市口店的商业功能,成为成都市中心的标 志性建筑;九眼桥项目被规划为大型商业中心、高档住宅,建成后将利用商业部分新开门店。2008年12月6日,成商正式发布了盐市口二期项目的投资公告, 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10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0 平方米,其中商业65000 平方米,酒店公寓28000 平方米,盐市口二期将修建为一个集现代购物中心与高档酒店服务式公寓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预计总投资额约4亿元。


  打包百货资产海外上市
  基于“商业+地产”经营模式的成功,黄茂如以成商百货资产为主体,重组集 团百货资产,并在香港上市,发行约8.9亿新股,募集资金约26亿港元。而黄本人所持上市公司的股权市值也达到131.8亿港元(按上市当天收盘价计), 即使是按2009年2月25日收盘价0.76港元计算,其所持股权市值仍约达32亿元,是其收购成商代价的7.5倍。可以说,上市高倍数地放大了茂业“商 业+地产”运作绩效,使其获得了极大的资本增值。


  借壳上市短期内难以解决成商资金困局
  2006年5月17日,成商正式公告修订后的股改说明书: 大股东茂业商厦除了向流通股东每10股赠送2股外,还设计了追加对价的安排,即如果成商2007年、2008年的业绩低于6000万元和8000万元,或 财务报告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外的审计意见,茂业商厦将向流通股东每10股追送0.5股。当时市场普遍预计,成商2007年实现股改方案中超预期的业 绩目标存在难度,要实现业绩承诺,“茂业系”必然向成商注入资产实现百货业的整体上市。但出乎意料的是,茂业商厦通过受让成商劣质资产的方式,帮助成商达 到了股改业绩目标。2007年10月,成商将持有的成都市人民百货连锁有限公司75%的股权及相应债权和迪康百货5%的股权和相应债权以5436.59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茂业商厦,包括此项资产转让所产生的收益,成商当年一共获得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约为3768 万元,连同经常性损益成商2007年总共实现净利润7243万元,惊险越过业绩目标。
成商复制其“商业+地产”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 由于处理历史问题,成商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亏损,不符合再融资的条件,同时2007年底成商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77%,继续取得银行信贷的 支持存在一定的难度。事实上,“茂业系”近年来已多次通过委托贷款及资金拆借等方式,帮助成商解决资金难关,如2006年7月26日成商与茂业商厦签订了 总额不超过1.3亿元的《资金拆借协议》。而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成商应付茂业商厦欠款就达1.55亿元。因此,即使“茂业系”向成商注入资产, 虽然可以提升成商业绩以达到股改业绩目标,但短期内对恢复成商的融资能力作用并不大。事实上,对于“茂业系”百货业的整体上市,黄茂如还有更大的谋略。

  拆分两大资产,
百货资产形成独立股权结构
   在重组成商的同时,“茂业系”已开始酝酿将旗下百货资产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茂业集团层面的资产重组同步展开,拆分商业地产和百货资产两大主业(图 2)。2007年5月30日,中兆投资集团以100万元代价将其于中兆商业的全部股本权益转让给茂业中国。收购完成后,中兆商业成为茂业中国的直接全资子 公司;2007年6月18日,茂业商厦及中兆投资分别向和平商厦、家家国货及深圳茂业收购和平茂业、茂业深南、珠海茂业、茂业华强北及茂业东方时代65% 及35%的股本权益;2007年8月1日,和平茂业向和平商厦收购全部与零售相关的业务及资产。



根据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期间订立的多项协议,中兆投资将其在和平茂业、茂 业深南、珠海茂业、茂业华强北及茂业东方时代各35%的股本权益转让给茂业商厦,总代价为315万元。至此,茂业商厦成为这几家公司的唯一股东;2007 年8月29日,茂业实业以2700万元的代价转让中兆投资54%的股权予中兆商业,同日中兆实业以2300万元的代价转让中兆投资46%的股权予中兆商 业,转让完成后中兆投资成为中兆商业的全资子公司。经过上述重组,“茂业系”百货业资产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股权结构。

  海外造“壳”,打造红筹上市体系
  在集团进行资产重 组的同时,黄茂如在海外成立多个“壳”公司搭建红筹上市体系:2007年7月25日,Maoye Investment在英属处女群岛成立,由黄茂如2000年注册的全资BVI公司MOY International 全资拥有;2007年8月8日,上市主体茂业国际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由Maoye Investment全资拥有;2007年9月11日,茂业国际全资子公司Maoye Department Store Holdings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
2007年9月19日,黄茂如夫人张静转让其于茂业中国0.001%的股本权益予MOY International,因此MOY International拥有茂业中国全部股本权益。2008年1月10日,MOY International向Maoye Department Store Holdings转让持有的茂业中国100%股本权益,代价为144486754.71港元(相当于茂业中国2007年11月30日的资产净值),由 Maoye Investment向MOY International发行及配发一股股份支付,如此一来,茂业中国就成了Maoye Department Store Holdings的全资子公司(图3)。



通过上市前的资产重组,茂业百货店的物业所有权绝大部分从将要上市的资产当中剥离出来,仅保留了茂业深圳东门店物业,成商也被纳入了茂业国际的上市资产包当中。


  成商股价反应积极,有利于茂业国际招股询价
  成商2008年1月15日发布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 茂业国际已于2008年1月11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开发售招股书预披露稿,同时披露未来三到五年,茂业国际计划由公司以成商品牌在重庆及四川省开设六家 新店,其中在四川省开设五家商店,包括在结构上连接现有成都盐市口店的盐市口二期项目。显然,如果能实现扩张,将对成商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资产注入的预期落空,不过,茂业国际在港募资成功后,成商将得到资金支持,这对2007年底资产负债率高达77%的成商来说,则是正面的消息。市场给 予了积极的反应,在公告后的三个交易日,成商连续涨停。同时由于“茂业系”将持有的成商股权放在茂业国际上市资产包内,因此,成商的股价坚挺,市值越高, 对茂业国际上市询价越有利。

  逆风上市,
黄茂如凭借成商资产二次上市实现财富增值

根据2008年1月茂业国际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计划发行12.5亿新股,招股价4.35-5.65港元,集资最多70.625亿港元。但由于国际资本市场不稳定等因素,多支新股压后IPO,茂业国际也在1月25日临时宣布押后上市。
2008年4月22日,茂业国际再次拉开香港市场新股发行的序幕,并被当地媒体视为第二季香港新股市场的试金石。不过此次不仅发行股数下调至8.63亿股,而且招股价下调至2.9-3.8港元,集资额减少近半。
招股期间,黄茂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为投资者打气,“茂业国际的成功基于其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凭借丰富的百货店经验,及与其控股股东及领先的商用房地 产发展商茂业集团密切的关系,确保茂业国际的百货店获得黄金位置,并根据其特定的需要发展构建及设备配置,以最有效的方式将设计更能配合百货公司的运 作”。茂业国际的招股最终获得了0.68倍的超额认购,招股价3.1港元,连超额配售部分共发行约8.9亿新股,股本扩大为约51.4亿股,募资额约26 亿港元。
尽管IPO集资额没有达到预期,但对“茂业系”而言依旧十分划算。除成商外,“茂业系”百货店中仅深圳东门店的物业资产纳入上市资产 包。据茂业国际合并的资产负债表(表6),上市前夕2007年末其净资产仅为4.6亿元。由于成商作为茂业国际控股子公司要合并报表,而2007年末成商 的净资产约2.73亿元,意味着茂业国际2007年末4.6亿元净资产当中有近60%的来自于成商。物业估值也是国际投资者较为重视的一个指标,上市前的 物业估值报告显示,茂业国际物业估值达48.79亿元,来自成商的物业为26.48亿元,占到了约55%的比例。也就是说,成商的资产是茂业国际上市资产 的主要来源。而“茂业系”取得成商股权的投入仅为4.29亿元,通过此次IPO,茂业国际仅出售约17%的股权就募得资金约26亿港元,以上市首日3.1 港元的收盘价计算,黄茂如所持42.5亿股茂业国际股权市值高达131.8亿港元。



  逐利优质资源,逆周期并购
  收购成商—植入“商业+地产”模式—上市获取资本增值,这一运作的成 功让“茂业系”加快了复制的步伐。2008年10月23日后不到20天的时间,茂业就举牌收购了3家百货业上市公司。然而,当百货上市公司背后商业地产的 价值成为市场公开的秘密时,茂业复制其运作模式的成本将大为增加,甚至难以成功。正如在商业城的收购中,“茂业系”遭遇第二大股东联手第一大股东联合阻 击,控制上市公司几无可能,遑论复制成商的运作模式。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上市后资金充裕的茂业国际逆势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计划:2008年6 月,宣布由其全资子公司太原茂业百货有限公司向山西开发商三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一座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百货大楼,收购价为4.8亿元;而成商也在 6月宣布以4255万元收购四川南充市赛丽斯商城物业;8月,茂业国际又以2.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秦皇岛金都购物广场,更改名为茂业百货继续经营;10月 23日,以7.8亿元成功竞拍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部小店区亲贤街面积为92792.11平方米的地块。该地块位于太原市的核心商圈—亲贤街-长风商圈, 茂业国际称,将通过该项目,进入该核心商圈开设大型百货店,并且计划将该项目打造成商业综合体,获取商业物业开发与商业物业经营的双重效益。


  连续举牌商业类上市公司
  茂业国际管理层在上市时对外表示,将会运用收购成商的经验进一步扩展零 售网络,包括在具吸引力的机会出现时收购私人及上市公司的物业。茂业国际上市后,这一思路很快得到了贯彻,除了购买土地发展百货业以外,茂业国际还在二级 市场上逆市积极出手,从2008年10月16日至11月5日不到20天的时间内,连续举牌渤海物流、商业城及深国商,引发了上述公司的控制权的争夺战。
和成商类似,这三家上市公司都拥有商业地产资源。渤海物流是秦皇岛市目前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旗下的华联商场、商城商场、天华大酒店、金原商厦、金原超 市、金原家居装饰城连成一片,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秦皇岛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沈阳老牌零售国企,商业城拥有沈阳黄金地段的百货和商业地产资源,拥有 的商业物业包括位于中街商业区的商业城主楼、办公楼、安立置业大楼和日神置业大楼,及位于铁西区的铁西百货,皆为沈阳黄金商圈。其中,办公楼拟扩建成 4.80万平方米的商业城副楼。商业地产的权益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申银万国研究所分析师认为,商业城每股所包含的商业地产RNAV高达20元,目 前盈利不佳主要由于国企机制和员工负担过重等原因。
而作为深圳首家零售类上市公司,深国商旗下商业地产同样价值不菲,其投资近7亿元打造的晶 岛国际购物广场位于深圳市中心区,是集购物消费、娱乐休闲、旅游观光、交通转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顶尖级复合型生态景观式休闲购物中心,总经营面积11万平 方米,而深国商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广受诟病,其目前的亏损主要是晶岛国际购物中心项目尚未产生收益。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与茂业国际一直从事的商业加地 产模式基本属同一类型。
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不高,这使得“茂业系”取得控股权的代价较小。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08年第三季度,渤海物流第一大股东安徽新长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26%;而商业城第一大股东沈阳商业城(集团)持股比例为 14.07%;深国商第一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共持有13.79%股份。如果按照其购入流通A股价格的中值计,“茂业系”只要拿出约4亿元就能 取得三家公司的控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茂业系”举牌上市公司所在地正好是其准备扩建店面的城市。中兆投资从2008年8月开始购买渤海物流 股票,而茂业国际正好在此时敲定了2.9亿元购买秦皇岛金都购物广场的方案,该广场与渤海物流旗下的华联商场比邻而居;按照招股书计划,茂业国际在沈阳的 两家店面之一于2009年年初开业,商业城旗下铁西百货就在附近;深国商更是如此,茂业国际深圳的两家新店面正在紧锣密鼓的开设之中。“茂业系”整合目标 市场百货,发挥协同效应的用意昭然若揭。


  举牌遭到阻击,深国商或被最终并购
  “茂业系”连续举牌行为引起了被举牌公司的强烈反应,分别向 监管部门举报—“茂业系”增持超过公司总股本5%时才发布举牌公告,违反了证券法等法规规定。而“茂业系”的增持决心并没有因此受挫,茂业国际2008年 10月24日的公告显示,其对商业城的持股比例已由首次举牌时的8.63%上升到9.42%;深国商12月17日公告显示,自2008年11月7至 2008年12月16日,茂业商厦及一致行动人大华投资再度增持公司股份,截至2008年12月16日,两家公司合计持有的股份为2209万股,占上市公 司股份比例由首次举牌的5.09%上升到10%。并且茂业方面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在合适的市场时机下继续增持公司股票。两次举牌之后,“茂业 系”成为深国商第二大股东。
不过“茂业系”对商业城的举牌遭到了第二大股东深圳琪创能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琪创能”)的阻击。2008年 11月14日,商业城发布公告称,琪创能自2008 年9 月开始,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买入商业城股份,截至2008年11月12日,共买入536万股,交易价格区为5.03-7.28元/股,加上其持有的限售流 通股2030万股,累计持有商业城股份2566万股,占商业城总股本的14.40%,已经超过了控股股东沈阳商业城(集团)14.07%的持股比例,成为 商业城的第一大股东。
不仅如此,2009年2月12日,商业城发布公告称,沈阳商业城(集团)拟将集团所持商业城2090.8万股计 11.74%的股权以2.69亿元的代价转让给琪创能,琪创能已按相关规定,向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交付了标的金额30%的预付金,转让后琪创能持有商业城 股份为4657万股,持股比例达26.14%。由此,琪创能进一步巩固了控股股东的地位,其以2.69亿元收购商业城2090.8万股,折合每股 12.88元,而商业城2月12日的收盘股价也不过9.09元,可见琪创能同样对商业城改善价值的认同。
虽然并购商业城暂时失利,但低廉的筹 码优势足可以令“茂业系”全身而退:从二级市场购买的大部分筹码区间在4.35-5.79元/股,而由于举牌导致商业城的价值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至 2009年2月12日,商业城的股价已经上涨至9.09元,以“茂业系”持有的股权计算,其账面浮盈约7000万元。
对于渤海物流和深国商, “茂业系”赢得深国商控股权的机会更大。2008年11月3日,茂业商厦及其一致行动人大华投资累计买入深国商5.09%股份时,曾引起深国商管理层的警 觉,随后他们计划推出包括向原股东比例配送、限制董事会选举规则等“毒丸议案”,试图阻止“茂业系”的收购。但因为第二大股东深圳特发集团投了弃权票,深 国商管理层两次反收购均告失败。同时“茂业系”第二次举牌后持股比例上升到10%,距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13.79%的持股比例仅一步之遥,而根据 《公司法》,单独或者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有关规定,这就给了“茂业系”长驱直入的良机。同时,深国商 员工内部认购商铺被认为是深国商内部人控制的明显标志,其经营不善和长期不分红广受中小股东诟病,因此目前对于深国商高管来说,最大的麻烦可能是“茂业 系”是否会在它发起的股东大会上审议不利他们的议案从而控制董事会。
茂业国际的并购行为似乎并未得到国际投资者的理解,股价不断走低,从上市 时3.1港元最低探至10月28日的0.3港元,跌幅高达90%,目前依旧徘徊在0.7港元一线。按2009年2月12日0.73港元收市价计算,市值仅 为33亿元左右,而茂业国际上市时所募集到的资金就达到26亿港元,物业估值近49亿元,其股价明显低估。“茂业系”当然也可以回购茂业国际的股票,但其 公众股比例本来就低,只有17.3%,回购可能会使公众持股量低于15%(香港要求上市公司公众股持股比例必须在25%以上,但茂业国际上市之初因市值较 高,故获豁免降至15%),进而可能触及“退市红线”。但是,按照目前股价,茂业国际直接融资功能已几近丧失。
颇有意味的是,之前不断唱好的 上市保荐人高盛近期已将茂业国际的评级从“买进”调低至“中性”,同时还将其目标价从2港元调低至0.6港元,理由是茂业国际“不务正业”,近期进行的收 购给公司的策略和方向带来不确定性。更巧合的是,2009年1月22日,成商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董事的议案》,黄茂如因工作原因辞去了成商董 事及董事长职务。这不能不让人对“茂业系”的下一步运作多番猜测,谁又将成为黄茂如手中的另一个成商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3

尋找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經和我的夥伴商討後,因我希望把這個網成為一個可持續的營業模式,故或決定在下月前未來向閱讀小弟一些文章收取一個低廉的費用。

小弟由最初的一個小網站,做成一個規模尚可的一個博客,都花了不少心血,並獲得不少人的支持,但是由於不少傳媒的或有抄襲,雖然有時憤怒,但因為缺少資金,我沒有辦法向他們提出告訴,又或是向特定人士提供收費,作為他們使用文章的費用。收費使一些想抄襲的人有一些代價,作為他們寫稿的必要支出。


另外,我父親今天對我說,既然你說你的文章這麼有價值,這麼受歡迎,為何不試試收費,看看你的價值所在,如果沒有人肯付錢,那你的文章只是垃圾,倒不如不寫,我覺得他說得滿有道理,所以嘗試作出少量的收費,看看自己的文章的價值所在。


另外,你們認為如果我們應不應提供投資報告?是否有法例限制?分不分級?形式或內容如何?收費多少?大家有意見嗎?



另外,我剛剛接到讀者的回覆,無牌提供有償投資意見會違反法例,故此可能不會提供投資意見,但寫點有償文章說說對事情看法或許可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16

从万科看中国股市的盈利模式 钱在谁的口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guw9.html

万科算是中国股市传奇的公司了,1991年上市时总股本只有4124万股,而现在的总股本是109亿股,18年间股本扩大了264倍,期间送现金最多的年份每股0.2元。  再看其他一些曾经是高成长的公司,贵州茅台,苏宁电器,无不是这样通过多次高送配才到今天的规模。  中国股市的盈利模式就是:长期持有小盘绩优股,通过小公司发展壮大,分享其成长带来的财富增长。你要想指望通过分现金获取巨大利益,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在中国股市要想长线投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入小盘绩优股。 根据这个原则,长期投资的股票最好在中小板中间选择,不要买大盘股,我很奇怪为什么万科现在这么大股本,还有无数机构长期持有,向贵州茅台,万科,苏宁电器都是廉颇老矣,不值得长线,最多随大盘跌深了,进行波段买卖。
在选择中小板时注意以下: 一:选择行业好的股票买入,比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二:业绩较好,最近几年连续增长,业绩增长明确的 三:价位还是要考虑的,最近的小盘股都炒的比较高,可以在回档中间买入。四:建议选择募集资金已经见效的中小板股票

就是在选择这些良好成长性股票时间也应该波段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7

友達大合體 以鴻海模式「抗鴻」


2010-02-01 商業周刊





一月二十八日,友達召開法說會,滿場的分析師關心的,不僅是今年面板行情,更關心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面對新奇美的競爭,能端出什麼策略?

早在這場法說會前一個月,李焜耀召集了集團內協理級以上的主管,對大家精神喊話,「他們(指鴻海、群創)在面板這一塊,還是有很多問題的,同仁們不用擔心!我們會很好!」

當天,李焜耀花了很多力氣,分析對手的弱點,不斷向一級主管們強調明基友達集團的優勢。

一位明基友達集團高層主管透露,看得出來,新奇美成軍,李焜耀有多麼焦慮!「歷史上,KY(李焜耀英文名)對大家精神講話,第一次就是合併西門子失敗、第二次是佳世達和明基分割,再來就是這一次了。」李焜耀重視鴻海大軍的程度,不亞於當年的西門子案。

整併子公司: 新兵團大打效率規模戰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旗下面板廠群創將和奇美電子合併,從去年十一月十四日至今,已經過了兩個多月。身為「防鴻總司令」的李焜耀,這兩個多月來,一刻也沒有閒著。

首先是去年十二月十五日,集團旗下的LED封裝廠凱鼎科技,與磊晶廠隆達電子宣布合併;接著是達方,在今年一月,舉辦了從二○○七年底掛牌以來,第一次的全球巡迴法人說明會;幾乎是同一時間,佳世達則宣布將出售達方共六萬五千張的持股。而就在友達舉辦今年第一次的法說前,又宣布將斥資十二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四億二千萬元),收購索尼(Sony)旗下的日本場發射顯示器科技公司FET。

友達該如何對抗新奇美?李焜耀心中的盤算,隨著這一連串的整併動作,輪廓已經越來越清楚。

「友達動作非常明顯,從背光模組、驅動IC、偏光板……,所有的零組件不是拉高自製比重,就是把旗下公司做整併。」一位本土券商的研究部門主管表示,友達的目的,就是要對抗鴻海過去戰無不克的獲利模式。

鴻海一向擅長利用創造出海口,把供應鏈的效率發揮到極致,在奇美電併入群創後,鴻海、群創的電視和顯示器組裝業務,就是奇美電面板最好的出海口。

而現在代表奇美電和供應商談價錢的,已經換成群創。根據奇美電的供應商表示,群創還可以再把他們的價格壓低一○%到二○%,顯示鴻海集團最擅長的降低成本,已經在奇美電供應鏈發酵。

身為純面板廠的友達,如何打這場效率戰和規模經濟戰,就是李焜耀近來動作頻頻的原因。

目前,友達集團整軍備戰,在凱鼎和隆達合併後,根據友達內部傳出的消息,集團內三大背光模組廠,輔祥、奈普和達運的三合一案,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而另一樁合併案,友達御用的LCD驅動IC設計公司瑞鼎,與同屬LCD驅動IC公司,凌陽旗下的旭曜,也因瑞鼎正式宣布將不會送件申請上市,加上總經理王威突然轉任董事長特助,都讓外界預期,兩家公司合併的日子已經不遠。

在組裝業務方面,友達目前把電視組裝交由轉投資公司景智,顯示器則以佳世達為主。從零組件整合到終端組裝,友達打造了另一個類似鴻海模式的兵團,除了搶生意,也要讓友達的面板出貨更無後顧之憂。

元 大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家麒認為,當面板供不應求,純面板廠如友達,就會比較有優勢,「畢竟沒有誰會想讓組裝業務來拉低毛利。」但另一方面,當面板可能供 過於求,「『出海口』就會變得特別重要。」相較於韓廠、日廠有自有品牌,鴻海集團有終端組裝能力,李焜耀明白,友達必須加快整併,才能在面板供需再度反轉 時,不被淘汰。

衝中國市占: 為海爾量身打造組裝廠

有組裝能力還不夠,友達必須抓住更大的市場。在日前的一場公開演講中,李焜耀形容,台商進入中國,就是要「趕快進廚房,享受熱度,想辦法端出好菜。」話才說完,不顧台下一堆記者包圍,李焜耀快閃離開會場,隨即搭機飛往大陸。

為了加緊腳步,李焜耀和中國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在台灣會面後,友達隨即宣布將加碼兩千萬美元轉投資合肥景智電子,就像為在合肥設廠的海爾量身打造電視組裝廠,目前和海爾的合資計畫也正進行中,在新奇美正式合併前,友達在中國「綁樁」的企圖濃厚。

李焜耀會這麼重視如海爾這樣的企業,原因就是「電視」。電視已經超過全球面板出貨面積的一半,雖然現在全球前十大液晶電視品牌都是友達的客戶,但在成長最快速的中國,友達市占率還輸給奇美電二十個百分點。

根據iSuppli預估,今年,中國液晶電視銷售量將成長至二千零五萬台,銷售額高達一百二十八億美元,為了爭取中國市場,李焜耀不只一次表明,面板廠登陸,友達已經準備好了。

拚新事業: 達方做「電池」甚囂塵上

除了面板本業,友達擴大新事業的投資也沒有停止。除了已經宣布的太陽能、LED之外,正在海外進行巡迴法說會的達方,也將有最新的發展;過去,達方是友達液晶電視背光模組變頻器(Inverter)的最大供應商,也是友達集團中在電源供應管理技術上最純熟的公司,積極發展綠能事業的友達,極有可能將「電池」這個新事業交給達方。一月二十二日台股大跌兩百點,達方卻是友達集團中唯一開紅盤的個股,似乎也證實這個新的利多不是空穴來風。

對李焜耀來說,從群創、奇美電正式合併前,到兩家公司度過磨合期的這段時間,就是友達能否乘勢衝高市場占有率的黃金期,馬不停蹄的李焜耀分秒必爭,因為每一刻都是未來能否抗鴻成功的關鍵。

延伸閱讀:2個月以來,李焜耀動作頻頻!

布局新事業 1. 達方舉辦掛牌以來首次海外法說;佳世達宣布出脫達方持股 2. 宣布收購日本場發射顯示器公司FET

搶進中國 1. 與中國海爾董事長張瑞敏在台密會 2. 李焜耀赴北京,參加中國9大彩電廠對台採購簽約儀式

集團整併 1. 宣布LED封裝廠凱鼎和磊晶廠隆達合併 2. 驅動IC公司瑞鼎總經理異動,和旭曜合併傳聞再起 3. 三大背光模組廠輔祥、奈普和達運將三合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41

匯銀:悖于國美模式的另類生存


http://big5.jrj.com.cn/gate/big5/finance.jrj.com.cn/biz/2009/01/1702563366606.shtml


  在家電連鎖業,國美、蘇寧以雄踞全國一、二級城市80%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的一角,江蘇匯銀電器連鎖有限公司(簡稱“匯銀”)卻走著完全相反的一條路徑。

  國美在城市以規模化取勝,匯銀在農村區域精耕細作;國美以平臺的形式運作,將風險轉嫁給供應商;匯銀先付款後供貨,讓供應商賬戶裏始終有錢;國美掠奪式攻城略地;匯銀與區域內商家共用資源。

  “實際上是要從市場賺錢,而不是靠大家相互壓榨。”匯銀總經理助理郭廣忠說。

  到農村去

  2002年,匯銀還只是在揚州做著和國美黃光裕在北京創業初一樣的家電零售生意,而這個時候,國美和蘇寧在城市市場的家電連鎖模式基本佈局成型。

  “我們當時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向城市突圍,也去開店;另一種是國家支援三農,我們就到農村去。”郭廣忠說。

  當時,匯銀做的分析顯示,省城雖然市場很大,但是競爭也很充分,而且省城的投入單租金成本就很高,而且那時候,蘇寧已經形成了一股龐大的供應商體系,顯然,貿然進軍城市無異於以卵擊石。

  市場調研的數據帶來了一個意外的結果,“我們分析了整個城市的銷售情況,發現家電銷售中的50%是農村人進城購買的,而且這個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就這樣,匯銀確定了到農村去的路線。

  據介紹,匯銀的基礎商業模式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在城市市場的自營店,而到每一個鄉鎮,匯銀就有1-3家的加盟店,在每2-3個鄉鎮之間,再建一個鄉鎮的售後服務連鎖。

  “各個層次各有分工,又相互融合。”郭廣忠說。城市中的自營店,不只做城市市區內的生意,還是鄉鎮加盟店的物流中心,鄉鎮加盟店貨品不全,沒關 係,只要城市自營店有的,就配送給鄉鎮加盟店。城市商店裏的東西一天一個價,城市直營店就給鄉鎮加盟店進行資訊輸導,比如蘇寧降價了、新力促銷了,讓偏遠 的農村也能時時把握市場行情,還有就是對加盟店進行一些專業的培訓。

  鄉鎮的加盟店一般都是小個體戶,“他們以前做家電怎麼做呢?今天這個手機便宜了,找個地方倒兩台貨,沒有正規的供貨渠道。”郭廣忠說,儘管這樣,有什麼足夠的理由加入匯銀體系呢?

  “匯銀首先給你保底,你這個店跟我合作,我給你作規劃,保證一年做到多大量;第二,你所有的壞貨拿過來,我給你退掉,因為我跟供應商有發言權, 你跟供應商沒有;第三,以前產品損壞了,想換一個配件都換不到,又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因為你是路邊小店,沒有任何的信用,我把我的品牌給你,你就是匯銀 家電連鎖。”

  郭廣忠說:“我們匯銀鄉鎮加盟店的使命就是讓農村人不進城買家電。”現在,匯銀自營店只有20家,加盟店有385家,還121家售後服務連鎖。 在龐大的農村市場,這個佔比還遠遠不夠。“我們是精細化地做這個市場,我們首先在江蘇省做大,然後把浙江省做大,在把上海做大,我相信如果把這三個市場, 把每個農村網點都布到了,我們會超過蘇寧、國美。”郭廣忠說。

  代理制

  在匯銀體系中,最與眾不同的還是其旗下獨立的品牌公司。它服務於匯銀體系下的城市自營店、鄉鎮加盟店和售後服務聯繫,同時,還游離在這個體系之外,做外家人的生意。

  現在,匯銀共有11家品牌公司,郭廣忠說,在公司內部運作比較成熟的品牌就把它拉出去成立子公司,要專門拿出團隊和資金來運作這些品牌,比如匯銀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

  在2008年,江蘇全省的格力空調銷售達30多億,其中通過匯銀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的就有6個多億。

  “我跟供應商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你把這一片市場交給我,就這麼簡單。”郭廣忠說。

  匯銀獨立出來的品牌公司就是做供應商的獨家區域代理,這樣不但可以供貨給自己的經營體系,還可以擔任其他渠道的供貨商角色,比如給當地的百貨商場供貨。

  “我只有控制區域,才能控制價格。”郭廣忠回應與蘇寧的價格優勢時說。

  實際上,或是不滿足國美、蘇寧式的霸王條款,或是要深入農村市場,一些品牌廠商已經開始運作自己的渠道了,比如海爾的日日升和TCL的幸福樹。

  據透露,匯銀已經與海爾日日升談合作,將江蘇市場交給匯銀來運作,“只有形成連鎖嫁接才能活。”郭廣忠說。

  而供應商最擔心的家電連鎖佔用貨款的擔憂在匯銀也不存在。匯銀採取的是先打款、後取貨的模式,就是始終讓供應商的賬戶上有匯銀的錢。

  匯銀通常先把5000萬貨款給供應商,分批拿貨,待匯銀銷售到賬戶上只剩1000萬的時候,匯銀就再打5000萬貨款給經銷商。但是,這似乎把全部庫存風險都轉嫁到了自己頭上。

  “其實我在向供應商打款5000萬之前,比如說我現在手上有200個客戶,一個客戶我收了20萬,我就已經收回4000萬了。”郭廣忠說,實際上,匯銀就是把供應商、匯銀、分銷商,整個鏈條串起來,而不是簡單地向供應商買貨,再賣給分銷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93

金志国:搭建低碳运营模式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5/168517.html


2009年,青啤员工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产品供不应求,没想到一年来忙得马不停蹄,更没想到金融危机环境下自己的薪水和住房公积金还有一定比例的提升。

“青岛啤酒净利润有望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75%-85%,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青啤董事长金志国认为,这正显示了结构调整的“神奇”力量。

金志国认为,接下来,除了要应对后经济危机时代的挑战,还将面临低碳时代的挑战。

《21世纪》:你认为青啤在经济危机中业绩不俗是归功于结构调整,请你介绍一下结构调整的具体情况?

金志国:青岛啤酒自2002年起开始实施产品结构、品牌结构、组织结构和价值链结构的调整,在金融危机前后进行了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的调整。

为 了把青啤整合成“一家工厂”,青啤2007年底开始了新一轮的组织变革,将由8个区域营销公司、3个子公司和50多个工厂组成的层级组织结构,变成战略投 资、制造和营销三大中心,原有八条小价值链变成了一条大价值链。公司组织变成了矩阵型结构,改变了全国各地营销公司小价值链单兵作战的格局。

当 2008年国际经济大环境出现危机前的信号时,青岛啤酒预感到寒冷的经济冬天即将到来,采用了可分流转换债的方式,在2008年3月30日以前,以 0.8%的年利率获得了15亿的融资,比正常的利率低了90%,优化了青啤的资本结构。青岛啤酒的权证于2009年10月行权,再次募集资金11.9亿 元。资本结构的调整使青啤有了度过金融危机的棉衣,支撑了并购“济南趵突泉啤酒”、扩建多家生产厂等战略举措。

2009年,青啤很好地利用上市规则的制约,对百威英博转让其持有的27%股权成功应对,最终日本朝日啤酒公司受让19.99%,陈发树先生受让7.01%。同时,青啤集团公司在二级市场大规模增持青啤股票,使国有股比重从原来的30.56%提高到31.45%。

股权结构的调整,大大地降低了整个股权的结构性风险,增强了青啤国有控股地位。

《21世纪》:“低碳时代”的啤酒行业将受到哪些冲击与影响?

金 志国:目前中国酿酒行业的资源消耗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行业资产利用率低下。中国啤酒行业的产量虽然已经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但在中国食品业的 28个行业中,啤酒属高消耗高排污行业,其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而发展模式则是典型的“外延型增长模式”,势必遭到低碳经济的淘汰。

将来碳管理直接就是参赛权的问题,就是参赛资格的问题。一个没有参赛资格的队员,不能再赢得比赛的胜利。

《21世纪》:青啤将如何应对“低碳时代”的冲击?

金志国:要早介入、早行动、做到早受益。既然已经看到今后中国企业势必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排放要求,与其被动拖延,无所作为,使企业未来限制于更狭小的生存空间,还不如利用目前难得的缓冲时机,提升企业碳资产管理价值。

青岛啤酒其实已经在着手搭建一种适合“低碳时代”发展的“低碳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对整个价值链的再造,是对前期运营模式的颠覆,是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全方位的调整和改进,整合自己企业的碳战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04

汇银家电冲刺香港上市 “山田模式”将在中国复制?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0/167982.html


三四级市场的家电流通企业正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3月9日,作为区域家电连锁代表的扬州汇银家电(1290.HK)在香港开始了上市前的路演,其计划按照每股1.29港元至1.69港元的发行价发售3.198亿新股,预测募集资金4.13亿-5.4亿港元。

根据汇银家电的计划,3月12日正式招股后,将在本月25日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香港上市意味着汇银家电为其效仿的山田电机、沃尔玛模式,寻找资本助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汇银家电立足三四级市场,以自营门店和加盟连锁为架构,并且得到了格力、美的等供应商的支持。然而在国美、苏宁2010年强势的渠道下沉计划面前,汇银上市后的跨区域扩张计划能否成功?

五年上市路

与国美、苏宁一样,1996年由曹宽平成立的汇银家电是从做家电批发、代理开始。

2001年黄光裕决定通过发展全国性连锁颠覆家电传统渠道模式时,曹宽平也意识到连锁模式是发展方向,但在南京、上海考察后,曹宽平认为,大城市昂贵的租金、营销成本是资本力量并不雄厚的汇银家电无法承受的。

于是,曹宽平和他的汇银家电2003年瞄准了还没被国美、苏宁染指的三四级市场。2004年依靠独特的连锁模式,汇银已经实现了6.2亿元的销售收入。曹宽平认为,“假如有一家企业,能够将三四级市场的渠道‘链’起来,那就是中国家电零售的‘沃尔玛’。”

然而,这一切需要资本的支撑。2005年底,来自香港的企业上市运作机构——新亚伙伴有限公司助其完成了600万美元的私募。四家投资集团认购了汇银公司的股份,这些股东分别来自于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

上述四家战略投资者在新加坡成立一家新公司——中华汇银集团,董事长为曹宽平,2006年7月,中华汇银在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拓展市场所需资金,然而曹宽平的最终目标还是希望能在香港上市。

2008 年6月30日,汇银家电、中华汇银集团与其战略投资机构新亚伙伴(中国)及其他4家投资机构签署了一项金额达4330万美元股权转售协议。新亚伙伴等3家 投资机构完成股份出售,Pope InvestmetLLC、Dalton InvestmentLLC等2家共同投资者则采取了债转股的方式成为新设立控股公司主要股东。同时,英国封闭式投资机构——瑞实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也成为 公司新的股东。

转售协议完成后,投资机构股权比例从47.3%降至24%,扬州汇银董事长曹宽平等公司管理层则持有52.7%的公司股份。这拉开了汇银香港上市的序幕。

中国的“山田电机”?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在法国巴黎银行作为独家保荐人的支持下,汇银的香港上市计划终于到了冲刺时刻,而在家电下乡等政策拉动下,汇银已经在江苏、安徽的27个城市完成了20家直营店、380多家加盟店和137个售后服务网点的布局。

据了解,汇银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沃尔玛、日本山田电机的模式,这两大零售巨头正是在三四级和农村市场精耕细作后杀入一二级市场。曹宽平告诉本报记者,农村市场扩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统一的品牌、统一的商品、统一的定价、统一的服务开设连锁店。

据介绍,为了获得农村消费者的信任,汇银的一个特色是让员工回家乡开店,成为连锁店的老板,然后通过自营店、加盟店和维修服务网点的布局来完成对三四级市场的覆盖。

汇银还获得了在三四级市场布局完善的制造商,如格力、美的的支持。记者了解到,格力空调在江苏销售的18%是由汇银家电实现的;美的制冷集团副总经理王金亮告诉本报记者,除了现款现货外,汇银家电在三四级市场的操作模式是很有前途的。

据了解,上市后汇银计划用3-5年使其在三四级市场形成100家自营店、1000家加盟店的规模,将覆盖区域从目前的江苏、安徽两省延伸到更多的周边省份。

对于汇银家电的上市和扩张计划,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表示,三四级市场的规模是存在的,之前苏宁与汇银没有多少正面交锋,今后双方的竞争不可避免,“山田电机的农村包围城市模式在中国是不可复制的”。

对此,曹宽平表示,国美、苏宁向三四级市场进军,但我们占据了先机,上市后我们的资本短板将得到弥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13

泛海入股联想控股暴露了联想的投资盈利模式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2682.shtml


泛海入股联想,实际上暴露了联想投资国企的关键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与西方的PE私募完全不同,而是利用了中国国企交易中按净资产收购,不得低于净资产的通 行规定。    
泛海入股联想控股暴露了联想的投资盈利模式
   以下的分析资料全部来自新华网 2005年10月4日的文章《解密联想收购中国玻璃资本大戏》。    
泛海入股联想控股暴露了联想的投资盈利模式
   在弘毅投资运作的中国玻璃一案 中,原来的国有企业苏华达业绩优良,2003年实现净利润3800多万元。即使按保守的15倍P/E苏华达应该至少值6亿人民币。苏华达的控股母公司是苏 玻集团,苏玻集团的控股公司是宿迁国资。      压低净资产    但是,弘毅却仅仅以650万元 就按净资产全资收购了苏华达的控股母公司宿迁国资。中国玻璃招股说明书显示,宿迁国资截至2003年10月31日资产净值被评估为6382万元人民币,减 去权益损失2564万元,及4110万元职工身份置换金,收购成本仅剩650万元。这里面权益损失是非现金的,职工身份置换也是非现金的,除非有人离开公 司,根本无法兑现置换金。这两者的作用就是压低净资产价格。      全面控制    收购了苏华达的控股母公司宿迁国资后,弘毅 投资第一步是先将华融、信达从苏玻集团中清理出去(两者分别持有33.13%、3.52%的苏玻集团股权)。2004年10月、12月,宿迁国资分别和华 融、信达签订协议,前者以2600万元收购后两者持有的苏玻集团股权。这相当于对苏玻集团估值7千万元。      几乎同时,宿迁国资分别和华融、信达、浙江 大学签订协议,以6212万元全数收购后三者持有的苏华达股权,将他们清理出苏华达。这相当于对苏华达估值1.4亿人民币。至此,弘毅投资完全控制苏华 达。      打包上市    随后,弘毅投资经过一系列运作,将苏华达包 装成中国玻璃,让原管理层也通过一番倒腾,在中国玻璃持有16.59%股权。在一切收购完成仅1个月后的2005年6月23日,中国玻璃登陆香港主板市场 上市,配售发行9000万股,配售价2.18港元,融资近两亿港元。这相当于对苏华达(中国玻璃)估值8亿人民币。      获利退出    2005年2月,皮尔金顿全球高级副总裁杰 瑞在北京和赵令欢见面,并有了合作意向。2005年6月3日,股权买卖协议签订。皮尔金顿1000万美元购入中国玻璃9.9%股份。根据2005年6月3 日的收购协议,中国玻璃的第一大股东FirstFortune(弘毅关联公司)同意向企业投资者(皮尔金顿)授出首项收购权,自上市日起满6个月后一年 内,后者可收购前者的股份,使持股量增加到29.9%。同时,皮尔金顿的第二项权利是:自2011年7月1日起6个月内,可收购FirstFortune 持有的中国玻璃所有股权。至此,弘毅投资获得了完美退出的方式。      整个这个过程,就是将国有资产压极低价买 下,然后买通管理层将企业打包上市,最后卖给外国投资者获利退出的过程。简称“卖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