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不懂挑股就買ETF 上班族5年存500萬

2010-7-30 SLC




謝老師養5檔股票,8年間把 500萬元滾成2,000萬元,這樣的投資方式很能說服我,但是,和朋友討論,有人還是擔心選股的風險問題。畢竟過去10年看起來很穩健的龍頭公司,不表 示未來10年一樣能獲利,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不就曾是美國汽車霸主之一,去年卻落得差點兒破產嗎?是否有方法能把選股風險再降低?

研 究指數投資超過7年的聯合財信資產管理副總經理黃柏仁告訴我:「存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一樣可以讓你致富,而且更安全。」黃柏仁自己就存了5年,從 20張開始,目前共累積近110張「台灣50」(寶來台灣卓越50指數股票型基金,代號0050),到今年7月下旬,他手上的台灣50市值約580萬 元,7年來報酬率45%,年化報酬率約6.4%。

學電腦、曾在華爾街工作的黃柏仁,為什麼會鍾情於ETF投資?原本他也是對自己的選股功夫 很有自信,時間拉回1996年,剛出社會工作的他,正好趕上科技股飆漲的年代,當時,他仗著在華爾街花旗銀行集團工作的優勢,自認有第一手消息,自己又每 天接觸各式各樣的報告,加上聽到許多從股票市場賺大錢的成功故事,年輕的他不免又急又貪,心想:「只有用100~200萬元,每年固定賺30%,40歲就 可以退休、根本不需要再工作。」

多頭炒股學到4個教訓跌跤後,靠ETF重新爬起

剛好股市正熱,連要挑到賠錢的股票都難,於是 他一次就把薪水的5成全部丟進去買股。初期賺錢速度非常快,但隨著網路科技泡沫破滅,2001年他回台灣工作。當時滿手股票的他,碰上股災的處理方式和一 般散戶沒什麼兩樣,「會想等一下,最後跌得太慘,就當作股票沒了,不去看它。」

但是,不看不代表股票不會跌,2002年時,黃柏仁手上持股市值蒸發逾5成,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投資方法錯了。現在回想起來,他認為自己犯了4個錯誤:

1. 買自己公司的股票:萬一公司經營不善,不僅可能失業,手上股票也降低價值,這樣做違背了分散投資的原則。

2. 追求利潤忽略風險:一心追求資產倍增,卻忽略下檔風險,把薪水5成都投入股市,未預留生活準備金。

3. 鴕鳥心態不停損:手中持股連番重挫,如果紀律停損還能阻止虧損擴大,卻假裝事情沒發生,導致市值腰斬。

4. 主動投資太靠運氣:雖然後來努力鑽研基本面選股,但操作成績依舊平平,原來「主動投資」就像獵人,真正能成功的獵人很少,巴菲特可是少數中的少數。

黃柏仁意識到自己不是成功的獵人,於是開始思索「被動式投資」,正好2003年寶來投信發行台灣50 ETF,他大量閱讀指數投資的相關資料,在台灣50一掛牌就開始投資,做為自己退休規畫的一部分。

ETF和一般股票比,究竟有什麼魅力?黃柏仁說,ETF是投資一籃子股票,以台灣50為例,投資標的是台股中50檔大型權值股。可是投資一籃子股票真的比只挑幾檔股票投資要好嗎?黃柏仁分析,指數投資至少有以下4個好處:

1. 被動式投資攤在陽光下:台灣50每半年調整一次持股內容,要怎麼投資,投資人都一清二楚,不像主動式投資還要去選股。

2. 風險極度分散:雖然投資5檔個股已分散風險,但你永遠不知道公司何時會出現蠢老闆,萬一其中一家公司營運出問題,會影響1/5退休金,但台灣50將風險分散在50家公司,更安全。

3. 適合多數人的退休準備:根據美國指數投資統計資料,若固定投資ETF達25年,年化報酬率落在5%~7%間,若以7%計算,本金500萬元連續投資25年後,資產可成長至2,700萬元,足夠讓多數人富足退休。

4. 報酬率夠高:年化報酬率5%~7%,比定存、債券都好,不必費心看盤操作,交易成本又最低,是最聰明的投資。

其中,最吸引黃柏仁注意的,就是長期投資ETF的勝率極高,遠比選股投資要好。

美研究報告:投資ETF逾25年勝率高達97%

黃柏仁說,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穩定的投資方法可以打敗大盤指數,但是,很多美國研究報告指出,持續投資ETF達25年以上,勝率高達97%,這麼高的勝率,讓他決定要和台灣50長相廝守下去。

不 過,一開始投資也不順遂,黃柏仁花了近10年時間才真正體會指數投資的好處,統計數據雖然清楚明白,能否堅持紀律卻是一大問題。頭兩年,他心中雖計畫應該 每個月初固定買進1張,不過,心態上難免還是想當獵人、英雄,仍會試圖自己找買賣點,他自認那段期間犯了以下4項投資迷思:

1. 不守紀律:違背每月初買1張的計畫,當市價跌到35元就想多買幾張,漲到44元就逢高想要調節。

2. 想等低價而少買:嫌價格太高想再等,結果股價漲上去,連續2個月沒買到。

3. 用高價買回持股:想低買高賣的結果,就是等不到原來的成本價,以至於用較高價格買回持股,墊高平均成本。

4. 只占總資產5%:心態半信半疑,9成資產仍在嘗試個股低買高賣,台灣50只占個人資產的5%。

連續兩年檢討績效發現,自己忙進忙出的結果還是輸給定時定量投資法,他才從2005年起,很「認命」地遵守當初設下的規矩,到現在他都這樣做:

1. 每月固定買:月初發薪水後,不管價格多寡,固定買進1張,做成習慣。

2. 配息滾入再買股:台灣50從2005年開始配息,將每年配息加碼買進。

3. 低檔加碼:在2005年、2008年低檔時兩度加碼。

4. 占個人資產比重提高至4成:逐步提高指數投資比重,目前已占個人資產的4成。

經過投資初期的掙扎,黃柏仁對被動投資愈來愈有信心。只是2008年投資報酬率一度高達100%,他曾想調節部分持股,「當時心情有點掙扎,最後還是告訴自己要嚴守持續投資25年的紀律。」現在回想起來,他認為,當時的確應該減碼,將資金拿回來後可低檔再加碼。

長 期存ETF,到底高檔要不要逢高調節?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總監黃昭棠建議,高檔可以不調節,但改採「中央伍投資法」提高投資報酬率。因為過去7年,台股指 數有50%時間在6,000~8,000點來回移動,因此,以7,000點為中心(即中央伍),彈性調整買進張數,即可拉高投資效率。若單純只用每月存1 張的方式操作,7年可存95張,年化報酬率1.48%;但搭配「6,000點以下月買2張、8,000點以上2個月買1張、6,000~8,000點間月 買1張」策略,年化報酬率就能拉高至2.34%。

黃柏仁將個人資產目標設定在1億元,其中,希望台灣50占5成,「以現在『養』的速度,我估計50歲前就能達到目標」。

存股心得:

1. 要快樂,投資上要先有安全感2. 投資指數就是投資GDP(經濟成長),報酬絕對比定存好3. 只買一檔股票違反人性,買一籃子股票才能避開單押個股的風險4. 要有「養」25年的心理準備5. 定期定額投資人數太少時,顯示市場過冷,可加碼

【專家分析】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總監 黃昭棠

抱緊到退休前5年 分批出場

從黃柏仁的例子看,他有嚴謹的投資紀律,每月固定買進一張,已經讓他贏在起跑點。同時,他也克服了早先想要短線進出的欲望,這點要給予肯定,因為做為退休金準備,最忌諱進進出出,每次進出都牽涉到時間點的判斷。老實說,短線價格起伏對長期要存退休金的人來說,根本不重要。

建議投資人要留意以下兩點:

1. 買進就不要賣:「買進→賣出→再買進」牽涉到3次投資決策,因此建議若以存「台灣50」做退休金準備,即使遇到高檔也不要賣出。若賣出後因猶豫或其他因素而錯過回補時間,甚至成本比原有持股更高,將會降低投資效益。

2. 退休前5~7年陸續出場:假設以65歲為退休年限,從55歲後就要逐年賣出台灣50持股,並將現金分頭轉進固定收益商品與高股息商品兩大塊,其中固定收益商品是壓艙石,高股息商品領取的利息則用來做為生活費用所需,除非生活資金有缺口,才能動用到固定收益的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45

中環在線:惠理孖寶拍住上硬銷ETF 李華華


2010-11-04  AD




 

由惠理基金孖住盛寶資產發行嘅價值黃金ETF(3081)噚日喺港交所(388)掛牌,唔知係咪驚啲投資者對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仍然陌生,所以惠理孖寶──謝清海同葉維義(兩個惠理創辦人)都花咗唔少時間向大家唱雙簧「硬銷」!

謝清海、葉維義唱雙簧

咁 佢哋隻ETF有幾咁架勢堂呀?惠理(806)主席謝清海話,呢隻係全球首隻以實金作後盾、仲庫存響香港國際機場貴金屬儲存庫嘅黃金ETF。而葉維義就繼續 補充話,市場上以實金作後盾嘅ETF,啲實金都係放係紐約、倫敦同瑞士,萬一全球又再動盪,亞洲投資者想話將黃金ETF換番實金,除咗要搭成廿個鐘頭飛 機,仲要有埋當地Visa先可以入境,閒閒哋至少搞一頭半個月,極之唔方便……

之不過華華暫時都係得個聽字,事關據黃金ETF管理人介紹, 唔係一般散戶可以隨意將ETF換回實金,投資金額至少要900萬港紙先可以有資格換實金!話時話,兩位係咁硬銷,華華越聽越覺得似曾相識……係喇係喇,夜 晚宣傳易「麥包」都係咁sello架:「買金要買中國金!」難道佢兩個係抄人橋嘅?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9

退燒!TDR、 ETF被打入冷凍櫃

2011-10-31  TCW




全球景氣轉冷,交易市場紛紛結 冰,投資人進場意願降低,不僅個股成交量萎縮,一些近年推出的新商品如TDR(台灣存託憑證)、跨境掛牌ETF(指數股票型基金)、REITs(不動產證 券化基金)等,更住進了冷凍櫃。

這些冷凍櫃商品的成交量很低,以恆中國、恆香港兩檔跨境掛牌ETF為例,日成交量平均只有三至五張,有時候還會掛零。

冷凍商品一:TDR定價過高、資訊不透明

最引人注意的冷凍櫃商品,是最近頻頻跌破發行價的TDR。目前來台掛牌共有三十二檔TDR,成交量逐步下滑,加上投資人不再追價,溢價優勢消失,讓TDR 市場產生打退堂鼓的骨牌效應,多檔TDR申請撤件、終止掛牌或暫緩發行。

二○○九年以來,台灣證交所積極推動TDR,讓投資人有更多元選擇,在台灣就可以買到其他國家上市的股票。然而,TDR推出不到兩年就退燒,主要原因是定 價過高,加上企業知名度不高、財務透明度低,投資人興趣缺缺。

許多海外企業確定來台發行TDR後,開始在原股上市地拉抬股價,造成TDR定價被拉高,等到來台掛牌時,股價隨著原股回跌,投資人買在相對高點的價位,住 進「套房」的風險相對增高。

以○九年底風光上市的康師傅TDR為例,發行價四十五元,溢價近兩成,上市後僅出現兩根漲停板,且第二根漲停當天就打開,一路跌掉逾二○%,結果套牢一堆 投資人,就連負責承銷的永豐金證券,帳面也一度虧損三億多元,最終認賠出場。

證交所副總經理簡立忠表示,TDR屬於第二市場掛牌,流通股數僅占原股約一八%,由於籌碼較少,如果被主力或公司派鎖住籌碼,股價容易被炒作。不過,簡立 忠指出,由於TDR價格和原股連動,當折、溢價空間變大時,市場機制最終仍會讓TDR價格趨於合理穩定。

而且,TDR企業總部和發言體系在海外,資訊不夠透明。今年四、五月,就有四家公司因資訊揭露不對等,遭證交所罰款,讓散戶信心大失。

冷凍商品二:REITs流動性太低,交易量少

REITs是另一種冷凍櫃商品。從○五年三月發行第一檔富邦一號,到○七年五月共有八檔REITs掛牌,自此就再也沒有新的REITs發行。REITs配 息率約三至四%,雖然優於定存利率,但卻低於中鋼、中華電等「定存股」,加上成交量偏低,也影響市場的投資興趣。

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賴盈良指出,國內的REITs籌碼集中在大型公司和機構法人手上,當作固定收益工具,往往握住不賣。

在產品設計和法規限制上,國內通常是由三、四棟大樓包裹成一檔REITs,而且發行商是壽險公司,往往無意處分旗下資產;受法規限制,也不允許擴大發行, 造成國內REITs規模偏小,財務操作不易。相較香港和新加坡的REITs,通常由建商發行,不僅資產規模較大,且不斷擴大資產,並發行新股來增加流動 性。

近年來,商用不動產價格不斷上漲,但資產價值始終沒有反映在股價上,有些REITs甚至曾跌破票面。為讓股東順利出場,賺到增值財,目前已有三檔 REITs申請清算。隨著十月十二日基泰之星順利標售,接著三鼎及駿馬一號也將處分資產,剩下五檔商品的國內REITs市場也逐漸凋零。

冷凍商品三:跨境ETF參與度低,折價情形嚴重

第三項冷凍櫃商品,是跨境掛牌ETF。如今ETF跨境掛牌已成全球趨勢,根據資料顯示,去年十一月底共有近三千檔ETF跨境上市,占全球ETF掛牌總量的 比重高達五五%,但在台灣卻面臨成交量大幅萎縮的窘境。

以恆香港為例,掛牌初期成交量曾達八百多張,但買氣很快就冷掉,加上港股下跌,成交量只剩個位數。

九月十四日香港恆生指數盤中觸及○九年七月以來新低點,連帶拖累追蹤香港恆生指數的恆香港,然而,恆生指數盤中只跌逾二%,台灣掛牌的恆香港卻暴跌一 六%,折價情況非常嚴重。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中心執行長黃昭棠認為,跨境ETF仰賴參與券商在初級市場(發行市場)與次級市場(交易市場)進行套利買賣,進而縮小折價或溢價空間,以 及活絡市場成交量。如果投資人參與度不高,影響券商參與意願,可能造成跨境ETF呈現較大折、溢價,令投資人卻步,最終形成流通性不足的惡性循環。

黃昭棠指出,跨境ETF能提供投資人跨國投資的多樣化選擇,由於交易宣導不足,投資人對產品特性不熟悉,光看六百多元的股價,就以為很貴,事實上,恆香港 和恆中國的交易單位分別是一百和兩百股,有別於台灣以一千股為交易單位的習慣,投資人如果單看股價可能產生誤會。

從TDR、REITs、到跨境ETF,證交所近年來積極推出各種新金融商品,企圖活絡國內證券市場,然而,新商品推出市場後,卻沒有進一步宣導或長期維 護,加上主管機關諸多法規限制,造成商品熱潮一過,就被打入冷凍櫃,乏人問津,最終吃悶虧的,還是投資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02

港股ETF套利機會受限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1-20/100350423.html

 中國證券市場與境外市場的跨境ETF交易構想已數年,港股ETF終於誕生在即。

  2012年1月1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兩地ETF互掛目前尚有技術上的問題沒有解決,估計將於春節後解決後,首先實現港股ETF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

  其實在2011年12月中旬左右,由深圳交易所牽頭,所有擬參與跨境ETF交易的機構已作過一次聯網測試。深圳交易所有關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表示,所有的技術準備已經完畢,只等中國證監會擇時推出。

  雖然自籌備開始已歷三年有餘,但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於2011年8月在港宣佈將盡快推出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港股ETF之後,有關籌備工作才加速。如無意外,港股跨境ETF將於春節後面世。

現金方案替代一籃子股票

  近年來,ETF因其在產品設計上的種種創新,在國際市場中迅速崛起,被認為是百年金融史上的三大創新之一。

  ETF產品,即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產品。ETF產品綜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投資者既可以在二級市場 買賣ETF份額,又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ETF份額,不過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或有少量現金)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 (或有少量現金)。

  ETF的優勢在於提供套利可能性。由於同時存在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投資者可以在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與基金單位淨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

  ETF均會跟蹤某個標的指數,且與標的指數偏離度小,投資ETF能獲得與標的指數相近的收益;同時,由於ETF可以上市交易,費用低廉,較之一 般的指數基金更有工具化的作用,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ETF來進行股票再投資、資產配置、長期投資、套利交易、時機選擇和短線投資等。

  中國早在2008年左右就有基金公司作出過跨境ETF的方案,但是真正啟動是在2009年夏季。

  「當時華夏基金和易方達基金最先研究和報了方案。」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營銷總監說。隨後兩年,作為跨境ETF的前置性探索,跨市場的ETF先開始實質性的初步探索。

  但由於國內交易所和登記公司之間的不兼容,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出現過跨市場的ETF交易,更遑論跨境的ETF交易。

  在基本模式上,跨市場ETF方案和單市場的ETF方案有所不同,將採取資金代收代付方案——即基金管理人負責現金替代、現金差額以及現金,替代 多退少補的資金清算,並在清算日將清算數據通過D-COM系統發送結算公司,由其轉發結算參與人,清算的具體日期由基金管理人根據產品特點決定。

  到了交收日,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在完成所有擔保和非擔保交收後,根據基金管理人發送的清算數據進行資金代收代付劃撥。

  中證登深圳分公司的代付代撥交易流程為,資金清算由基金管理人負責,並在T+N日(T日為申購贖回日,N由基金管理人決定)15時前發中國結算 深圳分公司,由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轉發清算數據給結算參與人,並於T+N+1日16時代為進行資金劃付(結算參與人無需申報劃付指令)。若相關結算參與人 資金不足額,則資金劃付會失敗。

  對於資金劃付失敗的指令,基金管理人可重新向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發送資金清算數據,結算公司再次轉發結算參與人,並於次一工作日再次代為進行資金劃付。

  「如果是中證登公司採取代收代付的形式,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因為全部的證券登記都在中證登,而且,單市場ETF也採用的就是這種模式,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一位大型基金公司ETF產品研發負責人表示。

  友邦華泰、嘉實基金或分別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掛牌跨市場的ETF,但兩家思路不同。友邦華泰的產品在上交所掛牌,所涉及的深交所的證券,將用現金 替代方案實現;而嘉實基金的ETF在深交所掛牌,涉及的上交所的股票並非用現金替代方案,而是要求投資者在兩個交易所都有股票賬戶,即採用一籃子股票方 式。

  未來的跨境ETF其所用於申購贖回的股票全部在境外,因此提交方案的大多數基金公司的思路基本趨於採用現金替代方案。

要安全還是效率?

  當跨市場ETF交易模式被逐步確立以後,跨境ETF變得簡單起來。

  目前擬將首先推出的跨境ETF是兩家公司的港股ETF產品。一隻是華夏基金的香港恆生指數ETF,將在深交所掛牌交易。另一隻是易方達基金的香港恆生國企指數ETF,將在上交所掛牌。

  「無論是哪一種產品,現金替代和T+2交易是基本模式。」一位交易所的人士表示。兩家產品並無大的差異。這種模式已經被確認為證監會的指導方針,明確為跨境ETF產品「非擔保交收,T+2交易」方案準備。

  T+2交易實際上就是一種實收實付的交易模式,各後台參與機構免去了沒有收到划來的資金或者證券就確認交易行為的風險,但代價是犧牲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以申購為例,T日開始前,基金管理人提交申贖清單。T日,交易時間,投資者提出申購,券商實時檢查現金替代款、預估現金是否充足。如果不足額,申購將被確認失敗。到T+2日,基金管理人按照T日的淨申購數量,按照T日公佈的申贖清單,向境外券商下達購買組合證券指令。

  而ETF的贖回,則是申購的反向交易,基本原則相差無幾。

  在這種流程中,申購贖回的起點都比較高,易方達明確申購贖回的ETF份額起步是200萬元。華夏基金的相關人士曾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華夏跨境ETF份額申購贖回的門檻也是數百萬起步,「最起碼要配齊一籃子股票」。

  華夏和易方達的跨境ETF交易模式差異不大,但是易方達強調對於ETF現金差額、現金替代的退補款,易方達則可以提供代收代付的服務。

   縱觀全部交易模式,各個參與機構實質均是實收實付,券、份額、資金等全部逐筆清算,逐筆確認,更加安全傳統,但是犧牲了效率,確認的流程拖長,可能導致交易量過低,喪失流動性,從而使得ETF喪失生命力。

  「比如說,與其等ETF的T+2結算,還不如當天或次日從深圳坐地鐵去香港把相應的一籃子股票買回來,到底哪種更高效?」該基金經理表示。

   目前這種模式,只有個別產品能夠成功,起不到擴大市場增量的作用。「T+2交易也會導致資金的使用率較低,因為現在市場流動性較緊,投資者願意做一些利潤率較低、滾動次數較多的操作,但是按照『T+2』模式就會佔用資金3天,回報空間就小了很多。」

  其實這種問題在方案設計當初就已經被考慮過,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是設計T+0模式,即後台參與機構在沒有得到相關份額之時就確認投資者的申贖結 果,後台由各種機構擔保交收。但是由於這種擔保交收的風險,後台機構拒絕承擔,因此選擇了目前這種犧牲效率但相對更安全的方案。

  境內的ETF其實存在同樣的問題,即只有兩三隻是活躍的,絕大多數交易都不活躍。

  一位基金經理指出,如果ETF缺乏流動性,那還不如一隻指數基金。

內在機制缺失

   一位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中國的ETF和國外的最大不同,是沒有一個很好的做市商制度。國外的做市商有責任提供流動性。

  從建設伊始,中國證券市場的交易結算模式就與美國證券市場不同。中國是一級結算,由中國證券結算登記有限公司直接結算,不經由券商結算;而美國交易結算模式是二級結算,由券商直接結算,再到中央結算登記機構結算。

  「美國的個人交易者只跟券商交易結算。而中國券商的經紀業務,只是賺業務牌照錢。」上述基金經理表示,國內券商手裡不能夠押券,不能持有客戶的證券,因為只要口子一開,「估計中國的券商就可能胡搞」。

  相反,國外ETF的投資者都是和承擔做市商的券商進行交易,由做市商提供流動性,如果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存在價差,做市商是能夠套利的。

  為了彌補做市商制度缺失而帶來的缺陷,中國的ETF是用快速的申購贖回機制來抹平價差。

  「這是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但是在這種模式下,就注定中國的ETF很難有大的發展。有利可套的時候,大家去套,可是套完之後,並沒有一個人去提 供流動性。」該基金經理表示,中國的ETF完全是靠投資者的興趣去提供流動性,而不是由一個內在的機制來保證它。在這個背景下,推跨境ETF是有難度的。

  「如果只做完全的現金替代的申購贖回,意義不是特別大。」該基金經理分析稱,目前的跨境ETF是完全的現金替代的申購贖回。如果是跟蹤美國指數,國內結算不能保證實時的結算,包括恆生指數ETF都是一樣的。

  在受訪的一位私募基金經理看來,現有跨境ETF的模式,即投資者把現金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幫助投資者在境外市場買和賣。申購和贖回,基金公司要收一部分補償資金,而且因為不能實時買賣,要等買賣以後,再進行多退少補。

  他認為這個模式的問題在於,投資者做申購贖回時,並不知道價格,因此根本起不到ETF的套利效果。

  進一步分析來說,如果投資者看到價差特別大,存在套利空間,馬上去買賣,那也要加上套利的成本,再加上隔夜的成本風險,也要把所有的額外成本考慮到,有利可圖才能去買賣。

  港股ETF首批試點基金公司提出了套利的方案。如易方達基金提供的跨境ETF方案是通過港股期貨來套利。

  「根據現有交易結算模式,由於兩個交易日後才能確認收入,因此這個跨境ETF的確是有風險的。我們希望跨境ETF推出之後,各個券商能夠提供港股融券業務,將港股ETF列為融資融券的標的,這樣可以鎖定套利空間。」深圳交易所的一位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3

套利ETF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04/100386763_all.html

 5月初,滬深300ETF募集已經超過500億元,久違了的超級大盤基金橫空出世。

  2012年初,曾經的冠軍私募常士杉因為業績下滑被迫清盤了旗下兩隻基金;近日公募基金一哥王亞偉亦掛靴而去。明星基金經理業績亦會大幅波動,基金經理要長期跑贏大市,竟然越來越難。長期數據證明,投資者只要保證能獲得和指數一樣的收益,就是個令人滿意的結局。因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把指數基金作為理財工具。被動型指數基金滬深300ETF的超預期熱賣,正體現出中國投資者的新偏好。

  在眾多基金分類中,ETF的交易機制特殊,交易靈活,追蹤指數標的偏差小,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在國際市場上,ETF近10 年來規模增長了約10 倍。

  與傳統的指數基金相比,ETF 具有更靈活的交易機制,具有更低的運行成本,因此成為機構進行投資的利器:既可以作為普通的指數基金投資,也可以利用ETF 的交易特性進行套利交易。套利交易賦予了投資者新的交易手段,可實現T+0交易、賣空股票、在漲跌停板上交易股票和交易停盤股票四大功能。

何為ETF

  ETF是所有基金分支中最為複雜的品種。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縮寫,通常翻譯成「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屬於開放式基金的一種特殊類型,它綜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投資者既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ETF份額,又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ETF份額,不過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由於有上述股票申購贖回機制,使得ETF與其追蹤的指數之間幾乎不存在偏差,否則將出現ETF和成分股組合之間的套利機會。

  在二級市場上,ETF可以像股票一樣做交易。在一級市場上,ETF還具有申購贖回機制。

  與其他品種最大的不同就是,基金管理人在每一交易日開市前需向證券交易所提供當日的申購、贖回清單。證券交易所在開市後根據申購、贖回清單和組合證券內各只證券的實時成交數據,計算並每15 秒發佈一次基金份額參考淨值(IOPV),供投資者交易、申購、贖回基金份額時參考。

  在證券交易系統中,白線代表成交價格,黃線表示均價,而紫線則是IOPV。這條紫線在股票、一般基金分時走勢圖中並沒有,是ETF專有的。

  2010年12月30日,交銀施羅德基金旗下治理ETF(證券代碼:510010)發生了「烏龍指」事件。即基金公司出現了錯誤的清單,從而引發投資者進行套利,而基金公司將錯就錯,用錯誤的清單重新計算了現金差額,最終使得套利者把套利盈利全部歸還基金公司。其中,關於ETF現金差額和預估現金,是ETF特有的概念。

  所謂預估現金指為便於計算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及申購贖回,代理券商預先凍結申請申購、贖回的投資者的相應資金,由基金管理人計算並公佈的現金數額。現金差額是反映上一個交易日的一籃子股票和ETF最小申購贖回單位淨值產之間的偏差。

  一般來說現金差額和預估現金兩者差別不大,對於套利來說可以忽略。

賣空工具

  在ETF申購流程中,如果使用現金替代股票,等價於投資者對這只股票進行放空。換言之,ETF可實現其成分股的賣空交易。如果兩天後該股下跌,那麼投資者將以低價從基金公司手中買回股票。相反,如果使用現金替代的股票隨後兩天上漲,投資者將面臨損失。

  所謂現金替代,是指申購、贖回過程中,投資者按基金合同和招募書的規定,用於替代組合證券中部分證券的一定數量的現金。現金替代分為三種類型:禁止現金替代、可以現金替代和必須現金替代。

  禁止現金替代是指在申購、贖回基金份額時,該成分證券不允許使用現金作為替代。

  可以現金替代是指在申購基金份額時,允許使用現金作為全部或部分該成分證券的替代,但在贖回基金份額時,該成分證券不允許使用現金作為替代。一般是由於停牌等原因導致投資者無法在申購時買入的證券。

  必須現金替代是指在申購、贖回基金份額時,該成分證券必須使用現金作為替代。

  在前述賣空交易中,基金公司會在該成分證券復盤後T+2 日內(套利當天為T日)買回這部分股票,如果價格低於停牌價格,則基金公司會退還10%的保證金加這部分差價;反之,如果買回價格高於停牌價格,基金公司從10%保證金中扣除差價後將剩餘部分資金返還,如果10%保證金不夠則需要投資者追繳不足部分資金。

  在ETF申購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某些成分股處於漲停或者停牌狀態(或者投資者不願意使用現金購買股票),使得該股票無法買入,此時投資者可以通過現金替代以停牌時的價格乘以當天基金公司公佈的該成分股的配方比例買入這部分無法買入的股票,同時再多凍結10%的資金作為保證金。

事件套利

  投資者購買ETF除了可以像其他指數型基金獲取同步於指數的收益,還可以利用ETF的申贖規則以及現金替代規則進行套利交易,具體包括瞬時套利、延時套利、事件套利三種模式。

  瞬時套利,即當ETF 在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價差超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時,投資者可以通過在一個市場買入折價的ETF產品,並在另外一個市場上賣出溢價的ETF產品,從而獲得套利收益。

  投資者也可以利用ETF進行延時套利,即進行變相的T+0交易,捕捉日內市場波動帶來的投資機會。當投資者判斷日內市場將上漲時,投資者可以進行買入一定數量的ETF,將ETF贖回成一籃子股票,當市場上漲的時候,賣出一籃子股票。投資者也可以買入一籃子股票,將股票申購成ETF,當市場上漲時賣出ETF。延時套利既可以採取折價申購套利流程,也可以採取溢價贖回套利流程。由於兩者之間的成本最大差別,在於賣股票時付出的0.1%印花稅。所以在做延時T+0 套利時,一般儘量使用申購流程。

  在ETF的三種交易中,瞬時套利可遇而不可求,延時套利被股指期貨逐漸邊緣化,只有事件性套利在ETF的交易中使用得最廣泛。如果說瞬時套利是考驗電腦自動化程序,延時套利考驗投資者二級市場的靈感,那麼事件性套利就是考慮投資者對於ETF成分股內個股的深度研究了。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一些資產重組的公司停盤進入重組期,一些對該股允許現金替代的ETF就成了職業投資者曲線套取股票的惟一途徑。一些突然性的負面衝擊也會導致投資者用ETF曲線減持已經停盤的股票。

  2010年3月15日,雙匯發展(代碼:000895.SZ)被曝違規使用瘦肉精,第二天該股票停盤。當媒體還在討論關於這只股票有幾個跌停的時候,有一些持有雙匯發展股份的投資者已經成功地利用深圳市場上的ETF 進行溢價套利,曲線減持手中已經停牌的股票了。

  在3月16日,所有包含雙匯發展的ETFs中流動性最好的深100ETF(代碼:159901)還沒有出現深度折價,到了3 月31日已經有0.61%的折價,如果全對應到雙匯發展上,意味著投資者預期雙匯發展復牌後將下跌超過30%。

  一些投資者發現市場上有雙匯的ETFs某個時間折價過大,暗示著雙匯復牌後,會出現更深度的跌幅。但是他們並不認為會出現這麼大的跌幅,於是反向折價套利,通過ETF拿到「深度打折」的雙匯發展。

  新的滬深300ETF出現後,很多機構開始鼓吹期限套利、跨市場套利等等,但很多交易策略都只是存在理論可行性,能不能轉化成實踐,還需要市場檢驗。ETF套利是實踐出真知,僅僅有幾個理論賣點是遠遠不夠的。

  作者供職於銀河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7

[小散量化靠ETF之1]低波動股的免費午餐 張翼軫

http://xueqiu.com/3559889031/22293059
前言:作為一個信奉量化投資的小散戶,一直在美股市場進行量化操作,而ETF則是主要工具。美股的魅力,不僅在於哪些來自全球的上市公司,更在於琳瑯滿目的ETF產品。許多成熟的量化策略已經被基金公司開發成為ETF產品,對於不能自行執行量化策略的散戶而言,簡單持有這些ETF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朋友問起,所以就打算寫一個系列,介紹一些我始終關注的量化ETF。

"天底下沒有免費午餐",在金融市場,大多數人信奉這樣一句名言。事實上經典的CAPM模型也是這麼定義的,唯有更高的Beta才能為我們帶來超額收益。但是,這一假設從提出以來就始終與實證有所矛盾,尤其是在過去10年,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到了這一神奇的現象--理論上該低收益的低波動股反而有更高的收益,而2011年Andrea Frazzini和Lasse H. Pedersen的那篇Betting Against Beta更讓此因素以BAB的縮寫成為了傳統四因子模型之外的第五因子(說句題外話,第六因子上市公司質量QMJ也被學界提出,並和BAB一同被作為研究巴菲特的重要思路)。

當然,對於普通投資者,不需要知道太多複雜的學術觀點,我們只需要知道投資低波動率(volatility)的股票可以在享受低風險的同時,享受到更高的收益即可。那麼風險有多低收益有多高?標普近期的一份研究做了回測,我們可以直接看下表。下表共有5列,第一年是不同的回溯年限,第二和第三是兩種組合構建方法,由於還只是學界討論可以忽略不計,第四列是又一種組合構建方法,不過因為標普公司已經推出了對應的指數,所以我們要細看,至於最後一列則是作為比較的傳統指數。

查看原圖

從表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截至2012年3月底的20年中,S&P 500指數的年化回報是8.59%,波動率是15.06%,由此得出sharpe比率(衡量回報和波動性價比的指標,越高越好)為0.358。而與此同時,標普公司推出的S&P 500低波動指數((S&P 500 Low Volatility Index)歷史回測下來的年化回報卻是10.36%,高出了1.7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波動率僅為8.59%,只是S&P 500指數的57.04%,正因為收益夠高波動率更低,所以這一指數的Sharpe一下子提高到0.632,雖然不算高,但已經是不俗的提高了。

之所以低波動股能夠帶來更高的收益,完全在於其防守性。標普的研究顯示在S&P 500指數上漲的月份中,對應的低波動指數平均每月跑輸0.98個百分點,但是在下跌的月份中,低波動指數卻每月跑贏1.94個百分點,正是因為漲得少跌的更少,使得低波動股累計的長期的超額回報。

20年時間,10.36%的年化回報可以把10000美元投資變成71818.09美元,而8.59%的收益率卻只能變成51975.26美元--當中的2萬美元差額就是免費午餐了。當然,這還只是此策略帶來的第一道免費午餐,若條件許可,其實可以更為豐盛。

正如我們前面看到的,低波動股的波動率更低,風險更低。如果我們願意接受更高的風險,那麼就可以在低波動股投資上使用槓桿--如果你能夠像巴菲特那樣有低成本甚至負成本的資金來支持這樣的槓桿,那麼情況就會更為美妙。有研究顯示,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兩大特色就是低波動股與高質量股,並且利用大約1.4倍的近乎零成本槓桿來提高收益。如果我們也把10.36%的年化收益用上1.4倍槓桿,那麼就意味著簡單測算下年化收益變為14.504%,20年下來就可以把1萬元變成150111.22元,幾乎是原始持有S&P 500指數的三倍--而與此同時放大1.4倍後的波動率也不過12.026%,依然低於S&P 500指數。

正因為低波動股的投資相當美妙,所以景順投資旗下的PowerShares在2011年5月推出了名為The PowerShares S&P 500 Low Volatility Portfolio的ETF,交易代碼為SPLV。目前的基金規模在25億美元左右,能夠跨越10億美元這道大關,暫時來看還算是成功的。

SPLV由於是一隻大型股ETF,雖然等權重且量化,不過年管理費也就是0.25%,雖然相比跟蹤S&P 500指數的巨無霸SPY的0.1%高出了0.15個百分點,但考慮到此此略長期1.77個百分點的年超額收益,這點成本的增加還是能夠承受的。自推出至2012年9月30日的一年多時間裡,S&P 500低波動股指數上漲13.28%,基金淨值上漲13.00%,算上管理費和跟蹤誤差損耗0.28個百分點也算是令人滿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50

ETF死水一潭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0-19/100449361_all.html#page2
規模幾個億,每天成交幾千手,這是當前大部分ETF基金的現狀。

  截至2012年10月16日,A股市場上ETF基金共有47只,資產1296.24億元,主要以股票指數型ETF基金居多。其中,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僅4只ETF基金。而在已經上市的45只ETF基金中,成交量過億元的僅有4只,成交量停留在萬位數以內的高達30%。

流動性難題

  ETF基金是所有基金分支中最為複雜的品種。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縮寫,通常翻譯成「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屬於開放式基金的一種特殊類型,它綜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投資者既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ETF份額,又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ETF份額,不過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由於有上述股票申購贖回機制,使得ETF與其追蹤的指數之間幾乎不存在偏差,否則將出現ETF和成分股組合之間的套利機會。

  在二級市場上,ETF可像股票一樣做交易。在一級市場上,ETF還具有申購贖回機制。國內第一隻ETF基金上證50ETF誕生於2004年,但此後的4年裡,ETF的發展並不理想,截至2008年底,國內ETF產品僅5只,資產規模230億元。

  由於ETF基金具備交易成本較低、折溢價水平較低、透明度高、跟蹤指數緊密且存在一、二級市場套利機制等特點,2009年開始,國內ETF大躍進的時代宣告到來。2009-2011年短短兩年時間裡,國內累計發行ETF基金37只。今年以來,已有10只ETF基金上市運作。在國際市場上,ETF基金近10年來規模也增長了接近10倍。

  不過,ETF這種被動型配置工具的機構投資者並不是市場上的主流,ETF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拿來做被動化的市場配置。現在國內做市場配置型的,從散戶來說,幾乎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從機構投資者來看,這種需求也不是太大。

  「受市場持續下跌影響,大部分基金表現不活躍,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像ETF這種追蹤指數的基金產品自然受影響比較嚴重。」南方基金的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

  財新記者根據10月16日交易數據統計,47只ETF基金規模最大的是滬深300ETF,總規模達到223.9億元,當日交易量為5.44億元,而當日成交量過億元的ETF基金僅有4只,這4只基金的日交易量佔整個ETF基金總交易量的60.3%。其他ETF基金成交量均低於億元,甚至有4只ETF基金的日交易量不到1萬元。

  銀河證券高級投資顧問於九卓表示,「市場中參與ETF交易的投資者基本上集中於流動性較強的幾個產品中,主要是易方達100、上證50、上證180和兩個滬深300指數基金,其他ETF基金市場知名度很低,參與者少,成交難以活躍。而成交越清淡,交易的人就越少,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導致越來越多的ETF成交萎靡,無人問津。

  德聖基金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表示,「ETF基金的先發效應是制約其發展規模的又一關鍵因素。早期發的ETF產品規模都比較大,後期發的絕大多數ETF產品規模就越來越小了,投資者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投資概念存在。」

  「雖然成交慘淡的現狀擺在眼前,基金管理費完全無法應付支出,但基金公司還在持續發ETF產品。我們認為是基金公司在等待市場好轉之後逐漸做大規模,目前只是先申請下代碼,留住交易資格。」楊德龍說。



引進T+0

  日前,有消息稱,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落實ETF基金場內交易採用「T+0」機制。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上證180ETF以及中證100ETF等產品多是以藍籌股為主要投資標的,是價值投資的最好對象。而目前股市低迷,活躍這些產品的交易,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藍籌股的成交量,從而活躍整個市場。

  現行ETF的申購與贖回機制,是建立在「以物換物的」基礎上,某些特殊情況允許現金替代,因此單市場ETF的場內交易機制已經實現了變相T+0交易。以當日買入成份股並成交為例,交易所凍結對應成份股後並實時計增賬戶中ETF份額的可賣餘額,投資者當日可以將買入的股票用於申購ETF,並可將當日申購的ETF份額賣出,實現T+0實時套利。

  另外,如果ETF基金二級市場的價格和一級市場的淨值存在價差時,投資者可以做價差套利。

  今年6月,華泰柏瑞的滬深300ETF首募超過300億元,成為行業的領頭產品。上市三個月以來,廣受市場追捧,日交易量在5億至8億元之間,是目前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ETF產品。

  「滬深300是A股市場的標的指數,而不是只存在於上海或深圳市場中。一個ETF產品能否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即所選取的指數在市場交易中的地位是否重要。」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張婭向財新記者表示。

  於九卓說,「一些ETF產品的設計有缺陷,產品定位存在問題,並沒有考慮產品的廣泛性實用性問題,只是為了設計產品而設計產品。」前兩年ETF基金大發展所發的大量袖珍ETF基金在指數的選擇上比較倉促,選取的指數比較冷門,難以適應投資者的應用需求。

  據張婭介紹,滬深300ETF實行的是國內首創單市場ETF,能T+0日內交收,此套利機制的高效性直接決定了該產品的流動性。每天交易量的大小、換手率的高低、折溢價的平穩度,這些都是對一個ETF產品流動性的具體表現。這就使得ETF產品策略更加靈活、多樣,直接反映在二級市場的活躍度上來。

  有專家認為,如果今後滬深300樣本股和滬深300指數基金能夠進行T+0交易,再結合計算機自動下單系統,機構資金將能夠實現每日無限次套利交易,這不僅增加了參與機構的投資收益,同時也能避免股票價格和股指期貨價格的非理性波動,這種套利交易能夠促進股指期貨價格、滬深300指數基金價格和300只樣本股價格在任何時候趨於一致,而且ETF「T+0」交易制度還可降低套利者的衝擊成本,令套利更加容易。

等待寬鬆監管

  想要擴大基金份額,創造流動性,活躍場內交易,部分基金公司採用了支付成本擴大份額和流動性的辦法。

  「目前,國內大部分ETF基金做大規模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券商做市,由證券公司在一級市場不斷申購,同時在二級市場不斷拋出,把ETF規模做大。」楊德龍說。

  然而,找券商做大ETF份額的手法,需要支付交易成本,這對於管理費已經捉襟見肘的ETF基金來說需要反覆權衡。「流動性對於ETF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東西,不太容易形成。但一旦形成,這種優勢地位也很難被改變。」華泰柏瑞的張婭對財新記者表示。

  面對大多數成交清淡的ETF產品來說,雖然規模做不上去,但也並沒有出現清盤的情況。

  當前大部分ETF基金的規模過小,與此同時需要支付的分倉費用、交易費用、人力成本基本固定,基金公司所獲得的管理費完全難以覆蓋,運作效率極低。江賽春表示,「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規模太小的話,基金運作的穩定性也沒有辦法保證。開放式基金規模幾千萬也就是放著,對公司來說,無非就是虧本經營。」

  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本身情況不好的大環境下,流動性好的ETF只是少數,基金公司在以後的產品選擇和佈局上需要更加審慎,否則,發行再多的產品無人交易對基金公司也毫無益處。

  而面對現階段處於發展瓶頸的ETF大軍來說,尋求更為寬鬆的監管空間也是滿足市場需求的一種手段。易方達基金指數量化投資部總經理林飛曾表示,「如果能夠放開各類機構對於ETF產品的投資限制,ETF作為融資融券標的限制,ETF回轉交易的限制,ETF做市商體系的缺乏等,ETF將會迎來更為重要的發展階段。」

  此外,監管部門應該明確具體的清盤操作標準,以便於基金公司做出選擇。

  當一個基金公司拿到的管理費都不足以支持其背後研究團隊和整套系統運作的時候,考慮清盤,不失為上策。

  對現階段熱議的貨幣型ETF,一些業內分析師表示並不看好,「場內交易基金首先要考慮的是二級市場的流動性,貨幣型ETF能產生多大的流動性?會不會又跟眾多短期理財產品一樣,開始很火熱,逐漸冷淡後被遺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40

拆解ETF取「實」避「虛」

2012-12-06  NM
 
 

 

打着中國經濟復甦的旗號,近期大量資金湧入新上市的四隻內地A股實物ETF(Exchange-traded Fund,交易所買賣基金),而全港第一隻白銀、鉑金ETF亦於上週三齊齊掛牌上市,令本港的ETF市場突然變得熱哄哄。ETF性質和股票大不同,但卻同樣陷阱處處,投資道理亦大同小異,除了要分析及捕捉經濟走勢,更要懂得分辨公司業務或基金資產的「虛、實」。散戶要避免觸礁,要看清楚ETF裡面的「餡」。

在港交所掛牌的ETF約一百隻,香港人最熟悉的是盈富基金(2800)及X安碩A50中國(2823)。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便是這兩隻ETF的擁躉,「今年初港股低過兩萬點,我就開始每個月慢慢買盈富,到恒指升上二萬四、五就會放。」張佩儀今年已動用數十萬入貨,另外,她亦持有數十萬X安碩A50,搏A股反彈。「ETF買賣方便,同股票一樣可以上網落盤,管理費平,我多數會買來做中長線投資。」張佩儀說。

ETF真身

ETF交投量上升,但散戶對它仍一知半解。事實上,ETF是基金,又稱指數基金。傳統互惠基金經理會主動地買賣股票獲利,但ETF的基金經理則會被動地追蹤一籃子既定比例的股票或指數,當中指數可以是股票或貴金屬(如黃金)。因此,ETF的升跌便取決於與相關指數的表現。至於買賣方式,與股票一樣,散戶可透過證券戶口入貨,但計價方面則有所不同。ETF的「交易單位」就如股票的「每手股數」,而資產淨值則反映基金每個「交易單位」持有的資產,亦被視為該ETF的合理價格。不過,當市場需求太多時,ETF就會出現溢價,即交易價格高於資產淨值。以X安碩A50中國為例,其資產淨值為$8.878,但週一收市價為$9.48,高出近8%。買賣方便,但不少ETF看上去大同小異,魔鬼在細節,「落疊」前先要搞清楚投資的是「實物」,或只是「合成」的結構產品。

一、實物基金

即ETF所持資產為實物。以盈富基金為例,基金經理會按恒指比例在市場買入「實貨」恒指成分股,以追蹤恒生指數,若有恒指成分股被「踢走」或有新股加入時,基金經理就會進行買賣。另外,部分追蹤貴金屬、債券或貨幣的ETF,亦會持有實物,如資產規模達五十七億的SPDR黃金ETF,投資者買入一手(十個交易單位),基金公司都會有一盎司黃金作支持。

二、合成基金

合成(Synthetic)ETF資產是衍生工具,結構複雜,以X安碩A50中國(2823)為例,基金並無持有A股實物,而是買入由花旗、美林等九間投資銀行發行的A股相關衍生產品CAAP(China A-Shares Access Product),從而模擬A股走勢。由於合成ETF風險較高,法例規定其上市名稱前必須加上「X」,提醒散戶「慎入」。

兩大優點一、隔山打牛、分散風險

近年最受注目的ETF非A股相關基金莫屬,除看好中國經濟外,還因為A股屬封閉市場,只限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人不能直接買賣A股。因此,看好A股的投資者買入A股或相關產品的ETF,便可「隔山打牛」。對於希望投資貴金屬的散戶來說,ETF可於證券戶口買賣,無須實物交收,而且買賣差價亦低於實物,方便散戶捕捉升浪後散貨離場。另外,追蹤指數的ETF包含多隻股票,可助分散風險。「最適合無乜時間做研究,又唔太熟悉股市的人買。」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部副總裁郭家耀表示,ETF適合「長揸」。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亦同意:「買ETF係買個trend(趨勢),等個大市升,會放耐啲,唔會咁快放。」

二、管理費、入場費低

傳統基金的管理費約2%,ETF則只要約0.05%至0.99%。而且,入場門檻低於直接買入多隻成分股,以盈富基金為例,每手只需萬多元,便可以一次過追蹤所有恒指成分股。

三大風險一、成交疏落

上市的一百零二隻ETF中,除了較熱門的港股、A股及黃金ETF外,不少新興市場的ETF交投淡靜,如X易亞馬來西亞(3029)和價值韓國ETF(3041)於本週一均錄得零成交。雖然持有人可以要求基金贖回,但贖回價往往低於市價。今年年初,法興便因資產水平及交投量未合理想,於去年十二月決定撤回十二隻領先(Lyxor)ETF,所以散戶入貨時切記留意ETF的流通量。

二、交易對手風險

合成ETF透過買入衍生產品複製指數,一旦衍生產品的發行商(即交易對手)「執笠」的話,該合成ETF持有的衍生產品就形同廢紙,投資者隨時血本無歸。本刊曾踢爆X安碩A50是「翻版迷債」,風險甚高。

三、小心溢價

受歡迎的ETF不時出現溢價,投資者入貨時應先比對其資產價格,以免買入貴貨。另外,溢價亦會令ETF的表現波動,偏離追蹤的指數,例如ETF溢價過高,即使指數上升,但大量ETF持有人沽貨獲利,反而會令其價格下跌。

專家推介一、華夏滬深三百(3188)

A股上週二跌破二千大關,創下一年零十個月之低位,但市場似有「愈跌愈勇」之勢,大量資金流入搏其反彈,華夏滬深三百於本週一錄得二億七千多萬成交。建銀國際研究部聯席主管蘇國堅認為,A股中長線PE偏低,大部分公司的盈利正在改善,未來幾個月會好轉。敦沛證券副總裁李偉傑補充:「華夏滬深三百有實貨,又較貼近A股指數走勢,加上新上市,未有put輪(沽空窩輪)上市,暫時唔會太波動。」另海通的郭家耀亦看好,指華夏滬深三百持有三百多隻股票,能有效分散風險。

二、SPDR黃金ETF(2840)

歐美齊放水,商品價格及金價均被看好,金價年初至今已上升近一成。「黃金相關股份受眾多因素影響,未必會跟隨金價升,不如揀ETF,更快更直接地捕捉升浪,SPDR流通量高,買賣方便。」李偉傑表示。不過,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提醒投資者,黃金屬無息資產,基金會賣出部分黃金作為經費,「咁做會令每個基金單位嘅持金量少咗,所以我只係會買黃金ETF來短炒。」事實上,SPDR走勢亦未必跟足現貨金的金價,週二倫敦現貨金報一千七百美元時,經換算後,SPDR黃金ETF每手約一千六百六十美元,中間存在差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691

ETF創立20週年記——成功的金融創新案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785

在20年前的本月,一家美國金融服務公司, State Street發佈了一支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名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產品。由於它簡寫為SPDR,這支產品迅速以「Spider」聞名。這並不是第一個指數基金產品(最初的指數基金產品在1990年創立於多倫多),但是Spider基金迅速成為了ETF行業的標竿;而目前ETF行業已經有約2萬億美元資產,這大概可以與對沖基金行業相媲美。

ETF是最近數十年最成功的金融創新之一。它成功的來源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低價,二是便捷。Spider總支出比例(基金支出除以資產管理規模)每年只有0.09%, 這使得投資者可以取得接近股市的回報。相比之下,積極管理型共同基金會主動積極選股,支出比例也會達到1%以上。平均而言,積極管理型基金很難跑贏市場,其中一些甚至會輸掉很多。

其次,整個行業擴張很快——在去年年底已經存在4731個基金——現在投資者可以運用ETF來投資任何一類資產(見下圖)。完全用ETF來組成一個徹底分散的投資組合並且時刻做出調整已經是可以實現的事實。這使得ETF編程了高頻交易員和對沖基金的寵兒:2012年紐約證交所16%的交易量來自於ETF。

這一行業的發展似乎沒有變緩的跡象。資金流入量從2011年的1700億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2650億美元。根據ETFGI的數據,上個十年中ETF資產額復合年增長率為29.6%。不過,即使是2萬億美元的行業,與26萬億美元的共同基金行業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指數追蹤是基金管理中能夠達到規模經濟的一個領域:管理100億美金並不比管理10億美金的成本高到哪裡去。基金經理們能夠在這樣一個循環中獲利:大基金意味著成本低,低成本吸引了更多投資者,從而形成更大的基金。從結果上說,這一行業最終會形成高集中度。最大的三個ETF提供商:貝萊德的iShares, State Street以及Vanguard控制了70%的資產。貝萊德本月同意購買瑞士信貸在58支基金中達176億美元的ETF業務。

ETF行業並非沒有過爭議。早期像Spider這樣的ETF代表了70年代創立的指數型基金,它們複製了指數的股票或債券組成部分。然而隨著行業的發展,要想覆蓋指數的所有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困難。一些ETF提供商開始運用掉期協議的方式來構造這種資產模式,掉期的另一方通常是願意提供能夠與指數回報相匹配的收益的銀行。

合成ETF等產品的出現引起了監管者的警覺。在2010年3月,SEC不再允許通過新的合成ETF。國際監管三巨頭——金融穩定委員會、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表示相當擔憂。

這些機構尤其擔憂合成式ETF與投行之間的關聯。如果掉期另一方的銀行破產怎麼辦?這一隱憂在歐洲更加嚴重,因為那裡的合成式ETF比美國要廣泛地多。

儘管目前歐洲還沒有針對合成式ETF的監管條例,投資者似乎已經開始做好防備措施,他們開始青睞有實際支持的基金。2012年貝萊德iShares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增加到了38%,而依賴合成式ETF的db X-trackers和 Lyxor brands則失去了地位。不過由於像大宗商品這樣的資產使用衍生品或者掉期比直接購買商品要更加合理,因此合成式ETF並沒有完全消失。

另外一個監管上的擔憂是關於槓桿式ETF。雖然槓桿式ETF力圖為投資者增加投資渠道,但是由於其本身構造,槓桿式ETF的回報在長期並不能達到其標定指數的回報, 這會為小投資者形成誤導。

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一行業依然瑕不掩瑜。並且創新一直在持續。比如,12月iShares在倫敦發佈了一系列最小波動ETF,力圖通過選擇走勢穩定的股票來為減小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ETF行業做不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10

投資越南ETF

來源: http://xueqiu.com/4206051491/26901585

開個貼討論一下投資越南ETF。基本面:投資越南的最有號召力的口號就是“投資15年前的中國”。如果越南照著中國經濟和改革的足跡走的話,我們等於偷看了明天的歷史書來投資。中國人口和改革紅利是漸行漸遠,越南則是漸行漸近。起點低的國家,要找增長點也容易一點,特別是在一個和中國一樣貪婪世俗的國度(沒有貶義哦)。股市:越南擇股咱們基本沒有什麽優勢。你如果看看越南現在的個股組成,和中國股市初期差不多,金融石油地產建材,加上啥賺錢搞啥的萬金油集團(比如石油公司跑去開發地產參股金融企業)。主要是大市和宏觀驅動,你如果大趨勢看對(錯)了,那擇股影響有限。估值:估值和中國差不多,11左右市盈率,1.3左右市凈率,3點幾的股息率。利潤周期經過2011/2012的經濟危機後上現在屬於低點。所以投資ETF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兩個選:美股的$VNM(VNM)$港股的$XDB富時越南(03087)$ ETF缺陷:兩個ETF都有一個同樣的缺陷,就是無法持有一些已經到達外資上限的股票,比如牛奶一哥Vinamilk,都已經到達49%的外資上限了,所以你我都買不到。http://xueqiu.com/4206051491/25295173兩個ETF的區別: VNM是直接持有大概25只越南股票的ETF。3087是synthetic(合成型)的ETF,德意誌銀行搞的。不是直接持股,但是股價表現是跟蹤FTSE越南指數(大概20家比較大的公司)。持股區別:3087的持有周期行業(房地產、鋼鐵建材之類)的比較多。比如越南最大的地產商Vincom,3087有15%倉位,VNM只有8%。地產商HAGL(Hoang Anh Gia Lai)是8% vs 2%,第二大鋼鐵廠Hoa Phat 是11% vs 2%。 所以上一個下行周期3087比VNM跌的多,最近經濟複蘇時又反彈的比較多。金融業占大概25%倉位。保險業兩個ETF都持有Bao Viet(VNM持有6.3%,3087持有2.7%)。Bao Viet是越南非人壽險市場一哥,人壽險二哥。國有企業,日本住友人壽是第二大股東。全牌照,有自己的券商、基金、銀行。石油業(包括油田服務和石化)3087只有9%倉位,VNM有23%(但是多出來的大都是在越南有油田的外資公司)。另外,3087持有16%的Masan(VNM沒有)。Masan的魚露占有越南市場份額76%,醬油78%,高端方便面(相當於我們的康師傅袋裝)48%,即溶咖啡44%。但也開礦、開銀行(第二大私營銀行)、開飼料廠。非越南公司:VNM還持有26%的在越南投資比較大的外資公司,所以不夠3087純正。VNM持有比如泰國正大食品(5.5%倉位),在越南有油田的英國Premier Oil (4.8%), 印度石油一哥Oil and Natural Gas Corp (4.4%),英國石油公司Soco International (3.6%)。還有在越南有項目的馬來西亞的小區開發商Gamuda(4.7%),泰國的酒店和飲食巨頭Minor International (3.7%),馬來西亞的百盛(1.4%)。交易:VNM 規模34億美元,3087規模3億美元。3087的流動性差一點,bid-ask spread大概在0.5%左右。成交量小。但是因為有做市商的原因,你如果有大的交易需求的話,自然有做市商提供一定流動性。就介紹到這里。歡迎討論,特別歡迎對越南熟悉的朋友提供情報,不然光我提供消息我就沒動力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