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爸爸篇 友達富爸爸加持 卻不想只靠富爸爸隆達靠「一條龍」攻入LED業


2010-05-17  今周刊





若說有一樣產品,能夠在今年讓科技大廠搶著布局,那就是LED電視。

為了能夠分食到LED電視汰換潮的大餅,友達、新奇美無不積極布局旗下LED廠,隆達甚至更以創新的「一條龍」生產模式,要讓業界為之一亮。

撰文‧賴筱凡

下著一場雷陣雨的下午,在台北凱基證券大樓的會議廳裡面,湧入了滿滿外資分析師與本土法人,個個盯著公司簡報,忙著敲打手上的計算機,急欲知道友達旗下最 完整LED(發光二極體)產線的隆達,在登上興櫃的首次法說,能帶來哪些好消息?

一條龍策略 上下游通包就連平常負責看面板、記憶體產業的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王安亞,都特地到場聽簡報,為的就是了解友達在LED布局的進度。堪稱今年最具成長爆發 性之一的電子新品——LED背光液晶電視,誰能在LED賽場搶下最多門票,就是今年面板產業的最大贏家。

就在兩年前的春天,友達決定要切入LED產業,身為友達第一個使用LED的部門負責人,當時擔任中小尺寸面板的隆達總經理蘇峰正,成為友達高層諮詢的第一 人,「HB(友達副董陳炫彬的英文名)來找我,說給我一周的時間考慮。」蘇峰正回憶起,兩年前第一次被徵詢的時候,一周時間還沒到,在一趟飛日本的出差 中,畫了這個投身LED的轉折點。

身為友達的中生代,對於高層指派的任務,就是使命必達。蘇峰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家LED廠的財報拿出來看,先檢視成績單。「那時我問BJ(晶電董事 長李秉傑的英文名),做磊晶生意,投一塊錢進去能做多少營業額?答案只有五毛。」李秉傑的答案,讓長期身處面板產業的蘇峰正相當震驚,「面板投資一塊錢至 少也能做到一塊錢的生意,LED晶粒卻只有五毛,下游封裝好一點,還有一塊多。」LED產業上瘦、下肥的藍圖,在蘇峰正腦中卻遲遲沒能有個標準答案,倘若 他依循現有的LED廠經營模式,即使能縮短學習曲線,卻無法做出隆達的獨特價值,「人家億光、光寶是十幾、二十年的公司,既然友達要投入LED,就要做到 比現有廠商來得好。」就是這樣的信念,讓蘇峰正決定創新。他表示,若只投入LED封裝,沒切入上游磊晶,使得關鍵零組件落在別人手上,難免不踏實;若能同 時兼有上、下游供應鏈,不但能突破LED上游只能做五毛生意的僵局,又能兼具封裝廠鞏固料源的優勢。於是,一條龍的概念就這樣應運而生。

然而,打造上游磊晶產線並不容易,不僅要有人才,還要有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機台;封裝產線則比較容易,有友達這個出海口支撐,加上友達早 年入股投資的LED封裝廠凱鼎。

隆達、凱鼎合併,正是友達的LED一條龍策略的展現,成功替隆達砌下進軍LED市場的第一塊磚,讓隆達成立不到兩年,第一季營收就達十三億元,幾乎達到億 光的三分之一。

不能只做富爸爸的生意

確立一條龍營運模式後,蘇峰正說,「我只想三件事。」第一,友達要LED,所以隆達LED要做到一定能供貨;第二,長遠考量,成立隆達不能只吃三、五年的 液晶電視背光汰換潮,所以隆達不能只做友達的生意;第三,如何對得起股東。

達到第一項不難,擁有友達龐大的出海口,隆達很快就能有營收。可是要做到第二、三項卻不容易。「我的LED不能只出給友達,成立一家公司若只能賺三、五 年,那五年後要怎麼辦?」客戶群必須分散,這是蘇峰正銘記在心的理念;同樣身為友達集團旗下的瑞鼎,因營收九成以上集中於友達,讓瑞鼎縱使有高獲利加持, 上市進度仍因此延誤。

所以,隆達對外採購LED晶粒,也自己做LED晶粒、對外賣晶粒。

對此,很多人感到相當疑惑,LED電視大爆發時代,下游封裝廠搶晶粒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還賣出?答案很簡單:「你的東西不對外賣,怎麼知道你的競爭力在 哪裡?」東西好壞要市場來評價,也因此蘇峰正要求以較高檔的磊晶顆粒外賣。

正所謂「嫌貨才是買貨人」,蘇峰正相當明白這個道理,隆達要有自己供給晶粒給後段封裝的能力,但若把所有產出的晶粒都自用,那前段磊晶會越來越沒有競爭 力,因為做得再爛,都是自家用。這是蘇峰正要求對外銷售晶粒的唯一考量——給內部壓力,就算產出的晶粒再少,也要有部分比重的晶粒賣給其他封裝廠。

甚至連替其他晶粒廠代工,蘇峰正也有他獨特的堅持。「我們不能只有一個客戶。」蘇峰正透露,國內面板廠幾乎都是隆達的客戶,甚至連奇美電都是。這就是蘇峰 正要的,他要讓隆達的營收來源更多元,避免重蹈瑞鼎覆轍。

營運模式受法人極力推崇

「如果我們只會一樣功夫,別人很快就學起來了,一旦產業起伏大,馬上就被淘汰了。」蘇峰正說,以後在LED產業,小廠將會越來越辛苦,只要再三年的時間, 大廠與小廠的差距就會被拉開。

今年,隆達一登上興櫃市場,就高度受到市場矚目。「它的營運模式很有競爭力,而且LED電視是滲透率大於獲利成長性的產品,這讓隆達更受到市場關注。」聽 完隆達法說後,一位法人這麼說。隨著隆達磊晶產線的加入,勢必讓隆達今年的營收更有看頭。

蘇峰正

現職:隆達總經理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材料工程博士經歷:友達電視顯示器事業群總經理

隆達成功三關鍵

1.同時擁有完整上、下游

供應鏈

2.背光、照明都布局

3.富爸爸友達加持

新奇美整合供應鏈

啟耀光電C咖變A咖

曾經在2009年,稅後淨損高達4.86億元,每股稅後虧損高達3.39元的啟耀光電,終因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與奇美電合併,啟動新奇美集團供應鏈的整 合而得到救贖!

原本從事液晶顯示器背光零組件冷陰極管(CCFL)製造的啟耀,接手同集團奇力光電的LED部分封裝產線之後,業績三級跳;今年第一季,營收達7.3億 元,年增率達120%。法人估計,啟耀今年營收將大幅成長160%,挑戰50億元關卡,EPS則上看2元。

新奇美成軍之後,隨即啟動了供應鏈整合大計。在LED部分,奇力光電將扮演集團內LED晶粒主要供應者;至於LED封裝,則由啟耀與先進電,躍居集團內兩 大供應商,這使得啟耀從原來的C咖變A咖。

此外,啟耀光電董事長丁景隆,同時也擔任奇力光電總經理的雙重身分,更讓啟耀躋身新奇美LED布局核心,添加想像空間。

目前新奇美在LED的背光模組上,每個月的採購量超過10億元,由於新奇美的LED面板出貨量,仍在快速增加中,因此對啟耀與先進電這兩家廠商的下單量, 還會持續擴增。

有趣的是,在面板產業,友達是專業的面板供應商,群創則採取面板與電視、監視器組裝的一條龍模式;但如今兩大集團切入LED產業之後,友達的隆達反而採取 一條龍的方式,但奇力光電與啟耀則是分開經營的兩家公司。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奇美才剛合併,進一步的整合還需要一段時間。

除了LED封裝業務外,丁景隆也為啟耀找到一條更長遠的發展道路—─LED照明。儘管LED照明目前只占啟耀營收的5%,但丁景隆認為,傳統照明市場將因 LED出現而重新洗牌;啟耀已具備LED燈泡與CCFL燈管的設計與量產能力,未來將在新照明革命的浪潮下,取得一席之地。

(謝富旭、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3

蔡力行挾千億元攻入薄膜太陽能 一場決定太陽能產業的祕密會議


2010-7-12 今周





一場在上海祕密進行的會議,是蔡 力行的一步新棋,繼參股茂迪與Stion後,蔡力行找來老同事助陣,透過十億元的投資案,一腳踩進聯相布局多年的薄膜太陽能戰區,點燃晶圓雙雄在綠能新戰 場的另一把戰火。

撰文‧賴筱凡、羅弘旭

接近六月尾聲,這是台積電新事業組織總經理蔡力行接手新事業的一周年, 也是台積電宣示進軍綠能產業的一周年。

這一天,蔡力行才剛出席完台灣半導體協會活動,下午立刻祕密趕到上海;在這個周末,他將做出一項重大 決策,這項決策不僅影響未來台積電綠能事業的布局,也關係晶圓雙雄下一個十年千億元太陽能戰爭的勝負。

解決薄膜電池的量產困 境

頂著烈日,蔡力行風塵僕僕趕往上海,與會的除了他以外,還有台灣太陽能供應鏈的系統、崇越電,融程電、銘異也都派代表出席。此外,蔡力行 還找來一批老朋友,像是前台積電客服部副總吳子倩、前應用材料副總裁張柏齡,都是這場會議的要角。

小小一間上海辦公室聚集了台灣半導體、太 陽能產業的要角,他們不會只是聊天、敘舊,他們要決定一件大事──替台積電跨入全新的薄膜太陽能領域尋找新武器。這件高達十億元的投資案,由吳子倩與張柏 齡領軍,任務很簡單,要投資一家專門生產薄膜太陽能設備的供應商。

台積電切入薄膜太陽能已不是新聞,設備向國外採購就有了,為何還要自己花 大錢投資?聽到這場祕密會議後,對於台積電投資專門生產薄膜太陽能設備的供應商,台灣太陽能業者均表示:「這是台積電為解決薄膜電池無法量產在找辦法。」 台積電研究的CIGS(銅銦鎵硒) 薄膜電池,在實際量產上遇到了問題;CIGS的製程主要有三大步驟,分別需要濺鍍機、雷射機、硒化爐等設備。

這 些迥異於半導體的製程,等同全新技術,而且半導體製程由於技術成熟,業者採購設備時已有經驗累積,知道哪部分的機台應該向哪些設備商購買。但目前市面上能 提供CIGS薄膜製程Turnkey Solution(整廠設備輸出)的選擇並不多;某外資分析師甚至以「災難」來形容現有的Turnkey Solution,「所謂全時運轉是要二十四小時運轉,目前能買到的製程,卻是八小時要停機再開機,不是災難是什麼?」但業者自行採購生產設備,不同設備 有不同的選擇,都會影響產品最終良率,對於設備成本占生產成本七成以上的薄膜電池來說,「錯誤的機台,幾乎就代表失敗的良率。」工研院分析師王孟傑如此表 示。

薄膜與多晶矽 如何選擇?

於是,為了解決薄膜太陽能在設備上的先天門檻問題,蔡力行決定投資老同事們組成的精曜;透過 精曜自行開發的薄膜設備,確保年底台積電在中科的薄膜太陽能廠動工後,能夠順利抓到薄膜太陽能的產業先機,縮短台積電投入薄膜太陽能領域的學習曲線。

除 此之外,台積電透過旗下創投入股美商Stion,進一步獲得Stion授權,移轉CIGS製程技術給台積電,台積電等於可快速取得關鍵技術,在新領域中拉 開與競爭者的距離。

但令外界好奇的,在於薄膜太陽能電池前景不明,業界公認「薄膜電池成本仍高於矽晶電池」、「薄膜電池的保用期仍無具體案 例可證明」都是薄膜電池的發展阻礙。為何蔡力行還是執意要花大錢投入?

目前多晶矽電池的主要材料多晶矽,價格已從二○○八年第三季的每公斤 五百美元天價,降到去年的每公斤五十美元,降幅達九○%;連帶多晶矽電池價格也大幅往下調降,目前多晶矽電池每瓦約一.三美元,價格競爭力遠超過薄膜。

而 相比於多晶矽電池基本已經可以保證二十年的使用期限,大部分的客戶對於薄膜電池是否能保證使用二十年都還存有疑慮,這也阻礙了薄膜電池市場化的腳步。而且 台積電早已經入股茂迪,掌握了多晶矽電池的生產,在這時機,台積電為何選在此時切入薄膜太陽能電池?

台積電的思考仍在於「技術的長遠性投 資」和「市場的最終使用考慮」。某創投業者表示,「太陽能電池產品,最終仍必須回歸到物理特性。」多晶矽太陽能雖然技術成熟,普遍轉換率已經達到一六%以 上,但不可諱言,轉換率的極限也就在二○%上下。

另外,多晶矽電池必須在強烈日照地區才能充分發揮,北歐這些低強度日照國家,就不適合使用 多晶矽電池。

薄膜電池剛好相反,雖然量產技術不成熟,但物理極限遠高於多晶矽電池,實驗室的轉換率早已突破二○%以上;而且低日照也能使 用,宇通光能甚至發展出在月光亮度也能發電的技術。

但相對於市場上還有更成熟的薄膜太陽能技術,例如矽薄膜已可以做到一○%的轉換率,但台 積電為何選擇難度更高的CIGS薄膜,宇通董事長蔡進耀直言:「台積電不做me too的生意。」蔡進耀分析,矽薄膜的製程與TFT LCD類似,如果友達切入薄膜,絕對有能力以TFT的製程提升:「如果台積電也走矽薄膜製程,很難後發先至趕在友達之前。」以台積電的立場,要做就要做台 灣第一和全世界第一,所以才會挑戰CIGS薄膜這項高難度的技術。

成立於○六年的Stion,年產能僅五百萬瓦,在業界的確不算老字號公 司,工研院分析師王孟傑表示:「Stion創始者的技術背景與Solar Frontier類似,都是CIGS這一脈相關的背景。」雖然Solar Frontier是全球少數能量產CIGS薄膜電池的公司,但Stion的技術是否能直追Solar Frontier,業者多持保留態度。

晶 圓雙雄的全新戰場

台積電現在可以說已經一腳踏入未知的領域,但搶進薄膜太陽能廠的晶圓廠,台積電並非先行者;早在○七年,聯電就以資本額八 億元,將子公司晶能改名為聯相,導入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製造。

這三年來,聯相不只中科一、二廠已投產,產出規模將會有六十百萬瓦,今年四 月更在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的老家山東濟寧投資九千萬美元,打造三十五百萬瓦的薄膜太陽能生產線。

就長遠來看,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前景將優於 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但市場不會只存在單一產品,對於台積電的規畫,資策會分析師高鴻翔以策略布局來形容:「從台積電、聯電的規畫來看,二種產品各有各的市 場,科技大廠切入太陽能不會只側重晶矽或薄膜單一技術。」聯相目前並未公布生產的矽薄膜電池轉換率,但業界推測,聯相目前的產能僅足以供給聯電旗下轉投資 的永盛(山東)能源和濟寧華瀚光伏所使用,對外銷售的數量不多。

但有趣的是,台積電先以入股茂迪的方式,取得太陽能產業第一張門票後,才加 大力道,布局薄膜太陽能產業。

而聯電剛好相反,先成立聯相光電研發薄膜太陽能電池,去年又成立泓昌光電,延攬益通前總經理郭俊華,開始投產 晶矽太陽能電池,二家公司在太陽能布局又雙雙槓上。

在這個時間點,蔡力行找來舊識吳子倩打造生產線與關鍵設備,團隊中更有多位聯電出身的技 術顧問,像是清華大學副教授游萃蓉,曾在聯電擔任八年技術長,等於是挑動晶圓雙雄的新一波戰爭。而這場晶圓雙雄之爭,戰場將從晶圓代工,轉向太陽能產業。

台 積電布局

——統帥:台積電新事業部總經理蔡力行矽材 矽晶圓 電池片 電池模組茂迪轉投資 茂迪 茂迪 茂迪購併奇異電子模組廠、美國AE 和日本伊藤建設合組Itogumi Motech、轉投資美國Stion(薄膜)取得技術、

中科興建薄膜太陽能廠

聯 電布局

——統帥:聯電集團新事業發展中心營運長陳文洋

電池片 電池模組 系統

泓昌光電 聯相(薄膜) 永盛

(矽 晶圓) 華瀚光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30

郭台銘急行軍攻入 觸控大王還能獨享蘋果?

2010-11-01 TWM




宸鴻江朝瑞:

觸控過熱

很怕投資人受傷

吸引58萬人抽籤的宸鴻,是今年來最受矚目的掛牌公司;市場預期宸鴻上市後漲幅將相當可觀,甚至有「抽中現賺30萬」的耳語。

對事業曾經受到重挫的董事長江朝瑞而言,反而相當擔心這種局面,他認為最好不要當股王,避免造成投資人的過度期待。

撰文‧周岐原

觸控技術其實沒有當股王的本錢。」還沒上市,就受到五十八萬人追捧的宸鴻董事長江朝瑞,語出驚人地說。

雖然距離上市進入最後倒數階段,財富即將暴增至二百億元,江朝瑞心中卻是憂喜參半。他擔心宸鴻股價被有心人炒作,讓散戶投資人受傷,曾經從事業的高峰跌倒,他非常了解失去財富的痛楚!

「觸 控技術其實沒有當股王的本錢」市場過熱 害怕散戶傷很大短髮略微灰白的江朝瑞,在上市前夕特別從國外趕回台灣接受《今周刊》專訪。面對台灣投資人瘋狂熱情參與抽籤,這位觸控大王的臉上沒有太多得 意,反而一再強調,「我覺得觸控實在是過熱,很怕投資人受傷!」江朝瑞知道新股最容易被炒手盯上,一旦成為目標,「你來我往一下,價錢就被拉到高點,到時 候誰會被吸引接手呢?還是散戶。」他搖著頭說。

雖然已有很多消息指宸鴻可能上市就挑戰台股股王寶座,讓許多投資人寄予厚望,江朝瑞說,他實 在很不想當股王,「而且以宸鴻的實力,不可能跟龍頭股比價,大概只能在台股列為中價位的股票。」憂心歸憂心,但宸鴻能夠順利上市,可說是江朝瑞人生再起的 巔峰;沒有早年一場痛苦的失敗,江朝瑞可能早已消失,沒有站在舞台中央的一天。

江朝瑞輔仁大學畢業後,一心想靠創業打天下。由於當時擔任華映總經理的,是年齡和江朝瑞相仿的林鎮源,憑著兩人的私交,江朝瑞做起映像管貿易的生意,藉此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一九八四年,他更和大哥江朝宗共同成立台灣錄霸(TVM),進軍錄影機和監視器市場。靠著江家和林家兩代交情,當年錄霸從不擔心缺料,而且直接向源頭取件,所以利潤空間比其他業者更大。因此在八○年代,錄霸曾衝進台灣五百大企業排行榜,甚至一度準備掛牌上市。

然而,年輕就登上事業高峰的江朝瑞,馬上遇到人生第一個考驗。九○年代起,源興、美格、中強等後起之秀「遍地開花」,錄霸面臨直接挑戰。

「十 塊錢去,回來剩下不到一塊」在印尼體驗從雲端跌到地獄價格殺到見骨,為了生存,只好到印尼設廠。只是江朝瑞沒想到,去印尼,竟是一段漫長惡夢的開始。「當 時非常悽慘,十塊錢去,回來剩下不到一塊!」說話時,鮮少出現肢體動作的江朝瑞,伸出一根孤零零的食指,像是他在印尼孤立無援的情境。

當年 錄霸到印尼投資設廠,每月最高生產十萬台監視器,產能十分龐大。但是賺來的錢,卻比不上匯率貶值的速度,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印尼盾幣值狂貶;江朝瑞回 憶,這讓外商幾乎血本無歸,而且無一例外。「匯進去是一比一千四(美元兌印尼盾匯率),出來變成一比一萬二!」江朝瑞搖著頭說。

比匯率貶值更嚴重的傷害,是股東的貪婪。江朝瑞發現,印尼合夥人不僅私下將錄霸名稱在當地註冊專利,又將免稅的出口配額轉內銷「賺差價」,無法忍耐合夥人行徑的江朝瑞,決定出錢買下對方股份。

不 料更嚴重的事情隨之而來,「鑽漏洞的是他,要補稅的卻是我!」江朝瑞不甘心被誣告,雙方糾纏許久,到處碰壁的江朝瑞,斷然決定放棄投資回台。「官司輸贏已 不重要,耗下去只是浪費時間,不可能換回投資。」江朝瑞難掩黯然地說,「那時我才深深體會,銀行借給你現金,就算買的廠房、土地都有價值,但要歸還的還是 現金!」這次大賠七億元,是他人生最痛的一場挫折。

「機會真的來了!」

從發展觸控到與蘋果合作

「錢啊,有毒!」想起當年股東的背叛,江朝瑞語重心長地說,只要牽涉到錢,人心就會改變,即使親密的朋友也會變質,他這輩子借出、未收回的帳款至少有五億元,「錢」讓他對人性有更深刻的體會。

直 到最近宸鴻即將上市,這個毒藥還繼續發威,最近舊股東、老朋友出面指控他「掏空公司」,想要藉機分享成果的意圖令他更加感嘆。面對榮美開發檢舉,江朝瑞解 釋,宸鴻和錄霸是彼此獨立的公司,並沒有交叉持股;此外,榮美負責人蔡榮泰持有近七%錄霸股權,他也願意買回,「但他持股已質押給銀行,沒有股票可買回, 我該怎麼付款?」說話的江朝瑞,顯得十分無奈。

即使收縮營運規模,江朝瑞的考驗仍未結束。後來,CRT監視器報價已經由高峰期的每台二百美元,一路滑落至五十美元。一筆來自美商ELO的這筆訂單,讓他看到了人生的新希望。

江朝瑞發現,只是將監視器加裝電阻式觸控模組再出售,終端價格就高達五百美元。為了避免與客戶直接競爭,一九九六年出貨後,江朝瑞決定繞過電阻式技術,朝較少人投入的電容式觸控鑽研,當時他已預見,小尺寸觸控螢幕將是手機的未來主流。

然 而,過去江朝瑞從無手機的製造經驗。為了持續練兵,他以個人身分接下昔日客戶經營的貝爾達公司(Balda)亞太區總裁,一方面為老朋友兼管亞洲業務,二 方面試圖透過生產機殼的貝爾達,建立與手機品牌的關係,嘗試打入手機供應鏈,雖然歷盡辛苦到芬蘭訪Nokia高層,當面展示觸控的運用,卻因Nokia不 識貨而再度受到挫折。

直到○三年某一天,蘋果業務代表透過美國客戶介紹主動上門,他才覺得:「機會真的來了!」於是雙方在極度保密情況下,開始嘗試合作開發觸控手機。

這 一年,蘋果推出第一代迷你音樂播放器iPod mini,股價剛剛漲過十美元,僅僅是目前價位的三十分之一;至於江朝瑞,則是從印尼投資慘賠中「爬」出來的創業家,公司輔導上櫃作業撤回不久。兩家「看 起來還好」的公司一拍即合,兩年之後,第一台試產的iPhone正式對外亮相。

當時蘋果拿著手畫的觸控螢幕到處找人代工,但沒有人要理睬計 畫跨入手機市場的他們;江朝瑞知道蘋果是他人生後半場最重要的機會,拚命想把握住它,「我們小公司比較願意配合,一個月就做出實體可以動的面板!」他興奮 的說,靠著長期研發的技術及專注的服務,他一舉吃下蘋果的訂單。

「忘了它就能走出來」

大起大落 感謝人生給的磨難「我們的大客戶像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一樣,只要你做零件,根本不會說要做什麼用途!」江朝瑞回想與蘋果人員的互動,印象最深刻的就 是蘋果保密到家的功夫,雖然替蘋果代工超過上億台的iPhone、iPad螢幕,但是江朝瑞七年來從未見過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一面,但是他可以充分從蘋果人 員互動中感受到賈伯斯的意志及「龜毛」,「他真的不是普通人,沒有他的執著,蘋果不會有今天!」他敬佩地說。

面對三十年來事業的大起大落, 江朝瑞對於敵人競爭、朋友及員工的背叛,沒有怨言,反而感謝這些人生的磨難讓他獲得更甜美的果實。他舉例,過去曾有一位主管美洲的業務經理,因為盜用公款 而被解聘;然而這位不適任的員工,正巧也是說服ELO對錄霸下單的功臣。「是他介紹ELO給我認識,才讓我進入觸控領域,他是仇敵還是我的恩人呢?」他感 嘆的說。

江朝瑞拿出口袋中的iPhone,手指點出一幅照片,他大聲朗讀著,「不要為惡人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原 來他把聖經的經文拍下存在手機裡,時時提醒自己。忘掉磨難,感謝折磨過他的人,是江朝瑞可以從谷底翻身的重要原因,「你不能深陷在挫折及磨難中,忘了它就 能走出來。」他爽朗的笑著說。

江朝瑞

出生:1953年

現職:宸鴻科技董事長

學歷:輔大企管系

經歷:台灣錄霸公司總經理

宸鴻「開國」三大將

施國清、張恆耀、孫大明

宸鴻從一家沒有營收的小工廠,發展到員工3萬人、年產4000萬片玻璃觸控模組的「觸控大王」,江朝瑞知人善任是很重要的成功因素。其中,先後投效的總顧問施國清、技術長張恆耀和總經理孫大明等人,對宸鴻的功勞最大。

來自大同體系的施國清,今年已接近70歲,身體仍很硬朗。當年在大同任職期間,施國清就是老董事長林挺生相當倚重的總廠長,江朝瑞因此在他退休後,邀他擔任總顧問,為宸鴻擘畫出詳細的建廠藍圖。

和 蘋果共同開發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的技術長張恆耀,則是宸鴻取得關鍵進展的靈魂人物。在致福電子任職時,張恆耀就是專心研究觸控技術的一號人物;轉到主攻觸 控產品的突破光電後,張恆耀本來有機會做出具體成果,不料因母公司總經理陳鴻鈞的治理漏洞,公司爆發重大虧損,還被打入全額交割股,員工作鳥獸散。最後在 朋友介紹下轉戰宸鴻,而張恆耀也終於在宸鴻繳出漂亮成績單。

在摩托羅拉工作長達20年的孫大明,則是江朝瑞最夢寐以求的大將。同業認為,孫大明有長期的產線管理經驗,又來自零組件起家的摩托羅拉,是提升宸鴻生產效率的不二人選。果然在孫大明坐鎮之下,宸鴻的生產良率從個位數一路升上8成,一舉達成量產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4

埃博拉攻入亞洲!印度發現首例病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80

印度,埃博拉,Ebola,WHO,世衛組織

據新華社等媒體報道,印度衛生部門昨日證實,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現第一例埃博拉病例,一名從利比里亞回國的印度男性國民血樣檢驗為陽性,目前已被隔離。

彭博等外媒援引印度衛生部昨日聲明稱,上述印度埃博拉患者現年26歲,本月10日獲得利比里亞衛生部頒發的體檢合格證,證明此人並未感染疫病。可此人返回新德里接受測試後,三次樣本檢測均得出陽性結果,由此確診已感染埃博拉病毒。

這是首例確診的亞洲埃博拉病例,它再次凸顯了埃博拉病毒傳播的風險。今年9月和10月,美國和歐洲本土相繼出現首例埃博拉病例。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本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全球首位埃博拉病患確診以來,截至本月4日,全球八個國家中有近5000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失去生命,其中311名醫護人員不幸喪生。八國感染者合計已達1.3268萬人。

數據顯示,西非地區目前疫情最為嚴重。本月5日世衛組織表示,截至本月2日,埃博拉病毒感染和致死人數最多的是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這三個西非國家,死亡患者合計4818人,感染者1.3042萬人。但該組織重申,由於存在埃博拉病例低報問題,這樣的數據與實際情況相比依然過低。

華爾街見聞上月“掃盲埃博拉”的文章介紹,現在還沒有治療埃博拉傳染病的特效藥,一些抗埃博拉藥物要麽正在研制,要麽只通過了動物實驗,還未進行臨床安全測試。

這種疫病典型的癥狀最初是突然發高燒,一直覺得身體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咽喉也痛,然後病人會嘔吐、腹瀉、出皮疹、腎臟與肝臟功能受損。有些病人體內體外都會出血。只有經過實驗室測試才能確認是否被感染。

據世衛組織網站公布的數字,自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被發現以來,除今年外最嚴重一次疫情致死280人,此次西非地區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已在多個方面創下紀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815

任正非現身新聞聯播:華為正在攻入“無人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352.html

很少出現在媒體上的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在近日現身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並強調“中國13億人每個人做好一件事,拼起來就是偉大祖國”。

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華為現已成為全球ICT基礎設施的領頭羊,並在終端和企業市場表現驚艷。2015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950億人民幣(按2015年12月31日匯率折算約合608億美元),同比增長37%;凈利潤369億人民幣(57億美元),同比增長33%。

在新聞聯播中,任正非表示,“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經很不簡單”,不搞金融、不炒房地產的華為能夠以實業發展至今天地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一條路走到底的堅持,28年來“對準一個城墻口持續沖鋒”。而其在研發創新上的大手筆投入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華為2015年的研發投入達596億元人民幣(92億美元),占比銷售收入15.1%;過去十年,累計投入超過2400億元人民幣(370億美元)。

盡管目前華在研發上有如此高的投入,任正非卻顯得非常謙虛。他表示,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數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還沒有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經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他強調,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產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而現在的華為正在行業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於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華為跟著人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以下是第一財經記者對任正非代表華為匯報發言信息的整理:

華為也迷茫

任正非表示,從科技的角度來看,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演變成一個智能社會,其深度和廣度我們還想象不到。越是前途不確定,越需要創造,這也給了千百萬家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提到,在大機會時代,一定要有戰略耐性。華為有八萬多研發人員,每年研發經費中,約有20%-30%用於研究和創新,70%用於產品開發。很早以前華為就將銷售收入的10%以上用於研發經費。未來幾年,每年的研發經費會逐步提升到100到200億美元。

而對於目前的研發實力,即便有如此高的投入,任正非顯得非常謙虛。他表示,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數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還沒有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經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他強調,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產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

加大對不確定性研究的投入

華為正在行業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於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華為跟著人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任正非說,雞蛋從外向內打破是煎蛋,從里面打破飛出來的是孔雀。現在的時代,科技進步太快,不確定越來越多,華為也會沈浸在產品開發的確定性工作中,加大對不確定性研究的投入。所以華為目前不是以內生為主,外引也在加強。這使華為胸有成竹的在2020年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美元。

在今年4月華為的財報發布會上,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郭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前沿研發領域,華為要強化對不確定性的投入,允許犯錯,尋求突破。而對於確定性的生產活動,要事先做好規劃,講求效率,杜絕管理松散和管理無序,不允許犯低級錯誤。

教育要瞄準未來以防空心化

在用人方面,任正非也分享了華為的用人之道。他表示,我們處在互聯網時代,青年的思想比較開放活躍和自由,所以華為要允許一部分人快樂地度過平凡的一生,但也要培養奮鬥在一線的骨幹。目前華為在美國招聘的優秀中國留學生,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艱苦地區,華為的口號是先學會管理世界,再學會管理公司。

另外,他表示,教育要瞄準未來,未來社會是一個智能社會,不是以一般勞動力為中心的社會。如果這個時期同時發生資本大規模雇傭智能機器人,兩極分化會更加嚴重,這是,有可能西方制造業重回低成本,產業將轉移回西方,我們將空心化。

“即使我們事先生產,服務過程智能化,需要的也只是高級技師、專家、現代農民,因此我們要爭奪這個機會,就是要大規模的培養人。”任正非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31

華為攻入無人區 對手是誰?

20多年前,正處於不惑之年的任正非,開始了他的商業人生,那年他43歲。

有過3年失敗的商海經驗,經營著並不被人看好的“二道販子”公司,從事不算好買賣的電信設備貿易,任正非卻在公司“開業之初”就給員工和自己畫下了一張大餅:20年後,華為要成為世界級的電信制造企業。

也許來得有點晚,但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華為在20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成為全球ICT基礎設施的領頭羊,並在終端和企業市場表現驚艷。2015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95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7%;凈利潤36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3%。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經很不簡單。”任正非表示,不搞金融、不炒房地產的華為能夠以實業發展至今天地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一條路走到底的堅持,而這種堅持,在過去很大程度上幫助華為成功對抗住了思科的“狙擊”、完成了對愛立信的挑戰,以及縮小了目前與三星和蘋果的距離。

任正非在更多的內部講話中強調的是華為進入“無人區”後的迷茫,是從“跟隨者”轉變為“領導者”後的角色適應,而這種迷茫也許會讓華為在“登頂”的過程中犯下錯誤。

那麽現在,華為的對手是誰?

蘋果、三星是對手嗎

華為終端業務的“傲嬌”成績以及掌舵人余承東的頻頻“放炮”不禁讓華為的手機業務成為外界最為關註的焦點。

就連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被問到“華為如何會在4到5年超越蘋果和三星”這樣的問題時,也會開起余承東的玩笑,“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余承東,他說當時說的是在中國超越蘋果和三星,後來報道卻沒寫‘中國’(意味著是在全球)。但我和任總(華為總裁任正非)堅信不是媒體忘了寫‘中國’,而是他沒說‘中國’這兩個字。”

事實上,四年前,華為的終端業務還掙紮在生死線上,但四年後的今天,也許連余承東都沒想到,自己會常常出現在時尚場合,為外界講述一個“如何趕超蘋果”的勵誌故事。

余承東說,在趕超三星和蘋果的目標中,自己確實把“中國”去掉了,現在希望在兩到三年做到全球第二,五年份額做到第一,“因為去年,華為已經是中國市場份額的第一。”

在2016年的目標中,華為手機出貨量目標為1.4億部,其中中高端占比55%,即達到7700萬部,而截至2016年3月底,華為高端手機Mate8全球發貨量已接近400萬部。余承東說希望更多的華為手機能成為高端品牌中銷量破千萬的產品。“現在的華為,思考的是如何讓消費者像選擇蘋果和三星一樣選擇華為,而不是靠超低的價格營銷了。”

但三星和蘋果真的是華為終端的目標嗎?

在任正非的多次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華為依然是那個註重“管道”的公司,大筆的終端投入更多的是為未來鋪墊。

“在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三次工業革命後,新的工業革命正在走來。”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崑對記者表示,在智能化的工業革命中,市場擁有15萬億美元的數字化轉型市場,華為將自己定位為“使能者”,就是希望成為推動產業生態鏈的主導力量之一。在他看來,華為所理解的智能化的工業革命,最根本的基礎有兩個,一個是萬物互聯,另一個是萬物互聯的基礎上的智能應用,這些都會深深地改造我們的傳統行業。

手機行業作為終端的延展,任正非更是一語道破華為“重金”終端的理由:未來可能是軟件世界,你能抓一把在手上嗎?所有人類智慧的顯示是終端(不僅指手機),因此終端未來的發展前景應該是方興未艾。

“終端是人類文明社會最需要的一個顯示器,不會沒有前途,只是目前我們投入還不夠,還沒有完全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機會點。”任正非表示,華為終端的目標在於“桃子樹上結出西瓜”,如此看來,蘋果、三星顯然不是華為終端的終極目標。

無人區的迷茫

華為的敵人到底是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經在兩年前的一次采訪中問過任正非這個問題,當時他的回答是:自己。

“華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是自己偏離了客戶的需要和科技變化的趨勢。”任正非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數字的過度崇拜、對成本的過度控制、對企業集團規模的過度追求、對創造力的遏制,管理的過度使一批美國大企業遭遇困境。華為要避免管理者的孤芳自賞、自我膨脹,要以客戶為中心,實現跨領域、跨部門的流程集成和貫通。

盡管華為每年對於“攻擊城墻口”的“炮彈”投入是200億~300億美元,華為2015年的研發投入達596億元人民幣,占比銷售收入15.1%;過去十年,累計投入超過2400億元人民幣。但任正非仍然說,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數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還沒有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經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現在的華為正在行業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於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

他強調,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產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華為跟著人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成功的標誌是什麽?全世界68個戰略高地,我們才進入三五個,怎麽叫成功呢?”任正非表示,這不是危機意識,這就是假設,假設未來的方向,看你現在處在什麽位置。”面對快速成長的華為,在如今的講話中,任正非依然沒有多談華為已經為未來儲備了多少“前沿技術”,而是在內部不斷地提醒華為和未來的差距。

也許就像日前曝光的任正非與紀要所管理團隊座談說的,“比世界還大的世界,就是你的心胸”,這也許是華為未來能否成為頂級國際化公司的支撐點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09

樂視如何讓近4萬元的“超級自行車”攻入美國市場?用AT&T無線網

美國當地時間9月6日,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正式宣布,成為樂視體育超級自行車在美國的獨家無線網絡運營商,後者將在美國推廣其超級自行車。

據介紹,樂視體育超級自行車是樂視體育智能硬件品牌“GENE(勁趣)”旗下的首款產品,已於去年8月在中國市場上亮相。科技媒體CNET報道稱,樂視體育超級自行車自帶GPS定位系統、指紋識別、智能車鎖、對講系統等功能。和汽車一樣,這種自行車還配有轉向燈、頭燈、尾燈、喇叭,以及激光車道標記等。截至今年7月,第一代名為“鵟buzzard”樂視超級自行車的訂單數已經達到了25000臺,並且預計會在今年12月前全部交付。第一代超級自行車在國內的合作運營商是中國聯通。

目前,樂視商城在售的樂視自行車有三種,分別是鋁合金版的斯塔利(Starley)、碳纖維板的西夫拉克(Syvrac),以及全碳版的阿爾普迪埃(Alpe- D‘Huez),售價分別是3999元、5999元和39999元。此外,樂視自行車內置一個物聯卡(不可拆卸),1年內每月贈送1G免費流量,1年後可 通過APP進行續費,一般情況下,1G流量足夠使用一個月。而物聯卡本身不支持接打電話、發送短信。

目前,樂視體育超級自行車尚未在美國出售,而樂視體育也並沒有透露自行車的售價以及配套的流量包的售價。此外,樂視體育超級自行車所搭載的是谷歌安卓操作系統,自行配有4英寸防水顯示屏,並將其連接至AT&T的蜂窩網絡,用戶可以通過屏幕啟動騎車、選擇導航模式,並利用時間或距離設定騎行目標。

據悉,本周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將舉辦2016國際無線通訊展覽會(CTIA Super Mobility 2016),屆時,在AT&T的展位里也會首次展出樂視體育超級自行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265

高阳捷迅:靠“线下电子商务”攻入社区

1 : GS(14)@2010-10-17 13:11:26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5/156918.html
      以最传统的方式完成创新
  在炙手可热的电子商务这片红海中,太多人想通过捷径取得成功。然而,北京高阳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阳捷迅”)却用最传统的地毯式围剿的方式另辟蹊径:做“线下电子商务” (即实体店电子商务)。
  高阳捷迅的主营业务是覆盖全国全网的话费直充业务。当2007年底,高阳捷迅副总裁向业锋在董事会上提出“线下电子商务”这个概念时,很多人并不看好。然而,业务的持续增长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不到三年时间,高阳捷迅旗下的19e站加盟店铺已经达到了10万家,每月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日前,红杉资本完成了对高阳捷迅数千万美元的投资,看中的就是高阳捷迅这一独特的商业模式及未来的市场前景。
  从充值业务到电子商务
  2005年7月,高阳捷迅成立,当时的创业团队只是把另一家公司的系统集成业务全部接了过来,专门为中国联通提供终端软件、收费系统等充值业务。
  最初的半年,因为服务主体稳定,收益非常好。然而不久之后,问题很快就显现了:虽然业务稳定,但收入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到第二年,收益明显下降,赢利情况还不如上一年。
  于是,高阳捷迅的团队开始酝酿转型。向业锋说,“当时,我们就在想,充值卡难道只能用来给手机充值吗?它能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支付介质?”他们同时发现,网上已经有很多的游戏公司、互联网公司,都有点卡、虚拟物品等需要付费交易,而如果用大家都普遍需要的充值卡去买这些东西,未来肯定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然而,这一想法的实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当时的状况下,高阳捷迅显然并不具备这种实力,因此他们想到了融资。
  向业锋说,他们找的第一家投资商就是红杉资本。当时,管理团队跟红杉资本接触上之后,高阳迅捷甚至没有一个成型的系统方案,只是提交了一个表达想法的商业计划书。在向业锋看来,红杉资本之所以很快决定投资,很关键的原因是看好他们的团队。因为在当时,原有的系统集成业务成长性并不好,几年之后赚多少钱都能算得出来。“我们并没有完全从业务的角度打动投资商,还是团队更让他们看好。”向业锋说。
  2006年8月,第一笔资金到位。在高阳捷迅随后开发的19pay支付平台上,第一个卖的东西是腾讯的Q币。 “同样一个报摊,卖出一张10元的Q币卡,渠道要拿走3元,而如果用户选择买一张联通充值卡充Q币,腾讯只要给高阳捷讯1元就可以了。”向业锋说,由于成本优势明显,九城、金山、久游等都在后来陆续选择了高阳捷讯作为自己点卡的支付渠道。
  同时,借助于多年和中国联通的合作基础,高阳捷迅的系统集成业务后来又陆续拓展到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从而实现了与全运营商的合作。在合作模式方面,向业锋说,高阳捷迅相当于上游厂商的一个代理商,按合作约定从中赚取1%~10%佣金,然后再拿出佣金中超过50%的部分作为全国各地加盟店的提成。
  2008年以后,高阳捷迅的业务开始从电子支付延伸到电子商务,不仅为商户提供支付网关,还建立了自己的虚拟产品交易平台19e站。向业锋说,线上的电子商务市场,淘宝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线下却还是空白。因此,高阳捷迅决定试水“线下电子商务”,即以19e站为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加盟店。其商业模式是:加盟商免费加盟,但需要在其位于城市社区中的网吧、便利店、报刊亭等场所的电脑上安装一个客户端,进店的客人可以通过这个客户端购买点卡、订购机票、代缴水电煤气费等,加盟商在销售相关的产品后,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
  地毯式攻占社区
  “线下电子商务”的想法不错,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向业锋坦言:城市社区的各种小店分布分散,并且单家店里的交易量不会特别大,而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要大量覆盖,另外进店教育商户的成本也很高,很多人并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
      向业锋说,高阳捷迅的第一批开拓队伍是一行6人的团队去成都探路。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去之前的目标定在建100个点,能完成就算成功。前几天的进程十分艰难,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圈子,“线下电子商务”的模式很多商户并没有听说过,因此必须一家店一家店的去说服。
  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想出的解决办法是:选择几家典型代表商户,先从推广话费充值业务入手。因为话费充值的需求比较普遍,而且与传统充值卡的销售方式相比,19e平台的充值优势比较明显。向业锋说,在过去,商户要批发充值卡,需要亲自去进货,并且每一家运营商的充值卡都要压库存,而19e平台的便利之处在于,通过系统分配给加盟商账户后,就可以直接操作,不用去进货,价格与批发市场差不多,而且直接从商户的预存账户里划钱即可,减少了很多步骤。
  1个月后,当这个团队离开成都时,发展的加盟商数字是200多家,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期。不过,在扩展过程中高阳捷迅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以话费充值为例,由于19e平台与运营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存在延迟,有些消费者在用19e站充了值后,却发现钱没到账。于是,用户类似的投诉一度很高,这也给高阳捷迅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高阳捷迅开始了一系列调整和转型。比如,运营商本身承诺是24小时到账,而高阳捷迅则承诺10分钟到账,否则就为用户垫付费用,这对于公司的系统升级与管理就是一大挑战。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的19e站已经拥有一支上千人规模的员工队伍,每天正以600家网点加盟的速度发展着。向业锋同时表示,在高阳捷迅构建的“线上便利店 线下电子商务”这一独特的商业模式中,主要还是依靠销售人员对店铺进行口头说服,尽管存在很多的进店门槛以及服务难题,但是一旦被接受,商户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74

隔牆有耳:無聊報復 人民網「攻入」蘋果

1 : GS(14)@2012-07-20 16:21: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20/16531612

近日網上同微博瘋傳一幅蘋果專門店入面嘅 iPad開住「人民網」網頁嘅相,貼圖嘅係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分析師龐胡瑞。佢在微博話之前嚟香港蘋果專門店幫朋友買電腦,店員卻睬都唔睬佢,懷疑店員歧視大陸人,一怒之下,用兩個鐘頭時間,將間舖展示嘅 iPad首頁設定哂做「人民網」,仲加一句「讓丫不入黨,讓丫沒覺悟,整死丫挺的!」翻譯做廣東話即係「等你唔入黨、又冇覺悟,抵死你啦!」咁報復好似好霸氣,其實無聊幼稚兼低 B!
2 : wilsonchui(9055)@2012-07-21 10:37:38

留名等睇有人留言話蘋果作故仔!
3 : GS(14)@2012-07-21 11:08:36

唔是呀,其他報紙都有呢單好似
4 : wilsonchui(9055)@2012-07-21 11:39:28

我觀察到這裡的一個現象是逢Apple Daily出親新聞都有人質疑其真實性,然後又一堆argue
香港人由以往各自支持自己的理念(支持民主/支持建制)變成互相挑釁,鬥卑劣,一有位入就指責反對的政治團體
彷彿如黃子華所說鬥仆街,尋找仆街的故事
看來是香港政治生態質變的一個縮影
5 : GS(14)@2012-07-21 11:44:22

無辦法大家生活壓力太大了
6 : hh0610(1603)@2012-07-21 11:47:56

http://news.hk.msn.com/local/article.aspx?cp-documentid=250373529

惡搞IFC蘋果店 人民網評論員致歉
分享0


0
【明報專訊】內地官方媒體《人民日報》網站「人民網」評論員,早前來港光顧中環國金二期(IFC)蘋果旗艦店時,不忿遭店員冷待,竟花2小時報復,將全店展出的iPad瀏覽器首頁設為人民網,還將成果上載微博「示威」,換來內地大批網民炮轟他無聊至極。該評論員後來刪除有關微博,並在昨日致歉。

網名「panghurui」的微博,網站認證其身分是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龐胡瑞,常在內地其他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記者昨透過微博聯絡他,未獲回覆。龐於本周一發出一段微博,說一周前在香港蘋果專賣店替朋友買電腦,「不知道是歧視我們內地人還是怎麼着,想叫服務員來介紹一下,死活不搭理我」。

報復遭冷待 全店iPad首頁變人民網

於是他用了2小時把專賣店所有展示的iPad首頁設定為人民網,文末表示「讓丫不入黨,讓丫沒覺悟,整死丫挺的」(你不入黨,又不覺悟,被作弄是活該),微博還上載一張照片,蘋果店內一部iPad正顯示人民網。

網民不齒龐的報復行為,瘋狂轉載微博,事件引起內地媒體關注和報道。龐昨在微博,向人民網和網民發表道歉聲明,表示是因為在香港蘋果旗艦店的「不愉快遭遇」,才會衝動修改店內iPad首頁。他又說今次本是「善意玩笑和友好的小發泄」,卻引發「如此強烈的網絡暴力」,但他堅持自己沒違反任何香港法律和蘋果店規。

「戰績」上載微博 網民炮轟無聊

記者昨前往IFC蘋果旗艦店,由於顧客不多,店內每名客人均有職員跟進。據了解全店共展出約30部iPad。有職員表示未有聽聞店內iPad被惡搞一事,有職員透露,產品向公眾開放,並即席示範如何更改首頁。
7 : Ar Yan(11362)@2012-07-21 11:51:22

4樓提及
我觀察到這裡的一個現象是逢Apple Daily出親新聞都有人質疑其真實性,然後又一堆argue
香港人由以往各自支持自己的理念(支持民主/支持建制)變成互相挑釁,鬥卑劣,一有位入就指責反對的政治團體
彷彿如黃子華所說鬥仆街,尋找仆街的故事
看來是香港政治生態質變的一個縮影

你指我這一類?
但我無惡意挑機,只係講解下我架想法

不過,這度都係偏向港式自由,都係唔想講啦

你唔介意?
8 : idsdown(1658)@2012-07-21 12:01:26

4樓提及
我觀察到這裡的一個現象是逢Apple Daily出親新聞都有人質疑其真實性,然後又一堆argue
香港人由以往各自支持自己的理念(支持民主/支持建制)變成互相挑釁,鬥卑劣,一有位入就指責反對的政治團體
彷彿如黃子華所說鬥仆街,尋找仆街的故事
看來是香港政治生態質變的一個縮影


毒果報太煽情啦, 睇得多好快會去跟社團聯, 淫民力量上街.
以前有睇, 發覺唔對路, 放棄左.

唔係因為佢的真實性, 而係報導手法, 觀點, 仲有用字.
9 : GS(14)@2012-07-21 12:21:42

佢地呢排那些報導真是過火了
10 : hh0610(1603)@2012-07-21 12:23:24

呢排有咩過火野?
11 : GS(14)@2012-07-21 12:25:05

日日都火啦,小先鋒
12 : wilsonchui(9055)@2012-07-21 12:34:47

我講下我感受o者,無指任何人,唔需要對號入座!
平果無錯係有作新聞,誇張煽情的傾向,
但咁大個人,自己識過瀘!自己應該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大公報,星島果D無政治取向?咪又一樣有!份份都有!

而家見到既係蘋果偏頗=建制有理呢類歪論

係指責傳媒偏頗同時,會唔會係自己都帶左有色眼鏡去睇傳媒?
13 : wilsonchui(9055)@2012-07-21 12:36:38

我平時都唔會傾政治野,所以點會記得你地邊個打邊個
只不過見呢度d 人日日批鬥平果,其實同高登仔日日批鬥d 溫和派一樣都是白色恐怖

講完。無野想再補充啦,唔想罵戰
14 : wilsonchui(9055)@2012-07-21 12:40:09

我反對既唔係傳媒偏頗,傳媒中立,政治偏民或共等論點

我政治冷感,除了某個黨派特別討厭

我只係對呢股集體批鬥風氣感到心寒
15 : GS(14)@2012-07-21 12:41:00

14樓提及
我反對既唔係傳媒偏頗,傳媒中立,政治偏民或共等論點
我政治冷感,除了某個黨派特別討厭
我只係對呢股集體批鬥風氣感到心寒


我自己都覺得批鬥真是好煩
16 : hh0610(1603)@2012-07-21 12:41:34

資訊咁發達, 傳媒已經不再是高人一等. 至於建制有理, 好似呢度冇人講過.


點解JER住毒果, 係因為佢做假, 煽情, 鼓吹歪理, 比任何一份報刊都要遠遠的多.
17 : hh0610(1603)@2012-07-21 12:49:21

13樓提及
我平時都唔會傾政治野,所以點會記得你地邊個打邊個
只不過見呢度d 人日日批鬥平果,其實同高登仔日日批鬥d 溫和派一樣都是白色恐怖
講完。無野想再補充啦,唔想罵戰


只係你偏向一邊先係咁睇.

我未黎呢版前, 日日大字標題批共批民主黨, 你也沒發言吧. 我沒有眨意. 只係目前呢版有D野並不合你河車.
18 : wilsonchui(9055)@2012-07-21 13:51:54

我都估到會比人插。

我黎RF蒲左無耐,無緣見到你講的帖。

不合河車由始至終都是集體批鬥的文字白色恐怖。無論鬥民鬥共我都心驚!

如果反對你既反對聲音也不能被尊重,硬要冠上政治立場,我無話可説
19 : hh0610(1603)@2012-07-21 15:01:00

下?冇插你意思o咼。

我不知你想反對我什麼。我只是不喜歡偽假新聞。

毒果甘大公司做假,我甘大個人唔可以批判它?

毒果報導事實的話,又入得它波?

以下呢句唔好聽了。你二樓流言,都是想請君入X o者
20 : wilsonchui(9055)@2012-07-21 16:44:35

看來你真的無視我的論點

呢頭話無插,果頭補多句請君入"own",你認為我請誰入"own"?我說說自己的觀點,其實也沒想過咁快有人對號入座

煽請新聞和偽假新聞又是兩回事,不說你混淆視聽了

最好笑的是一邊批判,另一邊一有毒果(用你的詞匯)新聞出又要睇,睇完又嘈,真是"臭你又奶笑話"翻版

我認同香港傳媒都不是中立。

你說平果洗腦,偏激, 但我觀察到有許些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你,因為無留意user名)日日一有平果帖就衝入去做傳媒判官,又何嘗不是逆向洗腦,另類偏激?

在那些帖,我看不到對事的言論,我只看到對人(平果)的針對性,這樣的討論真的有益?真的理性?

我真的不再說了,之前你曲解我的論點我才忍唔住再出聲,你之後喜歡繼續批判也好,說什麼也好,說我不是也好,就當我是不對啦,

以後還是忍忍口不評論政治post了,也不會評論其他人的評論 。講完 !
21 : oman(1154)@2012-07-21 17:54:22

論香港傳統愛國左派的 「一左兩窄」 /吳康民

【明報專訊】《信報》陳景祥先生在網上著文,稱我對「土共一詞反應激烈,暴跳如雷」。其實他是避重就輕。我在本報著文駁林行止,不是專為「土共」一詞展開論戰,而是他把破壞「一國兩制」的罪名加在傳統左派身上。現在陳景祥護主心切,轉移主題,認為我只是「聞土共而大怒」。大家可以對我在本報發表的批評《信報》的文字加以覆按,這種論爭,是否只因一個名詞而起?

「土共」當然是個貶詞,就是有「老土」、「土頭土腦」的意思。但現在不是爭論這個詞兒,如果說是傳統愛國左派的簡稱,也就罷了,不再糾纏。說我「暴跳如雷」,是因為把破壞「一國兩制」的罪名加在傳統左派身上,反而不是「港英餘孽」和叫囂香港已變成中國的「殖民地」的反共分子,這公道嗎?

愛國左派不是天生「一左兩窄」

說到在內地改革開放以前,香港的傳統左派,「一左兩窄」,也是不公道的。香港傳統愛國左派,不是天生「一左兩窄」的。傳統愛國左派出身基層,知道民間疾苦,了解香港社會情。當然身受港英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的殘酷殖民壓迫,在「有壓迫就有反抗」的真理下,於是對殖民統治醞釀抗爭。而群眾運動往往在開頭的時候,總有過火的時刻。但傳統左派也深知毛澤東和周恩來對當年香港作為殖民地的政策卻是「長期利用,以待時機」。特別是周恩來在多次會見香港人士時諄諄教導,說對香港的殖民統治要忍耐,不能心急。在西方圍堵新中國的時候,香港這個窗口,十分重要。香港的傳統左派,其實是早就接受這個觀點的。

但是上世紀50年代後期,毛澤東高舉「三面紅旗 」,發動「大躍進」,把「左」的路線第一次發展到高。而在廣東當中南局書記的陶鑄,緊緊追隨,並要在港澳大展拳腳,派了梁威林前來擔任香港新華社社長。梁比陶鑄更左,下車伊始,便要求在香港要使革命力量遍地開花,到處插紅旗,更批評當地愛國傳統左派太右了、太保守了,因而掀起一場左傾浪潮。

毛澤東、陶鑄、梁威林影響香港過 「左」

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左 」的一套,更席捲全國,難免影響香港的基層群眾。但如果領導人頭腦清醒,深刻了解中央早年對港澳的正確路線:「長期埋伏,隱蔽精幹,積蓄力量,以待時機」,就不會煽起一陣陣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左」的做法。不料,上面「左」,下面更「左」,在「人造花廠事件」的火頭燃點起來後,終於以「左」的瞎指揮形成一場至今令人痛心的「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的根子在領導。基層群眾雖然在不滿港英的殖民統治和內地「文革」風潮的雙重影響下,自然容易接受了這種「左」的思潮,並在行動上做出違反群眾利益的破壞社會秩序和傷害群眾利益的種種暴力行為。

就我所知,當年愛國工會和學校以及中資機構的若干領導人,都對擴大對港英的鬥爭策略表示懷疑,並對罷工、罷課、罷巿等表示不同意見。因為這種單方面的行動,除罷工由於工會對公共交通如巴士、電車等從業人員影響較大,有一定癱瘓社會的作用之外,罷課只能罷了極少數學生,罷市損害國家主副食品出口利益。他們於是紛紛把這些意見反映到領導層,但新華社領導一意孤行。我認為這些領導人除了思想上接受了「左」的一套外,也是為了自保。如果不這樣幹,他們害怕被調回內地批鬥。

我當年對 「左」 有若干批判

我當時只是一校之長,並無一言九鼎的能量。但我盡了能力在我所管理的學校做了3件事:第一,新華社要求學校罷課3天,我認為罷課無濟於事,只以罷課一天應付過去。第二,有人認為愛國學校應退出會考,以示抗議,我不同意,只同意學生可以自由不參加會考。第三,我下令不准在學校實驗室製造所謂「真假炸彈」。

當然,我也仍然受到「左」的思潮影響,不免發表過一些「左」的言論。但我畢竟植根於香港,了解港情,覺得自從內地「大躍進」以來,在港的許多做法完全脫離實際,心裏滿有疑惑。由於自己的思想局限,自然是隨波逐流。但我當年卻是被某些領導人認為是十分右傾的。

我在2001年7月曾在本報寫過一篇〈反英抗暴剖白〉 (已收入2005年出版的《吳康民論時政》,天地圖書)。當年此文仍然言猶未盡,今天在此再行補充,有如上述。

香港的 「左」,根子在外派領導

說到傳統左派在香港的「一左兩窄」,其實根子在內地外派的領導,而不在當地的傳統左派。這個「致命傷」不是土生土長的,相反,可以說傳統左派還是有若干抵制的。

所以,許家屯來港就任新華社社長,下車伊始,又是嘩哩嘩啦地發議論,說香港的傳統左派「一左兩窄」,其調子和陳景祥一模一樣。但他知不知道這個「一左兩窄」的來源是什麼嗎?他自己卻又從批極左到了行極右,只注重上層資本家,忽視了基層群眾。他在港幾年的工作,也實在不可恭維。

至於在六七暴動中的受難群眾以及他們的家屬,至今處於社會底層,並未如林行止所說的,回歸後得到「分田分地」的好處,我們深表同情。有的人因為受過港英當局的判刑至今留有案底,在若干方面頗有不便。此事我雖詢問有關人士,據稱屬於法庭即司法的範圍,特區政府也不易處理。

要提倡包容 而不是大批判

「一左兩窄」的現象,應該說目前在愛國傳統左派隊伍中仍然存在。這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值得愛國傳統左派檢討。但社會上的成見也頗難打破。加上對內地的施政和缺點,香港的輿論和話語權,都不在傳統愛國左派手上。而傳媒輿論都集中批評內地的貪腐現象、忽視人權以及專權等不民主現象,而對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成就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多視而不見。這種偏見,與傳統愛國左派相左。正像最近關於國民教育教材的爭論便是如此。一個李旺陽的案件可以抵消太空船上天和潛水器入海的巨大科技成就有餘,如何不令人慨嘆!

陳景祥責怪「港共」對「異見人士」「睇不順眼」,你們這些「異見人士」又何曾對傳統左派看得順眼?人分左中右,左中右的也有不同見解,要人心完全統一是不可能的。但提倡包容應該是輿論的重要責任。可惜香港的輿論媒體大多對內地有太多偏見,對香港的傳統愛國左派也有太多偏見。不包容而誇大分歧,攻其一點而不及其餘,徒增社會戾氣。現在香港可說已進入了「鬥爭為綱」的時期,留港愛港的人,只能徒呼荷荷!

吳康民
22 : lam(884)@2012-07-21 23:57:10

鬥爭為綱,經濟為次,民生無視,民主無罪,社運有理,香港已經進入一個新纪元,结局係點,請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381

打短訊告知槍手位置 助軍警攻入印刷廠無名英雄匿紙箱冒死報料

1 : GS(14)@2015-01-11 21:09:37





■雜貨店門口發生爆炸,警員手持防暴盾牌準備攻入。



【巴黎恐襲】法國連續三日三宗槍擊事件,最終以三名槍手被擊斃落幕。前天在巴黎東部近郊及東北面小鎮雙線發展的連環脅持人質事件,軍警成功在16分鐘內作出突擊解除危機,原來是槍手大意加上有無名英雄躲在紙皮箱內向警方通風報信,才能成事。


《查理周報》槍擊案兄弟槍手賽義德.庫阿希與謝里夫,前天早上在巴黎東北面達馬爾坦昂戈埃勒鎮一家印刷廠脅持一名人質,當局動員9萬人全力圍捕之際,冷不防大前天殺女警槍手庫利巴利為營救兩人,竟衝入巴黎東郊萬塞納門一間猶太雜貨店,演變成連環人質事件,讓軍警疲於奔命。




警趁槍手禱告攻雜貨店


正當人人以為庫阿希兄弟在印刷廠脅持男經理卡塔拉諾一人之際,原來廠內還有另一人,他就是27歲平面設計師勒佩爾。當時庫阿希兄弟與人質在地下,勒佩爾藏身一樓一個上鎖房間的紙皮箱內,他先發短訊給父親報平安,「相信他們已殺光所有人,快報警」,再在往後的六小時冒死跟警方密通消息,提供印刷廠內部結構、通道分佈、與槍手位置等資料。憑藉上述關鍵情報,特警在當地傍晚約5時展開陸空兩路突擊,從直升機游繩至廠房屋頂並向廠內投爆炸品,逼庫阿希兄弟衝向大門,地面的軍警再攻入,開槍擊斃庫阿希兄弟,勒佩爾絲毫無損獲救,至於卡塔拉諾,原來較早前因為替賽義德包紮頸部傷口,已獲兩兄弟釋放。16分鐘後,猶太雜貨店的困局亦出現突破。庫利巴利跟電視BFMTV通電話,說自己跟「伊斯蘭國」有聯繫,又警告當局若不停止圍捕庫阿希兄弟就殺人質,但他沒將電話掛好線,讓警方偷聽到他在店內的話,而警方同時黑入店內的閉路電視,掌握內裏情況。



同樣在5時左右,警方聽到庫利巴利準備作死前最後一次禱告,馬上採取行動,向店內猛擲曳光彈並開槍,庫利巴利負隅衝向門口位置終被擊斃,店內15名人質嚇得紛紛跑出來。



■槍手庫利巴利衝向雜貨店門口,被警員開槍擊斃。

■憲兵特勤隊攻入印刷廠,廠內傳出爆炸聲及冒出火球。


■無名英雄勒佩爾

英勇顧客搶槍遭處決


兩地突擊行動在16分鐘內結束,警方發現雜貨店內有四具屍體,相信是庫利巴利攻入時開槍打死。人質米高表示,其中一名死者是英勇顧客,當他發現黑人槍手把槍放在櫃枱上,立即抓起槍向槍手開槍,但原來槍枝卡彈,槍手回頭一看就槍決該名顧客。連同《查理周報》12名職員和大前天遭槍殺的女警菲利普,法國三日來三宗槍擊共17人喪命。法新社/英國《獨立報》/《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1/189989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