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山幕後》專訪新買主博智金融談資金疑雲 「若有中資,五十億捐AIG!」

2010-10-19 TWM




在層層的中資疑慮中,博智金融脫穎而出,成為台灣第二大壽險公司南山人壽的新買主,博智總經理吳榮輝親自跳出來向︽今周刊︾澄清,證明自己絕對不是中資,但事情真相,還在等待經濟部投審會的最後結果。

撰文‧劉俞青

十月十三日晚上八點多,台北市信義計畫區裡﹁紅豆食府﹂上海餐廳人聲鼎沸,觥籌交錯,這是剛出爐的南山人壽新買家——博智金融團隊在此宴請南山的內勤員工。事實上,約莫十四個小時之前,美國AIG總公司的臨時董事會才剛拍板,由博智金融團隊以二十一.五億美元的價格,買下南山人壽的經營權,﹁第一個晚上﹂博智就選擇與員工一起度過,新買主顯然非常懂得﹁體貼﹂員工的心。

事實上,這個案子的程序還不算全部完成,因為一直釐不清中資疑慮的博智金融,最敏感的資金來源,至今還躺在經濟部的投審會審查中。

不過,博智金融董事長麥睿彬、董事總經理吳榮輝,兩人一路走來信心滿滿,就在宴請員工的前三個小時,兩人正神情嚴肅地在位於板橋的金管會報告,根據吳榮輝會後表示,博智的所有股東結構,隔天十月十四日全部送交金管會審查。

這次驚動整個台北金融圈的南山人壽標售案,博智台面上由對台灣金融市場相當熟稔的吳榮輝親自操盤,吳榮輝雖然是香港人,但曾經擔任台灣富邦金控的策略長,在台灣住過五年之久,博智金融一路過關斬將到今天,吳榮輝出力甚多。

有沒有中資? ﹁保證沒有一毛中資!﹂據了解,早在對外宣布出售之前,金管會其實已經﹁派人了解﹂過博智的背景,如果沒有意外,就金管會的認定,博智應該﹁是港資,不是中資﹂,博智因此順利出線。

一 路走來雖然始終難脫中資陰霾,但吳榮輝激動地告訴︽今周刊︾﹁我最討厭中國人!﹂還說﹁契約中明訂,只要查出來有一毛錢是中資,我一.六八億元︵美元︶全 部被沒收!﹂針對種種疑慮,吳榮輝幾乎都以直來直往的口吻爽快回答,以下是專訪內容:問:到底博智金融團隊是不是中資?有沒有中資?

答:首先我要說,博智金融團隊是由博智金融和香港上市公司中策集團一起組成,兩家公司的股東非常、非常像,包括我和麥睿彬同時都是兩家的董事。我們已經把兩家公司的股東名單給AIG總公司看過,而明天︵十月十四日︶也將送給台灣金管會看,絕對禁得起考驗。

我告訴你,這次我們與AIG的合約中有一條guarantee︵保證︶,只要事後發現有一毛錢是中資,我們的一.六八億美元訂金︵約合新台幣五十三億元︶,就全數被AIG沒收。

而且,大家說中資、中資,真的有這麼容易嗎?你要知道,中國外匯管制是非常嚴格的,你可能可以有個幾千萬元人民幣在香港買樓,但這次交易金額,不是幾千萬元,是人民幣一百多億元耶,你覺得這麼大筆的資金,有可能是中資而不被查出來嗎?

問:博智的股東名單可以給大家看嗎?

答:等給金管會看過之後就可以,你們很快就會知道,我真的沒有騙大家。 這一次,我覺得台灣的媒體這樣寫,真的太不公平了!博智金融從一開始十三、四組潛在買家一路到今天,很多人︵為了競爭︶在外面放話抹黑我們。

董事是中國高官? ﹁可以傳身分證澄清!﹂問:你認識外傳的幕後中資金主肖建華嗎?

答:肖建華是誰?

全部都是外面的抹黑,我還可以一併告訴你,外面還說博智的董事總經理李聞雷的父親,是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我可以鄭重告訴你,完全不對。如果不相信,我明天請我祕書傳他的身分證給你看。

問:中策出資八成,博智出資只有兩成,為什麼要捨中策,叫﹁博智金融團隊﹂? 答:因為今年四月博智金融以十億美元成立之後,我們才發現,南山太大了,超出我們預期,十億美元很可能不夠,才只好回頭去找關係企業中策集團一起參與,但博智的名字之前已經決定了,就是這樣。

我們做事一定有邏輯的,你問我我都可以清楚交代,不要再懷疑我們了。

問:你口口聲聲說二十一.五億美元是﹁天價﹂,那為什麼要出這麼高價?是被其他買家例如中信金逼出來的嗎?

答:我只知道我們是好學生,而且最後考了第一名,就這樣,但其他同學怎樣,我不知道。

會出到這麼高價,是因為如果價格不到位,AIG不會肯賣的,但這個價格比起我的好朋友富邦金,去年買ING安泰的價格相比,太貴太貴了!

問:這次購併的過程中,你的感想如何?

答:老實說,我非常非常討厭中國人,現在香港到處都是中國人,香港的生活品質變得壞透了!拜託不要再把博智金融和中國扯在一起了!

問:未來博智主導的南山人壽會進中國嗎?

答:中國太貴了!眼前,博智會先在東南亞及香港一帶蒐獵,明年農曆年前,大家就會看到博智有新的購併案,現在、就是此時此刻已經在談了。

但現在要進中國,book value︵淨值︶都是兩、三倍起跳,比起東南亞這些公司大約︵淨值的︶一倍多,中國真的太貴了。

問:目前要在南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答:要和員工溝通,現在已經晚上八點多了,我要趕去和員工一起吃飯,不能再說了,再見。

博智金融控股

成立時間:2009年4月資本額:20億美元(約640億台幣)負責人:董事長麥睿彬(Robert Morse)董事總經理吳榮輝 惟一投資事業:南山人壽 南山人壽

成立時間:1963年

董事長:謝仕榮

資產規模(至八月底):1兆6千億元淨值(至第二季):997億元2008年保費收入:2190億元,台灣壽險業排名第二

保戶人數:400萬人

有效保險契約:799萬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56

金管會追查 南山人壽案生變 潤成與中資關係曖昧

2011-3-31  TNM




潤泰集團與寶成集團合組的潤成投 資控股公司,今年1月異軍突起,以21.6億美元標得南山人壽97.57%股權,但2月10日潤成送件進金管會後,金管會即接獲檢舉,指潤成的上層股東潤 泰集團與寶成集團,和中資關係密切,金管會為此3月24日2度要求潤成補件,使這宗巨額標售案可能再度出現變數。

尹衍樑小檔案

生日:1950年8月16日

學歷:文化大學歷史系學士、台大商學碩士、政大企管博士

經歷:潤泰建設董事長、北大光華學院董事長、安信信用卡公司董事長、建華金董事

家庭:妻王綺帆為潤泰全球董事長,育有1子1女

現職 :潤泰集團總裁,跨足紡織(潤泰全球)、營建(潤泰創新、潤泰營造)、量販通路(大潤發、喜士多便利店)、醫療教育(尹書田紀念醫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 院)等事業

三月二十五日,一陣冷冽的寒風吹進台北市八德路二段潤泰集團中崙大樓,由潤泰集團主導成立的潤成投資控股公司幹部,正在中崙大樓十三樓開會,研商金管會對 潤成標購南山人壽案最新提出的「六大要求」,對於金管會公開點名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等「具控制力的最終受益人」,必須提出長期控股承諾書等要求,莫不讓他 們感受到一股肅殺之氣。

潤成挾中資 檢舉多

除了金管會提出六大要求、並限期一個月補件回覆外,南山人壽工會也決定三月三十一日,發動千名業務員到潤泰集團中崙大樓抗爭,要求潤成答應工會所提:承認 三萬六千名南山員工僱佣關係的「五大訴求」,否則金管會就應否決潤成。瞬間,潤成買南山面臨了山雨欲來之勢。

本刊調查,金管會針對潤成買南山人壽所提的六大要求,不僅要求尹衍樑等潤成的控股者,必須提出長期控股承諾書,還要求潤成控股未來持有的南山股權須百分之 百交付信託,並要求潤成限期提出南山未來十年增資所需的三百億元現金或等值資產的財力證明。這一連串「史無前例的要求」,顯示金管會對潤成的上層股東與中 資關係密切及潤成財力不足的疑慮。

金管會官員透露,潤成今年一月十二日宣布標得南山人壽股權後,金管會就接獲來自立法院、潤泰集團小股東等各方檢舉。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潤成的上層股東潤泰 創新及潤泰全球轉投資「中國大潤發」,被質疑和中國官方資本關係密切,中國官方對中國大潤發具有實質控制力,未來可能在轉手之間,就使擁有台灣六千億元公 債的南山人壽淪為中資,所以金管會不得不嚴審因應。

金管會接獲檢舉顯示,潤成上層股東潤泰創新(占二五%)及潤泰全球(占二三%),透過海外控股公司康成投資(中國)公司(Concord Investment China Co.,簡稱康成投資)轉投資的上海大潤發與濟南大潤發,都是與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轄下的大陸國有企業合資,甚至大陸各地大 潤發的房東也是國資委,足證潤成股東與中資關係密切。

國資委合資 往來密

檢舉指出,潤泰新、潤泰全透過康成投資轉投資的上海大潤發,註冊資本額三千萬美元,合資股東是一家名為「上海不夜城」公司,投資金額二百六十萬美元(約占 八.七%股權),這家名稱聽起來酷似夜總會的公司,原本由「上海閘北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擁有四九.六四%的控股權。

根據檢舉內容,上海不夜城後來轉賣給浙江溫州娛樂業「天上人間」起家的商人吳振宇,但上海閘北國資辦仍保留了約一○%股權。本刊調查,在大陸企業營業執照 的公開訊息裡,註明「上海市閘北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及潤泰集團的康成投資,都是上海大潤發的股東發起人。

另外,潤泰新、潤泰全透過康成投資轉投資的濟南大潤發,註冊資本額二千一百萬美元,合資股東山東省「濟南人民商場」公司,投資二百一十萬美元(占一○%股 權),這家公司主要是山東省濟南市國資委出資、占三六%股權,後來這三六%股權有意釋出,曾吸引大陸國有企業「魯商集團」旗下的銀座商場、大連大商集團等 中國企業競逐。

除了潤泰新、潤泰全轉投資的上海大潤發、濟南大潤發與中資關係密切,本刊也接獲檢舉指出,潤泰新、潤泰全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康成投資,本身也有中資「華寶信 託有限責任公司」持股,而華寶信託的最大股東,就是大陸國有龍頭企業「寶鋼集團」,寶鋼占華寶信託九八%股權,另外二%股權則由浙江省舟山市財政局持有, 華寶信託明顯是大陸國有控股公司。

檢舉指出,寶鋼集團的官方網站宣稱該公司「係依法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潤泰新、潤泰全的海外 控股子公司康成投資竟有中國官方資本,雙方的資本關係如此密切,未來如何確保潤成投資南山人壽不會變成中資控股的公司?

寶成設華一 涉偷跑

事實上,不僅占潤成八成股權的潤泰集團與中資關係密切遭質疑,連占二成股權的寶成集團,也遭爆料指出,早在兩岸簽訂金融MOU(備忘錄)前,寶成集團一九 九七年即透過香港蓮花國際有限公司(Lotus Worldwide Limited),持有中國唯一的台資銀行∣華一銀行八五%股權,而華一銀行副董事長吳邦治、董事過莉蓮,日前也被寶成工業指派擔任潤成的董事和監察人。

華一銀行被稱為中國第一家台資銀行,據指出,台灣許多在中國投資的企業,曾透過華一銀行的「特殊辦法」在中國辦理融資,例如,在台灣上市的振維電子,去年 十月就公告「通過本公司間接投資大陸的准安振維電子公司,向大陸華一銀行徐匯分行取得銀行授信及保證等融資項目,由本公司出具一百萬美元予蓮花國際公司作 擔保,再由蓮花國際公司向華一銀行擔保二百萬美元借款。」

知情人士說,關鍵就在寶成集團是一九八八年西進大陸的最早一批台商,先是靠中國政策支持取得銀行執照,後來華一銀行又簽約委託尹衍樑投資的建華銀行(永豐 銀行前身)經營,因而可以在中國搶占先機。

潤泰集團跟中資的關係密切,以及寶成集團有中共官方的支持,這些原本被台商視為競逐中國市場的優勢,如今竟吊詭地成為潤成買南山人壽的包袱。民進黨立委高 志鵬、潘孟安等人近來在立法院質詢時,一再鎖定潤成買南山案,要求金管會必須以否決博智金融的同一標準,嚴格審核潤成的上層股東與中資的密切關聯。

高志鵬表示:「潤成的股東潤泰集團、寶成集團,可以說是泛中資集團,他們都是中國給予一些經商特權而被扶持壯大的,目前主要的事業又都在中國、與中資合 作,很容易成為中國控制台灣的工具,金管會如果不能嚴格把關,未來潤成模式很可能成為中國收買台灣的最佳管道。」

潘孟安則說:「潤泰集團及寶成集團都想透過買下南山人壽,擴大在台灣的影響力,進而搭建有利於拓展中國事業的兩岸金融平台。」

金管會把關 細審核

從今年一月十二日,美國AIG宣布由潤成標得南山人壽後,潤成就遭立委緊盯及質疑,使這宗國際性標售案的兩岸政商背景,被拿出來仔細檢視。

如今,掌握金融特許事業核准權力的金管會,已公開對潤成買南山人壽設下六大要求,要以政策手段迫使潤成必須做出長期控股及持股百分之百信託的承諾,藉以打 破金管會可能給予潤成「方便之門」的猜測,這對尹衍樑想藉由買下南山人壽,成為橫跨兩岸金融、產業新首富的企圖,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標售南山案 大事記

2009.07.4 美國AIG以底價新台幣600億元標售南山人壽。

2009.10.13 博智金融以693億元拿下南山股權,出價比博智高的中信金提出質疑。

2010.08.31 經濟部投審會否決博智入主南山案,建議AIG繼續經營。

2010.10.28 立委爆料潤泰總裁尹衍樑牽線,AIG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

2010.11.22 AIG二度標售南山,國泰、富邦、中信、潤泰集團獲邀投標。

2010.12.21 潤泰與寶成宣布共同設立潤成投資控股公司,搶標南山人壽。

2011.01.12 AIG宣布潤成以628億元得標。立委質疑有中資涉入,尹衍樑澄清,寶成和潤泰全為台灣資金。

2011.03.24 金管會要求潤成先提300億元財力證明。

金管會六大要求 vs.潤成承諾

金管會要求

1 提供300億元現金或等值資產,於主管機關認可的保管帳戶內。

2 潤成投資南山人壽股份100%交付信託,尹衍樑等最終受益人應出具長期控股承諾書。

3 潤成須覓合乎保險專業資格之董事長人選。

4 如經核准,潤成向銀行聯貸金額,債本比不得超過48%,潤成股東出資需以現金增資或自有資金。

5 潤成及上層股東應就承諾事項揭露相關重大訊息。

6 潤成及上層股東:潤泰全球、潤泰創新及寶成工業等3家上市公司,辦理現金增資或增資南山人壽時,不得影響股東權益,最終受益人也不得移轉其控股權。

潤成的五項承諾

1 潤成今年辦理增資100億元。

2 潤成的70%南山股份交付信託。

3 潤成出具資金來源合乎法規的承諾書,債本比48%。

4 潤成出具潤成及上層股東不會透過南山人壽,購買潤成股東發行的有價證券及不動產的承諾書。

5 南山保戶權益不受股權移轉影響,南山業務員薪資、福利及現有業務員制度2年不變。

潤成回應

陸資參股大潤發比例甚低

潤成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鄭銓泰表示,受限於中國早期對量販業法令限制,上海大潤發、濟南大潤發才有中國國有企業參與合資,其中,上海不夜城、濟南人民商場 已從早期持有46%股權降到10%以下,更只占康成投資(中國)公司總投資額各1%左右。至於華寶信託持有康成投資,主要是大潤發中國籍員工的認股信託給 華寶,才使華寶名義上持有康成股份,並非華寶信託投資康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3

張綱維 洽中資密售遠航 廣慈博愛院BOT案異常吸金

2011-4-28  TNM


曾與藝人陳怡蓉、韋汝等出雙入對 的建築業新貴張綱維,最近緋聞消息暫歇,又遭台北市議員林瑞圖點名,指他異常出售「廣慈博愛院BOT案」特許公司股權,把未動工開發的BOT案當成吸金工 具,使台北市政府背上官商勾結、圖利財團罪名,並將售股所得資金挹注剛復航的遠東航空公司,同時著手接洽中資買遠航。
國內第一宗以社會福利為主的台北市「廣慈博愛園區BOT開發案」,原本是市長郝龍斌計畫的新政績,希望打造新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及平價社會住宅,卻迭遭市 議員李慶元等人質疑涉官商勾結,當地居民也群起抗議市府罔顧居民日照權受損、巷道無法拓寬等負面衝擊。如今開發廠商出脫特許公司「柏德」股權,使這宗市價 千億元的公有資產BOT案,蒙上陰影。
減持金雞 賣股
在爭議迭起之際,市議員林瑞圖接獲檢舉指出,這宗大型社福BOT案的領銜簽約廠商、樺福集團董事長張綱維,竟在全案未取得使用執照前,就私下大賣柏德股權,並把售股所得資金,挹注剛復航的遠航,同時還著手接洽中資買遠航持股,進而入主股票上市的台開公司。
根據本刊調查,張綱維掌控的樺福建設及漢洋建設二家公司持有的柏德開發股份,確實於去年九月三十日轉讓;其中,投標拿下BOT開發案的樺福建設,持股從原 有的二○%減為一七.五%,漢洋建設更從二○%大減為五%,總計樺福集團持有柏德的股份從原有的四○%降為二二.五%,售出BOT特許公司近半數持股, 近一千萬股。
廣慈吸金 變現
張綱維轉讓柏德持股,使樺福集團從二年前簽約的最大法人股東,一夕間變成持股最小的法人股東,該BOT案的主導廠商,也從樺福建設變成茂德集團旗下的博達 建設。今年三月底柏德開發增資三億元,資本額從五億元提高為八億元,張綱維的樺福建設、漢洋建設只象徵性認購二○%增資股。
林瑞圖表示:「張綱維一再對外宣稱廣慈博愛院BOT開發案前景看好,但卻一再轉讓降低這宗BOT案特許公司持股,只持有柏德開發八百七十五萬股,今年增資 後又再降低持股,這擺明是出售公有資產廣慈博愛院的BOT開發權利來變現吸金,社會局卻縱容張綱維利用BOT案掏金,無異圖利財團。」
林瑞圖出示一份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內部公文,點名主導這宗BOT案的社會局副局長黃清高,曾在去年八月十二日的一份公文簽呈裡,刪除承辦人員原本擬辦建議 市長郝龍斌:「暫緩中止該公司(即柏德)興建營運之一部或全部」的文字。林瑞圖表示:「黃清高在內簽公文中動手腳,有替柏德護航之嫌。」
林瑞圖說:「廣慈博愛園區開發面積約二萬坪,市價值一千億元以上,二年前,北市府竟跟柏德開發簽下一紙不平等BOT合約,柏德每年只需支付二千萬元權利金 及土地租金,就可以在老人安養中心之外,另蓋二十五層住商大樓及五星級飯店營利,這項BOT案開發利益極大,讓張綱維得以輕易提前轉售持股,變現掏金。」
注資遠航 錢坑
引人好奇的是,既然廣慈博愛院BOT案的獲利潛力大,張綱維為什麼要在前年六月十五日簽約後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急於求售持股?林瑞圖說:「張綱維資金實力 不足,介入廣慈BOT案的同時,又介入重整中的遠航,遠航今年四月復航要增資近十二億元,他只有靠出售廣慈BOT公司持股來挹注遠航。」
熟識張綱維的人士透露:「張綱維從二○○八年七月以遠航金主身分,注入遠航第一筆員工薪水七百四十萬元後,陸續墊借遠航五億元,今年四月十八日復航前,又 被民航局要求增資十一.九億元,張綱維更宣稱要在今年底前擴充機隊,飛航吳哥窟等國際航線,勢必要增資至五十億元,可是他目前沒有其他開發案收益,只有出 售廣慈BOT案特許公司股權,來支應遠航的龐大資金需求。」
但遠航復航的過程中,內部又爆料指出,張綱維主導的遠航重整過程狀況百出,除了曾經付不出重整人每月報酬外,遠航停飛三年期間,十架飛機中只有四架麥道 (MD)可以飛兩岸及國際航線,其中一架已被債權銀行扣押、不同意飛行,另外三架又取用老舊而停飛的飛機上未經驗證的零件拼裝,還有一架MD飛機引擎被檢 測出有鏽蝕問題,潛在的飛安疑慮如影隨形。
操作槓桿 硬撐
熟識張綱維的人士透露:「遠航復航後,每月要花費五千萬元,支付員工薪資、場站費用、燃油、增購備品、修復其他飛機及償還債務,增資近十二億元很快會燒 光;加上依據重整計畫,遠航還債就需要二十多億元,為此,張先前已與中國萬通集團馮倫等中資私下接觸,計畫把遠航、廣慈BOT股權包起來求售,甚至也曾跟 中國海南航空代表接洽,以質押或私下轉讓等方式,轉售遠航股權。」
知情人士說,早在二○○九年遠航停飛期間,張綱維曾經友人牽線,接洽美國的私募基金中華投資基金(V2V) ,由該基金出資五百萬美元(約一.五億元),以解遠航資金的燃眉之急,最後卻破局,他只得東借西售調錢支撐,旗下主體樺福建設去年底也因此發不出年終獎金。
不過,在建築業向來敢衝、敢拚的張綱維,卻不畏財務槓桿過大的操作風險,去年下半年在前立委羅福助邀請下,一度還想入股由影視大亨邱復生擔任董事長的台開 公司,協助羅福助在今年六月股東會董監改選時,拿下台開經營權,但因遠航復航的資金需求已令他疲於奔命,才打消入股台開的想法。
邱復生的友人表示:「張綱維去年五月就曾找邱復生,希望邱以台開公司名義買下樺福集團的廣慈博愛院BOT公司股權,當時開價一股一百元,張原始持有BOT 公司股權為二千萬股,出售一半約需十億元,邱以台開是上市公司必須顧及小股東權益而拒絕,結果張竟嗆邱,三年後他要買下台開。」
捉襟見肘 臨淵
針對張綱維出售廣慈BOT公司股權、協助羅福助拿下台開經營權一事,邱復生受訪時只強調:「台開是上市公司,有多數股東支持才能擁有經營權,不是靠誰的一張嘴說說就算。」
如今,張綱維口中前景看好的廣慈博愛院BOT案,因環境影響評估、樹木保護評估及都市計畫審查都還未通過,依BOT合約,今年六月十五日前須取得建築執照 的期限將屆,張卻已先行出售近一半BOT公司持股,可見他的資金調度已捉襟見肘,遑論買股入主台開。這位連贈送給前未婚妻的禮物都不惜對簿公堂討回的建築 業新貴,似又走上危機四伏的鋼索邊緣。
小辭典
廣慈博愛園區BOT案
廣慈博愛園區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是全台第一個以社福為主的大型BOT開發案,整個開發面積約2萬坪,近一半土地將構築社福中心,包括7層樓老人長期 照顧中心及15層樓老人住宅,另1∕4土地將興建25層住商大樓及33層樓大飯店,剩餘土地將蓋公園及新闢一條計畫道路。
廣慈博愛院從1969年落成後,長期用於老人安養及平價租屋,2009年6月15日,台北市政府與柏德開發公司以BOT方式簽約開發後,老人陸續遷出,房 舍也相繼拆除。由於它距信義計畫區僅1,000公尺,且台北捷運信義線將向東延伸於廣慈博愛院設站,使這項BOT開發案尚未動工,附近房產就已先上漲。
張綱維小檔案
年齡:41歲
學歷:淡大化工系學士、清大化工研究所碩士
現職:樺福建設集團董事長、遠東航空總經理
經歷:原經營禮品業,2000年跨足房地產,陸續買下樺福建設、三一建設、漢洋建設等,最近又讓遠航復飛。
情史:曾與藝人趙宇綺訂婚但解除婚約,後來與女星陳怡蓉交往,現和「小天使」韋汝感情穩定。
廣慈BOT案 爭議多
2009.02:樺福建設與恆安老人養護中心簽協議書,共同參與台北市政府的廣慈博愛園區BOT案,樺福負責興建,恆安負責社福營運。
2009.06:樺福與恆安取得廣慈BOT案50年經營權,成立特許公司「柏德開發」,並與台北市政府正式簽約。
2009.10:柏德突變卦,要求恆安社福部分經營權縮減為5年,但恆安堅持50年。
2010.01:柏德開發無法提出社福協力廠商契約書,遭市府連續裁罰146萬元。
2010.04:柏德開發要求將更換協力廠商之爭,提送協調委員會。
2010.09:市府再次裁罰柏德違約金共計210萬元。
2010.11:柏德片面宣稱恆安已非協力廠商,恆安發文反駁。
2011.04:市議員林瑞圖質疑樺福董事長張綱維變賣柏德股權,用來買下遠東航空經營權,還以廣慈BOT案向陸資招商。
回應
張綱維4月21、22日2度接受本刊訪問,第1次時張強調:「我的廣慈BOT案股權沒有異動過,一直擁有柏德1∕4股份,但柏德最近要增資,我的股份會稍 降一點。」第2次訪問,本刊告知,台北市社會局證實樺福集團持股去年9月底已售股近半,他才承認有轉售持股,並說:「他們(指茂德集團、宏國集團)比較有 錢,我比不上他們,增資3億元,我大概只認20%。」但對林瑞圖指他賣廣慈BOT持股去買遠航,他則堅決否認。
針對林瑞圖指控刪節內簽公文替財團護航,黃清高說:「我經手的公文很多,不清楚林指的是哪一件,但我刪修公文如果林認為有問題,就移請市府政風處調查釐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1

中環在線:人和主席年薪中資老總最勁 李華華

2011-5-5 AD




 

所謂「人不可以 貌相」,一位分析員朋友,叫華華留意嚇經營內地零售及批發商場嘅人和商業(1387),仲以為公司條數有問題,點知佢係叫華華睇睇主席戴永革(圖)份糧。 唔經佢提醒,相信冇乜人留意呢間市值280億港紙嘅公司,主席年薪一啲都唔嘢少。齋計底薪戴永革已經有3146.4萬蚊(人民幣.下同),連埋花紅同股 權,上年淨袋6745.4萬,計返港紙成7000幾萬銀。

究竟有幾高,佢唔單止超越碧桂園(2007)楊國強、富力(2777)李思廉等內 房股老闆,連市場向來關注內地上市公司薪酬最高嘅平保(2318)執行董事張子欣同董事長馬明哲都比下去。張子欣舊年年薪1067.2萬蚊,馬明哲就有 987萬。舊年香港上市中資老總年薪最高嘅阿里巴巴(1688)首席執行官衞哲,都只係3629.9萬銀!據分析員朋友講,戴永革份糧應該躋身香港上市公 司主席十高之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35

中資網股「紅娘」 奇哥傳奇

2000-10-12  NM




近期網絡股股價成「仙」,而趕不及上市的網公司亦 相繼摺埋,情況慘烈。然而紅籌股中遠國際,竟然逆市買網,斥資十億元高價購入成立只有四個月,尚在建設之中的「中遠網絡」,無端端帶挈數位創辦股東發達, 包括在天津搞開房地產的安信集團老闆陳奇,一買一賣賺億四。 「奇哥」半生傳奇,他不單與中遠關係密切,而且與新世界亦有淵源,去年中華網在美國Nasdaq 成功上市,便是由他搭通天地線,將新華社與新世界撮合搞成。而「奇哥」,亦成為大陸網絡到海外上市的「紅娘」。

 

陳奇所住的幾千呎豪宅,就是類似這個Mayfair 高層單位,物業由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安信集團持有,股東背景神秘。

陳 奇的寫字樓,設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三十三樓全層,門口掛有「亞洲物流科技」的閃閃發光招牌,頗有cyber 的味道,萬六呎的辦公室,可盡覽維港景致;而會議室裝修豪華,不少是柚木傢俬。不過全層較空洞,只有十多名員工和設置數量不多的文件快勞,令寬闊的辦公 室,略嫌冷清。

以陸軍裝示人的陳奇,吃過午餐後步履輕盈步進辦公房,「奇哥」面對記者時,初期有點拘謹。只見他操着略帶鄉音的廣東話。對自己的身世十分保留,就算歲數也不願透露,只打趣的說:「講咗出嚟無女仔吼。」

「奇哥」在天津發財,並有不少銜頭,祖籍卻是汕頭。據他夫子自道,父親曾做官,母親是小學老師,他細訴幼時窮困的日子:「文化大革命時,老豆入咗牛棚,我 九歲就喺條街跑來跑去賣雜貨,十四歲靠收購電器返鄉下賣,賺到啲,入去機械工廠做技工,月薪得十八蚊人民幣,二十歲到香港……。」

搞貿易賺第一桶金

新世界董事總經理鄭家純(左)和中遠太平洋副主席董玖豐(右)在陳奇撮合下,攜手搞中遠網絡。

唸得滾瓜爛熟的他,說自己賺的第一桶金是做「國際貿易」,賺得二千萬元,主要是為國內進口製煙(除煙草)的物料。而根據當時政府政策,進口中國的香煙濾嘴及相關物料,由專賣局統一出批文,反映「奇哥」當日已並不簡單。至於如何由貿易轉行到國內搞房地產,他就不願多提。

一向住在半山嘉富麗苑的陳奇,今年六月以四千三百萬,購入附近的梅道一號Mayfair 高層二千八百呎豪宅,單位由國華商業銀行提供二千萬按揭。對於花錢,他滿不在乎的說:「一生之中,(我)錢唔係缺乏,人家有遊艇,我都有隻六十呎艇吖;人 家揸勞斯萊斯,我都有部Benz ;人家有別墅住,我都住幾千呎樓。」

話入正題講網股,「奇哥」甫開腔就糾正記者:「我間公司叫亞洲物流科技,唔好漏咗『科技』兩個字!」該公司前身是去年才上市的華益控股(八六二),本從事國內保齡球娛樂事業,後來由「金手指」陳國強私人收購,並於五月份搵陳奇及新華社入股,其中陳奇佔一成一股權外,並擔綱行政總裁。

「我與陳國強都是互相欣賞,佢有好多國際投資經驗;而現時公司業 務是由我決策,佢就比較少理。」陳奇於八月份,把華益改名為亞洲物流科技,計劃大展拳腳打算與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合作,建立一個由中、港、星財團串連的亞 洲物流中心。陳奇對計劃滿有把握,是由於他在中國交通部有熟人,轄下的中遠集團及招商局高層,均與他認識,令沉默大股東陳國強,對項目前景有信心。

高科技似懂非懂

放在書架的,大多是關於投資的書籍。

「奇 哥」在記者面前大談物流中心科技時,有點似懂非懂,並不時看「貓紙」,像背書一樣,由互聯網的歷史談起:「互聯網在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軍方已運用,當時 物流是盡量以最快速度運送軍用貨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李嘉誠都話,知識是要搶番嚟,我平時要靠睇好多書去吸收知識㗎。」

記者追問可否介紹好書,他卻沉吟不語。原來,由於他日理萬機,時間有限,追求知識的方法較特異:他在國內聘有三個人,專門幫他看書,然後撮要給他看,其中有關科技新知便由此而來。

「奇哥」說時特意送上,一本由他與天津南開大學教授王光偉合著的書給記者,名為《香港經濟及其與內地關係研究》,並由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院教授饒餘慶寫 序。記者致電給王光偉教授,他說:「本書我花了一年時間寫,陳奇先生提供意見。他是天津政協委員,返天津開會時我們交流過兩次意見。」

雖然「奇哥」不熟網絡科技,卻並不妨礙他撮合「網絡姻緣」。他時掛嘴邊的,是曾經帶挈新世界賺錢:「新世界入股china.com (中華網),咪係我提供意見;而啲外資對新華社有咩誤解,我就做協調解畫工作。後來china.com 喺Nasdaq 上市,都賺咗十幾億啦!」中華網去年上市首日,股價勁升二點三倍,令持有兩成股權的新世界數碼基地水漲船高,賬面賺十五億,其後售股時大賺一筆。陳奇今年五月搞「中遠網絡」時,亦預埋新基一份(百分之二點七)。原來,這是「投桃報李」。

新世界肯蝕大底

中遠網絡在五月成立的記者會上,陳奇(前排左一)、陳國強(後排右一)、都有份出席。

中華網全球瀏覽人數排名三百四十四,以香港網站計排列第一。

新安廣場位於天津南開區域,共有八十萬呎樓面。

亞洲物流科技的新標誌。

他為中華網做扯線紅娘,表面無乜着數。然而,新世界中國於四年前,曾向他的安信集團,以五億一千萬購入天津新安廣場和新安花園業權。交易如此高價,是由於陳奇擔保有三億一千萬回報。可惜,上述承諾不單沒有在新中上市時披露,而且還落空了。新中不單沒有追討損失,而且還進一步向陳奇收購餘下的五成一權益,但項目今天資產值只有六百多萬,新中肯蝕大底的舉動,令人嘖嘖稱奇。

繼中華網之後,陳奇穿針引線成立另一「網絡姻緣」,是中遠網絡。該網於四月成立時註冊資本一千萬美元,由北京中遠集團、陳奇、陳國強及新世界基建等組成,中遠國際透過收購百分之零點九股權,為該網作價八億五千萬。

及至八月份,中遠網仍未有嘢睇,而網股亦已爆煲,但中遠國際急急提出全面收購中遠網絡,而且作價竟高達九億八千萬。是項交易,令陳奇、陳國強及新基等草創 股東,無端端發達,其中陳奇取回約百分之八中遠國際新股,至今市值一億四千萬,「肥過肥仔水」。較為特別之處,是陳奇在港所有物業,以至入股中遠網絡,均 由一間在BVI 註冊的安信集團控有,背後股東無人知。

對於中遠集團為何找他搞中遠網,陳奇顧左右而言他,並表示,「喺大陸做生意最緊要有人認識你,信得你過,真正做生意唔使話要精通科技,有四成就掂,六成都要靠生意人頭腦。鄭家純知道我成立安信資訊公司,都話要入股。」反映陳奇的「紅娘」魅力。

撰文:黃麗裳 攝影:何少忠[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5

中環在線:中資券商圍飛出事C小姐後台有粒星 李華華

2011-7-20  AD




 

近嚟證監打老虎嘅心好似越嚟「紅」,新近仲打咗隻老虎乸!華華收到風,某家中資證券行近排亂到七彩,因為證監一早為佢哋開咗幾個files。

男友係股壇Twins大佬

話 說,前排個市仲未急轉直下時,新股排隊輪住上,而呢家證券行當時都有幫公司上市,做吓IPO。據聞,有位負責ECM(資本市場)嘅C小姐,涉嫌IPO圍飛 出事,俾證監捉到正。C小姐係邊個,華華唔方便開名,但喺行內唔少人識,皆因有傳聞話佢男友就係「股壇Twins」嘅大佬。

講開Twins大佬,其實同佢有關嘅新聞都唔少,除咗呢單紅顏知己涉嫌圍飛事件,前幾年有間上市公司曾經話佢向傳媒發放電郵損害嗰間上市公司嘅形象,要求佢賠錢。

不過,Twins大佬喺金融界打滾多年,做嘢梗知分寸,最後當然冇事。唔知今次Twins大佬有冇慰問吓呢位紅顏知己?

講得係亂,當然唔止C小姐圍飛出事一單咁少,據聞嗰間中資證券行有位負責人,涉嫌收受回佣俾證監查,嚇到先出走美國避風頭,後嚟索性返大陸柄埋o忝。

證監會短期內可以喺同一間證券行連打兩隻老虎,認真有效率!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5

中資黑手》英格爾股價飆漲八倍後暴跌 中國灌單、台灣炒股 超完美計畫揭祕

2011-10-17  TWM




今年四月十三日,報紙財經版一角 有則短文:「英格爾涉炒股 負責人、金主、炒手遭檢調搜索」,檢調突如其來調查一樁兩年前舊案的舉動,讓這檔近一年來飆漲八倍的股票,股價急轉直下,意外戳破了一場「中國灌單、台灣 炒股」的超完美炒股計畫。

撰文‧張瀞文

在琳琅滿目的炒股手法當中,公司派結合市場主力及法人,透過媒體發布利多,坑殺散戶投資人的案例多如過江之鯽,而這次電源供應器廠商英格爾一年大漲八倍炒 股疑雲背後,除了公司派、金主、炒手、法人,背後隱約可見中國四大央企之一普天集團介入的身影。

因為普天具有中資的特殊身分,因此發生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前夕的這起英格爾炒股案,時間點顯得格外敏感,檢方偵辦起來也特別棘手,最近市場上就傳出檢方 因受到來自高層壓力,讓整個案子「辦不下去」,最後甚至出現了「抓小案放大案」的作法。

檢方於四月搜索後指稱,這起炒股案時間點落在○九年七月到九月,主要由英格爾董事長蔡成達夥同市場金主及炒手,透過特定人士拉抬股價,檢方最後約談蔡成 達、金主邱志宏及操盤手蕭天祥,蔡成達更在今年五月下台。

不過外界對於檢方的說法存疑,因為這段時間英格爾股價僅由十七元漲至二十六元左右,並沒有大幅波動。反而是英格爾從去年年初二十八元飆漲至今年二月歷史高 點二五七元,一年內飆漲了八倍,轟動台灣股票市場的炒股事件,檢方卻好像「視而不見」,作法讓外界相當不解。

與中國央企合作首例

普天營業額九千億 竟挑上台灣小公司不過檢方在今年四月突如其來搜索英格爾,已意外讓整件還在進行當中的「超完美炒股計畫」戛然而止。就在檢調搜索之後,除了董座下台,英格 爾第二季勉強繳出讓市場可接受的營收成績,但稍後公布的獲利卻出現比上季腰斬的情況,獲利突然大縮水,讓市場意外。

市場傳出因為四月檢調追查英格爾炒股案,讓普天對英格爾的後續下單出現觀望。檢調追查,加上普天下單縮手,導致英格爾獲利不如預期,而英格爾股價也從二月 的高點跌落至現今約八十元附近,短短半年內股價一度出現腰斬再腰斬,散戶投資人已哀鴻遍野。

桃園縣龜山鄉電子零組件小廠林立,股本僅五億元的英格爾一點也不顯眼,加上所生產的電子產品──電源供應器,又屬於相當成熟的產品,每年維持固定的獲利, 且從來不召開法說會,市場或是法人圈幾乎不會注意到它。

不過去年年初英格爾突然轉性,除了二月初召開掛牌後首場公開法人說明會,緊接著二月五日宣布與中國央企普天集團簽署一紙「三年合作、一年採購」的合約,採 購金額達一億美元以上,而普天也在簽約儀式中宣稱,「未來不排除入股英格爾,或雙方合資成立新公司」。

由於這是首家中國央企與台灣公司合作,自然吸引各界目光,但是營業規模高達九千億元新台幣的普天,選上股本不到五億元、年營業額二十二億元左右的英格爾合 作,甚至還要進一步入股?背後動機令人玩味。

據業界人士表示,當時普天曾經找了五到八家台灣的中小型公司洽談合作,而英格爾會雀屏中選,主要與英格爾董事長蔡成達需要活絡股價,且急著想退休有關。

八成訂單來自普天

灌單奶水多到滿出來 營收股價創新高大股東透過與客戶宣布策略聯盟合作案,然後讓對方在枱面下吃進籌碼,之後再透過灌訂單、衝營收、拉抬股價,最後雙方共享股票大漲後的甜美果 實,這樣的炒股手法屢見不鮮。

英格爾在去年正式宣布與普天簽約後,股票的成交量逐漸放大,正巧鑫豐、昇豐等特定的小型券商,也開始密集交易。熟悉市場操作人士開始揣測,普天在這時候似 乎開始進場吸收籌碼,而時間點大約就在雙方簽約後不久的二到四月這段期間。

因為有一億美元大訂單,加上普天陸續在市場上吃貨,英格爾股價開始出現異常的波動,這樣的漲勢開始吸引「外圍人士」的注意,就在四、五月,英格爾股價來到 七、八十元,市場炒手、主力開始介入,英格爾成交量開始放大,動輒出現量價俱揚的走勢。

同時,過去從不透過重大訊息公布營收的英格爾,在這一波股價漲升過程中,也一反常態,在法定公告營收日(每月十日)前,在六或七日時就透過重大訊息發布營 收數字。

從公布的數字來看,隨著中國普天的大單灌頂,英格爾合併營收從過去單月僅有二、三億元一路跳升。一直到去年年底,英格爾十二月單月合併營收已來到十四.九 六億元,這個數字比年初二月營收成長接近八倍之多。

公司釋利多撐住股價

內部人士卻逐漸在逢高時出脫持股市場發現來自普天的訂單讓英格爾營收暴衝,當時就有炒家表示,中國央企動輒數百億、數千億元的營收規模,現在隨便拿個幾億 元訂單灌給台灣的中小型公司,只要央企有心餵養,台灣中小型公司一定會「吃到撐死」!

隨著營收從四月開始一路創新高,英格爾股價正式站上百元,超越績優股台達電,一躍成為電源供應器股王。突出的股價及業績,終於吸引法人目光,原本乏人問津 的英格爾,陸續有法人到公司拜訪,包括日盛及新光等投信及自營商從去年九月開始陸續進場加碼。

而這段時間,公司仍然持續釋出利多消息維護股價。去年十一月十日英格爾舉行第二次法說會,蔡成達向在場法人及媒體表示,與普天經過十個月的磨合後,今年訂 單將會放量,接下來包括航空媒體機、少兒遊戲機、LED照明燈源,將推升今年公司成長動能。

法說會後,包括群益、第一金投顧以及元富證券出具的研究報告都預估,英格爾去年每股獲利將達到四.五元到五.五元,群益投顧更大膽估計,英格爾今年將賺進 一個資本額。

而今年一月下旬,中國普天集團資訊產業國際事務本部總經理溫南雁,也在英格爾於深圳舉辦的三十周年慶時表示,今年將深入與英格爾合作,同時擴大下單。

在公司派聯合普天釋出利多,籌碼又被特定人鎖定,投資人大舉進場,使得融資使用率拉到最高九六%情況下,英格爾股價再度攀升至今年二月份最高點二五七元, 短短一年大漲八倍,英格爾成為近一年來台股表現最傳奇的一檔股票。儘管股價登上高峰,但對市場敏感度很高的炒家們發現,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內部人士已逐 漸逢高出脫持股。

上半年營運大衰退

一億美元訂單「虛胖」 檢調偵辦炒作根據公告,蔡成達從去年八月以後就陸續申讓超過二千五百張持股,監察人黃彭惠珠也在去年十二月申讓三百張,高層在高檔賣股,這點讓參與的炒家 提高警覺。

從英格爾公布的業績來看,也沒有像公司對外所說的那麼好。根據公告,今年第一季英格爾的合併營收不僅沒有成長,反而比去年第四季衰退二七.七%。去年第四 季稅後盈利率降至一.○九%,比上一年度平均四%到五%大幅下滑。加上今年半年報公布,上半年每股僅賺了一.三三元,與賺一個資本額的說法差距過大,市場 才恍然大悟,這號稱一億美元的肥單,恐怕是僅有骨頭沒有肉的「虛胖訂單」。

股價位在高檔、本益比接近四十倍,又有董監申讓持股,加上營收、獲利不如預期,果然在第一季營收公布後,英格爾股價從二五○元高檔出現第一波跌勢。緊接著 檢調又在四月中偵辦不法炒作,突然的舉動讓各方人馬競相拋出手中持股,而英格爾股價半個月就腰斬。

英格爾股價一年大漲八倍,在台股一千多檔股票中,漲幅第四,小小英格爾能脫胎換骨,完全是拜普天集團在背後撐腰所賜,雖然在飆漲期間,普天高層曾經出面表 示「擔心小股東因此受傷」,不過現在英格爾沒有繳出預期中的成績,股價也因過度炒作而出現崩跌,普天連手英格爾炒股的說法在業界不脛而走。

這一次英格爾涉炒股案,由於股價漲幅大、參與的人更多,所牽涉層面、投資人受傷的程度遠比兩年前的舊案影響範圍更大,但是檢調卻是「抓小放大」,對於這次 成功將股價推上天的炒股案視若無睹。中國央企普天是否連手英格爾炒作股票坑殺投資人,需要主管機關「嚴密觀察」,不過現在英格爾股價大跌,當初相信這一億 美元訂單而進場的散戶投資人們,他們的權益又該由誰來維護?

英格爾

成立:1981年

負責人:董事長梁育正(前任為蔡成達)

資本額:9.17億元

主要業務:電源供應器

主要客戶:Canon等相機廠商近三年獲利:2010年EPS3.92元、2009年1.41元、2008年0.29元

英格爾公司說法

英格爾財務長蔡瑞蓮表示,關於檢調偵辦炒股案,主要是針對前董事長蔡成達,蔡董事長已下台,英格爾經營團隊也更新,其涉案事項屬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另 外,關於營收創新高、獲利卻跟不上腳步,主因是產品結構變化,這些在法說會、股東會時都已對外說明。

中資普天灌單

各路人馬炒高英格爾股價

──2010年2月迄今

英格爾股價走勢

2010-03 與普天簽訂1億美元訂單07 主力、炒手開始進場吃籌碼10 法說會後,法人開始進場

2011

董監大舉申讓

英格爾30周年慶,普天高層釋利多

檢調搜索

營收暴衝 獲利卻沒有跟上腳步── 英格爾營收獲利對照時間 2009.3Q 2009.4Q 2010.1Q 2010.2Q 2010.3Q 2010.4Q 2011.1Q 2011.2Q 營收(億元) 5.58 5.55 9.24 27.82 30.51 42.75 30.62 35.11 每股純益(元) 0.54 0.39 1.04 1.56 1.62 0.81 1.03 0.56 「普天概念股」均不支倒地去年英格爾因與普天集團簽訂一紙合作契約,這個中國第一家央企攜手台灣掛牌公司合作的案例,由於被視為後ECFA時代「陸客來 台」、「陸企買台」、「中國資本輸出台灣」、「兩岸企業加速合作」的經典案例,而備受市場關注。

後續隨著普天灌單,英格爾在一年內營收、股價都翻漲數倍之多,台灣股市也出現奇特現象,只要公司與普天沾上邊,股價都會應聲大漲,彷彿「中國普天」就是股 價的靈丹妙藥, 台灣股市最新流行名詞「普天概念股」紅透半邊天。

市場陸續冒出的「普天概念股」,包括有新世紀(3383)、華興(6164)、東貝(2499)、巨騰(9136)、台端(3432)等,其中以新世紀訂 單未到手、三個月股價就漲了一倍最具代表性。這些普天概念股大多與LED產業相關,訴求的題材不外乎是中國十二五規畫,將對LED路燈創造龐大的需求。

雖然普天高層曾出面否認有所謂的「普天概念股」,不過一直到英格爾爆出遭檢調搜索、董座、作手遭到約談,這些攀親帶故的「普天概念股」也才一一不支倒地, 均因業績不如預期紛紛遭重擊,顯露出原來的真正面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8

中資聯姻好萊塢 拍「混血」大片回銷

2012-4-30  TCW



中國投資人,不再被動等待好萊塢 大片進入中國市場。嘉實七星媒體私募股權集團創辦人──吳徵直奔好萊塢,投資具全球票房潛力的英文和中文電影,並打算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建立娛樂分銷體 系。

吳徵的具體計畫有二:與美國重量級製片人艾伯茲(Jake Eberts)合資成立製片公司,籌備拍攝清末首批前往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及耶魯大學(Yale)的中國留學生故事。艾伯茲可說是全球電影史 上最成功的電影製片人之一,五十部作品共拿下三十七個獎項。

此外,吳徵將與美國《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封為「下一個李安」的導演林詣彬合作,每年拍兩到三部大製作及低成本電影。據稱,他也與導演吳宇森及合夥人張家振談可能的合拍計畫,並打算 「收購知名好萊塢製作公司的股份」。

瞄準一年成長四成市場

看起來,吳徵的動作顯得相當積極,推敲箇中原因,檯面上和檯面下各有一些有意思的說法。

根據吳徵對《財星》(Fortune)說明,看市場,中國民眾的娛樂支出激增,二○一一年計達二十一億美元,不僅較前一年成長四○%,也竄升至全球第三 高,且今年有機會超越日本。然而,中國電影產業缺乏成熟的基礎建設,賠錢機會大,「錢」進好萊塢才能提高成本效率,並為國內業者引進良好商業模式。

而另一個他沒說的理由是,中、美混血的合資身分,可以名正言順繞過中國當局,每年准許進口二十部外國電影的限制,只要內容「政治正確」,不用爭個頭破血 流。這也是美國著名動畫製作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在二月時與三家中國公司敲定合資計畫的主因。

不過,回顧過去中、美電影合資史,許多硬是與中國扯上關係的大片,都脫離不了濃濃的「置入」味。以《變形金剛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為例,一共有七十家廠商在片中露臉,包括聯想電腦、伊利牛奶等四家中國品牌。

二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宣布將擴大好萊塢電影進口,加上更多中美合資拍片計畫,是否將使中國電影在內容更開放?電影史研究者陳煒智對《美國之 音》(Voice of America)表示,他不認為中國電影會因此有太大變化,但未來好萊塢對電影置入商機將更趨之若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43

中資揮金搶購香港豪宅地皮 中冶頻現土地競標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25/2MNDA2XzQ0MDU2Mw.html

香港樓價創下1997年以來新高之際,土地市場也隨之升溫,其中不乏中資身影,且出手闊綽。在香港市場屢屢傳出住宅、商業物業被內地企業、個人收購消息之餘,香港地皮正在成為中資新的爭奪目標。

有外媒報導,今年4月,中國海外擊敗包括長實、新世界等11家財團,以25.38億港元奪得位於香港島鴨脷洲的一幅土地,按可建樓面22.98萬平方英呎計算,其樓面地價達到每平方英呎11044港元,約11.9萬港元/平方米,創下同區域土地價格新高。

在此之前,另一幅位於西貢清水灣地皮則由雅居樂副主席陳卓賢以私人名義,擊敗其餘17家財團,以7億港元投得,樓面每平方英呎價逾2.1萬港元,約22.6萬港元/平方米,高出去年10月以樓面地價1.47萬港元成交的一幅西貢地皮近四成,成為香港新晉地王。

此外,根據地政總署公佈的消息,上個月中國中冶也參與了香港屯門一幅豪宅土地地皮的競標。中國中冶近年多次出現在香港的賣地場合,包括2010年拍賣的大嶼山東涌第55b區及粉嶺第19區住宅用地。

在內地買家搶購香港豪宅的背景下,中資企業正不惜重金爭奪香港豪宅地皮。

中原地產23日發表的報告顯示,一季度香港豪宅市場已知的內地買家佔宗數比例為32.5%,佔金額比例為35.2%,並且內地賣家佔香港豪宅市場的比例按季增幅明顯,分別上升2.1及2.8個百分點,是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最高值。

不 過進入香港市場開發豪宅項目的中資開發商,不得不面臨香港本地開發商的挑戰。長江實業在去年6月時以116.5億港元高價投得的位於香港中半山豪宅項目 「君珀」,有計劃於近期推向市場。相比中資選擇進入的多是新型的豪宅片區,香港本地開發商正試圖借中半山傳統豪宅地段的賣點爭奪內地買家。

長江實業營業經理何家欣介紹,本地開發商常會選擇將部分豪宅單位留作長線收租,而非一次性售出,以獲得日後物業增值帶來的租金上漲回報。不過前述中資開發商將採取何種策略發展香港豪宅項目尚不得而知。

有香港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海外購買鴨脷洲地塊的「麵粉價」過高,已直逼同區域在售樓盤的「面包價」。另一方面,香港樓市能否持續高溫不退,目前不甚明朗。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21日表示,香港房地產市場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坦承「看不透」未來前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6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