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實際年利率怎樣計算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6.html
相信大家跟止凡一樣,每天不知收到多少銀行、財務公司之類的電話,主要是推介不同的借貸計劃,包括稅貸、低息分期、信用卡套現之類,當中都會談及一個叫「月平息」的東西,又會有一個叫「實際年利率」的東西,有否想過它們是什麼?與及怎樣計算的呢?


曾經有身邊朋友問過我怎樣計算這些數字,例如為何「月平息」只是0.2%時,但「實際年利率」可達4厘幾5厘之多,記得當時都沒有好好地回答。不懂得計算的話,blog友心中就難有個「譜」,只能叫銀行職員告訴你即「實際年利率」是多少。然而,銀行及財務公司都積極粉飾這些數字,試圖在這些數字之間玩弄,找到能向客戶成功推銷的說法。


坊間有些文章解釋「月平息」及「實際年利率」的關係時,用了以下的一些概念:

「何謂月平息?市面上最為常見的貸款利息計算方法之一,是根據貸款金額,以及由貸款機構定下的平息率,計算每月的定額還款金額(本利和)。特點是就算本金不斷下降,每月利息亦不會改變。亦即是說,每月還款的金額在還款時期內是一致的。要特別留意額外收取的手續費或行政費用,若果以月平息計算的貸款方法,還款時間越長,變相實際年利率亦越高。」

「何謂實際年利率?若果要比較貸款成本,最好還是把每月平息化作能夠反映實際借貸成本的“實際年利率”作為比較基準。“實際年利率”是根據香港的銀行營運守則指引計算出來的,是以年計算的利率,本港每項貸款章程中必定會列明實際年利率。將每月平息化作實際年利率計算的息率為:月平息 x 還款期數 x 1.9(不變系數)。若果計算出來的實際年利率越低,代表貸款成本越低。」


看完之後,相信blog友都不能掌握當中實際意思何在,到底「月平息」跟「實際年利率」怎樣轉換,好像在說兩者相差了手續費或行政費用之類,而最關鍵的部份就說了句「根據香港的銀行營運守則指引計算出來的」,即不能容易理解嗎?最跑一個「不變系數」1.9出來,實在奇怪。

其實兩者的關係概念不是太難明白的,讓我簡單解釋一下。先說「月平息」,這就是每月一個定息定額的利息收費,拿10000元作例子,月平息0.2厘,即每月利息為20元(10000 x 0.2%),如果分期12個月還款的話,本金就每月還833.33元(10000除以12),加上利息20元,即每月還款額為853.33元,總還款額就是10240元(853.33 x 12)。

按這個計算,借10000元,一年期,總共還了10240元,實際利息不就是240元,那「實際年利率」不就是2.4厘(240除以10000 x 100%)嗎?非也。

的確一年下來,總共還了240元,這個240元很容易計算,正正就是月平息每月20元,12個月就是240元,沒花沒假,但「實際年利率」則不是這麼簡單的。

要好好解釋「實際年利率」,可以先留意一下最後一期的還款額,在第12個月初期,尚欠銀行的款項應該只有833.33元,按這個月的20元利息計算,銀行向你所抽的利率是否還是0.2厘呢?如果按10000元計算就還是0.2厘,但按這一刻所餘下的欠款計算(即以833.33元計),應該是2.4厘才對。

其實除了第一個月的欠款是10000元之外,每個月的餘下欠款都慢慢減少,所以第一個月的實際利率是0.2厘,但之後每個月的實際利息都比0.2厘為高,「實際年利率」就是把不同月份的利率加起來,所以不會是0.2厘 x 12。

所以,在計算「實際年利率」時,不應該把每個月都計算為0.2厘,然後就加在一起,按經驗來說,應該把這個直接加起來的數字再乘以1.9(不變系數),即大約4.56厘,要證明這個「不變系數」,不妨拿excel計算一下,又或者拿中學讀書時的Arithmetic Progression(A.P.)出來研究一下。

明白了這個關鍵,又知道了這個「不變系數」的由來及背後意義,下次有興趣了解銀行及財務公司的借貸計劃時,應該可以很快盤算,多複雜的推銷手法都騙不過blog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69

用「實際年利率」比較不同貸款產品

1 : GS(14)@2017-10-01 19:17:21

【明報專訊】一般而言,利息是借取貸款的主要成本,在決定借貸前應清楚了解貸款機構以什麼方法計算利息。不同種類的貸款產品有不同的利息計算方法,市場上常見的方法包括以月平息或年息計算私人分期貸款、以每日或每月複息計算信用卡結欠等。借取貸款的成本不單只是利息,還可能包括其他費用,例如貸款手續費或年費,所以計算借款成本時,需一併考慮利息及其他相關費用。

「實際年利率」是一個把貸款利息加上各種費用轉化而成的參考年利率,反映實際的借貸成本。認可機構須採用相同的準則和假設條件,按一致的基準計算「實際年利率」,有助消費者比較不同的貸款產品。

(以上資料由投資者教育中心提供)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24&issue=201709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07

銀行再掀稅貸戰 年利率低至不足1厘

1 : GS(14)@2017-10-15 15:20:26

【明報專訊】稅季已至,銀行的稅貸戰亦正式敲響鑼鼓。昨日大新銀行(2356)及富邦銀行(香港)同時推出稅貸優惠,最低年利率分別為0.68厘及1.97厘。大新的最低年利率雖然較去年大幅劈價,但個別借貸金額的年利率較去年高。該行產品部總經理及主管鄧子健表示,相信同行亦會有低於1厘的稅貸優惠。

大新貸款額5000至10萬 須附出糧戶口

大新銀行去年的最低年利率為1.28厘,今年的最低年利率,較去年低0.6厘。但去年的1.28厘是適用於最少100萬元貸款額的客戶,今年則反其道而行,最低年利率0.68厘適用於低貸款額人士,即貸款額介乎5000元至10萬元的客戶,但同時要開立出糧戶口及已計入現金回贈。鄧子健認為,此舉有助該行吸納優質客戶,亦坦言減價的機會很低。他期望趁低息時期臨近尾聲會推升稅貸需求,希望今年稅貸業務較去年有雙位數字增長。亦由於預料市場有需求,故相信會有部分銀行同樣推出低過一厘的稅貸優惠。

事實上,以最低年利率計算,去年最低的是華僑永亨,低達0.49厘。但去年的稅貸戰相當激烈,即使大型銀行亦低價搶客,例如中銀香港(2388)去年最低年利率為0.5厘,渣打亦低見1.03厘。

但富邦香港高級副總裁兼消費金融部主管谷祖明表示,稅貸戰或難在今年再演,因為稅貸的利潤微薄,而且拆息趨升,即使稅貸利率持平,實際上是變相減息。該行昨日同時推出稅貸優惠,最低年利率為1.97厘,但只限貸款額80萬至100萬元的特選客戶。若夫婦同時申請,息率將按兩人獲批核貸款總額計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99&issue=20171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