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油價、美元和寒冷天氣繼續拖累增長,但未來複蘇可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98

【海外策略】油價、美元和寒冷天氣繼續拖累增長,但未來複蘇可期
作者: Kevin張夢雲


美股市場2015年一季度業績期已經結束,以標普500指數為分析標的,通過從整體和分板塊增長情況、盈利意外、驅動因素、增長質量、資本開支、以及增長前景等方面的分析,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結論值得關註:

美股2015年一季度業績回顧:能源大幅拖累;金融和消費穩健

1) 整體而言,一季度EPS同比下降0.6%,在經歷2014年四季度增長放緩的基礎上,盈利增長進一步下滑。油價下跌、美元升值和寒冷天氣是拖累增長的主要原因;

標普500指數2015年一季度業績分行業情況概覽

2) 板塊層面,能源板塊“雪崩”式的下滑(EPS同比下降54%)是拖累盈利增長的主要原因。相反,汽車與零部件、房地產、交通運輸、醫療保健和食品零售在一季度均實現了超過20%的高速增長;

能源板塊盈利大幅下滑拖累周期性板塊盈利增長,也是一季度標普500整體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3) 增長趨勢上,能源部門一季度EPS增速在去年四季度同比負增長19%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為負增長54%;而多元金融、汽車與零部件和銀行等板塊EPS增速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多元金融、汽車與零部件和銀行一季度EPS增速居前,能源板塊大幅負增長

醫療保健對整體增長的貢獻了2個百分點,貢獻最大;而能源板塊拖累整體盈利增長高達7個百分點


4) 盈利意外上,整體意外幅度較2014年四季度大幅提升,其中能源、醫療保健和金融板塊超預期幅度最高,部分是由於此前市場預期大幅下調計入了過多悲觀的預期所致;

一季度,標普500指數整體EPS超預期幅度為6.48%,其中能源、醫療保健和金融超預期幅度最高

5) 驅動因素方面,受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拖累,企業收入增速明顯下滑(-4% vs. 2%),而凈利潤率相比2014年四季度也小幅縮窄(7.3% vs. 8.7%),其中能源板塊仍然是主要拖累;

從盈利增長的驅動因素上來看,2015年一季度,收入增速的下滑是主要原因,凈利潤率相比2014年四季度也出現小幅收窄

6) 成本端,一季度主營業務成本增速降幅並不顯著,表明油價下跌向中下遊的傳導尚不充分;此外,小幅上升的銷售與管理費用對凈利潤率也起到了一定的負面拖累作用;

標普500指數上遊板塊利潤率出現明顯收縮;但中下遊維持平穩,醫療保健、交通運輸和必需消費品等板塊甚至有一定擴張

盡管自2014年四季度以來凈利潤率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凈利潤率依然處於2000年以來的歷史高位


7) 增長質量上,雖然凈利潤率有所收窄,但一季度企業杠桿水平的提升仍然推動ROE升至歷史高位;未來美股企業未來仍有加杠桿空間;
杠桿水平的提升推升一季度標普500非金融企業ROE進一步上升

8) 資本支出方面,雖然能源公司削減資本開支,但是非能源板塊Capex支出增速已經出現提升;考慮到目前企業在手現金仍然非常充裕,現金流持續改善,未來公司有能力也有動力進一步加大開支。

雖然一季度能源板塊資本自出增速大幅下滑,但是非金融非能源板塊資本支出增速大幅提升

2015展望:盈利複蘇可期,油價下跌的正面因素或進一步顯現

展望未來,隨著暫時性因素的消退、低油價對成本端和消費促進等方面正面效果的進一步顯現、以及美國經濟重回複蘇軌道,我們對非能源企業的盈利狀況並不悲觀,未來複蘇可期。從驅動力上,如我們此前一再強調的那樣,在利潤率進一步擴張空間相對有限的背景下,企業收入增長將成為推動盈利的“新引擎”,而資本支出加快將成為主要動力。

2015年EPS增長率已經停止下調趨勢而開始企穩;2016年EPS則預期有望增長12.3%

市場表現上,由於估值偏高且在貨幣政策正常化背景下提升空間有限,盈利增長將成為市場主要推動力,實際上一季度業績偏弱也正是拖累市場表現的主要原因。短期內,我們維持對美股、特別是高估值成長股相對謹慎的判斷。但長期來看,我們對美股市場維持樂觀,主要是基於美國經濟和企業盈利較高的增長確定性。事實上,2004~2006年的牛市經驗表明,即使在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中估值可能出現收縮,但盈利的穩健增長仍能夠支撐市場走出較好的上漲行情。

市場進入“理性”階段,盈利將是市場上漲的主要動力


(來自中金海外)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05

呢排天氣燥熱, 所以周圍都爆炸?

天津, 然後曼谷.........下一步係邊呢? 香港會唔會有份呢?無論如何, 死者希望安息, 傷者希望快D 好返, 但應該負責任的, 請負上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10

微型氣候站,掌握辦公室天氣 關懷大氣系

2015-12-28  TCW

天晴轉得快 讓心情曬一曬太陽風車

四片極輕薄的金屬葉片排列玻璃球內,一面皆塗黑、一面保留原色,當它擱在窗邊受陽光照射,會緩緩轉動起來,照越久速度隨之加快,讓觀者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彷彿掌握一股神秘能量。太陽風車沒有噪音也不須額外電力,是一組適合擺入桌面的放空小物。它的靈感來自英國物理學家威廉?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es)在一八七三年的發明:克魯克斯輻射計(Crookes Radiometer)。最初用於測量電磁波,只要暴露在足夠的紅外線下(電磁波的一種),如太陽光和鹵素燈泡,當塗黑麵吸飽充沛熱能周圍產生熱氣流上 升,這時冷空氣適時補進,就會形成對流推動葉片。

溫度視覺化 百變的雪世界風暴柱

看似清澈如水的液體,一旦室內溫度降低便逐漸結晶,像雪花般悄悄落下,當溫度回升則恢復澄清狀態,這並非魔術技法而是化學反應,透過樟腦和純酒精溶液,與 硝酸鉀、氯化銨及蒸餾水相互作用形成。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十九世紀乘小獵犬號出海時,船長就使用風暴瓶(Storm Glass)來預測天氣。其實,它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只會回應當下氣溫高低,放在辦公室倒是另類的溫度計。悶熱時呈現大部分透明,隨著空調室溫降低慢慢 釋出大片晶體。如果結晶像雲霧般細緻,漂浮在液體上呢?就代表冷氣開太強啦!

文字 郭恆成 攝影 李明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07

財政部:將下達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1.99億元

近日,財政部會同中國氣象局下達2016年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1.99億元,支持各地開展抗旱增雨、防雹減災等工作。

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今年全球暴雨、洪澇、高溫、幹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發。氣象預測結果顯示,今年我國氣候狀況總體較差,降水偏多,澇重於旱,西北地區可能有氣象幹旱發生。

為支持各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積極應對今年頻發的極端天氣事件,財政部會同中國氣象局按照《中央財政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農〔2012〕21號)的有關規定,根據今年氣象災害發生的嚴重程度、天氣氣候預測情況、各地人影作業需求以及省級財力狀況等因素,及時下達2016年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1.99億元,支持各地開展抗旱增雨、防雹減災等工作,為減輕氣象災害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危害、增強糧食主產區抗旱防雹能力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提供了堅實保障。

根據《中央財政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人影作業是指利用飛機、高炮、火箭等設備開展的人工增雨、增雪、防雹、消雨、消霧等作業。人影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用於補助各省(含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同)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以下簡稱人影作業)的專項資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服務農業生產、緩解水資源緊缺、防災減災、保護生態以及保障重大活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下,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推動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開展,以及跨省區作業協調機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的統籌化、規模化和集約化。

(綜合財政部網站、人民網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83

氣象預報會省錢 三星、福特也信服 被拒絕2.4萬次 他讓人掏錢「買天氣」

2016-08-01  TWM

編按:喬爾·梅耶斯(JoelMyers)在一九六二年推出當時只有一個客戶的「準確預報天氣」(AccuWeather)公司,之後把它做成一家市值逾一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十二億元)的巨型天氣預報企業。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幾家公司都是他的客戶,不過當初他可是下了十年苦功,才說服那些業者,讓他們相信,買他的天氣預報,是一項值得的投資。他是怎麼 做到的?以下是他的自白。

當我在五十四年前創辦這家公司的時候,沒有人願意花錢買天氣預報,因為電台會向他們免費提供天氣預報。我在當年憑藉的科技,就只有一樣:我自己。想成功,我就得讓人相信兩件事:我可以針對他們的生意,為他們提供量身打造的天氣預報,幫他們省錢;我提供的預報,比政府經營的國家氣象局預報更精準。

發揮客製化的價值車輛銷售增減少保險損失

為證明客製化天氣預報的價值,我首先仔細研究了潛在客戶的生意與業界狀況。我必須判定天氣變化對客戶的衝擊——必須讓客戶知道,若沒有我的協助,他們永遠無法察覺這類衝擊。

舉例來說,我發現,民眾在即將降雪時,比較喜歡購買四輪傳動的車輛。我就往來探訪汽車代理商,向他們解釋說,如果擁有客製化天氣預報,他們可以在天氣狀況即將惡化時,將停在展示間的那些跑車與轎車栘走,換上四輪傳動車輛。我還向汽車代理商的保險公司展開遊說,說我能在冰雹或颶風即將來襲以前提出警告,讓車主把車子開進車庫躲避風暴,從而減少損失。

為了證明我可以做得比政府好,我必須讓客戶了解,高度針對性、但政府沒辦法提供的天氣預報,究竟怎麼能幫他們省錢。

相信自己的產品堅持50年如今15億人接受

舉例說,我追蹤相對溼度,為賓州一處滑雪區的滑雪場主人預測製造人造雪的最佳時機,當時還沒有任何其他人用這種方法進行預測。我還向他證明同一時間在同一雪坡上,可能出現三種不同的天氣狀況。這位滑雪場老闆對我的話仍然將信將疑,於是我讓他免費試用三十天,他最後終於成了我的客戶。

儘管這麼苦口婆心,絕大多數公司仍不相信我的話。自一九六二年起,我在十年間,共走訪兩萬五千家公司。終於有了一百家付費的客戶。換句話說,面對潛在客戶,我吃了兩萬四千九百次閉門羹。我當時那種遭人排斥的沮喪感,大得讓你無法想像。但就這樣一點一滴,我終於讓人相信,喬爾·梅耶斯提供的精確天氣預報能幫他們的公司省錢。

今天,我們的客戶包括鐵路公司、演唱會票券公司LiveNation、三星,還有將我們的預報程式整合、融入其車輛的福特汽車(Ford)。現在每天有超過十五億人接受我們的天氣預報。但若不是對自己了解天氣動態的能力如此深具信心,我不可能有這麼大勇氣堅持下來,一定早就放棄了。

全台獨家授權刊登

《Inc.雜誌》是科技界最夯的商業雜誌,專門介紹最天才的腦袋、最熱門的新創公司、最新穎的商業模式。早在一九八一年,它就是全球首本以賈伯斯為封面的雜誌,預言他將改變世界;每年選出的「Inc.5000強企業」裡,十倍、百倍爆發性成長的獨角獸也俯拾皆是。除了可以在《Inc.雜誌》看到精采的企業故事,也能在網路、科技改變傳統商業環境的當下,看到明確的趨勢。

作者 Will Yakowicz 譯者 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20

美國去年車禍死亡人數突升 怪手機和天氣?

最新報告顯示去年美國死於車禍的人數沒有像以往一樣下降,反而出現了明顯的上升。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發布的2015年度報告,去年美國共3.5萬人死於車禍,同比增長7.2%,創下1966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同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表示,2016年的數據會更加糟糕,因為在今年上半年,車禍死亡率就已經占到了所有死亡事故中的9%。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官方統計的車禍人數未升反降。

石油新鉆探方式

美國聯邦政府提出將會徹查車禍死亡人數上升的原因,以扼制事故上升的勢頭,盡量減少傷亡。

那麽,突然而來的反轉應該責備誰?在專家看來,應該擔責的是智能手機、新的石油鉆探方式、氣候變化和經濟複蘇。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美國國家安全局委員會統計負責人考羅士(Ken Kolosh)表示,“我們不能斷定就是因為這兩個或三個因素。”

由於新鉆探方式的引進,市場上的石油供應量大增,汽油價格下降,越來越多地人選擇開車出行,這自然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幾率。同時,美國經濟從大蕭條中複蘇過來,道路上的商業汽車也迅速增多。笨重的卡車撞上小汽車加劇發生。另外,在經濟穩定時期,父母也有能力為孩子承擔汽車費用,讓他們開車上班,而青少年則是高風險駕駛人群。

作為車禍死亡率飆升的州之一,伊利諾伊州高速公路安全部門官員表示,除了油價,比往年溫暖的冬天也是一大原因。

美國2015年~2016年的冬天格外溫暖。由於良好的天氣環境,更多人選擇在戶外騎摩托車和自行車,行人也比往年增加,這都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考羅士說:“寒冷的冬天反而能使駕駛者更為謹慎。”

智能手機也難逃責任。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數據,佐治亞州的事故死亡率增加了34%,單輛汽車碰撞、車道偏離、過度矯正和撞擊障礙物的事故頻率明顯增加。佐治亞州公路安全辦公室負責人布萊克伍德(Harris Blackwood)認為:“這都是開車分心的表現,我們認為途中發消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中國萬車死亡人數下降4.5%

作為世界汽車大國和人口大國,中國的車禍死亡人數世界第一,印度和美國緊隨其後。然而,同樣身處智能手機快速更叠的時代,面臨氣候變化挑戰的中國車禍死亡人數繼續下降。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今年發布的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現,2015年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約6.6萬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為2.1人,下降4.5%。

根據中國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79億輛,其中汽車1.7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3.27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超過2.8億人。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汽車保有量呈現暴漲趨勢,而人們的出行方式也經歷了從摩托車到汽車的轉變。再加上交通管理和規範愈加嚴格,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也同樣存在像美國所面臨的因智能手機普及而出現駕駛分心風險上升等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67

重汙染天氣再襲北京 局部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

14日據新華社消息,今日清晨,北京市能見度在1公里左右,局部地區不足500米,空氣相對濕度已接近飽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發出霾黃色預警、空氣重汙染藍色預警、大霧黃色預警,提示公眾做好出門戴口罩等健康防護,減少戶外運動。

14日8時,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發布的北京市PM2.5濃度顯示,城六區為192微克/立方米,西北部為127微克/立方米,東北部為185微克/立方米,東南部為177微克/立方米,西南部為109微克/立方米。

10月14日早晨,北京CBD被霧霾籠罩。(圖:人民網)

到11時30分,據北京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消息,目前北京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已經達到2公里左右,解除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截止發稿,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數據,北京市實時(14時)空氣質量狀況為嚴重汙染,空氣質量指數為367。

根據我國現行的空氣質量“國標”,當PM2.5濃度大於150微克/立方米時,即空氣質量指數(AQI)的“換算值”超過200,空氣質量將被視為重度汙染;當PM2.5濃度大於2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上則被視為嚴重汙染。

北京市氣象臺臺長喬林稱,15日,北京市將有小雨天氣,對汙染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作用有限,降雨過後是降溫,但並沒有明顯的“北風”,16日風向將轉北風,也不是“呼呼刮”的大風,風力預計是二、三間四級,因此,此輪空氣汙染是逐步緩解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39

環保部急派督查組督促各地應對重汙染天氣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日晚獲悉,環境保護部當日急派多支督查組到京津冀及周邊城市,重點檢查各地政府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情況,並對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核查。

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測,2016年11月3日至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持續靜穩天氣,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部分城市可能出現空氣重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包括京津冀中南部和山東西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邯鄲、邢臺、衡水市,山東省濟南、淄博、德州、聊城、濱州等城市空氣質量會連續3天達到重度汙染,部分城市在一定時段內可能出現嚴重汙染。6日起,區域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轉為有利,汙染帶自東北向西南消散。

2日,環保部緊急部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省(市)政府推送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情況,要求各地按照預報情況,及時發布相應級別的重汙染天氣預警,切實落實應急預案規定的減排、限產、停工等措施。

同時,要求各地重點就火電、鋼鐵行業開展執法檢查和專項督查,保障停限產措施落實,確保達標排放,嚴厲打擊超標排放違法行為,並根據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預警級別,最大限度減輕空氣重汙染的影響,保障公眾健康。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廊坊、保定、衡水、滄州、唐山、石家莊等城市已經啟動重汙染天氣三級響應(黃色),河北省邢臺市啟動二級響應(橙色)。

環保部介紹,已派出8個督查組開展專項督查,重點檢查各地政府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情況,並對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核查。針對北京市機動車汙染較為突出的問題,環境保護部還組成3個工作組,會同北京市環保局,重點針對重型柴油車汙染控制裝置造假、尾氣超標排放、柴油車尿素使用等情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831

國家氣候中心:今年以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

國家氣候中心4日下午發布消息稱,今年以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強對流天氣多發重發,氣象災害重。當前,需關註氣象幹旱和霧-霾及拉尼娜的可能影響。

國家氣候中心有關專家介紹,受2015/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和近期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狀態的影響,今年我國氣候十分異常,氣溫波動大、暴雨頻數和強度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城市內澇和高溫熱浪等氣象災害重。

氣象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入汛早、降水多、暴雨強、南北洪澇並發。1-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5%,接近1954年和1998年。3月21日華南入汛,較常年偏早16天。入汛後共出現44次大範圍暴雨過程。長江中下遊出現嚴重汛情,華北部分地區暴雨洪澇重。

同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強對流天氣多發重發。今年汛期,強對流天氣過程次數(59次)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多,強降水導致26個省(區、市)出現城市內澇,13個省(區、市)發生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夏季72個縣市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三是登陸臺風多、平均強度強。有8個臺風登陸我國,平均登陸強度達13級(常年10級),其中6個達到強臺風等級;四是氣溫波動大、夏季氣溫創新高。1-10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8℃,位居歷史第3位。1月,我國遭遇多次大範圍寒潮和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廣州、南寧等地出現建國以來首次降雪天氣。夏季平均氣溫創歷史新高。

氣象數據顯示,10月,全國平均氣溫10.9℃,較常年同期(10.3℃)偏高0.6℃;全國平均降水量55.4毫米,較常年同期(35.8毫米)偏多55%,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太湖流域降水偏多3倍,出現秋汛。京津冀地區出現了4次霾天氣,其中10月13-15日過程最為明顯。

國家氣候中心有關專家介紹,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依然維持拉尼娜狀態。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冷海溫異常較上月有所發展,其中尼諾3.4區海溫指數為-0.8℃。拉尼娜狀態已連續持續3個月,預計到今年12月會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上述專家同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幹旱和霧霾總體偏輕,7月下旬至8月底,東北地區西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發生較為嚴重的夏伏旱。10月,京津冀地區出現了4次霾天氣,這4次過程持續的時間是1日-3日、13日-15日、18日-19日以及24日-25日,其中13日-15日過程最明顯。

國家氣候中心提示,冬季我國北方冷濕南方暖幹,需關註氣象幹旱和霧-霾及拉尼娜的可能影響。分析表明,冬季氣候可能呈現前冬暖後冬冷、北方冷濕南方暖幹的分布,西南東部氣象幹旱可能發展,出現類似於2008年初南方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70

重汙染天氣持續出現 東北20城市39家企業排汙異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5日剛剛從環境保護部獲悉,針對東北地區近期持續出現的重汙染天氣過程,環保部今日公布了重點汙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發現的東北地區大氣汙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的企業名單。

據統計,2016年10月份,共有39家企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名單附後),涉及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營口、葫蘆島、長春、吉林、四平、延邊、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雞西、大慶、伊春、七臺河、牡丹江等20個市(州)以及黑龍江農墾總局。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將責成企業所在地省級環保部門組織實地查證,對違法超標排放汙染物的企業高限處罰並向社會公開處罰結果。對排汙單位有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的,將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據悉,環境保護部已派出督查組赴現場實地督查。

東北地區共有39家企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圖為沈陽市。攝影/章軻

大氣汙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企業名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