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螞蟻金服估值超450億美元 發力金融場景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894.html

螞蟻金服估值超450億美元 發力金融場景化

一財網 關健 2015-07-05 17:32:00

螞蟻金服對外宣布已完成A輪融資,引入了包括全國社保基金、國開金融、國內大型保險公司等在內的8家戰略投資者。按照融資額以及占股比例倒推計算,螞蟻金服當前市場估值已經超過450億美元,與小米和Uber比肩。

以追求普惠金融、專門服務“小角色”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螞蟻金服,朝著它的千億美元級別上市計劃又推進了一步。

7月3日,螞蟻金服對外宣布已完成A輪融資,引入了包括全國社保基金、國開金融、國內大型保險公司等在內的8家戰略投資者。按照融資額以及占股比例倒推計算,螞蟻金服當前市場估值已經超過450億美元,與小米和Uber比肩。

得益於互聯網金融的高成長性,再加上螞蟻金服的核心思路是不斷推進金融場景化(即將金融業務和用戶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緊密結合),待未來兩三年上市時,螞蟻金服的價值有望在現有估值基礎上成倍釋放。

高成長性將繼續推高估值

根據螞蟻金服工商登記的更新數據顯示,其本輪融資一共引入了8家機構,其中全國社保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為5%(這也是全國社保基金第一次以直接投資的方式投資一家民營企業);國開金融與四家保險公司(人壽、人保、太保與新華人壽)各投資約9億元,每家約占0.5%;此外還包括春華基金和國資背景的上海金浦產業基金兩家PE機構。

如果以9億元占股0.5%簡單計算,螞蟻金服的估值在1800億元,但實際由於折讓的存在,其真正估值要遠高於這一數字。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市場多方獲得的可靠消息稱,此次融資螞蟻金服在當前市場估值的基礎上對入股者給予了一定比例的折讓,相當於給估值打了折(6.25折),而在折扣基礎上又專門針對社保基金又進行“折上折”。

據阿里巴巴集團去年9月份上市時的招股書說明,阿里和螞蟻金服之間達成了一筆協議,即在螞蟻金服上市之前,阿里巴巴集團有權分享螞蟻金服37.5%的稅前利潤;一旦螞蟻金服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可以選擇終止利潤分享,從而一次性獲得IPO時螞蟻金服總價值的37.5%。實際上,螞蟻金服此次融資是按照實際估值的62.5%對外報價。

那麽按照1800億估值為實際估值的62.5%計算,螞蟻金服當天的市場估值實際達到了2880億元,按當前匯率折合約為460億美元,這與市場多方預期的450-500億美元估值相吻合。這個數字和小米、Uber兩家公司的估值相當。

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高成長性將繼續推高螞蟻金服的價值。目前,螞蟻金服的年度活躍用戶已經超過4億,其中移動端占比已超過80%。面對市場傳聞的2017年上市時間表,螞蟻金服官方從未正面表過態,從現在起的一年半到兩年時間里,隨著螞蟻金服用戶數的擴大,以及不斷滲透到各種線下金融場景中去,其上市時的價值有望成倍放大。

在螞蟻金服旗下業務中,支付寶是支撐其總體估值的主力。就在本月,全球在線支付服務商Paypal將從eBay拆分,市場給予其40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而去年時支付寶的資金處理規模就已經是Paypal的3倍以上,其每秒鐘處理的最大支付規模也遠超後者。

此外,像芝麻信用、網商銀行、金融雲等,均是螞蟻金服旗下最具成長性的板塊。拿芝麻信用舉例,芝麻信用做的是為社會建立一套個人征信體系,未來這套體系的價值將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得以體現。《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芝麻信用的授權開通用戶為2000萬左右,當這個數字突破1億時,對估值的拉升效果將明顯顯現出來。

當前市場上,由於國外尚沒有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從業務上與螞蟻金服完全“對標”,再加上這一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的初創期,因此用一位互聯網金融業內資深人士的話說,“怎麽估值都不為過。”

普惠金融滲入場景化思路

“我1992年的時候就想創辦一家這樣的銀行。”馬雲近日在浙江網商銀行開業的發布會上對媒體說,當年他辦了一家翻譯社,需要融資,求爺爺告奶奶地托關系,把家里的所有發票都拿出來湊在一起作抵押,還是沒能從銀行貸到款。他當時就想,未來應該有一家能普惠眾多小角色的銀行出現。

包括網商銀行在內,螞蟻金服旗下各個業務的核心服務對象均是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在去年10月公司成立時,螞蟻金服集團CEO彭蕾就反複強調做傳統金融機構的補充,淡化競爭色彩,服務於“二八關系”中的那個長尾“八”。以小貸業務為例,過去5年已經為160多萬家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解決了融資需求,累計發放貸款超過4000億元。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在普惠金融的大方向下,螞蟻金服的戰略思路是推進金融場景化,用互聯網在渠道、技術和數據上積累的優勢,降低投融資等金融業務的門檻,讓金融融入用戶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中,而這個過程更多的是朝著線下進軍。

比如已積累了2.7億移動端活躍用戶的支付寶,其現在的發展方向是最大化地利用其移動入口優勢將更多生活場景串聯起來,像“未來醫院”計劃、城市服務、超市和便利店付款、吃喝玩樂O2O業務等,近期支付寶還將有升級大動作。

再看芝麻信用,用戶的芝麻分目前已經滲入的場景包括租車和住酒店免押金、婚戀交友網站用戶信用評估、申請盧森堡等申根國和新加坡簽證等,以及接下來將拓展的“信用飛”(購買機票服務)、求職、貸款等場景,信用的財富價值將在各個場景中得以體現。這一過程中,用戶的信用意識將被培養起來,從而建立一套類似於美國征信體系FICO的社會信用模式。

場景化趨勢讓金融和生活的邊界變得模糊,像蘇寧、京東、58同城等試水互聯網金融也是奔著場景化方向。當互聯網金融像眼下的網購、社交等根深蒂固於用戶的日常生活中時,螞蟻金服的價值勢必將成倍釋放出來。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55

4D打印時代的商業場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0/151905.shtml

我一直在想4D打印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資料,帶著這麽強的一種顛覆性來到我們身邊,我們未來將會處於一種什麽樣的商業場景里。當前火熱的互聯網+,以及UEBR所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給我們當下的商業場景已經帶來了一些深刻的改變,尤其是對於上一次商業浪潮中所構建的龐大商業體。之前由於我們處於一個物資相對匱乏,各種科技與今天相比可以說是兩個時代的那個時期,包括聯想、海爾、蘇寧等龐大的商業體憑借著其強大的線下渠道體系,在互聯網+之前的時代中,在各自的領域構建出了一艘商業的航空母艦。

但到了互聯網+的這個時代,曾經成為他們成功的一些關鍵要素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而從根本意義上而言,互聯網還並不是以一種新的生產資料的方式出現,而更多的是以一種信息工具的方式存在。不過由此所帶來的社會深層次變化已經讓當前的整個商業生態發生了改變,並且有更多的改變正在邊緣發生著。那麽在4D打印時代,所改變的並不是信息工具,而是整個生產資料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正如蒸汽機的出現讓整個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發生改變一樣,4D打印也正是以這樣一種新的生產資料、生產方式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這個時代中。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沒有對4D打印技術的概念展開探討,關於更多4D打印技術方面的信息,可以通過《4D打印改變未來商業生態》這本書中獲取。

我們可以想象的到,一旦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發生了改變,那麽其所帶來的變革將遠超過我們今天所面對的互聯網+浪潮所帶來的影響。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蒸汽機革命之前,我們賴以維持的生產工具是什麽?無非就是傳統農業社會的那種初始的手工工具,因此當時整個社會的商業生態是構建在相對緩慢的生產模式之上的。進入工業革命之後,由於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改變,整個商品的供需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了,於是就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商業生態出現,並在互聯網之前維持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盡管其所改變的並不像工業革命一樣從整個生產資料的環節進行變革,但其對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信息流動方式進行了改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信息流動的改變已經對整個商業生態的建構進行了新一輪的變革。那麽我在想,隨著4D打印技術的出現,這種由新的生產技術所帶來的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一系列改變,可以說是一場類似於蒸汽機所引發的新工業革命。在這樣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之下,我們的商業生態、商業構建必然會發生根本的改變。

可以預見,在4D打印時代,今天類似於阿里巴巴,類似於萬達,包括當前火熱的O2O模式都會被取代,並且以另外一種新的,或者可以說是我們未知的商業名詞出現並存在。我們今天賴以為豪的龐大工廠,或者強大的裝配能力,在4D打印的時代將被取代,並且會以一種非常尷尬的角色存在。

4D打印時代:社群+眾籌+共享

未來或許將以我們當前無法認知的方式出現,但非要從目前已經存在的商業名詞中找到幾個詞來幫助我們理解的話,我會選擇六個字:社群、眾籌、共享。在4D打印時代,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或是鄰居,按照當下流行的說法叫做社群,不過這個社群的概念並不一定像今天基於互聯網的社群一樣的大概念,可能就是幾個人,他們基於共同的一種需求。比如都是對創意家居類的產品感興趣,這就構成了一個社群,然後大家一起出資,也就是眾籌的方式來一起購買一臺符合創意家居類產品打印的4D打印機。

之後呢,就進入共享的模式,也就是這個眾籌的社群人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使用這臺4D打印機,大家各自只需要在自家的智能終端設備上設計好所要打印的產品(當然智能終端設備已經不局限於我們當前所認知的PC,或許是依賴於智能穿戴設備),然後上傳到4D打印機上就可以進行打印了,這個操作就跟當前的文本打印機一個道理。當然,這個社群還可以將這臺打印機的閑置時間借助於互聯網的信息平臺租出去,這就構成了更大的一個共享經濟圈。

未來商業場景將超越當前認知

在4D打印時代,大部分的商品並不需要借助於工廠進行生產,而是圍繞著一個社區或者幾個社區配置不同的4D打印機。而不論是對於當下的購物商場,或是四處布道的電子商務平臺來說,當前這種商業方式所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將失去。對於一般商品而言,家庭的桌面級打印機將走入千家萬戶,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打印各自所需要的產品,當然也可以將自己的一些創意通過產品的形式打印出來,並借助於信息工具完成傳播、交易等。而個人用戶在4D打印時代所扮演的角色是一種多元的角色,既是消費者,也是用戶,也是生產者。

而對於一些特殊商品,尤其是一些相對比較大型的商品,這種打印機由一些機構,或者個人所提供,消費者只需要在物聯網的大數據平臺中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想法,大數據平臺就會根據我們的需求進行分析,並為我們提供最優的實現方式。因此,對於我們真正要進入的4D打印時代,商業生態到底用什麽樣的詞來形容,至少以當前的商業名詞來表達都不是非常準確的方式,或許我們只有進入了那個時代才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新商業名詞。

試想,我們今天你死我活的砸錢燒平臺,砸錢搞所謂的“新壟斷商業體系”,為什麽不花錢對這種真正顛覆未來商業生態的顛覆性技術進行投資,這才是未來。而正在路上的智能穿戴、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強大的技術,並由這些所建構出來的整個物聯網時代,我們的信息流動方式將會在今天的互聯網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變革。在加上由4D打印技術所帶來的整個生產方式的改變,我無法用簡單的文字描述,但能說的只是一點,未來如同我們今天顛覆之前的時代一樣顛覆我們今天所建構的整個商業生態。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陳根,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518

場景消費金融的風口,玖富還能飛得更高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0/151908.shtml

1

最近,艾瑞咨詢整理的一個《中國獨角獸企業估值榜》很火,玖富、陸金所、人人貸等數十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在列。而就在昨天,玖富舉辦了盛大的九周年慶典,邀請了金融行業的協會領導和眾多投融資機構的大佬們為其站臺,並在會上宣布成立玖富金服集團,推出玖富錢包。

不同於其他的初創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是,玖富並不是一家新公司,而是早在2006年便已經成立,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是名副其實的“大師兄”,經過在最初幾年的一波三折後,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當中迎來了爆發,邁進了互聯網公司獨角獸的陣營。我們不禁想問,接下來,玖富又該如何繼續保持這種增長勢頭呢?

1、基於生活場景,繼續產品創新是根本

首先,基於生活消費場景,保持產品創新是玖富走向更大成功的根本。在過去幾年間,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迎來如此規模的爆發,一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城市居民的消費升級,而移動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更是能夠創造更多全新的基於衣、食、住、行的各種各樣的消費場景,這一趨勢也可以從玖富產品矩陣窺見一二。

實際上,除了剛剛發布的玖富錢包,以及明星產品玖富悟空理財之外,玖富旗下的成員還有分期GO,蠟筆分期,貸我飛、小金票等,此外,玖富還與我愛我家,世紀佳緣等公司合作,開發了覆蓋房租分期、教育培訓分期、校園金融、3C分期、三農分期、婚戀分期等多種基於實際生活場景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而且,無論是房地產金融,還是校園金融,以及農業金融等,這其中每一個重度垂直的領域都是一個巨大的移動金融市場,如果互相之間的場景還能有緊密的聯系,如果能在一個賬號體系下將這些不同的生活場景聯系起來,以滿足一個人從出生到上學,再到畢業之後結婚、買房、買車等生活當中各種金融需求,想象力將更加之大。也許正是看到這樣一個移動金融發展的趨勢,玖富在九周年慶典時,索性將旗下所有與金融有關的子產品全部集合到玖富錢包app,從而使得玖富錢包成為一個集理財信貸、消費金融、生活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超級App,在它身上甚至看到了有小一號“支付寶”的感覺。

2、風控將是最重要保障

其次,玖富創始人兼CEO孫雷在昨天發布會現場也透露,玖富的年累計交易額在2014年同比上年增長高達775%,而今年上半年,已經比2014年同期增長647%。如此爆發式的增長,必然更加考驗玖富在風險控制方面的能力。

而且,就行業的屬性來說,互聯網金融首先是以金融為內核的,所以必須遵守金融行業的一些的基本的玩法,在此之上才能做互聯網方面的創新。而從國家十部委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來看,國家監管層也是鼓勵更多風控方面規範化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繼續在行業里當中發揮金融創新的作用。

不過好在玖富過去九年在金融行業的積累的經驗,特別是在風險控制方面,也是一直走在幾乎所有新興互聯網金融公司前面。而從這次九周年的發布會上消息來看,玖富還引入了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7家征信機構進行合作,同時還簽約引進了第三方保險,這使得玖富在風控技術上又增加了新的砝碼。

3、保持敬畏之心,繼續發展更多粉絲

最後,玖富還需繼續“吸粉”。盡管玖富目前已經擁有近2000萬的註冊用戶,但相比動輒過億用戶的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依然有不小的差距,玖富如果想從目前到獨角獸公司躋身到巨頭的行列當中,那就必須用敬畏之心通過提供通過創新提供更好的產品,來吸引更多的粉絲用戶。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玖富最以為傲的就是只用一個悟空理財的微信公眾號,通過10個種子用戶邀請好友獲得特權本金的做法直接引爆了悟空理財在微信上成功的傳播,只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便為玖富帶來了多達600萬的註冊用戶,而這幾乎占到玖富全部註冊用戶的三分之一。玖富今年還專門為悟空理財的粉絲用戶們做了一個空粉節,跟粉絲進行互動,悟空理財的猴頭標誌也正式成為玖富集團的頭像。

不過,在今後的一段時間里,玖富錢包能否繼續複制“悟空理財”的神話還是一個未知數。特別是面對快速變化的互聯網生態,以及競爭更加激烈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玖富必須持續升級自己的營銷模式,找到新的實現指數級增長的營銷方式,在2000萬註冊用戶的基礎上再實現翻幾倍的增長,那可能就離邁入巨頭的陣營不遠了

總體而言,在過去幾年,玖富充分享受了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的紅利,也已經由一家三個北大畢業生創辦的小公司成長為擁有900多名員工的玖富金金服集團。而接下來,玖富若想由獨角獸公司再邁入到巨頭行列的話,就必須再繼續堅持在產品創新、風險控制、粉絲營銷等方面的初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李東樓,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519

美啦:一場後阿里京東時代的場景突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1/151932.shtml

無論是前工業時代的iPod,還是互聯網時代的支付寶、微信,無論它們過往有多麽強大,一旦脫離了用戶的生活場景,其占領的市場便很快會被其他用戶隨身攜帶的場景App取締。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大戰,鹿死誰手,難以斷言,但“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流量和入口,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場景”,已越來越成為互聯網從業者的共識。

單點突破,聚焦美妝

做好巨頭做不好的三件事

VC在考察電商領域創業項目時,常拷問創業者的核心問題是:如果你想做的事情,阿里京東也想做,你怎麽辦?對於企圖在美妝領域搏得一席之地的創業公司而言,這個問題更難以回答,因為這里不僅有阿里、京東,還有在美國上市的聚美和吞並樂蜂網之後的唯品會,可謂巨頭林立。

再細看它們的模式,無論是天貓、聚美、唯品會,亦或是依托於大平臺的B2C、自營B2C, 其核心還是圍繞:品類+貨品進行的。此種大賣場模式,其優勢在於:短平快,快進快出,賺效率的錢。用戶購物完成之後的第一反應卻是,迅速關閉網頁,離開平臺。

分析認為,大賣場模式至少有三大缺點:

1. 搭售模式,缺乏自然場景

在線下,超市等大賣場的客流量很大,可大家來買的多為生活用品,如果你是一位時尚女性,恐怕會更傾向於去美妝品牌專賣店,而不是在超市里購買化妝品。因為在專賣店,不光商品種類齊全,還有專業的美妝顧問給你建議與指導。

回歸到移動互聯網上亦是如此:化妝品的購買不是一件單獨的事情,而是“風格-功能-品牌-單品-搭配-保養”線上的一環,電商平臺要良好的承接這一需求,需要更具象的場景,通過整合上述鏈條中涉及到的資訊、教程、攻略以及貨品,共同形成“閉環”。

2. 單向模式,缺乏口碑背書

雖然阿里、聚美、唯品會在市場上享有不低的知名度,但在美妝領域,“假貨水貨”的問題始終縈繞不去。在商家供貨,用戶選購的單向模式之中,用戶為買品牌而來,也因怕買到假品牌而猶豫,而商品評價又有太多可以造假之處。想讓用戶放心購物,在商家模式之下,缺少的是可信任的“口碑”一環。

3. 貨架模式,缺少風格類導購

正如淘寶、天貓為了流通效率均采取貨架模式,因缺少風格導購,而養活了蘑菇街和美麗說,美妝領域也必然產生賣場之外的生態模式。如今,用戶對於產品的需求不僅僅是功用性,其更關乎用戶的形象與品味。可以說,產品個性化已成為用戶的核心需求,這並不是講求短平快的B2C電商所擅長的事。

作為持續關註電商領域的自媒體人,倪叔曾經認為,電商已經淪為傳統行業,很難再有創新。可事實證明,市場上總會冒出新興企業,為看似走向式微的行業帶來新意,這就是倪叔之所以關註美啦這家公司的原因。

緊緊抓住電商巨頭這三處弱點,做深做透做好,正是美啦APP能夠快速崛起的底氣。

美啦APP,這款2013年7月才上線的APP,僅2014全年,就獲取了1億用戶,日活260萬,日單過萬的高速增長。一切的秘密,在於:場景電商。

美啦APP的種子用戶,基於美啦美妝社區積累而成。它依托c2c社區的產品模式,形成封閉的、可信任的、高粘性的封閉環境,可概括成為:美妝達人攻略+用戶ugc反饋的方式。

在沈澱出以用戶體驗為基礎的口碑導購信息後,2015年,美啦轉型升級為美妝社區電商,百日成績單如下:日活用戶260萬人,日單過萬,在垂直領域迅速積累擁躉。

互聯網行業權威分析報告艾瑞網,對社交網絡App的長期數據監測顯示:美啦App用戶增速穩定,2年時間已基本穩固了其在美妝社區電商領域的領頭羊地位。她的周覆蓋人數,更是同業內第二名的2倍。隨著美啦APP下載過億,解決了用戶量+美妝貨品的信任問題。

美啦APP又接著打造了國內最大美妝品數據庫,包含 20萬種信息內容,遠高行業水平(行業第二名僅7萬種)。社區沈澱的ugc內容,則成為美啦APP的內容中心。圍繞美妝購物的前後環節,美啦APP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場景化的、一站式的購物體驗。

最後,上線C2C買手模式,將社區美麗資訊與電商全球購打通,來自國內國外的美妝達人,以基於內容+風格模式,為用戶提供全球美妝導購服務,僅上線3個月,就完成了訂單破萬的嘉績,解決了:商品池+美妝購物多風格導購問題。

比模式更深層的價值:是對人和信任的珍惜。

網易CEO丁磊,曾這樣定義“核心競爭力”:它是一種,即便把所有秘密都告訴你,可你依然學不會的能力。

“場景電商”如今已成為一種這種新經濟形式,美啦從美妝社區升級到場景電商,不光需要功能的打通,更重要的是營造氛圍。女性註意細節又愛分享,她們不選擇天貓、聚美、唯品會,而選擇美啦APP,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啦用心的打造了一個讓女性用戶信任的整體氛圍。

在美啦創始人張博看來,“美啦從一款社區APP產品升級到電商之路,遇到很多的問題,我們擔心C2C模式有假貨,所以我們讓所有美啦APP的C類賣家統一把商品先寄到美啦倉庫,經過美啦數十道工序檢查確定是正品之後,才發貨給美啦APP的用戶。”

美啦嚴格執行的“入倉+檢查”的模式確實會增加物流時間,可在假貨和時間面前,你會如何選擇呢?當然,兩全其美才是美啦的追求,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用戶和訂單激增帶來物流後端爆倉甚至癱瘓,收購一個成熟優秀的後端團隊將成為美啦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

全球招募買手,成為美啦確保產品質量的另一個殺手鐧。今年7月12日,美啦首次全球買手招募沙龍在東京的柏悅酒店拉開序幕,正式布局海外電商。張博在與全球買手簽訂的合同條款中特別註明,一旦涉及假貨就永久逐出。值得一提的是美啦APP內的全球購買手已經100%全部來自海外。

美啦不僅在杜絕假貨上毫不含糊,在用戶留存和品牌塑造上也下了苦工。女性用戶群體中熱度&美譽度均極高的著名影星Angelababy,成為美啦APP的形象代言人。同時,作為美啦首席產品設計師及首席美妝盟主,美啦圍繞baby的個人形象,對美啦APP進行了整體包裝與改版,令品牌形象愈發青春活潑又不失精致優雅。

光有產品與內部氛圍還不夠,要牢牢抓住用戶,還需持續發力。剛結束的美啦“818全球美妝大促”,讓用戶體驗了一把集數千款品牌sku於一體的超級促銷活動。為了彌補發貨速度短板,美啦特地在多個城市雇傭了粉紅色的直升機,給足用戶收貨驚喜。

值得關註的是,美啦還大手筆的攜手社交網絡中極具女性話題和人氣的《偶像來了》《女神新裝》等電視節目,成為它們的特約合作夥伴。此舉可謂找準點打破植入式營銷困局,改變了傳統而僵硬的品牌合作模式。

“內容-購物-空間”場景突圍後的萬億蛋糕

據美啦創始人張博介紹,美啦將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布局美妝咖啡廳。第一家美啦全球美妝免費體驗店,將在9月下旬於北京店開業,店內設置了聚數千美妝產品於一體的商品墻,用戶可以現場免費體驗,下單後還能免費喝咖啡。

這一無疑又是另一步好棋。憑借對用戶人群的精準把控,美啦從“內容-購物-空間”,一步一步切入其核心用戶群身處的更多的生活場景。可以預見的是,以美啦為代表的場景電商,耕耘的將是未來萬億級的美業蛋糕。

回看今天美啦的成功,或如原京東副總裁吳聲,在其所著的《場景革命》一書中說的,“場景時代已經來臨,場景革命將重塑電商的產品、營銷、渠道和連接方式。”

在巨頭環伺的美妝行業,美啦能比巨頭更快速的實現品類模式的轉型,挖掘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圍繞美妝主題拓展各類消費場景,從而獲取消費者的極大認可和信任,最終贏得高速的成長,這確實是一股值得欽佩的巧勁!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倪叔,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46

天貓服飾總經理劉秀雲:要造場景、全渠道、全球化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3/151946.shtml

屏幕快照 2015-09-13 上午9.29.50

服飾作為消費者網購頻次最高的品類,在天貓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增高,服飾商家對平臺的服務要求也不斷攀升。為此,天貓切入服飾的供應鏈上遊,利用消費者大數據,從商品研發開始,到新品上市、次新品折扣、尾貨清倉等,提供淘寶、天貓、聚劃算、儷人購等平臺的綜合解決方案。

天貓服飾總經理劉秀雲表示:“服飾商品的生命周期經歷“介紹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時期,天貓會根據各個時期的特點,為服飾商家建立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同時利用全渠道的運營思路,充分融合線上線下,為消費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

據易觀智庫《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 B2C市場服裝交易規模達120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1%,其中天貓占據69.9%市場份額,保持絕對領先位置。

因此除了創造更多的場景,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天貓在商家端也在發力。劉秀雲表示,天貓會幫助服飾商家實現全渠道運營,將數字商業和實體商業充分融合,為消費者帶來PC和移動端之外的購物全新體驗,具體體現在: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線上下單,門店發貨;線上下單,門店自提;線上下單,門店自提、試穿、退貨;線上下單,門店完成銷售,退貨到需要的門店;線上線下會員打通、聯合營銷。

劉秀雲認為,天貓今年更強調零售本質,更看重結構調整帶來的內涵式增長,在不斷引進國際大牌的同時,也積極攜手傳統品牌加速線上線下融合、建設全渠道,此外,還為國內具有原創設計能力的品牌提供資源和技術,進行孵化,助其發展,從而為天貓消費者帶來更豐富、更具特質的商品。

前不久,天貓與全球110多個集團160多個服飾品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覆蓋國際品牌、線下傳統品牌、設計師品牌、淘品牌等不同層次的服飾品牌,其中20多個品牌與天貓為獨家合作。劉秀雲還在論壇上透露,美國輕奢品牌COACH近期也來到天貓開設品牌旗艦店。這也標誌著天貓全球化、全渠道、全場景的服飾行業打造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239

互聯網保險市場達千億 場景打造入口級產品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2/152076.shtml

近日,開心保執行董事李傑表示,開心保選擇航班延誤險和境外旅遊險的市場,聯合中國人保等保險公司,為常年出行的差旅用戶提供航延4小時單次賠付2000元的1年期航延險,為偶爾出行的用戶提供航延2小時單次賠付200元產品,也為出國務工需要不能回國的用戶提供海外停留1年的務工旅遊險。

上線以來,開心保陸續連接了購物場景“天貓旗艦店”、搜索場景“開心保B2C比較平臺”、旅行場景“窮遊、螞蜂窩”等,在3年內實現保費過億元。

 李傑指出,互聯網保險未來的方向“場景化、碎片化”已成為行業共識,眾多平臺正在朝此方向發展。

“‘場景化’並非簡單的連接,通過場景打造入口級產品才是重中之重。”李傑認為,所謂入口級產品,也就是基於剛需、高頻的眾多連接,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找到、打通乃至運用場景,最終完成保險與用戶需求的無縫對接。

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保險大概分為三類:第一,互聯網作為銷售渠道,作為保險公司傳統銷售渠道(業務員直銷,經紀/代理)的補充,銷售傳統保險產品(例如,旅行險,意外險)。第二,根據互聯網消費者的特性,進而改造傳統保險以適應互聯網銷售或進行場景營銷(例如,眾安保險與掛號網推出的醫責險)。第三,根據互聯網特性開發新保險需求,量體裁衣制定新型互聯網產品並形成閉環(例如,退運險)。

近兩年,互聯網保險市場發展很快,業務規模迅速擴張。數據顯示,2014年互聯網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58.9億元,同比增長了195%,遠超過同期全國電商20%的交易增速。2011年至2014年,互聯網保險業務收入從31.99億元增加到858.9億元,規模增長25倍。到2015年,互聯網保險市場保費收入更是同比增長1.6倍,上半年已實現保費收入816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眾多的參與者,不僅有專門的傳統保險行業的銷售平臺,也有許多互聯網金融公司。不過,無論是“小額、高頻、海量”的產品特性,還是嵌入消費場景與交易環節的銷售方式,互聯網保險都打破了傳統保險業的既有格局。隨著保監會公布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互聯網保險業務將迎更大的藍海市場。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556

因為講了一個場景,我獲得了政府30萬元補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exp/2015/1023/152482.shtml

導讀 : “雛鷹人才計劃”是中關村針對海內外優秀創業人才推出的創業重點扶持工程。

昨天,有個做商標註冊業務的人給我打電話,問我要不要註冊商標,我問你是怎麽知道我電話的?他說在中關村管委會官網看到了你們公司名字查到的。正納悶時,突然想到,在3個月前我申請了中關村管委會的“雛鷹計劃”。

什麽叫專業?人家就是專業,潛在用戶找的很準!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我在創業一開始就註冊了公司產品商標“好的好的”。扯回來,婉拒後,在官網上一個文件里果然查到了我們公司名字!

 

QQ截圖20151023152200

 

 

 

簡單介紹一下“雛鷹人才計劃”:這是中關村針對海內外優秀創業人才推出的創業重點扶持工程。在每年的4月-到6月底向初創企業開通申請渠道。申請人的條件:有影響力的全國創業大賽獲勝者或者是拿到不低於100萬天使投資的初創企業。

成為“雛鷹人才”有什麽好處?

獲得不超過30萬元的啟動資金支持。此外,對創始人申請北京居住證,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有一定幫助。

在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中關村每天誕生49家科技型企業,一年差不多有18000家企業。符合申請條件的至少有1800多家企業。這意味著我們從1800多家初創企業中,幸運的成為58家“雛鷹人才計劃”之一。

我是怎麽獲得了政府補貼30萬的呢?

申請雛鷹人才流程是:填寫申請表,路演,背調。關鍵是路演的表現。在我們小組就有留學海歸做廚房智能硬件的,有技術大牛做To b企業服務等20家企業,有當下火熱的O2O,在線教育,在線旅遊等項目。激烈程度不亞於我創業之前供職的創業家傳媒舉辦的黑馬大賽小組賽。

在路演的時候,我主要講了以下場景:

我是在四川一個大山農村里度過的童年。記憶猶新的是,當稻子熟了,家里忙不過來,我爸就去就請鄰居幫忙收稻子;玉米熟了,就去請鄰居幫忙收玉米。缺點什麽就差我去鄰居親戚家借點,沒時間趕集就讓路過家門口的鄰居買點肉回來…等等。遠親不如近鄰,這種有需求按地緣找周邊人來滿足的場景,我相信在中國幾千年里的小鎮農村中稀疏平常。

但當我來到北京,住在我周邊的人,名義上鄰居其實是陌生人。好像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地緣相關的人與人關系卻越來越冷漠。

在電梯間碰到鄰居,也只是點頭之交,不敢邁出認識的第一步:“你好,做個自我介紹,我叫易濤,做IT的。您是做什麽的?”這是為什麽呢?沒事找事,怕被誤會“另有企圖”,也害怕被拒絕。

這種冷漠的地緣關系,核心要解決信任問題。

如何解決信任問題呢?“好的好的”平臺的解決方案是:就事說事,按需響應。

附:PPT

 

QQ截圖20151023152237

 

 

 

用什麽方式來解決這些需求呢?

 

QQ截圖20151023152306

 

 

 

我們的模式什麽?

淘寶是把東西賣給遠方的人,通過四通一達來連接。

微信是把東西賣給通訊錄的人,通過熟人關系連接。

“好的好的”的願景是每個人都能滿足周邊人的需求,暫且用按需響應來連接。

 

QQ截圖20151023152326

 

 

 

我想正是因為這個場景最終打動了評委。感謝國家,感謝中關村管委會對初創企業的大力支持。

(不要走,前方高能,有價值3萬元的彩蛋,反正都看到這里了~)

話說回來,30萬有用嗎?

當然有用!在資本寒冬,特別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可以發團隊幾個月的研發工資,度過最難熬的階段。

這30萬,我拿來做什麽?

找人!我們團隊技術人才儲備很足,有阿里前資深工程師,某月流水過5000萬手遊的前聯合創始人坐鎮。缺產品運營人才,如果你玩的了腦洞,寫得了故事,喜歡我講的這個場景,請聯系我的微信號:yitaook1987)。我們是創業家傳媒董事長牛文文(社群),易到用車董事長周航(產品),快書包董事長徐智明(營銷)聯合天使投資的企業。加入我們,我們彼此成就!

有這30萬,真的有用嗎?

在這股創業浪潮中,30萬又如杯水車薪,嘚瑟什麽?我專門寫這篇文章,其實真實目的是告訴我的朋友們,“好的好的”11月20日上線。到時,請多支持!!!!!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初次創業的幾個大坑,都是我這個蘿蔔趟過的:

1.一定要做自己擅長的事。

2.不要高估自己

3.辦公用品盡量選擇二手的。

4.一定要保護你的商標。

5.創始人的節奏很重要。拿融資之後,找人,產品規劃。技術開工期間調研市場,準備產品推廣,不斷修改BP。

6.產品轉型調整在初創公司是很正常的,為避免人員流失,前期要不斷灌輸“擁抱變化”!

7.地推,新媒體人士幹不了

8.上來就問薪水的人最好別要

9.想盡一切辦法低成本(利用現有資源,整合資源)的推廣你的產品。

10.創業這麽忙,誰給你湊10條啊。再見。

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27

e家潔推出收納服務 重構家政場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07/152702.shtml

導讀 : 家政O2O平臺e家潔正式上線收納服務,該服務由專門的收納師進行,按小時計費。

i黑馬訊(周路平)11月7日,家政O2O平臺e家潔正式上線收納服務,該服務由專門的收納師進行,按小時計費。以一百平米的家庭住宅為例,包括臥室及廚房,費用在500元到800元左右。

e家潔此次推出的收納服務,解決物品雜亂、空間狹窄、心情差、擺放擁擠等痛點。收納服務不局限於傳統家政的保潔範疇,e家潔將收納服務範圍劃分為不同場景,譬如客廳、臥室、書房、臥室、衛生間、儲藏室和兒童房,進行流程化的標準服務,也將按照春夏秋冬等季節場景服務收費,提供空間的規整和收納。

收納服務借鑒日式收納文化,當天發布會也邀請了日本收納女王、“斷舍離“派創始人山下英子到場助陣。

日本已經有了深刻的收納文化,收納師不僅是熱門職業,甚至還有職稱考評。山下英子表示,日本已經從物質匱乏的時代過渡到物資過剩的時代,多余的東西侵占了空間,成為負擔,衍生出了收納文化。現在的中國跟20年前的日本一樣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根據e家潔的用戶抽樣數據,72%的用戶對於收納有一定了解,也都希望將生活用品重歸有序。不過在日本,收納行業更多的是咨詢,培訓主婦自己進行收納。

收納師重構家政場景

收納服務將成為家政服務的增值和延伸,相比於家政阿姨的清潔打掃工作,收納需要將家庭物品重新擺放、規整,對阿姨的職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

e家潔起初基於LBS尋找保潔阿姨,匹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雲濤透露,這種服務在起步時走了很多彎路,包括資本寒冬下進行大量補貼等不理智行為,不僅沒有解決痛點,也反饋出諸多問題,也催生了e家潔推出收納等增值服務。

e家潔方面表示,收納師與阿姨是兩個分開的服務團隊,此次收納團隊的打造將由山下英子為收納師授課,參考日本收納師的審考模式,建立收納師講授培訓班。e家潔的整套培養體系包括:業內專家+自建模擬家庭實景培訓中心+培訓+測試考核,培訓中心目前已經建設完成。e家潔創始人兼CEO雲濤介紹,他希望初級收納師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高級收納師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初級收納師主要將用於日常的維護。

目前,e家潔已經準備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分別組建300人的收納師團隊。

除了專業的收納師團隊,e家潔也打算對保潔阿姨進行基礎技能培訓,讓保潔阿姨轉型升級為收納師。雲濤認為,收納服務將打破對家政服務的定位,不再是保姆保潔服務,而是為用戶創造更加愉悅的生活感受。

e家潔上線之初獲得騰訊400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盛大和騰訊合投了A輪400萬美元融資,2015年2月,完成千萬美元B輪融資,2015年7月完成由天風天睿領投的數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準備進軍新三板。根據其官方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e家潔已經擁有了200余萬註冊用戶,月留存率達到43%,月均服務頻次2.5次。

據了解,e家潔日前啟動了企業保潔服務內測。目前,企業級保潔增長率超過279%,預計在明年2月份,企業用戶數量將超過一萬家,頻次高達15次每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49

從技術場景到商業變革的零售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25/153476.shtml

導讀 : 用戶和商家通過移動技術方式跟線下的方式進行融合,此次融合突破了傳統貨的維度。

全渠道一詞的出現始於2012年,對全渠道感受最多的是移動技術的發展。全渠道起步階段,相比線下渠道,線上渠道相對要曲折很多,從經營方式到用戶使用,線上線下用戶的重疊也很小。早期線上的渠道僅是一種沖擊,但是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線上線下融合的可能性也比較小。但隨著移動迅速發展,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就成為一種可能,並且融合地越來越大。

全渠道零售發展回顧

第一階段:從商品維度出發,在線上各個渠道開店第一個階段。

零售商開始思考是否要去淘寶開店,是否去做B2C,是否要給線上零售平臺供貨,起步比較原始,大多從貨的緯度去思考。零售行業的做法多是在各個渠道上鋪貨,比如王府井、亞馬遜、天虹、銀泰在天貓開店。

第二階段:從用戶、商品、支付,到分享營銷的多維度管理這四個方面發展。

1.用‍戶管理

硬件層面,三年前智能設備的成本還很高,現在成本已越來越低。舉例熱感應攝像頭,因為人的熱量、總量是不變的。但是通過這個熱量總量不變去感知到底這個商場有多大的熱量,有多少人,熱流的動向是怎麽樣?都可以做的到了。

軟件層面,數據分析的軟件系統也越來越完善。這些維度,構成了全渠道零售的大數據時代--即用戶管理。

2.支‍付管理

早期的支付方式包括刷卡、現金、會員卡。隨著發展,現在顧客常常問能否支持掃碼,能否使用微信掃碼支付,能否使用支付寶掃碼支付,顧客直接通過自己的手機和商家的手機就可以完成整個支付過程了。這是一個全渠道引發的支付變革。

3.商‍品管理

從前,商品管理的難度主要集中在庫存管理上。為什麽?因為去一家店,通過POS系統和ERP系統,很難或者無法獲知有多少貨,每件貨有多少個尺碼,因為ERP系統只管理到品牌的維度;但是線上不同,線上是管理到了單品的維度,比如說尺寸、顏色等。一方面,線上系統又無法到線下來,另一方面,線下的動態庫存變化會更快,因此一旦使用全渠道,系統的融合就成為一個核心。那時大家會發現它們無法融合。線上平臺與進駐商的ERP系統也無法對接,困難重重,平臺的庫存由平臺管理,進駐商僅提供商品即可。在電商行業中,重新盤查貨就很常見:線下是一盤貨物,線上自己盤貨,這就是庫存體系的分離。

現在的全渠道,庫存的體系是要融合的,線上線下的商品需要更快捷的管理,而不是要導購員打開一臺電腦,打開後登錄後臺,再輸入庫存數量,這種手動的方式既不智能,效率很慢,成本也很高。但是現在不是,現在通過手機,掃入條碼,就知道會否有貨,僅需發出即可完成同步。

4.分享營銷管理

這在以前作為分銷體系,是沒法做的。分銷體系跟導購利益之間無法嫁接。因此店里有多少貨,就賣多少貨。但是當一個店的貨,導購無法售出,可能就希望讓其它店的導購協助賣出,但常常無法實現,因為沒法計算,無法計算收益,利益分配也無法做到。但是現在可以,比如微店的分銷系統,在後臺輸入分銷比例,僅需按鍵,貨物即可展示在其它店里。

這種分銷系統在以前的PC時代是無法想象的,很難做,很難做得好,但現在做的就很好。而且可以很快的把產品的連接分享給顧客,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傳播。所以現在的分銷系統變得更加簡單,以上就是在移動技術革新下,對全渠道的新的闡釋,以及很多創新的部分。

第二個階段標誌著用戶時代的到來,用戶和商家通過移動技術方式跟線下的方式進行融合,此次融合突破了傳統貨的維度,從以上四個維度的管理進行了詮釋:包括支付手段,用戶管理,商品的管理以及分享+營銷的管理。之前的管理,多專註於用戶的線上消費軌跡包括:訪客登錄,線上訪問軌跡,購買記錄等等。在全渠道零售第二階段,開始從線下數據方面進行融合。線下數據包括:消費者在選購過程中視線在哪些地方有停留,停留的時長,那麽這些是跟移動硬件技術就息息相關,比如智能攝像頭。三年前智能攝像頭,還可望而不可及,現如今已開始逐步普及。

全渠道零售未來預測

未來全渠道零售中,隨著智能硬件的普及應用,每件商品自身將構成一種銷售渠道。

   1. 智‍能硬件使產品自身成為渠道

智能手環,智能的鞋、服裝,未來一切皆智能。包括商店出售的珠寶,日常食品等,以後都是智能的。那麽就意味著,零售渠道的重要性可能繼續下降。

最早的零售渠道是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即籌集資金,拿到土地,新建建築,然後零售商匯集開店,這是資金密集型。一般情況下,資金密集型的方式很難被跨越,門票也較高,像國內企業王府井百貨,外企的沃爾瑪就可以開起來的。反之,作為一般個體想去開一個這樣規模的店鋪,那肯定沒有太大的可能,這個是原來的傳統渠道。到了PC時代,淘寶開店變得很容易,打破了資本密集的門檻,但是大家發現想做淘寶也很難,因為技術上的要求也很高,像海爾這樣規模的企業想進B2C也非常不易。

全渠道零售第三階段中每個產品都是渠道。每個產品最小的渠道就是二維碼。再往後就可能是產品本身,無論是連接其他設備與否,它就是可以完成新的購買。產品自身就是一個銷售渠道。那我買的這個商品本身就是一個銷售渠道,只要跟手機一靠近,就自動調用一款APP。相比之下二維碼就很複雜,它需要到體積比較大的地方展示,實際上從美學上說它並不美觀,因此iphone6就在提升。NFC的芯片可以做的很小,植入到商品之中,植入到消費者的食品上,感應後,APP自動調用起來。

目前這種場景已經得以實現,且技術成本也較低。調用之後,比如顧客可以通過APP再次購買一個洗發水補充裝,就變得非常容易。這就是商品的渠道化。這種商品的渠道化在原來二維碼的技術下還很難實現,但是在近場支付(NFC)的支付技術下就會發展的更快,在技術層面上將引發很大的變化。

2B與2C的商業模式都發生了巨變,這種巨變中我們發現兩個極端,一、品牌很難有很高的溢價,二、消費者以零成本獲得商品。

  2.商業模式的成本變革

實際上零售業以前認為賣東西就是差價賺錢,即利差。舉例一枚戒指的出廠價是50元,零售商開價2000元,商品出售後就可以賺很多錢。而在現在,大家會發現利差賺錢這個事情變得越來越難了。消費者可以很快很容易地知道這個戒指實際值多少。

此時商家可能在構建品牌上的能力就要加強,比如自媒體。以前構建品牌可能會很費勁,比如喬布斯開發布會,一般零售企業就未必開得不起,怎麽辦?可以在群里開發布會,開的也很酷眩。盡管PPT做的不夠好看,甚至可以不會做PPT,現在通過H5免費開發平臺就可以實現,結合動畫、音樂,它的展示效果相比傳統PPT可能在新型社交媒體中就更容易吸引到讀者眼球,引爆話題,不但可以把品牌做的很好,同時降低了品牌建設的成本,加快了建設速度。過去找一家專業的公司做一份營銷PPT,費用常常高達十幾萬,用時長達兩個月。現在比如市面上一些免費的H5開發平臺,僅需三五千,一兩周時間就可以做的很好。這就需要內容夠好,這直接影響著內容品牌以及銷售通路的建立。

另一個趨勢是:商品在豐富之後,商品不是用來出售的。新型商業中的盈利並非通過商品來實現。比如遊戲,遊戲可能不是用遊戲來盈利的,有人在遊戲中投廣告費用,有人來此做宣傳。如果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遊戲中,這個時候也許可以把廣告費拿一部分去買生活必需品比如大米,購買後發放給參與者,這個時候消費者獲取商品,並非通過錢來獲取,而是通過時間來獲取。

現在很多的商業模式在創新,它們已經超越了以前思考的方式,不一定就是:5元商品×10倍,然後出售價標為50元。顯現,眾籌大米的用途並非是拿來出售,而是供給遊戲公司,遊戲公司采購。大米供應商可以供給兩百家這樣的遊戲公司,兩百家遊戲公司來做采購,一年就會帶來很多收入。

2B與2C的商業模式都發生了巨變,這種巨變中我們發現兩個極端,第一個極端是品牌很難有很高的溢價,品牌做的好,雖然利潤很高,有一批消費者在這里就願意花10塊錢買,願意出價1元消費者可能就都不買。這是一個極端。

第二個極端是消費者以零成本獲得商品,就是有人幫你付錢。這個大米不用錢,食用油不用錢,手機不用錢,但是為什麽把這些商品以免費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因為手機會吸引流量,手機可以下載APP,這樣每個APP直接將推廣費用支付給手機廠商,那麽手機就成為了免費。可能就是這個極端,這個極端就極好的闡述了消費者是如何不花錢購買即可獲得商品的。

上述這些商業模式上的變化,會越來越快、越來越豐富,它們脫離了以前零售業的想象。因為零售業的盈利模式很少,他們大體追求以下方式:(1)追求利差 、(2)追求現金流 、(3)規模化、(4)供應鏈金融。從沃爾瑪到京東,不難發現它們之間沒有任何變化,區別就只是換了一個場所而已。預計接下來,這些都會變化,包括像淘寶、京東,可能會被切割的很厲害。

共享經濟不是鏡花水月

1.快‍樂是共享經濟的核心

中國已經度過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資本主義已經完成並到達發達階段,所以資本主義率先提出了共享經濟,其實就是進入共產主義的另一種表述,共產主義是怎麽定義的?共產主義定義就是勞動是快樂的,這個是至高無上的定義,這是發展共享經濟的是前提。如果開車的人不快樂,共享經濟就持續不下去了。比如消費者下了預約,司機接受了專車的派單,司機就會很快樂地把這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所有的共享經濟都是基於這個基礎,首先要很快樂,提供服務的人覺得勞動是自願的、快樂的,這個過程共享經濟就會快速發展。

  2.共享經濟的現實實踐

體力勞動者起家:舉例送包裹,共享快遞員,再比如廚師,美容美甲。共享經濟首先從體力活開始,大家買輛車,開車不需要很高的文憑,身體健康,學習2個月,他們的學習速度比研究生要快很多,研究生需要計算倒車、斜角等等。

智力行業者跟隨:智力行業比較早期的有豬八戒、威客網。更早的共享經濟可以從大學時代開始,比如專業論文寫手,代替上課考勤等等,這些都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個體把各自的時間資源、技能資源共享出來,然後換錢,這個過程保持開心愉快的心情,這就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它需要平臺、技術來實現,以前為什麽實現不了,或者實現的範圍比較小,為什麽?

因為這些個體的時間都是碎片化的,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在電腦面前來完成。電腦時代,設想讓司機跑去電腦前接單這就是天方夜譚,讓司機在電腦前接單,他可能會說對不起家里沒有電腦。但是現在手機就可以接單,實時在路上接單,本身汽車也是移動的,司機可以及時反饋。以前有很多人在電腦時代嘗試過共享經濟,但是沒有這個詞,也無法做起來,不要說共享經濟,想把客服做起來都很難,為什麽呢?淘寶建立了客服之後,我們自建平臺沒有人來聊,有顧客問說廠家的客服都沒有反饋,為什麽?因為搜不到這些信息,客服畢竟要坐到電腦面前才能收得到信息。

  3.‍共享經濟得以實現的前提

信息的有效流通:所以信息時代是先要把信息進行有效地流通,然後才能實現所謂的共享經濟,這是技術基礎。信息產業的核心本質就是信息的流通,流通自由,如果流通不暢,後面的事情就沒有然後了。共享經濟是基於上述前提,碎片的時間和信息接收、流通變得更快速,大家也更快速的反饋。在電腦時代,可能顧客發個信息了給提供服務的人,他到電腦面前接這個單再反饋回來,肯能一個小時已經過去了----可能坐地鐵1小時也能到家。這個共享經濟共享什麽?什麽也沒有辦法共享。

社會要有足夠多的閑散資源:共享各自的時間,那作為共享這就要有時間;要共享技能,共享者就要有技能,這也就是為什麽中國是共享經濟模式的有力落腳點。但這個不得了也僅限於北上廣深,設想在二三線城市,打開滴滴叫個快車沒有人接單,就沒有辦法共享,這個是第二個基礎,叫做有足夠多的可以共享的東西,有足夠共享的車、有足夠共享的人,有足夠共享的資源。 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打著共享旗號的人,跑到三四線去創業發展,估計也就慢慢返回北上廣。

4.共享‍經濟在零售行業的啟發

共享經濟的構成就是兩條:第一條是有技術來實現信息的傳遞,讓它能夠流通的更快; 第二條是資源。在零售業里面導購員就是資源。只要有好的工具給到這些導購員就可以實現,讓導購員知道做什麽,怎麽用,實際上很簡單。然而現在市面上很多人把它做的都太複雜,都有前臺、後臺,後臺有登錄密碼帳號,要很高的操作技能,還要培訓。通過移動端上的工具,讓零售行業從業者共享他們的資源,共享他們的時間,且一定要簡單到不用培訓,那麽將會是很好的落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92

內容為主還是場景為主,誰才是撬動K12在線教育市場的杠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29/153517.shtml

導讀 : 無論是從內容的生產角度還是從用戶的使用場景角度都可能改變原來的行業格局,至少給創業者們提供一條新的思路,但要突出重圍,還需打開三道門。

從中小創業者爭相占位,到老牌教育公司轉戰線上,從BAT巨頭紛紛布局,到政府政策大力支持,K12在線教育這三年可謂風光無限。如果把2013年看成是在線教育 “初生牛犢不怕虎”,2014年則是“百家爭鳴”各領風騷,而到了2015年下半年,在線教育開始“斷臂求生”。有人斷言,“所有剛開始就沒有收入的在線教育將終生難有收入”,在線教育開始峰回路轉,集體陷入盈利變現的窘境。誰能救K12在線教育,誰又能突出重圍?等待我們的不僅僅只是對行業叩問和對從業者的聆聽。

冰火兩重天的K12在線教育市場

無疑,在線教育市場是個巨大的增量市場,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將首次超過1600億元,2022年則將突破一萬億元。其中K12在線教育更是個大金礦,據《文匯報》報道稱,一項涉及京黑魯等六省市130余所學校四千余名學生調查顯示,75.2%小學生和71%的初中生參加課外補習。再加上公辦學校和補習學校的教考分離以及開放“二胎”政策,K12階段的在線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如今除了BAT和傳統教育企業,一大批創業者先後紮堆K12在線教育,並衍生出了眾多產品模式: 如為學校提供軟硬件設施的B2B、分別從課下作業和習題庫切入的B2C、以賣課程為核心的網校模式、正在逐步轉型直播課的O2O等等。這眾多模式同時也牽引著資本界的血液流向,隨便列舉幾例:

11月19日,慧科教育獲3億元B輪融資,由千合資本王亞偉領投,複興昆仲、高榕資本跟投。

10月28日,滬江網宣布獲得10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漢能投資、軟銀麟毅中國民生投資、為順基金等。

9月21日,K12內容供應商樂樂課堂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B輪融資。

再比如此前在線教育VIPABC獲由阿里巴巴領投的高達1億美元的B輪融資,雷軍旗下的YY豪擲10億元投資100教育,用淘寶模式做教育的在線教育平臺天天象上也獲得7000 萬元人民幣 Pre-A 輪融資等等。

然後並不是每一位創業者都如此幸運,更多的先行者成為了先烈,比如去年9月明星創業家“小龍女”龔海燕的梯子網和那好網提前出局。有機構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在線教育機構8000家左右,有70%的K12在線教育企業處於虧損狀態,15%企業營收持平,10%企業死亡,盈利的企業只占5%。報告預測,2016-2017年將繼續淘汰一批創業者。另外整個行業也沒有出現一個占據絕對市場優勢的產品,K12在線教育成為了“不斷被沖鋒,但卻最難拿下的山頭”,冰火兩重天的K12在線教育亟需找到新的方向。

內容為主還是場景為主,一個在左,一個為右

探求方向之前,我們不妨先梳理下目前K12在線教育的問題出在哪,以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產品為例。

拍題類:看似在解決學生想要答案的問題,實際卻讓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陷入抄作業抄答案的尷尬境地,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支持。

網校類:先不說企業去購買經過包裝的明星老師的錄制視頻課程,將課程當作商品進行售賣,這視頻的內容質量能否有保證,光是這0.3%左右的複購率就難支撐出個大未來。

O2O服務:多是將找家教的渠道從線下搬到線上,通過低傭金、下單補貼的方式圈老師圈用戶,師資質量和危險系數成為最大的問題。

直播類:因為政策限制及時間原因,一線教師無法參與進來,從而較難把控師資和內容質量。

題庫類:首先是優質題創建成本高,生命周期短,其次初高中學校本來就有做不完的卷子,所以這類產品對學生來說並不是剛需。

更為關鍵的是幾乎所有的K12在線教育產品都存在相同的問題:

一、沒有全面考慮教育行業用戶特殊情況,基本圍繞學生痛點來展開,忽略了在校教育最核心的是內容,而內容產生者是老師,大多數產品都不具備有效調動在職教師參與的能力;

二、機械的複制線下模式,沒有考慮到教學的延續性,尤其是基於用戶使用的場景問題,多數都是偽需求偽場景。也就是內容生產和應用場景產生了偏差。

好,問題來了,為什麽這樣說,有什麽解決辦法、我們先說內容生產的問題。首先在線教育的本質依然是教育,鏈條也是教師產生提供教育內容,學生消費內容,這內容包括學習視頻類、學習工具類,如題庫類、筆記類、語言學習輔助類以及文檔資料等。

其次在目前的在線教育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內容多來源於網絡聚合,質量參差、良莠不齊,而沒有落到“教育”的實質——高質量的教學內容產出。於是就引發了三個問題:1、最優質的教學內容哪里產生?2、中國在線教育的推動者理應是誰?3、中國最能夠影響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人是誰?沒錯,答案都是老師,老師是在線教育鏈條的核心服務提供者,也是內容生產者。優秀的師資是核心支撐力量,K12在線教育平臺需要通過完善的服務模式,調動老師的主觀能動性,產出精品內容,服務好學生,同時為教師帶來人氣和收益,從而實現師、生、平臺三方共贏。如今行業已經出現一批專註於老師的平臺,如猿題庫教師版,微課網、愛學堂、樂樂課堂、洋蔥數學、天天象上等,他們采取C+2C模式,實現內容消費者(學生)與內容生產者(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這樣的改變是:

1、通過匯聚一線教師,更加真實還原傳統課堂上的教學場景,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

2、因為在線教育領域消費機會成本過高,需要對內容提供者進行篩選以保證內容生產的質量,優秀學校的頂尖名師能促進精品內容的生產,以保證內容消費者對平臺的認可度及信任度,降低內容消費者的機會成本,促進平臺的良性發展。

3、通過圍繞老師研發產品,可借助老師力量快速通過校園渠道實現產品推廣。而且名師路線也早已被傳統線下培訓機構證明其可行性。所以這種掌握名師再生產精品內容,並以相對很低的價格門檻快速聚攏用戶的模式或許真是一條路徑。

接著我們再講講場景。我們先列舉幾例,做題類如猿題庫、快樂學等,典型場景是“我如何通過做題找到我的知識缺陷並彌補從而考高分?”;答疑類(B2C)如學霸君、求解答等,其場景是“當我碰到難題,如何快速找到答案?”;再比如一對一答疑類(C2C)如作業幫、菁優網等,是在學生碰到難題時,用手機拍照或語音上傳,讓入駐的老師或學霸為自己解答等等。從這個層面上講,在線教育產品之爭本質不是產品形態之爭而是場景之爭,都是在搶奪學生和教師的時間,改變教與學的習慣。這種場景上的競爭主要表現為兩類,第一類:同一場景內不同產品形態的競爭,比如遇到難題時,學習寶教學生去查找試題,愛考拉則是讓學生提問、學霸搶答,並雇傭老師參與其中,在後臺幫助學生解答。第二類:不同場景之間的競爭,比如支付領域,支付寶教用戶淘寶時用,但微信告訴用戶隨時隨地可用,微信接管了如超市購物等更為豐富且高頻的場景,所以微信支付對支付寶沖擊很大。在線教育行業我們以作業盒子為例,他們先是接管作業場景,為老師做了移動端教輔,老師在手機上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他想要的題。另外80%的客觀題系統直接匹配答案就批改完成,其他的解答題就很輕松。其次他們響應學生在預習、作業、單元測驗、複習等不同特定場景下的用題需求,做到個性化推薦。所以與其在糾結做什麽樣的平臺提供什麽樣的服務,不如去關註用戶使用場景,在場景三個關鍵維度:頻度、時長、可替代性上做好取舍,至少可以去挑選時長又高頻次又高且可替代性也低的市場讓自己少走彎路為自己贏得勝利。因為在K12在線教育這個市場上,你的對手不只是相同產品形態的,還可能是同一場景下的不同產品甚至是來自於不同場景下的產品。

由此說來,無論是從內容的生產角度還是從用戶的使用場景角度都可能改變原來的行業格局,至少給創業者們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要突出重圍,行業還有三道門。

突圍三道門

但,這並無意味著找到了方向就萬事大吉,行業從業者折戟沈沙數不勝數,如要突出重圍,仍需打開三道門。

1、教師之門:體制與個人的抗爭

既然教師是關鍵點,那如何引導和匯集教師則成為了行業的競爭點。目前K12在線教育領域在教師端仍然有三道坎,

1、教育資源仍保留在體制內,因受體制長期影響,老師對“創新”和“變化”的本能排斥,也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師優質教學內容的產出。

2、教師和技術投入成本大,老師與學生及家長的協同串聯也較為複雜,而且線上具體能承擔多少教學任務仍需驗證.

3,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教師也是門手藝活,如何保證篩選出優質教師,提供標準化高質量的內容並在全國複制也是難事。即便像天天象上匯聚了將近2萬名頂級老師,錄制近10萬節課程的平臺面對全國各地不同基礎的學生的需求還是需要繼續補充教師隊伍。這註定是場教師個人和在線教育平臺與原有教育體制和教學習慣的抗爭。

2、家長之門:管理角色和信任度的匹配

教育不止是知識傳授,尤其是對於家長更多的是“管理”。放到學校家長是請一些比自己懂得多的人來幫助管理孩子並提高學習成績。而在K12在線教育上,就需要家長改變,第一、家長需要來督察“管理”孩子的線上學習情況,時刻“提防”孩子上網幹其他的。第二、多數家長更願意相信活生生的老師,而不是網上的內容,只是在為孩子學習投資時,會願意聽老師的建議。所以在線教育平臺如何分配家長的角色以及如何快速獲得家長的信任度成為關註的重點。況且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一讓孩子更好地學習考出好成績,二讓自己在小孩教育上更輕松些。

3、平臺之門:推廣策略和盈利模式的探索

最後講講k12在線教育平臺自己,先說推廣難度,因為校園市場的獨立性和和分散性,從而容易導致信息不對稱,甚至產品水土不服等問題,這就加大了K12在線教育產品的推廣難度,甚至產品之間就是資源和渠道的粗暴比拼。目前天天象上以地推的形式獲取教師,作業幫采用微博等新媒體營銷、猿題庫則采用如與搜狐教育合作舉辦司法考試在線模擬考試等品牌營銷進行推廣,其中都各有利弊。再說盈利模式,目前行業盈利模式相對單一,比如天天象上采取平臺抽成,猿題庫直接收費等,梯子網直到關停都未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這要求創業者們一邊極速前行一邊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推廣模式和盈利方式,還要靈活處理好牽扯其中的各個利益方如:教委、學校線下教育機構、學生,甚至題庫和教輔書集團等。

總之,不管是內容為主還是場景為主,都是好的切入方式,但若說成功就都需要再下些功夫。在線教育在實現打破師資和教學內容的時空限制本質的同時,也需處理好與線下教育的關系,作為中國基礎教育的補充和輔助,無論形式如何,我們都只希望孩子們越學越輕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