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安直擊! 三星追擊台積電的最新基地

2015-03-02  TCW
 
 

 

一座廠房,看出一個國家的強烈企圖心。

飛機降落在陝西省省會──西安市的咸陽機場,高速公路上約五十分鐘車程後,連接到一條新開的快速道路,出了閘口,就是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在中國的第一座半導體晶圓廠。

策略:打不過,就加入手機市占大降,讓三星回攻零組件

高速公路閘口的名字,就叫作「三星」;不只如此,從快速道路一路到直屬中國國務院的保稅區、海關,全是為三星一家公司量身打造。相應著這些特殊待遇,這座廠房,也創下四個破紀錄的「第一」。

第一,三星在此總投資金額高達三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千五百億元),創下中國外資單一投資最高金額;第二,此投資規模是中國西部金額最大者;第三,這是三星最大的海外生產基地,預定以全球半導體界最先進的十奈米製程量產手機記憶體。

更令人震撼的是,三星在中國的這項超大型計畫,將撼動包括台積電在內,占將近台股二○%市值的上市櫃公司。

趕在農曆新年前,《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西安,在這些「第一」訊息背後,我們看到一個台灣政經局勢抉擇的「他山之石」。韓國為了要攻占一座城堡,是如何動員總統、大型財團、官方民間團體,甚至連解決韓國人思鄉之苦,原汁原味的韓國泡菜也隨著商家在西安扎根,讓我們見識到韓國想要、敢要的強烈企圖心。

更迫切的是,韓國搶在台灣前,去年十一月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細則即將確定,馬上就要起跑;不僅如此,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中國,韓國都與其完成貿易協定。

三星選定西安,主要的企圖是要在下一個「中國手機大夢」中,成為關鍵角色。

西安,古名「長安」,台灣人對它的認識,是歷史課本上漢唐十三朝、最多朝代的古都;近代,它是中國國防、航太與無線通訊的秘密基地,同時也是高等教育人口第三密集的城市(僅次於北京、上海);未來,它則是深圳、上海之後,中國下一個手機重鎮,未來全球三成手機,都要從這裡產出。

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的中興與華為、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全球電腦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也都到西安卡好位子。

三星在西安的投資,表面上是一座最先進的晶圓廠,生產手機用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然而骨子裡,卻是印證三星戰略轉向的重大改變──從過去手機掛帥的系統品牌廠,重回零組件廠商的定位。這項重大轉變,最大的衝擊直指台灣,從三星半導體基地正式運轉,想閃開三星的破壞力,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

三星策略轉變,背後主因,是中國手機品牌今年將囊括全球市場半壁江山,「低價高規格」的強烈訴求,迫使三星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從二○一三年第四季約三○%,降到去年第四季的近二○%,已經被蘋果從後追上、兩者並列為市場龍頭。

「打不過,就加入」,歷史上一強一弱態勢明顯時,這是弱者最常採用的戰術,這,也是三星現在的應對之道。

成效:股價回到去年高點認清劣勢,營收連五跌將回穩

攤開三星財報(見四十四頁表),獲利金雞母已經從手機逆轉為半導體部門,後者包含幫蘋果等競爭對手代工生產手機應用處理器(AP),以及應用在iPhone等手機裡的快閃記憶體等。

深一層看,三星半導體部門越強盛,代表蘋果、華為、小米、中興等手機競爭對手勢力越大,而三星自家的手機則正在減弱中。一消一長的情勢比人強,三星手機市占率節節敗退,若要市占率,勢必削價競爭;反之,若乘勢強攻需求增加的手機半導體零組件,整體獲益反而更大。

這一招已經奏效,三星連五季走跌的營收,可望在近期止穩,股價甚至因為先前被過度拋售、比較基期低,讓外資高聲喊買,不僅近期股價回到去年高點,還因為掌握半導體關鍵零組件而成為潛力股。

認清時勢,做出對全體最有利的抉擇,就是三星現在轉向的關鍵因素,這恰好與台灣在面對中國廣大的市場與強烈的政治意識這兩難習題時,似曾相識;兩者如何抉擇,三星與韓國提供了另一種思考角度。

如果把西安當成一個即將崛起的「都市重劃區」,那麼,韓國不僅有大企業三星帶頭走進西安,就連政府也積極響應,韓國總統朴槿惠二○一三年中到訪三星西安基地,成為首位出訪西安的韓國總統。

韓國駐西安總領事全哉垣證實,自朴槿惠二○一二年就任以來,她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已會面過五次,針對自由貿易積極會談;三星確定投資西安後,韓國政府中小企業廳也立刻跟進成立據點,引導更多韓國企業到西安投資。

政府、大財團帶頭,三星也從韓國調派四百位韓籍工程師來西安,五星級酒店一包就是一層樓、一年,初期已有十六家韓國配套廠商隨同三星走入此地,一時間,韓國人成為西安最受注目的民族。

「三年之前,韓國人是一千左右,算是很少的吧!」全哉垣告訴我們,「後來大家都知道三星項目落戶西安,朴槿惠總統也過來,這些都是重要的契機。」全哉垣證實,現在常駐西安的韓國人已經增加到五千人,投資西安的韓國企業家數,也從原本的十家,增加到一百五十家。

更別提西安也張開雙臂,熱烈歡迎三星的到來。

我們來到三星所在的保稅區,偌大的黃沙土地中矗立著一座大晶圓廠,周遭的馬路、圍牆還在趕工建設,但它門禁森嚴,管你是高新區管理局、政府官員,只有三星能決定給誰放行。

三星到來前,這裡是一大片一年兩收的麥田,錯落著些許當地著名的奶油草莓園。

為了三星,西安市政府搬遷了十八座自然村、一萬餘人口,鏟平了相當於十六座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麥田,做為三星與其配套廠商專屬的保稅區,另外還有一座面積相當,包含了住宅、學校、娛樂、購物、公園、行政區、教會等的配套園區,同樣專屬三星使用,名為「三星城」。

後果:中國開路助長對台威脅要什麼有什麼,更享超低稅負

三星在這裡,土地、廠房全由政府提供,政府為了替它解決「缺水欠電」的問題,特別從鄰近的漢中市調撥過來。就連稅負也享有超級優惠──沿海企業稅率二五%,在西安優惠稅率一五%,但三星據說是「十免、十減半」(十年免稅、十年稅率減半)。「要什麼、有什麼,它(三星)在這跟神仙一樣!」一位西安當地員工說。

相對於此,台灣廠商在西安,目前僅有力成與美光(Micron)去年十二月宣布合資設立新廠,以及4G手機檢測商耕興設立研發中心等少數案例。

更令人憂心的是,西安提供給三星的優渥條件,無形中助長了對台灣產業的威脅。

過去,三星側重手機,一度以「打敗宏達電」為目標;現在它重新回歸為零組件廠,與台積電、南科、華亞科、群創、友達等台商更加短兵相接,威脅倍增。

野心:與台積電搶食兩威脅來襲,台灣仍糾結畏戰

威脅有二:一、三星在中國的投資享有完全自主權,而台灣半導體廠卻被政府綁手綁腳,十二吋晶圓廠不能去,最先進製程也不能去中國。二、台積電與三星在晶圓代工領域短兵相接,但三星在西安除了基台設備自付,其餘幾乎是「拎包入駐」,少說省下兩、三成建廠成本,「輕資產」模式減少了三星折舊攤提的金額,提高了獲利能力,也增加給代工客戶的價格優勢。

「說是怕技術被偷,但這其實是『管理』的問題,」一位游走兩岸、掌管近七十億元資金的投資公司總經理替台商忿忿不平,他認為,偷得走的,隔著海峽就能偷走;偷不走的,就算比肩為鄰也偷不走,「國際競爭,最怕『畏戰』,」他說。

面對中國,三星不是唯一積極搶進的韓國大財團。在三星西安廠之前,中國最大的高科技外資投資案,是同樣來自韓國的海力士(Hynix)無錫記憶體晶圓廠。

去年底,韓國現代汽車宣布在河北與重慶設立兩座工廠,二○一八年,在中國總產量將達二百七十萬輛,約占其全球銷量的三成,以搶攻最大市場──中國。

全球面板龍頭韓國樂金(LG Display)在中國廣州,設立全球最大面板八.五代廠,並在去年九月量產,成本效益遠勝台灣的群創、友達。

台灣人對韓國企業又畏又恨,畏的是,不知道韓企會出什麼怪招來競爭;恨的是,他們強盛、敢以全球為腹地的企圖心。

果不其然,三星到了西安,也給當地的企業帶來了衝擊。

二○○五年,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廠美國美光(Micron),成為第一家在西安設廠的國際企業,也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因此,當三星晶圓廠二○一三年準備量產時,美光就成了它最大的「挖角」目標。

「那時候他們狂挖人,都是出三倍工資(職級提高者),或是提高五○%、八○%(同等職級);這樣挖人,我認為是惡性競爭了,」美光半導體西安公司總經理朱文菊回憶,「那一年我們真的蠻緊張,也不想大家都提(高)薪水,成本滿高的。」

以美光一個資訊工程部門為例,有經驗的工程師總共五位,三星就用破天荒的薪資挖走了三位,最後朱文菊被迫請「中間人」(政府官員)傳話給三星,如果持續惡性挖角,美光一定會「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三星這才在內部下達命令,禁止再從美光直接挖角。

「從企業角度的話,他們(員工)肯定喜歡我們的文化,去的都想回來,做了半年、一年,打電話問說:可不可以回來?」朱文菊分析,韓國企業雖然也雇用本地員工,但最頂層的管理者,不論是西安分公司或是美國分公司,一定是韓國人。

再者,韓國企業提拔員工,是論資排輩多於工作表現,中國員工在三星的升遷是相對受限;從美光跳槽到三星工作的員工回來說,老闆要求他們學會兩件事情,一是會喝酒,二是老闆沒走,你不能走,「晚上八點下班,週末加班都是正常的,」朱文菊說。

一座三星的西安晶圓廠,讓我們看到韓國政府與企業的強盛企圖心,這當中有值得學習的態度,也有值得商榷的爭議做法;但他們越是大環境惡劣、越敢往外走的作為,以及隨著時勢快速應變的策略,在台灣「小日子」生活態度掛帥的現在,或許值得我們思考。

【延伸閱讀】三星策略轉向,恐衝擊台股近2成市值!─三星版圖影響台企一覽

●三星事業手機(品牌廠)

˙對應台企

宏達電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1,879.11

˙台企市值占比(%)

0.45

●三星事業半導體─晶圓代工

˙對應台企

台積電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7,628.06

˙台企市值占比(%)

13.99

●三星事業半導體─記憶體

˙對應台企

華亞科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825.70

˙台企市值占比(%)

0.86

●三星事業半導體─記憶體

˙對應台企

南亞科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491.06

˙台企市值占比(%)

0.68

●三星事業半導體─記憶體

˙對應台企

威剛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290.95

˙台企市值占比(%)

0.46(上櫃)

●三星事業半導體─記憶體

˙對應台企

創見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272.19

˙台企市值占比(%)

0.16

●三星事業半導體─記憶體

˙對應台企

力成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400.39

˙台企市值占比(%)

0.15

●三星事業半導體─記憶體

˙對應台企

華邦電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379.89

˙台企市值占比(%)

0.14

●三星事業消費性電子(家電)

˙對應台企

東元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541.39

˙台企市值占比(%)

0.23

●三星事業消費性電子(家電)

˙對應台企

佳世達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1,336.07

˙台企市值占比(%)

0.1

●三星事業消費性電子(家電)

˙對應台企

大同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1,127.62

˙台企市值占比(%)

0.074

●三星事業消費性電子(面板)

˙對應台企

友達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4,081.78

˙台企市值占比(%)

0.61

●三星事業消費性電子(面板)

˙對應台企

群創

˙台企去年營收(億元)

4,286.61

˙台企市值占比(%)

0.60

●市值占比合計18.5%

註:市值比重以2月13日收盤價為準

資料來源:台灣期貨交易所

整理:王毓雯

【延伸閱讀】半導體取代手機,變三星獲利新金雞母─2014年三星各產品線績效

●消費性電子產品(註1)

˙營收(兆元)

1.54

˙年增率(%)

-0.3

˙營利(億元)

363

˙占整體獲利比重(2013至2014)

4.5%▲4.7%(營運穩定、規模最小)

●手機

˙營收(兆元)

3.44

˙年增率(%)

-19

˙營利(億元)

4482

˙占整體獲利比重(2013至2014)

67.84%▼58.17%(營收與獲利都下滑)

●半導體

˙營收(兆元)

2.02

˙年增率(%)

-3

˙營利(億元)

2902

˙占整體獲利比重(2013至2014)

27.18%▲37.67%(從手機系統回歸零組件廠)

●整體

˙營收(兆元)

6.34

˙年增率(%)

-10

˙營利(億元)

7704

˙占整體獲利比重(2013至2014)

年減32%(2009年以來第一次衰退)

註1:如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家電

註2:單位新台幣

資料來源:三星電子財報

整理:王毓雯

【延伸閱讀】1分鐘看三星西安廠

投資項目:手機用快閃記憶體、電動汽車之電池(SDI公司)

啟動時間:晶圓廠2012年動土,去年量產;電池廠今年5月量產

投資金額:3階段合計共300億美元

設廠優惠:土地、廠房、稅負、水電等

預計效益:1個廠年營收約新台幣3300億元(相當於台積電2014年總營收的43%),帶入160個配套廠商,創造上萬工作機會

【延伸閱讀】三星股價去年慘跌,國際機構今年開始看好

1.《華爾街日報》

三星2014年第4季手機銷售雖下滑,但平板手機Galaxy Note4提升平均售價,優於業界平均的零組件,也為業績帶來助力。

2.伯恩斯坦研究

三星獲利仍佳,主要因為雄霸市場的行動晶片業務,今年預估本益比僅10倍,在國際主要科技大廠中偏低。

3.韓國友利證券

現在應該把三星看成半導體公司,部門獲利將超越手機。

4.Counterpoint Research

三星必須成為下一個軟銀,未來10年若想存活,必須如日本電信巨擘軟銀一樣,增加軟體、內容和服務。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