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他山之石】近距離看Lending Club—來自美國用戶的真實體驗報告 首募錢厚-Tcoins

來源: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3659982



T姐曰:美國最大的P2P平臺Lending Club即將在11日掛牌上市。它是如何做到如此規模?又如何能夠獲取50億美金的估值?相信林林總總的關於Lending Club的研報已有不少,這次T姐帶給大家來自大洋彼岸的用戶體驗報告,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家令人興奮的新公司。

LendingClub—來自美國用戶的深度評述

Lending Club是一個匯集借款人和投資人的在線金融社區,在這里,信譽良好的借款人和精明的投資人都能夠獲利。投資人能夠以低至25美元的增量進行貸款,這就使得小額投資者能夠持有大量貸款的一部分。(LendingClub的)投資者收益據說一直比較可觀,但這些收益也可能被誇大化了。


據Lending Club的數據顯示,最受好評的A級貸款的平均年收益已達到5.49%,占到風險性第二高的F級貸款的13.55%。對於那些擁有100筆或者更多貸款的投資者而言,他們的平均收益高達6-9%,而只有不到1%的投資者蒙受了凈虧損。

在寫關於Lending Club的文章之前,我對它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檢測。我(在Lending Club上)投資了2,600美元,(Lending Club)返還給我100美元作為對新客戶的獎勵。我用這筆錢購買了95只貸款的股票。我並非特別活躍,基本上不會對收益進行重新投資。盡管這樣,在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間,我的Lending Club報表顯示我賺取了11.08%的年收益,高於我為自己的貸款選擇的信貸風險的平均收益率。

這是因為我的聰明還是運氣?事實證明,哪個都不是。我想說的是,這11.08%的年收益純粹是一場幻想,而這個幻想之說適用於Lending Club的所有投資者。在我的121.38美元的收益之中,100.22美元是來自於四筆到期未還的貸款的本息收益,如果拋開這筆收益不談,我計算了下我的年收益率,約為1.60%。又過了不到一個月時間,這些貸款之中的兩筆成了過失貸款,突然之間,我那11.08%的年收益行情急轉直下。

我猜測正在發生的情況是,Lending Club並沒有清算過失貸款,也沒有把這筆金額歸為受損資金。聽起來很耳熟吧?應該是挺耳熟的,因為這個“市值計價”上的錯誤與大銀行們直至2008年金融崩潰之前在房地產信貸方面所犯的錯誤相同。

現在,由於Lending Club正在快速發展,我的假定是,在這些可觀的收益率之中,快速累加的過失貸款的金額也被計算在內了。這就可能造成過度地高估了總體投資回報率,正如我在2013年3月的11.08%的年收益率就是被過度誇大了的。




Lending Club的回應

我與ScottSanborn, Lending Club的首席運營官,以及Matthew Wierman,Lending Club的平臺管理副總裁進行了交談。他們承認,拖欠的貸款直到違約之前都沒有歸為應該減低的賬面價值,而且,直到違約之前,全部的金額都是被算進總體的投資者收益中去的。Wierman說,典型的投資者行為是持有全部的貸款直到最後期限,而不會去關註某一個時間段的資金差異。他表示,公司沒有也不可能在每個時間點都去仔細估算數以百萬計的個體投資者賬戶中的合理價值,而且,這些貸款當中的一部分,因為借款人的信用度的不斷提升或者不斷降低的利率,價值可能變得更高。

我詢問了拖欠貸款的平均價值,Wierman說,這些拖欠貸款會以42%的折扣在自由市場出售。他還表示,當貸款達到了違約標準(120天),他們會回收5%的本金。

我的看法

對於Sanborn和 Wierman在回答這些問題時的坦誠和毫無戒心,我非常欽佩。同時我也認為,Lending Club平臺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匹配服務,我也很喜歡這個匹配過程。我可能還會對現有貸款的收益進行重新投資。

這就是說,我的確認為Lending Club在誇大它的投資收益—而且可能是極度誇大。Wierman所說的貸款價值可能隨著利息率的變動和借款人信用度的變更而變動,但是這些價值的變動除了增加之外,同樣有可能是減少。將過失貸款算入總金額是一個重大偏差,這極大高估了資金總額和回報率。

我向Sanborn 和 Wierman表達了如下觀點:緊跟在收益之後會有一個大膽的披露,“這些收益包含了所有的過失貸款,而這些包含了過失貸款的總金額將不可能被全部實現.”Sanborn回應說,“我認為最好將你的反饋納入賬戶匯總信息。我們會不斷改進。” (源自財富觀察)

作者:Allan Roth

Allan S. Roth 是Wealth Logic的創辦者,這是一個向客戶提供理財規劃和投資建議的公司,按小時收費。作為How a Second Grader Beats Wall Street的作者,他同時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大學教授投資和行為金融理論,並且是位知名演講者。按照法律規定,他的專欄不能夠給出具體的投資建議,因為任何的投資建議必須考慮到投資人的意願,而且需要承擔風險。他的專欄不會預測下一個搶手股票,同樣也不會預測下個月的股市走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56

【他山之石】Lending Club—據說是國內目前最完整的深度報告 首募錢厚-Tcoins

來源: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3743428

文章來源:申銀萬國

編輯:程老濕

關於 Lending Club—據說是國內目前最完整的深度報告


Lending Club 如何修煉成為全球最大P2P平臺

導讀

基於親和力準則,Lending Club 開發了一套搜索和識別貸款機會的LendingMatch系統。該系統能夠幫助用戶迅速發現之前不知道的關系,使他們在有信任基礎的人群中借貸資金……



資料來源:LendingClub 招股說明書

Lending Club 是全球最大的撮合借款人和投資人的線上金融平臺,它利用互聯網模式建立了一種比傳統銀行系統更有效率的、能夠在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自由配置資本的機制。

通過Lending Club 的平臺,借款人和小微企業可以獲得更低的利率,投資人則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

公司於2006 年10 月在特拉華州以“SocBank”的名字成立,之後於2006 年11 月更名為Lending Club。

截至 2014 年6 月30 日,Lending Club 累計貸款金額超過50 億美元,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息超過4.9 億美元。

自2007 年成立以來,Lending Club 每年的貸款金額的增長率都在100%以上,貸款數量的增長率(除2011年為70%以外)均大於100%。

Lending Club 自2007 年5 月24 日正式上線以來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1)2007 年5月-2008 年4 月的運營初期;

2)2008 年4 月-2008 年10 月的“靜默期”;

3)2008年10 月至今的新模式運營期。

運營初期

在運營初期,即2007 年5 月-2008 年4 月,LendingClub 不發行憑證,而是由貸款人成員直接購買成員貸款,貸款人收到對應其所買貸款金額的匿名個人憑證,賦予LendingClub 為成員貸款提供服務的權利。

2007 年5 月24 日Lending Club 在Facebook 上線“合作性的P2P 貸款服務”,該服務提供給Facebook 用戶一條不需要銀行參與、借貸雙方直接聯系、擁有更優惠利率的貸款渠道。

Facebook 用戶在Lending Club 上註冊,註冊信息就會顯示在用戶的Facebook頁面上,訪問者知道他是Lending Club 的成員,並且有資金出借(或借入)的需求。

Lending Club 負責用戶身份認證,銀行賬戶認證,信用檢查,信用報告以及資金的轉移與收回。通過LendingClub, 借款人可以向一個或多個貸款人申請$1,000-$25,000的個人貸款。

基於親和力準則,Lending Club 開發了一套搜索和識別貸款機會的LendingMatch系統。

該系統能夠幫助用戶迅速發現之前不知道的關系,使他們在有信任基礎的人群中借貸資金。

用戶通過設定的標準(比如區域、工作地點、教育情況、專業背景、社會關系等)識別貸款,進而構建一個符合個人風險偏好的分散化的貸款組合(包括10-30 個借款人)。

LendingMatch系統包含了多種關系,包括47,000 個美國城市;1,000家公司;500 個政府機構;6,300所大專院校;1,600 個國家組織和其他組織以及數以千計的Facebook關系群和網絡。

為了鼓勵負責任的借款行為,Lending Club 只供信用分數(FICO 分數)在640 分以上的借款人申請貸款。

Lending Club 分別向借款人收取一次性的貸款金額0.75%-2%的服務費和向貸款人收取分期還款數額1%的服務費。

Lending Club 選擇在Facebook 平臺上線產生了互惠互利的效果。

一方面,Lending Club 為Facebook 用戶提供了簡單便捷的融資和投資渠道;

另一方面,Facebook 為Lending Club 未來業務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Lending Club 能夠獲得Facebook用戶的朋友圈數據,產生大量的潛在客戶群;

2、Facebook 為Lending Club 提供用戶身份認證的依據;

3、Facebook 社交平臺營造了借貸雙方並非完全陌生人的環境,更有利於P2P 貸款業務的開展。

自2007 年5 月24 日到2007 年8 月23 日,共有13000 個Facebook用戶登錄Lending Club,獲得75 萬美元的貸款。

2007 年9 月13 日Lending Club 宣布開始使用自己的網站LendingClub.com 提供服務,並在網站上提供LendingMatch系統。

Lending Club 網站還開辦論壇以供金融專家與Lending Club的成員分享經驗。Lending Club 同時擁有自身的網站和Facebook 兩個平臺提供服務。

除了利用Facebook 的同學、同事等社會關系借貸外,LendingClub的另一個舉措是利用校友關系借貸。

2007 年10 月31 日,Lending Club宣布推出“基於熟人關系的借貸服務”,該服務是通過高等院校校友組織的網站來提供資金的借貸。

Lending Club是P2P 貸款領域第一個向線上社區(包括喬治亞科技大學、堪薩斯州立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校友組織)提供聯合品牌貸款申請的公司。

這項服務能夠通過借貸雙方的信任關系有效地降低借貸成本,同時也實現了Lending Club 與知名大學的合作。

Lending Club 用戶數量和借貸金額



靜默期

2008 年伴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SEC也加強了對P2P貸款公司的監管,收益權憑證被SEC定義為證券,Lending Club需要對收益權憑證註冊後,才能向貸款人出售。

自2008 年4 月開始,Lending Club不提供給投資者購買收益權憑證的服務,同時也不接受貸款人成員的註冊和已存在貸款人成員的提供資金的合約。

但是Lending Club 仍將繼續為之前籌集的貸款提供服務,貸款人成員仍可以查詢賬戶,管理之前的貸款和撤出可用的資金。

2008 年6 月20 日,Lending Club向SEC 提交S-1表格,申請發行6 億美元的會員支付憑證。

2008 年8 月1 日,Lending Club針對S-1 表格提出了修正案,提出新的利率計算方法以及關於“轉售交易系統”的更多細節。

2008 年10 月14 日,Lending Club 完成註冊程序,並公布了募集說明書,恢複業務。

在Lending Club 業務暫停的6 個月里,借款方仍舊可以申請成員貸款,只是資金完全由Lending Club 自身提供,因此借款方並沒有受到影響。

新模式運營期

自2008 年10 月14 日Lending Club 成功向SEC註冊後,Lending Club 就開始通過發行會員支付憑證來向借款人貸款。

Lending Club通過與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擔保的猶他州特許銀行WebBank合作,由WebBank向通過審核的借款用戶放貸,WebBank 再將貸款以憑證形式賣給Lending Club,並獲得由Lending Club 發行會員支付憑證的資金。

投資人和借款人沒有直接的債務債權關系,Lending Club 和WebBank也不承擔貸款違約的風險。借款人每月通過銀行賬戶自動將還款轉給LendingClub,再由Lending Club 轉給投資人。

投資人的每筆投資不得低於25 美元。投資人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投資:

1.年收入在7 萬美元以上並且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7 萬美元以上;



2.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25 萬美元以上。

加利福尼亞州的投資者需要具備的條件:

1.年收入在8.5 萬美元以上並且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8.5萬美元以上;



2.凈資產(不包括房產和汽車)在20萬美元以上;不滿足條件者只能做2,500 美元以下的投資。

肯塔基州的投資者需要滿足證券法關於合格投資人的條件。

產品及服務

自成立到2014 年2 月,Lending Club 只提供個人信貸服務,2014 年3 月開始上線商業信貸服務,2014 年4月公司收購Springstone 公司,開始提供教育和醫療信貸服務。

(1)個人信貸:Lending Club 提供額度從1,000 美元至35,000 美元的個人無抵押貸款,1,000 美元9,975 美元的貸款只能申請3 年的期限。

初始到期日為三年的貸款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可以將最終到期日擴展到5 年;初始到期日為五年的貸款,最終到期日仍為五年且不可擴展。

個人貸款分為四類:合並債務貸款、信用卡支付貸款、家庭改善貸款和遊泳池貸款。

其中,遊泳池貸款是Lending Club 的一種創新。

2011 年5 月2 日Lending Club 宣布遊泳池貸款將通過Lending Club 在個人信貸方面投資200 萬美元,用以刺激遊泳池和Spa 的銷售。

Lending Club 應用創新的理念成為上市公司為其潛在客戶提供融資的平臺。

(2)商業信貸:商業貸款的額度為15,000 美元至100,000 美元,期限為1-5 年。

(3)教育和醫療信貸服務:Lending Club 目前只能通過Springstone 公司提供教育和醫療信貸,但公司計劃未來能夠直接通過Lending Club 平臺提供教育和醫療融資產品。目前教育和醫療融資額度為499 美元-40,000 美元。

除此之外,Lending Club 的子公司LC Advisors,專門為合格投資人提供投資管理服務。LC Advisors 作為普通合夥人成立了五個投資基金,同時成立信托來管理這些基金。

這些基金通過不同的投資策略來購買Lending Club 發行的憑證。據了解,這些基金最多只能有100 位投資人,而且每人的最低出資額為50 萬美元。

除了成立了投資基金,LCA 還設立了分離管理賬戶(SMAs)來增加合格投資人的投資途徑。使用分離管理賬戶的投資者對投資策略有更強的控制力。

LCA 還為通過第三方機構在Lending Club平臺上管理投資的合格投資人提供服務。

盈利模式

Lending Club 的收入來源為交易手續費、服務費和管理費。

交易手續費是向借款人收取的費用;服務費是向投資者收取的費用;管理費是管理投資基金和其他管理賬戶的費用。

交易手續費是Lending Club 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招股說明書的數據,2014 年上半年交易手續費收入占總收入的93%。

除手續費外,借款人還可能需要支付以下費用:

1、未成功支付的費用:借款人每月的還款都是通過借款人賬戶向Lending Club 自動轉賬,如果借款人賬戶未能支付(賬戶余額不足,賬戶關閉或者賬戶暫停),借款人需要支付每次15 美元的費用;

2、逾期還款的費用:如果借款人還款晚於15 天的寬限期,從第16天開始需要支付未付分期還款金額的5%和15 美元之間的高者,每次逾期支付一次;

3、處理支票的費用:如果借款人選擇使用支票付款,需要支付每筆15 美元的費用。

服務費率是借款人還款金額的1%,用於補償Lending Club 對貸款的服務、對憑證的支付和對投資人賬戶的維護。

除服務費外,投資人還可能需要支付催款費。催款費按收到金額的百分比支付:

1、逾期超過60 天且短於90 天,按30%的比例收取;

2、其他情況(訴訟除外)按35%的比例收取;

3、在訴訟的情況下,按30%的比例或者訴訟律師費加上其他費用;

4、未催收成功不收費,催收費不超過收回金額。

管理費率一般為每年LCA 管理資產的0.7%-1.25%。



信用評級及利率計算

借款人提交申請後,Lending Club 會根據WebBank的貸款標準進行初步審查。貸款人需要滿足以下標準才能借款:

1、FICO 分數(根據Experian、TransUnion、Equifax三大征信局信用報告)在660 分以上;

2、債務收入比例低於40%;

3、信用報告反應以下情況:至少有兩個循環賬戶正在使用,最近6 個月不超過

5 次被調查,至少36 個月的信用記錄。

當借款人通過了初始信用審查,Lending Club 的專有評分模型會對申請人進行評估,並決定同意或拒絕申請。

初始評分模型提供給申請人一個分數,再連同申請人FICO的分數和其他信用屬性一起輸入Model Rank 中。

Model Rank 根據內部開發的算法來分析借款人成員的表現,並考慮申請人的FICO 分數,信用屬性和其他申請數據。

Model Rank 介於1-25 之間並對應一個基礎風險子級。



Lending Club 再根據貸款金額和貸款期限調整基礎風險子級得到最終子級。

最終子級共分為35 個級別,歸入A、B、C、D、E、F、G7 個等級,每個等級又包含了1、2、3、4、5 五個子級。

Lending Club 設定的利率考慮了信用風險和市場情況,每個等級最終的貸款利率由以下公式計算:

貸款利率=基準利率+風險和波動率調整

風險和波動率調整涵蓋了期望損失並為從A1 到G5 各個等級的貸款提供遞增的風險調整收益。

貸款等級的確定不只考慮了借款人的信用分數,還包含了借款人信用報告和貸款申請中的信用風險指標。

在Lending Club 七個等級的貸款中,A、B 兩類貸款占比較大,C、D 兩類貸款的占比不斷增多,E、F 和G 三類貸款的占比最小,且呈不斷縮小的趨勢。

截至2014 年6 月底,A、B、C 和D 四類等級貸款的總占比為87%,所有貸款平均的利率為14.66%。

根據Lending Club 對平臺上借款人的問卷調查,2014年前七個月借款人原有債務的平均利率為21.7%,而從LendingClub 借款的平均利率為14.8%。

各類等級貸款的占比及平均利率


基於LendingClub 多層嚴謹的信用風險審核體系,截至2012 年底只有10.7%的借款人通過審核可以借款,貸款違約率也保持在3.5%左右的較低水平。

截至2014 年6月30 日,Lending Club 的借款人平均FICO 分數為700,平均債務-收入比率為16.7%,平均15.7 年的信用記錄,借款人平均年收入為72,751 美元,而平均貸款額為14,056 美元。

E、F 和G 等級貸款占比較小,而且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收入認證

在Lending Club 將貸款信息公布到平臺後,仍會要求一些借款人提供有關收入和納稅的文件,如果借款人提供的信息不能令人滿意,Lending Club 會取消發布到平臺上的貸款。

Lending Club 隨機地對平臺上75%左右的借款人進行收入認證,主要根據以下情形選擇需要認證的借款人:

1、根據申請人的信用記錄上挑選出的信息;

2、審查貸款申請上矛盾或不正常的信息;

3、被懷疑為欺詐行為的貸款申請。
收入認證分為三種:1、收入認證;2、收入來源認證;3、未認證。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Lending Club 平臺上的貸款,經過收入認證的和未經過收入認證的有相似的違約率。

投資賬戶類型

投資賬戶分為六大類:

個人賬戶、聯合賬戶、信托賬戶(由受托人代替受益人管理資產)、公司賬戶、代未成年人保管賬戶和個人退休金賬戶。

2009 年3 月25 日,Lending Club 宣布第一個自我管理的個人退休金賬戶可以投資P2P 貸款,EntrustCAMA 公司作為這些賬戶的管理人。

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IRA 賬戶構件Lending Club 發行的憑證的投資組合,該賬戶具有免稅或遞延稅的功能。

分散投資策略

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優化投資收益,投資人需要分散投資。

Lending Club 提供了兩種分散投資的方法:

1、手動投資:投資人瀏覽各種借款項目,然後自己手動選擇要投資的項目;

2、自動投資:投資人設置投資限定條件,當有符合條件的借款項目時,自動投資系統將為投資人下單。

根據LendingClub 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分散投資能夠提高投資人獲得正收益的概率。

憑證轉讓平臺

FOLIfn 提供給憑證持有人一個另類交易場所 (ATS), 來將憑證轉讓給其他LendingClub 成員。

要進入ATS 平臺需要開通FOLIOfn 的經紀賬戶。憑證成功轉讓後,FOLIOfn會收取憑證賬面價值的1%作為手續費。

當月交易手續費低於Lending Club 與FOLIOfn協議的數額時,Lending Club 需要支付FOLIOfn 固定的費用。

投資風險

(1)Lending Club 發放的成員貸款都是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而投資者持有的收益權憑證的收益完全依靠借款人每月的還款。當借款人違約時,投資人會損失部分或者全部的收益;

(2)投資人持有的憑證不代表和借款人之間有契約關系,因此當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款時,投資人也不能直接找借款人催款,必須通過Lending Club 和第三方催款機構催款。Lending Club 對憑證只有有限的義務,即幫忙催款;

(3)收益權憑證的最長期限為五年,如果五年內借款人不能夠還款,但在五年後借款人償還了款項,Lending Club 不會將這部分還款轉給投資人。因為當收益權憑證期限終止後,不再具有接受還款的權利;

(4)借款人擁有無懲罰提前還款的權利,帶給投資人一定的風險。一旦借款人提前還款,借款人就不能夠獲得之前期望的收益率,同時也不能獲得任何提前還款的補償;

(5)投資人還需註意流動性風險,雖然收益權憑證可以在OLIOfn交易平臺上轉讓,但是這種憑證僅限於Lending Club 成員之間轉讓,因此流動性還是很低;

(6)由於憑證的標的物—成員貸款具有固定利率的特性,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投資人將會損失其他的收益更高的投資機會;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借款人也有可能會提前還款,投資人也可能受到損失;

(7)其他一些因素也能夠影響投資人的收益。例如:LendingClub 運營能力有限,不能及時提供貸款維護的服務;Lending Club 運營過程中違反了地方相關法律法規,進而不能提供服務;Lending Club 與WebBank 的合作突然終止,不能為各州成員提供統一的服務,導致部分投資人無法投資或只能獲得有限的利率;Lending Club 破產清算等。

人才與融資

自2007 年成立以來,Lending Club 獲得了包括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和私募投資在內的多輪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24

他山之石 全球最普及荷蘭社會宅飆出豪宅價

2015-03-23 TCW
 
 

 

無殼蝸牛的居住正義,對上有房族資產貶值的疑慮,社會住宅帶來的兩難與對立,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方?

解方一:荷蘭GWL社區善用政策優勢,社會住宅也能變豪宅

你相信,現在被台灣人視為「嫌惡設施」的社會住宅,能成為帶動當地房價翻倍的指標豪宅,想住還得排上十年?

在全球社會住宅最普及的國家——荷蘭,這件事天天都在發生。

在當地,社會住宅普及率超過三四%,因此,社會住宅不只是尋常風景、與私有住宅無異,在首都阿姆斯特丹,還出現全球最成功的社會住宅典範。

位於阿姆斯特丹西邊的GWL社區,改建自廢棄的自來水廠。在占地六公頃(約大安森林公園四分之一)的社區裡,低矮的紅磚建築,與前衛的玻璃帷幕公寓相互錯落,沿路上,不時穿插手工藝品小店、工業風裝潢的咖啡廳與小型花園等,乍看之下,整體氣氛和台北松菸文創特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沒有兩樣。

想成為這裡的住戶,要付多少錢?三十坪的公寓,一個月租金不到兩萬元,是當地行情的三分之一。若是想買,落成已十七年的中古屋,一坪仍要價超過六十萬元,約是同區類似物件的一.五倍。

價格如此天差地別,原因就在GWL共六百個住宅單位中,一半規畫為社會住宅,供年所得在四○%分位點以下的家庭承租,四分之一為補貼式自用住宅,讓中所得家庭可以較低房價購買。剩下的四分之一,則是對外公開販售的高級住宅,售價隨市場機制浮動。

當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倡的混居,在台掀起階級對立時,豪宅與社會宅「混搭」的GWL則是供不應求,高級住宅售價十七年間翻漲一倍,想承租社會宅,還得排上十年。為什麼,這裡能讓有錢人、中低收入戶的需求同時獲得滿足?

荷蘭人、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客座教授羅斯曼(Jurgen Rosemann)認為,關鍵在GWL的特殊性,即善用政府權限,提供一般社區沒有的「獨家」誘因。

除保留具歷史特色建物、營造社區特色外,受政府支持,GWL也是全球最早實施無車化的社區之一,被釋放出的車道空間,轉化為八十個大小不一的花園,出租給住戶種植花草作物。由於整個社區只開放腳踏車通行,非常適合育有幼兒的家庭,對有錢人來說,這可是用錢都買不到的居住條件。

解方二:香港藍田?抓違規扣分,九年間只有六戶遭驅趕

華人崇尚「有土斯有財」,將房屋視為資產、商品,導致大多數華人社會的房價皆居高不下。但是,這並不代表社會住宅就因此窒礙難行。

在和台灣背景相似的香港,當地人稱為「公屋」的社會住宅普及率達三○%,為亞洲最高。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林育如認為,背後原因,除香港面積狹小、高房價,導致公屋發展較鄰國早之外,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避免公屋遭污名化的關鍵之一。

二○一○年,港星劉德華出席位於香港九龍的公屋、「新藍田?」重建落成儀式,他年少時曾在此居住,也是香港無數出身公屋的名人中,最知名的例子。

與台灣人對「貧民窟」的刻板印象相反,香港公屋能成為許多成功者的搖籃,在於經過六十年發展,管理制度日漸成熟,讓公屋租金雖然只有市價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透過二十八條禁令,約束承租者的行為,讓居住環境還是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之上。

這二十八條禁令,小至吐痰、於窗台上放置拖鞋、冷氣機滴水,大至亂丟垃圾、非法賭博、寵物隨意便溺等,全都要管,並交由民間物業管理公司執行稽查。這等於在香港七十八萬戶公屋中,設置糾察隊,依情節嚴重性,區分為三、五、七分,逐次扣分。若租戶在兩年內扣分累計達十六分,則租約中止、必須立刻走人。

但即使如此,自二○○三年起九年間,香港公屋超過兩百萬居住人口中,扣分累計達十六分、遭強制驅趕的,只有六戶。

不過,林育如強調,香港公屋制度,早期也曾因管理不善、帶給社會負面觀感,歷經不斷修正而來。才要開始的台灣,因可直接吸取鄰國經驗、縮短摸索期,相對有利。或許,社會住宅,有一天,會成為你意想不到的好鄰居。

【延伸閱讀】台灣社會宅又貴又少!—亞洲各國公營住宅比較

台灣˙普及率:0.08%(最低)˙主導單位:地方政府˙出租對象:家庭年收入水平最低40%者(台北市)(門檻最低)˙租金:月租約1萬~2萬元(最貴)

新加坡˙普及率:4.5%˙主導單位:建屋發展局自行興建˙出租對象:家庭月收入不超過新台幣3.6萬元˙租金:依承租者條件,月租約在新台幣624~6,600元間

韓國˙普及率:5.1%˙主導單位:政府擬定政策,公法人執行˙出租對象:依住宅類型,分家庭年收入水平最低10%以下、20%~40%兩種)˙租金:低收入戶租金在市價30%以下,中收入戶為80%以下

日本˙普及率:6.1%˙主導單位:中央政府立法、地方政府執行˙出租對象:家庭年收入水平最低25%者,弱勢者放寬至40%˙租金:依據區位條件、住宅面積、家庭收入等係數來計算

香港˙普及率:30%˙主導單位: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自行興建˙出租對象:家庭月收入水平最低30%者˙租金:月租約新台幣6,000元。對收入更低、年長者家庭再減免

資料來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整理: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83

瑞典兩個「世界第一」 台灣年金的關鍵解方 他山之石》提早31年預見危機 改革成果全民都服氣

2016-03-28 TCW

這個國家,早在一九八四年就發動年金改革,並被世界銀行當成年金改革的典範。經歷十四年的大改革,竟能讓全民信服,還能兼顧公平及永續。它究竟厲害在哪裡?

台灣現在呼之欲出的年金改革,是由準政務委員林萬億幕後策畫,而他的改革核心,就是來自瑞典在九○年代的年金改革。其實,瑞典的年金制度,出了兩個「世界第一」。

一九一三年,瑞典就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全民強制性年金制度的國家。在原本的舊制中,勞工一毛錢都不用出,老年給付都靠稅收財源,是完完全全的社會福利。

然而,瑞典的福利不是白吃的午餐,原本制度下,八○年代租稅負擔率(稅收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平均高達五成(台灣當時約為一八%);而且,靠稅收退休能領到的錢不多,雖然政府在原本制度上疊上一層隨收隨付制的補充年金,退休替代率也只能撐到五○%左右。

最重要的是,瑞典政府發現,當人口結構開始老化、經濟成長降低時,這個仰賴稅收及隨收隨付制的年金制度,如果未來不做調整,財務可能就會出問題。

選後的迫切危機

推翻舊制 七黨聯合起草法案瑞典退休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桑丹(Annika Sundén)曾指出,當時瑞典退休金的計算薪資基礎,是退休前收入最高的十五年平均薪資,雖然比起台灣的計算方式已很嚴格,「但仍然造成退休金支付上的不公平,再加上提早退休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因此也引發了社會討論。這可說是年金改革的起點。」她說。

一九八四年,政府便著手開始研究年金改革的可能性,桑丹也是瑞典第一批研究者。「如果當時沒有開始討論,依照預估,我們的退休金在去年(二○一五年)就會破產。」她說。相較於瑞典在擔心三十年後的事,距離人口老化的高標「超高齡社會」也還早,台灣的退休基金都將在未來十年陸續虧損、破產,並進入超高齡社會,瑞典人真的想得很遠!

一九九○年,瑞典經濟衰退、失業率增加,再加上原本年金設計上的缺點,年金改革已是全民期待。

一九九一年大選時,原本執政的社民黨下台,勝選的四大黨,組成中間偏右的聯合政府,在當選後,就以改革年金制度作為最優先的政策。

而聯合政府的目標,就是完全翻新舊制度,他們當選後,馬上成立「國會年金改革工作小組」,研擬方案。這個小組,也就是台灣新政府五月將組成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原型。不過,瑞典的改革團隊,主要由執政的四個黨派與在野的三個黨派,總共七黨聯合起草法案。

仍遇反對聲浪

光尋求共識 就花了三年討論然而,瑞典的年金改革,在當時仍然引起國內少數批評,因為年金改革工作小組拒絕讓利益團體參與討論,把退休者團體擋在門外。瑞典紀錄片導演尤瑟森就拍了一部《誰想要退休?》的紀錄片,指責年金改革是「黑箱作業」。

面對社會不同的聲音,工作小組在討論上也遇到困難。「一開始,每個黨要的東西都不一樣。」當初主導工作小組的自由黨議員康伯格,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但是,經過一番痛苦漫長的討論,我們終於達成共識。」多久?這一討論,就是三年。

一九九四年,康伯格終於完成改革方案的起草,送至國會審議。「但那都是形式了,因為這法案就是我們七黨一起討論出來的,全國的意志都在上面了。法案最終以八五%的高票數表決過關。」康伯格說。

改革一:確定提撥制

費率一致 以終身平均薪資計算這個瑞典四百多萬保險人期盼的新制度,維持隨收隨付制的精神,但把第一層原本「確定給付制」(如台灣勞保和退撫)改為「確定提撥制」(如勞退新制),變成「所得年金」及「附加年金」。

只要是有工作的人,不分公務員及勞工,都依個人薪資所得繳納一八.五%的總保險費(其中勞工負擔七個百分點,雇主負擔一○.二一個百分點,政府補足尾數),存在每個人的帳戶。

而你的個人帳戶,會透過每年寄發橘色信封來向每一位公民解說。在這個橘色信封裡,有保險人個人帳戶內累積的存款及利息,未來退休後每個月可領退休年金;若想拿到五五%所得替代率,必須工作到何時,還有基金操作績效等資訊。現在瑞典民眾更能在網站上查詢,也提供了各種預測工具,幫助民眾規畫退休。

瑞典新年金從確定給付制,改為名義上的確定提撥制,不僅讓國家財政從原本下一代養上一代的沉重負擔中解放出來,同時也對退休給付的條件改得更嚴格。

原本計算薪資是以十五年最高平均薪資計算,瑞典改為十六歲後到退休的終身平均薪資。同時,基金也對全國所有人公平對待。「不論你是誰,同一世代,大家投進去的錢一樣多,退休後拿到的也會一樣。」康伯格說。

瑞典在設計新年金時,為了確保基金財務能長長久久,不用每隔幾年就年金改革,還幫基金裝了一個「自動導航裝置」。

改革二:自動平衡機制

每年計算 兩年未達平衡就調整

 

這是瑞典的另一個世界第一。它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自動平衡機制」(Automatic Balancing Mechanism, ABM)來調整退休金給付的國家。基金每年會計算資產、潛藏負債,並納入經濟情況的變化,和國民平均壽命、退休年齡、薪資成長等變數連動,看財務是否能夠平衡。當連續兩年平衡率低於一(年金潛藏債務超過資產)時,就會自動啟動平衡機制,調低該年度退休金的給付,直到年金財務恢復平衡為止。

「會這樣設計,是因為我們經歷過痛苦的政治協商。所以,大家都想省事一點,讓年金的運作『去政治化』。」康伯格解釋。

這個機制,成為瑞典基金永續的一大關鍵。當台灣卡在年金改革的政治角力中,誰也不肯退讓;瑞典的自動平衡機制,配合原本就公平的給付制,讓全民真正共同承擔,還能維持世代平衡。

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按照基金統計,在一九九○年出生的瑞典年輕人,將比一九四○年出生的老人,少領一四%退休金,多工作兩年。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年輕人吃虧,但按照預期壽命統計,他能比現在退休的老人多活四年,因此還能多領兩年退休金,算起來,並沒有吃虧。

「身為福利國家,我們需要每一個人盡可能地工作,國家才有稅收。因此,我們在設計退休時,也盡量鼓勵老年工作。」康伯格說。

改革三:漸進式退休

老人工作領薪資 還可領年金當時除了將退休年齡從原本的五十五歲延後到六十一歲(現為六十五歲),新年金還引入漸進式退休制度。如果在六十七歲前都繼續工作,漸進式退休者可一邊工作領取薪資,並領取部分年金,還可累計額外的年金權利,讓老人樂於工作。

瑞典的年金改革,因為公平,社會在團結氛圍下沒有分裂;又因應人口老化客觀條件,能夠永續。世界銀行把瑞典的經驗,當成年金改革的教科書,稱讚它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例子。從流程到制度的設計,也都值得台灣學習。

二○一六年,台灣已有如瑞典當時期待改革的社會氣氛,但我們沒有瑞典當初充裕的時間,可以慢慢討論。政府能否善用機會,打造讓全民安心退休的新年金制度,就看台灣版的年金改革委員會,能否順利。

撰文 / 楊卓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60

搶救政府新血 先進民主國家這樣做 他山之石 擴大人才庫、善待政務官

2016-05-23  TWM

如何塑造高品質的政務官?反貪腐一定要公開個人財產嗎? 從人才培養到與立法院的互動,歐美先進國家這樣做。

政府政務官難找,不只是台灣的問題,許多先進國家也都碰到過。事實上,國際許多先進民主國家,從人才培養到與立法院的互動,都有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塑造高品質的政務官。

人才池不足

英國解方:延攬學者、商界人士,建立影子內閣培養政務官,近代民主政治的發源地英國有解方。內閣制的英國,行政首長都是由資深的下議院議員擔任,而幕僚及團隊則由資淺的議員組成。這樣的好處,是「不會發生政務官雖然是社會專業人士,行政經驗卻無從培養,難以融入政治環境的窘境。」英國The Institute for Government資深研究員萊道爾(Peter Riddell)說。

但面對人才匱乏的現象,英國還是要找出解決之道。萊道爾舉例,面對人才池越來越小,二○○七年,英國前首相高登遂大舉用才,以「廣納賢能」(Government of All Talents)為號召,擴大非議員閣員,納進許多沒有政治經驗的學者及商業界人士進入內閣。

除此之外,英國的在野黨也有正式組成「影子內閣」(反對黨監督執政黨)的傳統,由卸任的政務官及議員、專家、學者集結而成,對執政黨提出批評及反對政策。國內不少學者也建議,國民黨團應趁著在野這段時間,組影子內閣,重新建立起台灣的政務官人才池。

財產公開趕跑人

美國解方:官員安全堪慮,陽光法案急轉彎一二年,為了加強政府透明化,美國通過《STOCK法案》。其中一項最受爭議的規定,就是高階官員與政務官申報的財產資料,全部都要在網路上公開,曝光程度相當於台灣的《陽光法案》。

然而,在一三年四月十五日,法案生效前,國會卻通過了法案修正案,取消網路上揭露財務資訊的規定,讓財產申報回到原本封存,民眾僅能書面申請調閱的流程。

為什麼?美國國家公共行政學院出了一份報告「《STOCK法案》公開財產對政府影響的獨立研究」,明確反對法案網路公開財產。報告指出:「法案如果施行,會對官員人身安全造成問題」,「高階官員的人才庫已經逐漸縮小,公職吸引力和其他民間職位競爭已失去吸引力,法案對政府吸引、留住人才,將會有長期且負面的影響。」事實上,若分析國際透明組織的「清廉印象指數」就能發現,在主要國家中公開官員財產與不公開之間,並無直接關聯。美國撤除《STOCK法案》網路公開的議案,獲美國參議院全數同意,毫無異議。

對照美國,看看台灣,我們是否也能在反貪腐與政務官人身安全中間,找到平衡點?

不讓立院作秀

德國解方:五天前提問,一小時答十八題如果台灣立法院質詢是歹戲拖棚,那麼德國議會質詢就是字字珠璣。根據《德國議事標準》,黨團質詢的問題,必須由五%以上的議員連署提出,且所有問題都要五天前先提交,禁止脫稿演出、減少重複。此外,議員個人還是有機會獨秀,每周三有一小時,議員可以向各部會部長做「口頭質詢」。

一周一小時的時間怎麼夠質詢?台灣民眾看慣立法院時間又長、戲又多的質詢方式;在德國議會,一五年一整年下來,總共只有五十個小時的口頭質詢,卻提出了九百多個議題,平均下來,一個小時可以問答十八個不同議題。

如此高效率,是因為德國議會就連議員事先交的問題格式都有嚴格限制,問題必須提出數據及前提,方便回答。而問題主要由書面回覆,口頭質詢僅是補充,因此快問快答,效率極高。

如果台灣要擺脫立法院的作秀文化,提高政務官在質詢時的效率,德國議會的質詢規定,值得參考。

撰文 / 楊卓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69

他山之石》別國積極攬才 台灣拒人於門外 這四件事做不到 就甭談亞洲矽谷

2016-07-11 TWM

新創籌資不易,新加坡大手筆支持創業家;韓國為鼓勵教授創業,設大學讓教授開公司。而台灣,「亞洲矽谷」喊得火熱,但缺乏配套,連本國人都不想去,何況是外國人。

今年六月,新政府列為五大政策之一的「亞洲矽谷推動方案」,在行政院院會議程上被臨時撤回。原因來自新創圈的強力反彈,新創圈認為,若要打造理想的創業環境,人才、技術、資金、法規缺一不可,而最不缺的就是圈地招商的舊思惟。

創造好環境 人才自然會想來台灣高喊亞洲矽谷,就必須先了解矽谷成為創新代名詞的背後原因。和沛科技董事長翟本喬曾以自身經驗說過,當初他離開紐約貝爾實驗室,跑到矽谷谷歌時,有些同期的工程師卻不願離開紐約,但「谷歌為了攬才,索性在紐約開設辦公室,」同樣的情形亦發生在西雅圖、匹茲堡。

台灣真正要做的,是配合人才的需求,打造吸引國際人才的環境,有人,才能帶來技術和創新,進而吸引資金及國際企業,造就亞洲矽谷。因此,政府把亞洲矽谷園區設在桃園,管理單位卻是桃園市政府,缺乏一級單位和統一窗口;相較之下,新加坡標新局(SPRING)提供一站式服務,從申請創業家簽證到補助資源等,一天就能搞定公司成立程序。

打造亞洲矽谷,關鍵還是如何吸引人才。為了鼓勵國際創業人才來台,政府去年七月新開辦了創業家簽證,立委蔣萬安就公開表示,原本一年預計發出的兩千張簽證,至今年五月止,卻僅有二十一人申請、十四人通過,不到預期的一%。他認為問題出在配套不足、審核標準欠缺彈性。

簽證變友善 家屬也要一起受惠「若要吸引國際創業人才,不能只有創業家本身,必須連同其家屬一併考量。」包括創業家的配偶及小孩來台的就業和就學問題,都需要配套。

以新加坡為例,只要取得創業家簽證,就可申請家屬簽證,使配偶能申請在當地工作,小孩直接入學新加坡中小學,甚至可以全家一同申請永久居留證,享有當地居民的權利與福利。

相較之下,台灣的創業家簽證顯然過於苛刻,創意工場執行長王仁中更直言,「按照現行的資格要求,若老外已經拿了許多獎,怎麼還會想來台灣,台灣又沒給他們錢。」另外,聘雇外籍白領的規定也不合理,「台灣在吸引外籍白領的心態還是很保守。」蔣萬安強調,對於外籍白領薪資、聘雇公司資本額、營收都設下最低門檻,政府心態還是在管制,而非鼓勵。

政府多資助

配合稅負優惠

在新創融資方面, LIVEhouse.in創辦人程世嘉認為,台灣新創最欠缺的是早期投資。固然國發會透過國發基金與民間創投共同對新創出資,但與鄰近的新加坡、韓國一比,台灣的政府出資比例卻明顯偏低,就連新加坡都祭出稅負優惠。台灣應該提高政府相對投資比例和稅負優惠,增加國際創投來台投資的誘因。

依照現行作法,不僅將國際人才擋在門外,連國內擁有技術能量的教授也被法規綁死。根據教育部的「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僅允許教師擔任新創生技新藥公司的董事,卻不得參與其他新創事業。

法規要鬆綁 別限制學界創業反觀鄰近矽谷的史丹佛大學,從三○年代至今,校友、教員共創辦了三萬九千九百家企業,並帶來五四○萬個就業機會,每年產生的營收高達二.七兆美元。這麼強大的創業能量,正是來自該校對師生創業的支持。史丹佛不僅不限制教授到業界任職,甚至允許教授留職停薪創辦公司,所有教授均可申請兩年的「創業假期」,這讓教授更能看清社會的真實需求,也幫助學生更能結合實務對比台灣,創投公會祕書長蘇拾忠認為,「美國教授要創業很容易,擁有好技術的教授,即使創業失敗回去教書,別人會覺得他很有經驗;但在台灣失敗了,連學校也回不去。」若借鏡鄰近亞洲國家,可發現台灣不僅需要調整法規,思惟也須改變。對吸引人才的戰略、投資誘因的設計等,都值得政府深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56

公募FOF首單尚未落地 “他山之石”可借鑒

自證監會正式發布操作指引後,公募行業基金中的基金(FOF)已然箭在弦上,大批公司積極籌備產品,謀求拔得頭籌,搶占行業先機。

跳出國內市場,海外尤其是美國的共同基金FOF業務早已高歌猛進。1985年3月,美國市場首只真正意義上的公募FOF的問世,明顯帶動了基金產品的銷量,同業競相跟進,使得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公募FOF變得家喻戶曉。

眼下,國內公募FOF尚未落地,市場存在諸多疑慮,比如具體操作方式,如何破解雙重收費難題,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外FOF運作經驗無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為此,《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摩根資產多元資產管理團隊的基金經理高禮行(Leon Goldfeld)以及上投摩根國際投資部總監、全球多元配置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張軍,兩位擅長全球資產配置的資深基金管理人以海外FOF模式為例,分析了中國公募FOF未來的發展前景。

摩根資產多元資產管理團隊的基金經理高禮行(Leon Goldfeld)

全球FOF市場發展

第一財經日報:國內公募FOF“含苞雖未放”,但外界卻已高看其發展潛力,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公募FOF未來的發展極有可能像美國市場占比10%那麽高。在你看來,中國公募FOF能否興起,背後的依據是什麽?

高禮行:FOF具備多種策略靈活配置的優勢,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資金規模較小很難做出投資組合,但FOF可以幫助他們做到投資組合的多樣化。

從操作層面上,相比普通的公募基金,FOF投資範疇更大,是一個相對更加有效的投資方式,就成本而言,也是更加優化的一個選擇。

日報:海外公募FOF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如何做好權益類與固收資產的配比?

張軍:一旦公募FOF運作起來,需要盡可能把各種產品線都做好。公募FOF設立了,是永續存在的,所以股票債券都會配置其中,大致可以分為保守型、平衡性、激進型三大類別。還有一類是目標日期型的FOF,具體的操作模式需要通過契約事先約定好。舉例來說,如果今年設定一個產品名為2026,即在未來的10年當中,產品組合中股票的比例逐年減少,從2016年開始是80%的股票20%的債券,到2026年,就變成了80%的債券20%的股票。如果你是2026年退休的客戶,就比較適合這樣一只FOF產品。

日報:產品的各類配置權重會定時更新嗎?高禮行:配置會中長期調整,因為本身FOF是一個中長期的投資產品,並不是投資單純某個個股的基金。在做資產配置的時候,會考慮兩個層面,。首先第一個,產品在做主動的資產配置的時候,投資的資產類別,區域會根據市場狀況做調整。這個調整會按月參考量化指標、質化指標共同完成。第二個層面,對在各區域所選擇的基金進行調整,一般在6到12個月會對投資的基金進行審核以及在有需要的情況下進行調整。

日報:中國公募FOF首單尚未落地,截至目前市場對此存在疑慮。比如,當前業內熱議的費率問題,尤其是如何破解雙重收費的難題?

高禮行: 從FOF收費的合理性來看,FOF的費率應該與最終的業績表現掛鉤。從不同的層面來看,選擇什麽樣的基金管理人、組合結構如何構建,會有不同的收費模式。

換個角度看問題,FOF投資可以不拘泥重複收費,而可以以總費用與產品的業績收益比較,如果剔除費率後的業績收益是令人滿意的,那產品的收費顯然是在合理的範圍內。

FOF投資關鍵

日報:作為FOF的基金經理,在你看來,它能成功運作的關鍵點在哪里?

高禮行:進行FOF投資,首先需要構建一個戰略投資組合;隨後進行基金選擇,考慮到不同策略之間的相關性;主動進行資產配置,比如80%股票、20%債券,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和對應的周期做相應的調整。

日報:有種說法稱,外部FOF始終面臨一個調研難題,很難充分掌握同業的具體情況,能否從自身運營的角度談下如何化解這一障礙?

高禮行:依據過去的經驗,一個大的平臺以及足夠多的資源,對FOF投資是很重要的。摩根資產有一個專職研究策略的五人團隊,隸屬多元資產管理部門。他們的日常工作是專門研究超500種策略、基金經理人及其投資流程、業績情況,在什麽樣的市場環境下表現更好,這一系列研究都是為FOF投資做更好的盡職調查。

對於小平臺來講,做FOF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它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對足夠多的基金經理人做盡職調查。其次,它的規模不夠大,在費率商討方面可能缺乏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48

【休閑】他山之石:8年增長30倍,一家專賣瑜伽服飾的股票為啥這麽牛?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540&summary=

【休閑】他山之石:8年增長30倍,一家專賣瑜伽服飾的股票為啥這麽牛?

於消費品研究的複盤往往有共通的地方,幫助我們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資框架。去年我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Under Armour的十倍股之路,今天我們再來分享另一個三十倍大牛股Lululemon。從成長性來看,Lululemon也是抓住了Athleisure的大風口,從一個小眾市場龍頭變成了大眾市場的壟斷者。同時,Lululemon營銷方式也很特別,是賣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非產品,這就給了他們很強的定價權。這種定價權反應在產品結構,以及更強的財務指標。當然幾年前的管理層風波也讓大牛股之路不是那麽平坦,以下是我們的全文分析。


Lululemon是全球著名的瑜伽運動品牌生產商,公司位於加拿大。


前幾天和一個男性朋友聊到Lululemon這個大牛股,作為投資總監的他居然渾然不知。我笑笑說這個很正常,因為Lululemon主要的客戶都是女性,不像UA這種男女通吃的。這個成立於1998年的加拿大運動時尚品牌公司,通過建立高逼格的女性瑜伽服飾,成為了一個三十倍的大牛股。當然,真正要抓到30倍並不容易,因為公司2007年上市後先下跌了90%。當然,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整個實體零售和百貨店都被電商不打打壓後,Lululemon的股價表現依然大幅超越同行,是當之無愧的大牛股。



時代的背景:垂直領域的零頭品牌


任何消費品崛起都有時代的背景,我們曾經分析過的Under Armour就是受益於運動品牌功能性加強的大趨勢而成為一只超級大牛股。Lululemon的崛起也是受益於Athleisure的穿衣風。顧名思義,Athleisure就是運動和休閑風的結合。職業女性開始穿瑜伽褲上班,CEO穿運動鞋參加董事會。過去運動裝的設計看重功能性,只要舒爽透氣,時尚與否根本不重要。而Athleisure風潮之後,運動裝的休閑時尚型被突出。這讓Lululemon站到了風口,從一個小眾市場的龍頭變大。

 

和UA的崛起類似,整個運動行業開始越來越細分。已經不再是和籃球明星簽約就能打響品牌的日子。Lululemon並沒有把錢花在明星代言上,而是把營銷費投入給瑜伽教練,給他們提供免費的服裝,幫助他們做宣傳。而這些瑜伽老師,健身教練作為一個小眾市場的意見領袖,就能不斷影響身邊的學生。可以說Lululemon很早就想明白了“流量入口”來自於哪里。

 

另一個重要的時代背景是運動成為一個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也就是說,運動是一個24小時的東西,不是每天1-2小時的健身房鍛煉。這個生活方式涉及到飲食,休閑娛樂,朋友社交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把運動成果show出來。UA的服裝很好滿足了男性用戶對於這種show的需求,Lululemon則滿足了女性用戶show身體曲線的需求。

 

商業模式:銷售一種生活方式


在創立Lululemon之前,創始人Dennis "Chip" Wilson先花了20年創建了滑雪和沖浪裝備的公司。在創建Lululemon的時候,他也是把瑜伽服做了更多的科技元素改良。這點和當年UA的創立有異曲同工之處。創始人都是對於傳統服裝的舒適度不滿意,註入科技元素進行改良,而且在一開始只是非常小眾的市場。隨後正好進入了瑜伽運動興起,Athleisure等幾個大風口,加上Lululemon的衣服是很舒服,很快就被傳播開來。公司的收入從2004年的1800萬美元增長到了2015年的1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2%。同時在2013財年報告中,公司的每平方英尺銷售額為2058美元,是美國所有服裝品牌中最高的。


 

Lululemon商業模式中,有幾點比較特別。


KOL制造流量。首先就是我們之前說的,Lululemon並不依靠任何明星代言做營銷,因為明星代言在今天的時代流量未必精準。Lululemon很早就發現了KOL的力量,將大量健身教練,瑜伽老師作為他們的流量入口。他們發現許多人買瑜伽產品就是通過教練推薦。通過正循環,也奠定了Lululemon在瑜伽行業的高逼格地位。


其次,Lululemon不僅是賣商品,而是賣一種生活方式。從Lululemon里面的員工開始,明天都幾乎被接受洗腦式的教育,說瑜伽的生活方式有多好。在溫哥華的總部里面,到處都是這種標簽在墻上。在面對客戶時,他們不是銷售,更像瑜伽老師。從上到下都完成了生活方式的銷售。所以作為一個生活方式品牌,就比傳統品牌有很強優勢。我們看到有許多運動品牌都有自己的瑜伽裝備,但是沒有人能像Lululemon那樣有定價權。特別是過去十年女權主義的提高,女性越來越註重自己的外表,結婚後也關註身材,她們內心是Lululemon文化最深的接受者。


而從任何商品的定價角度看,最高的定價一定是文化:信仰!



財務對比:PK耐克、UA


我們把Lululemon和耐克,UA進行一些財務數據的對比,從中看到商業模式中的差異。


我們看到三家公司的資產周轉率都差不多在1.5,但是Lululemon的庫存周轉率顯然要高於耐克和UA,這是因為Lululemon在產品線上相對單一,沒有那麽多SKU要管理,周轉率就要比產品線大而全的耐克和UA要強。另一個讓人震撼的應收賬款周轉率。Lululemon非常高,說明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沒有任何借款。


這點也和他的商業模式有關。Lululemon有77%的收入來自於公司自營商店,16.5%來自於對用戶的直銷,6.2%來自於包括瑜伽俱樂部等其他渠道。Lululemon所謂的“批發”業務占比遠遠小於其同行。



我們再看另一個讓人震驚的數據對比:Lululemon的DSO(days sales outstanding)只有2.38天,而UA是32.85天,耐克是38.10天。這意味著什麽?也就是說Lululemon只需要2天就能把他的賬目變成現金,遠遠高於競爭對手。這也是來自於Lululemon強大的定價權,並且沒有任何的Wholesale業務。這也導致公司的現金周轉率也明顯好於UA和耐克。



我們再看過去幾年毛利率和凈利率的對比。Lululemon的毛利率過去幾年和耐克水平差不多,說明耐克在原材料成本上的控制比Lululemon更強(因為產品本身定價權Lulu更強),但是兩者的毛利率還是比UA要高。我們再看凈利率,Lululemon的凈利率明顯高於兩個競爭對手。整體凈利率過去五年一直在17%的水平。而耐克凈利率差不多在11%,UA差不多是7%。最後我們看ROA,Lululemon也是高於耐克和UA。前者基本上也是在24%的水平,而後兩者ROA在17%和10%的水平。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