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買下特斯拉比你想象的要靠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03

Tim-Cook_Tesla

手持大量現金的蘋果,與其回購自家股份,是否應該考慮買下特斯拉?

那麽問題來了,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Elon Musk為什麽要把特斯拉賣給蘋果?

蘋果將釋放特斯拉的潛能

首先,蘋果有能力支付一個很好的價格。蘋果持有1550億美元的現金。如果有需要,蘋果可以發行債券籌集更多資金。特斯拉目前市值約300億美元,即便將這個價格翻一倍,蘋果也有能力支付。

Elon Musk曾經表示,對特斯拉來說,最難的不是銷售,而是制造。Musk稱,人們不理解,制造一輛特斯拉有多麽難。

而蘋果恰恰是制造方面的能手。蘋果制造了數以百萬計的iPhone、iPad和Mac。事實上,蘋果公司CEO Tim Cook是運營和供應鏈方面的天才。曾有人表示,要不是Cook,iPad的售價將高達5000美元。想象下,如果蘋果收購了特斯拉,特斯拉的制造流程將會獲得什麽樣的改進。

為Musk騰出空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理由將促使Musk出售特斯拉。

Musk是一個忙碌的人,除了特斯拉,他還是SpaceX的CEO。他還想登陸火星,計劃將數百枚衛星送入外太空。將特斯拉出售給蘋果後,Musk可以將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他依然可以給特斯拉提供意見,但他不需要為公司的日常事物而操心。

好了。看來Musk或許會願意將特斯拉出售給蘋果,那蘋果為什麽要買下特斯拉呢?

首先,蘋果將得到Musk。Musk是當今世界上最大膽、最具想象力、最有遠見的企業家之一。在理想情況下,Musk將加入蘋果董事會,為蘋果公司提供新鮮、大膽的創意。

其次,蘋果可以得到特斯拉。特斯拉Model S簡直就是汽車界的iPhone。特斯拉比競爭對手更昂貴,但擁有者認為物有所值。Model S和iPhone一樣,是一個將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產品。

特斯拉目前4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對蘋果來說是滄海一粟。蘋果僅第三季度就出售了66億美元的Mac電腦。蘋果公司的年銷售額為420億美元。

然而,特斯拉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據預計,今年特斯拉的銷售額將同比增長86%。如果蘋果公司能幫助特斯拉制造更多的汽車,那特斯拉的銷量還將繼續加速增長。

也許有人會問,蘋果為什麽要買一家汽車制造商?那不如想想,為什麽蘋果要制造手表,果粉為什麽呼籲蘋果制造電視?事實上,蘋果公司的理念就是對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經常使用的產品進行優化。

並且,蘋果對汽車的興趣由來已久。

據蘋果公司董事會成員Mickey Drexler,喬布斯死前就希望制造一輛汽車,命名為iCar。

Drexler表示,看看現在的美國汽車市場,這就是一個悲劇。什麽樣的人在設計汽車?

喬布斯並不是唯一一個對汽車感興趣的蘋果高管。

蘋果設計總監Jony Ive就是一個車迷。他擁有包括阿斯頓馬丁、路虎、賓利在內的一系列汽車。很顯然,蘋果公司的高管們對汽車很感興趣。

蘋果很可能在未來的20年內制造蘋果牌汽車。所以,蘋果公司可以在未來自立門戶,從頭開始研究汽車,也可以在現在大膽的買下特斯拉。

盡管誰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但20年內,特斯拉很可能成為一家大公司。所以,現在是蘋果買下特斯拉的最佳時機,趁特斯拉規模還小,價格還便宜。

現在是蘋果公司大膽的時候了。蘋果手持大把現金,投資者對蘋果公司十分滿意。Tim Cook應該抓住未來,買下特斯拉。買下特斯拉要比回購蘋果股票好多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27

低油價對市場的影響:比你想象中更深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74

如果把全球金融市場比作一條大船,石油就是使其穩定的錨,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放棄減產則把這只錨收了上來。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油價下跌已不僅僅是中東傳統產油國和北美新興頁巖油廠商之間的權力遊戲,低油價對市場的影響比人們想象的更加深遠。

石油主要通過與美元的密切關聯來影響資本市場。當油價上漲時,美元對其他貨幣通常會貶值。這一相關又導致了其與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的第二重相關,即美元走弱時,新興市場股市通常出現牛市(正如2008年金融危機前那樣),反之亦然。

上一次油價下跌(且跌至比現在低得多的水平)、美元走強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當時美股牛市完全陷入泡沫,而新興市場國家遭遇了一連串危機,強勢美元使其更難償還以美元計的債務。

據全球指數提供商MSCI,自1994年12月墨西哥經濟衰退引燃發展中國家危機的導火索,至2001年危機終止於阿根廷,美元在貿易加權基礎上升值35%,發達國家股市也跑贏了新興市場逾200%。

那麽,當前的低油價又會帶來哪些後果呢?

對美國而言,廉價石油會提振經濟,刺激消費,同時,強勢美元本身就是一種緊縮政策,美聯儲另外采取措施的必要性降低。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及,美股已經六周連漲。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若歐佩克拒不出手阻止油價下行,美股當前繁榮進一步轉成泡沫的風險將上升。

對於幾乎所有石油資源均依賴進口的日本而言,油價下跌對於消費者和企業而言都是好消息。不過對於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來說,提振通脹的難度進一步加強,他可能不得不選擇進一步擴大寬松。

新興市場國家由於建立起了外匯儲備,且大多允許其貨幣上浮,目前對貨幣危機的應對能力有所增強。而所有依靠石油出口獲利的國家都是輸家。尤其是面臨制裁和油價下跌雙重打擊的俄羅斯,盧布/美元自2008年高點以來已經貶值53%,俄羅斯財長此前表示,由於油價暴跌了30%,俄羅斯每年損失在900億-1000億美元。

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全面危機不太可能重演,但在油價持續下行將導致新興市場受損、美股催生泡沫的高風險下,市場應引以為鑒。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55

“金融新貴”安邦意外舉牌 民生銀行 “打開巨大想象空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40

金融業“新貴”——安邦集團繼去年天量大宗交易舉牌招商銀行後,再度舉牌上市銀行。

民生銀行12月1日晚間公告稱,截至11月28日,安邦保險集團及其下屬公司合計持有該行A股股票共計170203萬股,首次達到民生銀行總股本的5%,由民生銀行第六大股東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

按照港交所披露易數據,劉永好通過新希望集團等共持股近6.67%仍為第一大股東,但安邦在《簡式權益變動公告書》明確表示“擬於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

按11月28日民生銀行A股收盤價7.33元/股計,安邦共斥資近58.6億元進行增持。值得註意的是11月28日,民生銀行A股放量大漲,當日漲幅8.59%。但本周一民生銀行股價下跌1.91%,收於7.19元。

新財富銀行組第一名、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在報告中將民生銀行股票目標價上調至10.03 元,對應15 年1.2 倍PB,現價空間40%,給出增持評級

QQ圖片20141202091803

邱冠華指出安邦保險舉牌民生銀行完全超市場預期,打開巨大想象空間(業務空間和股權空間)。

業務方面:參照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對平安銀行的存款(直接和間接)拉動就不難理解,作為一家總資產達到7000 億元的保險集團,安邦保險亦有望對民生銀行貢獻相當可觀的存款。除此以外,業務聯動、業務創新亦有望產生良好示範效應。

國泰君安還指出,安邦和舉牌民生還帶來了巨大的股權想象空間,綜合有七方面:

①民生銀行是唯一一家沒有真正控股股東的上市銀行;

②新浪財經2014 年11 月12 日報道安邦保險擬於2015 年啟動香港上市;

③安邦保險正在加速完善金控集團拼圖;

④保險公司資金實力雄厚;

⑤安邦謀求招商銀行董事會席位未如願;

⑥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只有微弱優勢;

⑦中民投與民生銀行高管淵源深厚。產生巨大想象空間:安邦、老股東、潛在股東將如何應對?

但是國泰君安也提示了風險所在,例如安保保險舉牌民生銀行被監管層強制叫停。

安邦集團作為保險業的“土豪”近年來大動作頻繁,根據安邦近幾年的布局,其打造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團的目標恐怕是其大手筆購入銀行股的初衷

成立於2011年6月28日的安邦保險,在2012年底時總資產規模達到5100億元。另據其官網最新數據,安邦保險目前總資產規模已達7000億元。縱觀安邦保險目前的版圖架構,包括了產險、壽險、健康險、養老險、國內資產管理公司、香港資產管理公司、保險銷售、保險經紀、成都農商銀行、邦銀金租、世紀證券。

如果說去年安邦保險還只是保險圈的一匹“黑馬”,經過先後舉牌招商銀行、金地集團、收購華爾道夫酒店和比利時FIDEA公司,如今的安邦保險集團已聲名大噪,成為金融圈的一匹“黑馬”。

公開資料顯示,安邦集團目前擁有財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銀行等多種業務,是一家綜合性保險集團。集團網絡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3000多個網點、2000多萬客戶以及海外資產管理公司。除了對保險全牌照的布局,安邦保險對銀行、租賃、券商、信托的收購亦一城連著一城。

在大手筆收購的同時,安邦保險已在安排融資事宜。今年11月,有消息稱,安邦保險將最早於2015年啟動在香港的IPO(首次公開發行),融資規模在20億美元,這是繼2012年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之後,香港市場第二大保險公司的IPO。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91

【專欄】風口上的微商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1/148311.html

i黑馬註:近來,關於微商的討論愈演愈烈,無論是微盟CEO孫濤勇提出的SDP社會化分銷,口袋微店的人人電商,還是俞敏洪投資的“大V店”的自媒體變現,都在微商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褚偉


近來,關於微商的討論愈演愈烈,無論是微盟CEO孫濤勇提出的SDP社會化分銷,口袋微店的人人電商,還是俞敏洪投資的“大V店”的自媒體變現,都在微商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微商的崛起不亞於O2O的爆發。如果要盤點今年電商風口的話微商絕對榜上有名。雖然筆者無法判定微商是否能夠迎來大未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風口打開,趨勢到來,這股旋風將會影響繼淘寶之後,又一改變中國電子商務的商業形態。


理想和現實總是遙遙相望,在眾人狂歡的背後,有些問題不得不讓人深思。踩著西瓜皮的微商,讓創業者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微商除了利用朋友圈賣貨之外,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擔憂。

第一、社交電商的微商將會成為微信發展的絆腳石

雖然微商不等於微信電商,但是微信電商卻是微商中最重要的一環,沒有微信的用戶參與微商(店)將變成一個“商城孤島”。微商難以壯大和微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首先,以電商+社交(先交易再產生關系)為主的1.0時代和以社交+電商(先有關系再有交易)為主的2.0時代是前後相悖的。

其次,因為要兼顧用戶體驗,朋友圈的種種限制和打擊,導致做微商就像打“遊擊戰”。既怕好友屏蔽,又怕官方封殺,只能打一槍換一個陣地。

最後,微信做電商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既不敢放開腳步,又不敢對惡意營銷者加以嚴厲懲罰。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做微商的越來越肆無忌憚,用戶的越來越喜歡罵娘。為了大局,微信也只好辱負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微信電商的不成熟。目前微信電商主要有四種形式:第一種是以京東購物為主的B2C電商;第二種是以微信小店為主的C2C電商;第三種是基於服務號為主的企業電商;最後一種就是朋友圈賣貨的微商。從這四種模式來看,京東購物勉強地說是差強人意,微信小店,服務號只能做客戶沈澱,最有潛質最火爆的莫過於朋友圈微商了,然而這種模式也最是讓用戶和官方最不受待見的。微商何去何處將直接影響微信商業化的發展,一旦有其它的更適合移動電商的平臺出現,微信流量入口的霸主地位將面臨挑戰。

第二、朋友圈微商正倒逼微信變革

微信最有價值的東西除了聊天功能就是朋友圈了,如果沒有朋友圈微信實質就是另一個qq。正是挖掘到了這一點,微商賣貨才在朋友圈里如此瘋狂。經常刷朋友圈的用戶就會感受到,今天的朋友圈已經徹底被朋友圈賣貨的微商們給綁架了。你可以屏蔽這些急功近利的朋友,也可以控訴微信的不作為。但是不管你怎麽做,朋友圈賣貨的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在沒有更好的平臺,更好的載體來釋放這股能量時,微信的這種亂象會一直存在。

隨著微商的不斷膨脹,朋友圈微商正倒逼微信變革。筆者認為這種倒逼的改革對微信來說是件好事,說明用戶的粘性越來越高,已經離不開這個平臺。筆者一直有個兩全其美的想法,就是在朋友圈的並列位置增加一個“購物圈”,此想法並非異想天開。一方面它兼顧了朋友圈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它又滿足了部分想做微商的朋友進行產品推廣。而且基於“購物圈”微信電商還會延伸出很多不同的收費模式以及增值服務。如:好店推薦、今日熱門等等。

第三、人人微商或許是個偽命題

今天,人人電商,人人微商的概念此起彼伏,不亞於當年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淘金熱”的浪潮再次浮現在移動互聯網上。對微商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好在微商才剛剛起步;壞在沒有可借鑒的樣板,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但如果你覺得微商是一個人人皆可商業的時代,那麽就大錯特錯了。微商的發展同樣會面臨淘寶當年的問題,雖然人人皆可為微商,但是賺錢的永遠只有少部分。而且微商還將面臨以下難題:

1、微商對從業者的要求更高。主要表現在專業度、資源、影響力上,作為自商業的一種,從業者必須要對自己所賣的產品、用戶、營銷、市場等各個方面有所了解,並逐漸在該領域樹立影響力,在圈子內建立口碑和信任度。

2、差異化的競爭將會表現的更明顯。在淘寶、天貓你可能只是單純地未來購物,而在微商里,你不僅賣的是產品,更是情懷和故事,甚至還有溢價。數十億的商品品類不會再在微商里實現,非標產品將會迎來大發展。

2、只有大V、達人、買手才能激活這個平臺。大凡大v的都會在某個行業或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們可以將自己的一批忠實粉絲轉化為忠實用戶,典型的例子就是羅輯思維和吳曉波的公眾賬號;達人、買手可以起到一個專業導購員的作用,在鱗次櫛比的商品里,根據用戶的喜好,可以迅速地為用戶推薦他所喜歡的產品。未來在微商里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或許大家該關心的不應該是微商有沒有未來,而是怎樣實現這樣的未來。是乘風破浪還是等風停後觀望,這是很多創業者面臨的問題,風口上的微商如果不想被掉下來,那麽此刻就該把握好風向。

【作者微信號:oneisall2014】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褚偉
 


先懂你再約你,這款社交產品里的90後完全顛覆你的想象...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7/148426.html

i黑馬:當我們還在爭論陌陌市值是否值30億美元時,大洋彼岸的snapchat已估值100億美元。同是11年成立,不論是約炮神器,還是閱後即焚。移動互聯網生態之上的社交,似乎在說,我想要更多地表達我的願望,討厭束縛,我有更多的話要講,但不想不相關的人知道。

“社交是關於人與人,尤其是兩性之間的了解與互動。我們現在的社交App「心跳」,是幫助你先「了解」一個人,而不是忙著「見面」的社交應用。”說起對社交產品的了解,曾經擔任過騰訊戰略部總監的心跳創始人鐘甄很有感悟。

\人物介紹:鐘甄Audrey, 社交領域連續創業者,TMT行業11年經驗,曾在07-08年擔任騰訊戰略部歐美戰略研究總監。在騰訊公司在職期間,出於對社交網絡的濃厚興趣和遠大商業願景發起和推動了騰訊社交開放平臺戰略的誕生、設計與實施,通過不懈跨部門合作與努力促成了QQ與Qzone兩大產品整合為一個統一社交平臺。鐘甄畢業於清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以及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獲得管理碩士學位。2011年開始創業,曾創辦繽紛欣賞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社交產品“繽紛”,是目前當下熱門社交應用“心跳 - 找到懂你的人”創始人兼CEO。

真實的「心跳」

國外分析師納撒尼爾•莫特認為,社交類App可以分為“交流工具”和“虛榮工具”,比如Facebook是虛榮工具,而Snapchat則更像交流工具。

眾所周知,社交類產品的腔調一旦定下來就很難再改變,那是否有一款產品能避免這樣的浮躁呢?

Audrey一直想做這樣一款有質量的社交產品,它綠色健康,直達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心跳」就是一款女孩子也可以放心表達不用擔心被騷擾的應用。希望有天通過「心跳」的成功,可以告訴這個世界,App也可以關註用戶的精神與靈魂。從「懂你」開始,而不是「約你」。”Audrey說。

與其他幾款同期出現的類似產品不同,心跳並沒有對外宣稱用戶已達百萬規模,發展曲線也一直很穩定。

“剛上線不到2個月用戶數已經突破10萬,目前在免費社交類APP排35名左右,並且用戶活躍度、每天消息數量、匹配成功數一直在上漲。”對心跳的運營數據,Audrey一直很實在。

因為都是真實用戶,心跳的用戶活躍度一直很高,不到半個月,Audrey自己的頁面訪問量就已經從1萬漲到2萬,點贊量也已經接近1萬。PS:在心跳的產品設計中,僅限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用戶能被相互推薦和看到,正如一句話說的:不懂我的,我不愛。

對此,Audrey表示,這說明每個用戶的曝光機會和到達率非常高,實現了社交的有效性,給人一種真實而煥然一新的社交體驗。

給你一個不同的90後:聰慧,敏感,個性美麗

想到90後,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麽?心跳通過數據帶給你一個全新認識。心跳目前填寫了年齡的用戶中有60%以上為90後,來自北京、上海、紐約、加州等超一線城市與地區。他們展現出來的特質是:有豐富個性、忠於自我、熱愛表達、不墨守成規、不在乎與眾不同。在90後用戶身上常出現非常小眾的興趣標簽,例如獨立音樂,小眾歌手,甚至少有人知的文學作品。90後並不像人們通常以為的那樣年輕浮躁,他們對自己喜愛的事務之專註程度可以說非常之高,例如某個90後心跳女孩讀完了每一本王小波和川端康成。

正是這種執著和熱愛,使得同興趣切入成為社交起點和入口成為可能。

興趣這件事,可以成為小眾的驚喜匹配,可以成為性格全景的判斷,也可以成為自我彰顯的神器。小小一個圓標簽,當成為一個標簽組,令陌生人社交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否靠譜,得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好答案。

筆者使用後發現,心跳不僅活躍度超高,而且用戶質量相當高。甚至把這位90後的亞洲小姐也吸引了過來了。

\90後亞洲小姐

從大多數用戶的頁面信息來看,心跳的用戶以超一線城市的俊男美女居多,比如國內的一線二線城市,以及在美國英國澳洲的華人華僑。

據了解,心跳的用戶中海歸占了30%,值得一提的是,其中90後用戶更是達到了60%。

\讓Audrey驚喜的是,這些90後用戶一改平日給大家的浮躁印象,是標簽使用的重度用戶,許多好玩但不被認知的小眾標簽都被擇了出來。

\如果問Audrey對90怎麽看?她說:心跳相信90後。所有60後、70後、80後用戶都可以是心跳的目標用戶,只要你想交朋友。而90後將代表活躍用戶的主體和未來。

對於最近陌陌的上市,Audrey認為是好事,“說明社交產品的價值被認可,況且我們的用戶跟他們的也不重合。”

目前,心跳已經有9位員工,團隊還在持續擴大中!

\

原文刊載於騰訊財經。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年底股市的火爆,吸引著眾多資金流入。不過,相比於眾多散戶資金來說,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安邦集團)一系列的大手筆,儼然二級市場的帶頭大哥。甚至有散戶紛紛追隨安邦集團的腳步,帶頭大哥指哪兒打哪兒,競相買入民生銀行、招商銀行、金地集團、金融街等。

和散戶們不一樣的是,安邦集團意圖顯然要高遠的多。12月23日,在累計砸下123.71億元後,安邦集團如願謀得民生銀行董事席位,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峰增補為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董事。

這也是安邦集團首次進入全國性銀行董事會。2013年5月,安邦集團曾試圖進入招商銀行董事會,提名安邦集團副總裁朱藝為董事候選人,但在第九屆董事會成員改選中,朱藝是唯一落選的候選人。

瘋狂掃貨:銀行、地產、全球購

安邦集團對銀行業務有著濃厚的興趣。騰訊財經註意到,從2011年起,安邦集團就在低調地增持民生銀行、工商銀行,2012年開始增持招商銀行。

在2013年5月安邦集團試圖打入招商銀行董事會失敗後,2013年12月其大手筆砸入136億元,使其在後者股權占比上一舉突破5%;時隔一年後,安邦集團再次發力,對招商銀行的持股比例達到10%。

2014年11月開始,安邦集團加快了對於民生銀行增持的步伐。11月底持股比例超過5%,僅僅不足20天後,安邦集團累計持股達到10%,成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民生銀行公告披露,安邦集團在11月和12月中,在民生銀行身上累計花費123.71億元。

12月25日,根據民生銀行最新公告,安邦集團對其持股比例已經刷新至15%。

安邦對於銀行的渴望,並不止於二級市場的交易。2011年安邦集團戰略投資並控股成都農商行,拿下銀行牌照。根據媒體報道,這筆交易大約是斥資50億元獲得35%的股權。在安邦集團組織架構中,成都農商行赫然與安邦各個子公司並列。

除去投資銀行業務,安邦集團對房地產也頗感興趣。數據顯示,安邦集團共持有4家A股房地產企業股票,分別為金地集團、金融街、華業地產以及萬科A。

截至12月17日,安邦集團增持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達到後者總股本的20%。金融街在公告中表示,安邦集團在未來12個月內還將繼續增持。

數據還顯示,自2012年3季度以來,安邦集團多次增持金地集團股份。根據金地集團公告,截至2014年12月19日,安邦集團在金地集團的持股比例達到20%,與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生命人壽的持股比例僅差9.99%。

在安邦集團投資版圖上,海外亦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從2014年10月份以來,安邦集團已經買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以及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和德爾塔·勞埃德銀行。

安邦下一個獵物

有相關統計顯示,“有錢任性”的安邦集團2014年已經花去超過400億元。其註冊資本在2014年兩度增資,從120億元增至619億元。不過,安邦集團並未透露其資金來源。

相比於資金來源,更勾起市場好奇心的是,安邦集團的下一個獵物是誰?

騰訊財經查詢發現,截至9月30日,安邦集團共持有10家A股上市企業,除去上文所述銀行和房地產行業之外,它還出現在中國電建、吉林敖東和齊翔騰達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上。

值得註意的是吉林敖東,安邦集團占有其1.28%的股權,為吉林敖東第四大股東。而吉林敖東則為廣發證券第二大股東,占據後者21.03%的股權。

除去這些上市公司,安邦集團還在2014年9月收購了世紀證券,擁有了券商牌照。而另據消息稱,安邦集團正在積極接洽天津信托,並意圖收購,此番動作如若成功,安邦集團將成為囊括保險、銀行、證券、信托等牌照的金融集團。

“安邦集團的下一步,還會繼續跟進銀行和地產。”華泰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陳福說。

陳福解釋,安邦集團對於銀行業務的興趣一直存在,目前在謀得民生銀行董事會席位後,並不會就此罷手。

“銀行對於保險企業來說,不僅僅可以布局渠道,增加保險產品的銷售量,同時兩者結合會帶來巨大的戰略意義。”陳福說。一個例子便是,中國平安旗下擁有保險、銀行和投資等多重業務,這也使其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金融集團。

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的話也證明這一點,在安邦集團進入民生銀行董事會後,他表示,在當前混業經營局面下,“與作為保險公司的大股東安邦合作免不了”。

另外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對騰訊財經表示,2013年時安邦集團折戟招商銀行董事會,“主要原因是當時話語權較弱,安邦只占了招行百分之二點多的股權,再加上招商局在招行的話語權較強,所以失敗。”不過,經過多輪瘋狂砸金之後,安邦集團目前擁有招商銀行10%的股權,“應該說進入董事會不難。”這位分析師表示。

陳福表示,目前國內地產是稀缺資源,安邦集團持股4家房地產企業,應是看中其保值價值。同時,持有房地產企業股權,或為其開展養老地產業務帶來便利。

“結合安邦集團投資方向來看,下一步的方向還可能是創投基金。”陳福對騰訊財經表示,最近保監會放開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作為一個新的投資方向,有著較高的收益率,安邦集團也可能加入進去。“這也是延伸其業務產業鏈的一個方向。”

不過,在安邦集團看來,下一步永遠是市場推測,他們一邊在市場上頻頻出手揚名立萬,一邊又是出奇地低調,不願出聲。一位安邦集團內部人士告訴騰訊財經,“公司的氣勢還會上揚,接下來還有大動作,但是具體什麽我們不能透露。”

安邦低調掌舵人

就在三年之前,安邦保險集團還僅僅只有一家財產險公司。這家成立於2004年的保險公司,股東包括上海汽車集團和中國石化等,其快速擴張始於2010年。

2010年,安邦財險接盤在健康險市場排名倒數第一的瑞福德健康險公司,占據其總股本的的99%。收編過後,瑞福德健康險被更名為和諧健康險,安邦藉此進入健康險領域。

隨後,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此,安邦擁有財產險、壽險和健康險等營業牌照,集團化戰略露出雛形。

2011年5月,安邦資產管理公司開業;同月,和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獲批。隨之而來的是國內第八家保險集團牌照,2011年,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躍成為國內保險行業大型集團公司之一。

2011年6月,安邦持股51%的北京瑞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立。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安邦集團迅速完成財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以及銀行等業務架構的搭建。

隨著安邦集團業務全面開花,其註冊資本金隨之飆升。成立之初的5億元註冊資本金,經過5次註資,達到2011年的120億元,資本實力一度位居財險業第二,僅次於平安財險。截至2014年12月,安邦集團的註冊資金已達619億元。

對應安邦保險註冊資本金激增的是股權構成的變化。安邦財險的發起股東上汽集團和中石化等國企股東逐漸退出大股東陣列,聯通租賃集團、旅行者汽車集團、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等民營股東逐漸上位。

在安邦保險最後一次增加資本金後,保監會公告顯示,增資後,聯通租賃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9.983%,為安邦保險第一大股東;旅行者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9.317%,為第二大股東;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8.900%,位居第三。

如此龐大的金融帝國,究竟是誰在掌舵?

2010年,在集團公司成立後,安邦財險董事長胡茂元出任集團董事長,吳小暉出任安邦集團CEO。不同於集團公司成立後在業務擴張上的引人側目,安邦集團CEO吳小暉是一個低調到找不到太多公開信息資料的人。在他的掌舵下,安邦集團正在成長為一家跨國金融集團。

根據保監會在2013年11月14日的公示,最新的變化是保監會核準吳小暉擔任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原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出任董事。保監會同時核準朱藝、陳萍、姚大鋒、趙虹、陳小魯等人在安邦集團的董事資格。

北京工商局的信息顯示,安邦保險集團的董事還包括朱雲來,劉曉光和王新棣為獨立董事。

在騰訊財經搜索安邦集團管理層信息過程中,偶然發現,2010年曾經有媒體報道過一則地王競爭賽的新聞:一家名為國恒地產的公司以26.74億元天價擊敗華潤、新鴻基、保利等公司,以高達165.5%和167.5%的溢價率收購余杭兩塊地。國恒地產背後的母公司是一家位於北京的投資公司名為國通高盛,法人代表為溫州人陳萍。

關於國通高盛的一則新聞曾出現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親切會見國通高盛董事長吳小暉一行。這意味著,吳小暉亦可能為國通高盛的主要管理者。安邦集團與國通高盛是否有著相同的實際控制人,還不得而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微信廣告將壓制騰訊價值想象空間?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84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22 08:46 編輯

微信廣告將壓制騰訊價值想象空間?
作者:尹生           
摘要:隨著對廣告業務依賴的增加,騰訊似乎將加速Facebook化,而非成為Facebook與亞馬遜或阿里巴巴的聯合體。按PSG計算,目前騰訊股價已經反映各種提升廣告收入的可能預期,按單用戶價值計算,它已經比Facebook貴得多。

騰訊昨天(1月21日)終於開始在微信朋友圈測試進行廣告投放,這一舉動攪動了各方神經:

對於微信的用戶而言,該舉動是否傷害騰訊一直非常看重的用戶體驗,是最值得關註的,相信這也是騰訊遲遲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對那些有意掘金微信朋友圈的商家,以及看重其可能帶來的商業增長潛力的投資者而言,這卻是夢寐以求的好事。

當日收盤時,騰訊在港交所的股票上漲了3.7%,該漲幅兩倍於香港恒生指數的整體漲幅,其市值達到1556億美元,逼近過去幾個月多次接近的歷史高點。但從長遠看,該事件對騰訊價值的影響,還有賴於一些因素。

比如,這一舉動如果引發用戶不滿,就可能給潛在的競爭對手以機會,無論是阿里巴巴,網易,陌陌,還是韓國股東背景的Line,甚至小米(該公司很早就推出類似微信的應用米聊,但近兩年將主要精力放在手機上,並靜待時機),那樣一來,將得不償失。

不過,可能任何人都再難以阻攔騰訊前進的步伐,這是因為隨著占其營收三分之二的增值服務收入(包括遊戲)增長的放緩,以及2014年開始對增長最快的電商交易業務的剝離,該公司過去幾個季度的營收出現了節節下滑:在已經公布財報的連續四個季度中,騰訊營收增長分別為40%,37%,37%和28%。

盡管如果將電商業務剝離的因素考慮在內,其可比的營收增長要比這快,但為了彌補增值服務進一步放緩的影響,騰訊必須尋找新的增長引擎。過去無論是業界,還是騰訊自身,可能都希望能在電商領域獲得某些突破,但根據騰訊入股的京東和大眾點評之前的進展情況表明,微信在電商領域的實際應用可能並不如預期,至少目前如此。

於是,重任落在了廣告業務身上,至少在中短期內如此。實際上,在過去幾個季度,騰訊的廣告收入也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在2012~2013年,廣告業務分別占騰訊全部收入的7.7%和8.33%,但在2014年第三季度這一比重上升到12.3%。

這固然有電商業務剝離導致的分母減少效應的作用,但廣告業務儼然已經接替電商成為增長最快的業務:在2014年前三個季度,廣告業務同比分別增長了38.6%,59%和78%,明顯快於同期總體營收的增長,而且有加快增長的趨勢。

在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中,騰訊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表示了對廣告的重視:“隨著效果廣告在 QQ 空間手機版和微信公眾賬號推出,我們網絡廣告業務的增長尤其迅速。鑒於我們流量上的優勢、與用戶的登錄關系以及中國和海外市場效果廣告已呈現的市場規模,我們認為騰訊的效果廣告業務將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如果事情像預期那樣進展,騰訊將越來越和Facebook具有比可比:過去Facebook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是廣告,少部分是增值服務,而騰訊則正好相反。巧合的是,據說過去這兩家公司之間一直存在著業務上的交流。

按已經公布財報的四個連續季度計算,騰訊總收入為111億美元,其中考慮了騰訊在這期間逐步剝離了電商交易業務,因此以最近一個季度的電商收入作為前三個季度電商收入的一個近似值,對騰訊的總營收進行了調整。2013年第四季度,在騰訊開始剝離電商交易業務的前一個季度,電商業務占到騰訊全部營收的19.6%。

考慮到電商交易業務剝離的影響逐漸結束,廣告業務戰略的實施,以及移動遊戲潛力的進一步釋放,預期未來幾年騰訊可以保持30~40%的年複合增長率。相比而言,Facebook在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增長都在60%以上,而且考慮到其用戶的全球均衡性,預期未來幾年仍然會快於騰訊的增長速度,保持45%以上的增長。

目前Facebook的市值大約是1970億美元,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和騰訊相當,為112億美元。按照PSG(經過增長率調整的市值收入比),兩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相當,就是說,騰訊目前的股價已經反映了各種提高廣告收入的可能嘗試預期。

盡管騰訊也可能通過增加移動端遊戲投放來創收,但必須考慮到移動端和PC端在遊戲業務上的可替代性,即一個用戶用於遊戲的總體時間可能相對穩定——盡管移動端通過對零碎時間的利用,會產生增加效應,但增加可能有限。不過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而如果按照單用戶價值計算,則騰訊的估值水平明顯高於Facebook:根據第三季度財報,騰訊QQ的月活躍用戶為8.2億,同比增長1%,QQ移動月活用戶5.42億,同比增長36%,微信月活躍用戶4.68億,同比增長39%;而Facebook的月活躍用戶數為13.5億,同比增長14%,移動端月活躍用戶為11.2億,同比增長29%。

在目前的用戶規模上——在找到國際化的成功突破口之前,很難再大規模增加用戶,雖然用戶在PC和移動端的切換進程仍然會進行——騰訊繼續提升價值的做法只有一個,就是進一步提高單用戶價值,比如向他們推薦更多的廣告,鼓勵他們玩更多的遊戲,引導他們利用微信或手機QQ做更多的與金錢有關的事情。

相比而言,廣告是目前最可行的、雖然不是最佳的激發投資者想象力的途徑,但相比微信介入電商等交易模式帶來的想象力,這也只能算是次優選擇。除非騰訊找到更有效的廣告模式,就像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廣告一樣,或者借此建立新的用戶習慣,而這一習慣與如何使用微信進行更多交易行為有關。

再或者,騰訊能證明其增值服務業務的成熟期遠未到來,之前因為用戶體驗等方面的考慮,它曾有意控制開發相關業務的速度,特別是在微信上,不過現在既然朋友圈廣告都能做,那還有什麽不能做的呢?因此不排除其在電商交易業務剝離的影響逐步剝離後,其增長會出現超預期的情況。

隨著對廣告業務依賴的增加,騰訊似乎將加速Facebook化,而非成為Facebook與阿里巴巴的聯合體,這將壓制其價值想象空間,後者能提高騰訊價值的想象空間。

(文章源自公眾號:價值線,文章僅做一般性探討,不作為投資決策之依據,股市有風險,請慎重決策。作者申明其本人不持有騰訊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491

微信廣告或壓制騰訊價值想象空間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2/148967.html

i黑馬:隨著對廣告業務依賴的增加,騰訊似乎將加速Facebook化,而非成為Facebook與亞馬遜或阿里巴巴的聯合體。按PSG計算,目前騰訊股價已經反映各種提升廣告收入的可能預期,按單用戶價值計算,它已經比Facebook貴得多。


騰訊昨天(1月21日)終於開始在微信朋友圈測試進行廣告投放,這一舉動攪動了各方神經:

 

對於微信的用戶而言,該舉動是否傷害騰訊一直非常看重的用戶體驗,是最值得關註的,相信這也是騰訊遲遲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對那些有意掘金微信朋友圈的商家,以及看重其可能帶來的商業增長潛力的投資者而言,這卻是夢寐以求的好事。

 

當日收盤時,騰訊在港交所的股票上漲了3.7%,該漲幅兩倍於香港恒生指數的整體漲幅,其市值達到1556億美元,逼近過去幾個月多次接近的歷史高點。但從長遠看,該事件對騰訊價值的影響,還有賴於一些因素。

 

比如,這一舉動如果引發用戶不滿,就可能給潛在的競爭對手以機會,無論是阿里巴巴,網易,陌陌,還是韓國股東背景的Line,甚至小米(該公司很早就推出類似微信的應用米聊,但近兩年將主要精力放在手機上,並靜待時機),那樣一來,將得不償失。

 

不過,可能任何人都再難以阻攔騰訊前進的步伐,這是因為隨著占其營收三分之二的增值服務收入(包括遊戲)增長的放緩,以及2014年開始對增長最快的電商交易業務的剝離,該公司過去幾個季度的營收出現了節節下滑:在已經公布財報的連續四個季度中,騰訊營收增長分別為40%,37%,37%和28%。

 

盡管如果將電商業務剝離的因素考慮在內,其可比的營收增長要比這快,但為了彌補增值服務進一步放緩的影響,騰訊必須尋找新的增長引擎。過去無論是業界,還是騰訊自身,可能都希望能在電商領域獲得某些突破,但根據騰訊入股的京東和大眾點評之前的進展情況表明,微信在電商領域的實際應用可能並不如預期,至少目前如此。

 

於是,重任落在了廣告業務身上,至少在中短期內如此。實際上,在過去幾個季度,騰訊的廣告收入也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在2012~2013年,廣告業務分別占騰訊全部收入的7.7%和8.33%,但在2014年第三季度這一比重上升到12.3%。

 

這固然有電商業務剝離導致的分母減少效應的作用,但廣告業務儼然已經接替電商成為增長最快的業務:在2014年前三個季度,廣告業務同比分別增長了38.6%,59%和78%,明顯快於同期總體營收的增長,而且有加快增長的趨勢。

 

在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中,騰訊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表示了對廣告的重視:“隨著效果廣告在 QQ 空間手機版和微信公眾賬號推出,我們網絡廣告業務的增長尤其迅速。鑒於我們流量上的優勢、與用戶的登錄關系以及中國和海外市場效果廣告已呈現的市場規模,我們認為騰訊的效果廣告業務將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如果事情像預期那樣進展,騰訊將越來越和Facebook具有比可比:過去Facebook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是廣告,少部分是增值服務,而騰訊則正好相反。巧合的是,據說過去這兩家公司之間一直存在著業務上的交流。

 

按已經公布財報的四個連續季度計算,騰訊總收入為111億美元,其中考慮了騰訊在這期間逐步剝離了電商交易業務,因此以最近一個季度的電商收入作為前三個季度電商收入的一個近似值,對騰訊的總營收進行了調整。2013年第四季度,在騰訊開始剝離電商交易業務的前一個季度,電商業務占到騰訊全部營收的19.6%。

 

考慮到電商交易業務剝離的影響逐漸結束,廣告業務戰略的實施,以及移動遊戲潛力的進一步釋放,預期未來幾年騰訊可以保持30~40%的年複合增長率。相比而言,Facebook在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增長都在60%以上,而且考慮到其用戶的全球均衡性,預期未來幾年仍然會快於騰訊的增長速度,保持45%以上的增長。

 

目前Facebook的市值大約是1970億美元,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和騰訊相當,為112億美元。按照PSG(經過增長率調整的市值收入比),兩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相當,就是說,騰訊目前的股價已經反映了各種提高廣告收入的可能嘗試預期。

 

盡管騰訊也可能通過增加移動端遊戲投放來創收,但必須考慮到移動端和PC端在遊戲業務上的可替代性,即一個用戶用於遊戲的總體時間可能相對穩定——盡管移動端通過對零碎時間的利用,會產生增加效應,但增加可能有限。不過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而如果按照單用戶價值計算,則騰訊的估值水平明顯高於Facebook:根據第三季度財報,騰訊QQ的月活躍用戶為8.2億,同比增長1%,QQ移動月活用戶5.42億,同比增長36%,微信月活躍用戶4.68億,同比增長39%;而Facebook的月活躍用戶數為13.5億,同比增長14%,移動端月活躍用戶為11.2億,同比增長29%。

 

在目前的用戶規模上——在找到國際化的成功突破口之前,很難再大規模增加用戶,雖然用戶在PC和移動端的切換進程仍然會進行——騰訊繼續提升價值的做法只有一個,就是進一步提高單用戶價值,比如向他們推薦更多的廣告,鼓勵他們玩更多的遊戲,引導他們利用微信或手機QQ做更多的與金錢有關的事情。

 

相比而言,廣告是目前最可行的、雖然不是最佳的激發投資者想象力的途徑,但相比微信介入電商等交易模式帶來的想象力,這也只能算是次優選擇。除非騰訊找到更有效的廣告模式,就像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廣告一樣,或者借此建立新的用戶習慣,而這一習慣與如何使用微信進行更多交易行為有關。

 

再或者,騰訊能證明其增值服務業務的成熟期遠未到來,之前因為用戶體驗等方面的考慮,它曾有意控制開發相關業務的速度,特別是在微信上,不過現在既然朋友圈廣告都能做,那還有什麽不能做的呢?因此不排除其在電商交易業務剝離的影響逐步剝離後,其增長會出現超預期的情況。

 

隨著對廣告業務依賴的增加,騰訊似乎將加速Facebook化,而非成為Facebook與阿里巴巴的聯合體,這將壓制其價值想象空間,後者能提高騰訊價值的想象空間。

 

若想閱讀更多尹生的互聯網相關領域的價值研究文章,請訂閱尹生的微信公號價值線(jia-zhi-xian),或前往尹生的福布斯中文網專欄。若需轉載,請署名並註明出自價值線。但申明:尹生的所有文章僅做一般性探討,不作為投資決策之依據,股市有風險,請慎重決策。作者尹生申明,其本人不持有騰訊股票。

 

特此申明: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和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41

手機兩面都能接聽 來看看TCL春季新品有沒有想象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2598.html

手機兩面都能接聽 來看看TCL春季新品有沒有想象力?

一財網 王珍 2015-04-08 16:57:00

TCL通訊COO王激揚宣布,TCL手機2015年銷量目標1億臺,其中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銷量目標1000萬臺。

4月8日,TCL春季新品發布會在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舉行,現場入口處“let’s + +”字樣十分醒目,對應TCL互聯網+智能的“雙+”轉型戰略。註重研發的TCL近年來新品推出的間隔越來越短,此次新品發布會將有哪些亮點呢?

TCL春季新品發布會現場

現場TCL先後發布了智能手表、幸福醫生、曲面量子點電視、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等新產品。此外,TCL還推出可定制的模塊電視,以往軟件可升級,現在硬件模塊也可叠代、更替。

TCL通訊COO王激揚宣布,TCL手機2015年銷量目標1億臺,其中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銷量目標1000萬臺。

TCL此前已經推出了中國首臺量子點電視H9700,是目前色域覆蓋率最廣的電視,配備哈曼卡頓A級音響,實現了完美畫質與頂級音響組合。此次新品發布,TCL推出了更具亮點的60英寸曲面量子點電視H8800,配備的哈曼卡頓音響也升至S級。

李東生說,TCL的企業定位為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他宣布,2015年TCL集團向互聯網轉型的三大目標包括:有ARPU值貢獻的用戶,家庭用戶總數超2500萬,移動用戶總數2500萬;來自智能電視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服務業務收入超1億元;集團服務收入的增長高於整體收入增長,占比超過20%。

TCL智能電視應用服務平臺“歡網”公司的負責人梁鐵航透露,TCL的TV+生態圈今年在視頻領域,與中國互聯網電視、騰訊視頻全面深度合作;在遊戲領域,與騰訊遊戲全面深度合作。此外,與韓國K頻道合作,S級內容優先投放TCL平臺。梁鐵航還透露,歡網即將完成B輪融資,獲得億元投資。

TCL新品智能手表

幸福醫生

科天視頻雲服務

正反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

TCL曲面量子點電視

TCL智能電視應用服務平臺“歡網”即將獲得億元B輪融資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13

合生元主業複蘇提供安全邊際,O2O電商平臺打開想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6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7 16:17 編輯

合生元主業複蘇提供安全邊際,O2O電商平臺打開想象
作者:陳陽,袁霏陽

投資亮點
我們首次覆蓋合生元給予推薦評級,2015價年底目標價42.0港元(22%上升空間;21x2015eEPS)。合生元是中國第四大嬰兒配方奶粉公司,2014年市占率7%。公司在2014年下半年的“轉身”(及時進行戰略調整)以及有利的匯率/成本環境促發自2015年初以來的價值重估。在經歷最近的股價調整後,我們建議現在再次介入,主要因為:1)年初至今盈利增速表現優異(預計同比超過15%)而2015/16年市場預期謹慎(比我們的預測低10%/12%);2)從2015年起在嬰兒用品領域開展並購(2015年上半年有望完成1~2宗交易);3)“媽媽100”O2O電商平臺具有巨大潛力(2015年下半年引入優質戰略投資者),這也是南下基金偏好的主題。

財務預測
主業複蘇進行時。年內業績表現延續良好勢頭,主要基於公司內在核心競爭優勢:創新的企業基因、勤勉且歷史記錄優異的管理層,以及獨特的“媽媽100”平臺。

2015/16年主要增長動力:1)第二嬰兒配方奶粉品牌“素加”以及“葆艾”紙尿褲的快速增長;2)嬰兒用品店加速擴張(尤其在低線城市);以及3)向B2C線上平臺滲透。我們認為合生元將繼續擴大在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市占率。同時,有利的匯率前景將完全對沖產品組合下降的毛利率影響。

媽獨特的“媽媽100”O2O電商平臺具有巨大潛力。通過把第三方嬰兒護理品牌與其線下嬰兒用品店和會員連接,該平臺可吸引更多流量,豐富產品類別,及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一創新的模式甚至有望從主流第三方B2C平臺搶奪流量(嬰兒護理相關)並輕松變現。

估值與建議

我們2015/16年盈利預測未考慮潛在並購。我們采用折現現金流法。目標價對應21x2015eEPS,仍比全球同類公司低15%。我們看好公司強勁現金流和行業領先ROE。進一步上升空間可能取決於“媽媽100”平臺帶來更多驚喜。

風險

非理性競爭;匯率及主要原料價格出現不利波動;與“媽媽100”平臺相關的融資風險。

概要

我們首次覆蓋合生元給予推薦評級,2015年底目標價42.0港元(22%上升空間;21x2015eEPS)。合生元是中國第四大嬰兒配方奶粉公司(第二大國內品牌),根據歐睿的數據,其2014年市占率7%(2010年為2.1%)。

基於以下因素,應我們看好合生元,目前股價對應17x2015eEPS。
►根據我們的渠道調查,公司主業正在複蘇(本年迄今盈利同比增長超過15%),並持續獲得市場份額。

►公司受益於歐元大幅貶值,其主營業務成本的80~90%是以歐元結算。此外,歐洲乳粉價格下降也有助於公司毛利率提升。由於庫存天數較長(5~6個月),2015年下半年以後成本方面的改善將更加顯著,並有望持續到2016年。

►構建“媽媽100”O2O電商平臺-垂直母嬰O2O電商平臺-通過把第三方嬰兒護理品牌與其線下嬰兒用品店和會員連接,該平臺可吸引更多流量,豐富產品類別,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一創新的模式甚至有望從主流第三方B2C平臺搶奪流量(嬰兒護理相關)並輕松變現。

►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有助於未來並購,特殊紅利有望恢複(2014年暫停)。

►管理層勤勉盡責且歷史記錄優異。

首次覆蓋合生元給予推薦評級,目標價42.0港元
2015年起嬰兒配方奶粉有望恢複,主要推動因素包括:

►我們預計第二品牌“素加”(進口裝和國產裝)2015/16年有望實現40%/30%的銷售額增長,抵消主品牌“合生元”停滯不前的銷售增速(2014年下半年企穩,2015/16年預計-4%/0%)。“素加”國產裝在11月下旬上市,一個月內銷售額就達到6430萬元。

►嬰兒用品店持續快速擴張(POS目標:到2015年底增長22%至30,000),主要在低線城市;“媽媽100”O2O旗艦店不斷發展(POS目標:到2015年底增長250%至14,000)。此外,合生元計劃投資藥店,這是新興的線下渠道(POS目標:增長112%至6,000)。

►向第三方B2C平臺滲透,例如天貓和京東,這些平臺的零售增速最快(2014年增長77%)。

►歐元貶值(80~90%的主營業務成本以歐元結算,比之前的峰值降低24%)和乳粉成本降低(占主營業務成本的10%,比峰值降降低44%)有利於毛利率。

►行業增長保持健康(2014~2017年銷售額複合增速8%),產品組合不斷升級,中國政府有望出臺政策監管嬰兒配方奶粉電商渠道。在中國,約44%(15億美元)的嬰兒配方奶粉線上銷售不用繳稅。

戰略性構建垂直母嬰護理O2O電商平臺可帶來巨大潛力,並有利於長期可持續增長。合生元將本著互利原則與在中國市場上布局有限甚至沒有布局的第三方嬰兒護理品牌合作(進入市場),合生元的線下嬰兒用品店(交易/新客戶)以及CRM系統將改善客戶/品牌服務以及渠道管理,比主流第三方B2C平臺(京東、天貓等)更先進、更符合客戶實際需求。我們認為“媽媽100”的成功上線有助於公司從主流第三方B2C平臺搶奪流量,並最終提高平臺銷售收入和變現。更重要的是,該平臺不需要太多資本支出(物流等方面),但可能會有更多的運營支出(向提供優質服務的嬰兒用品店提供激勵、出售更多產品品類、開展促銷以吸引顧客)。

強勁財務實力有助於未來並購,特殊紅利有望恢複。由於采用了輕資產模式,合生元資產負債表強勁,凈現金21億元(2014年底),營運自由現金流預計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複蘇,主要由於以下事件之後的庫存天數改善、資本支出降低和盈利提高:

►營運現金流下降(盈利能力下降、營運資金周期延長)。
►對法國供應商Isigny20%的股權投資;
►收購長沙嬰兒配方奶粉工廠(生產“素加”國產裝);
►2013~2014年投資設立紙尿褲合資公司(生產升級款的“葆艾”)。

估值有上升潛力。合生元股價目前對應17x2015eEPS,比歷史平均水平低6%。我們看到進一步價值重估的可能性,因為其主業在2015年上半年持續複蘇,有望緩解市場對其基本面下行風險的擔憂。我們認為在當前的市場情緒下,我們的隱含目標市盈率21倍是合理的(僅對主營業務),但偏保守(考慮到其全球領先ROE、強勁現金流、優秀管理層,以及構建垂直母嬰O2O電商平臺從而轉型)。未來估值進一步提升的催化劑包括“媽媽100”平臺的成功爬坡。

合生元:中國嬰兒用品行業少有的案例
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少有的案例
合生元已成長為中國第四大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2014年銷售額市占率7%(根據歐睿的數據)。雀巢(與惠氏合計:13.1%的份額)排在第一位,然後是美贊臣(10.1%)和貝因美(8.7%)。

合生元1999年成立於廣州,2003年和2007年分別推出益生菌補充產品和脫水類嬰兒食品。司公司2008年開始涉足嬰兒配方奶粉業務,並實現了中國市場上最快的嬰兒配方奶粉銷售年均複合增速(115%,2008~2014),主要受益於明確的產品定位(高端行業/高收入家庭)、基於“媽媽100”會員機制的精準營銷(改善客戶服務,提供忠誠度,大數據促進交叉銷售),以及較早進入新興嬰兒用品店渠道。2010年,合生元推出嬰兒護理產品(包括貼牌紙尿褲),2011年推出營養補充類產品。2013年9月,公司推出第二嬰兒配方奶粉品牌“素加”(進口裝),以應對高端嬰兒配方奶粉的價格壓力。2013年12月,合生元收購長沙營可營養品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現金對價3.5億元),該公司具有嬰兒配方奶粉產能3~5萬噸,可用於生產“素加”(國產裝)。2014年1月,合生元(40%)與杭州可靠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60%)共同建立嬰兒紙尿褲合資公司,以加強在在嬰兒紙尿褲市場的布局。




獨特的“媽媽100”平臺是合生元的核心競爭力
“媽媽100”平臺是合生元的核心資產和獨特業務模式。其活躍會員數量1在2014年底達到196萬,活躍會員在2014年的貢獻份額為76.8%。成為“媽媽100”會員後,消費者可累積積分換購產品和服務,例如合生元呼叫中心的及時來電(反饋、再次購買提醒、咨詢等)、免費母嬰雜誌以及其它會員活動。通過這一方式,公司不僅可以提高品牌忠誠度,還可以挖掘消費數據(從零售商POS機上),從而進行精準營銷(根據消費者過去的購買行為提供購買建議)。同時,大數據以及公司的ERP系統有助於公司有效監督渠道庫存。更重要的是,合生元較早進入快速增長的嬰兒用品店業務,以及POS機的安裝給其它品牌設臵了壁壘。

“媽媽100”平臺不斷調整,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業務環境。基於24,615家VIP會員嬰兒用品店,合生元發起O2O“媽媽100”計劃,以適應移動端消費並幫助嬰兒用品店吸引更多客戶/訂單。2014年7月,公司啟動O2O旗艦店項目,挑選了4,000家優質嬰兒用品店合作夥伴,這些零售商可在會員管理、營銷、物流管理和支付方面獲得更好的支持,同時也要提供更優質的客戶服務,包括訂單確認、貨品交付、支付和產品提供(合生元建立了激勵/懲罰機制)。

2014年試運行後(2014年4季度日均活躍用戶85,000,2014年110萬訂單以及8.1億元總商品價值),在合生元在2015年開放“媽媽100”O2O電商平臺,允許部分第三方嬰兒用品品牌引入優質戰略投資者。


合生元股價從過分樂觀到過分悲觀
我們認為合生元股價的顯著波動提供了再次介入的機會,因為我們認為雖然在過去一年市場動蕩和短期盈利下滑,但公司核心競爭優勢保持不變(創新根植於公司“基因”,並具有勤勉的管理團隊和獨特的“媽媽100”平臺)。其股價大跌主要是由於:

►2013年中國乳制品行業泡沫破裂-合生元1年預測P/E倍數甚至超過40倍,不具備合理性。

►行業波動和公司內部重組所導致的短期盈利壓力使市場擔憂其長期可持續性(1年預測P/E倍數在2014年初下降到10倍)。合生元2014年下半年和本年迄今表現都證明市場仍過分謹慎(雖然1年預測P/E倍數重估至17倍),我們預計主營業務從2015年開始恢複,價值重估還將繼續。



估值和盈利預測

折現現金流是公正和保守的估值工具
根據公司強大的現金生成能力,我們采用折現現金流法(公正而保守的估值工具)來衡量合生元的長期價值,我們還對比了中國必需消費品和全球同類公司的市盈率倍數。

基於折現現金流的2015年底目標價為42.0港元,假設: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10.2%(根據彭博資訊,3.0%的無風險利率和6.5%的風險溢價;保守性對應1.1xbeta,以及0%目標負債率-基於良好現金頭寸);

►中間階段增速8%(考慮到潛在並購和向平臺運營商的戰略轉型可在此階段維持穩定而良好的增速)。

►終端增速2%,與同類公司一致。

我們的目標價對應21x2015eEPS,比中國必需消費品平均24x的水平低13%,並全球同行的25x低15%。公司目前股價對應17x2015eEPS,處在我們覆蓋的可比公司的低端,但公司的ROE和股息率處於領先地位。



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2015/16年盈利增長19%/9%,主要由於銷售增長8%/10%(不考慮潛在並購)。

2015/16年主營業務恢複。我們保守估計合生元銷售增速在2015/16年恢複至8%/10%,主要由於公司采取以下措施抵消嬰兒配方奶粉主品牌(“合生元”)可能的額疲弱增長以及渠道互斥(線上vs線下):

►較低端嬰兒配方奶粉品牌“素加”以及嬰兒紙尿褲品牌“葆艾”的銷量迅速爬坡。

►嬰兒用品店持續擴張(從2014年底的24,615家擴張到2015年底的30,000家),尤其在低線城市(嬰兒用品店零售增速仍在雙位數),發展“媽媽100”O2O旗艦店(從2014年底的4,000家增加到2015年底的14,000家),以及吸引更多活躍“媽媽100”會員。

►滲透到B2C渠道(第三方平臺),享受嬰兒配方奶粉行業的最快增速(該渠道2014年零售增速77%)。

產從品組合下降對合生元毛利率的負面影響有望從2015年起減弱。因歐洲央行量化寬松所導致的疲弱歐元將抵消對利潤率的負面影響。我們預計“素加”銷售收入份額將在2015/16年提升5.5/4.6個百分點至23.4%/28.0%,體現產品組合下降對毛利率的影響減弱。
根據我們的估算,歐元對人民幣每貶值1個百分點,合生元毛利率將提高0.3個百分點(假設80%的主營業務成本以歐元結算),在嬰兒配方奶粉方面,“素加”銷售份額每增加0.1個百分點,毛利率將下降0.1個百分點(謹慎假設“素加”毛利率50%)。對比以前的峰值,歐元對人民幣已經松動了24%,本年迄今均值同比下降23%。歐洲全脂奶粉價格(主營業務成本10%,敏感性低)從2014的高點下降了44%,本年迄今均值同比下降41%。

我們保守假設2015/16年歐元對人民幣貶值12%/1%,可提升合生元毛利率1.8/0.3個百分點。,根據我們對產品組合的假設,2015/16年毛利率將稀釋0.6/0.5,個百分點,主要由於“素加”銷售份額提升。因此,我們保守預計合生元2015年毛利率提高3.1個百分點,2016年下滑0.3個百分點。

對於銷售、管理和行政費用,我們謹慎預計2015年提升1.4個百分點,2016年持平,因為考慮到更多廣告促銷費用將快速增長以支持嬰兒用品店的加速擴張(尤其在低線城市)、線上渠道滲透以及“媽媽100”O2O電商平臺的推廣(雖然2014年與業務單元重組相關的成本是一次性成本)。

目前市場對2015/16年的盈利預測比我們的預測低10%/12%,我們認為太保守(考慮到本年迄今盈利複蘇,同比增長超過15%)。


可轉債值得關註(考慮到合生元未來出現拐點的前景和強勁的現金生成能力)。由於可轉債轉換價格較高(90.84港元),遠遠高於目前交易價格,公司股價是否能夠上漲到使可轉債持有人願意進行轉換的水平存在不確定性。如果需要的話,合生元將擁有充足的在手現金來償付可轉債(31億港元/28億元人民幣)。

合生元:2014年良好防禦性證明核心競爭優勢
2014年,合生元在動蕩的市場中保持了市場份額,表現超過了雅士利(01230.HK)和貝因美(002570.CH),這兩家公司凈利潤分別下滑40%和91%。我們認為貝因美2014年的經營表現(尤其是2014下半年)證明其在“媽媽100”和卓越品牌能力的支持下,具備應對危機的強大管理和執行能力。此外,公司致力於升級其“媽媽100”平臺,使其從2015年起成為一個垂直嬰兒護理O2O電商平臺。

2014業績回顧:凈利潤超過市場預期20%
合生元2014年凈利潤8.07億元(-2%),比市場預期高20%,銷售額47億元(+4%),凈利潤率(經常性)下降4.5個百分點,主要由於毛利率壓縮和銷售、管理和行政費用率增加。2014年下半年,銷售有望環比恢複16%,主要由於嬰兒配方奶粉“素加”的良好銷量以及嬰兒配方奶粉主品牌“合生元”的穩定表現、嬰兒用品店持續擴張,以及銷售、管理和行政費用率環比下降6.0個百分點(由於及時完成業務單元重組形成2014年上半年一次性費用,以及銷售複蘇帶來的營運杠桿提高)。

自2013年中以來積極應對市場挑戰
中國消費者對高價嬰兒配方奶粉的“非理性”追棒(認為高價等於優質)以及嬰兒配方奶粉廠商利用消費者心理以及憑借對渠道的控制持續提價的情況在政府2013年7月進行價格幹預後開始扭轉,從而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價格下降壓力,尤其是合生元開展大量業務的高端市場。

同時,中國電子商務的繁榮使消費者能夠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而2013年8月恒天然汙染乳粉烏龍事件影響了一些大品牌(例如多美滋)的地位。這打破了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的競爭格局。此外,在經濟“新常態”中,市場還經歷了總消費量增速的自然下滑。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大部分公司都將面臨巨大挑戰,包括合生元:

►銷售價格短期面臨下行壓力,尤其對於高端品牌,包括合生元;

►新進入者(主要通過線上渠道)加劇競爭,恒天然事件給一些公司帶來清理庫存的壓力,從而侵蝕利潤率。

►渠道迅速向電商轉移,尤其是現代交易。面對市場環境的不利改變和內部重組,合生元的財務表現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影響-從2013年下半年起銷售增速放緩,利潤率壓縮。

但我們看到公司基本面自2014年下半年起有企穩跡象,主要由於在優秀管理團隊的領導下公司及時進行戰略調整:
►推出了較低端的第二品牌“素加”-進口裝於2013年9月推出,國產裝於2014年11月底推出(零售價:200~250元/900克),以應對銷售價格壓力,該業務占比從45%提高到85%。2014年公司成功抵消“合生元”品牌銷售放緩的影響並保持了在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的總份額。同時,公司還降低了某些產品的出廠價。

►獨立業務單元銷售“合生元”、“素加”和“葆艾”,以推動低利潤率品牌的銷售和保證總銷量(雖然一些一次性重組費用大部分發生在2014年上半年)。

►持續擴大嬰兒用品店網絡-尤其在低線城市(這些城市基於嬰兒用品店的零售增速仍是雙位數),從而緩沖電子商務的影響,特別是高線城市,並發起O2O業務,利用“媽媽100”平臺受益於移動端消費並改善服務。

►2014年8月開始B2C業務,通過高端護理系列而受益於電子商務的繁榮。根據AC尼爾森的數據,2014年下半年合生元在B2C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的份額提升至1%(之前是0.2%)。

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逐漸回到健康有序的格局
自2013年中以來,經歷了一年多的動蕩,我們認為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逐漸回到健康有序的格局(雖然競爭仍然激烈),這有助於合生元的複蘇。我們用以下事實來具體說明。

嬰兒配方奶粉行業增速保持健康:2014~2017年銷售複合增速8%

事實1:我們認為2014~2017年行業消費量增速可保持在5%或以上,而“新常態”增速將顯著低於2003~2013年複合增速18%(根據歐睿),主要由於:
►中國獨生子女政策放松而帶來新生兒數量增加。根據中金策略組的預期,中國生育高峰將再延續5~6年至2020年,新增嬰兒數量將超過1000萬,即每年150萬(假設政策放松後出生率提高20%),見圖表32。

►人均消費量隨著城鎮化進程而進一步改善,目前仍低於發達國家。

►領先公司未來仍有充分空間進行整合(中國市場目前的集中度仍然較低)。


事實2:零售均價恢複向上趨勢,2014~2017年預計每年提高3%,主要受2014年以來產品組合升級的驅動。之前為應對政府2013年中打擊高價奶粉的行動,整個行業降低售價。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4年行業銷售均價仍提高3%(銷售均價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複蘇),嬰兒配方奶粉市場走出“混亂期”,雖然競爭仍然激烈。

雖然2015年合生元銷售均價可能仍面臨壓力(產品組合向“素加”轉移),但我們預計其銷售均價從2016年起逐漸企穩,並且零售價格溢價保守預測下降至46%(2011年是100%)。我們認為合生元品牌影響力值得這一溢價,這對我們的假設形成支持,即從2016年起“合生元”品牌銷售將企穩並逐漸進行向上期,2014年下半年的顯著反彈反映了這點。

事實3國:中國44%的線上銷售不需要納稅,潛在監管規定有望縮小一些品牌的定價優勢。目前對C2C渠道的大部分銷售缺乏監管,這一渠道是所有渠道中銷售均價最低的,可能充斥假冒商品。電商渠道領先品牌,例如諾優能、美樂寶、美素佳兒和可瑞康可能也享受稅務優惠。政策方面,中國政府不久有望出臺新規定(稅務、質量檢查等),以監督這一灰色地帶。根據我們的預測,如果政府征收關稅(10%)、增值稅(17%)和法人所得稅(25%),這些品牌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成本/定價優勢,從而緩解高端品牌的價格壓力。此外,由於國家監管規定可能趨嚴,B2C渠道有望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並取代C2C渠道。


2014~2016年嬰兒用品店仍是最大渠道
事實4:隨著電子商務的繁榮,嬰兒配方奶粉市場重心正迅速向線上B2C渠道轉移。根據AC尼爾森的調查,2014年嬰兒配方奶粉線上B2C渠道僅占8.4%的市場份額(銷售額),銷售收入增長77%,預計2016年電商市場份額(按銷售額)從2014年的28%提高到37%。我們預計2014~2016年市場總銷售複合增速為8%,電商銷售複合增速將為24%。如果我們進一步假設嬰兒配方奶粉B2C占電商渠道銷售的比重每年擴大10個百分點,其銷售複合增速可達60%。

事實5:AC尼爾森預計2014~2016年嬰兒用品店渠道仍為最大渠道,其銷售份額從2014年的42%小幅下滑2個百分點至2016年的的40%。我們假設市場銷售複合增長8%,嬰兒用品店渠道銷售複合增速將為5%。從結構上看,根據我們的渠道調查,低線城市通過嬰兒用品店的銷售仍保持雙位數增長,而高線城市銷售增速增則面臨壓力。我們認為,基於合生元創新的O2O電商業務模式,數據提供商的預測或低估嬰兒用品店的增長(但未來電商和線下嬰兒用品店之間的界限可能會變得模糊)。

主業複蘇提供安全邊際,O2O電商平臺打開想象
合生元主業有望從2015年起複蘇
合生元盈利下滑主要由於市場波動和內部重組。隨著2014年上半年市場逐步回到健康增長模式以及公司完成四個業務單元的拆分(由更專業的銷售團隊分別負責“合生元”、“素加”、“葆艾”、“早教”),公司基本面在2014年下半年恢複。

此外,合生元本年迄今的表現延續了良好勢頭,我們認為主業將複蘇:
►多平臺增長戰略(B2C、C2C、O2O以及線下嬰兒用品店)以及新產品(國內“素加”和“葆艾”)推出將推動收入增長。公司將加快在低線城市(嬰兒用品店渠道零售額仍保持雙位數增長)的嬰兒用品店渠道擴張,並依靠護理系列加強B2C渠道(不損害定價機制),以抵消因電商影響(事實5)而導致的高線城市嬰兒用品店同店增速的下降。由於該渠道增速仍然很快(2014年銷售額增長77%)以及競爭相對較小(事實1、3、4),我們認為合生元進行線上發展為時還不算太晚。我們認為線下嬰兒用品店和線上B2C之間的“渠道互斥”可以被妥善管理,因為各自客戶的地理區域交叉有限。產品方面,公司將通過渠道進一步滲透和更多促銷來穩定“合生元”的銷售(2014年下半年“合生元”銷售恢複是一個積極信號)。

►歐元大幅貶值為利潤率提供緩沖,產品組合重心下移在對毛利率的影響將在2015年後減小。根據我們的預測(在盈利預測部分),產品組合的變化對毛利率的敏感性不高(“素加”在嬰兒配方奶粉中銷售占比每提高1個百分點,嬰兒配方奶粉業務毛利率將下降0.1個百分點)。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合生元毛利率顯著壓縮,主要由於銷售均價直接/間接降價(應對價格壓力),我們認為邊際影響將降低(零售均價進入上升期,合生元目前溢價顯著縮小,見“事實2”)。從2016年起,“素加”在嬰兒配方奶粉中銷售占比增加速度將放緩,從而對毛利率的影響減小,尤其是考慮到“素加”產能利用率的爬坡。成本方面,公司存貨天數較長(5~6個月),成本方面的影響將從2015年下半年變得明顯,並延續到2016年。

“媽媽100”O2O電商平臺具有巨大潛力
合生元“媽媽100”O2O電商業務在2015年初正式啟動,在獨立實體和團隊下運營。潛在戰略投資者的引入(2015年下半年B輪融資)和員工激勵機制正在討論中(2015年上半年A輪融資)。其設想的生態系統(合生元在其中作為“中介”)代表以下三方的共同利益:

►線下嬰兒用品店或其它零售商:收入/流量/增速/成本。

►第三方嬰兒用品品牌:市場進入/渠道管理/客戶覆蓋。

►客戶:服務/產品。

利用現有的強大平臺“媽媽100”(目前有超過200萬活躍會員;截至2014年底,在24615家VIP嬰兒用品店中,有4000家O2O嬰兒用品旗艦店),我們認為合生元將更容易實現“媽媽100”O2O電商平臺的爬坡。公司計劃在2015年底把VIP嬰兒用品店數量增加到3萬,旗艦店數量增加到1.4萬,同時采用CRM系統,以有效監督渠道和提供服務。我們認為競爭對手難以複制該平臺。
這一平臺如何變現?合生元將收取以下費用:

►按總商品價值的一定比例收取交易費;

►按品牌向線下零售商銷售價值的一定比例收取中介費。品牌商要支付上述兩種費用。因此,這一模式下的“商品成本”是與吸引流量相關的費用。第一個達成夥伴關系的第三方品牌預計將在2015年上半年簽署合同。

平臺是否需要初始投資?
不需要太多資本支出,因為這一模式充分利用線下零售商,不投資於物流。

“媽媽100”O2O電商平臺的前景怎樣?
我們認為其上升空間很大。正如前文所述,比起主流第三方品牌,這一模式向顧客、線下零售商和品牌商提供更好的服務,並且不可複制(已建立準入壁壘)。上這一模式有可能從線上B2C平臺吸引更多流量。考慮到中國嬰兒用品行業的巨大市場規模(嬰兒配方奶粉、嬰兒食品、紙尿褲以及玩具的總市場份額在2014年達到2200億元)以及超過8萬家嬰兒用品店,我們認為這一獨特模式具有無限潛力。

潛在股權融資募集資金如何使用?
我們認為將主要用於吸引新品牌,向線下零售商提供激勵,並增加對顧客的促銷。但其估值仍在討論中。

該平臺的潛在估值怎樣?
我們認為與品牌商或制造商相比,平臺運營商值得更高的估值,因為其具有廣闊的增長預期。中國B2C公司平均P/E為63倍。因此,如果合生元成功擴大其“媽媽100”O2O電商平臺,其估值將有進一步向上重估空間。


風險
競爭仍然嚴峻,戰略執行不易
在“新常態”增速和渠道結構迅速變化的情況下,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競爭仍然很激烈。雖然政府想要整合該行業,但事實上更多品牌進入了市場並帶來波動。嬰兒配方奶粉行業電子商務的快速擴展讓市場競爭格局在短期內更具不確定性。合生元在轉型過程中需認真考慮線下渠道、第三方B2C平臺以及“媽媽100”O2O電商平臺之間的增長平衡。

匯率和乳粉價格波動給毛利率帶來不確定性
合生元80~90%的主營業務成本以歐元結算,10%是乳粉成本。歐洲央行量化寬松或使歐元對人民幣貶值,而全球乳粉價格仍在歷史低端附近,有望抵消2015年毛利率的收縮(因產品結構重心下移)。但在2015年以後對毛利率影響的確定性目前來看較低,因為歐元區經濟前景不明,以及全球乳品價格有望反彈,而公司產品組合可能仍面臨壓力。

與“媽媽100”O2O電商平臺有關的管理問題和融資風險
該平臺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方面仍不確定,可能稀釋歸屬股東盈利。此外,“媽媽100”電商平臺的潛在剝離或導致合生元現有股東的利益沖突。

主要管理層減持
公司主要管理團隊持有75%的股權,因此給未來造成潛在風險。但少量減持或有利於公司的流動性。

食品安全問題是所有競爭對手的永恒課題
食品安全問題對品牌形象和銷售業績的損害是災難性的。在恒天然事件中,多美滋的例子就是教訓(雖然後來被證明是烏龍事件),說明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很難保持。


來源:中金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