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那個人人都能做外貿的時代,過去了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4/1116/268777.shtml

經濟觀察網 張慶寧/文近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表態:中國外貿發展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常態,正處於增速的換擋期和結構的轉型期。中國外貿已經從高速增長的階段進入到了中高速增長的階段。

外貿增速的下滑,改變了不少中國外貿商的個體境遇。

就像曾廖,他的那部摩托羅拉翻蓋手機,再未體驗過被催貨電話打到滾燙的熱度。「擱在以前,這部手機一天要接打百十個電話,都是跟生意有關的。現在,它天天陪我喝茶。」這位煙台商人做了十多年工藝品外貿,輝煌的外貿時光,曾帶給他豪宅名車,曾讓他有能力送自己的孩子去澳洲最好的高中和大學讀書。

過去三年,曾廖的訂單越來越少,原本四五百人的工廠,現在只剩下一百多人還在上班。訂單哪兒去了?「都跑到東南亞了,那邊報價狠著呢。動不動就我出一百,他報90,一成一成得跟我降。」曾廖不願像其他同行一樣,再跑到越南、緬甸重新建廠二次創業,「再有一年我就60(歲)了,來年關掉工廠退休吧。」

不僅曾廖所從事工藝品出口行業如此,鞋帽、服裝等外貿行業同樣正在寒冬中煎熬。他們的圈子中間,「這家廠子關門了」、「那家公司倒閉了」的消息不再新鮮。

「『狼』越來越多,『肉』越來越少。」曾廖洽了一口濃茶,回憶起他那些與被「狼」逼得無路可走的日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的1月左右。春節還沒到,那些老客戶就已經開始和我們談訂單了。當時,因為人民幣不停升值,我想跟他重新定一下價錢,但他沒等到我說完,就拿出一家東南亞公司的報價單,報價比我們低了整整10%。」

這位客戶當時委婉地表示,那家東南亞公司的價格還可以談。原來他以為這只是對方「使詐」,隨著一張張類似的報價單襲來,他意識到,形勢正在發生變化,「那些外國客戶都很清楚,我們要是敢提價,他們就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更低的報價。」

一位在從事外貿服飾的劉姓商人就曾抱怨,國外客戶這種「一手壓、一手轉」的訂單轉移,已成為外貿行業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客戶一邊以低於我們報價5%-10%的訂單價格試探我們,一邊在越南、柬埔寨、印度等人均工資三百多美元的地區培養接單企業。我們接單,利潤越來越薄,甚至會嚴重虧損。不接的話,工廠沒活幹,工人都走光了。再有訂單,來不及招人,沒辦法開工。」陷入兩難境地的他乾脆已徹底放棄提價的想法,為維持工廠運轉,只得降價接單。

「訂單銳減的情況,在服飾、紡織、鞋類等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更為明顯。」青島外貿城總經理於保忠曾在山東省屬外貿龍頭企業新華錦長期任職。他認為,這類外貿行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價格優勢,它們不僅面臨著馬來西亞、越南等地的低人力成本帶來的價格競爭,還面臨著青島地區乃至國內外貿同行的惡意壓價競爭。

一位從事閥門生產和出口等外貿業務的業務經理就曾遇到過同樣惡意壓價的情況。「客戶希望與我們簽訂兩年的訂單合同,並且不允許價格浮動。考慮各方面因素,我們希望提價15%,對方沒有同意。」這位業務經理回憶,一個星期之後,青島另一家閥門外貿企業悄悄找上了自己的客戶,拿出的報價低於她5個百分點。

內外交困之下,行業洗牌已成必然。

前述從事外貿服飾的劉姓商人一年前表示,他進入外貿行業7年,見證過上百家青島外貿服飾公司的倒逼,最近三年多,倒閉的企業明顯增多,幾乎每年都能聽說一二十家。11月5日,當經濟觀察網記者再次與其取得聯繫時,他在電話那頭乾笑了兩聲說,「我的廠子也關了。」

「2008年之前,遍地都是錢,那是隨便註冊一個外貿公司就能賺到盆滿缽滿的『草莽時代』,現在看來,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那時的外貿公司,有幾個建有自己的工廠?開著公司做外貿的人,有幾個是大學外貿專業畢業的?當隨隨便便一個人就可以通過做外貿賺錢成為普遍現象時,說明這個市場尚未發育完成。成熟的市場,應該體現出高度競爭業態下的淘汰機制。」一位在家紡外貿行業從業十多年的外貿商分析。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曾廖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25

央行都能食言 以後還能相信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35

瑞士央行周四的意外舉動對整個資本市場造成的沖擊並未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散。作為金融體系的最高端,央行的出爾反爾讓市場擔憂“信譽”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

瑞士央行最被人詬病的地方顯然是在於他反複強調將“維持歐元對瑞郎1.20的下限”。包括12月的利率決議以及三天前央行副行長Jean-Pierre Danthine的發言都讓市場相信瑞郎將會永遠和歐元亦步亦趨。(事實上,瑞士央行行長喬丹自己就曾多次發表過類似的表態)

前IMF經濟學家、現任Safra Sarasin AG經濟學家Karsten Junius表示,

瑞士央行的信譽將因此大受打擊,誰還會相信所謂的“最大決心”(utmost determination)?市場對於央行未來的任何聲明和表態都會更為謹慎。所謂的口頭幹預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前對沖基金經理Bruce Krasting認為,

我們親眼見證了一家主要央行的出爾反爾。無論是瑞士央行、歐洲央行還是美聯儲或者日本央行,他們都反複傳遞將維護市場穩定的訊息。雖然我並不相信這種“承諾”,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央行可以信賴。

這次事件之後,下一個焦點將是歐洲央行。徳拉吉曾說過要竭盡所能捍衛歐元。如果你現在還相信這種說法,那你就有點傻了。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Anatoli Annenkov則表示,

市場顯然對瑞士央行的決定大感意外。大多數央行都會選擇通過逐漸溝通和傳遞信息來緩解市場的恐慌情緒。不過對於瑞士央行而言,他們可能沒有其他選擇。市場本身已經過度投機。

心直口快的前大摩明星策略師Gerard Minack周一在接受theage采訪時的驚天言論“如今市場最大的泡沫是央行信用”看起來一點也沒說錯。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也受到過類似的指責。一名英國立法者將卡尼描述為“不可靠的男孩”,因卡尼在傳遞英國央行加息時間節點的問題上反複無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10

手機兩面都能接聽 來看看TCL春季新品有沒有想象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2598.html

手機兩面都能接聽 來看看TCL春季新品有沒有想象力?

一財網 王珍 2015-04-08 16:57:00

TCL通訊COO王激揚宣布,TCL手機2015年銷量目標1億臺,其中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銷量目標1000萬臺。

4月8日,TCL春季新品發布會在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舉行,現場入口處“let’s + +”字樣十分醒目,對應TCL互聯網+智能的“雙+”轉型戰略。註重研發的TCL近年來新品推出的間隔越來越短,此次新品發布會將有哪些亮點呢?

TCL春季新品發布會現場

現場TCL先後發布了智能手表、幸福醫生、曲面量子點電視、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等新產品。此外,TCL還推出可定制的模塊電視,以往軟件可升級,現在硬件模塊也可叠代、更替。

TCL通訊COO王激揚宣布,TCL手機2015年銷量目標1億臺,其中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銷量目標1000萬臺。

TCL此前已經推出了中國首臺量子點電視H9700,是目前色域覆蓋率最廣的電視,配備哈曼卡頓A級音響,實現了完美畫質與頂級音響組合。此次新品發布,TCL推出了更具亮點的60英寸曲面量子點電視H8800,配備的哈曼卡頓音響也升至S級。

李東生說,TCL的企業定位為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他宣布,2015年TCL集團向互聯網轉型的三大目標包括:有ARPU值貢獻的用戶,家庭用戶總數超2500萬,移動用戶總數2500萬;來自智能電視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服務業務收入超1億元;集團服務收入的增長高於整體收入增長,占比超過20%。

TCL智能電視應用服務平臺“歡網”公司的負責人梁鐵航透露,TCL的TV+生態圈今年在視頻領域,與中國互聯網電視、騰訊視頻全面深度合作;在遊戲領域,與騰訊遊戲全面深度合作。此外,與韓國K頻道合作,S級內容優先投放TCL平臺。梁鐵航還透露,歡網即將完成B輪融資,獲得億元投資。

TCL新品智能手表

幸福醫生

科天視頻雲服務

正反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

TCL曲面量子點電視

TCL智能電視應用服務平臺“歡網”即將獲得億元B輪融資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13

美女“全身”都能賣 美麗說“一鍵即賣”能否驚艷朋友圈?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5/149624.html

黑馬說:美女的電話,屌絲的哀愁,自己做的點心,全部可以明碼標價,再配上發布者的語音提示,以圖片的形式發布到朋友圈,這是不是很誘人?美麗說在擁有了400萬的日活躍度,並成功接入微信後,終於想出了一個“性感”的手法來打好手里的這兩副好牌。

2014年4月14日,美麗說公布最新版本,這是其5年來的第三次升級。新版本中,賣家可以通過給圖片加價格標簽,再用二維碼倒流到美麗說的方式完成交易。

近期市場一直盛傳美麗說要進行上市前的最後一次融資,並計劃最早於明年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對於資本來說,美麗說開發出的“社交電商”或許會是個好故事。


\\\圖說:圖說美麗說的新功能“一鍵即賣”的功能可謂是這麽多年脫淘過程中的“神來之筆”。
 

文 | 本刊記者 劉惜墨
編輯 | 王瑞



不一樣的社交電商屬性
 
美麗說被人熟知的時候,大概是已經成為淘寶導購平臺的時候,雖說有自己的特(bi)色(ge),但依然活在淘寶的陰影下。直到後來淘寶意識到分流的危害切斷了美麗說、蘑菇街等的導購鏈接,它的脫淘時代才加快了進度。
 
近年來,美麗說一直想要打造時尚品牌從生產到銷售成交的閉環生態,加上騰訊在手機端的支持,更是卯足了勁地增強自己的壁壘。但壁壘究竟是什麽?始終沒有驚艷的產品出現,直到這一次“一鍵即賣”功能的亮相。
 
美麗說的“一鍵即賣”是怎樣的,簡單說來:
 
第一步,打開美麗說,為你想賣的東西拍照。
第二步,在圖片任意位置加價簽(註:價簽是搖擺動態的),以及簡單的說明。
第三步(可省略),語音說明。
第四步,發布。
 
最後呈現的方式不是一個鏈接,而是一張圖片,下面有相應的二維碼,如上圖所示。而這張圖片可以分享到各個社交平臺,長按圖片或者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到達美麗說的購買地址。這還不算完,進入購買地址,因為是C2C的模式,買家可以加入賣家的群,同賣家以及喜歡這同一款產品的買家們聊天,溝通,直到購買結束。買家收貨可將意見反饋到群,或者給相關商品進行評價。至此,整個交易過程結束,我們可以看到這其中有好幾處可能在朋友圈引爆的點。不僅是自己的舊物,二手產品,對於新產品來說,這與微商的極大不同是基於美麗說這個平臺對質量產品的把控。
據美麗說產品總監介紹,產品質量把控是有確切指標的,首先是對產品的篩選,雜七雜八的不讓上。其次是對發布者的把控,發布者要在平臺上有所承保。更多具體細節將會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進行優化。現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讓大家玩兒起來。
 
美麗說的三次需求升級

“美麗說的此次蛻變並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延續著一直以來的基因,與前兩次需求升級密不可分。”產品總監王新米說。
 
美麗說創建於2009年,源於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對女性人群的細分。據介紹,美麗說第一階段為2009年到2011年,叫做眼光共享階段。
在供大於求的背景下,時尚達人們間相互分享自己的眼光、交換自己的發現,從而形成一個時尚達人相互分享眼光的圈子。
 
第二階段是2012年10月到2015年1月,這兩年內,美麗說一直在服務可信上下功夫。主要是在購物體驗、買家賣家閉環上加強管理和優化流程指標。
 
第三階段就是這次的重回分享經濟。
 
“去年,美麗說的營業額是56億,看著財務報表,老徐(美麗說創始人徐易容)就和大家探討美麗說未來要怎麽走的大方向問題。”王新米說。
 
移動互聯網大趨勢下,移動端的購物將會以什麽樣的形式呈現?手機意味著隨身攜帶與真實連接,而手機每天產生的大量照片如果分享出來就意味著真實可見,那麽未來照片將會是最佳的呈現方式。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也要隨著移動端的發展而升級。
 
帶著這樣的思考,重新審視當今的移動購物平臺產品,就又回到了最初社區型的共享經濟的邏輯。只不過這次是在移動端,更加切合消費需求和社交需求。
 
更好地利用微信
 
自從騰訊入股京東和美麗說等電商平臺後,微信上就增加了通往這些平臺的入口。但是龐大的社交用戶群,未必就能改變習慣,在社交平臺上進行電商交易。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成為這些電商苦思冥想的事情。據王新米介紹,微信錢包入口帶來的流量日活躍值為200萬左右,此次美麗說新功能就是希望微信入口成為流量的主戰場。
 
與傳統微商背後承接的是產品商家不同,美麗說的第一步就是先將聚光燈打到這些擁有精彩發現的時尚愛好者身上,並且讓微信朋友圈成為他們的舞臺。即使不賣貨,這些分享時尚和發現的時尚人群必然會產生強大的勢能,通過關註和群聊,建立社交網絡,未來再通過C2B反響拉動用戶需求,用大數據形式確定需求,保證商家的零庫存,承接美麗說的柔性供應鏈。
 
美麗說近日動作頻繁,不管是試水自有時尚品牌,還是為賣家提供柔性供應鏈,擴展生活用品、時尚家居等品類,都被看作是上市前增加故事的手段。但是不管怎樣,此次的社交電商如若能一炮打響,帶來的影響將不只是美麗說的市值,更是一種新型電商閉環。
 
美麗說已經進行了5輪融資,主要投資者包括紀源資本、紅杉資本、藍馳創投、騰訊和清科創投等知名機構和公司。近期市場一直盛傳美麗說要進行上市前的最後一次融資,並計劃最早於明年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估值或達25億美元。美麗說的宣傳文件顯示,公司2014年交易額為人民幣56億元,而今年預計將翻兩倍,達到人民幣150億元。
如果資本需要一個好故事,或者這次的“社交電商”會是一個好開始。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編輯王瑞,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35

人人都能拍照的年代,攝影師還能拍什麽 英國戰地攝影師這樣影響社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063

 

英國小鎮科比存在嚴重的環境病,一些孩子先天殘疾,一只手只有三根手指。曾有新聞記者來拍攝,讓孩子們把手背到身後;內維爾則讓這些孩子坐在桌前紮氣球,彩色的氣球在他們殘缺的手中炸裂開來…… (馬克·內維爾/圖)

“中國人真愛拍照!”英國攝影師馬克·內維爾聳聳肩,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參展,曾做過時裝男模的他酷似電影007主演皮爾斯·布魯斯南,不停被觀眾要求合影。

2015年5月9日,《時代映像:1960年以來的英國攝影》在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開展,展出了38位英國著名攝影師和藝術家的四百多幅作品,這是中英文化交流年的活動之一,包括馬克·內維爾在內的3位英國攝影師受邀參展。

交流講座上,觀眾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當人人都拿起手機和單反相機時,攝影師還能拍什麽?”內維爾對此樂觀,他認為現在攝影師的好作品反而更容易出挑了。

內維爾自己的作品就不是人人拿起手機就能拍的。他是英國派往阿富汗的最後一位戰地藝術家。2011年,英軍開始撤離阿富汗。內維爾用3個月時間拍攝了消失前的戰場。

“我喜歡用攝影直接影響社會。”內維爾曾經用一組攝影作品推動英國立法改革。2012年,名聲在外的內維爾接受《紐約時報》的邀請,拍攝表現倫敦貧富差距的《這里是倫敦》,2013年,這組作品獲得了普利策獎提名。

這些作品都沒有出現在深圳的攝影展上,展出的是更溫和的兩組作品,反映老工業城市格拉斯哥和匹茲堡的社區生活。

有的人燒了那本攝影書,有的人拿去拍賣

很多攝影師關註社會問題,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覺得大部分人是在消費苦難:“闖入底層人民的生活,拍幾張照片,然後把攝影書賣給中產階級。”

意大利某時裝品牌更進一步,1982年就把這類攝影作品用作廣告:其中沒有出現一件時裝,只有難民船、死刑犯、燃燒的汽車等畫面,該品牌很快走紅。

內維爾決心打破這種慣例。2003年,內維爾為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底層社區拍攝照片。格拉斯哥是歐洲第三個人口過百萬的城市,1950年代,這里的造船量全球第一。1990年代,它的造船業衰落,大量造船工人畢生的知識和技術沒了用武之地,貧窮、犯罪、毒品問題接踵而至。

內維爾在社區里住了整整一年,與居民交朋友,拍攝廢棄的造船廠、失業的中年人和問題少年。攝影書一年後出爐。

這本攝影書沒有在任何商業渠道出售,8000冊全部送給照片里的主人公:該社區的8000戶居民。內維爾在後記里寫道:“居民應該免費得到記錄自己生活的文獻,而不是為藝術印刷品埋單。”

要把這些書郵寄過去,當時的費用高達1.4萬英鎊(約合13.4萬元人民幣)。內維爾想了個主意,他去找格拉斯哥的少年足球隊,如果球隊的孩子能把8000本書挨家挨戶送到,1.4萬英鎊就歸他們,每個孩子還能拿一本攝影書。

一戶收到書的居民後來給內維爾寫信,說他翻開書後心情就變好了。被攝影書選為封面的女孩則每晚翻看,驚訝這些照片竟可以拍得那麽漂亮。社區里的新教徒卻燒書抗議,“他們覺得書中關於天主教的照片太多了”。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數過,“關於天主教的有9張,而關於新教的只有7張”。

不過,也有社區居民把書拿到eBay上拍賣,叫價500美元。內維爾至今保存著那些網頁截圖,“有些人不一定那麽喜歡藝術攝影書,但如果他們可以通過攝影書獲得一些回報,我也算回饋社區了。”

送完書後,內維爾向社區居民發放了問卷,再把居民的反饋意見,和那些照片一起,在畫廊、博物館展出。

10年後,內維爾拍攝過的社區狀況好轉,還建起了大超市和大醫院。內維爾不久前收到了他們的邀請:2015年7月再回去看看。

攝影能改變政策嗎?

2009年,內維爾去英國小鎮科比,發現當地存在嚴重的環境病:一些新生兒先天殘疾,一只手只有三根手指。

內維爾聯想到美國著名攝影記者尤金·史密斯和他的名作《智子入浴》。1972年,史密斯在熊本縣水俁灣拍攝了“水俁病”患者的慘狀:表情呆滯、全身畸形,很快轟動世界。其中,先天患兒智子在母親懷中靜靜入浴的照片廣為傳播,成為攝影幹預生活的典範。

然而,拍幾張照片無法為科比鎮解決問題。1999年,科比鎮16戶受害家庭聘請律師提起訴訟,官司已經打了十年。想要證明當地工業汙染導致新生兒畸形並不容易。

內維爾向英國維康基金會申請了3萬英鎊,在科比鎮長住調查:他采訪代理律師和受害家庭;隨後把土壤樣本送去實驗室化驗,走訪生態學者,咨詢其中的物質如何導致畸形和癌癥;他還找到研究先天缺陷的專家,查證新生兒殘疾的影響因素。

6個月後,內維爾儼然成了科比汙染案的專家,他詳細總結了科比鎮的環境訴訟,並寫出長達20頁的科學論文,說明粉塵如何導致新生兒殘疾:1985年,政府拆除科比鎮的鋼鐵廠,並試圖把被汙染的土壤挖出來運走。該鋼鐵廠曾是歐洲最大的鋼鐵廠之一,因為拆除時沒有封閉措施,含鉛的大量廢渣擴散到空氣中,從此,只要天晴,小鎮的上空就會籠罩一層粉紅色的塵雲,當地人家需要在門窗的縫隙釘上濕布才能阻擋撲面而來的粉色沙塵暴,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年,直到出現了一批新生兒致殘的案例。

科比鎮政府最終敗訴,被判賠償16戶受害家庭。但事情沒有了結,政府通過提高稅收來支付賠償金,環保法律也並沒有因此修訂。不久,離科比鎮不遠的劍橋拆除生化工廠,類似的悲劇重演:工業廢渣隨風吹散,農莊里的馬流出眼淚,居民則頭痛、流鼻血。

推動立法改革才是內維爾的最終目標。他因此又在科比鎮住了一年,完成攝影計劃。2013年,他的攝影書《行動而不是語言》出版,書中除了照片,還介紹了科比鎮的鋼鐵工業歷史,附上了科比汙染案的案件總結和科學論證文章。選取的60張照片,包括受害的孩子:他們坐在桌前紮氣球,彩色的氣球在他們殘缺的手中炸裂開來……

2013年,內維爾把這本攝影書寄給英國433個地方政府和一些國際環保組織。同名攝影展在倫敦的攝影師美術館展出,受到英國報紙和7點檔電視新聞的報道。環境維權團體“地球客戶”還組織了一場研討會,討論關於被汙染土地的政府政策。會後形成的建言2014年提交議院,將在2015年9月進行表決。

英國媒體認為,馬克·內維爾用紀實攝影提出了一個好問題:“一本攝影書和一場攝影展能改變政府政策嗎?”

在阿富汗戰場,當地孩子成人般的眼神讓內維爾難以忘懷。比這些孩子大不了幾歲的英國士兵反而十分稚嫩。 (馬克·內維爾/圖)

親歷戰爭後才知道的事

科比鎮的拍攝項目使內維爾名聲在外。2011年11月,他被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任命為戰地藝術家,去阿富汗戰場生活3個月。內維爾年近半百,又沒有從軍經驗,但他還是接受了邀請。

“我不能白去玩命,我要去獲取真相。”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準備了整整3箱攝影器材,包括多重閃光燈系統、16毫米膠片電影機,以及通常用於撞車測試的高速攝影機。2011年聖誕節,內維爾跟300位士兵同機飛往阿富汗赫爾曼德省,開始了隨軍巡邏生活。

戰場的兇險跟內維爾在英國媒體上看到的完全不同。在戰事激烈的地區,子彈從他耳邊呼嘯而過;腳下還可能有地雷,內維爾穿著防彈內褲,“如果踩到地雷,雙腿會被炸斷,但是命根子還能保住”。行軍時,內維爾總是被20名士兵夾在中間,“他們端槍,我拿相機。如果我為了更好的取景而脫離他們,可能把所有人帶入危險。”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3個月里,內維爾每天都聽說士兵被炸傷,缺胳膊斷腿、雙目失明。英軍在赫爾曼德的巴斯營地,匯聚了各國最優秀的外科醫生。“那里是當時全世界最忙碌的戰地醫院,”內維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然而,英國媒體只有在士兵死亡時才會報道。”

在貧瘠的荒野,內維爾有時會遇到當地的孩子。四目相對時,那些孩子成人般的眼神讓內維爾難以忘懷。他拍下了那些“戰爭使之早熟”的孩子。

內維爾坐車橫穿波倫集市。他把16毫米電影機架在那些大規模武器的旁邊。塔利班武裝撤出赫爾曼德省後,波倫集市的貿易已經恢複,內維爾的鏡頭一邊記錄集市水果上的柔和光彩,另一邊,這些大規模武器卻在路人的臉上投下陰影。凝視鏡頭的人們有的友善,有的充滿敵意。軍方告誡內維爾,千萬不要站在街上,否則他十分鐘以後就會被綁架或者殺害。

在波倫集市的這短短幾分鐘成了內維爾在戰地最難忘的經歷。“我不能和當地人溝通,我們之間有鴻溝。”內維爾第一次意識到,英美在阿富汗幹預和占領、進行的軍事行動是很不合適的。

內維爾認為,記錄這些是他的使命。“媒體告訴我們的與事實真相之間存在巨大的裂隙。媒體需要遵循市場,兜售香艷的、娛樂化的故事,所以他們回避真相。而我不受限制。”

2012年2月,內維爾回國,他的戰爭影像卻被禁止展出。“委約方最初承諾我的作品會在世界巡展,然而國防部說,全部撤軍之前博物館不許展出這些作品。”

內維爾自己則患上了戰後綜合征他煩躁、易怒,夜晚無法入睡。相戀十年的女友離開了他,身邊的人也不理解他。直到兩年後他才痊愈,並了解到,很多英國士兵回國後開始酗酒、婚姻破裂,甚至犯罪入獄,而英國國防部把戰後綜合征視為禁忌,許多患病者也羞於啟齒。“英軍在阿富汗戰場鬥爭了10年,就像美國的越戰老兵一樣,許多成了流浪漢、醉鬼。我認為這是英國的大患。”

內維爾為此印了一套攝影書,第一集講述自己如何走出戰爭陰影,第二集講的是其他當事人,包括高級軍官、普通士兵、軍醫和戰地記者。

攝影書在西班牙印了1500套,其中500套運回英國時被海關沒收,邊防組織還為此搜查了他的家。

2014年5月,英軍全部撤出阿富汗;8月,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舉辦了內維爾攝影個展。1000套攝影書被送到精神健康服務慈善機構、監獄和收容所——因為許多犯人和流浪漢都會從軍,回國後又回到監獄或者流落街頭。

“我親歷後知道,想要恢複正常生活太難了。”內維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29

歐洲更窮國家質問希臘:我們都能忍,憑什麽你不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486.html

歐洲更窮國家質問希臘:我們都能忍,憑什麽你不能?

一財網 閻彥 2015-07-08 13:01:00

“我聽說某些希臘人的養老金超過1000歐元一個月。這太離譜了。相比於我的工資,他們簡直就是揮霍無度,我拒絕償付他們的債務。”斯洛伐克首都伯拉第斯拉瓦的一位服務員表示,在她的國家,月平均工資只有880歐元。

在希臘公投拒絕歐盟債權人的條件後,歐元區里的前蘇東陣營國家,尤其是波羅的海諸國,看不下去了。因為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民收入都比希臘要低,但同樣面臨痛苦的改革和財政瘦身計劃考驗。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斯洛伐克長期以來堅稱:它們太窮了,以至於無法承擔富有的希臘任性而為的連帶後果。希臘本該接受2400億歐元救助附帶的改革和財政瘦身措施。

“希臘跟所有人對著幹”,這是歐洲一些人的體會

“我聽說某些希臘人的養老金超過1000歐元(1100美元)一個月。這太離譜了。相比於我的工資,他們簡直就是揮霍無度,我拒絕償付他們的債務。”斯洛伐克首都伯拉第斯拉瓦的一位服務員勒洛維科娃(Martina Lelovicova)表示,在她的國家,月平均工資只有880歐元。

“這對於歐元區而言是件好事。希臘應該退出歐元區,這只會讓它更加健康。”伯拉第斯拉瓦的一名30多歲的企業家說。

斯洛伐克財政部長卡齊米爾(Peter Kazimir)是在希臘說“不”後第一個警告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財長。他表示:“根據公投的結果,一種可能的危機態勢——希臘逐步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正在漸漸顯露。”

斯洛伐克是2009年加入歐元區的前社會主義國家,總人口540萬人。盡管過去幾年中經濟增長態勢不錯,但仍忍受著極高的失業水平。

“斯洛伐克不會受到希臘結果的影響,不管希臘將會留在還是退出單一貨幣聯盟。作為此前救助希臘計劃的一部分,我國政府並沒有給出任何現金,給出的只是我們的保證”。

2015年1月剛剛加入歐元區的新成員立陶宛也沒有在這一救助中進行支付。該國總理布特科維奇烏斯(Algirdas Butkevicius)7月6日曾表示,他“樂觀地相信希臘不會退出歐元區”,並建議債權人“凍結”一些債務,作為希臘對公共部門和稅收政策進行改革的回報。

愛沙尼亞:希臘的債主不是銀行

不過,並不是所有更貧窮的歐元區成員國都沒有損失。愛沙尼亞總統亨德里克(Toomas Hendrik)7月6日曾表示:“希臘的債權人們不只是銀行。”他說:“歐元區中比希臘更貧窮的國家需要忍受最高可達GDP4.2%的損失。”

該國總理羅伊瓦斯(Taavi Roivas)也表示,希臘“現在只剩下糟糕和更糟糕的選擇了”,而改革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希望希臘政府認清形勢,在最短時間內表現出自己的決斷力和行動力。”

在1990~1991年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分別在2011年和2014年加入歐元區,緊隨其後的是鄰居立陶宛。

所有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後陷入深度衰退,不得不采取激烈的緊縮措施恢複經濟,這才鋪就了通往歐元區的道路,也帶來了穩定的經濟增長——目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約為3%左右。

民眾聲音:希臘該學會勤儉持家!

自2011年起,愛沙尼亞作為歐元區最小的成員國批準了初始的希臘救濟,但自此之後就堅持說“不”,並堅持所有的歐元區成員國都需要采納嚴格的財政標準。目前,該國擁有歐元區中最低的債務GDP比,僅為10.6%。

“愛沙尼亞並不真正理解希臘的態度。我們過去習慣於存錢度日、勤儉持家。” 愛沙尼亞媒體Postimees Daily總編輯科普利(Merit Kopli)表示。

一名72歲的愛沙尼亞老人梅茨表示:“根據我的理解,希臘的生活水平要比我們愛沙尼亞這里更高。他們支付自己的債務是天經地義的。”

拉脫維亞也在全球金融危機中遭遇了巨大打擊,在兩年多的時間里GDP整整收縮了1/4。不過,這個僅有200萬人口的國家在接受75億歐元國際救助後實施了瘦身政策,也避免了破產的厄運。

“當我們在國際救濟下挺過來的時候,有任何人過來拯救我們嗎?”61歲的辦公室職員拉斯表示。

“我對於希臘人不抱有任何同情。他們早就該開始支付稅款了。如果他們想從歐洲拿到錢,他們該學會存款!”59歲的里加生意人彼得森(Brigita Petersone)表示。“憑什麽我們能忍受這一切,而他們不能!”

編輯:馬俊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73

讓阿里巴巴搶著合作的神祕印刷廠 水果標籤、手機殼、觸控板都能印 正美年營收近百億

2015-11-30  TWM

一家四十六年的老牌印刷廠,竟然可以讓蘋果、聯合利華都離不開它,並且讓阿里巴巴投資的唯視麗公司說兩者的合作案是「高攀了。」一年出產一二○億張標籤、年營收近一百億元的正美集團,到底為什麼能在印刷夕陽產業中開拓新局?

有一家公司,隱身在南港遠東智慧科學園區一棟不起眼的建築中,外面沒有華麗招牌與公司logo;這家公司至今沒有加入所屬的產業公會,記者去電經濟部工業局詢問,相關人員也說:「不清楚」。

但是,包括蘋果、聯合利華、寶僑、嬌生等世界知名品牌,都跟它息息相關,而且一旦開始合作,全都跑不掉。

這間能讓全球大品牌都找上門來的公司叫正美,主要業務,是令人感覺有些冷門的標籤印刷;儘管行事低調,「但說正美是整個大中華地區標籤印刷最大廠商,並不為過。」國內印刷大廠科樂董事長林其明這麼描述這間同業公司。

什麼都能印!

從瓶罐標籤到手機殼 都行別小看這家「印標籤」的公司,它一年生產的標籤量高達一二○億張,也就是每秒出產三百八十張標籤,「走進一家屈臣氏,有高達七成產品的標籤可能是我們印出來的。」正美員工驕傲地說。

從你家的洗髮精、洗衣精等瓶瓶罐罐的標籤貼紙,到筆記型電腦上的觸控板,它都能印。在這個被視作再傳統不過的產業中,正美一年的營業額,高達百億元。

十一月初,正美更成為阿里巴巴投資的以色列公司唯視麗(Visualead)合作夥伴,聯手將彩色、圖像化的視覺碼(視覺二維碼)推向大中華市場,搶攻物 聯網商機。唯視麗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臺美光誇讚,「正美的價格非常硬,但他們的標籤,只要一摸就知道非常好,這就是我們想找的合作夥伴。」在合作計畫中,唯 視麗提供軟體技術與平台給正美,正美透過唯視麗的技術,設計出視覺碼並印出來,在這樁合作案當中,臺美光甚至說:「是我們高攀了(正美)。」這一樁著眼於 透過普及視覺碼、改變消費者生活的合作案,讓正美這間被稱為印刷界大鯨魚的企業終於浮出水面,正美集團執行長蔡國輝也首度站在鎂光燈前,「坦白講,我們真 的覺得要這樣做嗎(媒體曝光)?很掙扎。」蔡國輝說。

蔡國輝口中的掙扎不是沒道理,創立四十六年來,正美從未正式接受過媒體訪問,曝光的資訊寥寥無幾。但是,在這神祕面紗的背後,卻有著如傳奇般的發展歷程。

印量冠全台!

台灣水果要出口 不能沒它創立時只有三個人、規模近似於家庭代工的正美,曾為龜毛的蘋果電腦印製過最初期的彩色蘋果logo,如今,已擴張為全球五千名員工、兩岸有九個廠 房的印刷集團,打造這個傳奇的精神底蘊,套用蔡國輝的說法,不是「轉型」,而是「一路為客戶加值」的企圖心。

一九六九年,原本在膠帶大廠四維擔任主管的正美董事長蔡意誠決定創業,「我們最早是從水果標籤做起的。」蔡國輝說起正美的發跡史,那是一九七○年代的事 了;當時,蔡意誠在一次「全台青果商」年度大會的門口「堵人」發名片,一舉接到不少外銷柳丁的標籤訂單,開始奠定事業基礎,甚至當時台灣出口水果中有七成 的標籤是由正美印製的。

從水果標籤、玩具標籤,一路走到八○年代,正值台灣電子業發跡,「我們跟台達電、宏碁等淵源都很深。」蔡國輝笑說,當台灣電子產業從遊戲機台走向電腦,正美就一直是電子公司的合作夥伴。

九○年代,正美為了配合日用品大客戶聯合利華、寶僑與電子業往中國設廠發展,也跟著客戶腳步在中國扎根。

但為客戶服務的布局不只是在地域上,更多的是在技術層次;「我們很多產品都是在無塵室或潔淨室生產的,和大家對印刷業的既有印象很不一樣。」蔡國輝說。

大客戶從柳丁變「蘋果」,外人或許以為過程中必然是經過幾度關鍵變身,但對正美來說卻非如此,「我們不喜歡用轉型這個詞,我們認為這是『演進』。」正美執 行長室經理廖俊鴻說。他強調,正美就是「不斷想盡辦法做出客戶需要的產品」,而在滿足客戶的過程中,無形之中層層堆高競爭門檻。

而這個滿足客戶、茁壯能力的過程,要從那張彩色的蘋果logo標籤說起。講起這張意義深遠的蘋果標籤,董事長夫人蔡李玉霞也曾表示:「那款七彩標籤,必須 一道道套色……,為了實驗標籤受溫度影響可能產生的變化,還要把標籤放到烤箱、冰箱測試。」一張彩色蘋果標籤,不只挑戰正美的技術,更挑戰公司對「滿足客 戶」的堅持底線。

蔡國輝也分享了去年一個「打樣兩百次」的接案。「今天打七個版本,明天不滿意又打十二個版本;後天說,三個版本或許可行,但另外十六個版本你再重做做看。」蔡國輝笑說,公司產品那麼多,每一年總會遇到一些困難的案子,「但這個真的想忘都忘不了。」

年花百萬維護認證

用管理拉大與對手差距

此外,正美也曾為早期手機生產螢幕視窗透明保護殼,「這其實已經屬於機械加工的範疇了。」蔡國輝表示,當年正美也是從一知半解開始,接著慢慢學,在正美工 作近三十年的管理中心資深副總郭容齡說:「當時,因為這個困難的製程,我大概半年都沒睡好。」既然已經超越傳統印刷的領域,為什麼正美還要接單?「因為客 戶說,如果正美能幫我們一次完成,最理想。」郭容齡指出。

讓正美從傳統印刷廠走向高科技領域的另一關鍵,是在九○年代的一場「革命」。「一九九二年,正美內部資訊系統上線,那個過程是很痛苦的。」郭容齡描述,當 時台灣的印刷廠普遍沒有系統化概念,正美為了讓電腦系統上線,還得教導員工、老師傅如何打鍵盤,「很多人受不了,就離職了。」完成系統建置,正美接連導入 各項管理認證,每年要花百萬元維護認證。蔡國輝說,「要供應給電子業,如果你沒通過這些安規,它還不敢用。所以,我倒不認為印刷技術差異有那麼大,但是你 對管理的認知和導入的決心,可能那才是真正最大的差異。」正美透過管理拉出與競爭對手差距,在業界頗負盛名,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特助洪秀文就指出,「高 科技業對印製品質要求嚴格,抽驗不合格會面臨嚴格的扣款,若品質不穩定,是『hold不住』高科技客戶的,反觀正美是以高科技業標準審視公司的。」從柳丁 標籤印到手機機殼,從筆電觸控板印到最新的視覺碼,四十六年來,正美成就了傳統產業裡最不可思議的華麗變形。然而某種程度來說,這樣的變形並非刻意,套回 蔡國輝的那句話:「我們盡可能地滿足客戶需求。」低調卻驚人的成就,大抵來自於此。

正美

成立:1969年

創辦人:蔡意誠

執行長:蔡國輝

資本額:4.9億元

主要業務:標籤印刷

主要客戶:蘋果、華碩、

鴻海、宏碁、

聯合利華、

寶僑

不斷精進技術 老牌印刷廠的致勝關鍵

——正美重要里程碑

● 1969年 董事長蔡意誠創立正美,當時員工3人● 1970年 奠定基礎,大量承接外銷柳丁標籤業務● 1979年 開始切入外銷玩具標籤市場● 1981年 投入電子業標籤市場● 1986年 投入民生日用品標籤市場● 1988年 接獲第一張聯合利華標籤訂單,成為宏碁衛星工廠● 1992年 全面導入電腦化管理系統● 1995年 到中國設廠● 2010年 標籤印刷出貨量突破100億張● 2015年 攜手唯視麗,布局視覺碼技術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01

花億元蓋雞舍 麗園牧場搶賺60億雞糞財 第二人生》從雞蛋到廢棄物 都能把它變黃金

2016-01-04  TWM

退休國文老師許自足捲起袖子當雞農,對環保格外重視的他,意外找到另類「雞糞」商機,連馬來西亞跨國企業都找上他搭建有機發酵廠。他打算朝興櫃邁進,將環保技術帶入國際,成為另類台灣之光。

「別鬧了!吃蛋也能做環保?」沒有錯,這顆來自「麗園牧場」的雞蛋,可是獲得環保署頒發「碳標籤」的環保蛋。(編按:該標籤制度,從原料取得到廢棄物處理過程,都詳細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麗園因將雞糞百分百轉化成有機質肥料,有效減少近六成碳排放量。

只聞雞鳴聲,未聞雞屎臭,是位於高雄阿蓮區的麗園牧場給人的第一印象,這座乾淨的蛋雞牧場,旁邊連結著一座雞糞肥料廠,是牧場主人許自足投注十二年心血的結晶。

十二年前,許自足從台南一中的國文老師退休。退休前,他曾兼任大成不銹鋼投資顧問,同時也思考人生第二春。當時有朋友告訴他「土雞蛋很好賺」,只要「兩千 萬元」就足夠,於是他就賣了七千萬元股票換現金,創業當雞農,沒想到這場投資卻像是巨型吸塵器,十二年已投入近億元!

投資一座蛋雞牧場居然花掉上億元,關鍵除了牧場主人對雞舍環境的堅持,肥料處理廠才是燒錢的所在。麗園一開始就採高標準設計,水簾式密閉雞舍,不但能隔絕 候鳥等帶來的病毒傳染,也能減少臭味等環境汙染。雞籠下方設計的白色傳輸帶,隨時將七萬多隻蛋雞落下的排泄物傳送至牧場另一區,變成「有機質肥料」。這個 另類雞糞財,也是麗園的競爭力所在。

當年許自足與二姊夫侯勝發,從學習日本桶式發酵廠開始,歷經十年才逐漸調整成目前的槽式發酵廠;一般傳統堆置發酵時間約三個月,但麗園的設計只需要十七天。

這套生產設備是整個投資最燒錢的一環,許自足苦笑說:「光是前期研究,就燒了四千萬元。」

整廠輸出越南

雞糞發酵廠 賺進百萬美元因為發酵時間有效率,吸引市值高達四三○億元的馬來西亞跨國企業全利資源(QL)上門。在越南雞場養有數十萬雞隻的全利,正因雞糞問題被當局 開了張十萬美元(約三百萬元新台幣)的罰單,得知麗園處理雞糞竟然只需要十七天,如獲珍寶。從二○一三年起,麗園為全利在越南搭建兩座「雞糞發酵廠」,這 是麗園牧場的第一座整廠輸出,為它帶進約一百萬美元營收。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新創發展部經理林家生與有榮焉表示,「台灣業者早期是幫人家耕種,現在居然能做到整廠輸出,可說是第一次!」一六年取得雞糞代處理營運許 可證照,就可以積極開發這塊業務;據了解,味全投資的福頂食品企業將成為麗園的客戶。此刻,許自足總算苦盡甘來,「看到黎明的曙光了,……快要看到了。」 因為今年麗園將首度損益兩平。

成立「經理人團隊」

環保蛋銷量 四年大增三十倍曾擔任過投資顧問的許自足,也重視數據管理,企業裡「什麼東西都要看統計數據,數字都很精準!」因此,當決定創業,他就打定主意成立「專業 經理人」團隊。麗園的工程部有八人,飼養部也有五人,他請來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趙清賢擔任顧問,並聘用兩名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畢業生,每天 負責觀察紀錄雞隻健康,調整飼養溫度、光線。一一年,又找來曾任高雄帕莎蒂娜烘焙坊網路店長的曾麗書,擔任行銷業務部經理做品牌、網購,讓麗園的環保蛋, 從一日不超過十盒的銷量,四年內提升三十倍,每天能賣出近三百盒。

麗園產品毛利頗高,例如有機肥料高達四成毛利、紅殼雞蛋四成五,預估未來增資擴廠,營收在三年後有望翻漲到四倍,達到六億元;但要達到許自足的期望,麗園仍須擴大規模。

有意引進外部投資人的他感嘆,「迄今還得不到創投的青睞」,原因便出在麗園投資發酵廠等設備的折舊費用大,遲遲尚未獲利。隨著一六年將開始獲利,許自足笑 著表示,「我們開始要坐飛機往上。」一四年,麗園登上創櫃板,並朝向興櫃前進;許自足預計麗園的資本額能在上興櫃前達到二.五億元,還打算募資來擴建雞舍 和加蓋集貨中心。

許自足說,「台灣雞糞,一年可產生一百萬噸的有機質肥料成品,這是將近六十億元的商機啊!」他挺直背脊望向遠方,重新戴上墨鏡,指著台南高鐵附近的一塊地說:「這塊地我已經買下了,未來我還要在這邊蓋雞舍。」

撰文 / 黃家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89

敢捨棄暢銷車款 速霸陸翻身獲利王 不以日本市場為滿足 要做全球都能賣的車

2016-01-18  TWM

富士重工業的汽車品牌速霸陸(SUBARU)雖然銷售量只排名日本第八,獲利能力卻是全球最強。八年前,該公司改變原本集中「小型車」的經營策略,改為重視休旅車,而且把重點從日本栘到北美,如今大豐收。

現在獲利能力最高的汽車製造商是哪一家?很多人以為是全球銷售千萬輛、淨利破兩兆日圓的豐田,但其實是富士重工業,品牌名是速霸陸(SUBARU)。

該公司一五年度全球銷售估計為九十五萬輛,是日本八家轎車廠商中最少的,但一四年度的營業利益卻有四二三0億日圓(約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這已是日產或 本田的七成了,它的銷量卻只有這兩家公司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已。令人驚訝的是,達九.一%的稅後淨利率,在全球的汽車業界也堪稱數一數二。連富士重工 業社長吉永泰之也說,「這數字很特殊」。

改做大車搶攻北美市場

十年前,該公司面對的可是完全迴異的景象。二000年代中期,其他競爭者的銷量與業績不斷成長,該公司卻持續低迷。0五年,該公司首度裁員,也接受了豐田出資(比率是八.七%,現為一六.五%)。產能過剩的美國工廠,還接豐田的訂單來彌補。

反轉的攻勢在0七年展開,富士重工業大幅修正之前的策略,把經營資源集中在北美市場。當時該公司的最大市場是日本,北美只是第二大。速霸陸車子的特點在於 水平對臥武引擎以及四輪驅動,在雪地等路況差的地方照樣能行駛自如。因此當年在北美市占率雖只有一%,但在這種降雪的地區有一定的存在感。

為集中在北美發展,雖然在日本營收有六成以上都靠利潤薄的小型房車,但因為市場局限在日本,該公司仍決定結束這種小型房車的開發與生產。這等於捨棄「原點」,因為該公司的汽車事業,正是始自「速霸陸三六0」這款迷你車。

「以我們的規模來說,與其把開發資源分配到小型房車上,還不如投注於全球能賣的車款上。這不是什麼勇氣或決斷,只要理性地考量過,捨棄是唯一的路。」吉永說。

接下來新車的開發完全針對北美市場需求,從車子的尺寸和設計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富士重工業把招牌車款Legacy與休旅車Forester加大一號,公司也做好了大車在道路狹窄的日本會賣不好的心理準備。

富士重工業在北美也改變宣傳策略。過去強調的是狂熱粉絲喜愛的性能,後來政為強調開速霸陸去露營等戶外活動的情境。加上原本就擅長的安全性,主打「安心又開心」。

安全、環保都符合高規格

金融海嘯後,美國市場很低迷,但或許是新的宣傳奏效,速霸陸在當地的銷售較前年成長。只是由於日本銷售下滑,0八與0九年度整體來看還是虧損;但北美銷量穩健增加,工廠的開工率也改善了。

一二年底,安倍經濟學推動日圓貶值。對多半出口到北美的富士重工業來說,只要日圓兌美元匯率貶一日圓,就能增加約一百億日圓營收。那時速霸陸人氣高漲,年產能八十多萬輛,就算加班,把開工率拉到二0%,依然無法滿足以北美為中心的全球需求。

由於速霸陸規模小,車款偏向休旅車,人氣若能維持倒是還好,若其中一款不暢銷,銷量馬上會縮水。但因美國的供需落差已大到不容忽視,富士重工業仍決定擴大 產能,把原本預計在二0年度前才要實現的計畫,提前到一六年底,也就是將美國工廠的二十萬輛產能,提高到近四十萬輛。

問題在於,一五年美國汽車銷量創有史以來最高,美國景氣穩健、利率超低、汽油超便宜等環境因素,可以說市場不可能更好了;換句話說,市場的成長餘地正在減少。

想維持並擴大目前的人氣,就要多磨練自己擅長的安全技術。在美國的安全評鑑中,速霸陸所有車款得分都是最頂級的。「具體手法不能透露,但在下一代車身平台中,我們的安全性能還是維持在頂級。」技術本部長武藤直人說。

還有一個關卡是環保。美國在這方面的規範趨嚴,對美國市場依存度高,就必須因應。「研發費用可能得提升到一千億日圓,我們已做好獲利率下滑的心理準備。」吉永說。

吉永的座右銘是「莫妄想」,意思是不拘泥於成功或失敗,做現在該做的。該公司唯一能做的,就是踏實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譯者 · 江裕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13

上課不如實際參與 看選舉轉播也是公民課 公民教育》這裡,連營養午餐吃什麼都能討論

2016-02-22  TWM

接受教育,不只是被動的吸收知識。瑞士的小學,鼓勵學生透過表達建立自我意識,並藉由多語言課程認識他人、學習尊重。

「她說的不對,應該是……。」日內瓦州奧涅公園小學(Ecole d'Onex-Parc)四年級的法語課上,坐在後排的一位男學生突然開口,糾正誦讀習作解答的女同學。站在女孩桌前的導師立刻抬頭,用食指按住嘴唇,提醒插嘴男孩尊重同學發言,再示意女孩繼續。

第一堂:尊重

插嘴是不禮貌的,舉手才能發言在這之前,班上其他十多名學生已爭相舉手發言過一輪,女孩卻只是靜靜地坐著。到了這一題,導師刻意略過其他高高舉起的手,來到女孩面前。

被打斷誦讀的女孩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目光緊盯著桌面,怯生生地重新念出習作上的文字。等她說完,導師到黑板上寫下幾個字,才又走回女孩面前。這一次,在導師鼓勵的眼神陪伴下,女孩一字一字慢慢說出了正確答案。

「très bon!(很好)」導師轉身離開前,微笑地拋下這兩個字。

「你可能預期瑞士像其他國家一樣,有全國性的公民教育課程。實際上沒有。我們認為公民教育非常重要,但反覆討論後,還是決定讓『公民意識』(citizenship)融入整體教育裡。所以無論語言、歷史或其他科目,教室裡的每一堂課,都是強調獨立思考、親身參與、尊重差異的公民課。」瑞士聯邦政府教育專家傑林斯(Alexander Gerlings)說。

在瑞士,基礎教育屬於各州與市鎮的自治權,因此全國二十六個州,就至少擁有二十六套不同的教育系統與教材內容;甚至在同一州內,也可能因不同語言而適用不同的教育制度(例如伯恩州)。直到二○○七年各州政府達成共識、簽訂教育一致性條約(Harmonize Treaty)之前,各州連義務教育起始年齡都不相同。

「這就是直接民主的精神,聯邦政府把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盡可能留給各地區自行決定。」瑞士聯邦教育廳長委員會(EDK)副祕書長哈梅爾(Susanne Hardmeier)說。

對瑞士人來說,教育的意義並不該只是政府由上而下地灌輸知識,應該是協助學生探索、進而實現自我的歷程。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將辦理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最了解當地學生需求的地方政府,也就顯得理所當然。

但在分歧的系統與課程之上,瑞士教育仍有共同的「精神目標」:平等、獨立思考及溝通參與、多元融合。

在瑞士,無論本國公民、外籍人士,甚至非法移民,只要你是學齡兒童,就必須強制入學,接受免費的義務教育,因為教育,是無排他性的基本人權。但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童,沒有選擇學校權利,只能按照居住地就近入學;儘管家長有權讓小孩就讀私立學校,但官方統計,就讀私校的學生,比率不到五%。

第二堂:獨立思考

老師不給評論,讓學生自行討論哈梅爾指出,為實現讓每一位學生擁有平等機會接受教育的目標,各州政府有義務讓所有學校維持相同教育品質。但維持相同教育品質並不等於齊頭式平等,例如日內瓦州,就將社經地位較低或犯罪率較高的區域劃為優先學區(Priority education network),投入更多資源,縮小班級規模、安排專任社工隨班關心學生。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參與,則散見在日常課程中。傑林斯舉例,在他九歲那年,適逢瑞士政府四年一度的聯邦委員會選舉,當天一早到學校,老師就告訴全班同學:「今天有重要的事,大家來看電視吧。

」於是從八點到十二點,整班同學跳過了課表,只盯著電視螢幕上的選舉實況轉播,全程參與了瑞士重要的政治儀式。

「看完電視後,老師要大家提出疑問,或發表感想。我當時對政治一無所知,老師也沒有教導我任何知識,但在問答和討論中,我弄懂了什麼是聯邦委員會、他們平常做些什麼、為什麼要被選出來。」如今,已逾四十歲的傑林斯,仍對這堂特別的「公民課」記憶猶新,「我想老師這麼做,是為了不讓學生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我們憑自己的雙眼,認識一件事。」瑞士獨特的直接民主,讓居民能透過公投,對學校的經費使用、建設等表達意見,間接培養學生參與公眾事務的興趣。「當家長收到一張『是否同意學校蓋新建築』的公投票,和孩子討論該怎麼做決定時,就是最好的教育。」哈梅爾說。

不僅成年人享有直接民主,小學生也可以班為單位推出代表,集結成「學生議會」,體驗民主。議會的討論事項可以天馬行空,「可能向學校要求午餐多吃點肉、少吃點海鮮。他們的目的不一定能實現,但至少是一種尋求共識的練習。」傑林斯說。

多元融合,是瑞士教育最重要卻最困難的一項目標。語言,則是融合並尊重差異的最重要工具。

自○七年實施「一致性條約」後,有四種官方語言的瑞士,統一讓全國學生在八歲時學習第一外語、十歲學習第二外語;但學習什麼外語,則交由各州依使用頻率決定。因此出現靠近法語區的德語州,將法語列為第一外語;靠近德國的德語州,則選擇先學習英語而非法語的有趣現象。

為了讓使用其他母語的外籍移民學生快速融入瑞士社會,各州小學設有專門的語言強化課程,如官方語言為法語、法語母語學生卻僅占五八%的日內瓦州,替六歲以上的非母語學生設計最長一年的「歡迎教室」(Welcome class)。

這批學生按學區入學,但課程期間,只有一半時間和一般同學上課,其他時間就在特別師資協助下強化語言,直到跟上進度。

非母語學生跟上進度前,不必與一般學生一起接受課堂測驗,最長可持續兩年,日內瓦州國民教育負責人盧懷勒(Joelle Leutwyler)說:「這是希望減少外籍學生挫折感,以免影響學習意願。」

第三堂:包容

鼓勵移民學生,在學校說母語瑞士基礎教育講究的多元融合,不只是單向的「同化」;相反地,瑞士不歧視任何非官方語言文化,學校也鼓勵外籍學生與家長以母語溝通。伯恩州基礎教育的家長手冊上就寫著:「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請你堅持使用最擅長的語言。請讓你的孩子接受額外的母國文化及語言課程,因為學習父母使用的語言,對孩子的良好語言發展至關重要。」課外的母國文化語言及課程,通常由學校與外國企業、外交使館等合作籌辦,在移民比率較高的日內瓦、巴塞爾、蘇黎士、伯恩等城市相當普遍。這類課程也鼓勵其他語言學生參與,以促進相互理解。

「有些國家有成文憲法,有些國家沒有。瑞士的公民教育像是後者,你找不到一套全國的標準公民守則,但你從每個小地方,都能找到一些素材。畢竟,『公民素養』,本來就不只是單一論點,應該存在於各個領域。」傑林斯下了這個注腳。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