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尼克松訪華的宴會菜單 駁“周總理用一噸鮑魚款待尼克松”的不實之詞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503

1972年2月27日晚,周恩來和尼克松在上海舉辦的宴會上。(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76年精神號”專機抵達北京,展開其首度訪華之旅。當天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了尼克松。在北京訪問數日後,尼克松一行續往杭州、上海兩地訪問。在華期間,中美雙方舉行了多次會談,2月27日下午,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揭開了中美兩國關系新的一頁。

關於尼克松訪華的細節,四十多年間國內媒體多有披露,其中大部分內容屬實,小部分與事實不相符。筆者認為其中疑點最多的,是關於“周總理用一噸頂級鮑魚款待尼克松”的故事。這一故事流傳甚廣,一些有影響的媒體也加以傳播。雖然尼克松訪華禮應隆重招待,但破冰下海捕撈一噸鮑魚,實在是不可思議。那麽,這一故事是如何流傳起來的?宴會上到底有沒有出現鮑魚呢?

冬天下海捕一噸鮑魚?

這一故事的始作俑者,是北京“×龍網特約撰稿人”金亞銀。2005年6月7日,該網發表其題為“周恩來一噸頂級鮑魚款待尼克松背後的故事”的文章稱:

1971年10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抵達北京後,與周恩來總理正式敲定,美國總統尼克松將於1972年2月21日正式訪華。一向主張“外交無小事”的周總理開始為中美談判殫精竭慮,連客人訪華期間的菜譜都要親自審定。

為了接待好客人,周總理決定準備1000公斤新鮮鮑魚,讓尼克松充分領略一番東方大國的飲食文化。當時中國品質最好的野生鮑魚就出自黃海深處,於是國務院把采捕任務下達給遼寧省,遼寧省又落實給大連市,大連市則選擇了長海縣,任務最終落實給了鮑魚資源最豐富的獐子島。

1971年12月,正值數九隆冬的季節,獐子島人民公社的領導找到當時任潛水隊長的王天勇,給他布置了這項國務院交辦的重任:必須在翌年1月底,采捕1000公斤個大肉肥的鮮活鮑魚。

聽到這個消息,王天勇當時真有點懵了,數九寒天,采捕區水溫已經降到零度以下,作業條件極為惡劣。按照老規矩,潛水隊早就收船上岸了。而且富有采捕經驗的王天勇知道,冬季里鮑魚還不知藏到哪兒去了,要采捕到這麽多鮑魚,容易嗎?

……連續幹了近10天,王天勇和他的夥伴們共采上來1500多公斤鮑魚。從中選出的1000公斤優質鮑魚裝上軍艦,轉乘飛機,順利運抵北京,如期出現在尼克松總統一行在京期間的宴會上。

當尼克松聽說這些新鮮的鮑魚采自冰封雪飄的黃海深處時,不禁為中國人的好客而感動。周恩來總理對此非常滿意,在上海《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後,他致電遼寧,表揚大家都是中美談判的“幕後英雄”。

這篇文章只采訪了一個“當事人”,沒有其他當事人的印證,也沒有文獻的支撐,不像是一篇嚴肅的報道,本可一笑置之。孰料,該文發表兩天後,2005年6月9日,北京某大報以《捕一噸鮑魚款待尼克松》為題,對文章作了壓縮,署名“×龍”發表。

次年3月上旬,中×網轉載了金亞銀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註意和討論。同月15日,北京某報刊登了該報記者所寫的特稿《“海底闖將”王天勇與“鮑魚外交”》,情節與金亞銀所述基本一致。

2006年7月4日,大連某報發表了《三代潛水員的故事》,其中“王天勇:為尼克松訪華撈鮑魚”一節提及,“1971年年末,王天勇接到一個政治任務,需要下水采捕鮑魚。……經過一個星期的采捕,1000多公斤皺紋盤鮑帶著長海人民對祖國的深情被運往北京。王天勇後來才知道,這些鮑魚正是作為國宴主打菜肴招待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周總理也在事後對此大加表揚。”

2009年3月26日,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播出了電視系列片《中國海島》的其中一集《長海鮑魚秘事》,時間長達25分鐘。2012年6月3日,中央電視臺旗下的中國網絡電視臺重播該片時稱其“以四十多年前圍繞獐子島發生的一次深海捕撈活鮑魚的故事為敘事線索,介紹了島嶼眾多、餌料豐富的‘國鮑’產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展現了當地遠古文化遺址,並對那段與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關的鮑魚秘事進行了大膽猜想與合理解讀”。

質疑的聲音

自金亞銀的文章面世以來,學術界不乏質疑的聲音。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質疑,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施愛東副研究員的論文《謠言的逆襲:周總理“鮑魚外交”謠言史》(載《民族藝術》2013年第4期)。施愛東從新聞傳播的專業角度出發,指出“這是一篇非常草率的舊聞報道。一件事關中美關系以及周恩來總理外交工作的故事,距離故事發生時間不到34年,理應采訪多名當事人,可是,記者卻只采訪了王天勇一位老人,其他只有諸如‘人民公社的領導’‘夥伴們’‘潛水隊員’‘他們’等匿名人物,除了幾位已故政治家,通篇再沒出現第二個當事人的名字”。施愛東指出金亞銀文章描述的當地氣候也不可信。

筆者認為,對所謂“鮑魚外交”的故事的質疑是有道理的。正如中央電視臺重新播出《長海鮑魚秘事》時所承認的,“那段與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關的鮑魚秘事”,只是一個“大膽猜想”,當事人拿不出尼克松訪華國宴上有鮑魚(更遑論是一噸鮑魚)出現的任何證據,相反,作為質疑方,我們現在可以拿出當年每一次正式宴會上都沒有鮑魚的有力證明。

菜單來源

從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抵達北京至2月28日上午離滬回國,中美雙方共舉行過四次正式宴會,即:2月21日晚中方的歡迎國宴,2月25日晚美方的答謝國宴,以及2月26、27日中方分別在杭州、上海舉行的晚宴。

時任香港大公報社副社長的馬廷棟,奉命以《大公報》特派員名義,對尼克松訪華全程進行跟蹤采訪,並受邀參加了上述四次正式宴會。馬廷棟保留了四次宴會的全部請柬及大部分菜單(唯獨缺2月21日中方歡迎宴會菜單)。馬廷棟去世後,其公子馬文通先生將這些珍貴的紀念物慷慨地贈予筆者。

中方歡迎宴會

2月21日晚,中方以周恩來名義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松和夫人。以周恩來名義發出的請柬,封面為凸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內頁以紅色仿宋體書:

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訪華訂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一)下午七時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宴會

請出席

周恩來

據美國加州橙縣約巴林達市的尼克松圖書館藏《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日常活動記錄》,該晚尼克松及其夫人在“韓先生”(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韓敘)陪同下,從釣魚臺國賓館護送到達人民大會堂的時間,為晚上7時50分,比預定時間晚了50分鐘。而宴會結束、尼克松夫婦由周恩來總理陪同前往座駕離開人民大會堂的時間,為晚上10時15分。宴會進行了大約兩小時二十分鐘。

當晚的正式菜單,筆者未存,但有以下三方面的信息可以使用。

(1)被邀參加宴會的外國記者報道。

據馬廷棟報道,當晚被邀參加宴會的有隨同尼克松訪華的美國記者八十余人。翌日,香港《星島日報》刊登合眾社北京21日電稱,“中共總理周恩來本晚設宴款待美國總統尼克遜夫婦,菜單如下:竹筍蛋白湯、魚翅、紅燒蝦、鹵蛋、蛋卷、火腿、香腸、椰子雞、填鴨、杏仁餅、饅頭與水果”。

(2)中方工作人員的回憶

據當日參與接待工作的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工作人員唐龍彬回憶文章《接待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載《秘書工作》2012年第7期)記載,當晚“最後菜單定為:大拼盤、芙蓉竹筍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另有點心和水果。”

(3)美方保存的英文菜單

2012年4月尼克松圖書館的“帕特·尼克松百年紀念展”,展出了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寫有日期為1972年2月21日的一份英文菜單。

保存於美國尼克松圖書館的中方歡迎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菜單上的英文可直譯為:

開胃冷盤、竹筍蛋白湯、三絲魚翅、炸燜大蝦、蘑菇芥菜、椰子蒸雞、杏仁豆腐、糕點、水果。

綜合以上三方面的信息,2月21日晚的菜單可確認為:冷盤(包括鹵蛋、蛋卷、火腿、香腸、填鴨等)、竹筍蛋白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炸燜大蝦)、草菇蓋菜(蘑菇芥菜)、椰子蒸雞、杏仁酪、糕點、水果。

菜單上沒有鮑魚。

美方答謝宴會

2月25日晚,尼克松和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答謝宴會,中方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應邀出席。

美方的請柬當天才向中方官員及在京中外記者發出。白色的請柬足有2毫米厚,兩面凸印有橄欖色的美國總統徽章,以中英兩語書寫:

茲訂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下午七時半假座人民大會堂敬備菲筵佇候

光臨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尼克松暨夫人謹訂

 

美國答謝宴會請(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當晚答謝宴會的中文菜單上,亦印有一枚橄欖綠的美國總統徽章。菜單為:

冷盤、豆苗鴿蛋湯、芙蓉三鮮、母油鴨塊、素什錦、松鼠桂魚、核桃酪、點心和水果。

美方答謝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據外電報道,菜單由美方委托中方擬定,最後獲得美方認可。所有菜肴均由人民大會堂廚師烹調,由美國政府付賬。冷盤前菜包括鹽水浸鴨、雙色魚卷、豌豆大蝦、黃瓜、番茄及青蔥、橙汁雞牛柳、粵式燒腸。芙蓉三鮮包括海參、雞柳及大蝦,點心包括湯圓及米糕,飲料包括啤酒、橙汁、中國葡萄酒和烈性的茅臺。美方空運了15箱尼克松喜愛的加州香檳,20加侖加州及佛羅里達州橙汁和10加侖西柚汁到北京,供宴客用。

菜單上沒有鮑魚。

杭州宴會

2月26日中午,尼克松和夫人一行由周恩來等陪同由北京抵達杭州。晚上7時30分,浙江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南萍在杭州飯店舉行宴會,招待尼克松和夫人一行。周恩來等出席了宴會。

以南萍名義發出的請柬,文字考究地印在一塊貼在卡紙的綢緞上:

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訪問杭州定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七時半在杭州飯店禮堂三樓宴會廳舉行宴會。

請出席

南萍

據美聯社報道,“同在北京舉行的宴會相比,氣氛要不拘形式得多。尼克松在這里講祝酒詞是隨口講,而在北京他是照事先準備的講稿講。他贊美了杭州,當他引用了中國一句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時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周總理沒有講話,但是當他隨後挨著總統就座時,他興高采烈地談話,常常仰頭大笑起來。”(載1972年2月28日《參考消息》)

杭州晚宴的菜單,比北京兩次宴會都要豐富:

花籃冷盤、八味小碟、杭州煨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香酥鴨子、宮保雞丁、油燜冬筍、火腿川幹貝、“菊花”酥、紹式蛋包、冰糖蓮子、水果。

杭州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其中杭州煨雞(即叫花童子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等為杭州特色名菜。

菜單上沒有鮑魚。

上海宴會

2月27日上午,尼克松和夫人由周恩來等陪同乘專機從杭州到達上海。據合眾國際社當日電稱,“今天尼克松總統飛抵中國最大的城市,進行他的最後一天的訪問,並將發表他和周恩來總理擬訂的開始改善中美關系的協議的具體細節。尼克松今天下午的活動日程表上沒有什麽安排,這大概是為了有時間對公報做最後一分鐘的潤飾。據說尼克松和周在杭州時都在他們各自的住處工作到淩晨三點,同助手們商量用兩種文字書寫的公報。”(載1972年2月28日《參考消息》)

下午,落款日期為2月28日的中美聯合公報提前在上海發表。公報里美方關於臺灣問題的一段聲明,體現了基辛格式的智慧:“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晚7時正,上海市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松和夫人。周恩來出席了宴會。菜單如下:

蝴蝶冷盤、八小碟、青豆蝦仁、掛爐烤鴨、花籃豆腐、蟹形桂魚、冬瓜盅、小籠湯包、花色甜點、豆沙湯團。

上海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菜單上仍然沒有鮑魚。

晚宴於9時05分結束。尼克松一行隨後觀看了約一個半小時的中國雜技表演。第二天上午10時,從虹橋機場啟程回國。

任何有關歷史的闡述,應該依靠證據來說話。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金亞銀的文章,缺乏證據,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時任香港大公報副社長的馬廷棟受邀參加了尼克松訪華的四次正式宴會,文中三張中文菜單即其舊物,由馬公子馬文通先生惠贈給本文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62

Skype创始人尼克拉斯:很多失败源于不够专注

1 : GS(14)@2011-01-08 16:15:55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07/178850.html
 Skype创始人尼克拉斯(Niklas)来中国可能会遭遇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类似的尴尬:如何在潜力巨大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分得一杯羹。

  近日,我国工信部呼吁对非法互联网协议电话(VoIP)展开打击,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非法VoIP案件线索,但没有提到任何相关公司的名字,Skype被投资者预期会因此在中国遭遇重大挫折。

  尼克拉斯拒绝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但他却对如何打开现有局面提出了建议。他指出,Skype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规则下运行着,其中一些国家(对本土市场)有着更多的保护性措施,但全球极少国家会完全禁止Skype。有些大公司可能会觉得Skype对其业务构成了巨大威胁,他们会慎重对待。但这其实是好事,对 Skype来说也是一种沟通的途径。

  尼克拉斯认为,Skype对传统电信产业没有威胁。在美国,其手机运营商会在某些附加服务中提供Skype,在日本,香港以及欧洲也是如此。因此Skype和手机运营商的产品捆绑在一起。

  尼克拉斯称,如果想获得监管机构同意,那应该在消费者上下功夫。“Skype在全球有上亿消费者。从消费者角度而言,他们需要这样的服务。从这个层面上出发,才会取得博弈的主动权。”

  作为Skype创始人的尼克拉斯,现任Atomico基金的CEO,其拥有1.65亿美元以投向各类项目。尼克拉斯1月6日早上飞往上海,从而结束了在北京的行程。据其透露,在北京已经拜访百度、中国移动、搜狐、创新工场、优酷等,还与丁磊夫妇在上海会面,并将拜访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虽然尼克拉斯否认此行与Skype有关,但是否会从中斡旋尚不得而知。

  作为一名职业创业家,尼克拉斯先后创立了Skype、Joost、Kazaa,之后卖掉,再去创建下一个。2005年eBay出价26亿美元购得Skype。现在身份为Atomico创始人。

  尼克拉斯从自身经历出发,给创业者很多忠告。他指出,国际型大公司在中国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不够专注。如果作为一个国际型企业,应力图将自己的团队专注于单个市场,并进行管理。“对于创业者而言,大公司的威胁并不应该成为停止创业的借口。微软、谷歌和Facebook都曾经被视为可以做成一切。但雅虎、微软、谷歌等,在中国并不成功,他们面临着十分有竞争性以及攻击力的创始人们,这些人专注于自己的市场,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65

水門事件尼克遜獲特赦

1 : GS(14)@2016-11-11 08:07:15

【話你知】美國總統特赦政治盟友,過去有不少具爭議的先例,經典例子是1974年總統尼克遜因水門事件辭職後,繼任人福特在同年宣佈特赦他。福特當年頒佈的特赦令,涵蓋尼克遜於1969至1974年在任總統期間,「已干犯或可能干犯」的任何罪行。福特解釋這是為了避免水門事件引發的龐大訴訟進一步傷害國家。當時尼克遜尚未被落案起訴,沒向福特要求特赦,也沒表示接受,但根據最高法院在1927年的案例,無條件特赦無論是否得到當事人接受亦屬有效。希拉莉的丈夫、前總統克林頓在2001年卸任前,特赦了利用家中電腦儲存機密資料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多伊奇(John Deutch)。當年多伊奇有簽署認罪協議,但未被正式起訴。另外,克林頓又特赦涉嫌逃稅的民主黨金主里奇(Marc Rich),事件令聯邦調查局起疑,但經調查後最終沒有人被起訴。美國Politico網站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1/19830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90

白宮錄音揭尼克遜掩飾水門案

1 : GS(14)@2017-05-14 10:50:51

特朗普警告科米他們之間的對話或已被錄音,是「水門案」後首位公開暗示白宮有秘密錄音的總統。但前總統尼克遜(圖)的前車可鑑,在白宮錄音猶如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小羅斯福後,美國歷任總統都會在白宮進行對話錄音,包括在錄音中表現超卓危機處理能力而獲讚譽的甘迺迪,以及其繼任人詹森,但這習慣到間接被錄音推下台的尼克遜為止。


總統錄音屬民眾所有

1972年,當時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所在的華盛頓水門綜合大廈,被發現遭不速之客潛入安裝偷聽器,聯邦調查局(FBI)其後發現他們受時任共和黨籍總統尼克遜的政治捐款資助,更有白宮幕僚挺身指出尼克遜在整個白宮設置錄音系統,促使聯邦最高法院下令尼克遜交出足以證明他掩飾水門案的錄音,最終令他在1974年辭職。專家認為,水門案對尼克遜後歷任總統的教訓是-別錄下橢圓形辦公室中的對話,因這只會令自己惹麻煩,尼克遜後各總統甚至不敢拿白宮錄音開玩笑。而水門案後訂立的《總統紀錄法》亦列明總統錄音屬民眾所有,最終可以公開,銷毀更是罪行。聯邦法例容許對話在至少一名參與者知情下錄音,特朗普大廈所在的紐約州亦然,其馬拉阿歌別墅所在的佛羅里達州則要求錄音在所有參與者同意下進行。據悉特朗普從商時偶爾會為電話通話錄音,競選期間相信亦有錄下團隊成員電話對話。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4/200206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9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