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薄膜太陽能僅餘的優勢也將要消失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5/02/%E8%96%84%E8%86%9C%E5%A4%AA%E9%99%BD%E8%83%BD%E5%83%85%E9%A4%98%E7%9A%84%E5%84%AA%E5%8B%A2%E4%B9%9F%E5%B0%87%E8%A6%81%E6%B6%88%E5%A4%B1/

一些薄膜支持者, 向硅晶太陽能只可以用「我成本比你低」這個理由叫板

很可惜, 現在硅晶已經在殘酷的價格戰中, wafer和cell廠已經再殺價 (卡姆丹克會有甚麼影響?), 使下游的模組廠有空間再把價格下調, 待今年的技術換代完成開始量產, 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 老實說, 我沒有研究薄膜那邊的進程如何, 我只知今年硅晶廠會陸續會有新wafer新cell登場, 2012應該可以大規模生產, 中期而言, 薄膜的成長性應不如硅晶, 除非薄膜太陽能可以有新的應用, 例如把馬路以薄膜覆蓋(其實已經有人研究過)等等, 創造更大市場

除了first solar, 我認為很難有薄膜業者可以繼續撐下去, 鉑陽和創益的薄膜之路遇上重大挑戰了…

(source: http://www.energytrend.com.tw/et_solar_price_201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0

摩天大樓指數暗示中國經濟將要衰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562

每年巴克萊銀行都會公佈摩天大樓指數(Barclays Skyscraper Index),試圖將全球範圍內的摩天大樓高度與所在國家的經濟增長聯繫起來。有研究表明,巴克萊摩天大樓指數可以用來預測經濟衰退和市場暴跌。

過去近一個世紀裡,毫無疑問,美國摩天大樓的建造都領先於其它國家。過去10年裡,中東地區,特別是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在趕超美國。當前,世界最高的兩棟大樓就分別位於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下圖為摩天大樓指數圖。

中国, 中国经济

下圖來自Vizual-Statistix網站,世界最高的五座摩天大樓分別位於: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美國、台灣、中國大陸。

中国,中国经济

不過,應該用不了多少年,中國摩天大樓數量就會趕上來了。當前世界最高的20座摩天大樓中,有9座位於中國。下表為未來幾年全球摩天大樓排行榜,左邊一列藍色標誌代表已建成的大樓,黃色標誌代表計劃建造還未建成的。世界最高的10座摩天大樓中,將有5座位於中國;世界最高的20座摩天大樓中,將有14座位於中國。

中国,中国经济

Zerohedge指出,中國每年發債額度巨大,如此速度建造摩天大樓值得警惕,這表明存在信貸泡沫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88

中國之變:已經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 作者:格隆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7&extra=page%3D1
2014年仍未結束,但注定會成為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貫穿全年的是兩個字:變化!

副部級以下幹部取消配車、國企混合所有制試點、反腐、打老虎、稅制(增值稅、消費稅)改革、戶籍放開、十月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這一兩年,中國發生了很多事。很多我們習以為常,覺得難以改變的事,很多我們認為難以解決的痼疾,很多我們抱有期望但卻困難重重的改革,都在悄無聲息中發生著近乎翻天覆地的變化。

見微識著,一葉知秋。

格隆相信很多資本市場的人都明確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並在積極思考這些意味著什麼。格隆完全從經濟和投資角度來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和願望:19世紀初,中國GDP曾經佔到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今天的中國已經比較強大,但遠沒有達到我們祖先曾經達到的輝煌。我們站在一個關鍵的歷史轉折關口,中國走在一個再次強大的正確道路上,但道阻且長。如果我們眾志成城,能順利克服路上的主要困難,中國必然強大,我們多數人期望的大牛市也會順理成章到來。

先以事件為例,說說已經在發生的。

1、寧可容忍經濟下台階、再下台階,也要完成經濟塑形

對於大多數習慣了過去30年中國GDP接近兩位數增長的人,哪怕兩年前都不會想到中國經濟增速會放緩到7%,未來可能更低的一個水平——但為了一個更健康、更長遠、更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短期刮骨療傷,以局部刺激、局部加速代替大水漫灌,犧牲經濟增速而換來更健康和匹配的身材比例(也即所謂的調結構)——這對這屆政府而言,俗謂「李克強難題」;對我們投資大眾而言,則必須學會在一個相當長時間內面對局部性、結構性、槓桿性的行情與機會。
今天中國經濟用高層額話來說就是「三期疊加」,亦即經濟增速的換擋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前期刺激措施的消化期的三期疊加。所謂「李克強難題」,是指面對三期疊加時中國經濟下行及可能帶來的社會風險,高層不可能完全放棄經濟刺激措施,即不可能不出手;但鑑於過去幾年大規模刺激所帶來的後遺症,又不可能出重手,更不能導致2009年以後資產價格上升和國進民退等一系列惡果的出現。不能不出手,又不能出重手,這將是一場需要足夠耐心、細心、決心和高超技術的綜合外科手術。無論主刀醫生的水平如何,我們至少看到了主刀醫生的決心:哪怕經濟短期再下台階,也必須刮骨療傷,放棄過往依賴高投資+低人工成本+低廉資源的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

很多朋友問格隆:經濟增速快一點,有什麼不好,幹嘛要控制速度?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整個經濟體系如同一駕馬車,車輪、軲轆、軸、螺栓等等共同支撐的速度會有一個上限,超越了,可能整個馬車就散架了。

2、大力壓縮行政開支與執政成本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副部級以下幹部取消配車。

公車改革是一個多少年也推不動的難題,但在本屆政府說推出就推出了。這是一件看似不大也不小的事情:表面看似乎只是砍削與壓縮公務員福利的「民心工程」,但實際是一個政府主動積極尋找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規模匹配問題。這個事情如果能夠以點帶面全面推行,將極大減少攤壓在實體經濟上的行政成本,令整個社會財富增速加快。

中國擁有龐大的公務員數量,也是整個社會詬病的議題之一。各國對公務員定義不同,公務員涵蓋的範圍也不同。財政供養人員可視為最廣泛意義上的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佔總人口的比例(俗謂官民比),美國是112;法國112;日本123;英國124;中國126。財政供養人員與GDP之比為:美國2.31人/百萬美元GDP;法國3.46人/百萬美元GDP;日本1.39人/百萬美元GDP;英國1.59人/百萬美元GDP;中國39人/百萬美元GDP很明顯,從經濟視角考察,英國公務員效率最高,其次是日本,再次是美國和法國,中國公務員效率最低。從公務員與GDP的比例來說,不論統計口徑如何變換,我國公務員的數量都太多了。每個國家的政府公務員數量總要有個適度的規模,這一規模既能夠保證政府有效處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的需要,同時亦能夠避免規模膨脹而導致的行政成本過度提高。公車改革這塊硬骨頭的啃下,意味著政府在嚴肅認真直面和動自己的奶酪:堅決壓縮和砍削執政成本!未來政府行政開支佔經濟比重將會持續下降——從投資角度而言,這部分下降的成本,將直接提高整個社會的毛利率與淨利率,如果我們把中國視作一個公司的話。
3、延續人口紅利——戶籍放開

中國過往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如果只允許說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人口紅利的釋放。人口紅利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有效解釋經濟增長的最核心因素。從經濟學角度看,解釋經濟增長的變量很多,包括資本投入、勞動投入、人力資本積累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等諸多變量,但歸根結底都與人口因素相關。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不外乎是用暴力掠奪了其他國的人口紅利為己所用,而中國的人口紅利則是通過低工資、低保障的合法途徑實現對本國勞動力的苛待與利用。但目前這個紅利在消失,原因是兩點:一是人口結構變化,另一個就是戶籍制度對勞動力的綁定。


人口結構變化容易理解。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當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8.87%。而按照慣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的人口結構即可稱作老齡化社會。聯合國預測,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2020年將提高到13.6% 2050年則高達30.8%。換句話說,中國內地人口結構已出現重大轉變:三十年來無限供給的勞動力市場消失,迎來經濟學上的「劉易斯拐點」(Lewis Turning-Point)。中國人口撫養比預計在2015年停止下降,也就意味著2015年前後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停止增長,也就意味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未富先老」。

但這並不是說我國的人口紅利就真消失了:人口紅利,一取決於勞動適齡人口的增長,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勞動力在高效率領域(典型就是離開鄉村進城務工)盤桓的時間,這個時間由勞動力在農村與城鎮這兩個不同領域的投入產出比決定——由於戶籍對勞動力所享受的醫療、教育等附加權力的人為剝離,導致在城鎮生活水平上升到一定臨界點後,勞動力會自動減少或放棄在城鎮的盤桓時間。

最新的戶籍制度意味著在我國實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農業」和「非農業」二元戶籍管理模式將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格隆的結論是:這將有效延長中國人口紅利的有效期,從而確保中國經濟只是下一個台階,而不是跌倒!

4、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與試點
中國從來都不缺創造財富的能力,缺的只是機制。這句話放在中國國企身上是最貼切不過了。在中國,國企從來是能最便捷最優先享用和佔有社會資源的一個群體,無論是人才資源、材料資源、市場資源、信貸資源,還是其他。但整個國企的低效也有目共睹——做投資的都知道,機會任何一個領域,國企的毛利水平都會比民企差一大截。但如果現在有一項改革會讓國企不僅具有各項政策資源優勢,同時還能把資源優勢發揮到與民企一個水平,那對企業盈利能力的釋放會是一個什麼效果?


所有制改革在中國是個非常敏感的詞彙,過往不要說做改革嘗試了,提都是問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著什麼:在格隆看開,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其意義也許不亞於「計劃經濟」向「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過渡這個命題,而後者對中國經濟帶來了多大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所有人都有切身體會。


混合所有制將會把佔中國最大比例的經濟資源的生產力釋放出來:這對中國經濟是福音,對資本市場投資者,則是巨大的投資機會,無論怎麼重視都不過分!相關試點整體上市的國企(中信泰富與光大控股在香港的表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在解釋這個現象)、大國企在資本市場的子公司等,都是必須重視的研究對象。下期「港股那點事」將推出格隆彙整理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機會分析」,敬請關注)

5、反腐與打老虎

這是2014年大傢伙最紅火的關注話題,但卻是格隆最不那麼看重的變化:個案式的反腐,匡扶正氣,振奮人心,也毫無疑問會減少經濟體系運行的摩擦成本與社會財富外溢,但對解決深層次問題(諸如如何約束和限制行政權力對經濟體系規則的衝擊乃至破壞等)的效果仍需觀察,甚至會令人想當然想到:吏治的一時清廉,會否帶來行政官場的明哲保身與不作為,從而從另一個角度又增加了經濟運行的摩擦成本?

所以,我們需要關注這次吏治整治,會否從目前壓邪扶正的「治標」,逐步過渡到長效的對行政權力的監督、約束機制——這也是格隆建議對10月召開的四中全會密切關注的原因:法制治國會是該會議的主要議題。


當然,還有很多發生的事值得探討,格隆不一一列舉。下面我們討論未來將要發生的:
1、經濟深層次問題:房地產與方政府債務兩個堰塞湖必須也必將盡快解決

這是橫在中國經濟要重新快速增長必須跨越的兩道檻,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也罷,定向貸款也罷,都是為了給這兩座堰塞湖導流、引流。這給我們投資的啟發是:

A、這兩個領域微調整的政策會不斷,但其目的是為了導流,慢撒氣,而不是大砲轟一個大口子讓洪水傾瀉。換句話說:這兩個領域都大而不能倒,如果市場過分反應悲觀預期,則無論是股權,還是債權,也許都是不錯的考察標的

B中國利率市場化的步伐幾乎可以確定會放慢(因為一旦放開,不如存款上限,這會融資成本必然上去),以為這兩座堰塞湖的風險化解帶來足夠緩衝期。隱含的潛台詞是:下半年利率市場化推進動作可能會少見,相應的,不同於美國債市下半年日子肯定難過,中國債市依然可為

2、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確定已過
我們要盡快習慣我們這個龐大經濟體增速回到一個高單位數增長的水平,中國這架馬車很多螺帽螺栓已經無法承受繼續高速的運行,這意味著:
A、實體領域,很多為舊經濟而生,供給已經過剩,貌似日子比較難過的行業會繼續過剩,日子會繼續難過,甚至需求更惡化。比如鋼鐵,比如煤炭,比如水泥;

B、虛擬領域,中國的貨幣供給再也不需要動則接近20%的高增長,M2增速與貸款增速都會下來,再加上利率市場化,價量雙雙下行,銀行靠簡單放貸款、吃息差的好日子確定過去了,不能迅速向非息業務、中間業務轉型的銀行會日漸式微——雖然這並不影響整個銀行板塊跌倒1PB下的投資價值


3、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將發生必然且堅決的轉型

人口紅利、低廉資源、廉價環保成本與資金等都將成為過去時,依靠粗放投資的舊經濟模式將不可避免式微,局部加速與新經濟(非資源消耗、非人力消耗、環境友好型的均可稱為新經濟)會成為一種常態,體現在資本市場上就是:
A、舊經濟公司偶爾會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脈衝式行情,但,也僅限脈衝;
B、新經濟在可預見時間內都是資本市場主角;


4、中國的「增量改革」模式將在相當長時間內為「存量改革」模式所替代
中國的改革一直以小馬拉大車的方式在運行:迴避存量矛盾,繞路走,以增量影響、帶動、改變和盤活存量。但時至今日,這個方式不再有效:存量在改變,但也在搭便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自我膨脹和自我強化,個頭已經大到了增量無法帶動的地步,這也是為何會有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


對投資而言,國企改革極有可能成為長遠改革中超預期的東西:國企不缺資源,不缺人才,缺的只是機制。與滬港通等時效性很強的事件相比,國企改革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具有長遠強大生命力的持續牛股土壤:優秀民企每次考試都是90份以上,現在那個擁有所有最牛逼資源,但過往不好好學習,每次考試都在60份附近晃蕩的差生開始秉燭讀書了,你覺得誰的分數上得快?


所以,格隆一再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視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老樹發新芽,也許會煥發炫目的蓬勃的生命力!下期「港股那點事」將推出格隆彙整理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機會分析」,敬請關注

5、稅制,尤其消費稅改革,為消費型社會和拉動內需做奠基與背書

格隆曾經以美國里根時期採用拉弗曲線代表的減稅政策一舉奠定美國後來的經濟效率與快速增長。理論上,稅制改革不外乎解決兩個問題:經濟個體因為什麼行為繳稅和繳多少,這些稅收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如何分配——這事關切蛋糕,分果果,所以從來都是最艱難的改革。中國上一輪大規模稅制改革還得追溯到1994年。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稅制改革對調整經濟個體的行為模式又立竿見影且長效的機制。

很多人注意到了營改增、物業稅、資源稅、環境稅、遺產稅等改革討論,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悄無聲息的消費稅改革。公開信息顯示消費稅改革將在明後年進行,其中重點除了重新理順稅率、將消費稅從中央稅轉為地方稅之外,將消費稅的徵收從生產環節調整至消費環節是最關鍵的一個變化。這樣做的好處是明顯的:

A、在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後,地方主稅種被掏空。消費稅從國稅放到地稅後,將形成穩定的地方稅收來源,從而有效修復地方資產負債表;——這是中國經濟最大堰塞湖之一

B、消費稅增收環節從生產環節調整至消費環節後,會直接導致地方的經濟政策會由GDP導向轉向消費導向。從生產環節征,地方的服務對象是生產端:無法抑制的投資衝動,想方設法招商引資,可著勁造GDP;如果從消費環節征,那上不上項目與地方政府沒有大關係,地方政府的服務對象將變成消費端:想方設法吸引消費者到本地消費。

這種改變將會迅速奠定消費型社會的導向,我們渴望多年的內需經濟也會達成。很多人會問既然這麼容易,為何以前不做?很簡單,這需要中央政府下決心放棄高速GDP考核。在有強大就業壓力的時候,GDP保持足夠的增速事關穩定。

但現在不同,GDP增速可以放低。

6、法制國家的改革取向會在制度上保證中國增長的可持續

今年的反腐匡扶正義,但「打老虎」、一鍋端固然大快人心,但建「籠子」,只有把「老虎」關在制度的「籠子」裡,匡扶法治程序、牢固制度約束此刻顯得更加重要。如果不徹底清除貪腐違法滋生的土壤,其觸角可能隨時伸向任何角落。十月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了依法治國為主題,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從新一屆中央上任以來掀開的反腐大幕,層層推進,至破除「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而達到高潮。因而,順勢強化全黨全國的依法治國理念,也是順理成章。

如果依法治國理念能得到貫徹實施,任何利益集團完全從一己之利,綁架、吞噬經濟進程與成果的行為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遏制,經濟生產力與效率也自然得到大幅提升——還是那句話,中國人從來不缺少創造財富的慾望與能力,只要有機制能把他們的生產力與效率釋放出來!
格隆相信,國際資金近期洶湧流入香港,正是因為全球資金變得越來越看得懂中國在做什麼——中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資金都是聰明的,它天生知道往哪裡流

格隆不是預言家,相信還會有很多事情發生。我們做投資能做的,是嚴謹判斷,積極參與,貢獻一己之力,增加這一系列改革成功的把握。果如是,則雖道阻且長,但何愁中國不強大,何愁大牛市不來!

天祐中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45

香港系列----人大將要確定政改方案和滬港通開閘(一)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5j4.html

編者曰:今天開始連載香港系列。話說有人反映近段時間的博文思路比較散,究其原因,一來很多內容來自於互動交流,脈絡本身就比較多;二來某些系列的文章,比如香港話題當時比較敏感,所以就沒上博客。現在事情氛圍緩和些,所以登出來以饗讀者,請大家見諒。


這段時間,香港列車碾死小狗的事,鬧得很厲害。打的標語是血債血還草菅狗命還狗狗一個公道啥的。

這段時間主要是人大常委會開會,決定香港政改方案,關鍵是兩點。

1.        行政長官候選人是不是需要推選委員會的50%以上支持才可以出閘;

2.        有多少行政長官候選人,是不是限制在2-4人之內。

如果是這樣定下來的話,就要考慮香港反對派占中而可能導致的金融動蕩。

之前有人問滬港通的事情,那麽滬港通選擇在這個時候開始試水,在9月份左右開閘,確實有這些政治考量。海外很多資金之前埋伏在香港,估計意圖有兩種:

1.        滬港通打開,讓人家進上海。

2.        滬港通沒有打開,人家沒辦法進上海,又不想待在香港(占中運動),只有走路。

人家海外資金如果只是商業目的的話,你必須考慮讓它走1,而不是走2。當然如果人家就是政治目的的話,管你呢,人家只要狠狠逃離把香港股市給崩了就行。

    不過,不論走上面的12哪一條路,都會帶來資金流出香港,所以你需要資金從上海去香港。估計9月份應該屬於試驗期,那麽你控制起來比較容易,要多少資金下來,那麽就拿多少資金下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73

陸金所將要分拆上市,國內P2P公司還需跨過幾道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7/148609.html

12月24日,平安夜。沒有多少人留意到市場傳出一則消息,摩根斯坦利即將入股陸金所,持股5%-15%,大摩並且將成為其IPO的主承銷商,估值100億美金。陸金所方面則表示不予置評。

從時間點看,這更像個虛幻的聖誕禮物。陸金所是中國平安旗下的P2P網站,熟悉資本市場的人士指出,平安本身的股票在明年1月9日面臨債轉股,股價不振,而這則消息或者可以提振股價。也有記者向陸金所中層人士求證到消息屬實,只是具體細節不太清楚。實際上,類似消息早在5月份就傳開了。只是在Lending club 不久前上市後,國內P2P行業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充滿各種上市幻想。作為國內P2P領域一直以高冷面目示人的陸金所自然成為各路人馬關註的對象。傳出一些消息也不足為奇。

從風投機構來看,自然希望所投資的P2P公司早點上市。今年以來風投大舉進入國內P2P市場,不少公司獲得風投的青睞。Lending club上市後,點融網在媒體上出現的頻率就高了起來,其借勢炒作的一點是,前者的技術負責人蘇海德是點融網的創始人。點融網的目標就是在國內複制Lending club的運作模式。另外,長期與李嘉誠合作的資深投資家梁伯韜也通過新鴻基投資了點融網。

不過,在筆者看來,陸金所等P2P公司一段時間內上市的可能性不大。其中最大的障礙在於,監管機構對P2P行業至今尚未出臺具體的管理辦法。整體管理規則的不明確,導致國內P2P市場一片亂象,各種P2P平臺處於旋生旋死的野蠻生長的階段。據相關數據,11月、12月倒閉的平臺數量已達七八十家,有時一天就有多家倒閉,有的則提現困難。相比之下,美國P2P行業監管則非常明確。以Lending club 為例,其2008年4月起靜默一段時間,在向美SEC報備相關材料,符合其監管規定之後,才於當年10月又正式恢複運營。其如今能平穩上市,且上市後首日股價大漲 56%,是有嚴格的監管作前提的。可見,中國P2P平臺要實現上市的龍門一躍,要以國內P2P行業的規範化為基礎。難以想象這樣混亂的P2P市場會出現一個超然其外玉潔冰清的平臺,行業的規範化需要領頭的P2P平臺倡導促進。

其次,期限錯配、剛性兌付仍然是國內P2P平臺難以跨越的泥潭。由於國內信用體系不完善,導致P2P平臺不得不以很高的年化利率來吸引投資人,並且很多承諾保本金,有的甚至保利息。這種承諾在平臺發展規模小的時候尚能夠勉強應付,一旦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這種承諾隱含的風險就會放大。這導致國內的P2P平臺實際上成為擔保公司,以平臺自身作為增信保證。在這方面,就連陸金所也處在轉型的過程中。不久前陸金所宣布部分產品取消擔保,引入平安產險的履約險,目前已對機構發售,明年計劃正式推行。具體做法是推出個人信用評級的增信方式,通過向投資人披露借款人風險等級,幫助投資人對風險和回報做出恰當的投資決策。

另外,由於個人信用數據缺失,國內P2P平臺運營成本過高,普遍缺乏可持續性。由於要線下安排大量人手采集數據,而且要有足夠的人手進行信貸安全審核,這都導致平臺人力成本上升。而Lending club等關於借款人的信用數據可以向大數據公司購買或者向美國三大征信局獲取,由此不但降低平臺風險,而且節省了大筆不必要的費用。目前,國外平臺壞賬率都比較低,如ZOPA運營十年不良貸款率只有1%。而陸金所據計葵生此前披露壞賬率達5%-6%,其他平臺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雖然有上述缺陷,筆者認為國內P2P優秀的平臺上市仍然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假以時日,當國內信用體系逐步完善,P2P平臺將迎來爆發式的發展。日前,央行表態,可以將P2P平臺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統。各P2P平臺的數據或許可以某種方式共享。另外,有的P2P平臺開始打破傳統的信用數據征集方式,通過收集個人的互聯網痕跡來補足這方面的缺陷,這不失為一種聰明的權宜之計。畢竟,國內在征信系統有記錄的8億人中,只有3億有借貸記錄,其他大部分人的借貸記錄還是空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49

2016年天使投資這個行業將要發生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17/154297.shtml

導讀 : 即使是早期成功的天使基金,也會有很大的比例不能夠複制自己過去的成功。

一想到鳳姐都進入這個行業了,VC紮堆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年一度的江蘇籍互聯網老鄉會上,我奉好貸網CEO李明順之命主持了一個Pannel環節。 參加Pannel這個環節的CEO,一個已經融到了D輪成為獨角獸,一個已經完成新三板掛牌,一個B輪,一個A輪,還有三個都拿了至少一兩輪著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Pannel環節的題目本來是“2015年的收獲和感恩”,聊著聊著內容變成了“如何在創業的同時做一只天使基金”。臺上本來以投資為主業的只有我一個,但幾乎所有的公司CEO,所有的創業者,都打算在2016年打理創業公司的同時再做一只基金。

無論公司階段如何,他們為什麽都想做一只天使投資的基金呢?或者說他們的第一選擇不是來找我,做我們真順基金的LP呢?而是一定要自己幹呢?我很容易的無恥的這麽想。不過一想到連鳳姐都宣布進入這個行業了,就沒有什麽奇怪的了。天使投資的主營業務是給人家送錢啊,你追著給沒有資本創業的年輕人一筆幾百萬,哭著喊著做PR的目的是為了給人送錢,送錢給人有什麽難的?天使投資這個行業,門檻真的特別的低,低到所有的下崗失業人員,特指像我這樣的,都可以在名片上號稱自己是天使投資人。 

當然作為一個創業者,另外一個難言之隱是,創業其實不容易賺錢,很多賬面融資好多輪的公司CEO,表面上CEO都頂著成功者的光環。但資本結構上多輪融資之後,創業團隊其實已經變回了小股東了。公司賬上是堆了不少錢,但股份沒有IPO或並購變現之前要想個人致富,總不能貪汙吧?就算是公司老大,其實也只能過著苦哈哈的過著清貧日子。 更不用說那些雖然一路拿到B輪、C輪,但公司還在找新方向的CEO們了。

有個連續創業者,一路都拿著著名基金給的錢到C輪,公司最終找了個不溫不火的方向維持業務可以掛新三板。CEO對資方有所交代之後,主營業務就不上心了,開始批量做起種子投資孵化器。CEO在和資本長期博弈中擁有了媲美FA的人脈,加之比一般VC更懂業務,不少公司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估值很低進去的。你還別說,真比主業賺錢來的快。 

最近還見了好友麥剛,除了敘舊,麥總告訴我他大概有6、7個月沒有投天使階段的項目了。我攤了攤手,說“我們大概也有4個月沒好好投了,大部分時間用來做投後。” 最近這四個月我們真的只出手了2次。作為一個創業期的早期天使基金,其實我們還是很勤奮的在市場上看項目的,出現這個情況,要麽是我們的標準提高了,要麽是市場里項目質量下降了。 我請教麥總分享了理由,麥總說了句經典的話,“我在國外休息的時候,別人以為我躲過了很多機會,但我錯過的可能只是風險。”

在天使投資這個賭桌上,投還是暫時不投,其實都是為了各自對結果負責。麥總是著名的天使投資圈的活化石,成功秘訣是一直有投的公司做的不錯,天使投的錢可以溢價退出,只有這樣投資人才擁有繼續賭博下註的資格。在天使投資這個門檻貌似很低的行業里,很多人意識不到,能活下來,其實真的是不容易的。

而我們這些老兵,越投越有敬畏之心。我們其實共同意識到的是,在這個過熱的天使投資市場里,風險已經在大於機會。越來越多的PE、VC自己投天使,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成功者跨界進入天使投資,互聯網創業成長起來的創業者們,更多開始一邊創業一邊投天使,甚至自己做天使基金的時候,天使投資的紅利期可能已經過去了 。

2015年全民天使的熱潮,至少讓獲得天使投資的公司,從數量上翻了10倍以上。市場里能夠投A、B輪次的基金,在資金供給上雖然也在增加,但沒有數量級的變化。供求關系變了,那麽接下去的事情,無疑是很容易推測的:天使輪的公司獲取後續融資的難度增加了10倍以上,2016年他們會因為沒有融到錢批量遇到麻煩,甚至於批量關門。而對於大部分天使投資基金來說,Portfolio公司融資困難,投資無方,管理壓力,退出吃力,可能是2016年的常態。

那麽後續帶來的,會是天使投資基金同樣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即使是早期成功的天使基金,也會有很大的比例不能夠複制自己過去的成功。過去令大家成功的市場環境過去了,自我調整成為必然。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真正聰明的早期天使機構同行們,都在迅速擴大資金規模,令得他們看起來其實更像VC。著名的阿米巴基金,2011年底進入的市場,一期1.5億人民幣的規模,回報據說4年帳目超過15倍,現金回報迄今也已經超過2倍。但二期選擇直接跳轉8億人民幣基金規模,開始投B、C輪,我想這是天使行業的一個縮影。 天使基金到了1億美金以上,總不能還只投天使了吧?至少在後續輪次里的競爭,還沒有像天使階段那樣供需發生過急劇變化。

很多天使投資,和天使基金的成功一方面源自各自的積累和理解,一方面其實是進入市場時間點的成功。包括真順基金,我們是在2014年7月進入市場的,正好趕上了一個大牛市的尾巴,我們上半期天使投的很多公司,都借助2015年之前的一級市場大牛市,迅速完成了A、B輪的融資,下半期很多基本面其實不差的公司,僅僅在融資上面臨的挑戰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所以坦誠的講,在短時間內做到基金賬面高倍數的回報,未來能否複制,是一定離不開天時的配合的。

中國的天使投資行業太短,我們只能引用美國VC行業的數據為例。1995-1997年VC行業帳目回報也放了衛星,後面有2000年前的大量IPO和科技股泡沫。但即使這樣百年不遇的情況,只有95和96年成立的基金,最好的5%大概一共只有4個基金,最終獲得了10倍以上的回報,排名前十的25%的基金只有3-4倍回報,趕在泡沫期前下註的普通基金的只有2倍回報。如果你是2004年進入市場的,那麽更慘,最好的基金也只是在3-4倍回報,大部分基金在10年之後,大概只能給LP們還本,並且基本不帶利息的。如果這個推斷在天使基金市場也成立的話,那麽進入市場的時間點對於大家獲取的最終匯報,也同樣會起到非常大的影響。

怎樣的公司才能穿越牛熊,成為長期牛股?

但是,我們依然相信一個詞叫做"積累",有足夠的積累的機構,是一定會戰勝大部分同行的。其實什麽事情都離不開“一萬小時法則”,剛進來天使投資這個領域的兄弟姐妹們,千萬別相信速成,千萬別看到別人速成了,就誤以為自己也會速成。我們看到2015年那幾家迅速推到10億美金最明星創業公司,其實是在最核心圈投資人的資本遊戲,也離不開他們背後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積累。和前面提的麥剛一樣,這個市場只要能一直活著,一直在積累中反思和複盤,學習和成長並耐心的積累,一直在賭桌邊上有繼續賭下去的資格,我們就有機會繼續創造奇跡。在這個日間擁擠的天使投資行業里,我們,先爭取當一名合格的“老兵”。

回首2015年的天使投資,我們發現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聯動超過我們預期,但本質其實就幾個關鍵詞:公司核心價值、供需關系、市場情緒。牛市來了什麽都會漲,資金和市場情緒會推動所有公司大幅上漲,不管你是好公司甚至是壞公司。在這個階段你投的多,籌碼就多,漲的就多。熊市來了,大家都嚇破膽了,越跌敢買的機構就越少,非常多的公司會從哪來跌回到哪里去,被打回原型。在這個階段,過去投的公司越多多,潛在麻煩就越多。只有非常少的基本面優異的公司,可以最終穿越牛熊成為長期牛股。

不論市場環境如何,真正好的創業者依舊會出發去創業的。我們所要做的事,只能是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隨時準備再出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681

李一男被抓!26歲任華為副總裁,曾與任正非反目成仇,天才將要隕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16/154729.shtml

導讀 : 男人要經得起沈浮!

mp17112447_1433067390364_1_th_meitu_1

我們原本以為

你可以改變世界

昨天有一則消息比餓了麽的黑作坊

更讓鏟叔的心疼

財新網曝出前華為副總裁

牛電科技CEO李一男

已於去年6月3日因涉嫌內幕交易

被深圳警方刑事拘留

並於昨日受審

sy_20091121235100606024_meitu_2

今天中午牛電科技發布官方公告

證實傳言

32.pic

檢方指出

李一男在金沙江創投任職期間

同其妹妹通過內幕交易炒股獲利700萬

(他是差這700萬的人麽?)

李一男在2014年4月,通過其妹夫和母親的股票交易賬戶,滿倉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額達到1148萬余元,實際獲利508萬。他還讓其妹妹同期購買該華中數控,成交金額在499萬余元,實際獲利有236萬余元。

而對於檢方指控李一男當場否認!

我從未獲取過內幕消息

也並未暗示妹妹買入華中數控股票

不論最終調查結果如何

這次事件都將成為李一男

跌宕起伏的人生中

最為灰色的一段經歷

——————我是一條有些悲痛的分割線———————

其實從去年底

就已經有傳言李一男被帶走調查

但是牛電科技一直以

“他病得有點重,在美國休養”為由

完美解釋了李一男為何消失了半年多

為了讓這個謊言更加可信

牛電科技的工作人員甚至

代替了李一男更新了幾百條微博

36.pic_meitu_1

(一直到2016年1月22日,李一男的微博還在更新)

如今李一男去年6月被帶走的消息遭確認

這一系列的行為顯得荒唐又淒涼

——————我是一條跌宕起伏的分割線———————

李一男的人生像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

14-16-18-18-1_meitu_1

1970年,李一男在湖南出生

1987年,17歲,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

1992年,22歲,研究生二年級進入華為實習

1993年,23歲,李一男正式加盟華為

傳奇才剛剛開始

李一男進入華為兩天後升任工程師

15天後升任主任工程師

半年後升任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

2年後被提拔為華為公司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部總裁

3年後,26歲的李一男坐上了華為公司副總裁寶座

這段職場的開局堪稱華麗

當年的任正非與李一男類似父子的親情

任正非甚至用“幹兒子”來稱呼李一男

而那時候的李一男曾是華為第二號人物

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任正非的準接班人

MAIN201511251021000245837012203

但30歲開始

李一男的人生進入跌宕起伏的劇情

2000年他依托華為北上創業成立港灣網絡

經過短暫的蜜月期

2001年港灣網絡業務與華為發生正面競爭

李一男開始瘋狂挖角老東家

僅2001年一年就有上百位華為核心骨幹加盟港灣

而藍港的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也幾乎照搬華為

這一系列舉動徹底激怒任正非

昔日情同父子的兩人自此反目

20141225@65547

2002年華為收回了港灣的代理權

調撥4億經費成立了著名的華為“打港辦”

“打港”有兩條基本原則:

一是讓港灣有營業額賺不著錢

二是絕對不讓港灣上市

到了2005年港灣的國內市場表現接近停滯

2006年6月陷入絕境的港灣被華為收購

李一男也隨港灣一起回到了華為

任首席電信科學家、副總裁

次年12月,任終端公司副總裁

(重回華為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氣?)

這段持續6年的故事堪稱商戰大片

財經作家冀勇慶根據這段激蕩人心的歷史

撰寫了商業小說《狼戰》

1342836552-1_u_2_meitu_4

但李一男的折騰並沒有停止

2008年,回歸華為兩年後再度出走華為進入百度

2010年,他又轉投中移動旗下12580任CEO

2011年,他以合夥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

在頻繁跳槽的這幾年里

李一男被媒體曝光的消息越來越少

甚至有人曾感嘆

一個人生傳奇就此終結

132432131

直到2015年4月

李一男通過微博發布

“做一些讓自己覺得激動的事情

將一切過往歸零”

宣布自己的回歸

但這一次媒體的關註度已經大不如前

1433149079394

“年輕英才輩出的IT界,江湖似乎已不再屬於他”

2015年6月1日

李一男帶著他的小牛電動車召開發布會

2015年6月15日

小牛電動剛上線5小時眾籌了3100萬元

終 7000 萬元的神話

至今無人打破記錄

14332286469560

但那時候還沒人知道

其實在發布會召開後的第二天

李一男已被警方帶走

我相信他們的未來,充滿著無限的可能。這是一個年輕人的世界,這是一個無限可能的時代。我想用這樣一些關鍵詞來對我的過去和未來做一個小結,也許不那麽正確,學生時代愛追夢,進入職場以後不知天高地厚,承擔了許許多多自己承擔不起的責任。30歲的時候想創業,年輕時候就想拼一把,然後中間犯了許許多多的錯誤,我也摔過很多跟頭,您要問我心里面疼不疼,說句實話我一直想著真疼啊,但是我想誰沒有在年輕的時候經歷過徹骨的疼痛呢?只要是足夠的韌性執著,即便是到了我這樣的年齡,我相信依然有無限的可能。”

回顧過去

李一男坦然接受一切

當年無限風光,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

決心45歲的時候“一切歸零”

重新創業

5366d0160924ab186c030bbb30fae6cd7b890b21

但出人意料的是

這位命途多舛的天才

卻給了外界這樣一則消息

 

“我們的嘉賓就是這樣一群會玩的年輕人”

這是李一男在微信朋友圈的最後一條狀態

時間是去年5月26日

這也是李一男對外界的最後一次公開發聲


我們期望有一天

一直充滿爭議的李一男站在公眾面前重新發聲

並為我們帶來驚喜

而不是一聲嘆息

8601a18b87d6277f5d9949a32d381f30e824fca6

男人要經得起沈浮!

推薦觀看(創業公告發布後的首度發聲——我的創業修行之路)

他說:“一流的人生,就是看著別人犯的錯誤,自己不犯錯誤,吸取經驗教訓;二流的人生,就是自己犯錯誤,自己吸取教訓;三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錯誤,自己還不吸取教訓。我沒有做到一流的人生,因為我學習的還不夠及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22

雅虎“賣身”路線圖:專利、房產、核心業務,將要花落誰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46.shtml

雅虎“賣身”路線圖:專利、房產、核心業務,將要花落誰家?
無冕財經 無冕財經

雅虎“賣身”路線圖:專利、房產、核心業務,將要花落誰家?

商業的輪回有其命數,雅虎逃不了,所有要做百年企業的巨頭都逃不了。

黑馬說

22歲,雅虎度過成年禮不久,便步入中年危機。在其業績接連下滑的背景之下,出售專利、房產、核心業務資產,成為了這個門戶鼻祖地選擇。那麽,選擇賣身的雅虎,如今身家幾何?在眾多買家中,雅虎眾資產可能花落誰家?

文|吳

這個周末,我的朋友圈在刷屏。先是巨頭雅虎的業績堪憂,後是沈澱中國互聯網的老兵Donews,異常低調地闖進新三板。

今年,中國的Donews16年了,而雅虎已經22歲。作為互聯網時代的“領路人”,度過成年禮、迎來中年危機的雅虎,門口有虎視眈眈的投資界“野蠻人”,家里面有走馬花燈流水不斷的互聯網巨星職業經理人。

164504999618530980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

時代變更,曾經的巨頭,也陷入方法論過時的窘境之中。現在已經不是巨頭和明星經理人的時代,行情不好,沒有一個巨頭身家不在跌停,蘋果跌掉13000億元,聯想、京東跌掉1000億元,新興與傳統,時刻在變臉,分秒在逆轉。

雅虎之死?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雅虎也許沒有這麽快死去,但這具軀幹之中,流淌的已經不再是鮮活的血液。要麽變革,要麽保守療法,要麽死去,抑或,商業的輪回有其命數,雅虎逃不了,所有要做百年企業的巨頭都逃不了。

專利糧草:老本也會揮霍完

2016年3月,雅虎財務長高德曼表態,雅虎正想方設法求售專利、地產和其他“非核心資產”,希望能夠為公司帶來10億—30億美元進賬。

賣專利求生存,幾乎是所有歐美高新企業的避冬糧草。這一招,諾基亞在用,柯達在用,雅虎也在用。在過去的3年中,雅虎出售或授權的專利超過6億美元。2003年,雅虎未雨綢繆,以16.3億美元收購Overture,從而獲得了提供雅虎關鍵詞廣告的技術服務的Overture的三項專利。

473371600121405695

▲Overture首席運營官吉尼.司徒登蒙德。

而今天,專利這一避冬糧草,又恰到好處地發揮了作用。幾乎是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對雅虎的專利糧草表示了興趣。

2012年,在facebook上市之際,雅虎在美國北加州聖荷西聯邦法院指控Facebook侵犯了其10項專利,涉及email實時通、廣告、隱私權和社交網絡等技術方面,並要求3倍的損失賠償。雅虎善用專利糧草,也是受到收入囊中的子公司Overture啟發。Overture在與Google的專利大戰中,曾狠狠地撈了一票。

2002年,Overture以專利US6269361控告Google侵權,Google當時忙於IPO上市,出於信息披露的必要性,Google與Overture達成和解協議,在2004年IPO上市前,Google以270萬股票換取專利授權和解。

而母公司Yahoo順帶著做了筆大買賣。Yahoo換得270萬股占1%的Google股權,約當時市值2.6億美元的非現金收入。

72546040961718558

▲雅虎總部

截止2011年數據,雅虎持有1100項專利,另外還有2661項專利正在申請之中,其中最有價值的當屬每點擊付費(pay-per-click)廣告專利。這項專利最初是由搜索引擎服務提供商Overture旗下公司GoTo.com申請。

Facebook IPO上市之際,Yahoo背後插一刀。Facebook與Yahoo通過提出專利授權要求或者通過支付Pre-IPO股份與達成和解。而Facebook的創始人小紮,在上市的路演錄像里面公開感謝雅虎,稱其是少年時代就使用的信息武器。Facebook官方媒體聲明聲稱,雙方通過協議,擁有專利互換權,知情人士披露,協議中的專利指的是兩家公司所有的專利。

這就給今日的雅虎售賣專利,尋求財務輔助埋下了伏筆。而買賣專利,是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充分必要舉措,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之前也花了大代價購買專利,而雅虎持有24%的阿里巴巴股份,以及超過1500項專利。

“一般來說,雅虎的專利質量已隨時間流逝下降。如果雅虎專註於拋售專利,那才會讓我感到吃驚,尤其是在當前雅虎自身難保的時候。”專利和IP收購咨詢公司Ocean Tomo執行董事邁克爾•弗里德曼(Michael Friedman)曾如此給雅虎稱骨算命,哀嘆雅虎風光不在。

砸鍋賣鐵:雅虎身家幾何?

在高峰期,雅虎市值曾達到800億美元,但時移勢易。2016年第一季度雅虎Q1季報顯示,雅虎第一季度營收為10.87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2.26億美元;第一季度歸屬於雅虎的凈虧損為990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歸屬於雅虎的凈利潤為2100萬美元,收入和利潤繼續“雙降”。

641623489172072141

▲雅虎逐年下降的收益

雅虎砸鍋賣鐵,要挽回局面,首先兜售的是專利。

矽谷某律師事務所對雅虎知識產權估值高達100億美元。在雅虎出售專利的過程中,newyork post透露,包括私募投資公司在內的至少5家競購方一直在要求評估雅虎知識產權的價值。

雅虎擁有約6000件專利,覆蓋移動消息、數據挖掘、精準廣告等領域。

賣完專利還有不動產,消息披露,雅虎準備將近20萬平方土地出售給中國土豪樂視。

2006年7月,雅虎花費1億多美元買下這塊地,地址位於美國矽谷聖克拉拉研發園區。10年前,買下這塊48英畝的地塊,定位是建設雅虎未來的全球總部。

2015年年底,矽谷當地媒體披露雅虎欲出售該地塊,但隨即被雅虎董事會否認。無風不起浪,今天輪到雅虎的財務總監來澄清,雅虎確實需要通過砸鍋賣鐵來實現財務正能量。

現在與谷歌、蘋果的爭奪對手中又多了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樂視。

586977594275887862

▲傳聞收購雅虎土地的中國“土豪”樂視創始人賈躍亭

美國時間5月2日晚,全球安卓社區Android Authority通過自身和Twitter平臺,以“傳雅虎出賣48.6英畝(約19.67平方米)地給新興科技公司樂視,此舉具有代表性顯示全球趨勢格局變化”為題,曝光了樂視競購雅虎未來全球總部一事。

除開專利老本、不動產總部之外,雅虎寄予眾望的是出售核心業務。此外,擺在雅虎女將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面前最燙手的山芋,即難以提升銷售及出脫的雅虎所持阿里巴巴集團260億美元股權。

在投資人壓力日增下,雅虎祭出轉型交易手段。已經聘請財務顧問,獨立董事也在探詢救援策略。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Group Inc.)、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Chase & Co.)和PJT Partners Inc.將提供財務咨詢。

砸鍋賣鐵,雅虎究竟身價幾何?而追逐者蜂擁而至,最終將花落誰家?

門口野蠻人:無可奈何榮光去

正面臨壓力的雅虎當務之急是接觸潛在的企業與私募股權買家,但資方的入駐將極大地影響著雅虎的未來。包括威瑞森通訊公司(Verizon CommunicationsInc.)、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 Corp.)和AT&T公司(AT&TInc.)等企業,以及貝恩資本(Bain CapitalPartners)、KKR & Co.和TPG等收購公司表達了收購意願,潛在首輪競標可能至少要等一個月。

曾是互聯網開路先鋒和巨頭的雅虎,發出信息披露,要求買家在4月18日截止日前給出報價,留給女掌門梅耶的時間並不多。

311676266830899429

▲梅耶爾在拉斯維加斯的國際電子消費展為雅虎站臺

將門口的野蠻人排排數,先來說說行業內的高科技公司谷歌和微軟。2008年,微軟擬並購雅虎,開出450億美元的報價,但終不能如願。谷歌倒是對雅虎垂涎已久,但由於反壟斷法的原因,可能不會報價買雅虎。

試圖透露收購雅虎資產跨界嘗試的,還有電信圈的巨頭Verizon。它在2015年以40億美元購得AOL。AOL名為美國在線,是著名的互聯網服務提供者,AOL如同一個小型的雅虎,如果電信巨頭Verizon拿下雅虎,抑或給雅虎的現有業務打一劑強心針。

雅虎22年的發展,通過免費搜索、免費郵件、免費內容服務引流,通過廣告實現盈利,在線廣告的模式成為後來者谷歌、百度、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模仿的對象。幾乎每一個巨頭賴以發家的路徑,都是雅虎跑在最前面。

283409624989628719

▲雅虎官網首頁

無可奈何榮光去,雅虎核心互聯網業務作價80億美元。《每日郵報》(Daily Mail)和時代公司(Time Inc)等媒體正在考慮報價。《每日郵報》的一位發言人告訴CNN財經頻道說,他們計劃競購雅虎。

雅虎貪多不爛的多元化業務,也吸引著擅長註入概念的興趣買家,諸如私募股權公司泛大西洋資本(General Atlantic)、TPG和KKR等多家企業。根據對沖基金Starboard Value研究,雅虎試圖以複雜的反向剝離來出清其手中的阿里巴巴股份。看上去,雅虎持有中國阿里巴巴和日本雅虎的股份,並不在這作價80億美元的核心互聯網出售業務之列。

回望2000年初的互聯網浪潮巔峰,雅虎市值飆升至2550億美元,中間值也一度被高估至800億美元。但由於門口的野蠻人和明星職業經理人如走馬觀花一樣變更,雅虎並沒有從互聯網泡沫中恢複過來。

雅虎的高管曾創下9年更換6任CEO的記錄,而女當家梅耶爾更享受“黃金降落傘”補償。若因雅虎被賣掉而離職,她將得到3700萬美元的“黃金降落傘”補償。如果雅虎不被賣,她被要求離職時將獲得1250萬美元。

相逢盡是分利人,扣去專利和房產,留在雅虎軀幹上的鮮活生命力還有多少?有評論人士認為,雅虎最多也就值340億美元,運營得比較好的雅虎日本和持有的中國阿里巴巴業務,或也就這個價值,換言之,雅虎核心業務一錢不值。

這話雖然說得有一點過,但無法挽留住雅虎英雄遲暮行將老死的現狀。

281936698783089415_副本

雅虎 業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07

無人駕駛汽車將要上路行駛了 密歇根州第一個“吃螃蟹”

8月29日消息,據CNN報道,密歇根州即將對一項法案舉行聽證會,並可能很快成為美國第一個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州。

密歇根州的一項法案提議,將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而無需有人坐在方向盤後接管汽車。該法案的提出旨在作為一項經濟發展措施,留住和吸引企業在該州從事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究和開發。州參議院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在星期三舉行該法案的聽證會,支持者稱已獲得兩黨支持,法案的通過易如反掌。

“我想確保我們占據先機,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方面保持領先,”麥克·康沃爾(Mike Kowall)說,他是共和黨州參議員,負責對這項措施進行推介。

康沃爾說,該法案將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本州的任何道路上行駛,包括州際公路和美國國道。他說,聯邦法律沒有禁止自動駕駛汽車上路,但在目前,每一州都要求一輛汽車配備一個司機。

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問題近期受到質疑,今年5月一位駕駛特斯拉汽車的司機發生事故而喪命,特斯拉也時常傳出一些意外性著火、失控等事故。密歇根州法律明確規定了一旦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事故,責任有誰來負。康沃爾認為,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應該負責。

據了解,目前全球有超過20家企業涉足智能汽車產業,其中既包括奔馳、寶馬、奧迪、豐田這樣的傳統汽車廠商,也包括谷歌、優步這樣的互聯網巨頭。而在近期,沃爾沃與優步(Uber)達成戰略協議,兩者將共同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與技術,該項目投入共計3億美元。並宣布收購自動駕駛卡車創業公司Otto;福特聯手百度在對加州LiDAR傳感器制造商Velodyne進行了投資,投資金額高達1.5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359

俄羅斯將要控制一家在美石油公司?美國很緊張

國際形式紛繁複雜,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也是該國最大的石油廠商Rosneft(俄羅斯石油公司)很可能將控股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頓的一家能源公司——西鐵古(Citgo)。

然而,這並非一場直接的收購,其控股的背後和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的債務密切相關。

控股背後

實際上,西鐵古是委內瑞拉國有企業——委內瑞拉石油公司PDVSA在美國的子公司,已被母公司作為向俄羅斯貸款的抵押。因此,這一交易簡單來說就取決於委內瑞拉石油公司能否按時還清Rosneft的貸款。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PDVSA就一直控制著西鐵古。但由於近幾年委內瑞拉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目前國內極度缺乏資金。為了向俄羅斯石油公司貸款,委內瑞拉石油公司不得不拿出西鐵古49.9%的股份作為抵押。如果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無法按時還清貸款,俄羅斯石油公司就可能完全操控西鐵古——需要做的僅是再購入一點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股票,超過50%的持股即可。

盡管委內瑞拉石油公司不會馬上資金短缺,但是到2017年底很可能由於資金短缺沒有辦法及時還清貸款。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一名研究拉美能源政策的研究員表示:“這周的款(委內瑞拉石油公司)也許能夠還上,但是在10月或11月的最終期限前很可能會債務違約,拖欠巨額債務。”

西鐵古目前在美國的工廠每天為當地供應80萬桶石油,規模較大。

美國高度警覺

隨著敘利亞沖突的升級和“通俄門”的發酵,美俄兩國關系持續惡化,已進入高度緊張狀態。最近俄羅斯石油公司還因“擾亂國際秩序並激化烏克蘭沖突”被美國列入將要制裁的企業名單之中。

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對上述可能發生的情況保持高度警覺。近日,不少國會成員和參議員都言辭激烈地寫信給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稱,如果俄羅斯控制了西鐵古,必將給美國的國家安全帶來嚴重的問題。

兩黨議員在提交給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 Mnuchin)的信中提出:“我們非常擔憂,如果俄羅斯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國這一主要的能源供應商,很可能會給美國的能源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這將會影響到美國石油的價格,並且危害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我們強烈要求對此事給予高度關註並予以審查。”

美國企業及資產由海外控股是否合理,要由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決定,而努欽正是該委員會的主席。

美國媒體認為,俄羅斯此前就有過把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問題和政治直接關聯的做法。由於對烏克蘭國內現狀不滿,俄羅斯曾多次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正是因為能源供應與國家安全問題密切相關,歐洲也急於希望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從2011年至2016年,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及相關產品規模已從62.4萬桶/日下降到43.3萬桶/日,但從俄羅斯進口的占比卻從7.4%提高到8.9%。

不過,專家認為,即使俄羅斯石油公司真的獲得了西鐵古的控制權,俄羅斯也不會對美國油價和天然氣價格造成重大的影響。能源專家兼富國銀行不動產策略負責人拉法格(John LaForge)表示,盡管西鐵古每天供應的80萬桶油不是一個小數目,但也只占美國2000萬桶日銷量的4%而已。如果俄羅斯石油公司叫停西鐵古在美國三家煉油廠的生產,其他煉油廠也會很樂意來接盤。

西鐵古及美國財政部對此事暫未作出回應。(實習生毛愛佳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