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奧蘭多槍擊案暴露“美國恐怖分子監視名單”的什麽漏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744.html

造成49人死亡、53人受傷的奧蘭多槍擊案兇手馬丁曾經以“嫌疑恐怖分子”的身份被列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恐怖分子監視名單”(Terrorist Watch List)。然而,曾經因為涉嫌恐怖主義行為而兩次受到FBI調查和面談的馬丁仍然以合法的手段購買和持有了槍支,並制造了上周日震驚世界的美國歷史上最慘槍擊案。

馬丁為什麽會在被列入恐怖分子監視名單之後又被移除出這個名單,又為什麽可以在“受到過背景調查”的情況下還找到了一份需要通過個人安全審查、“隨時荷槍實彈”的保安工作?

曾兩次被調查卻又被排除了嫌疑

根據FBI官員的說法,由於馬丁曾向同事宣稱自己同“基地組織和真主黨”有關系,FBI對馬丁進行了10個月的調查工作。在這段調查期間,也就是從2013年5月到2014年3月之間,馬丁被列入FBI的這個“恐怖分子監視名單”。當FBI的調查結束並認為馬丁不再存在恐怖分子嫌疑後,FBI將其移除出這個名單。

FBI表示,如果馬丁在被列入恐怖分子監視名單的期間購買槍支,執法部門會立即獲得通知並做出相應的行動,但馬丁在購買槍支的時候已經不在監視名單內,因此執法部門對他最近購買槍支的行為完全不知曉。

奧巴馬周二表示,正是由於缺乏對購槍者的審查以及執法部門未能提前“警覺”才釀成了奧蘭多的慘劇。“我們給執法部門帶來這樣的難題,讓他們所監視的人卻可以自由地購買槍支。即使執法部門提前得到通知,似乎他們也不能去阻止他購買槍支,這是瘋狂的。”奧巴馬說。

分析人士認為,奧蘭多槍擊案揭示的另一個問題是這個FBI的“恐怖分子監視名單”只能通過情報將有嫌疑的人納入監視範圍,但在很多時候不足以真的將這些人告上法庭並將有恐怖嫌疑的人繩之以法。

“政府機構不需要足夠的理由和證據就可以將一個人列入這個名單。其實還不如做更詳細的調查而將更多的證據擺出來,立下一個有據可循的案例。”一位前FBI特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

那麽,一個人被列入美國政府的恐怖分子監視名單意味著什麽?什麽樣的人會被列入這個名單,又怎樣能夠被移除出這個名單?

錯綜複雜的“名單”

根據國會研究服務(CRS)的報告,這個“恐怖分子監視名單”的官方名稱是“恐怖主義監視數據庫”,這個數據庫最初是由美國國家反恐中心(NCC)創造的。創造初期,NCC總共將110萬人列入這個名單,其中有2.5萬人為美國公民。NCC指出,根據有關政府機構所提供的情報,這些被列入的人都有“準備恐怖主義行為”的嫌疑。

在NCC列出名單後,FBI會從這個名單中匯總出另外一個名單,就是最終成形的“恐怖主義監視數據庫”。這個名單只包括名字,不包括被列入的人為什麽被列入這個名單的相關信息。根據國會研究服務(CRS)的報告,在聯邦政府之前所列出的大約155萬人中,最後被列入FBI這個監視數據庫的只有1.4萬多人。

另外,根據FBI的這個數據庫,美國交通安全局(TSA)也會收到兩份名單,一份是級別為“選擇性”人員的名單,在這份名單的人在出入美國國境時都會接受嚴格的質詢和調查;還有一份是“禁飛”者的名單,在這份名單的人禁止任何時候登飛機。根據國會研究服務的數據,到2014年年底,“禁飛”名單中大約有4.7萬人,其中有800名美國公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國交通安全局在每架航班起飛前的72小時前都會對這架航班的所有旅客的名字進行審查,確保他們的名字不在“選擇性”和“禁飛”的名單內。而如果一位旅客的名字在“禁飛”的名單中,航班通常會拒絕為這個人辦理登機,並不會做任何解釋。有時候,偶爾還有旅客因為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同“禁飛”名單中的人類似而被禁止登機。

FBI有瀆職和失職嫌疑?

FBI此前兩次捕捉到有關馬丁可能有恐怖主義嫌疑的情報後立即對其展開了調查並將其列入恐怖分子監視名單,但最終又得出結論將馬丁移出了名單,在此過程中,FBI是否有瀆職和失職嫌疑?

在FBI設在佛羅里達南部的反恐部門工作了29年的丹尼克(Jeff Danik)表示,當年的馬丁案雖然不是由他調查,但他對該案記得非常清楚,當年的結案決定同FBI一直存在的“快速立案、快速結案”的官僚文化有很大關系。

“如果你不能在短期內找到相關線索,那你就得按規定在短期內迅速結案,就像當時辦理馬丁案調查工作的特工一樣。” 丹尼克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16

美國:土耳其爆炸案預示恐怖分子或展開“報複之夏”

土耳其官方電視臺報道,三名自殺爆炸手星期二晚間在伊斯坦布爾的阿塔圖爾克機場發動多起爆炸,截止到本報記者發稿為止,爆炸造成至少36人死亡,147人受傷。

機場爆炸案將是新一波襲擊開始?

“我們恐怕將會迎來一個漫長的夏天。伊斯坦布爾機場爆炸案很有可能是恐怖分子新一波襲擊的開始。”一位美國高層反恐情報官員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節目中表示。

這位官員還指出,雖然目前還沒有恐怖組織聲稱對這起襲擊負責,但從使用多個自殺爆炸手的方式來看,這種襲擊方式更符合“伊斯蘭國”組織(ISIS)的行為,而不像是庫爾德工人黨等組織的行為。另外,從襲擊的目標是阿塔圖爾克機場來看也更符合“伊斯蘭國”組織的襲擊目標。

“只有兩個組織能夠實施這樣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一名美國高層反恐官員表示,“這不符合庫爾德工人黨的方式,他們更有可能攻擊土耳其境內的目標,而不是國際目標。”

這位官員還指出,另外,ISIS比庫爾德反政府武裝組織更傾向於發動造成死傷人數眾多的襲擊,庫爾德工人黨多年來更傾向於攻擊土耳其境內的軍事目標。

情報官員指出,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在襲擊發生前恐怖分子內部有過“交流”,但歐洲確實已經在數月的時間里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前美國駐土耳其大使傑夫瑞(James Jeffrey)表示,從襲擊現場的視頻來看,安檢外圍的執法人員應該是將恐怖分子阻止進入機場內部,要不傷亡的情況難以想象。

恐怖分子越來越傾向找“軟目標”下手

根據土耳其媒體的報道,有兩名自殺爆炸手在國際機場大樓,另一名在停車場附近,三人都穿著自動引爆背心。這三人乘坐出租車前往機場後實施了爆炸襲擊,最初的調查顯示,這三人持槍開火後引爆身上的炸彈背心,被證實全部死亡。

美國媒體報道稱,伊斯坦布爾的阿塔圖爾克機場其實是全球最安全的機場之一,但是數十年來都遭到與庫爾德工人黨有關的恐怖主義威脅。

前美國交通安全局(TSA)官員匹斯托里(John Pistole)指出,伊斯坦布爾機場爆炸案是安全專家最恐懼的襲擊:恐怖分子走入人數眾多的公眾場合中,然後實施一場血腥的襲擊。

匹斯托里表示,這種恐怖分子尋找“軟目標”(Soft Targets)進行襲擊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那些“軟目標”是指機場、公共汽車、火車、學校、醫院、餐館和購物中心等人數眾多但執法人員較少的地區。

“如果有一個已經下定決心要以自己生命為代價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要想在這些地方阻止他們基本是不可能的。” 匹斯托里這樣說。

而恐怖分子專找這些安全薄弱的“軟目標”下手發動襲擊也讓多位美國議員感到擔憂。

“襲擊一棟大樓是一件事,但襲擊軟目標是另外一件事。”加州民主黨參議員、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費因斯坦(Diane Feinstein)表示,“走進一家餐館,這里的人們正在享受星期五晚上的休閑時光,在這個時候去殺害所有能殺的人,或者去一場音樂會做同樣的事,這是另外一件事。”

安全專家指出,除了安檢區警力較足之外,機場的其它地區可能和購物中心一樣容易成為“軟目標”。

“當你研究大多數恐怖分子的‘襲擊教科書’後就會發現,他們會對襲擊的目標提前估量,如果他們認為這個現場沒有足夠的持有武器的執法人員,這個目標就會成為他們眼中的‘軟目標’,一個他們可以襲擊的目標。”匹斯托里表示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54

土耳其一交警檢查總站遭武裝分子襲擊 致3死25傷

8月15日,據新華社消息,土耳其東南部迪亞巴克爾市15日再次發生針對警察的爆炸襲擊,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25人受傷。

據土耳其道安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15日13時許,迪亞巴克爾市一個村莊的交警檢查總站遭遇汽車炸彈襲擊,已導致包括2名警察和1名兒童在內的3人死亡,另有包括8名警察在內的25人受傷,交警檢查總站大樓遭到損毀。報道說,這次襲擊是由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分子發動的。

事發後,大輛救護車、消防車已趕往現場,目前傷者已被送往當地醫院接受治療。

土耳其軍方在爆炸現場警戒(圖片來源:新華網)

庫爾德工人黨成立於1979年,試圖通過武力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與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聚居區建立獨立國家,被土耳其、美國和歐盟視作恐怖組織。2015年7月以來,庫爾德工人黨武裝頻頻制造針對土耳其軍警的襲擊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36

驚人:出國投奔恐怖組織的加拿大極端分子兩年增長50%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電視臺周四報道,約60名曾在中東與“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在俄被禁組織)並肩作戰的加拿大人回國。

CBC電視臺援引加拿大公共安全與民防部消息報道稱,2014年初,有130名加拿大人投靠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及其他恐怖組織。2016年這一數字上升至180人,有60人已返回加拿大。其余仍留在中東的加拿大人目前約有一半可能在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

據加拿大公共安全與民防部消息,近20%決定投靠中東地區恐怖組織的加拿大人均為女性,這些人中一部分積極參與戰鬥,還有一部分人與恐怖分子結婚。還有些加拿大女性甚至帶著孩子出國。

據多方數據顯示,近些年有6600名西方國家公民前往中東地區參與戰鬥。

另據中新社報道,加拿大聯邦政府當地時間8月25日推出的年度國家安全報告顯示,這些回國的極端分子的經歷和企圖多種多樣。這些人有技術、經歷過鍛煉、與國外有各種聯系、有煽動性,甚至能為恐怖活動提供財政支持、幫助更多人出國參加恐怖組織,甚至包括在加拿大國內發動襲擊。

報告維持加拿大的國家安全等級為“中級”,這種等級意味著存在發生恐怖襲擊的可能。2014年10月,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國會山發生槍擊案,官方將其定性為恐怖襲擊,此後,加拿大的國家安全等級一直維持在中級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45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當地時間10月3日揭曉。上午11點33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會秘書長托馬斯·佩勒曼在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大廳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醫學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對細胞自噬機制的發現。

大隅良典是日本京都工業大學教授,世界著名分子細胞生物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435

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2016諾貝爾化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中午,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讓-皮埃爾•索維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澤•斯托達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得這一獎項。這些機器可謂是“最小機器”,只有人類頭發的千分之一大小。

讓 - 皮埃爾·索維奇,1944年出生於法國巴黎。1971年從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為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及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名譽研究主任。

J.弗雷澤·斯托達特,1942年出生於英國愛丁堡。1966年從愛丁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為美國西北大學化學教授。

伯納德·L·費林加,1951年出生於荷蘭Barger-Compascuum。1978年從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為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有機化學教授。

距離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已經過去115年,2016年是第108次揭曉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名單。

化學獎是眾多諾貝爾獎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諾貝爾獎的發起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他的各項發明和推動工業進程的多項成就,都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37

“分子機器”的啟示:機器人醫生和模擬生命前景可期

諾貝爾化學獎今年曝出“冷門”——頒給了屬於“純化學”範疇的“分子機器”。此前歷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都授予了交叉學科,比如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等等。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讓-彼埃爾·索瓦(Jean-Pierre Sauvage)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的詹姆斯·弗雷澤·斯圖達(James Fraser Stoddart)爵士以及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伯納德·費林加(Bernard Feringa)教授共同摘得了這一諾貝爾最重要的獎項。他們因在分子機器的設計和合成上的貢獻而獲獎。

而在這一領域,我國也具有領先世界的水準。華東理工大學的田禾院士科研團隊所從事的研究領域,正是“分子機器的設計和合成”。該領域獲得諾獎將有助於盡早實現商業化應用。

“吞下”一個外科醫生

“分子機器”又稱生物納米機器,構件主要是蛋白質等生物分子,具有小尺寸、多樣性、自適應、僅依靠化學能或者熱能驅動、分子調劑等其它人造機器難以比擬的性能,對促進生物學的發現以及仿生學具有重要意義。

“分子機器”是在1959年作為納米技術的概念被提出的。當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就大膽預測,分子機器未來將會在納米機器人手術和定位藥物在人體內的輸送方面起到關鍵作用。他說:“雖然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瘋狂,但是如果人們能夠吞下一個外科醫生,這樣的手術會很有意思。”他描繪道,只要把這個外科醫生放進人體的血液中,他就能夠抵達心臟,並且查看哪里出了問題,然後他會拿出小刀,把不好的地方,比如腫瘤部位切除。

費曼的想法很快在一部科幻片中得到了體現。1966年美國影片《奇幻旅行》(Fantastic Voyage)講述了一個潛水艇艦隊如何微縮並註入到一個科學家的體內,為他進行血管手術從而拯救了他的生命。

50年後的今天,人們雖然仍然未將科幻片變成現實,但是費曼的預言還在被很多人努力證實。科學家們希望有一天能將化療藥物直接運輸到人體需要的部位,殺死腫瘤細胞,並且不傷害好的細胞。然而這個證明的過程是漫長的。就像這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之一的Fraser Stoddart說的:“這不是一夜之間就能發生的,需要很長時間和優秀人才的共同努力。”

事實上,在50年代和60年代時,科學家就已經嘗試著把化學的環形元素連接這鏈條,來產生向新的分子。不過一直到1983年,重大的成果發現了。法國人Sauvage教授成功地將兩個環狀分子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條特殊的鏈條,即雙環化合物。通常分子是由原子間通過共享電子對構成的共價鍵形成的,但是在這個鏈條中,分子是由更加自由的機械性相互作用形成的。要想讓一個機器完成任務,必須由相互之間能夠相對移動的部件組成,Sauvage教授所發現的這兩個互鎖的環狀分子就是能夠相對移動的。

1991年,Stoddart爵士成功地合成了輪烷,實現了分子機器的第二步。輪烷是一類由一個環狀分子套在另一個線性分子上二形成的內鎖型的超分子體系。

而另外一個獲獎者來自荷蘭的Feringa教授則發明了首個分子馬達,被視作分子機器領域的標誌性事件。1999年,他制作了一個分子轉子葉片,能夠持續朝一個方向旋轉。此後,他又設計了一輛“分子汽車”。

2011年,首輛四輪的“納米汽車”,底盤和四個輪子都是由分子構成。四個輪子能夠向一個方向旋轉,並且能在一個表面上開動。

2013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David Leigh領導的團隊制造出一臺納米機器人,能夠抓取氨基酸並把它們連接起來,就如同人體細胞的核糖那樣。

盡管這些發現都還僅限於實驗室展示,但是科研人員正在挖掘這一技術的潛力,並預測其有能力成為真正改變人們現實生活的應用。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應用前景就在於分子機器人在生物體內的自動生成。比如針對病毒的機器人,可能會通過它的分子鉗子與特定的病毒相結合,向腫瘤部位集中運輸藥物。

“上海制造”的分子機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教授中的兩位與中國都有很深的淵源。例如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在“分子機器”領域就擁有一支國際領先的科研團隊。華理田禾院士團隊與三個新晉諾獎得主在學術科研上有著密切的合作和交流。Stoddart教授先後於2005年和2007年兩次訪問華理,並受聘為華理名譽教授。Feringa教授也於2007年到訪過華理,並將於下個月應邀來上海參加“2016光致變色國際研討會”,他同時還是華理化學學院副院長曲大輝教授在荷蘭博士後工作期間的合作導師。

華東理工大學的張雋佶博士向記者解釋道:“廣泛地講,分子機器的含義來自於自然界。就像生命體中的ATP酶一樣,它是天然的傳導和利用物質和能量的裝置。而此次獲獎的人造分子機器,它是運用合成與化學修飾手段構建的功能性分子或者化學體系。通常分子機器是基於合成及超分子組裝的功能性化學組分的集合,它的目的是模擬宏觀的機器工作模式,從微觀再現並產生作用。”

作為一個微型器件的化學基礎,分子或超分子必須能夠響應某種外部的刺激信號(物理的或者化學刺激),針對性地產生輸出信號或者做有用功,才是實現機器功能的基本要求。張雋佶表示:“與功能性化學體系(如分子開關、化學傳感器等)不同的是,分子機器在響應的基礎上往往還要求能夠引起組分或者分子單元間的相對機械運動,並伴隨物質與能量的流動產生特定的機器功能。”

張雋佶目前在華理田禾課題組工作,據他介紹,田禾院士在“分子機器的設計和合成”領域的研究成果也是諾獎級的。早在2004年,田禾院士領銜的團隊就設計出直徑比頭發絲還細的“分子梭”和“分子算盤”,進而運用熒光來感知其運動軌跡,讓葡萄糖分子產生計算甚至是思維能力,從而在“模擬生命體,以幫助人類恢複體力或者修複受損記憶”的高峰研究領域跨進了紮實的一步。

這臺“上海制造”的分子機器,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就像是在一根木棍上穿一個無底的水桶,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水桶得以左右滑動。當然,這是將它放大10億倍的效果。透過熒光光譜儀,才能感受它的難度系數:“木棍”由偶氮或苯乙烯分子制成,“水桶”的材質則是由6-7個葡萄糖分子“手牽手”組成的環糊精分子,桶口直徑僅為0.6納米。田禾院士等運用光驅動,讓“水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獲得動能,或左或右地在“棍子”上來回穿梭運動,一個微型“分子梭”由此誕生。“木棍+水桶”的組合與算盤頗為相似,在田禾院士等的“調教”下,“分子梭”學會了“加2”或“減2”的簡單算術,成為具有原始計算功能的“分子算盤”。

據田禾院士介紹,一旦“分子算盤”發展成熟,電腦就可升級為容量更大、算得更快的“分子腦”,從而擺脫“摩爾定律”的極限束縛。目前,這臺“上海制造”的分子機器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而其獨創的熒光檢測法更是成為各國科學家普遍采用的表征方式。

正如美國化學學會Donna Nelson教授所說的:“全世界對於諾貝爾獎的關註度是極高的,諾貝爾獎也會影響科學界未來的研究方向,會讓分子機器領域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會湧向這一領域,吸引更多資金投入進來。所以應用應該會快於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73

IS在網上貼出各國俄使館地址 煽動極端分子發動襲擊

據英國《每日快報》22日報道,據情報組織指出,在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遭槍擊身亡後,“伊斯蘭國”極端組織(IS)在社交網絡上貼出了更多的俄羅斯駐各國使館地址,鼓勵發動更多針對俄羅斯的恐怖襲擊。

據專註於研究IS活動的情報組織SITE報告,在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遭槍擊後,IS在社交網絡上一度“歡聲慶祝”,並貼出了俄羅斯聯邦駐烏幹達、伊朗、阿塞拜疆和阿爾巴尼亞等國大使館的詳細地址、電話、電郵甚至是工作人員信息,試圖讓極端人群借助這些資料發動更多恐怖襲擊。

“在還不確認兇手是否效忠於IS的時候,IS就組織了大規模的網上歡慶活動,”SITE情報組織主席麗塔·卡茲(Rita Katz)表示,“隨後,他們還發布了俄羅斯駐多國使館的信息,希望人們去發動更多襲擊。”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12月19日在安卡拉出席攝影展開幕式時遭到槍擊身亡。據目擊者稱,槍手身著西裝領帶進入展廳,被當作大使的安保人員。隨後警方在交火中將槍手擊斃。俄外交部將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723

獲千萬元天使融資,分子互動如何將傳統神怪的搞笑日常“非人哉”孵化成爆款IP?| 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30/160614.shtml

獲千萬元天使融資,分子互動如何將傳統神怪的搞笑日常“非人哉”孵化成爆款IP?| 每日黑馬
朱丹 朱丹

獲千萬元天使融資,分子互動如何將傳統神怪的搞笑日常“非人哉”孵化成爆款IP?| 每日黑馬

正如非人哉簡介里所描述的——“就算是建國前成的精,建國之後也要與時俱進才行!

當傳說中的神仙妖怪脫離“在很久之前”開場白的介紹,變成融入現代生活的搞笑日常會產生什麽樣的化學反應?“非人哉”正在書寫答案。

非人哉是一部條漫,即適合手機閱讀的豎長圖形漫畫。作品講述的是傳說中的神仙妖怪隨著時代一起融入現代,在北京生活的搞笑日常。白龍馬化身為暖男,玉兔則成為軟妹,哪咤成為憂郁男孩,觀世音“大士”變得腹黑……非人哉的漫畫將二次元屬性賦予傳統神仙鬼怪,內容形成了天然的“反差萌”。而正如非人哉簡介里所描述的——“就算是建國前成的精,建國之後也要與時俱進才行!” 

7

《非人哉》漫畫人物圖

自2015年8月上線以來,非人哉堅持以兩個四格的方式,按一周三發的頻次,每周一、三、五定期更新,截至目前非人哉在微博上已聚集了133萬粉絲。

而這一切背後的支撐者是一家新媒體營銷傳播公司——分子互動。

從做營銷到做條漫

分子互動成立於2012年,在今年獲得了EMC(Evolution Media Capital)的 1000萬元天使投資。據i黑馬獲悉,分子互動最早是一家專門做社交媒體營銷的公司,去年開始IP孵化業務。

當i黑馬問及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改變時,分子互動創始人徐博說,“從團隊基因上來說,我學的是創意傳播,另一位創始人徐丁是美術背景,我們希望做內容。但2012年開始創業的時候,做原創內容的大環境不是很好,因此我們先將做內容的能力做成營銷賣給客戶,讓公司運轉起來。在2015年,公司自身有了一定積累,做原創內容契機也比較成熟了。”

原生內容有多種形式,譬如輕小說、視頻、網劇、網綜等,分子互動則選擇了條漫。“我們的優勢在社交媒體上,而條漫就是為社交媒體而生的一種內容形式。輕小說、網文、視頻媒體都有自己的平臺,它們雖然都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傳播,但綁定程度和貼合度不如條漫深刻。”徐博對此解釋說到。

基於條漫對內容閱讀平臺依賴程度不高,非人哉采取全網發布的傳播方式,即以微博為核心,同時在有妖氣、快看等漫畫平臺上以非獨家授權的方式進行發布。

“少而精”的內部孵化策略

在非人哉的IP商業化上,徐博表現的很謹慎。在沒有放開商業合作的情況下,非人哉第一年實現了一百萬元的營收,主要通過非人哉圖書版稅、眾籌以及販賣周邊來獲取。

近期非人哉也將逐漸放開商業合作,還組建了動畫團隊,進行動畫方面的嘗試。對其形式,徐博表示想做三五分鐘的“泡面番”。綜合來說,泡面番與目前的非人哉條漫四格的敘事以及頻繁與粉絲見面的表達方式相吻合。

對於推出動畫的緣由,徐博認為,動畫對於IP來說的核心目的是使其熱度更高。此外,他還表示,當條漫的粉絲增長到一定量的時候,勢必會達到天花板。非人哉要趕在觸頂之前,將其他內容形態做出來。“目前我不認為非人哉觸到了天花板,但需要更多的內容形態來刺激。”

從IP商業化角度來講,徐博表示目前二維動畫屬於IP孵化的過程,盈利空間小。非人哉希望通過在動畫中進行廣告合作和商業植入實現收支平衡。此外,針對動畫制作成本高、周期長的特點,非人哉未來將通過自己解決或與外部合作的方式解決產能問題,在明年進行固定周期更新。

在IP孵化的策略上,與傳統漫畫公司“廣撒網、多捕魚”的方式不同,分子互動的戰略是爭取“少而精”。分子互動采用內部孵化IP的做法,即內部人員提供選題,團隊綜合判斷選題在世界觀上是否有想象空間,在內容上是否接地氣等,通過團隊來把關選題質量。

在推出IP的速度上,分子互動並不快。距非人哉推出一年之後,今年10月4日分子互動推出第二個IP——《1031》。以準備時間長、投入力度大的方式推出IP則意味著分子互動所要承擔的風險更高。《1031》的名稱取意為10月31日即萬聖節前夜的意思。作品講述是西方的神怪在北京生活的搞笑日常,即西方化的《非人哉》。徐博表示《1031》和《非人哉》是同一個世界觀下的IP,未來也將實現聯動。

61055946244452746

《1031》漫畫人物圖

“與傳統漫畫公司不太一樣,我們不是一個走IP量的公司。在選題層面,我們希望它具有足夠宏大的世界觀,可以支撐起一個IP體系。”徐博說。

相比《非人哉》從0到1的進行成長,《1031》在《非人哉》的基礎上起步則更容易一些,截至目前《1031》在微博上已吸引了28萬粉絲。面對內容的成功複制難度高的問題,徐博表示分子互動通過招才納新、團隊機制探索以及人才培養等方式來來解決。對於創意和內容不穩定輸出的問題,分子互動則盡量通過公司機制和氛圍來保證作品的產出。

在版權問題上,分子互動的IP作為團隊合作的作品,版權歸公司所有。兩部作品由近20人的團隊共同完成。據悉,分子互動去年實現收入700余萬,今年實現了1000多萬的營收。

談及分子互動的發展願景,徐博表示其核心定位是一家新媒體傳播公司。從近期的發展目標來講,分子互動一方面是穩步發展營銷業務;另一方面則是推動IP業務在縱向和橫向層面不斷發展。縱向來說是深挖已推出的作品IP,譬如通過遊戲化、影視化進行變現。橫向層面是以一年1到2個速度穩步推出新IP。

黑馬檔案

所屬公司:北京分子互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所屬領域:文化娛樂

所屬地區:北京

融資狀況: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內容創業 非人哉 IP 分子互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148

倫敦恐襲背後:“土生”恐怖分子被遙控

經過一夜,倫敦人的生活仿佛又恢複到了平靜:倫敦地鐵全線正常運營,議會恢複會議,生活又恢複了原來的模樣。然而,造成4人死亡的恐怖襲擊所帶給人們的恐懼和陰影並不會那麽輕易散去。

當地時間3月22日14:40(北京時間21:40),泰晤士河邊的議會大廈內,一周一次的“首相問答時間”正在進行中。剛剛下過雨的西敏寺大橋上,遊客一如往常地多。就在這時,一輛黑灰色汽車突然沖向人行道,沖撞輾壓至少5人,其中包括3名警察。隨後車輛撞向議會前院的外墻,襲擊者下車持刀攻擊議會大廈外的警員,並試圖闖入議會大廈內。他在襲擊一名警察後,被現場便衣警員擊斃。

事發後,議會大廈、西敏寺大橋以及相連的首相府、內閣辦公室、外交部、財政部等主要政府部門所在的白廳大街(White hall)被全面封鎖。

當地時間23日傍晚,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議會就該恐襲案發表講話稱,兇徒出生於倫敦,幾年前曾經因暴力極端主義受到軍情五處的調查。兇徒當時“獨自一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未來還會有其他襲擊。

襲擊案中的40多名受傷者來自世界各地,其中有12名英國人、3名法國兒童、2名羅馬尼亞人、4名韓國人、2名希臘人、1名德國人、1名波蘭人、1名愛爾蘭人、1名中國人、1名意大利人和1名美國人。有3名警察受傷,其中2人傷情嚴重。

經證實,襲擊中所使用的汽車來自於租賃公司。目前警方已經拘捕8人。

梅在講話中強烈譴責恐怖分子“病態和邪惡”的行為,並表示,英國永遠不會向恐怖主義妥協。

事實上,自2014年9月巴黎恐怖襲擊英國就將安全警戒級別提高到了四級的水平,最高為五級。有評論認為,恐襲是意料之中,隨時都可能發生,英國已經做好了準備;對於生活在倫敦的人來說,恐襲的發生似乎也並不意外。一名地鐵工作人員甚至在事發當晚在地鐵信息板上自嘲道:“恐怖分子禮貌地提醒我們,這里是倫敦。但無論他們對我們做什麽,我們都會繼續喝著茶,愉快地生活。”

本地恐怖主義最難防

第一財經記者在事發現場看到,襲擊案過後的第二天,倫敦的交通已恢複正常,但地鐵里的人群比平日稀少了很多,街道顯得很安靜,而相關的區域還在封鎖之中。據英國媒體報道,這樣大面積封鎖中心城區的場景極為罕見,可以感受到平靜中緊張氣氛並未消散。

在事發當夜,警察突襲了伯明翰市中心不遠的一條街上一家餐館二樓的公寓,逮捕了8名嫌疑人。與2006年7月7日的倫敦地鐵爆炸案相同,此次進行襲擊的恐怖分子也是土生土長的“倫敦人”。這是歐洲打擊恐怖主義普遍存在的難題。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英國中北部居住著龐大的中東、西亞裔移民人群,英國2011年的人口數據顯示,僅伯明翰的這一人口就超過100萬人。

英國國內的恐怖主義勢力不可低估。早在2014年,就有超過500名英籍極端分子參與了“伊斯蘭國”行動。

懷有極端思想的人在人群中並不容易辨別,在沒有極端行為發生時,警方很難采取任何行動。而那些極端主義領袖,往往又是所在社群的領袖人物,他們在相對封閉的社區中,對人群特別是年輕人有著不可估量和無法監控的影響力。有資料顯示,他們中的不少人可能都在恐怖集訓營接受過特別訓練。

自20世紀末工黨上臺執政之後,英國就一直提倡“多元文化”融合的理念,讓大量移民遵循各自的文化和信仰自由生活。然而,在多元的表面之下,實質卻是分離和隔閡。

根據最新消息,“伊斯蘭國”已宣布對此案負責。《金融時報》防務與安全主編薩姆瓊斯在他的文章中指出,隨著“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盤踞的地盤遭遇越來越大的壓力,針對歐美無辜平民的襲擊動機將加大。

英國防恐預算逐年加大

3月8日英國最新春季預算顯示,2017/2018年度的英國國防預算將從本年度的267億歐元上升至275億歐元。但是由於整個預算的重心落在退歐後的經濟影響以及國內經濟增長目標,因此反恐的具體內容沒有在整個預算中被特別提出。

2014年巴黎恐襲事件之後,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就立刻宣布設立緊急法案,合法公開相關“通信”數據,並將信息提供給警方和安全部門配合調查,並設法阻止極端分子出國,還提出了更多的反恐計劃和措施方案出臺。2015年英國政府秋季預算案中,反恐預算增加30%。當時的財相奧斯本稱,英國要增強航空母艦的動力系統,還要確保有戰機配合。

在倫敦的街頭,一些政府重要部門和機構門前樹立的水泥石柱也越來越多。而英國世界頂尖的情報體系、邊境管制的相對嚴格以及槍支的嚴控,使得較大規模、協調一致的襲擊行動相對難以完成。英國的安全部隊也有處理這類襲擊的漫長和血腥的歷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