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克·庫班:25歲時的經歷改變一生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4/2598954.html
者按:本文是《福布斯》「那年我25歲」專題系列回憶文章的其中一篇,我們這個時代最成功的企業巨頭將在這裡講述他們的起步故事。

馬克·庫班(MarkCuban,1958.7.31—),出生在美國匹茲堡市,曾在印第安納大學打過四年橄欖球,畢業後一直在俱樂部打球,1983年創立計算機資訊公司MicroSolutions,並在網絡經濟最繁榮的時候轉賣給了美國最大的在線服務公司。2000年1月14日,庫班購買了NBA球隊達拉斯小牛隊。馬克·庫班「為勝利不惜一切」的格言已經感染了整個球隊,成為小牛隊的精神。

以下為馬克·庫班的自述:

24歲時,我離開了印第安納州,開著1977年生產的菲亞特(Fiat)X19型號轎車,行駛在前往達拉斯的路上。這轎車的底板有一個洞。我每開60英里就需要給它加一次油。我之所以選擇去達拉斯是因為我大學裡的一些好兄弟的建議,他們說那裡氣候好,工作機會多,還有很多美女。就算我沒有聽到前兩個理由,第三個理由我肯定是聽到了的。

但是讓我先說說之前的經歷。我已經在印第安納州待了幾個月,供職於一家名為Tronics 2000的公司。在此之前,我生活在家鄉匹茲堡。1980年,22歲的我從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畢業之後,加入了位於匹茲堡的梅隆銀行(Mellon Bank)。那時,許多小型的地方銀行仍舊在紙上辦公。梅隆銀行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幫助這些依靠紙上辦公的地方銀行改換為電腦化辦公。這就是我所做的工作。在梅隆銀行,我的同事都是那種有一份工作可干就心滿意足了的。而我想更富有開創精神並且凡事都更加積極主動。我曾向CEO呈遞過報告。有一次還把一篇敘述公司如何通過預扣社會保障費用來節省開支的雜誌報導剪下並寄給他,而他給我回了一封感謝信。我後來又開始創建了一個「菜鳥俱樂部」,邀請高級主管和像我一樣只有20多歲的年輕僱員們共同參與「歡樂時光」(方便在職人士下班後消遣的酒吧優惠時段——譯註)聚會,聊聊天,分享經驗。此後,我又更進一步,開始撰寫通訊郵件,向大家報告當前項目的最新進展。我試著在報告中注入一些幽默元素,以為上司會因為我的這些舉動而對我喜愛有加。

然而,有一天,我的老闆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把我訓了個狗血淋頭。他對我吼道:「你***以為你是誰!」我告訴他我只是在試圖幫助梅隆賺更多的錢。他告訴我我永遠不可以僭越於他,否則他就滅了我。那時我就知道,是時候走人了。就這樣,我回到印第安納,然後又踏上了去往達拉斯的路。

結果證明,這並不是我最後一次與上司陷入此種爭端。

在達拉斯,我搬進一套狹小的公寓,與另外五名好友同住。那個地方名字就叫「村子」(The Village),當時是全美最大的綜合性公寓樓,住著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我是最後一個搬進這套公寓的,裡面只有三間臥室和三張床,我睡在地板上。我沒有衣櫥也沒有櫃子,只能把我的衣服堆在角落裡。公寓裡本來就已經亂得像一個垃圾場了,而我們卻把它弄得更加雜亂不堪。

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有錢,但是我們卻度過了一些狂野的時光。我們為了省錢而在公寓裡辦派對。當我們出門時,我們約定好每人最多只能花20美元。我們會去一個名叫「Fast and Cool」的商店買12美元的香檳酒。我們像富家子弟般到處轉悠,卻不懂優質和劣質的香檳酒有何不同。

我們六個人分攤750美元的房租。為了拖延付房租的時間,我們會寫好支票,然後我們其中一人收全其他所有人的支票並把錢存到銀行。之後,這個人會把房租付清。這會給我們三四天的寬限。有一次,我們的室友多比(Dobie)在收完大家的支票之後就跑了。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到他。

我的室友們一個在達拉斯最差的居民區賣防盜欄,一個是服務生,還有一個是建築工。我最開始在達拉斯人氣很旺的一家名為「Elan」的俱樂部當酒吧招待,但是做招待並不是我的最終目標。我想自己創業

在做酒吧招待的同時,我也在申請工作。我得到一家名叫Your Business Software的公司的面試機會。他們面向企業和消費者銷售PC軟件。當時我剛花99美元買了一台德州儀器生產的電腦並且開始自學編程。他們對此頗為讚賞。同時他們也對我願意閱讀所有的軟件操作手冊印象深刻。因此我順利得到了這份工作。他們給我1.8萬美元的年薪,外加提成。

我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不僅是因為我賣軟件賺錢,最重要的是,我正在學習和瞭解個人電腦和軟件產業,同時也在積累客源。在進這家公司九個月之後,我得到了一筆價值1.5萬美元的生意,客戶是一位名叫凱文(Kevin)的人。而因此,我將得到1,500美元的提成,這可是一大筆錢,足以使我搬出公寓並有一張自己的床。

我讓我的一位同事在辦公室裡幫我打掩護。而我打了個電話給了我的老闆,也就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叫邁克(Michael)。我告訴他說我將接下這筆銷售,以為他會十分興奮,但是他卻沒有。他讓我別這麼做。我當時想:「你是在逗我玩嗎?」我決定無論如何我都要接下這筆生意。我想當我帶著15,000美元的支票出現時,他就會沒事的。

但是,當我回到辦公室時,他當場就把我炒了。因為我不服從他的命令。他是那些眾多講究排場和愛裝腔作勢的首席執行官之一,也如他們一樣,隨時都擺出一副「難道你不知道我是誰嗎?不知道我是做什麼的嗎?」的姿態。他努力使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表現得像一個首席執行官。他穿著得體,但是他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他從來不干實事。他從來不主動外出進行銷售。那時我就意識到「銷售額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我至今仍信奉著這個道理。他是我的導師,只不過是反面的。直到現在,每當我想起他做事的方式,我就會反其道而行之。他使我對於頭銜十分迷信。我從來不將自己列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在我的公司,沒有首席執行官。我是總裁。

但是被那家公司辭退是我商業生涯的決定性因素。我那時就決定要創建自己的公司。我沒有什麼可損失的,並且我知道我有什麼事必須去做。當時我25歲。我回去找到了手中握有價值15,000美元的工作的人並且告訴他,我還沒有錢,但如果他能給我這份工作和薪水,我會好好幹並且這將幫助我開創我自己的公司。他欣然答應了。

接著,我創立了一家名叫Micro-Solutions的公司。我擔任PC顧問,銷售軟件,做培訓並且配置計算機。我自己寫程序,讓自己沉浸在計算機產業中,學習微軟和Lotus軟件,並且認真觀察那些聰明人如何促成一件事情並使之順利運轉。記得有一天我要開車去奧斯汀一家名為PCs Limited的公司取一些PC部件。這家公司由一個比我還年輕的孩子在運作。我們坐下來聊了好幾個小時。我對他印象非常深刻。我記得我告訴他說:「兄弟,我想我們倆都很有前途。」這個「哥們」就是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

那一年,我決定把Microsolutions併入區域網路。我們把中小規模企業的PC進行聯網,這樣員工們就可以互相分享信息。我們是最早做這個的公司之一。我們轉售TeleVideo及Novell公司的產品。這確實是我之後事業的基礎。MicroSolutions成長為一家年營收3,000萬美元的公司。幾年後,我把它賣給了網絡服務公司CompuServe,這使我有能力創建AudioNet,也就是Broadcast.com的前身。而我的合作夥伴托德·瓦格納(Todd Wagner)把它賣給了雅虎。後來又有了達拉斯小牛隊的收購和還有其他大家都瞭解的事情。

哦,對了,在幾年以前,我從我的舊室友多比那收到一封郵件,裡面寫道:「你過得怎麼樣?」我回了封郵件告訴他說,在他歸還我在「村子」公寓裡他拿走的本應交房租的125美元之前,我不打算和他說話。他把支票寄給了我。我把它兌現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23

創業就像女人的一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857.html

 馮侖,一個在商界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老江湖,經歷了懵懂時代的野蠻生長,看透了太多的興衰成敗。他曾經和潘石屹、王功權等打造了地產巨頭萬通,如今正在努力二次創業。他在《創業家》黑馬營黑馬課堂分享經驗。在他看來,創業更像女人的人生。你如果想成功,就必像女人對待終身大事那樣選擇合作夥伴,同時追求安全感,與合作夥伴實現良好的溝通。

要像女人對待終身大事一樣選擇合作夥伴

創業相當於人生,我個人覺得更像女人的人生,不像男人的人生。什麼意思?女人的思維是正經認真,而男人的思維是娛樂快活。比如《非誠勿擾》這種相親節目,都是女選男,女嘉賓一見到男嘉賓就和終身大事聯繫起來,挑選起來特別認真,而男嘉賓總是想先牽手再說吧,該結婚就結婚,雙方差異是很大的。所謂終身大事就是要求雙方價值觀、性格、出身、背景和身體情況各方面都撐得住「終身」這個層面。

對於創業而言,選擇合作夥伴如同選擇終身伴侶。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價值觀一定要一致,這和女性用終身大事思維找對象是一樣的。這樣你們可以同甘共苦,一直走下去,可以化解很多危機。合夥人價值觀一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當你們分開的時候,也不影響繼續做朋友。你會發現,今天凡是做得還可以的創業者,當初都有一些夥伴,這些夥伴沒有變成他們發展當中的負面因素,反而是很大的幫助。

找合作夥伴時,你要有超出錢的想法,最後掙錢是最理想的,而不是一開始就完全是一個湊合的事兒。如果是你有錢、我有關係,咱倆先對付著弄了,這事兒最後都會掰。所以找合作夥伴在價值觀方面需要更多的審視,更多的討論,不完全是你有錢、我有關係、他有產品,最後湊合一塊干。這樣短時間可能還好,但是接下來會很麻煩。

我和一個老江湖聊天的時候說這個時代快過去了,今天創業的人都會有夥伴。馬云他們是很成功的,十幾個人最後做得很好。當然也有不需要夥伴,一開始就自己一個人做的。20年前我跟劉永好一塊兒做生意,那時候只有非常少的人敢做生意,這些人慢慢發展成江湖大哥。他們的模式就是一個人,下面一堆職業經理人。那時候更多的是一個英雄帶領一群人。 現在更多是幾個股東合夥做事。在幾個人合夥的時候,整個價值觀體系非常分散,價值觀這個事重要在哪兒?重要就在於人和人之間相同又不同,坐在一塊兒聊天、吃飯是相同的,一出門思考的事、做出的判斷都不一樣,相當於兩個教徒,一個基督徒,一個穆斯林,說話彼此都知道,寫字彼此都認識,但是一出門一個找上帝,一個找真主,完全不一樣。

另外,你經歷的事越多,就會發現價值觀差距是非常之大的。大家最後的開心是因為價值觀的一致性,而不是賺多少錢。選創業夥伴相當於我們找一個精神上、未來發展方向上,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夥伴,所以是非常重要的。

創業要像女人一樣追求安全感

前面講的終身大事思維也是一種控制風險的辦法。你究竟是先快活後擺平,還是先安全後快活,這個很重要。

我們老開玩笑說,女人一定是在安全情況下去找快樂,而男人經常是冒著風險先快活再說。

做企業也是這樣,你究竟是圖一時之快,還是在風險全部控制下享受那種小樂趣?大快活和小樂趣有很大不同,你如果追求風險控制下的小的喜悅,往往可以成功。很多工程師出身的創業者就是這樣,像我們這種比較江湖的創業者就變得不那麼精緻,喜歡追求一時的擴張。但是工程師出身的創業者會在安全的情況下一點點做技術改進,最後導致一個大成功。

大家知道嗎,超市是先開在實驗室裡,之後才開到街上。這個實驗室是模擬成超市門店,比如很多洗髮水品牌放在一起,找目標人群做測試,攝像機架在上面拍。實驗把目標人群分成幾種,有瞎逛型的,有見了就買型的,然後再根據年齡等特點進行研究。研究完後再調整貨架的商品擺放,調完了再放到超市裡去,每一個貨架的營業額比調整前高出40%以上,這就是科學。科學變成什麼?就是小快樂,不是大快樂,所以做生意要變成在風險控制的情況下,逐步聚集小快樂,這些小勝利最後就成了大成功。QQ、微信總是不斷加一個小功能,最終形成一個巨大的、好幾億的客戶群,取得超級的成功。

人和人相處也是這樣,你只追求快意恩仇,逞一時之強,有時候很容易,難的是幾十年一直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去處理小問題。一些公司上市以後,錢很多,要逞強。最近尚德出了一點小狀況,恐怕也是比較逞強,政府在後面加油,產業過度擴張。我現在做立體城市,確實有點逞強,但是我們知道把風險控制好,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逞強,而不是把所有家當賭在這一件事上。

要善於像女人一樣與人溝通

女性思維的第三階段就是溝通和相處。溝通很重要,而溝通有無限多的方法。在創業過程中,買賣本身就是比較鬧心的事兒,創業夥伴之間的溝通就變成了過日子,最後都是因為溝通不好出了問題。

我們一方面很需要溝通,另外一方面溝通也非常困難。不是說我會說話、你會傾聽就叫溝通。當你語言溝通不夠的時候就可以用行為來緩解,比如兩個人為一件事情爭執,你出去吃飯,給他拿個盒飯打包回來,這就是行為,他感覺到你還是關心他的。創業夥伴之間的溝通,需要找到統一頻道,這就是價值觀。

創業的時候,你作為創業者,作為董事長或總經理,要注意這些細節。你不注意這些事兒,老用自己的方式溝通,效果未必好。溝通有很多細節和技巧,一定要特別留神,你不留神就會誤判。創業就像人的一生,公司長期發展就是相處,首先審視對方,變成終身大事和夥伴;其次不能苟求一時快樂,而要在安全情況下去尋求一生的幸福;最後,既然是相處,夥伴之間的溝通就非常重要,要習慣於溝通,用各種方式做到彼此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75

好人一生遭殃 黃梅戲《徽州往事》裡的女人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434

最後一幕戲,韓再芬略略有些緊張。每次演出,她雖看不清座上觀眾的表情,但能「聞」到劇場裡的「味道」。

2013年5月29日晚,安慶「再芬黃梅」劇院原創黃梅戲《徽州往事》在廣州上演,廣東、安徽多名領導前來捧場。

「往事」發生在清末。徽州月潭村商人汪言驊與妻子舒香因官匪之亂分離,舒香以為丈夫已死,嫁給富商羅有光做填房。多年後,汪言驊洗清了莫須有的罪名,興沖沖回家時借道拜訪老友羅有光,落座飲茶,遇到妻子舒香。兩個「好男人」客氣地讓起妻來,女人站在旁邊,宛若一個物件。

舒香憤而出走。韓再芬最後唱道:「官患匪患亂世態,百姓就像小綿羊。」

「官患匪患裡有著這部戲的價值觀。」編劇謝熹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安徽,曾有「明智的領導」跟他聊這齣戲:「老百姓為什麼造反?就因為官太壞了。官逼民反,老百姓就成了匪,就要死人。官好一點,有些事情百姓理解一點,革命就能過渡成改良。」

官商勾結的貢獻

徽商殷實,免不了被朝廷以「佐國之急」之名勒索。明萬曆年間,部隊征戰關西,鹽商吳仰春被要求輸送三十萬兩銀;清朝常有捐輸,大富豪江春「每遇災賑河工軍需,百萬之費,指顧立辦」,最後把自己捐得傾家蕩產。

太平軍和清軍在徽州打十年的仗,休寧、績溪等縣被來來回回佔領十幾次。「5500個村子,3500個被蹂躪,1500個被踏平。最後跟曾國藩打拉鋸戰,打到沒糧食吃了,開始吃人,那叫『兩腳羊』。」編劇謝熹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是休寧人,戲裡的月潭村,就是他從小長到大的地方。

徽商常年在外,妻子在家苦守,受徽州大儒朱熹的影響,只能「滅人欲」。在謝熹的理解中,徽州女人都是「破罐子破摔」:「她們不斷用家書和銀票支撐自己,榮耀性地過日子。在罐子的價值來講,她是悲哀的。但在碎片的價值裡,她還會找到榮耀——我的碎片比你的大一點,這是碎片的榮耀。」

《徽州往事》「讓妻」的故事是有原型的。相傳「治墨大王」胡開文有個賞識的獨眼治墨師傅,手藝高超。獨眼喜歡胡開文的小妾,胡開文知道了,大方讓妾給他。妾臨死時,對胡開文說:「我只因為愛你,才和他過了一生。」

胡開文是績溪人,績溪出「功名」:胡宗憲、胡雪巖、胡適,都是績溪人。

「沒有一個徽商是真正熱愛商業的。」謝熹斬釘截鐵地說,「他們最大的追求是功名。不像晉商覺得賺錢本身就是快樂的。」

謝熹學化學出身——還教過方舟子無機化學,在美國留學一圈,頓悟做商人是光榮的,回國在蘇州開了家公司,成了「現代徽商」。

可他的前輩們不覺得光榮。徽商們是坐在錢袋子上讀書的一群人,發達了就全力資助鄉里的青年才俊。

要顯功名,就得把祠堂修好。徽州的祠堂五六千個,每年正月初三,各家把家譜擺出來,汪家到胡家看看,胡家到程家瞧瞧,看看誰的子孫殷盛、門楣光耀,這叫「擺譜」。祠堂最講究的,是大門上那些木頭樁子——那是「來頭」:一個來頭代表一個進士。徽州進士最多的一家,祠堂門上有八個來頭。

這些士氣儒風,讓徽商逃不了和官的關係。那年代,不找個官做靠山也不行:徽商富甲天下,就是因為能從政府手裡換來大把的「鹽引」(買賣鹽的憑證),壟斷市場。胡雪巖因左宗棠而興,被御賜二品頂戴、賞黃馬褂,謝熹覺得這就是「官商勾結的典範」。

「討好官員,就得好吃好喝招待。但朝廷的人,什麼山珍海味沒見過?你得給他找點樂子。」謝熹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樂子,就是包徽班唱戲。

把自己捐到傾家蕩產的大鹽商江春,曾以每年「三萬金」的價錢包養德音班和春台班,只在自己家裡演。

乾隆八十大壽,四大徽班進京,催生了京劇,春台班是其中之一。官商勾結,也為京劇誕生出了一份力。

信用和叢未環

「你要說京劇和粵劇是戲曲,黃梅戲連戲曲都不是。」謝熹比方道,「黃梅戲就是戲曲裡的流行歌曲。」

黃梅戲是最早引入音樂家的劇種。人人都能唱幾句的《天仙配》,就是已故音樂家賀綠汀的學生白林作的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因此破天荒有了二重唱。從那時起,黃梅戲成了作曲家主導的藝術——傳統戲曲因為曲牌固定,都由演員根據自身情況演繹。

在韓再芬看來,黃梅戲唱詞都是大白話,「能跟時代對話」。她很早就開始對自己的黃梅戲「動手術」。

演《徽州女人》,她把戲服上的一對水袖剪掉——按傳統,水袖是個重要道具:你得用它虛擬動作、誇張地表達情感,它是「戲曲美」的一部分。韓再芬剪掉的理由很簡單:讓觀眾更清楚地看到演員細膩的動作——這多少和韓再芬的電視劇、話劇表演經驗有關。

那些古老的戲曲動作,她也覺得該改良。「我給小孩子做動作。」韓再芬把兩臂各拂向一邊,一隻腳抬起來:「他說,阿姨,你在幹嘛?生活裡,大家已經不知道這是開門。抬腿、跨門檻,這都是梅蘭芳大師那個年代的事了。」

2003年,韓再芬打算和謝熹合作做戲。醞釀劇本時,韓再芬去國家美術館看展覽,到了門口人山人海。看車老太太告訴她:「今天促銷,當然人多。前幾天有個誠信展,根本沒人。」

那時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WTO前總幹事穆爾關於中國「最缺的不是資金、技術,而是信用」的論斷,刺激了中國政府。「誠信」是個熱詞。黃梅戲《公司》踩著這個節點排出來,讓安徽省領導高興壞了,省委書記王金山還為這齣戲題詞:「信用安徽建設的產物,建設信用安徽的教材」。

可很多戲迷不滿意:黃梅戲演得跟音樂劇似的,劇情太簡單,老派的身段步法、表演程式都沒了。

「那時候搞得太超前了。」韓再芬回憶,包括戲裡那些不正經的名字:叢未環——從來不還貸款;胡留言、劉飛宇——製造「流言蜚語」的記者,讓看慣了傳統戲的觀眾一時接受不了。她準備抽空再把這齣戲「重新弄弄」。

飯局上賣戲

韓再芬出生時,安慶幾乎人人會唱戲。四十多年過去了,戲曲紛紛成了「遺產」,安慶還是座「唱著過的城」。

沿著菱湖水,長江岸,安慶民間黃梅藝人常常操起家當,展開喉嚨。

沿江唱戲,設備不講究,用的是劣質小喇叭。韓再芬聽不過去,決定解放安慶人民的耳朵。「再芬黃梅基金會」於是買了好幾十套小音響,挨個兒送給各個街區的小班子。

真正靠唱黃梅戲賺錢的草台班子,「全安慶現在還有一千多家」。這些班子演出的時候,搭個草台,台下是各種賣甘蔗、買餛飩的。看戲的就啃著甘蔗,吃著餛飩站在台下伸脖子看。

十幾年前,謝熹在安慶看過一場草台班演出。那時沒有無線耳麥,戲台中間就吊根繩,繩末繫著話筒。輪誰唱,就走幾個台步到話筒前。有個小生唱著唱著跑下台,看戲的人都淡定自若,只有謝熹大惑不解。一問,才知道這是常事:小生尿急了下台解個手,解完了再回到台上繼續唱。

這樣的演出現在一台的價碼兩千塊。一千個戲班供不應求,請他們演出還得靠搶。但人民群眾的樸實喜好,就是走不到劇院裡。

2005年,安慶黃梅戲劇團因為經營慘淡,啟動改制。原屬一團和三團的優勢資源,被合併到韓再芬所在的二團。用韓再芬的名字命名新劇團,是安慶市委書記的建議。

韓再芬接手時,團裡賬面上只有2000塊錢,這還不包括韓再芬借給劇團的8萬——因為接拍電視劇,韓再芬算是戲劇圈裡的有錢人。當時團裡60個人,每年的政府撥款只有91萬。

韓再芬開始「化緣」。一次飯局上,一個煙草專賣局的領導當場拍板:「韓老師,您說的這事我們得支持,我們每年補助你們100萬。」

半年後,劇團的幾齣大戲捋順了,開始商演。憑著韓再芬的名頭、《徽州女人》的「梅花獎」招牌、能說得上話的朋友,「再芬黃梅」商演場次越來越多,慢慢開始賺錢。「品牌效應很快起來了。」韓再芬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後來變成韓再芬一出台,錢就上去了。」

2006年後,「再芬黃梅」每年得商演一百多場。2012年,「再芬黃梅」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劇團有了硬性指標:每年至少得有1000萬的利潤。

安徽電視台編導方可把喜歡韓再芬的人歸為五類:女大學生、年輕白領、知識分子、官員、企業家。

不論到哪兒,韓再芬絕不忘請當地的朋友吃飯。深圳的飯桌上,她談成了樁生意:請深圳銀行把戲票納入積分兌換活動,讓平時拿著積分換杯子的客戶,有機會換張戲票。在廣州,她和移動以同樣的方式達成協議。談生意這活,別人替不了,企業家只認她。

現在,韓再芬想把「韓再芬」這三個字的經濟效益,轉換成整個劇團的效益。她希望「再芬黃梅」能像人藝那樣,有一堆藝術家,而不是一個藝術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50

判斷是否值得用一生追隨的領導? 張永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ecrd.html

判斷一個上級領導是否可被自己用一生的時間去追隨,是一件非常值得慎重考慮的事情。他不僅僅關乎自己一生的仕途,更重要的是關乎自己一生的品德培養。以下十條可以借鑑,滿足以下十條中的4--5條,即可被認為一個較為合格的上級領導,如果你的上級一條都不具備,勸你儘早離開。

 

一、能夠在下級需要的時候給下級提供指導,幫助下級發展的領導

 

領導雖然與下屬是上下級關係,但是沒有下屬的支持和協作,再出色的領導都無法獨自讓自己所管理的部門正常運作。對部門來說,下屬員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員工不能完全等同於「零件」,過於關心政績,而忽略下屬員工的感受以及職業發展的領導,在團隊中的威信就會降低,隨之而來的怠工及人員流動勢必會造成本部門人力成本增加,業績降等不良後果。而通過幫助下屬員工的個人發展從而實現部門業績的增長的領導,不僅會贏得下屬員工的擁護,同時也會使部門的發展的速度加快。

 

二、行動目標明確的領導

 

這樣的領導不會逼著員工在不可能完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更不會三天兩頭冒出新的指示,讓你「拆完東牆補西牆」。他非常清楚讓下屬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最快速最節省成本地達到既定目標,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關注和支持。此類領導的宏觀思維非常全面,行動力也很強,並且這樣的做法會給下屬員工信心和精神上的鼓舞,讓員工「越戰越勇」。

 

三、敢於給員工犯錯誤機會的領導

 

這樣的領導不以經驗來判斷下級的能力,而是通過發掘員工潛力,敢於給員工尤其是新員工安排嘗試和成長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員工的工作能力。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或工作經驗不豐富的下級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有利條件。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做事,即便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失誤的情況,領導也會仔細為其剖析問題所在,然後指出正確方向,使新員工很快成長起來。敢於給下級員工犯錯誤的機會,換句話說就是敢於為犯錯誤的下級員工承擔責任,你敢於為下級擔當責任,下級也會用加倍勤奮為部門做事。

 

四、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業餘愛好的領導

 

熱愛生活的人才能熱愛自己的單位和下屬,有著良好生活習慣和業餘愛好的領導,不僅懂得在工作之餘調節壓力和情緒,通常還不會把下屬逼成只會工作的「機器」,這類領導在工作和生活的切換中張弛有度,因此情商一般比較高,不會無端讓下屬員工經常處在緊張之中,反而會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深得員工的擁護和支持。

 

五、有成功經驗的領導

 

如果你的領導整天都自誇地說:「我雖然總是經歷挫折和失敗,但是我從來不會向失敗低頭,下次我一定會成功。」那麼你要好好地瞭解一下你的領導,看他/她是否在處事和性格方面有重大問題,否則你在他的手下將會很難得到成長。記得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成功是有慣性的。有過多次成功經驗的領導,總有他獨到且成熟的成功秘訣,而且這類領導多為領導能力高強的人士,是下屬學習和模仿的最佳榜樣。

 

六、懂得舍即是得的領導

 

這類領導懂得主管部門不是自己一個人的領地,而是把員工歸作「部門利益共同體」,把員工的利益看做部門生存的根本。只有將部門變成全體員工的快樂的家園,部門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當所屬員工的凝聚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不僅能以少勝多,而且當本門遇到難關的時候,大家也能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七、懂得授權與控制的領導

 

這類領導的工作方式是抓大放小,強化過程控制。跟著這樣的領導,你能夠很快得到能力上的提升,並且工作部門很能放開手腳。同時,這類領導又不會隨意授權,而是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過程監控,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這樣的領導信任員工,但又不因為對員工的過度信任而放棄給員工指導和幫助的機會。沒有約束的權力,沒有監督的權力等於專制,專制不等於控制,善於約束自己,敢於讓自己接受下屬員工的監督,還能有效地控制下屬,這類領導很懂得管理的精髓,值得跟隨。

 

八、公平、公正的領導

 

這類領導處理事情相對比較公平、公正,在處理任何事情之前都會兼聽各方意見和建議,不聽信一面之詞。跟著這樣的領導,哪怕是遇到利益紛爭而遇到成果被奪走的情況,也不用擔心得到的結果會不公平。

 

九、心胸寬廣的領導

 

這類領導善於發覺員工的潛力和優點,捨得在員工的發展前途方面投資,而這恰恰就是一個領導的魅力所在。這樣的領導總是有著足夠的自信:因為部門會給員工充分的成長空間,所以不怕培養的員工因為某種情況流失掉,即便哪天想回到公本部門續工作,只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能力,部門也仍然歡迎。我想不管哪個員工,都會被這樣的領導所打動的。

 

十、不虛偽,表裡如一的領導

 

這類領導信守承諾,敢作敢當,有任何問題都會在適當的場合提出,絕不會背後扎黑刀。而且這類領導能夠做到言行一致,絕不虛偽處世,跟著這樣的領導,你會受他的影響,職業修養和職業道德都會得到很大提升。早晚也會和他一樣,成為同一類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13

把價值投資用在地產投資上 大洋一生

http://xueqiu.com/9906809452/24803313
1.格雷厄姆式「雪茄煙蒂法」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資產重估進行套現。代表案例是李嘉誠早期的地產投資模式,以相對周邊地塊來說極低的價格買下一些廢棄廠房等的地塊,然後拆除廠房建設住宅或商業項目進行差價套利。個人投資者可行的方法是,可以買下一些類似城中村的5、6十年代的老房,等待拆遷補償賺取差價。此法的風險在於時間成本,套現拖得越久,虧損的風險就越大。

2.巴菲特式「護城河法」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標的物不可複製的獨特性,保證持久定價權。代表案例是潘石屹的SOHO。講究「地段、地段還是地段」。買下黃金地段的稀缺地塊保證將來能以確定持續的高價賣出或出租項目。個人投資者可行的方法是,買黃金地段的優質物業,長期持有並出租。此法的風險在於購買價格,大家都知道好的東西價格往往不便宜。

3.費雪式「成長法」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找到未來能大幅增值的標的。代表案例是萬科和萬達。通過購買郊區便宜的地塊,在通過自己建設完善配套使得土地逐漸增值,進而變成區域中心。個人投資者可行的方法是,研究時政規劃等信息,找到未來確定性較高的新地鐵站、新城市中心的周邊,在大家還沒有注意到前買入。等待成長因素全部兌現後賣出。此法的風險在於判斷失誤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如政府修改規劃,或者規劃延期)。

以上純粹是個人思考,並未據此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54

王維基: 我這一生做人做事沒失敗過

http://thehousenews.com/politics/%E7%8E%8B%E7%B6%AD%E5%9F%BA-%E6%88%91%E9%80%99%E4%B8%80%E7%94%9F%E5%81%9A%E4%BA%BA%E5%81%9A%E4%BA%8B%E6%B2%92%E5%A4%B1%E6%95%97%E9%81%8E/

內地深圳上市公司榮豐集團的董事長王征想創辦香港的CNN,他有特德,特納(Ted Turner)(CNN創辦人)的決心,但卻沒有特納擁有控制權的運氣。

2010年3月,香港興業集團主席查懋聲將其22.9%的亞視股份(但擁有58.3%的投票權)售予王征。此後,圍繞亞視的股權糾紛不斷。包括第二大股東台灣首富蔡衍明與原第一大股東查懋聲之間的股權轉讓戰爭。

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於8月23日裁定亞視違反廣播條例。根據通訊管理局披露的調查內容,王征堂弟、執行董事盛品儒多次修改會議記錄,身為「高層」的盛品儒對王征「言聽計從」;王征明顯有指導亞視銷售推廣、業務發展及節目安排等,違犯「不控制」的承諾。報告要求,亞視須於9月2日限期終止盛品儒包括執行董事的職務,確保王征不再控制亞視運作;亞視9月22日前須繳交罰款100萬元。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認為,是次處罰之嚴厲是電視史上罕見,相信當局將來處理續牌或出新免費電視牌照時都會比較審慎。

香港的電視界曾製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但過去十年,比電視劇更精彩的是中港台三地富豪們對香港電視台的股權爭奪。

香港首富李嘉誠父子都介入過本地電視台的股權。有安全機構背景的內地央企中信國安2007年也曾入股亞洲電視,王征正掌控著亞洲電視,台灣宏達國際(HTC手機製造商)董事長王雪紅聯手國際資本,接手邵氏家族股權,入股無綫電視,成為最大股東。

現在,香港有線電視、李澤楷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即now TV )和王維基的香港電視開始競逐第三張新的免費電視牌照。王維基展現了最強的企圖心。「那些人說香港的電視廣告不足以養活多幾個新電視台,這類爭抝講一百句粗口回應也不夠,是發癲的,」王維基對《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說。

但他已經燒了50億,眼前卻還不見光亮。當前這個亞視的危機會是王維基的轉機嗎?

「爸爸,你他日死了,我們兩姊弟是否要爭奪你的遺產?」當9歲的長女和7歲的幼子這樣問時,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心裡一震。那是8年前的一個夜晚,一家人正在吃晚飯,香港最大的免費電視無綫電視(TVB)的翡翠台正播放《酒店風雲》電視連續劇。

香港電視節目是700萬香港人最重要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一,某種程度上,電視塑造了香港人的日常思維。「在我個人的成長歷程中,電視劇很影響我對事物的看法,可以說較父母及老師的影響還要大。但現在香港的電視劇呢?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說。

香港的電視版圖上,有2家免費電台,4家收費電視台。香港的4家收費電視台,僅僅分食了TVB三成左右的人群,真正的付費觀眾依然很少。長期以來,香港電視業主要受邵逸夫影響。邵逸夫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香港人稱為無綫,即TVB是全球最大華語電視節目分銷商。另一家免費電視台便是亞視。
但如今,無論是無綫還是亞視,主要的股權都掌控在內地或者台灣的財團手中。香港通訊管理局依賴廣播條例祭出不控制承諾和適當人選的兩大利器,維繫香港電視業的本港屬性,如無綫電視的執行團隊至今仍是邵氏班底,邵逸夫雖然退出,但影響力依然在。

51歲的香港富豪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試圖打破香港電視業都是外來股東的局面,重新改寫香港的電視業遊戲規則。他想拍攝更多的代表香港文化的高品質電視劇,從既有的電視版圖中殺出血路來。

爭取到新的免費電視牌照是王維基電視夢想的必經之路。若香港明年正式增加三家免費電視台,將打破多年以來TVB一家獨大的香港電視格局。「人們不會為了基本的新聞而付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告訴《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1990年代初期,香港社會一直有聲音要求開放電視頻道。「殖民地年代出於政治考慮,如果電視台數量太多,輿論肯定很難控制,當局不願意增加風險,」馮應謙說。缺乏競爭使得以TVB為代表的香港電視業漸漸失去了改進動力,日益黯淡。眾多無綫藝人哀其不爭,TVB主持人梁榮忠就曾表示,「TVB在太平盛世時,來來去去都是飲食節目」。

電影、電視劇、唱片,曾經是香港引以為驕傲的無煙工業,輸出的不僅僅是文化,也有力地回擊了那些草率地斥香港為文化荒漠的人。但1980年代、1990年代的好景不再。韓國的電視劇和音樂(K-POP)已經取代香港在內地曾經的文化影響力。

機會來臨。2009年底,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有政府官員主動邀請王維基申請。行事手起刀落的王維基,開始招兵買馬投入籌備。2012年4月他宣佈以50.1億港元出售旗下盈利不錯的香港加拿大長途電話服務及香港寬頻網際網路服務在內的資產和客戶支援服務。

王維基的舉動被認為是一場與無綫電視進行賭身家的行動。財富、階層和利益的固化,使得香港變得沉重。在這座被譽為東方明珠城市最繁華的區域,年輕的一代深感沒有出路的困境。香港已幾乎沒有工業存在,很難想像這座城市裡的首富超人李嘉誠,竟然是依賴製造塑膠花起家的。

香港連續17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的城市,源於它的法治和新聞自由。但牽涉電視台牌照,程式比想像的複雜且嚴苛。他以為辦一家免費電視台是大勢所趨,市民所願,不應該有太多周折。

香港現行的電視牌照制度被視為創意產業發展的障礙。香港電視牌照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本地免費電視服務牌照,新增牌照由通訊事務局提出建議,特首會合行政會議決定。現時本港只有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兩家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就是俗稱的TVB,在2011年底前,一直是邵逸夫家族控股。依照香港的法令,免費電視台必須同時提供一家中文頻道和一家英文頻道。對電視廣告也作了嚴格規定,比如下午5點到晚上11點,每個小時電視廣告不能超過10分鐘。即便如此,免費電視仍是本港電視行業的大贏家。

第二類是本地收費電視服務牌照,現時只有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小超人李澤楷旗下的電訊盈科媒體有限公司和無綫網路電視有限公司擁有;第三類是非本地電視服務節目牌照,即非以香港為主要目標市場的電視牌照,如內地觀眾熟悉的鳳凰衛視、陽光衛視等都屬於這類,現時有11家公司取得這類牌照。

本港的收費電視台已出現約20年,但至今香港人仍以收看免費電視為主。作為本港最大的免費電視無綫電視(TVB)的利潤令全球業界眼紅。以2012年財年為例,TVB總共錄得54.48億港元收入,毛利21.39億港元,毛利率高達39.2%,扣除銷售成本和行政開支,稅後淨利潤仍達17.3億港元,稅後淨利潤率也高達31.75%。

「一年做50多億生意,但可賺17億,這是暴利行業,全世界也不是這樣」。

王維基說,無綫電視現時賺取暴利,在日本和台灣的電視台,利潤率只有4%至5%,即使是美國最賺錢電視台盈利也不逾11%,無綫電視的邊際利潤是逾30%。

在沒拿到牌照前,香港電視的資金是有出無入,「坦白告訴你,我現在的確捱得很苦,每天要花100萬元支撐著,痛不痛?真的很痛」,王維基說。

像王維基這樣的新一代富豪不能例外地染上了香港的迷惘和焦慮症。向來豪言壯語的王維基說,會沒怨言地繼續撐下去,香港社會不穩定,皆因年青人覺得沒希望,很多人常跟說香港是金融中心,但說到底只有一小撮人可得益,對不少香港年輕人來說,金融中心跟他們是很遙遠。

今年51歲的王維基,1985年畢業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科學系,大學時代已被同學譽為「橋王」;大學3年班時,從台灣引進免稅工程教科書,為他帶來豐厚利潤外,亦紓緩同學面對欠缺中文教科書及書價高昂的困境。1989年移民加拿大,曾在跳蚤市場售賣女裝睡衣,其後成立電腦公司電腦入口和分銷生意。

1990年代初,香港的長途電話收費十分昂貴,壟斷市場的香港電訊每分鐘收取10多元的天價電話費。1991年王維基創辦城市電訊,1992年回流香港,當年他手持10多萬港元與表兄張子健共同創立香港城市電訊,以回撥長途電話服務,挑戰當時香港電訊的市場壟斷地位,長途電話費價格大幅下跌逾5成,更促成香港於95年開放本港電訊市場。這是王維基首次戰勝巨人歌利亞的故事。城市電訊1997年在香港上市,1999年更以美國預託証券形式於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
向來火中取栗的王維基,以蝦餃作比喻說,如一群人吃慣某酒樓的蝦餃40年,蝦餃不太壞也不太好,很難令這批客戶過檔你的店子。「若要人過檔便要弄一點好品質,要有與別不同的東西,但我們現在仍未做到不同」。

正如當年挑戰電訊巨無霸那樣,為了挑戰無綫電視,王維基開始了逆向創新。例如他拍劇集已不用廠境,採用的全實境拍攝令劇集較有電影感,畫質跟無綫有所不同。王維基還是透露了一些練兵招數,例如內部會舉辦工作坊會,由導演抽出一段美國劇集的片段,要同事照辦煮碗重拍,仿效人家怎樣調校高質素的燈光和設置場景,模仿十次八次後便會學懂如何拍出這效果了。

一分錢一分貨,可能是永恆不變的道理,王維基的香港電視手頭上仍有20多億元資金,早前曾揚言「遲早還是會發出牌照,我不擔心沒有牌,只擔心開台後節目是否足夠。」
香港電視現有約800名員工,不少編劇、製作人員和藝人是從無綫電視挖角,並找來了過去三年無綫電視收視最高劇集的編劇過檔,但對於這個非常老闆的要求,該班皇牌聽不進耳,過去約一年半王維基試圖改變他們撰寫劇本的手法,改變他們的拍攝方法,總之要跟無綫有別。

「香港很需要工業,但現在卻沒有」,王維基說創意工業很適合香港,是一個勞動密集工業,讓年青人有發揮機會,而電視是創意工業的基石,香港許多有名氣的導演也是電視台出身,日幹夜幹,日拍夜拍地練出來。

2012年「改造失敗」,去年底將8套已拍好的劇集,香港電視邀請300名觀眾,分成10至12人一小組讓他們看45分鐘,然後再花兩小時暢談對劇集的看法和聚焦討論。

70名編劇和20多名導演隔著玻璃,聽著觀眾毫不留情的批評。他們才驀然發現觀眾是這樣的,今年初他們有很大的轉變,「因評論非常到肉,例如劇集節奏慢、劇情不合邏輯、低智現在大家明白了,認同了這個方向,」王維基說。

早前他將電視劇《警界線》放上互聯網播放,好評如潮,而香港電視的Facebook專頁已約有12萬個like。

「你也知道,富人不同於你和我,」美國爵士時代的代表作家菲茨傑拉德對海明威說。「當然,他們更有錢,」美國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回答道。就像現在的香港,迷惘又憂愁,他們更有錢,但正通過媒體影響你和我。

越來越多的富豪家族介入香港的媒體業,如郭氏家族控制了《南華早報》,小超人李澤楷從電訊、網路到收費電視都有佈局。王維基也屬於更有錢的那些人之一。但現在,他每天早上一醒來,100萬元就虧出去了,為了一個電視夢。

「對我個人而言,沒什麼夢想不夢想,做得了,我會很高興,即使做不了,我已花了五六億元去籌備這個計劃,對社會已有貢獻,我可以做的,就是這麼多了。」

「無綫電視現時欠缺一個嚴肅的對手,市場要有競爭才有進步,支持政府開放市場發出全新的免費電視台牌照,」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說。單仲偕與王維基是「不打不相識」,因王氏曾有意競逐1998年立法會選舉的資訊科技界席位,從此與他有接觸。他形容,「魔童」王維基應是「魔術之童」,並非「魔鬼之童」,他做事非常有創意、以弱勝強。

電視業的守舊遠比電訊業的壟斷來得頑固。政府發新電視牌的政策,演變成一場電視風雲,先有亞視申請司法覆核等方式阻止政府發新免費電視牌照,無綫其後亦申請司法覆核,指通訊局前身的廣管局於2008年就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展開中期檢討時,引用2005年至2009年免費電視市場的廣告開支高達362億元的報告,是將數據說大了約3倍,實際只有約120億元。

「我們不反對發免費牌照,只是覺得準則不清。發給第二家新牌時沒有說明規則。無綫並不是怕競爭,」無綫電視董事陳國強對本刊說。有「殼王」之稱的陳國強早年與李嘉誠關係密切,2011年聯合台灣女首富王雪紅組成的財團接手邵逸夫的股權。

繼無綫發起法律之戰後,亞視更走上街頭抗議。2012年,亞洲電視動員逾百名員工在政府總部前舉行集會,反對增發免費電視牌照。亞視執行董事盛品儒陪同王征出席集會,提出佳視、香港數碼廣播以及台灣壹電視作例子,指增發牌照製造惡性競爭,只會導致電視台倒閉。王征聲言,如果政府再發免費電視牌照,將會是「災難的開始」,將令香港「台灣化」及「政治化」。

相對其他發達城市,香港有很奇怪的現象。例如東京、紐約、倫敦、孟買等大城市,半數民眾躲在在家觀看電視,但香港是只有20%左右,王維基認為是整體環境扭曲了香港人的生活。

高樓價、通脹、中港矛盾令到香港人不快樂,很多港人每日的娛樂是晚上看劇,但很多人批評看電視劇質素每況愈下,令看劇興趣大減。

無綫電視總經理李寶安今年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了不怕競爭,但不掩飾其憂慮:將來若有三、五個免費牌照,市場將會是平穩和健康發展,還是會倒閉潮迭起?一批當年因跳槽被高薪挖角請去的藝員明天便失業了,這樣會否弄壞了現在的有秩序的市場運作和規則呢?

王維基不認同李寶安的看法。他說,電視缺乏競爭對社會穩定有很大影響,不是那麼多人付得起75元、90元買票到電影院看戲,「人很簡單,人需要娛樂;很多草根階層,如牛頭角順嫂、荃灣張太,不少年輕人日常很空閒,社會提供足夠免費娛樂給市民是很重要,你不給我娛樂,我便去搞搞震」。

本地廣告市場收益大,全球華人市場收益很大,內地賣埠市場也很大。王維基說,現在內地不買香港劇集,皆因劇集質素很差,若將來收入充足或可做200萬一集的電視劇製作,其後可賣去亞洲、東南亞,但現在香港的劇集達不到國際水準,還停留在1980年代的水準。

「魔童」2012年賣掉半生心血煉成的電訊業務,套現約28億元(50.1億元部份用作派息予股東)孤注一擲,大搞香港電視引起香港嘩然。

三年零八個月後的今天,免費電視台牌照仍未到手。王維基將如何延續他的電視夢?就開辦新電視台這個話題,過去幾年曾兩度訪問王維基的一名記者對「魔童」有以下的印象;感到他內心有矛盾之處,一邊廂說希望快些有牌,另一邊廂又說未準備好,希望有更多時間練兵,從他言行舉止看到他的決心,相信王維基有能力令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雖然王維基行事大膽,但並非莽撞。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說,王維基創辦香港寬頻和香港電視時,均有徵詢學院的意見,從中感到他是一個有趣及行事大膽的人,開辦新電視台證明他是願意冒險的創意企業家,其行為值得令人欣賞。

王維基行事方式創新,其「殺價」形象曾經讓港人印象深刻。 1999年推出的「殺價超人」可謂紅遍一時,他每次出手均掀起減價戰,至今仍被喻為經典廣告之一。其後的「魔鬼1666」、「一世唔收」等系列,以及香港寬頻的「生有限,活無限」、「光纖入屋」、邀請劉翔演出的廣告等,均成為吸引觀眾眼球的廣告,至今獲頒超過20項創意獎項。

王維基首個網上電視台iChannel於1999年成立,他當時重金招兵買馬,找了不少報人過檔,因他其中一個想法是將iNews變成報紙,以簡潔方式讓讀者看完舊媒體新聞後,再看iChannel這個多媒體的內容,但這份報紙始終沒面世,而此構思被喻為現時免費報紙的前身。

2000年科網熱潮爆破,iChannel改為經營網絡教育業務,其後為節省開支更縮減經營規模,在嚴重虧損下他首個電視夢於2001年結束。直到4年後,他的兩個還在的一個疑問重燃他的電視夢。

資深歌影視藝人詹瑞文,七、八年前因廣告創作與王維基認識,「他就是一個會創造歷史的人,一個有志氣的企業家,大家識英雄重英雄」。

向來精於打宣傳和輿論戰王維基,早前將旗下的劇集《警界線》,放上互聯網試水溫,首日已好評如潮,未來如何延續高質素的製作?

他有兩個目標,第一個是當他有朝一日離開香港電視之後,一手建立的體制可以令到公司表現較自己在位時還好,另一個目標冀10年內,令到如美國白人的西方國家,看香港黃皮膚演員演出的電視劇,希望美國多些家庭明白亞洲文化,其後再進軍全球市場,讓更多人瞭解亞洲人和中國人的生活文化。

要衝向世界,是源於一段黑色幽默的經歷,四年前王維基到距離美國紐約3小時車程的Lake George釣魚,上了年紀的度假屋的主人跟他說,你們在共產黨管治下生活真的苦了,因他還以為美國借了很多錢給中國,仍然認為中國有紅衛兵和很窮困。

向來語出驚人的王維基說,「愈來愈感到中國人富有會產生很大問題,令到外國愈來愈憎恨這個民族,內地旅客充斥香港廣東道名店,有些香港人嘲他們是蝗蟲,巴黎的LV店,三分之一推銷員也說普通話,那種仇恨出現矛盾時,是可以很大,希望透過電視劇讓人更了解中國」。

8月20日行政會議剛剛復會,現時很多事宜需要處理,增發牌照會繼續延後討論。政府6 月要求有線、now TV、香港電視3 家免費牌照申請者遞交陳述書說明其優勢。7月又再要求申請者補交資料,收取檔䅁方式有如「擠牙膏」。

港府至今仍沒詳細解釋未發牌原因,會否擔心最終不獲牌照?王維基簡單地說,「不多想了,屆時再作打算吧。」

若政府現時發出牌照,香港電視最快6個月、最遲9個月可開台,興建中的將軍澳大樓最快於2014年落成,「我人生也遇過不少挫折,我這樣想,若然政府愈遲發出牌照,我們練兵可愈好,將來節目的質素便愈好,對手愈來愈差,他們的一線員工不斷流失 & &我心理調節很好,不會覺得很不快樂,這三年零八個月以來,從未想過放棄」。

以往魔童面上經常帶著傲氣,有時候更令人感到他有點「招積」;經過三年零八個月的「等候發落」,今年51歲的魔童自言,「傲氣比從前收斂多了,個人成長了不少,是一個挫折,一個磨煉,還不錯」。

王維基能否獲得免費電視牌照,有一種分析認為將受政治影響,這正是當下香港政治生態的寫照。人們充滿焦慮,不知道香港將往何處去。雖然歷經了回歸16年,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還需要繼續探索。

雖然2017年香港特首直選還未明朗,但如果在有線和亞視之外,有一家純粹香港本土人士運營的免費電視台,則對目前分裂的香港民意不是壞事,至少提供了更豐富的公共表達空間。

對於電視台是否會涉及政治表達,他謹慎表示,「我們只是小商人,不評論政治化事務。我很簡單。」

雖有滿腹大計,但電視牌一日未到手,就算有最好的劇集、最好的人才也是枉然。香港不少政界人士早已有分析指,王維基的香港電視來勢兇兇,北京政府可能擔心會加速立場親中的亞洲電視死亡,故遲遲不發出新牌照。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太多可能的原因,迄今也沒有人可跟我解說這是什麼一回事」。但他斬釘截鐵地否定北京阻止發牌,不同意北京事事都盯得緊緊。是否感到被港府針對?王維基不這麼認為,並指自己不是政治人,只是生意人。但5年前發生的陰影依然存在。2008年底王維基出任亞洲電視行政總裁,但上任僅12天就發生「被辭職」事件,當時亞視主席張永霖稱與王未能合作接受他的請辭,而魔童則向外聲稱本身無辭職意向。香港政商界人士當時估計「被辭職」,可能是他指亞視不應背靠大陸、不做「中央十台」開罪某些人引致。

「要針對的也應該不是我吧,我們的新聞部,我沒什麼特別的政治想法,做新聞報道,沒有要走左或走右的心態,」王維基說,香港電視是側重娛樂節目,另外兩個申請者的強項是新聞。

香港現局混亂,社會充滿負面情緒。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王維基認為,重點是香港應如何走下去。目前處理發牌的手法令人覺得很奇怪,即使政府換屆了,欲中途改變政策,也應該清楚來個了斷,向外說清楚不發新牌照了,畢竟香港的價值在於按政策、按法規辦事。

「我一生做人做生意未嘗失敗,不相信我做不成一個電視台」,王維基不無自信地說。有人問他,是否擔心最終電視夢碎而一鋪清袋?他說,「開辦的過程已很過癮,若你有十多二十億資產,但什麼都不做,難道每天在數銀紙麼?」

 

撰文 黃勁文、王菡
編輯 張鐵志、楊方儒、Allen Cheung
攝影 陳宗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41

《通力的君主:彼卡•海林傳奇一生》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ebfo.html

和諾基亞一樣,全球頂級電梯品牌通力(KONE)同樣來自芬蘭,但是與諾基亞日薄西山不同的是,通力蒸蒸日上不斷刷新業績記錄。諾基亞源於鮮明北歐特色的林木業務,脫穎而出成為通信巨頭令人驚嘆,而芬蘭人口僅僅540萬的迷你市場,居然能夠孕育全球頂級的電梯品牌,同樣不得不令人歎為觀止。

 

帶領通力實現歷史性跨越的是家族第三代掌門人彼卡·海林。第一代哈拉爾德·海林借助破產重組機會100萬芬蘭馬克拿下通力,第二代不諳商業,因此第三代的彼卡·海林30歲出頭便接過掌門大印。

 

或許是天生的冒險家基因和獨立思考能力,或許如同芒格所言格柵理論的哲學、軍事、經濟、政治等多種知識組合,或許是在業界一片工科背景中的唯一商學背景,或許是獨立經營農場的管理經驗,彼卡·海林表現出與年齡不一般的視野和管理能力,特別在於對公司的現狀分析與戰略選擇。

 

當時通力還是一個工業集團,除了電梯之外,還有起重機、輸送機、紡織機械等其他業務,而且彼卡·海林的父親特別偏好起重機業務,參與從設計開始的全程經營過程。彼卡·海林上任之初,首先捋清各個業務板塊的長期收益能力,並得出結論,電梯業務應該是經營和投資重點。因為電梯保養工作的可預測性,不論經濟是否景氣,都能有利可圖,而起重機等項目項目規模龐大,工程耗時,具有顯著的週期性,一旦出現差錯影響巨大。

 

在確定電梯作為核心發展業務之後,其商科背景隨即派上用場,芬蘭國內當時一片工科背景經理人,對公司的分析管理屬於「廠房思維」,而彼卡·海林則把眼睛盯在歐洲電梯諸侯混戰局面,以及奧的斯在美國的收購兼併。一方面,隨著戰後歐洲煤炭聯盟首先出現,歐洲走向共同體的趨勢勢不可擋,電梯市場還停留在諸侯分割的局面,各個國家都有獨立的電梯品牌;另一方面,奧的斯已經展開大規模收購兼併,美國市場已經形成奧的斯和西屋的兩巨頭,勢力開始滲入歐洲。

 

即使歐洲內部,芬蘭也是最小的區域市場,彼卡·海林把規模經濟、收購兼併列為電梯的發展方向。在規模經濟上,重建擴建廠房基地,將年生產能力從1000台提高到2000台的規模水平,在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上,發展出口業務,並獲得瑞典市場15%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拿到參與兼併收購的門票。

 

當然,收購兼併能力不僅僅是擁有廠房,通力集團在芬蘭地位頗高,而且彼卡·海林的岳父是當時芬蘭總統的關鍵幕僚,通力通過某種渠道和交換,和瑞典傳奇家族瓦倫堡達成協議,收購旗下瑞典電機的電梯業務。瓦倫堡家族繁榮百年,是ABB、愛立信、伊萊克斯、薩博等品牌的幕後主人,無奈當時瑞典電機的電梯業務已經連虧三年,因此甩手給了通力,通力在北歐市場獲得領導地位。

 

第二次關鍵收購來自西屋電氣,眾所週期西屋的核心業務是核電設備,因此雖然其西歐市場電梯業務持續虧損,也能依靠核電利潤補貼生存。但是西屋和法國簽訂核電站運營維護協議,錯誤選擇固定成本模式,留下原材料漲價的風險敞口,因此在核電站的原材料漲價之時,其主力核電業務開始衰退,斷臂求生,集中於法國的電梯業務成了犧牲品。通力順勢接下西屋電氣的電梯資產,將發展等釘子嵌入法國等西歐市場。

 

兩項經典收購之後,通力從一個芬蘭品牌,轉變成為歐洲品牌,長期生存發展站穩腳跟。馬上打江山不等於馬上得江山,內部管理也跟上步伐,畢竟瑞典電機、西屋的電梯業務都是持續虧損狀態,交易對手也都是頂級工業集團。彼卡·海林一方面把內部人員理順,把三個姐夫、一批上了年紀的老管理者全部請出,另一方面上馬最先進的機器設備和IT系統,並著手類似ERP的管理系統研發,開始內部的精細管理,那時候可是60、70年代,IBM不是藍色巨人還是藍色寶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13

財務智商(26):《富足一生》東尼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116

買了東尼的書-著褲著足一生
舊幾水
好貴下
不過又當溫故知新
其實佢講黎講去都係果幾樣架喇

  1. 股息的重要性
  2. 長”渣” 勝短炒
  3. 點揀優質股股

面對誘人的利潤
沽出的意慾越黎越大
東尼的書
正好來一記當頭棒喝
相信未來十年, 或五年內極有機會發生

都係果句
積極增持現金
升既唔q 理佢
大跌則分段買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62

從「一生」走到「一世」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1/blog-post.html
網上瘋傳訊息,就是跟愛人從2013年過渡到2014年,好比從「一生」走到「一世」,喻意一生一世,的確浪漫。近期止凡看到不少博主都總結2013年的成績,又寫下對未來一年展望,來到2014年的第一天,讓我也寫寫吧。

要回顧2013年的財務,非常之容易,因為所做過的動作極之有限,可能比巴菲特的投資動作還要少,還要悶,不過這裡的博友早已經習慣了這樣悶的模式了。正是如此的少動作,所以這裡甚少有實際投資操作的文章。再者,還是老道理,適合我的操作不一定適合大家,看來寫了也沒多大意義吧。

過去2013年,樓方面,還是一間自住的,今年沒有再加按,只是乖乖地每月還款。股票方面,組合一直在收息,在二月左右開始買入香港電視(1137)及在四月左右開始買入南方A50(2822),至今一直持有。在四月左右賣出所有瑞安房地產(0272)及中國人壽(2628),原因是對她們失去信心,有興趣博友可以回看相關文章。其他衍生工具都沒有沾手,亦沒有運用孖展。

股樓就是這樣操作,太悶了。另外,一如已往,到紀念日子就走去買些黃金,又會到美股戶口買些白銀ETF及巴郡,這些動作已經維持了好幾年,是儲蓄行為多於投資行為,只是儲蓄的媒體不一定是現金而已。

現金水平還算偏高,一向多會全倉股票的我,今年還有一部份在2012年加按物業套現的資金還未運用,這好像在訓練自己手持大量現金而要保持冷靜,等待機會。以前都討論過,這樣難度其實很高,有時有錢在手而不買東西,比起見股市大升而不賣持股來得更難耐。然而,要經歷過這樣,才有可能到股災時還留有實力,作巴菲特式的股災進市掃便宜貨。

說了很多,相信不少博友看完我以上的操作,感覺事不關己,本來已經夠悶,加上一年來就只有這些操作,更悶,是不?正是這個原因,我很少寫有關自己的操作,沒有意義吧。好了,2014年,我又會如何部署呢?沒有驚喜,還會是悶。

重複過很多次,我沒有預測能力,亦不相信其他人有,但分析能力靠是應該有的。然而,我投資理財的模式不會靠預計未來而安排資產,因為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了,例如戰爭(日本、北韓)、天災(地震、海潚、禽流感)、人禍(美國聯儲局、中央及港府政策)等等,這些都不再是黑天鵝事件(出現的機會率極低),而是每年都總有某些事件出現,未來走勢,你真的能預計嗎?

談起預測,2013年初不知有多少財經分析員話內地資源煤炭股值得投資,結果呢?這是讓大家一年輸掉一半的板塊,中煤能源(1898)更是2013年跌幅最大的國企及藍籌股,榮登雙冠軍。

不作未來預測,還是分析價值,再利用財務知識安排資產,這就是我的投資。所以我沒有留意什麼投資板塊,沒有「跟紅頂白」,換句話說,就是留意所有我熟識的投資板塊,看哪個出現可見的投資價值。然而,來年可以開始學習一下資源煤炭公司的盈利模式,看看其價值如何。

會否投資物業?這是我希望的,不過今天的樓市環境就免了。投資與否,還是要看政府政策,美國加息與否,樓市指數如何。可遇見的是未來供應到2015年應該會比2010年大增,單看供求,樓市是有機會下跌不少的,不過跌多少?幾時跌?我就不懂看了,但已經作好準備。作為獵人,準備獵槍及子彈,平日鍛鍊好身體,上山要靜心等候獵物出現,不要在獵物還未出現前就拿獵槍亂射,把子彈射光,到獵物出現時只能飲恨。

對2014年如何部署,好像打功夫一樣,人家問你會估計對方會出什麼招數,而你又會如何應對呢?什麼?我要估計他將會出蛇拳,所以我將會出鷹爪?不,我到時會先看他耍什麼,我才會決定如何應對。不過,本身你一定要學滿師,有足夠功夫底子(財務知識),所以平日要經常練功,自然隨時能作出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81

老伴是一生中的最後一張存摺 張永鵬88_hex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ux54.html

人生一世,有什麼也不如有個好伴侶,沒什麼也不能沒個好晚年。


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後一個觀眾,丈夫是妻子人生中的最後一張存摺。


所謂「最後一個觀眾」,是指一個男人的一生不管怎樣度過,真正看到你人生謝幕那一刻的不是別人,而是你的妻子;所謂「最後一張存摺」,指的是一個女性步入老年之後,儘管可以五世同堂,兒孫繞膝,但真正能夠無怨無悔奉陪你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不是別人,只有你的丈夫。

縱觀世間夫妻,無一不是因性而結合,因愛而發展,因情而長久。這個情,就是親情與恩情。一對體貌反差很大的夫妻之所以能夠白頭偕老,一對學識上天差地遠的夫妻之所以能夠相伴終生,一對年輕時打打鬧鬧的夫妻、進入老年後卻突然相敬如賓起來,在很大程度上,並非是他們之間的「愛情」有了多大發展,而是因為他們在長期相濡以沫的日常生活中,儲存下了多少「嗯情」。


這種恩情,通常都不是來自夫妻幸運階段的錦上添花,而是來自失意階段的雪中送炭:或一方落難時的捨命相救,或一方患病期間的精心服侍,或慘淡日子中的無怨無悔,或眾叛親離時的不離不棄等等。這種感情,是任何物質利益和名利引誘都不能替代的。世間恩愛夫妻之所以把「嗯」放在前面,把「愛」放在後面,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嗯情」,早已遠遠超過了「愛情」的份量。

 

男女間夫妻一場,年輕時是性夥伴,中年時是事業助手,而進入老年之後,由於相處時間久了,各自身上潛在的父性和母性都會在無意中流露出來,漸漸演變成了對方「父母」的角色,像呵護自己的兒女一樣呵護起了自己的生活伴侶,不管對方身上有多少缺點和不足,也不管他們在年輕時犯下過多少不可原諒的錯誤,或者曾經給自己造成過多麼大的傷害,都能夠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下來、寬容下來,為自己一生畫上一個幸福的句號。


嚴格說來,這才是愛。雖然這種愛沒有多少浪漫的成分,但由於它充滿了親情、恩德、友愛和互助,所以,即便沒有多少愛情,也照樣使婚姻變得溫馨而快樂。


在常人的眼睛裡,人生一世,有什麼也別有病,沒什麼也別沒錢;而在天目中,有什麼也不如有個好伴侶,沒什麼也不能沒個好晚年。樺易尚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