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正式扔出“萬億鐵公基”,美股又創歷史新高

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北京時間3月1日上午首次在國會演講時,重申了“美國優先”思想(American First),以及他對財政刺激、減稅、去監管、移民管控等方面的一貫觀點。

盡管是“舊瓶裝新酒”,但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仍令市場期待。美國三大股指周三集體高開,再創歷史新高:道指高開179.06點報20991.30;納指高開49.88點報5875.32點;標普高開18.72點報2382.36點。

特朗普的國會首秀

然而,“特朗普牛市”若想繼續牛下去,必須向市場註入更多政策細節。“此次演講仍然重於形式。”招商證券(香港)宏觀研究副總裁宋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特朗普的國會“首秀”與前總統奧巴馬形成鮮明對比,奧巴馬當年在展現施政風格的同時,還提供了很多計劃的細節。

“1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較此前的說法略有縮減,但可能更符合美國的經濟現狀。對於政府債務較高、私人投資占據主體的美國經濟來說,政府的角色仍然有待商榷。”德國商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師周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1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約為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4.5%。

事實上,如果特朗普的“萬億美元基建夢”真能逐步實現,很大概率會拉動全球相關領域的需求,對全球經濟複蘇有一定貢獻。摩根士丹利日前就發表報告稱,特朗普的基建大計未來五年會增加美國鋼鐵需求兩成。

當然,這同樣也會提高通脹預期,導致美聯儲進一步加快加息步伐,以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美國優先”再現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特朗普的演講風格保持著驚人的一致,“美國優先”則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此次演講也不例外。

“(特朗普的)保護主義色彩仍然很重。”宋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朗普表示要對企業和中產階級減稅,甚至承諾‘大大減稅’,但卻並沒有具體細節。”

演講一開始,他便開始悉數其上任一個月來的“輝煌戰績”——股市繁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移民管控、去監管等。此後,他開始陳述其對未來政策的設想,而這些事項大多都需要通過國會的最終批準。

特朗普首先要求美國國會批準1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周浩表示,基建設施的老化存在於很多發達國家,“特朗普對這一狀況的重點提及,可能意味著發達世界未來整體政策導向的變化。”

除了基建投資,構成特朗普財政刺激核心議程的還有減稅。特朗普在演講中表示,美國將進行大規模的公司減稅計劃,同時對海外商品增加稅收。

“這也是美國‘再平衡’的一步,對於美國經濟來說,大規模的財政赤字、經常項目赤字,以及龐大的私人消費,構成了其經濟發展的基礎,但特朗普卻要扭轉這樣的狀況,事實上也意味著其整體政策變得更加具有顛覆性。”周浩表示。

當然,減稅和擴基建都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這將會導致政府稅收收入下降。

特朗普在強調“用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基礎上,還指出政府將減少社會福利支出,轉而通過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的方式,讓美國人更加自主地選擇自身的福利計劃,這也是他對“奧巴馬醫改”政策的調整。

此外,特朗普還提到了去監管進程,並宣稱要大規模增加國。“總的來說,特朗普的改革計劃具有其合理性,對於世界來說,制造業的再度受寵,也成為最為明確的政策信號。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目前的‘再通脹’預期。”周浩表示。

“萬億美元撬動經濟”待觀察

在眾多政策主張中,全球最為關註的無疑是一萬億美元的基建刺激政策。擴大財政支出將推動經濟增速、撬動全球供求、推升通脹預期,導致央行政策出現變化,並影響金融市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然而,主流分析認為,特朗普的基建計劃是希望通過給予137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來帶動私營部門參與投資,幫助建設道路、橋梁和其他項目,並使得企業從中獲益。其設想的是,這些稅收減免將會幫助政府獲得1萬億美元的融資,這與1萬億美元的直接政府註資是截然不同的。

特朗普在當選前便提出,將在10年內通過稅收優惠,激勵1萬億美元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和私人資金參與基建投資。當選後,他在競選官網中表示,政府將投入5500億美元,用以提升美國的交通網絡。

有機構曾根據5500億美元的政府投資規模做過一個測算。“根據我們測算,其投資計劃所帶來的新增粗鋼、精煉銅需求大約相當於 2015年全球粗鋼和精煉銅需求的0.4%和0.2%,在全球鋼鐵和有色總體過剩嚴重的背景下,如此有限的需求應該無法對價格產生明顯影響。”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盡管美國難以實現原油自給,但如果美國頁巖油產能利用率提高,可能加劇全球原油的過剩程度,對原油價格形成壓力,‘再通脹’憧憬或落空。”魯政委認為,市場當下對“特朗普新政”的通脹預期很可能被高估了。

不過,建行金融市場部市場研究處處長張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萬億美元基建投資計劃必然會產生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進一步降低失業率,推升美國核心通脹率。

當然,對於擴大基建投資的另一大障礙就是美國居高不下的赤字率。不過,有觀點認為,特朗普可能會運用“邊境稅調整”來彌補赤字。分析師預計,在當前設想下,企業需要為進口品額外支付20%的企業稅率,而出口產品將有12%的稅收減免;研究測算顯示,這就等同於美元貶值15%。如果其他保持不變,美國貿易赤字將下滑2%,相當於4000億美元,也即美國貿易赤字將被完全消除。

金融市場期待更多細節

盡管政策尚未落實,但從特朗普當選以來,金融市場便持續狂歡了4個月。公司稅改革、基建投資擴大、財政刺激等預期推動道指暴漲13%。然而,市場越漲就越依靠特朗普。

“自2016年11月以來,股市增值了近3萬億美元。”特朗普此次稱。截至過去一周,道指連續11個交易日創收盤紀錄新高,標普500指數以及MSCI世界指數已連續91個交易日未出現超過1%跌幅,是8年以來最長紀錄。

當然,不斷高企的估值風險已經不容忽視。數據顯示,標普500的遠期市盈率已經達到了17.6倍,這是2004年來的新高。

主流觀點認為,即使是企業盈利增速暴漲,如果沒有減稅措施和其他財政刺激的落實,這種高估值也無法持續。隨著不斷創出新高,市場越發依賴特朗普的後續政策落實。

“顯然,要靠特朗普刺激政策來買入美元的投資者可能無望了。雖然美聯儲3月加息概率飆升,美元依然無法上漲,市場似乎已經疲於將兩者聯系起來。” 富拓外匯分析師鐘越告訴記者。

特朗普演講期間,期待更多政策細節的美元多頭似乎略感失望,美元下跌,非美貨幣集體反彈,下午開始反彈。但不論如何,通脹預期的上升正不斷將美聯儲推向“鷹派”。

CME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認為3月加息的可能性從31%漲至35%,而變化更為靈敏的彭博WIRP則顯示,在特朗普演講期間,3月加息可能性在50%~70%之間波動。

鐘越稱,周二有三位美聯儲官員集體發聲呼籲該央行盡早加息。其中,“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預計該央行將在“不遠的將來”加息一次,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重申前一日“加息宜早不宜遲”的立場,此前費城聯儲主席哈克多次表態“3月可討論加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693

百度扔出“Apollo計劃”,車企會願意接受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288

2016年11月16日,浙江省烏鎮市,百度無人車在鎮區道路上測試行駛。(視覺中國/圖)

2017年4月19日,上海車展期間,百度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陸奇,發布了百度“Apollo計劃”——百度將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他們結合車輛和硬件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這是百度將過去分屬不同事業群組的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能汽車事業部(L3)、車聯網業務(Car Life etc.)合並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後,百度在無人車方面最新的一個動作,也是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在出任百度集團總裁、組建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業務後首次公開亮相。

“Apollo”平臺的結構包括一套完整的軟硬件和服務體系,包括車輛平臺、硬件平臺、軟件平臺、雲端數據服務等四大部分。百度將開放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車輛控制、車載操作系統等功能的代碼或能力,並且提供完整的開發測試工具。

同時,百度還計劃在車輛和傳感器等領域選擇協同度和兼容性最好的合作夥伴,共同組成協作聯盟,推薦給項目參與方使用,進一步降低無人車的研發門檻,促進技術的快速普及。

百度的官方文稿表示,“作為全球範圍內第一家宣布對外開放自己技術和平臺的無人車技術領先企業,我們決定選擇“Apollo”作為此次計劃的代號,向另一個叫做人工智能的宇宙出發!”

隨後,一篇《百度扔下原子彈,炸掉全球無人駕駛數百億美金研發投入》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迅速擴散,將百度此舉類比於殺毒軟件免費的戰鬥,認為包括英特爾、谷歌、Uber、傳統車企等投入巨資在無人駕駛技術的企業都會哭。

不過,當年的殺毒軟件免費之戰,是由用戶投票決定最後的輸贏。自動駕駛這場戰鬥的結果,則很大程度是由車企來決定的。免費對於個人用戶的吸引力,放在車企身上可能並不那麽湊效。此前蘋果和谷歌開發的車載系統就是一個例子。

早在2014年,蘋果和谷歌分別發布了車載操作系統CarPlay和Android Auto,車企對它們一直持謹慎態度,並不希望由他們來接管汽車、把車載應用生態鏈拱手相讓。盡管為了迎合年輕用戶,越來越多車型開始兼容這兩個系統,但車企們並未放棄自有操作系統。福特和豐田合作成立“智能設備連接聯盟”(SmartDevicelink Consortium),致力於推廣類似於汽車應用商店的“SmartDeviceLink ”,它可以集成在任何汽車中。另一家與SmartDeviceLink相似的OpenCar,也獲得了寶馬、奔馳等車企支持。

蘋果和谷歌公司的技術和資本實力,以及他們在智能手機領域的作為,讓車企們又愛又怕。

蘋果顛覆智能手機行業的先例,加上其從PC時代就一直堅持“軟硬結合”的做法,使得每一次關於蘋果造車計劃的蛛絲馬跡,都能夠在科技界和汽車界引起波瀾。2017年4月14日,蘋果公司剛剛獲得了在加州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許可證。

谷歌可以說是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開創者,2014年就發布了一款無人駕駛汽車原型。2016年底,谷歌將其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剝離、成立一家名為Waymo的獨立公司。盡管谷歌自動駕駛項目主管、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奇克表示“我們並非要制造更好的汽車,而是要幫助司機更好地駕車”。

目前,Waymo已經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作,為100輛克萊斯勒Pacifica汽車安裝自動駕駛設備;2017年4月,本田研發創新公司也計劃與Waymo進行技術合作,將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到本田汽車中。

可是,看看安卓智能手機的現狀,即使谷歌將自動駕駛系統免費向所有車企開放,車企們會甘於僅僅作為汽車車體的集成商嗎?

更多的車企希望能夠主導這次汽車業變革,開始自主轉型,以“科技企業”自居。除了花大力氣自主研發智能駕駛技術,它們也展開了一系列收購。特斯拉在自助輔助駕駛系統方面的推進自不必多說,甚至中國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在2017年上海車展期間透露,長城現在儲備的自動駕駛技術完全可以達到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發布最高的標準。

2016年3月,通用汽車以10億美金的價格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Cruise Automation,通用希望在借助後者經驗豐富的軟件人才及快速開發能力,加速通用汽車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領域的研發。2017年3月,福特以10億美元價格收購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rgo AI,並表示將於2021年開始生產沒有方向盤、沒有剎車踏板的全自動駕駛汽車。2017年4月初,大眾汽車宣布1.8億美元投資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出門問問,共同研發並應用車載人工智能(AI)技術。

百度“Apollo計劃”開放自動駕駛平臺,對整個行業無疑是一件好事,就像2014年6月特斯拉免費公開其所有專利那樣,表達了一種開放的姿態。但現在評判其能否發揮出“原子彈”式的威力還為時尚早。從目前公開消息看,百度的主要合作夥伴是奇瑞汽車,2016年11月,雙方共同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在浙江烏鎮開始試運營。百度自身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程度、未來能有多少企業願意參與其中,還是未知。

目前自動駕駛處於百舸爭流的局面,這是全球範圍內開放合作平臺上的競爭。就在百度“Apollo計劃”宣布當天,中國的長安汽車宣布與英特爾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以智能為主題在自動駕駛、車聯網、人車交互等多個方面進行合作。半年前,英特爾還與一汽紅旗、東軟集團三方一道達成合作,研發智能駕駛艙平臺。

不管怎樣,百度“Apollo計劃”是自2017年3月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辭職,2017年4月百度高級副總裁、L4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辭職後,百度人工智能傳來的一個重大利好消息。陸奇稱,百度有望在2018年交付自動駕駛商用車,並將在2020年底前量產自動駕駛汽車。今天百度扔下的是否是“原子彈”,也許到那時可見分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