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樓比股票容易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23.html
早兩日看到一篇文章, 說明投資樓比投資股票來得簡單容易, 看看以下節錄。

「......在統計層面,樓價長遠的升幅的確不及股票,但物業升幅勝在平均,只要投資者穩穩陣陣買個四正的單位出租,大多數人皆可獲得不俗的回報。但如何購買一個穩穩陣陣的單位呢?不外乎是考慮屋苑的流通率、質素、交通方便程度、社區 配套是否齊全等,一般上網或透過地產代理亦可獲得相關資訊,作為初步資料篩選,然後按個人財力或需要,作出心水投資即可。

相反,投資股票涉及大量的數據分析,既要由宏觀經濟睇到行業以至個別公司的資料,包括新聞、經濟分析、財務報告、管理層的動向等,若不是讀經濟或財務出身的,相信不容 易消化相關資料,就算是勉強能消化,亦未必可以秒秒鐘留意股市變化,而即時更改投資部署。股票對外圍消息最敏感,要是外圍經濟一起變化,分分鐘「渣都無」。......」

這些論點, 一位朋友亦有提及, 投資樓房所需的知識遠比投資股票少。如果集中投資香港的樓房, 只要平日多看新聞及思考, 走過地產舖多加留意, 很快就對香港一些地區的樓價有點概念, 留意基建, 人口變化, 對某地區未來的改動都會略有心得。當上手了之後, 就很容易套進不同地區。

但股票就難很多, 不懂會計就很難參與。說來也是, 所以施永青先生都說過, 香港的有錢人投資地產發達多於投資股票。想盡快財務自由, 日後對樓市一定要多加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3

打拚底層市場 智能手機:出生容易,活下去難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877

小米、青橙,越來越多的新公司湧入智能手機製造領域,他們紛紛瞄準中國廣闊的底層市場。但受制於創新能力和專利權的缺乏,這些新公司要想活下去,僅僅靠手機銷售是難以為繼的。

智能手機正在走入低價時代。

2012年4月19日,上海青橙公司推出了兩款低價智能手機,價格分別為599元和899元。

自從蘋果公司憑藉革命性的iPhone手機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之後,國內原本無限風光的傳統手機廠商及眾多山寨手機製造商因無法適應新的時代而陷入困境,而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殺入智能手機行業。

2010年成立的小米公司是其中最搶眼的一位選手,它開創性地採用了電子商務的銷售策略。據小米公司副總裁黎萬強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10月量產,到2012年4月底,小米手機共賣出170萬台左右。

這一幕像極了當年聯發科的低價芯片帶來的國內山寨手機浪潮。只不過,在新的智能手機時代,幕後的推動者則換成了谷歌免費開放的安卓操作系統和高通的芯片。青橙手機的出現,無非再次證明了製造智能手機的門檻已經越來越低。

青橙公司CEO蔡曉農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的很多朋友,都在等待聯發科的智能手機芯片,準備大舉進入智能手機市場。

而這些新玩家大多寄望於中國市場的廣闊及消費結構的下端,受制於創新能力和專利權的缺乏,他們無意與蘋果三星爭鋒,而是希望挖掘那些底層市場。

但山寨機曇花一現的經驗表明,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在這個市場中銷售手機,利潤將越來越薄,真正能活下去的,則是那些率先改變商業模式的玩家。

代工廠入局

青橙公司是低價智能手機市場裡的新來者。

青橙公司的大股東是一家老牌代工廠——銳嘉科科技集團。而青橙手機的研發、生產也均由銳嘉科負責。

前幾年,銳嘉科依靠跟聯發科合作,公司發展很好。後來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聯發科業績受到衝擊,銳嘉科也受到影響。目前銳嘉科的客戶,國內主要是夏新、海爾、飛利浦和華為等二線手機品牌為主。國際客戶則是非洲、東南亞和拉美等非主流智能手機品牌。

青橙公司CEO蔡曉農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小米的爆髮式增長,堅定了他和幾個朋友做智能手機的信心。2011年10月,蔡曉農和銳嘉科的王迅、青橙公司兩個副總裁趙紅義和袁鵬,在上海開會,決定創業。一個月之後,青橙公司在上海註冊成立。

一開始,青橙做過一個市場調研,得出的結論是,高端和低端的兩端市場是空白。

所以,青橙選擇了先做高端,再做低端的市場策略。他們註冊了「上海沃加」公司,開發出一款名叫「VOGA」的比小米手機更加高端的時尚手機,定價四五千元。

但後來考慮到高端市場的品牌建立時間長,投入大,他們在2011年12月暫停了VOGA項目,將公司改名為「上海青橙」,主攻大眾普及型市場。

蔡曉農表示,青橙新推出的兩款手機,都是虧著賣。599產品的成本在500元左右,899產品的成本在600元左右,除掉運營等費用,還要倒貼不少。

對於商業模式,青橙的規劃是,等銷售規模上去了,可以靠硬件賺點小錢,靠軟件積累的用戶數來賺大錢。

目前青橙已經跟機鋒網合作推出了一個叫作青橙樂園的應用商店,未來還將開發自己獨立的應用商店。

自從小米手機開創性地使用了電子商務作為銷售渠道之後,在互聯網上賣手機,幾乎成為新入行的國產智能手機廠商的「標配」。

青橙則選擇了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辦法。主要原因是,完全做線上,青橙沒那麼多錢去做廣告。而且,青橙主攻的是低端市場,需要一定的線下渠道以保證三四線城市用戶的購買需求。

在線上渠道,青橙的規劃是,自建網上商城為主,跟國美、京東等B2C商城合作為輔。

在鋪線下渠道的時候,青橙同樣採取的是「電商」的理念,放棄過去國代、省包、地包、大賣場和夫妻店等多層級的渠道模式,只允許最多兩級分銷商,區域性的代理商和夫妻店,都可以直接從青橙採購手機。

蔡曉農解釋說,智能手機時代,快速推出產品很重要。如果銷售層級過多,難以保證產品的低價,而且容易延緩用戶換新機的時間點。

新規則和新模式

對小米、青橙及眾多即將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的新玩家來說,這個領域的規則與玩法與以往山寨時代已經有很大不同。

在山寨功能機時代,很多山寨手機都是黑手機,沒有發票,沒有入網許可和規格驗證,公司沒有工商註冊,網絡銷售和大賣場都進不去,更沒有售後體系。

但現在安卓設置了很多門檻。它的很多底層設計是不能更改的。很多山寨智能機時不時出現安全問題。移動安全公司網秦的監測結果顯示,支付和隱私等目前智能手機的最大兩個安全問題,大多是山寨智能手機上出現。

另一個問題則是成本過高。蔡曉農說,如果一個智能手機廠家要使用高通的芯片,入門費就要100萬美元,不過可以分期付款。除了100萬美元外,廠家的每部採用了高通專利的智能手機,都要按照手機出廠價的6%,向高通繳納專利費。

「高通收取了好幾筆錢,從入門,到芯片,到銷售的分成,到專利,都要交錢。」小米公司副總裁黎萬強說。

蔡曉農也有同感,他透露說,即使採用聯發科的方案,也需要由聯發科間接繳費給高通,獲得專利授權。一旦沒交費,可能隨時被高通起訴。

聯發科每出一個芯片,賣給誰了,都要跟高通備案。智能手機上,諾基亞和愛立信也有專利,但往往跟高通進行了專利的交叉授權。如果廠家跟高通繳費了,交叉授權的廠家就不收取專利費。為此,青橙打算跟展訊等國內芯片廠商合作,在下半年推出千元級的智能手機。

此外,贏利模式也不再是過去的單純賣手機那麼簡單。小米手機當初的規劃是不靠硬件賺錢,而是靠服務和配件賺錢。

小米的服務產品主要是米聊和MIUI。目前米聊被微信壓制,MIUI將來主要是靠手機操作系統本身延展出的增值服務賺錢。比如數據備份和存儲、APP商店。目前小米開發了一個應用超市,今年投入了獨立的團隊拓展這個超市。

小米公司副總裁黎萬強介紹說,已經有一些導航、輸入法、瀏覽器和社交等應用軟件,有了對MIUI的付費慾望。還有些軟件報價每部手機1-4元,希望 將軟件預置到小米手機。但目前MIUI和米聊還有小米網都不賺錢。相反,手機業務卻在2012年3月初過了百萬台的銷售關口後,開始有了「微利」。

小米的設想是,未來硬件佔據營收的比例只有5%左右。更多的收入要靠配件。小米發展配件的思路是採取「凡客」的低價模式。黎萬強說,用戶購買配件的慾望很大,但目前小米在靠配件賺錢上,還處在摸索過程中。

這一波的國產智能手機熱潮,最大的創新就是引入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小米自己開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MIUI,就是在網上廣泛吸納了在眾多手機發燒網友的技術建議。

但隨著小米的做大,電商渠道的成本優勢開始消退。傳統的手機硬件公司,在銷售規模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進入盈利期。但小米為代表的這一波智能手機玩家們,在銷售規模上去之後,卻因為它們越來越像電子商務公司,而讓盈利期變得遙遙無期。

電子產品對發貨速度、品質和價保要求很高。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小米手機的配送成本高昂。一般電商網站都不會使用順豐和EMS,因為雖然服務質量好,但價格比較貴。但為了保證質量,小米只能選用這兩家作為如風達之外的主要配送渠道。

用互聯網賣手機,對客服人員的專業要求也很高。比如一個用戶打來電話,諮詢手機自動重啟的原因,很多客服都難以給出準確和權威的答案。

另外,小米必須像傳統手機廠商一樣,建立全國性的售後和維修網絡。小米公司目前有近1300人。其中,近800人是負責電子商務業務的。這800人中,一半的員工是客服。小米在全國建立了近30個小米之家,每處配備5-8人,負責維修和售後。

上一頁1下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80

好公司,不容易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5/1737018.html
便不是萬科的投資者,當你聽到王石在股東大會上說「大家要做好準備,萬科可能會為了質量淪為老二老三」,也會感到頗為遺憾。

這家全球最大的地產公司,本來有希望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當我們提到這樣的字眼,總是會想起日本的索尼、美國的微軟—在中國,這樣的公司屈指可數。但現在,萬科正陷在各種各樣的麻煩之中,似乎正在遠離這個期待。

就在最近兩三個月內,有關它產品質量不過關的新聞不斷冒出來,萬科先是被曝大規模採用的安信地板甲醛超標;又傳出業主在收房時集中發現門板過薄、裝 修材料發霉、吊頂穿孔、燈罩上鏽、地磚裂縫等系列問題;最近,深圳一位業主的房子因排污管道的問題被糞水浸泡的視頻被到處傳播……

在萬科的歷史中,還從沒出現過如此密集的質量事件。過去,人們提到萬科的樓盤,想到的是專業的房屋設計和物業管理,它是被人信任的大開發商;但現在,偷工減料,為趕工導致工藝欠佳的事情,卻也和這個名字關聯起來。

給中產階級蓋房子—這是萬科從很早就確立的戰略目標及市場定位。在這個明確的戰略之下,萬科曾用了十年的時間砍掉了公司中一些分支項目,重點放在住宅市場,這也使它率先達到千億元營收規模。

這家公司有著不錯的成長條件,它的股權分散,沒有家族企業烙印,又不被某家國資公司牢牢控制—這已經讓它在公司治理方面領先於其他民營企業。同時,在創始人王石的帶領之下,它也較早地引入了職業經理人機制,對公司管理尤為看重,懂得利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公司中的問題。

但是,萬科的戰略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模糊了。

這與中國政府對房地產業的特殊監管不無關係。萬科專注的住宅市場受到政策影響太大,尤其是最近一次房產調控,成交量大幅縮水,每個開發商都在尋找活 下去的出路。轉向政策波動不那麼大的商業地產領域,成了很多地產商的選擇。然而,在這個領域,打法跟住宅市場完全不同,無論是公司內部管理還是產品生產銷 售的過程都需要進行調整。在政策制約下,如果還堅持做純住宅,恐怕連地都拿不到。

萬科的戰略也向這個方向發生了偏移,但又顯得不那麼堅決,可見其決策層在公司發展的方向上意見並不那麼統一。王石並不否認他與郁亮之間的矛盾分歧。 郁亮部分修改了王石勾畫的萬科藍圖,引入商業地產是其中之一。作為職業經理人,郁亮的出發點與王石不同—經理人更多地會考慮如何讓公司有更好的業績,而這 在王石這裡可能並不是最優先考慮的東西。「萬科是什麼」才更關鍵。

如果沒有政策限購等因素,他們的目標並不矛盾。萬科的戰略在搖擺,這也讓公司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王石看到了危險:對量的追求已經影響了質,這已經動 搖了公司發展的根基。萬科曾經把顧客作為管理核心,幾年前,它開始把精裝房作為主要產品,當時萬科的態度是「從客戶角度思考問題」。但是,說這話的人—原 執行副總裁劉愛明—現在都已不在萬科了。而精裝房不但沒有給客戶解決問題,反而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問題。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人員流失的問題,雖然郁亮強調其整體離職率低於行業水平,但我們也看到了政策性影響滲透到了企業發展的各個層面。巴菲特說,當潮水 退去,可以知道誰在裸泳。但政策變化畢竟不是金融危機,以違背市場的形式和政績為目標,去動搖市場經濟,逼企業出現各種問題也確實不足取。在這一期雜誌中 還有一篇寫委內瑞拉經濟的文章,我們會看到有可能的好公司是如何被「好」的政策所摧毀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7

分析:Facebook要在亞洲撈錢不容易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18/227183.html

據路透社報導,儘管Facebook目前大熱,估值達到1000多億美元,吸引了眾多投資者。但在用戶群從電腦向智能手機的轉換過程 中,Facebook在亞洲市場長期以來的客戶規模飛速增長可能會逐步放緩。而且亞洲用戶相對歐美用戶的潛在價值要低很多,盈利之路相對更為漫長和複雜。

今年3月,Facebook在提交給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申報文件中縮小了其在印度市場的增長速度。由於Facebook尚未進入中國市 場,印度已經成為Facebook全球第三大市場和最大的消費人口國家。另據第三方市場調查機構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個月裡,Facebook在印 尼和菲律賓兩大亞洲市場的用戶群數量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小幅下滑。

馬來西亞在線支付服務商MOL Global CEO Ganesh Kumar Bangah指出:「如果一家網絡公司的用戶群增速一直都保持非常快速的增長,那麼它勢必會要有所下降。你不可能指望它始終保持高增速。」

Facebook由於仍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而引發了市場的擔憂。Facebook表示現階段仍在專注於用戶群的擴大,特別是在類似亞洲這樣的市場。

在增加用戶群方面,Facebook確實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根據Facebook的官方數據顯示,從今年2月提交IPO文件至今,其全球用戶數 量已經累計增加了5600萬,而亞洲則成為同期用戶群增幅最快的市場。除非洲外,亞洲是Facebook全球人均用戶比例最低的市場,因此仍具有廣闊的增 長空間。

成功搶佔亞洲市場

Facebook亞洲用戶群的飛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搶佔了當地競爭對手的大量市場份額。比如,Facebook在印度和巴西取代了谷歌Orkut的領導地位,在日本超越了強大的競爭對手Mixi,並在韓國追趕上了Cyworld。

Facebook 在亞洲市場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移動用戶群爭奪戰略。比如,在過去的五個月裡,Facebook在日本的用戶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尼爾森(日 本)發佈的數據顯示,Facebook已在去年年中超越了Mixi,Mixi在2011年流失了200萬用戶。

然而,市場爭奪依舊非常激烈。兩年前,Facebook就在日本設立了首個海外基站。日本行業專家Serkan Toto指出,該基站使得Facebook在日本手機上運行良好,並為本地開發者提供了交流和開發平台。

智能手機的普及也同樣提升了Facebook在日本市場的普及程度。谷歌提供的數據顯示,日本的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幾乎增長了兩 倍。日本海嘯及其帶來的後續影響也加快了日本用戶使用社交媒體分享新聞和圖片的進程。市場營銷公司Fleishman Hillard的主管Napoleon Biggs指出:「新技術都需要一定的外部因素來引爆。」

然而,Facebook是否在日本市場仍有增長的空間還未有定論。Serkan Toto指出:「Mixi用戶佔日本網民數量的比例最高時達到15%,而Facebook用戶佔美國網民數量的比例已經超過了60%。因此,這取決於你以 什麼為參照。」他還表示,可能的情況是Mixi在日本的主要用戶群為學生和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而Facebook成為其他年齡段客戶的選擇。然而,也有持 不同意見者。日本知名博客Akky Akimoto就表示:「雖然日本的網民數量已經超過了8000萬,但日本社交網絡用戶數量將徘徊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

Facebook在韓國的境遇與日本類似。儘管韓國網民已經對社交網絡非常熟悉,但Facebook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才成為了韓國最大的社交網絡。雖然在過去的六個月裡,Facebook在韓國新增了250萬用戶,但佔韓國網民總數的比例也不到15%。

Facebook在韓國用戶群的增長還要部分歸功於很多明星藝人的帶動作用。在過去的一週裡,Facebook上最受歡迎的小站之一是韓國巨星金賢重(Kim Hyun Joong),他也是首批使用Facebook的韓國明星之一。

首爾的軟件開發者Tae Woo Kim指出:「iPhone在2010年登陸韓國市場極大地提升了Facebook的用戶群。當人們購買了智能手機後,他們並不知道需要安裝何種軟件,而Facebook已預裝進了iPhone裡。」

服務本地化

然而,Facebook能否進一步拓展亞洲市場不僅取決於將界面本土化,還需要鼓勵開發使用本地語言的應用程序。韓國科學技術院客座教授James Larson指出:「Facebook能否在韓國取得成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服務本土化的能力。Facebook不能簡單地將所有東西都翻譯成韓 語,還必須要迎合本地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品味。」

在印度市場也是如此。Facebook已經在印度市場推出了數個版本的電腦和手機界面,並借此展示出了公司的勃勃雄心。但在印度12億人口中,到底有多少潛在的Facebook用戶呢?

在其最初提交給SEC的文件中,Facebook將印度與巴西、德國一併歸為其服務用戶在該國網民數量佔比只有20%到30%的國家之列。但幾週後提交的修改後的文件中,Facebook就已經把印度與英國、美國一併歸為預計佔比達到60%的國家之列。

佔比提升可以部分歸功於Facebook用戶的實際增長。Facebook表示,截至今年三月底,Facebook在印度市場的每月活躍用戶數量已 經同比翻了一倍多達到5600萬。但Facebook也承認,其在印度市場的用戶數量佔該國網民總數的比例已經達到最成熟市場的飽和水平,因此也意識到能 夠挖掘出的印度用戶數量也很有限。

印度數字媒體出版物MediaNama的編輯Nikhil Pahwa指出:「Facebook能夠從印度市場獲得的用戶數量非常有限。」其中就存在明顯的網絡接入缺陷。印度在推進3G網絡配置方面步伐緩慢。最直 接的結果就是,很多用戶仍在通過使用2G網絡的手機訪問Facebook。

這同樣引發了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由於很多用戶都通過網速差異巨大的手機設備訪問Facebook,那麼該公司如何提高其服務競爭力以確保這些用戶的參與度呢?

用戶在線時長過少

這確實是Facebook在亞洲市場需要面對的更為嚴峻的問題。

Facebook 需要保持用戶活躍度,同時找到將其服務在亞洲進行商業化的有效方式,但更需要提高亞洲用戶的黏性。然而,目前的情況卻並非如此。研究機構comScore 調查顯示亞洲用戶的社交網站在線時長全球最少。亞洲用戶每月的社交網絡在線時長約為3小時,遠低於全球平均6小時的水平,而拉丁美洲用戶則達到8小時。儘 管按訪問用戶數量計算,亞太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群體,但該地區用戶訪問社交網站的時長佔全球社交網絡訪問時長的比例卻僅為16.5%。

用戶群數量仍在增長,這可能不會成為Facebook在印度市場的棘手問題。但在Facebook已經紮根多年的其他亞洲市場,似乎已經出現了「訪問疲勞」的跡象,尤其是在那些手機網絡接入速度相對較慢的亞洲國家。

Socialbakers.com的調查顯示,在過去的三個月裡,Facebook在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註冊用戶數量已經出現了小幅下滑現象。儘管這一降幅不明顯,但整個東南亞市場的數量接近150萬,而該市場被認為是Facebook用戶增長的主要市場之一。

用戶訪問時間縮短意味著收入的流失。

奧美公關全球社交媒體團隊亞太地區主管Thomas Crampton指出:「亞洲市場對Facebook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該市場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口數量,但在實際的營收方面的重要性卻相對較低。對於 Facebook來說,一位美國用戶的價值幾乎是一位亞洲用戶價值的11倍之多。」

廣告和應用程序營收

Fleishman- Hillard的比格斯指出,Facebook來自亞洲市場的廣告營收比例過低的原因之一是,直到最近Facebook才在亞洲成立廣告銷售團隊。比格斯 還表示,目前Facebook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引導當地的廣告主購買廣告,並在現有的廣告模式下始終佔據市場領先位置。

Facebook在東南亞市場發展地越成熟,拓展的服務方式就越具吸引力,獲得的盈利渠道也就更多。

菲律賓領先的無線服務供應商Smart Communications的Mitch Padua指出,菲律賓移動運營商正在嘗試允許用戶使用其付費渠道購買Facebook的虛擬貨幣Credits,用戶可以在遊戲和其他程序裡使用Facebook Credits。

帕多瓦稱:「他們已經達成共識,運營商計費是向終端用戶收費的唯一途徑。Facebook與運營商可以分享來自用戶的營收。」

在馬來西亞,MOL Global從2010年開始就一直是Facebook在該國推廣「微交易」(microtransaction)模式的合作夥伴。用戶可以通過「微交易」購買預付費卡,然後該卡可以被兌換成Facebook Credits。

MOL Global的CEO Ganesh表示,這種交易模式才代表了Facebook在亞洲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Ganesh指出:「在線商機更多應該來自應用程序而並非廣告業務。如果Facebook能夠引導其用戶購買程序的話,這將成為他們的另一大營收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8

好公司,不容易

http://www.howqee.com/yuedu/ydpage/?raid=1568
即便不是萬科的投資者,當你聽到王石在股東大會上說「大家要做好準備,萬科可能會為了質量淪為老二老三」,也會感到頗為遺憾。


  這家全球最大的地產公司,本來有希望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當我們提到這樣的字眼,總是會想起日本的索尼、美國的微軟—在中國,這樣的公司屈指可數。但現在,萬科正陷在各種各樣的麻煩之中,似乎正在遠離這個期待。


  就在最近兩三個月內,有關它產品質量不過關的新聞不斷冒出來,萬科先是被曝大規模採用的安信地板甲醛超標;又傳出業主在收房時集中發現門板過薄、裝修 材料發霉、吊頂穿孔、燈罩上鏽、地磚裂縫等系列問題;最近,深圳一位業主的房子因排污管道的問題被糞水浸泡的視頻被到處傳播……


  在萬科的歷史中,還從沒出現過如此密集的質量事件。過去,人們提到萬科的樓盤,想到的是專業的房屋設計和物業管理,它是被人信任的大開發商;但現在,偷工減料,為趕工導致工藝欠佳的事情,卻也和這個名字關聯起來。


  給中產階級蓋房子—這是萬科從很早就確立的戰略目標及市場定位。在這個明確的戰略之下,萬科曾用了十年的時間砍掉了公司中一些分支項目,重點放在住宅市場,這也使它率先達到千億元營收規模。


  這家公司有著不錯的成長條件,它的股權分散,沒有家族企業烙印,又不被某家國資公司牢牢控制—這已經讓它在公司治理方面領先於其他民營企業。同時,在創始人王石的帶領之下,它也較早地引入了職業經理人機制,對公司管理尤為看重,懂得利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公司中的問題。


  但是,萬科的戰略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模糊了。


  這與中國政府對房地產業的特殊監管不無關係。萬科專注的住宅市場受到政策影響太大,尤其是最近一次房產調控,成交量大幅縮水,每個開發商都在尋找活下 去的出路。轉向政策波動不那麼大的商業地產領域,成了很多地產商的選擇。然而,在這個領域,打法跟住宅市場完全不同,無論是公司內部管理還是產品生產銷售 的過程都需要進行調整。在政策制約下,如果還堅持做純住宅,恐怕連地都拿不到。


  萬科的戰略也向這個方向發生了偏移,但又顯得不那麼堅決,可見其決策層在公司發展的方向上意見並不那麼統一。王石並不否認他與郁亮之間的矛盾分歧。郁 亮部分修改了王石勾畫的萬科藍圖,引入商業地產是其中之一。作為職業經理人,郁亮的出發點與王石不同—經理人更多地會考慮如何讓公司有更好的業績,而這在 王石這裡可能並不是最優先考慮的東西。「萬科是什麼」才更關鍵。


  如果沒有政策限購等因素,他們的目標並不矛盾。萬科的戰略在搖擺,這也讓公司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王石看到了危險:對量的追求已經影響了質,這已經動搖 了公司發展的根基。萬科曾經把顧客作為管理核心,幾年前,它開始把精裝房作為主要產品,當時萬科的態度是「從客戶角度思考問題」。但是,說這話的人—原執 行副總裁劉愛明—現在都已不在萬科了。而精裝房不但沒有給客戶解決問題,反而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問題。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人員流失的問題,雖然郁亮強調其整體離職率低於行業水平,但我們也看到了政策性影響滲透到了企業發展的各個層面。巴菲特說,當潮水退 去,可以知道誰在裸泳。但政策變化畢竟不是金融危機,以違背市場的形式和政績為目標,去動搖市場經濟,逼企業出現各種問題也確實不足取。在這一期雜誌中還 有一篇寫委內瑞拉經濟的文章,我們會看到有可能的好公司是如何被「好」的政策所摧毀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5

容易受偒的走勢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580580

很久以前,我貓王有客戶,常以RSI背 馳的方法觀察股票走勢,我知道這並不是可靠的分析方法。站在技術面輔助基本面的角度,配合其他如消息、或週期等的,這方法還可以,但是,純技術面的角度來 看,我們對這些方法有保留!可是,後來我提議他學習「波浪理論」,也許我當時不懂「小寶神功」,溝通不了,他可能認為我暗示他功力不足,以後反目成仇?

另一方面,一般學術界人士看不起技術面,他們要什麼驗證、模等科學研究確認等,根本上他們對一門學沒 有入深研究就下了定論,不過,今天我貓王無意為技術分析爭論,我亦不是純技術派的!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們前線的從業使用技術分析是最多,今尤其零售業務使 用的更多。市場有萬千的訊息,唯一最快決策的是技術分析,我反問學術界既然你們指的「有效市場」無從入手,反正任何分析都是多餘,就讓技術分析再多一點餘 (魚)吧!

剛剛在我貓王電腦的桌面看到這幅圖,上個月我已經寫過了,427日,紫金礦業(2899盈利倒退23%的消息見報,我已對這隻股一向沒有好感!在古典型態考慮,這屬於下降式的收縮型態,每每在下破的邊陲,技術指標可以發出買入的訊號,這是容易犯錯的走勢,當然我本人也多過一次而因此受傷!
Picture

ps: 我沒有參與上的炒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0

網頁遊戲為什麼容易賺錢?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79

  我們剛剛經歷了驚訝的9月,現在又在享受一個可能更加驚訝的10月。從商業上來說,一個讓人驚訝的事情是京東商城要做網頁遊戲了。沒錯,是那個做電子商務的京東商城,做的就是遊戲。8月初,美國亞馬遜也發佈了一款網頁遊戲。


  不過,更讓人驚訝的其實是馬云。6月,他創立的淘寶網就推出了網頁遊戲運營平台。兩年前,在一個特正式高端的場合,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說:「遊戲 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遊戲的話,國家將來怎麼辦?所以遊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 個原則。」


  說到底,馬云只是一個商人。但網頁遊戲到底有什麼商業上的誘惑力呢?簡單說就是來錢快。一個很直接但可能不嚴謹的說法是,「幾個人的團隊投入百來萬隻需要幾個月就可能獲取數十倍的回報。」


  作為一個十分成熟的行業,遊戲本來應該是一個進入門檻比較高的事情,比如傳統的網絡遊戲大都需要數千萬的投入,以及一兩年甚至更長的開發期。那麼網頁遊戲為什麼來錢這麼快呢?


  新用戶群 網頁遊戲不需要下載客戶端,只需要瀏覽器就可以玩遊戲,而且大都規則比較簡單,這提供了比大型網遊和休閒遊戲更低的使用門檻,從而可以爭取到大量新的遊戲 玩家。這些新的玩家對遊戲品質沒太高要求,但是需要一些簡單好玩的遊戲去打發空閒時間。實際上,就整體規模來說,網頁遊戲收入規模遠遠低於客戶端遊戲,玩 家數量遠遠低於客戶端遊戲。但這個新的用戶群足以讓早期的網頁遊戲公司獲得很高的商業回報。


  互聯網產品 與傳統的客戶端遊戲相比,網頁遊戲更像是互聯網化的產品。比如網頁遊戲的開發週期很短,甚至幾個人的團隊用幾個月的時間就能開發出一款新的產品,然後可以 在之後的運營中不斷完善產品。雖然這樣的產品會比較粗糙,但更容易捕捉和適應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和口味。而傳統網遊,尤其是大型網遊的開發週期是以年為單 位的。


  渠道最大化 與傳統客戶端遊戲依賴單一運營商不同,網頁遊戲很少有獨家運營授權。通常一款網頁遊戲都有數個(甚至數十個)運營商,這些運營商都是像騰訊、 4399.com、淘寶這樣有巨大用戶流量的平台,這使得網頁遊戲(尤其是好的網頁遊戲)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更大規模的用戶。當然,代價是網頁遊戲 開發商將更多利益讓給各個運營商。


  單純從產品角度來看,網頁遊戲還是一個比較初級的細分市場。相對傳統的客戶端遊戲,不僅產品比較粗糙,而且對運營的要求也不高。這也正是淘寶、京東商城敢於做網頁遊戲的原因—流量就意味著現金回報。


  但這一市場領先的公司之所以能夠這麼容易賺到錢,應該歸功於它們對新的市場需求和環境變化的發現—核心的客戶端網遊用戶之外,還存在一個不強烈但同樣有需求的遊戲用戶群體,而瀏覽器、互聯網產品的開發方式以及各種聚集流量的平台正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不過,既然連京東商城這樣的公司都已經做網頁遊戲運營了,你就應該能夠猜到這個行業已經快要告別容易賺錢的好日子了。從產品角度來看,網頁遊戲比客戶端遊戲更容易複製,而且運營渠道又不在網頁遊戲開發商的掌控之內。


  具體到公司來說,目前很難說有哪個網頁遊戲公司能夠形成真正的競爭門檻。而接下來競爭的加劇又很有可能導致利潤下降和推廣成本上升,也許在經過這樣的 變化之後,我們才能看到誰能存活下來,才能發現競爭力所在。「來錢快」,往往是一個企業進入的動力或者原因,但讓「快錢」變得持久,考驗的則是企業的經營 能力。如果這「快錢」,還能形成壁壘,蘋果的iPad就是這樣,成功了商業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13

精子質量低,買精不容易 中國精子庫三十年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436

一份合格的捐精者的精液,「生產週期」需要6-10個月。

當市場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時,地下市場就會形成。有捐精者的目的就是「上床」。

我國規定一份精液最多只能供5個婦女使用。一個捐精者只能固定在一個精子庫捐精。

在美國,精子庫的主要買家一半是想要孩子的單身女性和同性戀夥伴,購買方式以電子商務為主。在中國,精子的採購者,必須身份證、結婚證和准生證三證齊全。

對著日本AV女優小澤瑪利亞的照片自慰,你可以得到大約三千元人民幣的「補貼」。

位於北京大慧寺路12號的北京人類精子庫規定,年齡22到45歲的健康男子、中國公民,若無傳染病、遺傳病以及重大疾病,沒有吸毒、酗酒等不良習慣,均可自願捐精,獲得「補貼」。

北京人類精子庫有四個「取精室」,裡面的佈置相似。房間都在5平方米左右,一個粉色沙發,三面牆壁和房門後面都貼著一些沒有露點的女明星或者男女親密照片。沙發旁邊的小桌子上放著一卷衛生紙,牆壁上還有一個電源插槽,這是方便捐精者自慰時觀看自己電腦裡的視頻內容。

按照中國目前的相關法律,捐精者不用擔心依靠自己精液出生的孩子以後向他要撫養費,孩子對他也沒有贍養義務,孩子只對使用捐精者精液的夫妻具備贍養義務和財產繼承權。精子庫會為捐精志願者及人工授精的後代提供婚前諮詢,儘可能避免近親結婚的倫理災難。

像北京人類精子庫這樣獲得過衛生部門正式審批的人類精子庫,目前在中國大陸有15家。

2012年9月初,一則關於「廣東精子庫告急」的消息廣為傳播,同時一條關於「捐精能買房」的微博也引發了大眾對捐精的關注。

中國各地的精子庫現在到底處於怎樣的情形?

真假告急

陳振文是國家人口計生委科研所研究員,現任人類精子庫管理學組組長,2012年3月從北京人類精子庫主任位置上退休。按照他的說法,目前我國精子庫的精液生產量「基本滿足社會的需求,不存在告急一說」。

而且,按照我國對精子庫和生殖中心的相關法律法規,一個捐精者一生只能在一家精子庫進行精液捐贈,並且當一個捐精者的精液讓5名婦女受孕,或者精液在精子庫的儲存量超過40支的時候,就不允許再捐精。

這也意味著,「捐精能買房」在中國沒法實現。

「不是社會對精液的需求多了,而是採集有一些困難。捐精有一定的標準,而整個社會的精液質量有所下降。」湖南衛生廳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一份合格的捐精者的精液,「生產週期」需要6-10個月。捐精者先是需要到人類精子庫進行精液採集,確定精液合格之後,進行全面體檢,確認身體健康,才開始進入捐精週期。大概每週捐一次,每次捐贈都能獲得一定的「誤工費」和交通補貼等。

大約十次捐精之後,精液採集工作完成。半年之後,捐精者需要再進行一次艾滋病等傳染病檢測和篩查。確認沒有問題後,捐精者的精液才正式成為一份可供使用的合格產品。

國外的精子銀行也是差不多的捐贈週期。

整個捐贈過程下來,一位中國捐精者大概能拿到總共3000元人民幣左右的補貼。

這些精液產品只能銷售給衛生部或省級衛生部門批準成立的生殖中心。生殖中心再將精液用做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

據《廣州日報》報導,目前到廣東省人類精子庫捐精者當中95%以上是大學生。3年前《河南商報》的一則報導援引河南省精子庫主任李玉山的話稱,河南省人類精子庫「捐精主力」是大學生,但「遺憾的是,精子的合格率不足20%」。

當市場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時,地下市場就會形成。用QQ搜索捐精,會出現很多「自助捐精」和「求精」的群號。這是一個不受監管的領域。有捐精者的 目的就是「上床」——通過性交方式使求精女性受孕,且多是免費為主。有的則是去賓館開個房間,捐精者通過自慰取出精液,交給求精女性的丈夫。

2012年8月,精子庫和生殖中心的主管部門,由衛生部科教司轉移到了婦社司。隨後婦社司召開「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座談會」並表示,有少數地區監管不 力,某些輔助生殖技術機構違規開展輔助生殖活動;一些未取得資質的機構和個人非法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服務;「也存在促排卵藥等特殊藥物網上隨意銷售及濫用問 題等」。

衛生部科教司原副司長於修成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目前衛生部針對全國範圍內出現的精子庫和生殖中心繫列問題,已經開始了一輪整治。

由亂到治

1981年,我國醫學遺傳學奠基人盧惠霖接到一個自稱「無精之人」的患者來信,信中問到為什麼有牛和豬的精子庫,卻沒有人的精子庫,「如果有,我願意讓我的妻子通過接受捐精者的精液來受精。」

如今是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的盧光琇,當時正在學習老鼠胚胎的培養。拿到父親轉來的這封患者的信之後,決定投身試管嬰兒領域。她先是到北京郊區參觀了一個牛的精子庫。

「那時候牛的精子庫已經很規範了,衛生標準很嚴格,進去都要消毒。那裡主要通過做一個假的母牛讓公牛騎跨來取精液。」盧光琇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回到長沙後,她成立了試管嬰兒實驗室,開始介入精液冷凍技術領域。

盧光琇回憶稱,跟現在一樣,當時的捐精者也主要是高校老師和學生。體檢也就是根據入學檢測,合格者的精子就會被採納。

1981年底,盧光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精子庫,她約來那個給她父親寫信的患者。最終,患者妻子通過人工授精成功在1983年初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當時很多人肯定我們的成績,但也有人罵我『把人當牲口』。」盧光琇說,「那時候全國很多地方建設了精子庫,也確實造成了各種問題。比如,有個中醫院,連精子庫都沒有,患者需要精液,門口一個修皮鞋的進去捐精,中醫院便將熱乎乎的新鮮精液直接輸入給患者。」

1988年,盧光琇去法國學習冷凍胚胎技術。當時衛生部的一個司長讓她順便考察法國的精子庫建設和管理情況以備為中國所借鑑。回國後,盧光琇擬定了精子庫的管理草案,包括倫理管理、計算機網絡管理和「中央精子庫」等。

就在這一年,盧光琇組織了一場關於精子庫法律道德的倫理原則研討會,提出希望衛生部對全國精子庫做監管。但當時正好趕上中國人口劇增,搞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遭遇到巨大的輿論壓力。

當時她建設的精子庫是國內第一家,也只讓他們每個月做少量幾起案例。

1990年代是生殖中心「野蠻生長」的年代,一些機構和醫生為爭取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方法大膽,結果出生缺陷等問題大量爆發。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上世紀末。

2001年,中國科學院的一次「香山科學會議」在云南昆明舉行。包括盧光琇在內的一些與會者,紛紛呼籲國家加強對輔助生殖中心的管理,特別是加強對技術濫用的監管。與此同時,盧光琇利用其全國政協常委的身份,在「兩會」期間提交了一份關於嚴格管理輔助生殖技術的提案。

不久後,衛生部在上海組織討論輔助生殖技術是否要管理、怎麼管理等問題。當時的一個共識是,精子庫也要進行管理。精子庫不管理便可能會成為繼輸血之後的第二個艾滋病的重要來源。「而衛生部覺得管理的時機到了,於是就派了於修成來主抓這個事情。」盧光琇說。

權力下放

二十年磨一劍。2001年8月1日,《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兩個辦法」)正式施行。

「兩個辦法」規定,申請開展丈夫精液人工授精技術的醫療機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准。對申請開展供精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及其衍生技術(試管嬰兒)的醫療機構,由衛生部審批。

而人類精子庫的成立皆由衛生部審批。人類精子庫的精液只能給生殖中心使用,不允許進口和出口精液。另外,一份精液最多只能供5個婦女使用。一個捐精者只能固定在一個精子庫捐精。每個省最多設立一個精子庫,生殖中心的數量也要嚴格控制。

「兩個辦法」頒佈前,經批准的輔助生育技術中心數量有200多家,而在頒佈後,這一數字下降到100家以內。

一年後,全國精子庫重新洗牌,一些醫院的人工授精資質被撤銷,變成了提供生殖保險業務的機構,比如精子保存:有些患有惡性腫瘤需化療,或是工作環境受到強輻射,於是提前保存高質量的精子,待生育時取出使用。一年保存費一般在千元左右。

2002年10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以下簡稱中信湘雅)在中信集團原董事長王軍的「親自策劃」下成立。

南方週末記者查閱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中信湘雅是國有與民營資本的結合體。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信湘雅58.04%的股份,湖南湘雅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7.46%。盧光琇個人持股24.5%。

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是中信集團全資子公司,湖南湘雅集團則由中南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控股68%,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各佔股16%。

盧光琇透露,中信湘雅的精液庫存量在25萬份左右,其中有10萬份冷凍的精液。目前正向全國23個省市45家生殖中心提供精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試管嬰兒中心,2011年誕生了18000個試管嬰兒。

截至2007年6月30日,衛生部共審核批准了95家機構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10家機構(湖南、江蘇、廣東、上海、浙江、北京、山東、山西、河南、重慶)設置人類精子庫。

其中,重慶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附屬醫院精子庫於2001年11月獲得衛生部批准,後由於其在精子採集、存儲和對外提供等方面存在嚴重技術和管理問 題,於2003年6月被衛生部責令停止對外供精並進行整改。2003年11月和2006年2月,經衛生部先後複查仍未達到整改標準,目前仍在停業整頓中。

也就是在2007年,衛生部將精子庫和生殖中心的審批權下放到省級衛生部門。權力下放後,生殖中心的數量再次回升,陳振文的數據是,2011年年底生殖中心已經達到了205家。精子庫的數量隨之增加了5家,變成了15家。

「權力下放,主要是管不過來。兩三百家,每兩年檢查一次,很麻煩。」陳振文這樣解釋權力下放的原因。

模式之別

中國的捐精採取雙盲原則,即捐精者和接受捐贈者彼此不知道對方信息。

英國的法律部分借鑑了美國的做法,規定以捐獻的精子或卵子培育出的孩子在18歲後,有權瞭解自己「血緣父母」的真實身份。在英國,從2005年4月1日起,精子和卵子的捐獻者不再受匿名保護,這主要是保護其「血緣子女」瞭解父母身份的權利。

在美國,美國組織庫協會已經認證了一百多家精子銀行,精子銀行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監管,具體的監管條例在美國各州有區別。

西雅圖一家國際精子庫一位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相比中國對於一名捐贈者的精液最多只能讓5個女性受孕的嚴格規定,美國並沒有任何限制,但精子銀行一般都會控制在最多25位女性受孕為宜。

美國人每捐一次精,會得到100到130美元的「補助」。如果獻精者是醫生、律師等,補助會更高一些。因為患者對這類人群的精子需求比較大。

上述人士還表示,每份試管精子的出售價格是根據他們的成本和同行競爭價格所制定的。他們的精子賣到世界40個國家,時常供不應求。

世界五大精子庫有四個設在美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精子出口國。大多是採取公司化運作的營利性機構。而中國的精子庫和生殖中心大都設立在醫院和科研院所。比如,北京人類精子庫,屬於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是社會公益性研究機構。

在美國,精子庫的主要買家一半是想要孩子的單身女性和同性戀夥伴,購買方式以電子商務為主。想購買精子的用戶,可以在網站上根據自己想要的標準,檢 索出特定捐精人群的精液。比如血型、種族、身高、頭髮顏色和教育程度等。一旦選中某個捐精者,買主就可以和精子庫簽署一份協議,明確表示同意放棄追究捐精 者作為父親的責任。簽完協議,買精的客戶付款,精子庫會把精液快遞給買精人的醫生,由私人醫生給買精人做人工授精。

如果買精人願意多花一點錢,還可以看到捐精人的個人簡歷和詳細個人信息。

在中國,精子的採購者,必須身份證、結婚證和准生證三證齊全。不允許單身女性和同性戀人工授精和做試管嬰兒。

產業化更是明令禁止。「兩個辦法」明確規定,嚴禁精子庫的商業化。

商業化爭議

「我們賣給生殖中心的精液每份價格大概在800-1000元,現在要漲價了,因為精液的採集成本高,而捐精者減少了。」陳振文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很多人是打著(捐精前)免費體檢的目的來的,體檢結束後就不再捐精了。

陳振文透露,北京人類精子庫基本不盈利,處於盈虧平衡期,前幾年是虧損,「每個捐贈者的獲取成本是一萬元左右」。

作為精子庫下游的生殖中心則基本是賺錢的,主要是利用生殖醫學技術進行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培育。因為手術費用比較高,比如人工授精,便宜的也要3萬元以上。

「重慶精子庫的問題就是商業化造成的。外面的公司幫他們操作,帶來很多問題。不合格的精液也被賣出去了。連艾滋病都不查。」陳振文說。

衛生部婦社司一位工作人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雖然有中信湘雅的模式在先,但是私人資金和社會資金要進入精子庫和生殖中心,很難行得通。

而湖南省衛生廳科教處的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資金來源不會影響審批,湖南省衛生廳只認標準、條件和人員資質。不過他又透露,除了中信湘雅,目前湖南的生殖中心裡,只有一家有民間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74

PE:買時容易賣時難!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8932

PE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快5年了。看著收購了卻遲遲無法上市退出的公司,PE們不禁感慨,買時容易賣時難啊!

下面是05-08年,25個最大槓桿收購的退出情況:7家已經上市,2家被賣出,2家被部分賣出,1家破產,2家已經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但還未掛牌。換言之,大部分公司還砸在PE手裡。下表是發生在05-08年的大規模槓桿收購,現在PE仍未退出的案例:

數據來源: Pitchbook Data

由於被收購的公司體量較大,PE只能通過IPO退出(Verizon以281億美元從高盛和TPG手中收購Altel例外)。華爾街投行 說,2013年這些公司可能會扎堆上市(其實,去年他們也說這些公司會在2012年集中上市)。IPO遙遙無期,持有這些公司所帶來的資金壓力越來越 大,PE也有可能會揮淚大甩賣——減價賤賣以了結無法退出的案例。騰出資金尋找新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12

選股的角度2:賺最容易賺的錢 求漏

http://xueqiu.com/4711984219/23148924
投資股票的結果無非就三種:虧損,持平,盈利。

關於盈利部分,從過程看又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就是苦逼地賺錢,花了很多精力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中驚險地賺了一筆。第二類就是撿錢。

就我的經驗來看,往往撿錢才是最好的投資。

先說說第一類苦逼地賺錢。舉個例子,比如地產股,我知道有很多人看好新城B股,也花了很多精力,資料做的非常充足,反正我是很佩服的,自認做不到那麼充分。現在回頭看,回報也不錯,賺了蠻多。但,投資中海宏洋會不會變得更加簡單呢,記得我還截圖給股友看,中海宏洋的管理層及分公司領導都是中海外過去的,整個公司就是中海外來操盤,甚至財務部門都是通用的。你說這種公司去三四線城市混,想不賺錢都難啊。事實上,我基本就看看他們拿地,別的都懶得管。人家比我專業多了。

所以很多人來問我,新城B怎麼樣,我說你為什麼不投資中海宏洋呢?真是搞不懂怎麼想的!

類似的案例很多。比如我曾經關注過中國香料香精(HK3318),由於買入價便宜,也賺了一點錢。但是太苦逼了,這公司網上資料非常少,每天百度谷歌,生怕錯了什麼信息,到處打聽這公司的工廠建設情況。後來某一天,我終於醒悟了,這公司不是我的菜。原因很簡單,這類公司的業務是你沒辦法體驗到的,除非行業類人士,或者對這公司非常非常瞭解,要不然一年的大部分時間,你只能幹等,把投資交給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我相信這種苦逼的經歷很多人都會有。而且,還真不容易賺到錢。

所以我現在基本杜絕這種苦逼的賺錢方式。

第二類:撿錢

撿錢,說的有點猖狂,不過正如上面舉列中海宏洋,有一些投資是真的比較容易賺錢的。

再比如說銀行股,我看到有投資者花了大量時間研究,不過在我看來,其實價值不高。為什麼呢?因為銀行這個行業不是一般人能弄清楚的。需要大視野大智慧,翻翻財務看起來分析頭頭是道,其實不得要領。如果有這麼大精力去研究醫藥股,會樂翻天的。

當然,這裡有點後視鏡的味道。不過冷靜想想,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對未來的選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同樣的行業,過去選擇白酒股,閉著眼數錢。今天就很難受了,對吧,白酒黨會心有靈犀的。

同是汽車行業,投資合資公司比自主賺錢容易多了。別拿長城說事,合資公司裡有公司漲幅不比長城少的。

同樣是投資,投資醫藥股投資燃氣股賺錢就是容易,不承認不行。

選股的角度,會導致截然不同的兩種贏利方式。這跟我過去做營銷企劃是一個道理,同樣的產品,不同的角度去包裝,效果天差地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